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

第1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体验式训练法。此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充分的参与,来获得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体验,之后与参与活动的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并针对自己的缺点改进与提升,提高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常见的具体方式有:培训游戏、素质拓展训练等。

(二)角色扮演。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处理具体的人事管理事务,这种方法常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锻炼、综合技能的训练和潜在能力的挖掘。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实践的效用,使学生能亲身体会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活动、行为,例如:在模拟招聘中,让学生分别扮演HR、求职者的角色;在培训模块中,让学生扮演培训师的角色。

(三)方案设计。先设定具体的要求,让学生依据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需要,设计和撰写方案。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的主题有:人事制度的编制、不同时期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工作说明书的撰写、招聘计划方案的设计、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薪酬结构的设计等。

(四)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本专业所授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中,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知。

(五)校内实训室软件操作。实训室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的、逼真的实践模拟平台,例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其不仅为老师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六)校企合作。学校与各用人单位之间人才交流,为其培养亟需的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服务;用人单位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向教师和学生传授前沿知识。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的现实意义

以上列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经常被其他专业的课程所运用,且实践项目与内容比较陈旧,使得学生常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发挥。

就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和教学的目标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改变,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努力提升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使实践教学对学生更具吸引力,而且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广度,让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同时,不断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大力推广新型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真人密室逃脱

(一)真人密室逃脱的特色

1.更具吸引力

在密室中,玩家将根据情节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探索密室的各个角落,寻找线索、解开各种谜题,最终拿到打开房门的密码或钥匙,离开房间。其别具一格的的方式,可以使玩家在娱乐中学习与成长。

2.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实际工作的操作、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管理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3.效用的广泛性

这个游戏惊奇又刺激,既能启发思维、活动身体,更具参与感与团队协作性。其吸引力在于,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玩家可以在现实中像福尔摩斯那样用智慧解开一个个谜题,从而推动整个游戏的进程。

(二)真人密室逃脱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人员招聘与甄选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有必要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教师先将学生分组,再让学生自主设计密室关卡,每个关卡的线索和提示可根据应聘职位所需的胜任特征设置,最后评出逃脱最快、使用提示最少的小组进行奖励。

此外,真人密室逃脱与人员招聘与甄选相结合,通过将人至于一个情景中,通过特定情景对人行为的观察,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因为一些应聘者,在面试或者心理测试的过程中,常会隐藏其真实想法,从而影响HR对求职者的判断。同时,在评价此类方式的招聘有效性方面,可以从招聘成本、招聘结果、新员工的质量以及招聘渠道、方法四个方面来评价,并结合常用的对所招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估的指标,如:录用比、招聘完成比、应聘比、收益-成本比这几个指标来进行判断。

2.人员培训与开发

真人密室逃脱游戏以其极具吸引力的情景设置,环环相扣的情节,最大程度地锻炼参加者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的经验知识,这是认识的基础与发端,比传统的案例分析、方案设计、角色扮演等实践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学生的体会也更深刻。在这个游戏的环节中,人与人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头脑风暴、团队合作,这样的模式也很适合一些企业做素质拓展培训。

第2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企业实训心得体会

在上海市组织的高校教师企业实训的活动中,我被选派到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

企业实训过程中,根据“微创”公司的安排,我主要在人力资源部的培训模块和招聘模块实习,实训中,牢记启动会上领导前辈们的教诲,“放下老师的身段,深入到实际工作中”,虚心向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员工请教,积极参与完成人力资源部相关具体工作。

因为公司企业的保密机制,可能有很多工作内容,不方便我们知晓,于是我采用了访谈、公司实地考察、旁听培训课程、招聘现场、侧面了解等方式开始了实训。主要体会有:

我感受到微创公司的招聘和培训工作量大,制度非常完善;学习气氛很浓厚,职业规划和培训相联系。培训有助员工的职业技能提升,职务晋升还要以绩效考核为依据;企业员工与高校教师的职业规划发展以及技术等级、职称评定有相通之处;企业员工的考核激励机制节奏更快,员工们显示出负责、敬业、团队合作精神。例如,一线初级员工3个月考核一次、主管级员工半年考核一次,员工的级别越高,则考核周期相对较长,这大概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微创”实训,我曾漫步公司的图书馆、编辑部、走廊、茶水吧等,了解到企业的人文底蕴和“微创”家园的温馨;感受到公司严谨的科学精神;公司还有“高层有约”(与员工谈心)、“同乡会”等活动,严谨之下,气氛轻松,富有欧美文化风范;显示出“微创”宽松、接纳、多元化的企业文化。

我在公司实训中的工作表现,被“微创”评定为优秀。我把“微创人”的工作经历视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通过企业实训,我学习到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职业发展的理念和方法,领悟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学校培养学生素质的相通之处。更加理解了企业用人的标准和要求。做为教育工作者,我深入地思考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有效途径

二、企业要求的学生素质

从“微创”公司的网站上了解:作为行业内的翘楚,公司拥有一套完整的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来保证新员工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系统地接受公司的一系列培训职业发展,企业文化富有人文精神,新员工成长计划让新人具有微创人归属感。

微创人价值观要素:质量、诚信、责任、效率、创新、争先、敬业、协作。

公司设计了严格与完整的招聘程序和选拔流程,对每一个岗位的招聘均设有相应的面试方案。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不断鼓励员工去尝试和挑战自我,致力于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激发员工内在潜力,发展创造、突破自我。公司所青睐的人才必须具备人品和才能两方面。从人品的角度看,看重上进心和悟性这两点。从才能的角度看,除了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通过“微创”的企业实训经历,我总结出以下五点企业需求的学生素质。

第一,实践性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微创公司实习的第一天,公司一位同事对我说:马老师,你想在企业做下去吗?要吃得了苦。

企业看重员工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养,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敬业意识,吃苦耐劳。高职学生应当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比如诚信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执行力等,都是企业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学生教育应注重加强纪律观念、责任意识。

提到公司,很多人会想到“白领”、“杜拉拉”之类的流行词,企业之所以不断的进步,源于内部的激励机制和外部激烈的竞争,因此,让学生了解企业严格的刚性管理和纪律要求,感受企业员工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能够有效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从而提高他们毕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将所学知识创造、灵活地运用到新岗位上以应对工作环境的变化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表现。在微创旁听面试官招聘过程中,发现大专生和硕士研究生可以应聘同一个研发部的职位(这种机会不多),这令我非常受鼓舞,因为我校的大专生的择业面将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技能型的岗位,还有对于科学技术要求较高的研发岗位。大专生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若自学能力强,将所学知识创造、灵活地运用到新岗位上,大专生也许在人才市场上更加受到欢迎。

要想使高职学生跟上时代步伐在岗位迁移中顺利过渡,与新岗位实现良好匹配,就要培养高职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扩展或改变自己的专业和发展方向,以应对岗位的变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第三,创新能力。在学术意义上,只要有点进步就是创新和创造,创新能力需要有积极创新的精神,一般表现在具体工作的执行做法中,或者是新鲜的想法。在企业中,也许创新能力更多地表现在工作活动中,通过提出改进或革新的方案,勇于实践并能调整和评估创新方案,以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创新,表现出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思考,不断进取、追求效率的端正态度。

因此,创新能力是学生进取意志的体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途径。企业不断挖掘企业员工的发展潜力,开拓创新,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责任心的培养。

在工作中,则需要企业员工要有端正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尤其是团队协作精神和个人服从整体的观念;办事迅捷。比如,微创的工作环境,同事们大都以公司邮件的形式进行联系,明确分配工作任务,整个工作环境安静、高效、快捷、团结。

现代企业用人不仅注重能力,更看重其为人、做人,所以,要加强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做事、做人。

第五,综合素质。微创公司中举办多种活动,同乡会、高管有约、演讲比赛等,这要求员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屈臣氏招聘实习生,因为要进行产品推广活动,HR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来看他们的灵活性。不同的工作对人的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

学生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他必然以恰当的方式,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等,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在实际工作中也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首先从学生生源状况分析开始,以我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上海生源有高中生、三校生、自主招生,外地生源高考分数大多数为二本线以上。

因此,高职学生比其他大学生更加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进取性以及融入社会的强烈愿望。这也决定了高职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特点。高职学生清楚自己起点较低,择业压力较大,只有更加努力完善自己,专升本、考证,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高职院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面向企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和谐发展。我从学生工作者的角度考虑,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职业指导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职业指导工作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开设就业指导课和职业规划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使学生找到自己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就业指导教师在礼仪、面试技巧、求职简历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避免学生盲目求职。

专业教学中要渗透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要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中有所体现,以此来加大职业技能培养的力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探索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勤于动脑、通过体验感悟、实践磨炼和自我激励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人格。

第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搭建教学平台使高职学生充分锻炼,企业既是高职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学习的场所,学生在企业学习和顶岗工作期间,可以感受企业独有的文化和精神,使企业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

第三,通过社会实践全面发展能力。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比如班团活动、志愿者、顶岗实习等形式,使得学生增强了沟通与协调能力,明白很多人生道理,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增强了今后就业的信心,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生了解、参与实践实训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后,学生的求知欲将会大大增强、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高,定位准确,学生就业时竞争力就强,就业后岗位适应性好。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在企业经营管理氛围、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明的劳动纪律、积极肯干的劳动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四,举办企业家专题讲座,进行创业教育,增强创业意识。学校聘请在社会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开阔其视野,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通过企业家的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事业挫折,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准备。

第3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应该按旅游行业规范更新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设施设备,完善科技含量较高的旅游信息系统等实训室建设,鼓励学生多练习实践操作技能,缩短入职适应期。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充分利用哈尔滨商业大学经管综合实践中心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优秀的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商大酒店是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实习基地,商大酒店作为旅游烹饪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心,2007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烹饪学院教师直接参与商大酒店经营管理,在酒店成立实习管理部,配合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结合酒店经营实践,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一)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校外实践教学是对校内理论学习的补充与延续。校外实习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长期、稳定的实习单位,有利于学生、学校、企业。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岗位中工作较长一段时间,了解、掌握旅游企业的业务和操作规程,有利于锻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密切与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有关企业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渠道是旅游高等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的关键,也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能为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供平台。旅游企业通过接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可以低成本补充人力资源的空缺,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同时为企业物色优秀人才提供机会,企业还可与学校进行横向课题合作,更新企业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高校要选择专业针对性强、经营管理理念先进、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合作意愿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首选。高校和企业要加强协作,与相关的企业达成共识,找准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利益平衡点,加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感,提升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鼓励企业尽量为学生提供轮岗实习机会,共同建立较稳定、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应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双方要就有关实习事宜按照协议的约定行事。学生的实习地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实习单位所在地应尽量选择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发达地区。实习单位可优先考虑国内外著名的饭店集团成员单位,知名的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使学生有机会学习知名旅游企业(集团)的先进管理经验,为今后工作奠定好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

高校应注重对学生校外实习、实训过程进行监管、考核。学校应该专门安排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的组织、协调。由旅游企业安排适当的岗位以及经验丰富的行业能手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和岗位指导。学生与老师要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应该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实习内容,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做好实习的心理准备。实习单位要对学生做好短期岗前培训。指导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互动,通过现场指导、互联网、电话等多种方式与学生适时沟通,指导学生增强责任心,遵守实习单位相关要求,鼓励学生勤观察,动脑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从容妥善地处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投身于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协调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收集学生对实习基地的评价意见,并对学生进行理性的职业期望疏导和就业指导。学校要综合考察实习学生纪律、出勤、实习证明、实习鉴定、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确保学生实习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学生按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实习活动,及时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结,将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出现的问题认真记录,方便教师及时了解、检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日志、总结和报告等定期批阅,及时了解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认真填写指导教师工作日志,总结工作经验。实习结束,学校可对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证书,进行物质奖励,并请其在学校与低年级学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座谈,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热爱旅游行业及在旅游行业实习、就业的信心。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一个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培训、深造、引进、聘用等途径,打造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队伍。应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训,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学习、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兼职从事一定的旅游实践活动,到相关旅游企业调研,积累旅游行业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科研选题与旅游企业实际紧密相联。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使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密切结合行业实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并胜任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可从国内外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邀请旅游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为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做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开阔师生视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近年来利用承办发展中国家酒店管理研修班机会,举办学术报告会,请发展中国家学员为旅游烹饪学院师生做报告,拓展老师的行业视野与思维方式。

第4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1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54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吸收了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它是我国高校广泛开设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时,初步具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和求职技能,解决了我国企业长期面临的如何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问题,因此,只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使其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增强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提高企业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特点

(一)针对性强。从教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兼顾了理论和实践,对于教学目标,只要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就可以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典型性与拟真性涉及的各个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原理和知识点相互呼应。如果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改变,就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自始至终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

(二)实践性强。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目标来看:它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学科。从古至今,纯理论教学在检验课堂教学成果中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是实际操作,实践能力才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明了自身特点的同时,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决策、判断。

(三)参与性强。参与性作为保证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关键,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实践能力,对促进工作能力也有很大好处。但是这种成效的基础是学生的参与程度,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准确地表达自己个人的意见,以及接纳他人意见。案例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无法代替的教学方法,它对培养学生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实践教学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内容简单、方式单一、观念陈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也不例外。相较于理论教学,学校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以至于大多数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实际效果,缺乏系统规划和安排。学校还是更为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将实践教学仅仅看做是一种补充和辅助手段。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在内容、教学方法中渗入实践教学的意识和手段,更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关的配套措施。我们可以在课堂理论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应用的技能、相关概念和操作示范来及时整理、回忆和巩固并不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并且使其最终服务于实践。

(二)教材及材料选用不佳

从目前书市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来看,种类繁多,选择难度较大,很多教材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内容过于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无法满足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的实用性需求;同时,书市上有些人力资源管理教材过于陈旧,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还有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完全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教材内容,严重偏离中国实际国情,这就使不少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简单

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发展,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应当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四)忽视第二课堂

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存在重视第一课堂、忽视第二课堂的问题,大学教学中的其他专业课程也存在相似问题。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一般被看做是封闭式的,不管是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知识点、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以教师如何来讲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基础,很少考虑到课程的时效性和延伸性,及社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生的最新变化,存在理论教学与社会对接不上等问题。同时,中国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基本是西方国家的案例,往往很少反映中国的国情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五)考核形式简单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考核形式主要是理论考试,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核,但是很少对实验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恰好是因为这种考核形式,让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不低,然而动手能力很弱。这种考核形式,偏重理论考核,忽视了实践考核。

三、解决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主要问题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实践教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核心就是实践教学,首要基础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因此,不仅要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定义,还要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实践教学时间和实践教学环节上都进行增强,尤其是理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踏人工作岗位之后的知识是源于书本但同时是高于书本的。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应有作用。

(二)强化对教材及教学材料的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是因时、因地、因人而不断变化的活动过程,任何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无法满足所有行业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更是要不断地变化才可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单一教材是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求的,所以,必须要强化对教材及教学材料的建设。第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替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不同教材,以后期的实践要求为主。第二,教育者要加强沟通,要根据专业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计划。第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老师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地修改讲义,及时补充更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第四,要深入学校图书馆,建立相关合作,多订购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教材、教学材料,老师指定学生学习并且做相关读书笔记或者论文,从而丰富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运行,产业结构也不断完善,人才流动加深,各行各业都需要很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要想适应这种市场需求,就必须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调整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把“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调整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最终实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1.问答式教学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平铺直叙,要多设计一些“悬念”,多提问,巧提问,多设巧设疑问,注意启发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新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沟通。

此外,在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上的某些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就不一定非要教师“一讲到底”,完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时,教师给出提纲,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接着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尽量富于启发性和思考性,这样有助于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教师根据所反馈的信息再加以补充讲解。

2.讨论式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讨论课的方式进行。但以这种方式上课之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教师要把人力资源管理讨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告诉学生。第二,学生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做准备。上课时,围绕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讨论。第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提炼、总结、归纳。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不仅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标,并且明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首创精神。

3.选择案例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企业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对于从事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起到一个比较好的提炼、总结、归纳作用,然而对于还没有参加过人力资源管理实习甚至还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言,肯定难度非常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不错办法就是选择案例教学法,从而强化学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以及相关理念与思想的理解与认知。

4.选择影视教学法

影视教学法的长处是,形声俱佳,生动直观,能把静态的单一事物或过程转变为栩栩如生的连续过程。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环节的教学中,针对具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环节的视频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把学生很难用一般肉眼察觉到的事物形象地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展示,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从而替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开阔的视野,如此既能够强化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现象感知,又能有助于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认知的飞跃。

(四)重视第二课堂

现代教学提倡走出教室,以更多的渠道直接走向社会和企业。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强化:第一,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学者等人校园演讲和参与教学,让它们成为提高教学实践性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见解和知识。第二,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基地,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参加相关项目的实习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有技能。第三,让学生到企业内部,去企业调查采访、撰写报告,并用视频记录采访的过程,通过编辑后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上分享采访的心得体会。

(五)考核形式多样化,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采用各种措施作为有效的考核形式,建立考核制度,有助于各实践环节的效果最大化。应采用考试成绩与学习成果相结合的考核形式,也就是采用基础知识点理论考试加实践知识点学习成果考核的形式。理论考试采取期末试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比重缩小到50-60%,学习成果考核采取随堂考试、考勤和态度、小组作业情况、个人作业、课堂发言、课内实训报告、课程论文等,其所占比重可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抉择,然而总比重不能超过50%。考核中要不断强化过程教学比重,看重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要用不同的考核形式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效果。

第5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综合能力;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7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2

1 传统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高级管理人才的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等院校是孕育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管理学课程教学是培养管理人才的重要基础,管理学已成为大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如何上好这门课已成为管理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自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管理理论以来,管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综合学科,管理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制约了管理学学科的理论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较传统

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很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按照设计好的多媒体教案和程序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主要的形式。45分钟一堂课的时间里,通常都是围绕教师开展教学过程,教师讲课约占90%,剩下的10%的时间才属于学生。教师将教材基本知识体系结合自身从现实中获取的经验讲授给学生,这种灌输式的单向教学虽然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但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培养,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不能体现出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的特点。而且学生长期被动式接收,保留在他们头脑中的也就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谈不上对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内容不丰富

许多学生甚至一些教师认为管理学课程过于抽象而且空洞,理论性太强,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在教学实际中该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教师觉得这门课程没什么可教的,在讲授管理学课程的过程中,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枯燥简单,较少有实用的案例分析,即使在讲授案例的时候,往往也不能与实际的内容紧密结合,缺乏深度,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内容也使学生不重视此课程。

1.3 教学方法不科学

管理学的主要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独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管理学课程作为管理学门类中的专业课,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大胆体现这门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尝试性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中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相结合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使学生既能系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又能适应竞争市场的要求。

2 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1 加强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

高校管理学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缺乏参与企业社会实践的经验,大多依靠所掌握的纯理论知识进行授课。因此,缺乏实际管理工作实战经验和心得体会,很难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导致教学过程不生动,分析问题抽象不具体,影响教学效果。高校应加强对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在引进管理学教师时不仅侧重其教育教学水平,也应注重其是否具备企业实战经验。加强对这部分教师进行下企业挂职锻炼培训,教师丰富的企业工作心得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聘请相关企业专家串讲,渗入课堂和讲座,对当前企业及社会热点的话题进行探讨,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

2.2 优化教学大纲,规范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能力培养是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指导思想,高校应优化整合管理学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目标,从培养适应社会管理类人才的角度出发,将管理学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设计一套与理论教学相长的实践教学方案,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企业里开辟管理学的第二课堂,促进校企合作,突破课堂界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考察,优化实践教学社会环境,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查,促进他们对企业实际工作环节及流程的了解,让学生真正与企业接触并参与实践,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2.3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行的管理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3.1 案例教学法

第6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

现在,如何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尽管“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面看来好像我国大学生人数太多了,可是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数和质量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不自信。调查表明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

2.不满意,65%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很不满意”或“不满意”。学校急需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从而使之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同时提高学生满意度。

(二)社会原因。

1.不公平。现在在社会上办事,人脉的影响很大,在同一次机会的面试中,你的能力和其它竞争者相比而言差不多,假若你和考官事先就认识,那么这次面试你的胜算就会大大的增加。家庭条件的因素也是存在的,比如现在出现的内定现象,就连我们考公务员这种考试,同样也有这种现象。有50%的人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

2.专业的影响。据统计,2009年毕业生的就业排行,石油工程、工程造价、有机化学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就业率相对而言要高,当然还有设计专业也很吃香。然而电脑、英语,这些人们以前是很好的专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不同专业的失业率也不同,医学方面、教育方面的失业率要明显大。设计、法律等的失业率要小很多。

(三)学校的原因。

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度不够,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相关的职业规划课程,而仅仅是在大四的时候举办少量的就业指导讲座,提供就业信息等一些就业指导,简单地将职业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这样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弱,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专职的职业生涯指导老师,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可操作性的技巧。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确立职业取向的关键时期,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很大。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

要教育学生调整心态,放低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把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要把心态放平,对职业的预期值适时加以调整。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要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应该全面、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通过职业意向测试或参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对自己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弄清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避免职业规划中的盲目性和职业目标的理想化。加强和已毕业校友的联系,交流工作心得体会,从而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另外,通过参加职业意向测试、职业兴趣分析测试,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等,更多地了解职业情况,掌握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自己的职业设计,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高校应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学校要加强实践指导。要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们在求职时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求职压力。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学科特点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给学生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帮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难题,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加强对职业规划教师队伍的培养,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咨询室。高校应挑选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并鼓励相关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考取职业规划师资格证。

(三)开展系统性教育,让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大学阶段的全过程。

高校应从大一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从大一到大四进行系统的指导,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进行与大学生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辅导,以便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积累这方面知识和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学校应遵循将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全程辅导与模块化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出大学四年学校期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全程辅导”。一年级,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者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就业观念,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二年级,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渠道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三年级,指导其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确定未来职业方向,并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四年级,针对择业期间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就业形势、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心理调试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引导其主动走向社会寻找锻炼机会,为进一步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准备。

(四)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就业公平。

第7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刚走出大学校门,我就很荣幸地成为南京岩土工程公司中的一员,怀着自己美好的希望和从零开始的心态,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为了让我们更快地了解公司、适应工作,公司特地从7月14日开始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公司历史沿革、公司组织机构与企业文化介绍、公司领导讲座、各部门负责人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和自身经验的传授、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档案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经过七天的培训,使我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本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企业现状和一些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专业知识等。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非浅、深有体会。

首先,了解公司历史沿革与公司机构、企业文化。

开始培训的第一天就是介绍单位的历史沿革,芮书记介绍得很详细,仿佛带领我们重走过这50多年的风雨,见证企业的进化,也了解到了其中的艰辛。这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今天,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去建设辉煌的明天。

在同一天,张书记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现在的组织机构,使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公司的各大部门及其主要职能,为以后联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铺垫。张书记还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在我工作的3个月来,我感觉公司的工作氛围、人际交往甚至是走在公司的路上都是有激情而又放松的。有激情是因为在工作中能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与技巧,放松则是心理上的,这正是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感觉,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

第二,培训使我对公司主要业务有了基本的感知与认识。

我在公司的档案室工作,在学校学习的也是专业的档案知识,可以说,对于勘察测量这方面来说,我完全是个门外汉。这一次培训,是我第一次系统接触这方面的知识,真是受益不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经过几次专业知识的培训,我大致了解了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大概分为勘察、测量、岩土试验、测试这几大方面,并分别有对应的部门负责。比如说工程师办公室主要负责岩土工程工作,主要有勘察、设计、治理、检验、监测;测试中心主要负责原位测试、桩基检测等等。并且我对其主要工作流程以及一些术语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算不会像刚来的时候一样,连公司的主要业务都不清不楚了。

第三,学习了公司的安全管理与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

用了一天的时间,我们系统学习了安全方面的知识与公司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我想这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知识。我认为其目的就是为了一、保证安全生产;二、提高工作效率、三、提升企业形象。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利益最大化。在这基础上有很多理论的知识与制度,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注意,比如安全,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中我们都要注意安全的问题,比如人走断电、防火、防盗,还有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一些用电安全、人员安全等。这些在实际工作之后可能才能注意到更多问题,并写入制度,是安全管理更加规范。

公司是本行业第一批获得管理体系三标合一的公司,并有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管理方针。在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模式,也就是pdca循环:从play(计划)到do(实施)到check(分析检查)到action(持续改进)。不管是qhsems、ems、ohsms,这一循环始终贯穿其中。仔细看,这一循环也适用于我们生活各方面,这其实也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从好到更好的一个过程。我相信,这个简单而明确的循环会伴随我一生,成为我不断进步的标尺。

2016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新员工入职培训总结报告范文二

转眼间为期一周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已经结束,首先得感谢集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和平台,让刚刚离校入厂的我们感受到了集团给予的重视和关心。增强了大家的归属感,让正处于入职转换适应期的我们更顺畅地完成角色转换,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员。

在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合理安排下,让我们对集团的各部门及各分公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和直观的现场参观。此次的培训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公司概况、企业文化、集团的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人力资源规划与职业生涯、户外拓展训练、军事化训练、质量管理、集团主营产品及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教育、生产现场参观、兰石展馆参观、集团管理制度、职场沟通技巧、时间管理、职业心态辅导及常用公文写作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通过七天的培训,使我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本公司的基本运作流程,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企业现状和一些专业知识。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深有体会。

首先由集团张总做公司概况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兰石从1953年建厂至今的发展历程、市场战略、愿景规划。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陈述了成功所必备的几个条件,让我们不拒小事、不惧大事、受得了挫折、耐得住寂寞。张总语重心长的话语无不深深地教育着在座的每一位新员工。听着建厂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前辈为兰石做出的努力和贡献,那才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对象。仿佛带我们重新走过50多年的风雨,见证企业的进化,也了解到其中的艰辛。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建设辉煌的

明天。使大家士气高涨,信心倍增,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期待。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面向国际市场,以中国制造能源机械装备,塑造名族装备制造业的标杆的企业使命。钻无止境,炼就一流的兰石精神更是深入人心。姜总针对企业文化做了言简意赅的报告,通过认知兰石文化,我们要继续传承兰石精神。使我对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坚定了我发挥专业特长为企业文化建设贡献一点力量的决心。最有意思的还数拓展训练,各种惊险刺激的游戏时而让大家尖叫时而让大家沉默。当所有参训人员通过最后一道毕业墙时,都泪如雨下,这不是因为辛苦或困难,而是为自己的成长喜极而泣。这次拓展训练给了我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更给了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衷心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次机会。如何把这次活动心得落到实处,还有五点感受:

一是要热爱我们的集体,热爱我们的团队,热爱我们的事业; 二是要竭尽所能发挥好岗位作用,岗位优势,不能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而影响了团队集体的进步;

三是要诚信待人,诚信做事,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 四是要有包容心、善良心,允许别人犯错误;

五是勇于接受挑战,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敢于战胜自我。 要知道,只要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关于职场沟通技巧和职业心态方面,兰大何教授和邱教授结合实际案例给了我们精辟的讲解。知道了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五个心态:归零心态、执行心态、合作心态、包容心态、感恩心态。我们要把单

位当做舞台,把同事当做伙伴,把挫折当做存折,把危机当做时机,把障碍看做最爱,要感恩给予我们成长机会的人和事。

七天的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如何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应该是我们当下思考的核心问题。下面是我的几点个人体会:

1、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找准个人定位,适应新的环境。从学校到社会是一个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不适应,但这并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既然我们来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那么就应该明白,我们不再是一名学生,而是公司的一名职员。就应改变学校的散漫,熟悉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纪律性,依次来严格要求自己。

2、着力培养忠诚意识、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意识。既然选择了兰石,就说明我们信任兰石,就要忠诚于兰石。要敢于承担责任,有吃苦耐劳的心态,用自己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3、时刻谦虚谨慎,勤于学习,尽快熟悉本质工作。作为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所以要时刻向前辈虚心请教,认真学习。从小事做起,锻炼自我,实现成长。

总之,此次新员工入职培训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的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而且加强了自我认识,开阔了个人眼界。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努力工作的信心。相信有集团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正确领导,工作岗位上各位前辈的悉心帮助和指导,再加上我个人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干好自己的工作!

2016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短短三天的培训,我们学了许多的知识、领悟了很多道理。而一首《感恩的心》的手语舞蹈,更让我们学会了感恩。感谢酒店为我们组织了这次培训,没有高瞻远瞩的领导,就没有我们的这次学习机会。

说真的,在没有培训之前。我正处于迷茫之中,不知道怎么着手去开展工作。通过三天的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改变了原来的一些观念。使我找到了新的起跑点。

培训的前两天,由人事部周经理给我们授课,让我们了解了酒店的职业道德,酒店从业心理与心态,学习了有声微笑服务与酒店行体规范,酒店礼仪及酒店意识与服务意识,酒店员工手册和行为规范。而且保安部余经理还教了我们许多消防知识。许多都是我们终生受益的知识,既教会了我们做事,还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心态决定一切!我们应懂得批评是金,表扬是银。如果犯错,不可逃避,应正确对待,成年人要懂得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不可消极对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想想我们每天为别人服务,同时也得到别人的服务,所以我们服务于人时,要换位思考,以心换心,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我们的客人,服务周到``````

培训的第三天,人事部周经理组织我们全体新员工去清水弯休闲山庄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烧烤活动。同事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通过这次烧烤活动让同事之间多了一次相互了解的机会,体会到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不必总束缚在酒店的环境里,可以在新的环境中体会大家良好的关系。让大家真正有一种大家庭生活的感觉,感到多么的亲切,并且可以让同事们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增进感情。希望我们全体同仁能够珍惜大家一起工作的机会。

在我没有听这几天课之前,虽然我在工作中也很努力,但我却始终感受不到它们真正的含义,更体会不到服务给我带来多少快乐,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无一不感染着我们当时在座的每一位,让我受益非浅!

最能激起我们活力的是培训课间的游戏,它把我带回了校园时代,我爱这样的培训与游戏想结合的授课方式,它不仅仅是一次培训,更多的是一种分享,一种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我知道这快乐而又短暂的三天注定是我以后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愉快经历,我为自己能有这样的愉快经历而荣幸!这将是我一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再次感谢酒店给予我这样的一次学习机会!

2016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四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中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就是一次挑战,我们能害怕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不能,不会,也不可以害怕挑战。我们之所以培训,目的就是增强我们挑战的信心。我不知道别人通过培训学到了多少,感受到了多少,了解到了多少。只知道通过培训自己感悟颇深。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就是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见过的听过的,没见过的没听过的统统包含在内。

宋老师讲的创新与实践虽说我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不过通过各位干部的发言,我知道那是对我们以后产生影响的一次培训。总结会上各位干部积极发言,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一次培训是成功的。还有一点是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这样一个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机会。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培训,相信大家都学到了很多,可我有一种新的感觉:学到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以前的学习中自己并没有注重某一方面的学习,只是知道老师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从来不管对与错,也从来不管为什么,只是盲目的走路,学习。上大学以后感觉就变了很多,原因很简单:这里的学习不再是片面的,是一种以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方式进行的。只从这一点上说,这就要比以前的学习系统化,毕竟涉及到专业知识。在这里学习越多,感觉以前了解的东西越少,然后就会努力的或者是刻意的去找这方面的书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是越学,感觉自己知道的越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一颗想充实自己的心,有一颗想要学习的心,同时也有一颗向前的心。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自己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所学的用到工作中。

其次在我们的电教理论培训中,于丹教授讲的一段话让我受益良多: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这句话虽然不能说完全体会但至少也回味很多次。他要求我们要干什么?脚踏实地!不管从哪一方面说,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学习中积极的表现自己。也是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的改正。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于丹教授讲座中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它不单单注重那个孝字,同样也注重那个先字。孝字讲的是孝敬长辈,提倡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先字,确是讲的第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往往所缺乏的也正是这种精神,这难道不应该值得我们去注意吗?

再次,在金正昆教授讲的礼仪中,主要是从互动、沟通、形象三个关键词入手,完整的讲解了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所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在交往过程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技巧,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接待礼仪、办公礼仪、公关礼仪的基本行为规范。同时也说明,了解现代礼仪是我们21世纪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掌握的利益规范,熟悉和掌握现代礼仪文化,既是职业特殊性和工作严肃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新型学生干部良好形象的目标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尤其是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了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的变化给人类社交礼仪的内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这种沟通的条件下,实现有礼节的交往,去实现创造人和的境界,这是学习礼仪的意义。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完善自己这方面的不足。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是一种以理论形式的全面培训,也是我们学生干部组建以来第一次综合的培训。在这次培训结束以后,我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把每次的培训都能很好的吸收,是自己的能力以及学习,工作都有一次质的飞跃。

电力人生 起航

今年3月30日至7月30日,根据公司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国网技术学院举办的继电保护培训班。能成为首批培训员工中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也感谢江西省电力公司以及九江供电公司的领导给我这样一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这次培训是在国家电网技术学院进行的。这里是国家电网公司为大力转变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而组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电网实用新技术与新技能应用示范中心。

培训期间,先后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如《企业文化》、《团队建设与沟通协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课如《安全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两票管理》等,并在继保实训室对主变保护屏、线路保护屏、母线保护屏、断路器保护屏等进行了校验和故障查找消除。在这4个月的培训生活中,我的感受很多,收获也很大,以下从学习,生活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次学员培训。

专业知识理论方面

(一)对《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学习。这是继电保护专业的最基础的部分,要掌握故障分析,首先要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可以说继电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对故障分析的重新学习,我对电力系统常见故障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对各种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我发现了故障的规律性,以及继电保护在这些故障的针对性。

(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进行学习。继电保护原理也是继电保护专业的基础,这门课通过对各种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分类,讲述了保护的构成原理,以及各种原理的保护的使用范围,优点和缺点,以及系统中各种保护的配合使用问题。由于我们这些同志绝大部分来自地区供电公司,所以我们主要学习了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保护原理。

(三)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CT、PT)的学习。CT和PT是继电保护专业必须掌握的部分,因为继电保护对一次系统的保护是建立在对一次系统的监视上的,CT、PT将一次的大电流、高电压变为继电保护能够使用的小电流、低电压。通过学习,我掌握了CT二次绕组有好几个,分别供保护、测量、计量用,以及零序电流的采集方法;CT、PT的极性接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保护是否能可靠工作。

(四)二次回路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以前学校重视原理教学,二次回路部分并没有讲。这个月在开始讲二次回路前,我对其进行了恶补,有什么不会的问题,找老师和有工作经验的同学请教,在后来通过上课学习,我对二次回路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二次回路分为控制回路、测量回路、信号回路、调节回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回路以及操作电源系统,现在我掌握比较好的是电源系统、测量回路和信号回路,其他的回路我正在不断的学习中。

(五)学习北京博电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使用。在学习中,既温习了各种继电保护原理,还掌握了测试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对各种保护的测试方法。

继保实训室涵盖了变电站所有的继电保护。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让我们亲自随意动手学习。让我门可以清楚以后自己将从事怎么样的一个工作,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做母线差动保护实验时,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跳闸出口压板和失灵压板全部投上,然后给某条母线加故障,同时使母联开关失灵,然后观察跳闸现象。这个实验在几面保护屏上都有工作,如果在实际变电站里,是不允许这样做的。但在实训室,我们可以放心的做,这样通过观察现象,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就可以学到很多,形成面得知识,而不是单个独立的知识点。

通过这2个月实训学习,让我又从新了解和认识了继电保护这个专业。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了解,更多的是对于从事继电保护的人员应当具有的专业精神和素质。继电保护要求的是快速,准确和精确,不能出一点差错,这就要求我门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认真的对待,仔细在仔细,小心在小心,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整个电网受到巨大的伤害,让企业受到巨大的损失。

企业文化方面

在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历史及发展、公司的企业文化、国网职工职业道德,电力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程等。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什么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它涵盖着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奋斗方向)、战略目标(一强三优)、工作思路(三抓一创)、战略实施举措(两个转变)、发展要求(内质外形)等。我觉得国网企业文化可以给电力员工以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的作用。而发展成现代公司是国网上下统一思想的基础,统一行动的指南,是公司总部、区域电网公司、省公司及各市县公司的统一目标和共同任务,是每一个电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团队建设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在参加了拓展训练和学习了《团队建设与沟通协调》后,我明白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大家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产生1+1远远大于2的效应。

牢记国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让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企业努力工作,一定会有光明的发展前途,企业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明白了这些,我体会到本次培训注入了国网公司对我们的期望,同时也是自己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次宝贵机会。

纪律方面

本次的培训,国网技术学院实施的是半军事管理,制定了详细的纪律,并将每个学员在纪律方面的表现作为量化考核成绩的一部分。5月初,全世界范围的甲型H1N1流感蔓延,学校响应号召,实施了封校和严禁离开济南的政策,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班主任、班委会的管理,服从学校的各种规定,绝不外出。严格遵守国网技术学院得各项规章制度,对每天的早操、上课、晚自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培训期间采取了封闭式,全过程,半军事化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学员在学习和生活纪律上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适应从职工到学员的转变,从平时工作散漫的生活向节奏紧张的学习生活转变。良好的纪律也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生活方面

在丰富学员业余生活方面,国家电网技术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山东做为文化大省、孔孟之乡,其文化底蕴进过五千年的积蓄,是相当深厚的。为了让广大学员了解齐鲁文化,国网技术学院组织我们继电保护班的学员前往曲阜、李清照故居参观。通过导游的讲解,我被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思想深深的吸引住了。并对自己从小就敬仰的一代词宗命运多舛有了新的认识,对她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勇和豪迈气魄相当的钦佩。

骄阳似火的天气,热火朝天的赛场,激情四射的呐喊。学院举办的鲁能智能杯篮球赛给我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印象。它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业余生活,更拉近了之间的距离,使友谊更加牢固,更加长青.

七一前夕,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学院举办了首届新员工培训班党员知识竞赛大型活动,党员们从竞赛中体验到乐趣,也增加了各自的党性修养。毕业晚会让我见识到同学们的多才多艺,更加让同学之间的情谊得到升华,同时也对即将离别的同学,即将分别的老师,即将告别的济南深深的留恋。

结语

培训所给予我的,远不止这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期4个月的学习已经结束了,4个月时间过的真快,刚来学校的时候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转眼间就要离开了。4个月时间不短,我在这里不仅仅学习到了知识,还交到了很多朋友,认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同行,开阔了眼界。马上就要和这个学校告别了,马上就要和这里的朋友离别了,对于我来说,有着对于学校,老师,同学的不舍,更多的是对于以后工作和未来的憧憬,我们都应当有着急不可待的心情,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去大展身手,去用我们在这里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面对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更好的回报对我们满怀希望的老师,家人,同事,去回报对我们有着殷切希望的公司,去回报社会。我们一定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交出一份让国网,让单位,更是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回到九江的这几天,我也在回味这几个月学到的东西,感觉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能力、弥补不足,做好准备迎接更高的挑战,我会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尽最大的努力把技能和业务学的更扎实。在和学员们的相处过程中,我了解到我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通过团队的努力才能使工作顺利完成,随着国网公司的发展,我也会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我会努力成为这个团队中合格的一员,为公司的发展壮大锦上添花,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国网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电力人生,从此起航!现作诗一首,以激励自己:

雏鹰励志 腾飞可期

20xx年7月毕业以后,我进入了江西九江供电公司,在南昌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后,经过考试,我选择了电力修试所。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集体,是一个学习电力生产知识的好场所,更是一个锻炼人的部门。我有幸加入这个大集体,更让我有进步的动力。20xx年3月,那时我还正在继保班轮岗,这时我接到要来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培训的通知,当时我很激动,因为我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去参加培训中的一员,而当我知道我去那培训的是高压电气试验时,心里又有了那么点紧张,因为我还没轮岗过试验班,以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高压试验这一块,怕到那以后跟不上大家的步伐。3月底我从九江来到了山东济南,有幸成为国家电网技术学院的一名学员。转眼间,四个月已经过去了。通过四个月的脱产学习,个人政治思想素养、理论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今后立足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工作大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对新进员工的关怀。

培训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亲临国家电网技术学院检查、指导工作,走入新进员工的中间,同大家亲切握手,热切关心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和生活。

在本次培训班开班之际,国家电网公司人资部方国元副主任亲自参加开学典礼,并做重要讲话,讲话中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希望员工们刻苦努力学习,学得一身好本领,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公司。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月31日,培训班正式上课,首先给我们授课的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处副处长张忠伟,他给我们主讲的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引古喻今和一些事例来说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深刻详细的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奋斗方向等内容,并在最后介绍了助你成功的十个习惯和少走弯路的十条忠告。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我们得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它就如同一根纽带,纽带的一头系着企业,另一头系着员工,两者的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力量,能够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月1号,给我们授课的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曹丽霞老师,他给我们主讲的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刚从大学毕业走入社会的我,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通过这一节课,我重新审视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对自己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

2号和3号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团队建设与沟通的理论培训和拓展训练。从这两天的培训里,我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和团队精神,团队是一群具有相互弥补才能的人,致力于共同的宗旨,努力途径的选择与绩效目标的完成,并且愿意共同承担责任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对于一个团队就如血液对于生命,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的信任,鼓励创新,消除怀疑和不安全感,提高团队的绩效。

在接下来的二十天里,培训的是作为一名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技能,如国网概况及发展规划、应用文写作、电力法律、合同法、安规学习、安全用具使用及紧急救护法、新能源发电技术等等。通过这二十多天的培训,理论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学习到了很多以前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月27日至5月15日,我们进行了电工基本技能、安全基本技能、登高作业、各种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不同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进行了登高方面的培训。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登杆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从这一天的培训中,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都掌握了登杆这项最基本的技能。接下来的两天是电工基本技能和安全基本技能的培训,我们学会了如何做触电急救、灭火和接线等一些基本的技能。作为电力公司生产线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碰到触电的情况,学会触电急救,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而灭火不仅是在工作上需要,在生活上也是必须掌握的。

5月初,我们培训的是电力一次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参数描述。我学的是电气高压试验,即对电力一次设备做各种试验,检测设备的好坏,而掌握电力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才能透彻的理解试验的原理和接线等。而随后培训的是一些基本的试验的试验方法、影响因数和结果分析等,对后来的实际操作部分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四、夯实理论基础,实践中提高业务素质

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模拟训练,我们的模拟训练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电脑上有一个软件,里边详细了介绍了各种设备的结构,并进行拆分讲解。前几天,老师让我们自己好好看下各种设备的结构,由于是多媒体讲解的,并且以图片的形式,之前很多设备都无法看到内部的结构,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更加清楚了设备内部是什么样的,以前存在的很多疑问也都迎刃而解了。然后我们又认真仔细的看了各种电力设备电气试验的原理,即是对之前在教室里学习的基本试验方法的原理的一次复习,之后又认真仔细的学习了各种设备的电气试验的接线,并在一个模拟软件了进行了模拟。

经过了这一个月的模拟训练,我们对各种试验的原理和接线都理解的相当的透彻了,当然,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实践才能出真知,随后我们就到电气试验实训大厅对真实设备做各种试验,将之前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互补充,在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教导下,将碰到的一些问题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点下,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之前的模拟训练容易忽视的一些现场注意事项,通过实际操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最后这二个多月的培训,我系统地掌握了各种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原理和试验的原理、方法等有关高压试验方面的知识,使我更加能够信任将来的工作。

在整个培训中,我们不仅对国家电网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体会,我想更重要的是,在四个月的培训中我们获得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以及在此之间迅速凝聚的团队精神,这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受益匪浅。四个月的培训眨眼就过去了,经过这次培训之后,又使我重新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懂得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挣了多少钱,而在于在自己的岗位上能为公司,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这才是我在我自己岗位上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由此,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一到两年内,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能在自己的部门内成为骨干员工。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再继续向技术专家的方向迈近。而实现这一切,自己本身的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工作的态度,认真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努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才能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前进,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首四个月的培训历程,我感觉非常地充实,这次培训令我终身难忘。我要从小事做起,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前进!(袁辉)

人生在勤 不索何获

从3月31日到7月31日,我们参加了国网技术学院进行的新员工入岗培训。由于这次培训是国网首次举办的,将祖国各地的新学员聚在一起,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不会挡住交流的热情,更不会阻碍友谊的建立。我相信,一个团结大家庭的建立正是这次培训的目的之所在。

培训的内容

这次培训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共课程的学习,通过专家讲授,多媒体学习等教学方式生动而全面地给我们展示了国家电网的企业文化、团队建设。

1)通过深入学习国网公司企业文化,对国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及理念、奋斗方向、战略目标及实施举措、发展要求、工作思路、电网发展战略等有了深入的理解,特别是通过学习员工守则、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以及员工服务十个不准,让大家对供电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有了清楚的认识。通过对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责任文化等国网公司企业子文化的学习,强化了大家对建立统一优秀企业文化必要性的认识。

在学习国网公司概况及发展规划中,对国网公司的结构和经营发展状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全面学习了国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国网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别是深入学习了一特四大国家电网建设的总体目标。

2)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知识、紧急救护和电网反措知识,通过学习安规、安全工器具使用以及紧急救护知识使大家对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电网反措知识的学习,对电网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将有助于指导我们将来进行安全生产工作。

3)通过学习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学会如何建立职业生涯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的各个时期和如何解决职业生涯之路的5个W。通过团队建设与沟通学习,以及户外拓展训练,学习如何组建团队,如何协调好团队来解决各种任务,从而提升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学习电力法和合同法,提高了大家依法治企、依法维权的意识和平等、协商、风险防范意识。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则帮助大家学会如何写作各类公文,从而有助于规范写作、提高大家的写作能力和意识,让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既要学会做也要学会写。

第二部分是专业实际操作学习。实训主要分为电能表检定、互感器检定、电能表现场检定和错接线仿真、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电力营销知识学习。

电能表的检定,主要是学习了单相和三相电子式电能表的校验。需注意的问题:通讯接线要正确,否则会出现仪器与被检表通讯错误,无法读数的问题。并且需要手动录入被检表的参数和设定类别,但在试验中,每个数据得来的原理还是要清晰明确,特别是检定时间的设置,要明确其由来,以便机器发生故障时,能明确正确与否。例如启动时间的计算方法,就是要通过脉冲常数,算出一个脉冲对应的功率值,乘上时间,除以对应等级的启动电流下的功率值,得出启动时间。

由于条件的有限我们学习电流互感器的检定。在练习时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升流器和被检设备接线时同名端要接正确。在使用升流器时需要按被检设备的电流大小选者接线,特别是穿心接线时,穿心扎数需要准确把握,切实达到所需检定电流大小。

电能表现场检定和错接线仿真,首先要明确三相电路的有功和无功计算方式。而且要明确向量图的画法和所代表的含义。现场检定中主要是仪器设定和电流拨片的打开和合上的问题。即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能处于开路的状态。在错接线仿真中,原以为没有基准点,完全通过万用表的测量数据画向量图来判断接线方式,感觉难度很大。而在操作和工作中都是又基准的电压点作为参考。可以快速得到电压单元的接线方式,而后再判断电流的接线,难度也就降低了很多。仿真平台几乎可以模拟全部的错接线情况,在课程要求之外,自己设置了电压互感器回路出现开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等多种情况进行练习,并掌握。

在这次培训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电力营销知识的学习。学校给我们请来了济南供电公司营业厅的班长给我们上课,让我们全面了解国网公司供电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培训认识到,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各类电力客户(商业用户、工业用户、居民用户)对电力产品的需求,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企业本身获取利润,因此其基本任务是使电力需求与电力供给顺利、完美的结合。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是通过交换来完成的。我们也进行了简短的讨论,关于供电公司提倡优质服务的必要性。在现今电力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电力作为商品供销给用户,要使用户用的满意,这就要求我们工作做的认真,服务也要到位。加强优质服务,对外不仅提升我们的服务形象和企业竞争力,对内还能增进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间的和谐、团结。而营业厅作为服务窗口,加强优质服务势在必行,这个讨论虽然简短,却也极大的增强了我们的企业归属感,明白了今后工作中的学习方向。

第8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旅游;知识管理;机理

一、问题提出

选择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职)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高职)两个样本,两校均拥有国内非常齐备的旅游类专业配置,有传统专业,也有新兴专业(如高尔夫)。这几个专业也陆续尝试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结果各不相同。有的非常成功,比如“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的旅专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属于“上海市重点专业和政府奖励专业”的中华烹饪专业,以及依托企业开班的中华“高尔夫”新专业;有的合作步履缓慢,比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体现在以烹饪专业为代表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代表的“自主管理”模式、以高尔夫专业为代表的“借壳孵蛋”模式,这三种情况实际上在高职、中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表现得很普遍。我们不禁要思考:理论上,从知识观、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角度分析,校企合作的绩效与不同专业适应性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二、问题分析

关于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主要的形式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编写特色教材;聘请行业资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等。从知识观分析,学校、企业各有一个知识体系;开发“实训基地”、“实训教材”,聘用“兼职教师”等,实质是对实践技能、知识等稀缺资源的学习和利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校企合作就是校企双方知识体系的对接,合意的合作模式就是有选择地将企业的技能、知识成功内化为学生知识的过程,学生知识的内化程度是衡量校企合作实效性的首要指标。

三、知识内化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知识内化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认知同化论中指出:知识内化是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智力活动,将具有潜在意义的外部新知与其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把新知同化后纳入认知结构,进而转化为已有观念、扩建认知结构的过程。知识内化是通过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元认知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与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特别是教学模式息息相关[1]。因此,在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中合理展示知识选择、加工、转移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感性理性、已知未知的学习经历中逐步内化新知,对破解当前旅游职业教育学用脱节、知识僵化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知识转移内化的机理

(一)知识结构

通过对旅游人的知识结构研究,合格的知识结构包括四种要素和两个层次。旅游思维属于知识结构的内核;基础知识、专业术语、服务技能、服务流程以及旅游知识框架体系则处于知识结构的外延层次。外核层次向内核层次的推进表现为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内核层次向外核层次的反馈则是学生知识应用创新的体现。

不同的旅游专业其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也不同。比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涉及餐厅、酒吧、前厅、客房、宴会与会议、美食与美酒赏析等实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实务。但作为不同类型的旅游专业,在服务心理、社交与职业礼仪、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知识结构上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同构性”。

(二)知识属性

从外在表现形式看,按照是否容易表达和明晰化的程度将知识划分为隐形知识(或模糊知识)和显性知识(或明晰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默会的(tacit)、难以表达、高度依存于个人的经验知识;而显性知识是易于编码和转移,可以独立于特定个人存在。很明显,这种划分方法有很强主观性,与拥有知识源的个体的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

从专业属性看,烹饪、高尔夫、酒店知识的载体是各种形式的餐饮、高尔夫球、酒吧、前厅、客房等有形物品或场所。这类知识以相对静态的模式化的显性知识为主,很容易转移;其中,部分以模糊知识存在但相对固定不变的技能技艺如西餐手艺,尽管是模糊知识,一般通过师徒之间在“干中学”达到传递知识链的目的。而导游服务除了解说基本功,更重要的业务技能是在旅游团队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各种突况和协调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类知识以动态、内省的模糊知识为主,再加之保守行业秘密的类似“行规”的外力作用,其大量知识很难编码化、很难转移。这是导游方向校企合作收效不显著的一种解释。

(三)知识传播

知识传播的渠道包括面对面交流、电话、书面文本、电子文本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显性知识通过电子传播渠道具有覆盖广、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然而一些隐性知识具有难以编码化的特征,必需依赖面对面的渠道实现知识传播。隐性知识传播包括编码化和人际化两种转移方式[2]。

如图1所示,编码化的方式就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书面、口头、音乐、图像等符号,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到知识接收者;知识源的知识影响力首先作用于知识的物理载体,物理载体的影响力再作用于知识的接收者。编码化是促进知识传播非常有效率和节约成本的方式。烹饪、高尔夫、酒店知识的传播借助各种固有的载体,采用的多为编码化的方式。

大量知识具有复杂和难以编码化的特征,需要依靠人性化方式传播。人性化的知识传播方式没有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环节,而是通过知识传播者与接收者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来达到知识转移的目的。如导游服务技能的传播。人性化方式的知识传播效率不及编码化转移方式,所以导游方向校企合作客观上有一定难度。如图2所示。

无论是借助物理载体的编码化方式还是直接传播的人性化方式,传播的效率取决于物理距离、心理距离、知识距离。双方愿意更多的共事可以缩短物理距离;相互信任的增强可以缩短心理距离;双方增加共同的知识基础、培养熟悉的交流方法可以缩短知识距离。

(四)校企合作知识转移内化的机理

校企合作中旅游知识转移内化的机理主要体现在:隐形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结构化;结构知识应用化;应用知识内部化等四个方面,包括知识集约、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等三个过程。如图3所示。

“隐形知识显性化”是企业兼职教师对其现有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比如来自营销部门的企业兼职教师根据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修改客户合同,并开发出新的合同模式就是隐形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对经营数据、客户建议书、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工作成功与失败事例等心得、经验知识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将分类结果存放在总结文件、手册、书或录像带、计算机等存储器中。

“显性知识结构化”是企业兼职教师将显性知识收集和分类,并据此整理成标准模式,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这也是显性知识综合化的过程。“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结构化”属于知识集约过程。知识集约要更有效地服务于知识运用、知识交流和知识学习,知识配置可视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做法是用“知识地图”表示知识的存放场所。企业一般将知识地图存放在企业内部网络上,任何员工都可以随时阅览和检索。员工看到“知识地图”,便可知道企业的知识配置情况,比如,谁拥有知识、拥有什么知识、如何与这些知识的拥有者取得联系等。

“结构知识应用化”是企业兼职教师通过授课或指导实训等形式将隐性知识和结构化的显性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校企合作可以从以下几种交流方式中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交流方式。第一种方式为人与人通过直接交流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授课、讲座或“师徒制”指导实训等。第二种方式为通过网络技术比如电子会议、电视讲座、电子邮件、虚拟团队等进行交流学习。第三种方式为利用知识库,比如利用信息库、企业主页、各类检索、图书馆、书和文件进行学习。采取业务比赛的形式也是“结构知识应用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用知识内部化”是随着实践中知识的运用,学生得出相应心得体会和方法经验,相关知识便被内化为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内部化的结果导致隐形知识储备向实践学生扩展。

从旅游人的知识结构要求出发,完整的专业知识源来自学校和合作的企业。特别是拥有较高知识存量和更高学习能力的员工。从知识内化的效果看,专业知识的内化主要依托于教学方式,辅之以必要的教学知识技能有助于提高知识转移内化的程度。在合作中,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逐渐建立起完整的“专业知识地图”。

五、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一)知识与常识:概念界定上的实用主义

当前知识管理理论的首要的理论缺陷在于对知识的界定不明确。旅游行业区分专业知识、一般常识信息尤为困难。在认识到实践知识也属于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在旅游这样目前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中,大部分靠体力劳动为生的人从事的工作集中在一个或几个非常简单的操作上,而且这样的工作实际替代性很强。相应地,这些人并不拥有难以转移的专业知识。

界定知识是下一步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起点。当前主流研究奉行的“功能主义”逻辑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知识,但是能够以有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尽管用它去吧。功能主义的严重后果就是,教研成果不能自成一体、互为补充。因此,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实践中,首先要依据本校现阶段的认知水平设定一个知识界定的操作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不可把高知识等同于高学历、高职称。

(二)知识合作:优先选择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

优先选择实施知识管理的旅游企业开展合作是成功实行校企合作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现代服务业转化,进行知识创新的旅游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当知识集约和知识应用成为旅游企业日常业务的一环,组织学习成为其企业文化,企业的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保持整合性,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地运用知识创新的结果从而建立起竞争优势。根据知识分散性特征,学校选择多个相关企业合作,各自依据其“知识地图”,选择高知识员工以开放的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进入学校“知识黄页”、“知识库”(知识体系),服务于旅游知识的转移内化。

(三)知识待遇:实现知识资本的高溢价能力

高知识员工不仅是研发人员,在生产技术、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所有处于企业价值链中的人员都有可能具备较高的知识存量。基于其难以替代的异质性、知识投资的专用性和风险性以及工作选择的高流动性等特征,在校企合作中应满足这类高知识员工人力资本最大化增长的需求,实现其资本的高溢价能力。鉴于其工作难以监控和评价,不建议对此类员工采用传统的计件制或计量制的管理方式。

(四)组织设计:实施模块化和扁平组织管理

旅游专业门类多,但知识结构又有某些共通性。所以将学校的任务细化为多个可以独立运作的模块和共同开发的模块。既可以引入外部资源从事各个独立知识模块的开发,又可以在共同模块上集成合作以加快学校知识体系的运行速度。

知识链具有交叉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其惯性运行的动力源仍然是规则和命令。知识管理采用扁平组织减少了中间管理人员,符合知识点的零散分布特征和知识链内在的效率要求。项目团队的队长可以是学校高层指定,也可以是在团队中自然形成,某个成员可能由于其专业知识、个人魅力和取得成就等方面原因成为团队自然的中心。

将高校教师与旅游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汇合,在教学中互相取长补短,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进程是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此外,还要完善校企合作质量标准控制策略。因为有标准、有控制,使有关授课质量的信息明确化、具体化,可有效防止出现“柠檬市场”,有利于建立优质课程和优质专业,这是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第9篇:人力资源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 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环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显著,高技能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以职业教育为中心,面向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每年都向社会企业输出大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那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构建怎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呢?在教学中应强化哪些教育教学环节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因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不同,在这里本文就针对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在这方面进行论述。

由于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国民生活及产业的各个角落,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工作领域日趋扩大,衍生出大量的跨专业人才,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与非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之间的划分界线正在模糊。如从人才的水平层次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从人才知识结构上可分为偏软人才与偏硬人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又可分为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等。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大体上划分为三类:一是软件类,二是计算机应用类,三是硬件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国每年新增高职计算机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分专业的需求大概分布如下:

通过上表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要占总需求量的60%以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虽然比较簿弱,但动手操作意识强、思维活跃,因此我认为高职院校在培养计算机类人才方向上应逐渐向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毕业生的标准是什么,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应具备怎么样的知识水平结构呢?各大高等院校对本专业都有自已的培养目标,我认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精通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专业各方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在各企事业、技术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类相关工作的实用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定位:

1.知识水平。

(1)具备大专文化知识,包括德育、数学、英语、美术等文化基础知识。

(2)系统学习和掌握必备的数字媒体、网络应用、系统维护与信息服务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理论知识。

(4)熟练的微机操作技能和office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工具软件等基础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自学及跟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备一定抽象思维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

(2)掌握一至二项专业技能如平面设计、三维动画、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等。

(3)熟悉计算机相关设备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实操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与自适应能力,技能多样化。

(5)具有准确的语言表达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3.职业素养。

(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

(3)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得相关的行业资格认证。

针对本专业上述人才培养规格方案,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施中早已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尝试,教学方法模式中也能很好地体现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在对学生知识水平层次的构建中开设了大量专业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如专业数学基础(离散数学),硬件系统基础(数字系统电路基础、计算机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等),网络与操作系统基础(通信与网络基础、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Internet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等),程序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等课程。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操训练,实操课均约占总课时量的60%以上,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技能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应用行业执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倡“双证”毕业制度,毕业前期安排学生进入专业岗位实习等活动以增加学生实践经验,锻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适当选择开设政治素质(政治理论课、形势讲座),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素质讲座、专业课程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人文选修课、人文讲座),身体素质(体育、课外活动)等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些教学活动的安排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毕业后学生就基本能适应专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面对社会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上不断标准化、多样化,岗位竞争也日趋激烈,毕业生在面对不断提升的需求标准上依然有许多的不足和缺点,如专业技能基本功不扎实、独立思维能力较弱、缺乏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知识面不足及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等问题,那么当前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在原有基础上也需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通过借鉴同等院校成功的教学经验和自身教学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针对以前“老师教-学生学”教学模式、如何采用更科学的教学手段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等方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建立产学合作“零距离”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产学合作引发教学改革,涉及课程内容的重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变革,目的是与企业人才规格接轨,与劳动就业接轨。充分利用教室、实训室、企业实习场所,做到三个“无缝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现实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重点是把行业职业(准入)资格导入教学内容,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实训计划。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可称为第一课堂学习准备阶段。

理论课内容重组,把行业职业准入资格认证制度做为开设标准,制定更能符合计算机应用专业方向的理论教学内容,方向内容应更加精确,精简内容,与其四面开花,蜻蜓点水,不如重点突破,给学生指定明确的学习方向,构造针对性更强的知识结构。如在数字媒体方向课程的开设中,学平面制作的,在理论内容的开设上只需将与绘画、艺术有关的专业内容精简后,安排合适的课时量教学即可,网络应用方向的课程应只局限于网络的操作实践理论,至于一些理论性强但在实际操作应用又很少的专业知识可适度删减,等等,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的学习有更明确的方向性,技能的掌握更具有针对性。

2.实训教学与现实技术应用对接,可称为第二课堂提高阶段。

所谓实训,就是在学校能掌控的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活动。它集实验中“学校能控”和实习中“技术应用”于一体,突出了现实技术应用性,形成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最为闪光的特色。实训的首要条件是建立职业仿真的实训环境,在硬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那么如何把实训课上好,上出特色,而且在学生中层次不一,有技能水平强的,有技能水平弱的,如何平衡好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我认为实训课在教学安排中首先应注重实训内容的及时更新,其次是实训要求要突出重点,难易程度合理搭配,要照顾大多数普通水平的学生,并积极引导小部分进步快的学生。教师要充分挖掘高职院校教学硬件资源优势,在正常实训内容的安排上要将现实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能操作内容作为主训项目,练熟练精,在课程之外组织一些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如网页、平面、动画创意、影视创作等额外的课程项目,拨出经费,提供设备,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创新活动。在院级、区内外的各类比赛中,我们要奖励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对掌握高超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建立信心。

注重同劳动部门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实施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以国家专业岗位技能考核的鉴定证书来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的成效,并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推动学历证书教育的改革,达成二者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而且在期末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根据不同课程的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相应考核标准,比如在网页、平面、动画创意等着重体现实操技能的课程中,也可以一学期一项设计或一个作品来作为考核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定需达到的最低标准,以此来作为考核学生技能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这样对于一些平时对理论学习方面就很反感,而对技能操作却很有天赋的学生就有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不致于“一棍子全打死”。因为我觉得职业技术教育注重的应该是能力和素质,而非完全是知识。

3.实习场所,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可称为第三课堂巩固阶段。

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条件允许可将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巩固加深课堂中所学习到的技能,学习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开辟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第三个课堂。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充实了实际工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的有机结合。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跟企业的合作并不是无条件上班就可以了,用简单的劳动力来换取工资,而是我们为企业免费输送人才,企业也要切实地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以供他们有机会去施展技能,以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双赢”。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方兴未艾的事业,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职百花园中令人注目、闻之芳香的一朵奇葩。我期望通过本人的论述和教学实践,所涉及的观点和看法,能对我国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懿心.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2]闫宁.高职教育体验式情境课程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