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

第1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如何破解长期以来的广告低水平低效率运作问题?对媒体而言,掌控传媒广告话语权不失为一项适应未来传媒竞争的策略。

解析传媒广告话语权

传媒广告话语权是针对客户和受众两个层面而言的。对客户来说,传媒广告话语权代表着对企业产品宣传营销的引导力、影响力和推动力,它通过最大化最优化整合媒体资源,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高、市场效果明显的宣传推广策略手段,实现媒体广告增长与企业产品品牌、市场份额的同步提升,从而使媒体成为企业产品所在区域市场不可或缺的链条和平台,使媒体与企业成为共生共赢的合作体。对受众而言,传媒广告的话语权代表着对受众的公信力、服务力和引导力。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产业背景下,伴随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媒广告不仅是传媒赖以生存的重要收入来源,而且也渐渐成为受众获取信息及服务的重要途径。在此趋势下,传媒广告产品也同新闻产品一样成为受众阅读媒体的一部分,通过规范研发、创新广告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使广告具备公信力,使广告成为受众经济消费生活的向导和帮手。凸显传媒广告产品的阅读价值和服务功能,会使传媒广告成为受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达到这一境界,传媒广告将渐渐成为传媒的“次内容产品”,由此带来的效应是传媒广告的效果和品牌附加值越来越高,而传媒通过广告获取的赢利空间就会加大,一个品牌传媒的价值就会逐渐显现。拥有传媒广告话语权的实质就是通过不断提高广告专业运作水平、技术含量、服务深度,创新广告内容、形式和运作手段,使传媒广告利用有限的成本和资源获得最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使客户和受众各自分享这种市场空间拓展的成果,一起成长,一起发展,一起享受生活的便利和精彩。

如何拥有传媒广告话语权

传媒广告话语权的取得离不开传媒的品牌影响力及其综合竞争实力。以报纸媒体为例。在一个区域市场内,选择发行量最大、品牌影响力最大的报媒做广告,客户不仅获得了较高的性价比,而且还可获得数字无法体现的回报,那就是对客户自身企业和产品品牌提升的高回报,这就是品牌报媒的品牌边际效应。这是弱势媒体所不具备的,等于利用强势报媒这一平台,不仅推销了自己的产品,而且还向市场同行和消费者诠释了对自己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实力和信心,这对那些在某一区域市场竞争呈胶着状态的同类产品很关键。它有可能促使这一企业和产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也可以使企业产品品牌形象得到迅速提升。但是由于广告的初级运作水平,很多客户对区域内强势报媒的选择理由还仅仅停留在“效果比其他媒体好”上,他们更多地关注价格,迫于要“效果好些”,他们不得不选择强势媒体,但一边选择,一边还抱怨着强势媒体的广告价格高。其实他们在选择合作媒体时忽略了“性价比”,忽略了“实际效果”,忽略了强势媒体的“品牌价值回报”,更谈不上主动与强势媒体尝试深度的合作,从而获得强势媒体更多资源和价值的回报了。所幸的是,现在一些日趋理性、眼光超前的客户正在朝这一方向努力。他们在选择合作媒体时已不再仅把注意力放在“价格”和“回馈电话”上,而是在深入调研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媒体组合,有的企业更是追求企业品牌与产品的良性互动和同步提升,面对这种趋势,面对这些需求,媒体尤其是那些区域强势媒体就不能不抓住这种机会,去迎合、去引导,从而最终促成传媒与企业的品牌战略合作发展。这一主动出击的过程就是传媒掌握广告话语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把握话语权的几个关键词,即“专业”、“价值”、“服务”,同时,这一切运作又建立在“规范”和“共赢”两大原则基础上。

1.提高传媒广告的专业化运作水平。广告话语权的取得首先要提高的就是传媒广告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未来传媒的广告从业人员将是懂新闻、懂策划、懂经营,同时又是某一行业和领域有影响力、组织力、感召力的复合型人才。传统意义上的“广告业务员”将因不能适应现代传媒广告的运作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广告队伍的补充。因此,提高广告的专业化运作水平,尤其是培养一批在各行业和领域中有影响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传媒广告掌握话语权的关键。举个例子,一个从事汽车广告的广告人员,如果不具备与汽车厂商高端对话的能力,不能洞察汽车市场走势、熟知汽车领域的深度,不能够专业地报道观察评论市场、为汽车厂商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建议和策划方案、为客户开拓区域市场提供有突破性的销售模式,他就很难获得汽车厂商的尊重,也就没有与汽车厂商对话的话语权。这样的广告人员必须专业化,这个专业化是指媒体的专业化和行业市场专业化的结合。通俗地说,未来传媒的广告从业人员应是能把控市场脉搏的传媒人。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利用传媒载体,通过新闻手段和市场手段,使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更加依赖传媒。事实上,因为报纸在这方面的探索已走在前面,很多报纸开拓经济专刊版面,成立行业工作室、事业部,鼓励一批采编人员到广告经营岗位工作,这些采编人员经过一定的市场磨砺后,很快能找到感觉,从而渐渐成为传媒与行业客户高层交流的代言人、执行人,使企业与媒体的合作日益深入,使广告的市场份额和增量保持长期稳定。但在运作中,媒体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这部分人员毕竟未经过专业市场化运作的洗礼,其发展空间还需有一个质的突破。目前,制约专业化水平提高的瓶颈是传媒缺乏更专业化的新闻广告系统培训和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成长奖励机制。破解这一瓶颈,可使广告专业运作水平有质的提高。通过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传媒在汽车、房地产、健康、教育、旅游、IT通讯、商业等行业都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广告运营团队,传媒广告话语权的形成便占据了主动。

2.科学转换传媒的“传播价值”。在传统的广告运作中,业务员除了对自身媒体的广告价格和优惠政策熟知外,对其他了解较少。尤其是对自身媒体的了解不够充分,稍优秀些的业务员可能知道报纸的发行量、阅读率等,但对自身媒体的采编内容、目标读者、市场定位、媒体优势等关心甚少。这直接导致在与客户的交流中,不能使客户充分认知媒体、感受媒体,最终使媒体的真实传播价值和各类资源被掩盖,尤其对区域强势媒体来说,这个损失更大。例如对一个区域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它投了很大的资金做大发行量,有了很强大的采编力量和品牌影响力,却因广告运作水平的低下不能使传媒价值更充分地实现转换,这就制约了传媒的发展。充分认知自身传媒价值,并将这种价值有效传递给客户;掌握传媒市场动态,利用好其他各类媒体的辅助,为客户开发利用好媒体的价值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是未来传媒广告人所必须做到的。例如,加强与客户管理层的深度交流,创新广告内容、形式,将广告和报纸的新闻内容很好地结合匹配,将对读者的服务与广告的诉求充分结合,可利用多媒体组合,实现与读者的互动营销等等。

3.穿透服务的表面化,抓好服务的“精度、深度、宽度”,拓展服务的市场空间。取得广告话语权,不仅要靠专业水平的提高和附加值高的传播价值,还需要在服务上与客户及受众建立一种彼此尊重、信任、依赖的情感交流,这种交流,既可提高话语权的分量,又可维护话语权的牢固,这种交流的手段就是靠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传媒广告服务的表面化制约了广告运作水平的提高,这种表面化大多仅停留在接听电话、协调版面和简单的客户维护上,而对客户读者的服务方面关心极少,这种观念和服务的表面化显然制约了话语权的确立。传媒广告的服务精度是针对客户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展开的,具体表现为对重点企业“量身订做”式的推广策划服务和读者需求的精细化满足。根据每一个客户所在行业及其所在区域市场的实际情况,与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对接,拿出更适合客户的推广方案,这是“做精服务”的基础。加强服务的“深度”,就是让媒体广告延伸对客户和读者的服务,媒体广告可与客户在市场链的串联中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既对读者提供了优惠便利的消费服务,又对企业产品市场份额及销量提升创造了机会。媒体广告可为客户及产品提供区域市场分析报告,通过整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要,以报纸团购、网购、电购多种形式渗透到市场链中。服务的宽度更多地体现在通过多媒体组合及跨行业合作充分满足读者和企业的多种市场需求上,通过服务宽度的延展,可使读者和企业充分享受传媒广告所带来的附加值。

半岛都市报的“话语权”掌控

经过8年多的市场锤炼,半岛都市报的广告运作已经渐渐掌握着青岛报业广告的话语权。8年多时间,半岛都市报广告从无到有,平均每年以4000多万元的增幅增加。原因除去报纸内容精彩、发行量稳步增长外,与其广告运作经历的三个创新阶段也是分不开的。在这三个阶段中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彻底的“市场化”,并渐渐赢得广告市场的话语权。这三个阶段可总结为“拉广告”、“营销广告”、“运营广告”三个阶段。而对广告“话语权”的掌控是从第二阶段开始萌芽,在第三阶段开始进入系统建设期的。

1999年8月9日,半岛都市报在青岛创刊,打破了青岛报业市场的垄断格局,其彻底市场化的广告经营机制决定了它注定要在市场中抢得各种机会。在“拉广告”阶段,“完全提成”考核不断刺激着广告人员的神经,这个阶段是残酷的,血淋淋的,但也成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广告队伍。

经过二三年的搏杀,半岛都市报的广告已过亿元,2004年又过了2亿元,报纸的新闻影响力在提高,发行量在增加,再加上“完全提成”考核的刺激,使半岛都市报成功跃居青岛报业市场前列。但这时广告初级运作的弊端也渐渐显露,报纸广告价格提高了,广告收入大幅增长了,有的业务员开始抱着老客户过起安稳日子,客户对媒体投入日趋理性,种种市场环境的变化逼迫半岛都市报广告要有创新突破。“营销广告”的运作模式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这一阶段的广告运作强调营销策划,整体协作调度,强调用更多的活动营销和主题策划为客户增加广告附加值,同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消费服务。为调整广告结构,培育广告新增长点,报社广告按广告结构划分行业工作室,创办各行业专刊,使专刊成为企业和消费者交流互动的平台,成为企业展示形象和产品的载体。借助服务的升级和渗透,借助对行业市场的权威报道和广告资讯的相对分类集中,使报纸渐渐在各自行业赢得了初期的“话语权”。自2003年,半岛都市报的行业工作室逐步建立,至2006年,根据行业广告划分的工作室及经济专刊,已配置齐全,有些专刊的影响力已很突出,而半岛都市报的广告也突破了3亿。但这时的瓶颈制约开始显现,很多客户对“常规”化了的各类策划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不再为一个“策划”、一次“打榜”或一次“主题论坛”而兴奋,因为一年一年的重复很难跳出框框,这使报纸广告刚刚树起的“话语权”又受到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2007年,半岛都市报的整体广告运作提出了“运营广告”的理念:跳出广告做广告,充分借助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及各类资源,将广告和企业产品销售、读者消费需求,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效地整合起来。它的核心理念和手段就是“整合、渗透”,整合是朝着所有的市场需求,渗透是朝着市场链的链接。“运营广告”很重要的一个策略就是强化对广告“话语权”的掌控,为此半岛都市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1.将部分行业工作室升级为事业部,实施多媒体广告运作和向产品市场链渗透的突破;

2.实施品牌战略合作系统工程,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尝试更新的“量身订做”式合作;

3.培养一批在各行业有与企业高层对话、能对市场进行观察分析的专家型记者,提高报纸各专刊的权威性及市场贴近性,占领行业及区域市场走势的话语权控制;

4.在现有各专刊内容制作的基础上,为各行业企业提供市场调研及区域市场分析报告,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出与各经济专刊相对应的DM,主要面向业内人士,向业内人士提供深度阅读、观点供应及企业交流和形象展示,与经济专刊的大众化相比,这种DM的小众化弥补了经济专刊版面受成本和表现方式局限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缺憾,很细致地满足了一些企业产品的需求,使话语权更牢固;

5.逐步介入网络、杂志、户外、广播、电视等媒体广告;

6.逐步整合细分消费者需求,开启新的广告运作形式,同时将这种需求与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广告推广、企业形象提升有效捆绑;

7.建立传媒与企业家的各种联谊组织机构,开展各种交流活动;

8.创立传媒品牌运营推介转换平台。开设“半岛大讲堂”,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等行业和领域,面向公司及直客宣传策划人员推出系统培训。

第2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品牌建设的方法多种多样,IT行业的品牌建设既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品牌建设经验,也有自身特色。下面介绍几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1. 跟随战术

跟随战术指监视行业领先者的活动,在品牌活动中采用模仿的战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跟随不是简单的模仿,跟随的精髓在于“存同求异”。众所周知,行业领先者一般实力雄厚,简单地模仿其市场活动,在实力上中小型IT企业无法做到,因此模仿要“神似”。举个具体例子来说,同样参加展览会,领先者以其恢宏气势的展台赢得观众,但观众可能并不能得到或记住什么;而展台一般的中小型IT企业,最应该注重的是找到公司或产品的诉求点,“我可以做到……,我还可以做到……”等等,把这个诉求点与观众的心理需求联系起来,达到双方进行心理和行动沟通的效果。

再如,领先者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确实能够覆盖其所有的潜在客户的地域或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企业似乎无法跟随。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根据80/20原则,领先者为了能够覆盖全部的潜在客户,实际上是用了80%的资源去达到覆盖剩余20%的潜在客户的目的。中小型IT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可以抓住主要客户,暂时放弃剩余客户的办法,只用相当于领先者20%的资源争取主要的80%的客户。

相信大多数的市场活动都可以如法炮制,这里不再列举。但要提醒实践者注意的是:跟随时机的选择相当关键,需要仔细考虑。

2. 服务战术

这个战术听起来是老生常谈,似乎缺乏新意,但实际上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颇具影响力的方法。这里的服务战术是指通过全公司员工的服务努力,为客户创造舒适的商务环境,达到客户的心理满足。而不是指象IBM的服务事业部那样把服务作为盈利模式。这里可以借鉴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比如海尔的服务。

IT企业的服务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技术含量比较高,相对比较复杂,客户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等,这就要求比其它行业更大的耐心和细致。因此需要在企业中推行“全员营销”、“整合营销”的服务理念。不管是在售前、售中,还是在售后,公司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对客户保持同样的良好服务形象。虽然公司可能在员工培训方面指出增加了,但员工素质的提高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IT技术更新很快,良好的服务能够留住老客户,做成新生意。据研究,开发新客户的成本是留住老客户成本的数倍。

具体到服务的实施,中小型IT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比如热线、网络等,但关键的是服务的质量,这才是服务战术的核心。

3. 专业形象战术

专业形象战术是指中小型IT企业在选准自身定位以后,通过专业的媒体传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企业在该领域的专业形象。IT企业的特点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客户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往往更倾向于技术实力较强的IT企业。因此,中小型IT企业可以通过频繁在专业媒体上曝光的办法,树立自身的专业形象。当然,由于中小型IT企业资金有限,不可能大量采用媒体广告的形式。

为了达到树立专业形象的目的,企业必须从全公司整合营销入手,全方位参与专业形象的塑造。比如,企业鼓励技术人员在专业媒体上撰写文章、发表观点,鼓励市场人员在媒体上发表市场分析等文章,通过正面介绍技术或市场,侧面提及公司和产品的办法,给读者留下该公司的良好的专业形象。或者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媒体新闻、访谈等软广告的方式强调公司在业内的地位。

另外,在互联网迅速普及、影响力日渐增强的今天,公司的网上对外窗口——公司网站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专业、新鲜、内容充实的网站会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小型IT企业也应该利用网站的影响,开辟网上技术论坛、技术教室等,聚集人气,开辟公司专业形象塑造的新渠道。

专业形象塑造的具体办法很多,大家尽可发挥聪明才智。但中小型IT企业在实施这一战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找准自身的定位,强调专业,切忌大而全。

4. 塑造名人战术

名人历来是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中小型IT企业也可以利用名人的正面影响力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里讲到的塑造名人,不是指媒体的大肆炒作,而是以务实的态度挖掘企业内部的名人资源,塑造专业形象的企业代言人。塑造名人,既可以塑造个别典型人物,也可以塑造集体名人。

国外的许多IT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就采用了这一战术。比如,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电脑的乔布斯。我国的中小型IT企业虽然目前缺乏能有如此巨大影响的人物,但从塑造某一方面技术专家来看,应该还是大有可为的。由于中国人谦逊的个性,可能不太愿意太突出,这就需要说服当事人,塑造名人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需要。在塑造和为此名人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和个人积极主动地在适当的媒体和场合出现,以保持或增强名人效应。

如果中小型IT企业希望突出整个公司的形象,也可以塑造集体名人。集体名人可以是公司的技术精英团队或市场精英团队。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集体名人的稳定性,防止由于集体名人的流动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第3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飞亚达的快速崛起是抓住了外资品牌未进入中国的市场空隙期,利用了当时国人高涨的民族情结,目前这种优势已经不在。随着国际名表越来越贴近中国消费市场,其自有品牌将更加艰难。飞亚达目前采用的“两条腿走路”(“渠道+自有品牌”)模式的不足将进一步放大,当前二级市场股价表现不具有持续性。

30个交易日股价上涨42%

“当时八块多一股买的,之后就一直呈现下跌的态势,公司的盈利状况也不如预期,果断割肉了,没想到近期涨的这么好”,对亚达近期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有投资者如此表示。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整个大盘尚不景气的形势下,飞亚达的走势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鹤立鸡群”,在最近三十个交易日里,股价累计上涨了41.56%,成交量也显著放大。

公司业绩并不尽如人意,为何二级市场的股价却表现的如此抢眼?不少股民将其归之于受益于“王亚伟概念”。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3月31日,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执掌的昀沣投资成为公司的十大股东之一,持股238.03万股,占总股本的0.61%。在此之前昀沣投资并没有出现在公司十大股东名单中,而公司股价大涨正是在一季报之后。

而随着中国和瑞士自贸协定备忘录的签订,近几个交易日,无论是股价上涨的幅度,还是成交量都出现大幅攀升。交易记录显示,5月28日,股票成交额达2.08亿,创历史之最。

5月24日中国与瑞士在瑞士伯尔尼签署了关于《结束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谅解备忘录》,中国瑞士自贸区成为我国在欧洲大陆谈判成功的第一个自贸区。

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瑞士钟表属于部分降税之列,即10年内降低60%的关税,从协议生效之日起开始,第一年降18%,以后每年降5%,10年降60%。

业内人士表示,瑞士表关税降低, 将降低国内购买手表的成本,有益于销售量的提振,还将会一定程度上缓解奢侈品购买力外流的现象,瑞士手表在中国内地销量的下滑趋势或得到缓解,尤其是低价瑞士表,其降价幅度应该体现得比较明显,飞亚达的名表销售业务在此过程中将重点受益。

资料显示,目前飞亚达约的80%的营收来自于品牌名表的销售。

净利八年首降

与二级市场股价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飞亚达的盈利能力并不让人乐观。

201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54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26%;实现净利3476万元,同比下降1.21%。

记者注意到,公司当期负债总额达19.1亿,其中短期借款为10.78亿,占56.4%,而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8亿元。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经开始下滑。年报显示,201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07%;实现净利1.16亿,同比下降19.06;是公司八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下滑,营收的增速也跌至3年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公司的存货高达18.8亿元,占总资产的56.61%,同比增加3.01%。

记者就此致电飞亚达,公司董事长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库存高的问题在同行业中普遍存在,去年全年市场整体不景气,从而进一步推高了库存。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形成悲观的收入预期,加之政府加强反腐力度,使得消费环境整体低迷。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2年瑞士出口中国的名表增速大幅放缓,全年仅增长0.6%,下半年尤其明显,四季度的增速为近年罕见的-14%。

飞亚达偏偏在这个时候选择大规模的铺货,自然是首当其冲。

公司负责人表示,在整体环境欠佳的情况下,飞亚达很难独善其身。

自身商业模式存悖论

实际上,相比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业绩波动,更让人担忧的是飞亚达自相矛盾的商业模式。

飞亚达从生产手表起家,在自有品牌在中国市场确立地位后,开始涉足世界名表销售领域,最终形成“渠道+自有品牌”的名表连锁商业模式。

财务数据表明,世界名表销售已成“后起之秀”,占公司营收的份额逐年增大。从2007年到2012年,飞亚达表销售收入从1.5亿元增长到5.6亿元,而世界名表销售收入从5.8亿元增长到23亿元。

对于过于依赖代销国际品牌业务可能使飞亚达失去原有的核心业务,从而带来业绩增长瓶颈的担心,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不断巩固和加强自有品牌的生产和销售,是飞亚达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公司会在现有的模式下继续加强自有品牌的建设。

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也提到,2013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以亨吉利名表零售品牌业务和自有手表品牌业务为发展主线,通过“产品+渠道”的商业模式,重点提升品牌专业运营能力,实现各项业务的协同增效。

第4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同为新兴产业,安防和互联网,作为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领域,从发展的速度和轨迹来看,却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从独立到融合,都在向着更加成熟、理性发展的方向上迈进。

今天,互联网展现出了其强大的能量,尤其是电子商务模块的单独划分,让广大企业和个人经销者以及买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一根网线,联通各条产业链,让买卖双方跨越地域、渠道的壁垒,轻松推出产品、找到产品进而达成交易。安防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十年,更是势不可挡。但是随着安防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规则不断完善,加之一些新兴企业的进入,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产品的利润也随之变薄,市场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的传统模式的转变就成为安防企业所要面临的尖锐问题,为了能够接触更多的产品用户和潜在消费者,增加产品影响力,增加产品利润,安防企业必须由传统的分销渠道向立体化营销转变,而无论是产品营销、品牌推广还是接触产品用户方面,基于互联网大面积普及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优势都是十分突出的。

一、安防行业市场分析

数据分析对比来看:2007年安防全行业总产值约1450亿元,比06年增加20.8%。2008年安防全行业总产值约1600亿元,比07年增加10.3%。2009年安防全行业总产值约1890亿元,比08年增加18.1%。2010年安防全行业总产值约为2270亿元,比09年增加20.1%。2011年安防全行业总产值约2700亿元,比2010年增加19%。

监控生产商样本分布也与安防产业分布格局大致相符,受访企业以东部三大生产基地为主,其中华南地区企业超过半数占50.5%,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华东、华北地区企业数量相加占到43%,其他地区生厂商数量相对较少,合计只占6.5%。系统集成与工程商的区域性比较强,其地区分布与生产商有较大不同,此次调查选取的系统集成与工程商的数量较少,而且也集中在东部地区。

从商业销售渠道上分,直销+、分公司+地区、分公司+地区专营店、总+地区。

从经营模式上分,可以分为产品制造加工型、工程施工型;以解决方案为主的拥有核心技术、研发实力的高利润安防企业;以咨询、设计、监理、培训、出警等项目为主的服务型企业。

二、电子商务市场分析

电子商务行业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一直被风险投资所关注,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大的细分子行业,预计2013年其占互联网行业市场份额将会超过40%。

电子商务模式,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基于一定技术基础的商务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建立不同的分类框架,最简单的分类莫过于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C(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和C2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以及C2B、O2O、B2G、BMC、ABC等。其中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从电子商务网站的流量构成上看,专业浏览者的浏览次数增加和粘度升高更为收到网站重视。

两个产业的共同点

1、新兴产业

2、高速增长

3、趋于理性(安防行业2011年度企业最关注的技术)

4、区域市场分布基本重合

B2B电子商务进驻安防的必然性

随着安防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规则不断完善,加之一些新兴企业的进入,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产品的利润也随之变薄,市场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求。而企业日对品牌传播、品牌效应的需求不断扩大,渠道扁平化、传播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安防企业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从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上来说,适合安防企业参与的基本是B2B和B2C模式。但是由于B2C在安防行业电子商务所占份额较少,我们主要分析B2B电子商务模式与安防行业的结合。

安防+电子商务(B2B)=整合式全方位营销

在解析安防与电子商务关联前,我们必须了解电子商务网站的客户分层概念。所谓客户分层,就是按企业规模、企业发展程度、营业收入等对广告主(客户)进行分级,进行***度量身定制的企业宣传和营销手段。如对企业的人员和营业额规模进行加权,将企业人员300人以下、300-2000人、2000人以上和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下、300万元-3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进行加权筛选,将企业分为创业型、中型、龙头型,针对三种企业进行不同的营销方案整合。分层后,可将广告主的诉求分为四个关键词:成本和利润(分成和流通成本)、资源(卖家+买家=信息)、品牌推广和保鲜、线上线下活动。

1、成本和利润(分成和流通成本)

中国安防行业中,300-20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占到绝大多数。这些企业以产品制造加工、工程施工为主。由于自身规模和营业额的限制,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出货量、提高产品利润为首要目的。在安防行业愈发成熟的今天,由于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原因,使得这部分企业的竞争非常惨烈,企业营收的利润率也较低。传统的直销+模式,由于分销商的利益、产品流通渠道的冗长,会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加大。所以他们亟需寻找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使得企业自身的渠道扁平化、能实现与买家和终端用户网上直接沟通。电子商务的网上商铺和产品推广、匹配,正符合这部分企业的需求,两者一拍即合。

集成的企业产品信息展示平台、迅速的企业产品导购和案例展示、大面积的产品推广,是网上商铺的最大特点,是慧聪网、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国内外知名B2B电子商务网站的看家法宝,更是众多中小型企业最看重的网络平台。成为会员,开通商铺,信息,吸引买家,议价,接收订单,发货,结算,一条龙的服务让企业在网络上将产品售出的过程中感觉到方便、高效,直接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寻找客户、寻找分销商的过程,大大节约了企业成本。

资源(卖家+买家=信息)

2012年10月安防行业热门关键词TOP10

1、防盗报警2、矩阵3、高清摄像头4、摄像头5、监控摄像头6、网络摄像机7、高速球8、摄像机9、红外摄像机10、门禁

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从交易目的上来说,可以分为买家和卖家两大类。安防卖家(企业)通过商铺、搜索引擎等寻找商机,买家(工程商、设计院、系统集成商)则通过网络洽谈室、供需见面会等线上线下活动来寻找质优价廉的产品供应商。双方互为资源,同为需求,缺一不可。而将这两者串联在一起的,正是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它一手掌握卖家区域、产品及价格信息,一手掌握买家区域、产品需求信息。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将二者提交的供需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并通过IM、电话、邮件等工具通知双方,直接达成交易意向。也可通过虚拟网络洽谈室、站内外搜索引擎,将数据筛选后,让搜索双方互通,从而达成交易。

这与传统的黄页、分销商客户关系相比,显然更为精准和稳定,如果双方达成互信,可长期作为供需伙伴。无论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还是快捷省时、多元化选择上,都凸显了优势。

品牌推广和保鲜

与中小型企业相比,2000人以上、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的安防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拥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实力、稳定的销售渠道,不容小视。这部分企业,以某个或某几个领域全产品线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主。虽然营销的最核心还是卖东西,但是大型企业营销的模式需求更为多元化。不但要求自身产品的销量,还要保持自己在安防业内的优势,并对竞争对手的宣传做出相应的制衡。使买家对自己产品的品牌、形象产生先天印象并持续加深、常感新鲜。B2B电子商务媒体属性

这类企业的需求,往往是多项家和,既要通过网上商铺显示自身的存在,也要通过不断的话题、新闻、互联网广告一遍遍突破自己的形象,使企业的被关注度在业内保持领先,在买家和同行企业心中,达到“提到咖啡就想起雀巢”的效果。

行业专业化电子商务网站,由于深耕行业、了解市场、专业度高,往往比社会类媒体更加能把我网络用户的兴奋点和兴趣点,通过某些热门话题、热门活动为大型企业量身定制自己的推广、传播方案。从而达到让网络用户和买家从关注面到关注点、从事件关注到企业、从企业关注到产品的运营主线。也从另一面达到了营销的最终目的。

精准的线上线下活动

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世界经济环境陷入了普遍的低迷。到2011年,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相对疲软和欧洲债务危机双重影响,安防行业出口情况出现普遍下滑,尤其以主要通过代工形式的出口加工型安防产品厂商为甚。从数据统计看,2011年安防行业部分企业外贸业务额下滑高达30%-40%。而国内市场由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稳需求还在保持强劲增长,所以外贸受挫的企业开始大批转向国内市场。但是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虽然产品质量及价格很有优势,但长期的外贸经营模式,让这些企业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渠道建设一片空白,使得企业转型乏力。这时候就亟需精准、专业的买家团体、渠道商能够了解企业的实力和产品。而电子商务网站依托多年积累,拥有大量高质量的买家、渠道商资源。通过组织买家考察团等形式,精准的将买家投放至有需求的企业,让买卖双方面对面接触,通过沟通、了解,将本具有竞争力但不知名的品牌和产品让买家熟悉、认可,最终达成交易或者意向。这就是线下的买团服务。按照慧聪安防网的统计,自2008年慧聪安防网组织买团走近企业活动开始,报名参与的企业逐年递增。从企2008年的4家、2009年的6家、2010年的8家到2011年的12家逐年递增。而买家团的人数上来看,也从2008年的100个买家上升到了2011年的400个买家。

而在企业品牌推广方面,电子商务网站也通过自身的优势资源,在线下+线上活动上为企业提供最合适的方案。比如专业展会的宣传、行业优秀品牌评选、全国渠道拓展、企业会等,都是利用了专业网站交易+媒体的特性完善了企业的品牌推广方式和出货手段。

电子商务+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

据中国安防行业协会预计,到2015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从长期发展角度看,国内安防企业也将向全产品线、产品+工程最终向服务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长期的技术、资金、品牌形象的积累。也就是说,厂商最终将不满足以单纯的推广产品和方案为主,而是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使企业的品牌、服务、产品深入人心。而民用安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安全意识的加强也将会得以长足发展,这也使得各地电子市场、卖场里面向普通家庭销售的单独安防产品量会大幅增加。以上几点,也正符合了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趋势。

据分析,在今后数年中,我国B2B电子商务发展将有一下几个特点:B2B与B2C融合发展、信息服务向在线交易延伸、B2B线下支付向线上转移、网络融资将成B2B新增长点。其中与安防行业发展最为密切的当属B2B与B2C融合发展、网络融资将成B2B新增长点。

第5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音频产品 数据库 广播广告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 A

对广播而言,声音就是生产力,所有形式的声音产品都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但在媒体资产管理流程中,广播媒体的工作重心更多向节目资源倾斜,注重节目的整理和保存,忽略了另外一种音频产品的收藏和集纳,即广播广告。广播事业发展几十年来,产生了堪称海量的广播广告,这些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广播广告无论对电台自身、行业研究、文化印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亟待收集、整理、数字化和再利用,广播广告资源库的创建十分迫切。

一、广播广告音频产品的重要价值

1.用声音塑造商品形象,是独特的内容资源

广播是诉诸听觉的媒体。广播广告以有声语言为主体,辅以音响、音效和音乐,通过各种声音的有机组合,塑造产品形象,生动形象地将信息传达给听众。由于缺乏视觉的直观表达,广播广告更注重意境的渲染,力求调动听众想象力,在声音的流动中实现交流。在典型的广播广告中,仅凭各种声音的组合就可反映人物活动、事件变化、现场气氛和情绪,而这是其它媒体广告难以做到的。可以说,广播广告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其创作和表达是一门艺术。在广播实践中,声音广告的类型不断被丰富,产生了直陈式、对话式、故事式、小品式、戏曲式、说唱式、相声式、歌曲式等多种形式的广告形态。这些广告形式各具特点,是具有鲜明特征的音频产品和内容资源。

2.社会文化的产物,广播发展的历史记忆

广告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时代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包括广告在内的传统文化产业。广播广告作为广告业的一枝奇葩,同样是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在广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广告的恢复、发展一路伴随而来。广播广告经营经历了由“坐商”到“行商”的历程,从自营到推出广告制,从全行业到项目制管理,经营模式一再创新,广播广告也随着时间递进呈现出不同时代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广告类型和代表性元素被广播广告采用,不同的元素符号彼此交互发生作用,构成特定的象征意义,体现着广播广告的时代轨迹,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研究价值。

3.广告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的体现

一家媒体的广告经营水平不仅体现在经营政策的出奇制胜上面,很多时候,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机制往往能产生更大效益,吸引更多的客户。一则广告音频虽小,但它却承载着一次完整的广告运营过程,不仅寄托着广告主的传播需求,也蕴含着创作公司的制作智慧。如果能将不同行业客户投放过的广告音频统一收集和整理,提供定向查询或相关专项服务,将极大地提高广告管理水平,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某省电台就曾尝试推出此类服务,只要按“系列频率”“广告类别”“播出月份”等输入检索要素,即可检索到具体的广告音频,方便客户追踪投放进度、预估效果。

二、广播广告资源的管理现状及需求

近年来,随着广告管理系统的引入,广播广告的订单管理、广告编排、播出管理和财务管理流程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广告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广播电台普遍存在“重销售、轻产品,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对广告资源缺乏整合利用意识。大多数广告经营管理部门没有对历史性的广告音频进行专门存储,广播广告音频资料比较分散,有的散落在广告经营部门,有的散落在各频率,还有的散落在采编播人员手中。对年代久远的广播广告资料,更是没有进行音频修复工作,致使很多优秀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广播广告流失。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因为目前广播电台缺乏对广播广告音频资料的足够重视。多家电台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但多数精力都放在广播节目的历史资料和在播节目的搜集整理上,忽略了广告经营这一环节产生的独特音频产品。广播媒体都设有广告经营管理部门,但没有一家电台设立相应部门和人员专门负责广告音频的收集留存工作。

广播广告是广播发展的经济命脉。随着广播媒体的发展,各大电台都积累了大量的广告音频资料。这些音频既可作为历史资料加以保存,又可为广告的进一步创意和创作提供借鉴,是广播电台必不可少的重要资产。我们应该引入广告资源管理的概念,并据此调整机制,建立广播广告资源库。在广告音频的流动、分享和重复利用宗旨下,通过建立全新的广告音频库,对广播电台日益增多且形式丰富的广告音频(素材、文案等)进行采集、存储、加工,以备查询和调用。

三、广播广告资源库的创建

建立广播广告资源库的主要目的,是将历史广告音频资料、正在播出过程中的广告作品、广播电台的频率和栏目宣传片,以及散落在采编播人员手中的广告素材等各种广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通过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制作音像制品等形式实现广告资源的再利用。主要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商业广告,即在电台各频率播出过的各类商品或服务产品的广告;二是公益广告,即在电台各频率播出过的各类公共服务类广告宣传;三是形象宣传片,即各电台、频率、栏目等自身的形象宣传广播广告,如频率标识乐、栏目片头等。

1.资料来源及形式

广告资源库的采集源头面向电台内外所有与广播活动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对外可面向广告公司和广告主征集(主要指播出过的广播广告及其素材),对内则在广告经营部、广告管理部、广告策划制作室、各频率、电台音像库房、媒体资产管理部等部门广泛搜集。资料格式不限,包括文本的、磁带的、电子的,等等,要统一分门别类收集。

广告资源库的集纳对象是具有价值的、能够数字化的且可安全快速地被共享和利用的各种形式的广告资源。

广告资源形式主要有五类:(1)历史资料。电台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格式的珍贵广告音频资料。(2)在播广告。电台广告管理系统中累积下来的各类在播广告音频以及所对应的历史排期。(3)文本。优秀广告创意的分镜头脚本、文案等;广播广告运作、广播营销案例等。(4)素材。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各类广告素材,如音响、音效素材。(5)数据。为配合广告投放产生的各类数据分析文本或市场分析报告等。

在搜集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建库。建库过程中要按客户名称、播出形式、广告长度、隶属行业、历史排期等信息做好分类。需要指出的是,可以将获奖广告专门建立子库,便于作为典型素材加以研究,如“第×届全国优秀广播广告”“××年北京电台优秀广播广告”。

2.模块组成

广播广告资源库以数据库为基础,集成各类广播广告音频和信息资源,适时更新,可分为广告音频库、广告案例库、广告数据库三大子库。

广告作品库以各类广告作品为内容资源主体,库内作品资源涵盖常规广告、整半点报时、情景剧、栏目冠名、广告歌、主题歌等各种形式广告,可进行多关键词作品检索,分权限上传和下载,为不同权限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作品浏览试听服务。广告案例库收录关于广告运作、投放、市场营销、公关配合等各类广播广告案例,将案例按模板进行数据转化,建立检索引擎,实现在线阅览,为目标客户服务。广告数据库集成广播收听数据和广告投放数据,为广告活动进行目标听众分析、市场分析、效果预估等,为广播广告投放提供科学参考。

一般而言,广播广告资源库的创建流程大体上可分成两块:一是广告素材的入库流程,二是广告素材的应用流程。从技术层面来看,需要一套软件系统支持,功能包括广告资料的采集上载、广告编目管理、广告下载输出等,集广告资源的存储、检索、管理于一体。根据电台的实际情况、广告资料的具体格式和种类,不同电台的广播广告资源库的具体组成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3.与广告管理系统的关系

目前,部分电台已经构架起专业的管理系统。以北京电台为例,自2003年建成广告管理系统后,根据广告业务的发展需求,2007年起不断对广告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强广告合同的管理、统计分析功能,优化广告编排上单功能,2012年彻底解决了广告播出系统的切换问题。新的广告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广告音频录入的工作量,广告播出历史排期和音频得以完整保存。

可以说,广告管理系统为广播广告资源库的创建提供了基础,广播广告资源库可以直接抽取广告管理系统中的广告音频。与之不同的是,广播广告资源库是一个广告产品库,它比广告管理系统的功能更单一,是广告管理系统的有益补充,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在广播电台内部建立一条新的渠道,连通分散的广告产品资源。

四、广播广告资源库的价值开发

广播广告资源库一旦建立,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首先变分散管理为统一管理,借助巨大的广告音频素材库、信息库,广告部门可以随时在线查找或借用广告音频,广告创意和制作来源得到扩充。其次,可以利用丰富的音频资源,开展对广告资料的二次、三次利用,推出新的内容产品,开发多种新的业务。

从价值开发的角度来看,广播广告资源库的目标人群可分为核心人群和延伸人群两大类。核心人群包括广告界、营销界、企业界、教学界的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等;延伸人群包括所有关注广播广告、热爱创意的人群。广告资源库可为各类目标人群提供包括在线阅览、创意参考、咨询诊断、研究样本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业务范围可以包括广告创意培训、教研音像制品销售、基于创意库的广播节目开发等。销售对象初期为对广播广告资源具有需求的机构用户,如广告公司、营销公司、各高校的广告及相关专业院系。随着系统构架的成熟,可出售给个人用户,如广告创意从业人员。可在第一期建设的同时进行预售,在建设正式完成前向已购买用户免费开放库资源,直至第一期建设完成后开始正式收费运营。

广告资源库可担当为广告科研提供服务的角色。研究者可以利用广告资源库的资料进行广播或广播广告的研究工作,资源库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方便的信息检索服务。作为资源库自身来说,可以利用其社会资源召集专家学者开展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评定等活动。另外,广告资源库还可以利用资源储备和集成的广告知识和信息资源,开展诸如出版发行、培训、行业咨询、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提供等多种增值服务。

五、可行性分析

广播广告资源库具有某种特定和持续的价值,这种价值在共享、检索、分析、、交换等过程中得以产生和放大。建库的目标不仅是简单的分类存储,而是通过新的流通渠道和运作机制,将广告音频的价值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第6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1、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加强

为进一步加强对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建设部成立了以部长为组长的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管理。地方各级领导对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也给予充分重视,并相应成立了信息化工作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信息化工作。

2、全国建设事业的信息网初具规模

“建设部互联网站”、“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已全面开通。网上开设了政策法规、企业信息、行业动态、招投标信息、市场分析等二十几个栏目,每天点击率已达七、八万人次,为沟通全国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规范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3、行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取得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应用成果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CIMS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IC卡技术、自动监测控制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已逐步在建设事业各行业广泛应用。

勘察设计行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效益也比较高的行业。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推广采用CAD、三维动画、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开发建设设计与管理集成化、智能化应用系统,目前甲乙级设计单位计算机出图率已达到100%,彻底把工程设计人员从传统的绘图中解放出来,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使方案的比选、优化更为直观,提高了设计质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建筑业,已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施工系统(CAC)、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一些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覆盖管理业务职能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促进建筑业科学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目前,全国建立的300多个有形建筑市场,将收集、工程信息、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信息、建筑材料价格及工程建设法规政策信息和业务流程计算机管理融为一体,有的还实现了区域性联网。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已与全国100多个城市招投标办联网。

在城市规划行业,以卫星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建立起包括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各种专题图在内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已经或正在建立各自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等。

在房地产行业,不少地区建立了房地产交易管理信息系统、产籍产权管理信息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房地产项目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并逐步探索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这些系统的应用,对改变房地产行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中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全国所有大城市、大多数中等城市都建立了计算机辅助供水监测调度系统。计算机辅助燃气、供热监测调度系统也在一些城市得到应用。一些城市建立起以IC卡为主要载体的公共交通智能卡收费系统。许多城市的公用事业呼叫中心和服务热线的开通,在及时满足用户服务需求和处理紧急事件方面作用显著,提高了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4、初步形成一支信息化工作骨干队伍

近年来,部、省、市三级建设信息中心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各类技术培训,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建设信息化工作专业骨干队伍。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建设行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长期合作,逐步形成了一批贴近建设行业需要的、专业性强的信息技术支撑力量,成为建设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一支宝贵力量。

几年来,建设事业的信息化工作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行业信息化意识不强,重视不够。信息资源作为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发展的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信息和信息服务的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普遍承认,信息市场化水平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缺乏,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建设管理部门设备条件较差,信息收集、处理、加工能力较低,甚至有些地方连基本的设备也没有,还处在手工操作阶段。

第7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约见采访唐伟国之前,记者已与他有过几次通话和短信联系,身为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艺术经济与市场分析室主任、颐和园国际艺术城推动者之一,他的客气和谦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借唐伟国之口抛出的愿景似乎很不“谦虚”:以独特的学术强势,成为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策源地;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核心聚集区,成为享誉国内外艺术界的文化地标。

“有理由相信,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亮点,熠熠生辉”,唐伟国欣喜地表示。

因工作之故,他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北京的东西两端,“但并不觉得疲劳”;而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从业经历的他,其足迹跋涉祖国各地,尤其以西南与长三角城市为重心。只是最近2年,凭借敏锐的经济头脑和涉足艺术经济研究的心得体会,促使他自由地翱翔在艺术经济和美术传播的海洋之中。

2008年12月9日,由海淀文联和《中关村》杂志组织的西区艺术参观考察团第一站便设在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在考察团到达之前,记者与唐伟国主任通话得知,他已在寒风中伫立等候良久。

临近颐和园国际艺术城,从远望去,一排排火红色炽热外观的建筑与寒冬的萧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艺术城工作室的墙壁上总有挥之不去的个性鲜明的涂鸦,而最特别的莫过于在一面高高的墙壁上,别具匠心地装饰上了和马恩列斯的画像。后据了解,这种设计是为了平衡艺术城的性别比例差别,原因是艺术城女性艺术家居多,而这种解释记者也只宁愿当作其是“艺术”的解释一笑了之。

唐伟国热情地迎来,一束神采的、温暖的目光透过镜片似乎能够把凝固的寒冬驱散,褐色灰色相间的围巾随意地搭在肩上。他一边双手不停地把刚刚开展的“飞天梦地”颐和园艺术城08秋季艺术沙龙的宣传册和参观券分发给来访者,一边应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海淀区文联主席卫汉青的要求,不停地给参观者介绍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前世今生。

面对着他的繁忙,采访在此刻几乎成为奢望,就当记者觉得失望的时候,唐伟国“忙里偷闲”的答复是:下午吧,下午你们杂志社见。

唐伟国如约赶到,关于稿件,记者采纳了其“采取访谈形式为宜”的建议,也许这样其观点能够更鲜明地得到表达,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概念能够得到更好的阐释。

《中关村》: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成立背景是?

唐伟国: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文化复兴和艺术思潮不断涌动,中国当代艺术逐渐得到全球关注,以北京为中心的世界艺术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由于一贯以西方话语为主导的西方国际当代艺术活动已经形成固有模式,虽然在中国各种艺博会、双年展不断,以当代艺术为主的美术馆和艺术中心也层出不穷,但都沿着西方艺术观念和轨迹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和展览中心及艺术机构在北京成立,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的有别于其他艺术公司的团体。

《中关村》: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肩负使命是?

唐伟国: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致力于建造能够全面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整体面貌的交流平台,并将与国内国际当代艺术市场对接,倚靠高层次的学术团队,组织国内国际的展览和学术交流,力求寻找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形成中国自己的艺术活动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出有学术思想的资深艺术大家,引导并介绍中国当代艺术中年轻新锐的后备艺术家,并为他们作品的制作和宣传提供全方位充满活力的环境。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全力支持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对话,支持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并致力于当代艺术在中国社会大众的普及及推广。

《中关村》: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特色定位是?

唐伟国: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位于北京的西北郊,距市区10公里,与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相邻,地处万寿山与玉泉山之间,昆明湖西岸。本艺术城区域内环境幽静,风景秀丽,自然气息浓厚,气候宜人。

颐和园作为悠旧的历史文化平台,不仅传承着辉煌的过去,也将开拓着当代文化的今天和未来。为了发挥区域优势特点,北京市海淀区拟从2008年开始着重建设6个文化创意产业带,其中皇家园林艺术创作聚集带和创意时尚生活带,我们争取以本艺术城为中心幅射展开。

根据这些有利因素,本艺术城特色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聚集区,特别追求艺术的精神性与创造性,高度重视艺术品的学术性含量。

《中关村》:艺术城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是?

唐伟国:首先通过艺术创作聚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交流中心;然后以此吸引艺术机构集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交易中心;再以此吸引艺术产业积聚,成为艺术经济发展的区域中心;最后通过三大效应,即示范效应、积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成为国际当代艺术品的市场中心。

建设规划分为三期:

第一期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以现有105间宿舍、12间办公室和教学室、以及若干会议室和食堂等辅助设施,构成初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实验创作基地。目前已有20多位来自清华美院、中央美院、鲁迅美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艺术家,以及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院校的艺术家入住艺术城。

第二期主要以现有土地为主、适度扩展为辅,进行重新规划建设,使之成为极具特色的中国当代艺术实验创作的核心区域。其功能区划主要为艺术家工作室群、当代艺术沙龙、当代艺术展示中心。

第三期在上述基础上,争取政策支持以向周边进一步扩展,并与颐和园区的旅游业相融合,形成艺术与旅游产业积聚,将艺术城打造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当代艺术旅游地标,最终成为极具特色的艺术经济区域中心。

《中关村》:艺术城的功能设置和运作方式是?

唐伟国:本艺术城有三大功能区域:

一是艺术家工作室。作为当代艺术实验创作基地,初期主要以国内外高校艺术家为支点,建立单元制的艺术家工作室群。具体分为国际和国内艺术家单元、评论家单元、艺术媒体单元。

二是当代艺术沙龙。旨在以艺术家为主体,以收藏家、艺术经纪人为客体,为艺术家和收藏家这两个艺术市场链中最重要的环节,提供一个良好的进行相互交流、双向选择的结合平台。

三是当代艺术展示中心。计划设立一块独立的艺术品展示空间,以举办各种展览和交流活动,不仅有艺术城内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术性的研讨展,也将以团队方式与外地艺术区进行商业性的交流展。

本艺术城实行艺委会领导下的业主负责制。由著名艺术家发起成立艺术委员会,主要负责艺术城规划和学术支持,并履行组织、协调、监督职能。出资人设立艺术城发展公司作为开发业主,接受艺委会领导和监督,主要负责艺术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保障服务。

鉴于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是互动关系,为支持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相结合,本艺术城拟设立“艺术创作基金”和“艺术创作基金理事会”,现已起草制订了“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艺术创作基金章程”征求意见稿。

身为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艺术经济与市场分析室主任,唐伟国对艺术市场有自己的研究体会。他认为,在国际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品在拍品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升到了70%。随着我国艺术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及国际互动式发展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顶级画廊经销商来到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中关村》:欧美和国内的艺术市场体系异同是?

唐伟国:近百年来欧美国家已从投资性的中级市场转变为收藏与投资兼容的成熟市场,并形成其完善的市场体系。画廊为一级市场,其主要经营方式是艺术经营企业和经营者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或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再进入市场销售。艺博会、拍卖行为二级市场,其主要经营方式是接受艺术品所有者的委托,通过中介活动进入收藏,经营者不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

中国目前的艺术市场体系是:艺博会、拍卖行为一级市场,其已不是高端意义的艺术市场,而是事实上的“大卖场”。 画廊为二级市场,其已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培育功能,而成为事实上的“寄卖场”。

欧美和国内的艺术市场体系的差异,有东西方管理逻辑不同的因素。西方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组织”,它所关心的是整体的组织而不是具体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其艺术家是艺术市场体系中的创作者角色。中国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人”,它所关心的是具体人的“身份”和“面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其艺术家是艺术市场体中的个体生产者角色。

《中关村》: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行业将会重新洗牌?您的观点是?

唐伟国:中国目前艺术品新兴市场操作格局都不是自发创造或来源于传承的,而是西方行业体系和规范整体挪移的结果,因此存在先天发育不良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出现大量的以个人为主的掮客,即社会上所说的“倒爷”,而这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就有的原始经营方式。

中国艺术品市场将会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严格的行业规则,主要内容包括:在作品的创作和销售上,打破产销“一条龙”现象,突出画廊的主要作用;建立规范的市场运作体系,组成由画廊、拍卖行、收藏家、批评家、博物馆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产业链。

如发生这一扭转,必然带来整个行业新一轮利益的洗牌和分配。未来几年内,谁能掌握最好的当代艺术家资源,谁将成为未来艺术市场的最大赢家。画廊是艺术家人,它以拓展与维护高端长线客户为目的。据预测,到2010年画廊业仍将处于空前发展的机遇期。

《中关村》:从美术传播角度,您如何看待美术创作过程与艺术园区作用?

美术传播是涵盖美术宣传、电视美术、美术策展、美术展览展示、美术教育、美术包装、广告、美术市场与推广等广泛概念的一个动态命题。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主要致力于美术传播的理论、方法及操作为研究方向,更着眼于美术领域中的大众传播,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美术作为传播信息和传播载体的种种问题。

美术创作的主体是人。了解创造主体及其创作的关键是了解创造过程。创作过程表现为创作主体在历史、文化、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并反映出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精神资源、审美心理意识及创造能力。创作主体所决定的终极形态――美术作品,通过传播扩大艺术的影响力。

说到当下美术创作及传播影响,就不能回避相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发展落后问题。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经历了器物、制度与思想三个层面的三个阶段,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也将经历这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制造”风靡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制度与思想方面,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中国文化特征。这个缺失,必然影响到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反过来,中国的艺术家应当肩负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责任。

中国文化不应总是古文化,而主要是中国的现代文化。西方现代化的起点是文艺复兴,但其真正意义却是借“发现”古典“发明”现代。中国现代文化相对落后,不仅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问题。

从美术创作和美术传播方面,努力做些促进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积极工作,正是成立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出发点,而面对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则是本艺术城一直困惑难解和苦思苦想的问题。因此借助区位优势而形成独特的学术强势,以使本艺术城成为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策源地,目前还仅仅是一个理想。

第8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9月22日,正当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前夕,在深交所上市的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000917.SZ)突告停牌。据电广传媒同一天的《重大事项暨停牌公告》称,公司正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事宜,因该重大事宜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股价造成重大影响,公司股票自9月22日起停牌,将于30日内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媒体力量之一的湖南广电集团控股经营的上市公司,电广传媒在上市10周年之际拟通过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引发了市场人士的密切关注和诸多遐想。

借壳上市?

对电广传媒公告的重大资产重组,长期关注传媒业的证券分析师的解读是:此举很可能是湖南广电集团正在实施具有传媒行业特色的“整体上市”,即湖南广电将按照目前国家政策的要求,在时政新闻采编业务继续以国有事业体制运营、及频道频率作为播出机构继续维持国家全资控股的前提下,将政策允许的广播电视产业资源(主要是电视节目制作与广告、演艺、卡通等业务和资产)以“制播分离”的方式,注入电广传媒。

电广传媒成立于1998年,次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索有“中国传媒第一股”之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电广传媒的经营业绩整体上并不理想,甚至一度危机重重,湖南广电被迫“以股抵债”,一次性丧失了近10%的股权。

公司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底,电广传媒总资产67亿元,净资产仅17亿元。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6.5亿元,实现净利润1.13亿,净资产回报率6.5%,低于A股上市公司7.1%的平均水平。此外,由于湖南全省网络整合之需,公司的长期借款从2007年底的11亿元攀升至目前的17亿元,债务压力沉重,去年公司为长期借款付出的财务费用近2亿元,远远超过了净利润额。

股票公开上市10年以来,电广传媒经营业绩与其传媒第一股的江湖地位似乎一直很不相称,公司虽为业界标杆,股票却非蓝筹。究其原因,既与中国资本市场历史较短、发育不成熟的外部因素有关,也与湖南广电人早年以“文人情怀”办产业、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经验等不足有关,但最为根本的,则要归因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相对缓慢。

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

25年前,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当时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互适应。当时,中国各级政府直接配置、开发和管理辖区内包括文化资源在内的多数社会资源,直接举办剧团、文化馆、电影院、广播电视台、有线传输网等,都是各级政府分内的职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业虽然在规模上有可观的增长,但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广电内容生产单位的行政事业型组织形态却没有根本改变,国有广电内容生产机构长期管办不分、事企不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结果是群弱并存、强者不强。现全国各级政府管理甚至直接运营的电视台大大小小约有3000个(比发达国家电视台数量总和还多出600家),实际员工总数多达70万人。剔除重复计算部分平均每个电视台年创收不到3000万元,人均创收不足13万元(其中近2/3为广告创收,1/3为有线业务收入)。

在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面前,湖南广电等少数改革的先行者虽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成就却没有预期的大。上市的电广传媒也因内容生产等核心业务(“主动型业务”)长期在集团(电视台)以事业体制运营,其主业实际上是广告等价值相对不高的“被动型业务”或有线传输等湖南比较优势较小的业务,“传媒第一股”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效益长期欠佳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由于早期的投资失误及2005年的股改,湖南广电对电广传媒的控股权已被稀释至21.16%,甚至达不到具有重大事项否决权所需的33.34%。可以说:要不是湖南广电人对电视事业的一份执著,湖南广电和电广传媒恐怕早已成为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先烈”了。

湖南电视业的改革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的“试验田”是湖南经济电视台,改革的动机是“迫于生存”,改革的方式与80年代初国家兴办经济特区的做法很相似,其灵魂与核心是放权、搞活,在全国率先实行制片人负责制、自收自支的财务管理体制,率先把电视节目的生杀大权交给市场。机制创新很快就给处于全国落后位置的湖南电视业注入了巨大的能量,湖南电视节目逐渐火遍全国,并获得了“电视湘军”的称号,是为湖南广电的第一轮改革。

与俄罗斯不同,中国的主体改革是渐进式的,其优点是平稳,缺点则是先前改革的受益者有时会很快蜕变为发展的阻力。到本世纪初,湖南广电第一轮改革的副作用日趋明显:资源分散、内耗严重,高投入虽带来了高质量的节目和高收视率,却没有转化为收入上的高增长、高回报。

于是,在湖南省广电局局长魏文彬主导下,2002年启动了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第二轮改革,将湖南卫视和湖南经视分别定位为面向省外和省内的主力综合频道,其他频道则定位为专业频道,实行“集约式、松散型”的捆绑经营,各频道同质同构、资源流失、内耗严重等问题逐渐化解。自2003年至今,湖南广电不仅转危为安,而且通过机制改革,迎来了新的一段幸福时光,连年实现40%以上的业务增长,速度堪比互联网媒体。改革启动的当年(2002年),湖南广电总收入只有2.98亿元,2003年就达到6.3亿元,2004年9.47亿元,2005年超过11亿元。

培育市场主体与长期竞争优势

湖南广电此新一轮改革已酝酿长达两三年之久,它要突破的是传统的内容生产体制,并构建新型的行业管理模式。

2006年4月下旬,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新型的文化管理体制,要坚持宣传与经营“两分开”的原则,明确界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媒体经营性部分要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经营性公司必须由新闻单位作为出资人和控股方组建,社会资本不得以广告、发行等公司的名义直接或变相介入宣传编辑业务。经营胜公司不得干预宣传编辑部门人事任免,不得干预宣传编辑业务。

同年9月,为了抓住这一政策机遇,湖南广电集团召开了第三轮改革研讨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电广传媒收购资产暨湖南广电整体上市,就是为了配合湖南广电的第三轮改革。湖南广电的改革计划将依据“三分开,三整合,三主体”原则,改事业体制的广电集团为总台,构建湖南省广电局管总台、总台控股市场主体的新体系;改组设立“湖南卫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卫视控股)作为新的市场主体;卫视控股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将直接控股电广传媒;电广传媒现大股

东“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持有的公司股权,将转为卫视控股持有;完成资产、业务和人员的重组――通过向电广传媒注资方式,将湖南广电旗下的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

据分析,具体实施步骤可能是:按照“先电视台电台再电影,先新后旧、先大后小、先优后难”的原则,把媒体广告创收与可经营性资产、可制播分离的内容生产,以及新媒体、新业态(金鹰卡通、快乐购、快乐阳光、天娱、艺术玩家等)等一并划归新的市场主体。潇影集团、金蜂音像等自收自支公司暂不进入新的市场主体,待改制完成后再进行资产和业务重组。当然,对于现阶段具体哪些资产注入电广传媒,特别是高成长的快乐购是否独立上市等,湖南广电高层及各专业机构还可能进一步分析利弊,以做决策。

湖南广电若能顺利实施此次战略重组和整体上市,有望一揽子完成构建新型文化管理模式、推进制播分离、重塑市场主体,并将电视内容制作纳入现代企业制度运营并与资本市场接轨等一系列体制创新任务。

这种密集创新,往往很难一次性完成。其重大意义在于:首先,可使国有广电内容生产单位的产权改革得以实施,建立混合所有制,引入战略伙伴。实践已反复证明,仅靠传统事业体制内的人员是搞不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须先“壮大革命队伍”,引入社会资本。广电行业应放弃以权力为纽带的传统行政事业体制,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吸引专业人才。

其次,可加速帮助上市公司做大效益,既能从根本上缓解电广传媒的债务压力,也可使湖南广电重新取得控股权。市场预期,湖南广电若成功借壳,将内容制作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上市,电广传媒将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传媒第一股”和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蓝筹股。2008年,湖南广电的广告经营收入预计可突破20亿,净利润可达5亿元左右。

电视产业的未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轮改革不同,湖南广电本轮改革是在节目收视与广告创收一路高歌猛进的形势下的一次面向未来的主动“变身”,其愿景目标自然也与前两轮改革有着很大的不同。

14年来,湖南广电每一次产业化、市场化改革,都给业内同仁带来巨大震撼。同样地,湖南广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一轮改革,在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广电机构差距的同时,也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电视业的格局。

由于行业垄断的特性,中国各级广电机构发展产业的内在驱动力普遍缺乏。机制改革(即内部管理机构、人事、薪酬分配及成本核算四项制度改革)较彻底的电视台仍是少数,估计不到总数的10%。

随着品牌竞争的加剧,若严格按企业的全成本核算,比例高达90%的电视台其内容生产已处于亏损状态,且正随着技术升级和市场份额的下降而趋于严重。为了维持业务运转,一些电视机构只好“以网养台”,不仅吃光了有线网络贡献的利润,甚至开始吃起了设备折旧费,造成文化资源大面积浪费。

预计,湖南广电整体上市若能顺利实施,电视业将呈现“两大阵营、三个等级”的新竞争格局。两大阵营是指“上市”与“非上市”两大阵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指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是否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及是否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的差别(竞争力强的跨国传媒机构绝大多数是上市公司);而“三个等级”则是――拥有上市市场主体的电视台为第一等级(“体制改革台”),实施机制改革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的电视台为第二等级(“机制改革台”)和前述的大多数“传统体制台”。

一批创意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机制改革台”有望紧随湖南广电之后,力推制播分离,争取早日加入上市阵营。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激活、融资渠道的拓宽及品牌效应的扩大,出自上市阵营的混合所有制影视机构的原创优质节目,也将大量涌现,中国电视业的命途有望深度变化。

面对新的形势,一些无法自力更生脱胎换骨的各级国有广电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将需要重新思考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问题。是继续扮演计划经济时期“全能政府”的角色、习惯于小格局、高成本、低效率配置文化资源,还是采行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开放心态和发展的理念?

湖南的改革历程,也警示着国内其他电视传媒机构:发展内容产业需循序渐进,并且不能回避体制性矛盾。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大概可依“三步曲”而行:第一步先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激发活力,逐步做强内容生产力,并因此产生对资本的强烈需求;第二步,通过私募股权融资引入战略伙伴;最后再通过公开资本市场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如此操作,或许能事半功倍。

国内各传媒机构管理层应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是壮大内容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我们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把各项可经营性业务或资产简单地捆绑在一起,试图绕开四项制度改革而直接实施重组上市计划。

湖南广电在构建“局管总台、总台控股市场主体”的新体系时,也应注意制度安排的科学性,特别是吸取高校上市公司的经验教训。

中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是事业体制,早年由于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遇到许多障碍,于是决定亲自操刀打造市场主体,试图通过资本运作等在科研成果商品化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但由于对事业体制与企业文化的本质差异认识不深刻,走了不少弯路。曾经有个笑话:某高校企业经理向校长提要求,校办企业也应放寒暑假。

实际上,至今不少高校上市公司除拥有若干技术优势外,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高校概念”在风行数年之后,就无人问津了。虽坐拥数千亿资产、二三十家上市公司,称得上企业家的不过柳传志、刘积仁两人。

同样地,在广电产业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过程中,改革的先行者们仍面临处理好政、事、企三者关系的挑战,尤其在事业性质的总台控股市场主体(包括上市公司)的架构中,仍需要充分考虑到事、企两种组织形态在理念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极大差异。

第9篇:自媒体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一家民营乳企高层主管王周(化名)在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场大规模的兼并重组计划将改变中国整个奶粉业,也许要不了多久,他所在的这家奶企就会在这一轮兼并重组潮中被“吃”掉。

疯传了很久的乳业兼并重组方案细则预计在10月份出台,截至记者发稿,尚未看到相关细则。不过,整个行业都已经预感到接下来政府将有一系列政策出台,强力推动行业兼并重组。

工信部兼并重组方案细则的目标是,力争到2018年年底,将中国市场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左右,前十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超过80%。这意味着,市场上大多数中小企业将不得不进行一轮“大鱼吃小鱼”的洗牌。

培养行业寡头

随着一轮兼并重组潮的来临,这个圈子正变得热闹非凡,蒙牛并购雅士利不过是首演。

8月中旬,蒙牛并购雅士利终于尘埃落定,交易金额124亿港元,雅士利最大的优势是奶粉,并购案吸引了无数好事者的眼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蒙牛奶粉实力很弱,但此次并购极大缩短了蒙牛与竞争对手在奶粉市场上的差距。

记者前不久参加了某乳业冠名地方卫视的一个选秀节目会,在会上,一位从事乳业十多年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说:“这场兼并重组将淘汰大半企业,卖的卖、关的关,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你等着看好戏吧。”

2013年6月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当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9个部委在北京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这份《通知》中,聚集了如此大规模的中央部委,让市场敏锐者嗅到一丝与以往不一样的味道。自6月开始,奶粉市场掀起一个接一个事件,先是奶粉价格反垄断调查、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和奶粉进药房等大事件占据了大量的媒体版面,从中不难发现,几乎每个月,发改委、质检总局和工信部等部门都在高频次地向乳业施政。

在一份流传较广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中,官方将力推通过重组和兼并收购方式让一大批中小企业退出乳业的历史舞台,有媒体报道配套资金可能将超300亿元。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目前国内奶粉品牌有500多个,年产配方奶粉60万吨,但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仅3家,市场占有率在45%左右。

“蒙牛刚买了雅士利。伊利本来就是国企,现在都在猜测三元搞不好会去买飞鹤,光明可能要把贝因美给买了。”王周对记者分析,市场上最惨的是年销售额在1亿?2亿元的小民企,它们都在盘算着谁来买,怎么卖个高价,许可证没了,企业就不值钱了。

小民企人心惶惶的同时,进入奶粉国家队名单的品牌则欢天喜地。上述资深人士说:“国家鼓励小民企卖掉,座谈动员你卖,你卖还是不卖?国家的想法是,这儿一个小厂,那儿一个小厂,天天出问题,管不过来,干脆整合。”

没有人会怀疑官方在重塑中国奶粉行业方面的决心。如今,洋奶粉在一、二线城市的比例已占绝大多数,质量问题和消费者低落的信心,都让官方对等待市场自我调节失去耐?心。

今年3月,来自AC尼尔森的《2012年全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销售婴幼儿奶粉385.18亿元,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四大洋奶粉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2.3%、11.7%、11%和7.7%,合计占据中国婴幼儿奶粉近半市场。

“劲敌”洋奶粉自今年7月开始,便遭遇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8月,6家企业因价格垄断行为共处罚款6.6873亿元,创下中国反垄断罚单金额之最。洋奶粉站在了风口浪尖,而在反垄断调查启动之前,洋奶粉已经陆续宣布降价。

“以前我们还有点价格优势,这一降价,倒霉的还是我们。”王周解释,奶粉其实配方差不多,奶粉里40%是乳清粉的原料,海外的粉比国内便宜,因而基本上靠进口,微量元素价格也差不多。一罐奶粉能卖到100多元,企业就赚得相当不错,卖400元、500元、800元的外资和假外资品牌,赚的是国人崇洋的钱。

根据瑞银的一份报告,2012年,中国进口乳清粉37.6万吨,其中46%来自美国,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其次来自欧洲,法国最大,占15%,中国婴幼儿奶粉企业所用的乳清粉多来自法国。

王周说,中国脱盐用的乳清粉主要来自欧洲,是生产奶酪过程中的下角料,本身成本就比国内低很多,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进口显然划算。如果一批原料有问题,那么无论中资还是外资品牌,只要进了这一批次原料,就都有问题。

王周说:“做奶粉现在和做电脑已经差不多,就是‘组装’,各种原料基本上都从外国进口,质量不会差太多,但问题是,如何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国进民退”

10月18日,工信部奶业兼并方案报批稿显示,国家将从税收优惠、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以及落实土地政策五大方面,对奶业给予支持。

此外,报批稿还做出说明:国家将用5年时间、分两个阶段共淘汰70家左右的企业,按照目前全国127家奶粉企业计算,5年后只剩50家左右的企业。国家将培育形成3?5家大型企业集团,前10家国内品牌行业集中度将超过80%。

业界关心的是,谁会是留下来的行业集中度超80%的前十大?

9月28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下称“乳协”)在首都大酒店召开新闻会,进入推介名单的品牌是:伊利、蒙牛、雅士利、完达山、飞鹤、明一、高原之宝6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知名度较高的贝因美和圣元未能进入名单。

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低的牦牛奶粉高原之宝进入名单,让众人大跌眼镜。也有媒体报道分析,牦牛奶粉定价权在中国,符合国家扶持的原则。

高原之宝相关负责人直言,此次进入名单极大提高了高原之宝的知名度。市场在担忧官方大举干涉乳业,这一轮兼并重组潮,国企会出手把市场上的企业都买了,形成事实上的“国进民退”吗?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在9月28日的新闻会上表示,被推荐的6家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巡视员高伏也说,政府没有资格规定谁是奶粉国家队的成员。

宋昆冈说:“被推荐的企业应该是那些奶源自控率高、生产工艺先进、管理制度规范、产品安全可靠、已建立追溯体系并通过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评价条件和严格要求的企业。”

但“国进民退”的担忧并未因此消除。

由于奶粉品牌在中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各个省、市都有一些自有品牌,也有做得不错的企业,“一刀切”的做法,让这些区域品牌普遍觉得不公平。

一位接近圣元决策层的资深投资人士对《新财经》记者说,这事真正推动起来也很难办,工信部推动兼并重组,钱有没有不好说。另外,政府大力扶持起来的企业,是不是具有市场竞争力?工信部已经开过几次吹风会,很多地方品牌背后都有地方国资委的支持。

“6家有了,但上海有‘光明’,北京有‘三元’,虽然在全国市场份额小,但国资委也给钱,最后兼并重组还是得地方国资委来决定。”上述接近圣元决策层的业内人士说,像那些不大不小的品牌,比如银桥,都是地区品牌,是省里面支持的企业,怎么办?

“现在开始推执行细则,怎么界定谁是最大的,里面的问题也很多。”王周说,按照市场占有率还是按照奶粉的实际销售量?有的企业定价高,一共就卖了20吨,但收益高过卖了50吨的,到底该按照什么来算,各说各的理,一时很难掰扯清楚。

未入选的光明和三元显然不甘心,光明集团在乳协9月28日的新闻会之前,匆匆赶来北京做媒体沟通,其宣传部长称对国家队并不知情,他的解释是,由于光明是农垦系统,和工信部的接触并不多。

而三元则在9月27日突然公告,拟以约15亿元在北京市大兴瀛海工业区投资建设一个年产5万吨的现代化乳粉加工厂项目。三元的奶粉在其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半年报显示,三元固态奶仅3.17亿元,占比仅17%,目前奶粉产能还不足5000吨一年。但如果按照项目预期建设目标,能达到5万吨产能,则可一下子跻身前三甲。

王周所在的企业参加了工信部的吹风会,他说:“尽管已经有几家国企找到投行要买,但老板还在看情况,卖不卖暂时不好说,好在现在政府也不好强买强卖。”

王周的反向思维是,也许这轮兼并重组对民企反而是个机会。他对记者分析道,为什么国企在婴幼儿奶粉市场一直做不起来?国企薪酬体制、决策体制比较僵化,市场竞争力并不强,打不过外企,在很多市场也根本做不过地方上的民企,三元兼并三鹿,已经是业内失败的典型案例。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