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健康报告范文

口腔健康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健康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健康报告

第1篇:口腔健康报告范文

吸烟的危害1.口腔及喉部

烟的烟雾(特别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

2.心脏与动脉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烟草的烟雾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够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而这种情形是造成许多心脏疾病的一个原因,大量吸烟的人,心脏病发作时,其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大很多。

2.食道

大多数吸烟者喜欢将一定量的烟雾吞下,因此消化道(特别是食道及咽部)就有患癌疾的危险。

3.肺

肺中排列于气道上的细毛,通常会氢外来物从肺组织上排除。这些绒毛会连续将肺中的微粒扫入痰或粘液中,将其排出来,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一些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明显地,“吸烟者咳嗽”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于是痰量增加了。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

烟草已被国家确定为一级致癌物。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肺癌的概率高10到30倍,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发现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44.5%有呼吸道症状。

吸烟害己害人,应该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在卫生部的20xx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20xx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由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

20xx年5月30日,在第二十五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首次《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

对于吸烟的危害等,这个报告有哪些权威的事实和分析?《报告》对广大吸烟人群提出哪些警示?请看记者报道。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北京医院副院长王辰指出,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结论。进入21世纪,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新的科学证据仍不断地被揭示出来。

将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科学证据展示给大家,让事实“触目”,结论“惊心”,进而产生积极的控烟行动,是撰写与《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的目的。

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公众对吸烟危害认识严重不足根据《报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

调查表明,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堪承受之重。

《报告》认为,我国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

3/4以上的人群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人群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大部分公众对“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的观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且受教育程度高者有此错误认识的比例也很高,反映出公众普遍对这一问题存在严重认识误区。

69种致癌物

《报告》指出,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机体内关键基因突变,正常生长控制机制失调,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比如,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等疾病;吸烟还可以导致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对呼吸道免疫功能、肺部结构和肺功能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动脉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导致Ⅱ型糖尿病,并且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可以影响人体生殖及发育功能的有害物质……

提高疾病风险

《报告》认为,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即有害健康。有充分证据说明,相比吸普通卷烟,吸“低焦油卷烟”并不会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中草药卷烟”与普通卷烟一样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第2篇:口腔健康报告范文

撒娇是女人的魅力武器。最新研究显示,做一个会撒娇的女人不仅对人际关系有帮助,还能为自身健康带来好处。

研究显示,从生理角度看,正常女性主要有两类调节神经兴奋度的激素,比如使神经兴奋、血管收缩的肾上腺素、肾素等;使神经抑制、血管舒张的乙酰胆碱、血清素等。爱撒娇的女子血液中血清素、乙酰胆碱的含量远远高于不爱撒娇的女子,她们性格温柔,神经系统运转和谐,较少发生身体疾病。从心理角度看,会撒娇的女人能更好地处理情感、家庭问题,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另外,会撒娇的女人会适当示弱,工作和生活中的焦虑事件也会少很多,有利于心理健康。

(摘自《生活报》)

热水能赶走孤独感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当你缺乏安全感或内心孤独时,洗个热水澡、抱个暖水袋都可以感觉更舒服一些。

研究人员分析了近200个人的洗澡习惯,结果发现,内心常常感到寂寞的人,洗澡时通常水温较低。另一个研究也证实了温度与感情状态的联系,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分别抱着暖水袋和冷水袋,并记录他们感受到的孤独级别,确认了冷水袋和高孤独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员指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温暖和安全感之间的联系是天生的,因此在孤独或缺乏安全感时,不妨洗个热水澡,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摘自政工网)

最爱37℃水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健康研究报告曾指出,及时给胸部补水,可以为胸部提供最好的呵护。研究同时发现,37℃的水最利于胸部的美容,原因是这一温度最接近人体温度。每天用温度与体温相当的湿毛巾敷10分钟~15分钟,可有效避免胸部皮肤干燥,并有助于坚挺。

此外,淋浴的时候,用花洒冲洗按摩10分钟左右,亦可以加强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达到健美效果。为防止胸部下垂,可用淋浴头从下部往上冲,并环形摩擦周围,借以增强弹性,使之坚挺,整个过程水温要保持在35℃~40℃。

(摘自《山东科技报》)

好爸爸=好婚姻

加利福尼亚健康婚姻联盟称,婚姻质量与父子关系的好坏成正比。

父母在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有超过100项的研究显示,在孩子的生活中,父亲所起的作用可能比母亲更加重要。美国一份报告指出,当一位父亲与妻子的婚姻关系结束时,往往也意味着他与子女关系的终结,可以说,糟糕的婚姻也会导致父子关系的破裂。加利福尼亚健康婚姻联盟的专家进一步表示:“夫妻间融洽地交流和相互表达爱意会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婚姻关系,有助于他们以后拥有自己的幸福婚姻。”

(摘自《当代健康报》)

牙齿健康可提高女性受孕率

专家建议,想做妈妈就应该先照顾好自己的牙齿。

生殖专家调查发现,牙病会明显推迟怀孕的时间。口腔卫生较差的女性成功怀孕平均需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的女性只需5个月就能成功怀孕。研究人员对近4000名已经怀孕12个星期的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超过1/4的孕妇有牙病,并且已经证实这与流产和早产也有关联。专家认为,在怀孕前,女性应该去看牙医,进行牙病的相关治疗。

(摘自环球网)

人知足,心脏好

据《欧洲心脏》杂志报道,知足者不仅长乐,而且心脏较其他人来说更好。

第3篇:口腔健康报告范文

烟草依赖是一种疾病

在中国的烟民中,很少有人知道烟草依赖是一种病。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确认烟草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实际上,吸烟者最难戒掉的烟瘾主要是源于对长期吸食尼古丁的依赖。

尼古丁的实际影响有些像麻醉剂,刚开始吸食时并不适应,会引起胸闷、恶心、头晕等不适,但如果吸食时间久了,血液中的尼古丁达到一定浓度,就会反复刺激大脑并使各器官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这就是烟瘾。

“这时候如果停止吸烟,身体对尼古丁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暂时出现发脾气、精力不集中,也许还会发胖等所谓的‘戒断症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变快、精神状况改变(变得情绪稳定或精神兴奋),并促进血小板凝集,是造成心脏血管阻塞、高血压、中风等心脏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帮凶。

但正是尼古丁带来的作用,让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提神、解闷、消除疲劳。

而且,烟草里的毒害物质,不仅仅是尼古丁。根据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的信息,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集体关键基因突变。

药物确实能提高戒烟率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两种戒烟疗法,一种是尼古丁替代疗法(贴片、含片、口香糖、口腔喷雾和鼻腔吸入);另外一种是处方药如安非他酮和瓦伦尼克林,用于短期治疗。在2008年,这两个种类的尼古丁代替疗法药物就已经纳入《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原卫生部2012年6月版《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08年美国临床戒烟指南均推荐了3类能够有效增加长期戒烟的一线临床戒烟用药,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一致。

但在中国,对烟瘾成病的吸烟者来说,戒烟药物并没有获得他们的青睐。

陈小东是上海市华山医院戒烟门诊的一名医生,也是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强生、辉瑞等公司先后推出了戒烟贴等产品,但是在中国推得并不好。”

“药物确实能够帮助烟民提高戒烟率。”姜垣肯定地说。不过,在吸烟者强大的烟瘾面前,戒烟药物的作用处于被蔑视的地位。

生病是吸烟者选择戒烟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上海的《中国控烟报告》指出,吸烟多年的烟民如果凭借个人意志戒烟,只有3%~5%的人能保持一年以上戒烟成功率;而如果接受正规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可以使戒烟的成功率至少翻一番。但是,正如姜垣所说,“即使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最有效的治疗,4个吸烟者中也只有1个能长期戒烟。”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上,有一段专门劝诫吸烟者戒烟的描述:

“如果您选择戒烟,您将选择告别咳嗽气喘、烟灰异味、污浊空气、皮肤衰老、疾病困扰……”

“让我们看看戒烟后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

8小时后血液的氧合作用恢复正常,患心肌梗塞的风险开始降低;

24小时后口气清新,肺开始排泄黏液和焦油,患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风险开始降低;

48小时后血液中不再检测出尼古丁;

1周后味觉、嗅觉得以改善;

3~9月后呼吸得以改善(咳嗽、气喘减少),肺功能提高5%~10%;

1年后患心脏病(如心肌梗塞)的风险减半;5年后患脑中风、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的风险减半;

10年后患肺癌的风险减半,患脑血管突发事件(“脑中风”)的风险与未吸烟者持平……”

即使是如此具象的描述,也没有能够让吸烟者有足够的动力戒烟。陈小东介绍,“很少有患者在没有发生任何病变的情况下自觉来戒烟门诊戒烟的,要么是已经生病,要么是家人看到周围有吸烟生病的人督促来的。”

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华山医院呼吸科戒烟门诊对99例戒烟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 21%的患者同意马上戒烟。

关键是要戒除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

即使是同意戒烟的患者,戒烟的成功率也不高。

“我看过一组数据,戒烟患者要平均戒烟7次或者是11次才能完全做到不复吸,才能成功戒烟。所以,戒烟不要怕失败,每一次复吸都是给下一次戒烟做准备,从而完全戒烟。”姜垣说。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英国医生承认有些老烟民根本无法彻底戒掉烟瘾,为此,英国国家医疗保健协会近日最新戒烟建议。协会推荐这些烟民借助戒烟口香糖或戒烟贴来减少尼古丁摄入量。该协会的专家还认为,电子香烟对戒烟也有裨益,但谨慎起见,未将电子香烟列入推荐范围。

“我不清楚是不是有戒不掉的烟民,但是,戒掉烟草成瘾的关键是要戒除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 姜垣说。这种心理依赖导致吸烟者产生一种行为依赖,使得吸烟者感到戒烟困难很大,无形中增加了戒烟的难度。

姜垣表示,“一些调研数据表明,由于生理差别,吸烟对女性的伤害更大,而女性本身对于尼古丁的代谢更快,所以在戒烟上比男性更加困难。”

“其实我们医生能够提供的,更多是药物上的帮助,但是吸烟患者能否戒烟,更多的是要看个人心里到底有多强的戒烟意愿。”陈小东说,“心理医生的介入是有必要的。”

戒烟门诊鲜有患者

北京市朝阳医院呼吸科的戒烟门诊是为数不多的周一至周五全部开放的戒烟门诊。

“这几年的门诊数量是逐步增加的,现在一年下来大约有1000个左右的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研究员、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专家肖丹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越来越多的吸烟者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前来咨询。”

“由于烟草依赖属于慢性病,一般经过治疗周期,三个月之后能够戒掉烟草。”根据朝阳医院戒烟门诊的统计,患者一年内不复吸的戒烟成功率大约为30%。

更多的戒烟门诊现在都处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态。“每次门诊患者都不多,大约也就2个到4个,有时候一个患者都没有。”陈小东向本刊记者描述了华山医院戒烟门诊的情况。

在上海,二甲及以上的医院几乎都设有戒烟门诊,但是知晓率并不高。

而在2013年世界无烟日刚过后,媒体就在吉大一院和长春市健康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控烟宣传义诊活动中获得消息:吉大一院成立戒烟门诊三年来患者不足百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3年前即开设戒烟门诊,然而就诊情况不乐观,每月只有两三个人前来咨询,戒烟门诊面临关门危机……

费用也成为戒烟的阻碍之一

戒烟门诊的门可罗雀反映了中国戒烟环境的尴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报告》显示,在中国所有的吸烟者中,戒烟人数为5746万,占中国吸烟总人数的16. 9%;复吸者1. 1亿,占中国吸烟总人数的33. 1%;不打算戒烟者则有1. 5亿,占中国吸烟总人数的44. 9%。中国的戒烟比仅为12. 8%,在同样展开调查的国家中,这个数字排倒数第二。

除了烟民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以外,费用也成为戒烟的阻碍之一。《华山医院戒烟门诊吸烟患者烟草依赖及戒烟医院调查》显示,戒烟门诊中未能马上戒烟的患者中,有78. 21%的人是因为觉得自己无法承担戒烟费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统计,截止到2008年,98个国家的吸烟者仍需支付烟草依赖治疗费,23个国家尚无治疗措施。在中国,目前还未能提供免费或低廉的戒烟药品。

第4篇:口腔健康报告范文

关键词 痰热清 喜炎平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大都由柯萨奇A16型引起,1986年在我国被证实,也可由A5、A10及71型病毒引起流行,此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之皮疹,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夏季多见,年长儿及成人也可感染,但一般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2009年4~9月我市爆发流行,严重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经给予痰热清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10例,年龄5个月~12岁,病程5~7天,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19个月;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18个月。两组均有发热,手掌、足底、口腔内、肛周等不同部位出现疱疹,实验室检查:末梢血WBC正常或增高,胸部X检查阴性,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为住院患者,给予常规补液及对症治疗。病儿体温>38.5℃,酌情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短效退热剂。观察组用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联合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mg/(kg・日)静滴。疗效判断标准:按统一标准进行评定。①显效:24小时内热退,皮疹变暗,未起新皮疹;②有效:48小时内热退,皮疹减轻;③无效:反复发热,皮疹退而复起,或转为重症。

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有效率检验采用X2检验。

结 果

治疗效果:联合用药后,能缩短手足口病治疗疗程,且无不良反应,治疗显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68.0%,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P<0.05)。

不良反应2例,出现皮疹、瘙痒,加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

讨 论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临床分为普通型和重型。近年来,其发病明显增多,且发生重症导致死亡的病例明显增多,故我国已于2008年5月将手足口病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病。普通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伴咽痛、流涎、倦怠、纳差、大便秘结、舌淡红或红、苔腻、脉细数、指纹红紫。少数发展为重症病例,表现为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炎及肺源性水肿[2]。中医药在治疗该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湿热疫毒经口鼻而入,发于手足,上熏口咽,外透肌肤,发为疱疹,并见发热、倦怠、恶心、便秘等症状;或邪毒内陷,出现高热、抖动、肢体痿软,甚至发生喘、脱,危及生命。

从治疗手足口病以来,痰热清联合喜炎平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病程一般5~7天。痰热清的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组成的复合中药制剂,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能使患儿降温,加速病毒排泄;熊胆粉具有清热解毒解痉、抑菌及抗炎作用,含有氨基酸,有免疫调节、退热镇静作用,以防热病致痉;山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热解毒,药理实验证明山羊酸水解液具有显著的解热、镇静及免疫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机体恢复,缩短病程;金银花含有绿原酸,具有光谱抗菌作用,对肺炎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连翘为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结的功效,还有流通气血功用,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该药可以抑制中枢发热介质PGE2和CAMP的产生,并可以有效降低血中a-TNF、IL-1和IL-6的水平,促进血浆中TH-2细胞的分化,提高抗炎因子IL-4的水平和促进血清抗体的产生,诱发a-干扰素产生,提高TB、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从而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具有光谱抗菌、抗病毒、调节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3~5],对抑制肺泡炎性渗出也具有良好的作用,有清热解毒、化痰等功效;喜炎平是采用现代技术从植物穿心莲全叶中提取穿心莲内酯,并经独特的磺化专利工艺制成的水溶性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经磺化引入亲水基团加以制备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它改变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本身的结构,药理作用也因结构改变而增强,质量较同类产品稳定[6]。在血液中药物浓度更高,并能很好穿透病毒细胞,占据病毒复制DNA与蛋白质结合位点,阻止蛋白质对DN段的包裹,使病毒不能复制,从而抑制或杀灭病毒。研究表明,喜炎平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及清热抗炎等药理作用。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利于疾病恢复。因此两药合用治疗手足口病的普通型和重型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缩短病程,使发热、皮疹消退快,减少患儿痛苦,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应用过程中尚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

2 中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健康报,2008.

3 王树歧,高棚.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6例.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23-24.

4 韩宏锋,路西明.痰热清注射液药理与临床.河南科技大学(医学版),2006,24(1):28-79.

第5篇:口腔健康报告范文

洋舅母探亲引出的话题

不久前,在加拿大某大学任教的表舅一家回国探亲,在辞行的宴会上,洋舅母突然对我说:“你是大夫,你们北京市能够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为什么还把自己当成‘东亚病夫’?”我听了不由一怔。见我不解,洋舅母接着说:“你看,在这里,吃的是保健药茶、保健食品,用的是药物化妆晶、药皂、药物牙膏、药卫生纸,穿的是保健内衣,进餐馆吃的是药膳……好象谁都离不开药。”我仔细一想,何偿不是如此呢!

时下,从儿童到妇女到老人,从普通百姓到工薪阶层再到大款,吃的、穿的、用的、睡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各种日用晶、食品比比皆是。中国保健科技学会曾对北京一家百货商场出售的生活保健用品进行过调查,发现有246种商品里加有药物。有关部门对全国14个省的调查表明,“加药”的饮料、糕点、糖果、酒类等食品多达743种。

且说药物牙膏就种类繁多,有的自诩能抗菌消炎、止血止痛,有的宣传能脱敏,有的介绍能除锈,所含药物有草珊瑚、两面针、金银花、蒲公英、止血环酸、氟化纳、氟化锶、磷酸盐、蛋白酶、淀粉酶等等。其实,刷牙时通过牙刷的清扫和牙膏中的清洁剂作用,可以有效地除去食物残渣以及产酸菌、斑釉菌等,而牙膏中的某些抗炎、抗过敏,、止血、抗酸、防蛀等成分,与牙齿、牙龈仅有几分钟的接触,随后即被完全冲刷掉,不可能‘发挥任何药理作用。 再谈保健食品。宣扬有“抗癌”、“抗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的“疗效食品”可谓层出不穷。这些“疗效食品”中都加入了某些药物。据调查,加入的药物既有中药,也有西药;有的在同一种食品中同时加入中西药;有滋补药,也有常用药,甚至还有毒性强烈的药物。加入的药物有人参、黄芪、当归、鹿茸、蜂皇浆、冬虫夏草、刺五加、川贝、海马、天麻、杜仲、灵芝、白芍、珍珠以及麻黄素、氨茶碱、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等200多个品种。其中加入人参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最为多见,如人参糖、人参麦乳精、人参奶粉、人参饼干、人参可乐、人参蜂王浆等。保健食品又以儿童为主要服用对象。某市对一些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幼儿服用各种保健食品的达75.9%,中小学生达90%。

由此可见,“加药”制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每个人形成一道道包围圈,真不知道我国究竟有多少人身体本无恙,时时不离药,未闻声,天天在吃药;更不知道“加药”制品给多少人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药毒”,无所不在的魔影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用药如下毒”,就连广泛存在于普通食品中的各种“维生素”,只要使用过量,也能使人中毒,甚至致死。

据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998年报告,我国每年因药物使用不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达250万,有19.2万人死于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死亡人数竟达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以上。临床医疗用药造成的不良后果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人类何能承受来自各方防不胜防的“药害”。

一位年方三十的女性,、因面部出现小斑点,到百货商场化妆品柜台买了一瓶祛斑露,用了三次后,不但斑点未褪,而面部却出现几处红色斑块,随后皮肤剥脱,弄得面目全非。

一个10岁的小男孩本来身体很健壮,后来孩子渐渐变得易激怒,出现便秘、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父母带着他辗转到几家医院检查,都找不出病因。最后,上海儿童医院的专家确诊为维生素A中毒。起因是孩子看电视时,家长常给他吃“电视糖”,而“电视糖”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维生素A。

不久前,《健康报》报道,一个12岁的小女孩,发育近似成年女性,经仔细查询,原来是女儿模仿母亲,并偷母亲的“丰乳霜”涂抹所致。

此类事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试想,一种“加药”用品,一种“加药”食品在市场上销售,会导致多少人无疾用药、无病服药?长期接触药物或是服用药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产生过敏反应。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存在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便容易发生过敏。有的人穿上一件药物内衣后突发哮喘,脱去衣服哮喘便不治而愈;也有的妇女用了药物卫生巾便周身奇痒,停用后痒感渐渐消失。二是降低机体抵抗力。人体的内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口腔、肠道以及妇女的阴道中都存在大量菌群,当滥用加有抗生素类药物的制品,不仅扰乱正常菌群,导致“菌群失调症”,还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从中医角度讲,人体有阴阳之分,加入某些中药的保健食品,不分对象地服用,其后果可想而知。三是造成药物慢性蓄积中毒。人体皮肤、器官经常接触某些药物,尤其是食用某种“加药”的保健食品,会导致这些药物不断在体内蓄积,严重者可造成脏器受损。特别是儿童,由于肝肾功能不全,解毒能力差,更容易受到伤害。就以“补钙”来说,现今铺天盖地的“钙”广告,五花八门的钙制品,似乎一个人从娘胎开始,直到老年缺不尽的钙。岂不知,过量摄人钙,不仅造成骨代谢障碍,还会导致心、肺、肾甚至脑组织钙化,酿成严重后果。 像躲避“”一样运离“药品”

第6篇:口腔健康报告范文

是谁在控制你今天的精神状态?深睡眠!原来,人的睡眠分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深睡眠比例比睡眠时间更重要。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即使晚上只睡五六个小时,但只要保证有两小时左右的深睡眠,第二天就会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深睡眠保你身体好

深睡、浅睡两种睡眠是轮流不规律地出现的。入睡后,慢慢进入浅睡阶段,持续80~120分钟后,转入深睡阶段,持续20~30分钟后,又转入浅睡阶段。如此循环往复。就睡眠质量而言,深睡比例比睡眠时间的长短更重要。如果睡5~6个小时,保证20%左右的深睡眠就够了。

深睡眠时,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达到高峰。因而,深睡眠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消除疲劳,储存能量,恢复精力。

长期享有深睡眠者一般入睡快;夜间不醒或醒后很快又入睡;梦少,记不清梦的内容;晨起精神好;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缺乏深睡眠者,睡着了很容易惊醒,一直感觉都在做梦,这种浅睡眠即使睡十几个小时,也不解乏。

有些人喜欢睡“回笼觉”,这不失为补充睡眠不足的一个办法。要提醒的是,“回笼觉”补充的主要是浅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获得的深睡眠更好。宁可早上5点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点才睡觉。

还有些人,平时因工作或打牌,睡眠不足,就趁放假补觉,每天睡十多个小时,可第二天起床时仍觉腰酸腿软、精神不济。这是因为平时的深睡眠少了,补觉不能补充深睡比例,大多时间都是在浅睡。

保证深睡眠有技巧

睡得少也能睡得好,要从多方面调适,提高深睡的比例。

1.订深睡眠晚餐

睡眠时器官活动降到最低,才有一夜好睡。如果吃错食物或吃错时间,胃肠会在不恰当的时候活跃,使神经系统亢奋,干扰你的深睡。入睡时肠胃最好在刚工作完的状态,所以晚餐最好在睡前4小时完成,而且别吃多了。晚餐还要忌辛辣、油腻、产气食物,这些食物会使消化系统处于紧张工作中,妨碍进入深睡。

睡前也不要饮酒,酒精虽然可以让你很快入睡,但睡眠状况会一直停留在浅睡期,很难进入深睡。如果睡前真的饿了,可以吃“早餐食物”,如一杯燕麦片、一片果酱面包,帮助你放松身体,尽快安眠。

2.练深睡眠体质

中医认为,睡眠质量低是因为体内阳气过盛,阴气不足,如果经常按摩身体主要穴位,调和阴阳,有助睡踏实。抹额、搓手、浴面、揉脑后、按摩耳郭、拍打足三里穴以及泡足踏石等中医按摩方法,都有助提高睡眠质量。中医还认为,睡眠不稳是“心火”过盛,呼吸锻炼可以使心绪平静,促进睡眠。

3.调深睡眠情绪

平时,可通过一些行为习惯培养睡眠情绪,如每天睡前做同一件事,翻几页书,或做一些舒展运动,不管哪种方式,坚持下去,直至将之培养成为你身体“要睡觉了”的暗示;入睡前想一些简单、愉快的事,如果因为杂念难以入睡,就顺着杂念编故事,情节要愉快、涉及的事物要久远。这种有意的行为可以使大脑皮层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促进入眠。

此外,和同事和谐相处,缓解办公室紧张气氛也有助睡眠情绪培养。有研究认为,经常与办公室同事发生摩擦,有孤独感的人睡眠质量差,不仅睡眠不深,而且夜间容易醒来。

失眠者,往往心理“包袱”较重,如果连续3个月睡不好,就应该去看心理门诊。

创造深睡眠环境

睡眠不好与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卧室的家具、空气纷扰会影响睡眠感觉。当然,还有最基本的,那就是足够黑――没有视觉上的光亮干扰;足够静――没有听觉上的声响骚扰。此外――

室内空气要新鲜 如果卧室中空气污浊,阳离子增多,在睡眠中会有缺氧感觉,增加觉醒次数,使睡眠质量下降。最好在睡前打开门窗让空气充分流通,睡觉时再关上门窗。

卧室里家具要适量 家具过少,会增加空气对流,在睡眠时因为感觉有风而睡眠较浅;家具过多,室内因为拥挤而缺氧,影响睡眠。

睡前两小时洗澡 睡意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睡眠中保证身体温度 被子越大,被内空气流动越快,保温越差。身体温度低,容易从深睡中觉醒。所以最好把大被子卷一下,做成个被筒,钻进去睡。

据《现代健康报》

午睡的神奇力量

午睡是人体的生理需要 当我们劳作了一个上午,体内肾上腺素减少,体温开始下降,精力与体力明显降低,这时午睡对补充体能最有效。而午饭后,大脑会分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会让我们觉得头脑发涨,思路缓慢,昏昏欲睡。所以,午后1~2点是工作效率低潮期,午睡完全是生命规律造成的,是机体生理的需要。

午睡可以避免早衰 睡眠专家发现,人类的身体倾向分两段式睡眠,一次在晚上,中心体温和清醒程度会同时下降;另一次出现在下午,但程度较轻微。适当的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更平衡,使人体的新陈代谢趋缓,能量消耗减少,从而避免早衰。

午睡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 当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现代人的第一杀手时,医学专家发现这居然与忽视午睡有关。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因心血管病猝死的一个高峰是在下午2~3点。研究发现,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冠心病发生率减少30%,其原因就是午睡给心血管提供了一个“稍息”的机会。研究还发现,只要中午好好地睡上一觉,哪怕是打个盹,我们的血压就会像夜间睡眠那样出现一个低谷。这正是心血管得以小憩所必需的。临床发现,每天下午6~8点有一个脑出血发病高峰,而中午12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脑出血发生率要比一天中其他时间少,这也与适当的午睡有关。

午睡提高工作效率 午睡后,因得到适当放松,人们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思维更清晰。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显示,午睡1小时,下午的清醒度是早上9点刚上班时的90%。美国太空署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每天午睡45分钟,工作效率将提高35%,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也会增加50%。

什么时候午睡好 研究发现,我们身体的激素在一天当中的分泌量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使我们24小时中有两个特别想睡觉的时间点:10~11点和午后1~3点。午睡是顺应了生物钟的运转定势,是正常生理功能的呼唤。但不要饭后立即睡,午饭后胃内充满了食物,消化功能处于运动状态,这时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不利于食物的吸收,长期这样会引起胃病。正确的做法是稍微活动10分钟后再睡,以促进胃内食物的消化。午睡最好的时间是在早上睡醒之后的8小时以及晚上睡觉前的8小时,也就是一天活动时间的中间。一般从下午1点开始,人体进入一天中感觉最为疲乏的时刻,体内肾上腺素减少,精力与体力明显降低,这时午睡对补充体能最有效。不要把喝咖啡当醒脑汤,咖啡因虽然有提神效果,但也会减少晚上的睡眠周期,不要用人工刺激品来哄骗自己的身体,还是小睡一下来解决问题吧。

午睡要睡多久 午睡时间多少为宜?专家经过多次测验和追踪调查,发现午睡在30~60分钟之间是适当的。这样的小睡,既可以让疲乏的大脑有片刻小憩的机会,又不会因太长时间的酣睡让人越睡越困,甚至影响夜间的睡眠。以色列学者发现,只要是着着实实地打个盹,血压便会出现与夜间睡眠一样的低谷,这无疑对保护心血管有益。

午睡怎么睡 最好是躺着睡。这样能使身体伸展开,放松地进入睡眠。最理想的午睡姿势是侧卧睡,并且放松裤带,这样有助于胃内的食物向十二指肠移动,利于消化。当然,午睡时要防止着凉,应盖上衣物或薄被。

趴在桌子上午睡,以手臂代替枕头或脑袋耷拉在椅背上都是不可取的。伏案午睡,会减少头部供血,压迫眼球,诱发眼疾,还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双臂、双手发麻,不利于胃肠蠕动,影响消化,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久而久之还会惹火上身。

哪些人不宜午睡 从健康角度讲,午睡是有益的,但是,是否午睡还要因人而异。以下这些人就不宜午睡:

血压过低的人

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

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昏头晕的人

时常失眠的人

这些人只要白天注意不要过劳,适量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晚上按时就寝,就能保证睡眠质量。

据《睡眠•健康》一书

夫妻分床睡要看时机

文 小桃

夫妻分床睡好处不少

分床睡的好处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分床睡可以保持夫妻间“亲密的距离感”。作为夫妻双方,分床而居,不但为各自保留了一片自我空间,对双方的心理健康也大有好处,可以使夫妻间保持一种“亲密的距离感”。

其次,可以营造夫妻间“神秘的新鲜感”。当对方的吃喝拉撒全部出现在视线范围之内时,双方最后的一点神秘感也荡然无存。此时,适当的分床而居就可以为双方营造一种新鲜感,为婚姻生活增添点浪漫气息,起到“小别胜新婚”的作用,为下一次亲密接触埋下些许期待。

最后,从生理角度讲,夫妻分床睡还可以避免性生活过频。过密会引起肾虚,从而使人头昏眼花、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工作效率下降等,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前列腺炎、尿路感染。若分床,性刺激大大减少,过着有节制的性生活,养精蓄锐,有利于保护肾气。

分床睡

要把握时机

健康专家认为,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夫妻适合分床睡:

1.妇女的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等“四期”期间。在月经期控制不住而过性生活,易发生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和月经不调;妊娠早期过性生活,易发生流产,晚期过性生活易引起早产或宫内出血、感染等;分娩后不久过性生活,可能引发产褥热;哺乳期年轻母亲体力和精力消耗大,加上婴儿吵闹,夜晚往往休息不好。如果夫妻分床睡觉,则可避免上述种种不妥,有益于妻子的“四期”保健。

2.夫妻有一方若患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或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同床共枕非常容易传染给对方。此外,妻子若患霉菌性阴道炎或阴道滴虫,在性接触中也会传染给丈夫。

3.夫妻一方因工作需要时常早出晚归,为避免半夜三更干扰对方睡眠,最好选择分床而居。

4.夫妻有良好的感情基础,但却发现彼此间的“性”趣逐渐变淡时,可以选择分床睡,酝酿“性”趣。

别让分床睡成了“双刃剑”

专家指出:分床而居是现代夫妻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如夫妻本来关系就冷淡、紧张,分床久了,有可能使夫妻关系更加冷淡,加大裂痕,造成更深的隔阂,甚至会使第三者乘虚而入。因此,有矛盾的夫妻要把握好分床睡的尺度,不要让暂时的分开成为永久的分离。

还有一些夫妻感情非常好,彼此有很重的依赖心理。分床睡后由于挂念对方,反倒辗转难以入睡,甚至会给双方的工作、生活、情感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这种情况下,就不必非要强行分开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分床睡并不一定就是分房睡。对于中年夫妻而言,在本来就缺少激情的时候分房睡,有可能导致两口子再也睡不到一起去了。不过,时下流行的“分床不分房”或“分被不分床”的方法都不失为很好的解决办法。

关于睡眠的六个新说法

近日美国《科学发现》报道了一组关于睡眠的新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解开这些疑惑,更加科学地安排睡眠时间。

常常做噩梦并不一定反映心理上有问题 每个人每晚都会做梦,“绝对无梦”的夜晚相对来说是十分稀少的。那些情绪激越、令人激动的梦或许能在记忆中保持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甚至永世不忘,但这类梦至多只占10%,而其余的梦大多在做梦者醒来之前就在脑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过已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梦的内容其实与心理问题并不搭界,这就是说,常常做噩梦并不一定反映心理上有什么问题。

午睡反而可能成为老年人夺命“杀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午睡的小组指出:经常午睡反而会增加老人的死亡率。研究者对居住在耶路撒冷的455名70岁的老人进行研究,其中有午睡习惯者占60.7%。在长达6年的研究调查期间,共有75人死亡,其中有午睡习惯者的死亡率为20%。进一步调查显示,去除多项生活形态、危险因子、疾病等干扰因素后,有午睡习惯的平均死亡率相对较高,约为没有午睡习惯者的1.1倍。

酒精并不能帮助睡眠 许多人借酒精入睡,往往会在凌晨两三点早早醒来,之后便再也无法入睡。这是因为,最初酒精确实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但过了几个小时之后,镇静作用就会渐渐消失,相反对人体产生兴奋作用,从而使人提早醒来。

睡眠有助于人们更加“心灵手巧” 科学家们早已确认,睡眠能增强一个人记忆数据、文字和事实的能力。而研究者们通过一项最新专题研究进而发现,睡眠还有助于人们学习各种技巧,如乐器演奏、技巧运动等。在研究中专家们让52名志愿者学习表演用手指在桌面上打出一种特别复杂的节奏,然后在5分钟后让其中一半人进入睡眠,而另一半人则保持清醒。一小时之后,再要求两组人分别表演同样的手指击打动作。统计显示,睡觉的人比起不睡觉的人来,完成表演的时间快了33%,犯错减少了30%,而且这样的“优势”持续保持到了第二天,直到所有人都睡觉为止。

睡眠时间太少或太多都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危险 根据美国睡眠治疗专家最近进行的一项对将近72000名女性护士的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太少或太多都可能增加罹患心脏病危险。统计显示:与每晚平均睡8个小时的女人相比,每晚平均睡不到5个小时的女人罹患心脏病的可能要增加39%。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每晚平均睡9个小时以上者与每晚睡8小时者相比,罹患心脏病的危险也会增大37%。

人到45岁时真正熟睡时间只有一刻钟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专家研究发现,人在从青年进入中年时,熟睡时间就开始减少,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每晚8小时的睡眠中,一般有100分钟的熟睡时间;而到了45岁时,却减少至只有一刻钟,甚至仅仅5~10分钟。如果仅从熟睡时间的标准来衡量,到45岁时已经十分衰老了。

裸睡有利于保护男性生殖机能

对于习惯了“和衣而卧”的中国人而言,裸睡如同“开门见山”,一时还难以接受。其实,科学合理地选择裸睡确实有诸多好处,特别是对男性生殖健康裨益良多。

忙碌了一天,脱衣而眠有利于气血流通,使体内阳气舒展畅达;而如果和衣而眠,尤其是穿一些比较时尚的紧身内衣,都可能影响气血循环,使阳气被抑制,对于更无益处。

内裤太紧,会使阴囊的温度升高,导致生成和发育障碍,降低男性的性能力;同时,紧身内裤还会给生殖器以强烈的摩擦和压迫,导致功能异常,频频遗精,影响血液循环和正常排精。裸睡则可以让温度下降,变得更活泼,望自然就增强。

阳气充沛、气血旺盛的中青年以及大腿较粗、身体较胖的男性朋友,常常一觉醒来发现腹股沟、等私密处出汗较多。睡眠时内裤吸收了汗和分泌物,潮湿及不透气的部位容易让细菌孳生繁殖,久了则导致湿热聚集,引发湿疮瘙痒。到了夏天,潮湿的内裤更易增加病原体进入尿道口的机会,甚至引起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器官的感染。而选择裸睡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裸睡有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临床研究已证明其对治疗紧张性疾病的疗效颇为明显,对于男性由于焦虑、紧张造成的障碍也有效果。对于夫妻生活来说,的人体是唤起的最好刺激物。建立了裸睡习惯的夫妻,对彼此的身体更加坦然,性生活更放得开,男性在中更容易主动。同时,也从心理上更利于减少夫妻隔阂和分歧,增加亲密接触的机会,对彼此也更加宽容和欣赏,有利于夫妻感情的维持。

当然,裸睡也要有讲究,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关键,千万不要把被子、床单当成不用换洗的贴身睡衣。对床单、被褥质地的选择也要讲究,以舒适、柔软、透气的面料为好,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影响睡眠。此外,如果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则不宜裸睡。(网摘)

您有不良睡眠习惯吗

文 谢东风

睡不着的原因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有很多不良的睡眠习惯有关,下面就测测您是否也有这些不良习惯。

1.您是否经常强迫自己每天必须睡满7~8小时,否则就会感到睡眠不足,影响了健康?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睡眠规律,如果强迫自己入睡,躺得越久,睡眠的质量就越差。

2.您是否经常喜欢在睡前做明天或更长远的生活与学习计划?睡前越思考问题,大脑就越容易兴奋,就越容易睡不着。

3.您是否一觉醒来习惯看钟表?这样一来,容易给自己的心理带来很大负担,导致失眠。

4.您是否喜欢在床上做睡觉以外的事情?如常在床上读书、看电视,这样容易培养不能安然入睡的气氛。

5.您是否睡前喜欢喝咖啡、茶,吸烟等?这些物质含有可兴奋神经中枢的咖啡因、茶碱与尼古丁等物质,它们都会破坏睡眠质量。

6.您是否喜欢分段睡觉?即困了就开始睡觉,夜晚不论何时醒了,就爬起来看书、看电视、娱乐等,然后再去睡觉。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睡眠的总量一样,但睡眠却遭到破坏,睡眠质量会比较差。

7.您是否白天喜欢睡很长时间的觉?如早上超过八点还赖床不起或午睡的时间过长等。人的身体需要一定的疲劳度,才能有助于夜晚的睡眠,如果您白天睡得太多,夜间就会睡不着。

以上几点不良的睡眠习惯,如果您占了1~3条,失眠很快就会光顾您了。反之,只要针对其中的不良习惯加以改正,失眠就会远离您,睡眠质量才会更佳。

据《养生保健指南》

睡眠动作拉响健康警报

文 海同

说梦话、梦游、打鼾、磨牙、腿抽动等“小动作”是否预示一些健康问题?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磨牙

[健康警报]

心理压力:口腔是与外界交流的渠道,是情绪兴奋的源点之一,因此它具有反映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当白天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时,即使在睡眠中,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仍处于兴奋状态,所以仍不断地做咀嚼动作。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的人,更容易出现磨牙症。

与寄生虫有关的胃肠功能紊乱:例如蛔虫病,由于蛔虫扰动使肠壁不断受到刺激,也会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而出现磨牙。

营养缺乏:不喜欢吃蔬菜,营养摄入不均衡,长此以往,导致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会引起晚上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产生磨牙。

[解决方法]

偶尔磨牙对健康无碍,但长期磨牙或每次入睡后磨牙时间过长,则可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障碍。以下几招帮你预防磨牙:

1.白天常常微微张开口腔或做脸颊热敷,试着放松下巴部位的肌肉。

2.不嚼口香糖,不咬香烟、铅笔。

3.如果确信磨牙是因压力引起,可以借运动、深呼吸或做瑜伽来放松自己。

4.有蛔虫病的应及时驱虫,吃干净食物,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

5.如果经过一个月的自我治疗仍没有改善,可以请牙医配以咬合板或护牙套以防牙齿受损。

二、腿抽动

[健康警报]

运动过量:白天运动过量,使得腿部肌肉紧张过度,以至于晚上仍无法恢复正常,导致抽动。

缺钙:身体缺钙,腿也会偶尔抽动。

[解决方法]

1.睡前可用温水浸泡双脚,让腿部肌肉得以放松。

2.多喝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及时补充钙质。

三、流口水

[健康警报]

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使得口腔有炎症,促进睡眠时唾液分泌。

鼻炎、鼻膜炎等疾病:这些疾病也会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出现流口水现象。如果出现鼻子不适又伴有流口水现象,则要注意了。

[解决方法]

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2.吃完饭不要马上睡,睡前不要吃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剧烈运动或过度用脑。

3.调整睡姿,以半侧卧为宜。

4.是牙病引起的,可请牙医去除牙石,服用维生素C及B2等药,消除牙龈炎,减少不良刺激。

四、打呼噜

[健康警报]

身体疲劳过度:疲劳状态下的睡眠,人会无意识地用口呼吸,目的是多吸氧气,消除疲劳。这使得软腭等软组织部分加剧震动,引起鼾声大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声忽高忽低,时而还发出可怕的怪声,间歇数十秒到数分钟无声无息。这很可能是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简单地说是一种由于鼾声引起的呼吸暂停疾病,出现类似情况应及时请呼吸科医生诊治,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心血管疾病:打鼾使大脑和血液长时间处于缺氧、低血压状态,此时人体内神经系统不得不启动自我调节系统,以维持血压正常,日久天长,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便会找上门来。

上呼吸道疾病:如果上呼吸道的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或畸形,造成呼吸道狭窄,也易打鼾。因此,经常打鼾者应注意是否有呼吸道疾病,例如腭扁桃体肥大、鼻窦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口腔炎、咽炎等。

过敏症:打喷嚏和打鼾经常相伴而来,就要留意是否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肥胖症:肥胖症患者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致使呼吸不顺畅,就会出现鼾声。有研究显示,胖子打鼾的几率比瘦子要高出许多倍。

[解决方法]

鼾声愈大健康问题愈严重,应尽早去呼吸科就诊,严重的可能需要开刀。但大部分人打鼾多因身体疲劳引起,可通过下列小办法避免鼾声带来的不雅:

1.避免睡前抽烟、喝酒。

2.调整睡姿。侧睡较不易打鼾;同时,垫高床头,不只是头部,而是整个上半身。

3.控制体重。过度肥胖者应适当减肥,有利于治疗打鼾症。

据《养生保健指南》

睡有十七忌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 易善永

忌睡前喝浓茶、咖啡:浓茶、咖啡属于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处于亢奋状态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容易造成入睡困难。

忌睡前吃东西:临睡前吃东西,胃肠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于健康。

忌饮酒饱食:睡前饮食过多,胃肠撑胀,消化障碍,影响睡眠。

忌高枕软床:高枕和软床可导致腰背肌持续性的紧张,增加椎间盘的压力,对于已有不同程度腰椎退行性改变的人十分不利。

忌迎风睡:人在睡眠时生理机能较低,抵抗力较弱,迎风而吹易生病,也易使腰背部肌肉受凉而痉挛,诱发腰痛。

忌仰面而睡:仰卧,舌根往后坠会影响呼吸,易发出鼾声,若手放在胸部会压迫心肺,导致噩梦。

忌无枕直腿:低枕或无枕,使脊柱过伸而影响脊柱的生理平衡。老年人也不宜将双下肢呈伸直状,最好是将小枕放于膝下以放松腰背肌。

忌张口而睡:张口而睡,空气未经鼻腔过滤处理,冷空气、病毒、细菌及含有污物的气体直接刺激咽喉,容易引起咽干咳嗽,发生感染。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病从口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气和灰尘的刺激,引起疾病。

忌蒙头而睡:老人怕冷,喜欢蒙头而睡。这样,因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极为不利。

忌眼睛对光而睡:入睡时,眼睛虽然闭着,但是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容易惊醒。

忌睡中忍便:憋尿忍便对人体有害,也影响睡眠。睡前排空大小便,减少刺激,有利于预防疾病。

忌睡前用脑过度:晚上如有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要把伤脑筋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则做些比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更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容易失眠。

忌睡前情绪激动: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使情绪平稳。

忌睡“回笼觉”:有的老年人晨练回家后,喜欢继续睡觉。这样的习惯不仅会影响晨练效果,还不利于心肺功能恢复。而且,晨练时肌肉产生的代谢物――乳酸不易清除,反而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无力。

忌坐着打盹:有些老年人饭后经常坐在椅子上、沙发上打盹,醒来却感觉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面色苍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这是因为饭后较多血液流经胃肠,如果坐着打盹,很容易出现“脑贫血”。

忌睡眠不足:生理学家认为,60~70岁老人每天睡眠时间为9~10小时,80~90岁老人每天睡眠时间为11~12小时。

忌睡眠过多:其实,嗜睡与老人血管硬化有关,睡眠时间过长的老人比睡眠少的同龄老人,心脏病发生率高出1倍,脑卒中发生率高出4倍。另外,入睡状态下心率较慢,血液流动速度减缓,容易出现血栓。

睡眠不足导致睾酮水平下降

文 胡德良

一项最新研究认为:睡眠不足会导致男人睾酮水平下降。

马塞诸塞州布莱顿睡眠健康中心内科主任、前美国睡眠医学协会主席劳伦斯•艾普斯坦指出:“你会感到惊奇,睡眠可以影响荷尔蒙的分泌,还可以影响我们认为跟老化有关的一些因素。”

睾酮是固醇类荷尔蒙,在、精力、肌肉量、骨密度和免疫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年男性分泌的这种荷尔蒙是成年女性的20~30倍。

科学家已经了解到一些有关睡眠质量跟老化和性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从二十多岁或三十多岁开始,男人的睾酮水平每年降低1%~2%,雄性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对骨密度和新陈代谢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年轻男人的睡眠缺失也会使性激素水平下降。

“许多睡眠剥夺的情况是自找的,”艾普斯坦说,“人们宁可熬夜看电视、上网,干其他事情,却不去睡足够的觉。”

据《农村医药报》

失眠诊断治疗新理念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熊新英

一般来说,失眠按照病程分为: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6个月);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躯体疼痛性疾病、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药物及某些物质的应用、心肺功能不全及不安腿综合征和睡眠中周期性下肢动作等。由心理、生理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失眠,称为继发性失眠;也有少数找不出肯定原因的失眠,称为原发性失眠。

值得注意的是,昼夜节律紊乱,如轮班导致的睡眠障碍、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睡眠时间较通常情况晚两个小时以上)及主动性睡眠不足综合征,这些均不属于失眠的范畴。

对于失眠的治疗首先应辨明原因,有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病,配合睡眠卫生和认知行为指导以及药物治疗。

短期服安眠药有益且适用于急性失眠,但有关其长期效果以及停药后睡眠改善能否持久的资料很少。同所有的慢性疾病一样,慢性失眠的药物治疗可能是长期的。近年来,国际睡眠障碍专家研讨会上提出了“按需治疗”和“小剂量间断”使用催眠药物的治疗原则,可避免产生药物依赖和药物耐受。

催眠药物按需治疗的具体策略是:

1.预期当晚入睡困难时,于上床前15分钟服药;

2.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或比通常起床时间早5个小时醒来而无法再次入睡时服药;

3.第二天白天有重要事情时,当晚服药。

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三大类:苯二氮卓类即安定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唑吡坦和佐匹克隆)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现在提倡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作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唑吡坦可作为原发性失眠的首选药物。慢性失眠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据《中国老年报》

“对症下药”有效防治失眠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失眠类型有以下几种:

神经质性失眠 这部分人多见于性格较敏感,虽然平日睡眠与常人相差不大,却常诉说自己睡眠不足。一有小事烦心,就会出现失眠,且日常格外注重自己的身体状况,偶尔睡不好觉,就觉得是病态,若意识到自己有失眠症,就更会背上思想包袱,往往一到晚上就害怕,“今晚我又要失眠了”。对这类患者,首先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告知其有关睡眠的科学知识以及失眠和失眠症的区别。

治疗以柔肝养神为原则,中药常选用白芍、女贞子、玫瑰花、合欢皮等。一般解决了心理问题,服药后睡眠功能往往恢复得很快。

精神过劳性失眠 这些病人主要是干部、经营管理者等。多为长期工作紧张、压力大而引发失眠,临床主要表现为晚上卧床难眠,或间断多醒,通宵梦扰、似睡非睡,甚至通宵不眠。此类患者,应劝说其在可能情况下,短时间内适当放松一下,如疗养、旅游等。治疗以平肝宁神为原则,中药可选用白蒺藜、生龙骨、夜交藤、野百合等。

病因性失眠 有很多疾病可引起失眠。常见的有颈椎病、心脏病、高血压及脑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萎缩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在治疗这类失眠病人的同时,应兼顾其原发病症,统筹兼顾,方可见效。

药源性失眠 这部分病人由于患某种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某种西药,如高血压病人长期服降压药,结核病人长期服抗痨药等,而这些化学合成的西药往往有引发失眠的副作用。对这类病人,应该适当调整用药,选择一些既能治疗原有疾病,又没有引发失眠副作用的药物,同时遣以安神佐眠中药,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安眠药依赖性失眠 这些病人长期持续服用镇静催眠药,对安眠药形成依赖,一旦不服或少服,就会出现失眠。这些病人内心很矛盾,一方面对安眠药的不良反应有惧怕心理,另一方面不服又不行,就是安眠效果不好也摆脱不了,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安眠药只能临时服用助眠,不能长期依赖。

睡眠节律紊乱性失眠 这些人往往是所谓追求时尚的一族,过度夜生活,每天晚上唱歌、跳舞、泡酒吧、打麻将、玩电脑等,不到深夜1~2点钟不上床,日久出现失眠。临床特征多为卧床久久难以入眠,或通宵似睡非睡,梦扰纷纭,早晨起不了床。对这种病人,先要劝导他们顺应自然界昼夜节律和人体的睡眠规律,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夜生活过度。临床多采用镇肝安神法,中药选用生铁落、珍珠母、朱灯芯、柏子仁等,一般都能见效。

饮食不节性失眠 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几乎每晚都要出席宴会,觥筹交错,味美肴佳,时间久了也会出现失眠症状。这是由于进食了过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之后,机体胃肠道的负荷增加了,消化不完全,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和酸性代谢产物而影响睡眠。这些病人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上床后1~2个小时也难以入眠,更多的人是睡眠不酣,常在半夜里莫名其妙地醒来。此类患者,晚上一定要避免应酬,晚餐避免进食过多的“肥甘”之品。临床治疗宜用和胃安神法,中药选用焦山楂、焦麦芽、抱茯神等,多能奏效。

据《江南保健报》

8种方法使你尽快入睡

美国纽约市一家医院的睡眠实验室主任凯瑟琳•阿尔伯特医学博士发现了尽快入睡的8种方法。

一、睡觉前先洗个澡。

二、上床睡觉前要保持情绪稳定。

三、可以饮一杯温热的牛奶。

四、睡前1小时要远离电视。

五、请把忧虑暂时放在一边。

六、进行深呼吸,听节奏缓慢和不会令人心情激动的音乐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