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当今大学生;思想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改革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也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威胁,等等。面对机遇与挑战,为确保国家与民族兴旺发达,党和国家确立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无疑是正确的,而其中,大学生这个群体则肩负起了举足轻重的责任,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今天,我们大学的校园里,已经基本上都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他们的到来无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1978年党的确立中国开始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而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中国大地上开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天校园里的大学生们正是在这样的大时代大背景中成长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望眼一看,今天的大学生们,人人拥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当普遍的现象,他们成长于网络信息化全面到来的时期,他们有了更多平等对话、与外界了解沟通的机会,他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因此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强调平等与自由,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创新意识更强,其价值取向也越发多样化;然而另一方面,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使得一些大学生思想中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人生活作风奢侈,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精神空虚。其次,从80年代开始,我国即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今天“90后”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成为了特殊的一代,他们承担着家庭所有的期待,而家庭成员所有的爱给予一人,极易造成对孩子的一种溺爱,这也使得这批大学生们在思想特征上呈现出:独立意识较差、对家庭依赖性较强、自私、追求个性、集体意识较差、强调自我、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抗挫折能力较差,等等。另外,在1999年开始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下,使得大学的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而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强烈的竞争压力给今天的大学生带来些浮躁,学生们的思想也变得更实用主义——拒绝一切无用的学问。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方向

俗话说,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今天的大学生,交流都多用电话、微信、QQ等方式,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难以想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还能对学生起多大的教育作用。了解掌握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针对他们更看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对社会热点问题通常会极速关注,做事情急于求成、缺乏耐心等特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新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社会意识和思想成熟、人格健全、心理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作为大学和教育者强加给学生的一种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持有这种想法,是无法真正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个认识很关键,因为只有教育者自己提高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明白其内涵,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一点,是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容易忽视的。

2.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

2.2.1党团知识的宣讲始终放在第一位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而今天的大学生由于生活在和平年代,其中许多人都已没有了危机意识,安于享乐,没有目标,没有信仰。加强党团知识的宣讲,使大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学习的动力所在,具有重要意义。

2.2.2加强法治安全宣传教育如今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素质也被视为21世纪人才当有的重要素质之一。然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我们经常会看到例如校园伤害事故频发、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大学生吸毒进而引发社会犯罪、大学生做网络直播传播等等新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对大学生来说也算迎合了他们希望获得实用性知识的需求,懂法律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

2.2.3将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当中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因为这是他们读大学最切身的利益所在。将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当中,正是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感受到他们心中所想所虑,帮助他们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我想这是每一个大学生心中最大的愿望。

2.2.4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健康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也时常会发生学生跳楼,学生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等情况,而这背后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缺少心理健康这重要的一课,这也是与时代接轨。

2.3积极拓展网络教育平台

当今的大学生追求平等与自由,交往交流方式多样,例如电话、微信、QQ、邮箱、微博、MSN、贴吧等,他们擅长自由的选择兴趣相投、思想接近的网络虚拟群,在这些平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个性,发表个人言论,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喜欢通过网络了解社会资讯,发现新鲜事物,自主学习。那么要想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机,抢先占领网络新阵地,创新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建立微信公众号,经常在微信平台上一些发人深思、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给学生们看;又例如利用微博平台,就社会热点、时事问题,及时与学生平等自由的互动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大拉近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而当学生有思想疑惑时,也能及时为学生解答,具有时效性。

2.4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组织大学生们齐刷刷的坐在教室里上思想政治教育课无疑是落后的一种教育方式,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还应从教育形式上去创新。可以组织学生们就社会时事开展演讲发表个人观点、或是相互辩论;也可以让学生们观看相关教育的视频录像图片,那样比看文字的教育文章更生动,更吸引人;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贫困偏远地区支教等等,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还可以定期举办例如法治讲座、定期开展主题班会等等活动。

2.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浓厚的校园氛围

高校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氛围,我认为可以从丰富学生在校活动做起,例如组织举办相关主题的征文比赛、文艺表演比赛、体育比赛;在校园内设置名人雕塑、格言警句、榜样栏、文化橱窗等宣传阵地,使校园环境充满积极向上、激励的氛围,等等。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间,渗透性强,不知不觉,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知道,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能兴旺发达、后继有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也将永无止境,在探索的路上,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跟随时代潮流,积极拓展网络教育新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深入人心,取得实质性突破,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方程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一、大学生代际特征

(一)实用、功利、理性

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总体发展倾向于积极、理想和注重精神生活,在学习与生活中较为务实,在面临选择时也会出现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在处理国家、个人和集体利益时,仍然能够顾全大局从国家、集体角度考虑问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加关注个人生活领域、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这些体现在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时,更加务实更加倾向于寻求现实的目标,更加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实际解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90后”大学生习惯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因此他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视野更加开阔,接受新知的能力更强。

(二) 个性十足,抗挫能力不足,自我意识强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活力,喜欢追求时尚。这些孩子们大多受到家长较多关注并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思想上又不喜欢太受约束和管教,因此他们充满着很强的优越感却又有很多人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如若在学业上受到阻碍、爱情上受挫等,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难以承受造成心理失衡现象,甚至做出不可预知的事情。另外,90后多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和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往往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际关系等,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二、 大学生代际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一) 关注并把握大学生代际特征

每一代大学生,每一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不一样,所处的历史阶段不一样,所遭遇事件所处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也不一样,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代际特征。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面对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作为高校辅导员,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和正视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正确进行把握,为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二) 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90后大学生成长于更为多元化的时代,他们对社会的要求更为多元自主。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对系统理论教育活动缺乏兴趣,更倾向于双向互动和主动参与的活动。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更具怀疑精神和敏锐的创造性,不再唯权威唯教科书为唯一。因此,要对这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课堂为主教学场所课内外相结合、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从单一到多元、从认知到人格、从理论到实际等等,符合大学生际代特征。

(三) 发挥代际特征的优势

每一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既包含了其成长的优势,又存在着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把握。高校辅导员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取长补短,发挥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同时努力弥补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使9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和均衡发展。

(四) 促进代际特征全面综合发展

在大学校园,每一代大学生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虽然各代大学生处于不同的校园空间,但彼此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把本时代大学生代际特征作为一个发展的大背景看待,也就是把它放在与其他各代?l展相联系的视角来全面综合的考虑本世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 大学生代际特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讨

(一) 充分发挥学校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学生代际特征如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都应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很多优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完整、重视专门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目的明确计划性强等等。如今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向科学和学科转化、由权威向双向互动转化、教育形态向制度化体制化转化等等。今后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候更加注重间接、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对校园文化、哲学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做法不仅利于传播正能量而且学生易于接受。

(二)思想政治教育兼具开放性和适应性

当前代际特征下的大学生典型特点是强调自我表现、珍视个人自由、注重民主参与、注重实用与追求现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具有一定开放性能够适应学生代际特点,又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

(三)重视共识性教育

在多元价值共识并存于同一时期的现在,新生代大学生代际特征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价值共识,即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问题。我国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教育和发展的基本趋向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不断深入并践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第3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阶段性 生长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

生长干部学员是我军军官构成的主要来源,对其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军队的长远发展,同时,由于生长干部学员培养具有阶段性特征,各阶段的思想基础、政治素养、心理特征有所不同,缺乏针对性、一成不变、大而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存在效果预期差的问题,无法满足军队人才思想政治需求。鉴于此,应着力分层次、分重点,合力提升生长干部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在“聚”上下功夫,本科前期着重强化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当个体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面临着新的集体身份选择时,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思想震荡。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引领和塑造生长干部学员的思想体系,强化和加速其对于目前特殊身份的认知和趋同就尤为重要。问题在于,生长干部学员从地方高中毕业后考入军校,身份激变,并且在同期毕业的同学中身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使得快速实现身份认同存在难度以及无时不有的阻力。因此,该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的任务即冲破阻力,营造仪式化、符号化军营氛围,以身份认同带动生长干部学员自豪感和使命感的形成。重点或可放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聚”军魂意识。从青年学生向生长干部学员转变,政治合格是首要条件,而多数初入军校的青年学生政治立场和信仰基础模糊且单薄,因此要突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我军性质宗旨和根本职能内容的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加课程内容和授课教师的含“军”量等方式,狠抓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听党指挥、严守纪律的良好军人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帮助生长干部学员认清“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二是“聚”服从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学员普遍民主意识强,有时会不恰当、无意识地夸大民主的边界,部分学员可能还有不服从管理的情况。因此,一方面要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另外一方面要强化上下级观念,讲清服从意识的重大意义,结合政治工作“三大民主”和民主集中制相关理讲授,厘清民主与服从的关系,强化学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思想根基。通过对军魂意识和服从意识的培养,使学员深刻了解其所属的身份特征,自觉将听党指挥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素质,强化身份认同。

二、在“实”上做文章,本科后期着重强化理想信念

本科后期,学员核心的思想政治素质通常情况下已基本建立,学员逐渐开始思考、了解未来毕业后部队工作的相关情况,心理上可能存在着不自信、迷茫、恐惧等问题。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则需要结合部队工作实际,有重点地夯实学员思想基础使其适应未来工作需要。一是夯实吃苦意识。军人通常工作环境复杂、条件恶劣,时刻面临生死考验,对其身体和心理都提出严重的挑战。因此,吃苦意识是军人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军人“能打仗、打胜仗”的必备思想素质。在吃苦意识培养上,队干部、教员应齐抓共管创造“吃苦机会”,如有效利用日常基础训练、部队参观见学等活动,通过设置科目、增加活动难度等方式,强化吃苦意识、提升吃苦能力,使学员对部队工作、训练、生活的环境、模式、强度能有一个预先的感受和适应。二是夯实血性意识。“有血性”是我军新时期提出的“四有”军人要求的关键一环。而当代生长干部学员多数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多数未曾经历过重大挫折、挑战和考验,部分人还存在着胆小、怯懦、消极等性格弱点,勇于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自觉性、坚毅性仍有待提高,应通过榜样激励、挫折教育、实践磨砺等多种手段予以改善。通过吃苦意识和血性意识的培养,使学员对部队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胜任工作所必须的思想素质,进而自觉地提升心理韧性和血性,提高不辱使命的能力和信心,为理想信念的强化打下坚实基础。

第4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要素的必然组成部分,它们所具有的单一性、关联性与内在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关于要素的约束条件,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讨论中,三要素说①、三体一要素说②、四要素说③都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要素,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百家争鸣中为数不多的无分歧问题。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概念已足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没有必要引进哲学认识论中“主体”和“客体”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有无必要引进主体与客体范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的始发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的讨论并不试图用这对概念替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称谓,或者套用哲学认识论的概念将问题复杂化,而是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的理论分析,更清晰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特殊性,确立平等待人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还没有发生时就已经先在地被规定了的。

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做静态描述的时候,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概念说明问题是适当的,更准确地说是够用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当我们着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作用的性质时,在描述它们生动丰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情景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概念就显得有些词不达意了。引进哲学认识论中的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情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构成的内在运作机制,就其内容指向而论,本质上是认识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一个特定的认识系统。这个系统的两大基本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展开的内在机制。在这个系统中,就施教过程而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属性,是实践和认识主体,其基本功能是主体的功能。他们实现活动的前提,在于正确地认识其教育的对象;其活动的过程,就是同受教育者交流信息的过程,其活动的结果,不但使受教育者的认识有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也总是同时获得了新的认识。作为受教育者,其基本属性,是实践和认识客体,具有客体的功能。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获取信息、实现认识、检验和发展认识的直接对象。这种主客体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已经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本质。

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双方,都是在社会中生活着的人,实际活动着的主客体关系,是相互的、双向的关系。客体也具有主体的属性,主体也兼有客体的属性,从而双方都各具有主、客体二重性。这样,从地位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从属性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客体性”的主体,受教育者是“主体性”客体,这就构成了世间主客体关系中最为特殊的一类。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研究的特殊问题。所以,当我们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体要素加以指明和概括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机整体的主要组成要素,它们是原始的,不加评论的。而当我们超越了实体性论证,进入认识论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具有的认识论的本质属性,使我们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时,需要引进主体与客体这对哲学概念,以便更加清晰地阐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系统中,主体和客体在它们的对象性关系中,双方相互作用的机制、过程和运动轨迹。非如此,不能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地位、作用进行深刻的描述和科学的定位,不能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哲学反思。

二、受教育者在什么条件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

当我们引进哲学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的概念之后,争论随之而来,谁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这个问题的讨论分歧主要不在于教育者是否可以成为主体,而在于受教育者是否能成为主体。重新分析既往观点、存在问题及诸争论在方法上的缺欠是走出困惑的关键。“单一主体说”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于主体和客体讨论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单一主体说”可以分为教育者主体说和受教育者主体说。前者认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因而教育者是主体。后者认为教育者是为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服务的,因而受教育者是主体。单一主体说坚持了教育管理主体的一元论,但因两种观点同时否认各自对方的主动性而陷入片面性:教育者主体说片面强调教育者的权威,只看到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并把这种主导作用绝对化,导致否定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而使教育效果弱化。

受教育者主体说,如美国杜威、柯尔伯格,瑞士的皮亚杰等人坚持的受教育者中心模式把受教育者的作用强调到了一个不适当的地步,否定教育者的主导、引领作用,导致道德自发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双主体说”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从受教过程来看,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这种观点是“双主体说”最普遍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符合哲学认识论中关于主体的界定,即双方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成为主体。“双主体说”在理论上论证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在实践中提升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对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双主体说”(包括多主体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相对主体说,它混淆了主客体的基本概念,有泛主体化倾向。“双主体说”混淆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的主动作用和进行自我教育时的主体作用的界限。“双主体说”在实践中“一视同仁”地对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因为教育者是受国家委托承担对受教育者(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师)代表一种责任和使命。在教育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虽然受教育者(学生)起一定作用,但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而不是相反。

“双主体说”模糊了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同时,“双主体说”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成了两个主体,或多或少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体际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交往过程中,通过“主体—客体—主体”的转化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即一种主体际关系。“主体际说”中的客体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由客体转化为主体,与教育者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这种转化是在空间中的实在的转化。“主体际说”的另一种表达即“主体间性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1](P359)这里,主体间性说对于客体的表述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作者认为:主体间性的客体是教育资料。从哲学认识论来看,主体与客体是构成认识过程的一对矛盾,但是主体间性说中所揭示的教育者主体与教育资料客体的矛盾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矛盾,受教育者主体与教育资料客体的矛盾也很难被理解为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应该指向受教育者及其思想认识。无论是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或主体间性说,问题集中指向的都是受教育者能否成为主体?因此,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需要重温以下常识性的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主导性即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起主要和支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活动的发出者、主动者,是积极的、活跃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执行者,为达到教育管理目的所采取的行为、措施和方法具有主导的性质;创造性即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前瞻性是指能够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预见受教育者思想的未来发展,引导受教育者养成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念的界定,其出发点是就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的,显然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构成工作关系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领域,它也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赋予对方以自身的规定性,或者说按照主体的要求去努力塑造对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在现实中活动着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不是从人与物的关系上来划分的,是从人与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与被作用、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相互关系上来划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体性表现为受动性、可塑性和受控性。

受教育者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另一方面又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其主体性并不因为受教育者处于客体的地位而被泯灭,这种主体性表现在:第一,受教育者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这种自我意识的程度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中的投入与参与程度及自觉接受教育的态度。第二,受教育者具有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发展和完善自身,以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目标。第三,受教育者具有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即把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认识作为自己的检讨对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和行为动机,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受教育者的这种自我省察能力是使教育与管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第四,受教育者具有内在的价值尺度。在对一般事物的认识关系中,内在的标准和尺度只属于主体一方,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客体的一方也同样具有这种“内在尺度”。这一事实应该得到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任意地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替代受教育者的价值判断。上述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主体性并不能否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与作用上主体与客体的基本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的讨论中,之所以出现单一主体说、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或主体间性说等对主体和客体认识上的许多不同理解,主要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上存在重大分歧。

因此,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从方法论上应有两方面的约定:第一,要在理论上搞清楚主体和客体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即在一定阶段的研究中将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以便集中搞清问题。正如不把特定的因果关系从联系着的因果链条中暂时分离出来,就不能最终确定一种现象是原因还是结果一样,我们不分离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进行分解研究就不能确定哪个是主体,哪个是客体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在考察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需从特定的视角出发确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分解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连接、相互交融的两个过程。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教育对象的接受过程。在考察主客体关系时应该从特定的视角来确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而不能同时观照两个过程。虽然,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教育对象的接受过程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交融的。但正像任何事物的质和量在现实中是相互结合的,没有脱离了质的量,也没有脱离了量的质,但我们仍然可以给“质”、“量”、“度”三个概念在理论上做出分解一样,这种理论上的抽象与剥离对分析问题是必要的和必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接受过程虽然在实际的操作中是不可能分离的过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进行理论上的剥离,确定研究视角是施教过程还是教育对象的接受过程,如果同时观照这两个过程,随意转换视角,则不能说清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成为主体:一是从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的视角来说,受教育者成为主体。受教育者从已有的思想基础出发,在接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对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选择、内化、整合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思想认识、品德修养,不断推进自身内在精神素质建设,不断进行主体重构,实现思想品德的丰富和发展。二是当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由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乃至教育手段不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规定,而是由受教育者自己根据社会客观要求设定,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由外在教育向内在疏导教育转化,根据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把外在的压力变为内在的动力。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定义来看,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时,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而成为教育的主体。

三、怎样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一种角色主体。角色主体是说每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社会对处于一定社会位置的人规定了用于表现这种位置的行为模式,并有一定的行为期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主体同受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通常意义的主体相比,它的显著特点即,它是一种具有“客体性”的主体。它的客体性集中表现在:在它发挥主体功能时,同时被它的教育对象审视,并且受着社会角色身份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为社会所规定。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角色主体,它的活动,不是纯然自主的个人行为,而是为社会所支配。在我国,这种社会力量,就是社会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它集中反映在党的纲领、路线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为党的纲领、路线所武装,具有相应的思想认识定势,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体。

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是获得性主体、实践性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不具有绝对自由。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师)必须遵守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如不能向受教育者(学生)传播非国家意志的非主流的价值意识。如果违背了规范性的要求,就丧失了自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必须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的落实起到保证和服务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活动,要接受受教育者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在工作中被受教育者的审视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否具有素质优势,是否有“资格”担当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否言行一致,一旦受教育者得出思想政治教育者言行不一的评价,就必定缺乏信任感,产生防御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否易于沟通、是否平易近人等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是自查反省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活动,在受到社会力量支配、制约和工作对象审视的同时,还借助这种支配、制约和审视反馈的信息,进行自检、自查、反省,使主体作用成为自检、自查、反省的对象。比如:是否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是否动机纯正?自己活动的出发点与教育管理对象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活动的组织是否合理?效果如何?这种借助社会力量的支配、制约和工作对象的审视作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自我剖析,是一种以自我为对象的认识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客体性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主体,然而它的主体使命为社会所支配,它的主体活动处于客体审视和自我检查反省之中,这就使它同时具有客体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一种带有“客体性”的主体。[2](P46-50)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特殊性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更新观念、改变思维方式、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教育管理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5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特性 作用机制 关键点和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一)时效性

现代社会,多种生活方式、多元价值观念对教育对象的冲击越来越大,教育背景越来越复杂,教育对象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它要求必须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批判教育,树立正确的机智观念,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时代的特征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找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寻找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

(二)针对性

今天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思想活跃,讲求个性、自主性和参与性较强的当代大学生,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加强自身修养,加强专业素质的学习,并对其他学习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加快知识更新,加强自身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高校教师德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高校也应重视和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

在社会转型期和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大环境下,许多大学生把理想和现实、奉献和索取、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结合起来,既讲精神追求,又重功利实惠;既讲奉献社会,也重收获回报。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大学生政治学习和道德教育必须与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

(三)实效性

今天的大学校园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比过去要强得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按制定的德育道德标准,以量化手段去考量学生的德行,以为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的统一很难达到,导致了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已经适应不了大学生的需要了。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以激发道德需要为主,而不是以灌输道德知识为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进有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只有唤醒大学生自我需求愿望与热情,引导大学生参与道德理性思辨活动,启迪他们积极的理性思维,道德理性认知的目的才有望达成,最终建立起健康文明、自律自求的道德机制。

(四)多样性

网络是被人们称之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煤之后的第四媒体,其影响力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较多的群体,上网更是大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传播对他们产生着多方位、多层面的深刻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广泛、多方位的,面对一些不利大学生正确道德观形成的因素,必须抓好网络思想政治建设,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我们的主导观念。目前,很多大学都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我们可以把理沦课和思想品德课这两个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在平等的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互湘沟通,同时也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问题,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尽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五)社会实践性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大舞台,也是大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增强社会责任的最佳途径之一,这个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在学校课程学的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课堂的起点上,只有将内心的认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知行合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以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社会,逐步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的关系,加强其社会责任感;体验人民群众的幸福和艰辛,真正了解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理性认识,并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生活中,学到劳动人民身上一些优良品质,可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节假日与平常相结合,勤工俭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还可以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服务意识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用一些活生生的具体事例去感染大学生,从而使其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

(一)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主体性品质,是人在智慧、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系统整合,是人的综合品质。也就是说,人的素质主要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实践而不断提高,所以素质教育是指提高人的身心发展潜力的教育。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高校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品德、智能、生理、心理等方面。而这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化是指人学习社会生活技能、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它是个体联系、进入社会的纽带和路径。个体通过社会化可以学习、获得参与社会所必须的价值观念、基本技能及其思想和行为模式,从而顺利地融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而位于个体社会化关键与临界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又直接影响着个体社会化的整体进程,所以,推进大学生社会化对个体社会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社会化就是青年大学生通过在高等教育条件下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并在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内化为个人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产条件下表现且加以再创造的过程。影响与推动大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很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和策略

(一)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层次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目标层次,但无论是根据哪种标准划分的目标层次,不同的目标层次之间都具有相对性和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层次之间的相对性主要是指依据不同标准划分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层次之间依一定条件有同一性,互为存在的前提,又能够互相转化,这种转化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转化。比如按时间划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必须将远期目标按阶段分成无数个近期和中期,然后再把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联结起来,形成目标锁链,再按最近层次,第二层次、最高层次的顺序一个个加以实现。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长远目标的实现。近期目标的作用在于明确而具体,符合集体或个人的现状,让人感觉看得见,摸得着,容易产生信心,如果一下子就用远期目标来要求,会使人感到很难到达而容易失去信心,反而不利于远期目标的实现。从这一远期目标近期化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之间是相对的并具有关联性,远期目标可以分解为无数近期目标,多个近期目标的实现是最终实现远期目标的必由之路。

(二)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形成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合力。这里着重强调两点:首先,优化教育体制。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往往总是强调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与实用性,偏重对受教育者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改变旧的教育传统,以个人和受教育者为本位,以发展个性为中心,给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更大的思想和行为空间。其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作为大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创造形成的,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知识是直接目的,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独特个性,就要营造自由争鸣的学术风气。对个性异常的学生更应该特别重视加以正确引导,形成团结友爱、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建设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建设,可以包含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指教育主体,即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所以是主体,是因为他们不仅是教育的主体对象,而且还因为他们还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能动精神的独立主体。他们自身的这一情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须把他们作为主体来对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般来讲,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但是,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及主体性,从受教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并非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以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基础对教育者的教育要求进行评价与选择。通过主体内部的矛盾运动,通过教育内容,调整认知结构和将新知转化为新质行为。同时,还会以行为反作用于教育者,形成双向反馈式螺旋进程,从这个角度看,受教育者不仅仅是教育客体,也是积极认识和主动行为的主体。”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追求自我完善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的过程,即主体教师客体化与客体学生主体化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价值判断和选择上集中表现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最为主要的和最为根本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身建设。第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建设。第二,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论修养。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科学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所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积极心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一、注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对“模式”问题的研究。《现代汉语词典》将“模式”定义为: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则将其定义为模型与模样。由此可知,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模式”概念指的是将一定事物通过程式化的处理而成为定型化的活动形式和操作样式,进而成为处理同类事物时可资借鉴和应用的一般操作样式。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一概念套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为这里的教育“模式”也是一套典型的、概括的、可重复操作的程序,这势必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和简单化理解。确实,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最初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可重复应用的结构程序。但正如后结构主义哲学家们的理解,“一个事物的能指与所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词语的含义是人们依据意义建构的结果,因而,模式一词在使用与发展中已发生了词义的变化,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1]那么,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当是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及一系列教育原则、策略、途径和方法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

近年来,我国高校兴起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热潮。由于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使得它易于在实践领域给教师提供教育指导,因而很快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回应,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试图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教育存在,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它的理论和实践探究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究热点突出表现在对学生的关注。理论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和回归学生本身这两个主题展开。在名目众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方向中,影响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方面。它们虽然被人们称之为模式,但大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操作体系。我们暂且把这些没有形成完善操作体系的模式称之为理论模式,而把与之相对应的已形成完善操作体系的模式称之为操作模式。

我国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上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很重视在提出基本原理的同时设计出供教育实践者运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策略。1996年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拉思斯等人在《价值观与教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价值澄清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策略,此书列举了“对话策略”等19种策略。而西蒙和柯审鲍姆合著的《价值澄清:师生实用策略手册》一书对价值澄清模式如何应用于学校教育的介绍则更为详尽。另外,波士顿大学“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也提出了促进品格教育的一百种方法。[2]虽然不同的理论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操作体系,但总的来看,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思路极大地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而且,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建构以理论研究为前提,大多数理论研究又来自建立在对教育第一线的实践观察进行总结归纳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这样,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有鉴于此,我国在立足于本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积极进行本土性探究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外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介绍和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值得一提的是,查有梁在1993年出版的《教育模式》一书中对教育模式原理作了专门的系统论述,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关注教育问题的解决,对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从而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可以把这种方法扩展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来。同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注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其实效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活动。因此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好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影响和规范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过程,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作用发挥的强弱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高低。因此,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重点应是教育者指导下的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内心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自主选择相统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而学生思想的转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外部教育只有经过学生的认同,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观念,再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一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不仅指教育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指在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应主要表现在: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志和能力;二要给学生提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等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反思我国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实际上大学生已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有较为成熟的主体意识,这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改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能动的主体和自己行为的承担者。二是,忽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将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等同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必要的,但知不等于行。大学生经常有大发议论之“功”,而缺乏实际行动之“力”。他们往往知之不少却为之不多,或者知而不行、言而不行、知行不一。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着力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注重隐性教育法的运用

隐性教育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本身存在的形式,使学生在情景的交流中、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相对学校的显性教育法而言,它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中的隐蔽因素构成的一个立体开放的网状结构,具有知识性、愉悦性、渗透性、潜隐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而显性教育法是一种直接的、带有强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教育将教育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生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等广阔空间,对学生的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形成起到的教育作用比正式的课堂教育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更深远。

由于隐性教育是一种无意识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按预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设置的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味生活,使学生在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思想也能得到净化和启迪。这种方法在实施中看不到权威式的训导,不易引发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学生参与意愿强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增强,教育效果显著。

当代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运用隐性教育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美国哈佛大学每周举办多种学术活动,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思维方式。另外,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构成了国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参与这些咨询工作,其内容覆盖广泛,机构完善。在国内,由于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缺陷等因素造成了高校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持有抵触的心态,这种心态已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隐性教育活动。但同时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把隐性教育法与显性教育法相结合。强调隐性教育法的无意识教育并不是说显性教育法就不重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既要靠显性教育的系统灌输,又要靠隐性教育的无形渗透。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靠有意识的显性教育。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等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是所处环境和氛围熏陶的结果。因此,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既坚持不懈地注重显性教育法的实施,又注重隐性教育法的运用,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隐性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是无意识的,但对于教育者必须是有意识的。教育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策划和设计,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第7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一、“90”后大学生社会人格特质的整体分析

“90”后是相对其他年龄段的群体总称,他们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既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反映着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1]

1.强调主观感受和自我意识,集体团队意识薄弱

当前,“90”后大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物质条件比“80”后优越,他们大多是家庭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深受家庭长辈们的疼爱,很少帮长辈父母做家务,吃苦少,一人被众多家庭成员精心呵护,与社会接触较少,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教育的双重影响下,“90”后大学生自然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和秉性,考虑事情首先想到自己,与人交谈沟通话语中更多的听到“我怎么样”、“我如何”,习惯从家庭和社会中索取。他们强调主观感受和自我意识,此外,在“90”后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集体观念淡化,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团队协作精神欠缺的人格特征,在沟通和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利一面,会在合作过程中会以自我自居或合作不畅导致活动失败。

2.熟练精通各种网络产品,拥有丰富的网络感官体验和娱乐经验

移动互联时代当今社会最显著特征,“90”后大学生对互联网体验式产品的深入人心,他们具备快速获取网络信息的本领,娱乐生活选择趋向多元化,精通熟练各种网络产品,拥有丰富的网络感官体验和娱乐经验。同时扩大知识面开阔了视野结识朋友等。但凡事均有两面性,网络是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自己。由于网络提供了跨越时空的便利,提供了强大的虚拟互动交流体验,如果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极易沉迷上瘾,认识定位存在偏激偏见,容易形成网络虚拟人格,产生现实人际交往障碍。

3.在选择生活方式以实用务实为主,缺乏挫折教育

在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在思考选择选择哪种方式适合自己方式的命题上,现实社会提供他们丰富的鲜活“素材”,现实新鲜事物不断涌现,“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能获取自己需要信息,通过网络媒介联通世界,接触认识了解西方各种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与碰撞中,他们追求自由,奉行实用主义,打破常规,张扬个性;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具有一定开拓精神。同时,由于自身家庭环境优越性,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解决了他们自己应该解决事情,从而导致他们很少独立处理日常事务,习惯遇到困难找父母,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很少受到生活中的打击和挫折,长此以往,他们自身心理机制不成熟,自我评价理性不足,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差,挫折教育有待补充。因此,这些学生一旦在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落差,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进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坚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文化思潮辨识力[1]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跟谁走”的重大政治课题,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为我们党所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其主体教育的过程,使大学生不仅在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高度,自觉而理性地接受、认同和践行,[2]。作为提供主要信息源的网络环境,“90”后大学生如何正确鉴别海量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90”后大学生当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淡薄、急功近利倾向严重、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凸显等问题,必须坚持主流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指导学生牢固树立主流核心价值观意识,学会在鱼目混杂的信息群进行有意识选择和剔除,因此,在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文化思潮鉴别能力加进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现实需求,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有益补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综合运用课堂和课外两种渠道,积极引导学生在对于新闻信息的选择能力、思辨能力。

2.积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方向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新路径,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指在思想 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3]“两课”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的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以校园文化、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形式。二者区别是前者强调灌输的强制约束原则,后者强调主体选择的自愿原则。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僵化枯燥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积极探索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重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努力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组织开展诸如传诵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活动,将隐形思想教育元素融合与楼宇标示标牌名人雕塑中;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服务、社会问卷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校情、民情和社情,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晓京,文书锋.“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正能量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48 ― 03

一、正能量的提出背景及其定义

“正能量”一词于2012年开始流行。而“正能量”的真正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正如老子所言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那样,正能量的提出以及流行也正是从另一方面提示着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已充斥着太多的负能量。如社会冷漠,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自私自利,堕落腐化等等。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上的各种负面信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铺天盖地的充斥着学生的周围,使得学生深受其害而不自知。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在年龄结构方面,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占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例最大。在职业结构方面,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1%的比例。总之,网络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网络的普及,鱼龙混杂的知识在网上传播,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心理发展、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1〕更有资料显示,当前高校中发生的一些暴力事件等负面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大学生群体接受网络上不良信息有关。〔2〕而高校的学生尚处于性格与价值观的完善期,对是非好坏分辨并不是那么清楚,需要正确的引导。社会无正能量就不能正常运转,人无正能量就不能健康成长。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急需用正能量来引导社会风气,来引导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重任的广大青年学子,来引领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上面提到了正能量,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英国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斯曼在他的专著《正能量》一书中将正能量定义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3〕如今,正能量已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即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上进的、给人力量与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情感、事件以及人物,都被称之为“正能量”。〔4〕

二、正能量传播的特点

正能量,指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正”。“正”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向上的,积极的,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给人以鼓舞的这一特征。试想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小至到个人,如果让消极的,负面的能量占了主导,必将国不将国,也必将是社会和个人的灾难;二是“能”,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来看,“能”是动力之源,具有推动作用。因此转化与导向就成为了它的第二个特征,也就是它具有弱化、消解与转化负能量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发挥它“正”的导向作用,积极挖掘负能量中的正能量,化负面的为正面的,转消极的为积极的。正如葡萄糖与汽油是能量,炸药与海啸也同样是能量。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要善于利用,转化为力量,用正的方向与作用去引导能量的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能量为人类造福而非祸害人类。三是“量”。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因此,这也决定了正能量的第三个特征,具有量化的特征,也就是正能量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自己内心深处受到鼓舞与激励的正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出来。俗话说,“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就是让自己受到的鼓舞与激励,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播,让自己成为正能量的发射器和传播者,让更多的人得到感染与感化。

三、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正能量可以引导青年成才成长、营造校园良好氛围。像阳光能够驱散阴霾一样,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信息及其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大力倡导正能量,才能得以消除。

1.榜样引导作用

在负面现象、“负能量”、负情绪弥漫的环境中,我们急需正能量的榜样引导作用,以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和升华精神境界。〔5〕正如坚冰需要温度来融化,黑暗需要光明来驱散,社会的冷漠与怨气需要爱心的温暖一样,社会的负能量需要正能量的引导与转化。那些具有正能量教育意义的人和事,能够给广大的学生树立一种榜样。大学时代正是高校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由于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有限,对于社会上面的各种负面信息缺乏应有的抵制和辨别能力,通过树立榜样,能够激励大学生努力拼搏。正如所说,“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榜样具有使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其所具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历来都被教育界所重视,并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6〕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唤醒调整与纠正学生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它所传递出来的精神与道德的示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生遭遇困难与挫折之时,正能量的示范榜样作用能够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走出困境,迎接新的自我。榜样的一个个鲜明的事例,以学生喜闻见乐与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得正能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正能量的引导与激励,能够唤醒大学生的责任心与信心,自觉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之中。

2.免疫引爆作用

一个学校如果能够正能量占上风,则可以在校园内形成对负能量免疫的气场,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上保持健康,并且能够变得积极向上、自信、乐观、豁达。〔7〕正能量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能够在大学生中形成一股强大的能量场与免疫力,自觉抵制负面信息的肆行与侵蚀。

正如兰德女说的那样,若要反对战争,那就提倡和平吧,针对当前横行的负面性的消息,正能量的传播无疑能够冲破负能量的防线,消除与根治负能量带来的负面的恶劣影响。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一味的说教,过于注重正面的宣传,对于负面的一般则避之不谈。事实说明,教育越不触及负面的东西,教育对象抵御不良思潮侵蚀和影响的能力就越差。〔8〕因此,要发挥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正面典型的事例不仅要大力倡导与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与导向作用,更要对负面典型的事例进行批判,化负面为正面引导,从负面信息提取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正能量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充分发挥其引导规范的作用。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中教育工作为人们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作用,就必须突出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正能量弱化、稀释、引爆并转化负能量,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3.培养良好品质

积极有效的传递“正能量”不仅可以使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得到提高,让身心愉悦,而且可以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类社会向前发展。〔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10〕

俗话说“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正能量正是现代社会的一剂良药,犹如阳光雨露一样,能够给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提供养料。它传递的精神引领以及道德示范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阳光、感恩、正向思维等良好的心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性。

4.提升学生幸福感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评论《正能量》这本书时说道,能量有正负,应用需智慧。大脑和心灵,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濡养,否则人生将变得灰暗无序。

也正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众多正能量的出现,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温暖,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也正是这些正能量的出现,使得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美好的心灵,形成了负责任、懂感恩等一些美好的品德。

在当今的大学生当中,正能量已成为众多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生活追求。像怀斯曼所说的“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那样,我们要让正能量常住学生心灵,提升幸福感,让自己自觉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一份子,让这个社会通过自己贡献的一份努力,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另据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现代的人之所以自私、冷漠、麻木不仁,不懂感恩等等,皆是由于他们缺乏爱心所致。长久的缺乏爱心,不仅会使得自身处于较低的能量层次,而且会导致身体的亚健康状态。而正能量具有的“转化”、“量化”的特点,正可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沉睡的爱心,使其找回那缺失已久的爱心、感恩之心,并自觉使自己成为爱的传递通道,通过自身从而提升自身生活、学习的幸福感。

四、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1.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成就丰功伟业的“正能量”,也潜藏着可以让你一生一事无成的负能量。如何激发正能量往往需要合理地引导和正确的方法,高校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1〕

要想运用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激励,首先就得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正能量的受益者与传播者,同时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只有这样,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才会更真更美,也才更具有感染力与传染力。

2.开展校园主题活动

校园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打动学生。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班级文明标兵、精神示范人物、心理健康周等以丰富大学生生活,使正能量的教育活动活到实处,而非课堂上的泛泛之谈。根据大学生的业余爱好,可以成立心理辅导组等,在班级之间或院系之间进行交流,既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正能量的作用,还能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高校老师也予以配合与支持,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并对表现突出的加以精神鼓励。

3.发挥媒体传播效应

在现代这样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任何负面或正面的信息,一经传播,就会产生不可估计的负的或正的效应。新闻媒体作为信息的“喉舌”,对正能量的信息传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生活中一些人与媒体为追求新奇与关注,不惜大肆传播与转发负面消息,以获取点击量与关注。这为我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12〕正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说的,什么时候做到了正面宣传为主,数量、质量和效果正大于负,什么时候就能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共识;否则就会出现与之相反的结果。〔13〕

新闻媒体要利用新旧媒介传播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规避传播过程中遭遇负能量围困的格局,助推正能量的广泛对外传播,为正能量传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应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让正能量得以畅通,而不是为了吸引关注、眼球大肆渲染负面新闻,让负面的能量污染社会风气、让人们变得日益冷酷、麻木不仁。

4.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打开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的虚拟世界,但同时也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14〕尤其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更是给负面信息的出现与传播带来了便利。对不良行为的纵容就是对正义声音的湮灭。〔15〕 为此,一定要加强网络监管作用,不能让那些人为故意的、带有某种意图的散发与传播的负面信息肆意横行,影响社会风气与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

5.借助热点事件宣传

如发生在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与发生在2012年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可以借助这些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在学生中间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向学生说明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要从他人的错误当中吸取能够引领自己成长的经验,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在学生中间。

6.在生活中挖掘更多正能量

正能量很多,不应局限于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正是生活中、学习中众多不同的正能量给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与不同程度的收获,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凡是那些能让大学生感受到健康向上的、积极乐观的动力和情感,那些欢乐的、进取的和梦想的等都是校园正能量,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传播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使“正能量”更加的接地气,也才能更好的走进大学生心里,也才能在大学生心中能获得更好的感情依托,更好地影响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五、结束语

正如在2013年12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的那样,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能形成人人传递温暖,施出援助之手的良好风气,也才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自觉抵制不良社会生活习气与负面信息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品格,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正能量的传递,应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加以引导,突出正能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服务。怎样利用“正能量”传播的特点,在校园中凝聚、传递正能量,突出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值得每个教育者思考。

〔参 考 文 献〕

〔1〕高美珊.略论互联网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7〕〔14〕黄晓波.“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正能量传递的特性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4,(07).

〔3〕理查德・斯曼・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8.

〔4〕〔10〕黄福康.“正能量”背景下的教育思考〔J〕.江西教育,2013,(08).

〔5〕马露,刘利才.社会正能量传播现状评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4,(07).

〔6〕赵静.榜样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08(12).

〔8〕乔娜,任龙.负面资源的正能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透视.〔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9〕吴倩妮,王芳.浅析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正能量”.〔J〕.黑河学报,2014,(05).

〔11〕彭丽英,牟爱霞,巩建学.高职教育需要更多的“正能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12〕〔13〕杨振武.新闻媒体都应该是社会正能量的放大器〔J〕.新闻世界,2013(09).

〔15〕胡冬华.微博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世界,2012,(12).

[收稿日期]2015 ― 01 ― 08

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特征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丰富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间出现落差,表现在“90后“大学生身上的特点是,他们往往容易乐观的相信自己,却又对社会情况关注甚少,也不曾经历过艰辛或磨炼。因此,充分了解和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构建有效的教育工作模式是我们日后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特征与问题

1.想法多,爱表现,但协作意识较差

“9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好标新立异、表现自我,个性张扬、叛逆,就是他们的特点。在军训时的装扮可以看出他们表现自我的特点,很多学生在自用水壶上贴上自己喜欢的小贴纸或缠上喜欢的装饰;还有相当部分学生没有穿学校统一发放的军用鞋,而是穿上自己喜欢的运动鞋。而在各班领取军训服装和发放课程教材的时候,有些班级的同学没有相互配合而出现发放错乱;几个班级负责人也会因为协作问题未能做好老师交代的工作,并且在问题反馈和总结会时班干之间要不就是集体缄默或者是相互推卸责任,这是因为他们的协作能力不高,没良好的团队精神。

2.网络时代信息和知识丰富,内心空虚

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是的世界各地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全球各地的物品和文化蜂拥进入中国,“90后”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存在着较大不同,很多好的坏的信息未经筛选的被他们接受,而且他们从懂事之后就常与各种电子产品为伴,习惯于在网络上交流沟通,现实人际交往随之逐渐减少,这样的学生更加容易孤僻。他们遇到问题不再去求助别人而是去找“度娘”,遇到不顺心也不再与人诉说而是选择通过网络与网友表达或者通过游戏发泄,在虚幻的网络游戏中实现自身价值。

3.适应能力弱,依赖性强

“90后”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他们总依赖其他人来帮忙处理相关的问题和事件。同时他们适应能力弱也体现在他们身体素质较弱, 每年的军训中都有10%以上的学生出现各种不适症状需要请假不参加军训;有时候军训中操练不好而被安排另外训练,很多学生不愿意服从这样的安排,自认为对自己不公平出现各种闹情绪的行为,这都是因为他们心理方面表现脆弱,抗压能力不强。在军训过程中,不只是女生甚至还有有些男生掉眼泪,吵闹着不军训,想回家;以至于出现家长陪同军训的情况。

二、“90后”大学生教育引导的对策探讨

1.加强工作队伍的培训,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

目前, 高校的学生队伍主要是“80后”的一代来担任辅导员工作, 这一代人作为“90后” 的导航者、引路人,同样缺乏社会阅历经验。因此,高校务必加强对辅导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引领他们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对辅导员的培训,主要内容应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实际,在经济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思想观念和社会的发展等主要方面, 这样才能他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加大理论学习的力度,加强责任教育和团队意识培养,探索有效思想教育载体,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加强“90后”艰苦奋斗精神和意识的培养,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2.创新教育工作的内容、 方法和渠道,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调查显示,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90后”大学生中大部分的学生以发短信、聊QQ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 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青睐。所以,我们在做好“90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候务必要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探讨有效的工作方法,开辟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渠道,在内容上他们乐于接受,在方式上贴近他们的生活,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我们需要开辟网络阵地,以QQ群、博客、飞信等的形式作为与“90后”交流和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开创更多的“90后”乐意接受的教育渠道,以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

3.发挥优秀高年级学生的优势,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工作中发现很多新生对与老师的交流很难找到相同的话题与共通的语言,他们更多地在师兄师姐身上寻找解决生活和学习上困难的答案。近几年,我们通过实施高年级学生做助理班主任的措施,为我们的新生入学教育带来了一些很好的效果。我们通过选拔一些表现较好的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来做新生班的助理班主任(男女生各1个),能够充分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处理好新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各类问题。同时我们也通过助理班主任能更好地了解到新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状况。我们还可以根据既定的目标和内容按部就班地实施,指引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的生活。

结束语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烦琐和艰巨的工作,今后我们必须客观地去看待“90后”学生,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改革教育方法的同时积极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年锦,吴永根.“8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学习月刊,2008.3

[2]徐宝库.网络道德重在自律[N].光明日报,2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