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临床护理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护理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护理计划

第1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探讨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1]。我院自2010年7月起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计划性剖宫产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剖宫产产妇190例,其中95例作为非计划组,采用的是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另外95例作为计划组,采用的是临床护理路径。两组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孕周、胎次以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计划组结合手术过程、特点等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出临床路径表,按照标准化护理路径图表严格执行护理工作。非计划组则根据常规医嘱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1.2.1成立临床路径推行小组,由住院处医务人员组成,由科主任任诊疗组长。小组主要收集相关资料,由科主任制定剖宫产手术临床路径,医生护士按照表单内容执行路径。非计划组与计划组的工作基础都是整体护理,科护士长对责任护士执行临床路径流程进行严格检查指导和评价。

1.2.2制定剖宫产术临床护理路径表。横轴为住院时间,纵轴为每天标准化医嘱和规范化护理工作计划和质量目标,对入院到出院的每一天的健康教育、诊疗护理进行规范,主要包括入院指导、出院指导、检查、治疗、活动等内容。

1.2.3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非计划组和计划组都在整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在计划组的95例中,临床护理路径推行小组根据制订好的路径表来完成各种护理,并对临床路径表进行详细记录,在实施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及时掌握产妇和家属的意见,并对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

1.3评价标准剖宫产术临床路径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住院天数是指从住院当日到出院当日。住院费用指住院的所有医疗费用。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是通过产妇在出院时填写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来体现出来。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2.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2.结果

非计划组与计划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对照表如表1所示。

表1非计划组与计划组产妇指标对比(x±S)

由表1可以看出,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上,应用了临床护理路径的计划组产妇住院时间比非计划组产妇要缩短了2天,医疗费用降低了800元;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应用了临床护理路径的计划组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比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的非计划组要高出2.7%;在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应用了临床护理路径的计划组比按传统常规进行护理的非计划组要提升3%。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了合理的住院天数,对每天应给产妇做的检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做了明确规定。我科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最佳的临床服务,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使住院天数缩短。临床护理路径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成本,进而使产妇住院费用降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合理节约了卫生资源。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具有特定诊断和治疗(手术)的患者群体制定的一种清晰明确的常规护理模式,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2]。临床护理路径可指导医疗护理人员更加全面、准确地进行护理工作。在我国,临床护理路径发展迅速,我院实行这一模式以来,不但促进了工作效率,也使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使产妇得到及时、准确的健康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促进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具体化。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同时也增进了医疗工作者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我院能够及时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反馈信息,进而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我国迅速发展,对国内护理时间模式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规范了医疗护理人员的操作,促进了产妇很好的掌握健康知识,提供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认识――“临床护理路径”.医学教育网,2007,5.

第2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消化内科;风险;干预;管理;对策;研究

消化内科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科室,收治的病患病种较为复杂,且多为慢性病患者,患者的病程长,因此,在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需要更加精细,无形之中增加了诊疗与护理工作的难度。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诸多因素均会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引起相关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消化内科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1-3]。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要综合消化内科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治疗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在了解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的基础之上,针对具体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最大程度上避免或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共选取200例患者,旨在根据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对策,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中,包括男性121例,女性79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40.56±2.37)岁;病程最长者14年,最短者1年,平均病程为(7.05±1.24)年;疾病类型:消化性溃疡65例,肠炎51例,胃炎43例,慢性肝炎14例,肝硬化10例,胰腺炎6例,肝癌5例,消化道出血6例。200例患者干预前住院期间共有24例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其中药物使用错误共8例,跌倒坠床5例,静脉输液外渗7例,静脉导管滑脱4例。

1.2研究方法

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后由护理人员整理科室内发生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患者年龄超过60岁、有输血史、中央静脉留置管、联合用药超过5种、病情高危、护士年资<3年是影响科室内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制定下列护理管理方案。(1)针对年龄超过60岁的高龄患者,叮嘱患者家属和值班护士要对患者的需求、生命指标波动情况和动态性指标进行持续性监测,多多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同时,并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床头铃、床位护栏的使用方法,叮嘱患者有任何需求要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或护士,寻求护士和家属的帮助,尽可能避免单独的、有风险性的行动,积极预防跌倒坠床的发生[4]。(2)加强输血相关流程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有输血指征的患者,要严格执行双人核对流程,输血前需要严格、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输血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巡查和监测,检查输液管道是否顺畅以及输液部位是否有外渗症状[5]。(3)强化对携带中心静脉导管和静脉留置针患者的管理,每周进行一次导管维护,对导管外漏部位的长度进行仔细检查,并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红肿等症状。着重向患者和家属注意带管的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不要牵拉导管接头[6]。(4)对于联合用药超过5种的患者,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发药时要对患者的信息和药品信息进行仔细核查,向患者详细的讲解治疗药物的种类、具体的服用方法以及用药的预期效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避免出现漏用的情况[7]。(5)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计划。在制定护理计划前,制定风险评估报告,由护理人员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情况,避免引发安全隐患。(6)加大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力度,定期展开关于专门疾病知识和操作流程的培训,向护士系统的讲解新进仪器、复杂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的护士,要注意对护士的心理疏导,及时排解护士的不适情绪。同时,每周对低年资护士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制定进一步的培训计划[8-10]。

1.3观察指标

对实施干预前后(干预前:2018年1—12月,干预后:2019年1—11月)消化内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如药物使用错误,跌倒坠床,静脉输液外渗,静脉导管滑脱)护理工作满意度(满分100分)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检验方法为t检验,表示方式为(x±s);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例(%),并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干预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消化内科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消化内科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第3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肿瘤化疗; 优质护理临床路径; 满意度; 化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6-0109-02

在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化疗[1]。但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大多数化疗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对患者的躯体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使患者的痛苦增加,同时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化疗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毒副反应,使得很多患者难以耐受,导致其化疗依从性很差,进而对治疗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此情况,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路径,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男100例,女100例;年龄51~76岁,平均(65.5±2.0)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80例,高中100例,初中及以下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交代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给予止痛等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临床路径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职业、文化水平等,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需求评估,要积极主动地和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心理的焦虑和紧张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2.2 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鼓励和安慰,在生活上给其提供帮助,教育和指导患者在发生呕吐之后要进食,鼓励患者多喝水,保证每天尿量在2000 ml以上。

1.2.3 骨髓抑制的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化疗时,最常见现象就是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对患者进行的血常规检查,1~2次/周。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血常规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同时察看患者是否有出血的征象,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避免和防止其出现碰伤和跌倒等。

1.2.4 静脉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化疗时,要有计划的选择静脉,最好是选择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如选择外周静脉进行化疗,要做好相关的巡视工作,询问患者的感受,对其局部的皮肤血管进行观察,避免和防止药液发生外渗以及静脉炎的发生。

1.2.5 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给其安排舒适的床位,同时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营造一个舒适、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降低和减少外来刺激对患者的干扰。

1.2.6 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当天,要做好相关的出院指导工作,告诉其要及时来院进行复诊,保留医院的电话,指导其进行合理、适当的运动,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1.3 调查内容及标准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10项内容,共100分,满意:70分以上;一般满意:60~70分;不满意:60分以下。

1.4 依从性调查及标准

(1)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次数服药;(2)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量服药;(3)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服药;(4)化疗以来,能否按照医生要求长期服药从不间断;(5)服药期间有无间断及其间断天数。每个问题为4分,满分20分,总分≥16分为药物依从性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呕吐2例、腹泻4例、头痛6例;毒副反应率为12.0%。试验组患者,呕吐1例、腹泻1例、头痛2例;毒副反应率为4.0%。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率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化疗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满意度及药物依从性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患者住院化疗期间以及出院前进行了相关疾病知识和化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同时对其实施优质护理临床路径,让患者对化疗和肿瘤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也让患者了解在化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毒副反应,并且要积极地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毒副反应的发生,进而让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化疗治疗。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路径,可以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周到、全面、细心、专业、耐心的无缝隙护理服务,让其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及健康的心态去接受化疗治疗,充分体现出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同时需要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对化疗的依从性,进而改善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路径就是让其和社会以及家属满意。始终坚持以患者满意为首要服务宗旨,优质护理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但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还使得护理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3-5]。

综上所述,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路径,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贺干群.晚期胃癌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20(10):116-117.

[2]何艳丽.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419.

[3]于文华,白银菊.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实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71-72.

[4]徐素佳.我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63-64.

第4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护理

现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的护理经验总结分析并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8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29例,女性19例。年龄22~74岁,平均52.6±2.3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出血的患者11例,门静脉高压而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19例,球部及体部胃溃疡10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8例。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受到对医学知识掌握不足的影响,很多患者在消化道出血之后会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而造成出血严重,整个人都会变得消极悲观,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治疗。因而,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有助于心理情绪的调整。

1.2.2观察护理:床位护士需对病人的临床情况及时观察,做好各个指标参数的记录了解,包括了:呼吸、脉搏、血压、血氧、神智等多个方面[1]。对病人是否有活动性的消化道出血情况严密注意,且对可能的出血量仔细记录估计,关注病人四肢的温度及颜色状况。

1.2.3通道护理:重点针对静脉通道护理,当患者住院接受治疗之后,需及时创建2条静脉通道,尽可能采取较大的血管。通常都选择头静脉或者正中静脉,这样对于快速补液及血液输注都是很有帮助的。这时由于该类患者在大部分情况下会存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向其提供足够的补充血容量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1.2.4囊管护理:临床上遇到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还应通过采取三腔双囊管治疗对出血患者进行处理,其效果尤为显著。护士在三腔双囊管治疗时需采取的护理方式,应当包括:在布置前做好充气操作,然后对气囊综合检查以保证完整性。布置三腔双囊管之前需进行石蜡油涂抹,分布之后把胃囊充气之后利用食道囊充气。护士需注意三腔双囊管有的放置必须严格把握时间:当压迫24小时之后需放气30MIN进行2次压迫,这是为了防止胃底糜烂或穿孔[2]。压迫过程中要对引流液的数量加以观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若24小时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则拔管。

1.2.5胃镜护理:遇到胃底静脉破裂的病人需要结合胃镜止血,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为出现活动性出血,以及没有显著的禁忌症状况时,则需采取内镜食管静脉结扎或者静脉套扎。胃镜止血治疗给患者造成的刺激较大,治疗前期护士应和病人做好交流沟通,使其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便于医生的质量工作。结束治疗后应该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关注,掌握病人是否出现血栓栓塞,发现胸口疼痛、呼吸异常、意识不清等状况后需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1.2.6药物护理:全部患者在结束治疗出院后,要配合正常的药物治疗措施,运用药物加以止血处理。本次研究时采取的药物止血,多数依赖于针对性的药物,止血药物执行止血措施:1)生长抑素,该药物多数运用在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治疗[3]。2) 生理盐水,针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在止血时结合冷生理盐水混合去甲肾上腺素反复洗胃。

2 结果

48例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效果显著,仅3例患者由于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差转至上级医院治疗,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3 讨论

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里是必须具备的环境,通过经验总结如下:(1)心理方面。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病人的健康恢复。心理干预结合交流的方式促进病人的心理状态保持正常。考虑到上消化道出血病情突然,且出血量一般较大,情况多为复杂,病人若未正确认识该病,则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感。这时与病人的交流变得尤为关键,在治疗时需对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式。(2)检测方面。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配合相关的有效的护理方式,且做好身体指标的检测,一般需要检测的指标包括:血压、血氧、脉搏等。(3)出血方面。对出血量大小情况需做好准确的判断,这样则能对患者的病情有效判断。当前,临床主要利用观测呕血及便血状况判断出血量,当患者存在黑便的症状则表明其出血量达50ml每天以上;出现呕血症状表明患者出血量达到250~300ml每天;当出血量达到1000ml,临床则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对再出血的判断依据:反复呕血,呕吐物变为鲜红色的新鲜出血;血常规得出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参 考 文 献

[1]寻林婷,范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9例病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51-152.

第5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 课程体系; 岗位胜任力

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必须以医院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要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任务引领教学实践,尽快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反映到教学中,才能培养出临床护理岗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1]。由于受一千多年科举制度的影响,知识本位的教育思想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2]。

为了探索提高高职护生的岗位胜任力的方法,本院借鉴国际护理教育理念,试点探索按“人体系统”来设置课程体系,摒弃传统的先基础医学课程-后临床护理课程-最后临床实践三段式课程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一体化融合,构成运动、神经、呼吸、循环、消化、血液、内分泌、感觉器官、生殖10大系统课程,在各系统中开展工学交替,将传统的最后一年的临床实践部分前移到前期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中来。在2010级改革班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提高了护生的岗位胜任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组为10级高职护理改革班学生110名,对照组为10级高职护理1班、2班普通班学生共97名。试验组基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进行三年培养,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基础-临床-实践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三年培养,即先前期完成人体解剖、组织、生理、病理、药理等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再进行内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五官科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下临床实习,也未在前期两年理论学习过程中开展工学交替。

1.2 方法

1.2.1 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 将人体解剖、组织、生理、病理、药理等传统的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与内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五官科护理等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有机重组,开发了12门一体化融合课程。包括2门框架课程-基础医学总论、基本病理变化与护理,10门基础医学与护理融合的系统课程-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生殖系统。12门一体化融合课程是培养改革班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的核心课程。

1.2.2 按系统开展工学交替 在系统课程中实施工学交替。即在每个系统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进入各大医院的科室进行临床实践1~2周。如《泌尿系统基础医学与护理》课程一结束,改革班学生便被安排至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等6家三级医院的肾内科、泌尿外科,每家医院学生数约15~20名,每个科室学生数约8~10名。本系统见习共2周时间,1周后在同个医院内交换科室,即在肾内科1周、泌尿外科1周。工学交替阶段实行医生-护士-学校教师联合带教。学生早上跟医生查房,查完房后跟指定的护理带教老师,学校教师主要负责沟通协调工作。

1.2.3 建立工学交替阶段的教学反馈机制 工学交替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操作技能、学习和工作态度、护理病历书写及汇报、日记、实习成长册等)和总结性评价(出科考核)组成。在学评教方面,一个系统的工学交替结束后,向学生发放《护理专业改革班学生系统见习评价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及工学交替基地的教学人文环境。并召开组长会议及学生会议,访谈了解工学交替情况。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督促临床不断提高带教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3 讨论

3.1 避免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相脱节 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的内容按照系统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在掌握某系统的基础医学内容后,马上利用这些新鲜的基础医学内容去辅助学习内外妇儿等专业知识,有助于避免基础知识的遗忘,并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3.2 项目化教学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项目化教学通过构建一个完整工作任务情境,培养并强化实际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较好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工作环境、以学生和行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3-5]。一体化融合课程的开发是参照国内外先进的现代护理理念,将每个系统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数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选择典型的教学病案为载体,按照临床护理实际工作过程为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具体程序如下:先给一个完整的教学病案,然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提出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最后进行相应的护理评价。在病案的穿插引导下,完成与护理工作过程一致的护理程序五个步骤,达到课程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效衔接,缩短课程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

3.3 早期下临床,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护生从护校生活到医院实习,会面临环境陌生、工作负荷大、理想与现实落差大、患者投诉等各方面的压力,使护生角色适应有一定困难。此阶段能否顺利适应角色并完成实习任务,对今后工作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6]。调研显示,改革班学生能在实习阶段更快地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适应环境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

总之,改革班学生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便开始工学交替,使得首次下临床进行专科实践的时间前移1年,学生带着新学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进入临床相应科室,马上将所学知识用于真实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中去,在知识、技能、素质等各方面接受了良好的培训和熏陶,日积月累,岗位胜任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深受临床科室的欢迎,临床科室普遍反映改革班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实习岗位、较早地融入工作团队。沟通能力较强,不止是护患沟通,也包括了与护士长、护士、医生、家属等的沟通。由于改革班和普通班的学生都要在第一学年暑期下临床进行基础护理教学实践3周,调研显示在熟悉基础护理操作方面两者并无显著差异。目前,改革班工学交替阶段,没有将护理查房列入教学任务中,调研显示在整体护理查房的能力方面改革班与普通班的学生并无显著差异。但是研究表明护理查房不仅能促进服务观念的转变,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9]。护理教学查房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10]。虽然整体护理查房对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较高,但这必须列入今后的教学计划,是需要医护工作者努力提升的方向。

3.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不管是医学生还是护生,几乎都认为神经系统的学习难度较高,在搭建系统课程体系时,考虑到其他系统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将神经系统放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是继运动系统后的第二门系统课程,但是学生普遍反映接受困难,考试成绩也不尽如人意,考虑将神经系统后移至第二学年,希望在经过部分系统课程学习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再来学习神经系统,提高神经系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学欣.紧密联系临床 保证护理人才培养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9.

[2]吴瑛.护理胜任力本位教育-概念及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0):435-439.

[3]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92-93.

[4]郑惠虹.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17(23):132-134.

[5]李君,张俊玲,李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6(5):73.

[6]叶小琴.影响护生角色行为适应的因素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5):125-126.

[7]巧,杨翔.护生护理礼仪规范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0):124-125.

[8]朱明瑶.培养护生软技能,提升岗位适应力[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20(12):158-159.

[9]朱小芳.落实护理查房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195.

第6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a)-138-02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形成主要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出血是由于溃疡侵蚀周围血管所致。我院位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因生活习惯改变、个人保健意识缺乏、喜庆节日饮食习惯等原因,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常见病,自2006年至今我科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人60例,其中,轻度出血40例,中度出血15例,重度出血5例,经我科有效的观察和护理,病人均已康复出院,护士通过疾病回访,病人未再有出血现象发生,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年至今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人共60例,其中,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32岁,初发45例,复发15例。

1.2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在出血后24~48 h进行,可不失时机地直接观察到出血部位,获得病因诊断,同时可经内镜对出血灶进行紧急的止血治疗。

1.3 实验室检查

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尿素氮、肝功能、大便隐血试验等,估计失血量及有无活动性出血。其中,轻度出血40例,中度出血15例,重度出血5例。出血分级见表1[1]。

1.4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为病人主要症状,而呕血和黑便是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黑便呈柏油样。病人多伴有低热、头昏、心悸、出汗、恶心、口渴等组织缺血表现,严重者呈休克状态,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尿少等现象。

2观察与护理

2.1病情观察

2.1.1注意病人的腹痛情况消化性溃疡病人腹痛多位于上腹部正中偏左或偏右,腹痛范围约手掌大小,多为隐痛、胀痛、烧灼痛、钝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

2.1.2动态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认真观察病人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变化,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1.3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观察病人大便的颜色、次数、量、性状,是否有呕血的发生,估计出血量及程度。如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 ml,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 ml,胃内积血量达250~300 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如超过1 000 ml,病人可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如头昏、心悸、出汗、恶心、口渴、晕厥等一系列组织缺血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2]。

2.1.4注意血象的改变如血红蛋白的测定、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

2.1.5准确判断出血是否停止判断出血是否停止,如病人血压、脉搏稳定在正常水平,大便转黄色,提示出血停止。如病人出现呕血,黑便次数增多,肠鸣音亢进,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血红蛋白测定不断下降等,提示病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2.1.6手术准备如病人出血不止,除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外,还应及时做好手术准备,积极手术治疗。

2.2护理

2.2.1治疗中的护理积极止血、补充血容量,遵医嘱予止血、抑酸、护胃药物,如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口服,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3]。

2.2.2治疗后的护理 溃疡有活动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病人应卧床休息1~2周,如大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略抬高下肢,以保证脑部的血液供应。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或窒息。

2.2.3心理护理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向病人说明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及时清除血液及污物,减少不良刺激,并关心、安慰病人,陪伴病人,协助全部生活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

2.2.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药、补充液体,必要时予输血处理,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护士在病人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5饮食护理大量呕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食,因进食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有利于止血。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

2.2.6知识宣教向病人讲解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因和诱发因素,宣传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保健知识、规律生活与充分休息对溃疡愈合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长期饮食调节,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表现,应如何观察;定期复查的重要意义。

3 结果

本组60例病人经病房护士的精心治疗护理,住院治疗最短5 d, 最长18 d。 经我科有效观察护理,病人均已康复出院,护士进行疾病回访,病人在3个月内未再有出血现象发生。

4讨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实施观察护理,我们要了解疾病引起的原因、出血情况及出血量,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减少出血的发生。

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出血量及病人出血的转归情况,使医生及时掌握病人的情况配合用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化性溃疡出血主要是生活不规律,工作不定时,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不定时等不良饮食习惯引起,我们要告知病人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可引起疾病的后果,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痊愈。通过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可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了解本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避免溃疡出血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73-76.

[2]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护理学(内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2-117,136-141.

[3]詹文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程序及治疗原则[J].临床外科杂志,2002,10(3):131-132.

第7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护理;治疗效果

为提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效果,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应用价值, 对收治的11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及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式,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1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9例, 女57例, 患者年龄最小为31岁, 最大为79岁, 平均年龄56.4岁;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病情观察、体温护理、维持有效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好转率为进行对比。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后57例患者治愈好转, 占98.28%, 1例患者病死, 其死亡率为1.72%;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后48例患者治愈好转, 占82.76%, 10例患者病死, 其死亡率为17.24%,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急腹症, 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高等特点, 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 患者多伴有腹痛、黄疸、寒颤、高热等症状, 甚至会发生休克,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 2]。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手术治疗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然而为有效的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病死率, 在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3]。本院为提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效果,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58例患者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其护理方式具体如下。

3. 1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液体出入量, 同时应进行认真记录, 从而为补液治疗提供依据。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认真观察患者切口部位是否有胆汁外溢、渗血等现象发生, 且要认真对患者的大便形状进行观察, 了解患者大便是否有隐血、柏油样便等现象发生, 同时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休克现象发生, 若有异常现象发生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并且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3. 2 体温护理 护理人员可利用冰袋对患者伤口进行冰敷, 且可通过温水擦浴等方式降低患者体温, 避免患者体温快速升高。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严格遵照医生嘱咐给予患者降温药物及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从而达到促进患者体温恢复、控制感染病灶的目的[4]。另外, 护理人员还应耐心的向患者讲解降温的重要性, 从而逐渐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使其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3. 3 维持有效呼吸 护理人员应认真对患者的呼吸速度、频率等进行观察, 且要定期对患者的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及分析, 从而及时掌握患者的呼吸功能变化情况, 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选择最佳给氧方式, 从而确保机体组织氧供应充足。

3. 4 引流管护理 多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在行胆总管探查术或切开取石术治疗时均须放置引流管。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引流管护理的重视, 认真对引流管进行消毒清洁, 且要认真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扭曲、折叠、脱出等现象发生, 并要认真观察引流管周围是否有胆汁渗出现象发生, 确保引流管通畅;同时还应确保引流口周围皮肤干燥卫生, 且应利用酒精对该处皮肤进行擦拭, 一旦有引流管不畅现象发生应及时查找原因, 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若有引流管渗漏现象发生则应及时对引流管进行更换;另外, 护理人员还应认真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等进行观察及记录, 若有引流液异常现象发生则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 5 营养支持 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应进行一段时间禁食, 若患者在手术治疗24 h后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且胃肠道通畅则可给予患者适量易消化、流质饮食,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则可给予患者适量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饮食, 且要嘱咐患者禁食辛辣、生冷等食物, 同时还应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此外, 还应嘱咐患者戒烟限酒, 且不可饮浓茶、咖啡等。

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后其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赵开飞.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6例.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4):2355.

[2] 程三放.急诊内镜治疗在老年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应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6):638.

[3] 顾彬.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细菌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21(12):1371.

第8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对照组分别为(5.21±0.97)、(9.04±1.89)、(5.66±1.29)d, 实验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儿家长非常满意26例、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 满意度为81.48%;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3.082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value by clinical nursing in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for outpatient children patients ZHANG Ling-ling.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North Branch of People’s Hospital, Urumchi 83005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 value by clinical nursing in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for outpatient childre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8 children patients receiving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mm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 outco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fever subsidence time as (3.13±0.67) d, lung rale disappearance time as (5.78±1.45) d, and asthmatic suffocating improvement time as (3.69±1.04) d, which were respectively (5.21±0.97), (9.04±1.89) and (5.66±1.29) 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ll shorter symptoms improvement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Outpatient children patients; Aerosol inhalation treatment; Clinical nursing

呼吸道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治疗方式, 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并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 提高疗效的同时能够避免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 属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1-5]。但是儿童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 面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配合度较差甚至反抗的现象, 做好护理干预非常关键。本文就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与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现总结方法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108例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 均确诊为呼吸道疾病, 且o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54例。实验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1岁, 平均年龄(5.32±2.52)岁;其中哮喘患儿16例、支气管炎患儿14例、肺炎患儿18例、其他疾病患儿6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0岁, 平均年龄(5.17±2.85)岁;其中哮喘患儿17例、支气管炎患儿16例、肺炎患儿17例、其他疾病患儿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护理干预, 严格落实科室常规护理操作规程。实验组患儿接受个体化的护理, 具体方法包括:①健康指导: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 认知水平较低, 做好家长的认知干预和健康指导非常重要。主要向患儿家长讲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原因、症状表现以及用药治疗现象等, 介绍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注意事项等[6, 7], 确保患儿与家长对疾病和治疗有正确的认知, 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出现。②心理护理:很多患儿由于惧怕在雾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抵触现象, 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 耐心的解释雾化吸入治疗对于改善痛苦的积极作用, 并介绍同类疾病的患儿认识, 通过勇敢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的形象鼓励患儿。在操作室放置少量的玩具、糖果, 播放动画片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雾化吸入的成功率[8-10]。③生活指导:向患儿家长说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改善病情的作用, 提高患儿与家长的护理能力, 例如保持环境的清洁,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避免使用羽毛制品;加强饮食指导, 结合患儿的营养状况制定饮食计划,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 3. 1 症状改善时间 对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憋喘改善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和处理。

1. 3. 2 家长满意度 通过满意度调查量表统计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实验组54例

患儿的退热时间为(3.13±0.67)d、肺部音消失时间为(5.78±1.45)d、憋喘改善时间为(3.69±1.04)d;对照组54例患儿的退热时间为(5.21±0.97)d、肺部音消失时间为(9.04±

1.89)d、憋喘改善时间为(5.66±1.29)d。实验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54例患儿家长中, 对本次护理服务非常满意31例、满意20例、不满意3例, 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54例患儿家长中, 非常满意26例、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 满意度为81.48%。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雾化吸入指的是通过超声或其他技术将药液变为细微的气雾颗粒, 经呼吸道进入到病灶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得到的雾化颗粒非常小、分布均匀, 能够直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在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儿童中的应用价值高[1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雾化吸入治疗的操作方法虽然简单, 但是由于服务对象为儿童, 可能出现配合度较差甚至反抗治疗的现象。因此, 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关键[12-15]。本文中, 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配合, 结合患儿及家长的真实情况做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与生活指导, 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增进家长的理解。最终研究结果发现, 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为(3.13±0.67)d、肺部音消失时间为(5.78±1.45)d、憋喘改善时间为(3.69±1.04)d, 对照组分别为(5.21±0.97)、(9.04±1.89)、(5.66±1.29)d, 实验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不满意10例, 满意度为81.48%;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吴建华, 刘燕, 徐素琴, 等. 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运用于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4): 277-280.

[2] 张爱民, 徐俊, 王娟梅, 等.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3):17-18.

[3] 李继红. 护理干预在儿科呼吸道疾病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6):199-200.

[4] 胡晓光, 金义, 金江兵, 等. 空馕廴疚镉攵童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调查.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5(1):26-30.

[5] 郭磊, 丁效国, 杨丽. 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征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4):1007-1009.

[6] 计福珍, 陈利, 梁羽, 等.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门诊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3):1810-1811.

[7] 邵建英. 门诊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7):1316-1318.

[8] 车春, 王慧, 许海霞, 等.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2):223-224.

[9] 廖红玲, 赵巧红. 全面护理干预对门诊小儿超声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 当代护士(旬刊), 2013(12):60-61.

[10] 杨锦萍, 侯艳苗, 孙锦宏. 个体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40例. 中国药业, 2015(7):102-104.

[11] 刘向倩, 唐卫萍, 邓英华, 等.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6):1018-1019.

[12] 胡建南. 个体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35例的效果观察. 药品评价, 2016, 13(9):39-42.

[13] 郭相珍. 雾化吸入患儿整体干预护理体会. 医学信息, 2015(13): 179.

[14] 朱迎霞.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雾化治疗的学龄期哮喘患儿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影响.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 36(7):978-982.

第9篇:临床护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观察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67

急性胆管炎是由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管狭窄及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后,发生继发性胆道化脓性感染和胆管扩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外科较为棘手的急症之一,可由于胆道的梗阻、胆汁瘀积、细菌感染后,发生脓毒血症或休克。抗生素因胆道堵塞、胆汁引流不畅,很难进入胆道系统内。解除胆道梗阻,充分引流脓性胆汁是治疗AOSC的重要基础。我科对5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采取了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入院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30~77岁,平均54岁。入院时均有右上腹或剑突下持续性剧痛、寒战、发热、黄疸及出血倾向,病程1~3天,体温>38℃以上,44例血WBC>10×109/L。血培养有9例见大肠杆菌生长,有7例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26例出现休克症状,14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其中单纯胆总管结石34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15例,胆总管蛔虫5例,壶腹部肿瘤2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CT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证实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治疗方法:①非手术治疗:对病情早期且较轻的患者,可先采用解痉镇痛和消炎利胆等非手术方法。其中50%硫酸镁溶液常有较好的效果,患者1次服用30~50ml或10ml/次,3次/日,同时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虽在胆管梗阻时胆汁中的抗生素浓度不能达到治疗所需浓度,但能有效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②手术治疗:对非手术治疗12~24小时后,病情仍无明显改善以及发热、黄疸加深的病例,应及时行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应力求简单有效,主要是胆管切开探查和引流术。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腹痛症状消失,体温降至38℃以下或正常,血清胆红素下降大于或等于手术前水平的1/2,黄疸及淀粉酶均降至正常。②好转:体温明显下降,但随后又升至38℃或38℃以上,血清胆红素下降小于术前水平1/2;③无效:体温无明显下降,血清胆红素仍维持或高于术前水平。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结果显示,56例AOSC患者通过开腹手术治疗后全部成功并痊愈。本组病例显效率占87%,好转率占13%,总有效率为100%。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且体温在术后2~7天均降至正常,黄疸消退时间为3~20天,腹痛及出血倾向随体温、黄疸消退而减轻至消失(P

护 理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护士要耐心、亲切的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由于医生手术技术熟练,操作时间较短,不会造成患者太大的痛苦,尽量解除其思想顾虑,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同时要向患者说明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

术前准备:禁食4~6小时,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况和疾病情况,对合并休克的患者,必须要先抗休克治疗,待病情稍稳定后再行手术。在行手术之时,让患者取下身体佩带的金属饰品。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卧床休息12~48小时,重症患者要延长卧床时间。注意观察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采用抗生素2~3天预防感染。分别在术后3小时、24小时抽血查血清淀粉酶。如血清淀粉酶值异常增高并伴有上腹部剧烈疼痛,应考虑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需临床及时处理。时刻要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和呼吸变化。要嘱患者妥善保护好引流管,避免折叠扭曲,特别是睡觉时更要注意,以防意外脱出而导致重新置管带来的痛苦。固定的胶布出现有松动时,要随时更换。

引流的观察:注意引流液颜色及量的观察,并做好各项记录。AOSC患者胆汁引流最初为颜色较深的胆汁,并有较多黄白色脓性絮状物及泥沙,而后胆汁变成淡黄色并逐渐澄清。若胆汁长期浑浊,说明胆管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胆汁引流量与胆管下端切开后的通畅程度及患者肝功能情况有关,一般150~1000ml/日,平均500~600ml/日。肝功能差的患者,胆汁可以减少,但随梗阻解除、炎症消退以及肝功能逐渐恢复后,胆汁逐渐增多,颜色也明显清亮。由于一部分胆汁经导管周边排入十二指肠,引流管胆汁可以很少,此时应根据患者的腹痛好转、发热减退、黄疸减轻等临床症状来判断引流的效果。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应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患者进食时间要由临床主管医生根据病情而决定。告知患者正常进食应少量多餐,以低脂、高蛋白、易消化的半流质为宜。

讨 论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多由胆道污染、胆管梗阻、胆道功能紊乱、胆总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失调、变态反应等因素引起。可导致患者胆管梗阻及化脓、胆道高压症、脓毒败血症、肉毒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而该病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内毒素血症。其治疗原则是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失衡;解除胆道梗阻及胆道高压;引流胆道,消除脓毒性胆汁向血内播散;减少发生严重并发症。有报道研究发现,该病常规保守治疗的死亡率>70%。所以对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待病情确诊后,应及时行开腹手术,以减少死亡率。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开腹手术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腹痛、发热、黄疸、休克等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组资料显示,如果胆汁颜色、性状均在正常范围,而引流量急剧减少,这是疾病好转的象征;如果引流的时间较长,手术后要给予K族维生素肌肉注射。为此,严密的观察和正确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多给病人精神上、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及注意事项。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患者早日恢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兆申,许国铭.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