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编制目的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切实做好应急处置森林火灾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因森林火灾引发的紧急事务,确保发生森林火灾时反应及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扑火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维护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林区社会秩序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市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森林火灾分级分类
Ⅰ级森林火灾(特别重大):
⑴、受害森林面积超过1000公顷、火场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⑵、造成30人以上死亡;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
⑶、距离重要军事目标和大型军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足1公里的森林火灾。
⑷、严重威胁或烧毁城镇、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需要国家支援的森林火灾。
Ⅱ级森林火灾(重大):
⑴、连续燃烧超过72小时没有得到控制。
⑵、受害森林面积超过3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
⑶、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⑷、威胁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位于与其他市、县区交界地区,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Ⅲ级森林火灾(较大):
⑴、连续燃烧超过12小时尚未扑灭明火。
⑵、受害森林面积超过100公顷。
⑶、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
⑷、跨越市、县区行政界限的森林火灾。
⑸、危及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森林火灾。
(6)、发生在原始林区、重点林区的森林火灾。
Ⅳ级森林火灾(一般):
⑴、连续燃烧8小时尚未扑灭明火。
⑵、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下。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1.5工作原则
1.5.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本县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坚持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1.5.2以人为本,安全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危害,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1.5.3属地管辖,先期处理。发生森林火灾,按照行政区域管辖的范围,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林场、村组负责先期组织扑救处理。
1.5.4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及时收集信息,掌握森林火险、火情状况,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强化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1.5.5以专为主,专群结合。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为主,群众、义务扑火队伍相结合扑救森林火灾。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组织机构
县、乡(镇)人民政府设立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火灾的防范和应对工作。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人武部部长、湘乐林业总场分管森林防火工作副场长担任,林业、公安、电信、气象、工商、卫生、公路、财政、司法、民政、交通、教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县林业局局长任主任,管护科科长任副主任。
2.2职责任务
2.2.1县护林防火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监督检查落实本预案的实施情况;组织、协调、监督全县森林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解决扑救森林火灾中的重大问题;统一调度全县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物资等保障资源,必要时直接指挥森林火灾现场的扑火救灾工作;统一协调武警、公安消防部队以及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森林扑火救灾;决定启动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负责与相关区、县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在处置森林火灾中的协调与联系,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2.2.2各成员单位职责
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是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支持保障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任务立即行动,确保扑火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县政府办负责召集火灾处置扑救中的紧急会议,及时指挥部防扑火命令,协调组织各成员单位扑救森林火灾。
县人武部负责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火场扑救抢险,运送救灾物资,维护社会治安。
县电信局负责森林防火通信联络工作,按照特殊通信的规定,办理有关森林防火通讯事宜,保证火情通讯畅通无阻。
县气象局负责火情监测工作,及时提供火险天气预报,如遇火灾,要快速准确的提供火场地区的天气预报,必要时要协调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县交通局负责组织运输,为运送扑火人员、救灾物资和灾民等优先提供交通运输工具。
县财政局负责筹措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专项资金及扑火期间的后勤供给所有物资、食品、药品和运输等其它费用,一般实行先记帐后结算的应急办法。
县公安局负责火灾案件的侦破,协助森林公安机关查明火因,对肇事者和责任人依法查处,维护灾区社会治安。
县司法局负责督促火案查处,维护火场周边秩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县工商局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快速筹集扑火所需物资和食品、药品的安全等。
县民政局负责扑火后的抚恤工作,妥善安置伤员生产、生活及对扑火有功人员的奖励。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医务人员及时抢救火灾中的伤病员,做好灾区防疫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林区、林缘乡镇村组的森林防扑火工作。
县教育局负责将森林防火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协同有关部门作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当森林火灾直接威胁中小学校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湘乐林业总场负责林区乡镇(林场)的森林防扑火工作。
县公路段负责修缮扑救森林火灾的交通道路,确保扑火车辆的畅通。
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指导森林消防队伍的扑火技能训练,根据扑火需要和上级的命令,迅速调集力量,及时参与扑救森林火灾。当森林火灾直接威胁城镇、农村居民聚居点或者将引发油、气、化学制品等危险品火灾时,由公安消防支队启动城市消防应急预案,与森林扑火救灾联动。
2.2.3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负责贯彻执行县政府、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安排部署、政策决定;协调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发挥森林防火工作效能;负责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及时掌握、分析重要信息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提出处置森林火灾建议;联系县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各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扑救火灾的信息调度、处理;解决和处理全县森林防火工作的其他重大事项。
2.3应急联动机制
2.3.1发生下列森林火灾,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应立即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处置意见。
(一)跨越县(区)、乡(镇)行政界限的森林火灾;
(二)发生在原始林区、重点林区的森林火灾;
(三)危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森林重点火险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的森林火灾;
(四)威胁国家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等重要设施及村庄、居民区的森林火灾;
(五)发生扑救人员死亡或重伤的森林火灾;
(六)连续燃烧超过8小时且明火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
(七)其他需要县上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2.3.2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接到重、特大森林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并召开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紧急会议,研究决定启动本预案;派员立即赶赴火场,协助成立扑火前线指挥部;责成公安、林业等部门组成森林火灾事故联合调查组,进行现场勘查;及时向有关新闻媒体通报情况,及时、准确森林火灾信息。
2.3.3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接到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通知后,要确定一名值班领导,紧急落实预案涉及本部门的工作,听候调遣,并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值班人员和联系电话。
3预测、预警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每一位公民都有报告森林火灾的义务。按照“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的原则,各乡镇、林场设置的护林站(点)、观察台、了望哨以及林区、林缘区的职工群众,要将发现的火点在第一时间以电话、电台、口头等形式报告本级林业主管部门,情况紧急时,可越级上报。
3.2预警
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在接到森林火灾报告后,要及时查明情况,根据火灾范围、地点、火势、火场附近的建筑等情况要立即做出响应和处置。
3.3预警级别及
根据森林火灾发生的潜在危险程度和可能的发展趋势,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当森林火灾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Ⅳ级标准时,县政府要Ⅳ级预警信息;当森林火灾超过Ⅳ级标准,但尚未达到Ⅲ级标准时,县政府要Ⅲ级预警信息;当森林火灾超过Ⅲ标准,但尚未达到Ⅱ级标准时,县政府要Ⅱ级预警信息;当森林火灾超过Ⅱ标准,但尚未达到Ⅰ级标准时,县政府要Ⅰ级预警信息。
Ⅳ级预警:每年的森林防火期。
Ⅲ级预警:在森林防火期,管辖区域内连续无降水日数20天以上或出现4、5级以上大风的森林火险天气连续3天以上和可能出现高火险天气的时期;非森林防火期,管辖区域内连续无降水日数30天以上或出现4、5级以上大风的森林火险天气7天以上的时期。
Ⅱ级预警:在森林防火期,管辖区域内连续无降水日数30天以上或出现4、5级以上大风的森林火险天气连续5天以上,冷锋过境前2至3天,春节、清明节期间可能出现高火险天气的时期;非森林防火期,管辖区域内连续无降水日数40天以上或出现4、5级以上大风的森林火险天气连续10天以上的时期。
I级预警:在森林防火期,管辖区域内连续无降水日数40天以上或出现4、5级以上大风的森林火险天气连续7天以上;非森林防火期,管辖区域内连续无降水日数50天以上或出现4、5级以上大风的森林火险天气连续15天以上的时期。
各乡(镇)、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及时准确地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Ⅳ级以上森林火灾的有关情况,并根据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和紧急程度,、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各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要设立预警预测岗位,固定专人每天24小时值守监测并按时报告情况,应根据预警信号所警示的森林火险程度,进入相应等级的森林防火工作状态。当遇到Ⅱ级、I级预警级别时,开始进入紧急预警状态,高度戒备,采取超常规的防范措施和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讯、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透支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企业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针对性强的公告方式。
4森林火灾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当森林火情火灾发生后,当地乡镇政府、林场、护林防火指挥部要立即采取措施,先期开展应急扑救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并根据森林火灾的不同等级启动相应预案,作出应急响应。我县森林火灾的响应级别按由高到低分为三级:
一级响应——县政府应急反应。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县政府宣布启动《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同时成立县政府扑火指挥部,分管领导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扑火救灾工作。派出赴火场工作组,会同乡镇政府成立火场前线扑火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的扑救工作。并视火情的发展,请求市指挥部给予支持、指导。
二级响应——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应急反应。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县政府启动《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授权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开展扑火救灾工作。如特殊情况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时,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提出方案请示县政府。同时根据需要请求市指挥部给予支持、帮助、指导。
三级响应——乡(镇)政府、林场应急反应。发生一般森火灾,乡镇政府、林场启动本级《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快速对火情火灾进行先期处置。严密监视火情动态,并立即报告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做好扩大应急的准备工作。
4.2基本响应程序
4.2.1基本应急
火灾发生后,相关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要综合利用了望台观察、专业测量等方式确定火场面积、损失程度和可能进一步发生的危害,及时采取各种应对措施。
4.2.2扩大应急
乡(镇)、林场力量不能控制和扑灭森林火灾时,应及时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请求支援;县级力量不能控制和扑灭森林火灾时,应及时向市护林防火指挥部请求支援。
4.3指挥与扑救
4.3.1扑救森林火灾分为三级指挥:
一级指挥员(后方指挥部):由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正、副指挥长担任。其职责是决定扑救方法、策略、协调扑救力量,保障物资供应,解决扑火中的重大问题。
二级指挥员(前线指挥部):由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正、副指挥长担任。其职责是掌握火场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具体指挥分工扑救,检查扑火进度和质量,妥善安排扑火人员生活,扑灭明火后,留足够人员看守火场,防止复燃。
三级指挥员(火场指挥部):由富有扑火经验的乡镇(林场)主管领导、护林队长、林业站站长、村委会主任担任。其职责是根据火场情况,决定扑火方法,分配扑火任务,负责清除余火,负责扑火人员安全和安排作息时间,随时同上级保持联系。
4.3.2火灾扑救
发生森林火警和一般森林火灾所在地的乡(镇)、林场,发现火情立即报告县指挥部,并迅速组成前线指挥部和火场指挥部,组织各自半专业扑火队和义务扑火队迅速投入灭火工作。县指挥部根据上报火情,必要时可负责组织后续力量奔赴火场进行支援。
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时,在县政府、县指挥部的领导下,建立后指和前指。后指负责调动扑火队伍、后勤保障和向上级汇报。前指组织扑救,并分设指挥、通讯、后勤、医疗救护、火案调查等若干小组,明确任务,专人负责,密切配合,合力作战。统一指挥,统一作战部署,统一调配人员,统一电台通讯呼号,防止多头指挥,各自为政。各路扑火队伍要纪律严明,听从指挥,不准蛮干和孤立作战。同时要指定公安人员组成火场纠察队,负责火场安全,维持火场秩序。
扑救重特大火灾,在扑火战略上要因地制宜,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救,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扑火战术上,按不同地形、林种、树种、火灾类型、火场风速、风向、火焰高度、火灾蔓延速度等情况制订扑火方案,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彻底清除、以顺风阻击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科学扑救。当火场范围较大且分散的情况下,要落实扑火责任制,采取分段包干的办法,可将火场划区包片,落实扑火责任,在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分片火场指挥员全权负责本区火灾扑救工作。
火灾扑灭后,要重新组织人员负责清理火场,看守2-3天,经县指挥部检查批准,确定无残火,无复燃条件时,候守火场人员才能撤离。
4.4新闻报道
各新闻媒体要按照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的部署,组织现场采访,向社会及时报道火灾扑救情况。新闻媒体报道的各类情况、数字,必须经扑火前线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审定。
4.5应急结束
林区内明火全部扑灭并确保不会再发生新的火点后,由扑火前线指挥部报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森林防火工作秩序。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火灾发生地乡镇政府、林场要配合县民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做好灾民的抢救、安置、疏散及伤亡人员的抚恤、遗属安置和灾后重建等工作。
5.2社会救助
火灾发生地乡镇政府、林场在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可号召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社会救助。
5.3火灾评估。
各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向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如实上报火场面积和森林资源损失情况,由县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查评估,报市护林防火指挥部。
5.4调查和总结
火灾发生后,公安机关应立即介入调查工作。火灾扑灭后,由森林火灾事故联合调查组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县护林防火指挥部。
火灾报告由乡镇政府或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火灾统计、汇总由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在火灾扑灭后6个工作日内报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和县政府。
5.5责任追究
一旦发生火灾,不仅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严格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等层层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6保障措施
6.1通信保障
电信部门必须保障火情通讯畅通。确保各级护林防火指挥部、国有林场以及扑火前线指挥部每天24小时联络畅通。
6.2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县、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都应根据各自辖区的森林防火任务,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扑火机具和配套装备。
6.3应急队伍保障
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森林消防队。主要是乡镇和国有林场的半专业和义务消防队(人员配置见附表1、2)。平时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防火期各指挥部有组织的进行扑火训练,掌握一定的扑火技术,一旦林区发现火情,乡镇指挥部根据需要及时调配扑火队员,开赴火场,投入扑救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把火消灭在初发阶段,力争有火不成灾。林区单位、各乡镇村民委员会、居民小组组成群众性的青壮年义务扑火队,由当地乡镇指挥部调遣,发挥距离近、地形熟的优势,见火就打,打小火,立大功。
第二梯队为武警。由县公安机关、武警部队和消防大队确定。县指挥部组织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消防官兵,组成一支100-200人的抢险救灾快速反应队,随时准备扑救突发的重、特大森林火灾。
第三梯队为民兵预备役。县人武部负责落实由民兵预备役人员组成50-100人的应急抢险救灾小分队,作为一、二梯队的后续队伍,听候调遣。
当有火灾发生时,第一梯队先期投入灭火,视火情发展态势决定后续扑火队伍的投入时间和兵力。
6.4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部门要为运送扑火人员、救灾物资和疏散灾民等,优先提供交通运输工具。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车辆一律悬挂统一醒目的标志;县交通局负责通知有关公路收费站(所),免缴道路、桥涵通行费。
6.5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部门组织扑火救灾医疗队,对伤病员进行及时救治。
6.6治安保障
公安、司法部门组成火案调查组,进入森林火灾发生现场,维护火场周边地区治安秩序,迅速侦破案件,查明原因,对火灾肇事人和责任者依法做出处理。
6.7后勤物资保障
在扑救林火之前,由工商部门协调乡(镇)指挥部成立后勤服务队伍,准备足够的生活劳保用品。如帐篷、炊具、防火服、头盔、手电筒、电池、水壶、毛巾、食品以及卫生救护物资等,以便解决好扑火人员的吃饭、喝水、住宿、救护等后勤保障。此外还要备好火场通信工具,确保火场通信联络畅通。扑火前线指挥部可就近调配县、乡(镇)和各国有林场扑火物资储备库储存的各种扑火机具。
6.8扑火机具保障
林区所在地的国有林场要维护和保养好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油锯等扑火工具,备好油料和应急设备,必须处于临战状态。各乡(镇)指挥部要求储备一定量的铁锨、镢头等2号灭火工具,具体到人。森林资源较好的单位,在保证有足够灭火工具的基础上,还要适当配备开设防火线所需用的油锯、弯把锯、钢板斧等专用工具,以备在火情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开设防火线,防止林火蔓延。(各乡镇、林场扑火机具配置见附表3、4)
林区各乡(镇)指挥部必须同有关单位、人员落实1一2台挖掘机,3一5辆卡车,5一10辆农用三轮车以备承载各项运输任务(要落实,有保障)。县指挥部也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必要时协调卫生部门,配备1一2辆救护车以解决医务及伤员的抢救运输问题。
6.9经费保障
财政、林业部门负责筹集必要的森林防火资金,主要用于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和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以及林火发生所在的乡(镇)指挥部组织的扑火队员、运输车辆、燃料供给、设备修理、人员调配、医疗救护和生活必需品等费用。应及时为扑救火灾划拨救灾资金。扑火期间后勤供给的所有物资、运输、食品、药品等费用先记账,应急结束后经审计等有关部门审核据实结算。
6.10社会动员保障
各有关单位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发动林区和林缘区的群众,随时准备投入扑火工作。
6.11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扑火前线指挥部要视火场情况及时果断地采取阻隔措施,开设足够宽的防火隔离带,确保驻地职工群众安全。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制定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6.12技术储备与保障
建立火场专家小组,充分利用森林防火各类科技信息和成果,提供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公众宣传教育
各乡(镇)、林场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教育辖区群众,严禁在林区和林缘地带烧草山、随意用火。使“进入林区,防火第一”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7.2培训演练
各乡(镇)护林防火指挥部要加强对半专业消防队和义务扑火队的培训、演练和考核。半专业扑火队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扑火集中培训和扑火演练。学习内容和成绩要记载归档。
8建立林火档案。
主要包括:火场面积测绘,估算火场面积,成灾面积及损失情况;火案处理情况;形成完整文字档案。
9附则
9.1预案管理
本预案是处置森林火灾特别是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应急措施,预案实施后应组织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
9.2监督检查
本预案由护林防火指挥部制定,并监督实施。
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汇总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打早、打小、打了”的森林防火方针,对突发森林火灾扑救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乡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水平,确保全乡森林资源和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乡与20xx年x月x日开展了森林火灾扑救演练。按照演练方案,乡应急办公室在接到火警后,立即召集人员赶赴火场。根据现场火情,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打歼灭战的战术将森林大火扑灭。通过此次应急演练,现将取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总结预案演练活动经验
这次应急演练活动是我乡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方面的大练兵,总体看是成功的、圆满的。具体体现在:
(一)领导重视
我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应急演练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因素。领导充分认识预案演练活动的重要意义,对这次应急演练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亲临预案演练现场。
(二)演练到位
参与这次演练活动我乡在事故情况报告、应急反应速度及现场应急处理等方面均基本上达到了有关应急预案要求,达到检验应点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是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协调一致的目的。
二、演练存在的问题
记录不够详细。主要表现为当天值班人员没有记录接到电话的具体时间,只记录了当天的日期,没有准确到几时几分;没有记录值班人员对信息报告的处置情况;信息报告的内容,值班人在整理记录时过于简单,没有进一步核实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分析:一是演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关准备工作不足;二是经验不足,平时尚未形成简要明了、准确记录的习惯;三是由于演习演练值班人员比较紧张,第一时间内只想将报告的情况尽快向上报,没来得及详细询问。
群众配合不够。个别群众认识较低,认为这是在做游戏,不太当回事,在疏散时还在说笑,行动不迅速,态度不端正。分析:群众中大部分人比较配合,认识较高,但有一少部分人素质一般,认识较低。
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汇总
为了进一步加强员工的森林防火意识,提高意外事故的抢险救援和自我防范能力,切实掌握森林火灾现场应急方法。本次演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快速、有效、有序的应对在我工区施工范围内发生的森林火灾时,通过启动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确保我工区所管辖区域内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安全保障机制的作用,快速、有效、有序的实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使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员工安全,进一步普及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员工森林防火安全意识,提高现场处理森林火灾和灭火的安全技能。20xx年x月x日楚姚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三工区开展了森林防火应急演练,此次演练中各岗位人员尽职尽责,事故应急抢险、人员疏散有序、迅速,整个过程组织严密,这次演练取得圆满成功,现作如下总结:
一、高度重视
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工区专门成立楚姚高速第二合同段三工区森林防火应急演练综合领导小组,在演练之前制定了详细的演练实施方案和计划;同时组织全体参演人员集中学习演练方案,要全体参演人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要求全体参演人员要以演练为契机,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筹划缜密
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在险情发生逃生演练实施方案中,就演练机构设置及人员职责、演练的时间、内容、地点、疏散路线、程序、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要求全体参演人员,听到警报后,听从副总指挥的按排,不得拥挤、推搡、打闹,不得影响各个应急救援组和森林消防队的救援工作,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组的组长、组员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演练中取得的成绩
整个森林消防应急演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参与人员体验了整个防火应急处置的过程,也深深感受到了应急处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我工区将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提高全员的森林防火意识,并要求各施工队伍务必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责任落到实处,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强化督促检查,做好扑火救灾的各项应急准备,确保森林防火工作不出问题。在休息和空余时间可以加强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和学习,进一步使施工作业人员从思想上就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引起火灾的严重后果。
四、演练不足之处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人员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但安全工作不会放松,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安全责任制度,确保楚姚高速第二合同段三工区的全年安全目标。
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汇总
一、基本情况
x月x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局在镇清泉村组织开展了森林火灾扑救知识培训和演练。参加培训和演练的人员包括:市森林防火半专业扑火队队员60人,林区镇乡分管领导和林业员、林区企事业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等共计120余人。培训会上,市委常委作了动员讲话,他希望参训人员认清形势,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森林防火技能培训。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长、林业局局长要求参训人员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和演练机会,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全面掌握森林火灾扑救知识,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到会进行了指导、省森林武警总队的森林防火专家亲临培训及演练现场,对防扑火中常见问题、火场紧急避险措施和森林火灾扑救等相关理论知识作了详细讲解;对常用扑火器具的使用和通讯工具的维修进行了现场演练;对扑火专业队的扑火机具协同配合作了针对性的训练。本次演练使用的森林防火工具有:森林扑火2号工具100把、油锯4台、割灌机1台、消防水泵1台、风力灭火机4台。
二、收获和经验
提高了全市森林扑火队员的扑火技能,促进了森林防火指挥一体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为确保森林扑火队伍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安全、快速、有效预防和扑灭森林火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无经费保障,队伍不稳定。
我市目前有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伍1支,义务性森林消防扑救队伍46支,但都没有固定的经费,扑火队员也都没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由于不是专业扑火队员,难以协调好本职工作与火灾扑救之间的关系,再加上无经费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扑救时人员的集结。
(二)物资储备不足。
主要表现在装备不足,运兵车少。各镇乡、单位由于受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防火设备难以及时更新。虽然每年市森林防火办均会补充一定数量的森林防火设备,但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森林扑火队伍建设的需要。各森林扑火队伍用于森林火灾扑救的专用车更是为零,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只能临时寻找车辆,将会导致快速反应能力和扑救火灾能力大打折扣。
(三)无专业扑火队伍。
根据《省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建设管理办法》规定,二级森林火险县(局)应有25人以上的专业扑火队伍,并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我市森林扑火队伍属半专业和义务性质,一直以来无机构编制,也无经费保障。
(四)管理训练水平不高。
我市森林防火办每年组织一两次较大规模的培训或演练,但由于扑火队伍属于半专业和义务性质,扑火队员往往无法全部到位,导致队伍的整体扑火技能不高。
四、市森林消防队伍未来发展方向
(一)建立健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建议市政府组建一支技术过硬、装备精良的专业森林扑火队伍,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林区镇乡在本辖区组建一支半专业扑救队伍,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为每名队员落实意外伤害、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险。扑救队伍专项经费,随经济社会发展和扑火实际需要相应增加。此外,可以考虑将专业森林消防队队长、业务骨干等纳入事业编制,其他队员实行合同化管理,建立起相对稳定、灵活进出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发挥扑火队员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化地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
(二)走队伍规范化建设之路。
森林扑火队伍规范化建设是促进队伍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前提。从队员组成、队伍机构、规章制度、装备建设、队伍训练等方面都要进行规范。各扑火队应经常开展有关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森林消防安全意识和增进扑火技能。经常进行队伍训练,并配备必要的队伍装备,熟练掌握各项扑火工具的使用方法,每年对队员的体能、扑火成绩及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对不合格或不适应的队员及时进行撤换或调整,以保持队伍长盛不衰。
关键词 森林火灾;森林火源;扑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72-02
在森林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安全用火,确保火在人为控制下燃烧蔓延,这种能达到一定森林经营目的,在人为控制下,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区域内进行的森林燃烧,称之为计划火烧;而失去人为控制的森林燃烧现象就称为森林火灾,森林火灾会造成重大的森林损失。现介绍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的措施,以供参考。
1 森林火灾的火源类型和种类
根据森林火灾的燃烧部位、火强度、蔓延速度、火焰高度等火行为特点,通常将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划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森林火源主要有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自然火源是指一种自然现象,常见的有雷击火、陨石坠落、枯枝落叶发酵生热(地被植物自燃)以及树枝磨擦生热产生的自燃现象,约占总火源的1%。人为火源是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火源,主要有生产性火源,包括:农、林、牧生产性用火,如烧荒积肥、开垦烧荒、炼山整地、烧防火线等,林副业生产用火,如烧炭、狩猎用火、烧砖瓦等;工矿运输生产用火,如汽车、拖拉机喷火等。还有非生产性火源,如林内吸烟、弄火取暖、烤干粮、做饭、上坟烧纸、烧香、放鞭炮、小孩玩火和坏人故意放火。
2 森林火灾预防技术与措施
我国的森林防火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只要掌握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规律,森林火灾是完全可防可控的。预防森林火灾需要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工程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1]。
2.1 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技术
森林火灾预防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火情,监测火灾扩展、蔓延的过程,为迅速控制和扑灭森林火灾提供准确的信息。其方式包括地面巡护、了望台定点观测、空中飞机巡护和空间卫星监测4种形式。
地面巡护就是森林防火专业人员采用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按一定路线对林区、森林进行的巡查。由单人或2人以上组成的巡逻组;巡逻路线尽量选择通过高火险地区和火源出现频繁的地段。在防火期内,每天进行地面巡护。在高火险天气里或在防火期间,对火险高的地段,进行昼夜巡逻。巡逻的时间一般以3.5~4.0 h为宜,其任务是检查、监督防火制度的实施;控制非法入山人员,制止违章用火,消除火灾隐患;及时发现火情,迅速报告;一旦发现火情,积极进行扑救。
了望台监测就是利用地面制高点上的了望台进行森林火情观测、火点确定、实施报警的林火监测方法。一般了望台址的选择在制高点上,并在林场、居民点附近[2]。每座了望台观测半径相互衔接并形成网状,能覆盖全区域,基本没有“盲区”为原则。了望台观测是根据烟的浓淡、粗细、色泽、动态判断火灾的各种情况。如人为用火烟色较淡,森林火灾烟色较浓。
航空巡护就是指利用飞机沿一定的航线在林区上空巡逻,监测火情和定位,并及时报告飞行基地和防火指挥部。主要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南重点林区开展。监测飞机主要为运五、运十二和小松鼠直升机。
2.2 森林防火阻隔技术与措施
森林防火阻隔主要是指利用人为和自然的障碍物,对林火进行阻隔,达到林火控制的目的。其中,人为的障碍物包括防火掩护区、生土带、防火沟、防火线、防火林带等;常用的是防火线,在一定线路上,通过人工清除乔灌木和杂草,形成阻止林火蔓延的地带,称防火线[3]。尽量考虑现有道路、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一般沿山脊、林缘、山脚田边、林区道路两侧开设。宽度一般为10~15 m。防火线上种植一些常绿植物,形成防火林带。应选择抗火性强、枝叶茂密、含水量大、耐火性强、含油脂少、不易燃烧、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芽力强,下层林木应耐潮湿、与上层林木种间关系相互适应,无病虫害寄生和传播的树种,诸如木荷、冬青、火力楠、交让木、珊瑚树、苦槠、米槠、构树、青栲、红楠、红锥、桤木、杨梅、青冈栎、竹柏等。
2.3 森林防火行政管理措施
森林防火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建立区域性森林防火联防组织,建立森林警察部队、林区派出所和专业护林队等专业组织。在防火期内开展宣传月、宣传周活动,开展森林防火知识竞赛,编印各种宣传材料,建立永久性宣传标志,利用现代传播媒介等进行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同时加强火源管理[4]。
3 森林火灾扑救措施
对正在蔓延的森林火场,灭火的关键是扑灭火线,控制火灾蔓延。扑灭火线的方式可分为直接灭火、间接灭火2种。常见灭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扑打法。工具主要有一号、二号工具,直接扑打火线是扑火队员沿火线逐段扑打,站在火线外侧,将扑打工具斜向火焰,轻举重压,一打一拖,扫拖结合,注意相互配合。一般3~4人编组,在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一点;火势强时,同时扑打一点,同起同落。采用“交替战术”,轮流进行扑打作业,以保证扑火作战的连续性。
(2)土灭火法。该法是指用土覆盖火线,使火与空气隔绝,使火窒息的灭火方法,适用于枯枝落叶层比较厚、森林杂乱物比较多的地方,工具以铁锹为主,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使用推土机等大型机具,还可使用小功率移动式喷土枪等。
(3)水灭火法。有喷洒水式灭火,这种喷洒水式灭火分地面和空中2种。地面喷洒机具主要有背负式灭火水枪、灭火水泵、森林消防车等;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人工降雨灭火,采取这种方法灭火,首要的条件是必须有符合条件的云体,还需要有气象部门的紧密配合及航空和军队的大力支持。
(4)风力灭火法。风力灭火法就是利用风力灭火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的一种灭火方法。它具有较大的灭火效能。一台风力灭火机,可达到25~30名灭火人员使用手工灭火工具的灭火速度。但只适宜于扑救中、弱度的地表火,不适用于扑救火焰超过2 m的林火;只用于灭明火,不能用于灭暗火和地下火。使用风力灭火机灭火时,一般每台机器2人操作,分主、副机手。主机手携机,副机手携长钩或者其他灭火工具,配合主机手,并作为替换人员。灭火时,主机手要位于火线外侧1~2 m,风力灭火机出风口方向与火线走向呈15°左右,与地面夹角40~45°,前进中要像扫地一样左右摆动机体,将火焰吹离可燃物,使火熄灭。
(5)化学灭火法。这种灭火方式主要靠化学药剂来灭火,水是载体,这样能更有效地阻滞和扑灭林火。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磷酸铵和硫酸铵。可用地面喷洒,主要的灭火器有6MYY-4型自压式灭火器、6MY-2.3森林灭火机和多用灭火器。此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用飞机探讨喷洒,以直接灭火。
(6)爆炸灭火法。该法主要是穴状爆炸。每隔2.0~2.5 m挖一个深20~30 cm的坑,每坑埋250~500 g炸药,通电爆炸后,炸出3~4 m宽的生土带,同时可产生大量的气浪,将火扑灭;此外,还有带状爆炸,把标准管状炸药放入直径40~50 mm、长10~20 m的聚乙烯塑料管中,制成索状炸药,将数根索状炸药连接在一起,放在火头前方一定距离处,等火头靠近时引爆,形成3~4 m宽的生土隔离带,将火头扑灭或减弱火势。
(7)以火灭火法。该法是在火线前方一定距离的地段上,用人工点烧形成一条火线,在人为控制下,使它烧向火场,留下一条隔火带,达到控制火场扑灭森林火灾的目的。主要用于扑救树冠火和高强度地表火。
(8)航空灭火法。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偏远林区,可以利用飞机作为灭火机具,进行喷洒水或喷洒化学灭火剂灭火,或者用飞机运送扑火队员进行伞降、机降、索降灭火等[5]。
(9)隔离带间接灭火。当火势较强而不能直接扑灭时采取人力措施开设临时隔离带,在火灾现场前一定距离,砍伐树木,尽可能清理灌木杂草,伐出带状空地,使火灾不能蔓延,从而达到间接灭火的目标。
4 参考文献
[1] 宋志杰.林火原理和林火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2] 包文生.大通县森林火灾特点与预防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07(2):87-90.
[3] 冯江涛,沈祥坤,王世良.论森林火灾的预防与扑救措施[J].中国林业经济,2011(3):60-62.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保持森林防火临战状态
为切实把国家、省、市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关精神、指示落到实处,我县森林防火工作全年坚持保持临战状态,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部署,与各镇、村层层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进入重点防火期,《禁火令》。对森林火灾受害面积超过100亩以上的严格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工作抓得不实、措施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同时,为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特别是各镇领导思想认识,今年县委书记、县长下发了《致各镇党委书记、镇长的一封信》,对各镇的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要求;县监察局和县防火办不定期到各镇对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措施不到位的镇进行通报。
2、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防火教育警钟长鸣。
一是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重点地段和风景旅游区设立永久固定森林防火宣传警示牌和悬挂宣传标语。共设立了永久固定宣传片警示牌4300多块,对进山作业人员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二是在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开辟森林防火专题栏目。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在我县主办的《XXX通讯》上开辟森林防火专题栏目;利用信息台向全县居民发送森林防火短信,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防火舆论氛围。
三是切实加大对火灾肇事者的处罚案例和典型火案的宣传报道力度,对重大火灾事故及时公开曝光。如历市镇将本镇农民烧田坎导致森林火灾的悔过书印发到各村进行张贴,县电视台对火灾肇事者进行采访等,起到了良好的警示宣传教育作用。
五是针对灾后森林火险等级高的特点,切实加大了森林防火宣传力度。今年印制1万份《XXX省人民政府致全省人民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公开信》下发至各镇、村组、学校;将省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和省公安厅《紧急通告》下发至各镇、村、组,并在集市、重要路口、重点地段、风景旅游区等区域进行张贴。还要求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在本单位张贴,并积极向亲朋好友、周围人群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防火宣传,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森林防火责任和意识,在全县营造了“人人防火,共同防火”的良好氛围。
3、强化措施,狠抓野外火源管理
各镇以村组为单位划分了森林防火责任区,在每块责任区均落实了责任领导及包干责任人。在重点防火期和特殊时期,要求责任领导必须在责任区蹲点,包干责任人必须每天巡查到最边远村,并用当地固定电话向镇政府汇报巡查情况,由各镇汇总后向县防火办报当天的情况。特别是在清明节前后,坚决制止进山上坟祭扫烧香、烧纸、烧蜡烛、燃放鞭炮等行为;在进山路口,最少落实一名守山人员严防死守,发现携带火种进山的坚决予以制止。
同时,切实加大了对痴、呆、傻、精神病患者和未成年人群体的监管力度。对这些特殊群体,各镇进行登记建档,并与监护人鉴订责任书,有效预防了因“五类人”而引发的森林火灾。
4、强化森林防火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火灾扑救水平
的扑救原则、组织机构、扑救方法和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扑救。
5、夯实基础,切实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近年来,我县切实加大了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我县先后建立了森林防火无线指挥网络、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配备了森林防火宣传指挥专用车;并陆续开辟、营造生物防火林带250多公里,在全县重点地段形成了有效的林火阻隔网络。同时,为使我县的森林防火工作基础做得更好、更坚实,县委、县政府对各相关单位的森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建设不达标、不到位的,及时予以通报,责令限期整改,着力夯实防火基础。
6、强化值班调度,准确掌握火情动态
我县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职工轮班制度,科学调度,及时处置火情,确保政令畅通。对卫星监测反馈的热点及群众举报的情况,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专业森林消防队24小时集中待命,随时做好扑火准备。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火场,成立临时指挥部,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扑救,确保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对因不及时报告而贻误战机造成损失的,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7、警钟长鸣,切实加大火灾案件查处力度
我县在采取行政手段抓森林防火的同时,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火,分发挥法律手段在森林防火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县发生的森林火灾案件,县森林公安局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结案一起,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目的。我县的火灾案件查处率达90%以上。
二、存在问题
受历史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它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县的森林防火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森林火灾隐患增多 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林内枯枝落叶、杂草等可燃物剧增。特别是今年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我县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较平常增加了2倍至10倍,已超出产生高强度火和大火的标准,具备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物质能量条件,一旦着火,极易酿成火灾。
2、森林抗灾功能较差
我县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但受历史等原因的影响,我县防火隔离带、了望监测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对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不能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同时,我县松杉等针叶林比例大,林木自身防范能力差,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3、镇村火灾扑救能力不强
由于近年我县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造成各镇森林消防应急队伍人员不足,留守在家的老弱妇孺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的森林防火新形势,有效组织扑救森林火灾面临较大困难。
三、几点建议
1、森林防火队伍建设问题
因我县森林防火专业队采取定编不定人的方式,不能很好保持队伍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队员的养老保险等不能得到保障。建议上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森林防火队伍建设。
关键词:森林公园;防火;措施
1 存在问题
1.1 森林火灾隐患增加
1.1.1 可燃物增多:中幼林多地处死角地带,多年来未抚育、林下木密集、林内杂草丛生,枯死木、凝冻木因林权纠纷问题未处理、腐殖层增厚,林下可燃物负荷普遍超标,一旦着火,极易酿成火灾。
1.1.2 火源管理难度增大:林区附近居民农作物多在山林边缘,农事用火几乎不断,生产性用火很难遏制。每年入园的旅游、踏青、野炊、上坟祭祀、焚香烧纸、燃放爆竹等野外活动将大副度增加,野外火源控制难度较大。
1.1.3 突况增多:进出林区人员频繁、整体素质较差、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林区晚间任意用火活动增多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及近年来林区周边的施工单位增多,进一步加大了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难度和危险性。
1.2 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
由于公园投入森林防火的专项资金有限,林区防火通道、隔离带、监控等防火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森林防火科技含量不高,应急指挥系统还不健全,有效组织扑救森林火灾面临较大困难。加之公园基本上是松树针叶林,森林资源状况相对较差,主要体现在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林业生产力落后、林木自身防范能力差,给防火工作处置艰险。
2 应对措施
2.1 领导重视、加强人员部署,落实防火责任
全面贯彻落实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执行、深入领会,认清形势,加强对森林防火检查员、瞭望员、护林员、值班员、通信员等等的教育、管理,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落实部门责任制。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责任、落实任务、进一步加强防火意识。要切实明确各部门、特别是森防指挥成员单位的责任,根据任务分工,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专项预案,并根据火险情况及时到高火险区域开展现场督查,认真抓好部门责任和包片责任的落实。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全面检查,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在此基础上,要严明奖惩,实行责任督查,层层追究责任,使之形成一种不抓森林防火工作不行,不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更不行的共识。
2.2 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
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建设,使之真正成为主要林区,扑救森林火灾的骨干力量,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队伍,并实行专业队伍为主,群众义务消防队为辅的结构。各级专业队建设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和设备,并定期进行防(扑)火演习和安全避险常识培训,提高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灭火能力。
2.3 强化宣传,全面提高游客和周边村民的防火意识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宣传森林防火政策法规,增强群众的森林防火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森林防火基本常识和应急避险知识。利用走村窜寨粘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开展座谈会、签订联防协议、填写防火宣传牌、开展防火宣传周活动,到学校聘请“绿色小卫士”、开展防火知识竞赛、积极协调新闻媒体等方式、多渠道强化宣传,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做到“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积极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
2.4 加强消除火灾隐患管理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火源控制是核心内容。在防火期到来之前,各块要认真组织开展一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紧盯不放,务必下决心花力气抓好整改。对于野外用火,应采取疏、导、堵相结合的办法,分类指导,严格监控野外用火。对炼山造林用火、野外民俗用火和生活用火要加大检查,从严控制。
2.5 强化防火预案到位,及早扑灭火灾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必须高度戒备,提前防范。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中长期森林火灾预测和每日森林火险预报,及时预警信息,确保火险早知道。充分利用瞭望观测和地面巡护等手段,对森林火灾进行全天候、立体式、全方位监测,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扑灭。
2.6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投入力度
关键词:扑救;森林火灾;经济投入
在森林防火上“预防为主”,一旦着了火就应“积极消灭”,这是我们的森林防火方针,但仅仅是积极消灭还很不够。
1 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森林火灾的扑救上,常常为“打早、打小、打了”“把火灾损失降至最低限”,而“积极消灭”,实际上我们对于如何“积极消灭”才能把“火灾损失降至最低限”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研究甚少,或说是还很不够。
由此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在什么样的天气条件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林火,一有火情,就调动大批的人力物力,是不科学的,是不经济的。扑火也要讲究经济效益。在企业以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今天,扑救森林火灾工作也毫不例外地应该遵循这一点。
也许有人说,着了火不下大力量扑救,万一火着大了怎么办?在扑火上多投入些,保险、值得。这话不无道理,但并不妨碍我们如何以最少的投入扑灭火灾,把火灾损失降至最低限的讨论。还有人说:扑火就象给身患绝症的人治病一样,虽然明明知道治不好,还要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这话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很多情况下火是可以被扑灭的,至少可以减少其余火蔓延引起的损失。为了尽快地扑灭森林火灾(警),把小火当做大火打是正确的,问题是要“大”到什么程度,能10人扑灭的火,为了安全起见10余人或再多些“大”的恰到好处,但大到上百人,甚至于完全可以就近地面扑灭的火也调用了飞机,那就纯属浪费了。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在现行的扑火实践上,这种浪费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是人们对多大的火、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和林况下投入多少扑火力量符合安全、经济、科学这一原则而恰到好处这个“度”把握不准,没有很好地研究;另一方面也有着了火就多上些人以防万一等心理观念的影响,但这不是本文研究的范畴。
火是森林的大敌,如何保护森林,扑救林火,减少损失,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2 扑火的经济投入理论
2.1 对火灾损失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为了论述的方便,先做如下定义:
(1)火灾损失是指森林损失和扑火投入的总和。(2)这里所说的森林损失是指林火从发生至憩灭火灾所造成的林木损失及其生态破坏的科学估价。(3)扑火投入是指为扑灭林火所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总和。
我们设森林损失为x,扑火投入为y,火灾损失为z,则x+y=z,可以看出。
如何使火灾损失(z)取得最小值是我们所需要的解。也就是说,只有当森林损失(x)与扑火投入(y)的和取最水值时,才是火灾损失的最低限。在扑火实践上,我们有时恰恰只重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从而为了使森林损失减少,人为地无限制地使扑火投入无限量地增大,反而加大了火灾损失,这无疑也是一种损失和浪费。
关于扑火经济投入理论,各林业发达国家均有所研究,美国的森林防火专家菲希尔曾写到:
“……火的潜在危害较小,则应有限地使用灭火力量。这样尽管会烧掉一些林地,却节约了因采用火控制技术而需的大笔费用。对预定地区的条件内产生的林火,可以让其自然燃烧。”
2.2 对扑火投入产出的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一下便知,并非投入越大,损失越小。在任意的一场火灾中森林损失与扑火投入都是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当扑火投入(y)为零时,森林损失(x)是由林火发生至自然熄灭这个定域范围内的一个不断加大的变量,这时火灾损失(z):森林损失(x),当扑火投入(y)在一定的定域范围内取任一个数值时(包括零和零以上的任一数),森林损失(x)则可能因扑火投入(y)的取值而趋于减少在一定的定域取值范围,扑火投入(y)是森林损失(x)的变量,火灾损失(z)的函数,这时z=x+y,超出了一定的定域范围,扑火损失(y)就不表示为森林损失(x)的变量,在这种情况下,火灾损失(z)的大小因扑火投入(y)的大小而变化,特别是在扑救初发火时尤为明显。因为x与y的这种相关性所以并非y的取值越大,y与x的和越小。
应当指出:x因y的取值而趋于减少在一定的定域取值范围之内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在非常情况下,如有产生火风暴气侯条件等离危险天气和林况条件下,x与y的相关性则有不确定性。
2.3 扑火的经济投入的实施条件及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综上分析得出:以最经济的扑火投八(并非最少投入)把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能够准确地预报和掌握火场及其周围的天气形势和变化趋向,掌握火场周围的自然条件及各项林火变化因子,科学准确地推断出林火的发展蔓延程度和变化趋势。即能够掌握火灾在预定的时间内所能扩展的地段,这是确定控制区域灭火战略'镶略的重要前提。影响林火变化的主要因子有风力、风速,可燃物类型分布及千湿状,地形条件等的综合作用,也可用森林火险级来标明各项因子的综合作用,确定林火变化等级。
(2)根据森林损失(x)和扑火投入(y)的相关性及林火的发展变化趋势优化最佳扑火时机、方案和扑火投入。
(3)最佳扑火投入可用优选法确定。最佳扑火投入的选择要有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把握。如扑火后方距火场距离较远,交通不变,扑火耗费大,近日有一个较大的天气变化过程等等。
在扑火上运用最佳扑火投入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并不矛盾,实际上它正是“积极消灭”的具体体现,并不排斥“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火原则。运用最佳扑火投入的方法有一定的适于条件和灵活性,对于把握不准的火灾,一定要适当多投入一些力量,以免贻误扑火战机。
在扑火实践中,林火变化的多样性和突变性特别是后者给最佳扑火投入决策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林火预报的准确率仅为60-80%,小区域的火险预报还基本没有展开,较大的火灾又影响着气候的变化,都不利于科学准确地预测林火的发展趋势。另外,对于扑火人员驻地附近的,重要保护区域的,危险系数高天气的火如当天和日后森林火险为危险级、极易燃烧级天气的林火,在扑火投入上应给以更高的安全系数。虽然如此,我们讨论的――最少的扑火投入扑灭火灾,把火灾损失降至最低限,即关于扑火的经济投入这一问题仍不失为值得运用、推广的好办法,它应为战场实践制定灭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3 扑火的经济投入理论的应用与分析
在以上我们已分析了制约扑火的经济投入的各方面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天气条件、林况、火场面积和火场距离(运输距离和耗费)等四要素,而对于初发火来说,主要取决于天气条件、林况和火场距离这三个方面,实际上现阶段的辽望观测能力除原始、偏远地区外,大部分火灾火警都是在初发时发现的。
如发现某一火场,当第一架飞机上去后回报得知,当时的天气条件为可燃级,二、三级风,天气阴有雾,林况为原始林,落叶松矶踯躅林型;又据天气预报三、四日内阴转多云,日后有一中度降雨天气过程;火场距离为一飞行小时余;火线已有百余米。可以看出,对于这样无人无路只能靠飞机载人扑火,甚至于连索降也十分困难的火场,运大批扑火队员到达火场至少需要一至二天的时间,飞机载人往返耗资以现在的飞行单价计算约达百万元,而三、四天内的中度降雨,是可以使这起缓进的地表火自行熄灭的,既使是上更多的人也只能使森林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据此分析后可以做出这样的决策:方案一,为安全起见,可上一、二架次,虽森林损失略为大些,而扑火投入却可以减少几十万元,火灾损失明显下降。方案二,放弃扑救。应当指出:这里关键是对火场天气条件(燃烧环境)的把握和第一架飞机观测后(第一梯队到达火场后)的信息反馈。
一般而论,扑火第一梯队可分为小、中、大队和一架次四种编队,即小队20-30人(一、二车),中队30-40人,大队40-60人,米八飞机受机载能力的限制一般在14-16人或多些。对于初发火以出动小队为宜,对于偏远原始林区无路地段以一架次为宜。扑火队员限制在经过训练的专业扑火队员。
在扑火前,扑火人员的投入应以火线的长度为依据,根据林区历年扑火经验总结,百米以内的火线,出动一小队,百米以上的火线控制在每增加100米增加10名扑火队员,对于较大的火灾,则应按着扑火的七项常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解决主要矛盾,各个歼灭。现阶段,若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投入众多的专业扑火队员企图一举歼灭往往是难以做到的;而干军万马,大兵团作战扑火,也是得不偿失的。
一、粮食生产
(一)为了实现2013年粮食生产良好开局和双季稻生产迈上新台阶,突出抓好八个到位。
1、安排部署到位
3月4日,在参加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我乡迅速召开了党政会,研究了我乡集中育秧工作,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职和4个片长任副组长的集中育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乡2013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突出工作重点,实现了任务分解,乡党委政府把全乡集中育秧8500亩的任务分解到村,同时又突出重点抓好五个重点示范村,黄头、七里抽样点示范村,在这7个村当中乡主要领导分别包村负责,片包村、村干部包组,具体实施,确保每个农户每块丘城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2、宣传发动到位
一是召开会议贯彻宣传,3月4日召开了党政成员会,3月5日召开了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会,3月6日召开了相关村全体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农技工作人员会议,在会议上对粮食生产和集中育秧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二是发放宣传资料,乡党委政府组织驻村干部、农技工作人员上门上户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做到集中育秧工作家喻户晓。三是进村入户深入宣传,详细宣传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
3、技术培训到位
为了组织好集中育秧培训,乡党委政府组织农技人员到6个双季稻示范村和一个旱粮示范村进行技术指导,形成一对一的帮扶。
4、资金投入落实到位
今年扩双工作难度前所未有,针对这种情况,乡党委政府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拿出工作经费2.8万元专门用做5个示范村和2个抽样点工作经费,片上2000元/村,村2000元/村,任务完成较好的并在全市排名前10名奖村3000元/村。
5、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5个示范村和2个抽样点村,每个村都有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负责该村的乡政府工作人员组织具体实施,该村村支部书记为该村负责人,农业站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并进行技术指导,做到了村村有领导,户户有干部具体负责。
6、育秧面积和大田面积落实到位
当前我乡共落实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2.5亩,其中2.6亩、2.5亩、1.8亩、2.1亩、1.5亩、2亩。落实落实550亩,其中150亩、101亩、81.5亩、73.8亩、60亩、村83.7亩。
7、集中育秧主体培育到位
通过扶持种粮大户,村干部为集中育秧主体,大力推广机插秧和软盘抛秧,落实集中育秧主体10个。
8、技术服务落实到位
农业站工作人员全部分到各个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建立集中育秧“一点两人”台帐和面积到组到户,确保面积落实,台帐完善,及时上报。
(二)当前我乡粮食生产示范村和抽样点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很大一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种植双季稻虽然政府补贴310元/亩(早稻160元/亩,晚稻150元/亩),但还是不划算。二是劳动力严重短缺,在家务农的基本上是一些高龄老人。三是水利条件严重滞后,根本不能适应发展粮食生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乡以后的工作措施是: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无粮不稳,有粮则安的思想。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是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工作的关键,乡党委政府决心坚决落实领导负责,片长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责任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扩双的良好氛围,使老百姓牢固树立无粮不稳,有粮则安的工作局面。
2、继续完善乡领导包村,片上干部具体实施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机制,所有力量一边倒,全部要上门入户做工作,对干部实行签到制,乡党委政府不定时进行抽查,使全体干部深入群众做具体工作。
3、落实责任追究,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对当天不去落实具体工作的干部罚50元/天,片长不安排专门人员罚片长50元/天(从地区津贴中扣除),村干部当天不去做工作罚50元/天(从工资中扣除)。该村全年如没有完成任务,驻村干部、片长上交市粮食生产小组处理,并在年内不得评先评优,村书记就地免职、主任依法罢免,村干部工资下浮二档。
二、森林防火工作
(一)乡林地基本情况
乡林地5.2万余亩,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经过1个漫长的干冬,使我乡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竣,去冬今春,我乡森林防火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我乡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我乡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森林火灾,我乡的主要措施是:
1、强化领导,提高认识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毁灭性灾害,首先我们从领导上给予加强,成立了乡森林防火领导小组,乡长亲自挂帅,农业乡长具体负责,四个片长(以片为单位分工负责,林业站具体实施,各部门协调配合)。其次,我们制定了《乡森林防火工作预案》等相关制度,与各村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状》,并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2、大力宣传,强化火源管理
我们组织各村和有关单位采取书写标语,乡召开各村会议,村召开各组会议,广泛宣传森林防火工作,通过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森林火灾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后果,同时我们采取各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和林业站干部包村,乡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在冬至、清明等重点时期取消双休日,全员待命,此外,我们还加大对野外用火人员的处理力度。
3、完善预案,科学扑救
我乡成立了森林防火扑救队,各村成立了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和村级森林防火扑救队,力争在发生火灾时,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此外,我们在进行扑火时坚决杜绝组织老、弱、妇、幼上山扑火现象,确保扑火队员生命安全。
(二)当前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个别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麻痹侥幸思想,烧田坎、山边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在风力大,火势旺和夜晚发生火灾时火势难以控制,易造成大面积过火。三是动员群众困难,部分群众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甚至幸灾乐祸,做反面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乡森林防火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认识。
2、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深入各村大张旗鼓地进行森林防火工作宣传,特别是对重点山头(如乡林场)的宣传,做到不留死角,从而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观念,防火意识,形成干群联防工作局面。
3、加大巡查力度,强化火源管理,在重点时期各村要派专人巡查。
4、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乡森林防火工作预案中的处罚力度(发生森林火灾包村片干部工作人员不现场指挥扑救罚100元/人,村干部100元/人),并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加大对森林火灾责任人的查处力度。
关键词:木荷;生物防火林带;造林
中图分类号:S7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7503
1引言
森林防火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森林防火事业,各级政府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森林防火事业。近20年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践显示,实施人工扑救森林火灾,建设成本高,协调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扑救效果差,森林资源和人民财产损失大,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人民生命财产极易受到严重威胁,极需要一种成本低、危险小、效果好的长效机制来预防和发现火灾。
生物防火林带是发挥自然力的作用,利用森林植物(主要为乔木、灌木)的抗火性与耐火性,以含水量高、难以燃烧的树种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林火的蔓延,防止易燃森林植物的燃烧,减少火灾的损失,提高林区防火控火能力,以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目的,是一种阻止森林火灾蔓延的永久性设施,是对防止病虫害蔓延、水土冲刷和改良土壤等的有利措施,成林后又可供采伐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效用,是森林防火工作“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指导思想和扑救方针的真正贯彻,具有建设成本低、预防效果好的优点,对森林防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又名荷树、荷木、拐木,山茶科木荷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是南昌地区乡土树种,也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防火树种和用材树种。木荷具有生长快、郁闭早、蓄积迅速和含水量高、油脂含量少、枝叶繁茂、不易燃烧的特点,特别在幼龄、中龄时期比较偏阴,表现为冠幅宽、树叶浓密、枝盛叶茂,林带郁闭成林后,易形成一道浓密的林墙影响气流通过,当山林大火向林带冲击时,木荷林带便能削弱火势、火苗及热量,阻挡山林大灰的蔓延,同时木荷林带内光照少、温度低,湿度大,林地无杂草、杂灌或多苔藓等含水量高的潮湿地被物,所以又能防止地表火蔓延,是南方地区较为理想的防火林带树种。
20世纪90年代末,南昌地区大力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成效显著。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集中财政投入,大力开展以木荷为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建设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森林火灾发生特点、林区地势、地物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河流、山脊、道路(公路、铁路)、沟壑等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准确施工,共建设高标准生物防火林带1000km、造林面积达1500hm2。设置密度根据自然条件、火险区等级、经营管理水平和防火具体要求因地制宜进行确定,网格控制面积标准一般为人工林100~200hm2、次生林和原始林3000~5000hm2,特殊地带特殊对待,以确保工程建设达到工作量小、投资少、效果好、作用大、利用率高、可利用时间长的目的。工程建成后,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呼应、相互影响,组成完整的封闭式生物阻隔网络和绿色长城,并与全覆盖林火监控监测系统和人工扑救快速反应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初步实现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综合性的主动防护效果,有效保障了全市近12万hm2森林资源安全。
2造林模式
2.1造林地选择
根据南昌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特点、林区地势特点,共选择3种造林地进行人工造林。
(1)山脚,主要布设于林地与较大农田交接处,目的是预防农用火种引起山林火灾,此种防火林带在南昌地区占有绝对比重,极为普遍,在南昌地区作为主防火林带使用。
(2)山脊线,在南昌地区作为副防火林带使用。此种防火林带主要布设于面积较大的连片山体(在南昌地区主要为西山-梅岭)山脊线上,主要目的是控制森林内部火灾的蔓延,并利用林带两侧林缘地开设人行道,便于护林巡逻和防火车辆通行。
(3)多发地带和重要设施、特殊工厂周边,主要是坟场、学校、村庄、军事设施、花炮火药厂及其他重要设施,在南昌地区作为特殊防火林带使用。在造林地其他环境要素力求一致,确保成活率、郁闭时间、防火效果上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2.2造林密度
按照“适度密植、促进成活、早日郁闭”的要求,实施差异性造林,造林初始密度设置为1m×1m、1m×15m、15m×15m。其中主防火林带造林初始密度以1.5m×1.5m为主,主要目的是减少郁闭后的自疏程度和降低抚育间伐费用,不采用高密度造林模式;副防火林带以第一种造林初始初植密度为主,主要为了达到适度密植、改善局面生境、防止杂草和杂灌竞争,降低补苗、浇水和其他抚育措施费用,促进早日郁闭;特殊防火林带是3种模式皆而有之,具体选择是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不拒成规,3种造林模式造林株数均保持在2500~3300株/hm2之间,确保总体造林质量。
2.3林带设计
主防火林带以纯林为主,辅以少量混交林,预留2~3m人行通道。副防火林带因地制宜,原造林地为郁闭度高的有林地,采用混交林,间植木荷,确保木荷占优势,防火林带宽度适度增加,提高防护有效性;低郁闭度有林地或生长不良的疏林地、宜林地或杂灌杂草地,营造纯林,适度密植,副防火林带全部不预留人行通道。特殊防火林带因地制宜,不规定统一标准。
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黄义松,等:南昌地区木荷生物防火林带造林人工技术和效果分析环境与安全
2.4苗木选择
选择同一苗圃、同一种源、同一批次的2年生播种苗,全部使用Ⅰ级苗(苗高≥35cm,地径≥0.4cm)和Ⅱ级苗(苗高≥25cm,地径≥0.3cm)造林。
2.5配置方式
林带宽度统一基本设置为15m,根据造林密度设置合理确定株行距,正三角配置,达到横成行、坚成排的造林效果,不留空隙与天窗。
3造林技术
3.1采种
木荷4~5月开花,果实9月底至10月初成熟,蒴果,种子肾形,淡褐色边缘有翅。应在蒴果呈黄褐色时采摘。采摘回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地阴干1~2d,再暴晒3~4d,待果皮开裂后筛取种子。
3.2播种与育苗
圃地选择中等肥沃的酸性沙质壤土为宜,深翻30cm左右,施足基肥,采用宽窄沟法成床,床宽1m,高约20cm,长以10m为宜,做到便于浇水、排水和作业。一般在3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方法宜采用撒播。木荷种子轻而芽出土能力弱,播种后床面宜用木板轻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上覆细土或火烧土,覆土厚度以种子半掩半露为宜,2~3周左右即可发芽,芽苗出齐后可揭草,但不可暴晒。做到芽期除草和松土施肥,除草要求除早、除小、除了,施肥以水浇为宜,由稀到浓,适当间苗,并防止地老虎和蛴螬为害。
3.3整地
防火带林一般沿山脊、山坡、山脚田边延伸,线长面窄,样点分解,造林地地形复杂,环境因素差异明显,地况复杂。造林过程中采取伐除样地内部现有散生木和灌木,清除杂草,适当保留地被物。可用30%草甘膦粉剂,灭除造林地的杂草。整地方式采用带状整地,整地时按株选中定点挖穴,穴规格为50cm×40cm×30cm,挖穴时先将表土翻开,心土挖出,再将表土回填穴底,并挖除原树残根、茅根、葛根、草根和拾除石块、土块,确保苗木根部得以舒展。
3.4起苗
苗龄在1年半即可起苗,以2年生为最佳起苗时间。起苗时以无风蔽荫和阴天为宜,要有一定深度,以达到少伤须根和侧根,不伤顶芽、皮层和苗干,适当修剪枝叶和过长主根,保留部分营养土,根幅直径保持20cm左右为宜。按规定标准分级扎捆,苗根沾泥,做到随起、随运、随种,确保成活率。
3.5栽植
造林季节以冬末春初,一般是春节前后、大寒至立春的一段时间,尽量选择无风阴天栽植,越冬芽萌芽前最为适宜。栽植时应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不伤根、不伤皮、不伤芽,栽深、打紧、根舒、茎直,总体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领,浇透定根水,确保栽植方法得当。
3.6抚育管理
木荷速生期较早,为尽快发挥防火效能,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前3年每年分7月、10月两次除草、松土2次,此后视林带生长情况,每年抚育1~2次直到郁闭。防火林带立地条件往往较差,林带郁闭前最好翻土抚育1次,林带郁闭后每年或隔年抚育1次,以清除林下掉落物等危险可燃物。
3.7病虫害防治
木荷主要病虫害有褐斑病、大袋蛾、樟刺蛾、地老虎、蛴螬等危害,一般可采用高效菊脂类杀虫剂和波尔多液杀菌剂灭除。
4结果与分析
(1)成本相对低廉。通过图1可以看出,各种森林防火形式基本为前期投入大,后期投入少,呈逐年下降态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初期投入高,投入集中在前5年,其中第1年和第2年投入最高,主要是造林费用,后期投入小,主要是森林抚育管理,成本逐年下降速度快。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总体而言方法简便、省工,投资少、受益长、效益高,一次投资长期受益,5年左右即可发挥森林防火效果。传统人工扑救防火方式也是一次性投入,主要表现为森林防火人员工资、火情监测监控设备、扑火工具,且需要维修、保养、贮存、折旧费用,成本高、费用大、需要不断更换和维护。
图1人工扑救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成本(元/hm2)各类生物防火林带以副防火林带建设成本最高,特殊防火林带成本次之,主防火林带建设成本最小。副防火林带成本最高,主要是因为山脊线海拔高,造林整地困难,种苗、运水运肥运苗困难,人工成本大,成活率低。特殊防火林带建设成本主要是由于其建设的要求各不相同,地形复杂,需要因地制宜和因害设防的造林设计和造林施工,不可预测成本较多。主防火林带成本较低,主要是海拔低,地势平缓,防火通道基础好,造林整地和栽植成本低,取水容易,成本最为低廉。
(2)有效增加蓄积,提高经济产出。木荷是速生树种,生长快、郁闭早,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既可起到森林防火效果,又可以有效增加蓄积,提高阔叶树比重,改善林分结构,同时大幅增加林分蓄积量,按照营造10年纯林计算,可增加林分蓄积90cm3/hm2,增加5000元/hm2的林分产出,大幅度降低了防火工作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提高空气湿度,改善局部小环境,避免天然林火发生。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栽植木荷防火林带后,林带郁闭度随着木荷的生长逐年增加,第7年基本郁闭,第10年已经全部郁闭,林间空气相对湿度明显有改善,植株含水量明显增加,林带下部杂灌及杂草明显减少,苔藓、地衣等高含水量地被明显增加,土壤湿度明显增加,客观改善了林带的小环境,由于生物防火林带主要营造于人类活动频繁区与林区的交界处,有效改善了生态小环境,避免林火的发生和进一步蔓延。
(4)有效阻隔林火蔓延,挽回财产损失。通过对木荷防火林带阻隔林火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区比对照区实现了四下降:风速和火速蔓延速度大幅度下降,过火面积大幅度下降,火灾强度大幅度下降,火灾损失大幅下降,有效保护了全市近12万hm2森林安全,挽回或避免财产损失1000多万元。
(5)附加生态效益。自20世纪90年代末,南昌地区共营造1000km,总面积达到1500hm2的高标准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全市因此增加森林覆盖率0.002%,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净化水质、增加碳汇、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阔叶树比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巨大作用,特别是在小生境保水、保土、保肥、保湿,增加空气负离子和氧气含量,吸收灰尘和空气污染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图2生物防火林带生境及植株含水量部分指标(6)实现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主动防护网络。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建成以后,在结合防火实时监控监测网络和林火快速反应扑救系统之后,实现了短时间内快速反应,长时间内有效阻隔,远距离有效扑灭的预期效果,避免了火灾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赢得了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人工扑救的成功概率,有效地保护了如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圣水堂国家森林公园、峤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地位重要的森林资源以及重大重点公用设施,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结语
木荷是一种优质森林防火树种,生长快、病虫害少、郁闭迅速、蓄积量高,在有效阻隔山林火灾的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更大损失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明显的特点,十分具有推广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上,具有短期内投入大,抚育和管理难度大、见效慢,需要人工扑救系统配合等不利一面,同时木荷材质疏松、用途少,经济效益不明显,客观上抑制了政府、社会特别是林农的营造积极性,也不利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推广和保护,建设过程中为降低建设成本,工程实施的伐山造林对原有森林生态系统扰动大, 如不妥善处理,易发生水土流失、成活率不高、抚育管护不力等不利局面。从营造实践来看,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造林树种也偏于单一,纯林偏多,在造林模式、造林技术方面还应有更多理论探索途径和实践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惠莲.中国林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
[2]李世友.6种针叶树活枝叶在森林防火期的燃烧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2).
[关键词]营林技术;森林防火工程;应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S7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384-01
为了使我国林业建设能够平稳的发展,加强森林防火防范,我国在森林防火技术上不断有研究和改善。其中不,营林技术是我国森林防火中专业很重要的一门技术。营林防火技术的应用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生物防火工程,生物防火工程主要是利用了森林中的生物对森林燃烧存在特殊限制的特性,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森林防火。使用营林技术防火主要是通过各种营林措施改变营林过程中存在的易燃物质的物质基础,对易燃物质进行及时处理,以预防火灾发生为主,进而达到森林防火的目的。
1 什么是营林技术
营林技术以一种防患于未然,以预防火灾发生为主的方法运用到目前的森林防火模式中。为了营林技术能够在森林防火中发挥更大的效应,就要求营林建设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对营林防范火灾的设计,并在森林火灾发生中有一定应付能力。营林技术的防火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的设计方案,因此,林业建设设计者在设计时要着重加强森林火灾防范意识,对森林建设中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考虑,提出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途径。另外,很多人营林技术就是绿色防火工程,实际上营林防火不完全等同绿色防火工程。绿色防火工程,是指利用绿色植物的某些影响特性,有计划地实施的防火工程。它不包括非绿色的微生物和动物的利用。而营林防火技术更具有实际价值,营林技术包括有生物技术措施,同时也有非生物技术措施,有技术措施,同时也包括非技术措施。营林技术表面上看就是植树造林,但其本质上还有效的提高森林的预防火灾发生作用。
2 营林技术对于森林防火的意义和价值
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础,营林技术从植树造林开始,从根本上做到防止森林火灾的生。根据森林燃烧圈学说,森林燃烧主要是由气象圈"植被圈和火源圈构成,所以说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础技术措施,在林业生产中也是非常重。另外,森林植被是森林火灾的基础,再加上林业生产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埋经纬度的气候区从事森林植被的经营工作,而营林防火技术要求森林经营工作者从森林生态系统出发,以自然群落为基础进行林业生产和工作,减少森林植被的燃烧性。所以营林技术对于森林防火有着切实的意义和价值。营林防火不但在防止森林火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且还丰富了林业资源的建设,坚强了林业的生产和经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建设工程!
3 营林技术森林防火的具体做法
3.1 植树造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木材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虽然我国的森林产业非常庞大,林木的覆盖率也不小,但近年来由于人们大量砍伐,再加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原因,我国森林资源入不敷出。所以急需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率,进行全面的造林,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植树造林从本质上还可以解决森林防火等问题。
3.2 定期检查森林中的易燃物质
定期检查森林中的易燃物质,并及时处理。森林中的细小树苗,枯枝烂叶以及杂草等在干燥之后就变成了易燃物质,非常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因此在营林建设中及时清理林地的杂草,及时将枯枝烂叶处理掉,这也是一件非常重的防火措施。定期清理周围的可燃的物质,不仅可以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树木的生长。对森林中易燃物质的检查周期一般根据当地的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清理时间段基本都在每年8月左右,这个时间段清理可以防止杂草进行二生长,也不会影响到幼苗的生长。
3.3 适当改善森林中的林木种类成分
树木本身就是一种可燃物,但是不同的树木材质不同,燃烧性能也有所不同,例如常绿阔叶林较落叶阔叶林不容易燃,落叶阔叶林较针叶林不容易燃,针阔混交林较针叶纯林不容易燃。而像松树纯林、低效松林、松树疏林等一类树木的材质燃烧性能很高,容易燃烧,因此要避免大面积种植燃烧性能很高的树木,应该将两种树木混杂着种植,而且种植的间距也要适当扩大。营林时营造不容易燃烧的树种,对易燃林分进行改造使其形成不容易燃林分,增强森林本身的防火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森林火灾,从森林本身做到预防火灾。此外,利用不容易燃烧的树木营造防火隔离带,这样可以在森林火灾发生时,起到防止使森林火灾的蔓延的作用。
3.4 从林业设计建设方面入手
在林业建设设计时,要着重考虑森林防火设备以及措施的建设,例如建设营林防火通道。在对一些大面积含有幼林较多的区域是,要科学的进行规划防火通道的设计,保证在未来成为大面积的成林后阻挡防火通道,给森林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在选择森林防火通道的路径时,要考虑到整个森林大小情况,地理位置以及所处的环境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所选的路径要保证能够起到很好的森林防火阻隔效果。要保证当火灾发生时能够根据所设计的路线进行森林火灾的扑救,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
3.5 定期调整林木密度
当森林林木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灾的发生,而且一旦森林火灾发生,密度大的森林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扑救造成困难。因此对林木的发育及密度情况进行及时的抚育间伐工作,定期调整森林中林木的密度,也是防止森林火灾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森林在郁闭以后,林木就会分化,要加强抚育管理,在这期间要及时进行间伐,将生长不良的林木砍伐掉,包括非目的树种、弯曲木、枯立木、病腐木等,随时割除生长在林下的杂草灌木,将间伐掉的林木及杂草及时清理出林,将林内可燃物大大的减少防止火灾的发生,而且也不会在森林火灾发生后阻挠对火灾的扑救。
3.6 杜绝火源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域段的森林植被有所不同,可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林业建设措施。例如我国的一些荒山荒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等地域段,可采用封山育林。要严格实行封山育林,杜绝火源进入到森林中,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结束语:
我国森林面积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五,覆盖面广,种类繁多。我们在考虑如何利用好森林资源的同时,也要着重考虑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森林火灾的破坏性大,危险性高,给森林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做好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措举。诱导森林火灾的因素有很多,要善于分析并找到其中的原因,及时处理诱导森林火灾的因素。除了建设防火区域等常规森林防火办法之外,还应该使用科学技术,从营林建设开始,从本质上做好森林防火工程。从而降低森林火灾带来的破坏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营林防火是一项多多效益。利用营林防火不仅可以预防森林火灾,还可以增加森林的生态效益,增加我国的森林资源,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