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城乡规划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规划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规划的理解

第1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伦理思想;实际应用

引 言

城市规划是一种研究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城市合理布局的综合部署,它是在专家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结构等发展进行的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还是实现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介入,不仅运用伦理道德的约束力来规范城市土地的利用,有利于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而且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生态伦理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理念及生态伦理思想内涵

规划理念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理念主要有两种。

1、实用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

在实用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城市规划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等一些实际问题,这就是城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眼前短期的经济效益,城市规划中主要以技术标准为主,讲究效率优先,有时甚至为了城市发展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造成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严重失衡,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人本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

人本主义是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中遵循的一个标准和原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城市存在的价值。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以人为本,漠视了大自然系统,不能在人与自然中间做好平衡,有时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不利于城市的未来发展。而生态伦理思想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3、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生态伦理学是随着生态危机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在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也会越来受到重视。对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3.1生态思想价值观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自然都是征服、改造和利用,缺乏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而生态思想价值观,简单来讲,就是希望人们在了解大自然的基础上,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改变过去对大自然的各种偏差性观点和看法,在对待大自然方面建立一种新的思想价值观念。

3.2生态道义思想

在生态道义思想中,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和人都是平等的,和人一样拥有着道德权利,这种敬畏生命的思想也就要求人们改变过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与大自然平等和睦相处。总之,无论是生态思想价值观,还是生态道义思想,都体现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都要求人们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1】。

二、城市规划中应用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化建设中,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城市规划学科建设

从全球范围来看,截止到20世纪初期,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就一直停留在自然科学的一些技术层面上;到二战结束后,城市规划才进入到社会人文层面。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更是十分有限。城市规划学科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不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在这种学科背景下,面对现实中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伦理学科出现了,它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对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2、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要求

在过去,在一些项目投资中,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在信息、人口以及交通等集中的地区,这也使城市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与此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迫使城市规划以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以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城市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所以,生态伦理思想的融入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要。

3、促进城市关注“弱势群体”

从生态道义观念来讲,自然系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群之外的一个“弱势群体”。在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依旧是以人为主,对于自然系统这个“弱势群体”缺乏关注。而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公平性,而且还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生态伦理思想也是促进城市关注“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方法【2】。

三、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应用

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转变城市规划思维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我们需要借鉴其他一些学科的成果,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学科理论基础和条件。生态伦理学中所涉及的一些观念和思想就拓展了城市规划中原有的学科视野,不仅可以在城市规划中表现伦理道德精神,而且也使城市规划中的学科交叉变得更加广泛,增强了城市规划的多元化。第二,创新城市规划方法,使城市规划更加严谨。在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中,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注较少。鉴于城市规划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处理方式,生态伦理思想的融入一方面创新了城市的规划方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妥善安置,这样就使得城市规划更加严谨和全面化,进而增强了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也有利于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3】。

2、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

顺时、节约、保护自然的生态经济思想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不谋而合。孟子主张按照自然的时间规律办事的思想观念,在他的书中有许多体现。孟子把顺应时节的生态观念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要求人们在正确的时间里进行农业生产,那样粮食和食物就会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在动物繁衍生长的时节不要进行渔猎,那样在捕鱼打猎的时候不会空手而归。在树木植物生长的时节封山育林,不要砍伐,那样在用到木材的时候才会有充足的资源。孟子还说:“齐人有言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磁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孟子告诫人们与其有智慧,不如借助时势,正如在农业生产中与其有农具,不如不误农时。孟子的这些观念告诉人们要节制物欲,不能对生态资源有随时索取的恶劣习惯,适时而作才会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也就是说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将顺应自然与合理利用自然结合起来,决不能取之无度,用之无节。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介入,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中心这种单一的思想价值观念,完善了城市规划中的思想价值体系。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城市规划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系统的双赢,也符合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理念,也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今后我们要加强对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加强它在城市规划中的推广和应用,使城市更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应云仙;汤坚立;李王鸣.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2012(09):134.

第2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18(6)

城市社区的形态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学者归纳了使用社区一词的两类不同语境,分别突出社区的功能性和地域性[1]。处于城乡结合部以大规模农民动迁安置小区为空间载体的“过渡型社区”,则在社区形态上,既区别于传统的农村村落社区,也有别于城市街道社区和现代都市社区,无论是建设规划、功能,还是成员结构和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过渡型社区强调的是这类社区的过渡性特征,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变迁的一种过渡阶段,这类社区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的特点,又顽强地保存着农村社区精神,在这类社区中农民将要完成最初的市民化训练,成为农民的完全市民化的一个缓冲带。由此可见,建设这类社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地的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问题,本质上是农村城市化不可逆转的关键环节,核心是要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变,从农民转变为市民,成长为公民。然而随着这类居住社区成员日益复杂,原本就遭遇困难的农民城市化而今还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社区认同构建。因此,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的科学合理规划,直接关乎城市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关系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层治理的完善,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结构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独特作用。

1 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规划的困境

目前,对社区规划关注比较多的社区类型主要是城市商住社区、新农村社区、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移民安置社区和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灾民安置社区,专门针对处于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的研究相对较少。至于研究的视角,较多则集中于地理学和建筑学等理工学科,从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这些人文社科的角度探究社会物质空间结构以及人居环境对不同社会群体造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社交网络等各方面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研究碎片化、理论程式化。理论预见不足、应对不力,必然导致实践的举步维艰。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过渡型社区在空间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日渐凸显出来。物质空间的设置应当与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相吻合,否则就会产生问题。[2]以往社区空间规划的实践中,总是忽视对转型时期村民或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的关注和协调。同时,由于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健全的评价指标,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造成财政损失,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地理空间安置不合理;(2)居住空间规划不科学;(3)社会空间碎片化;(4)心理空间原子化。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很大程度上削弱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严重阻碍失地农民身份转变、融入城市的进程。本研究以2012年5-8月在苏州工业园区若干过渡型社区的一次问卷调查为基础,问卷发放数量依据社区规模和常住人口确定,调查方式以调查者逐题询问为主。本次问卷调查共打印发放问卷500份,实际收回问卷数量5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498份。

1.1 地理空间配置不合理

地理空间,是指居民生活区所处的周边系统环境以及社区的整体规模。周边系统环境,包括学校、菜场、医院、公园、商业街、交通等能满足现代人生活、休闲、娱乐等各种需求的场所安排。“过渡型社区”居民地理空间配置不合理,首先表现为社区整体规模过大,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分配,同时直接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调查中认为小区规模适中的居民只占了62.2%。以苏州工业园区L镇LH五区为例,该社区内共建有148幢多层结构的居民楼,占地面积远远超过一般现代都市社区,无论是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步行都需要耗时近三十分钟。在同等居住人口的承载量上,相对于高层或小高层建筑规划而言,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而随着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扩张和商业开发,使得LH社区日益被周边商业住宅小区包围,成为“都市丛林”里的一块“飞地”。另一方面,特大型社区的空间规模也带来了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无法得到恰当使用和妥善维护,如配置在小区中间地带的体育建设设施的利用率就受到了很大影响。政府在建设该类动迁安置社区时往往考虑要降低成本,因此,通常每个小区只在小区中央地带配备体育健身设施,但由于小区太大,小区内边缘地带的居民健身不方便,从小区西北角的148幢步行至小区中央休闲娱乐区最快也要15分钟。硕大的小区,住着几千户居民,却要共同分享屈指可数的几套健身设施,这使得社区建设评估的达标,未必能达到惠及民众的真实效果。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受访居民认为小区体育设施布点合理的仅占28.7%,经常使用的只占了16.1%。

1.2 居住空间规划不科学

居住空间,是指小区内部物理空间的规划设计效果,主要包括楼层、楼高、楼距、车库、绿化、路灯、电子眼、防盗门等硬件因素。“过渡型社区”中居住空间规划不合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安全性、整洁性和舒适性。

第一,由于过渡型社区中人员结构复杂,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类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区,往往外地租住本地房屋的人口比例占了一半以上,加上各种设施维护和管理缺位,导致小区治安情况复杂化,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两点。首先,电子眼、防盗门的失灵,小区路灯又常常遭到破坏,因此在监控、防御和保护三重体系都失去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偷盗现象较为严重,调查中居民对安保设施的满意比例仅占29%;其次,初期规划时,偌大一个小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只在东、北两个方向各开一个门,导致许多地带的居民因出行不便而就近破坏小区围栏的现象遍地开花,带来安全隐患。

第二,“被动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往往难以一下子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尽管在认知上也了解到相关行为的不妥,但还是有一些人喜欢在公共空间养鸡种地,晒粮食晒衣物。因此,在这类社区中还常常可见好好的草坪被失地农民老太太改造成一个个小菜田,还有在“菜地”里找虫子吃的老母鸡,与周围整齐的绿化相互交错,显得凌乱无序。小区里的长凳上、运动器材上,甚至很多树上,都摆放着各种粮食、衣物和被子,而明确表示反对此类行为的,仅占受访人中的52.9%。种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美观整洁,破坏了小区整体景观风貌。

第三,过渡型社区的居民习惯了独门独院,前后通风的庭院家居。而许多地方的动迁安置小区公寓往往为设计在六层以内的多层建筑,这样不用安装电梯,虽然可以节约成本,但是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于平房居住的人,或者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同时楼间距狭小(受访人中有45.4%的人认为楼宇间距不合理),楼层间距偏低,没有电梯,有些室内南北不通风,门窗窄小,隔音效果差,不利于家居隐私的保护,很难想象居民在这样的新环境中会有良好的心情[3];其次,由于该类小区建设时,一楼往往设计为每户一间的封闭式车库,初衷是方便住户停自行车或电瓶车,但是却沦为简易出租屋或老人自住,使得车库小店、车库住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调查中受访人明确反对车库住人或出租的仅占35.5%。车库住人现象,往往影响小区水电等资源的正常使用,可能引发火灾,给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对小区的安全管理增加难度;而社区中的许多原失地农民比较节省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往往堆积许多陈年旧物,不舍得扔掉,堆放在楼道里,一旦发生灾害,将会影响人员的及时转移。

1.3 社会空间碎片化

所谓社会空间,主要是指居住区内部阶层之间、邻里之间、身份之间的关系网络及互动。根据我们的调查,像苏州工业园区L镇LH社区这样的“过渡型社区”,大多数情况是:一半成员是本地的失地农民,另一半则包括其他各种社会阶层,如外来务工人员、当地无业游民、附近高校的求学者、初入职场的城市白领、蓝领等等。“半熟人社区”的生成,由此造成该类社区的社会资本和人际信任度的相对下降,进而带来两方面的主要矛盾。

第一,本地人口之间及其与外来人口居民之间社交空间的碎片化。首先,由于原来自然村落的社区共同体被城市化所打破,动迁入新社区的本地居民,也仅有原来的1/3还是来自于同一村组,地理结构空间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传统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完全被打破,原来的组织结构称为张家村、李家村,变成了现在的甲单元、乙单元,很多过去的熟人关系被打乱,取而代之的是401与402的陌生人。有研究表明,社会要素远超出场地局限成为制约邻里交往的瓶颈,社会距离的阻碍作用远大于空间距离[4]。楼道的占用,水电表的使用,以及各种装修问题使邻里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其次,在本地人看来,外来人口都是陌生人,正是他们的到来使小区犯罪率不断上升,带来盗窃、抢劫、传销、敲诈勒索以及赌毒等治安问题;而对于外来人口而言,本地人对待他们总带有种种偏见,甚至歧视,很多事情在不能以身作则的同时,把小区混乱的现状全推给了他们,却忘记也是这些外来打工者建设了新兴的城市新空间。除此之外,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如此多的需求,各种竞争必然日趋激烈,这也更加深了双方的隔阂。

第二,居民与管理者之间关系的矛盾。在一个居住区中,必然存在着不同身份的人员,管理者、居住者、服务者等等。管理者和服务者是否专业,直接影响着他们与居住者的和谐关系;同时,居住者能否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也成为影响整个小区的长久发展的主要问题。受访人中,仅有25%的人明确表示遇到问题会寻求社区居委会或社区干部的帮助。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从一开始,很多居民就是被动搬迁,拆迁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完全很好的解决,使得他们对社区的管理者很容易就失去情感上的信任,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求助无门或踢皮球的现象,使得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连结纽带和居民之间凝聚剂的功能更加弱化;其次,在管理中还常常暴露各种漏洞和弊端。比如前面说的社区安全问题,除了小区硬件设施的差强人意之外,小区保安专业化水平的欠缺也难以让小区居民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有居民表示:“小区里的保安都没用的,报警也不管报,连个老太婆都不如,他们就是混饭吃。”事实上,很多保安也是失地农民,年过半百,被安置了保安的工作,又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这些人不仅不会熟练操作监控仪器等现代安保技术,而且一遇到任何危险,也无能为力;其三,对于深具中国传统小农意识的失地农民来说,早就有各扫门前雪的陋习,这对于本来就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农民而言,难以接受现在的小区还要交物业费,如果打扫卫生的阿姨再偷偷懒,维修工师傅经常拖三拉四或者干脆不闻不问的话,物业费的收取则就更是难以为继,进而引发居民认为物业只会收钱的抱怨。

1.4 心理空间原子化

不同形态居住区的地理空间、居住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总和直接影响着社区中每个个体的心理空间,而个体心理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就是对小区的整体感受和认知,包括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心理空间是社区生命的精髓。而任何一个居住区中居民的安全感通常来自于对周围邻里和周边环境的熟悉程度和信赖程度。然而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的生成,改变了传统村落社区的熟人关系,许多陌生外来人口悄无声息地搬到自家对门,加上各种资源占用的矛盾,别说安全感,很多时候,只要能各自相安无事就算不错。基于我们的调查,发现:首先,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租户,都具有一定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社区参与欲望,近4成的人对小区事务感兴趣,七成左右的人乐于为公共事务付出时间和金钱;与此同时,该类社区也存在着诸如严重缺乏表达沟通的正常渠道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在行为上却又都很少参加社区活动、群体组织。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与过去的村落社区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在于生产场域与生活场域的分离。然而,既往的研究表明,除非居民积极活跃地投入到社区活动中,否则,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实际上,这类小区中,由于打破了过去的熟人纽带,再加上各家各户装修好的单元房进出不如过去自如,居民之间的交流已经大不如前,邻里之间的交往逐渐减少。如果社区中的基层组织再不发挥其作用,鼓励、组织各种活动和团体的话,这种建立在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感和认同感基础上的共同体意识恐怕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2 “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规划困境的影响因素

造成“过渡型社区”不同层次空间出现多种问题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现代化带来不可避免的快速城市化和人口集聚化的客观因素之外,各方的主观因素同样起到明显的影响。为了分析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对由拆迁引起的历史性问题对过渡型社区构建和转型的影响暂时不做讨论,在此主要从观念和实践等方面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原因:

2.1 观念上的盲从

首先在观念上,构建城乡结合部动迁安置社区的时候,设计者往往简单照搬城市商住小区的构建模式,忽视了城市商住小区本身的构建也在不断完善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另外,管理者更是盲目遵循政策要求,没有形成尊重失地农民生活习惯与引导居民融入城市生活并举的意识,小区规划与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脱节。很多失地农民,尽管有经济补偿,内心还是倾向于过去的生活方式,草坪种菜和晾晒衣物这样的行为,屡禁不止,体现的是城市社区建设中所要求的“卫生、整洁”与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的惯性相互冲突,反而使得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形同虚设,无形中也损害了社区管理规范的权威性。

实际上,类似于农民自给自足的种菜习惯与小区整洁之间的矛盾,是否有另一种解决思路的可能?如果在城乡结合部的过渡型社区中,通过统一规划开垦部分空地供失地农民,自愿承包种菜,每年收取租金的形式,那么既能方便管理,保证小区的整洁美观,又能保留农村乡土气息,尊重农民意愿,经过妥善的操作,想必能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支持。实际上,我们的调研发现,有一些社区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苏州新区的某一社区,就实行了将小区绿地承包给住户种植观赏植物、收益分成的尝试,效果良好,既赢得了小区的整洁美观,也为住户提供了获取经济收益的机会。

2.2 建设中的粗糙

建设过程中的粗糙施工也是导致新建居住社区中居民对生活环境不满的重要原因。建设一个现代居住社区与传统村落的自发形成不同,是在政府的调控和组织下,进行的有理性、有步骤的规划,是“规划的变迁”。过去是先有人,后有房子和村社,而今先建造房子,后搬进住户。在这一社区变迁的过程中人类理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然而,如果其中缺少了对人性的需求的关照,那么很可能遭遇计划的失败。以小区中的体育设施为例,为了给予小区居民更好的休闲健身条件,城乡结合部的动迁安置社区往往也像城市小区一样基本都配备了运动器材和简易的儿童游乐器材。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城郊居住区的规模。因此,硕大一个居住区,只有中心一块地方有运动器材,导致住在靠的居民要走很多路才能走到活动场所。这样就导致原本是出于好意的理性设计,因为没有考虑周全,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在大型居住区内,安排运动器材位置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分散布点的方式,把原本安排在同一个地点的多种运动器材,改为分散到辐射影响圈大小合适的中心点上,每个点上只需要安排两到三个小型运动器材就行了。这样的话,既方便了社区群众,也不会过分提高成本。

2.3 管理上的混乱

小区的硬件建设只是营造家的感觉的前提和基础,而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育更需要依赖小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前文已经提及的大多数安全隐患和问题矛盾,追根究底都是错位、缺位和越位管理造成的结果。有一个问题是城市乡村社区都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那就是小区路道被占用,搭大棚办白事的问题。管理上的缺位、失察,让这个问题长期悬置得不到妥善处理,却依赖管理的错位,一味试图通过堵、通过禁来解决,然而事实证明是事倍功半。如果在管理上改变策略,回归人性需求,那么这个问题的处理似乎也不全然无解。如有些社区就专辟社区中的某个公共场所或者活动室,给居民提供办理相关事务的方便,仅仅收取象征性的费用,就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有效减少了经常性的违章搭建行为。

再比如,很多时候小区里的草坪会被践踏成小路,一到下雨天泥泞难行,风和日丽的晴天也成为小区中扎眼的“亮点”。管理者要么视而不见,或者好一点的,重新铺上草坪,但是没过多久又陷入“泥潭困境”,要解决起来也可考虑顺势铺路或在相关地段铺设镂空路砖等方式来解决。

3 “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合理规划的再思考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合作共治”是构建和谐幸福的“过渡型社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空间层次必须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1 地理空间:借鉴城市经验

人类社会的行动集并不会因为所处的空间不同(农村邻里空间—城市邻里空间)而减少,都市生活带来的可能不是互动总量、关系总量的下降,而是互动结构与关系结构的变化[5]。过渡型社区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实现农民身份认同的转变,因此,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小农观念,从“大城市里的乡下人”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对于构建真正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区共同体,具有基础性战略意义。比较有效的改变途径,是为农民的生活环境营造一定的消费氛围和服务氛围。具体说来,消费氛围的营造就是在“过渡型社区”周围建造一定规模的商业街或商业中心;在大型社区中,或者在几个中小型社区附近设置廉价菜市场和平价超市。同样道理,服务氛围就是在大型社区中设置一个社区医院、社区学校,或者几个中小型社区共享一个社区联合医院、社区联合学校。在过渡型社区构建的过程中以城市经验为雏形是必然的。但是城市经验不是绝对的、万能的,即使是过渡型社区也应该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3.2 居住空间:尊重田园传统

失地农民是过渡型社区的主体,他们对社区的整体感受对小区的发展具有独特意义。重塑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让城市吞噬农村,更不意味着“乡土”的终结。相反,尊重和积极引导农村特有的景观和习俗及其转化,不仅是维系乡土本色的需要,更是城市反思现代化的解药。尊重田园传统的本质是生态治理,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要做到这一点,最为根本的是要从观念上作出改变,管理方式上注重技巧,管理手段上引入现代技术等。

3.3 社会空间:构建多元网络

空间在被社会关系所生产的同时也生产社会关系。[6]过渡型社区中本地居民存在市民化困境,外来人口存在社区融入难题,两类居民并不是天然隔离的,而是共存于过渡型社区这一独特的空间形态之下,日常生活存在众多交集,发生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联系,双方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又产生众多的摩擦。过渡型社区因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必须同时处理好流动人口融入和失地农民市民化两大问题,过渡型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善治使得社区本身如同一个“容器”一样能够包容这两大不同类型的存在,只有两类群体融为一体,过渡型社区的治理才能成功。所谓“容器”效应是指过渡型社区因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必须同时处理好流动人口融入和失地农民市民化两大问题,作为“容器”的过渡型社区核心要素是信任、合作、互惠,过渡型社区的有效管理有赖于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两类群体在持续的互动过程中经过重复的博弈而建立的合作与互惠的多元网络。

构建社会空间的多元治理网络,就是以建设包容性的新型城市社区为中心,以农民市民化和外来人口本地化为抓手,以镇政府服务、居委会自治、社会资本发育为支柱的多元共治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其中在制度和政策上落实常住人口的参与管理是最为基础的政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将过渡型社区的建设与治理真正成为全体社区居民(包括外来人口)的全体责任,促进社区空间一体化和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强化。

3.4 心理空间:积累社会资本

社区的硬件建设只是营造家的感觉的前提和基础,而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育更需要依赖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生活空间的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对巨大的环境差异不可能立即适应,因此内心缺乏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就对小区的管理带来了巨大考验。从前面的调查数据来看,居民并不缺乏关注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和热情,但是缺乏沟通渠道和组织。这就是过渡型社区积累社会资本最基本的前提。因此,探索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互动交往的空间形态和制度平台,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事务的渠道,培育多样化的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促进社区网络社会资本结构的形成和人际信任度的提升,从而拉近人们的心理空间距离,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是值得社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加以重视和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所在。

4 结语

城市化浪潮中的“过渡型社区”不是自发生成的,而是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变迁,使得“过渡型社区”的生成与演变,带上了强烈的人为规划的色彩。在这种“规划的变迁”[7]图景之下,失去土地的原住民和原先也几乎都是农民的外来流动人口,各种异质型群体共居于“过渡型社区”这一特定的空间场域之中,共同经历着错综复杂的转向城市新市民的历史进程。社区空间和交往空间的转换,“国家的视角”[8]与“农民的道义经济学”[9]的相互碰撞和对话,也给主导着这一进程的政府和社区的管理者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因此,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认知,他们的融合、他们的理解,对于决策者来说,必须协同考虑,共同解决,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正是全方位打造科学合理的居民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 丁志铭.农村社区空间变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23-28.

[2] 宋言奇.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空间效应[J].城市问题,2004,(5):47-50.

[3] 何华玲,胡梦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郊农村社区重建——基于苏州工业园区L镇CF地区的调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135-138.

[4] 赵衡宇,胡晓鸣.基于邻里社会资本重构的城市住区空间探讨[J].建筑学报,2009,(8):90-93.

[5] 桂勇.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18.

[6]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Blackwell Ltd,1991.

[7] .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第3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GIS技术;城乡规划;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城市”工程的普遍开展,城乡规划实践呈现出许多新面貌。作为“数字城市”工程的核心技术,GIS可普遍应用于城乡规划实践的各方面,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规划、管线管理等。GIS具有反映地理空间关系及综合、统计各种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能力,为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开发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它的普遍应用将使城乡规划工作走上自动化、科学化的道路。

1. GIS技术和城乡规划的概念

(1)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空间信息系统, 集测绘学、环境科学、城市信息学、地球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技术。GIS为特定应用目标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支持下, 用于数据的输入、存储、查询和检索,对有关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更新,同时GIS技术还具有空间模拟、科学预测等多种功能,能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先进工具,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管理决策[1]。

(2)城乡规划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城乡规划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国家对城市规划的理解是在强调城乡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一方面重视安排好城市形体包括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等,另一方面更重视社会与经济目标的实现;另一些国家强调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城乡规划的设计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还有一些国家认为城乡规划就是城市空间的布局,它是建设城市的一种技术手段,它的目的在于合理、有效的创造生活与活动环境。

我国对城乡规划的理解是城乡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它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城乡规划就是合理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以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及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2]。

2. GIS在城乡规划领域应用的必要性

(1)城市化的进程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世界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包括环境污染、耕地减少、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城乡规划的工作量,传统的城市的运作方式已跟不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城乡规划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GIS技术就能满足这种科学管理方式,它保证了空间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准确反映了城市的现状与发展。

(2)随着城乡规划和管理的数据增长加快,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聚中心,它传递的信息包括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等方方面面,多层次和多样化数据反映着城市现状和变迁,并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中。传统方法不能有效的利用、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而GIS技术可以实现支持处理、分析和有效存储海量数据,并利用遥感技术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3]。

(3)城乡规划管理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要求。城乡规划的任务是对城市建设的经济和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传统的规划管理由于人力、时间所限,常以常规分析方法对城市空间作定性处理,这样很难对数据进行充分地分析。GIS技术能客观的、科学的对城市相关的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城乡规划相应的数学模型,辅助城乡规划和管理。

3. GIS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及应用

(1)GIS使城乡规划更为直观和理性。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通过对道路、建筑、人口等相关信息的查询, 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直观的规划资料。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以地理空间数据及城市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开展基础地形图数据的测绘、入库与动态更新,建立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化与智能化。在规划最终成果的制作阶段,提供基于GIS标准的规划成果数字产品,使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得到直接为GIS系统所接受的规划成果,方便规划管理部门更好地利用GIS技术优势,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服务。

(2)GIS具有数据存储管理和海量分析功能。GIS具有强大的图形操作功能,支持土地集成化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土地权属界线信息可以第一时间掌握, 并支持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使城乡规划更具科学性和透明性。GIS在各地规划审批中的应用较多,例如,通过数字化制图后,将海量空间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储,利用GIS技术搭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图形绘制系统,支持规划业务审批,存储业务审批图文信息;利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项目报建时,通过申请卡,记录到属性数据库中, 制作数字化地形图景,并对建设工程规划进行准确定位,进行规划审批工作[4];将适时更新的影像图叠加上基础地形数据,开展现状地图的绘制,进而开展土地利用的调查分析等。

(3)GIS对城乡规划有辅助决策的作用。利用各种基础数据资料,基于GIS环境的空间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各类规划编制的条件分析、方案制定与评价选择提供空间分析支持和决策辅助。GIS可以辅助规划师,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模拟、规划方案的选择、规划方案的评估等进行辅助决策支持。利用GIS有效的管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以确定商业中心位置,并根据分析数据进行潜在市场的分析。GIS对城乡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技术支持,GIS可以对城乡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反馈, 以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例如,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时,GIS可以对总建筑物层数、退进变化的高精度三维地理模型进行总量的调查,进而开展拆迁分析,预估拆迁工作量;将GIS利用在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分析包括城市道路红线位置、主干道车辆流量、人行道上流量等具体内容,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有效信息。

4.结语

近 些年,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经济的长足发展,城乡规划技术创新逐步具备了条件,GIS技术的积累、研究和实践也日趋成熟和完善。GIS技术提供了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综合服务, 对于组织和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它为城市规划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帮助,是城乡规划建设创新实践的技术基础,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GIS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为计算机数据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

第4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多维互动教学体系;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76-06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是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中明确规定的10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①一直强调以物质空间形态规划为本体的实用技术,在教学中重视规划设计类课程,忽视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理论课程,造成城市规划专业的师生普遍认为城市规划只要做好空间规划方案,把图形绘制美观就可以了。教师也都愿意承担设计类课程,对理论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课程改革动力不足。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教师多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的课堂讲授方法,只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讲授,很少安排实践及其他形式的教学。由于本身法律法规条文都是很枯燥的条条框框,加之学生对理论类课程兴趣较低,不能积极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最终为了应付考试突击记忆重点内容,课程结束后对该门课程所学内容几近空白。传统教学没有真正起到对学生管理知识、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

一、多维互动教学的内涵

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过程, 致力于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新型关系[1-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多渠道传授知识点,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运用等综合能力。在多维互动教学中信息传递、师生交往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从多角度展开,采用多种方式融合的教学模式[3]。

二、网络教学平台助力多维互动教学的实现

网络教学平台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和沟通的新需求[4]。基于无线网络和大数据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媒介外,年轻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也更容易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学习[5]。充分利用移动网络,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来建设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线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作学习[6]。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原来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内容转移到课下[7-8],课堂上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用于讲解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如何对知识进行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高级别学习目标内容的深入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维互动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扩展和创造深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实现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

三、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多维互动教学体系的构建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多维互动教学体系的构建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的整个过程,三个环节的内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一)以指导自学完成课前预习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指导自学法为主,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保证课堂多维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中,精心设计有课程信息、教学资源、教学互动、教学评价与反思和课程管理五个课程教学模块(图1),通过课程信息、教学资源和教学互动三个模块,引导学生完成识记和理解层面的基本知识学习,完成相关的作业练习,并扩展学习相关知识,为课堂多维互动做好基础。各模块所包含的详细内容及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

(二)以多维互动开展课堂教学

根据课程各章节的内容特点和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开展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可分为四部分:一是行政法学基础;二是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三是城乡规划管理的运作;四是城乡规划行业管理和职业道德。其中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和城乡规划管理运作是核心内容。根据各部分内容特征和学生自学问题反馈,课堂内主要采用了案例研究、研讨会和情景模拟的互动教学方法[9](表2)。

1.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对实践性较强的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而言,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将所学法律及管理理论知识融入逼真的情境之中进行具体化应用,让学生感受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而且也能省去完全依靠实地调研所需花费的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等[10]。

案例研究法在课程中的应用主要在“城乡规划管理的运作”部分,围绕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选择及管理、建设工程管理、乡村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和临时用地、临时建设管理等内容,选取较为典型的违法案例,对案例进行违法原因和处理意见的讨论,在大量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加深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在“行政法学基础”和“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等方面也有所应用。在“行政法学基础”部分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举例以说明各抽象概念的含义,在“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部分,可分别挑选总规、控规、修规及村庄规划等规划的经典案例或结合学生已完成的各类型规划的课程设计作业,对照《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所规定的编制内容来加深理解。

2.研讨会

课程用到的研讨会形式主要有小组讨论发言、法规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和专家讲座[11]。研讨会形式的教学主要运用在“城乡规划管理的运作”“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和“城乡规划的行业管理、职业道德”三部分。在“城乡规划管理的运作”部分,会针对案例分析进行多次“小组讨论发言”,对教师或学生所提出的规划管理案例,先进行小组内讨论,形成基本观点,再统一进行观点的分析评论。在“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部分,为强化学生对《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内容的记忆,会以各小组为单位,组织“城乡规划法规知识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课程的兴趣。在“城乡规划的行业管理、职业道德”部分,针对行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城乡规划职业道德重要性的演讲,演讲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时代性和说服力。在学习过程中,还会邀请2~3名在规划局工作的专家或挂职过的教师,针对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一系列研讨会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12]主要用于“城乡规划管理运作”内容中各项规划许可证书的申请、审核、核发程序,要求各小组根据抽签获得的任务要求,虚拟一项具体的申请项目,并制作完成审批过程所需的相关材料(内容可适当简化,但材料要完整),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申请者和不同的审批单位,在课堂上完整模拟该证书从申请到核发的整个过程。教师和其他小组则作为评委,对整个过程各环节的专业性及综合表现进行打分。通过情景模拟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真实的场景,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通过自身参与,牢固记忆了相应内容。

(三)以实习实践进行课后拓展

根据课堂的深入交流探讨,课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时进行知识巩固,并通过问卷调查(图2)等环节进行课堂学习反思和交流。在对课程知识进行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习实践,充分深化拓展课程内容。

通过实习实践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化的分析应用,加强对学生技术和能力的综合培养。课程的实践调研主要针对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城乡规划管理问题调研,要求学生根据课内外的学习和平时积累,对当前城乡规划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要有具体的调研提纲、调研问卷和详实的调研数据,最终提交一份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提交的调研报告择优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或参加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作业评优。另一部分为城乡规划管理实习,这部分内容放到课程结束后的假期,要求学生在假期到规划管理部门完成3周的实习,了解规划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实践体验。

可以看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多维互动教学体系需要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课前的预习是基础,课堂互动是核心,课后的巩固实践是深化,各环节根据任务要求和内容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表3)。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多维互动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最佳教学效果的实现。

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多维互动教学方法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改革,需要教师、学生和院校三方的共同努力。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会遇到障碍。

首先,教师课程改革的决心和恒心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课堂的互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全心投入,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反应能力、分析总结及表达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增加大量有形和无形的工作量,所以教师是否有强烈意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13]。

学生是多维互动教学改革的主体,学生配合改革的意愿是否强烈,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如果学生没有强烈学习的意愿,则多维模式改革的目标就无从谈起。

学院与学校的支持是多维互动教学方法实施的保障。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多维互动教学翻转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将会和学校现有的一些

条条框框产生冲突,这给学院与学校的考核制度带来挑战。所以高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项目的推进是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的保障。

五、结语

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过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原来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内容转移到课下,才能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互动教学,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多维互动教学体系构建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以指导自学完成课前预习,以多维互动开展课堂教学,以实习实践进行课后拓展。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便于知识的传授。在多次交流研讨、情景模拟的互动中,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析表达能力。通过实习实践环节的开展,扩充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培养了学生参与规划决策的信心与兴趣。网络教学平台与多维互动教学方法的结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维互动教学是信息化时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推行过程中需要教师、学生和院校三方的共同努力。教师课程改革的决心和恒心、学生强烈的学习意愿和院校的技术及政策支持,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顺利开展多维互动教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美芹.基于信息化资源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分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4,10(12):67-69.

[2]孙艳芹,等.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医学基础学科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2015,10(2):4-5.

[3]毕胭.设计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科教文汇,2013(5):63,65.

[4]李凯旭,李玉红.教学信息化背景下互动教学与TBL教学的综合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3):253-255.

[5]王小丁,王雪琴.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多维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平面设计 CAD”课程建设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3,28(2):150-153.

[6]李金华.“多维互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德育课教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127-129.

[7]杨俊宴,史宜.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微教学模式探索[J].城市规划,2014,38(12):53-58.

[8]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7-20.

[9]陈桂,陆锋,盛党红.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15(4):47-49.

[10]马文军,李旭英.案例研究方法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兼论城市规划案例学的建构[J].2008,24(8):89-92.

[11]乔桂芬,陈国良,梁海飞.师生互动法在独立学院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5(1):180-181.

第5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教学方法;社会实践

0 前言

城乡规划社会实践教学是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学生的必备课程,也是城乡规划教学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宗旨,面向社会、联系实际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或学习方式。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潜力。而专业社会实践除提高学生社会认知外,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对知识的认知。专业社会实践主要以实地实习的方式完成,城乡规划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是培养新世纪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1 社会实践教学是城乡规划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工程技术知识,接受相关技能及艺术造型的训练,而且还要关注城乡社会发展动态,将技术与社会经济有机结合。此外,城乡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科学性来自于实践,其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社会实践是城乡规划教学的最终目标取向。因此,强化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十分重要。

1.1 城乡规划的社会职责问题

过去,在“规划是生产力”的指导下,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成为评判城乡规划科学性的最重要标尺。在经济指标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激励下,城乡规划的经济职能被无限放大,但由此带来对城乡规划社会职能的一定忽视。近年来,城乡化进程迅猛,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72%,并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65%左右,但目前很多城乡却出现“化地不化人”的景象,即土地城镇化高速推进,而人口没有实现真正城镇化。城乡规划社会职责的缺失导致了社会财富的两极化加大,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冲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公平、公正”已逐渐成为国家政治和人民生活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社会化要求成为中国城乡规划发展的普遍趋向。

1.2 城乡规划工作的社会化

城乡规划的本质是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引起利益冲突。在西方,国家城乡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围绕着空间资源分配的社会公正问题而展开。而国内城乡规划是一种社会运动、政府职能,更是一项专门职业。当前,如何协调城乡社会各群体的利益是当前中国高速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建议提倡以“多数人”为本、以“弱势群体”为本的城乡规划。从规划的公共管理层面,城乡规划提供的是合乎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城乡规划应树立和加强其应有的社会职责,应从纯“技术规划”逐步向“技术规划+社会需求+经济发展”转变,从而合理推进城镇化发展。

2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应充分发挥其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心理素质,提升未来城乡规划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知识素养,从城乡规划的视角来发现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

2.1 结合社会资源提供实践平台

城乡规划专业综合性强、应用性强、涉及社会部门多,单靠专业教师指导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1]。首先可以增强学院、专业教研室与地方城乡规划政府部门、城乡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等的联系,开展联合实践教学与培养。其次,在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多个实践、实习基地。例如在市、县、乡镇等多级城乡规划、城市建设等部门建立实习基地,或在地方城乡规划设计院和建筑设计院建立基地,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如此既可以为这些社会部门提供人手支援,又能够让学生学到很多社会实践知识,积累经验,掌握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还可聘请城乡规划、建设等领域的高级规划师、高级工程师等为城乡规划专业学子作社会项目设计报告,推广高级经验,让学生多方面成长。

2.2 社会实践选题方法

①面向社会问题进行选题

我国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城乡社会问题。例如城中村、贫民窟、城乡社会的贫富极化和居住分散隔离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城乡规划存在密切联系。

城乡规划不仅仅是规划一个城乡,而是在规划整个大的区域。目前城乡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很好的素材。在社会综合实践中,可以选择一些“以小见大”并普遍性的问题,例如从调查分析大城乡“城中村”现象看快速城镇化地区外向型经济对失地农民的普遍影响等能够被本科学生所驾驭的“小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对城乡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长。

②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城乡规划社会实践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城乡规划社会综合实践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即社会实践主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指导教师命题的结果。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学生如果能够结合在实习期间接触的课题或问题自主选择题目,调查能很快地深入,并取得较好效果;反之,如果指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题目强加给学生,学生理解困难较大,需要较长的时间沟通,最终效果可能也不佳。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的指导者、是学生社会调查基本方法的传授者、是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是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参与者,而不应该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宰者。

③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

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涉及的多学科知识是未来城乡规划师不可或缺的。在专业教育初始阶段,一些课程往往处于相互脱节的状态,使学生对一些知识体系的建构缺乏整体的、系统的概念。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要强调通过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将城乡社会学和城乡经济学等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入到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中,组织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课程指导小组,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加强相关知识的整合。

城规教研室制定的教学培养方案对同学们的实践教学安排是三年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认识实习,大学四年级学生参加生产实习(5个月),大学五年级学生参加毕业实习(2个月)。这样,(下转第73页)(上接第64页)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任务安排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逐步对城乡社会问题的解决融会到城乡规划各个过程之中,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进行主观上的思考与讨论,充分开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是规划师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之一,即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做合格的“规划师”应有的品质。而来自社会实践的亲身感受往往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唤起学生在做人做事上的良知,从学生自主选题的范围和关注焦点可见一斑,如关注弱势群体、市民维权意识、实地农民问题、公共设施建设、违章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等问题都是近几年来规划届热衷的话题。

2.3 社会实践过程管理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城市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之初,指导小组成员通过充分讨论, 达成了以下共识, 作为实习计划设计和实际操作的指导原则。

①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习

教师仅以指导者身份出现, 帮助学生使用、改造、重组其知识架构。实习过程提供的, 是一个由教师设计的平台或支架, 让学生依照设计路径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和优化[2]。不同于课堂教学, 实习过程中, 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强调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②教师指导过程循序渐进作用

首先, 做好实习环节设计, 由浅入深, 衔接合理, 张弛有度, 适时跃升; 其次, 选择信息量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考察线路和观察点; 再次, 适时适度设问,保证原有知识框架与新信息之间的联系线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 组织讨论和交流, 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自主考察, 提供协作学习的平台。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指导教师一定不能将主观意识加给学生,防止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③成绩评定要具有客观性

根据实习成绩评定要求, 实习报告和实习表现分别占实习成绩的70%和 30%。实习报告是学生实习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撰写过程指导和成绩评定, 按照“分工负责、至少两稿、责任到人、签字认可”的原则具体操作, 每个指导教师必须指导一定数量的实习报告撰写, 对其中的文字、照片、图表认真审核, 学生按照指导教师意见对初稿修改后,教师在认可的定稿上签字。实习指导小组全体教师, 在综合实习报告和学生表现记录的基础上, 逐个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3 结语

实践实习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身处社会大环境,只能靠平时学生利用通讯工具与教师进行联系沟通,所以需要双方具有一定默契且有足够的耐心,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所有过程都要严格执行,让学生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由于不在课堂教学,因此极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散,指导教师在这阶段必须要把握原则,对双方都严格要求。

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既要务“虚”,又要务“实”,这是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大方向,即城乡规划教育应当是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两者并举。特别作为专业教师,应当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应用好教学技能,把握好教学规则,必须要让学生有独立能力去完成实践过程,不能干涉学生的自主思维,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抛开教材书本的禁锢,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开拓思维,勇于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技能培训和自我锻炼,达到专业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原则;现状;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原有的规划模式无法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如果不及时改进,势必影响我国城乡建设质量,造成资源浪费。

1 城乡规划原则概述

遵循城乡规划设计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城乡与国家、地区及其他城乡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主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1 社会原则

社会原则即在城乡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市民服务的思想,遵循“方便生活、有利生产、促进繁荣、加强流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生活、工作需要。因此,城乡规划应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2 整合原则

城乡规划应以实际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促进城乡的发展规模、定额指标以及各项建设标准与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正确处理好城乡整体发展与局部建设的关系,充分考虑城乡各种建设用地之间的联系。另外,合理安排城乡的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及文教区,以形成统一协调发展的整体;正确处理好城乡规划中近期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尤其注重城乡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避免出现“先污染、再治理”的尴尬问题:

1.3 经济原则

城乡发展应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并落实勤俭建国的方针,城乡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1.4 美学原则

规划作为一门艺术,应以审美规律合理安排城乡的各种要素,以促进城乡整体美,避免产生“视觉污染”。

2 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内城乡规划部门的土要工作内容大致分为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两人部分。城乡规划又分为区域规划、市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工作:专项规划包括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服务设施规划景观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从近十年的历史看,最大量的工作是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在综合规划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分区规划会在特大城乡受到苇视。区域、市域规划因体制的原凼,其重视的程度不够。专项规划方面,和各个城乡的实际情况、人才、经费的承受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从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部到城乡规划学术界,目前都在呼吁增加城乡规划工作内容。

城乡建设规划涉及的凶素非常多,开发新城要征用土地。改建旧城要拆迁安置,同时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在开发建设活动中,如果不注意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就可能造成混乱,而采用GIS对符种信息进行管理,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混乱的局面的出现。

3 我国城乡规划产生的问题

3.1 城乡规划具有随意性

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意义重大,城乡建设中包括市政基础设施、社区街道、城乡广场以及绿化景观等,都应纳入到城乡规划工作中。但是在目前城乡规划中,常有改变,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主要原因为:首先,所有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其次,地方领导以自身意愿替代工科学规划;再者受到多方面的利益驱使然。

3.2 规划人才匮乏,管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在中小城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规划及其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3.3 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

3.3.1 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3.3.2 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3.3 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乡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

3.3.4 缺乏公众参与意识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还主要是政府事务,忽略公众参与意识,没能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才智对规划的重要性。城乡规划与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等一样,关系到公众利益,但是却没有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这也是我国城乡发展中日益突出的弊端,体现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规划,忽略了城乡规划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5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日前,我国城乡规划虽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却对城乡生态环境产生剧烈冲击,虽然国家出台了《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重要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领导及具体建设部门对此重视度不足,造成法律流于形式,城壹规划最终丛揖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3.6 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部分中小城乡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乡设施现象。

4 完善我国城乡规划的相应措施

4.1 强化规划,注重城乡规划体系的完善

即:一是必须要有一个高质戬,具有前瞻性的城乡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二是搞好区域规划。要在城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分区规划。要在城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分区规划。三是是搞好号项规划。四是制定建设性详细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乡总体规划的落实,才能保证城乡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4.2 建议修改城乡规划法。根据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规划法进行全面的修改与完善,对其适用范围作必要的拓展,相应对其内容也将作大幅度调整与补充。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立法理念。明确规划法的法律地位。

4.3 注重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城乡功能必将以人为核心与导向,重视为人的服务。在城乡规划中应关注民生、体现民意,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创造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地方发展的多样化,构建城乡个性魅力。同时加强公民的城乡环境意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并突出公民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4.4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

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规划经验,我国城乡规划中也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城乡规划中节约土地、保护资源,同时建立并完善与生态城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加快生态城乡的建设,为公民提供宜居城乡。

4.5 积极引导公民参与意识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城乡公开化制度,并落实到位;二是加快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工作的程度及水平。

4.6 加强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一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行政、政策、执法水平;二要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作为规划、建设主镑部门,代表政府拥有建设和规划的行政执法权,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如果不经常对我们的职工进行法制、党纪、政纪和廉清勤政的教育,时刻警钟长鸣,很容易出现违纪违法事件。三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规范干部职工的行政行为;四要积极推行行政办事公开制,将建没程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公诸于众,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从而求得老百姓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结束语

总之,城乡的规划涉及到各个方面,每一个部分都是紧密连接的。要真正的做好城乡的规划设计,就必须从整体出发,进行统一规划的处理,同进还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正 角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扈万泰、宋思曼城乡规划科学化的若干思考[J]城乡规划学刊2010(3)

[2]冯晓川、刘洋论城乡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第7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实践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86-03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 Rural Planning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Yin Yanqiong et al.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

Abstract:Practical cours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in pre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They are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c.They are also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Then,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for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o construct theirs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Practical ability;Curriculum system

1 引言

前,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克服与化解发展中的问题,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1]。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以适应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积累,强化综合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能在与专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基于目前实践课程体系现状,阐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具体做法,以期能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2 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在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设计院所、国土部门、房地产公司等从事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规划、测绘、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等工作,这些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系统的实践课程既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岗位,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自身的素养,为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和参与职场竞争做充分的准备。

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一个全新专业,虽然能够延续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和口碑,但始终还是一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办学尚处于探索状态[2]。因此,必须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努力提高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实现专业的转型和持续发展。

3 实践课程体系现状

3.1 专业发展现状 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专业[3-4]。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于2013年9月正式招生。自2013年招生以来,该专业招生形势良好,生源稳定,2013―2016年该专业共招生7个班、337人。

3.2 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楚雄师范学院2006年在地理学背景下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虽然已经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2.1 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沿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是2011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一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个不同的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面向的行业不同,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应当有所不同。

3.2.2 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相对较少,针对性不强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25%[5]。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为36学分,占总学分158的比例仅为22.78%,明显低于教育部的标准。除此之外,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存在着所设置的实践课程针对性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如在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组中设置的学术与科技竞赛活动课程,该课程学分为2学分,只要学生听8次学术讲座并撰写听后感或者参加4次校级及校级以上的学术与科技竞赛并获得证书就可以获得学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学生听学术讲座大多流于形式、只为交差了事,所听的学术讲座和专业联系不紧密,而且听后感还有剽窃、抄袭的现象。学生所参加的学术与科技竞赛和专业、今后职业发展关联度不大,而且级别不高。

3.2.3 实践师资缺乏,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配备足够的实践师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现目前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尤其实践师资非常紧缺。目前的情况是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偏少、年龄偏轻、职称偏低,真正城市规划专业出身的教师不足3人,专业教师年龄均在在35岁以下,职称均在副教授以下,这些教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均存在城乡规划从业经验不足的问题。目前学校每年招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相比省内外重点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相对差、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4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现状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楚雄师范学院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重新审视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照“强调基础,突出实践技能培养、面向行业(职业)”的思路,构建了以实验课程、素质拓展、实习课程、综合实践、实训课程等五大模块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见表1)。实践课程学分合计为74学分,占总学分172的比例为43%,符合教育部的规定。

4.1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开展的实验、实践环节(见表2),主要是巩固、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能力。

4.2 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主要包括军训与国防教育、三生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见表3),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4.3 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见表4),通过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使学生深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概况、管理、运行、工作标准、职业能力要求等有较实际、深刻的认识;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初步培养学生从业的职业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就业、从业做好准备。

4.4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包括专业区域综合实习、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见表5)。通过专业区域综合实习、专业野外综合实习,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掌握野外调研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能敏锐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展开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解解方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经历选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让学生综合运用4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4.5 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包括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与拓展、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拓展(见表6),通过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与拓展,使学生能熟练运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绘图软件绘制规划图,能运用熟练GIS进行空间分析。通过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拓展,使学生获得城乡规划专业方面的职业技能和能力。

5 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构建该专业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面临转型发展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充实、完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荷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7):22-25.

[2]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2-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第8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背景;原理及方法;争议;前景

一、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背景

人类的技术进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革命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翻译软件的运用及发展打破了语言交流的隔阂,前所未有的加强了人类相互了解的渠道和合作意愿,让人类一家亲的梦想成真。QQ等社交软件的繁荣使人人都是特殊报纸的作者,让人能在观众与读者之间进行着灵活实用的身份转换,书写真真切切的生活动态。软件的发展将学术把关者从繁重的智力、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谱写了不可思议的人类智能生活新篇章。音乐界已经能用低贱的、机械化的程序制造出外表华丽、像模像样的文字和乐曲;程序写出来的带有明显音乐风格的作品甚至因为能够通过图灵测验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而不令人觉得情感空乏。

技术进化令人担忧的,并非在于它暗示了我们自己可能也不过是机器,而是触及我们心灵最深处的东西(我们总把它们当作灵魂间直接传递的信息)可能可以被简单的机制有效生产出来,这样的机制要比产生人类灵魂的复杂生物机制简单成千山万倍。或许人类灵魂/心智要比我们想象的浅薄得多的质疑也是不胫而走。

程序化让社会成本贬值,让人觉得某种能显示人类深邃思维的崇高性不复存在了,人工智能在奔向思维力、洞察力与创造力之前的最后障碍逐渐被消解。像音乐这样的艺术都可以被程序化,何况有章可循的城市规划科学的程序化了。因为目前国内外城乡规划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方面,方案生产成的状况都尚处在分散发展阶段,仅仅依靠各种软件的分工来实现最后的方案合成,缺乏一种跨技术、跨学科的整合力量,故而笔者认为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是城乡规划呼之欲出的发展方向。

二、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原理及方法

(一)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原理

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基本原理是将城乡规划方案结构所需多目标问题信息通过效用函数转换为单目标问题信息并表达成某种知识,然后应用特殊的计算机智能算法完成知识推理,在推理过程中生成所需要的方案。

(二)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方法

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可采用基于模版的方法、基于模式的方法、基于实例的方法、神经网络的方法以及遗传算法的方法等等来实现。如利用基于知识的遗传算法手工或半自动地进行有限元方案网格生成,某些网格生成器需要手工生成节点,但是也存在一些技巧可以自动生成节点,其中既有随机性的也有非随机性的。然后通过某种误差指示器判断需要调整的区域网格,经局部自适应网格精整后再进行有限元分析。这样的局部网格精整过程可反复进行多次,从而有效避免出现畸形方案,直到计算结果或是方案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三、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争议

(一)未来派观点

猴子和打字机定理 关于计算机的全能性假说不一定科学或是会全部实现,但向其无限趋近却不是没有可能的。故规划师可以尝试将城市规划进行音乐或是诗歌化等能够或是已经进入程序化自动生成发展阶段的事务的比喻或者转化,借鉴音乐、诗歌等程序生成原理,进行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的探索。一旦规划最终能成功地被归约为逻辑模式和模式本身,美轮美奂的程序化规划成果带来的后果即是一种恐慌的快乐,虽然规划科学的理论家实践家的矜矜自得转眼间将被扫得一干二净。

对于城市规划的程序化,现在发展速度还很慢,会让人觉得这是对人类心智深度的一种荒诞可耻的误估。然而随着人的认知结构的程序化如火如荼的进展,计算机取代人的活动可计日而待矣。

(二)保守派观点

计算机获得人类情感(不可能或是非常非常缓慢,如3d不能再现空间中味觉)之前,它们无法完成真正的创新――发现一种新的人类体验,或者为一种旧的人类体验找到全新的表达方式。虽然诸多理论可以被程序化,被程序化的理论可以看做符号,及符号组成的表达式。机器只能着眼于符号层面,人类可以着眼于知觉层面和符号层面;之于机器,规划只是符号的工程,人类则有额外的知觉工程。人类对规划的知觉是其认知结构的功能,使得人类可以从符号和知觉两个层面规划。故而计算机永远不能取代人脑,亦即,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的可行性值得质疑。

(三)笔者之认识

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方案不断优化的过程,但机器生成方案的评价涉及到的标准永远是属于人的。故在城乡规划方案自动生成完全程序化以前甚至是以后,间杂人工把关应该是必须的。通过人机合作生成城乡规划方案才能有效推进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的实用性。

四、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前景

针对考研和现实中的误入歧途的规划实际而言,亦即:天下设计一大抄的消极模仿成为方案生成的主流、对规划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跨专业数见不鲜的考研成功,负负得正的翻译方法②对于规避论文重复率的效用,工具理性支配的程序化规划技术的流行,昭示着方案生成软件的出头只是时间上的早晚。此时,句法分析方法下的城市元素的一种排列组合即方案。将规划元素数据化,就像示波器通过对电信号的形象转化应用于医学发展一样,规划方案本质上就是科学计算得出的城市方程式的立体而形象的解。由牛顿定律的繁琐过渡到动能定理的大天地式的灰箱操作方法或者是规划认知结构的程序化条件下通过城乡规划科学的模糊性决定的模糊规划方法的使用,(其实就是打包了的理性,是对于复杂城乡规划方程的一个快速的近似解,恐怕从某种意义上,这个策略比单纯的理性还要高级。紧迫时第一反应下的解的优先级是高于具体的理性分析的。)会像文章生成系统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效用性那样,对城乡规划产生出乎意料且开天辟地般的惠益。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将极大促进城乡规划的发展,甚至为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历史文化名城的数字化保护,新农村建设、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结合数据库建设以及3S技术的运用,极有可能会形成一个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的大时代。

客观上,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模糊的、不准确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更多具有智能的终端接入网络,使人造的网络具有和生命一样的复杂性和自适应性,生命的意识、一种机器的智慧,将从这个混沌的网络中“涌现”出来,将人的认知结构的程序化发展到强人工智能的实现效果,使技术衍化成一种生命体,至少就程序化的结果而言,机器与人类等同。随着科技的进化,计算机可进行的程序化工作不可避免的更加细致灵活,则更具创造力的电脑出现是可以预料的。就如每个人都是局限于此或彼,受限于社会生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等等,因而导致的行为方式也大体有迹可寻,计算机高度进化生成的智能也许不会与人中伟大者等量齐观,代替一般人甚至聪明人确是可望的。诗歌生成软件让人人不是诗人而胜似诗人,同理,人人不是规划师(科学家)而胜似规划师(科学家)。亦即,规划人员的失业时刻随之而来。

进展上,可联合城乡规划精英、计算机软件精英、思想、经济、政治、社会精英等诸多方面的精英力量,共同致力于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的研究和运用,则其美好前景不言而喻。

五、结语

技术进化的结果可能让人本身退化到乏善可陈进而使人的进化问题不再受到关注,然而,也可能让人摆脱时间的限制而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永恒时间之大境。虽然从目前来看,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的发展运用是一个难以轻易解决的开放性问题,规划人本主义大师芒福德早已表现出了强烈的城乡规划技术批判和悲观主义倾向,然而我们都知道以个人的好恶来对未来大趋势进行判断是毫无意义的。至少,当人意识到未来不止一种可能时,总是会有成就感的。笔者大胆预测:城乡规划方案程序化生成将是至少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是城乡规划之大势所趋!

注释

① 猴子和打字机定理: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这是用来描述无限的本质的最好方法之一。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无限猴子定理可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可以达到的宽度。猴子能碰巧写出《哈姆雷特》这看上去似乎是违反直觉,但实际上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

② 负负得正的翻译方法:将A语言用翻译软件译成B语言,再将翻译成的材料又翻译成原来的语言即A语言,通过两次互译而达到有效降低重复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永祥,夏巨谌,王英,罗宏志,肖景蓉.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的最新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1993,06.

第9篇:城乡规划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公众参与 规划师责任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规划师的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师作为一种职业,往往把规划当成一种商品,卖给政府或者开发商。然而规划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商品,它具有其他商品所不同的特殊属性。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的表达,它的影响面涉及公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当公众的利益无法通过特定的机构和机制影响到最终的规划时,如果规划师仅以甲方的利益为出发点,必然会导致规划本身的偏差,然而如果规划师不以甲方的利益为出发点,必然会导致规划师失去市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机会做规划的规划师,更无法谈及对公众利益的维护。因此,当今规划师的确面临着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困境。对于这种困境,规划师既不能只关注公众而失去为公众服务的机会,更不能一味埋怨规划机制的疏漏而使公众利益无法得到维护,觉得与己无关而成为甲方的喉舌。因此,规划师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维护公共的利益和维系社会的公平。

2 城乡规划中加强公众参与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规划师梦寐以求的是自己的作品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完整的实现。这种追求和向往必然要寻求一种公众参与的程序化行为,来约束规划执行过程的变更,因此城乡规划中加强公众的参与有着重要的作用

(1)可以调动各界人士参与规划的积极性。我国公众参与呈现规划的主体是市民、利益集团、规划人员和政府官员,各界人士是上述四种人物主体的代表,最具代表性的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是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的关心者、支持者和促进者,确立公众参与规划在于引起人们对城乡规划的普遍重视。

(2)可以广纳群言,修正规划的局限性。城乡规划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规划师能力再大,也难免会出现小的纰漏。确立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旨在发动群众,谏言献策,以修正规划工作者在规划中的考虑不周,或规划滞后、规划归于理想化等问题。

(3)可以透过规划,展示城市风貌的完整性。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就是要彻底改变规划停留在纸上与实施脱节的现状。要增强规划的透明度,让人们共享规划的成果,就必须让公众参与城乡规划,逐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4)可以确保规划执行过程的严密性,规划的多变性是当前我国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通病,是人为的结果。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就要解决这一弊端,唤起公众来解决有权部门和政府官员在规划协作中的随意性,最终达到坚持原则,虽然公众参与不可能在短期内克服和避免因市场缺陷与失灵,以及负面干扰给城市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但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对于城市建设过程中体现规划的完整性,对于高水平、高质量地建设城市都将带来不可或缺的裨益。

3规划师应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适应公众参与的制度

《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公众参与的制度不仅仅只是让公众在某几个阶段发表自己的意见,也绝非只是规划师在某几个时段需要听取公众的意见,而是一个对规划运作体系和工作框架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因此,规划师已经习惯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应该发生重大的调整,以真正的能适应新制度下的要求。

(1)规划师需要具备社会沟通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限于过去在团体或者与政府部门及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而且需要面对广大的社会公众。这就需要规划师从过去专家的、专业性语言与技巧、方式转变为公众的、日常生活性的话语与技巧、方式,从专业演绎性思维转向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和体验的概括、总结性思维。反过来,规划师如何将公众意见融入方案中,并向公众做出相应的解释,也将是规划师需要增加或是提高的能力。从另一方面讲,规划师的考虑及其表达方式如何让公众接受,规划师如何向公众解释阐述规划方案的具体意义等,同样也是规划师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这将直接关系到公众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规划师的方案所能表达的含义和具体的内容。

(2)规划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组织能力

随着公众参与的开展,就有需要举行各种听证会、论证会,而规划师如何组织这些会议,如何能使会议顺利的进行,如何驾驭会议的话题,并保证会议想要达到的目标能够实现,从而使规划的进程能够推行下去,都与规划师对会议的组织能力有着极大的关联。规划师的社会组织能力还包括如何将不同利益的人群集中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如何将那些特定的群体吸引到会议之中,让他们发表意见,从而保证规划过程中公众意见具有广泛性。

(3)规划师需要具有更强的综合协调能力

过去规划师需要在法律法规、规范及地方技术性内容等方面综合协调,而现在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更多的不同个体、不同人群以及不同利益之间的综合协调。过去规划师可以相对单一的方向和价值观为基础,而现在要面对多方向和价值观,整合出一个最终的方案,这对规划师的知识结构、综合协调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规划师将更深的卷入各种利益的纷争之中,如何协调不同利益团体并取得相对一致的意见,或者说建构一个能被不同群体共同接受的规划成果,就成为了规划师工作的关键性内容。

4结语

公众参与的制度并不是唤之即来、来之即用的工具,对它的实践和研究规划师必须真正的把握其内涵。公众参与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规划师做出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要加强对其理论上的研究,明确公众参与的本质。同时规划师要转换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真正达到启发公众参与的热情和目的。规划师要加强公众参与的宣传,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传播与推广,实现更多的人参与到城乡的建设中来,以真正实现《城乡规划法》中公众参与制度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旺锋 张祥德 徐佳 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体系构建城市发展研究 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