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营销;传统营销;新经济环境;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071-02
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企业家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上网,即失败。”对于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而言,两者的差异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翻天覆地的差异。只有深刻理解了这种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网络营销,更好地开展网络营销。网易总裁丁磊说:在一个互联网业者看来,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有互联网的世界,另一个是没有互联网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差异,充分地体现了差异的革命性。具体而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革命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传统营销以市场导向为主,网络营销以顾客导向为主
市场导向,强调的是以整体、宏观的角度来开展营销;而网络营销,强调以具体的、生动的每个个体的消费者为对象来开展网络营销。以市场为导向,对于把握顾客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对顾客的需求的满足度一般较低;而网络营销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尽量分析出每个具体的顾客的需求的特点并满足之。这在人类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商业人士,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了解到芸芸众生中每个具体个体的需求的特点,并根据对每个具体的需求的把握,来组织生产,供应商品和服务。让顾客满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比让顾客满意更重要。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将企业中的产品介绍、技术支持和订货情况等信息放到网上,顾客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求有选择性地了解有关信息。这样克服了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营销能满足消费者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省去了去商场购物的距离和时间的消耗,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在网络营销渠道中,企业把速度放在竞争首位。公共网络的建立将迫使企业对市场机会做出快速反映,而强大的信息沟通能力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营销渠道的产销关系。
二、传统营销具有同质化、大规模的特点,而网络营销具有个性化、一对一方式的特点
在传统营销的视角下,商业人士总是试图从大众市场中,细分出一部分目标市场,找到特定目标市场的同质化特点,然后来组织生产。而网络营销,就是要将个体的需求同机寻找出来,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目标市场,而是去关注是否有特定的个体具有特定的需求,如果发现了一种个体的一种需求,还未有满足的,就可以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来组织生产或供应。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正在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发生着变革。在传统的运行方式下,企业欲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及发现潜在消费者方面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在网络营销下,在互动沟通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对称(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从而使得产销之间实现一对一的深层次双向沟通。
网络营销的特点,使得具有相似需求特点的个体,会在网络营销者并不主动地背景下,会聚到提供个性化服务或产品的网络平台上来。
三、传统营销是异动单向的,而网络营销是同步互动的市场营销
营销,强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深度越深入,沟通的频次越高,则往往更使双方更容易解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异。传统营销环境下,供给者显得更加主动,需求者是相对被动的;而在网络营销环境下,需求者取得了更大的主动的权利,需求者和供给者可以及时高效地互动沟通,这也是传统营销下不可能实现的。网络营销具有企业和消费者的极强的互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网络营销的互动性,则利用互联网络互动性强的特点,将营销由营销者单方面的努力转变为营销者和消费者的互动。Yoyodyne公司是H&RBlok公司、Reader's Digest以及MCI等众多公司的商,该公司吸引了100万用户参加游戏和有奖竞赛,该公司只要玩游戏的人自愿提供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在它提供的网址中随意访问什么网址或阅读什么广告,通过这种方式Yoyodyne公司帮助广告商同用户建立联系,以便掌握更多的消费需求信息。这种传播方式大大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同时也使得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该公司的产品,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它很好地利用了互联网的互动特性,使互联网成为传播概念的有力工具。
另外,网络强大的通信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便利的商品交易环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也促使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评测环节中去,并且成为企业经营全过程中重要的、积极的参与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企业将信息以多媒体方式在网上传播,并以智能搜索和查询的方式,方便消费者主动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这样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网络营销的互动性,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互动,向消费者和目标顾客传递大量的信息,推动顾客主动购买并传播企业的产品概念,通过制造并传播,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扩展的目标。网络营销要应该很好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服务意识和水平。将消费者放在首位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
四、网络营销可以更容易地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全国、全球,而传统营销则显得步履艰难
传统营销面对的工作环境是要将分布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各种销售分支机构、销售商协调起来,组织资源来满足需求。网络营销通过利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可以以一个形象、一个准则来满足客户需求;并及时沟通,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企业扩张,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市场的扩张,客户数量的增加。做好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然后将产品卖给尽可能多的顾客,卖到尽可能广阔的市场,这是很多商业人士的梦想。在传统营销下,因为成本的原因,因为时间、空间的原因,因为管理的难度,使得很多小的企业虽然有很好的产品,但市场却几十年内,都无法扩展到全国、全球。
而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近似免费的信息的传递,将产品的信息拓展到全国、全球,可以节省大量的市场推广成本和客户管理、服务成本,并能节省商品生产、管理的成本。在网络营销时代,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而精的强大的企业,它们在一个行业或产品领域内,同过去的产品上的竞争优势,而占据了该产品或行业的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市场的领导地位。
传统营销领域,虽然也提出了整合营销的学说,但实际上,能够真正做到整合营销的企业少之又少,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传统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分散、独立的过程;网络营销在统一协调营销工作方面,具有天生的巨大优势。这解决了无数营销管理人员在营销管理、控制中感到困惑的一个突出难点。
五、网络营销实现零级渠道销售模式,传统渠道则必须依靠中间商发力
由于网络营销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企业可以不必借助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营销努力即可实现产品销售,只要网上的客户有需求,企业就可依其需求供货;不仅如此,对网络营销来说,还可以实现“少环节”销售,甚至可以不必设置大规模的产品展示空间和中转仓库,这样可以降低渠道运行费用和交易费用。
由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存在巨大的差异,而网络营销又可以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在很多方面,网络营销有取代传统营销的趋势。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提出了长远而深刻的革命性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昕.互动营销理念[J].工业企业管理,2002.
[2]主动营销时代的来临[N].中国经营报,2004.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
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另外,作者对网络经济引发的对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的挑战,给予了经济学的诠释与回应。面对网络经济,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显得力所不逮,应当与时俱进地吸收西方经济学与其它科学的方法;知识、信息商品的出现,是对传统商品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同时,也引起了对传统使用价值的补充与拓展;网络经济的出现,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种种挑战都未能动摇这一理论的真理性;智慧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的新“品种”,丰富了资本理论;由于网络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新机制的形成,已经构成对传统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挑战,所以必须发展原有理论;在分配理论上,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分配的多元化创造了经济基础。
关键词电子技术;电视新闻传播;传播媒介
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必然会带动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出现了现代化数字、互联网、电视新闻视频制播网、电视台音视频非线性编辑等不同的传播载体,电视新闻实现了同一时间不同渠道的传播效果,电子特技与动画随机应用开始融合。
1电子技术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电视与电子技术关系密切,电视传播形式的每一次变革本质上都与电子技术发展密不可分。不同媒介中又以电视为突出代表,从电子新闻采集转变到卫星新闻采集,从新闻今天报到新闻实时报。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电视新闻传播史上有革命性的意义,不仅加快了传播效率,而且拓展了电视新闻维度,使得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和便捷,着重体现在两点:一是互联网技术在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过程中不断提供信息,信息获取的深度、广度、效率、机会不断增多;二是在电视新闻采访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电视新闻采访、现场采访、直播室采访三位一体的电视新闻采访新形式。电视新闻采访内涵与形式更加丰富,立体化呈现方式为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新机遇。生产技术的发展必然对生产力产生直接作用。电子技术发展使得电视新闻信息量出现量变,新闻信息出入更加简单化。新闻信息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新闻工作者提供素材的内容质量,对电视新闻受众对内容的理解有重大影响。电子技术发展突出表现在对新闻事件的快速整理与传播,社会效率的提升必然会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在传播领域的迅速普及。电视新闻与制作网络化形式的风靡,使得数字技术融合各大网络系统逻辑的盛况出现在人们视野,电视新闻传播领域又迎来一次新的飞跃。人们与网络传媒互动性增强,这也是互联网技术与通讯网络技术融合的良好表现,信息传输渠道与电视新闻采访效率都有了不错的发展前景。新闻信息传播形态不仅能通过互联网与通讯网进行信息传送,网络采访与异地采访也成为一种常态。在电视新闻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传播媒介整合层面,数字与双向性技术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进一步强调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开放性,加深电视新闻媒体特征。电子技术发展也使得电视新闻传播中的画面素材更为丰富,记录更加及时,传播更加迅速,新闻现场的画面质量与速度不断提升,甚至夜视技术发展也使得夜间突袭场景得到有效采集与传播。另外,字幕也是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说明物存在,对画面、声音等作出进一步解释,字幕在某些特别报道的新闻节目中意义重大,是新闻传播的第二大主体。
2电子技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不断拓展电视新闻传播渠道,新闻信息呈现出海量化和多样化发展形态。随着移动端技术突飞猛进,大众开始接受更为方便快捷的新媒体,比如手机网络,以丰富的报道形式与传播渠道赢得人们认可。电视新闻传播在强大信息渠道竞争对手面前,要及时引进国际一流的电子应用技术,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改善社会工作效率,尽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身市场定位。并不断培养与总结后期特效技术人才,推动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更加契合人们实际需求。电视新闻制作必须充分结合电子技术,并积极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才能产生价值。电视新闻从业者应主动将电视新闻业务实际需求理解为应用系统与技术结合体,只有形成有效适用技术方案,才能充当新闻制作与电子技术之间的桥梁。相关从业人员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种关键作用,是生产技术更新迭代的智慧源泉,准确把控新闻制作与传播实际需求,才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开发适用系统,在国际电子应用市场中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做好电视新闻传播工作需将新闻制作与传播业务进行融会贯通。电视新闻媒体中每项技术也都需通过观众来体现其内在价值,一档具有高标准经济与社会收益的新闻媒体,其自身具备的一流电子技术与新闻节目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日常制作与传播过程中,需及时反馈受众与要求,从而推动电视新闻传播可持续发展。随着时展,人们接受画面语言的方式也变得不尽相同,抽象视听语言在电视新闻画面语言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在正确指导应用下,两种语言都能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细节语言体系存在。尊重客观事实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根本原则,但随着电视表现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动画、特效等制作技术与新闻制作的融合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闻素材的传播效果,与大众实际诉求相结合,这是时展必然要求,是电视新闻传播形式创新的结果,也可在电视新闻主题意义上进行挖掘,以此来塑造新闻节目内容的深刻性,增强观众记忆。
3对电视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建议
3.1不断促进双向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
当下国内不断加快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电视频道资源较之前有很大发展,从少数几个台甚至拓展到上百个,大众对新闻源的选择更加广泛。各地方都大力推进双向改造,电视服务由单向传输转变成双向互动,电视在大众生活扮演的角色又开始重要起来,人们观看行为也从“看新闻”转变成“选新闻”,对新闻行业时效性提出一定要求。
3.2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拓展传播形态
电子技术发展推动移动通信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移动电视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在不看手机、看新闻外,在地铁、公车上也能看到实时新闻节目。除此之外,也需扩大电视新闻传播范围,在人群密集区域定点投放,比如电梯、出租车等位置。据全球策划服务中心调查表明,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之上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会对经济、社会等各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既为电视新闻传播业带来发展机遇,也为其安全绿色传播带来挑战,信息技术与安全成为电视新闻在融合移动通信技术过程中重点关注的课题。
3.3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传播范围
互联网普及让网络电视成为全球传播中最具革命性的新媒体形式,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视觉文化正逐步占领这个世界,诸多新型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自媒体等类型服务逐步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社会关注、广电发展的热点,运用何种方式能成分发挥广电主导作用,不断建设发展网络电视台,成为目前包括电视新闻传播在内的媒体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德辉,张梦姣,李大威.我国体育电视资源的垄断对体育传播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2):13-19.
[2]王文娟.浅析电子技术发展与电视新闻传播的关系[J].工程技术,2015(8):34-38.
[3]付宗沩.当前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23-26.
一、引子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是社会各种症候的重要表征。媒介社会化,社会媒介化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芝加哥学派提出公共传播的思想,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传播在信息传递和交流中,创造与维系着社会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是在断裂、崩溃中延绵持久。传播技术手段的改变,跨越时空人类传播活动得以实现,人类日常生活在跨越时空中得以呈现,日常生活中的观念、行为、语言等文化特征,也在跨越时空中产生新的意义。这就意味着全球互联网在跨越国家、民族、种族、阶级、阶层、性别中发展,这意味着互联网治理的合法性基础有很大的改变。本文试图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合法性基础进行探讨,为互联网治理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中国互联网从发展之时就承载着原有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新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关系是在跨越时空中建构的,并影响到传统社会结构的断裂与重建。其中,新媒介赋权下国家与个人权力的博弈,信息生产、再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改变,造成中国社会结构、制度等都处于合法性不确定之中。互联网传播中信息自由与信息控制之间的矛盾紧张关系是这种不确定性表现之一,既是某种意义的不确定下的信息失控,也在信息失控中蕴育着一种特殊张力,它可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不可无视的重要力量
二、新媒介赋权下的传播与权力
新媒介赋权指的是媒介成为权力实现的重要源泉与力量。它通过个体、群体、组织等获取信息、表达思想从而为其采取行动、带来改变提供了可能。新媒介赋权中强调多样化主体传播与权力的博弈,对具体主体而言,可能是增权,也可能是减权。互联网时代应重新认知权力的含义,正如汉娜·阿伦特曾指出,“权力不能像武器一样贮存起来以应付紧急状况,它只存在于其实现中。在权力没有得以实现的地方,它也就不存在。”福柯也认为,“权力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才有意义,因为权力建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
以新媒介赋权的视野分析中国社会的变迁,更多的是将传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从中对人类行为、价值、制度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考察,其研究重视的是传播与权力博弈的过程、阶段、演化等。在此基础上,媒介生态多样性也突破了原有媒体管制思想和方式。传统主流媒体随着社会转型自身内部也在进行着分化,政府、市场、社会、公民个人主导的媒体的差异性日益明显。从媒介生态中差异化的表征观察传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中国传媒政策研究的前提和出点。
互联网正迅速解构与建构着中国社会生活网络的主要框架,成为社会生活领域中最重要的权力来源。多样化的传播主体之间在跨越时空中所形成的复杂关系,对权力宰制中心的分化、转移,传播已成为权力的主要来源,个体间兴趣、动机等差异性也影响到权力的博弈和统治,传播在一种不稳定、不确定的过程中,导致权力与权利的不稳定性,这对习惯于统一、秩序化的权力管理方式提出挑战。
传播与权力关系一直是传播学最为隐蔽而又最具张力的研究内容。新媒介赋权下,权力统治的来源多样,除统治阶级外,也可能是一种制度、观念、意象等。这样我们便回到了问题的本质,设问的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制度等宏大叙事,而是沿着利奥塔尔的思考,追问谁决定知识,谁决定知识是什么,谁决定知识传播以及它们所根植的具体时空语境等。
媒体叙事作为传媒与社会关系研究的分析工具,为传媒理论提供了研究框架,为我们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了视角。如果说,历史上的媒体叙事还具有相对的时间上的延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站、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媒介生态却是在短短几年内在空间上展开的。
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变迁与发展,媒体叙事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不断建构起来。自由主义的媒体叙事,强调媒体从国家宰制中获得自由,同时也赋权于民,促进民主化的进程;民粹主义的媒体叙事强调商业化媒体迎合人们的感官、情感等求新求变的心理所带来的普遍的消费文化的媒体景观;民族主义的媒体叙事在构建国家民族想象共同体的身份认同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自由意志论的媒体叙事则是从神本位到人本位理性发展在媒体上的反映,人在获得自由解放后又陷入到了现代性的困境之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野、由阶级向阶层的转变、性别宰制与冲突等媒体叙事,无不再现着传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互联网提供了看似信息传播、表达和行动的自由,实则在媒体叙事中却彰显出自由的表象与控制的实质。
三、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
网络公共空间中的讨论与争论,多少逃避不了自由选择的悲剧色彩。统一的、普遍的价值观念很难替代不确定的、差异化的价值观念。人性中的虚伪与脆弱,傲慢与疯狂,缺乏倾听与反省、批判与建设的思想,对话与交流中很难超越时代、情感、个人的主体意识。协商对话民主政治似乎只是一种幻觉,哈贝马斯主张以沟通理性替代工具理性可能也是一种乌托邦的想象。互联网传播主体、渠道、速度、范围在时空上的改变所带来的私域与公域边界的不确定性,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研究视角。
公域与私域边界的划分,本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划分。公共传播中知识的生产、传播、再生产与权力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公共传播中主体的多元异质性,需要表达主体对差异、异见的包容、接受、超越以及不断的自我教育,才能实现思想言论自由市场中真正具有自我修正能力的判断。
过往传播技术的不发达,导致传播中的权力极易被少数人控制。现代传播技术的革命,传播技术的普及以及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后,传播权力的去中心化,是由大众群体的分化所致,观念、形象所生产的幻象来源日益复杂性,影响到由观念构成的形象、幻象的统治。公众及个体内化的插于化的观念、经验等日益成为总体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构成部分。
复杂性思维视野下,互联网则更多地凸显人类的价值理性,它强调的是主体间性,观念共同体,甚至是意义共同体。这意味着我们应对个体人格从私域向公域身份转变中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加以注意。
人类在自我满足与自我满足否定中前行,构成了人类文明史发展的特征之一。理性与非理性冲突性、差异化价值判断是一种自我展示,本质上希望获得一种尊重。然而,人们对超出自身经验范畴事务很难转化为一种自我进取和成长的力量,人们自觉不自觉迷恋着自己过往的经验、判断,即使在人与人交往中,在舆论意象的表达中,本质上与外在不断变换的人事沧桑一样,难以对人的内心、观念、行动等产生影响,反而会掺杂过多焦虑的自我。以往生活工作的习俗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否定,但新的却是以自我迷恋的方式建立起来自我的世界和法则。这种自我世界的法则会产生一种闭合效应:表面上是自由的,深层的却是把统治控制镶嵌在人们的心理。这里的控制已不再是专制的、暴力的、显现的,而是一种看不见的人自身加以自身的微妙控制。
人们以这样的个体的、不稳定的、自我迷恋的人格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在跨越空间中的延展,难以超越自我迷恋去理解和使用自己在公共空间中的权力。桑内特指出,“迷恋亲密事务是一个不文明社会的标志”,何为文明生活方式,桑内特给出的答案是,“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人们能够轻松自如地应付一种体验的差异性,并且实际上还从这种差异性中吸取养分。”
互联网公共空间中私域与公域中人格与非人格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影响着公共空间的对话、讨论、争论甚至妥协。它是一种普遍的抵抗与排斥,还是在延展自身的能力,重新认识差异性的认知和行动,还是在自恋中寻找满足而最终丧失了满足的,它们都处于发展之中,这都成为中国互联网治理合法性研究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大众社会与异质共同体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以及表达、行动的相对独立性、自主性,让我们重新反思工业时代的所谓的“单向度的人”:人是否丧失了革命性而没有了自身的判断力和批判力?早期传播学将“大众”主要集中在传播效果的研究上,大众更多的只是一个集合名词,有着轻大众的倾向,将个体的差异性以及行动能力隐含在大众以及大众社会的总体判断上。网民与传统大众有了很大的区别。互联网凸显出个体的异质性,结合中国社会转型,网民意见表达,因问题而聚集,形成的是多个去中心、去组织化的异质共同体,网民成为传播主体成为可能。
网民主体性得到加强,它影响到传播机制的改变,不仅成为议程设置的主体,也加剧了媒体生态的变化。新媒介赋权增强了个体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教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赋予人行动的能力,这种行动重要的是在偶然的、不确定的、差异化的思想、观念、规则等挑战下的话语倾听、表达、理解、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对话、协商甚至是妥协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言论表达突破了体制的束缚,正义的实践和交流互动是网络共同体讨论问题的源泉活水。
网民在共享利益的同时,也在分享意义。从经验出发再到体验感悟,大众社会集体自我向个体自我转变。网民主体性的加强与网民多样化的公民身份有关,它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参与者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关,也与其所处的社会权力结构有关。信息共时性以及分散的协同性,多元化身份认同的信息基础带来近代以来所建构起来的单一国家、民族、阶级等公民身份的改变。公民身份已不仅仅是权利的集合,也成为文化心理认同与归属的符号,更重视的是主体关系之间权力实现的实践。
五、新媒介赋权下互联网治理的合法性思考
现代社会需要促进和支持某种意义上的人们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如果大多数人不能感到某种归属感或不能相互认同的话,就会产生在动机和合法性层次上的一种系统性的危机。
互联网治理合法性的研究需要反思共识,共识是我们寻求的答案,还是问题,这已经成为了问题本身。互联网“交流的透明性”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的变革是巨大的,但同时,它所造成的社会失范、失序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我们是否需要寻找一种共识、规制达成新的治理和规范,还是以一种新的思路、观念理解互联网治理。
长久的现代国家以及资本市场的统治,话语更多体现的是国家权力和市场资本,政治意识形态和市场逻辑不知不觉中已成为话语合法性的基础。
新媒介赋权下的互联网异质性共同体,从根本上为知识提供了另外一种合法性的基础,它依靠的不仅仅是现实的权力和资本,语言知识本身在与权力与资本的斗争中具有了统治与支配的性质,成为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互联网治理合法性已超出了近现代民族国家发展逐步形成的社会制度、结构、关系等的安排,它在于自身的反思与更新,有自我解构与重构的特性、行动与能力。合法性的基础是思辨的,是对伦理实践以及追求社会公正、正义为目标的。
新媒介赋权下互联网上所呈现的公民话语与既往的基于现代民主国家的话语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新媒体使得公民话语的生产与传播成为可能,它变化的是,叙事主体的多样性、异质性,观点在讨论、协商、辩论中不断绞力较量,妥协可能是达成共识是一种方式,但更多的却是不可调和的分歧,出现所谓的“交流的无奈”。正是在这复杂的多样性的可能性中公民话语获得了自身的合法性。
公民话语成为互联网治理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不同于政治意识形态与市场逻辑的是,叙事的基础发生改变,宏大叙事向小叙事转变。国家政治和市场资本的话语地位依然强大,但以人的存在、多元价值、生命体验与意义,也成为话语中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影响着前者。
公民话语赋权中存在悖论,它造成话语在交锋中的增权或减权。公民话语的增权或减权不是由既有的身份决定的,而是话语斗争所形成的新的话语权力决定的,并影响着公民新的身份的产生。
互联网治理的合法性很难以过往的治理方式中找到,尽管互联网中存在很多问题,但问题本身已不仅仅是问题,更多的是一种未知。互联网中不确定的合法性,存在于整个社会、共同体的挑战、质疑、认同等实践当中,这在利奥塔尔看来,合法性存在于“在追求正义观念与正义实践中。”
【关键词】微博;Web2.0;分享弱关系
微博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交网站,社交网站得以在21世纪到来的前几年就已经出现在美国,主要是第二代门户网Web2.0技术的运用。第二代门户网如今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形态,它不只是技术上的升级换代,更是人类社会面貌和互联网思想体系的革新,它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它使信息传播充分个性化、自组织化;它达成了更广泛的信息共享。第二代门户网不仅是技术、软件、服务,更是一种理念:以个体及网络社群为中心,彰显个性化,强调信息和思想智慧的分享,提倡在网络社会里平等交往。它带来了以人为核心的时代,其重要体现就是利用网络来发掘大众的智慧;同时,它改变了社会关系,使原有的未受重视的社会“弱关系”的作用得以凸显。它目前最广受欢迎的形态是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如中国各大门户网建设的微博平台,是众多人可以使用的,又是可以个性化的网站。
微博何以在中国崛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1]微博在中国迅速发展,在2012年媒体甚至纷纷以“微博大国的崛起”来描述其盛况。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还有饭否、嘀咕之类,以及人人网等社交网站,来势凶猛、发展快速,广受国际瞩目。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专文报道新浪等微博的蓬勃发展及其对社会带来的冲击[2];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美国CNN在报道中甚至以“忘了Twitter吧,在中国是Weibo”为题,报道史上“最社交化”的奥运会在中国网络上的盛况。[3]新浪Weibo几乎成了西方语言中的一个外来词。
微博为何能在中国发展如此迅猛?其中国特色的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新浪微博为例,该微博于2009年推出,2011年4月启用的weibo全拼国际域名,逐渐进入国际媒体。新浪微博初创时被认为是Twitter的翻版,之后进行了“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创新”,具备了讨论组、虚拟会议和市场等社交网络功能,增添了类似于Foursquare的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和即时通信工具,丰富的功能使得新浪微博成为较Twitter和Facebook更完善、更多样化的社交媒体平台。[4]新浪的微博API号称是完全开放的,任何开发组织或者个人,只需通过简单的注册信息填写,就可以完全使用这套API的所有功能,如图片、视频和音乐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发微博、传照片、加关注甚至搜索等,成为永不散会的新闻会、信息交互平台。新浪还推出了各种手机、浏览器终端。据研究,新浪逐渐把微博当作“核心战略”,并且在改变互联网行业的格局。[5]新浪微博的推广策略,是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开设微型博客,并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
除了技术带来的即时性、易操作性等特征外,主要还是社会性因素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微博是以个体为中心,同时兼具媒体功能的平台,这既填补了长期以来中国个体主义文化的缺失,又具备了传播条件相对更自由的组织化媒体的功能,它使网民个体有了发表话语和信息的空间。其次,它是民间信息源与舆论场的汇集地,改变了长期以来信息源与舆论场由官方控制的格局。它在中国开启了自下而上和“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再次,它是一个互动性、分享性很强的空间,民众在中国转型期社会急剧变革的不适应中,在这个空间抱团取暖、倾诉互助,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网民建立了微博社会关系。
微博等社交媒体改写了社会文化和传播观念。其对传播的革命性变革是自下而上和“去中心化”。另外,中国人过去倾向于封闭自己,现在却在微博上开放自己,越来越多的人不介意提供自己各方面的信息,热衷于在社交网站上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生活。
在微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他社交网站的用户却在流失,这些用户对微博的使用比例达到56.4%,并且其中约40%的用户表示自己使用微博的时间更长,反映出微博已经抢走了相当一部分其他类型的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时间。其他社交网站流失的用户中,近40%转向了使用微博。[6]与其他类型的社交网站相比,微博“人气”更高,即受关注度更高,“弱关系”的建立更容易。其他社交网站与Facebook形态和功能类似,基于用户的真实社交关系,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平台的社交网站,这些网站一般鼓励用户尽可能提供真实信息,如朋友网、人人网、开心网、搜狐白社会等。这些网站的用户多数是建立在“强关系”基础上的,而微博动辄成千上万、数十万上百万的粉丝群,主要是一种并非亲朋好友的“弱关系”,它在传播中有强大的吸引力,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弱关系”成为网络社区的核心关系
有关“弱关系”的“弱连接威力理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教授所做的开创性研究。格兰诺维特在1974年的研究成果《获得一份工作》中发现,通过个人关系谋得工作的人占了他研究对象的56%,而且他们利用的个人关系大多数属于“弱关系”,超过83%的人是通过偶尔认识、难得见到的人找到工作的。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但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是一种“强关系”(或“强连接”,Strong Ties)现象;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认识比较肤浅的社会关系,即所谓的“弱关系”(或“弱连接”,Weak Ties)。[7]
格兰诺维特的研究发现,在信息的扩散和传播上,“弱关系”和“强关系”起着同等作用。在一个“强关系”的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充满信任、感情友好,但是在这样的圈子中,他人提供的交流信息总是冗余而有限的。要想了解一些新的信息、新的想法,比如一份新职业的情况,弱连接关系其实比强连接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弱关系”可以创造社会流动机会和工作变动。朋友或亲戚所知道的信息,可能与你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而弱连接关系与你的生活圈子不一样,可能知道一些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弱关系”往往充当了个体与其他社会圈子的桥梁、不同网络之间的桥梁,从中得到的信息是不可能从自己的圈子里获得的。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依靠“弱关系”的作用。“弱关系”能够避免在一个熟人网络中高度的、同质化的互动,因而为创新提供了机会。“弱关系”更多传递信息与知识等资源,“强关系”则更多传递信任感与影响力等资源,并带来感情支持。“弱关系”还是连接社会微观与宏观结构的中介,将社会学中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互动模式连接了起来。
当代“最聪明的年轻科学家”之一、美国康奈尔大学克莱因伯格(Jon Kleinberg)教授①的研究称“弱关系缩小了这个世界”,如Facebook上的好友这种“弱关系”很有价值,如果我们了解了哪些信息能够通过“弱关系”传递,会非常有意义。另外,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也说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关系”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美国圣母院大学巴拉巴斯(Albert-Laszlo Barabasi)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链接:网络新科学》(Linked: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一书中认为:过度依赖“强连接”(亲友)的人多半较孤立,无法得到有价值的资讯,因而难以改善生活;穷人对“强连接”的依赖远远超过富人或中等收入的人;要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时,泛泛之交(“弱连接”)的作用是朋友的3倍;“弱连接”不需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能带来巨大的收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曾指出:在网络社区里移除“弱关系”,会导致整个社会关系网快速破碎成很多小碎片,而移除“强关系”,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8] ——也就是说,“弱关系”带来的多样性社会关系,对社会关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中国用户在使用微博中,已经较充分地认识到它是缔结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大多数是“弱关系”的重要平台,并重视这样的“弱关系”。甚至这种“弱关系”还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信任关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2月19日的《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国用户消费行为受社交网站友人推荐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信任关系会产生“被信任的信息”。好友分享、商品评论等“被信任的信息”会对用户的购买心理和行为产生多重影响。
个体能量集聚的群体智慧
微博还充分体现了群体的智慧。它是个体能量在微博这个分享平台上的发挥和集聚,也是第二代门户网功能的集中体现。个体的积极参与、用户创造的内容(UGC),全民织网,都是以人为核心的。
目前那些成功的巨人级网络公司,几乎都深深认同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借助网络开源从而获取大众的智慧。互联网上的链接——当用户添加新的内容和新网站时,会限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这样互联的网络就有机地成长了。例如Google成为Web2.0时代的旗帜,其搜索方面的突破在于PageRank技术——一种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来实现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技术。eBay的产品就是其全部用户的集体活动,并随着用户的活动而有机地成长,竞争优势几乎都来自众多的买家和卖家双方。中国的淘宝网也是这类模式。Amazon则是一个关于激发用户参与的科学的创造者。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就看如何激发、管理和利用好这样的智慧。群体智慧是从大量看似无序的个体行为中涌现出来的,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研究群体的行为,而寻找到社会许多深层的现象。一条短短的微博很难包含太多的实际意义,但通过转发、评论的群体行为,从大量杂乱无章的短信息中,就会涌现出意味深长的社会现象。凯文·凯利认为,这就是社会化媒体的本质所在。②
但是正如许多人所关注的,微博群体力量也明显存在松散、无序、乌合之众的特征,需要用合理的引导、宽松而有度的条件去孕育,才能让它成为正能量。
注 释:
①美国《探索》杂志2008年评出美国20位40岁以下最聪明的科学家。
②凯文·凯利在他的《失控》一书中,反复强调互联网的自下而上和去中心化的结构。
参考文献:
[1]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David Barboza, Despite Restrictions, Microblogs Catch on in China,The New York Times, May 16,2011
[3]Steven Jiang,Forget Twitter,in China it’s the Weibo Olympics,CNN,August 2, 2012.
[4]席佳琳.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创新[EB/OL].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http:///story/001037508
[5]席佳琳.微博争霸战[EB/OL].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http:///story/001037507?page=2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EB/OL].http:///hlwfzyj/hlwxzbg/mtbg/201302/P020130219611651054576.pdf
[7]Mark S.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No.6(May,1973), pp.1360-1380.
[8]JP Onnela,etc,structure and tie strength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hks.harvard.edu/davidlazer/files/papers/Lazer_PNAS_2007.pdf
【关键词】网络音乐;特点;作用;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音乐传播方式经历了由原始音乐传播方式到现代音乐传播方式的根本跨越。这是音乐传播领域的新世纪,Internet为音乐传播服务,改变了传统的视听方式,促进了艺术产业的发展,开创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气象。
一、网络音乐的特点
网络时代带来了网络音乐,网络音乐通常被人们认为是通俗歌曲,甚至特指网络歌曲。它其实是指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的传播。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指通过电信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放的互联网再现音乐;另一部分是指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无线音乐。现在网络音乐走过了萌芽正处在快速的发展时期。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容量大、功能多、可互动、跨文化等特点,但比较突出的应是以下几点:
1.网络音乐的时空性:网络音乐拓展了存储空间跨越了地域,让受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讯息。空间、国界在网络音乐传播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2.网络音乐的自由性:网络音乐的传播使创作者和听众都具有了空前的自由空间。创作者可以不受出版发行商的约束,自由展示其作品;听众可以自由的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试听、下载、复制、收藏等。
3.网络音乐的交互性:网络音乐改变了大众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音乐创作者和音乐接受者之间可以及时的进行艺术性和技术流。
网络音乐成为音乐的主流载体,音乐市场因网络而发生了变革。打工青年、都市白领、在校学生、农民等等,都在音乐网站上找到了角色感,寻找音乐梦想的草根群体游走在网络之上。
二、网络音乐改变了当代人的音乐观
来到了21世纪的音乐网络传播时代,音乐语言更加多元化,进入了一个艺术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时代。音乐的娱乐观油然而生,给网民带来了最廉价的音乐享受。创作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有感而发,而是不拘一格的独抒性灵。音乐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音乐不再只是追求文人音乐的典雅与华贵,而是回归到传统的人间烟火和人之常情中。
三、网络音乐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网络的发展,音乐文化的传播穿越了时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及互动变得快捷,而且成本低廉,有利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有利于借鉴和欣赏其他的文明和文化。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四、网络音乐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网络音乐传播方式的诞生使音乐表演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人们不再需要到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欣赏音乐,在互联网可以随时观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演出及重复观看。而且这种传播方式,使得音乐创作者不必再束缚于音乐表演者的二度创作,可以直接将创作成果供大众欣赏,真正实现了创作与表演的融合。
五、网络音乐对青少年音乐教育的影响
网络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是非主流的,它更多的强调娱乐功能,淡化了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容易接受新事物,是网络歌曲庞大的消费群体,但同时也缺乏理性的分辨能力。由于网络音乐资源良莠不齐,很容易受到毒害。据2010年3-6月对深圳市公明实验学校在校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网络的渗透率已达100%,其中认为网络对音乐学习非常有帮助的达38.6%,认为有帮助的达81.7%。随着网络在中小学生中渗透率的增大,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引导,保护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网络音乐是音乐的网络传播形式,是音乐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网络音乐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是网络音乐的发展也有一些负面影响,网络音乐市场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所有的网络服务更加规则和完善,网络音乐的形式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康康.浅析网络音乐的审美特点.新闻爱好者,2010-11(下半月).
[2]李志刚.音乐创作应对数字化时代的策略[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国家富强、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的兴盛作为支撑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其中重要内容和目标。党的十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价值维度上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和精神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广度和内蕴深度。因此,全社会,特别是作为实现“中国梦”后备军的年轻人要深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寻得民族的根,充分认识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自觉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2.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讯革命性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一系列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成熟,丰富文化传播载体的同时,也改变和建构着大众新阅读习惯和层次。新媒体形式是以传统媒体形式为参照物,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之后,随着科学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文化的新载体。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中数字化元素的出现和数字化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媒介或是信号作为传播方式。新媒体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文化传播呈现出多向性、非线性、个性化与互动等新的形式特征,其使用人群多为80后,90后。这些代际的年轻人是在电视、电脑与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电子一代”亦或是“读图一代”。新媒体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着大众接受心理、行为状态和阅读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讲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生存态式和生存状态。今天,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终端设备的普及所提供的最基本的物质支持产生了一个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新媒体和数字技术手段的日臻完善,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新媒体技术在综合了不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维制作、三维制作、虚拟空间、电子感应等技术手段。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呈现出为立体、真实,实时互动的态势。
传统文化的代际之间的传承,不仅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所彰显的蓬勃生命力,还取决于它是如何被传播,如何让大众接受。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播的现代化转变,在新型媒体中如何展现,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人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的特点,发挥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主动性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规避新媒体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德育建设中引领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1.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电子数据库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要依赖新媒体进行传播、普及和弘扬。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都是以纸质媒介,通过传统购买和阅读完成为传播。新媒体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是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图书馆启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目的是把纸质媒介存储转化为数字,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程。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建设项目共分20个大类,细分100个子录,涵盖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等学科。先后,将自先秦时代开始,直至民国年间历朝历代经典文本典籍1万余册通过电子扫描,实现了纸质媒介存储方式到电子数据存储方式的转变。具不完全统计,文字资料可达20亿字,图像资料累计超过2000万页。电子存储内容总量是《四库全书》的3倍。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网上运行传播的系统工程,馆藏模式体现着其核心理念。终端是建设一定数量规模宏大的、地域上分布广泛的、可以实现跨库检索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电子库。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内容,用数字技术重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数字化数据库是网络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和平台。
2.数字化出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存储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兴盛发展起来。伴随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数字化技术模糊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传统媒体的之间的界线。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经过数字化转换,都能够图文并茂的在相应的终端电子设备上表现出来。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和阅读的优势使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宠。电子出版物在版权许可的范围可以在最广大范围内销售,也能够成为电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原点。据有关方面预测,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文化出版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模式,更新着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范畴。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幅度,便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交流和推广。
3.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新媒体受众群体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要有所改变。传统文化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通俗化传播就是采取通俗的方式来满足普通文化层次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要。通俗化传播是在充分考虑到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和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采用的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和传播。经过时代的发展,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晦涩难懂。通俗化传播就是将这些典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成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实现手机终端网络阅读。电视、网络媒体播放则是采用学者真人秀的形式,通过学者幽默风趣的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抑或是以电视、网络为平台,采取诗词、典故比赛的形式,将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演变成故事,通过网络或电视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竞赛的刺激中,在故事讲述中去了解历史。另外,传统的蒙学读物则是以动漫的方式,把瀚如烟海的古代励志的典故和劝诫故事展现出来,寓教于乐,从而实现蒙学教育的现代化转变。综观这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无疑是其中成功的典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和新媒体使用者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于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但又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百家讲坛》节目将深埋在历史长河暗处的中华文明瑰宝挖掘出来,接续了割断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文化,并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激发最大数量的普通民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百家讲坛》节目火爆,不仅是借助传统文化热之势,更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的平台,以通俗化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成功地让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不是让传统文化高阁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新媒体形式的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它的数字化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让文化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传播开放性与丰富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而技术保证上又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新媒体的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文化介质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发展,其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传播的态势和演进是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为基本的技术条件,随着人们阅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新传播媒介和手段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利器,也可能由于形式对内容压塑成为泼向传统文化的污水。新媒体传播也要遵循传播规律,文化的传播要遵守现代传播技术的规律。在规律的规范下,弘扬传统文化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同时,新媒体传播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也承担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时,我们要摒弃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的阐释和堆砌,利用数字技术语言的图文并茂的优势,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纵深层面延展的可能。我们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充分认识“内容至上”的原则和坚持传播传统文化的基本底线,将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成果制成数字化产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占据网络资源优势,实现世界文化交流。
【关键词】消费社会;选题策划;意义建构;受众
迅速发展和不断革新的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在日益同质化的内容中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成为传媒结构重点思考的问题。提高选题策划的能力成为增强传媒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本为以亚马逊畅销书的选题策划为例,分析在数字化时代选题策划的新发展,以及消费社会环境下选题策划的突出特点。
德国出版界有一句名言:“出版社的艺术就在于将合适作者的合适书稿在合适的时间带到合适的市场。” 1其中可以从三个层次对“合适”进行理解,宏观角度讲是指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契合的文化内容;从中观角度说指满足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就微观而言,“合适”则强调作者、内容、设计等图书营销各要素的有机结合。选题策划贯穿出版过程的始终,需要对三个层次的内容进行综合考量,以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从而实现文化生产力向经济收益的转化。本文着重分析消费社会环境下的选题策划,以探讨目前的文化消费引导路径和效果。
一、作为意义建构过程的选题策划
工业革命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对物的消费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消费者对物的消费并不是孤立的。“今天,很少有物会在没有反映其背景的情况下单独地被提供出来。” 2波德里亚认为在当今社会中,消费者并不是因为特别的实用的用途看上物,而从它的全部意义上选择物。日常生活和消费物充满着意义的消费,其通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实现意义的建构。图书作为文化产品,其选题策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意义建构的过程。选题策划如何通过建构意义最终实现营销目的的呢?
从宏观方面来说,选题策划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选题策划在图书出版的前期就要对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发展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图书类别、内容、导向等方面的涉及。在此阶段的选题策划需要寻找与社会主流文化和主导发展趋势相契合的理念,即“卖点”。消费者对图书的选择表征着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并未单纯的购买行为,如选择专业类的书籍代表着一种权威的态度和偏向学者的身份,选择奢侈品、购物类书籍则彰显着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因为而带来的优越感,选择音乐、朋克文化类书籍则表明着自己热爱自由、富有激情的特质。在选题策划时,根据社会环境中对上述各类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组合利用来表明图书的定位。在宏观层次上选题策划是通过取材于社会中的符号意义,将此类符号使用到图书设计中,从而建构某种意义,读者通过对文化产品的选择实现身份识别,获得超越物质消费的满足感和。
二、目前图书选题策划的主要途径
以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为理论依据,当今社会选题策划的实质就是对图书消费意义的构建。谈到选题策划中意义构建的方式,也是目前选题策划的主要方式则不尽相同。根据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从社会事件、作者、经济利益推动等方面分析当前选题策划采用的主要方式。
首先,利用“名人效应”进行选题策划。这里的“名人效应”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在作者的选择方面,利用图书作者的个人影响力和号召力进行图书的营销;二是通过其他明星人物的推荐提高图书的知名度进而带动图书销售。其中,前者对图书营销的效果非常显著,也是出版商倾向选择的选题策划方式。明星作者或公共知识精英本身聚集了大量的粉丝,粉丝会因为对作者的喜欢而选择他们的书籍,呈现出作者优先于内容的图书消费特点。图书选题策划时利用作者的影响力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如作者前期在其个人平台宣传、出版社举办学术沙龙和签售活动等图书营销手段。如,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上,柴静的《看见》、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余华的《七天》以及莫言的著作等都属于这种选题策划方式。它们都利用了作者的影响力进行宣传和营销,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跻身畅销书之列。
其次,利用其他流行文化消费进行图书选题策划。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图书选题策划行为是与社会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在现实图书消费市场的具体表现为电视剧、电影消费带动图书购买行为。这也是文化产业运营中对各行业进行资源综合营销实现深度开发和产业链的体现。其中突出的选题策划是在电影或电视剧热播后马上推出原著或者在影视剧宣传前期同时进行图书的推广,以达到影视剧的热播带动图书销售的目的。
此外,利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符号意义进行选题策划。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微博的流行,社会热点话题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大众知晓度提高,图书出版利用社会热点事件中衍生出的符号语言进行图书题目、内容的修饰,迎合读者对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如李承鹏的《李可乐抗拆记》一书,取材于现实社会中受到普遍关注的强拆事件,在图书内容写作中使用“钉子户”“菜刀”等在社会热点话题中具有表征意义的词汇,将小说与实现联系起来,提高对读者的吸引力,通过选题策划实现文化消费与社会流行文化的高度统一。
三、大数据时代的选题策划发展趋势
“媒介即讯息。” 3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形式也携带着讯息,具有革命性的力量,能够改变人们的信息接受习惯和思维方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正在解构着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线性思维方式,并且建构者互联网环境下的阅读习惯。互联网的带动将使社会走向大数据时代,出版业同样无法逃避大数据时代的冲击。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认为,“整个商业领域都因为大数据而重新洗牌。” 4对数据的掌握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如,亚马逊通过分析用户浏览和购买图书的数据进行图书推荐,大幅度的提高了图书销售额。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选题策划的意义在于,通过用户阅读和购买数据对图书市场有更全面的掌握,运用大数据分析图书消费未来的需求趋势,寻找新的图书市场的增长点,同时使选题策划行为有的放矢。另外,大数据时代使图书选题策划更有针对性,能够实现针对个体的个性化策划营销。
总之,“媒体故事提供了象征、神话以及个体藉以构建一种共享文化的资源,而通过对这种资源的占有,人们就使自己嵌入到文化中了。” 5图书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反映社会实践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参与到所处的文化圈中,实现身份认同的渠道。选题策划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对社会文化的整合和图书消费意义的建构,决定着图书销售的成败,所以消费社会环境下的选题策划方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且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更好的选题策划值得进一步探讨。
注释:
1 赵炎.畅销书策划特点及原则[J].出版发行研究,2001(2).
2 【法】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
3 【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0:7.
1.媒介即讯息,为虚拟现实((VR)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媒介决定论作为技术决定论的一个子集,强调的是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主要为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通常可归纳为“老三论”,即延伸论、讯息论和冷热论。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媒介不仅包含书籍、广播和电视,还包含了服装、房子和车辆等任何能够延伸人体、传递信息的工具囚。毋庸置疑,媒介确实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所知和所为。L匕如,飞机是人类腿脚的延伸,带我们领略世界风光,使我们增长见识;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让我们突破肉眼的极限,看到那些原本未知的世界;摆在眼前的虚拟现实((VR)技术正在尝试打破空间与现实的界限,让我们可以体验虚拟与现实共生的畅快。
一定程度上,媒介与讯息是密不可分的,媒介传递的是其自身,而与具体的内容是无关的。因此,对整个社会来说,真正富有意义和价值的讯息并不是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传播工具的’}生质,是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已经不仅仅是传播的工具,每一种媒介都以其独有的方式来定义和呈现整个世界。
例如,思想本是无法被表达和呈现的,我们只是用自己认为便利的语言表达出来,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所记录下来的和表达出来的并不是思想的本来面目。虚拟现实((VR)技术就是这样一个让现实与虚拟结合,并成为思想、语言和行为的表达者,为受众呈现所期待和被期待的媒介。在这个过程当中,VR已经扮演了这样一个既是桥梁,又是独立个体的角色。
2.传播媒介影响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特点
最普遍的面对面交流是发出信息方与接收方共同在场的对话。由于社会互动和社会联系都局限在面对面的时空或者更小的地域范围内,此时口语信息是大豁目互交流的唯一方式。
印刷时代下,语言通过印刷媒介得到进一步传播,进而超越了面对面交流的时空局限。印刷媒介拓展了社会互动的范围,与之相适应,我们所说的书面用语出现了。文字富于逻辑、理性和严谨的特性,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引发人思考并关注内容本身,造就书面语与口语的不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