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基本知识大全范文

护理基本知识大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基本知识大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基本知识大全

第1篇:护理基本知识大全范文

【关键词】 毒蜂蜇伤; 急救; 护理

毒蜂属于肢体动物门,其种类很多,有黄蜂、大黄蜂、胡蜂、土蜂、狮蜂、竹蜂等,其毒素含有组织胺、激肽、5-羟色胺、透明质酸及磷酸A、B等[1]。这些毒素根据中毒的程度、时间及个体对毒素的敏感性不同可导致广泛的心、肝、肾等多功能器官损害,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蜂毒在体内或体外都有抗凝血的作用,使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由于蜂毒属于蛋白多肽,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过敏反应,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毒蜂蜇伤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警惕。201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抢救了32例群体毒蜂蜇伤中毒患者,现将抢救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27日,某中专学校的某班50个学生到效外去军训,其中32个学生不小心被毒蜂蜇伤,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慌、胸闷、面色潮红、呼吸浅快、针刺处红肿、疼痛等症状。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20岁,蜂针刺伤的部位有头面部、背部、双上肢。一部分学生被淋湿。被蜂蜇伤30 min后送到笔者所在医院,其中头晕、乏力3例,呼吸困难、心慌、胸闷、面色潮红、呼吸浅快1例,针刺处红肿、疼痛32例。入院时测生命体征,3例血压偏低,1例呼吸加快,12例脉搏加快。入院后按医嘱给予地塞米松20 mg加入0.9%的氯化钠500 ml中静滴,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75 mg肌肉注射,南通蛇药片内服外敷、监测生命体征、更衣保暖、心理护理等,30 min后患者诉症状好转,31例在急诊科留观1 d,各种不适症状消失后离院,1例住院治疗3 d痊愈出院。

2 抢救及护理

2.1 批量毒蜂蜇伤患者的组织与抢救 急诊科接到群体毒蜂蜇伤患者时值上午,当班人员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医务科、行政总值班、护理部。医院迅速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调集医生及护理人员,合理分工。群体伤者到院后,启动绿色通道。护士依据批量患者抢救分诊进行伤检分类[3],对患者进行编号,挂上号牌,同时在病历上注明编号。将其分为重、中、轻3类,分别挂红、黄、绿色牌。挂红色牌的1例较重的患者到相应的科室进一步治疗。31例分流至各留观室。

2.2 药物治疗 蜂蜇伤发生过敏性休克与蜂毒量常无绝对关系,在机体敏感性增高的前提下,即使一处蜇伤也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4]。因此,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早期、足量、合理地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预防和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输液可以改善全身和局部循环,同时还可以稀释和促进毒素的排泄。笔者所在科对32例就诊的毒蜂蜇伤患者,均在第一时间给予地塞米松20 m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75 mg肌肉注射,以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本组32例患者用药30 min后症状明显好转。

2.3 及时口服外敷季德胜蛇药片 季德胜蛇药片,又名南通蛇药片,系江苏南通蛇毒医生季德胜祖传六代秘方,有解毒消肿、止痛生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蛇伤、毒虫叮咬伤。首服10片,以后每次服5片,4~6 h服1次。外敷蛇药片方法:根据被毒蜂蜇伤部位的多少,将季德胜蛇药片研碎,加冷开水或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抹于伤口周围,30 min左右1次,4~10次/d。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次/h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神志、血压、尿量、尿液性质、四肢皮肤色泽温度变化、记录出入量,以及时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征兆。

2.5 症状护理 呼吸困难、胸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取舒适卧位,给予高流量吸氧,环境保持安静。衣服被淋湿者,给予更衣加盖被子保暖,必要时给予取暖器取暖。若出现喉头水肿征象,马上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头晕、乏力者,专人协助一切的日常活动,注意安全,防止摔伤。

2.6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都是学生,只有2名老师和几个同学陪伴,缺少亲人相伴,在毫无思想防范的情况下,发生群体毒蜂蜇伤事件,对毒蜂蜇伤的后果也有所闻,心理不免有恐惧、紧张、焦虑、惊慌、无助、甚至抱怨等。护士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重视患者的言行和感受,关心患者,加强沟通交流,针对性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讲解中毒的基本知识、治疗效果和转归,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为最终的康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6.

[2] 黄光照,麻永昌.法医病理学.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