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胆囊炎术后的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1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05-01
1 概述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胆石按所含成分分为3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目前,临床上胆囊切除分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传统胆囊切除等。
2 护理评估
2.1 健康史。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既往有无反酸、嗳气、上腹饱胀和类似发作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史。
2.2 临床表现。
2.2.1 腹痛:胆结石发作时多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
2.2.2 肠胃不适:胆结石急性发作时,继腹痛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
2.2.3 发热与寒颤:发热与胆囊炎症程度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及化脓性胆囊炎可有寒战高烧。
2.2.4 眼睛巩膜颜色变黄(一般为黄疸)。
3 术前护理
3.1 观察了解病人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有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的心理。耐心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详细解释,说明手术的重要性、疾病的转归,以消除其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3.2 讲解胆囊结石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胆石症和与手术相关的知识,如疾病的发生发展;手术的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的基本过程等,让病人了解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3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发热、黄疸、疼痛。准备手术者,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4 术后护理
4.1 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血氧监测。
4.2 ,去枕平卧,头偏一侧,6小时后改半卧位,24h后鼓励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早期下床适度运动。
4.3 如有腹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并向病员及家属讲解其注意事项及保护要点,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
4.4 疼痛时可使用非药物缓解疼痛方法止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5 术后禁食、排气后可少量饮水,无不适可进食流食,注意营养均衡。患者术后多会感觉口腔干燥,可用汤勺为其湿润嘴唇。
4.6 如排尿困难,可诱导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7 心理指导: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5 术后并发症及预防
5.1 伤口出血。观察伤口情况,指导患者在咳嗽、喷嚏,起坐时防止腹压急剧增加,使伤口裂开。
5.2 下肢静脉血栓。术后1天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下肢,促进深静脉回流。鼓励病员早期下床活动。
5.3 黄疸。观察患者皮肤及巩膜情况,如结石嵌入胆道,可致黄疸,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师。
5.4 胆瘘:由于胆管损伤所致。若病人切口处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50ml以上者,应疑有胆瘘,立即与医生联系协助处理,并遵医嘱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维持平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05例,其中男84例,女121例。胆囊结石125例,胆囊息肉35例,慢性胆囊炎30例,合并阑尾手术-并切除阑尾15例,术后留置引流管者72例。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2 h。
1.3 结果 全组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5 d。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是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较多患者对手术不理解,存在一定的思想顾虑,特别是老年患者尤为突出。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向患者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点。并简要介绍手术方法及手术成功的病例,以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配合手术治疗。
2.1.2 术前准备 做好全面检查。术前检查包括B超、血生化、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胆囊造影检查。如有异常,待进一步检查,使患者能在较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2.1.3 患者准备 术前有吸烟史者,应劝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和刺激,祛除咳嗽因素,防止肺炎和术后伤口疼痛。
2.1.4 皮肤准备 手术前1 d沐浴,特别注意腹部和脐部的清洁,备皮并作好脐部护理。
2.1.5 胃肠道准备 术前10 h禁食、禁饮,以充分排空肠道,以免影响腹腔镜视野。
2.1.6 术前留置导尿 防止术中膀胱过度充盈而造成损伤。
2.1.7 术前给药 术前30 min给予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0.1 g肌肉注射。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体征 患者麻醉尚未清醒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血压稳定,麻醉完全清醒后改为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利于切口愈合。
2.2.2 手术切口的护理 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干燥,并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预防切口感染。
2.2.3 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体征 如术后出现腹痛、压痛、反跳痛,腹腔引流液为鲜血等,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如腹腔引流管通畅,引流量24 h不超过10 ml或无引流液,1~2 d可拔除引流管。
2.2.4 人工气腹的观察 手术中需要用CO2建立人工气腹。如气腹压力过高,CO2向皮下软组织扩散,可引起皮下气肿。故术后须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变化有无咳嗽、腹痛,皮下气肿等情况。如出现皮下气肿,呼吸频率增快,应给予吸氧,行半坐卧位,并作好心理护理,不需要其他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消失。
2.2.5 饮食护理 术后8 h,若无呕吐,肠功能恢复,可先喝30~50 ml水,次日即可进清淡流质食物,如米汤,青菜汤等,但禁饮全脂牛奶等胀气食物。
2.2.6 对症处理 术后因麻醉作用,大多数患者有短暂的恶心,呕吐。一般症状轻,不需处理者,症状重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肌肉注射。由于术中利用人工气腹,会出现轻微肩痛情况,一般在短时间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及时作好心理护理及解释工作。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现代微创外科领域开创的项目之一就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非常远大的发展前景,相对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项新技术,具有痛苦小、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以及手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护理,可以深刻意识到围手术期护理对护理工作人员观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次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相对应的总结分析,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并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2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101例,女性患者为99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为50.5岁。其中胆囊息肉患者有44例,胆囊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156例。手术完成48h之内患者均可以下床进行活动,患者排气时间在10~35h之间,患者留置的尿管均在24h之内进行拔出。
1.2方法 上述200例患者均采用全身复合麻醉的方式,患者采取仰卧位,头部抬高5~10°。对于皮肤消毒而言,可以采取常规皮肤消毒,采用Veress法实现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的目的,其中腹腔压力在10mmHg~12mmHg,分别在以下部分切4个小口,脐下缘、剑突下、右腋前线肋缘下以及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部分,利用套管针进行穿刺,通过四个穿刺点使胆囊在内镜下显露,进而对其进行解剖,利用钛夹以及电灼对血管以及组织进行相对应的处理,进而实现切除胆囊的效果。在镜视下将胆囊拉出,将二氧化碳气体全部排出,最后闭合切口。
2 结果
上述200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1例,经过及时的开腹探查以及缝合止血措施之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10d之后即出院;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没有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特殊性的处理,2d之后患者的气肿被自行吸收;其余患者手术全程均较为顺利,均在4~7d内痊愈出院。
3 护理的要点和体会
3.1 术前护理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护理,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心理护理与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一项新技术,对其的应用比较少,因此临床上很大患者受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认识不充分的影响,产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恐惧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护理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向患者简单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患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缺点以及手术进行的必要性有较为充足的认知,然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疑难问题进行耐心的讲解,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实现获取患者信任的目的,消除患者较为波动的心理活动,使患者达到最佳的状况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前准备,在手术进行前一天对患者给予肥皂水实现灌肠,在手术前1h进行胃插管实现吸出胃内容物的目的,患者的脐部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可以采取松节油进行去污,之后再利用酒精进行擦拭,对于手术前经常失眠的患者而言,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采取适当给予镇静药物的措施,以便达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的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前的准备按照腹部手术常规准备即可,对患者术前全身的清洗进行监督,还需要注意将脐部洗净,在对脐部清洗过程中要做到认真、细致。
3.2 术中护理 配合医师进行常规性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在建立人工气腹过程中,巡回护士应该进行认真的核对,确保气体为二氧化碳,在进气过程中需要注意压力不要过大,气流流量建议保证为2~3L/min,气体压力活动在11~15mmHg之间,建立人工气腹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上腹内脏器的现象,应该利用布巾钳将腹壁提起,在成功完成气腹管连接工作之后,腹腔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使气腹压力在11~15mmHg之间。在患者的脐上做一个小切口,在小切口位置插入长为10mm的穿刺套管,将已经预热好的腹腔镜镜头置于其中,然后在相对应的部位进行其余的3个穿刺口,将分离钳、胆囊钳、剪刀以及钛夹钳准备好,熟悉掌握转化器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应用,当小杆器械需要在大的套管内完成操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将转化器套好然后交给手术工作人员。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医师的习惯以及手术的进程,准确的进行传递手术器械这一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协助医师完成胆囊切除手术。在手术中需要快速准确的建立合理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无菌技术操作的严格执行,在对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进行夹闭的过程中,需要准备好钛钳,经过反复多次的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夹闭工作。
3.3 术后护理 在手术完成之后,患者需要采取平卧位,患者的头部应该保持偏向一侧,这是因为需要避免发生因呕吐引起窒息现象。受二氧化碳气腹极有可能造成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的影响,在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尤其注意保证患者充足的氧气,实现促进二氧化碳排出的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腹腔脏器干扰比较小,患者在手术后的第2d既可以实现进食的效果,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使患者先进流质性饮食,之后逐渐变为半流质饮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产气的发生。除以上内容之外,还需要注意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相关的观察以及护理。
4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较快以及住院时间较短的优势,逐渐受到广大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患者家属的认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的优越性,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自身并不是没有缺点可言,其与其他的任何一种手术一样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以及风险,所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护理显得愈发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以及原理,而且还要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风险、并发症以及其局限性,在执行传统意义上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特点认知较为充分、详细,进而达到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疗效的目的[1~3]。
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手术的成功,同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还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的进程,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洪琼.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 11(19):123-124.
胆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胆道疾病,过去对其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是开腹取石,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是内镜微创治疗,虽然内镜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比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是内镜治疗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操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经验等[1]。患者术后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因此对于胆结石患者术后的护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而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科学的护理方式。近年来,我院对接受内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接受内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性为19例,女性为27例,年龄为27~61岁,平均年龄为(38.9±3.1)岁,其中胆结石者23例,双结石者8例,大于2颗结石患者为15例;观察组男性为20例,女性为26例,年龄为28~62岁,平均年龄为(39.9±4.1)岁,其中胆结石者22例,双结石者10例,大于2颗结石患者为14例;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胆结石症,并接受内镜治疗成功的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给予患者饮食、环境等护理,但是不对患者进行其他特殊的干预和教育。
1.2.2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 首先是由院内各科学的专家组成一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内镜治疗的特点、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总结出护理要点,并制定出护理路径及术后的延续性护理。然后根据制定出的护理路径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让医护人员熟悉并了解流程,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护理中去[2]。具体实施如下:①患者入院之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完成各种术前检查,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手术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给患者介绍护理的流程,而针对一些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疏导,给予患者信心,让其配合治疗。②在手术前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患者进行手术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医生的配合要默契,确保管路通畅。在患者手术完成之后,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的情况,减少患者的担心,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除此之外,还应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给患者讲解减轻疼痛的办法。③术后第一天,观察患者伤口愈合的情况,给予患者抗生素,防止感染,告知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但是禁食一些比较辛辣刺激的食物,指导患者自己对伤口进行护理。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之前再一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出院之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按时复诊,检查伤口,进行换药处理,若中间有任何不适应要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n;%;χ±s)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n;χ±s)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3结论
胆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造成胆结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肥胖或者用药错误等,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右上腹部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等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3]。目前临床对此的治疗主要是内镜治疗,由于内镜治疗的局限性,对于患者治疗之后的护理措施主要采用的是临床护理路径,是比较适合的护理方式[4]。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 并发症; 感染; 分析
急性腹膜炎是指腹膜壁层和/或脏器层因受到损害或者刺激发生的急性炎症性反应,该病具有发病急、病势进展迅速和病情严重的特点,属于临床腹部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1-2]。引起急性腹膜炎的原因多样,包括感染、物理损害和化学物质(胆汁、胃液、胰液、肠液等)刺激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细菌感染[3]。临床实践表明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腹膜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腹膜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患者年龄为8~79岁,其中男42例,女18例。依据术前经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腹膜炎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均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60例患者中有53例为局部性并发症,包括39例切口感染,8例肠梗阻者,4例腹腔脓肿和2例切口裂开;7例为全身性并发症,包括3例中毒性休克,3例失血性休克和1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并休克。
1.2 方法 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包括如下。
1.2.1 切口感染 是急性腹膜炎术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原因主要是切口受细菌或腹内脓液或内容物污染引起的。临床诊断:除注意局部红、肿、热、痛等共同表现外,还应注意皮损性质、溃疡形成状况及坏死程度,及早判断有无并发症,同时要注意全身状况如发热、乏力、萎靡等,以及是否有感染性休克征象。为预防切口感染,术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切口进行隔离保护;引流管不从原切口置入,以免二次污染;对于肥胖患者在切开脂肪层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切口要用甲硝唑、碘伏或清水大量冲洗。
1.2.2 感染 是造成腹腔脓肿的主要原因,救治腹腔脓肿患者主要采用引流技术,传统开放式引流会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并且增加切口受感染的几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学界研究的深入,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负压吸引式或B超下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法引流;另外选择合适的引流不但可以减少引流引起的切口感染,还可以减少肠间脓肿或膈下脓肿发生率;手术过程中充分冲洗腹腔也能够减少腹腔脓肿的产生。
1.2.3 术后产生肠梗阻 是因为胃肠蠕动功能失调,或者腹腔受到感染。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为预防肠梗阻,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防治感染、维持酸碱、电解质的平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必要时注射奥曲肽治疗。
1.2.4 腹部切口裂开 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在腹部外科发生率为1%~3%,发生时间在手术后4~10 d,一般在腹部缝线拆除后切口裂开。切口裂开的危险因素包括麻醉因素与手术操作因素,此外,感染严重或患者抵抗力下降时,亦导致切口愈合延迟或感染。为预防切口裂开,需同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腹壁切口缝合时选用全层减张式缝合法,可以有效预防切口裂开。
1.2.5 全身性并发症产生 主要是因为患者原发病病情或合并症严重,手术时部分脏器已经功能不全,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为预防全身性并发症,术前应及时处理合并症,在患者可以承受范围内进行手术治疗,降低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收集所得数据核对无误和输入Excel表格,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经过救治,53例局部性并发症(切口感染、不全肠梗阻者、腹腔脓肿和切口裂开)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治;7例全身性并发症患者中3例因病势较重死亡,包括2例中毒性休克、1例失血性休克和1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并休克,详情见表1。
表1 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救治结果
并发症类别 例数(例) 成功救治
例(%) 死亡
例(%)
切口感染 39 39(100) 0
肠梗阻 8 8(100) 0
腹腔脓肿 4 4(100) 0
切口裂开 2 2(100) 0
中毒性休克 3 1(33.3) 2(66.7)
失血性休克 3 2(66.7) 1(33.3)
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并休克 1 0 1(100)
总计 60 56(93.3) 4(6.7)
3 讨论
3.1 急性腹膜炎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有如下分类。
3.1.1 按照感染途径 可以分为继发性腹膜炎与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原先不存在病变,致病菌通过腹腔外部病灶经淋巴扩散或血液运行进入腹腔内部并感染腹膜,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主要出现在免疫功能较低的婴幼儿、肾病综合征和肝硬化患者中,基本无需手术治疗;继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器官受到感染,外伤损害或坏死等引起的腹膜感染,多继发于腹腔内的脏器穿孔,脏器的损伤破裂,炎症和手术污染[4-7]。主要常见病因有阑尾炎穿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透壁性感染或穿孔,伤寒肠穿孔,以及急性胰腺炎,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炎症或产后感染等含有细菌之渗出液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和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引起肠坏死,细菌通过坏死之肠壁进入腹腔[8-9]。导致腹膜炎。其他如腹部手术污染腹腔,胃肠道吻合口漏,以及腹壁之严重感染,均可导致腹膜炎[10]。临床上大部分腹膜炎是继发性的,约占总数的98%,多采用手术治疗。
3.1.2 按照致病原因 可以分为细菌性腹膜炎与非细菌性腹膜炎两种,非菌性腹膜炎主要是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等造成胰液、肠液等渗入腹腔,对腹膜造成刺激导致的腹膜炎,但多数非菌性腹膜炎在一段时间后会发展为细菌性腹膜炎[11-13]。正常胃肠道内有各种细菌,进入腹腔后绝大多数均可成为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还有肺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绿脓杆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为混合感染。多种细菌的同时存在可发生协同的病理作用,极大地增加了感染的严重性,故毒性剧烈。
3.1.3 根据炎症的范围 可以分为弥漫性腹膜炎和局限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多样,包括腹部压痛、腹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等,并伴有发热、脉搏过快、低血压、腹胀、恶心、呕吐、白细胞增多等,并且严重者会出现全身性中毒反应,如果救治不及时,就可能恶化为中毒性休克,最终死亡[14-15]。
3.2 腹部手术 是外科手术中实施次数比较多的手术,腹膜炎对患者的康复影响颇大,同时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很大,甚至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腹膜炎术后出现全身性并发症的患者,死亡率很高。本次研究中7例全身性并发症中3例死亡,包括2例中毒性休克、1例失血性休克和1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并休克,其中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并休克患者死亡率为100%。
对于局部性并发症,要加强手术前后的处理工作,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手术中需要切断感染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充分冲洗伤口和腹腔,选择合适的引流方法与,对于全身性并发症,以治疗原发病及合并症为主,注意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腹膜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本组患者中,有56例救治成功,治愈率为93.3%,由此发现术后并发症多是感染引起的且病情多样,包括局部性并发症和全身性并发症,对于急性腹膜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病因不同,救治措施亦不同,急性腹膜炎手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的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过程中操作要谨慎,减少各种污染,一旦出现并发症要找出病因,及时处理,以减少患者致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韩锋.急性腹膜炎诊断要点[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8):22-23.
[2]李风真.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67-268.
[3] Chow K M,Szeto C C,Kwan B C H,et 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icodextrin on the treatment of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during acute peritonitis[J].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2014,29(4):33.
[4]李茂良.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125-126.
[5]谢恒韬,潘侠,黄亚医,等.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1):6077-6080.
[6]梁艳.老年急性腹膜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4):268-268.
[7]陈海波.腹部术后腹腔残余感染诊断治疗体会―附44例报告[D].浙江:浙江大学,2010:361.
[8]任鸿.急性腹膜炎并发症治疗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40(2):159-160.
[9]黄振元,刘朝阳,姜耕,等.老年急性腹膜炎225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0):3415-3416.
[10]黄奕江,杨雷,孙祥雷,等.两种术式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伴阑尾穿孔效果对比观察[J].人民军医,2012,55(4):316-317.
[11]罗丹,雷若庆.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4):332-334.
[12]于乐群.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156.
[13]唐冰,陈正煊,祁少海.327例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4):253-254.
[14]刘宗培,张俊,李辉.急性腹膜炎118例临床诊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