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各地高校大学生中由心理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的频发,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等问题的研究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通过对一些相关先行研究的学习,笔者发现,至今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各项研究中,大多是针对心理压力来源类型的调查与研究,而很少对大学生文理科、男女、年级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因此,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在心理压力来源基本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学生中文理科、男女以及各年级分别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初步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些作用。本论文主要就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进行对比研究。
一、心理压力及心理压力来源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是指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而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是指造成大学生一系列心理压力及问题的原因。根据对相关先行研究的学习得知,目前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如图1所示)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及分层随机抽样的形式,对苏州大学文理科专业各160名,共计320名学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发出3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具体如表1所示: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习压力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有78.8%的理科生及84.38%的文科生感受到了学习压力。可以证实,学习压力确实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第一来源。且无论文理、男女、年级差异,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都是最大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文理科角度来看,文科学生总体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较理科生大,但程度与理科生相比较低。其原因可能在于,文科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主要在于面临考试的压力。由于文理科学习内容与方式的不同,造成文科学生通常不太注重平时的学习,只有在面临考试的时候才会紧张起来,因此在考试面前大部分文科学生都会有学习的压力。而与此相反的是,理科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积累,虽然日常学习压力较大,但面临考试反而压力会相对较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文科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会比理科生高,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理科生高于文科生。但由于理科生平时课程安排紧、学习科目难,因此理科生总体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肯定会较文科生大。
从男女生角度来看,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女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及程度,总体来说都普遍比男生要高。探求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女生通常学习的自主性及自律性较好,且对自我的要求也较高。相反,男生自律性较差,比较贪玩,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也没有女生高。
从年级角度来看,理科生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越来越低,程度上除大二阶段略有下降外,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而文科生中,大一和大四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较大二、大三高,且大一的程度最高,大四程度最低。
2.就业压力
大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仅次于学习压力,位居第二。可见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压力之大。
从文理科角度来看,理科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及程度都较文科生要高。这似乎与理科生的实际就业率往往比文科生较高相悖,但事实确实如此。这可能与理科毕业生总数普遍较大有关。且据相关研究表明,文科生家庭情况普遍较理科生好,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方面,这使很多理科生都面临着必须通过就业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
从男女生角度来看,女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总体较男生高。这可能与男女生的就业环境及所受待遇不同有关。虽然现代社会早已提倡男女平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也确实逐步有所改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这就往往导致女生就业要比男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大。
从年级角度来看,文科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及程度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可能因为文科生普遍家庭情况较好,导致在低年级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会特别在意就业问题。但随着毕业的临近,逐渐意识到一份好的工作在自身今后的独立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感受到就业压力的存在。而在理科生中,大三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和程度最高,因为大多数理科生迫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往往大三开始就十分关注就业信息,希望能尽早就业。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学习与就业确实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最主要来源。但从感受到这两类压力的程度来看,理科生要略微高于文科生。这可能与理科生普遍学习科目较难、课程安排较,且理科生每年毕业生的总体数量较大且家庭情况普遍较差有关。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心理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及障碍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其家庭的未来,更是关乎国家兴亡的重要事情。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未来的重任?笔者认为,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社会的重视,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鼓励,家庭的关怀,自身的排解,缺一不可。由于篇幅限制,此次研究对这一问题不能予以深入探讨。但笔者会继续学习与研究,探索更多解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希望能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1]拓维文化.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黄艳苹,陈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专业承诺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大学生网瘾程度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体育运动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网络依赖程度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与勤工助学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 地方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Bandura A,Barbaranelli C,Vittorio GC,Pastorelli C.Self-efficacy beliefs as shapers of children’S aspirations and career trajectories.Child development.2001,72(1):1 87-206;
[3]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4]王云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6.29(1):47―51.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6]胡桂英.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4;
[7]董斐蓉,何金彩,刘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3届学术年会暨重庆市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第2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41―143.重庆.2007;
[8]马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硕士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9]Smith M,Duda J,emporary measures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 orientation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72:156.175;
[10]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43―46.北京:教师教育研究杂志社;
[11]魏源.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干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05--908.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12]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田.心理学报,2005,37(5);
[13]赵锦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专业承诺一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科技和产业.2007.7(6):4-6.北京:科技和产业杂志社;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承受能力 途径 提高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低下,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1]因此,要高度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不适和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学习能力一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显示,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所
承受的心理压力日趋增大,或者说是大学生抵抗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日趋降低。心理承受力指的是个体承受或者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压力源。压力源是引起压力的具体和人事,大致包括非人为的压力源和人为的压力源两种。
1.非人为的压力源及自然逆境。自然逆境给人造成的挫折有时是很严重的,所以心理软弱 者对这种非人为的挫折源无能为力,表现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低。
当然,对于心理坚强者,面对非人为的自然逆境虽然感到天灾不可抗拒,但会另辟蹊径重新开始,在绝处求生,表现出对挫折极强的心理承受力。 例如,伤残人和绝症病人战胜残疾和病魔,顽强地活着、奋斗着,甚至能创造出健康人都不能做出的奇迹。
2.人为的压力源即社会逆境。社会逆境这种人为的压力源对人的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是严重的,甚至有些可以置于死地。 与非人为压力源相比,人为的压力源(社会逆境)更难战胜,同样是心理坚强者,在自然逆境面前它能成为强者,但在社会逆境面前,他可能无能为力。所以,面对人为压力源,不少人会变得麻木、冷漠、躲避,这是一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畸变,实际上是一种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弱的表现。
(二)逆境的强度、积累度、心理失衡的程度。逆境强度是指引起逆境事物的严重程度及其对个体的打击程度;逆境的积累度是指逆境积累的次数;逆境的强度和积累度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是指个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主观和客观不统一引起的心理状态。 每一次心理失衡会产生一次逆境感,心理失衡的次数多了,也就是挫折的积累度增强了,这样势必会造成个体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的降低或增强
一般地说,逆境的强度、积累度及心理失衡的程度与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其他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逆境强度小、积累度大、心理失衡的程度不严重,个体对逆境尚有承受能力;相反,逆境强度大、积累次数多、心理失衡的程度严重,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会降低即承受不了打击。
另一种情况是,逆境强度大、积累度小、心理失衡严重,会使个体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降低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是对于神经类型是弱型、心胸狭窄、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或没有目标可追求的人来说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是对于神经类型是强型、心胸宽阔的人来说,逆境强度大、积累次数多、心理失衡严重,也会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增强
(三)个体的气质和性格。在人的四种气质中抑郁质的人受到挫折易自杀,胆汁质的人容易轻生,只有相对平衡型的粘液质和多血质自杀者少。这说明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和胆汁质的人更能容忍挫折,即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
这是因为,从神经类型上看,抑郁质和胆汁质都属于不平衡型,遇到挫折产生负性情绪,平衡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而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其神经类型是平衡型,所以逆境后否定情绪虽然也产生不少,但他们的神经系统自身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使得自身能够调节、抑制这些不良情绪,避免了不良后果发生,表现了对逆境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性格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更是密切。尤其是孤僻性格、依赖性格、脆弱性格、抑郁性格、暴躁型性格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更差。
按照性格的分类;这几种性格都有情绪型或缺乏意志型性格,而不是理智型性格。因为理智型性格的人比情绪型性格的人更受理智支配,会理智、冷静地分析逆境原因,寻找战胜逆境的对策,因而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而情绪型性格者一切受情绪去支配,遇到逆境后必然产生许多否定情绪,如愤怒、悲伤、忧郁、焦虑等由于情绪型性格的人对这些否定情绪缺乏克制能力和调节能力,必然导致对逆境的承受力较差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德育教育
的一部分,需要一种宽松、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德育过程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评估手段,这个过程需要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2]。因此,如何让成长中的初中生增强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是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
1.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受到的打击都与自我抱负水平的确立不当有关。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的设定目标,调整自我抱负水平,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而且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就应当及时的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对于远大的目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阶段的完成,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逐步提高自信心。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由于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磨练,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他们往往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不到位,要么高估,要么低估。因此,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成长要求,恰当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对自己的缺点要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自我价值。
3.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大学生应当学会多方面收集事件的信息,了解困难的原因所在的能力,这有利于大学生合理的归因,避免归因的片面性,
4.增强对失败的认知能力。失败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大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失败、战胜失败,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失败向积极方面转化,把失败作为成功的阶梯。
5.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挫折发生后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有意或无意地摆脱失败造成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维护正常情绪、平衡心理的种种自我保护方式。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意志力的磨练。但值得注意的是心理防卫机制容易使人产生自满心理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心理,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融洽人际关系,可以满足人的归属、情谊、认可等社会性需要。因此,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大学生应对失败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
1.心理宣泄法。人在受挫时,会产生很多负性情绪,这种情绪靠堵是堵不住的,比较好的方法是在合适的场合发泄出来。这种方法一般包括“出气室”宣泄,书写宣泄,向人倾诉宣泄。“出气室”宣泄法是指在专门建立的软体房间内,
对橡胶制品类的物体大打出手。当然作为学生,没有这一条件,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对树木、石头发泄一通,效果也是一样的。书写宣泄,是通过写信、日记、绘画等形式发泄自己的不满。向人倾诉宣泄,则是把自己的烦恼、愤怒、痛苦等向老师、朋友或亲人一一倾诉或大哭一场,以缓解心理压力。一般说来,受挫时由于负性情绪的干扰,个体容易变得思维狭窄、固执、偏激,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性,而通过适度发泄,情绪放松,则认知恢复正常。
2.注意转移法。即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的事情上转移开来。遇到烦恼苦闷之事,可采取暂时回避的方式,去看电影、电视,听音乐,散步,进行体育运动或做其他有意义的事。
3.反向思维法。即换个角度看问题,或从光明的角度看问题。在遇到挫折时,要从积极的方面去想,努力从不利因素中找到有利因素,从而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生活中自会有“否极泰来”、“因祸得福”之事。
参考文献
[1]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9;
[2]周宏.论高校德育过程“生态链”关系的协调[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3]郭辉;李蔓荻;苏萌;;充分发挥朋辈力量,助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关键词: 大学生 压力源 性别差异 年级差异
“压力”在一个人心理方面的影响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压力时,心理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绝望、急躁、沮丧、消沉、失眠、做噩梦、退缩和忧郁孤独感等多种心理反应,严重的会引发精神病,甚至导致自杀。大学生因心理压力而产生心理困扰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高校每年都要面对大学生因失恋、考试失败、人际冲突等而自暴自弃的无奈。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昌市高校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试卷发放共400份,实际有效问卷387份,其中男生188人,占总人数的48.58%;女生199人,占总人数的51.42%。大一的学生49人,占总人数的13%;大二的学生124人,占总人数的32%;大三的学生78人,占总人数的20%;大四的学生136人,占总人数的35%。来自城镇的94人,占总人数的24%;来自农村的293人,占总人数的76%。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朱林仙2007年编制的大学生大学压力源问卷。该问卷总共有21个题目,分为五个维度: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和经济压力。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信信度系数分别是:学习压力分量表信度为0.785,就业压力分量表信度为0.707,人际关系压力分量表信度为0.765,恋爱压力分量表信度为0.403,经济压力分量表信度为0.603,信度指标很好,符合本研究的要求。本问卷采用5点量表记分,高分表示大学生压力源水平高,压力大。反之,压力小[1]。
本研究对所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
(一)大学生压力源的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处理后,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压力来源大小依次为: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经济压力和恋爱压力。
表2的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压力源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T=0.309,P>0.05),但在具体维度上,如学习压力(T=-4.890,P<.01)、人际关系(T=4.157,P<.01)、恋爱压力(T=3.864,P<.01)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压力源的年级差异检验
按照统计分析的要求,对压力源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检验,需要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见表3。
表3结果显示,压力源在不同年级的大学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0.509,P<.001),并且各维度上也存在年级显著差异。各年级的压力的大小依次是:大一,大四,大三,大二。
三、讨论
压力来源当中,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分居一、二位。就学业压力而言,在如今的校园内,期末考试、各种资格证考试及学位考试是不少学生感到头痛和郁闷的事情,由于课程重,任务紧,加之父母的期望,以及同学间的竞争,学习成了很多学生的一大心病。市场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就业形势极其严峻,身在校园内的大学生也能时常深感这种压力,不少学生感到前途渺茫。这就要求教师及早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就业指导。
大一学生的总体压力感是四个年级当中是最大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有些不一致的[2]。在各维度上压力中,大一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尤其突出,这主要与大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及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有关。Stern用“新生神话”来描述大一学的“天真、热情和理想”:他们对将要开始面对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然而这些美好憧憬极少成为现实[3]。这就要求大一新生尽快从高中三点一线的学习方式当中跳出来,从而更好地去适应自主学习的大学方式。面对崭新的人际环境,大一新生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建立友谊,多参加校园活动,在学习之余,好好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男女大学生在压力源方面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学习压力、恋爱压力维度上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大的压力。这取决于男女大学生面对压力的应对方式的不同。女生更易于寻求社会支持、结伴而行,采取诉苦、写日记、在网上发表心情语录从而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当然也与以往的研究表明的一样,“男生不擅长表达情感,他们的压力可能越积越深”。[4]
参考文献:
[1]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浙江大学,2007.
[2]王小运,邓莎莎.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探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8,(4):254-258.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提出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新世纪现代人才。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大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然而,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大学校园中,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两者之间尚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这部分学生往往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自我心理调节和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以致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种种负面影响,重者还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据全国许多高校的调查统计表明,大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或退学的比例不断上升,甚至有的学生因此走上了轻生的道路,令人惋惜。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
一般来说,心理障碍就是因心理因素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不能在最佳状态下作出的应答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笔者观察到,大学生心理障碍突出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造成这些心理障碍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这种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对于刚刚踏进校园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都是兴奋与不安的,如何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独立生活,如何调整学习方法把学习搞好,怎样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适应集体生活以及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异性与如何正确认识白我、公正客观地评价白我等等。这些对于大多数以前从没离开家庭的同学来讲,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感到种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2、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从高考的独木桥中冲出,一般来说,凡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通常都是名列前茅者。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后,思维、学习方法等还停留在中学阶段,未能及时调整,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以致原来在中学阶段是班上的尖子,但考人大学后可能成为中等生或差生,失掉了原来的自尊自豪感,因而产生焦虑、痛苦等心理状态。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这种压力如学不会释放,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同时,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一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并不懂得该如何去战胜困难,化解矛盾。
3、情感困惑和危机、交际困难造成心理障碍
目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已成为学校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恋爱同学的比例逐年上升。据对男女同学的抽样调查表明:正在恋爱或准备恋爱的同学一年级为巧,二年级为25,三年级为40 0,6,四年级为65,单相思10 96,失恋者为20 0,6。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与处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家庭教育及学校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很多家长在子女考大学之前不把子女性格塑造放在首位,望子成龙心切,重智力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各方面的要求超过子女的实际承受力,造成一些学生心理上的扭曲。同样,大学校园中一些不好的行为现象也会给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比如,部分学生中消费上的盲目攀比浪费、对贫困生的歧视、学校制度不合理导致的学习节奏过于紧张以及校园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等等,都有可能给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创伤,从而带来心理障碍。
5、就业形势的压力
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不断加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据报导,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496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很多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择业就业的压力,出现新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沉重的压抑感。这种情况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即将择业就业的压力,他们内感忧虑、自卑而没有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出来。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我们知道,大学阶段是人生思维最活跃的年龄阶段,也是心理障碍易发的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刺激较多,所以应及时给予心理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端正思想认识,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此,学校应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学校可以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相关专家来校举办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2、优化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指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高品位的精神作品感化大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环境,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二是校园公德环境。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正常交往等。三是校园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园文化设施和教学生活条件,这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部分。校园的布局、绿化美化、建筑风格、各种装饰宣传物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文明素质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在以上各方面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才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促使身心全面发展,心理紧张得到缓解,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问题。
3、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直接提供帮助
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运用心理理论、方法与技术,对那些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有一定困难的人提供帮助、指导,以改变他们的思想认识、生活态度,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人格发展的心理治疗方式。学校在抓好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咨询机构,让那些掌握心理测验及心理治疗技术的人员,专门负责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进行心理治疗服务,直接或间接地为学生排忧解难。作为心理咨询机构的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不定期地了解、观察大学生的言行、心理状态及课余时间的活动范围和形式,掌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当发现某些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应及时找学生谈心,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障碍。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关键还要靠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的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者都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人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更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认识社会,把自已融人社会,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事实上,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益处是很多的。一些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经风雨、受锤炼,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新鲜知识,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应对困难与挫折等等。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能自己摆脱心理负担,除掉心理障碍。
5、建立贫困学生救助制度,为家庭困难学生排忧解难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的社会现实。对于那些农村家庭困难、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家庭的同学来说,他们的求学压力是很大的,贫困学生已成为大学校园里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往往为自已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煞费苦心,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别的同学面前不能正视自我,往往感到自惭形秽,特别是一些特困的学生为此苦闷、无耐、失望。这种心理长期积压无疑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必然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为了使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缓解经济方面的心理压力,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贫困生救助制度,为家庭困难学生排忧解难。目前,一些高校建立贫困生档案、减免部分特困生的学费、设立贫困生专项救助资金、为贫困生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等等,都是我们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6、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减轻学生择业带来的心理压力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转贴于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障碍 社会化
内容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从基本社会化、大学生活的融入、经济原因、心理压力、失恋、精神空虚、人际关系等方面探究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3年9月27日至2004年2月13日,中国教育网展开了“何种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共有1786名读者参与了调查投票。调查结果表明,604票即34.94%的读者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和学校对学生过度保护,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造成的;有538票即31.12%的读者认为学习与生活、就业的压力也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属于敏感群体,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难以排除的情感危机等为主要原因的分别为216票,169票、129票,占投票总数的12.5% ,9.78% ,7.47%。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探究。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基本社会化的不成功。人生下来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人,经过社会化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社会化的类型分为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等几种方式。基本社会化也就是一个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社会化中最主要的内容。在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基本社会化经常有以下问题存在:(1)家庭成长环境缺乏关爱和沟通。家庭是基本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品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跟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而是父母能否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的沟通是否充分。家庭的气氛是民主或者专制;父母的关系是和谐或者紧张;父母的人生态度是积极或者消极;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如果孩子从小是在一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能与父母充分沟通,一般都心理健康。相反,生长在专制家庭气氛中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心理懦弱、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问题家庭、单身家庭出身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常常被发现出生于这样的家庭。(2)应试教育使家长和学校对孩子过度保护,造成孩子心智水平的低下和素质的单一化。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将分数作为评判学生“好”与“不好”的唯一标准,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和家长思考问题的角度片面和狭隘,“学习好就一切都好”。许多家长对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都包办,以为这样就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了一个专心学习的环境。但实际上,这种过度保护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健全。另外,这种“一元化”应试教育还造成孩子们的素质“一元化”:只会考试。尤其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外部环境本来就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在这种单纯的“一元化”教育下,几乎没有培养出任何课余兴趣、特长,除了考试之外他们什么都不会干。当升人大学以后,这些孩子们就会感觉无所适从,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与自卑感。
2.无法真正融入大学生活。如前所述,基本社会化指的是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而继续社会化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化,它的过程遍及人的一生。大学生的继续社会化是在大学校园里进行的,它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大学生习惯于将其他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自觉与不自觉地予以模仿。“参照群体”即人们对自身进行评价时进行比照、参考的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自我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一旦无法融人自己的参照群体,人就会产生心理恐慌甚至心理疾患。
3.经济弱势因素的影响。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一般将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大学生视为贫困大学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另据宁夏大学近日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3.2?%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经济弱势也易造成学业弱势。比如,大学生通常需要使用与学习相配套的学习设备,如单放机、电脑等,他们由于没有能力购买,天长日久下来,容易造成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较差。严重的经济弱势也会造成大学生的营养不良,出现身体弱势。这几种弱势结合起来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4.各种压力的存在,特别是就业压力。对于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而言,考上大学是他们认为可以改变生活的唯一方式,因此在进人大学前就普遍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在进人大学后会有增无减:首先是经济压力,其次是成为“精英”的自我期望,再次是自己作为贫困的家庭里唯一希望所带来的“使命感”。再加上融入大学文化、城市生活的艰辛、高难度的学习任务等,在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前,保持平和、健康的心境变得异常困难。
5.失恋的阴影。一分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失恋而自杀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因素的前三位。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择偶标准、人生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他们中间最流行的恋爱名词是“来电”“浪漫”“激情”,可见他们更重视的是感性认识和表面形式,在恋爱问题上表现的简单、幼稚、随意。个别大学生谈恋爱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或者调节象牙塔内枯燥的生活,甚至只是盲目从众。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之下,恋爱结果可想而知。失恋之后,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女方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被抛弃感”,产生长久的心理压抑,甚至走上伤害别人或者自己的道路。
6.人际关系不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淡化矛盾、减少隐患,恶劣的人际关系则加剧心理问题的产生。目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根据河北大学近日对12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五成多的同学认为现在大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四成以上的同学却感受到现在大学生之间实际存在的是“互为对手、平等竞争”的关系;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同学之间是“互不相干、各人自顾”,甚至“互相提防、暗中拆台”的关系。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对竞争意识的过分强调,使得孩子夸大了竞争的范围和残酷性,并将之潜移默化,导致从小就对旁人产生一种提防心理,学不会理解、宽容和原谅别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进入高校,生活环境的迅速变化使他们措手不及,在心理不平衡的同时,又会滋生出自卑心理,影响到同学之间的交往,甚至走向极端。人际关系不睦是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温床。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根据健康的含义,可以得知心理健康的含义:“是指个体内部的自我和谐以及与环境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并能够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的良好的适应状态。”因此,拥有强健的生理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那么如何界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呢?一般参照以下六个标准:
1.拥有正常的智力是大学生今后发展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是否拥有稳定的情绪。
3.拥有健康心理的人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都会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4.健全人格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层次。
5.能够正确、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
6.能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的问题。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 生活环境适应问题
由于升入大学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要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要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南北方文化习俗的差异等等,必然会产生一连串不适应的反应,可能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如若不会调节很可能会导致心理的不健康。
2. 人际关系处理上的问题
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就是在上大学之前,学生们都一门心思扑在书本学习上,对于其他外界关系所放的心思较少,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封闭,对于人际交往不太会灵活处理。而大学的教育,并不是一味的专心学习,还有多种课余活动需要参加,人际关系的处理就尤为重要,尤其表现在寝室关系的处理上,由于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总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摩擦,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健康的发展。
3. 恋爱及性心理的问题
大学生在生理上的发育已经基本达到成熟,所以与之相伴的性心理也趋于成熟,随之而来的关于“被异性吸引的体验、性幻想、常常想到性问题、性梦、遇到异性就脸红等,与性冲动相对应的还有对性的自我压抑”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并且,在大学中谈恋爱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如何面对失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是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一大难题。
4. 求职工作的心理问题
很多学生从小所接受的思想就是“上了大学就有好工作”,这样就造成,在毕业时,面对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尤其是近几年全球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就业形势低迷,这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面对这些外界不利因素,都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压力,甚至有些学生形成了不正常的择业心态。
(二)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上,社会、家庭层面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拼爹”“炫富”等社会现象都是不健康心理的种种表现。而家长的过分宠爱和保护,学校老师对待学生态度的不公平,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界因素。
主观因素上,某些从小在顺境成长的学生,独自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不能合理的调节自身心态,一些家庭条件稍差的学生,面对逆境可能会产生愤世嫉俗的心理等等,这些都与个性有关。个性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所以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
健康的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开朗、坚强、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1. 学校教师耐心培养,展开德育工作
对于教育,很多学生都抱有反感态度,这种灌输式的方式,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吸收。而学校和老师教育也是希望达到道德的目的,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形成一种纯洁、高尚、求知的良好学习氛围和生活作风,不能把社会的不良风气带到学校来,久而久之,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感的感染下,学生的道德行为素质会稳步提高。
2.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辅导
学校应该完善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置,并开展宣传心理辅导一系列活动,使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勇于面对自己心理的问题,并向老师或医生咨询,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为他们排忧解难,还能帮助那些一时迷茫困惑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并对心理问题提早发现,学会如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3、设置心理教育课程,提高学生自身调节能力
心理健康的问题不仅仅需要专业认识去研讨,大学生也应该当做一门课程去学习,只有掌握了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增强自身的调节能力,在不断学习中,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状况中都能游刃有余,乐观自信的迎接一个个挑战。
【参考文献】
[1]陈选华,王军. 放飞理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2]韩延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摘 要 高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视,减轻甚至消除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危险因素,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为健康成才奠定良好基础。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忽视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本文选取湖南省为例进行研究,先分析湖南省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然后研究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后提出可行对策。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行为习惯 生活习惯 对策
目前,湖南省拥有普通高校106所,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高达32万,由此可见,在我国湖南省属于教育大省,对培养国家后备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大学生不仅仅表现为优异的成绩,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同等重要。但是,目前湖南部分高校仍然重视对专业课的培养,而有利于改善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却有所缺失,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创新和完善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湖南省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包括日常劳动休息或者消遣,还包括饮食起居、穿着服饰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自身的调解,有利于扩大自身对外交往,培养更高的理想追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如今湖南省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令人堪忧,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作息时间没有规律、日常饮食没有规律、缺乏体育锻炼、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抽烟喝酒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
二、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健康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能够处于完全的安逸状态,不是没有疾病就代表着健康,身体不适、衰弱,精神紧张、忧虑等等也是不健康的表现。所以说,健康不只是单纯地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体方面,还涉及到心理、社会道德等其他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概括说,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此时大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地趋于成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健康教育就是指高校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课堂教育以及课外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减轻甚至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产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优化学习、生活状态。大学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能够树立健康意识,激励大学生尽快的远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并能主动地趋利避害,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
三、健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对策研究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是由于健康教育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因此,健康教育整体系统的建立应当从自身特征出发。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群体,高校最为社会培养全面健康人才的摇篮,在高校中开设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两极化和多元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如何开展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改善当下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减少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
在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已从单纯的生理指标提升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统一的概念。早在1990年,联合国世界卫组织(WHO)就已明确的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五方面都具备,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大多数的大学生只知道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性,但不能真正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盲目的认为只要身体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了,对真正健康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要切实转变大学生对健康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高校更加正确的规范自身的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开设有目的性强、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教学课程,不仅仅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顺序的安排,还包括规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以及个性的阶段性要求。对于努力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必须规范高校健康教育课程。
(二)高校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培养健康行为的教育
开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灵活多样,高校教师应注重对健康教育课程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自觉地认识到充足睡眠对自身胜利功能的帮助,努力让大学生认识到充足而且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大脑细胞的能量和功能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和储备,才能更好的运行,同时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使之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亚健康状态,保证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三)开设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合理安排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
在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课余生活以及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这样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规律,想玩就玩,想学就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更有甚者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玩上,课余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引导,高校通过组织更多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壮大学校社团的发展,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外可以更多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文体活动,既可以在紧张的学习当中缓解自身压力,也可以利用一些文体活动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四)引导大学生放开心中顾虑,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例如:家庭情况、就业情况、婚姻情况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在高校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或在辅导员中设立心理咨询就非常有必要。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减轻自身带来的矛盾和压力,开发大学生身心潜能,更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更快的适应社会大环境。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或知识讲座,可以使学生放松自我,在遇到心理压力或挫折的时候,能通过活动调解法、激励调解法等一系列专业方法来调节自身压力,疏导不良情绪。同时要求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的早发现大学生心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尽早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正确的对待、疏导。
四、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健康教育对纠正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正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正确地面对现阶段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有的放矢地开展有组织、系统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4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段鑫星,王静.网络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