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积极的货币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积极的货币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积极的货币政策

第1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多年来,中国一直执行“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的双重货币政策货币中介目标,直到1995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将货币政策的目标定义为“保持货币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内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对外是指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这一转变确认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创造一个良好货币环境;偏离这个目标,只会造成经济的震荡。在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货币的供应量。货币政策的手段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本文通过研究中国2005年至今通过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得到的效果,来预测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中国的汇率改革来说,2005年是里程碑的一年。

考察2005年到2009年的货币政策制定的效果:

外汇储备

汇率

GDP

GDP

CPI

M2

m2

(亿元)

(RMB/$)

(亿元)

增长率

(亿元)

增长率

2005

8188.72

8.0702

180000

9.90%

1.80%

298,755.50

17.60%

2006

10663.44

7.8087

209000

10.70%

1.50%

345,577.90

16.90%

2007

15282.49

7.3046

247000

11.40%

4.80%

403,401.30

16.70%

2008

19460.3

6.8346

301000

9%

5.90%

475,166.60

17.80%

2009

23991.52

6.8282

335000

8.70%

0.70%

第2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 中国;韩国;央行货币政策;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 F820.1 [文献标识码] B

一、货币政策及其体系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数量和货币价格,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是由一国央行负责实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而货币政策体系包含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货币政策工具的选取和操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货币政策体系图

注:表示货币政策意图的传导过程,表示最终政策目标向前的信息反馈过程。

二、韩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演化及与中国的比较

尽管韩国在开放程度、经济规模和经济体制等方面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其货币政策的演化过程同样伴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利率的自由化。同时,作为两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在实施各自的货币政策时,有一般央行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共同特点,也有因两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央行本身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许多不同。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根据《韩国银行法》规定,韩国银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这种单一的政策目标从韩国中央成立以来一直没变。根据《韩国银行法案》(Article1,Clause1)规定,“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货币政策,追求价格稳定,使国民经济稳健发展”,韩国银行根据这一要求将价格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目标。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新的中央银行法也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目标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目标由韩国银行每年与政府协商确定。

相应地,《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据此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实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定方面,中韩两国央行有很大的相似性,都以本国货币价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都在兼顾经济增长的前提下突出了物价稳定的首要性和重要性。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韩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经历了从M1到M2再到MCT,最后停留在核心通货膨胀率的过程。目前,韩国实施的是核心通货膨胀率的中介目标。韩国政府于1957年实行了金融稳定计划,标志着韩国的货币政策的操作系统开始形成,政府对M1总量和各个经济部门的货币供应量做出供应上限(supply ceiling)的规定。从1979年开始,M2取代了M1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指标,并实行货币中介指标区域,并一直保持到90年代中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银行法》得到修改,标志着通货膨胀目标的正式采用。由于在货币政策对价格产生影响之前存在相当长的时滞,所以韩国银行目前针对通胀水平设定的是中期目标,而非年度目标。

与韩国类似,我国的货币中介目标也走过从直接的信贷控制到间接的货币总量控制的路径,现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M2。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正式把货币供应量引入中介目标中,同时监测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两个金融变量。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限额管理,信贷规模指标退出中介目标之列,进一步确立了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地位。

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而言,韩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更符合了其价格稳定的最终目标,对于有效控制国内通货膨胀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却一直备受质疑。特别是随着金融的深化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和汇率的套利投机等问题的出现,对以货币供给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提出很大的挑战。

(三)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及传导机制

米什金(Frederic S. Mishkin,1996)根据货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性,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为两大类,即货币渠道(money channel)和信贷渠道(credit channel)。操作指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中介目标的选择。在以货币总量作为中介目标时,韩国用的操作目标是准备金;当以核心通货膨胀作为其中介目标后,其操作目标逐渐过渡到隔夜回购利率。显然,以准备金作为操作目标影响货币总量是信贷观点的应用,以隔夜回购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影响核心通货膨胀率是金融市场观的应用。与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相对应,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与再贷款政策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控,依据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相应调节,以实现政策目标。

因而,就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传导机制而言,中国与韩国有着很大的差别,韩国是以利率为主要指标,通过货币渠道传导;中国则是以基础货币为主要指标,通过信贷渠道传导,这也是与目前两国利率市场化阶段相一致的。

(四)货币政策的工具

韩国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借款政策(lending Policy)、准备金政策(reserve requirement policy)和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等。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韩国银行主要依靠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其他直接控制手段来控制货币总量和国内信贷。从1982年起,银行直接信贷控制逐步为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传统工具的间接控制所取代。目前,韩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更依赖于价格型工具,即主要通过“基础利率”(the Base Rate)的操作来确定经济稳健增长所需的价格稳定基础。韩国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积极通过多种政策操作进行应对,包括调整基础利率、提供信贷支持、稳定外汇市场等诸多方面。同时,韩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有较明确的设定,例如2010年至2012年期间的通胀目标为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增长3.0+1%,为实现这一政策目标,韩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金融机构之间的隔夜拆放利率,而公开市场操作也因此成为韩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最主要工具。

相比较而言,中国货币政策则更偏重数量型工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及再贴现和利率政策等四个主要方面。而其中,存款准备金是使用最多的工具。但高启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欠发达的债券和票据市场,已经使中国央行进一步灵活使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面临困难。在金融市场信贷方面,在中国央行的指导下,中国的信贷规模扩展非常大。这固然有利于支持市场的投资活动从而支持产出,但这样做有可能影响信贷的质量,埋下不良贷款产生的种子。

相比较而言,中国货币政策则更偏重数量型工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而韩国货币政策更倾向于价格型工具,主动性较强。从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可以看出,中国央行对经济的调控都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而不是一种事前的预防措施。

三、韩国货币政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韩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高于中国,中国在政策开放中要学习和借鉴韩国的经验,根据国情有序地推进货币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货币环境。

(一)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独立性和操作的透明度,主要可以通过三方面的保障来实现:一是法制保障,如韩央行对《韩国银行法》的修改;二是人事制度保障,如韩国将央行行长的职位升高;三是货币政策执行制度化和规律化的保障,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强和透明度高的实施过程。

(二)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推进国债市场发展,重点发展票据市场,加速金融创新,促进和扩大货币市场交易,增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力。同时,央行要借鉴韩国及其他国家经验,建立起市场公认的中国的LIBOR(隔夜拆借利率),尽快培育和形成基准利率体系,进一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三)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市场稳定

中央银行如果要确保或货币政策的效力,金融市场的稳定是一个关键因素。加强金融市场的稳健,不仅对抵御潜在的危机有重要意义,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说也同样重要。因此,应该强调和审慎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四、结论

中韩两国货币政策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就总体而言,韩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以及发展方向,对中国还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的。货币政策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中国要围绕稳定币值、经济增长这一基本目标,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杨凤丽,孙吉亭.韩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4):91-93

第3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当前,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有五大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五大目标理论几乎广泛存在于国内外各种经济金融教科书中。但是,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很少有国家把上述五大目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上述五大目标中有一些是相互一致的,比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通常情况下,就业人数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会越快;而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同时,有一些目标相互之间则是矛盾的,比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据菲利普斯曲线,如果要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就必然要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增加则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如果要降低物价上涨率,那就要求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减少必然使失业率上升。同时,菲利普斯、萨缪尔森和索洛利用英国和美国经济增长率和物价水平的资料证实:经济增长率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在经济发展较快时,总会伴随有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涨。因此,货币政策五大目标之间存在相互一致和相互矛盾的关系,货币政策是无法同时依据这五大目标来进行制定或调整的。

根据自动控制理论,货币政策与经济体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其输入为期望的经济增长率(即货币政策制定者认为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输出为经济体实际增长率,货币政策是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

而闭环系统则存在周期及稳定性问题,因此该闭环系统的输入(潜在经济增长率)、输出(实际经济增长率)以及控制器(货币政策)将影响到经济体的稳定。闭环控制系统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调控目标,或者是输入、输出目标值数据失真,都会导致调控失灵,甚至导致系统失稳。根据上述分析,货币政策五大目标之间存在相互一致和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根据控制理论的原理,多目标控制系统中各目标如果无法实现解耦,其控制难度和稳定性分析高度复杂,为确保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并实现调控目标,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应该选择一个最主要、最客观、最准确且易于测量的目标。

稳定物价这一目标通常的指标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增长率。例如,目前各国通行的目标是希望将CPI保持在2%左右,既稳定物价,又促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然而一方面CPI的统计口径比较复杂,统计的商品品种、权重、数据采集的地点等的设置或选取主观性较强,难以确保数据完全客观并具有全面代表性。并且CPI的目标值设置在什么范围也难以客观量化,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或不同的经济社会结构,其CPI最优数值区别较大。总体来说,物价稳定主要考虑的是防止通货膨胀,因此CPI(或PPI)主要是用于经济金融稳定的监测目标值。

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最期望直接取得的效果,也是各国宏观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最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是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并始终保持以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长期平稳地增长。然而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率,或者说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同样,在不同经济体、不同发展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别是很大的,很难给出一个精确值或具体范围。如果用一个不够客观、准确的增长率目标作为输入控制量来进行宏观货币调控,容易导致调控效果差,甚至引发系统不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这一目标指的是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而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与自身的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及发展阶段相关,这是一个长期变量。例如,我国长期保持大额的贸易顺差,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而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逆差,经济也保持了稳定。而资本的流动是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正常需求,但当出现剧烈的资本流动,或产生巨额赤字时又会引发金融动荡,甚至经济危机。因此国际收支平衡更多是监测经济结构合理性和经济金融稳定性的一个参考量,而不是代表经济增长的目标。

同样,金融稳定这一目标也更多是一个稳定性监测警示目标。这是一个多参数、系统性的目标,难以用一个精确、具体的数值来设定。例如,金融稳定就包含债市、股市、汇市等市场的稳定,具体监测值则更多,如债务率、市盈率、利率、汇率等等。

众所周知,美国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参考目标就是非农就业数据,而不是GDP增长率。首先,就业率在五大目标中易于准确统计测算,相对于CPI(或PPI),就业情况(即非农失业率)统计数据单一、简单易行,且数据客观性强,人楦扇派伲采集率高(国外一般失业民众会积极主动地登记失业情况以领取失业金)。其次,就业情况又与经济增长率有较高的相关性。经济增长快通常就业需求旺盛,而经济衰落则失业率上升(政策、福利、人口等影响就业的因素通常是暂时的或长期的,在货币政策调控周期内可视为干扰或影响很小),也就是说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高度正相关。而我们所期望实现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这里讲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技术、管理、制度安排等。而在货币政策调控的短周期内,一国(或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视为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最大经济增长率(事实上货币政策对制度、管理或技术的作用短期内是不明显的)。再次,人力资源在各种经济资源中是一种不可留存的资源,如果不能及时地充分使用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最后,就业情况不但关系到经济增长,更关系到社会民众的生活福祉和社会稳定。获得就业机会,取得良好的收入是社会群众的根本诉求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我国政府也始终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这几年一直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前提下,已经连续4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00万人以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城镇新增就业指标从1000万人提高到了1100万人。因此,就业率是一个易于测量、准确客观、反映经济增长、代表经济发展诉求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其与经济增长率高度正相关,货币政策对其作用显著,且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变化周期与货币政策周期相近。因此,在货币政策五大目标中,就业率(主要是非农就业率,现代社会中工业在经济中已处于绝对核心地位,农业经济比重低,且农业人口就业情况市场化程度低)是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个较理想的目标值。

而在货币政策五大目标中,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均是经济、金融系统稳定性监测目标。其中物价稳定是短期目标值,而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则是长期目标。因此,货币政策调控中,可用就业情况(失业率)作为控制目标,力求实现充分就业(即社会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但是在追求实现充分就业的过程中,需要监测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防止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控制系统的不稳定,而CPI(或PPI)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监测值。当一国的CPI高于市场平均货币利率时,货币政策则不应该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或充分就业,而应考虑保持系统性稳定。工程控制领域中,在对一目标进行反馈控制时,通常会根据系统的最大稳定范围设置控制量的最大变化范围。因此上限阀值是保持系统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

第4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这与其说是反映了政策层的多变与出其不意,还不如说是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风云突变,迫使决策层不得不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拐点式的抉择。从流动性过剩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从顺差过高到出口减速,从经济过热到增长下滑,我们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由火焰向海水的转变。而在次贷危机第二波之前,很少有人相信当前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是什么扣动了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扳机?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积累的结果。但笔者判断,更直接的原因在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急剧升级。央行最新数据显示,8月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同步放缓;与此同时,CPI出现了令人欣慰的明显下降;资产价格尤其是楼市的调整明显加快。但在了解所有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不久前仍表示,央行关注的焦点是控制通胀。这似乎打消了市场对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放松的预期。

只有一个变量在中秋节期间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就是美国多个大型金融机构在很短时间内陷入深度危机,包括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更大的投行美林也即将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最大的储蓄与贷款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Washington Mutual)出现巨亏,以及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已然危机重重。在一系列中小金融机构先后倒闭或被接管之后,一个个航空母舰也在摇摇欲沉。这只有在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时才会出现。

海外危机的升级成了压垮国内从紧货币政策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注意到,最近货币政策的调整将国际因素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美国金融危机的升级从好几个途径作用于国内的货币政策选择:首先,美联储在一定时期内难以进入加息周期。毕竟,在金融动荡面前,一定程度的通胀已变得相对次要,也就是说,中美利差不会向此前预期的那样出现缩小,这为国内主动降息缩小利差提供了激励;其次,海外危机升级加剧了央行对国内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担忧。现在已有更强的信号表明,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下降通道,即便中国经济部分实现脱钩,但随着海外市场的积弱不振,终将受其拖累;最后,同行的经验证明,货币政策必须将极端的金融市场调整考虑在内。当前我国的资产价格出现了令人担心的调整,这个调整看上去无法在实质政策真空的条件下,凭借自身调整找到支撑。这些调整固然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因素,但资产价格过度波动本身也足以构成一场危机。

此次货币政策调整有以下几个匠心蕴含其中,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其一,只降贷款利率,未降存款利率。这体现出货币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意图,企业可以较低成本融资,而银行高达3-4个百分点的存贷利差将再次缩小。这对冲了降息和调整准备金率对银行利润的利好。

其二,区别调整贷款利率。从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显然,期限较短的贷款对防止经济过快下滑的意义更大,而长期信贷所形成的产能将会增加未来宏观经济重新过热的不确定性;并且,区别调整贷款利率也与此前着重对存款利率做结构调整形成对比。

其三,区别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大型商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暂不下调准备金率充分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照顾到了中小企业和灾后重建地区的融资需求。

第5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字:货币政策;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1-0033-03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经济政策,在制定和实施前要充分考虑与新的经济现象的适应性,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导致经济虚拟化程度提高,乃至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规模的背景下,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调控应当成为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一、货币政策面对历史和现实的难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不协调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到1928-1929年间的股票市场空前繁荣,使得美联储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既应当通过提高贴现率来放慢繁荣,但也需考虑不抑制厂商和个人的合理需求。最后,美联储在1929年8次提高了贴现率,但过度投机的市场狂潮已经产生,联储的行动只是加速了股票市场的崩溃,促使经济陷入萧条。汉密尔顿1987年的研究表明,“毫无疑问,美国在1928年开始的时候采取了一种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影响1928~1929年的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的因素则是股票市场”。

80年代后期的日本、北欧等国家股票市场极度膨胀引发的“泡沫经济”对其经济造成了长期不利影响,在推动股票市场的泡沫和未能及时阻止资产价格进一步增长的问题上,日本中央银行一直受到批评与指责。

90 年代中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股票市场走势明显偏离实体经济上涨的趋势,引起了有关决策部门的普遍担忧,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多地考虑股票市场的因素。

中国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控制通货膨胀的“软着陆”之后,出现了实体经济持久的通货紧缩与股票市场5年的牛市。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但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这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协调的现象应当引起决策当局的关注。

这些经济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协调,使货币政策进退维谷。正因为如此,各国中央银行开始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在传导货币政策中的作用,着力研究货币政策如何调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一致,以期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

(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经济金融化的重要延伸。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一是有价证券的出现标志着经济虚拟化的开始。生产资本本身是商品,它具有价值,而有价证券是一种凭证,它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是由它的收益派生出来的虚拟价值。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标志着经济虚拟化的深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出现了互换、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它们的价值是由有价证券的虚拟价值再次派生的虚拟价值。

虚拟经济虽然独立于实体经济而存在,但却以现实的实体经济为基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发展虚拟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实基础。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虚拟经济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拿股票而言,它是虚拟资本的化身,但是,一旦它所代表的企业的亏损甚至资不抵债,股票的价值也必然荡然无存。

(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1.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全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良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二是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股票、债券、股票置换、控股收购等交易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张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的建立和完善,带动了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资产证券化、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对企业资金安排、投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影响。四是,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动摇社会信用基础。二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三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发泡沫经济。如果虚拟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监控,新兴市场开放过快,使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经济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一旦破裂,往往以金融体系的崩溃为突破口,引起金融资产价格暴跌,本币贬值,银行呆坏账大量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匮乏,甚至引发通货紧缩,实体经济大幅缩水,失业增加,需求萎缩,国民经济走向衰退。

(三)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组合

在经济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价格稳定这一角度出发,分析经济的运行状态,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因为其分析对象只是面对实体经济,则商品与劳务价格的涨落只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种情况。但是,在考虑虚拟经济系统的价格运行以后,则就会产生如下四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病态运行的极端的组合(见表1)。

第一种:双高,应利用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这种情况一般见于经济周期中复苏后的上升、繁荣时期。我国在1992-1994年间曾经出现了高达20%的通货膨胀率,股票市场也是出现了巨大的泡沫,从1992年初到年中,上证指数从300多点涨到1300多点,国家在1993年开始整顿金融秩序,提高利率,收紧银根,在1996年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第二种:实体经济高涨,而股市运行低迷,此种情况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较少见,多见于金融结构不完善或不对称的国家,需要做的是对资本市场进行制度性的变革。

第三种:双低,股市低迷,实体经济遭受沉重的打击,经济陷入谷底。这种情况在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时期经常出现,此时的利率已经较低,真实利率甚至为负,积极的货币政策作为不大,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第四种:实体经济运行正常或通货膨胀率较低,而金融资产价格高涨,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经济问题。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 80年代日本的经济泡沫, 90年代末的美国的新经济,1996年后软着陆的中国的经济,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三、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研究

(一)构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协调机制

1.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费雪效应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又称之为“正反馈原则”。

官方利率的变动对长期利率变动方向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长期利率受当前和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平均值的影响。因此,长期利率的变动取决于官方利率变动对未来利率预期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最重要的是官方利率变动对长期利率的实际效应,部分的取决于政策变动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2.利率与股票价格的关系。金融资产价格的预期的自我实现,是建立在人们的理性预期的基础之上的,当预期利率下降时,根据资产组合理论,人们更多地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需求增加,金融资产价格趋于上升。

在我国,现行的利率制度虽然使股市对利率的敏感度不如国外,但股市在利率的每一次调整前后都有一定的波动。

3.以利率为解释变量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协调机制。在市场利率无差别的情况下,假设经济主体是风险中性的,可知如果投入虚拟经济体系的收益大于投入实体经济的收益,则大量社会游资会向虚拟经济体系集聚,引起股票等虚拟产品价格的上涨。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无法合理地调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均衡,货币供应总量也不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见图1),通过选定调节利率来达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理想的均衡点E是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实际产出率等于潜在产出率,通货膨胀率和金融资产价格指数的变动及预期变动均为0。这是现实中没有的,但应当是货币政策追求的目标。

于是,我们可以以E为中心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率区间,如图中的E区所示,在此区域内调节利率以使偏离均衡点的金融资产价格指数或通货膨胀率收敛于E点。因此,在一个相对运行平稳的区域内,中央银行应当以短期利率为操作目标,长期实际利率为中介目标。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决定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方面。即货币政策不再以实体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目标,而是要考虑金融资产价格的走势,防止过度波动。

但是,如果出现的是实体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走低,而股市一路走高,利率的变动就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当过度偏离以后,就会出现如Ⅳ区所示的AB曲线所示的点A与点B同时出现的情况,就会陷入利率困境,提高利率以抑制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同样会造成更严重的通货紧缩。

而且,利率的小幅提高,有可能使得资金从利润率低的实体经济,流向收益率高的足以抵补资金成本的股票市场,不足以阻止虚拟经济的继续膨胀,却严重地伤害了实体经济。如果是大幅提高利率,高到大于风险投资的收益率,则经济实体可能无法承受。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总量以外的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金融当局能否调控虚拟经济,将一方面取决于金融当局对银行信用的控制,即控制资金流向;另一方面是能否合理地引导参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的预期。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重要性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股票市场和经济运行状况,通过调整保证金比率和股票质押贷款比率来调节银行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的数量,从而起到调控股票市场运行、间接影响经济发展进程的作用。

2.道义劝告、窗口指导与“喧嚷操作”。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过度偏离的第二个反应机制是货币当局及时宣布货币政策的意图,使金融市场反应货币政策的意图。通过对股票市场“非理性繁荣”进行规劝之类的喧嚷操作,用以宣布货币政策的意图,然后按照市场的变动情况来进行操作,一般不会对实体经济构成危害,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投资者对股票价格未来走势的预期而挤出股票市场的泡沫。

参考文献:

[1] 秦池江:《协调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人民日报》,来源于国研网。

[2] 孔祥毅:“经济泡沫的金融根源”,《金融时报》理论版,1999年9月11日。

[3] 魏革军:《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4] [瑞典]维克塞尔:《利息与价格》,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第6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从紧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1 我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及其情况

从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实施。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过热运行,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央行果断采取行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时隔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11月10日晚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9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再次消息,决定从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月18日宣布,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 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从紧货币政策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

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与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明显减少,这就不得不去发展其他业务。比如说是资金业务和中间业务,来改变其单一的经营策略,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2.2 从紧货币政策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趋紧,使得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并且提高其使用效率,来监控流动性风险。再者,资产负债管理的水平也应提高,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进行科学的匹配。

2.3 从紧货币政策使得风险集中,增加信贷成本

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了信贷总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组合的能力受到了一些限制,非常有限的信贷资源逐渐地被少部分大客户所控制,导致商业银行不能进行分散经营。如果贷款的利率持续提高的话,使得一部分人就难以承受,那么就不能及时偿还贷款,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增加。

2.4 从紧货币政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外汇储备大国,由于经营的需要,在这些外汇储备当中有一些注入到了商业银行。而且商业银行自身也引进了不少外币资产,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下,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上升,造成了外汇的贬值,这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汇率风险,从而有可能带来损失。

3 商业银行应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对策

3.1 根据自身经营状况,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法定准备金比率比较高,导致商业银行可利用的存款的比例比较低,这就要求在资金的利用上要合理,达到最大效率的利用。但是不同的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不尽相同,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规模比较小的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方面要保持合理的比例,提高利用资金的能力。规模比较大的商业银行,要增加安全性比较高的金融工具的持有比例,比如说,政府债券等,还可以向央行进行贷款,满足流动性的需求。总之,不管哪种银行都要提高自身利用资金的能力和效率。

3.2 促进中间业务创新,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从发展趋势来看,中间业务是以后银行竞争的重要部分,是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也是衡量金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比较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限制了信贷业务,却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加大中间业务的开发力度,创新发展中间业务,使之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充足的流动性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对流动性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要充分掌握本省的财务状况,通过各种财务分析工具对资产负债的流动性进行预测和分析,密切关注市场的资金的供求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将流动性风险最小化。

3.4 积极发展综合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

在现在的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商业银行也应该积极发展自己的综合经营,加快自己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兼并与收购,使得商业的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地域得到扩张。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可以发展金融租赁,基金等业务,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彼得S.罗斯,刘园.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7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2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110-02

1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一个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的运作,从而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基本手段。但是,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制定极为重要,国家中央银行要想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就应该完全地、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原理和实际操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当今经济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

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过渡性

正是因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从而导致在过渡时期,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成熟,使得我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处在一个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着旧的体系和制度已经不再适用,而新的体系和制度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比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复杂,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外,还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些特有因素也有关。此外,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货币政策传导的被动性等现象,都影响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性,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而受到影响。

2.2我国中央银行的非独立性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

各国的中央银行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体,但是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货币发行权不完全属于我国央行,还同时受到行政、财政和社会情况等多方面的制约。从而使得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发行缺乏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的决策权上,也同样不完全属于我国央行。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只有建议权而没有最终决定权。正是由于我国央行的非独立性,从而导

致了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失去了应有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2.3我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着执行障碍

中央人民银行和各省、市、地区的人民银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央银行在制定了货币政策之后,能否对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贯彻实施,对货币政策上传下达的有效畅通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实际的政策执行者则是各基层的人民银行,但就现阶段来看,基层人民银行在传导货币政策中处于被动角色,甚至当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与基层金融机构自身利益产生冲突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可能在基层失去效用,这可体现在这几年国家年年强调要紧缩基层信贷,但是,年年经过统计之后效果都不太理想。其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实力较为薄弱、内部机制不完善。在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理解和自身经营管理权限、经营策略、自身和客户定位不准确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受到影响。

2.4作为传导中介的金融和资本体系市场一体化程度低

货币市场发展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其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功能。虽然我国的货币市场已由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形成了初步规范统一的货币市场格局。但总体来讲还不成熟,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的发展速度虽快,但主要是国有及其他商业银行为主体,且大多是内部交易。而大量的中小中介机构、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参与市场交易,导致了市场规模和交易品种偏小偏少,使得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

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是使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最为重要的渠道。当中央银行以出台新的货币政策,从而达到向市场传递了新的货币政策意向时,货币政策措施往往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小、效应差、体系结构不合理,从而使货币政策在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方面出现了障碍。

而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两个市场的双向流通还存在的障碍。由于这两个市场所形成的利率和收益率在资金价格结构上的失衡,使得这两个市场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进行经营和管理。这种由于制度和人为的分割,既不利于两个市场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也使我国中央银行希望通过调控货币市场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2.5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

企业和个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经济目标主体,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有效率,不但要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取向,同时,还取决于企业和居民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灵敏度和配合的程度。这也说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也必须取决于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国民的理性经济意识。

在企业方面,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而大量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式的经营方式出现,很少或几乎谈不上对企业进行现代化制度的建设。而另一方面中小规模企业资本不足,同时,由于抵押担保能力和我国金融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融资,中小企业游离于货币政策之外,整个社会投资难以得到满足。正是由于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尚未建立,使得企业对风险和利益很难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做出及时、灵敏、积极的反应,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在个人方面,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我国居民有较强的储蓄倾向。由于个人知识和投资经验的影响,使得我国居民在决定投资理财方面更加依赖传统方式,因此,银行储蓄就成为我国普通居民的首选方式。其次,由于社会、收入和福利的影响,居民对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的增加,都使得居民降低了消费,控制不必要的消费欲望。这些都是限制货币政策广泛传导的障碍。从而让货币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

3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

货币政策取决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特征和机制。因此,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革现有传导机制和建立新的有效可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建立健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使其充分发挥传导机制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多元化传导途径的建立和完善。

3.1在法律和现实中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由于我国的中央银行受政府管辖,强大的政治压力使它无法独立行使职责。从短期来看,政治利益和货币政策存在天然的利益冲突,因此,将行政权和货币政策制定权分离,是确保经济在长期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当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不受短期利益的驱动,才能充分发挥专业精英的才智,使之制定出对长远而言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因此,央行的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统一性、有效性和时效性,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应该集中于中央银行总部;二是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首先在法律层面上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同时,无论是哪一级的政府,要做到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避免对央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行政干预。此外,央行管理层的任命、独立于政府工作之外都是确保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键因素。

3.2加快加深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

对银行金融等机构的改革,主要是要加大市场化步伐以及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和鼓励市场竞争,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的改革和服务。同时,还要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建设。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创新,资产优化和负债结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确保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来提升其整体的竞争和效率。

3.3加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首先,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培养市场主体,发展票据、国债、汇率为一体的货币市场。其次,调整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和建设以股票、债券、融资为主体的资本市场结构,保证不同的市场主体能享有同等的待遇,使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更富有效率的产业中,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运营效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应该有协调发展和均衡制约的关系。两个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加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就应该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包括市场竞争、同业拆借、供求关系、抵押贷款、国债回购、价格监控等一系列保证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机制,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并引导资金在不同的市场间迅速流动,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调控目标。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越高,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就越敏感,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就越好。

3.4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最终目标经济主体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企业和个人则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终作用主体。因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同时,取决于企业在面对风险和利益时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个人对信贷和消费预期的判断。因此,要加快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经营观念,真正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进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要合理缩小不同层次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居民个人文化素养和知识教育,加快建设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倡导合理的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个人信贷信用、消费信用制度,努力为居民扩大消费铺平道路。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努力实现居民消费的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影响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莹.三大障碍影响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经济导报,2004,(3).

[2]王渝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3]曾华,赵爽.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2006,(1).

[4]丁晨,屠梅曾.论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

第8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美联储;货币政策;效果评估;退出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0(2010)03-0006-06

一、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

(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的金融市场状况

2007年8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在2008年9月演变为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体系一片混乱,金融市场普遍出现了信贷紧缩(credit crunch)现象。表现为:

1.证券的信用等级下降。次级抵押贷款发生大规模拖欠现象后立即引发了金融机构对各类风险资产的重新评估。2007年6月至7月,美国资本市场上许多住房次贷抵押证券的信用等级立即从AAA下降至A+。经济合作组织的报告中认为,这种现象是非同寻常的,出乎预料的。同时,信用等级的评级机构倍受责备,市场上对评级的可靠性产生怀疑。这些都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2.证券业务的亏损导致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市场上的流动性紧缺。在美国金融市场上,“结构投资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IV)对资产证券化起着重要作用。“结构投资工具”是由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通过发行资产抵押商业票据(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ABCP)融资并投资于包括次级债在内的高回报资产。在美国金融市场上,资产抵押商业票据的规模占整个商业票据一半以上,并需要用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运作。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投资者不愿意继续购买短期票据,致使“结构投资工具”这类机构不能获得融资。2007年7月,资产抵押商业票据的发行达到了最高峰后就一直下降。“结构投资工具”没有资金来源当然也不会向市场继续投资。正由于投资者不再向市场投资注入资金,导致曾购买次贷抵押证券的机构资金链断裂。贝尔斯登、德国工业银行(IKB)、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等金融机构都因为涉及次贷产品出现亏损。到8月底,由于“结构投资工具”对银行流动产生的压力增大,使银行不再愿意参与拆借市场。这时银行只能动用自己贮藏的流动性去弥补“结构投资工具”的亏损,从而调整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即从减少贷款,并抽取资金弥补次贷业务的亏损。次贷债务亏损也波及到了大银行和大投行,如美林证券和花旗集团。许多股份制性质的金融机构因为信息披露机制的要求不得不披露自己的亏损,而亏损的银行此时更难从市场上获得资金的支持。没有亏损的银行开始谨慎地对待贷款业务,亏损的银行更加谨慎地从事放贷业务,金融市场出现了惜贷现象。

3.信贷差幅的扩大。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急需流动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已经很难从市场上获得流动性。反映银行间市场借贷成本以及流动性风险的指标主要就是利率差幅的扩大,这两类利率差幅就是信贷差幅。第一类是伦敦同业拆放利率;第二类是TED差幅(TED spread)。TED差幅原先是指美国国库券利率与欧洲美元利率之间的差幅,现在是指美国银行间拆借利率与美国国库券利率的差幅。第一类利率差幅反映了银行间资金的出借情况,2007ff8月银行间出现的惜贷导致了同业拆放利率与隔夜指数掉期利率相比上升100个基点。第二类差幅反映了在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之际,投资者寻求美元资产作为“避险港”而导致美元升值和美国国库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使该利率与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差幅扩大。具体变化见图1。

信贷紧缩反映了市场信心的丧失,从而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急剧下降。2008年下半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下降29%,美国房价同比下降11%。资产价格的下降导致居民的财富缩水,2007年12月和2008年12月,美国的家庭财富和非营利性净资产下降了20%,价值约13万亿美元。而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家庭财富仅仅贬值了3%。可见,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家庭财富的缩水严重打击了个人消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为70%。消费支出的下降引发居住类投资的下降,最终使总需求下降,表现为GDP~2008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别下降3.5%和3.1%。信贷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发生了逆向反馈循环效应,也就是说,信贷市场打压了实体经济,失业人数增加;包括失业人数增加在内的实体经济恶化又进一步加深信贷紧缩。2009年第一、二季度,美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继续急剧下降,各家银行纷纷提高信贷标准和贷款要求。同时在金融市场出现了银行倒闭的现象,美国金融市场的各类融资活动基本已经停止。因此,美国经济形势迫切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打破逆向反馈循环,重新启动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恢复经济增长,减少失业人数。

(二)美联储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

在这非常时期,美联储实施了非同寻常的货币政策,目的是克服金融危机和拯救经济。按照伯南克的说法,美联储实施了以“信贷宽松”为特征的货币政策,而不是2001-2006年日本银行实施的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两者的共同点是扩大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当前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但信贷宽松的方法侧重于中央银行扩大贷款组合,通过中央银行所持有的证券和资产构成去影响家庭和企业的信贷。信贷宽松针对的是信贷差幅扩大和信贷市场去功能化。美联储政策的焦点是减少信贷差幅,恢复信贷市场的运作。2007-2009年美联储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可以分为3类,这3类中有传统的政策工具,但更多的是创新的政策工具。

第一类是属于传统的政策工具范围,即降低利率,增加货币的供给,中央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积极应对次贷危机,8月17日降低贴现率50个基点,9月18日把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50个基点。随着经济指标的恶化,美联储的反应还是连续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到2008年春天,利率已经下调了325个基点。与历史比较,美联储在这次危机中行动迅速和积极主动。2008年9月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在10月8日和29日两次下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100个基点,使之到达1%。12月16日,美联储决定再次把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定在0-0.25%的区间。

利用贴现窗口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l生是美联储缓解货币市场信贷紧缩的另一举措。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宣布把再贴现率从6.25%降至5.75%,此时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仍然为5.25%,从而缩小了再贴现率与联邦基金利率的差幅。此后,美联储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同时一再下调再贴现率,2007年3次

下调再贴现率,年底再贴现率降至4.75%的水平。2008年3月16日和18日又下调再贴现率,使再贴现率与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差幅缩小从100个基点缩小至25个基点,贴现贷款的期限也由过去的30天延长至90天。2008年美联储又8次下调再贴现率,到年底再贴现率降至0.5%的水平。

美联储这种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主导市场利率的下降,有利于扼制金融市场的混乱。但这种扼制并不完全有效,因为信贷差幅扩大、银行贷款标准提高和信贷市场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抵消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导致金融市场更加紧缩。许多传统上为金融机构和市场融资的渠道都消失了,银行和其他资金出借者发现他们为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应收账款、学生贷款和各种信贷的证券化能力降低了。在此背景下,美联储除了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之外,还采取了向私人部门提供流动性的措施,以支持信贷市场活动和减轻融资萎缩。为此,美联储创新了一些新的政策工具。

2007年12月12日,美联储启动了面向存款机构的新型融资便利――短期贷款拍卖(Term ActionFacility,TAF)。贷款拍卖实行单一价格竞标,美联储对各个竞标银行的竞买利率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列,金额也按照此顺序进行加总,竞标利率在止停利率以上的银行将全数获得美联储的贷款,以更好地缓解短期融资市场的资金紧张情况。

短期证券借贷工具(Term Securities LendingFacility,TSLF)。美联储于2008年3月11日创设了短期证券借贷工具。该工具也是通过拍卖机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只是针对的对象是一级交易商。但美联储并不是直接向一级交易商提供贷款,而是用自身高流动性的财政债券交换一级交易商流动性较差的抵押证券,从而缓解资产抵押债券持有者面临的融资困境。

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Primary Dealer CreditFacility,PDCF)。为了重塑市场信心,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宣布一级交易商可以像存款类机构一样通过贴现窗口向美联储借款。这是1962年后贴现窗口首次向一级交易商开放。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推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向投资银行提供短期资金,使它们维持必要的清偿力,以遏制由于清偿力不足纷纷倒闭的局面;二是让一级交易商降低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与财政债券之间的利率差幅,活跃市场上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交易。

货币互换。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美联储与外国14家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允许外国中央银行获得美元,并向本国金融机构注入美元资金。美联储这一行动旨在放松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需求的压力。2007年12月,美联储宣布与欧洲中央银行和瑞士中央银行订立临时性的货币互换协定,额度分别达300亿、60亿美元。根据协定,在一个确定的时期内,美联储用美元交换欧元和瑞士法郎。2008年9月,美联储的货币互换扩大到其他7个国家。通过开展货币互换,满足了美国以外金融机构对美元的流动性需求,有效避免了海外金融机构通过抛售美元长期资产缓解流动性危机的问题,从而缓解了美国本土金融市场的抛售压力。美联储在9月24日的声明中说,美联储已与澳大利亚、瑞典、丹麦和挪威的中央银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将为他们提供3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缓解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目的还是缓解国内对资金需求的压力。

第二类政策工具是直接向借款人和投资者提供流动性。

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是为了减少系统性风险,使金融机构能够满足市场的资金需求,减少了金融机构大规模抛售资产变现的可能。而且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减少了金融机构的融资压力,并且增加了这些机构出借资金的意愿。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向银行和一级交易商提供流动性不是万能的。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着担忧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信贷风险等限制出借资金的因素,仅仅提供流动性并不能解决金融机构在商业票据市场和资产抵押证券化市场降低出借资金的能力。事实上,美国这两个关键的金融市场已经冻结。

为解决上述问题,美联储实施了第二类货币政策工具,其实质是在主要的信贷市场直接向借款人和投资者提供流动性。2008年10月7日,美联储创设了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其运作机制是通过“特殊目标载体”,比如,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直接从符合条件的商业票据发行方购买评级较高、期限为3个月的资产抵押商业票据和无抵押商业票据,为商业银行和大型企业等商业票据发行者提供流动性支持。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设立资产抵押证券贷款工具,向消费贷款和小额贸易贷款支持的资产担保证券持有者提供无追索权贷款,财政部为此提供担保。这些资产抵押证券是由学生贷款、汽车贷款、小企业管理局担保的贷款而产生的。这类贷款规模为2000亿美元。美联储在实施第二组政策工具时的风险也是比较低,因为抵押抵押证券必须按“折扣”发贷款。此外,财政部提供200亿美元的资金,作为贷款损失的补充。

第三类货币政策工具是支持信贷市场恢复正常的功能。这主要涉及美联储为自己的资产组合购买长期证券,比如,美联储购买“政府支持企业”(Gov-em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GSE)的债务和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由于这次金融危机起源于房地产市场,美联储的应对措施也会直接针对房地产市场。2009年3月,美联储启动了“促使家庭负担得起计划”(Making Home Affordable Pro―gram)。该计划促使降低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让数百万的家庭拥有住房,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为此,美联储参与了大规模购买“政府支持企业”(主要是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务)的债务和抵押贷款证券,以影响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此外,美国财政部承诺对政府支持企业的资助。美国经济刺激法案中规定了第一次购房的税收抵免为8000美元。这些政策组合拳对美国住房市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联储宣布实施购买长期证券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大幅度下降。住房抵押贷款利率的下降有助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并准备再次购买8500亿美元的机构债。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法,中央银行只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的贷款人”,一般不直接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也不对投资银行出借资金。美联储上述三类措施中后两类是非传统的措施。美联储直接向企业和消费者提供资金的用意是打破零利率条件下的流动性陷阱,阻止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现象的出现,打破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是无效的说法。这在理论上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修正。此外,美国再通过《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这类财政刺激政策直接资助企业和消费者,更加能够

避免流动性陷阱下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这三类货币政策工具的共同特点是每一类组合都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政策措施允许美联储继续推行低利率政策,放松信贷市场。

美联储在实施货币政策的时候,充分利用信息沟通,告知公众有关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从而影响预期,并影响长期利率。2008年12月底公开市场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美国经济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寻常低利率的观点。该声明是要引导公众延长对低利率预期的时间,从而压低长期利率。这类声明的重要作用是引导,使经济朝着政策预期的方向发展。

二、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在审视2007年至2009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时,应该看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是成功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趋于稳定,美国经济正在走出衰退,2叭0年将是美国经济全面复苏的一年。

反映美国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指标是信贷差幅,从图2可知,TED差幅以及穆迪公司债券信用等级BAA和AAA之间的差幅已经正常,BAA-AAA差幅曾在2008年10月达到过400多个基点。2009年12月美国金融市场上的信贷差幅已接近2006年的水平,表明信贷市场的功能正在恢复,具体表现为商业票据市场和公司债券市场的恢复运作。由于美联储的直接干预,2009年1月份美联储持有的商业票据达到了3500亿美元,商业票据市场逐步恢复常态。由于企业能够在市场发行商业票据,美联储开始减少商业票据的持有,2009年12月份美联储持有的商业票据已不到150亿美元。又由于信贷差幅的缩小,企业已经能够在市场上发行长期公司债券。美国目前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已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

股票价格是反映金融市场是否健康的另一个指标,它反映了投资者的期待和愿意承担的风险。图3反映的是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走势。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该指数从最高点下落了18%。9月份该指数急剧跌落,并使下跌趋势维持到了2009年3月。该指数跌落的时间正是美国经济急剧恶化,投资者极度恐慌的时候。2009年12月31日,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比3月份上升了65%。信贷差幅下降和股价指数的上升显示了金融市场在趋向正常,而金融市场的恢复是阻止经济急速下降必需的步骤。

美联储一系列货币政策也支持了其他拯救经济的政策措施。比如,2009年5月6日,美联储和财政部发表联合声明,将对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等19家大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审查银行的财务状况,确定哪些银行需要额外注资。如果银行无法通过“压力测试”,出现资金短缺,政府将有条件地提供“额外支持”。美联储7日正式公布了测试结果,其中有10家银行需要补充大约750亿美元资本金。测试结果,银行的实际状况比想象的要好,缓解了投资者和公众的担忧情绪,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这一结果公布后使美国有多家银行宣布了总额逾70亿美元的股票增发计划。一个多月后,美国有10家大银行表示已偿还了总计68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资金,其中摩根大通的还款额多达250亿美元。2009年12月7日,美国银行宣布将于近期归还政府救援资金450亿美元,它成为获得美国政府巨额援助的7家金融机构中第一个偿还全部资金的机构。美国金融机构能够从市场上获得资金支持和金融市场趋向稳定是它们偿还政府救助资金的重要条件,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金融市场恢复融资的重要因素。

反映金融市场恢复融资功能的一个表现就是给小企业的贷款数量。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间,美国小企业每月获得的贷款金额为8.3亿美元,2009年2月至9月,该数额上升为13亿美元,9月份当月达到了19亿美元,11月份为22亿美元。企业获得的贷款增加有助于经济的复苏。

当然,目前美国整个信贷市场还没有达到完全恢复的水平,许多小企业依然难以获得贷款,经济衰退的影响继续存在,并导致了小银行的倒闭,仅在2010年的前2个月美国中小型银行倒闭数目有20家。银行倒闭将对小企业和家庭户的贷款起消极影响。资产抵押证券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这就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打包并出售贷款,从而限制了它们进一步放贷的能力。

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日趋稳定,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良好的作用,美国实体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根据美国商务部2010年1月29目的统计,2008年第l至第4季度,美国GDP3c曾长率按年率分别为-0.7%、1.5%、-2.7%和-5.47%,其中第4季度的下降幅度最大。2009年,第1至第4季度,美国GDP增长率按年率分别为6.4%、-0.7%、2.2%和5.7%,其中第3和第4季度GDP增长率已经由负转正。2010年1月27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表示,美国经济继续在走强,劳动力市场恶化在减弱。美国经济以适中的速度在复苏。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与美联储的判断是相互支持的。美国经济已经从衰退中走出。当然,美国GDP的增长还没有达到危机前的水平,美国的失业率仍然维持在10%左右,美国经济还没有出现强劲的反弹。

三、美联储酝酿非传统货币政策的退出战略

2010年2月10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了有关货币政策退出战略的演讲,退出的实质是从刺激经济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回到对经济无影响的中性货币政策。这是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它向市场传递了2010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大致走向。这次伯南克把美国这个阶段的货币政策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市场上流动性短缺而采取的注入流动性措施,以稳定金融体系和恢复信贷的流动。另一类是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委员会购买财政部债券和机构证券,以增加银行储备,降低市场上的各种利率,缩小信贷差幅,促进经济增长。直至2010年2月,美联储已经购买了3000亿美元的国库券,1.25万亿美元的贷款抵押证券和1750亿美元金融机构的债务类证券。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正在酝酿货币政策的退出战略。今年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基于金融市场状况好转,将贴现率由0.5%提高至0.75%,这是美联储3年多以来首次上调贴现率,这也意味着退出战略已进入实施阶段。宽松的信贷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向紧缩转变,为的是防止通货膨胀的发展。但是,这一转变过程是渐进的,其进程取决于金融市场恢复健康的程度。在涉及货币政策退出战略方面大致应涉及以下问题:

1.政策退出的时间取决于经济走势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再需要这些特殊政策支撑和不再需要修复金融体系时,政府可以采取退出政策。这一原则要求退出战略必须考虑金融体系是否充分稳定,经济复苏是否能来自自身的动力。当前美国经济的脆弱性在于私人需求的反弹可能因失业率下降缓慢、家庭账户的调整和信贷市场未全

面恢复等因素而受到阻碍。2009年第4季度美国GDP的良好指标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刺激和存货周期调整的结果。过去的经验表明,刺激政策过早退出,经济走势有可能逆向反转。

2.财政政策的退出应该早于货币政策。巩固的财政状况应该是一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取得巩固的财政远比货币政策的中性化复杂和漫长。货币政策的反应及时,调整迅速,所以,当私人需求开始复苏之时,政府应该考虑削减赤字和减少债务。当前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但人们更担心的是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和巨额的债务。2010年2月1日,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规模为3 83万亿美元的2011财年预算案称,今年9月30日结束的2010财年联邦预算赤字将达到1.56万亿美元,创下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纪录。2010年2月1日,美国政府负债总额已经达到12.349万亿美元。所以,美国如果首先选择货币政策的退出,会使人们更加担忧美国的国债外溢将给其他国家带来灾难。

第9篇: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地方财政政策 中央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VAR模型

一、中央和地方财政政策现状分析

(一)我国财政收入以中央财政收入为主

1995~2015年之间,我国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收入平均占51.02%,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占48.98%。其中,2015年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降到近20年最低为45.5%,总体来看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总体相当,相差不大。

(二)我国财政支出以地方财政支出为主

1995~2015年之间,我国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占24.02%,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占75.98%。其中,2015年中央财政支出占比降到近20年最低为14.5%,总体来看我国财政支出以地方财政支出为主,且地方财政支出占比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详见图1)。

(三)中央和地方财政政策协同作用有待加强

由于我国财政支出以地方财政支出为主,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财政政策效果受地方财政支出领域影响更大。而我国原有以GDP发展为主的政府考核制度和体系,使得各省在扩产能、搞建设等方面,与其他省市之间、各省与中央之间存在明显利益博弈空间,如在2008年前后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提高政府考核业绩需求,对投产钢铁、煤炭等传统制造业的积极性特别高,这一方面是造成我国过去十几年产能过剩行业和僵尸企业不断增多的主因,也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性不高的主因。

二、基于VAR模型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取和相关检验

1.指标选取。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等四个指标作为研究的指标(详见下表)。样本区间为2009年3月至2015年12月,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和Wind金融资讯。本部分使用Eviews6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平稳性检验。利用DF-GLS和KPSS对变量进行单位根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本文原始变量取对数为平稳序列。

3.最优拟合度预测误差阶数选取。如表2所示经各信息准则综合判断,模型最优拟合度预测误差阶数为4阶。

(二)实证小结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现阶段我国地方和中央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地方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影响较中央财政政策更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变动影响呈现不同趋势,中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般实行松紧搭配如“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而地方财政政策往往与货币政策存在政策同向共振效果,这说明地方和中央财政政策存在某种不一致,由此可能会消弱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整体协同效果。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我国金融服务总量占比中仍然以国有或国有背景企业为主,而这类机构受地方财政调控影响最大,地方政府推动或限制这类机构发展的动力、措施和手段比较丰富有效。

三、政策建议

(一)继续优化和改善地方政府考核管理制度,提高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政策的积极性

建议不简单考核地方GDP指标,而将地方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情况以及地区可持续发展、人居幸福指数等纳入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绿色GDP考核体系,在提高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政策的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地方政府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的积极性和思想。

(二)强化对地方和中央财政政策一致性和协调性的管理

建议中央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充分考虑各省市的特点,强化规划和财政政策的一致性;又要对可能存在过剩竞争发展的地区和行业进行窗口指导,尽量降低地区因利益博弈而产生的无效资源或行政浪费现象发生。

(三)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建议建立中央、省一级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机制,强化财政与货币政策出台前后的协同配合和预期管理,降低财政和货币政策运作成本,切实提高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英]特伦斯.C.米尔斯著,俞卓菁译《金融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学模型(第二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