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学研究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院校;建筑;设计
Abstract: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as a certain scale, how to better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s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a problem, this paper first vocational middle school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ocational school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vocational schools; Archite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项目概况
浙江省宁海县地处甬(宁波)、临(临海)地区交界处,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浙江省教育强县。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始建于1985年,是浙江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宁波市首批文明学校,宁海县再就业培训基地。全校现有34个班级,1686名学生,在职教职工百余人,学校目前占地37亩,随着浙江省经济技术产业链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能够直接上岗满足作业要求工人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扩大。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现有校园及校舍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且建筑多年未进行过加固修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已基本无法满足学校的教学用途。在此基础上,修建新校园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新校址选址于宁海县城关跃龙街道溪南范家村旁溪南教育园区内。溪南教学园区规划总用地约470亩。校区规划用地面积100696平方米(约151亩)。基地南面为柔石中学用地,西面为宁海技工学校用地。
二 总规划布局
在规划布局中把教育园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三个学校是其三个组成部分。教育园区的中心地带是三个学校的中心广场,在这里规划设置了三校共享的一些设施。这块中心广场是整个教育园区的“中庭”,同时也是促进三个学校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该公共区域南北侧的两个出入口成为整个教育园区对外的形象入口。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在设计中紧密结合教育园区的规划,充分利用并分析园区内的路网关系和建筑分区布局,由此分析推断校园内的主次轴线和空间序列。在分区布局规划中,首要遵循教学区、实验区、共用设施向中心区域靠拢这一原则,其次将生活辅助设施沿布置,做到教学区与生活区、运动区之间分区明确,以避免各区之间相互交错而产生影响。
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思路、结合学校的使用要求,以及地形特点等各种有利因素,设计前对校园内的功能分区和建筑物组团关系作了合理安排。从学校的使用功能分析,将学校分为教学实验区,运动区和后勤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块,其中教学实验区是学校的主要功能区和核心,其它两部分起配套辅助作用,为核心区服务。教学实验区由教学楼、行政综合楼、图书馆、实验楼等几部分组成。运动区由400米标准田径场、看台、球场等组成,后勤生活区由五幢学生宿舍、师生食堂及后勤设备用房等组成。根据用地情况,三大功能块在平面上按左、中、右并行的方式展开,互不干扰又联系方便,运动区由于大部分需要三校共享,所以与图书馆一起靠近中心区域,以便于其他两校师生使用,教学实验区居中,与运动区及生活区联系均较方便,起到了核心作用,也避免了校园道路对它的影响,生活区靠东面设置,并有其独立的出入口,以避免对教学区产生干扰。
结合主次校门位置的合理安排,在校园空间设计上用轴线和路网来合理组织空间流线,引导人流关系,由于北面的滨溪大道是将来人流集散的主要方位,所以将主校门设在沿路上,前面对着景观带和南门大溪,视野十分辽阔,从入口到校园有坡道解决地形高差的问题,整个地形南高北低,利用地形优势将校园风貌充分展现。南北主轴线位于教学区与运动区之间,并与柔石中学的主轴线相呼应,成为教育园区的另一条南北轴线。学校另在东面和西面设置了两个次要出入口,东校门利用原有道路修建,其对景为体育场馆部分,东校门主要用于生活区出入口,包括食堂的货物运输也从东校门出入。西校门位于园区内的中心广场上,便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作为教学区的出入口,如考虑到将来与技工学校合并,只需将此门去掉,便可连成一片了,与西校门正对的是学校的主教学楼群。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贯穿整个设计的主旨。通过主校门和中心广场,人们可以感觉到校园的整体面貌,雄伟挺拔的主体建筑群,可供师生课间休息、交流的连廊,连廊两侧设有中心花园和楼间休憩绿地。空间的趣味性和导向性都很强。学生宿舍成组布置,并在周围设有休憩、阅读、锻炼场地。行政楼靠近校门,管理、对外联系、停车都比较便利。环境和景观设计是在设计中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结合到功能分区和建筑空间关系,在相对区域中心、入口处、转折点和主要建筑物前部均设置了景观点,以实践以人为本,环境育人,教育育人的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中还利用了周围水网密布的有利条件,将水景引入校园,产生流动的美感。
三 各部分设计
1、图书馆
作为综合性的图书馆,馆内设置了报告厅、阶梯教室、校园网络中心、演播室、舞蹈室和特殊教室,另外还按需加设了校园网吧。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应该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经过测算,实际使用面积约几百平米即能满足,在设计中将原实验楼中与实验室无关的一部分功能转移到图书馆中。在一、二层增加了校园网吧和展览厅,校园网吧可供三校学生共同使用,以便于管理,图书馆的组成内容和体量比较复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楼。图书馆位于独立的一块地段上,它的正面向着运动场,西面连着园区中心广场,视野较为开阔,所以对造型要求较高。在方案设计中综合了多种造型元素,用现代构成的方法组合成一组和谐空间形态,直上二层的大楼梯和前后通透的平台、展厅都显示出它“欢迎、共有、参与”的姿态,表现了公共空间的一种开朗和豁达。图书馆为五层局部六层框架结构建筑,底层层高4.2米,顶层层高7.8米,其余层高3.6米,主体檐口高度26.88米。
2、实训用房
实训用房是职业院校组成中较重要的一部分,功能复杂。除各类实验室外,尚有音、体、美等特殊教室,演播室和阶梯教室、报告厅等。考虑到实训用房的体量较大,图书馆体量相对较小,所以本项目将其中一部分与实验用房实训内容无关的空间转移到图书馆中去,这样,实训用房主要以实训教室为主,其中的机械加工类实验室荷载大,振动大,且噪音对其他用房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中将其独立放置,与教学区分开。在设计中将实训用房与教学楼之间用连廊连接,一起组成完整的教学空间。机械实验楼因跨度大,在设计中采用钢结构拱形屋面,为了使主体造型活跃,并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并前后错位布置,且沿道路延伸方向顺序布置。实验楼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层高3.7米,主体檐口高度19.70米。
3、教学用房
教学楼主要由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组成,在设计中考虑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将教师办公室部分与学生教室一并布置,在方案的设计中也考虑了教师休息区的设计,将教师休息区设置在相对安静的空间处,这样也易于独立管理。教学楼内共设置60间小教室,为了增加空间趣味性,将其分为两幢围合成半开放的内院格局。教学楼西立面正对园区中心广场,所以将它处理成一个呈对称格局的形式入口。教师办公室也有良好的朝向并通过连廊与教室和实验楼有方便联系。教学楼主体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层高3.7米,主体檐口高度19.70米,总建筑面积。
4、宿舍楼
学生宿舍共有五幢,分为两种类新,短的一种每层12间,长的每层20间,每间计划安排7-8人,可居住2400人,学生宿舍均采用单外廊式,每间均配有阳台,端头的用东西阳台,每间配有足够壁柜,卫生间和盥洗室在北面,设置数量根据人数测算。学生宿舍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坡屋面贴英红瓦,以杜绝漏水,隔热也较好。坡屋面经过变形处理有较好的造型效果。立面以灰白二色涂料为主,底层贴仿石砖作基脚,总体在简洁中求变化,取得协调一致。学生宿舍为六层砖混架构,层高3.3米,主体檐口高度19.80米。
5、食堂
食堂位于校园东北角,与东校门相近,运输车辆和货运均从东校门进出,由于处于下风向,可以避免它对教学区和生活区形成影响,食堂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局部四层,学生食堂可分为上下两个,均带有独立的厨房系统,以利于相互竞争,改善质量。学生餐厅主要从南面进出,与生活区和教学区联系方便,可供2400人同时就餐。三层餐厅中间抽柱、屋面采用网架结构,形成较大空间,可以兼作集会。厨房设于东面,通过备餐间与餐厅相连,联系方便又防止串味,厨房的初加工间和库房、职工更衣等统一设在一层,货物通过货梯运至二楼厨房。教师餐厅位于北面二、三层。食堂在造型设计中采用了比较强烈的大块面的虚实对比关系,以取得公共大空间整体感。食堂一、二层高3.7米,三层高3.6米,四层高3.2米,主体檐口高度18.0米。
查看更多《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河南医学研究》编辑部
基础研究
(385)金属硫蛋白1h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许林平 张瑞芳 马臣 樊青霞 买玲
(389)d-二聚体与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食管癌中的价值 汪芳 赵立群
(392)益赛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 马婕妤 陈彦青 李保林
(396)膜联蛋白a2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研究 刘海潮 张水军 郭文治
(399)磷脂酶cε1蛋白在不同部位胃癌细胞中的表达 张伟 栗粟 柴军辉 康海涵 张占东 姬社青 花亚伟
临床研究
(403)c-met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彭春丽 黄玮 万保罗 马嵩
(406)6例双原发癌临床分析 王吉恒 张占东 张永磊 马飞 花亚伟
(409)必兰用于乳牙麻醉效果观察 韩东超 牛志英
(411)抗苗勒氏管激素早期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研究 王瑜 韩玉芬 张晨静 王志勇
(414)省级烧伤网络运行效果评价 苏卫国 牛希华 娄季鹤 邱长虹 陈志坚 李延仓 李永林
(416)地佐辛用于痔上粘膜环切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吕东东 袁峰
(419)picc导管血流感染症状分析与对策 田爱萍
(421)糖尿病患者硅油注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因素分析 刘晓丹 李秋明
(424)单鼻孔经鼻蝶鞍垂体瘤切除术疗效观察及并发症处理 徐丹 张智峰 宗盛华 杨波
(427)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杨燕辉 段继香 王东洋 甘海珍
(429)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临床观察 程静 董铁立 李姗
(43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 王娟 陶华 张慧芝 张颖
(434)鼻声反射对儿童osahs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马菲 赵玉林 程慧娟 刘蕾
(437)38例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黄忠 肖静 赵占正
(44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祖璎玲 张?莉 房佰俊 符粤文 周健 魏旭东 宋永平
(443)浅谈联合用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潘新玲
(446)心理干预对隆乳术患者负性情绪障碍的影响 白娟娟 刘会范
(449)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皮肤恶性肿瘤预防性护理干预分析 程艺 刘会范
(452)侧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肺内ards临床观察 安艳丽
(454)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银娟 史惠蓉
(457)舌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的手术配合 张国玲 原影 刘中华 范志强
(460)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晚期感染 王振 金毅 郑稼 刘珂
&
nbsp; 预防研究
(462)国产hiv抗体尿液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性能研究 刘俊华 任蕴慧 刘丽丽 王光阳 赵文利
(464)郑州某高校女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张丽娜 王凯娟 周彦生 宋传清 张有改 史健翔
(468)洛阳市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可 巴点点 杨菁 李翔 刘淼淼 王新彩
(471)肝癌患者生活方式与饮食危险因素调查 赵永飞 王贵吉 裴迎新 杜晓燕 李超 孙华磊
医药信息
(474)临床医师应知的新抗生素 无
卫生管理
(475)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王慧慧 李向旭 聂伟 关方霞 雷霖 尹姗姗 胡凯
(479)河南省医院床位使用效率分析 张瑜 李芳冰 田庆丰
医药信息
(481)关注肢端肥大症的诊治进展和未来——2012年醋酸奥曲肽微球(善龙)肢端肥大症专家研讨会纪实 无
卫生管理
(482)河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现况分析 尹姗姗 聂伟 雷霖 李立 王慧慧 胡凯 关方霞
(485)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在职业健康管理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苏冬梅 王晶 马良庆 时松和 关方霞
(487)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讨 张月兰 张志伟
(489)河南省城市医院收入结构与动态分析 李芳冰 慕晓 田庆丰
综述
(492)创伤性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变化及作用 宗盛华 杨波 关方霞
(495)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研究进展 李光曦 许建中 田科
(499)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研究现状 王晓涛 翟广 张智峰 陈鑫璞 张风江 刘献志
(503)2012年度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引进奖获奖目录 无
【关键词】学业评价,地方院校,彝族大学生,机制
一、加强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研究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研究,能够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由于受其自身民族文化、家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常会成为教育公平实现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受教育起点的公平并不代表教育公平的全部,其中还包括了受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教育起点实现了教育公平,但是在受教育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享受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公正评价学业成绩等方面很难得到公平对待。通过对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对彝族大学生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教育过程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学改革的力度,使这些学生能够享受到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逐步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正公平。
其次,加强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研究,能够推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开展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工作、充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这些院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一个民族,通过对彝族在校大学生学业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影响彝族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各种因素,制定适合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建构行之有效的学业评价机制,这样既可以为地方院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工作提供借鉴经验,又可以为建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和模式。因此,以地方院校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为例,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推广和应用价值。
再次,加强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研究,有利于地方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业评价是以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的效果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综合评判,对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教师改进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进行研究和改革的目的,既是为了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又是为了改革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弊端,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乐学、善学。有效的学业评价机制不仅可以准确的衡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而且还可以发现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不足,而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学业评价体系,难以为常规课堂教学改进提供有效地反馈策略。因此,以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对深化地方院校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意义深刻。
二、地方院校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的问题分析
(一)地方院校学业评价目的重鉴别选拔、轻诊断激励。在我国,地方院校受应试教育传统的影响,学生学业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鉴别和选拔,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根据综合成绩的高低,划分学生的优良中差的级别,对于评定优良的学生将会获得更多的重视和表扬,而评定为中差的学生往往会成为教师批评和训斥的主要对象。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各类奖项评定选拔时,综合成绩的评级将成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学习中下等的学生通常被排斥在外。这种以鉴别和选拔为主要目的的学业评价,背离了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学业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又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诊断,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动机、改进学习策略。地方院校彝族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成绩往往低于汉族学生。在综合成绩评级和选拔过程中,由于评级较差、难以通过选拔,彝族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情绪,甚至会出现厌学心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重新审视学业评价的目的,转变学业评价取向,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学习诊断功能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激励功能。
(二)地方院校学业评价的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地方院校学业评价方式通常是以单一的考试制度为主,无论是课程学业评价或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其它评价,往往是在任课教师给出相应分数或等级后就基本上结束了这一阶段的评价工作。这个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结果,通常会成为学生期末学习成绩鉴定、各类评优评先奖项的主要依据,而学校并没有将这个评价结果应用于帮助学生分析和发现以往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完全没有发挥出学业评价的发展。学业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系学生学习的过程。地方院校的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没有使学生充分重视学习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效果也没有真切的认识,无法通过考试结果来改进学习策略。特别是对于彝族学生而言,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比单一的终结性成绩评价更有意义。因此,地方院校应切实考虑到彝族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和特点,变革学业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鉴于此,把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理念有助于促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形成一种学习过程决定学习结果的观念。
(三)地方院校学业评价的标准强调共性统一、忽略个性差异。在我国,地方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业评价制度,十分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集中表现为评价内容的统一和评价方式的统一。一方面,学业评价内容的统一。一般来讲,主要是围绕教师、教材和课堂, 将知识技能作为评价内容, 用统一的内容和尺度评价所有的学生。这种内容和尺度上的统一,具有不可规避的弊端。这种评价通常会忽视不同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尤其是彝族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在学习同等内容的情况下,彝族学生往往在上课时忙于记笔记,考试前又要忙于背笔记,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和应用。另一方面,学业评价方式的统一。传统的学业评价主要是以书面考试成绩考评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于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创新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综上所述,这种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多元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能够全面的、多维度的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限制了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开朗、具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建构多维度和多层次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的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学业评价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业评价理念,是建构多维度和多层次学业评价机制的重要前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之中,并被广泛的接受和推广。然而,受传统工具理性评价理念的影响,地方院校学生学业评价活动呈现出单一、僵化的特点。学业评价主体更加关注的是全体学生平均学习成绩的高低和及格率,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人本地位,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和学习水平,而对于评价结果缺少深入分析,相应的评价反馈与改进工作不到位。这对于被评价的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由于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很容易使其产生自卑心理,无法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转变传统的学业评价管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学业评价理念意义深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学业评价变革,需要做出两个转变:一是高校学业评价应具有发展性、个体性、人文性的生命特征,应从科学主义走向人文主义,从知识本位转向生命本位。二是高校学业评价要体现所有学生利益相关者不同的价值诉求,由一元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是建构多维度和多层次学业评价机制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与日剧增,如何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是深化教育改革和确保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彝族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实施学业分层评价。在全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内,根据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通过对这些学生进行深入的调研和,以及在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标准、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这种分层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要确保能够科学、全面的考察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状况,又要确保学业评价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公平性。第二,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考试评价历来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类型,即使在英美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考试仍然被作为大学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为了确保考试制度能够推动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思维定势,提高过程考核的比重,合理分配平时课堂表现、测验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进行有机结合。其次要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指导,通过项目合作与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这类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考核。
(三)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建构多维度和多层次学业评价机制的基本保障。开展学业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的考查,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业评价为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供帮助,也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首先,要建立有效地评价反馈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是学业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学业评价诊断功能发挥的重要保证。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学生学业评价反馈小组,由教学管理部门、教学院分管领导、相关的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小组成员要根据每学期的学业评价结果,深入探讨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尤其要针对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评价情况,分析影响这类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的种种因素,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反馈建议和意见。其次,要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如果说学业评价反馈机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外在退力,那么学业评价激励机制就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动力。建立学业评价激励机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给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教育社会实践、深入企业实习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变革奖学金制度,通过分层学业评价,针对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专门的奖学金评价制度,通过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戎.大学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新西部,2010(6),p159.
[2]王成军.大学生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9),p27.
[3]杨银梅.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业成绩评价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7(6),p69.
[4]刘声涛,刘伟香.我国高校学业评价研究文献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6),p57.
[关键词] 中职 机电一体化专业“金字塔"递进法 教学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制订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的集合体。是包含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有机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以目标体系为导向驱动,以内容体系合理配置具体教学内容结构,以管理体系反馈和调控整个体系信息,以保障体系保证整个体系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在运行中各组成要素既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能相互作用,协调配合,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
“金字塔”递进法在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应用(见图示),能够有针对地进行中职院校实践教学和管理,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打造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第一学期的金工实训――奠定“金字塔”基础层
第一学期里,在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不少于3周时间的金工实训。目的是通过钳工、焊工、车削加工以及铸造、磨削等实训,让学生对其专业将要从事的工作情况及其专业相关的车、钳、铣、焊接等工种的基本操作规程进行初步了解,以增强对其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兴趣。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线切割、电火花、数控及加工中心等加工设备,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专业相关行业的的博大精深和自动化程度。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学习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目标体系是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制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的集合体。在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引导驱动作用。内容体系包括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认证等)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管理体系是指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和。它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
二、第二学期的基础实训――固牢“金字塔”根基层
第二学期里,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要求,安排学生进行金相实验、热处理实验等金属材料部分的实训和材料实验、机械制图测绘、Auto CAD等力学部分的实训。帮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机械性能及力学性能,掌握改变金属材料机械性能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能看懂零件图和装配图,还能测绘零件图和装配图,并掌握在电脑上运用Auto CAD绘图的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和操作能力。
三、第三学期的基础实训――掌握“金字塔”核心层
第三学期里,安排1~2周时间的机械设计基础实训,以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电机线圈绕制和控制实训、单片机实验与实训、PLC实验与实训及Master CAM实训等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电学方面知识的能力及电学方面的动手能力;并通过数控车、铣的动手能力以及切削机床拆装能力的实训,帮助学生加深对机床结构和加工范围的了解;还要进行数控设备的编程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实训,学习、了解并实训UG、Pro/E。有实训和师资条件的,还可安排学生了解并掌握线切割、电火花及加工中心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加工设备的操作实训,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第四学期的技能考证――迈向“金字塔”顶层
第四学期里,最好安排两个月时间的技能考证实训,使每个学生能够考取至少1~2个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劳动技能中级操作证书,以检验学生之前的学习和实训成绩及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从好奇兴趣爱好的转化,提高学生对自己能力结构的认识,增强学生自主调整,深化学习实践的能力。还可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申请考取高级证书。
五、第三学年的专业实训――登上“金字塔”顶层
在整个的第三学年里,学院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劳动技能水平,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和专业对口的合同企业单位实习,以发挥、拓展、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最后的毕业设计,在学院图书馆资料参考和老师的专业辅导提供全力支持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三年所学后获得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实习获取的实践经验,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课题,以使毕业设计与答辩成绩达到最优化。进而保证向社会输出高技能、高素养的职业技能人才。
六、结语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金字塔”递进法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知识结构,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进出的良性循环。但在实践中还需不断完善“金字塔”递进法模式。需根据中职院校各自的师资、实训等条件制定相应匹配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教材,以明确各实习阶段的实习目的、内容、方(下转第82页)法及考核要求,保证实习过程的连贯性、实习阶段目标的递进性;还应建立双师型和高技能技师构成的高质量实训指导教师队伍,以增强实训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盛秀兵.试论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
关键词:地理环境;中学生;体质;比较
中图分类号:G8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115-04
青少年人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第二性征发育的高峰期,不仅身体机能快速增强,而且身体形态也随之急速改变。为此,改善中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已成为国家发展计划的重中之重。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性显著。不同地域居民受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也存在差异。近年来,有关地理环境差异与成人体质的研究较多,但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研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6个沿海城市、8个内陆城市)为调查区域进行测试,旨在了解地域差异与中学生体质间的内在关系,为结合地域特征有针对性的改善中学生体质状况,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9年6月在辽宁省14个市(6个沿海城市、8个内陆城市)中随机抽取城、乡初中二年级各两个班级的平均年龄15岁的学生共计2319人,其中,沿海男生573人,女生494人;内陆男生661人,女生591人。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测量标准及器材均是依据《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中的要求进行,其中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大方面,具体测试指标如下:
(1)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
(2)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
(3)身体素质:立定跳远、1000m(男)、800m(女)、掷实心球(男)、1min仰卧起坐(女)。
1.2.2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组间采用MannWhitney(u)检验,P
2研究结果
从表1、表2可见,沿海地区中学生无论男、女的身高指标均显著高于内陆(P0.05);沿海地区中学生组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显著高于内陆地区中学生组(P
3讨论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不同地域的气象活动,生活环境均会产生较大影响。人类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机体必然要做出不同的反应来适应各种不同的变化,因而形成了带有地域特点的体质类型。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中学生,除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后天的地理环境差异也是对体质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3.1不同地理环境对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身体形态是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和姿势[3]。通常用克托莱指数(身高/体重×1000)来评价身体形态的发展状况。本研究结果与中学生体质健康评分表对照发现,除内陆地区女中学生的体重平均值超重外,其余各组正常。通过对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中学生身体形态的比较发现,无论男女,沿海地区中学生的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均高于内陆,特别是身高显示出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如下:
一是饮食结构的影响。初中二年级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出现了第二性征,且垂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生长发育活跃。同时期对各种营养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在满足自身热能需求的同时,优质蛋白、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也不可缺少,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点。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饮食结构,相对于内陆地区以畜、家禽、粮食、干果为主的饮食结构,沿海地区对海产品的摄入量更大[4]。沿海地区蕴含各种丰富的海产品,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优质蛋白、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二是经济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辽宁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实力对比关系演变的实证考察发现,辽宁沿海6市凭借自身沿海的优势,经济实力方面逐步超越内陆地区[5]。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饮食、医疗、体育锻炼等方面趋于合理。
3.2不同地理环境对中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身体机能是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身体机能也称心肺机能,具体包括心血管系统机能和呼吸系统机能[6]。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全力吸气后所呼出的气体最大量。肺活量是一种常见的反映呼吸机能的指标,它和身高、体重、胸围成正相关[7]。其中体重的影响最大,为排除体重对肺活量的影响,客观评价学生肺活量水平,《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选用了肺活量体重指数。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学生的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较低。针对研究结果显示出的沿海地区中学生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平均值显著高于内陆的原因可能有如下3方面:
3.2.1身体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和胸围呈正相关关系,尤其体重对肺活量的影响最大,体重是综合反映人体质量的指标,其中不仅包含了身高、胸围等形态指标的共同作用,表现出人体胸廓大小的情况,还存在着肌肉系统和脂肪变化的因素[8]。调查结果显示,沿海地区中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内陆地区。可以证明,沿海地区中学生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高于内陆地区中学生,身体形态占优是影响因素之一。
3.2.2体育锻炼方式的影响人体运动时肌肉产生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频率加快[9]。同时,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调节活动的加强,刺激了膈肌、肋间外肌、胸锁乳突肌、背部肌群和胸部肌群的收缩,使得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发达的心肌收缩能力能够增强人体呼吸时的深度,而呼吸肌力量是影响肺活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讲,耐力好的人肺活量指数也高。以往研究表明,游泳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肺的容量[10]。沿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游泳运动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1000m跑/800m跑测试用以评价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本研究显示,沿海地区中学生的男1000m,女800m成绩均显著高于内陆地区中学生,这表明沿海地区中学生的呼吸肌力量好于内陆地区中学生,这可能与沿海地区中学生长期进行游泳运动的原因有关。
3.2.3空气质量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大规模兴起,交通运输工具成倍的增加空气质量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被排放到空气当中。而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m3。因此,空气质量的好与坏对肺部有着直接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沿海城市在海风的作用下空气流通较快,同时海水还会吸附一部分空气中的杂质,所以空气质量成为沿海地区中学生组肺活量与肺体指数显著高于内陆地区中学生组的原因之一。
3.3不同地理环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是人体肌肉活动基本的能力表现。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肌肉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且与肌肉工作时的能量供应、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以及神经调节能力有关[8]。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本研究主要对身体素质中的力量素质(立定跳远、男子掷实心球和女子仰卧起坐)和耐力素质(男子1000m跑和女子800m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的沿海地区中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内陆地区的原因如下:
一是蛋白质摄入量的影响。蛋白质是细胞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要素。被誉为“生命中第一重要物质”[11]。海产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多属于易消化蛋白质。由于海产品蛋白质组成松弛、易于变形,水和性好,食用后极易被机体酶作用、消化、吸收率也高。从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来看,海产品的蛋白质多属于优质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接近于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模式,营养价值较高[12]。因此,地处沿海,能够更多摄入海产品中优质蛋白质是沿海地区中学生身体素质好于内陆地区中学生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是体育锻炼方式的影响。中学生的锻炼方式基本以韵律操、球类、游戏等,此种锻炼方式虽然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柔韧性和灵活性,但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还是很难提高。沿海地区的中学生借助其地理优势经常会进行游泳运动。而游泳对人体有着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健康效益。水的浮力可以为血液循环创造良好条件,并使全身肌肉充分锻炼平衡发展;水的阻力可以增加骨骼肌的力量和体积;水的导热性能可以消耗人体多余热量能够促进代谢和消化机能的提高;水的低温能改善体温调节机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13]。因此,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会对沿海、内陆地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4结论
沿海地区中学生身体形态均处正常范围,而内陆地区女中学生有超重现象;受不同地理环境、蛋白质摄入量、空气质量、体育锻炼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中学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指标均显著好于内陆,但均未达到优秀水平,处在良好、及格范围较多。提示,内陆地区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的中学生除加强体育锻炼外,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食用能够提供更多优质蛋白、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的海产品。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2011-7-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EB/OL].[2011-8-20]./front/news. dotag=shownews&type=3
[3]蔡志强,高洁,杨光.代谢综合征与大学生体质现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1):142-144.
[4]陈华.海岛与内陆3~6岁幼儿体质地域特征与饮食结构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13-515.
[5]徐雷,白玲.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地区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演变[J].渤海大学学报,2010(5):100-104.
[6]孙庆祝.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6.
[7]曾红卒,谢谦梅.大学生体质健康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8]郭建萍.2007年太原市城区12~16岁少年儿童肺活量及与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6):520-521.
[9]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10]刘亚云,黄晓丽.游泳运动[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
[11]刘士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全典[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3.
[关键词]医学 实践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50-02
教学质量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一所拥有医学教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教学质量同样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生命所系。2013年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原广西工学院合并组建广西科技大学,成立了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为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特别是在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医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所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即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是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总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由高校建立的特殊的质量管理系统,旨在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强调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性和全员性。同时,通过教学质量保障来实现组织学习,促进组织不断适应新的环境。[1]
二、实践性强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具有许多独特的方面,实践性就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医学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综合。在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2]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经具有实验教学、临床见习、临床技能训练、临床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并且相比于其他专业具有更长的实践性课时,其实验课(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达1∶1,实践教学的人、财、物投入也较大。但在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这一特殊性往往没有被充分认识,从而影响了医学实践教学的质量。自1992年起,我国通过“共建、合并、调整、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多种改革途径,组成了一批拥有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大学,通过20多年的实践,也显现了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的某些不足和缺陷,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重视不够。为了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3],文中强调要大力推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包括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特别对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大学提出明确要求,文中要求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大学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办学,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按照功能相近、学科相关的实验课优化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体系。如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就是建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属4个实验室:即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和医学生物学实验室。其中,形态学实验室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教学实验室融合而成;机能学实验室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教学实验室融合而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由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实验室融合而成;医学生物学实验室由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实验室融合而成。由形态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医学生物学实验四大模块组成覆盖基础医学全部学科的全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在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我校重组了临床技能实践教学内容,编写和出版了跨学科集教、学、训、考、赛为一体的特色教材《临床实用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临床技能训练,针对性强;同时我们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辅助教材《临床实践技能实训指导手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等,并与后续的临床实习结合在一起,将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加大投入,改善医学实践教学条件
加大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以“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标准建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立形态学显微互动教学实验室、网络化机能教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和医学生物学实验室等,构建了网络实验教学体系。投入500万元构建了模拟医院,模拟医院为学生提供了与真实医院环境、情景相似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最大限度做到教学与临床实际需要的“零距离”。开设了囊括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各项临床技能和国家执业医师资格技能考试内容在内的50余项实验实训项目。通过模拟医院平台,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充分而系统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技能教学质量。
(三)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摒弃陈旧性、验证性实验,开发出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更新,积极探索将PBL与RISE等教学法引入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网上医学图片自学自测考试系统,使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打破时空界限、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实现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重大改革,为各学科间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创造客观的条件。改进医学实践教学考试方式,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增加实践教学考试成绩在学生成绩中所占的权重。
(四)构建医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由主管副校长统一领导,教务处协调,医学院全面负责,并设有主管副院长、医学院教学办、系(院)副主任的分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依,有轨可循,在规范运行中保证质量。建立网络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多级互动的实验室工作信息、仪器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和实验教学安排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在实验室管理上发挥较大的作用。
强化各级教学督导功能,医学院和各系(院)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各临床实习教学基地也均有分管领导,并成立科(医)教科负责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专家督导内容包括:检查教学计划和制度、查阅教学档案、考核授课质量、开展示范教学、组织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考核评价学生等,实现对实践教学质量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
(五)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配备高水平的教学师资力量。制订各项教学制度,如实验预试制度、听课制度、评教制度、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多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青年教师实验技能操作大赛,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师资资源,做好临床教师的遴选工作,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
(六)加强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
医学教育的后期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4],应严格临床教学基地准入制度,不断拓宽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渠道。目前我校共有附属医院4家,教学实习医院130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省(区)、市、县三级实习网络,为培养具有高技能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 注 释 ]
[1] 陈玉棍,代蕊华,杨晓江,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14.
[2] 黄孝天,刘刚,梁尚栋,等.基础医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107-110.
为了改变中职生不爱学习的现状以及传统呆板的课堂教学,作为专任教师,我们不断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教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他们懒动手的课堂现状。基于这个教改的背景下,课题组萌发了本课题研究的想法,尝试将递进教学法应用到中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去。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S.布卢姆,在美国J.B.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该理论提出了掌握学习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依据布卢姆及其同事对掌握学习教学实施步骤的论述,掌握学习教学的程序概要为:为掌握学习定标、定向,为掌握而反馈-矫正,为掌握而分等。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给小课题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的对象、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13级平面1班、平面2班和网络班、14级平面班、网络班、动漫班的学生,以13平面1、网络班、14动漫班为实验班,13平面2班、14平面班、网络班为对照班。
(二)研究的目标
尝试通过利用递进教学法,设置多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中能有所收获,改变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邮植僮餍巳ぃ提高学生参加市技能竞赛的成绩。
(三)研究的内容
1. 将课堂的一体化实训目标分割为多个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找得着自己能举手可及或跳一跳就能触及的目标,各取所需,从而提高学习兴趣。2.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实用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逐步完善课堂活动评价体系,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阶段、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1.采用资料收集法、文献法了解当前我国对于递进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支持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2.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一体化教学中学习操作技能的看法、困惑。3.采用课例研究法、集体研讨法,以观摩课等形式进行研讨,探寻设置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做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5月立项到2015年5月结题,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7月)
(1)文献资料研究
课题组深入学习了《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 等有关的文献资料,找到了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也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当前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利用。利用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此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该课题的研究目标、范围、方法等进行了反复思考并作了具体的分析,初步理清了下一阶段研究的思路。
(2)进行调查调研和分析
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设计了前期《调查问卷》。2014年7月,利用学生放假前的时间对13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就分层递进教学法进行前期问卷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回答;9月份对14级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前期问卷调查,两次共发出227份问卷,回收问卷22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100%。
(3)选定实验班,制订研究方案
经过充分的文献资料研究、调研、访谈和讨论,课题成员统一了研究的思路,制订方案,选定实验班。以13平面1班、网络班、14动漫班为实验班,13平面2班、14平面班、网络班为对照班。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实施,在2015年4月份进行总结。通过递进教学,希望能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5年3月)
(1)制定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及操作的具体要点(2014年8月)
1)教学目标分层递进
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相应的教学目标,它包括基本目标、应用目标、拓展目标。
2)教学内容分层递进
为了与教学目标对应,将理实一体化课堂的知识点划分为基本知识点、提高性知识、拓展性知识。基本知识点是最基本、最直接的部分,是专业课必不可少的部分;提高性知识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稍微变转后的部分;拓展性知识是前两者的提升和发散,要求会更高。
3)实训练习分层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目标和内容是分层的,所以实训练习也相应地划分为不同层次:基本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它们层层相扣,由浅入深。基本练习是该专业课中每位学生都要掌握的技能,单一的技能,只需要直接应用知识;提高练习是在将多项单一的技能合并应用才能做出作品的,要求能灵活结合、应用知识点;拓展练习是在灵活应用知识后,进行自我提升的练习,会插入一些课外的知识,以培养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
4)教学对象分层递进
根据分层递进教学需要,教学对象也需要进行分层。首先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以前的学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后将他们分为ABC三层。对于不同层次学生作业有不同的要求,C层次学生只要完成基本练习,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学有收获,有成就感,逐步培养学习和动手兴趣。B层学生要求完成基本练习,收获了成就感后,要求继续完成提高练习,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并努力向A层靠拢。A层学生除了要完成基本练习、提高练习以外,要挑战拓展练习,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提升,这一层次的学生是专业学习和技能精英,一般都比较灵活,接受能力强,应多点要求他们进行创新和创意练习。
5)评价体系分层
在本课题研究的策略中,每一层次的评价都分为A、B、C、D四个等级,A为最高,D为最低。对于C层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练习一半以下的评D;完成一半的评C;全部完成基本练习评B;尝试去做提高练习的评A。对于B层学生来说,只完成基本练习的评D;完成基本练习、提高练习一半以下的评C;完成基本练习和全部提高练习评B;尝去做拓展练习的评A。对于A层学生来说,只完成基本练习的评D;完成基本练习、提高练习一半以下的评C;完成基本练习和全部提高练习评B;完成包括拓展练习在内的所有练习的评A。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被评到A级,主要体现出鼓励学生努力向高一层次靠拢的思路。只要学生能表现出本人的努力,就能争取到评A级。同时,评价分别由学生评价、小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组成。
6)分组合作策略
在将学生划分层次后,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成三人或三人以上小组,由技能较好的组员担任小组长,开展互帮互学,小组内各层次组员互相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互相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也充分发挥A层次的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2)按照分层递进教学策略进行教学(2014年9月)
课题组成员按照计划在实验班的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堂中有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互相进行研究,寻找解决办法。
(3)中期研讨,检查分层递进教学法实施的效果,对分层递进教学法进行调整改进后继续实施。(2014年12月)
课题组教师认真开展研究,将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论文、案例、课例等,并积极编写校本教材。
3.总结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
对照课题方案进行全面总结,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成果汇编工作,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与成效
(一)成果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实训练习,主动向高一层次发展,减少了厌学的情况,也保证了学习的量。(二)成果二:自研究开展以来,学生学风得以改善,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精英学生的技能提高得很快。学生参加省市学科竞赛、江门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的成绩获得突破。2015年参加江门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10人次,参加竞赛的学生全部获奖。(三)成果三:教师的组织教学、教研能力得到了发展。(四)成果四:逐步完善形成一体化教学中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法评价办法,有效地补充了专业教学的评价体系。(五)成果五:撰写了研究报告、论文、课例、案例、反思等,编写校本教材,开展公开课和观摩课。
六、研究的反思
(一)存在问题
(1)由于在教学过程前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在实施过程中明确了不同层次学生应该完成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实训练习,所以容易导致贴标签效应,引起个别学生的抵触情绪。(2)部分A层或B层学生在完成相对容易的基本练习、应用练习后不再主动向更高层次任务挑战。(3)C层次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有应付式学习的现象。(4)在分组进行练习过程中,有些小组长未能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只顾着自己的练习,不能很好地帮助到小组成员。(5)在研究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理论和实施支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难以提炼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脂异常; 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016-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yslipid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ssociat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Method:57 patients of T2DM with NAFL and 55 patients of simple T2DM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serum lipids,blood sugar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wo group were compared,logistic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 to analyze.Result:The triglyceride,fasting insulin,2 h postprandial insulin and HOMA-I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riglyceride,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tin and HOMA-IR we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e factors of NAFL.Conclusion:There are obvious dyslipid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2DM with NAFL patient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yslipidemia; Insulin resistance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发病率明显增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高达17%~23%,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更是高达75%[1]。目前认为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在NAFL及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被认为可能是NAFL的继发性改变[2]。本文旨在初步探讨T2DM合并NAFL与血脂异常、IR之间的关系,为T2DM合并NAFL患者临床防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住的T2DM合并NAFL患者共5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28~67岁,平均(51.3±10.6)岁。另选择同期入住的55例单纯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27~67岁,平均(51.6±1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2DM均符合中国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T2DM的诊断标准,NAFL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关于NAFL的诊断标准[3-4];将其他原因如酒精、药物、甲状腺功能紊乱、妊娠引起的脂肪肝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情况排除在外。
1.2 方法
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血脂指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FPG、2 h 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Ins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脂指标和HbA1c采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公式:FPG×FIns/22.5。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NAFL与血脂、HOMA-IR间的检验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TG、FIns、2 h 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T2DM合并NAFL与血脂及胰岛素指标的关系
以NAFL为因变量,TG、FIns、2 h Ins等为自变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FL与TG(r=0.495,P
3 讨论
NAFL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脂肪过度蓄积为主要特征,其发病与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将NAFL列入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并明确指出IR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5]。研究也显示NAFL多继发于IR相关的肥胖、T2DM、血脂异常等情况,认为IR在NAFL的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而且NAFL患者多存在脂代谢紊乱状态,提示血脂异常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作用[6]。本研究显示T2DM合并NAFL的观察组患者TG均高于未合并NAFL的对照组患者,而HDL-C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研究认为NAFL既能降低胰岛素抑制内源性葡萄糖生成作用,又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当肝脏脂肪含量超过10%时,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量则出现下降[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FIns、2 h 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T2DM合并NAFL患者具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现象及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情况,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除了积极调节血脂外,选择合理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也应视为重要的治疗环节,这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何兰杰,尹采君,周会丽.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流行现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2):141-146.
[2]张秀芳,唐宏霞,董陆玲,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7):2633-2634.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7.
[4]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6):483-487.
[5]张喜婷,胡玲,王宁,等.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C):1332-1334.
[6]黄红革,杨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3):325-326.
[7]张昌龙.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及其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4):2107-2108.
[8]李文斌,李健,张微,等.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血清尿酸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3):220-222.
[9]孙治华.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分析[J].新医学,2014,45(6):412-424.
[10]章怡.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4):124-125.
【摘要】 研究补肾益髓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安慰剂平行对照进行60例患者临床观察,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红蛋白、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水平变化和肝、脾B超。结果:治疗组患者自疗程第1个月起至第3个月结束,各项血液学参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肝脾肿大缓解( P <0.05);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观察与血液参数提高一致( P <0.01);未见副作用。安慰剂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及中医证候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肝脾肿大未见缓解( P >0.05)。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中医; 临床试验, 对照
自1989年以来,我们根据中医“肾藏精生髓、精血同源”理论,用益髓生血颗粒(Yisui Shengxue Granule, YSSXG)在广西高发区治疗β地中海贫血取得肯定疗效。为进一步研究该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疗效的客观性和服用安全性,采用随机、单盲和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在广西高发区进行了60名患者的病例验证,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根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指标制定纳入标准:(1)年龄2~31岁;(2)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100 g/L;(3)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 HBF)>20%;(4)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s, Ret)3%~10%;(5)近半年未服任何抗贫血药物。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有免疫缺陷,肝、肾及血液系统其他原发性疾病者;(3)近2个月有输血或服用其他抗贫血药者。
1.2 一般资料 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在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及百色地区收集符合条件的可评估入选病例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18岁;汉族17例、壮族40例、瑶族2例、布依族 1例; 中间型41例、重型19例。重型患者只在状况极差时才输血。均未使用去铁剂治疗,半年内未使用过任何抗贫血药物。患者均来自边远山区,并均自愿按本研究条件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治疗。
1.3 治疗方法及时间 对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和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进行观察,疗程3个月。益髓生血颗粒由山茱萸、制何首乌、熟地黄、黄芪、鳖甲等11味中药组成,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大兴制剂中心生产,批号20040527, 10 g/袋 (含生药量23.68 g)。用法:2~6岁患者,0.5袋/次,2次/d;6~10岁患者,1袋/次,2次/d;10岁以上患者1袋/次,3次/d,温开水冲服。安慰剂由糊精等组成,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大兴制剂中心生产,批号20040527,10 g/袋,外包装及服用方法、用量与益髓生血颗粒治疗组完全相同。要求纳入病例在观察期间不输血,坚持服药。药物每月发放1次,每月记录其用药量。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Hb、RBC、HBF、Ret等血液学参数;(2)患者治疗前后肝、脾 B超 各1次;(3)患者治疗前及服药1、2和3个月各记录1次中医证候,按临床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CRF)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
1.5 疗效评定 疗效判定标准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并参考第4届国际血红蛋白 基因开关会议提出的标准[2],以Hb、RBC、Ret、HBF上升并且Hb上升大于5 g/L为有效,单纯Ret、HBF上升不作为有效病例。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沈自尹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4]制定。(1)面色萎黄。正常:无面色萎黄, 0分; 轻度:较正常人色黄稍红,2分;中度:面色萎黄明显,4分;重度:面色萎黄、无血色,6分。(2)头晕目眩。正常:无头晕目眩,0分;轻度:偶有头晕目眩,2分;中度:经常头晕目眩,不影响生活,4分;重度:头晕目眩反复发作,不易缓解,6分。(3)心悸。正常:无心悸,0分;轻度:偶有,较快,2分;中度:经常有,活动时重,4分;重度:经常有,休息亦不能缓解,6分。(4)气短。正常:无气短,0分;轻度:偶有,2分;中度:经常有,活动时重,4分;重度:经常有,休息亦不能缓解,6分。(5)倦怠乏力。正常:无倦怠乏力,0分;轻度:偶有,2分;中度:经常有,能一般轻度活动休息后缓解,4分;重度:经常有,休息后不缓解,6分。(6)食少纳呆。正常:无食少纳呆,0分;轻度:食量减少<正常1/3,2分;中度:食量减少>正常1/3,<正常1/2,4分;重度:食量减少>正常 1/2, 6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0.0软件,以原始数据建立数据库,数据以 x ±s 表示,计量资料进行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液学指标检查结果 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后血液指标有明显提高。从第1个月起至疗程结束,患者Hb、RBC、Ret、HBF均明显升高 ( P < 0.01)。安慰剂组患者服用安慰剂3个月后,血液学指标无明显改善。自服药1个月至疗程结束患者血清Hb、RBC、Ret、HBF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 P >0.05)。按西医疗效标准,要求主要疗效性指标Hb、RBC、Ret、HBF上升为有效,治疗组30例中28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93.33%;安慰剂组有效3例,无效27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