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第1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今年全球金融经济的基本格局是“再调整”,包括三大结构调整:全球金融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与货币周期的结构调整。这些调整将为2014年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挑战。

2013年这一页翻过去了。走进2014年,全世界正以充满希望与不确定性的姿态迎接新一年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

在经历全球危机重创后,主要发达国家正逐渐走出过去3年的低增长,步入缓慢复苏与增长的新阶段。新兴市场在保持危机后数年内相对稳健的表现后,过去半年却在“缩减QE(量化宽松)”的阴影下经历了一波动荡。

回顾整个201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认为,全球经济复苏赢得了动力,但世界经济仍然没有达到马力全开的状态——未来几年可能依然动力不足。IMF的最新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GDP将增长3.6%。这个数字虽相当漂亮,但仍低于约4%的潜在增长水平。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还有更多工作要做。IMF副总裁朱民前不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全球金融经济的基本格局是“再调整”,包括三大结构调整:全球金融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与货币周期的结构调整。这些调整将为2014年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挑战。

全球货币政策“分道扬镳”

2014年全球经济政策最明显的一个趋势是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分道扬镳”:美联储将从本月起开始将QE3每月的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减至750亿美元。但日本央行正在货币宽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欧洲央行仍然面临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压力,英国央行在短期内也不会开始收紧政策。

由于宏观数据见好,美国经济正强劲复苏,即使美联储开始缩减QE,但“缩减”并非“收缩”,今年美国的货币政策整体上仍将保持扩张性。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期QE将持续至2014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加息则可能要至少到2015年。

尽管日本央行的“量化与质化宽松(QQE)”货币政策正帮助日本稳步走在摆脱通缩的道路上,但去年4月起执行的消费税可能会扼杀经济复苏的萌芽,市场预期日本央行今年夏天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宽松规模。

在欧元区,随着通胀率下行至1%以下,欧洲央行仍有空间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能力。

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各不相同,政策差异性在2014年或将继续。更容易受到美联储缩减QE影响的国家往往是那些曾有过信贷泡沫史、资本账户开放、高额经常账赤字和外债的国家,例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土耳其等。

花旗在其最新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14年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大可能出现转折性的变化,财政政策紧缩也不至于影响经济复苏。新兴市场经济或受美联储缩减QE的干扰,但重陷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尽管货币政策不如2013年宽松,财政政策紧缩却会有所改善,结构性改革虽缓慢但仍有可能在全球的不同角落生根发芽。

因此,从宏观经济政策整体来看,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在内的三大政策走向将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结构性改革挑战

在增长回暖的同时,2014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将面临结构性改革的挑战,其中改革顺序和执行力是关键。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最艰巨的任务还在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在经历过去的强劲增长后,从2011年开始不断放慢增速,如今开始平稳,继续下滑的风险已较小。

朱民同时认为,新兴市场的财政空间正急剧减少,货币政策扩张得很厉害,经济结构面临挑战。所以,2014年新兴市场要继续稳住发展,必须应对结构性挑战。

他强调,新兴市场的结构性改革包括重建财政空间、重新紧缩货币政策、加大结构调整,包括对市场和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结构调整,才能把经济稳住。

中国经济面临三重挑战,即如何在控制信用和房地产泡沫的同时避免金融紧缩和周期性经济失速。中国政府拥有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中央计划工具和机制,或可以从“金融过度”中实现有控制的退出,但仍存在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剧烈调整的风险。

第2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着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着,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着。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学生主体性;合作探究

财政的作用是普通高中思想品德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内容,它是整本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重要的它还是高考的必考考点。但是学生对这一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高一学生。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并反思新课改模式,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根据情况我分了三个小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展示。感觉效果很好。我之前都没想到学生会说得这么好,可能是太不相信学生了,其实他们的灵感一旦被我们教师激发,会有无限的潜能。所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政的作用在教科书上主要有三点:第一,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第二,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第三,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其中一、二两点很容易理解,教师不必多言。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就是第三点。这里我想就第三点谈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的。

要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即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关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名词解释在书本第66页。让学生先自学,做到心里有数。)如果不平衡,会导致经济大起大落。这里让学生回忆前面讲过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学生犹豫了一段时间,慢慢就有学生想起来:也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这里教师不要急着帮学生回答,因为学生回忆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所以要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二者经常不平衡。当然解决不平衡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发挥财政的作用。具体如何发挥作用,学生在理解保持基本平衡的要求之后,根据书本讲述和材料进行合作探究就简单多了。

大屏幕展示:

“材料一:2014年中央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

材料二:2014年中央财政增加基建投资,共投资437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居于第一位的“三农”和重大水利设施,居于第二位的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城镇基础设施,居于第四位的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生态。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

(分工:第一组讨论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第二组讨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第三组补充)

第一组展示讨论成果,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导致经济发展滞缓。题目材料都是在增加支出,明显是需求不足。我们组认为通过财政最好的办法是扩大社会总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总需求。其中财政支出应增加,税收应减少,这样就可以增加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从而达到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根据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缓,中央财政增加民生支出和基建投资,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扩大消费需求,从而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第二组展示讨论成果: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出现经济过热的情况。这与材料经济态势情况正好相反。因为老师之前讲过一定时期社会总供给是一定的,我们要想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抑制社会总需求。关于财政,我们刚预习过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所以我们就可以从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发挥作用。对于财政支出,我感觉应该是减少支出,这样才能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投放量,从而达到抑制总需求的作用。同样道理,还可以增加税收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第三组补充:他们两组的措施好像正好相反,书上好像也是这样,我们组想问问是不是经济过热和经济滞缓和前面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有什么关系?

第4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扩张性

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调整了宏观调控策略,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一、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理念长期化的隐忧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态势,总体上已由“经济短缺”过渡到“经济过剩”,“经济过剩”有可能成为我国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常态”。对此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我国近几年大规模财政赤字及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

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从短期看,的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不管哪个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都要受到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财力做后盾,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难以支撑的。虽然从1999年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来看,我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2.93%(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60%左右),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为17.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30%左右),说明我国国债的发行仍有较大的余地;但从国债偿还率指标来看,我国1999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6.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10%左右),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再从债务依存度看,这一指标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全国债务依存度1999年达30.6%(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20%左右),而中央债务依存度更是高达9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30%左右),都远远地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标准。1998年以来,整个国家财政有1/4的支出、中央财政有1/2的支出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这充分显示出我国财政的脆弱性,必将对我国未来的财政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距国际警戒线较远,但实际上我国的财政债务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债务并没有现实可比性。因为西方的财政债务一般都等于公共部门债务,而我国的财政债务一般小于公共部门的债务。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准国债项目;二是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中的潜在损失;三是隐性养老金债务。显然,如果只单纯计算国家的财政债务,而不把以上三个项目考虑在内,就自然会低估政府债务规模;反之,如果把以上三个项目计算在内,则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就会大大增大。在我国,由于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所有公共部门债务的实际最后承担者,所以,我国的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要远远高于财政债务规模。据有的学者估算,1999年我国公共部门的实际债务已超过当年GDP的50%,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其次,“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加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保持良好的信心,一定的财政赤字规模(由此导致的国债规模)就是可以承受的,也不会导致什么财政风险,即随着赤字与债务的继续增加,到未来的某一天,政府既无法用财政结余来弥补赤字,又不能通过借新债来换旧债和弥补赤字,且又得不到国际上的有力援助。那么,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多印发钞票;二是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的破产,这两者都意味着经济或政权的崩溃。本人认为,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本来是在萧条时期应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经济结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等,在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下,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减弱,这些问题就又会重新暴露出来,对经济增长形成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

再次,政府债务筹资,也需要支付成本。就政府债务而言,其成本就是债务利息。一般来讲,债务筹资成本是与政府的信誉成反比。但是,即使信誉再高的政府也不能做到一味地以低利率在国内外无限量地借款。在一般情况下,债台高筑的政府信誉级别与其债务规模成反方向变动,而政府的债务风险却又随债务规模的扩大、信誉级别的下降而增加,如俄罗斯财政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要靠政府机构来运作,并与行政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要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容易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弱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效率。由于我国目前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法人财产主体,所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失误、效率低、效益差的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公共投资被贪污、被侵占、被挪用和大量流失现象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都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

二、改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几点思考

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是相互交织、相伴而生的,采取简单的总量扩张政策是难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却始终启而不发,关键在于日本未能将结构调整政策有效地结合于总量扩张政策之中,未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扩大财政赤字与大规模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的增加,必须建立在财政收入可靠增长的基础之上,同时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5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而中国的基础经济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向好的,尽管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减缓,但消费者信心指数仍然稳定,私人消费以每年约10%的比率增长,上千万的农民工工资待遇持续提升,私营部门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化的扩张,教育水平的改善以及劳动力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是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的一部分。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家庭成为“中产阶级”,进而提高了他们的边际消费。这些都是所谓的“简单”增长,在其他亚洲经济体的赶超发展过程中有着类似的增长模式,且这一增长仍在继续。

同时我们还需认识到中国自身经济在几个方面的脆弱性。

2008年9月〜10月份,中国宣布了4万亿人民币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该政策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存在两个遗留问题。地方融资平台由于过度负债而产生了潜在的不良贷款,而地方财政已经完全分配,售地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也是有限的,同时售地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已越来越多地用在了建设保障房以及水利灌溉等方面。

另外,房地产泡沫未完全消化。自2010年5月到现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针对房地产投机以及增加保障房供应量,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成功的。但是,潜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旦放松货币政策,房产泡沫仍会继续膨胀。

就业数据是风向标

从数据上看,PMI指数维持在50以上。同时虽然经济增长率下降了,但当前就业市场依旧强劲。就业应该是核心,我们应当时刻观察就业情况而不是GDP增长的数字。如果GDP增长能维持在8%,且就业方面没有系统性的问题,中国经济就是健康的。

有人担心上百万的人找不到工作,我们对这个数字持质疑态度。人口统计资料在变化(当今劳动力市场新增的年轻人减少),这也意味着我们无需像上世纪90年代一样担忧就业问题。如果有上百万的人难以就业,那么对于农民工工资的大幅上涨就难以解释了。据调查显示,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上调幅度达10-15%,有些地区甚至高于这一比例。

中国应当监督就业市场的动向,并且时刻做好应对全球出现更为严重衰退的准备。如果一场冲击确实发生,或者全球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恶化,我们便需要作出回应。

放松货币政策并定量控制信贷

如果需要的话,货币政策可以放松。最优的做法将是降低21.5%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放开更多的信贷流动。在降低利率方面的需求会更小,当前的利率已经很低了,继续降低利率只会对经济造成伤害。可能需要放松贷款控制,但仍然需要央行控制由银行所扩展的新的信贷量。只要中国保持低的实际利率,对信贷的需求将层出不穷。没有定量控制的话,我们将会得到另一个信贷井喷。中期看来,中国需要找到一个货币政策可以领导、而不是滞后于经济周期的机制,来阻止刺激性的低利率使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许多都是由于银行信贷太廉价造成的,比如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决这些问题意味着政府在降低利率方面应该非常谨慎。如果中国需要刺激信贷增长,可以降低准备金要求,而当周期到来时需要再次提高利率。此过程中,由于担心热钱流入,中国需要正确的货币政策以统筹更为底层的资金。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在更深层次的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正确的财政政策是 “财政刺激”,该措施能衡量整体预算平衡的变化。鉴于当前的财政政策是紧缩的,中国有空间转移到一个真正的财政扩张的立场,一旦需要,就通过增加开支来实现。增加的资金应当被输送到地方政府平台运作的基础设施项目,好项目大都面临融资困难。

这是以巨量财政刺激改善升级的明智方式。中国已经增加医疗开支,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九年的免费义务教育也是进步,虽然一些学校似乎仍收取额外的费用,但中国可以做得更多,比如提供免费高中教育等;可以成立国家基金,让更多的农村贫穷的、有潜力的学生进入大学。

中期,中国需要处理与财政政策相关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推动表外债务的处理。地方政府和铁道部的债务,大部分由银行持有。银行业监管机构已经很努力地保护银行,防止债务在与他们接触到的当地政府平台上翻一番,人们不愿意见到问题的积累。

中国需要通过中央预算来建设基础设施。这样可以监控其质量,衡量支出的节奏,并确保人们正确地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同时驱动银行做好分内事,即发现好的企业然后帮助他们成长。另外,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如果公众被要求购买其债务,则需要详细的预算。监督是关键。

人民币转强是趋势

自本世纪初以来,为保护出口商和创造就业机会,中国一直保持人民币弱势地位。但由于国内需求的发展,和国家战略要求的演进,中国可以走向一个更强势的人民币政策。这将推动中国出口在价值链上的位置的上升,确保海外资产的低廉,并帮助全球需求。保持人民币的弱势地位,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会带来更多的通胀和资产泡沫累积。

一旦人民币达到接衡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水平,提升利率将变得更为容易。假设我们没有受到一个大的外部冲击,现在可以是人民币行动的时刻。如果美元下跌,与美元挂钩,甚至是爬行钉住汇率制,都对中国不再有好处。

外汇储备是重要的,但它并不是国家真正的财富。当然,我们需要在危机中,利用外储以保护国家,但持有3.5万亿的的投资组合,很难想象它会不断下降到危险的低水平。事实上,人们可能会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所付出的代价。这是为了支持中国的出口,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利用所赚取的利润吸收全世界的制造技术。

第6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来说,国债市场将长期成为重要的议题。这是因为,上世纪末以来,需求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常态,所以,努力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大进一步重申了这一战略方针。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财政赤字,以及相应的国债规模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加,都将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深入研究国债问题,应当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重点之一。

由于国债兼有财政和金融的双重功能,围绕它的研究一向就集中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本文将在这一背景下展开讨论,重点则在于分析国债的规模问题。

一、从美国国债规模缩减谈起

关注国债市场运行及其理论研究动态的人们一定会注意到,1997年以来,在全球金融界,掀起了一波新的关于国债问题的热烈讨论。讨论的因由来自美国:这个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时间最长,国债未清偿额规模最大的国家,预算开始出现盈余。1998年和1999年,美国财政盈余分别为690亿美元和1230亿美元,由此,美国财政部开始在市场上净额清偿国债,致使国债余额下降,进而导致其占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统计显示:公众持有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已从1994年的50%降至1999年的40%,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之势。在资本市场上,国债发行所占的市场份额已从1995年的38%降至2001年的14%,同期,其余额所占份额也从33%降至16%,并且首次落在抵押贷款债券和公司债券之后,在全部债券中名列第三。

赤字的消除和赤字国债的发行额及国债余额的下降,固然使美国的国民经济和全体国民受益,但是,它也给财政证券的管理,特别是给金融市场的运行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新的课题。问题的焦点是:在预算持续出现盈余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调?这个问题当然涉及很多方面,但其中最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国债的净额清偿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人们普遍注意到,财政部在市场上清偿国债,已经在金融市场上造成了严重的流动性不足。这是因为,国债已成为所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储备资产(所谓“二级准备”)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所要买卖的主要资产。所以,该资产的迅速减少,几乎使所有的金融机构均感到流动性不足,同时也使得中央银行感到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展开公开市场操作。

众所周知,美国财政证券具有信誉高、流动性强和可减免所得税等多种优势,它不仅是投资者的理想选择,也是其他固定收益证券的基准价格。规模庞大且交投活跃的回购市场和期货市场,更为投资者进行套期交易、规避风险提供了便利。财政证券余额的下降、发行规模及发行周期的变化,将对其流动性、交易活动和竞标差价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从而削弱财政证券基准价格的功能。在新的情况下,如何保障财政证券市场实现其三大目标,即,始终保持充足的现金余额、降低纳税人的融资成本,以及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以维护其基准价格的地位,成为财政证券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为了减少财政证券余额下降对其金融功能的影响,美国财政部在债券管理上做了若干新的尝试和努力。(1)降低发行规模,维持国库券定期发行的周期不变。1996年,国库券每周的发行规模平均为200亿美元,1998年降至140亿美元,降幅为28%,1999年后又有升降。(2)将定期发行有息证券的次数从每年39次减少至26次。为此,财政部取消了3年期和30年期国债,将5年期国债从按月发行改为季度发行。这种调整,为财政部继续发行大量的、流通性强的基准定价证券奠定了基础。

然而,仅凭简单的规模调整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债管理的需求。为维持不同期限债券的规模,美国财政部进一步启动了三种新的债券管理工具:(1)在一级市场上重新拍卖(reopening)已发行的债券品种,以增加此种国债的余额,提高其流动性。根据原有发行贴现规则(OID),只有当发行价格跌破一定幅度后,才可重新拍卖。按照新的规则,财政部有权在债券发行一年内重新拍卖,从而有效地维护基准价格债券的规模和流动性。(2)回购未到期债券。这种回购的优势在于:可以维持基准价格债券的规模和拍卖的规模;可以灵活地调整债券的期限结构,在不影响现有债券期限的情况下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回购可作为现金管理工具,在一定阶段内(如四月份税收余额大于财政支出时)吸纳过量的现金余额。(3)尽管没有弥补赤字的需要,财政部还是发行了一种为期4周的短期债券,以缓解市场上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几年来,这种发行进行过多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证券基准定价功能不断减退的同时,美国联邦机构债券的基准定价的功能却日趋显现出来。1998年1月,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就效仿财政部,开始发行投资组合大、不可提前兑现的“标准价格中期债券”(BenchmarkNoteProgram)。1998年4月,联邦住宅抵押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参照价中期债券”(ReferenceNoteProgram)。紧接着,1999年3月,农户信贷银行启动了“指标长期债券计划”(DesignatedBondsProgram),同年6月,联邦住宅贷款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全球债券项目”(TapIssuanceProgram&GlobalDebtProgram)。1999年11月,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公司还推出了“短期基准价格债券”(Short-termBenchmarknote)。尽管这些机构每次发行的基准价格债券的规模均比财政证券的规模小(约为国债的1/5—1/2),但是,经过若干年的此盈彼消,情况势必发生重大变化。1999年,公众持有的联邦机构债券余额为1.4万亿美元,国债为3.7万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2倍多;到了2001年,两者的规模分别达到2.2万亿美元和3.0万亿美元,已经相差不多了。预计,到2007年,联邦机构债券市场规模就可能超过财政证券市场。人们希望,联邦机构证券将取代国债,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其他定期收益证券可参照的基准债券。

从文献上看,因财政部净额清偿国债而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在美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若干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就是一次。当时,由于战争结束,生产得到恢复,经济增长强劲,运用财政赤字手段来筹集战争经费的必要性消失,政府预算开始出现盈余。面对此状,美国政府开始在市场上净额收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行的国债。当时就曾出现了金融部门流动性不足的现象。应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就是财政部紧急发行了一笔非赤字国债。我们看到,这一次,财政又一次出现盈余,同样的政府债券净额清偿的现象也开始出现,继尔,同样的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又一次出现,而且,财政部采取的补救措施也基本相同。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政府更多地借助了政府机构债券来填充财政部债券净额清偿留下的空白。如果考虑到这两类债券均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共同点的话,美国当局这一次采取的对策事实上是乏新可陈的。

从美国的经验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点认识:(1)国债不只是一个财政问题,甚至不主要是一个财政问题;它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金融问题。(2)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无论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如何,发行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市场,是维持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3)退一步说,如果财政部因种种原因一定要减少国债的发行,金融市场也一定要找到另一种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债券(在美国,即政府机构债券)。我认为,上述第二、三两点尤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因为它指出了用政府信用(通过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来支撑金融市场运行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可能性。

二、国债的财政观点

从理论文献上看,对于国债问题,从财政角度和从金融的角度所做的分析以及得出的结论,几乎完全相反。

立足于财政角度展开分析,人们对国债基本上持比较消极的否定态度。普遍认同的看法是:财政运行必须遵循“谨慎财政”原则,即必须追求收支平衡,不到万不得已,政府不出赤字,当然也就不发行国债。与此相应,一旦财政预算有盈余,政府便自然地要净额清偿国债。

不妨将此类观点称作关于国债的财政观点。与此相关的几个主要观点如下:(1)政府赤字以及相关联的发债有排挤效应,因此,发行国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认为,相比政府而言,市场和民间企业是更有效率的,它们能够更好地使用经济资源。政府通过发债挤占了民间的资金,因此会使整个经济的效率降低。这是关于国债的一个基本看法。(2)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现在的债就意味着未来的税,二者没有太大的差别。既然如此,政府就不应当发债。这种观点认为,债的经济效果和税对经济的效果是一样的。然而,最近的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表明,“李嘉图等价”成立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非常严格的。而这些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完全具备。因此,李嘉图等价原理并不是经济的现实,我们不能用它来评判国债的经济影响。(3)从“代际交换”角度看,这一代人发行债券并安排支出,其实质是提前占用了本应由后人使用的一些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使用(而且常常是滥用),会给后一代人使用资源造成一些缺口;后一代人会因此而承担沉重的负担。在一定意义上,这种说法与李嘉图等价异曲同工,即,它们都特别强调,这一代人用发行国债方式筹集了资金,就要由下一代人用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偿还。当然也有不同,这就是,“代际交换”观点更关注实际可用的经济资源的消耗问题,其讨论的重点在实体经济层面;而李嘉图等价则更多考虑的是资金的跨代运作以及带来的相应问题。(4)从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来看。在理论上,国债的增加容易导致较高的利率,货币当局若想降低利率,则须增加货币供应,因此,国债的增加将导致货币政策扩张,长期来看,则会引起通货膨胀和较高的名义利率。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却无实践的支持。以美国为例,至少在上世纪的肋、90年代,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没有明确的这种反应。(5)政府大量发债,会降低私人部门的储蓄意愿,从而降低全社会的储蓄率,并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这是因为,储蓄率,以及长期来看由之决定的投资率,究竟还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简言之,从财政角度出发,如果确认谨慎原则是健全财政政策的立足点,则对财政赤字以及与之关联的国债一般持否定态度。从总体来讲,虽经多年发展,这种财政观点依然没有变化。凯恩斯主义也罢,自由主义也罢,新古典主义也罢,一旦财政出现盈余,都是主张立刻要清偿政府债务的。可见,平衡预算,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等等,是财政当局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是其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

当然,在财政界也有其他的看法。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认为公债和私债不能等量齐观。这种看法认定,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说,公债是从左口袋掏钱放到右口袋里,而且,发行公债,在整个国家中,并没有任何人感觉到增加了负担,相反,倒是很多人感觉到金融财富在增加。而私债就不是这样。私债虽然并不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负担(因为,在宏观层面上算账,债权和债务是相互抵消的),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主要是债务人),私债一定是净的负担,因而一定会改变很多人的行为方式。不过,在财政界,这种观点并不占主导地位。

三、国债的金融观点

与此相反,对于国债,金融界一般持比较积极的态度,至少,金融界的人们一般不会去讨论国债规模是否过大的问题。

金融界对于政府债券市场的认识,是以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为基础的。在这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政府债券市场作为核心金融市场的特性,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两个主要内容。

在金融理论中,“流动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一般意义上,它指的是“资金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即金融资产迅速变现而免遭面值损失的能力。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流动性问题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因此,保持流动性,成为金融体系健全运行的基本原则之一。

“市场流动性”尽管在原理上与“流动性”相通,但毕竟存在较大差别,如果说流动性着重刻画的是微观经济个体取得资金的便利性的话,那么,市场流动性则侧重刻画的是金融市场的运行状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解说,市场流动性指的是“市场的参与者能够迅速进行大量金融交易,并且不会导致资金资产价格发生显著波动”的情况。仔细体会两个定义的差别,大致可以这样认识:市场流动性是全体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状态的综合反映,它是一个更整体的概念。而市场“流动性”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刻画某一市场的流动性状态,人们通常使用交易规模、交易者数量、交易频率、价格波动幅度等一系列指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清算银行推荐使用密度(Tightness)、深度(Depth)、弹性(Resiliency)等三个指标来对之进行深入分析。

我认为,相比而言上面的指标中,后三个指标有其更反映本质的优越性。(1)所谓市场密度,指的是交易价格偏离市场中间价格的幅度,它反映的是与市场价格无关的交易成本,通常可以用债券买卖价差(bid—askspread)来刻画。一般地,债券买卖差价越小,市场密度越高,说明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效率越高。反之则相反。度量买卖价差的方法有几种:一是交易商报价的价差(quotedspread),二是一段时期中交易价差的加权平均(realisedspread),三是实际交易的价差(effectivespread)。从效果上看,后一种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价格的实际变化及其发展趋势。(2)所谓深度,是通过不会影响现行价格的市场交易量来加以反映的。实践中,人们一般用某一既定时期间做市商(market—maker)交易订单中的交易量来刻画,也可以通过债券的过手率(年交易量/未清偿量)来反映。一般地,不影响交易价格的交易量越大,说明市场越有深度,市场效率越高。(3)所谓弹性,指的是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恢复均衡的速度。从其实际意义看,市场弹性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刻画的市场深度。通常,人们通过观察、比较新的债券交易后市场恢复正常状态(买卖差价、交易量、价格水平)的速度来确定市场的弹性。显然,市场在新的交易冲击后回归其初始状态的速度越快,该市场的弹性越大,市场效率越高。

[next]

一般说来,各种金融市场在提供流动性方面,能够自主地做出一些制度安排。而且,市场流动性存在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该市场是可以“自我强化”(self—fulfilling)的。就是说,如果市场参与者预期市场的流动性在可预见的将来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他们就更愿意持有债券,就会更积极地从事交易。相应地,市场的流动性就越高。但是,市场流动性仍然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征: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好处是“外溢”的,所有市场参与者和整个经济都能以“搭便车”的方式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因而,单个市场参与者缺乏足够的促进和维持市场流动性的积极性。这就意味着,公共部门(财政部、中央银行等)在促进市场流动性方面应该发挥积极的主动作用。

上面所说的市场流动性是就金融市场整体而言的。在现实中,一国的金融市场通常由多个子市场构成,而且,市场的运作通常会环绕一个核心市场展开。具体言之,在金融体系中,如果存在这样的一个市场,该市场的债券存在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资产结构中,从而,其充分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效率,这样的市场就可被称为核心金融市场(corefinancialmarket)。在绝大多数国家,国债市场正是这样的核心金融市场,因为,国债的规模巨大,发行主体同一(政府),不同国债的付息时间、期限均较稳定,所以,不同的国债之间的替代性或同质性(homogenous)更强。同时,国债作为一种零风险资产,是其他资产定价的基准(benchmark)和众多衍生金融资产(例如回购、期货、期权等)的基础资产,也是交易者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

市场流动性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能够提高市场参与者对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信心,二是提高货币政策的操作效率。

一个发达的国债市场所以能够提高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主要有三个原因:(1)它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一种无风险(无信用风险)的资产,使之成为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社会公众的主要投资对象。(2)由于国债具有无风险的特征,借助它,市场可以计算其他债券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3)国债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组合、减小资产风险时的一种重要资产。

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政策条件方面看出来。我们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同时实施金融监管。这两项功能得以顺利履行,均以金融市场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为前提条件。既然发达的国债市场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它对于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和金融监管效率的涵义就是不言而喻的。

国债市场发展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国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最主要对象,是其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如果国债市场缺乏流动性,央行调节货币供应和社会信用总量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我们知道,公开市场操作在国外已有多年历史。就是说,国债一直就同货币供应密切联系在一起。例如在美国,2001年底,联邦储备券(我们通常所说的“美钞”)的发行准备资产的94%以上是政府债券。上世纪90年代以来,情况更有了新的发展。我们看到,在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中,传统的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被逐渐封冻,或者干脆被废弃不用,公开市场操作逐渐独占鳌头。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要想富有效率和弹性,没有一个规模庞大、密度高、有深度、富于弹性的国债市场是不可想象的。(2)国债市场上形成的利率期限结构,能够反映利率的长期变化和人们对长期价格变化的预期,从而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准确信息,使得货币政策的意图能够有效地传导。(3)国债作为零风险金融资产,既是其他所有金融资产定价的“基准”,也是多种衍生金融资产的基础,同时还是从事金融交易时对冲风险的主要工具。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而在国债市场上显示出的政策意图,将全面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并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方式。

此外,一个富于流动性的国债市场,也有助于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这是因为,当民间的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能够通过资产形式转换的方式从金融市场融资时,资产价格就不会过度波动,金融市场至少不会出现结构性失衡,进而,央行作为最终贷款人的压力无疑会大大减小。

显然,从金融角度来讨论国债市场,我们会得到另外一种看法。这种看法是基于金融市场的核心概念——市场流动性之上的。概括本节的讨论,我希望强调两个要点:(1)因为提高市场流动性是发展金融市场的核心任务,鉴于国债市场构成核心金融市场,所以发展一个规模适当,运作有效的国债市场,是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2)在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增加货币供应的制度背景下,在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将国债当作应付流动性需求的二级准备的条件下,事实上存在一个不断增加国债而不会引致通货膨胀的适当的空间。这使得货币政策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了新的内容。

四、国债的规模应考虑金融市场的需要

以上我们分别从财政和金融角度讨论了国债问题,旨在指出国债在经济生活中的多方面功能和多样化影响。

不难看出,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国债并非绝对必要;只是在财政出现赤字需要弥补时,当局才会不情愿地使用它。由丁同样的原因,一旦资财充裕,当局首先就会想到去净额清偿债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对于金融部门来说,情况则相反。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国债市场成了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基础设施,打个比方,它是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剂”。质言之,在货币供应只能通过信用渠道发放,而且这种发放必须有无风险、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与之对应(所谓货币发行准备,其作用是“担保”货币发行的价值)的条件下,货币当局将成为国债的稳定需求者。与之对应,在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吞吐国债来增减基础货币并调控市场利率的条件下,所有的金融机构均须在其资产中保持一个显著的国债份额:一方面保证取得无风险收益,另一方面则形成其应对流动性变化的二级准备。不仅如此,就是广大的非金融企业以及普通的居民户,也都需要在其资产结构中保持一个相当规模的国债投资。因为,作为市场参与者,大多数企业都需要在自己的资产中保持一个无风险的资产来应付越来越大的市场不确定性;作为总体的风险厌恶者,大多数居民需要获得产生自国债的无风险收益。

这就回到了本文一开始所讨论的美国经济近年来遇到的问题:由于财政部净额清偿国债,美国的金融界日益感觉到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事实上,国际金融领域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在我们中国也有感觉,当然是在与美国的金融资产相关联的那些部门中,首先有了这种感觉。举例来说,最近三年以来,由于美国政府净额清偿国债,我国外汇储备的“摆布”就出现了新问题。过去,我们的外汇储备主要“摆布”在以美元定值的债券,主要是美国国债上。现在,由于美国国债的供应已绝对减少,其他替代性的产品又不足,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外汇管理当局,很长时间以来都觉得无所适从。

上面说的是国际的情况。其实,与美国相类似的问题,在中国也已出现。自从货币政策的运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国债市场纳入视野以来,我们就曾多次感受到缺乏有效和大容量国债市场的限制。举例来说,1994年以及其后几年中,我国外汇储备每年以300亿美元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当时国内物价水平较高,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更给国内带来了“输入型”通货膨胀。那时我们就发现:如果能够在大量买人外汇的同时,反方向地大量卖出等额的国债,货币供应量就不会控制不住,物价上涨就不会那么严重。遗憾的是,在我们的中央银行手中,当时根本就没有可供用来做这种“对冲”操作的工具和手段。

现在我们又遇到了相反的情况。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陷入物价持续下跌境地。为了弱化物价下跌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增加货币发行。同样,我们也痛切感觉到,此时,我们的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无风险的国债可供中央银行去“购买”,以便将货币供应扩大。总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债市场的规模太小、品种过于单一,已经严重束缚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我们注意到,中央银行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不得不采取很多替代性的手段。如允准发行金融债券,甚至用自己的融资债来进行操作,等等。上述种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金融系统从投资和保持市场流动性的角度提出了对国债的稳定需求时,当国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可以被经济社会当作一种无风险资产来持有和交易时,对于应否在经济中保持一个适度的国债规模不予清偿问题,对于国债的规模可否脱离开财政赤字筹资而有单独的政策考虑等问题,均须重新认真研究。

既然肯定了国债在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为了更完整、更科学起见,我们必须回过头来,分析国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国债的规模(无论是用哪一个指标来衡量)与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程度是不高的。就是说,在现实中,由于国债占GDP的比重很高而导致经济出现问题的国家有之;但是,由于国债占GDP比重很高导致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且质量很高的国家也有之。相反,国债占GDP比重很低而导致经济发展良好的国家固然有之;但国债占GDP很低,而经济状况不好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很典型的是东南亚危机的例子。在危机发生之前,用各种标准来衡量,亚洲各国的财政状况都算是较好的,有的国家甚至被IMF夸奖为“财政十分健全”。但是,金融危机还是在那里发生了。这意味着,衡量国债规模的若干指标,诸如负债率、偿债率、债务率等等,虽然都有很强的经济分析意义,但用来指导具体的实践,其操作性尚待提高。

说到这里,如何管理国债规模,使之适应金融部门的需要的问题,自然需要提出。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财政部门的国债规模是与财政赤字相联系的,而金融部门对国债的需求则是相对稳定且不断增长的。显然,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必须割开国债发行与财政赤字的僵硬关联。

在这方面,看一看若干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助于寻找解决的思路。我们注意到,发债在大多数国家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手段,这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但是,在很多国家,在弥补财政赤字之外,也常常还有其他一些理由也需要发债。

第7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通货膨胀预期攀高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食品等基础消费品价格上升,使得居民原本因为工资、养老金待遇提高而有所上升的实际福利水平打了很大折扣,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甚至遭遇了负实际利率。

对于通货膨胀,我们并不陌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期,我们经历过两次通货膨胀。这一次还没有那么严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构成价格全面上涨,但如果因此而忽视它,是相当危险的。

而且,这次和上世纪两次通胀的原因也不相同。上世纪80年代的通胀主要是由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的;90年代的通胀则主要是因为投资需求过量。至于这次通胀的原因,多数经济学家强调汇率和货币发行的问题;政府部门则多认为只是短期的和所谓“结构性”的价格上涨,而不是通胀。在我看来,此次通胀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汇率问题是主要原因,却不是惟一原因;2007年下半年CPI已经明显上升,雪灾的影响只是短期性的。

一段时间以来集中实行的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以及最低工资标准、新《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影响市场的举措,也会刺激价格水平上涨,虽然它们不见得是主要因素。这不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观点。但是,反通胀的财政政策的确应该是反周期的,那么,在经济增长的高点上,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实行宽松财政政策,对降低价格水平不会产生正面效果。

因为补偿性财政支出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撑,所以,本文的批评者有可能会把我的观点曲解为不要社会保障、不要改善民生。有必要声明,我不会持有这样的观点,而是说,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及有关财政政策要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以及相应的补偿性财政支出政策,应避免进一步刺激价格水平上升。

在一般均衡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达到均衡,这时的资本劳动比应是最优的。长期来讲,资本劳动比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这是经济学的一个简单原理。近年来,中国相继推行多项社会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建立“新农合”;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加工资等,尤其是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更加严格的法律依据。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民生状况有很大改善,但是也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因为技术水平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资本劳动比不会发生改变,这样,资本的名义价值就会提高。

另外,对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土地,其批租制度的市场化运作多半还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建设用地的价格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名目繁多的行政收费,卖地在很多地方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这一方面对耕地保有量形成压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甚至是农民种地的意愿,所以,也会拉高农产品的相对价格。

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通货膨胀苗头,货币和汇率政策也许是主要因素,但是,我认为还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中国在短时间内集中推出了力度很大的民生政策,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二是推出了较多直接干预市场、特别是直接干预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政策,使得劳动力成本大为增加;三是在改革攻坚战中,土地批租这样的堡垒还没有被攻克,既得利益集团操控市场,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对于广大中低收入者来说,通胀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但实际福利受损,而且与富裕者的实际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事实上,新《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等法规或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增加的劳动成本最终由这些企业来承担。然而,企业做出了一些让某些法规制定者始料未及的应对。近来,广东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中小外资企业撤资、停产的现象,企业破产立案率也有所上升。劳动者的风险如果全部要求雇主来承担,从任何意义上讲都不是好的选择。而从目前一系列政策的目标和实际效果来看,低端劳动力市场的风险并没有被有效地分散出来。

增加社会福利对于价格水平的影响,在发达国家的历史上也能找到踪迹。例如,许多欧洲国家在“二战”以后迅速推行福利国家政策,但是,高税收、高失业和持久的通货膨胀也如影随形。时下,国内有人士对西方福利政策推崇有加,对其后果却视而不见,委实令人担忧。

众所周知,“二战”后引导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用以进行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是一种反周期的宏观政策,即在经济衰退时扩张,通胀加速时紧缩,如果反过来顺周期运用,其结果不言自明。当前,中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胀苗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力度够不够,以及仅靠有限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够不够,还是一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就曾经一度实行过“宽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组合,但是并不成功。此外,中国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即货币政策能不能独立于财政政策,二者如果不能独立运用,也会削弱政策效果。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短时期集中推出力度很大的社会福利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并且让中小企业承担大部分成本,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此,更能看出十几年前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划拨国有资产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这一思路和建议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够用存量资产或国有股权来支持养老保险,那么,就不会因为要在短期内增加社会福利支出而产生过大的流动性,还可以由此建立一个现收现付与积累制相结合的制度,使其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另一个杠杆。由于二者是相互补充的,所以,在现收现付或积累制任何一部分压力过大时,另一部分都可以分担。

另外,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上说,如果能让养老保险或社会保险基金代表广大中低收入者接持那些垄断性行业的部分股份,或许比任何转移支付政策都更加实实在在,比起现在许多论者主张的公平更加公平。

但是,2001年开始的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无一不是用财政资金即现金做实的。不仅起不到杠杆作用,而且没有弹性,无助于减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此外,我们现在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对的,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有助于扩大内需,但是,在通胀势头明显,尤其是食品等基础消费品价格居高不下时,我们还应当把事关消费的政策做得更细。要在鼓励私人消费的同时,坚决压缩公共消费,用压缩公款吃喝等办法来抑制对食品的过度需求,用压缩公车消费和公款旅游的办法来缓解油价压力。可是很显然,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我绝非不主张提高国人的福利水平,只是想说,我们在提高社会福利或发展社会保障时,不能忽略其成本怎样负担的问题。应当寻求更好的途径,找准和正视问题的根源,那些改革还不曾攻克的堡垒,无论如何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怎样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不能忘记和忽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能任凭一些人假借公平的名义去伤害市场,那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没有经济学常识。

第8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综述

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较弱的原因,并且做出了大量的解释和探讨,本文将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涉及到的调控主体、传导渠道和微观主体出发,对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求推动对我国货币有效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 中央银行

一些学者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独立性出发对央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汪红驹(2003)、任啸(2005)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并非由中国人民银行自主决定,而是各个利益集团经多方谈判、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这种决策过程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受到各方的干扰。范方志,苏国强(2005)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实质上受到物价稳定、汇率稳定等多目标约束,这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于是中央银行就可能采取机会主义的手段注重短期效果和表面效果,或把实现一种目标当作不能实现另一种目标的借口,这种做法往往使货币政策顾此失彼,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另一些学者从中央银行的操作独立性出发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张靓在《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中认为由于中国货币市场不发达,目前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传导,于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必须与商业银行共同商讨确定信贷规模,这种状况必然削弱中央银行的操作独立性。汪红驹(2003)认为政府用于公共产品支出的贷款容易产生部分银行坏账。当中央银行意识到银行坏账可能威胁到银行的健康运行时,甚至导致金融企业经营困难时,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就不得不采取措施拯救这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而当隐蔽的财政赤字积累到巨额银行坏账直至影响银行正常经营以后,最终还要由中央银行或政府来解决,这严重干扰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

二、商业银行

一些学者从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出发论述了商业银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联系。徐洪水(2000)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行政化组织制度使资金的纵向分配格局难以打破,资金难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横向流动,不利于满足各种市场融资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资金需求,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散化和使用的低效率,影响货币政策的基层实施。任啸(2005)认为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行政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容易导致银行经营背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从而影响了贷款的增加,导致信贷增长障碍,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张本照、杨皓、邱媛(2007)认为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国有产权使得银行贷款偏向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使得非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形成了信贷和货币供应量扩张的障碍机制,也就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些学者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特征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联系。杨时革(2003)认为当前我国贷款来源主要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投向过度集中于国有和大型企业、大型重点项目,贷款渠道相对狭窄,放贷对象趋同,造成企业间资金状况分配不均,大量的企业资金紧张,而少数企业获得的超额贷款,新增贷款覆盖面过于狭窄,使中央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作用范围受到限制。崔建军(2006)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机构,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期限,贷款区域均过于集中,这就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梗阻,由货币政策操作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在省级分行停止,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中断,同时,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资金却自下而上“回流”,这样会造成县域金融服务真空,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致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还有学者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商业银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杨米沙、杨国英(2006)认为商业银行出现大量不良信贷资产,将导致对可用资金的挤占,从而使可用信贷资金得不到扩充,所以在存在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下,这种“惜贷”行为使得银行将较多地资金配置在央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上,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收缩。这种非正常经营状况危害货币供给机制,中断供给路径的延伸,妨碍了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渠道的畅通,使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无法实现。

三、货币市场

张国喜(2006)认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货币市场发挥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市场是解决各经济主体短期性或临时性资金需求的场所,为各经济主体提供流动性管理的途径,使各种经济主体的资金供求得以平衡;货币市场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活动场所;货币市场为中央银行制定基准利率提供依据。孔曙东(2003)认为随着我国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开始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已成为调节金融机构资金的重要场所。第二,货币市场的发展为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第三,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等货币子市场的发展为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提供了基础,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机制来传导。同时,孔曙东也指出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存在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五大缺陷:交易主体单一,交易工具单一,货币市场流动性较差、交易不活跃、各子市场严重分割,风险防范能力差,货币市场各子市场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

四、资本市场

托宾的q效应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收入变化,其间存在着一个股票市价或企业市价变化的问题和一个固定资本重置价格变化的问题,即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证券资产价格从而使投资者在不同资产之间做出选择而影响经济活动的。为此,托宾引入一个新概念“q”,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q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愿望。如果q>1,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要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则企业将增加投资,经济呈现出景气态势;相反,如果q<1,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则投资萎缩,经济不景气。

财富效应理论认为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个人将在更长的时间内计划其消费和储蓄行为,以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决定消费的不是现期收入,而是消费者的毕生资财,包括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和金融财富,股票是金融财富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将通过改变利率和股票价格来影响居民的金融财富及其一生的财富量,进而影响其消费需求和国民收入。

流动性效应理论认为,企业或居民在选择持有何种资产时会考虑流动性的要求。其原因在于耐用消费品(如汽车、住宅等)的流动性较弱,当发生财务困难而必须出售这些资产时,不可能完全收回它们的价值;而金融资产(如银行存款、股票或债券)的流动性很强,在需要时可以很容易地按市场价值出售而收回现金。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股价上升,金融资产的价值提高,使得消费者持有的流动性资产量扩大,消费者感到其出现财务收支困难的概率大大减少,于是增加耐用品和住房支出,由此拉动了总需求和产出的扩大。

非对称信息理论经分析发现,在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降低银行的贷款意愿,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支出,弱化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非对称信息理论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提高企业净值或贷款担保的价值,从而减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价格的上涨是导致企业净值增加的重要途径,当股价上涨时候,企业净值就会增加,使企业借款时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减少,银行贷款随之增加。这就是说股价水平的上升通过强化银行信贷渠道而间接地作用于企业的投资支出,从而作用于实体经济。

刘茂平(2005)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及流动性效应在我国还难以体现,我国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还不太突出。何静(2006)认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规模偏小,运行效率不高,导致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并不明显,即资产价格变化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不大。史金哲(2007)提出资本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制度不合理、作为传导客体的上市公司投资预算软约束和滞后的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等也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传导途径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五、外汇市场

王吕、王斌卿(2007)、刘超(2006)认为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我国近年来持续大量的国际贸易顺差,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过量引起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这样就与固定的汇率制度相冲突,为了维护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要发行大量的人民币进行干预、对冲,由此形成了了外汇占款,虽然一部分外汇占款可以由于央行发行政府债券来收回,但是这个过程实际上减少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进而减少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张建斌、刘清华(2006)认为我国现有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指定银行就要动用存放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结汇,在外汇头寸的限制下,外汇指定银行只能拥有小部分的外汇头寸,而剩余的就由央行统一收购,这样一来,外汇指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就会减少,从而降低了货币乘数(货币乘数= 1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提现率) ),这样货币乘数就随着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减少而增加,这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相应的降低。

刘凤(2006)分析了我国外汇市场的资本管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该观点认为从理论上讲汇率和利率是相互影响的,但在资本管制严格的情况下,利率和汇率的相互影响存在较大的阻隔,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由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可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因而在我国存在资本管制并且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是要大打折扣的。

六、企业

蓝天祥、侯治国、刘澄(2006)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国有企业在改革初期,存在“预算软约束”和对信贷供给的高度依赖,在紧缩货币政策下,国有企业“倒逼”中央银行扩大信贷规模,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转轨时期,虽然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仍向国有企业倾斜,既导致资金利用效率降低又使得以国企为传导主渠道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非国有企业对利率极其敏感,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政策的惯性,很难获得外源融资。这样货币政策无论从信贷途径(依靠国有企业)还是从利率途径(国有企业效率低,非国有企业很难获得外源)都受到了阻塞,大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石长洪(2004)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从企业的现实结构、所有制的不同、企业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及融资结构五个方面出发论证了企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企业自主决策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针对企业的现实结构做出合理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更为实际的观察指标,才能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直接性和精确性;由于所有制不同的企业对信息的选择、理解与利用持有不同的态度和倾向导致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会因所有制的主导结构不同而不同;对于不同的区域结构,企业的集中度也不相同,金融资源会由于企业的集中度的疏密而对货币政策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企业的行业结构的资金密集度和劳动密集度不同,不同的资源密集度的行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也不同;企业在面临融资时,会因为不同融资渠道的不同造成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不同。

七、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可以通过货币需求、消费机制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陈学彬、杨凌、方松(2005 ) 认为:现阶段决定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居民收入;对利率敏感度较差的工薪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比重甚高,并且居民储蓄中对利率敏感度较高的金融资产收入比重甚低;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上升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导致预防性储蓄增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我国居民消费储蓄对利率的敏感度较低,使得通过利率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下降。

参考文献:

[1]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任啸.货币传导——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

[3]范方志,苏国强.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5,(10).

[4]徐洪水.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中组织制度的变革[j].财经论丛,2000,( 01).

[5]张本照,杨皓,邱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制度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 007,(04).

[6]杨时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供求矛盾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3,(01).

[7]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01).

[8]杨米沙,杨国英.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政策阻碍效应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09).

[9]张国喜.对提高我国货币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效率的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7,( 01).

[10]刘茂平.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5,(04).

[11]何静.关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04).

[12]史金哲.针对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的再思考[j].金融观察,2007,(04 ).

[13]刘超.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集团经济研究,2006,(12).

[14]王吕,王斌卿.固定汇率制度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资本运营,2007,(01 ).

[15]张建斌,刘清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06 ).

[16]刘凤.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视角[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院报,2006, (03).

[17]蓝天祥,侯治国,刘澄.从企业角度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出路[j].特区经 济,2006,(04).

第9篇:高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政府的宏观干预进行反周期调节,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调整的重要保证。国外近年来在危机应对和周期性调整中采用过诸如改革金融体系、实行扩张性财政、保障农业增长、实行结构性减税、改革公积金制度、刺激中小企业增长等措施,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应对此轮周期性调整,具有重要借鉴。

1 金融体系:改革现有体系还是解决流动性

经济调整时期最明显的表现是银行不良资产的爆发和流动性不足,为避免衰退,刺激增长,西方国家首先要做的是稳定银行体系,逐渐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刺激其释放流动性。政府可以通过购买银行股票或次级债券,直接或通过官方清收机构购买不良债权,以及用政府债券置换银行不良债权等形式注入公共资金等。以美国为例,对整个金融体系和经济环境进行配套改革和调整的措施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危机时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通过在银行体系内自行消化、对不良资产存量的形式进行非中介化改造,以及将其从总资产中剥离出来转移给新的回收机构、债权拍卖等方式进行;二是对金融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改革和创新;三是对银行体系外部经济环境进行的全方位改革。

和美国不同,中国的银行业风险主要在于外部危机的输入性风险、实体经济增长滑坡和外汇敞口风险。因此,政府在以增长为取向的金融体系的干预中,审时度势的调整货币政策并积极完善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建设,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企业经营风险,推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金融干预上,我国需要采取适合自身的调整路径和举措,在迅速补充流动性确保实体经济金融需求基础上,密切关注是否存在“流动性陷阱”,严防金融干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稳步推进包括衍生业务在内的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2 扩张性财政政策:如何避免“挤出效应”和“政策失灵”

作为萧条时期运用最普遍的政府干预手段,扩张性财政因见效快而备受重视。但是财政政策的运用需要复杂的集成条件和时机把握,否则,会造成严重的赤字和债务危机。日本20世纪90年代巨额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和居民住宅等耐用消费品需求,如扩大基础部门投资、促进民间设备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投资等。然而,财政支出没能保持长期的经济增长,反而导致日本陷入财政危机之中。到9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7.4%,国债依存度为28.8%,长期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为64.4%,成为西方国家扩张性财政的深刻教训。日本财政政策失灵的教训在于:一是忽视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适用环境是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相协调,金融自由化扩大了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导致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增加并没产生长期影响;二是过分依赖财政支出来扩大有效需求,忽视了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能解决体制导致的需求委靡;三是多重政策目标的竞争削弱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因此吸取日本的教训,在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增长时,首先,特别注意财政政策的综合配套使用,防止把财政资金投入从短中期过程拖入到中长期过程。其次,财政投入是拉动投资需求的引导者,但并不是唯一参与者,它是拉动内需的先锋而不是拉动内需的主力。再次,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财政扩张—债务扩张—过度赤字—财政危机”的陷阱,确保财政政策的推行建立在充足的财政支付能力和有效的赤字限度内。

3 农业增长:选择就业导向还是科技导向

宏观经济调整时期,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既表现在确保经济下滑期间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供给,也表现在通过提高农业就业创造能力,吸引工业产能不足所造成的劳动力分流就业问题。在全球滞涨的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劳工组织推行了一种“以农村为中心的就业导向发展战略”,主旨是通过把农村地区的非农经济和生产率快速增长的农业部门连接起来,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通过发展农业对非农企业尤其是位于农村地区的非农企业产品的有效需求,来加强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联系。二是推进非农部门的就业增长,迅速提高农业产出的国内需求。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应认识到农业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导向和发达国家的科技导向,既要重视农民工的就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要关注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引导,加大对农业的各项支持力度,特别是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和育种技术、温室技术、提高单产的技术。进一步优化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及时调整升级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结构,积极推进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流通体制建设。

4 结构性减税:如何保持减税效果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税计划。2008年,加拿大政府将该国的商品与劳务税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此次税率下调,使加拿大消费者减轻税负60亿加元。墨西哥降低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税率,同时小公司所有者和自雇者如果通过网上申报纳税,可以获得1000比索的抵扣,全年的减税总额约为131亿比索。美国则是延长对住房抵押贷款保险费用的税收扣除期限到2010年。

但是,减税对宏观层面的影响是复杂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作为一个处于战略赶超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还很重,政府职能不可能调整到“守夜型”,保持税收负担的相对稳定是一种必然选择。另外,各有利益取向的税务阵营本不愿意放弃更多可征税项以及相应的征管职权,全面减税不仅意味着他们可能丧失一些利益,更意味着他们的职权将受到相应压缩与裁减。当税负被结构性削减,由于税外收费的无限扩张,又可能抵消掉减税的实际效用。这给政府提出一个不可回避的要求,就是必须尽可能地逐步清理体制外收费以及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5 调整公积金制度:如何平衡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公积金制度是保障员工福利的重要措施,其缴存比例的高低对于企业的财务绩效有很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加坡经济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加坡长期高积累以及过快提高公积金比率,给实体经济在短期造成过重负荷。短短的六年时间,新加坡政府将个人公积金交纳比例从37%提高到50%,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同时也抑制了个人消费,导致经济衰退。面对危机,新加坡政府从降低雇主交纳比率,降低企业成本入手,在陷入衰退的两年内将雇主的交纳比率从原来的25%降为10%,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微观经济实体的流动性与活力,为企业减轻了负担。但是,降低公积金比率却抑制了个人的住房消费和贷款,又造成个人消费的抑制,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从而造成政策效应的对冲和抵制。

从新加坡的改革可以看出,特殊时期对公积金制度进行调整,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缴费率可以有效促进反周期调节,但为应对由此带来的消费抑制,必须通过系统性政策来平衡与协调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另外,适当增加我国公积金的灵活性与流动性,增加公积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采取各种便利措施,适当扩大公积金在房地产之外的使用限制,鼓励和促进居民使用公积金满足和改善居住条件,是促进当前内需的必要选项。

6 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性资金如何充当“放大器”

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支柱,也是调整时期最容易受到冲击的部门。经济衰退时期的许多欧洲国家,都有各种鼓励创办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政策,目的是减少失业并提高生产率。德国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刺激中小企业增长。德国在1984年就开始实行对中小企业的特别优惠条款,1986年又开始税制改革。目前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提高中小企业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中小企业设备折旧率;降低所得税下限等。法国重视通过财政补贴使中小企业拥有充分的资金。其地方优惠计划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政府采购的报价、信息披露方面,为中小企业降低竞争门槛,并扩大信息网络和提供社会化服务;二是降低政府采购项目的标的,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三是制定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目标。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核心是帮助中小企业取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策性资金在弥补中小企业金融缺口中主要是充当“放大器”,以有限的政策性资金去孵化出更多的其他资金,并在市场环境和交易平台等方面进行扶持。我国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借鉴经验,在政策性资金上对中小企业给予支持和倾斜,并在中小企业政策性资金发放、项目可行性审核、资金使用监管、资金利用效果等方面强化专业化的运行机制,避免造成政策性资金的浪费。同时,更应鼓励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尤其是要提供交易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帮助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和可循环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美国等国家的财政政策及启示[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9):70.

[2]陈淮.日本扩大内需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1999(12):15-17.

[3]卢福财,黄彬云.促进就业增长的国际经验与教训[J].改革与战略,2007(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