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疗的治疗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推拿、理疗、慢性附件炎
1 概述
附件炎是盆腔炎症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多发的妇科炎症之一。
除机体免疫功能外,女性生殖道在解剖生理上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屏障及局部免疫机能,增强了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外阴,阴道、子宫颈的自然防御功能,育龄妇女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落,输卵管粘膜上皮的纤毛向子宫腔方向摆动以及输卵管的蠕动,均可阻止病原体的侵入。但是由于输卵管腹膜腔口直接开向腹膜腔,因此,腹膜腔可间接与外界交通,经由阴道、子宫、输卵管来的上行性感染,均可导致女性附件炎症发生。附件炎的病源体有两个来源:阴道常驻条件致病菌和外源性病原体。主要引起炎症的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笔者多接诊慢性附件炎患者。
2 临床表现
2.1 由于慢性炎症形成疤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月经前后加剧。
2.2 由于盆腔充血,常有月经提前,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痛经等月经不调症状。
2.3 白带增多,多为黄白色粘液状,有时为脓性或水样血性。
2.4 输卵管粘连时可致不孕。
2.5 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乏,病程时间较长时,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周身不适,失眠等。
3 诊断要点
3.1 有急性附件炎病史。
3.2 小腹部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包块、条索状物或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不适感。
3.3 小腹部触压可听到积水声。
3.4 盆腔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包块及盆腔积液。
3.5 诊断困难时,借助腹腔镜检查。
4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子宫内膜异位症相鉴别。
5 临床资料
5.1 纳入标准:.①下腹部及腰部疼痛不适三个月以上者。
②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者。
③B超显象盆腔包块和盆腔积液者。
④伴有全身不适症状三个月以上者。
5.2 排除标准:①急性发作、伴有高热,寒战、休克者。
②患者盆腔结核者。
③盆腔肿瘤及脓毒血症者。
④孕妇。
5.3 病历分组:①推拿理疗组(治疗组)、32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一年,平均病程6个月。
②针灸、穴注组(对照组)、31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病程5个月。
6 治疗方法
6.1 治疗组
6.1.1 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一侧
⑴ 直推患者腰骶两侧。
⑵ 掌揉腰骶两侧至臀部。
⑶ 拇指拨两侧骶脊肌至骶骨。
⑷ 点揉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及次穴,各1~2分钟。
⑸ 拇指理骶脊肌。
⑹ 拳滚背腰部。
⑺ 掌擦腰骶部八穴,以透热为度。
⑻ 双掌在命门及八穴,施振法3~5分钟。
⑼ 直推、分推,轻揉腰骶部。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一侧。
⑴ 掌推腹部正中线及小腹两侧。
⑵ 掌摩腹部。
⑶ 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揉压腹部。
⑷ 拳滚腹部。
⑸ 拿揉腹直肌。
⑹ 轻拨腹直肌及腹股沟内条索。
⑺ 侧掌轻叩下腹部。
⑻ 以腹部正中线为中线,将下腹部分成五条线,在腹部正中线点揉中脘至中极。第一侧线点揉天枢至气冲。第二侧线点揉大横经腹结斜向内至子宫。
⑼ 按揉带脉穴及腹股沟内阿是穴。
⑽ 掌擦两侧腹股沟及下腹。
⑾ 掌振法于下腹及腹股沟。
⑿ 轻滚腹股沟。
⒀ 轻揉腹部,分推下腹部。
⒁ 按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
⒂ 配合下肢放松手法,结束治疗。
6.1.2 物理疗法:
取雪莲浓缩液敷于下腹,腹股沟及腰骶部采用离子导入交替进行,每次30~40分钟。
推拿、理疗相结合,每日一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
6.2 对照组
6.2.1 针炙疗法
⑴ 毫针法:
主方:带脉、中级、三阴交、随症加减:足三里、气海、关元、肾俞、次、照海、阴陵泉、行间。诸穴随症选用,留针20~30分钟,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十日为一个疗程。
6.2.2穴注:
气海、中极、子宫、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选用黄芪或雪莲注射液、每穴1毫升,每次2个穴位,每日一次,十日为一个疗程。
7 疗效分析
7.1 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B超显象无包块,无积液。
②显效:局部疼痛及全身乏力消失,B超显象积液减少。
③有效:全身乏力消失,局部疼痛减轻,按压下腹部及腹股沟可听到轻微水声。
④无效:全身反应稍有减轻,局部疼痛存在,B超显象包块,积液存在。
7.2 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最长3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
对照组:最长3个疗程,最短2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
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附表如下:
8 讨论:
附件炎是盆腔炎症中最常见,最多的类型之一。按其发病过程与范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附件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慢性炎症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急性附件炎多就诊于妇科,笔者治疗以慢性附件炎为主。接诊患者多为腰部及下腹部不适,经进一步检查下腹部及腹股沟有明显压痛、反跳痛、积水声,借助B超可确诊为附件炎。我们采取腰部,腹部相结合;局部,全身相结合;推拿理疗相结合的“三结合”的治疗方法。
推拿手法的外力作用,使腰背部肌肉筋膜松弛,缓解腹肌紧张,剌激交感神经,使腔内平滑肌张力降低。手法中取擦法,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抑制炎性渗出。推法可加速静脉回流,祛淤消肿,提高肌肉的兴奋性。振法最关键的是缓解深层肌肉紧张,松弛子宫阔韧带。促进淋巴回流,解除炎性粘连。
施术中所选穴位,具有补益肾气,温暖下焦,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之功效。结合物理疗法,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治疗期间患者应劳逸结合,勿食辛辣,心情舒畅,讲究卫生,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摘要】 目的 比较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WB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和单纯WBRT对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探讨脑转移瘤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经我院明确诊断的97例脑转移瘤患者(其中肺癌53例,乳腺癌21例,其他类型肿瘤共23例)分成WBRT+SRT组和单纯WBRT组。WBRT+SRT组在全脑常规放疗(36~40 Gy/3~4 w)后给予SRT,4~8 Gy/f,共3~6 f,2次/w。WBRT组在全脑常规放疗(36~40 Gy/3~4 w)后缩野到局部,加量至56~60 Gy/5~6 w。评价两组患者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WBRT+SRT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达到了26.5%和49.0%,总有效率为75.5%,而WBRT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6.7%和33.3%,总有效率为50.0%,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放射治疗过程中,WBRT+SRT组中有2例(4.1%)发生了神经系统功能障碍,WBRT组中有7例(14.6%)发生了放射性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WBRT+SRT组在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方面优于WBRT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WBRT组。WBRT+SRT或许是脑转移瘤比较有优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
恶性肿瘤的脑转移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据统计有大约25%的肿瘤患者的死因与脑转移相关〔1〕。手术切除被认为是脑转移瘤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治疗的限制较多。全脑放疗(WBRT)亦是脑转移瘤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暴露在射线下的正常脑组织体积过大,给予的剂量往往不足,疗效往往不令人满意。同时,脑转移瘤靶区边界一般比较清楚,通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可以使剂量尽可能的集中在肿瘤区域,而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影响较小。国外一些研究者报道称手术切除和SRT均能有效提高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2~5〕。本研究旨在比较WBRT+SRT与WBRT对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的作用并进行毒副作用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经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通过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转移瘤的患者97例,其中肺癌53例,乳腺癌21例,其他类型肿瘤共23例(包括食管癌8例,胃癌6例,肝癌5例,鼻咽癌2例,黑色素瘤2例)。所有脑部病灶均
1.2 治疗方法
1.2.1 WBRT+SRT组 采用左右平行对穿野进行全脑照射:6MV电子线,36~40 Gy/3~4 w,WBRT后根据患者情况休息2 w或紧接着进行SRT。制作X刀专用头罩,患者仰卧于模拟定位机上,64排螺旋CT进行2 mm层厚的连续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到X刀治疗计划系统(拓能TPS),参考MRI T1加权像肿瘤大小在CT定位片上勾画靶区,在GTV边界外放1~2 mm定为CTV,要求90%等剂量曲线包含CTV。采用等中心非共面旋转照射,4~8 Gy/f,共3~6 f,2次/w,每次放疗设4~6个非共面野。
1.2.2 WBRT组 采用左右平行对穿野进行全脑照射:6MV电子线,36~40 Gy/3~4 w,然后根据肿瘤情况缩野到局部,加量至56~60 Gy,共5~6 w。表1 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基本特点
1.3 疗效评价
1.3.1 局部控制率 放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头部CT或MRI以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可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6〕。完全缓解定义为临床和影像学证据完全消失;部分缓解为CT或MRI上病灶的最大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稳定定义为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垂直直径缩小
1.3.2 毒副作用 放疗过程中的急性毒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脑水肿、疲劳、乏力等;晚期反应包括局部损伤、坏死的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加重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两组之间临床特征和局部控制率的比较。
2 结 果
2.1 两组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WBRT+SRT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达到了26.5%和49.0%,总有效率为75.5%,而WBRT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6.7%和33.3%,总有效率为50.0%,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脑转移瘤的毒性作用比较 所有患者在整个放疗过程中均给予甘露醇+激素的治疗,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程度和神经受压症状。97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放疗过程。根据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RTOG) 制定的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分1~4 级,观察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在放射治疗过程中,WBRT+SRT组中有2例(4.1%)发生了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均为1级的恶心、呕吐、头痛,经适当的脱水治疗后好转,WBRT组在放疗过程中有7例(14.6%)发生了放射性相关的并发症,其中3例为轻度的恶心、呕吐、头痛(1级),2例出现了癫痫大发作(3级),1例在放疗后2个月出现了重度的脑水肿,经治疗无效后死亡(4级)。
3 讨 论
手术切除仍然是脑转移瘤最可靠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的限制较多,如肿瘤位于表浅位置,患者一般状况较好,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等,且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放射治疗是脑转移瘤另一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过去采用的WBRT可以有效地杀伤脑转移瘤,但是需要的剂量较高,由于全脑均暴露在射线之下,过高的剂量会导致神经系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剂量过低又不足以控制肿瘤。在1989年,DeAngelis和Posner〔7〕描述了脑转移患者在接受WBRT一段时间以后就发生了“辐射诱导的痴呆”。1980年,Hochberg和Slotnick〔8〕报道了星型细胞瘤放疗后存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英文拼写障碍。还有研究指出中枢系统淋巴瘤患者在单独接受WBRT或是联合化疗后出现了典型的神经系统机能的衰退,尽管这种神经系统的功能退化可能与疾病本身相关,但并不能排除放射性损伤的危险度〔9〕。然而,WBRT可以有效杀灭转移瘤周围潜在的肿瘤细胞,消灭影像学中不能发觉的亚临床病灶,并可抑制新病灶的形成〔10〕,因此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放疗剂量应该严格控制。
随着肿瘤放疗技术的进步,SRT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它具有肿瘤定位精确,靶区剂量高,而周围正常脑组织剂量骤减的特点,这样可以提高肿瘤组织的剂量,同时又能有效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因此,在理论上,SRT与WBRT联用既可以杀灭肿瘤转移灶,又能同时减少周围潜在病灶的发生。Kondziolka等〔11〕首次对WBRT联合SRT与单独WBRT对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作用进行比较,他们认为二者的联合与单独WBRT相比显著地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Andrews等〔12〕报道了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组织的一项有333例患者入组的前瞻性随机研究,他们结论证明:WBRT后给予SRT与单独WBRT相比较不仅能增加转移瘤的反应率和局部控制率,同时亦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获益和更高的卡氏评分。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项此类研究,他们推荐WBRT+SRT是3个以内不能切除脑转移瘤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
本研究对2008年5月以来收集的97个病例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WBRT+SRT组的肿瘤控制率明显高于单独的WBRT组,这与一些国外大型肿瘤中心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本研究中,WBRT+SRT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放疗过程,未见严重的副反应,而且在放疗前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和体征(头痛、头晕、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大多获得了缓解,得到了较高的有效率;同时,还支持WBRT+SRT组的毒副作用较WBRT组减轻,但是由于出现放疗并发症的患者总数较少,因此,确定性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本研究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随访,但是因为此项研究仅开展了2年有余,故对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的研究有待在未来的工作中归纳、总结。至于WBRT及SRT应给予多大的剂量和采用何种分割方式才能使患者的受益最大,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
参考文献
1 Posner JB,Chenik NL.Intracranial metastases from systemic cancer〔J〕. Adv Neurol,1978;19:57992.
2 Patchell RA,Regine WF.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 metastases to the brain〔J〕.JAMA,1998;280:14859.
3 Gaspar L,Scott C,Rotman M,et al.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 (RPA)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thre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RTOG) brain metastases trial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7;37:74551.
4 Muacevic A,Kreth FW,Horstmann GA,et al.Surgery and radiotherapy compared with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olitary cerebral metastases of small diameter〔J〕.J Neurosurg,1999;91:3543.
5 Loeffler JS,Kooy HM,Wen PY,et al.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brain metastases with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J〕.J Clin Oncol,1990;8:57682.
6 Nakagohri T,Asano T,Kinoshita H,et al.Aggressive surgical resection for hilarinvasive and peripheral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J〕.World J Surg,2003;27(3):28993.
7 DeAngelis LM,Posner JB.Radiationinduced dementia in patients cured of brain metastases〔J〕.Neurology,1989;39:78996.
8 Hochberg FH,Slotnick B.Neuropsychologic impairment in astrocytoma survivors〔J〕.Neurology,1980;30:1727.
9 O′Neill BP,O′Fallon JR.The consequences of treatment and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Cognitive function performance status〔J〕.Neurol Oncol,1999;1:196203.
10 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8:1304.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240例胸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呼吸道护理在内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感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满意109例(90.83%),对照组满意75例(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做好责任制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对于降低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胸外伤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97-02
责任制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护理的责任制,深化护理科学内涵,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性格、文化背景等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护理方案,以此来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的护理模式[1]。对于胸外伤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负面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满意度。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将责任制护理应用于胸外伤患者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240例胸外伤患者,年龄12~60岁,男156例,女84例,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78例,血气胸40例,肺挫伤24例,膈肌破裂2例。将患者随机平分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背景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多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病情,每半个小时或一小时测量一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或者早期休克现象,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抢救。患者受伤后需卧床休息,应保持床铺干燥整洁和空气清新,待病情好转后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活动。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患者在面临伤痛时,难免感到恐惧、紧张、焦虑、抑郁,应当多和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安慰、鼓励、解释、劝导等方式安抚患者情绪,增强患者安全感和信心,在患者有疑问或者合理要求的时候,应尽可能满足,以此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疼痛护理:切口的创伤、骨折、韧带拉伤等都会导致疼痛。疼痛容易使神经紧张、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增大。增大了肺炎、低血氧症、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2]。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肋骨骨折的患者用胸带加压包扎胸壁进行固定,为避免胸管摆动对患者造成疼痛,放置胸管的时候动作一定要温柔,同时通过交流、聊天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其疼痛感。必要时候使用口服止痛剂的为患者止痛,止痛剂一般晚上使用,可以促进睡眠,利于病人恢复。每天早晚两次给患者按摩、擦身。每隔一段时间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姿势,可以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③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定时进行雾化吸入以咳嗽排痰,应当尽量鼓励患者咳嗽,并给予协助,取坐位或半坐位,双手扶住胸壁或环抱软枕,嘱其深呼吸几次后缩紧胸腹部,吸气末用力做爆破式咳嗽,将痰咳出[2]。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预防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是预防与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方式。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具有良好的表达性与心理性,以美术为媒介的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作为人类较早发现的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早已被证实并应用。重视美术教育对普通大学生心理的优化与治疗作用、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对普通大学生心理的优化与治疗作用,是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视角,也是高校美术教师或教研者面临的新任务与新挑战。
一、美术教育与美术心理治疗的关系
人类对美术心理治疗的探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在这段发展史中,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于美术治疗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他认为正是通过图像,人类的体验和心理生活的最基本方面才得以表达。美术创作是通向心理察觉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就是对心理进行优化与治疗的重要方式。
心理治疗关注的焦点是个人的精神生活,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恰恰能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的、精神上的信息与内容。一般说来,人们对用美术进行表达的心理防御感较低,容易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绪使用美术的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在美术教育中对普通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优化与治疗,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将内心隐蔽而压抑的负面情绪极早的释放出来,也可以使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内心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关注与开导。美术教育与美术心理治疗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美术教育对普通大学生心理有优化与治疗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教育层面中一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普通大学生,美术教育的任务不是要培养几个艺术家,也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而是要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素养与审美情操,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建设者。美术教育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优化与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审美、锻炼学生的意志、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等。
(一)美术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
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有时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情感教育在现代的教学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应试的学业、求职的竞争,让学生们盲目地在分数与名次面前驻足,而不曾去体味那人间的真情冷暖。一位作家在书中提到:“那些为了考试考前三名、为了夺这个或那个比赛的冠军所花费的汗水和泪水,恐怕灌溉不出一支心灵的花朵。”知识的丰富正面临着心灵的贫瘠,而美术教育在培养与灌溉学生情感方面却有着巨大的优势与潜力。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教育,它不是理性的灌输知识,而是感性的让学生通过心灵去感悟与表达。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力与调节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美术教育能够奏响学生情感的和谐篇章。
(二)美术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
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得到肯定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没有那么多的对错与束缚,学生能够快乐自主的、没有挫败感的进行美术表现,从而获得更多肯定的赞赏与成功的喜悦。因此,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随意的发挥体验快乐;通过自由的表达找到自我;通过作品的认可培养自信。
(三)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多彩的自然、缤纷的生活,那些真、善、美可曾被发现?神通的网络、浩瀚的书海,那些假、恶、丑可曾被排斥?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也就是说,要接收美的信息,必须具备起码的审美条件。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通过美术欣赏与鉴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对于一棵果树;如果专注于它的生长、营养、果实,那是实用的眼光,如果观赏它的姿态、形状、色彩,则是审美的眼光。美术教育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辨别力。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四)美术教育能够完善学生的个性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经讲:“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性格表现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即为个性。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的坚实基础,而不良的个性则是心理疾病的内部原因,个性的优劣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个性是艺术的生命,有了它才能充满生机,富有魅力。美术教育正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之一,因为美术的学习不用生搬硬套那些固定的公式与法则,不会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定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法国大文豪雨果说:“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科学趋同,艺术存异,正是艺术生命之所在。对美术而言,失去个性,即意味着失去了生命。拥有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是生灵活现的,美术的个性特征是美术学习中最珍贵的部分,美术教育能够开启学生施展个性和完善个性的大门。
(五)美术教育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
美术教育有抒绪、缓解心理压力的功能。马克思有过这样的论断:“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与心理上的痛楚。”美术是情感艺术,它通过优美的形式感来调节情绪,它能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通过绘画释放自己的情感,通过手工制作体验生活的乐趣,通过名画赏析理解美、感受美,学生能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以美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人与事。美术的课堂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乐在其中。
三、在美术教育中对普通大学生心理进行优化与治疗的应用
美术作品作为一种既可直接又可含蓄的表达方式和一种自然的潜意识流露,除了它自身所拥有的美学特质外,往往具有心理上的重要意义,能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当抓住这种特点,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创作空间,及时地从学生的绘画作品中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这要求教师在美术教育中通过绘画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指导美术创作促进学生心理的自我完善以及通过长期对学生作品的观察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优化与治疗。
(一)通过绘画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画时所选用的材料、学生画作的构图比例和主题素材等方面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观察与了解,其中通过绘画色彩了解学生心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从色彩了解学生内心是以心理学中的色彩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的,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日常生活中各个领域所使用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心理因素的影响,通过观察学生在绘画创作中的色彩使用,能了解学生大致的心理倾向。
第一,观察学生绘画色彩的色相。通过图1这幅学生自由发挥的作品,教师了解到该生喜欢使用蓝色、褐色和黑色这类偏冷色调的色彩,根据色彩心理学原理,大致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是偏内向、不活泼的性格。同样的根据色彩心理学,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乐于使用红色的同学,性格倾向于激情澎湃、热情开朗。乐于使用蓝色的同学,思想深邃、沉着稳重。乐于使用黄色的同学,性格温和、不急不躁。乐于使用绿色的同学,积极向上、耐心宽容等。这种对学生性格的初步了解对教师把握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优化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观察学生绘画色彩的纯度。除了通过学生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色相,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画作中的色彩纯度对学生性格和心理做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图2为一幅学生自由发挥的作品,从中可以了解到该生喜欢在画作中运用高纯度大面积的单色块进行绘画,这类学生一般偏外向性格,有单纯、活泼、急躁的个性;相反的,有些同学喜欢用较灰的低纯度色彩进行绘画,画面缺乏生机,偏向消极,教师应对这类同学给予更多关注。
第三,观察学生绘画色彩的明度。丰富多彩的色彩表达也体现了大学生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明度高代表了光线足,是自信的体现。画作中阳光照射下的水果与人物,都是学生内心开朗自信的表现。缤纷的花朵、明亮的房间,影射出了学生轻松自在的内心活动。例如上面两幅学生作品,图2的作品较图1的更明亮欢快一些,这类明度强的画作相较之那些画面阴沉的,其作者心理也会更加明朗健康一些。
(二)通过指导加强学生的心理自我完善
绘画心理干预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还可以使学生的形象、自尊和个性等得到自我完善。美术活动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表达和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能让学生对心理进行自我优化与治疗。把美术教育应用于心理优化与治疗中,这种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可以缓和学生情绪上的冲突,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学生创作所完成的作品和学生创作过程中对作品的一些联想,对于维持学生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平衡有极大的帮助。作为教师,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进行心理自我完善,同样可以像进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运用一些技巧与方法。
例如,图3是一个学生在自由创作中画出的场景,自己呆坐在一个空间里,外面的人则正一起快乐地活动,她却与外界隔绝。在美术教育中老师没有忽略这种简单的作品,通过对这位学生所描绘的这个场景了解到了她是一个内心胆怯、自闭、缺乏自信的学生。这时教师在对她的美术教育中,指导她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并给予一些鼓励,让她能在创作中得到自我满足,并渐渐地愿意与人分享和交流,这样就会在心理上给这位学生很大的支持与帮助。学生在这样一种支持性关系的情境下进行美术创作,并在创作中思考与感受,同时运用想象并进行尝试,这些都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情感成长,提升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渐渐地摆脱自己的心理障碍。这位同学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美术方式进行心理完善,从一个自闭、不愿意与人交流的学生转变为一个乐于交朋友、愿意与别人分享的人。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指示与引导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沟通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当然,这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也更多地需要根据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对学生心理进行捕捉与判断,并给予合理的指示与引导。
(三)通过综合分析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进行优化与治疗,这种教育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都非常重要,因为每一方面都能反映出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潜意识,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判断。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美术创作作品,不能只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与了解,也不能只注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自我心理修复,而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创作作品以及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同时,绘画作品的表达不同于普通口头的表达,绘画作品的永久性特点更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追踪式和反思式的了解,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确立集中而连贯的分析与感受。
图4是一个国外通过美术形式进行心理优化与治疗的案例。这是国外一位名叫布兰达的女孩在接受美术心理优化与治疗的过程中所画的一幅作品。布兰达最初每天表现得十分焦虑,但通过检查她没有任何生理原因,随后她接受了通过绘画方式进行心理的优化与治疗。刚开始时,教师让她回忆当她是孩子的时候是如何画画的,并营造了一个轻松的绘画环境,帮助她缓和这种被期待去创作艺术品所产生的恐惧。经过一段时间,她的画作渐渐地出现了很多主题,这其中包括了被羞辱、被拒绝,还表达出了许多沮丧与愤怒。教师通过对她所有作品的综合分析,对她的心理进行了剖析。画作中是布兰达比较明显地反映出其内心的感受画作,表达了周围人对她的轻视与不满,并且看出这些感觉来源于她的男朋友、母亲和姐姐。通过画作,布兰达开始表达而非压抑自己的感受,也找到了她一直焦虑的原因。她通过这种美术的尝试以及教师对她的开导,渐渐地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如同这个案例,教师可以通过美术作品长期对学生心理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指导,这样能有效地通过美术教育的形式完善学生的心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营造轻松环境、多层面解读画作、对画作进行长期综合分析等一系列途径展开对学生心理的优化与治疗活动。
四、结语
关键词: 玉米青贮饲料;制作;利用
玉米青贮饲料柔软,气味酸甜芳香,饲料的适口性好,牲畜喜食,易于消化,是奶牛的好饲料。而且玉米青贮饲料制作方法简便,保存时间长,保存不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易于推广应用,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玉米青贮越来越为各奶牛场重视。但因玉米青贮制作方法及技术环节的失误或不严格,往往使得玉米青贮的质量相差很大,从而对奶牛及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现将玉米青贮调制技术及玉米青贮品质鉴定标准论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1青贮原理
青贮是利用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pH值降到4.0左右,达到对原料进行酸贮的目的。严格地讲是将青贮饲料经过压实密封,内部缺乏氧气,乳酸菌发酵分解糖类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进一步排除空气,分泌的乳酸使得饲料呈弱酸性(pH值3.5~4.2),从而有效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最后,乳酸菌也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抑制,发酵过程停止,饲料进入稳定储藏。此时,原料中的糖分等营养成分损失还不大。
2青贮设备
青贮设备种类很多,主要有青贮窑和青贮塔。青贮窑有地下式和半地下式2种,前者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土质较好的地区,后者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较差的地区;青贮塔适用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国内以青贮窑为多见。青贮窖以水泥面为最好,这既可防渗水又可防透气,还可提高青贮的利用率。青贮池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饲料青贮量、原料的种类、奶牛场每天用青贮量的多少等(以青贮暴露面不超过2d为宜)。大约1m3玉米青贮料重550kg左右,玉米青贮发酵过程中,原料下沉10%~20%。因此,每1m3的青贮料,实际需用1.2m3左右的容积。
3玉米青贮的一般制作
3.1收割
青贮原料要适时收割,最佳时间应在玉米穗乳熟期至腊熟前期、茎叶尚绿时收割,此时收割的玉米青贮营养最丰富。如果收割不及时,会降低青贮料的质量。收割过早,原料的含水量过高,通常在75%以上,制出的青贮料偏酸,酒香味不足,其适口性不太好,奶牛吃得多会引起奶牛酸中毒;收割过晚,青贮料水分少,青贮利用率低,压制时需加水,压制成本加大。压制水分65%~70%为好,因此及时收割与压制时间很关键。收割机械采用专用青贮收割机,这样可以降低玉米青贮的氧化损耗,减少养分损失。
3.2装填压制
玉米青贮料装填前,先对青贮池进行清理消毒,再在窑底铺1层塑料布或17cm厚的垫草(水泥青贮池不用),然后将切碎的原料迅速装入窑内。装料时要防止泥土带进窑内,应先对玉米青贮原料的水分进行测定,青贮料的适宜含水量以用手握紧原料,手指缝漏出水珠而不往下滴为宜。装料时边装边踩,每20cm压紧1次,大型青贮池可用链轨拖拉机或大型铲车压紧。窑装满后要继续装填,等原料高出窑面1m左右封窑。为保证青贮的压制质量,最好拌入青贮菌,具体用量以青贮菌的产品使用说明为准。
3.3封埋
封窑要求紧密,不透风、不渗水。先用塑料薄膜围盖好已装满压实后的原料,最好2层薄膜覆盖,认真检查塑料膜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及时封补好,以防漏气,再加土封盖,封土33cm厚并拍打光滑。封埋后1周内经常检查窑顶,发现裂缝或下陷应立即加土封严。
4开窑利用
青贮原料封埋后,一般经30d左右便可开窑利用(气温高,时间短)。取用时圆窑自上而下逐层取用;长方形窑可先开一端,逐段取用,随用随取。青贮饲料含较多的有机酸,有轻泻作用,开始要让家畜逐渐习惯口味,每次取用后应该尽量减少其与空气接触。奶牛初吃青贮料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喂量应由少到多,并与其他饲料混合饲喂。每头奶牛每天的喂量在12~25kg,产奶量多的牛喂青贮多,不产奶的喂青贮少,具体用量可根据奶牛场草料储备情况和奶牛饲养标准决定,但要讲究均衡饲喂问题。怀孕奶牛干奶期少用,围产期前后7~10d停喂。
5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青贮料的颜色以接近原料颜色为好,品质良好的青贮料呈绿色或黄绿色,质量中等呈黄褐色或暗绿色,品质低劣呈褐色或黑色。正常青贮料有一种酸香味,以略带酒香和水果味为佳;有强烈酸味者含醋酸较多,品质较次;若青贮料霉烂或带了酸味不宜饲喂家畜。良好的青贮料非常紧密,拿到手上又很松散,质地柔软略湿润,茎叶保持原状。若青贮料茎叶黏成一团或烂如污泥或是质地干燥、粗硬为品质不良,不适饲喂家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石蜡治疗 作用 观察 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227-01
石蜡疗法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部形成一层导热的保护层,因其蓄热性强,对患部温热作用强而持久。本人收集了我院收治的142例工伤康复患者石蜡治疗及临床护理资料,通过数据分析对治疗效果与临床护理进行了总结。
1 病例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治疗适应病例142名,男78例、女64例,年龄分布19-58岁,平均年龄42岁。患者中风湿性关节炎46人,烧伤后瘢痕32例,末梢循环障碍26人,腰肌劳损38例。
1.2治疗分组 按照随机表抽样方法,将142名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71例。其中治疗组按照治理适应症给予刷蜡法和蜡盘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红外线热理疗治疗。
1.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
1.4蜡疗方法
1.4.1刷蜡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烧伤后粘连瘢痕、末梢循环障碍病人的患部用平毛刷沾加热到55-65℃的石蜡,在治疗部位的皮肤上迅速而均匀的涂抹若干层,待石蜡冷却后形成一层导热保护层,然后在保护层外涂刷0.5cm厚的石蜡壳,外层用蜡纸或油布盖好,盖上床单或保温的毛毯或棉被。治疗时间30-40分钟,每日一次,每疗程10-15次,一般治疗1-3个疗程。
1.4.2蜡盘法:对腰肌劳损部位较大的可用此法,将已溶解的石蜡倒入铺胶布的盘中,其厚度为2-3cm,待表层石蜡冷却凝结后连同胶布一起取出放在治疗部位,治疗时间30-60分钟,每日治疗1次,每疗程15-20次。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见下表。
2.2观察与护理
2.2.1心理护理: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治疗部位清洁、擦净,严格掌握治疗禁忌症。如体制虚弱、高热、感染性皮肤病,肿瘤、结核有出血倾向患者,局部温热感觉障碍,心理衰竭禁止蜡疗。
2.2.2 治疗中,掌握石蜡治疗时时温度,防止发生烧伤,有不良反应及时护理。
2.2.3 治疗结束后嘱咐患者休息20-40分钟,对出汗过多的病人应补服盐水、饮料。
3 讨论
3.1 石蜡疗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止痛、松弛粘连皮肤、软化瘢痕组织、恢复皮肤弹性、改善关节僵硬程度,并且用过的石蜡和重复使用,经济适用,因此石蜡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具有积极作用。
3.2 从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看,石蜡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烧伤后瘢痕、末梢循环障碍和腰肌劳损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3石蜡疗法的临床护理非常关键。治疗前要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要严格掌握治疗禁忌症,治疗中要掌握石蜡治疗时时温度,防止发生烧伤,治疗结束后要嘱咐患者休息,出汗过多的病人应补服盐水、饮料。
参考文献
[1]郭万学 治疗学 1982年
用法与用量:成人使用他巴唑的初始剂量为每次口服15~40毫克,每日服一次。甲亢患者用此剂量治疗1~2个月后,随着其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服用剂量可改为每次5~15毫克,每日服一次。由于该药对已合成的甲状腺素不起作用,故一般患者用该药后无法立即见效,而是需要其体内已储存的甲状腺素适当消耗后,方可显示其治疗效果。该病患者甲亢症状的改善一般约需2~4周,而要想使其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降至正常水平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不良反应:用他巴唑治疗甲亢,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可导致使用者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甲亢患者发生粒细胞缺乏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甲状腺素可以抑制造血系统的功能,尤以对白细胞的抑制最为明显,②该药对骨髓细胞的毒副作用,可造成粒细胞成熟障碍,产生幼稚粒细胞。一般40岁以上的该病患者使用他巴唑治疗时,发生粒细胞缺乏的几率较高,而青少年患者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这可能与青少年骨髓增生相对活跃,对他巴唑的耐受性较强有关。粒细胞缺乏症的危害在于可降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其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因此甲亢患者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犯而出现发热、咽痛、咳嗽、乏力、颌下淋巴结肿胀、口腔溃疡以及皮疹、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正在服用他巴唑的甲亢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视其为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的警报。临床实验证明,使用他巴唑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约为0.2%~2%,导致粒细胞缺乏症出现的时间多集中于服用他巴唑治疗的4~12周内,也可以说可导致粒细胞缺乏的危险阶段是患者服用该药后的最初1~3个月。长期服用该药还可能导致肝损害,使患者出现胆汁淤积型黄疸和中毒性肝炎。
对于因服用他巴唑治疗甲亢而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在临床上是可以治疗的。当患者的白细胞总数降至4×109/升以下时应让其立即停用他巴唑,并应对其进行隔离防护,同时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还可使用升白细胞药,如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惠尔血等。
尽管如此,甲亢患者在使用他巴唑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1.通常情况下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若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可改用对白细胞影响较小的丙硫氧嘧啶,同时应加用可使白细胞升高的升血胺、鲨肝醇等药物。
2.甲亢患者服用他巴唑后的4~12周是其可能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的危险阶段,在此期间患者应注意监测自己粒细胞的数量,每周至少应复查1次,以便及早发现其可能出现的异常。
音乐疗法的作用
生理作用:音乐是由不同的性质的谐振组成从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振动,音乐可以人体内的呼吸、心率、脉搏、心律以及血压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产生物理上的共振。这种共振主要是指物体固有的频率与外界频率的吻合而产生一种现象,当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和音乐的震动相吻合时,人体内的各种性质的律动将会产生音乐中的共鸣,因此,人体对不同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音乐中不同旋律、速度以及音色、音调会让人体产生共振,从而使人体内的器官协调一致,不仅可以有治疗的作用,而且通过音乐,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功能,从而消除或者改变威胁人体的机制。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功能1。并且通过国外进行研究证明,音乐可以激发人体内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减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以及皮肤的温度升高、血管增加等等,促进人体内稳态。从而减少人们焦虑、紧张,使身心得到放松。
心理作用:音乐的作用主要是音乐的旋律和节拍的不同或者变化,引起人类精神世界的魅力,音乐与医学之间具有本质的关联,正是由于这种魅力对人体身心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调动人们的思维的想象、记忆、等各种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获得宣泄和释放,使人们积极的心情得到强化、从而消除人体内不良的情绪,解除人体心理紧张或者扭曲,从而起到自我治愈的机会。
音乐疗法的临床护理应用
音乐疗法的方式:音乐疗法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分为主动性音乐治疗方式和被动性音乐治疗方法2种,主动行音乐治疗方式主要是指患者积极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如听音乐、唱歌、读歌词或者使用乐器等措施,被动性音乐治疗临床上又被称为感受性音乐治疗方法,感受性音乐治疗主要是让患者以倾听为主,被动性音乐治疗方法是国内外音乐治疗中主要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和声以及节奏等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2。
目前,国内已经在多个临床中使用音乐治疗方法,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改善呼吸: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很多的患者都会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因此,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音乐治疗的护理措施,通过在临床上对患者实施音乐治疗之后,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情况比治疗前的治疗呼吸困难以及紧张焦虑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通过音乐治疗使患者的呼吸肌得到改善,起到护理的效果。②缓解疼痛:通过在临床上采用音乐治疗的方法,实践证明,音乐对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临床实践已经用于多个科室,如儿科、妇产科、外科、牙科等等,特别是在妇产科,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音乐的旋律可以刺激产妇的脑垂体释放内啡肽,从而可以有效起到缓解患者疼痛的效果,并且音乐可以帮助产妇分解疼痛的注意力,从而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③减轻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引起的呕吐、恶心等症状,在临床化疗的过程中,很多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呕吐和恶心等。呕吐、恶心通常会造成患者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从而导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得不中止治疗,通过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音乐配合止吐药治疗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引起的呕吐、恶心现象比单纯的采用止吐药具有显著的效果,音乐疗法是一种配合药物治疗止吐有效的辅助方法。④音乐治疗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巴赫音乐对肺感染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进行观察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内分泌情况、免疫力功能以及情绪,发现患者的心境状态表、皮质醇、CD4+/CD8+、皮质醇/DHEA等体征有显著的改变3。由此可见,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在临床上对精神病患者采用音乐治疗临床护理的措施,通过实践证明。音乐疗法临床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精神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有关学者的分析,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音乐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精神恢复。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而且还可以促进患者的机体内器官的变化,对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好的效果,音乐治疗将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淑,于海波,刘永锋.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7):929-933.
[关键词] 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术;失败原因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6(a)-008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blunt finger amputation replant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50 cases of blunt finger severed trauma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tember 2015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nder a microscop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Patients with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survived completely in 40 cases (80%), partially survived in 7 cases (14.0%) and failed in 3 patients (6.0%). The success rate was 94.0%.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plantation in blunt finger disarticulation injury is feasible, thorough debridement, accurate kiss with repair blood vessels and nerve tissue,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Key words] Blunt Amputation; Replantation; Failure
手指离断伤属于严重的外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致病率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不仅会造成手部功能障碍,还会损害心理健康[1]。伴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断指再植术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吻合损伤的血管和神经,来恢复正常的血运和手指功能。研究显示,由于伤情重、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约有10%的患者手术失败[2]。该研究对该院5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手术方法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手足显微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病例,共计患者50例。其中男性39例(78.0%),女性11例(22.0%);年龄位于20~64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38.4±2.5)岁。离断手指:拇指18例、食指13例、中指11例、无名指5例、小指3例;致伤原因:机械绞伤28例、挤压伤12例、撕裂伤4例、其它6例;离断至手术时间最短40 min、最长8 h,平均为(2.5±0.6)h。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依据《外科学》和《骨与关节损伤》[3-4],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显微检查后确诊为钝性离断伤,满足再植手术指征;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②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心肝肾器质性病变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断指再植术,手术流程如下。
1.3.1 彻底清创 患者术前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肌内注射罂粟碱30 mg,麻醉方式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远节断指患者加用利多卡因进行指根部神经阻滞麻醉,在患肢上臂处绑扎止血带。在显微镜下清创,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确保创面异物完全清除,并使用无损伤缝线标记创面神经和血管。
1.3.2 骨架重建 如果断指位于关节间隙,要尽量保留受损关节面,有利于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如果断指未发生在关节处,可适当缩短断端骨质,以利于保护神经和血管进行无张力缝合。(根据实际骨折情况,选择有效的固定方式,例如钢丝、克氏针、髓内针等。
1.3.3 肌腱和关节韧带修复 分别对患指肌腱、关节韧带、侧腱束进行修复,并仔细缝合。缝合后的肌腱可以支撑血管床使用,不仅有利于恢复血管张力,还能够减少牵拉作用造成的不良刺激,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1.3.4 吻合血管 ①动脉血管。针对动脉血管寻找困难患者,可适当松开止血带,观察动脉的搏动和血流情况,从而方便寻找。要对动脉进行长段游离,恢复血管的弹性、动脉内壁的光滑度,确保不会形成血栓。②静脉血管。选择指背静脉完成吻合,如果静脉损伤严重,可以吻合指腹静脉。
1.3.5 神经修复 无张力缝合神经外膜、束膜,严重损伤患者可移植手背神经或足背神经。术毕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给予抗痉挛、抗凝血治疗。术后4~12周去除内固定,开展早期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完全成活:再植手指组织存活,骨性良好,运动、感觉等功能基本恢复;部分成活:再植手指组织部分存活,运动、感觉功能部分恢复;失败:再植手指组织未存活[5]。
2 结果
结果显示,50例患者断指再植完全成活40例(80.0%)、部分成活7例(14.0%)、失败3例(6.0%),共计成功率为94.0%。其中失败原因包括术后感染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手术治疗前后的对比,见文下方案例1、案例2的对比图。
3 讨论
手指离断伤多是由于外界暴力因素所致,会造成软组织严重挫伤,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尤其血管和神经的修复操作难度最大[6]。断指再植术的应用,能够将离断的手指重新植于原位,恢复正常的手指功能。但是,相关研究指出[7-8],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较多,常见的如损伤程度、伤后处理、就医时间、患者体质,除此之外,手术操作水平也会造成重要影响。
具体来说,第一,患者伤后要及时就医,注重早期处理。研究表明[9],12 h内的热缺血不会影响手术效果,但12 h以后,离断时间越长,手术成功率越低,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发生严重坏死,血液系统发生再灌注损伤等。第二,提高血管吻合质量。医师要吻合双侧动脉、尽量多的静脉,从而提高吻合成功率。一般情况下,动脉采用端端吻合方式,必要时可以进行移植吻合[10]。值得注意的是,远端血管的寻找和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此,要尽量恢复远端动脉,确保近处、远处的动脉血管吻合后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因血管成角引起血管危象。针对血管缺损1.5 cm以上的患者,要选择腕掌侧静脉进行血管移植;如果不能明确远端动脉,或达不到血管吻合的条件,可以将近端动脉吻合至远端静脉[11-13]。第三,提高神经组织的修复质量。对神经组织进行有效的、仔细的修复,有利于恢复正常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第四,术后处理。术后严格实施抗菌、抗痉挛、抗凝血治疗,能够保证手术效果,促进功能恢复。
该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4.0%,和冯科亮等人的研究数据接近[14]。另外,血管危象一般发生在术后3 d,医护人员要观察患者的指端循环,进行毛细血管充盈试验,一旦颜色、温度变化,要考虑发生血管危象,及时对症处理[15]。
综上所述,断指再植术应用在手指钝性离断伤中具有可行性,要求医师彻底清创、准确吻合并修复血管和神经组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侯军,张星森.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28例再植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3):93-94.
[2] 邢进峰,丁伟航,陈欢欢.损害控制下的断指再植术[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5,31(2):110-112.
[3]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87-1388.
[4]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5):869.
[5] 张成杰.手指钝性离断伤的临床治疗[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43.
[6] 刘宇舟,寿奎水.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19例临床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3):187-188.
[7] 刘宇舟.神经端侧缝合术在手指脱套离断再植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2):167-169.
[8] 杨国华,边涛.单纯吻合指动脉的末节断指再植诊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596-2597.
[9] 李锦新,李超红.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研究(附23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1):169.
[10] 徐剑.67例手指指尖离断再植体会[J].医学信息,2010(9):2453-2454.
[11] 祁东光.手指末节离断伤行断指再植、自体皮肤移植术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95-196.
[12] 宋宁,莫忆南.Ilizarov外固定架在断指再植术后指体延长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5):283.
[13] 刘文豪,高峻青,王朝辉.多功能支具联合中药洗剂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康复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61-62.
[14] 冯科亮,李爱红.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