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新闻与传播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互联网 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其中网络新闻使用率达77.2%,用户人数年增长4535万人,年增长率14.7%,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三位。这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互联网构建的网络世界,比电视机对人们生活影响更大,网络传播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那么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互联网新闻有哪些特点?它相对于传统新闻有哪些突破和劣势?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新闻
关于网络新闻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从新闻传播角度对网络新闻下的定义是:网络新闻是通过因特网、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www)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个人①。简而言之,网络新闻就是在互联网上和传播的新闻信息。由此定义就引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所谓网络新闻传播,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新的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传播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有了数字化技术才使将网络新闻传得更远,传播得更快。
2、媒体的综合性。网络新闻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诸多表现手段,集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优点于一体,使新闻报道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增强了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网络信息的海量性。网络的容量之大,信息量之多,是任何传播媒介所不能比拟,网络传播没有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受众可以随时浏览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
4、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快得多。报刊要经过稿件的录入、排版、印刷、发行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送到读者手中;广播电视则需要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使新闻的时效性大大降低,而网络传播因其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使传播周期大大降低,而信息量却大大增加。
5、交互性更强。通过网络传播,受众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媒体和其它读者传达自已的意见与见解,实现良性互动。
6、突破线性限制的超链接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构建在超链接方式上的全新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根据兴趣与需要,通过链接跳到另一个信息上去,网络上有取之不尽的各类信息,而这些信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②。
三、网络新闻传播的突破与劣势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在传播中发展,在传播中改变的世界。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的积极效用与劣势主要表现为:
1、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新闻报道速度越快,新闻性就越强,新闻的作用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间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随着新闻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比如,最近的国产J20隐形战机首飞,国内的诸多军事网站实时滚动更新战机图片和评论,受众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消息。以往新闻传媒的刊期界线、时段界限等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弱化甚至消失。
传统的新闻传播使许多新闻都成为地域性新闻,这实际上降低了新闻的价值。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信息传播全球化得以实现,在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后,麦克卢汉在1962年提出的“地球村”概念正由理想变为现实。
2、信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网络新闻传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传播者或信息接收者,通过网络技术传者与受众之间互动,既有信息上的也有观点上的交流。受众的需求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他们想知道不同媒体、不同信息源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而网络媒体传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受众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传者作为信息来源,受众在网络上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新闻事实包含的信息,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③。
3、网络新闻传播信息过剩和虚假新闻。网络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鲜花和毒草并存,从网络信息传播中获益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网络传播带来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网络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自由特性,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有着严格的筛选,这样使得网络上信息和知识无限制的增长,大量相似、无用的信息充斥网络,造成了信息过剩,导致受众不能有效吸收和充分利用信息的作用,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花费了更多时间,使得信息贬值。不断堆积的无质量区分的信息导致受众不能区分哪些是主要的,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容易导致受众盲从。
大多数网络信息来源是无限制性的,互联网的匿名性也为一些信息造假者提供了平台,大量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使受众难以鉴别,使网络信息可信度变差并造成损失。比如海南香蕉致癌谣言,在网络上传播,给海南的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餐化,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网络新闻的内容呈现恶俗化倾向。
总之,网络新闻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顺应了信息时代受众对于获取信息的要求,使新闻的展示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的出现与发展给传统媒体及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同时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时间较短和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①闵大洪,《网络新闻之我见》[J].《新闻与写作》,2006(6)
②南宏师、张浩:《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6-20
③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网络新闻 价值观 传播效果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新闻的传播格局、新闻媒介市场、读者群体以及新闻传播的社会效应,使得网络新闻传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网络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平台,其总体发展水平以及新闻传播机制等方面还很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新闻价值体系。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传播及其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网络传播新闻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于现代网络新闻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网络新闻
对于网络新闻概念的认识,不同的理解可能导致对新闻价值观的不同认识。有学者认为,网络新闻是指“通过因特网、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这个界定更多体现了网络传媒的多途径传播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信息时代,网络新闻传播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比如,网络新闻媒体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能够进行第一时间的和更新,并对其进行实时的滚动播报,充分凸显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同时,网络新闻给现代受众提供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受众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接受信息的方式。再有,网络在新闻传播中可以发挥便捷的互动功能,允许受众客体全面参与新闻信息传播过程的始终。
二、网络新闻价值观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的价值观又体现新闻传播客体对新闻价值主体所产生的影响。有人认为,新闻价值观的本质应该是新闻信息本身所蕴含的素质,这种观点片面强调了传播主体的主动地位,却抛开了新闻信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把新闻的价值观作为信息本身所拥有的东西。新闻价值体现了社会新闻事实和新闻传播形式对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所造成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新闻客体对新闻主体的影响,其中新闻对于新闻接受主体的影响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
1.网络新闻价值观的特点。新闻价值通过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的新闻信息或者传播形式来实现,所有的这些形式都可以和新闻主体建立不同的价值关系,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属性。可以说,网络传播的新闻价值又体现在新闻信息本身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社会传播效应。受众的参与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网络新闻价值时,要基于新的时代特点来作清醒的判断。
第一,尽管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主体追求新闻信息的客观性,但新闻信息不可避免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在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下,由于实行了全新的传播模式,对新闻事件客观性的把握变得相当复杂,网络环境给新闻信息的客观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信息来源渠道的复杂性让受众无法对新闻信息形成客观的价值评判。网络新闻信息包括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也包括传播主体的个人主观认识。相比传统媒体,网络新闻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思想自由的传播,为网络新闻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空间。
第二,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网络新闻信息的多样性。网络是一个真正开放、自由、平等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广大受众享有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权利提供了条件。网络中众多匿名信息传播者的出现和活跃,体现了网络信息传播主体的丰富性,博客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网络信息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给新闻传播也带来了很多的传播视角。这都使得网络新闻传播活动变得更加开放和透明,提升了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三,网络新闻信息的传播价值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新闻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快速真实地反映社会上重要事件的发展动态。这一任务就要求新闻信息要为社会主体的发展和社会本身的进步提供真实而有效的信息文化服务。服务性是新闻信息的必要因素。当今信息化社会,新闻媒体只有从服务于大众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新闻创作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当前,网络新闻传播正在向新闻原生态方向回归,新闻作品更多地强调了为大众服务的社会价值取向。
2.网络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新闻价值主体是信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统一,新闻价值的实现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都是这个价值主体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讨论网络新闻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对于网络新闻价值观的影响。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传播主体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成为可能,并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因特网也为众多的传播主体提供了广阔的言论空间以及文化信息交流的平台,媒体网站、集团网站、个人主页、个人博客等共同构成了现代网络新闻传播的主体。在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媒介对公共利益的追求成为网络新闻价值观的根本出发点,新闻网站或新闻媒体是网络新闻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是网络新闻传播业的核心所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那就是网络新闻一定要适应并满足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推动了网络新闻价值观的形成。市场竞争最基本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网络媒体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找准自己的优势所在,明确其市场定位,创新网络信息传播,依靠自身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在新闻信息传播中赢得最广大的观众。网络受众的接受习惯以及价值观对现代网络新闻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受众倾向于快速接受最新的新闻信息,以个人的方式来主动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种倾向使现代网络新闻受众的阅读习惯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都影响着现代新闻信息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网络新闻价值观还受到网络新闻价值客体的影响,新闻价值客体包括客观新闻事实和新闻创作文本两部分,新闻信息本身是这两部分内容的核心所在。接受主体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了解、评价等过程来实现网络新闻的传播价值。因此,新闻价值客体也对网络新闻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除了网络新闻主客体对其价值观的影响之外,一些社会因素也对网络新闻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三、网络新闻价值观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
网络传播的新闻价值观往往对网络传播条件下的新闻传播价值评价标准产生影响。因此,对于网络新闻网站来说,要重视网络受众关心的社会话题,有意识地设置评论式网站平台,收集网民对于新闻的见解和意见。这种互动方式可以鼓励网民参与社会新闻动态评论,增强网络信息含量,有利于网站了解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同时,网络新闻传播要充分运用网络编辑手段来评价客观新闻事实,设计新闻头条以及网站论坛讨论主题,引导网民对新闻信息发表看法,努力实现网络新闻社会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网络新闻价值观往往影响网络新闻传媒的核心评价标准,推动网络新闻信息社会价值的实现,进而影响网络新闻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新闻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关键词: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现状;发展思考
本文拟以较具有代表性的新浪网为例,从网络新闻专题的分类、特点、选题、报道形式、报道角度、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我国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现状;同时对网络新闻专题的发展作一些思考,探讨能够更充分的满足受众需要、更好的体现网络新闻专题价值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发展现状
为了满足规模日益庞大的网民的新闻需求,我国各大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做得越来越具体、细致,数量有增无减,形成了网络新闻专题的一个大繁荣。就新浪网而言,点开新浪网的新闻专题首页,就可以发现各种新闻专题被分成了许多具体的类别,包括了国内专题、国际专题、体育专题、娱乐专题、财经专题、科技专题等。
但是目前,网络新闻专题还没有公认的分类标准,一般将其分为事件类专题、主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和栏目类专题。
事件类专题一般信源来自于突发事件。如新浪网2008年1月25日的“科索沃宣布独立”、2008年4月28日“山东发生旅客列车相撞事故”、2008年5月5日“缅甸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等。这一类新闻专题通常新闻性较强,由于信息本身的动态变化,所以在策划上偏于被动,持续周期由新闻事件的本身特性决定。事件性专题往往是受众比较喜欢爱看的专题。
主题类专题一般为一些可预见的主题。如新浪网2008年4月17日“2008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5月8日“2008俄罗斯红场阅兵”以及一些常规性的颁奖和会议等。这一类专题具有宣传性、服务性较强的特点,在策划上更为主动,持续周期由策划或者主题进程共同决定。此类专题在信息接受益加小众化的今天,往往会得到一部分“铁杆受众”的期待和衷爱。
二、对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思考
(一)充分运用网络传播新技术进行创新
网络新技术是影响网络专题发展的重大因素。网络新技术作为网络专题的新的表现手段,能更好地反映专题的内容。新技术的应用一直在影响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对网络专题也不例外。在网络新闻专题中对于网络传播技术的更新和利用,不仅仅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受众的迫切需求。
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不同之处,就是网络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是建立在网络传播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发展之上的。
相比传统媒体中纸质媒体只有文字和图片,广播电视媒体只有声音和视频;纸质媒体只有有限的版面,广播电视媒体只有仅有的时间段而已,网络媒体则在这方面体现出极大的优势。它除了有无限的网络传播空间之外,还有着丰富的传播方式。除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之处,它还有着flash、模拟动画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还将有更多的传播方式会运用到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当中。
这些网络传播技术的创新和运用,不仅仅使得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更加快捷、形象,同时也使其传播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统筹联动,加强品牌战略实施
自从网络媒体出现以后,它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就没有停止过。在我国,目前商业网站还没有对新闻事件的直接采访权,这就造成了其要信息来源方面的缺失。而在网络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传统媒体也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都意识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使彼此更加强大。
在市场上明显出现“马太效应”之后,仅靠单打独斗难免落得伤痕累累,甚至难以在竞争大潮中支撑。因此,“合纵竞争”势在必然――联合互动、统筹运作、内容共享、错位竞争。这样有利于在重大活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使得不同媒体之间的特色相互交叉融合,产生多家媒体力量叠加的“1+1>2”的传媒效应。通过内容交换,取长补短,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高整体竞争力。统筹联动不是简单的组合与拼装,而是一种建立在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同作战关系。统筹联动既可以是与其他网络之间的联动,也可以是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同时进行的联动。由于统筹联动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竞争成本、形成舆论强势,因此它能使媒体在竞争中占据相对优势,使自身的影响力波及到合作媒体覆盖的范围之上。
(三)网络新闻专题要注重策划
网络新闻专题并不应该是单纯的将新闻报道在网络媒介上进行“堆砌”,而应该是对新闻的一种深度挖掘,兼具了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分析性等特点。对于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网站能否吸引住受众,能否从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
因此,在制作网络新闻专题时,要着重增强策划意识,提升新闻专题的竞争力。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要求能够对各种新闻资源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配置与运用网络新闻资源,办出网站特色,提供更能满足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策划
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要注重策划。众所周知,并不是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能制作成为一个新闻专题的。能够作为专题来进行报道的新闻事件,往往是具有重大意义,或是在社会当中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2.网络新闻专题的内容策划
数字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没有过时,传媒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是否为受众提供了满足他们需求的内容。在当今获得独家报道越来越困难,网络新闻专题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需要在内容上进行精心的策划,深度开发新闻信息资源。
三、结论
现代社会,传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网络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中只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正视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推动网络新闻专题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莫振轩.我国图书馆自助借阅服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6(6).
【关键词】网络新闻;真实性;引导性;发展;社会;责任感;后果
前言
2009年,网络新闻层出不穷,从“贾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到“杨不管”,从“周老虎”到“躲猫猫事件”,中国大地上的网络新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在汹涌的网络新闻浪潮前,一些人予以客观的评价,一些人则大力吹捧,更有甚者看到了网络新闻所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而不惜刻意制造假新闻,并由这些事件所引起的网络流行语更是繁多。这些事件的背后故事令人深思,而传播这些新闻的网络,也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背景资料:网络新闻的发展史
1、开始形成:20世纪中后期,即计算机开始普及的80年代
2、产生的背景: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万维网(WWW)技术成熟
3、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创办
4、成熟:1998年9月11日是其成熟的标志。在这一天,美国国会众议院经过投票,决定将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不久,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网络定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以斯塔尔报告的网上作为“第四媒体”的标志性事件。网络新闻开始成长。
5、中国的网络新闻:发展史短暂,但是发展速度迅速。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在2000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有57.97%的用户上网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的信息,而排在首位的信息需求就是各类新闻。
6、未来: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未来,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将通过上网来完成,网络新闻的潜力和市场是十分巨大的!
……
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一次次传播科技的革命都给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一次次质的飞跃,而新产生的网络新闻,其出现与发展更可以说是现代传播的一次重要变革。网络新闻经过迅速的发展,并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日渐重要的元素,也日益成为广大受益者获取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影响力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与传统的新闻媒介相比,作为一种新兴产生的力量,网络新闻的发展也势必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被人们所接受,其前景也势必是远大的,这也就要求网络新闻的制作者能够以更为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去制作、传播新闻,既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同时也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网络新闻制作者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
由上述说明可以看出,网络新闻的发展史是十分短暂的,但是却仍然能够牢牢抓住人们的视线,除了新兴事物所能带给人们的新鲜感和刺激感,以及与之而来的层层经济效益,更与网络新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分不开的。
1、时效性强
这是网络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网络新闻的首要特点。网络的时效性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就跟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相比,纸质的新闻媒介,例如报纸,杂志,都是按照天数或月数来新闻,广播、电视通常则是按照天数或小时来新闻,而网络则可以精确到分钟,甚至秒来新闻。同时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捷,,制作信息相对来讲也更加简便。因此,网络媒体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新闻。举例来说,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令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震撼。5月12日14点46分,新华网最早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15:02央视播出了第一条地震消息,比网络慢了16分钟,而最快的报纸也只是当天的晚报。从时间的对比上,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新闻的时效性确实有着传统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优越。
2、信息量大
网络新闻的信息来源分布十分广泛,它可以以整个互联网为信息来源地,其容量之大,使传统新闻传播媒介望尘莫及:报刊、广播、电视的信息量仅限于版面有限的纸张空间或较为短暂的时间里,而且有时还无法让读者去选择,只能被动地去接受仅有的信息。而网络可以建立起立体的相关链接,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局限性,使得信息量大大增强,读者选择的余地也更大,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十分便捷的。
3、多媒体化
网络实体,可以说是融合了现在几乎所有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都只能单方面的反映信息,或者欠缺文字性,或者欠缺动感性。而网络媒体兼具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且可根据需要进上述的形式随时更改成更为方便读者的形式,使新闻更能被读者接受。同时就目前而言,在新的数字式采编通信等技术的作用下,多媒体新闻编辑已经走向成熟,一些特有的多媒体编辑手段已经开始形成,其形式的多媒体性也更加突出。
4、互动性与交流性的强化
网络的传播性不单单是单方面的,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它的互动性和交换性较之之前的传统新闻传播媒介也更是大大地提高。在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中,受众往往会受到各种方面的限制,比如报刊只能读取纯粹的文字和图片消息;电视、广播都、需按照已定的时间去收看、收听。而网络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它包含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读者只需要登陆到互联网,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网站看到想看的新闻,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读者不再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而是自主地去选择信息。同时,大家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评论,与众多网友共同交流,使得新闻的评论性和受众性更为突出。
当然,网络新闻的优势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其便捷的优势的时候,也要看到它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缺陷。
1、重复性复制现象屡有发生
新闻,是要以“新”来吸引人们的眼球的。但是在目前的许多网站上,为了增加网站的点击量,大量的套用许多相对权威性新闻网站的新闻,甚至连许多报刊、广播、电视的内容也未能幸免。这样,新闻的质量也就大大地下降了。目前新闻重复复制这种简单的新闻处理方式的种种弊端已渐渐显露出来,而相互复制带来的后果就是新闻的趋同现象,同时也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影响了网络新闻传播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权威性不足
网络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很大,人们的每一点评论都可能成为一条新的信息来源,而这些信息可能是经过理性思考分析所得出的正确的言论,也可能只是读者一时心血来潮的无理取闹,这就使得网络上新闻的虚假性大大提高,如“杨不管”事件,网络新闻上的报道只是说明了“杨不管”如何凶残地对待学生,以致使学生命丧黄泉,使得跟帖无数,人们声讨“杨不管”的暴行,却没有深度剖析。而当权威新闻新闻,重新为“杨不管”申诉时,连日来的网络声讨声已使杨老师身心俱疲。自由性和随意性使得网络新闻更容易误导读者,也更容易造成混乱,影响人们的生活。
3、缺乏对新闻深度的剖析
网络新闻作为新兴的新闻元素,已其多媒体性而略胜其他传统新闻媒介,但是网络新闻现今多以动态形式来信息,且由于网络链动导航的不合理,未能分层处理和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使得一般的动态新闻占据了主要的版面,其比例高达90%,但是相关的背景性报道、分析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的数量十分有限,这就使得许多读者在浏览新闻的时候会产生一知半解的感觉,无法更为全面的了解新闻,这也就更容易混淆人们的视线,产生虚假新闻。
网络新闻的双面性决定其今后的发展历程必将是长远的,在发展发面,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对网络新闻进行合理而又理性的分析。要想真正的发挥网络新闻的优势,道路仍旧是长远的。
1、深化改革,充分创新
网络的新技术是影响网络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网络专题的表现手段,它能更好地反映专题的内容。在网络新闻中对于网络传播技术的更新和利用,不仅仅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受众的迫切需求。因此,我们现阶段更应该加强对网络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扬长避短。
2、提高网络新闻制作者的素质
作为新闻的主要操作者,网络新闻制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了新闻的质量,能否为读者带来高质量的新闻,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制作者的道德素养和思想素质。当然,不仅仅是指思想发面的素养,在技术和人力方面,网络新闻制作者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优化网络链接,提高受众阅读效率等。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新闻的编辑性,有效性和权威性仍需要网络新闻制作者的不懈努力。
3、加强与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联系
网络新闻自出现后便不断地与传统新闻媒介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新闻的质量,但是目前,许多新闻网站并不能直接亲临现场去做报道与采访,形成了信息来源的缺失,而传统新闻媒介也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愈发地感觉到“迟钝”。因此,要想讲新闻再提高一个档次,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媒介的联合并被提上桌面,即要联合互动、统筹运作、内容共享、错位竞争。这样在报道一个事件的时候,各种媒介综合运用,交叉融合,使自身的影响力更能得到发挥。
结语
一种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的,而人们对于其认可,也必将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作为新兴的新闻元素,网络新闻的发展仍旧很漫长,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也要受到不断进步的社会存在的制约,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在这样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网络新闻需要以更高的层次,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发展,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多的社会义务,它的发展,永远不会是终点,而是一个又一个的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网络新闻专题探析》季桂林著 《军事记者》2001 03
[2]《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方式探析》戴晓蓉著《实践论坛》2005 05
网络新闻专题是利用网络的巨大容量、可以利用的丰富资源,以“集装箱”的方式,对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进行快速、立体扫描与透视的一种新的新闻表现样式。经过近年来的新闻实践,我国的网络新闻专题在选题、报道角度、报道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一. 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特点
在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要制作出一个成功的网络新闻专题,选题至关重要。一般有以下几个类别:
1. 重大突发事件专题报道,即难以准确预测而突然爆发的对国家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比如,《5•12》汶川大地震,一经证实,我国各大网站都立刻组织了深度报道,并随时更新新闻信息,使受众能够及时、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震区事态发展的最新状况,凸显了网络新闻专题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上的优势。
2. 对于一些可预见性的重要活动的专题报道。比如,对我国每年的“两会”专题报道、国庆专题报道、“春运”专题报道等等。这些可预见性的专题活动,都是受众比较关心的事件,现在也逐渐成为网络新闻专题的上佳选题。
3. 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报道,即那些引起群众普遍关注,广泛议论甚至引起社会动荡,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下,比方说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等。
二. 对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思考
我国网络新闻专题伴随着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而显现出了多个特点,但是如何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优势,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这需要我们进行一定层面上的探讨。
1. 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新技术进行创新。网络新技术是影响网络专题发展的重大因素。网络新技术作为网络专题的表现手段,能更好的反映专题的内容。在网络新闻专题中对于网络传播技术的更新和利用,不仅仅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受众的迫切需求。
相比传统媒体中纸质媒体只有版面有限的文字和图片、广播电视媒体只有时间段有限的声音和视频,网络媒体体现出极大的优势。它除了有无限的网络传播空间之外,还有着丰富的传播方式。除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之外,它还有着flash、模拟动画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还有更多的传播方式会运用到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当中。
2. 统筹联动,加强品牌战略实施。自从网络媒体出现以来,它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就没有停止过。在我国,目前商业网站还没有对新闻事件的直接采访权,这就造成了其信息来源方面的缺失。而在网络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传统媒体也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都意识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使彼此更加强大,即:联合互动、统筹运作、内容共享、错位竞争。
这样有利于在重大活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不同媒体之间的特色相互交叉融合,产生多家媒体力量叠加的“1+12”的传媒效应。通过内容交换,取长补短,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高整体竞争力。由于统筹联动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竞争成本、形成舆论强势,因此,它能使媒体在竞争中占据相对优势,使自身的影响力波及到合作媒体覆盖的范围之上。
3. 网络新闻专题要注重策划。网络新闻专题并不是单纯的将新闻报道在网络媒介上进行“堆砌”,而是对新闻的一种深度挖掘,兼具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分析性等特点。因此,在制作网络新闻专题时,要着重增强策划意识,提升新闻专题的竞争力。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要求能够对各种新闻资源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配置与运用网络新闻资源,办出网站特色,提供更能满足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要注重网络新闻专题选题的策划。网络媒体在应对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上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对于专题选题的策划,应根据新闻事件性质的不同来灵活应对。一方面,对应急性的新闻事实,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或其它媒体报道后形成热点的事件等,需要网络媒体迅速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群众长久关注的热点、政府的工作重点、现实生活中的难点等问题也需要大力的关注。
其次,要注重网络新闻专题内容的策划。数字时代,新闻依然是“内容为王”。然而,在今天获得独家报道越来越困难,网络新闻专题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需要在内容上进行精心的策划,深度开发新闻信息资源。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 优势特性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指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评论性意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历来被传媒高度重视,报纸、电视、广播都曾不遗余力地开设新闻评论栏目。而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上就当前的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是意见表达较为自由的媒介评论。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不同,网络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网站评论、专家评论、网民新闻评论这几类。网站评论,即代表网站立场的评论,它通常由网站或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则是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主要包括论坛中的帖子和新闻事件后面的留言。①网络新闻评论除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具有的理论性、思想性、有益性等特性以外,还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不具备许多优势,主要有:
首先,网络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的特点。所谓连续动态性,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静态而言,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技术、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网络新闻评论突破了技术等限制,消除了网络新闻评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网民制作、传播、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时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在宏观上呈现连续、动态的特性。对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时效性是重要特性之一,即当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评论的写作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闻评论的写作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出去。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便利的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时效性发展成为即时性,逐渐形成连续动态性。“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文本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几分几秒”,而新闻后面往往会有“我要发言”等为受众提供新闻评论的空间,只要受众有表达的意愿,即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尽情发表意见和观点。同时,网民写作的新闻评论越来越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模式,观点愈发自由和多样化。论点、论据、论证等都不再是必须的要素,一句话、一组词、甚至是一个表情,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写作、发表并形成网民的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和斟酌以及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评论完成后,只要点击相应按钮,便即刻上传和,过程简单、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这些微观的快捷操作最终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连续动态的效果。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元化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写作主体多元化、文本形式多元化、选题多元化、发表渠道多元化、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写作主体多元化,传统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以本媒体的记者、编辑为主,结合少量的特约评论员评论和专家评论,而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记者、编辑、特约评论员以及专家评论,还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评论。数以万计的网民有着不同的来源,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各异的学历、年龄、社会地位等利于形成独立的新闻人格、新闻认识、新闻情感和新闻角色,形成多元的新闻评论写作主体;文本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媒体特色和局限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要文本形式,网络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综合运用这些载体进行整合传播。同时,网络新闻评论还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文本标准和规范,网友甚至可以利用单纯的表情、符号、声音等发表评论,文本形式高度自由;选题多元化,新闻评论就是新闻评论所要描述的事物、现象或是要评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也是写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②。由于版面和时段的限制,传统新闻评论选题多数集中于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大多选题严肃、评论严谨。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本上突破容量的限制,为评论选题的多元化提供保证,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而对不同的事件、问题发表评论,使评论选题更丰富、视野更广阔;渠道多元化,网络新闻评论的发表渠道主要有网络新闻评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网民即时评论三种。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发表媒体自身以及网民的评论性文章,独立成篇、新闻评论要素较齐全,基本延续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论坛评论主要是指网民根据各自兴趣自发形成的就某个或某类话题表达意见并相互交流反馈。网民即时评论通常是指网民在阅读相关新闻之后迅速跟帖作出的评论;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新闻评论编辑组织方式,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组织方式出现了创新,如利用网络的超大容量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网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③
第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谓交互性,是指“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的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④。网络是双向交流的媒介,受众能在阅读评论的同时参与评论,任何人都是网络空间信息的一个结点,既接受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信息,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同时新的信息,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而这些操作对于能够使用网络的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当下几乎所有网站的新闻页面都附有“评论”选项,读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的集散地上,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相互交流和互动。技术的便利为网民的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坚强的后盾,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为网民的畅所欲言提供了可能。网民在网络空间均呈匿名状态,现实生活相对应的身份和责任在网络世界均隐退,网民发表意见和言论可以规避“祸从口出”的风险,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任、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对于当下具有倾诉欲的人而言具有无法抵抗的吸引力,网民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参与不同的讨论群,出入自由、交流平等,全然没有后顾之忧,吸引和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的参与又进一步推动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讲网络新闻评论看成是“互动式评论”。传统新闻评论虽然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例如报纸有读者来信,广播和电视有听众电话甚至邀请受众进演播厅,但事实是,任何传统媒体在交互性上都无法和网络媒体媲美,网络媒体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和电话参与不能望其项背的。
第四,网络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特色也是其吸引受众的重要魅力。首先是话语权向大众的回归。传统媒体格局之下,发表言论的权利属于社会稀缺资源。虽然广播、报纸、电视都致力于发展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但是由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公众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自由流畅地抒发。而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使任何可以接触网络终端设备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平等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版面、时间的限制。话语权的回归使网络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真正成为有着广大受众参与的交互式评论。其次,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得网民有可能使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的话语权。经济的发展使网络终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不再遥不可及,网民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实,发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言论。这种互动式的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技术的突破和竞争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广泛参与的受众从自身环境出发,选择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或是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意见,使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源上具有平民化和鲜明的个人化印记,具体表现为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大众化和个人化不仅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特性,也反映了当下关注个体、关注民生的时代精神。
第五,网络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批判是网络新闻评论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前提是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框架内,对某种思想、观点或者行文进行合逻辑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是对该思想、观点或者行为的否定。⑤话语权由过去的被媒体精英或知识精英垄断的格局转变为人人都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去中心局面,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表个人意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伴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批判精神更是被网民发挥到极致。庞大数量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立场,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或事态予以关注并进行思考和发表评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历去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形成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这个“自由的意见市场”上,各种声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互之间平等民主,这些都使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化和个性化、批判性等优势特性,这使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对受众更有吸引力,虽然这些特性的存在不能掩盖网络新闻媒体权威性不足等缺陷,但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扬长避短,根据自身优势,为网络新闻评论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郑艳,《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 《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半月)
③田秋生,《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浅析》,《新闻传播》,2006年第9期
④周灿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影响》,《现代视听》,2008年第3期
⑤杨树,《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功能》,《云梦学刊》,第29卷第6期
摘要:自从网络出现以来,给予现代大众传媒以新的平台。随之出现的网络新闻应运而生,然而网络新闻因其交互性、虚拟性、多元性的存在,对于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以及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出了挑战。因此,就需要对网络新闻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展望网络新闻的未来发展空间,开辟一个和谐的网络新闻发展征程。
关键词:网络新闻;网络传媒;传统媒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与网络的结合形成的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新时代新闻传播界的一种普遍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新闻这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正在飞速地发展着,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带给受众远程的海量信息。但毕竟任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时代新宠,都会影响旧有的传统事物。因此,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有序的新闻环境,对于网络新闻的探究势在必行。
一、网络新闻的概述
(一)网络新闻的内涵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它所提供的网络互动平台对于公民的参与性更加方便和快捷。但是随着公民对于多媒体以及互联网应用能力的提高,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也就会大打折扣。真实才是新闻的本质,同样也是网络新闻的生命得以延续下去的基础。但事实上,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的确是有待于推敲的。一般而言,网络新闻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的网络新闻是指互联网上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的则是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其他网站和个人主页,站点所的新闻信息。1大众所言的网络新闻一般是指狭义的网络新闻。
(二)网络新闻的主要特征
网络新闻因其是以新兴的互联网为载体的,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那么它必然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以下特点,下面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交互性
传统新闻媒体将新闻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新闻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渠道。2传统媒体硬性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受众,从而导致受众的自主性非常缺乏,受众无法全天候多维度的了解到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包括自主地选择新闻内容及接收新闻的时间和方式。而作为网络新闻而言,恰恰就具备了传统新闻媒体所没有的自主性以及参与性,这种自主性与参与性更准确地表达了网络新闻所具有的交互性。特别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交互性网络平台,例如全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中国移动客户服务中心网站,还有各种电视频道的网站,以及各大娱乐网站等等;同时还有个人表达的平台,例如新闻评论、新闻留言、主题论坛、主题贴吧、博客等,这都是网络新闻交互性的表现。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能够及时反馈、参与到对于信息的评论中来,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与新闻立场。
2、虚拟性
网络新闻的虚拟性不仅仅是网络环境的虚拟性,还有网络新闻内容的虚拟性。网络并不是滥用自由的天堂,更不是言论无所顾忌的表达。由于网络新闻往往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加之其环境属于虚拟空间,因此就出现一些个别个体或者团体在网上发表假消息。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假消息在网上的大肆传播,造成民众内心的恐慌,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社会不和谐状态的出现。这一切不安定状态的造成都源于网络环境以及网络新闻的虚拟性。
3、多元性
网络新闻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传播者的多元性。网络媒体的产生,就是在多元化的时代产生的,这也就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多元性。传统媒体呈现的是一种单一的单向的新闻传播,而网络新闻因其传播者的多元性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全面的多向的信息传播。互联网与新闻的结合,是新闻传播领域中划时代的产物,是言论自由的一种透明化的体现,是舆论导向性的本体回归。同时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也是网络新闻多元性的一种表现,无论是各种网络媒体或者网络组织,甚至是个人都可以自行传播,加工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传播自主选择的新闻信息。
二、当前网络新闻的发展前景
自1994年中国开始与国际互联网接轨以来,中国网民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大众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他们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了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以及中国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表明态度。
首先,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网络媒体的出现从来都是建立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各种合作项目正在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知名的、影响力大的、传统媒体的独家或者非独家付费网上转载将成为主流,也成为各网站之间形成竞争差异的主要方式之一。3知名的门户网站或者综合性网站,他们可以通过与各行业的合作,实现INTERNET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延伸与拓展。例如频道的外包、产品广告的投放、公益事业的宣传以及BBS上网民的互动等等,甚至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移动电话的四重互动,形成的媒体传播的良性循环系统。只要我们将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机整合,使它们形成优势互补,那么必然会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新闻传播领域。
其次,网络新闻媒体的分化与细化。随着网络媒体发展的不断成熟,各大网站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明确,也就造成了网络媒体的分化与细化。网络媒体的分化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或者趋势,一个方向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搜索网站,以百度、新浪、搜狐、谷歌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他们提供给受众或者用户更多的是方便与快捷。这是因为作为同类网站他们关注的领域更加广泛与细致,对于传播模式的创新性与独特性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另一个方向是形成专门性的行业网站,它们关注的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专门性的行业,比如赛迪网、淘宝网、美食天下等,它们提供给受众或者用户更多的是专门性的业务,IT新闻、购物、美食等等。它们也将新闻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新闻与新闻还是存在区别的,专门性的行业网站提供的是具有专门性、针对性的新闻信息。
再次,网络新闻媒体造成人们认知的偏差。网络新闻媒体带给受众的信息是真实性与虚拟性的混合物,媒体记者、编辑并没有对网络上获取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更没有在实践中去考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是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排版、传播。同时,因为人是时间的存在物,只有在时间的延续和流动中,人们才能去感知、体验和思考。而网络技术却大大缩短了人们思考的过程,使人们更关注结果,引起人们意识的虚无化倾向,也就造成了人们存在感的减弱。这种现象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就是80年代后出生的青少年孤独感的增强,幸福感的降低。新时代赋予人们的智能化、科学化,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便捷,还有性格上的叛逆、认知上的偏差。
因此,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对于传媒领域的科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平台,带给中国社会发展的是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冲击。这种冲击表现在现实中的就是政治上的诽谤、经济上的壁垒政策以及文化上的入侵等等。而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就应该增强网络研发与创新技术,誓死捍卫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降低国际网络媒体对于我国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将可能造成的危害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国家广电总局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制裁那些网络黑客以及网络新闻的造假者,给予他们严厉的打击,确保文明、健康、有序的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确保和谐社会的发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谈谈中国的网络新闻》[J]*驻马店日报,2011年3月24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得以普及。在网络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获得极大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媒体经过组合图像、文字、声音等,不断改革网络新闻。评估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不仅是检验网络新闻工作者的方式之一,更有利于网络新闻传播质量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其含义,然后探讨了评估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和方式。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评估方法
当前多媒体获得蓬勃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新闻适时出现。和传统新闻相比,网络新闻让观众具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今后,我们不会被传统新闻所制约,不仅如此,我们也能够成为新闻的者,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借助新闻这一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科学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网络新闻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响。所以,我们必须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深化评估。
一、网络新闻传播效果含义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含义有两重。其一,指的是在受众中,新闻报道产生的效果和传播者的预期是否吻合,一般情况下,效果和吻合度呈正相关关系,当前这是衡量新闻业务水平的指标之一,能够验证网络新闻传播手段的恰当性。其二,指的是在社会中新闻报道引发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影响和负影响两种。该指标能反应媒体社会职责实际履行的情况。网络新闻对新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业务层面之效果,还需要关注起社会层面的效果。受众能够从多个层面被网络新闻传播所作用,层面的不同出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
新闻感知:指的是一条新闻被受众所关注,此为新闻作用发挥的开始。新闻接收:指的是新闻文本所承载的新闻被人们所阅读和接收。这种接收的层次存在差异。就网络新闻而言,可以根据接收信息的量和度进行接收层次的划分。就接收范围来讲,有两个层次:社会接收和人化接收,所谓的社会性接收指的是人们阅读一则新闻后向其他人提供这则新闻,人化接收与此相反,阅读范围仅限于个人。新闻影响态度:对受众来讲,一些新闻对他们的作用仅仅是丰富学识,不能对其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但是一些新闻则能直接影响受众,如,他们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或者对某一事件上我们的态度和观点。新闻影响行为:一些新闻不仅仅能对受众的态度造成影响,还能对其行为造成影响。如,报道关于白血病病人的新闻,很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同情,然后对其进行募捐。但是如果报道和罪犯有关的行为,但是也会出现一些盲目模仿的人。因此,对受众来讲,新闻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新闻报道最终导致的后果可能和传播者的意愿相一致,但是也有可能违背其初衷。我们需要特别警惕一些在良初衷下对新闻进行报道所导致的消极影响。这里需要强调的为,新闻的效果,并非仅仅取决于其质量,还和其报道对象的本质有关,更合受众的心态,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也就意味着对网络新闻传播之效果进行评估,我们不能只关注网络新闻传播工作质量,还是我们对复杂社会情况进行认知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作用
(一)以新闻传播效果为基础对传播策略进行制定网站不仅仅要了解报道的典型新闻的效果还需要重视报道日常新闻的效果,并深入分析其内在原因,然后再对传播的效果进行制定并很好地调整。但是又和新闻的排版、标题等等相关,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哪儿出现问题就在哪方面进行调整。
(二)依托新闻传播效果掌握受众喜好新闻传播效果和多方的作用效果有关,也可以这样认为,新闻传播的效果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和观众的阶段性兴趣和需求有关。深层次分析传播效果,能够更好地把握受众的兴趣,以便于网站据此进行改进,确定网站的定位,制定经营、传播等策略。
(三)依托新闻传播效果体察社会民意上文已经提到,社会环境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作为一个晴雨表,传播效果能够对受众的心理取向加以反应,以便于我们对社会背景提供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研究传播效果对体察民情民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作为关系民生国际决策的参考依据。
三、评估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方式
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估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及其复杂,其不仅仅由一个坐标系所决定,也不能在几项指标上所描述。科学的评估需要多种方式,全面进行。除了对网民的新闻生成行为以及消费行为进行直接观察之外,还需要评估媒体的反应。
(一)以网民消费新闻的行为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1.网络新闻传播效果与点击量(1)新闻阅读率被点击量所反映虽然网站上每天会更新很多新闻,但是有很多新闻网民并不会重视。作为对新闻正文阅读率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准之一,新闻的点击量对一则新闻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新闻的点击量指的是打开新闻正文的次数,层次化文本是网络新闻的呈现方式牟其中文本层次的最核心部位是正文,所以,新闻正文的点击量(阅读率)能够体现其被手中的关注程度。(2)受众阅读偏好被新闻排行榜的表现所反映所谓的新闻排行榜指的是以新闻点击量为基础,把很多新闻排列而出,然后进行(定时)。依托网站的统计数据,新闻排行榜向受众公开,这些数据是网络阅读环境下直接感知的因素,正如一个“场”,会对手中的阅读选择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研究受众的心理来看,一般观众会习惯阅读点击量高的新闻。“正反馈效应”也会在排行榜影响个体阅读取向下产生,也就意味着引起社会关注的新闻会得到更大的关注度,点击量会持续上升,点击量高的新闻则无人知晓,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其会对整体网民的取向造成一定的影响。风向标是新闻排行榜的意义所在,作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反应网民阅读的兴趣和取向。但是,我们不能把其作为网友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分不开。因为在特定的阅读环境下,人们之间的影响会让非理性的部分更大。显然我们不能被不理性因素干扰的阅读取向作为社会的价值取向。如,新闻网站中的花边新闻、八卦等等点击量很高,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为依据说人们度这一类的新闻比较关注,人们对严肃性新闻的需求也很大。2.网站访问流量和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由于网络新闻文本的层次性特点比较突出,新闻对受众进行影响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文本阅读的方式。对标题进行浏览也是新闻作用的一个方面。也就意味着,我们衡量传播效果的时候,我们应该对访问网站新闻频道的量进行参考。统计新闻频道的流量不仅需要检测常规检测,还需要细化统计和分析流量,这主要包括:对分时段的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流量存在不同,分析其内在的变化关系,可以了解受众访问网络的规律,以此掌控自身发表新闻的节奏,以便于和受众网络访问行为向符。分地域流量的统计和分析:依托网站IP地址了解流量的区域分特点,能够让网站了解哪些地域喜欢新闻的种类,为传播策略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分类别统计和分析流量:网站不仅仅要分析和探讨新闻频道的总流量,还需要统计不同类别新闻的访问量,分别统计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财经等等,对观众的新闻关注度进行深入了解。不仅如此,还能对查看访问流量较高的新闻类别,探讨其访问量高的原因,为今后新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网民搜索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我们认为网民对新闻搜索是一种消费行为,但是其获取的方式存在差异,但是他们的新闻定向性较强。这也是评估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方面之一。网站能够自动记录热门搜索关键词,记录的搜索词中是对新闻报道热点的反映。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能够剖析网站观众的喜好,然后制定合理的传播措施和策略。
(二)从网民的新闻生产行为看网络新闻传播效果1.网民评论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1)评论量是对新闻以及新闻报道、时间社会影响力的最佳反映。要是对该新闻受众不仅阅读而且还在其下留言互动,并积极的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这就说明新闻报道对受众产生深层次的作用。所以,评论量对对新闻时间及其效果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么可以用多种方式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受众的评论也会被分散,为了对其传播效果进行科学的衡量,应该统计统一主题评论总量。(2)评论量对受众新闻关注度进行影响。回帖量以及评论不仅仅是对新闻报道当下的影响力的一种反应,更会反过来对读者的阅读取向佳艺影像,所以,其是对新闻报道效果进行提升的方式之一。在排行榜等方式的作用下,能够凸显新闻,有助于保障其关注度的进一步提升。(3)社会意见隐藏在评论中。新闻评论或者回帖能够对社会以意见以及分布和走势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观点在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上表现的更为突出。有的时候,网络舆论也是从其而出。所以,检测回帖的数量以及内容,不仅仅是评估新闻传播效果,更是舆情监测的重要组分。当前国内很多部门对回帖这一社会意见表达渠道的获取,更在进一步完善其检测。2.网民转发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与单纯的阅读新闻不同,受众的转发行为更为主动,其不仅仅代表某一受众观看到这一新闻,更意味着受众对此新闻的认可程度,希望和别人分享、也就意味着,新闻的转发量更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加以反映。受众把新闻转发的途径有很多,博客、朋友圈、空间、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等。即时通信在测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前面几种方式的检测比较容易实现。3.网民收藏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网民可以通过软件工具等,收藏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或者把文章分享出去。当前,国内大多数新闻门户网站都有此功能。通过对某一新闻收藏量进行监测,能够了解受众对新闻关注的实际情况。
(三)从媒体的反应看网络新闻传播效果除了网民的各种行为外,其他媒体的相关反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网络新闻传播效果。1.媒体转发量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除了关注网民的转发外,好需要关注其他新闻网站转发本网站的新闻量,这也是衡量新闻影响力的指标之一,也能用于评价新闻传播效果的评估。2.媒体的跟进报道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一些报道具有普遍意义或者重大意义,虽然在某一网站上首发,但是要是其他媒体对其价值有所认同,一定会以此为基础进行系列报道。一条新闻引发的后续报道及其强度、频率等,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原始网站的传播效果。
四、辩证认识网络新闻传播效果
虽然评估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机械、片面的看待一些评价指标。虽然衡量新闻传播效果的主要参考系为评价指标,但是这并不是对其进行衡量的唯一标准。对上文中所述评估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下面所述的问题加以重视。综合考察各项指标综。在不同的坐标系统得到的坐标(指标)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网络新闻传播效果和质量。仅仅对某一指标加以重视,会让我们走入偏颇、狭隘的境地。如,要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仅仅使用点击率这一指标,或者对点击率过分的重视,那么会让我们错误的认识该网站访客的价值观和取向。
五、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会发现新闻的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对其传播效果进行分析需要我们辩证的认识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根据本网站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指标对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进行衡量,以便于我们科学的认识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措施,提升问网络新闻的传播量。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深入分析和研究,使用多种方式,促进网络新闻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田温然,崔丽.新世纪以来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05.
[2]高国营.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的十大矛盾———网络新闻编辑业务的辩证法[J].新闻记者,2004,10.
[3]彭兰.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J].国际新闻界,2009,05.
[4]彭兰.网络社区对网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网络新闻处于新闻评论和互联网的交汇点,它在传统媒体评论内容和形态上异化出自己的特点。专题新闻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因此,在专题新闻中往往要求提供大量的系统的背景材料。
【关键词】
网络新闻;专题新闻;网络评论
当今的时代是电子媒介的时代,网络再也不像20年前的电视一样,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到了。现在,网络的飞速发展给社会以强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网络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新闻和广告更是网络上的“重头戏”,网络新闻的发展是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为媒介,延伸出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网络新闻。
1 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分为专家评论、编辑评论和网民评论,无疑最具互联网特征的首推网民的交互性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体现了网民的基本需求:一是“交流性”,互联网提供了一个网民交流的公共场所,大量意见和观点通过网络媒介汇集、交换和传播。二是“参与性”,网民通过网络传媒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网络新闻评论处于新闻评论和互联网的交汇点,它在传统媒体评论内容和形态上异化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新闻评论较之传统媒体评论,无论其蕴含的内容、表现的形式,抑或承载功能、社会的作用都有很大的区别。充分认识网络评论的特点,对于发挥新闻评论积极的社会作用大有裨益。
1.1 网络评论的开放性
网络受众追求开放的新闻信息传授在互联网络上比较传统媒体更容易得到满足。开放的心态、平和的态度是网络评论实现传播和交流的基础。
1.2 网络评论的参与性
最具互联网特征的网民评论,为一切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今天的网民对于网络新闻不仅仅满足于消费,而表现为强烈的参与。它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的空间。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网友广泛参与,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可以看作是一种“互动式评论”。许多网站在新闻栏目开设“我要评论”且人气很旺,就说明了这点。这种及时交流反映民意的速度之快,显示着网上舆论极具更新的趋势。
1.3 网络评论的随意性
以网民为主体的网络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带来了新的内容不确定性。网络评论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即时交互等网络特性,导致“无害的”网络新闻评论的外延远比“有益的”网评概念来得宽泛。他们的客观存在对互联网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对丰富网民的文化生活也有促进作用。由于网络评论反映社会的多元而驳杂,还导致有些网络新闻评论总体上是有益的,但是评论枝节上有一定的不正确之处。
2 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网络新闻的发展,其网络新闻采访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样式,与传统新闻采访相比较,网络新闻采访具有如下特点:
2.1 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
网络新闻采访所采用的采访工具主要是全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可以与这一网络想通的一系列全数字化的新闻采访和传输工具。
2.2 采访内容的多媒体性
网络新闻采访是以多媒体新闻素材为其采访对象的,其采访涵盖和融合了传统三大媒介新闻采集的内容,即由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采访,又包括声音和动态视频的采集和摄录,是一种多媒体的全方位的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2.3 采访方法的交互式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其交互性,这一特性也能从网络记者和网络新闻采访方式中体现出来。
3 专题新闻的特点
3.1 专题新闻以大事件为原材料
专题新闻通常报道的就是大事件,具有特大的影响以及重要的历史时刻和重大意义的事件。专题新闻没有新闻报道那么简略和及时,它通常要彻底的调查整个事件,进行跟踪调查,从而找出事件本质的信息,做成强力度报,来感染受众。
专题新闻的篇幅一般很大,报纸、广播、电视都是如此,这样由于媒介条件的原因。一般专题新闻都是以连续报道为主。
3.2 专题新闻具有连续性
专题新闻比较特殊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连续性,即指专题新闻报道某一新闻或事件会连续若干期追踪报道,这样能使读者更加重视这篇报道,也加强了新闻的重要性和感染力。连续性报道,也叫做调查式报道,是一边采访调查,一边发出报道。随着采访调查工作的进展,刊发出一系列连续性的报道。人们从连续性报道中,一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新闻事件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记者采访调查的进程以及每步采访所形成的思考。
4 网络新闻与专题新闻的关系
专题新闻,原来是报纸同广播电视相抗衡的主要报道方式。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报道方式。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因此,在专业新闻中往往要求提供大量的系统的背景材料。专题新闻崛起的深层原因是读者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相对的变得越来越小,地球上很多事情的发生,事态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为密切相关。人们需要从大众传媒上获得信息。了解周围的变化,以确保自己的行动,瘦众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意味着什么,与自己的关系如何。
在这种情况下,专题新闻受到大众的欢迎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由于网络新闻专题的全方位、猛烈的冲击,似乎专题新闻要寿终正寝了。其实不然,由于网络新闻专题有可能使受众迷失在数据里,受众最终返回新闻专题主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大大影响了传播效果。且网络新闻专题由的仅仅是简单的资料汇总,没有梳理等等一系列的缺点使得专题新闻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散发理性的光辉。
5 网络新闻与专题新闻的异同
首先,从网络新闻的特点看,网络新闻具有开放性、参与性、随意性、集纳性,这说明网络新闻的刊登与报道可以随意一些,而且报道面非常广泛,利用开放性的特点,来报道各方面的新闻。
开放的心态、平和的态度是网络评论实现传播和交流的基础,网络新闻评论还可以看作是一种“互动式评论”。它的客观存在对互联网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对丰富网民的文化生活也有促进作用。由于网络评论反映社会的多元而驳杂,还导致有些网络新闻评论总体上是有益的,但是评论枝节上有一定的不正确之处。它要求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不断向专题评论充实最新最快信息,争取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进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横向报道和背景资料等容纳在专题新闻评论中。
其次,从网络新闻对人民意愿的影响上看,网络新闻评论是在网络媒体上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网络媒体论坛,是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为网民提供的就新闻和社会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的场所,是在相互传递和交换信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用户交流网。因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网民的广泛参与,往往在重大问题发生时具有迅速形成舆论的功能。论坛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使其更具网络特点。
因此,网络新闻与专题新闻的异同就在于其本身的特点,以及二者对社会和对人民的影响不同,各有所长,也都互相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二者都深受大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田勇.《浅论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M].中国宁波出版社,200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