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经济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立足单一国家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
(一)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共同演化趋势
相关的理论成果按石川秀(1992)的归纳,主要包括由欧美学者从广义的两种方法出发提出的两类不同理论模型。一种方法是使用若干国家间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统计分析上确认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之间的某些普遍联系;另一种方法是集中研究初始条件与经济制度相似的一批国家的历史经验,探索能够说明其结构变化过程的一些特殊理论。(注: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5-567页。)在这两种方法基础上提出的两类模型都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和对象,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注:对此,库兹涅茨曾有明确的说明。参见: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5页。)。影响一国结构变动的某些因素作为外部环境,即仅存在外界环境因素对国内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不存在反向作用。尽管这两类理论模型迄今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始终没有突破单一国家的研究视角。
科林·克拉克(1940)首先从第一种方法出发作了开拓性研究,该研究成果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理论模型采用费希尔(1939)最先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研究了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趋向的内在关联。在此之前,霍夫曼(1931)则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发展阶段作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进程中是持续下降的所谓“霍夫曼定理”。
克拉克和霍夫曼的最初研究,开创了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但理论模型过于简单和不够成熟。为此,西蒙·库兹涅茨(1966、1971)和霍利斯·钱纳里等(1975、1986)在不断改进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了的理论模型。
西蒙·库兹涅茨从经济增长总量出发,对50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长期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考察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此后,霍利斯·钱纳里等则更多地采用投入——产出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将分析样本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用途较为广泛的结构转变分析方法。综合起来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1、用劳动力和产值指标等,对人均收入和三次产业变动间关系作了彻底的考察和验证;2、深入到工业和服务业内部,对其结构变动作了细致分析;3、研究了影响结构变动的三组因素,即国内需求、对外贸易和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变量;4、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构变动差异的分析中,初步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国际性传播;5、通过结构转变不同阶段中不同部门和因素对增长贡献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对结构转变作了动态分析;6、通过若干国家多部门模型的比较研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型三种发展模式,考察了战略、政策等因素和结构转变之间的联系等。
从广义第一种方法出发的理论研究,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从广义第二种方法出发的一些产业结构变动的特殊理论。其中,阿瑟·刘易斯(1954)的二元结构模型和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和主导产业理论最具影响力。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通过三个基本假定和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为两大部门,研究了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进程和途径。该模型在形式上虽表现为劳动力的流动,但实际上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假设,涉及到整个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变,因而是把模型建立在更接近于现实的假设基础上的一种努力。罗斯托则以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方法,试图把握住在经济成长中所依赖的一些特殊部门所起作用的动态力量。为此,不仅按技术标准提出经济成长的六阶段论,而且对推动阶段演进起决定作用的主导部门及其更替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在产业间的扩散效应作了规范解释。此外,罗斯托曾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命题。例如,已从另外角度意识到并主张,研究单位应由国家改为相互关联的贸易地区,并放到世界经济整体中去加以考察。(注:G·M迈耶:《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欧美学者提出的两类理论模型,尽管各自理论研究的思路和侧重的角度不同,但他们研究的基本倾向和主线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都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都以若干国家为分析样本,通过国别间比较研究,考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标准形式和共同演化趋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两类模型在实际应用时可以互补、而非对立物。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
欧美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及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一般意义,形成该研究领域的主流。但作为应用经济理论,各国在实践中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概括。战后以来,一些日本学者除了对欧美学者提出的有关理论模型作出修正和补充(盐野谷裕一,1966)以外,立足日本国情,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
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注:例如,佐贯利雄(1981)曾提出“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等,参见:佐贯利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新闻社1981年版,第25页。)其中最着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行形态论”。
赤松要(1936、1957、1965)在战前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雁行形态论”最初的基本模型,战后与小岛清(1973)等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该理论假说,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模型1(基本型):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模型2(变型Ⅰ):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型3(变型Ⅱ):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进程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但“雁行模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式也将转换。即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但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大国。(注:汪斌:《东亚国际分工的发展与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亚太经济》,1998年第7期。)
关满博(1993)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型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作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日本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实际上触及到东亚区域产业结构循环演进问题,并已明确意识到一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所在国际区域的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但仍以单个国家为立足点,仅涉及国际区域的一个特例,没有上升到一般理论。
(三)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结构关联机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浪潮势不可挡,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特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间资源配置重组和整合的步伐加快。因此,学术界在对产业结构研究中,也逐步将国际间产业关联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探索。
关于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研究两条线展开。前者从本国和周边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联系,以及从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动趋向,研究本国应有的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北村好子,1995)。后者采用一定的定量分析技术进行度量,主要可分为两类:1.用贸易结合度和相互依存度系数等进行定量分析(渡@①利夫1991);2.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例如,依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制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AIDXT 1975、1985、1990)分析东亚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状况(佐野敬夫等1998)。迄今为止,各种结构联结模型主要通过贸易联接完成的。虽然注意到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相互间的关联,但主要考虑产业结构演进的国际性波及由一国向另一国的单向传导。因而仍是立足单一国家视角来考察各国产业结构间关联。
二、立足全球视角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的思考
企业制定经济管理方针和经济目标,管理方针与企业的宗旨相适应,确保经济管理所需资源的获得,进行经济管理体系策划,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才能够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一个完整的经济管理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对于体系中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包含内容暂不做详细分析。
经济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经济管理体系文件、经济管理体系评审、资源管理、内部审核、不符合控制、数据分析、持续改进、核算和计量装置的控制、材料采购过程的经济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经济控制、遵循法律和法规。以上十三个部分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管理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严格按照以上十三个要点去处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经济和人事上的各种问题,则可以优化企业的内部编制、加强日常工作的严谨性,提升企业的外部竞争力,切实地推进企业的发展步伐。
2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几乎没有企业可以在经济管理方面做到尽善尽美,不管是哪一个管理环节,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下我们就分别从审核、人力资源、生产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2.1 控制与审核
企业管理一直都存在因循守旧的保守束缚。伴随着电子、数字科技的发展以及思想意识的变更,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控制与审核方面还是太过传统。注重以“管理效益”为中心,过分重视“短期目标系统”,没办法使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全部的相关因素进入通盘考虑的范畴,这就无法实现企业系统功能等于或者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
2.2 人力资源
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使得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结构不能够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和经验的教育、培训,造成企业难以整合和提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出现核心员工离职的现象。
而激励机制的缺乏,也是造成人力资源不稳定的因素。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使人才的成长落后于企业的发展,让员工感到缺乏公正性,对企业丧失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企业出现没有凝聚力、逼迫优秀人才走投无路只能选择离开的现象,从而造成企业面临人事危机。
2.3 生产
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不管是前期的采购还是真正投入生产的过程,都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目标的实现。在普遍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当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和其他的电子设备很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故障,而很多企业都缺乏应对这些临时故障的策略。
3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以及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从理论上对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升和创新作出探讨。
3.1 找准切入点
(1)要注重战略的创新。战略创新是指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今后,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展开,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持续发展。当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的方式,使自己永远走在最前列。
(2)要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要调整、创新组织机构,首先要扁平化,即通过破除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多层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智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加快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以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就是柔软化,即通过建立临时性的组织来摆脱原有组织形式的束缚,实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第三,虚拟化,即通过通讯网络技术,把实现企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和人才等联系在一起,组成动态的内部资源利用综合体,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建立学习型组织。高度重视建立全体人员共有的目标、价值观和经营使命。
(3)管理上要以人为本。知识经济的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首先注重情感管理,即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重视培养人,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素质;重视激励人,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使用人,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创新的舞台,使个人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4)重视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将超过资本的价值,成为核心资源。因此,企业必须强化知识管理。首先,要把技术知识看成一种商品,在生产流通领域通过对知识的使用获取利润,在市场上通过知识产权的交易,实现知识价值增值。其次,要善于利用垒球信息网,不断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新知识、新信息,进行知识的积累、优化组合和创新,从而有效地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再次,要高度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开发人才。最后,要建立知识主管业务,其主要职责是引导员工共同分享知识,鼓励员工把信息与认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以创造新知识。
3.2 创新策略
要提升和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创新是可行且高效的手段。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的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创新观念。思想观念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经济管理最大的障碍。因而,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经济管理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新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科学管理”的思想,更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
(2)创新新经济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经济管理创新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问题,也就是建立其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以及高效运作的机制。制度创新能为推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增加推动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预警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频繁发生。1992一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1994一1995年,墨西哥Tequila危机爆发;1997一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危机不仅对本国的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以及国际收支造成严重破坏。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还会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带来持续性的破坏与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时预测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危机预警概述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
国外多数学者都将金融危机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三种主要类型。
1.货币危机
Esquivel和Larrain(1998)把货币危机定义为实际汇率连续3个月累计贬值大于等于15%。Goldstein、Kaminsky和 Reinhart (2000)把货币危机定义为:“对货币的攻击导致了储备大量流失,或货币急剧贬值(若投机攻击最终成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亚洲开发银行.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及其在东亚地区的运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6-27.]。”
2.银行危机
Denirgiic- Kunt和Detragiache(1998)认为“只要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就可定义为银行危机:(1)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与所有贷款的比率超过了10%;(2)银行的救助成本至少是GDP的2%;(3)银行救助涉及银行机构的大规模国有化,或者大量的银行存款挤兑,或者其他诸如存款冻结、延长银行假期,以及政府对所有的存款进行担保的紧急措施[亚洲开发银行.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及其在东亚地区的运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6—27.]。”
3.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是指国家无法偿还其主权债务或私人债务。
(二)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含义
金融危机预警, 是指对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金融资产损失和金融体系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和建议。而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是通过某种统计学方法预测某国或某经济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的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及股市崩盘可能性大小的宏观金融监测系统[唐旭,张伟.论建立中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J].经济学动态,2002(6):73-73.]。
(三)国内外关于金融危机预警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包括FR概率模型、STV横截面回归模型以及KLR模型。
1.FR概率模型
1997年,Frankel和Rose以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71—1992年这段时间发生的货币危机为样本,以各个国家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资料,建立了可以估计货币危机发生可能性的概率模型。Frankel和Rose认为,货币危机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他们所选择的变量包括:GDP的增长率、国外的利率、国内信贷增长率、政府预算赤字占GDP的比率和经济开放程度。
2.STV 横截面回归模型
Sachs、Tornel和Velasco在1996年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预警模型。他们认为实际汇率贬值、国内私人贷款增长率、国际储备/M2 是判断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与否的重要指标。
3.KLR模型
KLR模型是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于1997年创立并经过Kaminsky(1999)的完善。KLR信号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经济周期转折的信号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首先通过研究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确定哪些经济变量可以用于货币危机的预测,然后运用历史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与货币危机有显著联系的变量,以此作为货币危机发生的先行指标。然后为每一个选定的先行指标根据其历史数据确定一个安全阈值。当某个指标的阈值在某个时点或某段时间被突破,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了一个危机信号。危机信号发出越多,表示某一个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阈值是使噪音—信号比率(即错误信号与正确信号之比值)最小的临界值。
国内关于金融危机预警的研究则主要基于FR概率模型、STV横截面分析模型和KLR信号分析法而展开。陈松林(1997)从金融风险的形成与传导机理出发,建立了包括非系统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和度量模型;刘志强(1999)设计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反映国内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经营稳健性、信贷增长和利率等的指标;二是反映外债投向、偿还能力和汇率等方面的指标[ 刘志强.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世界经济,1999(4):18-19.];唐旭、张伟(2002)在分析比较三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并且讨论了预警模型的局限性,指出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来弥补预警模型的不足。
构建切实可行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一)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KLR信号分析法,设计出以下九个判断金融危机发生可能性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
1.国内信贷增量/GDP
若国内信贷量增量与GDP的比率过高,信贷增长量超过经济发展对投资资金的需求,将会引起游资过多并产生通货膨胀预期。而且过度投资会产生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银行就会产生巨额的呆坏账,导致银行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2.M2/GDP
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如果超过实际的货币需求,将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货币供应量的过度扩张会使得外资撤离,政府会抛出外汇,导致国际储备急剧下降,最终引发货币危机。
3.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将名义汇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本币实际汇率升值,促进进口,抑制出口,从而使得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经常账户赤字,国际收支平衡被破坏,进而引发国际收支危机。
4.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
经常项目差额是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指标, 若一国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额占GDP比重过大,则说明该国出口不畅,进口过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对国外资本流入依赖性较强,容易导致货币危机。
5.外汇储备支持进口时间
外汇储备,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外汇储备对于调节国际收支,保证 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有重要作用。通常用外汇储备支持进口时间长短衡量一国的国际收支运行状态。
6.短期外债/外汇储备
若一个国家外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率过大,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就会造成该国家的货币贬值,最终引发货币危机。
7.外债/国外资产
一国的偿债能力不仅与外汇储备有关,而且与整个国家的实力有关。若一个国家外债总额与国外资产的比例过高,说明该国的偿债能力不足,容易诱发债务危机。
8.资本金充足率
银行资本金与总资产之比即为资本金充足率,它能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资本金充足率严重不足将增大外部冲击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9.不良债权占总资产比重
不良债权占总资产比重是指国内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呆账坏账与其总资产之比。银行等金融机构高的不良资产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严重时会导致银行破产,引发银行危机。
(二)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临界值是指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达到预兆金融危机发生的这一水平。临界值的确定即要考虑国际上公认的标准,也要考虑本国经济的特殊情况。以上所选取的九个指标的临界值如表1所示。
表1 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序号
指标名称
临界值
1
国内信贷增量/GDP
10%
2
M2/GDP
15%
3
实际汇率
-
4
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
在0-5%之间
5
外汇储备支持进口时间(月)
3-4个月
6
短期外债/外汇储备
45%
7
外债/国外资产
10%
8
资本金充足率
8%
9
不良债权占总资产比重
10%
数据来源:张元萍 孙刚《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透析与实证分析》
亚洲开发银行《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及其在东亚地区的运用》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在我国的实证分析
根据搜集的我国在2003-2009年的各项数据来预警我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2003-2009年各类指标数据指标名称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评价
国内信贷增量/GDP(%)
23.83
12.25
16.13
18.07
19.79
13.21
34.74
不正常
M2/GDP(%)
16.92
13.16
18.20
13.26
12.17
19.31
23.04
正常
实际汇率
8.26
8.24
8.17
7.96
7.56
6.89
6.83
-
实际汇率升值幅度(%)
-0.1
0.24
0.85
2.57
5.03
8.86
0.80
正常
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
2.80
3.55
7.19
9.40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物理教育不仅承载着基本知识的讲授,而且更加突出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教育价值功能。为了发挥高中物理教育的创新价值功能,必须转变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69-02
当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成为时代的标签。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十分透彻地强调了创新的价值。在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逐渐推行素质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高中物理教育必须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积极主动发挥其创新教育的价值功能。突出强调高中物理教育的创新价值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时展的需要,对于实现中国梦意义深远。
一、高中物理教育的特点
1.高中物理教育的基础性。高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目之一,高中物理涵盖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守恒原理、光学原理等知识内容,是认识自然、揭开自然秘密的基本知识储备,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便无法开启自然科学的探究之旅,更无法迈进自然科学神秘的殿堂。高中物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使得高中物理教育在自然科学教育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性。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在现实生活找到原形,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对生活和生产中的物理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充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分析物理原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性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3.高中物理教育的探索性。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物理基A上的延伸与拓展,由初中物理的定性逐渐过度到定量分析,更加突出其原理的验证过程。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更加突出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原理,掌握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思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教育的探索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二、高中物理教育的价值
1.教育的价值。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认为教育的价值就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明白事理,掌握方法。这是传统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近代以来,教育价值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虽然科学无国界,但是教育有国界,教育要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服务于政治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执政理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尽管如此,但是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是始终没有变化,教育的功能就是要把人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把人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
2.高中物理的价值。高中物理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教育的统一价值,但同时,由于高中物理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不仅要实现教育的统一价值,还要体现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在一个以创新为主旋律的时代,高中物理教育更应当极力发挥创新教育的时代价值,体现高中教育的时代使命。开展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高中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
高中物理教育具有开展创新教育的先天优势。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探索性,这两个特性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规律探究的浓厚兴趣,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索,能够带着思考去观察,还可以自己动手去验证一般的假设,在验证假设的同时,学生就掌握了一般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这种课程的教育方式,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即先提出假设再找方法去论证,高中物理课程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路径,对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十分关键,因此,在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许多学生能够依托高中物理知识和思维方式创造科技作品。
三、高中物理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价值是其生命线,如何推动创新价值的实现,则需要实现教师对创新教育价值的认同,需要教师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使命,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要改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在教学安排上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学校和社会要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把创新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
1.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学的创新教育价值。物理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范围及学生在日后的工作、生活等社会范畴内的行为、思想道德、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施教方法,人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教师的教育观念就是一种选择,如果教育观念陈旧,即使教师教学技能再强、教学态度再好,也无法圆满完成教育负于教师的教育使命,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效,更无法实现教育的自身价值。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把物理课堂教学放在人才培养的大格局下来考虑,认识高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个力学原理让学生考出100分的书面成绩,而应当是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要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主体应当是学生,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很多人把学生当成教育的客体,把教师当成教育的主体,这种认识直接导致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是教育的主要角色,学生则是教育的配角,完全颠倒了老师和学生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对于学生而言,主体性是其作为学习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教师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教育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
3.改变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是保证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满堂灌”是基本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听的怎么样,学的怎么样,反正老师都讲完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效果较差。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课堂教学方式正在逐步转变,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反映,更加注意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堂上给学生提问和主讲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思考时间,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安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更加突出学生实践锻炼。实践出真知。实践过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需要动手、动眼、动口、动脚、动脑,既需要认知与感触,又需要体验与思考,实践育人的优势正是发挥了实践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能将书面知识生活化,又能将理论知识能力化,在实践中学会知识、运用知识、转化知识、深化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中,要增加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书本知识,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新问题,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实践环节的锻炼对学生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也是实现教育创新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社会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意义重大。
5.完善学生评价体系。高中物理教育要实现创新价值,还必须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单一的评价体系之下,教师只能考虑采用最高效的方式提高学生考试能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很少关注学生素质教育能不能推行,更不用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高中生的课堂教学以最高效的方式让学生记住物理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学习解题思路,尽量减少实践锻炼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因为只有课堂灌输式教育在短期内才能立即见效。因此,要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必须改变通过一次考试决定人生发展的录取方式,只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创新教育价值的实现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撑。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永恒和持久的,高中物理教育应当坚持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把实现教育的创新价值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谭鸿予(1967-),女,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硕士,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e-mail)hytan@cqu.edu.cn。
摘要:文章以职业生涯规划技术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利用生涯发展技术中的助人技巧和评估手段等相关技能,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困惑提供个案咨询服务。从职业规划师的角度,正确解读与应用生涯规划咨询技巧和评估手段,反映了职业生涯规划个案咨询的过程、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生涯规划;职业咨询;职业规划师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5904笔者是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专门从事大学生职业规划咨询,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很多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方面的咨询问题和个案。文章对应届毕业生职业规划咨询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一、案例基本情况和分析
(一)案例背景
来询者,车辆工程专业女生,即将毕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很茫然。来询者学的是车辆工程专业,但在学习车辆工程知识方面不是很得心应手,因此,没有想好是否在车辆工程方向发展。另外,来询者想快速取得高收入,想做销售,但只有促销经验,还想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工作,面对这些工作性质截然不同的职业,来询者不知道该选哪个职业。来询者带着困惑和迷茫找到了笔者,想让笔者根据她现有的情况做一下分析,提供她比较好的选择或建议。
笔者首先给来询者介绍了gcdf的作用、职责范围和规划服务流程,让来询者了解什么是gcdf,以及gcdf可能给她提供的帮助。征得来询者的同意后,笔者请来询者认真填写收纳面谈表。通过收纳面谈,对来询者的基本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
笔者根据来询者基本情况和困惑,以及来询者收纳面谈表的要求,利用霍兰德、mbti、人职匹配论等理论知识[1],制定了咨询目标。
(1)协助来询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
(2)协助来询者了解职业和进行职业探索。
(3)协助来询者作出职业匹配决策。
(4)协助来询者制作简历、了解面试内容。
目标确定以后,笔者给来询者制定了自我探索作业:“生命线练习”和成就事件回忆的练习。考虑到是初次沟通,笔者对来询者的信息了解不多,对来询者收纳面谈表的相关内容还没做更多的分析,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笔者征求了来询者意见,在确定第二次见面时间后结束了第一次的会面。
(二)咨询方案规划
在第一次见面后, 笔者认真阅读和分析了收纳面谈表。思考了如下问题:笔者咨询时应该采用哪些职业生涯辅导理论与模型,选择实施哪些正式与非正式的职业测评和评估技术?笔者怎样做能够更好帮助来询者?在笔者正式拟定咨询方案之前,在对来询者基本信息保密的情况下,笔者与几位规划师作了一些沟通与探讨。通过沟通与探讨,笔者初步确定了对来询者的咨询方案。
第1步:收纳面谈,了解咨询者的基本情况。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谭鸿予,等高校应届毕业生职业规划咨询案例研究
第2步:自我探索——包括性格探索(通过mbti了解自己性格特征)、职业兴趣(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探索)、职业价值观(用发展清单来鉴别)、技能探索(通过撰写成就故事)。
第3 步:进行职业探索,通过人物访谈了解职业的工作环境、强度、收入、社会地位等,以便自己作出决策。
第4步:职业生涯规划。
第5步:求职方案制定以及就业行动指导。
二、咨询方法和过程
(一)第一次咨询
第二次见面时由于来询者非常认真地完成了自我探索作业:“生命线练习”和成就事件回忆的练习,评估进行得比较顺利。
首先对来询者的性格探索。笔者和来询者一起讨论了mbti,通过完成mbti四个维度[1](见表1)的练习后,初步判断来询者的mbti类型是内向、直觉、思考、知觉(intp)型。但在完成mbti四个维度的练习中,内外向纬度,偏好不明;思考、情感纬度,偏好模糊。为明确来询者的性格类型,笔者和来询者作进一步讨论。表1mbti中的四个维度
四个维度考察个人的偏好能量信息
接受信息
处理信息
行动方式extr
aversion
sensing
thinking
judging(e) vs. introversion
(s) vs. intuition
(t) vs. feeling
(j) vs. perceiving(i)外向/内向
(n)感觉/直觉
(f)思考/情感
(p)判断/知觉energizing / attending / deciding / living来询者说:她的朋友不多,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参加聚会,即使参加也只和本来关系好的朋友在一起,并且和朋友一起时更善于倾听,对自己和他人隐私都闭口不谈。当认为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即使是不认识,也会主动表现,主动结识。在决定某件事情时,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寻求妥善的处理方式,但最终还是以数据说话,通过逻辑方式解决问题。通过以上信息,印证了对来询者的性格判断。
针对来询者的职业兴趣问题,笔者和来询者一起讨论了霍兰德的类型理论。霍兰德把人的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实用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事务型(c)。霍兰德还提出了六角型模型(见图1)来解释六种职业类型之间的关系,在六角型模型上任何两种类型之间的距离越近,其职业环境及职业兴趣的相似度越高。 根据霍兰德的理论可以看出,个人的职业兴趣并不集中于某一种类型,而是多方面的,只是对各种类型的偏好程度不一。 霍兰德用3个字母(代表3种兴趣类型)的代码来描述个人的职业兴趣,称为“霍兰德代码”(holland code)。3个字母之间的顺序表示了兴趣之间强弱程度不同。具体职业通常也采用3个字母代码的方式来描述其工作性质和职业氛围[1]。
图1霍兰德六角型模型
为帮助来询者找到职业兴趣类型,笔者和来询者做了兴趣岛的游戏,通过对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探索找到了来询者的“霍兰德代码”eas。由此分析可以看出:来询者雄心勃勃,希望成就一番事业;做事有计划,并且态度积极地去达成目标;与他人合作时喜欢领导和支配别人;偏爱艺术方面的工作,有创意;习惯于表达、说服,比较擅长与人打交道;十分自信,爱好表现;喜欢独立工作。对于以上描述,来询者比较认可。只是来询者对“偏爱艺术方面的工作”表示质疑。另外,来询者认为她渴望能有良好的人脉关系,但事实上她并不擅长与人交往。因为来询者生长在偏远的山区,当地纯朴的民风和单纯的人际关系,培养了来询者单纯的个性,对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没有经验。
上面的分析显示出,来询者思维敏捷、聪慧,不但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灵感,而且有逻辑性, 总是试图用客观标准分析各种问题,非常独立。
来询者职业倾向表现为:可以独立承担工作;可以把精力投入到有创造性的工作过程;可以尝试一些挑战复杂的工作,并为找到更好的结果去冒险;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权力,愿意和有能力才华的人一起工作;喜欢灵活宽松的工作环境,没有过多的限制、规则和繁琐的会议,也不需要投入较多精力调节人际关系。
来询者表示对自己的认识似乎更清醒了。接着来询者谈到几次兼职和实习经历。
由于经济原因,来询者从大二开始做家教。在家教期间,如果小孩总是听不懂或不用心,来询者就会感觉很烦。来询者还兼职做了很长时间的商品促销,对兼职商品促销的体会,来询者说:每天面对不同的陌生人推销商品,她并不觉得痛苦,遭到别人的拒绝也很正常,她对这样的工作比较感兴趣。
前年的暑假, 来询者到重庆的一家汽车公司实习,她看到工作人员每天都重复做一件事,觉得工作太枯燥,但是来询者还是认真学习。在此期间, 来询者认识了一位行政主管,这位行政主管也是从来询者所实习的岗位做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就升到当时行政主管的位置,她对这个人的快速提升非常羡慕。
去年的暑假来询者又去另外一家汽车公司实习,这次是和班上同学一起,由于来询者有过相似实习经验,公司指定她为组长。在实习过程中,除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来询者还负责领导其他4个人,给他们分配具体工作,并作为组长与单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协调,从中来询者体会到作领导的快乐,以及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通过来询者对实习经历的讲述,来询者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征为:有较强的领导欲望,喜欢有变化和创意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第二次咨询
第二次咨询是笔者和来询者第三次见面,主要分
析总结了来询者的价值观、能力部分和职业探索。
对于价值观笔者用了发展清单(兴趣、价值观和能力的评估工具)[2],请她在工作环境、工作关系、工作特性、内在价值中选择十项价值因素,希望以此来帮助来询者认清自己重视的价值。来询者的选择是:升迁机会、薪资水平、团队合作、信任程度、独立性、创造力、挑战、轻松愉快、正直、成就感。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来询者偏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发展,对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都有所要求。
在技能方面笔者首先用技能分类卡(价值观、相关工作能力、兴趣的非正式评估方法)[3]筛选来询者认为最擅长的五项技能。然后结合来询者成就事件回忆的练习,从中分析来询者有一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有较强的解决问题和独立的工作能力,有较强工作责任感和自控能力,在工作中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一定有创新意识。
通过上面的分析进一步确定来询者的职业兴趣eas。
从笔者和来询者的谈话中还了解到,来询者虽然学的是工科,但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也选修了心理学方面的科目。
综合上面的分析,再结合来询者的兼职经历和所学的专业, 来询者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4]。
接下来,笔者和来询者一起进行了职业探讨。首先结合前面分析的来询者性格特征、职业兴趣、综合能力、价值观等,找寻来询者可能适合的工作岗位。然后笔者让来询者结合自己的这些因素,对每一项推荐工作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技能要求、公司发展前景及工作环境、职业兴趣匹配度等方面信息。把来询者认为比较匹配、自己也想做的工作汇总在一起,然后按照来询者认为最合适的职业进行排序[4]。为让来询者更加了解每个职业的特点,也能进一步了解劳动力市场对这些人才的具体需求情况,在见面结束前,笔者给来询者布置了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的作业,对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职业,来询者需要选择相关人物进行访谈。
(三)第三次咨询:职业生涯决策
第四次见面时因为要做生涯人物访谈,这次见面的时间比较长。来询者这次看起来似乎已经很有信心。
看完两份访谈内容后,笔者问来询者有何考虑,来询者说自己在笔者的指导下,已经非常明确自己的需求。她认为自己合适的工作有车辆工程方面的工程师、市场调查分析员、销售(售前)、心理学应用方向、人力资源专家、职业规划师。对最终锁定的职业,笔者启发来询者进行生涯幻游,来询者按照笔者的提示进行了充分的想象。
来询者首先想到半年后,她已经在某个国营大型车辆制造企业做技术工作,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并进入自已的学习阶段。
1年后,她已经在这个岗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能够独当一面,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同时受到领导的重视。
3年后,她已经对公司的车辆制造技术有全方位的了解,成为工程师,负责某一方面的技术工作。 5年后,如愿调到汽车销售部门,由于对汽车技术的全面了解,车辆销售业绩很好,并成为汽车销售经理。
10年后,由于工作业绩和管理能力,已全面主管公司的销售工作,成为公司的销售总监。
20年后,已经有了自己的汽车销售公司,成为国内知名的汽车销售企业。
从上面来询者的未来展望中,笔者可以看到来询者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最后,笔者建议来询者简历应该以职业为核心来决定内容,并简单讲解了面试技巧等。至此,整个咨询全部结束。
三、案例启发
通过这次案例笔者有以下认识。
第一,这个咨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第二,职业规划师是一项助人的工作,关系来询者的未来,每一位gcdf的工作者首先需要具有非常强的责任心和同理心,不可马虎了事。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是一项专业的工作,需要心理学、职业规划理论等相关知识和技巧。要想成为好的咨询师就要熟练掌握职业规划理论和相关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提高。
第四,要时刻牢记“以来询者为中心”,在这个中心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助人技巧。技巧始终是为中心任务服务,如果忽略了“以来询者为中心”,再高明的技巧也只是摆设。
第五,咨询效果如何取决于规划师和来询者双方。如果来询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即使规划师再努力,咨询效果也可能不明显[5]。
第六,要清楚gcdf是帮助有职业规划需求的人,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没有需求的来询者。
第七,要放松,从容。像所有的事情一样,越在意结果的好坏也许越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放下内心的包袱,轻松面对来询者的问题,不仅更利于能力的发挥,而且能为来询者提供更好的咨询。
第八,在咨询中不要盲目应用评估工具,“对症下药”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gcdf中国培训中心. gcdf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张建国.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
[4] 祁晓双.全球职业规划师个案咨询案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3):20-24.
[5] 莫春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09(32):205-207.
case study of career consulting from graduating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an hongyu, cui xuef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career planning technology, utilizing some relevant skills such as help skills and the evaluating methods in the career developing technology, we provided advisory service for different cases according to the jobwanted confuse of graduating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rom the view of a career planner, the consulting technology and the evaluating method can be used correctly in different cases, vividly reflecting the process, consequence and meaning of the career planning consulting.
一、科技创新重视知识障低成本
(一)认真分析价值链实规零库存管理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初步受到了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与作用。现代企业的发展,对于价值链的分析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环节,如果企业能够更好地对自身企业的价值链进行深人地分析,把每一个环节中的活动内容进行一个最佳的组合,开成一条对企业最有利的价值链。简单来说,价值链的分析应该通过内部与外部的两条价值链同时进行,关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产生生产前后的相关活动,然后把这几个关键点进行有机的联系,寻找到各个环节中的有利点来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地实现成本压力的传递。这样的一个管理过程,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还能够让企业在进行价值链分析时,总结出流通渠道以及生产环节中的最佳组合,让企业实现零库存管理,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占比以及成本,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认真分析产品生命周期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对一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一定会具有一个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同样具有成本。其成本包括了产品的研发以产品使用终结的过程中的成本,这个成本又分为生产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其中涉及到了生产者的研发、设计、生产、推广等过程中的成本以及使用者在产品使用中的维护、保养等成本。以以往的成本管理研究中,都只针对于企业生产者的成本降低,而对于使用者的成本却并不关注。如果企业以正确的方式来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成本,那么在产品投入使用后要来降低成本就会显的非常困难。应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成为了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注重知识经济降低产品成本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而且这种经济形式已经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结构的支撑,同时也可以提髙企业的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应该当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产品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也是同行企业用来衡量企业发展、产品质量、企业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企业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更多的新产品,开发属于自身企业的知识产权,让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科技术含量,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纵观当前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专利产品、科技产品等创新型产品充斥于市场当中,这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企业应该考虑能够通过企业的品牌影响来对一些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进行推广。这样不仅可以让人们对企业的品牌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当人们的使用需求与企业所生产的知识产品形成一个共识时,自然就能够迅速地把产品投放到整个目标使用人群,减少了传统产品的广告推广费用,降低了产品推广成本,为企业贏取到更多的经济得利益。
(四)利用技术改良及更新降低成本
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定会使用到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对生产设备及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良与更新,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还能够借助髙效率的生产环节来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进行分析,技术设备的改良与更新,还能够很大程度上地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无形中就实现了企业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二、结合当前市场形势与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成本管理
(一)提升企业全员创新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对于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同样也需要企业员工的参与。企业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成本管理意识,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创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比如:作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产品研发过程中,要从创新的角度来思考产品生产的原料用量以及是否能够利用新型材料来进行替代,从而来降低产品成本。从产品制造环节的员工,应该对产品的生产工艺以及设备的利用率来进行创新,实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得到生产效率的 提髙、生产原料的减少等等。从产品推广环节的创新来讲,应该利用好企业品牌的影响力来提髙市场以及用户的满意度,结合仓储管理工作人员来制定相应的规划,尽可能地实现存货占比的降低,减小了企业的资金占用,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只有不断地对企业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让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再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潜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确保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分析成本占比降低较高比例成本产品成本的控制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控制,对于产品制造业而言,成本占比较髙的是原材料以及一些设备消耗等,这些方面的成本几乎会占到了整个产品成本的80%。因此,企业应该对成本占比较高的成本来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一,企业可以从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环节来进行控制。企业要构建起规范的采购制度,严格规定原材料供应商的准入制度,并且要针对供价格进行严格的评估。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企业可以通过批量采购的形式来降低原材料价格。如果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原材料,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来进行采购,并且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价格预瞥机制。
第二,对于生产设备消耗环节来说,要结合当前最为先进的生产工艺来对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要与设备操作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分析能够在消耗方面有能够节约的细节,可以有效地控制设备以及零件更换的成本。要规定设备以及零件的使用寿命,能够很大程度上地降低设备消耗费用。同时,对于一些可以重复利用的设备以及零件,要进行集中整理,可以把其更换到一些初加工设备上,在确保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设备零件的二次利用。当前-些现代化生产企业所釆用的生产设备基本都是进口设备,这些设备无论从价格以及关税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所以,企业应该及时地寻找到能够对其进行替代的国产设备。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髙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管理横式降低成本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降低产品质量成本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当前的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以及企业服务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髙产品质量以及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因此,企业要加强产品质量的管理,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髙,出现故障的机率就会越小,不仅提髙了用户体验度,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故障成本。企业应该让全体工作人员都树立起质量意识,尽可能地实现最低成本达到最高质量的目标。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寻找产品零缺陷的状态,相信在不信的将来,定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实现。
(二)合理配置不同类型资源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对于企业资源来讲,我们可以大概分为共享与非共享资源两个类型。对于产品成本而言,对其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分摊资源的产品数量。也就是说,分摊资源所分享的产品数量越多,对地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就越低。所以,企业应该通过各个渠道来寻找能够进行资源共享的合作关系,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对于非共享资源,企业应该通过扩大产销业务量来实现单位产品的成本控制。比如:企业可以利用好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企业中实现网络办公,不仅可以减少会议费用,同时也实现了无纸办公的目的。提髙了企业的办公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防范企业经营風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能够快速地抢占市场,提髙销量,或多或少地会采用赊销的经营模式。对这样的一种经营模式,会加大了应收款的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经营过程中应收款的管理。在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促进下,合理地运用赊销策略,提高了企业的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应该针对工作人员进行销售以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培养,同时要根据客户的信用度来制定相应的赊销额度。企业要通过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来规范应收款的管理,并且要制定出相应的催款流程。在相关部门中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并且要形成一定的制约关系。要让相关部门建立起应收款风险意识,认真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的客户制定出合理的赊销政策.此外,要加大应收款的回收力度,确保企业资金能够得到最快的周转与使用,尽量避免出现坏账损失。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让每个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地企业的经营当中,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长期性的企业管理工作,企业应该不断地对此项工作进行创新与摸索。真正把成本控制管理做到合理地规划、认真地分析,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向着更广更深的维度发展,有效地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哲学大众化是将哲学这种比较难懂的,常人难以理解的学问通俗化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让哲学的基本原理从抽象难懂向具体、通俗易懂转变的变化过程,这样使得原来仅仅有一小部分的人理解哲学,进而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且运用。哲学大众化的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哲学能否在中国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它决定了哲学理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命运。人民大众包括的群体众多,无论何种职业、宗教、地位等人群都可以称之为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作用重大,人民大众创造了历史同样承担了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将哲学大众化就是让哲学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所运用,而不是“小部分人的特权”。哲学大众化主要是让哲学来指导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和用人民大众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和发展哲学等基本内容。对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研究中国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传播和发展哲学的过程中要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之通俗化的语言来使哲学为人民大众理解并运用。
1.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进步,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第一,一部分人认为哲学只是小部分学者们的知识,而且他们只是执政党的一个执政手段。第二,一部人认为哲学只是晦涩难懂的理论,没有认识到其在指导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至今仍有一部分人对马克思列宁等经典思想家的观点还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解。实际上在中国,哲学不单单只是这些思想家的经典观点,还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的指导人民生活的更好的理论。所以,哲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对过去错误看法和误解予以更正,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重新认识哲学,将其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哲学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但是,在生产力、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势必会引起哲学领域的变革。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哲学理论提出与19世纪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的变化中要不断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丰富。将高深的哲学理论转变为能被人民大众都接受的文化理念,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继续服务。
2.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2.1对哲学进行深入研究
专家学者在对哲学大众化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应该继续对哲学理论的基本成果理论继续重视和发展。有关哲学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高深专业难懂的思想,因此,在宣传哲学的过程中,要将高深难懂的理论思想简单化,使得人民大众都能接受,最理想的就是让文盲都可以接受理解理论,就想在时期,全国上下都理解拥护。
2.2对最新成果的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哲学基本原理的重点之一,推动最新成国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大力推进哲学基本原理的创新,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应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哲学大众化应在当今的社会实际的前提下,运用哲学基本原理的观点来指导社会发展,促使社会的科学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和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情况。
3.哲学大众化的推进方法
3.1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哲学理论
在具体推进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过程当中中,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应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理论,使得人人都可以理解都明白,从而使得哲学大众化更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诸如将相关的理论书籍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编写等措施,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地位不能变,它是人人都需要尊重敬仰的一种文化,不能过于低俗或者庸俗。
3.2运用多种宣传方式
推进哲学大众化,需要多种宣传方式的综合运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实现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接受哲学的基本理论。但在这个过程也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诸如生活习惯、知识水平等因素,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进一步的深入。
>> 中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再认识 对我国投资率、消费率、储蓄率特征的相关分析 收人分配差距与居民储蓄率的关系 初次分配视角下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居民消费率:困惑与出路 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经济学解读 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思考 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居民储蓄率与金融风险 中国居民储蓄率与利率市场化 居民消费率与城市化率动态关系实证研究 中国的高储蓄率还能维持多久? 中国高储蓄率辨伪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研究 2020年的居民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率展望 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影响及对策 对广东居民消费率偏低的思考 中国居民消费率的结构因子研究 我国居民消费率的重新估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国家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12月30日公告)〔EB/OL〕.,2013.
〔5〕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资金流量表编制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6〕Attanasio O.P.,Consumption〔K〕//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1999.
〔7〕郭东杰,余冰心.计划生育、人口变迁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6(8):29-36;Modigliani F, Brumberg R E. Ut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J〕.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1954.
〔8〕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7):118-129.
〔9〕Kraay, A.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J〕.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0,14(2): 545-570.
〔10〕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11):35-44;杭斌.习惯形成下的农户缓冲储备行为〔J〕.经济研究,2009(1):96-105.
〔11〕Levchenko A.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Consumption Vola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IMF Staff Papers, 2005, 52(2):237-259.
〔12〕Leland H.E. Saving and Uncertainty: The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Saving〔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8, 82(3): 465-473.
〔13〕袁志刚,宋铮.消费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上海经济研究,1999(6):2-9;周绍杰.中国城市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J〕.世界经济,2010(8):112-122.
〔14〕陈斌开,陆铭,钟宁桦.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10(1):62-71.
〔15〕陈斌开,林毅夫.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12(1):3-23.
〔16〕谢洁玉,吴斌珍,李宏彬,郑思齐.中国城市房价与居民消费〔J〕.金融研究,2012(6):13-27.
〔17〕〔匈〕科纳.短缺经济学〔M〕.张晓光,李振宁,黄卫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关键词]煤炭开采;企业会计准则;可持续发展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考虑到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的特殊性,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具体会计准则。煤炭采掘业从生产程序和生产特点上有别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且煤炭生产企业在国内数量多、分布广,有必要制定单独的会计准则。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于2007年12月21日了煤经研字[2008年]1号文件“关于印发《2008年煤炭经济研究工作要点》的通知”,并将“研究煤炭开采会计准则”作为2008年煤炭经济研究工作的重点。针对建设“煤炭开采会计准则”的关键事宜。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今后“煤炭开采会计准则”的研究、制定提供一些借鉴意见。
一、“煤炭开采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企业谋求长足发展的惟一途径和最佳选择,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下去。其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陈先达,2004)。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在内容(空间维度)上包含了经济、社会责任、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在时间(时间维度)上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行为。煤炭采掘业属于资源性行业,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通常会引发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命危机、健康威胁、经济纠纷、分配不公等现象,需要将经济、社会责任、资源与环境等内容纳入煤炭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范畴,其内容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煤炭开采企业生产周期较长。可能会跨越不同的年代(当代与后代)。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间范畴,因此,设计“煤炭开采会计准则”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二、“煤炭开采会计准则”的确认核心――成本
特殊行业会计准则的设计离不开《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一项具体会计准则的构成主要包括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三项内容,这也是一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设计框架。从广义上讲,会计确认包括会计计量。会计确认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内容:何时确认(WhenRecognize)、确认什么(WhatRecognize)和确认多少(HowmuchRecognize)。“确认多少”也就是狭义上的会计计量。因此,一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是由会计确认和信息披露两部分构成的。而会计确认的核心是成本确认。针对煤炭开采企业的成本确认,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间维度看:成本包括过去的成本、现时的成本和未来的成本,即过去的成本如何计量到本期,现时的成本如何与费用合理界定,未来的成本哪些能计入本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空间维度看:经济、社会责任、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成本应当包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
过去的成本如何计量到本期,是指已经资本化的项目,如探矿权、采矿权、土地使用权、井巷建筑物等,采用何种摊销方法或者折耗、折旧方法进行费用的转化。更确切地说。对于煤炭开采业来说,使用年限法和产量法哪种方法更科学。使用年限法核算简单,但在后期煤炭资源枯竭时,确认的费用没有办法从收入中得到补偿,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工作量法核算复杂,需要对地下煤炭储量进行估计和修正,但其确认符合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
现时的成本如何与费用合理界定是指已经发生的现时支出如勘探支出、研发支出等,是选择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即全部成本法(FullCost Method)和成效成本法(Succesful Efforts Methed)哪种方法更有效。全部成本法是将勘探和研发支出全部进行资本化,从某种程度上符合未来获取的利益与未来负担的费用进行完全配比,同时也体现了经济利润的真实性(利润没有缩水),有利于企业融通资金。成效成本法是将成功勘探或成功研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进行资本化,其成本与特定商业开采价值相关,体现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但如果勘探或研发项目在现在或未来某一期不成功,一次性费用化的金额就会影响该期会计利润的可靠性。
未来的成本哪些能计入本期是指现在没有发生而未来可能发生的支出项目如地表塌陷补偿、房屋道路维修、土地耕地复垦、植被恢复及绿化、煤矸石处理、员工转产培训、伤亡遗属补偿、职业病防治等项目,哪些能够计入本期,哪些项目能够在所得税前进行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