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对教学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教学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教学的理解

第1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初中;代数教学;理解;反思

教了这么多年的初中数学,越来越感觉到代数教学有着平常应试教学中难以感受到的魅力,因为数的发展史、代数的发展史,在我们今天的代数教学中难以完全体现出来,原因是我们所实施的代数教学更多的是教材思路下的不同演绎,因而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意识也没有机会去直接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思路不重要.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很多代数教学事例,正是专家、学者们在对相对更为原始的代数概念的感知中演绎得来的,而在笔者看来,对数与代数的这种魅力的寻找与感受,又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感受到代数的真实意义,也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考虑到这一点之后,笔者开始尝试在教学闲暇当中,寻找代数的渊源,并期待寻找到某种教学智慧,以为提升自己对代数及其教学的理解服务、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服务.

数、代数溯源与代数教学课标

解读

对于这一内容的研究,笔者首先考虑让我们将教学的出发点从教材向前推移,到数学史中去认识代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人们发明的数与代数十分有意思. 在人们对事物认识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地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数这种度量方式,而到了近代则更是丰富了正数与负数、实数和虚数、复数等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代数的发展是受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推动的. 当然,到了今天我们又发现,对代数的研究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数学与社会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而与此同时,代数作为研究数及其关系的一种方法论工具,其发源于算术,却又有了更多的多项式、方程等内容,在这种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形成了现在我们初中阶段所学习的代数内容,即所谓的初等代数.

针对今天我们初中代数教学的主要内容,笔者首先要建立这样的理解:数式既包括数又包括式,数主要是指有理数,式主要是指整式、分式和根式等;对应的方程则是整式方程、分式方程和根式方程等,当然其中也包括方程组;而运算规则则是以小学阶段学习过的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为基础的进一步深化与运用;其余等式性质和指数律等就不再赘述. 假如从这个角度来把握初中代数的教学结构,则教学思路会显得更为清晰.

事实上,也有一部分数学课程专家和资深教师,提出利用数学史来实施数学教学(此处仅指代数教学)的建议,在笔者看来这一建议显然是有价值的,因为代数的发展规律往往显示的是人们的认知过程,而这一过程与学生个体习得代数知识的过程存在诸多重合之处,因此,借鉴代数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来设计代数教学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当然,真正的教学是不可能完全遵循数学发展史的顺序来教学的,无论是课标的修订还是教材的编写,更多的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对知识的得出过程进行简化和修改,以寻找一个相对简洁、合理的知识生成过程. 因此,我们不妨再从课标的角度来看看数、代数与代数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教学生“有价值的数学”. 那何为价值就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就代数教学而言,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数学史的介绍中,领略某一个代数概念的建立必要性与建立过程的复杂性,就是这种价值的体现方式之一. 而真正认同这一点,就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某些观点的重新理解与构建,因此客观上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再如,课程标准中还提出要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笔者认为这种数感的建立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境界. 稍有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只有在对数与数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深入感悟之后,在形成了一种对数的理解与熟练运用的能力之后,我们才能说真正形成了数感. 根据笔者的体会,采用合适的形式,重现一些基本的代数概念的历史发生过程,有助于学生真正认识到数的形成过程与意义,从而也就能为数感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代数教学中对数、代数的递进

认识

自从考虑这一问题以来,笔者感觉到对代数教学中的数与代数的认识,更多的是一种追根究底式的过程. 这一过程表面上看似乎与应试教育渐行渐远,但事实上其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同时,能更近地触摸到数与代数的本质,以及代数的基本规律. 而当以这种认识与能力来反哺代数教学时,其往往又能对学生的代数学习与应试产生积极的作用. 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在教学实施中加以运用,既能提高应试水平,又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多么一举多得的好事.

例如,对负数的教学,我们不妨先看看数学史上负数是怎么来的. 根据相关文献我们知道,早在中国的古代就出现了正、负数概念,据说三国时期的刘徽对负数的建立有重大的贡献,提出了“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的说法;而古代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家庭收支盈亏、粮仓中粮食的进出等,凡事物过程存在正反两种情况的原来多可用正负来描述,这些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成为负数引入的最大动力――这从客观上证明了上文所说的代数产生于实际生活需要的说法.

所以,在目前的代数教学中,我们在建立负数概念时,常常选用零上零下温度的记数、海拔高度的描述等来引入. 在笔者看来,如果不对负数在数学史上的发展有一个简单了解,就不会真正体会到今天我们所创设情境的最初动机所在,自然也无法发现创设情境时所选用的这些素材的真正价值和借鉴意义,我们最多只能依葫芦画瓢,而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新. 相反,任何一个代数概念的建立和发展史,如果我们相对了解,那在创设情境时就能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与代数概念有关系的事物就会更容易被我们所发现,从而能够选择运用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中. 在许多公开课中,我们常常惊叹于上课老师的智慧,很多人回去之后也常常进行模仿,模仿得像的就更加敬佩上课老师,模仿得不像的也会找种种理由,而最为关键的那些上课老师怎么能够找到这些素材等问题,反而不被听课者所重视.

循着以上的思考路径,我们可以将思维继续延伸.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教学强调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联系的目的不在联系本身,而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应努力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数学存在的土壤,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这种需要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问题解决的需要,如未知数的求解、概率的计算等;也有可能是数学发展的需要,如著名的数学十大难题等. 因此,在包括代数在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强这种认识,就必须创设一些能够让学生接受的情境,提出一些让学生喜欢的问题,以让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形成学习的驱动力. 如此这般,就能成就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再如,研究数、代数的发展历史与初中代数教学的需要后,我们还能寻找到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首先必须说明,笔者此处重提本轮课改之初的三维目标,不是对2011版课程标准拓展教学目标范围的不认同,而是基于实际研究发现的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的关系. 因为我们发现,无论是数学先驱对数学史的研究,还是今天如丘成桐、杨乐等数学大师对数学的潜心研究,都是建立在对数学无比钟爱的基础上的,尽管我们说初中生将来长大之后只有极少数人会从事纯数学研究,但作为对学习过程的一种感情投入,缺少热爱将会令人难以接受. 因此,我们更希望通过对包括数与代数发展史在内的研究,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类似于或接近于数学概念形成的一些事例,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围绕教学重点的初中代数教学

初中代数教学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由数学教师引导下的一段数学旅程,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都会有一定的重点,围绕这些教学重点进行的教学活动便成为代数教学的主要内容. 其实,作为一个概念,教学重点大家并不陌生,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中均能有所体现. 但如果深究,我们还会发现其具有研究的价值.

比如,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一般的回答是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参考书来确定,当然也根据考试的要求来确定. 从习惯上来看,这是有道理的. 但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不同的解释. 记得在一次大型的教研活动中,有一位数学特级教师这样说:“教学重点的确定与我们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关,更与我们的数学教师有关,不同理念的教师在教同一个数学内容时会确定不同的重点.”

第2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深入,学术界倾向于把教师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而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正如肖川博士说的: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最佳途径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而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教授也提出了老师的成长公式: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

我认为,新教师教学经验欠缺,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反思性教学能加速其成长,同时对于老教师来说,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学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哲学教授舍恩1987年在其《反思性实践家:如何思考专业》中,提出了“教师是反思性专业工作者”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在1999年出版的博士论文专著《反思性教学》中,系统地论述了反思性教学的文化背景、模型、反思性教学主题合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教学工具合理性以及反思性教学的完整实践过程。

本人通过学习他们的理论之后结合自己这么几年的教学和探索过程,下面就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根据舍恩的两种反思类型说反思可能发生在行动前或行动后,即“对行动的反思”。在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发生在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上或者发生在课后对课堂发生的过程的思考中。同样,反思也可能发生在行动过程中,当时间工作者在参与改进的努力时,通常也会有与情景的反思性对话,也即实践者试图提出解决当时的问题。在教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意外的反应和知觉,我们总是要考虑既对行动也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就是“在行动中反思”。

一、中学数学反思性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

中学数学反思性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反思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思。

(二)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深究其相互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修正意见,以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率。包括:反思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和师生合作和情感交流。

(三)反思教学评价

根据《标准》,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该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二、中学数学反思性教学中在行动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在行动中的反思”,其关键就是“以学定教”,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进行“在行动中的反思”关键要做到:

1、接触学生真实的言行。了解探索过程中师生思维过程(包括成功的体验与失败的教训)暴露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教材的先后序列关系与整体结构。

2、要重视行动中的“不确定地带”给它留有充足的空间。

3、适度进行“即兴发挥”,即师生同时面对新问题,共同探索,努力解决问题。

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对自己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等随时保持有意识的认识和反省,能够敏感地意识到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分析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与策略。

当然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但并不要求反思必须由课堂中产生, 在课堂中结束,这就是说反思的行为可能延续到课外,反思的时间可能如杜威所说是持续的、系统的,也可能是舍恩所提到的短暂的、迅速的行动中反思,即在行动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思考正在发生的一切,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教学的主体既指教师也指学生,只有师生的主体都得到恰到好处的发挥,教育教学的效果才是最佳的,学会教学要求数学教师把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学会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数学教学技术,还要善于把自己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融合起来,因为教师“学会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这个融合的过程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反思。反思性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的,既发展教师,又发展学生。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的,而学会教学是直接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师的学会教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因此反思型教师懂得“学会教学”必须以深切体验学生的“学会学习”为前提。即要求数学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要善于向自己的经历学习,不仅能吃一堑、长一智,而且要经一事、长几智,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在这种意义上,反思性教学力图将“教学相长”与“名师出高徒”由观念变为现实,也就是让教师在教学中学习教学,先成为“名师”再带出高徒。也就是说,只有从学生的“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学会教学”,才能真正学会教学。而不断地学会教学,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条件下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涂荣豹。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0, 9 (4)17-21。

第3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有效教学

审视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结合我校数学组深入开展的“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的有效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引入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新课的内容决定引入的形式,如果本节课与以前的知识有类似的地方,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复习旧的知识点引入新课. 例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时,我首先让学生先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由于题目简单,大多数学生对整式的加减运算都掌握得很好,所以很容易对新课感兴趣. 如果本节课与实际问题联系比较大,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相似”一节时,说你认识刘翔吗?你知道多少刘翔的事情?从图上看,刘翔身上披着五星红旗,国旗上的五个五角星有什么特点?接着出示鸟巢、长城、轮船、正五边形,这些图形有什么联系?从而导入新课. 这种引入内容生动,富有趣味性,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动力亦在不断地增强,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自主合作的有效

在全体数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数学组的“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在自主合作环节,可具体分为学生自学、尝试练习、小组合作、成果展示四个阶段.

1. 为了让学生自学的效率更高,教师给学生出示自学提纲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来回巡视,随时观察学生的自学状况,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 课堂上,教师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皱一下眉头、噘一下嘴,我们都应该关注,及时发现情况解决问题,使自学更有效.

2. 在尝试练习阶段,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情况来完成老师准备的尝试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地求得新知识. 为了让这一环节更加有效,这就更需要老师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了解的情况下,重点关注数学思维不活跃的同学,如果有可能的话,老师可以单独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讲解,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因学生的基础不同,练习的时间也不同,如果有的学生已经做完了,可以出示1~2个稍微有点难度的思考题,让优秀生有事可干,解决“吃不饱”的问题,避免细小时间的浪费.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基础部分的题目,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

3.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参与到小组的合作过程中,让每个成员都发言,特别是学困生发言的积极性要保护,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 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 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名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4. 在成果展示阶段,针对一个题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解题过程,有的学生说解题的关键,有的学生说本题的易错点,有的学生说本题的其他解法,有的学生说自己做这题时的感受,学生的分工比较明确. 学生的思路明确,语言表达清晰,真正做到了一题多解,对这一类题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学生自学的知识很零碎,在尝试练习及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连贯,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可以让学生把刚学的知识归纳到数学体系中,用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

三、反馈的有效

第4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第一,什么是课堂。我认为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课堂是一个有理想的目标,讲求效率,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的要素,首先是有目标,其次是讲求效益,再次是通过课堂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第二,什么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简单来讲,一堂课有科学性、有艺术性就是好课。那么科学性怎么体现出来呢?首先,学科体系的科学性。比如说语文,到底该怎么教,使用什么样的课堂模式,这不是科学追求吗?我们的各个学科它的体系决定着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深刻地把握,这个理念就包括了学科教学思想。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学科教学思想的重要性,比如说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呢?我认为,应该为我们的孩子一生的人文基础、人文发展、文化素养夯实和奠定基础。(列举明德中学的语文教学、湖南岳云中学的数学教学)(一)培养学科的教学模式。依据我们的教学思想确定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立我们学科的教学模式,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教学手段,就形成了我们学科的教学体系。(二)学生认知的规律。我们的孩子认识世界、认知社会、转移知识、提高能力、综合素养提高,它的规律是什么,其实很简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但是我们现在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把这些简单的东西都忽略了,因此导致我们的教学没有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我们的课堂教学说到底有一些孩子听不懂,以致上课睡觉、打不起精神。(三)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我们老师现在的教学,我斗胆说句话,很少有老师顾及孩子们的学习心理,我们现在有很多校长很少顾及老师的教学心理,很少有教育行政领导顾及校长的职业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观察孩子们的心理过程,怎么能进行师生的互动交流呢?(四)大课堂教学的规律性。中国人口多,教育资源少,教师编制少,实行的是一种大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这种大课堂教学有什么规律性呢?我们怎样使孩子们能在这种大课堂教学中受益呢?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如何能讲求效益呢?其次,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应该具有震撼力,应该具有冲击力,应该具有感染力,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

第三,课堂要素是什么?一堂课包括哪些要素,这也是我们老师必须要了解的。(一)确立目标。中国的课堂教学目标氛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即知识阶段,强调的是学习基本知识;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到新课程实施前,是“三基”阶段;第三阶段是新课程实施以后,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不断地发展中,再过若干年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又要重新制定,又要进一步的深化,这就是咱们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二)构建结构。课堂教学就像盖房子一样,是有其结构的。课堂中如果层次不分明,构架不合理,或者虎头蛇尾,都是课堂结构不合理的体现。其实课堂结构也很简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创设情境,领会课题;探索研究,深化课题;综合课文,小结课题;联系实际,运用课题。如果是不序的课堂教学,课堂效益是绝对不可能提高的。(三)精心设计。简化之就是备课,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手段与方法。(四)认真实施。课堂实施是老师生命价值、职业价值、发展价值体现的载体,因此是非常关键的。怎样实施呢?首先是有效启发,这依然是我们教学的基本方式;其次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新课程的重要要求;第三我们要有健康的心理;第四我们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的背景之下,我们该怎样达到以上的各种境界呢?关键就是我们老师自身的不断修炼,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这里我提几点要求,第一,我们要致力自己教学的智慧。要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思想和主张,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智慧方面开放得不够,我们对教育智慧的有效开发更不够,包括现在我们的教师培训,讲句实在话,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教书培训是成本高效率低,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远程研修等等,都花了多少钱、花了多少精力和成本,但是对我们的教学教育智慧的提高能有多大的帮助呢?而且这种外在的主张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因此,我们老师个人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修炼提高我们的教学智慧。

第二,我们要哲学性地思考问题。我们的老师都学过哲学,但事实是我们不能善于运用哲学,不能用哲学原理来思考问题。在日常教学当中,我们要经常思辨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一分为二的思考,辩证统一的思考,实事求是的思考,物质意识的思考,再比如说换位思考,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思考。

第三,把技术与艺术进行有效的统一。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哪里呢?就是要把课堂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来看待,就是要把课堂作为一种原生态的作品来看待,作为一堂课,我们要设想将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久而久之,你的每一堂课都有可能达到一种艺术的效果。

第四,我们要实现我们的文化气质与文化修养。也就是说,我们老师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多元素养,因为,新课程要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要孩子们全面发展,要孩子们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我们的老师们不能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应具有文化气质、文化修养等多元素养。

第5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考英语;发展;教学;阅读理解

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12年开始,英语全面换用新课标教材。2015年是新课标教材面临高考的第一年。通过对试卷认真分析不难发现,阅读理解题目依旧是全卷的重点。通过对阅读理解题目的深入研究,也能得出对英语教学有启发性的结论。

1.英语阅读理解的设置初衷

首先,高中生不同于初中学生,应当能从一般英语文章当中获取主要信息,来加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其次,学生应该通过高中对英语阅读的积累,达到一定词汇量,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文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考历来顺应时展,希望考生能达到相关要求。阅读理解题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理解,随着时代的进步,对速度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但理解仍占主要地位,速度只是辅助。速度一定要服从于理解,而且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提高。通过在高考当中设置这些题目,使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

2.英语阅读理解在高考中的发展简要分析

仔细查阅了从1999年到现在,广西历年来的高考卷。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要求学生能读英语文章。这一阶段约从1999年至2003年,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是要求学生能读懂简单的文章,没有设置太多的生词,基本都为课本当中出现过的词,句子理解难度不大,简单句较多且没有难以分辨的地名、人名。总而言之,其想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单词、语法的熟悉度。

第二个阶段,要求能读懂英文文章。这一阶段约从2003年至2008年,其对学生能力要求也明显提高了。要求学生不仅能会读,更要求学生能理解。题材也是有应用文、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多样选择,更考查学生对英文文章的理解,也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句式结构,有生词出现,希望学生能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课外知识。

第三个阶段,要求能够快速理解英语文章。此阶段的特点就是变化快,篇幅明显增长,生词渐多。选材涉及包括日常生活、人物、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和经济等。题材的内容现代气息浓,话题覆盖面广,应用味道十足。学生若是完全按照课本,已经明显跟不上改革的脚步。尤其是2012年高一的学生,全面使用新课标教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既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又要求阅读速度快,且还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推测生词的词义。这种阅读测试方式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为重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平时要多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英文文章,特别注意根据所读内容,思考个体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不同角度理解人类经验。

3.阅读理解在高考中的发展对英语教学迫切要求

前两个阶段,基本以课本为主,不需要太多的课外拓展,对当今的教学借鉴意义不大。故主要从第三阶段来分析。这一阶段高考阅读理解对学生的要求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对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老师要打破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必须开拓学生眼界,按照新的要求,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技能和技巧,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论是提高阅读速度还是提高理解程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阅读方法以外,还需要传授一些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现在的高考阅读理解题目已经不会从对单词的认知度来设题,其问题设置更侧重对整篇文章上下文的理解衔接。因而利用几个单词,连成一条条词组,固定词组的含义不会太多,更容易学生理解记忆,再通过重点的句式,让每个句子都能通顺有趣,再加上对生活中情景的模拟,让这些情景(篇章)、句子、词组、单词都不会孤立存在,组成了一种整体的直观呈现。

这样教学的话,课堂会由传统枯燥乏味的单词记忆考察,变成对生活当中情景的重复再现。不仅仅能叫学生熟悉语法结构,理解句式要求,理解段落,更能帮助学生记忆词组,从而巧妙地拓宽了学生的词汇积累量,避免了单词重复记忆容易遗忘的弊端。无论从高考卷面要求,还是学生实践应用来看,这种立体的教学模式,将会是英语教学的发展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廖平胜.考试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6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词块 听力理解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英语自然语言中存在大量兼有句子和词汇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语块(patterned chunks)以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语言处理最理想的单位,这种多同组合就叫做词块或语块(lexical chunks)。根据词块的结构和功能,对词块进行不同的分类,被广泛认可的是Nattinger.DeCarrico(1992)的分类方法,其根据词块在语篇中的结构和功能,把词块分为四类:1.聚合词语(polywords);2.习惯语(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3.短语限制语(phrasal constraints);4.句型框架(sentence builder)。二语习得研究认为,词汇组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词汇习得方式,因为它不仅以整体形式储存,而且可以整体提取并具有较强的搭配和生成能力,是一种半固定语块结构。在日常话语中,词块出现频率高且具有可预测性。杨玉晨(1999)发现,自然话语中语言交际的90%的语料来自于那些半固定语块结构所构成的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日常交际中的听力理解是与记忆分不开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听力过程中信息处理的关键。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中的项目主要是词块(Zechmeister &Nyberg,1982)。语言学习者常常将词块当做一个词或者是单位来记忆,这种组块现象符合人类的认知和大脑记忆的基本规律,遵循“输入―假设―验证―内化―创造”的语言习得程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若能熟练地掌握词块、运用词块,不仅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加快听力理解的速度,而且能提高输入输出时解码编码的效率,有效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曾庆敏,2012)。从某种程度上说,词块能加快语言处理的速度,对语言习得和促进语言输出的流利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二、词块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词块本身具有整体性,也就是说具有语义、语用以及语法的特性,有助于扩大短时记忆容量,加快听力理解速度。在听力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存储足够多的词块,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他们便可以迅速地提取到准确又有效的信息,能够减轻逐词辨识的负担,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掌控能力。

其次,词块可作为语篇中提出话题、转换、话题、总结话题、举例、评价等的明显信号。因此它能帮助学生预测话语范畴,从而减轻记忆负担,使理解更准确。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着长句难以听懂的困难,有时即使能辨认出长句中的大部分英语单词,但无法理解所听材料的含义,或者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分析句子的含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以及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量,都会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最后,英语学习者在长时记忆中储存大量的词块信息,可随时提取,与短时记忆中的同块形成有意义的匹配联系,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综上所述,以词块为基本语言教学单位有以下优点:

1.能使学习者学到易于应用的地道的语言;

2.能为学习者提供便于储存和提取的语料;

3.以词汇链为基础的学习与学习者大脑中已储存的“备用”词汇相吻合;词汇链的储存提高了大脑对语言记忆和恢复的功能。

三、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词块学习意识

1.教师应指导学生辨认词块,结合具体实例,介绍词块知识,加强学生对词块的认识。通过各种词块辨认的训练,让学生对词块使用的高频性稳定性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词块在语言交流当中的功能,进而对词块有一定的学习意识,能主动培养词块意识。在教授学生新的表达方式时,教师应先帮助学生记忆一些有用的固定词组,或者选择可变成分的语言块,让学生填空,然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阅读听力材料的文本时,让学生在听力材料中找到尽可能多的词块、词块所出现的句子,进而讨论它们在文中的含义;设计一系列测试内容,检测学生对词块的掌握程度

2.学生要背诵、积累词块,将词块学习融入自主学习中。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是从机械模仿到灵活运用,因此要在头脑中建立起新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就必须依赖大量的语言输入丰富大脑的库存。英语中的词块数量繁多,以英语为母语者也很难运用自如。因此,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教授词块知识是不现实的。词块练习应遵循从“识记到应用”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说,当面对大量真实语料时,可以采用归纳的方法,遵循“观察―假设―试验”的模式。使词汇由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转入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y),形成内化的语言能力。在实际操练上,可采用词块改错、填空,搭配、改写和造句等多种形式。

3.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本、听力录音及录音原文等材料,进行词块的辨认、学习、使用和强化训练等,增强学生对词块识别能力的敏感性。

四、结语

词块(lexical chunks)是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以高频率出现的大于单词的语言现象。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并且形式较固定。研究表明,词块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有重要作用。词块的程序性和结构性,能够增强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听解过程中,有效运用词块知识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听力水平。在听力教学中,采用词块教学方法,有助于促使学生对词块加强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学生迅速搜索并正确地使用词块,从而减少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数量,扩大单位组块容量,提高短时记忆容量,进而有效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词块教学法听力重点应从只理解表层意思向掌握句子和词的结构转化,即掌握语块知识与使用策略。听力教学应将词块使用策略与听力策略结合起来,并推广到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HoveUK: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James R.N attinger & Jeanette S.Decarrico,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4-68.

[3]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陈微.记忆与听力理解[M].辽宁师范大学学位硕士.2004.4,8.

第7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又如何“顺学而导”?现在结合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以学定教”学什么?

笔者认为“以学定教”应该立足于学生学什么。

1. 要学会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以生活实践为依托,提供现实的数学教学内容,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学习内容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源泉。例如,在教学利息前,笔者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即刻对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的时候,学生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地告诉笔者他们的发现。这样,既避免了利息教学的公式化,又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如,笔者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先出示教学楼前面的圆柱形柱子,给这两根柱子涂油漆需要多少油漆,同学们说一说应知道什么条件?学生很快告诉笔者,要求这两根柱子的表面积。你能求出圆柱形的表面积吗?学生还未等笔者接着往下说,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圆柱形的表面积该如何求。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一种可视、可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确定教什么,才是一种积极的教学、高效的课堂。

2. 要学会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新课标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儿童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积极主动地构建对数学的理解。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笔者引导学生报数,并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

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教师请两次都站起来的同学,说出他们自己报的数:6、12、18……发现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由此引出课题:公倍数。让学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数6、12、18、24、30……

师:请找出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填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这里,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把生活经验融入教学中。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提高学习效率。

二、“以学定教”教什么?

如何呈现这样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状态呢?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策略:

1. 要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学生,你怎么证明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有学生回答:“可以用拼的方法。”“那就拼拼看。”笔者把三角形交给这位学生,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一些三角形,让他们拼一拼。结果发现很多学生没把三角形撕开,就用折叠的方法把三角形三个角拼在一条直线上。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要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活动的空间、表述的空间,他们就会给课堂带来精彩,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 要凸显师生双主关系。笔者在执教《一个数乘分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1小时织的是多少?然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表示小时织的部分是多少,再回到同位合作,表示出小时织的部分。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讨,并在生生、师生的一次次互动交流中,一次次质疑问难中自主感悟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再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表格中出现的人数和实际人数不相符,使学生产生调整统计表的需求。调整统计表时,笔者要求学生在遵循调整统计表要求的同时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经历了“独立思考,形成见解――合作交流,启迪思维――达成共识,有所发现”这样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3. 要凸显活动性。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笔者在教室里做了一个小超市,让一部分学生卖商品,一部分学生买商品。学生在交易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了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币。又如,二年级《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教学,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与实践、实验与操作,能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这种经验恰恰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原动力。

三、“以学定教”练什么?

练习是一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节数学课中,练习是否有效,是决定这节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 学会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设计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要遵循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原则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如,在解决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对于分率1/4和具体数量1/4吨有些难区分,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针对性的对比练习:(1)一堆煤有3吨,用去1/4吨,还剩多少吨?(2)一堆煤有3吨用去1/4,还剩多少吨?学生在对比练习中就能区分分率1/4和具体数量1/4吨,同时也能加深印象。又如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①半径是3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②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半径是多少?③直径是10厘米的半圆周长是多少?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有收益。

2. 学会进行开放性的课堂练习。开放性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题:请学生写出结果是40的算式,看谁写得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重叠问题”时,笔者通过深入挖掘例题设计练习:“三(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9人,参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小组的可能有多少人?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第8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实践;归纳对比法

中图分类号:TU3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111-03

结构力学是为土木工程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对土木工程学生而言,其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深涩难懂,因而在学习中一旦疏漏了某个环节,势必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显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是教学改革需要探讨的问题。

归纳对比法是学习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归纳法和对比法的综合运用,把归纳与对比两种方法结合,可以找出其课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归纳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将各知识点串通,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达到简化、概括和记忆的目的,便于理解与掌握。

一、结构力学课程与其他力学课程进行归纳对比

结构力学是承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进一步研究杆件结构的课程,与先修的其他课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对先修课程没有做过多的归纳与比较,因此,对结构力学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不甚了解。在结构力学的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结构力学课程与其他力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画静定平面刚架弯矩图时,可以与材料力学进行对比分析[1]。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相比,轴力和剪力的符号规定两者一致,即轴力以拉力为正,剪力以绕微段隔离体顺时针转者为正,反之为负;而弯矩正负号规定则不完全相同,材料力学中规定弯矩使杆件下部受拉时,弯矩为正,反之为负,弯矩图注明正负号,而结构力学中不规定弯矩正负号,但弯矩图的纵坐标应画在杆件受拉纤维一边,不注明正负号,如图1所示。在进行归纳对比时,进一步说明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进一步解释其原因:这两门课程关于弯矩的正负号规定是统一的。材料力学中取一平行于梁轴线的横坐标x,表示横截面的位置,以纵坐标表示各对应横截面上的弯矩,纵坐标向下为正,弯矩就是使下边缘受拉的为正,因此,梁的弯矩为正则画在下侧,即下侧纤维受拉,反之梁的弯矩为负则画在上侧,即上侧纤维受拉;而结构力学弯矩图的纵坐标应画在杆件受拉纤维一边,和材料力学的弯矩图一致。

二、同一章内容进行归纳对比

结构力学内容较多,在每一章讲授完后,可以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比,这样有

利于学生及时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此章内容。例如,在讲授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时,可以从公式上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对比分析,如静定结构位移计算时所采用的不同公式进行对比[1],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归纳对比,可以让学生对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和每个公式的适用范围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记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三、不同章节内容进行归纳对比

由于结构力学中知识点难以掌握,往往在结构力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力法和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时,教师可以进行对比分析[2],如表2所示。

表2 力法和位移法的比较

位移法 力法

求解依据 综合应用静力平衡、变形连续及物理关系这三方面的条件,使基本体系与原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一致,从而利用基本体系建立典型方程求解原结构

基本未知量 独立的结点位移,基本未知量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无关多余未知力,基本未知量的数目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基本体系 加入附加约束后得到的一组单跨超静定梁作为基本体系。对同一结构,位移法基本体系是唯一的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作为基本体系,同一结构可选取多个不同的基本体系

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 基本体系在荷载等外因和各结点位移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等于零。实质上是原结构应满足的平衡条件。方程右端项总为零基本体系在荷载等外因和多余未知力共同作用下产生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等于原结构相应的位移。实质上是位移条件。方程右端项也可能不为零

续表

位移法 力法

系数项的物理意义 rij表示基本体系在Zj=1作用下产生的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δij表示基本体系在Xj=1作用下产生的第i个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

自由项的物理意义 RiP表示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ΔiP表示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第i个多余未知力方向的位移

方法的应用范围 只要有结点位移,就有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所以位移法既可求解超静定结构,也可求解静定结构只有超静定结构才有多余未知力,才有力法基本未知量,所以力法只适用于求解超静定结构 

通过表2的对比分析,学生对力法和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本质理解,也就更容易掌握。

在结构力学不同章节中有很多例子,这种看似不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归纳对比分析,既能发现两者的相同点,又能深刻理解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教学实践表明,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合理利用归纳对比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构力学研究内容的归纳对比

第9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教学观念转变;关注学生;平等交流;反思;情感培养

新课程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课程价值重心应由学科内容本位转向个体生命本位。教师应顺应时展的需求,以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格为己任,释放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教师必须革新新课程理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理念得以真正贯彻、落实的根本性标志。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拒绝灌输,倡导给予学生“发现”的机会;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程强调对“人”的关注,教学过程不再是一种师对生的单向活动,而是师生之间双向的、生生之间多向的活动。为此,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在心态上、行为上发生转变,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灌输变启发,从包办变放手,从权威变伙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一、注重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优化教学过程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前,教师的角色相对单一,教师只要教好教科书就完成了很大一部分的任务,这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深刻变化,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修养,主要体现为:

1.“教材分析”转变为“教材、学生双分析”

教材是教师施教活动的基本素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作用与学生的中介。过去,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分析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只是被动跟进,缺少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2.改进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还要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精心设计问题,考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设计教学”,努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把好课堂教学关口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载体。无论多么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和丰富,都会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思想,把思想观念的变革与模式和方法的变革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教师心态的转变

1.具有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精神

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精神是教师与学生达到真正平等的基础。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追求伙伴语言、伙伴行为和伙伴心态,那就要求教师必须能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来自学生的各种声音,需要有批判的精神去挑战原有的自我,包括旧有的观念、认知、行为习惯等,再创和生成新的自我,这也是改革者必备的素质。尤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适应已经到来的变化,还要求人们在思索和探索中主动寻求新的变化和再创造。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精神,这一切将无法实现。

2.具备反思的习惯,促进专业发展

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反思需要教师持之以恒,要融入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去。

三、教师行为的转变

1.“学生倾听教师”转变为“教师倾听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为“教师倾听学生”。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2.教师要学会“等待”

传统教学是教师控制下的教学,教师“牵”着学生以同样的进度进行着同样的学习,教师因此“心中有数”。新课程则要求教师由包办到放手,但一旦放手,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学习,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不会“选择”或者选择以后在独立学习中出现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而这其实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过程。也是“人”探索新领域、获取新知识的必经过程。因此,教师要学会“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独立的过程,允许学生出现“慢”和“乱”的适应期现象。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交流

一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紧张会伤害学生自尊,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发展。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能随时随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二是建立新型学习方式。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要合这“三者”为一体,教师除了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还要对学生有较深的了解,更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上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就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