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消费;需求;拉动作用;制约因素;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首次将消费放到了第一位,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然而,对于盘锦市而言,消费对于盘锦市的经济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为了保持盘锦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变到以消费启动上来,使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低
虽然,近年来盘锦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比较小,2005—2009年的比重分别为18.2%、18%、19.1%、19.6%和22.9%。而2009年,辽宁省的这一比重为38.6%,全国的这一比重为37.4%,盘锦市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不高
城市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即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这一数据是反映居民消费意愿的一项重要指标)为72.6%,而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只有54.3%,均落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也显示了城乡居民量入为出、有计划消费的传统消费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盘锦市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不强。
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
“十一五”以来,盘锦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大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造成其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差距拉大,落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达2~32个百分点。(见图1、图2)这使得消费对盘锦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一直落后于投资。
2 盘锦市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的制约因素
2.1 收入增长不快和收入差距拉大导致消费增长缓慢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要想增长快速,收入首先要快速增长。2009年,盘锦市gdp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8.9%,慢于经济增长,从而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另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导致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因为高收入阶层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边际消费倾向出现递减趋势,而大多数中低收入者虽有消费欲望但由于收入过低而无足够的购买力,从而就会造成全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影响到消费的增长。而盘锦市的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1∶2.13扩大到2009年的1∶2.19。 2.2 预期收支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由于盘锦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支出在消费结构中明显偏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再加上面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威胁,这种动荡不安的状况使大多数人对自己未来收入的稳定增长信心不足,即使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也不敢、不愿大量用于消费,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2.3 消费观念落后阻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
受经济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居民的消费观念还很落后,往往是“量入为出”,不敢讲鼓励消费,更不敢“负债”消费,抑制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目前我们的消费方式仍是自主性消费,这是一种积累性的消费,主要靠自己的收入能力进行消费支出,跟发达国家的信贷消费相比,这种消费模式会影响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
2.4 消费环境不良制约着消费市场的开拓
商贸流通企业“散、小、弱”的问题依然突出。2009年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7%,这表明盘锦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还比较弱小。在商品售后服务方面也比较差,假冒伪劣产品还充斥着市场,制约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在农村,用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市场的开拓。此外,像教育、文化、信息、休闲和社区服务等消费领域的扩大,也都需要消费环境的改善。
2.5 结构性供需矛盾阻碍着消费需求的实现
从供给结构看,由于盲目投资,产品趋同倾向颇为严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特别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正进入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用于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需求比重有较快上升,但我们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不能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优化的要求,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了消费不足。
3 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对策
3.1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是促进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关键的是要增加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收入增加时,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增加幅度会超过较高收入家庭。这就需要,在城镇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切实保障城镇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要有针对性地搞好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工作,使人们预期收入持久增加,抵御“消费紧缩”或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要减少农村税费负担,增加财政、信贷等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支持。要利用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问题,把从高收入者征收的部分税收转移给低收入群体,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救助能力等。
3.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收支预期
稳定收入预期,建立信心,是促进消费需求的又一重要条件。我市居民储蓄余额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上,要把居民的储蓄变成现实的购买力,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以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免除人们的后顾之忧,稳定边际消费倾向,最大限度地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促进生产和消费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轨道。
3.3 废除陈旧消费观念,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要认识到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经济已经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应适当地鼓励消费,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制度给许多想消费而暂时消费不起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对促进消费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长远的意义。发展消费信贷的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有效解决信贷部门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金融部门的消费信贷风险,增强其开展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完善的消费信贷体系能使更多的消费者利用信贷消费方式,实现消费升级,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3.4 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提高消费质量
一方面,要改善消费的硬环境。完善的城乡公共设施和充足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引导和刺激消费需求的基本前提。这就要加强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住、行消费升级,需要增加住宅建设和交通建设的投资;又如教育培训、旅游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服务消费,也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此外,还要继续加强农村用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农村消费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改善消费的软环境,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行为,改善服务质量,为购买商品服务创造良好氛围,扩大消费需求。
3.5 适应消费升级的要求,完善消费品供给结构
一方面,企业要面向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来寻找目标市场,特别是注意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要认真研究农民的消费需求,摸清不同收入层次农民的需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农民的消费特点,供应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商品,满足农民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还要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和空间,开拓物美价廉、适应农村需要的新产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生产对消费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采用新技术改良品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的变化,满足居民消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二〇〇九年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wenku.baidu.com/view/9ff5c7bef121dd36a32d82d7.html.
[2] 陈新年.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一、投资对经济带动作用定量测算的新思路
投入产出法是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考察和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间数量依存关系的方法。用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测算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仅考虑了投资对经济的直接带动作用,而且还通过产业关联考虑了投资对全社会各部门的间接带动作用。
X=(I-A)-1Y(1)
投入产出模型中列昂惕夫逆矩阵(I-A)-1是一个很重要的系数矩阵,其元素(用bij表示)表示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通过完全消耗(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对i部门产品的需求量,式(1)中的Y是各部门的最终产品列向量。由此式可计算一个部门提供单位最终产品通过完全消耗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品的需求量。本项目的研究思路,就是把各部门固定资产投资额所需的投资品看作是投资品生产部门应提供的最终产品,从而用式(1)测算投资对各部门的带动作用。用式(1)计算的最大特点是考虑到了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多次间接消耗,以科学的方式定量分析固定资产投资通过产业关联对全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用式(1)进行定量测算的首要问题是把一个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转化为对有关投资品生产部门的投资品需求额,这些生产部门又是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对应的,思路如图1。按照现行投资统计制度,一个部门的投资总额可分为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四个项目。我们对这四个项目分别处理。
1、对“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费用的预处理。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是建筑业总产出的构成内容。建筑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有关的建筑材料为中间投入,同时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这个比例可以直接从有关研究总体的投入产出表得到。以河南为例,从河南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可知,在建筑业的总产出中,中间投入占64.24%,“劳动者报酬”占19.44%,其余16.32%为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因此,我们可以分别把各部门的投资额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总费用中的64.24%按照建筑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列向量)计算各部门投资额中对各种投资品的需求(列向量),把其作为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式(1)中的Y,以测算投资中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通过对建筑材料需求而对经济的拉动。占“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总费用中19.44%的劳动报酬不是通过对建筑材料的需求而拉动经济增长的,而是通过对消费品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所以,我们把占“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总费用中19.44%的劳动报酬乘以当年的消费倾向计得建筑业劳动者的当年消费支出额。同时,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居民的消费结构,以此来推算建筑劳动者的消费支出额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列向量),又为下面用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测算各部门投资通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做好准备。另外,占“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总费用16.32%的建筑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的费用,视为对当年经济不存在直接拉动作用,故这里可不予计算。
2、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的预处理。我们可以借助于设备购置矩阵表把各部门用于“设备工器具购置”的投资额转化为与投入产出表的部门相对应的对有关产品的需求。设备购置矩阵表的主栏是各部门的设备工器具购置项目,我们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调查方案”的部门分类把这些“购置产品”――归并到投入产出表相应的部门中去。设备购置矩阵表的宾栏为投资部门(企业或行业)。表中各流量Kij为第j部门投资额中对第i种设备的购置金额。所有部门对各种设备工器具购置金额组成的矩阵称“设备购置矩阵”,用K表示,即K=(Kij)nxm。
设备购置系数表示第j部门单位设备工器具购置额中对第i种设备工器具的购置额(Qj为j部门用于设备工器具购置的金额)。所有设备购置系数构成的矩阵称为设备购置系数矩阵(E),即E=(eij)nxm。设Qtj为第j部门t年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总额,则t年第j部门对第i种设备的购置额为Ktij=eijQtj,所有Ktij构成的矩阵用Kt表示,则Kt=EQt(Qt为t年度各部门设备工器具购置总额构成的列向量)。把矩阵Kt中第i行元素看作是生产第i种设备的部门应增加的最终产品,就可以用投入产出行模型分析由于j部门需求有关设备工器具通过直接和间接消耗对各部门生产拉动的状况了。
3、其他费用。包括旧建筑物购置费、土地购置费、土地占用使用费、包干结余等,由于这些项目对当年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是直接的,并且这些项目在投入产出表中没有显示,所以这笔费用暂不予参加计算。
4、计算各部门投资总额中对投资品的需求总量。把上述“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对各种建筑材料的需求、通过劳动报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通过“设备工器具购置”对各种设备工器具的需求对应相加,就得到各部门投资总额中对投资品的需求总量(列向量)了。下面的投入产出分析就是以此资料为依据。
5、把计算的总产出转化为增加值。把上述各部门投资对投资品的需求量看作是相应投资品生产部门应提供的最终产品(Y),用投入产出行模型式(1)测算得到的是各投资品生产部门应增的总产品(X)。把式(1)代入投入产出列模型G=(I-??r)X即G=(I-??r)(1-A)-1Y(该模型中的??r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合计做成的对角矩阵),便可测算各部门投资由于对投资品的需求而拉动各投资品生产部门创造的增加值(G)。对G中各元素进行合并或排序,就可得出投资对全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及投资对哪个部门影响程度最大或哪个部门投资对全省经济的影响作用最大等结论了。
二、实证分析结果
我们以2004年河南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提供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依据进行了试算。
1、全社会投资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分析。2004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099.38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2024.36亿元,设备、工具、器具购置727.44亿元,其他费用347.57亿元。由此拉动全省增加生产总值(GDP)1826.5亿元,相当于2004年河南省生产总值(8815.09亿元)的20.72%;每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带动全省增加生产总值0.589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可带动全省增加生产总值18.3亿元。其中,通过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对建筑产品的需求而带动全省增加的生产总值为835.5亿元,通过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额中支付的劳动者报酬对消费品的需求而带动全省增加的生产总值为263.7亿元,通过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带动全省增加的生产总值为727.5亿元。
2、全社会各经济类型投资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分析。为了分析各经济类型投资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我们又分别对国有经济、民间投资和外来投资进行了计算(具体计算结果此处从略)。从测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民间投资”是一个总体的称呼,即包括的范围较广,所以说,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投资的局面下,国有经济投资仍然是投资的主体。无论是投资额所占的比重,还是投资带动的GDP所占的比重,国有经济投资都是领先的。但是国有经济的投资效果却是不容乐观的。所研究的三类经济成份中,只有国有经济投资额带动的GDP比重低于投资额所占的比重。从“百元投资额带动的GDP”指标也可证实这个结论,即国有经济百元投资额带动的GDP为54.5元,是这几种经济类型中最低的。在民间投资中,集体经济的投资效果最好,百元投资额带动的GDP为66.72元,是国有经济的122.4%,用占13.19%的投资带动的GDP占14.91%。其次是城乡个体经济的投资效果较好。但私营经济的投资效果不容乐观。外来投资占的比重很小。
[关键词] 消费 需求 经济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通过对河北1995-2008年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的定量研究,试图剖析在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消费需求对于促进河北经济可持续增长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出促进河北消费需求增长的现实的、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奠定基础。
二、变量的选取
1.消费需求衡量指标的选取。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分析的范畴,是指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形成的对最终消费品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量。本课题研究消费需求的衡量指标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根据消费主体不同,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又可细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2.经济增长衡量指标的选取。经济增长是由产出能力的增加带来的总产出的持续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和价格因素,经济增长就是人均实际产出的增加。基于定量分析的需要,同时考虑到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从研究问题的一致性出发,本课题所涉及的经济增长是指总产出的增长,并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率。
三、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分析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最终消费需求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不仅能反映一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使用格局,还可以直观地反映消费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1.最终消费率在低位徘徊,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1995年以来,河北的消费率始终在50%以下徘徊,年均消费率为 43.4%。由于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按照当年价格计算,1996-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为14.3%,最终消费的年均增速为13.2%,两者增速相差1.1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为18.1%,而最终消费增速为14.3%,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慢3.8个百分点。由于消费需求增长慢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导致消费率在2008年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仅为 41.8%,比1995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
2.消费需求各组成部分比重变化不平衡,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下降是消费率下降的原因。从图2可以看出:政府消费率呈平稳的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9.0%上升到2008年的13.5%,2005年开始已超过农村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比较大,从1996年的37.9%下降为2008年的28.3%,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降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是造成最终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居民消费构成中,城镇居民消费率基本表现出平稳的上升趋势,2005年起已超过农村居民消费率成为消费需求的第一主力,2008年已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高点19.2%,比1995年上升了近7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则呈现出反方向变化趋势,从1996年开始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到 2008年降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 9.1%,下降了 14.4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下降是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为进一步量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我们计算了各需求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各需求的增加额/GDP增加额×100%)和各需求对GDP 增长拉动的百分点(GDP增长的百分点×各需求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两个指标,并绘制了折线图(见图3-6)。经过分析发现:
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是第一位的,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动力。1996年以来,在河北经济平均12.7%的增速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以及地区间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54%和5.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1、6.9和0.7个百分点。可见,投资目前已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动力,消费需求仅次于投资需求。图4显示:除 1999-2002年这四年消费的贡献率大于投资和2003年、2005年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以外,其余年份主要是投资需求在支撑着经济的增长。图5显示:1995年以来,河北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高速持续的增长,而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的年份中,投资的拉动作用显著,可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短时间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成为政府提高经济增长率的首选因素。
2.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持久和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图4显示:相对于投资需求,河北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足,但是与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3-10.1)及货物和服务的净流出拉动经济增长(-1.5-4.96)相比,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的拉动(3.1-7.1)波动较小,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稳定的因素。由于消费需求具有刚性,决定了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年新增额中,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远远小于投资等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在经济增长扩张期,消费需求增加不如投资明显;同样,在经济收缩期,消费需求的下降幅度也最小,因而,消费需求成为河北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3.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从消费需求的构成来看,1996-2008 年,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 14.7%,低于同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25.69%。图 5显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总体水平要高于政府消费,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保持平稳,平均水平为 1.8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的平均水平为 3.27 个百分点。
从居民消费内部构成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波动中呈下降的趋势,相对差异较大,从1996年的19.8%,下降至 2008年的 2.38%,下降了 17.4个百分点,平均贡献率仅为5.06%;而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波动中呈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的2.5%,上升到2008年的20.77%,平均贡献率为20%。 图6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拉动的平均水平(0.64个百分点),不仅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平均水平(2.62个百分点),也低于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水平。
五、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灰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GRA)是建立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对于小样本,该方法要优于经典的数学分析方法。其目的是寻求系统中各要素的主要关系,并确定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对系统行为的贡献程度。
本文选取河北省 1995-2008年按当年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参考序列,最终消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构成序列作为比较序列。用均值法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同一数列的所有数据均处以该数列的平均值,得到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就是各个时刻的数值相对于该数列平均值的倍数的数列; 然后,根据参考序列和各个比较序列计算差序列,从差序列表得知最小差值Δ( min)=0.0011719,最大差值 Δ (max) = 0.820203;由灰色关联系数的公式,令 计算出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的灰色关联系数;最后,根据关联度公式:,计算各个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
河北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很高为0.942,且各年的关联系数大部分都在 90%以上,而且变动幅度比较小,说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河北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在最终消费构成中,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0.846)比政府消费(0.801)稍大,但是二者相差不大,说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费构成中,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0.761)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消费(0.597),这也表明虽然在总人口中,农村居民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城镇居民,但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分阶段来看,居民消费的关联度从九五时期的0.692一直上升到十一五时期的0.787;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从0.752上升一直上升到0.862,说明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上升的趋势。
六、结论
上述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消费需求是河北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1995-2008年间河北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拉动,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高于消费;在最终消费构成中,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是促进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消费增速慢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是河北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人均GN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出现转折性变化,消费率开始步入上升阶段,投资率则逐步降低(刘成林,2007)。从河北的现实情况来看,投资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理论分析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消费为基础。因为投资需求具有“名为当期需求,实为下期供给”的双重性。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投资需求只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短期来看,投资需求的扩张虽能一时拉动经济的增长,但从中长期来看,投资本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如果投资结构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投资的增长超过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这种投资形成的供给实际上是无效供给,会加剧下一阶段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只有建立在消费基础上投资,通过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的态势来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才能有效的扩大内需,使整个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因此,要加快河北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更大地释放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先要找出制约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逐一加以解决,为经济增长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刘成林:消费需求变动与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J].河北学刊,2007(1)
关键词:宏观经济波动;投资;消费;出口;S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1-0083-05
[作者简介]邢国繁(1963-),男,朝鲜族,吉林省吉林人,教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王爽(1979-),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教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贸易,宏观经济学;王涛(1980-),男,安徽合肥人,副院长,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NSK(YB)16-52);三亚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课题(项目编号:SYSK2016-22)。
一、变量选取、数据预处理与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
本文以吉林省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代表吉林省宏观经济的波动;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代表总投资需求;考虑到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将民间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作为模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消费需求;用出口总额代表出口需求。因此,本文共选取5个变量,分别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SI)、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M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CP)和出口总额(EX)。
(二)数据预处理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78―2014年吉林省年度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吉林统计年鉴2015》。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根据吉林省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出实际GDP;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换算,其中1992年之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缺失,以100进行补缺。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数据进行换算,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序列中可能存在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对上述序列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作LnGDP、LnSI、LnMI、LnSCP、LnEX。
(三)模型设定
SVAR模型是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简称,是对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改进,这类模型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在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用当期内生变量对模型中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本文采用SVAR模型,揭示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与投资、消费、出口之间的关系,一个含k个内生变量的p阶SVAR模型可写成如下形式:
Byt=C+Α1yt-1+Α2yt-2+…+Αpyt-p+μt, t=1,2,…,T(1)
其中,y为经济变量向量,C为常数向量,B和A均为系数矩阵,且都为k×k方阵,B的主对角线的元素为1,下标t为时间变量,p为最大滞后阶数,T为样本个数,μ为结构式冲击,且μ~VMN(0,I)。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SVAR模型要求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因此,需要对5个经济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本文利用ADF检验对序列LnGDP、LnSI、LnMI、LnSCP、LnEX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序列LnGDP、LnSI、LnMI、LnSCP、LnEX的ADF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值均大于005,因此,5个序列均是不平稳的。在一阶差分之后,序列LnGDP、LnSI、LnMI、LnSCP、LnEX的ADF值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值均小于005,因此,5个时间序列均是平稳的。从而可以将其带入SVAR方程中进行模型估计与脉冲响应分析。
(二)滞后阶数的选择
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受到滞后阶数选择的影响,而滞后阶数的选择由其相对应的简化式VAR模型决定,因此,首先需要构建变量的简化式VAR模型,对其进行滞后长度标准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LR、FPE、AIC标准均认定应选取滞后长度为3。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模型的稳定性是判断经济理论与模型滞后阶数选择合理性的标准,同时也是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前提,图1为AR特征根分布情况。
从图1可知,被估计的模型所有根的倒数均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之内,则说明SVAR模型是稳定的,可以用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四)施加限制性约束
如果SVAR模型能得到唯一的估计参数,则需要对结构变量进行限制性约束,否则会出现模型不可识别的问题。k元SVAR模型需要对结构式施加k(k-1)/2个约束条件才能识别出结构式冲击。而本文SVAR模型中包含5个内生变量,因此,模型需要施加10个约束条件才能有效识别结构式冲击。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本文选取滞后长度为20期,图中横坐标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纵坐标表示GDP对4个变量冲击的反应程度。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20期脉冲冲击(见图2―5)
(1)从图2可以看出,GDP受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冲击后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第3期受到的冲击最大,响应为0011。第8期至第15期GDP受到冲击后反应为负,但负效应在第10期达到最大,也仅为0003,16期之后,又恢复为正效应。
(2)从图3可以看出,GDP受到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冲击后在前10期响应波动幅度比较明显,表现为上下波动。第10期之后波动幅度非常小。第3期正效应最大,为0010,第6期负效应最大,为0006。
(3)从图4可以看出,GDP受到消费的一个冲击后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在20期内波动幅度很小,第2期受到的冲击最大,但响应仅为0004。
(4)从图5可以看出,GDP受到出口的一个冲击后在第6期响应达到最大,为0006,其余期几乎没有响应,幅度波动非常小。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20期累积脉冲冲击(见图6―9)
(1)从图6可以看出,长期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影响的长期累积效应较大,第8期达到最大值0037,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具有较大地促进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短期内有助于吉林省经济增长,长期内对经济影响的累积正效应较大,说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确实起到较大地的拉动作用。因此,吉林省应进一步地突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大对三大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加大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如新能源汽车、航天信息产业等领域的投资以及对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本省的服务外包基地、开展制造业信息服务、云计算及智慧城市云共享服务等业务。总之,吉林省仍处于典型的要素拉动阶段,在产能与内需错位、出口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全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依然要依靠投资拉动,因此,全省应保持投资增长的连续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更要保持适度规模增长。
(2)从图7可以看出,长期内,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对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小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是因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但其仍是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第4期响应达到最大,为0017,且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而这与吉林省民间投资呈现出的增速快、占比大、结构优的特征相一致,近年来吉林省民间投资主要投向高技术制造业和技术改造业。因此,两大投资热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显著。且从2006年开始,吉林省先后设立了产业创新引导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创新、旅游发展等一批省级专项资金,引导民间投资进入重点领域,有力推动了全省民间投资的快速发展。从长期来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确实拉动了吉林省经济的增长。
(3)从图8可以看出,长期内,消费对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由正效应转为负效应,第4期正效应达到最大,为0008,第12期负效应达到最大,为0004。从第9期开始,消费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由拉动作用开始转变为阻碍因素。究其原因,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主要是生产生产资料,而在生活消费品产业方面并不发达。因此,消费结构与本省资源与生产制造能力结构不符,存在错位现象。在对生产资料消费低迷的情况下,吉林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而当吉林省对生活消费品消费过热时,本省资源与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存在错位,不能满足其内在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需求又超出了本省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则“欲速而不达”,表现为通货膨胀式的经济增长,其实质就是负增长,由此导致消费的增加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总之,吉林省庞大的产能没有对接本省的消费需求,消费端的需求不能在本省得到较好的满足,这在传统意义上是产能过剩,而本质上是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产能与需求的错位。因此,吉林省消费更多地是带动省外经济的发展,长期看,对吉林省经济增长还起到反作用。
(4)从图9可以看出,长期内,出口也会对吉林省宏观经济造成冲击,但是影响较小。第7期达到最大值0009,出口增加对吉林省宏观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效应,即促进作用。但冲击效果较小的原因主要是吉林省出口总量过小,以至于难以对经济产生足够的拉动作用。1978―2014年吉林省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均值为59%,因此,吉林省应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吉林省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源头和起点,有多个城市沿边近海,因此,吉林省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找到契合点;对外,打通向东出海口,对内,向西拓展,构筑开发开放的战略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六)方差分解
本文用于说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对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贡献程度。具体方差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产出冲击对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全社会固定资产冲击和民间固定资产冲击,二者是影响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而消费冲击和出口冲击的影响较小。根据20期冲击均值可知,产出冲击解释了728%的自身波动,全社会固定资产冲击解释了124%的产出波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冲击解释了108%的产出波动,消费冲击解释了19%的产出波动,出口冲击解释了18%的产出波动。由此可知,投资仍是拉动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上方差分解的结果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所得的结论一致,互相印证。
三、对策建议
(一)保持投资增长的连续性。吉林省经济发展仍处于典型的要素拉动阶段。在产能与内需错位、出口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全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依然要依靠投资拉动。因此,全省应保持投资增长的连续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更要保持适度规模增长,进一步优化二者的投资结构,不仅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政府投资,更要引导民间投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制造业等新的领域,努力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
(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提高供给结构对本省消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吉林省庞大的产能没有对接本省的消费需求,消费端的需求不能在本省得到较好的满足,这在传统意义上是产能过剩,而本质上是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产能与需求的错位,这也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使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三)扩大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出口是影响吉林省宏观经济波动的次要因素,虽然表现为正效应,但总体影响效果较小。为了进一步提升出口对吉林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在装备制造、农林牧生产、食品加工和冶金建材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进服务外包和跨境电子商务。完善出口服务体系,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赵留彦.供给、需求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财贸经济,2008(3):59-65.
[2]任希丽,张兵,李可爱.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4.
[3]袁吉伟.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B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27-34.
关键词:交通运输 相关产业 经济发展
一、交通运输对经济作用的理论综述
交通运输是指为社会产品的运输和居民的出行提供交通服务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运输管道等。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把社会生产、分工、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社会基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马克思曾经指出,19世纪的交通运输革命:“只有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才能与之相比”。未来学家朱利安・西蒙指出,作为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交通运输有多方的重要作用:“如果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那么它不是文化,也不是制度和心理特征,而是交通运输和通讯系统”。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交通运输通过影响市场、分工从而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改良产生于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的扩大又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最后,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依赖于交能运输的发展和运输费用的降低。他指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的程度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良好的道路、运河或可通航的河流可减少运输费用、开拓更大的市场、推动劳动分工,于是“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为最有效”。
对我国而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应当把交通运输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在总结其他各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符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以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分析交通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首先分析交通投资对经济首轮拉动作用,主要有建筑业、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消耗品生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分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两种,一般的铁路或者公路建设投资属于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最终形成政府支出所购买或者使用的产品,对于企业投资部分的投资用于形成资本,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的支出法,政府支出所购买和使用的产品和企业投资形成的资本总额全部都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之内,所以交通运输投资建筑也增加一个单位的话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增加一个单位。投资交通建筑业与其它部门间也存在内在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直接投资表现为交通运输业的投资活动可以直接拉动就业的增加以及带动水泥、钢材、石油化工、砂石材料的开采产业等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间接的经济联系主要体现在因交通建筑业直接影响的部门和与该部门相关部门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根据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用投入产出分析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1998年的数据显示:一个单位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其社会总产出乘数为2.8895。
其次,在首轮拉动的基础上,交通运输投资之后会导致收入增加而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从而扩大内需,最终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引起经济的扩张。由于居民、政府和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又会反过来再次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引起经济的扩张,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是投资的乘数效应。这种投资增加而引起最终国民生产总值的成倍增加的倍数叫做投资乘数,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我国近几年内制约投资乘数的经济环境没有变化,根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的最终消费倾向为0.62,则投资乘数为2.63,即一单位的交通投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2.62个单位,相应的,交通建筑业累计的社会总产出乘数为7。
(二)交通运输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分析
1、从交通运输对农业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分析
交易效率这一概念是有新兴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杨小凯和黄有光提出来的,认为交易效率是交易价值与交易费用的差值占交易价值的比重,这里的交易费用包括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距离使国际交换变得昂贵,距离是地区之间的交换也变得昂贵,以交通费用为主要因子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分析被用到地区分工理论的发展中。生产要素在某些程度上被限制于某些地点,移动十分困难甚至有些时候移动困难,运输费用和其他障碍阻止商品的自由移动,就是说运输费用的重要性不亚于某些生产要素的不能流动性。不同地区的转运费不同,价格也不相同,商品运转中存在着很多实际中的障碍,例如运输容易损坏商品,降低商品的质量和价值,这些都包括在运转费用中。在传统的地区分工理论中,由空间距离而形成的运输费用是对分工产生不利影响的因子,虽然运输费用不会改变分工的基本原则,但是它作为空间分工的障碍,始终对地区间的分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运输费用在自然资源对产业区位的影响方面提出,考虑到在自然资源基础上产品生产的重要性和运输的难易程度。
交通运输对地区间交易效率的一般模型
如果不从位于某些地点,而是从位于某些地区这一角度来考虑的化,一个地区就某一方面为一个单位,这个假设有两个地区,其中一个地区是某产品的产地A,另外一个地区是该产品的销售地X,且设产地A的平均成交价格为PA,那么,地区间交易效率为 kd的一般模型为
类似的,交通运输与地区间交易效率的模型为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区间交易效率随产品对交通运输依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地区间交易效率随产品对交通运输的依赖程度的下降而提高,地区间的交易效率随交通运输费用的增加而降低,对交通费用的降低而提高,并且,对于同一个产品而言,交易效率对运输费用的变化在产品价格较低时较敏感,对于不同的价格产品,交易效率对较低价格产品的运输费用的变化较为敏感。该产品销售地X的平均成交价格为px,为了简化起见,假设该种产品从产地到销售地中间有一个中间商,且该产品从产地到销售地运输费用为cT.其他外生费用为cQ,中间商的平均毛利润为I,则, ,从式子可知,地区间交易效率随运输费用的增加和交易价格的下降而降低,随运输费用的降低和交易价格的上升而提高。
2、从交通运输对农业交易效率的影响分析
农业的发展除了要增加农业的产出、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提高农业的增长率、加快农业的增长速度为,农业生产要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商品化程度的农业转变,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农产品消费的分散性要求实现农产品价值时要克服农业生产地和农产品销售地的空间障碍,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的特点这就在客观上也要求农产品实现自身价值要突破成产和销售的时间障碍。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明显地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价值的损失。无论是作为中间品的农产品还是作为消费品的农产品,都需要经过运输的环节,并且交通运输的条件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交易效率,一下结合农产品的特性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分解农产品克服空间障碍和时间障碍的经济成本,构建交通运输与农业交易效率的关系模型,用来分析交通运输的各个因子对农业交易效率的影响。
农业的交易效率对农业的发展影响通过农业交易效率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决定专业化分工,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相对滞后,会导致农产品的商品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使农产品与国内大中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大大被缩短了,快捷的交通运输将会使农产品的快速保鲜、发挥农产品借助便捷的交通条件发挥低成本等优势,将使农产品市场迅速扩大,农产品市场扩大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交通条件改善的条件下有利于我们抓住契机,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的影响可表现为:(1)拉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深化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可以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上抢占优势。 (2)交通运输的改善可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可以大力发展水产、水果、蔬菜、食用菌和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有利于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优势品牌农产品。
(三)交通运输业对工业的带动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促进和带动了工业中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社会效益,交通运输是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交通要想发展要不断消耗物质资料,这些工业物质资料构成了工业生产的巨大需求,刺激着工业的强烈发展。
1、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的拉动
这种拉动作用是面向行业、面向全社会的。公路路基路面以及桥梁涵洞和隧道及附属工程的施工,无疑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装载机、凿岩机、架桥机、压路机、混凝土拌和机、摊铺机以及各类汽车等;同时,数万建设大军进驻高速公路建设沿线,又会对各种生活及办公设备、各种生产用施工机械产生大量需求,无疑会拉动相关制造业的发展。
2、对建材工业和建筑业的拉动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大,国家交通系统的发展,需要投资巨大的高速铁路和公系统,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发展必然要求其他综合交通运输与之配套,这样就需要加快市内公交及轨道交通的发展,如地铁和城铁等综合运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会直接拉动相关建材工业的发展,如各类钢筋、高强钢丝、型钢、各种标号的水泥、原木锯材、沥青、砂石料、石灰、粉煤灰、土石方等等发展, 同时,高速铁路和公路建设还有效拉动了集镇基本建设,促进了建筑装潢材料经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内投资,拉动投资需求。据估测,如果铁路基础建设投资一年完成6 000亿元,则需要钢材2 000万吨,水泥1. 2亿吨,可直接带来全国GDP提高1%的拉动效应。
3、对施工企业和地方就业的拉动
根据投入产出法中消耗系数及其各个部门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计算可以得到,每亿元的交通投资为建筑业创造或者保留大约两千个就业机会,为交通建筑业直接和间接提品的各个部门相应带来约五千个就业机会。工程建设中会吸纳大量沿线的农民工就业。许多原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回到了当地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就业,同时还通过工程建设锻炼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建设技术工人,如钢筋工、隧道掘进工、爆破工等。拥有一技之长的他们,不仅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务工收入,而且为他们今后的长期就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四)交通运输对旅游业的带动影响
从需求方面看,交通运输条件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就要解决从定居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移问题,通过采用适当的旅行方式抵达旅游地点,且旅游行程本身就是旅游活动的一部分内容。采用不同旅行方式所耗费的时间,也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旅游者可用于旅游的余暇时间总是有限度的,如果克服空间距离所占用的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旅游者则会改变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甚至会取消旅游计划。
从供给方面看,交通则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旅游业是依赖旅游者来访而生存和发展的产业。只有在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使旅游者能够大量地、经常地前来访问的情况下,该地的旅游业才会有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可能。
从旅游收入方面看,交通运输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部门,本身也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在任何国家的国内旅游收入中,交通运输都占有突出的比重。据《旅游统计年鉴》资料,欧美游客来我国旅游,其交通费用的支出(包括国际间往返交通费、在我国旅游期间的城市间交通费和市内交通费)往往要占其旅游费用的一半以上。
三 、交通对经济带动作用总结
事实证明:交通运输决不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却离不开交通运输这一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建设,适度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合理调整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而且还要改善运输装备和设施,均衡地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逐渐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最优良的条件,促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该项目为贵州财经学院2009-2010年度在校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第344~345页
[2]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上卷第1、5、16、140页,下卷第246页,上卷第335~336页,下卷第12页。
[3]荣朝和《论运输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3~64页。
[4]刘统畏.交通通讯与国民经济[M].重庆出版社,1988
关键词:内生周期;外生冲击;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4-0010-05
2007年中国GDP增速高达11.9%,但从2008年第三季度起,GDP增速快速回落。基于此,有人将经济增速下滑归咎于2007年底集中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而忽略了中国经济内生周期的影响。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中国经济增速的快速回落?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如何?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保8%”的目标能否实现?金融危机对中国是否蕴含着发展机遇?学者们对这些问题见仁见智。笔者将中国经济发展置于全球视域,在统筹考虑外生冲击(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内生周期影响的基础上,将本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16次金融危机进行对比,试对上述问题略陈管见。
一、GDP增速放缓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周期
经济运行有其内在的周期,学界对此一般有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之分,较为共识的划分是:短周期是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年~4年的经济周期;中周期是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年~10年的经济运行周期;长周期是前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年~60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分为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短周期。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只有30年时间,因此,至多只能对其进行10年左右的中周期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历了两次完整的长度为10年左右的中周期,分别是:1981-1990年的中周期和
1991-2001年的中周期(如图1)所示。因此,可以预计,2002-2012年大致是中国第三个经济中周期。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逐年攀升,2007年GDP增速达到本轮中周期的峰值11.9%,已处于经济运行趋热区间。基于此,可以判断,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运行进入第三个中周期的下行调整通道,经济增速将从峰值逐步向低谷回落。
中国经济自身的内生周期决定了从2008年起宏观经济将处于第三个中周期的下行调整通道,因此,经济增速回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即使不发生金融危机,从2008年起的3年~5年,中国经济增速也将呈逐年回落之势。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三条渠道
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和信心危机三条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如图2)。国际贸易渠道的传播途径是:美国经济与金融危机发生后,其国内投资收缩、消费下降,进而美国实体经济的进口需求下降,从而降低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导致中国外向型企业的利润下降、破产倒闭增多,直接冲击中国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过程中,跨国投资者采取组合投资(同时投资股票、基金、公司债、次贷等产品)策略。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次贷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很难卖出,于是,投资者会跨国、跨市场抛售投资组合中的非次贷产品以收缩投资,跨国、跨市场销售会冲击美国以外的金融市场,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股市联动进而冲击中国金融市场,导致中国股市缩水、IPO发行受阻并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即为金融市场传播渠道。第三个传播途径是市场信心渠道,金融危机发生后,居民的市场信心下降会收缩其消费需求,企业信心下降会缩减其投资需求,导致金融危机的影响被放大;如果金融危机发生后,居民对市场有信心则会照常消费,企业对市场有信心则其投资需求不会明显缩减,金融危机就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实际中这三条传播途径常交互传播,互相影响。
(二)2008年第四季度起,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凸显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内生经济周期下行调整叠加因素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快速下滑,面临由稳定增长区(8.0%
(三)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的影响将持续到2010年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共发生了大大小小212次金融危机。这里选取历史上影响较大的16次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国家(见表1)作为考察对象进行规律总结,并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进行对比,以期在对这次危机进行定性的基础上,从历史比较的角度对此次危机的影响以及后续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和展望。
IMF将金融危机分为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系统金融危机和外债危机四种类型。其中货币危机和银行业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两种主要表现形态,而实际的金融危机多表现为几种危机的混合形式。
从对16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可得到如下规律:(1)银行业危机爆发频率小,但其破坏力远较货币危机严重。(2)金融危机的持续时间呈缩短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多表现为2年~3年(日本除外)。(3)银行业危机的平均恢复期比货币危机需要的时间要长,其平均恢复期需要3.1年,长于货币危机的1.6年。
美国次贷危机并不涉及汇率大幅贬值及外资大量外流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提供次级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破产、接管所致。因此,IMF将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定性为银行业危机的范畴。银行业危机具有破坏力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等特点,2007年底次贷危机集中爆发,以3.1年的平均恢复期预测,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到2010年。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
(一)内生的中周期下行调整是经济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只是使GDP增速的下滑呈加快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剔除政治因素(1989-1990)的影响,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下行调整的年均最大波幅也仅为1.1%,按此最大波幅假设危机不发生的情景,则2008年和2009年GDP增速应当在10.8%和9.7%左右。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下行调整的压力“雪上加霜”,其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凸显。2008年第四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10.6%、10.1%、9.0%和6.8%,2008年全年GDP增速在9.0%以上(见图3)。
总体来看,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其中2009年所受影响可能最大,为2个百分点左右。考虑中国经济的内生成长性和扩张性政策的拉动作用,预计2009年GDP增速下限在7.5%附近,比金融危机不发生场景下的9.7%低了2.2个百分点。2010年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将逐渐减弱。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内生的经济中周期下行调整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本质原因(内因),金融危机作为外生冲击(外因)对经济下行发挥了加速器作用,但外因本身并不能改变中国经济运行内在的中周期。
(二)外生冲击(金融危机)并未改变中国经济的内生周期,但会改变周期内各阶段的持续时间
中国经济增速从2008年开始放缓,本质上并非金融危机使然,而是由经济内生周期决定的。金融危机并未改变中国经济运行的内生中周期,但却改变了周期内各阶段持续时间的配比。从对经济周期内四个阶段“衰退―萧条―复苏―繁荣”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加大并加速了经济体自组织运行中的衰退过程,经济衰退期缩短、经济萧条期提前到来(见图4)。
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政府实施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使经济衰退期和萧条期比在经济放任自流状态下进一步缩短,有助于经济提前进入复苏阶段。另一方面,凯恩斯主义“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控,对经济体本身的自组织机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致使内在的自组织机能与外在的宏观调控在特定阶段并不同向。经济体内在的自组织机能被破坏后,对扩张性政策产生政策依赖,积极财政政策中长期化的可能加大。这种短期调控政策中长期化的现象,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财政政策实践中曾经出现过。1998年中国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扩张性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体内在的自组织机能,经济运行对扩张性政策产生依赖,使本属于短期调控政策范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长达6年之久。
总体来看,由于金融危机对经济衰退产生加速作用,经济运行从衰退到触底(衰退―萧条)的持续时间大为缩短。政府扩张性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体内在的自组织机能,提前动用了经济体复苏和繁荣阶段的增长潜能,使后两个阶段的发展相对“贫血”,复苏和达到繁荣阶段所需的时间被延长。
四、未来2年~3年中国经济增速能否“保8%”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部分人对未来2年~3年尤其是2009年经济增速能否保持8%心存疑虑。笔者主要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方面来分析。
(一)四大力量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储蓄、银行体系、国内市场需求和政府的经济政治动员能力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四大力量。具体来看:
1. 中国拥有相当充裕的居民储蓄。美国居民储蓄率过低(不到3%),长期过度和超前消费,即使其政府出台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也难以增加有效需求,而中国居民消费比较保守,储蓄率相对较高。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城乡居民储蓄总量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形成相当可观的国民潜在购买力。只要社会保障持续改进,刺激消费的政策积极到位,居民储蓄增速只需下降三五个百分点,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就会大为改观。
2. 中国拥有充足、安全且质量良好的银行资本。截至2008年11月底,企业和居民的储蓄总量为45.5万亿元,国内银行总资产超过61万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银行总资本的99.5%。充足、安全且质量良好的银行资本是抵御金融危机的坚盾,这表明中国有非常好的社会投资的基础货币条件,只要政策运用得当,银行资本完全可以对拉动社会投资增长发挥巨大作用。
3. 中国有庞大且具有不同需求层次的城乡市场。全球经济衰退导致中国外贸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国内市场。中国国内市场除了规模巨大外,更为重要的是其成长性和具有不同需求层次的特点。过去长期饱受诟病的城乡发展失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弱点,在出口需求受阻、经济增长主要立足国内市场开发时则成为中国的巨大优势。在城市和东部市场的开发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中西部和广大的农村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只要中西部和农村市场的开发取得实质进展、刺激社会消费的举措得力,中国经济的内需增长完全可以抵消外需增长下滑的损失。
4. 中国有强大的政府经济政治动员能力。中国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虽然这种模式经常被人诟病垄断力量过强、市场自由化不足、效率水平低、中央财力过大等,然而,一旦遇到大的灾害和危机时,就会显示出强大的政府经济政治动员能力的优势。比如,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中央政府迅速推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短时间内动员了可观的经济社会资源,对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必将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中央财政收入超过6万亿元,中国还有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为政府实施扩张性调控政策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强大的政府经济政治动员能力是中国抵御金融危机的又一坚盾。
(二)(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最小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其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三大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见表2):投资的拉动作用最大,消费拉动略小于投资拉动且其拉动作用相对最稳定,净出口的拉动作用最小。从表2还可看出,净出口的拉动作用只是近3年来比较显著,2005年以前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如果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则金融危机减少的外需通过扩大内需难以弥补。然而,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这使得在消费需求拉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内需)弥补出口(外需)下降来稳定经济增长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三)扩大内需的政策能有效减缓经济增速下滑
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中央政府于2008年11月初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据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10项措施可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可达4万亿元。从内容来看,除包含放宽金融业贷款限制和企业增值税改革外,主要措施集中于基础建设的改善与扩建以及社会福利改进两方面(如图5所示)。
政府增加投资用于公共交通建设和农村民生与基础设施建设,将减少失业人口、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和生活品质。交通建设将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产能和效率,有助于中国长期经济的发展。政府投资增加将带动民间企业投资,提升中国内需对经济成长的贡献。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测算,“4万亿元投资,大体上可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可有效减缓金融危机造成的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速度。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的出口规模可能零增长或负增长,但在政府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下,出口大幅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进口增速也将呈回落之势。因此,净出口(出口―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可能为负,但幅度也不会太大。消费需求的拉动比较稳定。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保证投资的拉动作用基本稳定或稍有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近几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见表2),预计2009年GDP增速下限在7.5%左右,通过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努力,中国经济增速“保8%”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五、结语
深入分析内生周期和外生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影响,可加深对引发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持续时间以及可能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客观认识,有助于增强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金融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发展的机遇。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世界其他几大经济体要小,这有助于改变中国与其他几大经济体的力量对比。具体而言,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三大潜在机遇:其一,结构调整的机遇。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中国外部需求大量减少,但客观上也为中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提供了巨大的外部“倒逼”压力。其二,利用廉价国际能源资源和提高科技实力的机遇。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造成国际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回落,为中国开发利用海外能源资源和提高科技实力带来有利条件。其三,推动重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机遇。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压力,对改革传统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对中国加强国际合作,谋取更多国家利益提供了有利时机。
参考文献:
[1]顾海兵.中国年度经济走势预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1).
[2]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8,(2).
[3]王公达,王涛.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中长期化的思考[J].新疆财经,2003,(6).
[4]于旭辉,蒋健蓉.次贷风暴或止于2010年[J].首席财务官,2008,(11).
[5]陈璋,李学林.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6]【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Effect on China's Economy Increasement Speed by the Endogenous Cycle and Exogenous Impact
Lv Nan1, Wang Tao2
(1. World Institute,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Bureau, Beijing 100032, China;
2. Telecom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State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Beijing 100037, China)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经济增长;区域分析;消费拉动
一、全国及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
通过对1997年至2006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全国及区域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分组:将我国分为中部、西部、东部三个地区,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黑龙江、吉林和山西;西部地区包括:广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四川、重庆、内蒙古、贵州、云南和陕西;东部地区包括海南、广东、山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辽宁、河北、天津和北京;研究结果:1、全国以及各地区房地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并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无论是全国还是区域,房地产投资能带动经济增长,其中,东部、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还存在着反馈作用;2、房地产投资针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当中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小,当地经济增长的快慢决定房地产投资的发展水平。
1997-200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属于上升趋势,我国不同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均超过10%,其中西部和中部地区的贡献变化比较一致,2000-2004年间,东部地区地房地产投资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其他地区。从历年的平均值来看,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平均年贡献最大的是东部,为10.89%;其次为中部地区,为10.55%;最小为西部地区,为10.08%。
由此可见,从全国及各区域来看,经济的增长能引发房地产投资的增长,表现在这些区域经济增长和房地产投资存在着相互反馈的作用。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太容易引起房地产业的变化,这说明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房地交投资之间的反馈作用不显著。
二、我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时房地产情况分析
从我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的数据资料显示,在2008年,我国房地产业的投资总量是30580亿元,比2007年增长5300亿元,同比增长率20.9%,坏比回落了近十个百分点。从GDP比重看,房地产行业增加额为7174亿元,占GDP的比重是5.2%。
自第一次普查到第二次普查,房地产投资业分别从2004年的13158.3亿元增加到第二次的30580亿元,五年的时间翻三倍多,五年中的投资增长率为29.59%、20.91%、22.09%、30.15%、20.97%,全部高于20%,从而形成从1998年以来的第二年房地产业投资高峰期,期间最基本特征是2005年2006年两年中受经济调控最为明显,房地产投资有紧缩现象。但到了2007年,当调控政策出现松动时,全国的投资产业又部分回调到宏观调控前。而在2008年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投资产业的增长开始有所下降。
同时,我们还发现,房地产业的增长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点的比例过大时,则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房地产投资业的贡献。另外,房地产投资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的贡献并不完全单独属于房地产业,例如消费者在购房后对家具、家电等其他消费品的刺激效应,还有房地产投资业对建筑业、金属采矿业 、交通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专用仪器设备制造业、通用仪器制造业、金属压延及冶炼加工业、等六大行业所引发的诱发效应,房地产投资业因 为产业附加值高、产业跨度大,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和关联效应,因此房地产投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更大,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房地产投资研究中心的刘琳刘副主任统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1997-2005年期间,综合直接贡献率、引致消费贡献率、间接贡献率得到的房地产开发业对GDP的增长总贡献率平均值达到了22.49%,这说明在每年GDP的增量中,房地产开发业总贡献的平均份额达到五分之一;在GDP的平均增幅8.94%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平均贡献达到了2.03%。
其次,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最初体现投资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房地产开发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投资的快速增加,包括水泥、钢铁等60多个行业。房地产投资业对其它行业的影响可通过指标来考虑,即影响力系数指标,此指标是某产业增加产出,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相对国民经济所涉及部门产生的产出增加影响。影响力系数的值大于1则表示该产业增加产出会给其他的部门带来更多的增长产出。系数越大则表示该部门的生产对其他产业或部门的影响越大。根据2008年的统计年鉴记载,2005年建筑行业影响力系统是1.86,排在17个行业分类的第五位,足以证明建筑行业对其他行业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再次,房地产投资形成的房屋等固定资产最终以资本的形式直接计入了国内生产总值。因此,房地产业投资规模的增加,加速了资本快速形成,所以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增长。房地产业的资金占用量大,资源消费多的一个行业,当经济出现过热的时候,直接严重挤压着其他行业的发展。大额资金由于利益的驱动,会直接流入利润较高的房地产行业,就此会成资源的错配,甚至会出现产业结构失调。
最后,房地产开发业的发展可促进其他产业的职工收入增长,拉动其他消费的增长,通过消费来拉动整个经济增长。最终的消费则远远大于因此增加的收入,从而带动了GDP的增长。房地产带动其他用品消费的同时也会挤压其他行业的消费。
四、 相关意见与建议
1.合理发挥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协调两者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房地产业能有效地拉动经济的增长,并积极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有着相互反馈的作用,即在经济增长放慢时给房地产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又将给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
2.实施区域性房地产调控政策。由于房地产投资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所以尽量不采取一刀切政策,加以实施区域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具体方面:对东部地区,可合理控制房地产业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但对于房地产业已在蓬勃发展中的西部、中部地区,应积极继续发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所起的拉动作用;
3.采取短期和长期结合的政策。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即存在短期波动影响,又存在长期影响。在短期,应减少房地产投资业大起大落时对经济增长成的剧烈波动;在长期,应该充分地认识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时滞作用,合理地控制房地产投资业的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避免房地产业出现过热或过冷,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房地产开发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较明显,可以直接影响许多部门的投资,但由于房地产投资利润率较高,对其他部门的投资排他作用强;房价增长速度过快远远超过了居民可以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所以对房地产业需要进行合理的中长期规划,这样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廉住房及经济适用房的市场,来做到真真实实的满足中低层老百姓的购房需求。在税收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开发满足政策目标企业的补贴及税收抵免;同样还可以放宽对中低收入者的购房补贴及税收优惠。另外官员的绩效考核,分税制财政、土地出让金等问题也极待解决。
参考文献:
[1] 况伟大. 房地产投资、房地交信贷与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01) .
[2] 黄忠华 吴次芳 杜雪君. 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 财贸经济, 2008(08) .
[3] 宋建忠. 房地产市场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学术论丛, 2009,(05) .
关键词:吉林省;总需求;产业增加值;拉动效应
1.引言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重要发展战略的实施,吉林省经济将未来将面临较大的改善。随着吉林省总需求的不断提升,其对各产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需求的提升将势必拉动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当前吉林省总需求及产业增长情况的分析,从多个方面出发,对吉林省总需求对各产业增加值的拉动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有效刺激吉林省总需求的提升和促进各产业的发展,进而全面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2.吉林省总需求及各产业增长值情况
2.1 吉林省总需求变动情况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吉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同比增长1.6%。全省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的需求不断提升。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实践者,吉林省总需求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市场经济以及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在未来必将进一步提升吉林省总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总需求的变动必将引领吉林省各产业的高速发展,全面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2.2 吉林省各产业增长情况
2016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86.23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6.9%。而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498.52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147.18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6240.53亿元,同比增长8.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266亿元,比2015年增长7.3%。2016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10.148.041.9.其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43.8%、49.9%。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吉林省三大产业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这与总需求变动的拉动效应是分不开的。
3.吉林省总需求对产业增加值的拉动效应分析
3.1 需求的多元化使得各产业增加值均呈现增长态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总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各行业的发展使得社会总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因此其对各产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从目前吉林省总需求变动情况来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社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进而使得各产业增加值均呈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总需求的提升,而总需求的增长又进一步拉动各产业增加值的提升,使得吉林省近年来各产业增加值在总需求的拉动下呈现出高速上涨态势。另一方面,随着各产业增加值的提升,社会大众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增加,其又反过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进而再次拉动各产业增加值的提升。所以,吉林省总需求的多元化直接拉动了其各产业增加值的增长。
3.2 需求层次的提升使得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大
在吉林省总需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其需求的层次也逐渐提高,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需求增长逐渐缓慢,而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提升较快,因此使得吉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在三次产业中最大。从2016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40.53亿元,同比增长8.9%,其占三大产业的比重为41.9%,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9.9%。而目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吉林省第三产业在未来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增长。人们的需求层次会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得以提升,同时反过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未来,第三产业的将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其对吉林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放大。
3.3 第二产业依旧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长期以来,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赖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从资源禀赋等方面而言,吉林省工业发展有其明显的比较优势。虽然近些年来整个东北地区的工业产业呈现出衰落状态,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下降,但是从近些年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依旧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201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7147.18亿元,同比增长6.1%,其增加值在三大产业中最大。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为48.0%,仍然占据吉林省三大产业的半壁江山。因此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目前依旧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未来,如何借助各项发展战略,发挥总需求的拉动效应,有效引导第二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影响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3.4 总需求的提升会进一步加速对产业增加值的带动作用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总需求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随着吉林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各产业内的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其利用各项策略不断抢占市场,以赢得发展的先机,甚至很多企业开始引领消费,刺激消费者需求。这些都是在社会总需求不嗵嵘的基础上实现的,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使其各项需求不断提升,进而会推动总需求的进一步增长,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使其对各产业的发展均起到了较大的刺激作用,进而使得各产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其增加值不断提升,进而可以有效促进整个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对策建议
4.1 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适度调整各产业的发展
单纯依赖于总需求的变动来拉动产业增加值的提升对吉林省经济发展而言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其必须要全面借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调整各产业的发展。当前,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要求各a业企业要从自身的生产和供给角度出发,调整自身的发展,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吉林省在当前要全面践行供给侧改革的相关要求,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淘汰落后的产能,发展优势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进一步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总需求,全面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4.2 有效引导总需求的变动以优化产业结构
社会总需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是可以被引导的。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社会总需求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从引导总需求的变动来全面优化各产业结构。吉林省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较大,且其未来的发展态势会更加迅猛,以巩固第一产业、因势利导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要的目标。将总需求视为推动吉林省各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使其充分发挥引导三大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实现总需求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4.3 逐渐推动各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刺激总需求
随着社会总需求的不断升级,其层次不断提升,对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因此,吉林省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推动各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变其发展思路,顺应改革发展的相关要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进而可以有效保证吉林省各产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转型和升级,逐步淘汰落后的发展产能,大力培育新型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吉林省总需求的增长,以产业转型和升级刺激总需求可以充分发挥总需求变动对各产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如此形成一个完善的循环发展模式,进而不断提升吉林省各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刺激地区经济的发展。
总结
目前,吉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总需求和各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本文重点对吉林省总需求变动对各产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可以从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适度调整各产业的发展、有效引导总需求的变动以优化产业结构、逐渐推动各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刺激总需求的提升等方面出发,以实现吉林省总需求及各产业增加值的同时增加,进而全面促进吉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天力,孙云春.吉林省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05)
[2]闫勋才.新常态下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行政与法,2015(05)
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但各银行意见极大。我也不能认同这样的做法,因为对银行而言风险巨大。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重走回头路,是通过放大银行风险以换取经济的增长。这将放大风险,会使经济成本相应增长,以至于稳增长之路更难走。
那该怎么办?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方案是: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向商业银行定向发行2万亿元(必要时还可以更多)“30年期的社保基金债”;央行相应下调法定存准率;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蓝筹股,前提是上市公司必须实施现金分红。同时,中央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确保社保基金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详见本刊2012年第26期《储蓄变投资:解决社保空账的新思路》)
这种做法相当于强行将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时投资收益归属社会公众所有。它的好处首先是,不仅将社保空账问题一次性解决掉,而且部分消除了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为拉动消费奠定基础。
其次,将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效率监督与全体国民利益绑定在一起,将形成非常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破解实体企业和银行的财务风险。
第三,还可以激励股市形成修复性上涨行情,为中国经济注入巨大而又重要的活力。大大减少银行风险,大大提升股权需求规模,这才是与中国当下的风险环境相匹配的融资方式,为中国经济顺利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多次论证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股市,绝不是银行。
银行2万亿元社保基金债券的持有,提高了银行收益能力,提高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使银行摆脱了“欲贷不敢,欲罢不能”的尴尬局面。
理论上说,社保基金大量持股,股市活了,这将从国民被动持股和股市上涨两个方面大大提升国民财产性收入。这既不影响国民当期消费,又大大增强了国民收入预期,会对国民消费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另外,它还大大提升了民间资本对垄断行业投资的收益性,有利于中国资本更加有效地利用。总之,它将彻底扭转国民、市场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快速使中国宏观经济驶入良性循环轨道。
此外,这样的做法将大大提升政府投资的市场化程度,其效率要比过去高得多。而且,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收益需求必须对应社保支出需求,这自然要求它的投资必须兼顾长、中、短期利益。
一定有人担心通胀,但在这样一种做法之下不会。一、目前中国经济的内需严重萎缩,此时适度投放货币不会引发通胀;二、这笔钱拉动的不是信贷的高速增长,这样的股权投资使得对物价的拉动作用远低于过去的政府投资;三、货币没有直接进入消费领域,而是通过预期转变和财富效应拉动投资及消费,这是一个使内需逐步释放的过程,要比过去那种政府组织大规模财政投资的效果舒缓得多,作用也长久得多。
一定有人担心股市泡沫,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防止泡沫的目的是为了不要让经济出现负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