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我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培训和技术辐射作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以朱集镇四新现代生态农业园为依托,坚持“立足本地,服务农村”的原则,围绕农村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活动,使基地成为培养实用人才的摇篮、辐射科学技术的源头。
第二章基地的基本标准和功能作用
第三条基地建设标准
(1)有良好的理论培训和实习实践场所。有不少500平米的固定场所和宿舍;有满足培训需要的教学及实习设施;自有或合作有不少于500亩可供实习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基地。
(2)有较好的培训效果。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年培训人数不少于4000人次,其中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要占20%以上。通过培训,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农业科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等方面效果明显。
(3)有配套的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建立以兼职为主的教学队伍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转高效。
(4)有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技术跟踪服务体系,为学员和农民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依托农村生产基地和专业协会建设农产品加工销售网络。
第四条基地要着眼于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人才和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突出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努力成为农村人才培养和党员干部教育的主要阵地。
(1)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农民增收致富,培养农村各类人才,大力开发农村资源;
(2)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基层组织的新要求,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
(3)农村实用人才评价鉴定基地。根据农村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发挥作用的特点,探索建立农村人才评价鉴定体制,激励农村人才发挥作用;
(4)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和服务基地。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特点,开展农业科学技术试验、推广、服务、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党员干部带头带领作用,推动我区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第三章基地的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五条组织领导。区成立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基地办公室挂靠朱集镇党委、政府,受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领导,日常管理由朱集镇委负责,工作人员由朱集镇从在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调剂。
第六条基地办公室职责。研究制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和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落实各示范区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推进基地建设与改革,检查基地的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负责编制基地年度各类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内容、方案及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负责教学、人事、计财、设备、后勤等有关部门的工作为基地建设服务;组织专家定期对基地进行检查、评估和基地建设完成后的年度检查验收;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第七条基地培训工作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统一组织安排,其它培训任务由基地管理办公室上报区镇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四章资金使用管理
第八条资金来源。省、区农村实用人才创建专项资金;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的培训费用;区直有关单位帮助的各种资金、物质;基地自创收入。
第九条资金使用范围。基地管理人员工资;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津贴;种养技术创新项目资金;基地水、电等日常维护使用经费;培训学习各种经费;帮助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费用;基地建设发展费用等。
第十条资金使用管理。基地资金管理要在财政部门设立专户,由区委组织部和镇政府统一管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年度审计。日常财务支出由基地负责人把关,5000元以上支出报区委组织部、朱集镇委同意。
第五章基地资产管理
第十一条基地所投资固定资产产权归朱集镇政府所有。
第十二条所有固定资产全部登记造册;对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固定资产一般不得对外出租、出借,严格按照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章教学培训和学员的管理
第十三条基地年度培训规划由区委人才领导工作小组、区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安排,基地管理办公室具体按照规划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培训教师由区委组织部和组织培训单位统一安排。
第十五条发挥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训、教学实践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把基地建成具有品牌效应、有特色的农村人才实训基地、农业技术改革成果的示范中心、农业技术人才交流中心等。
第十六条基地要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人才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七条基地要为学员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高标准、高起点的加强基地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图书资料和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建设与管理,向基地学员提供必要的实验、实训工作,每期都要安排1—2场知名教授、专家的讲座。
第十八条基地要加强对学员考勤考核管理,学员要自觉遵守《学员管理制度》。
第七章部门帮扶
第十九条建立部门帮扶制度。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支持示范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在资金和物质上给予扶持。
第二十条帮扶单位每年至少要到培训基地开展工作1—2次,指导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活动。同时帮助解决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相关技术联合攻关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第八章附则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畜牧兽医;影响;人才培养;改革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如何走出困境,实现飞跃和发展,当前针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势在必行。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企业调研,确定重点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即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将专业课程按项目设计,每个学期一个项目,每个项目有4-5门课程组成。
⒋统的一块黑板、一张讲桌、一支粉笔的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学训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师生互动的模式。增加“项目式教学”,教师提出项目,学生自己设计项目方案,自己组成团队实施项目,最终教师对每个项目小组进行评估打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校内实施“以岗位实际生产任务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以知识为牵引、以技能为核心,把工学结合作为重要切入点,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带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引导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设计出既能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又能促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重构课程体系
紧跟行业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办学定位准确,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按照生产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发教学资源。
通过课程设计突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特点,体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调研、精选出每个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结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以养殖场和动物医院等企业需求为背景,根据畜牧兽医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将《动物解剖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药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课程作为行业必备能力的基础课程;结合8337战略,构建《畜禽养殖与项目实训》、《畜禽疾病诊疗与项目实训》、《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与项目实训》等课程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并将《现代畜牧新技术》、《兽医实用新技术》等课程作为岗位能力拓展课程;将《大学语文》、《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思想政治》等课程列为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创新创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列为素质拓展课程。构建以知识为牵引、以素质为主线、以专业为核心的课程教育体系。
三、重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
为了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设毕业设计课,学生自己选取项目、制定方案,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专业,较早的适应工作岗位,提前接触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在后两个学期将学生派往管理严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大型牧场及高规格动物医院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既要执行学校的教学标准,又要遵守企业的生产制度,每个学生落实具体岗位,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保证学生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完成岗位实际任务。
(四)进行师资队伍改造
为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对师资队伍进行改造,改变专业教师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尤其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先进行全面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行业动态,了解企业需求,紧跟学生的思想变化,打造成专兼结合、理论和实践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通过“校企结合,培养专职,聘请兼职,加强交流”的方式,让专业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人员进学校,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培养方式主要有: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外派教师进入生产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学校自己开办“校中厂”与“厂中校”,为教师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要求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0%以上;通过“传帮带”活动,使新任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境与课程。
聘请行业企业技术能手,作为畜牧兽医专业长期兼职教师,这样可以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保证专业教师始终接触行业最新的知识与技能。
(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围绕新农村建设发展,联合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问题。
加强与区内外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内畜牧兽医专业发展。加强国际间合作,与澳大利亚、蒙古国等国家互派教师与学生,增强国际竞争力。
依托专业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及“校中厂”“厂中校”,面向企业技术人员、农牧区养殖人员,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新技术、畜牧经营管理、农牧业互联网应用等知识和技术培训。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局党组按照县人才办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安排部署重点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开展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农业农村局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农业农村局实际,制定了《2020年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要点》、《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农村实用人才盘点方案》。统筹部署2020年人才工作、围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盘点、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等方面,认真抓好2020年全县人才工作。
(一)加大培训力度,持续提升农村人才能力素质。
2020年,依托县职教中心、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和泰金种业农民田间学校等农民培训教育机构,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按照“理论授课+实操练习+观摩学习”的模式,丰富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培训效果,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做法,全年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人。局属各单位结合自身业务,开展以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农村电商及互联网+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疫、农作物田间技术管理、畜牧技术推广、动物疾病防疫、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脱贫攻坚等为重点的专项培训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技能水平,全年共培训2500余人次。
(二)认真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做好人才统计。
根据平罗县人才盘点工作方案,按照“应统尽统”的原则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共盘点农村实用人才12845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265人,中级以上职称201人。经研究认定行业领军人才1人,优秀拔尖人才3人,青年后备人才13人,年轻储备人才10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共入库79人。高技能人才盘点入库27人。根据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反馈情况,研究提出农学、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园艺学、市场营销5个行业紧缺专业。
(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三百三千”、农技人员下基层平台,高起点统筹谋划、高标准组织实施,推动农技人员下基层开展农业综合服务。开展专家和农技人员与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两个带头人结对帮扶活动,共成立五个瓜菜产业指导组、七个优质粮食产业指导组,服务乐海山西瓜专业合作社、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等19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把配套集成、简单易学的种养技术、防灾减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传授给服务主体。
(四)聚焦人才项目,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依托泰金种业已建成的中国工程院邹学校院士工作站和自治区农业领域专家资源,突出瓜菜育种攻关,加强农业关键性技术突破,支持科研人员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自主选题开展研究,不断创新锻炼人才,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同时我局积极与泰金种业开展项目合作,以项目带科研,以科研促发展,2020年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育种大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展示园,冷凉菜品种选育及种子生产项目,为高端农技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第六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5G牧场建设,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共享等合作,探索建立协同创新团队,开展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畜禽健康养殖、优质畜产品生产等关键技术培训,共同培育畜牧人才,共同推进畜牧业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专业水平较低、分布不均、技能认证评价体系不全。农村实用人才力量薄弱,作用发挥有限。农村实用人才整体能力水平较低,学历、职称、农业专业技术水平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缺少领军型、拔尖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学历在高中以下,知识水平有限,专业技术不高,缺少具备一定农业专业知识水平的农村实用人才,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推广普及困难,人才技术水平提升较慢。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多,但分布不均匀,多为经过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集中于生产型人员,为乡村种植/养殖能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人员均为个体工商户和村干部,人才类别单一,农机技术人才较少,服务型、带动型人才短缺。大部分农业一线人员年龄偏大,缺少青壮年农村实用人才,后备人才乏力,长此以往易出现人才断层,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评价制度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能等级认定体系不健全,给农村实用人才的统计管理造成困难。
(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后备力量缺乏。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技术骨干人员参加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机会少,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要。乡镇基层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齐,专业性的、技术性的工作人员紧缺。新招录人员从事工作时间较短,对基层工作不熟悉,基层农技推广经验少,职称普遍较低,不能较好的胜任岗位工作。
(三)农业技术培训实效不高。因农业技术知识专业性、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农民学员文化水平较低,接受农业技术知识能力有限,导致理论授课实效性不高,农业技术培训的实际效果有待加强。
三、2021年人才工作计划
(一)继续开展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工作。以畜牧中心、农机化中心、农技中心以及各乡镇畜牧站和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作为培训工作的切入点,在各乡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工作,增加实操培训内容,强化培训直观效果,进一步提升高素质农民的培训水平。扎实做好种养殖大户基础技能培训工作,将种养殖大户培训与局属相关单位及各乡镇站所业务工作挂钩,采取现场作业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种养殖大户切实能够通过培训提升技术水平,壮大“土专家”、“田秀才”队伍。
(二)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模式。为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风险,将充分运用线上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围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绿色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组织专家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打造精品课程,走出高素质农民培训“新路子”,实现农民足不出户也能通过线上渠道参加农业知识培训。
关键词:农林院校;环境设计;特色定位
一、特色定位的释义及重要性
教育部相关主管部门曾指出:特色专业“应该是在专业建设的观念上有独特性,人才培养的手段上有新颖性,课程设置、知识和技能的结构上有科学性,产教结合架构上有独创性”。[1]这一界定,是关于高校特色专业设置的属性界定,其“四性”表述,对于特色定位的释义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那么,什么是特色定位?简言之,就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而言,特色定位就是与众不同办学风格、特点、取向的形成与确立,是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和方向诸方面独特性、新颖性、科学性、独创性的个性展示。而就农林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而言,特色定位应当以与农学林学关联为办学宗旨、以涉农涉林为课程设置原则、以培养宽口径多用途生态环境设计专门人才为目标。对自身特色定位的权衡和考量要特别注重必要性、适配性和前瞻性,要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专业优势紧密衔接。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都清醒地认识到专业特色的重要性,都在充分施展自身优势使专业尽可能办出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一些冷僻专业、新办专业和普设专业,为了吸引生源、提高社会知名度,尤其在专业特色上大作文章。据笔者了解,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谋求自身的发展,扩大生存空间,我国农林类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都在不同程度地尝试打出自己的“特色牌”。为什么?这是因为,我国现有高等院校2845个,其中设置了设计类专业的学校有1947个,有400余所各类高等院校设立了环境设计专业。[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无论是就普通高校而言,还是就农林类高校而言,环境设计专业所面临的竞争是何等的激烈!如果我们在专业特色上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那么,下一个出局的就会是自己!
二、准确把握特色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特色定位应与本校办学特色挂钩
农林类院校一般都普遍坚持以“农”和“林”贯穿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在农林专业背景下,即使是非农学科,也要与农林学科相互交叉,彼此融通。“非农”而不“离农”,才是农林类院校非农林专业的生存法则。为此,农林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着力从专业的交叉性、关联性和延伸性上发力。即: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做到与农林学科有交叉。比如,我校环境设计系开设的生态室内设计、景观植物等课程,就较好地体现了与广义农学的学科交叉。其二、在本专业与本校其它专业的设置上做到相关联。比如,我校的园林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关联就是非常紧密的。其三、在人才用途的覆盖上做到相延伸。比如,我系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宽口径多用途生态环境设计专门人才,而生态与农业则密切挂钩。
(二)特色定位应与学生就业创业挂钩
学生的就业率与创业成功率是检验教学质量的硬指标。农林类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只有紧密联系学生就业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实际才能与本领,做到因需施教,才能使自身的专业特色定位与社会需求紧密挂钩。近年来,我系针对社会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为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配强师资力量,开展学研产一体化流程化教学实践,在全面打牢学生学识基础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实现了毕业生99%的就业率。不少学生还独当一面,自主创业,取得了成功。
(三)特色定位应与教学资源优势挂钩
教学资源是师资、设施、科研、信息等各种资源的集合组合。农林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要办出自身特色,就必须最大限度利用这些资源,使教师能够施展自己的专业特长,设施能够发挥它的最大用途,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运用,文献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共享。我校的各种教学资源与“农”密切相关,我系办学也紧紧依托这些优势,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广义农学为学科支撑,体现涉农特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装置艺术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公共环境小品、创意设计与推广等方面的宽口径高级设计人才。
(四)特色定位应与人才培养目标挂钩
农林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离不开以培养农业林业科学类人才为主,以培养其它与此关联类人才为辅的基本定位。如同农口和林口需要大量法律、财务、商务、计算机等人才一样,无论是涉农涉林的产业体系、商业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都无疑需要大量环境设计类人才。农林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定位,只要能够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和融入涉农涉林的一切产业、商业和社会服务体系,并且学有所用,就算是正确的定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系确立了实现“三个取向”(即技术类人才、研究类人才、环境设计拔尖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较好地对接了学校培养农口类多用途宽口径人才的既定人才培养目标,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三、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特色定位的尝试与探索
近年来,我系在专业的特色定位上进行了一些可行的尝试与探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主要有四点:
(一)紧扣农字,实现农学的关联延伸
结合农业院校特点,我系开设了与“三农”密切关联的专业课程。第一,新增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环境公共设施设计等课程,使部分新增课程直接姓“农”。第二,将原有的数字化环境设计引入证书制度,与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的全国计算机技术认证(CAD)实现课程置换,学生学完此课程,经考试合格,即获得全国计算机技术认证应用工程师证书(CAD工程师),以增加学生在农口领域的就业筹码。第三,将原有的景观设计概论和景观设计,更名为生态景观设计概论和生态景观设计,在课程内容中加入生态学的部分,主要讲述如何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将原有的室内空间设计1与2更名为室内生态设计1与2,主要讲述如何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这样调整,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多地融入大农学范畴。第四,将原有的建筑设计拆分为农业建筑设计和城市小型建筑设计两门课程,对农业建筑和城市建筑分别讲述,这样调整,确保了涉“农”的专业课程能够独立门户。第五,开发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和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实训项目,将项目教学贯穿于城市小型建筑设计、农业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1与2、生态景观设计、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光环境设计、室内外空间色彩设计、材料及施工工艺等课程的始终,这样做,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实体设计的实战本领。
(二)取人之长,做到定位的兼收并蓄
我系所坚持的特色定位的兼收并蓄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和队伍建设上。在课程建设上,我系贯彻一个“请”字。通过外聘教师,补齐本专业师资力量的短板,收纳各方英才为我所用。在校企合作上,我系贯彻一个“联”字。以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等方式,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等课程的教学交流。将企业工作流程、施工过程等实时传递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现场可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资源包,合作开发施工工艺、材料预算等虚拟实训视频,聚集设计案例、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设计素材、教案、课件、视频、资讯等,依托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形成校企共建共享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根据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变化,按照多种职业岗位的从业技术要求,不断更新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融入景观、建筑及室内设计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课程体系。在队伍建设上,我系贯彻一个“精”字。即精训师资队伍,蓄积教学能量。一是发挥本校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的作用,建立环境设计工作室,使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施展。二是有计划地选送优秀教师到有关高等院校、企业进修深造,吸收外校的教学精华。三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在职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在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四是争取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更好地优化师资结构。五是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与学术研究活动,使教学与科研比翼齐飞。
(三)人无我有,办出专业的个性特色
通过多年实践,我系力图将本专业办出姓“农”的个性特色。一是落实培养符合专业规范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构建学研产“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以“知识学习”为主线的课程模块;以“科研培养”为主线的创新基地模块;以“生产实践”为主线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三个模块按照学研产发展规律,整合成为环环紧扣的教学链,并依据该教学链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模块课程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二是突出素质拓展,实施活动教育提量工程,通过课程展览和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环境设计行业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四)因需应变,对接社会的人才需求
因应人才市场需求,我系适时调整专业课程,具体表现在:一是与用人企业共同优化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设计流程对接。二是深化“项目+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小区景观设计、新农村规划、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居住与公共空间设计与施工项目为搭配,校企合作建立校内专业设计工作室、实验室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三引三进”,即将企业引入校园、将工程项目引入课程、将企业骨干引入教学团队和教师进企业、学生进工作室、教学进现场,实现教、学、做流程化,推行“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强化以参与、体验、实训为形式的实践教学。加大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将学生毕业实习的时间确定为不少于3个月,将原有的9周更改为12周。同时将原有的采风与专业考查更名为传统文化考查。主要对我国传统民俗、民居文化等进行专业考查,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设计实践。此外,还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一批学以致用的实训项目,引入企业及行业的技术标准,为学生营造生产性实训环境。四是精选学生就业创业的练兵场地。在一些环境实体设计精品较多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设置一系列实践活动基地,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满足学生高层次实习的需要。总而言之,农林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定位与生源、教学质量、就业率、社会知名度密切相关,与拓展艺术类专业在非艺术类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密切相关,与补齐补强农林类院校专业配置密切相关,是一个现实而且重要的课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关注高等艺术教育———高校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调整面临的形式与对策[J].设计艺术,2002,(1):6-10.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订单式” 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些年来以来,每到春节过后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常常出现了招不到民工的“民工荒”现象。“民工荒”现象并非炒作放大,也非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它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农民工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问题。而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就业技能欠缺是形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应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重塑农村职业教育新体系。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解决“民工荒”问题①。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面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典型。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围绕“订单”建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围绕“订单”设置专业、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专一,针对性强。
第二,专业设置的市场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市场紧缺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迅速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第三,课程开发的职业性。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订单”是课程开发的基础、用人单位对职业岗位的要求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与用人单位一起根据“订单”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通过对“订单”所确定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的认真分析,构建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开发为具体的课程。用人单位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用人单位对职业岗位要求是课程开发的依据。
第四,育人过程的合作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用人的意图,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的人才。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的要求,保证用人的质量,校企双方需要积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人才的培养不再仅仅是学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人单位不仅为学校提供“订单”,而且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参与培养计划实施的全过程。为此,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投入相应的人、财、物,提供相应的教育设施、设备作为必要的支撑。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第五,校企接轨的无缝性。“按需培养、企业录用”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产销对路”,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无缝接轨成为可能。当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益与风险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在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的“三赢”的同时,也使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决定了“订单”必须瞄准未来的市场、未来的职业岗位。今天的“订单”是在对二至三年后市场变化预测的基础上完成的。然而,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的变化,职业环境的变迁并不是都完全按照预测的趋势发生变化。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可行性
农村职业教育,是相对城市职业教育而言的,针对农村的经济、地理环境、人文特征等区域特点而提出来,是指县、市以下的经济区域开办的职业教育。一般来讲,它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培养各类型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与成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一般包括中等和初等职业教育,其学校类型有: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初中及其相应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是高等学校尤其高等职业教育推崇高的教育教学方式,它对提高学生就业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完全可以用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技能,促进农村劳动的转移,解决部分企业“民工荒”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必然要求农村职业教育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实行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并行的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大量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30.1%下降到2008年的11.3%,社会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8年的39.6%,劳动力工业化率由1980年的18.2%提高到2007年的26.8%,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39%提高到2008年的45.68%,非农化率由1980年的69.9%提高到2008年的88.7%。上述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使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向城镇聚集;二是农科专业比例不断下降②。“订单培养”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市场化经济必然要求农村职业教育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p#分页标题#e#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订单式”培训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空间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城镇化,是指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③。简单地讲,城镇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城镇绝对数量的增加和容量的扩大(即人口城镇化)与城镇现代化质量的提高(即城镇现代化)。城镇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着很大影响,而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任重道远,开发这支失业大军的劳动力资源就是农村职业教育当前与今后很长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根据社会需求,根据企业需要,转移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件直接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大事,不仅仅能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④。
三、农村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制度构建
(一)建立政府调控机制
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中主要充当三种角色:一是引导者,政府通过舆论宣传倡导,运用经济法律、政策手段来引导产学研合作;二是推动者,运用政策法规影响,利用财政资助,设立科研基金,对一些科研项目重点资助;三是协调者,主要提供数据咨询、政策咨询、技术咨询。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法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⑤。
1.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理念
当今政府职能已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以民众为中心的政府,而不是以政府自身为中心的政府。政府应从关注“三农”,服务民生的角度,来重视和开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了解企业对农民工需求情况,根据企业人才需求需求,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确保农民工的有序流动。
2.政府应加打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农村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资金支持,而我国政府对此投入较少。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财政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预算制度并依据政府间事权的划分确定三级财政支出范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分为三种:专项补助、收入分享和总额拨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也是由联邦、州和学区三级政府共同分担的,而且州政府逐渐成为第一投资主体。联邦政府主要通过专项拨款实现其对州和地方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和教育政策的引导。这些专项拨款都有指定的专门用途,主要包括双语教育项目、特殊教育项目、补偿教育项目、职业教育项目以及教学改革项目等。各地区获得联邦政府资助拨款的款项和数额可能很不相同,一般说来,财力较差的州或学区可能获得较多的联邦补助拨款。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⑥。
3.政府主导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和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应通过立法确保企业对农民功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情况的沟通管道的畅通,建立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应鼓励和支持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政府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或条例规定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校企合作组织内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合作双方可利用这些法律规定、制度来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履行自己在合作中的职责,在知识产权归属、经济效益分配等方面予以法律保护,使校企合作教育法制化、规范化,促进校企合作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以“订单”主导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提高培训教学质量的基础,事关受教育者的今后就业率。以“订单”主导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以“订单”主导课程体系的构建针对相应的职业岗位“量身定做”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课程体系必须能有效服务于“订单”所确定的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订单”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课程开发的依据,“订单”所确定的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校企共同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将其转化为受训学员具体的学习任务,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本着“必需、够用、管用、实用”的原则,整合形成“岗位主导型”的课程体系
2.以“订单”主导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的实训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根据“订单”所确定的职业岗位能力形成的需要,构建“职业岗位型”的实训基地。即以“订单”所确定的职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受训学员职业岗位能力形成为主线,设计和建设实训基地,营造岗位工作的“职业环境”,使受训学员在“职业岗位活动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综合素质,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强调通用性、仿真性、开放性,应按照企业实际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配置,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运作,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企业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培养企业意识。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在合作企业,强调真实性、先进性、实效性。
3.以“订单”主导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依据订单所确定的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的要求,按照受训学员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规律,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融教学、科研与生产为一体,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并进、相得益彰。学校选派业务素质精良教师、企业挑选高水平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校内教学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同时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训练,使受训学员初步具有岗位工作的能力。校外教学按照“订单”的约定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真实的岗位锻炼,提升职业岗位素养,达到“订单”的要求。 #p#分页标题#e#
4.以“订单”主导教学评价改革“订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合作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为此,必须改革传统的“纸笔考试”、学校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订单”评价。学校与企业作为共同的评价主体,根据“订单”所确定的质量规格与标准制定评价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受训学员进行评估。由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自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理论教学的评价主要由学校负责,企业主要负责受训学员在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双方应及时反馈,以便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保证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要求。
(三)利用网络教育推进农村职业教育
网络教育是现代主要教育手段,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网上合作办学的农村教育新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具有网络跨时空的优势。网络教育模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教育传播的范围和时效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农村职业学校而言,该模式能开阔农民眼界,改善农村人口的素质结构。
2.网络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其针对性和启发性有助于受训学员对知识原理进行思考与掌握;同时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受训学员积极性,增强课堂气氛,进而增强受训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3.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教学在职业技能训练中的作用日趋明显。虚拟现实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产生逼真的感受和体验,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条件的不足。受训学员足不出户便可做各种实验,获得与真实实验同样的体验,从而丰富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虽然农村仍相对落后,但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发达地区,网络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由此可看出作为供方的网络院校正在调整自身生存与发展战略,发展中的农村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网络融入农村职业教育,不但是一种手段的提升,还是教育思想的更新。这种全新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使用将会为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之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俊领.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5).
[2 ]汤生玲.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
[3 ]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
[4 ]张睿,黄育云.试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G].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
本文从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分析了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索了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精准扶贫视角;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尤其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教育是脱贫的最重要措施。因此,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政府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帮助农村地区脱贫,而且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方政府积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帮助农村地区脱贫。研究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对我国农村地区人才储备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而且对农村地区的脱贫有着深刻意义。
一、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工作是贫困的农村地区,如果贫困的农村地区无法脱贫,我国的小康社会也就无法全面建成。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是对农村地区的智力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丰富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使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促进农村地区的脱贫工作朝着集约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加快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因此,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帮助贫困农村地区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因此,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但是,在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很多产业都在向欠发达地区专业,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很多农村地区的人才学历水平较低,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缺乏职业技能,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实效性强、教学周期短的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实质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
3.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的精神需求。传统的扶贫工作主要从经济角度入手,以保证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是,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工作不再局限于经济手段,而是通过加强贫困地区的社会环境建设,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职业能力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在优化贫困地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精准扶贫着重强调精神文化建设,十分重视贫困人口的精神需求。尤其在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加强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丰富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生活,进而使农村贫困人就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就业能力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精准扶贫不仅使农村贫困人口从生活上脱离贫困,而且还要使农村贫困人口从精神上摆脱贫困状态。
二、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的脱贫能力。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脱贫能力为核心。这是因为贫困农村地区的脱贫工作需要农村人口具有脱贫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要围绕学生的脱贫能力制定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加强对贫困农村地区人口的思想教育,提高贫困农村人口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外,农村职业教育赢积极拓宽贫困人口的视野,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智力教育和能力教育,使贫困农村人口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带动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
2.采用多样性教学方式。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要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和贫困人口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特征,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为此,农村职业教育要积极了解贫困人群的需求,根据贫困人群的知识需求和精神需求开展职业教育,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育,由于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例如,在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贫困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设立乡镇教学集中点,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向贫困人口传授职业理论知识和共性较强的实践技能。而集中教学的地点既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田地、聚居点、企业等场所。并且,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视频教学、网络课程等,使农村贫困人口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另外,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农村贫困人口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又要符合农村贫困人口的接受能力,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效率。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坚持政府的指导作用,依据政府的相关政策开展。因此,政府应加强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树立精准扶贫理念,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明确规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政府应积极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机制,引导社会资源流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正常开展。另外,政府部分应制定农村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发展规划,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2.多渠道投入。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政府财政支持和扶贫资源的支持。首先,政府赢积极支持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地区脱贫特色产业的发展,使脱贫特色产业与农村职业教育相对接;其次,政府应积极投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再次,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项农村职业教育资金,用于建设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引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等,优化农村职业教育环境,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最后,政府应积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入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采用合作发展机制,帮助农村职业教育解决管理问题和经费问题,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活力。
3.构建区域协同机制。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积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构建区域协同机制。这是因为,构建区域协同机制能够使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相衔接,让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教育资源,进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应以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注重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平衡和互补。并且,政府应根据区域特色产业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开设特色专业和课程,使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符合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
4.建设优质师资队伍。
作者:丁怡舟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华.老区教育扶贫星火工程——中国职业教育的别样版本[J].中国职工教育.2014(19).
××县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县,农村人口达3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5%。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建“特色农业大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服务领域拓展到农村,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健全机制,形成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合力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大。因此,我们从建立健全机制入手,形成开发合力。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乡镇政府负责、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工作格局。县成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各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乡镇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
二是建立政策机制。去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以及培养、选拔、使用农村实用人才的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县、乡(镇)两级财政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基金。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培训机构,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渠道。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各类项目的培训经费,要实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使其真正用于农村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积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以技术、资金入股,兴办股份制经济实体。大力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承包、租凭企业。农村实用人才兴办经济实体,承包经营企业的,可优先获得生产贷款、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农村实用人才可优先评定农民技术职称,作出突出贡献或获得科技成果的,可破格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可推荐参加各类专家的选拔;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奖励专项资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拔尖人才给予奖励。对选拔为县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的,给予1200元的资料补贴等等。
三是建立责任机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我们通过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职责分明的责任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履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指导、协调、选拔、管理等工作职责。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主要负责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宣传部门主要负责推广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财政、扶贫、移民等部门主要负责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资金的支持力度。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主要负责开发青年、妇女人才,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青春和巾帼风采。
二、打造环境,营造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着力打造环境,促使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规范选拔环境。为了规范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工作,我们制定出台了《××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县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暂行办法》对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的对象、范围、条件,以及选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给予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两个《暂行办法》,近几年我们选拔了2名省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1名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7名市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11名县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60名县管农村乡土拔尖人才。
二是营造舆论环境。为了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我们采取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事迹,在全县营造了“尊重农民劳动、尊重农民创造、尊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我们在每届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结束后,举行隆重的仪式为他们颁发证书,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2004年,我们与电视合开办专栏,集中宣传了拔尖人才的创业史和取得的业绩。这对进一步激发拔尖人才的斗志,更好地发挥领头作用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过程中,注意发现典型,用典型的创业史感染人,用典型的事迹打动人,取得了良好的辐射效应。郭家坝镇王家岭村柑农谢宗华,今年58岁,他身残志坚,相信科技,大胆探索,成为闻名全县的柑桔专家,被市、县命名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对他的宣传和他对科技知识的传播,激发了全县柑农科学种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了“××脐橙”品牌的质量。
三是优化管理环境。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状况,2004年我们会同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县统计局等单位,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配合各乡镇,深入到全县186个村,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全县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全面普查,按照种植业、养殖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其他服务业、民间艺人等8大类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每一大类又细分为若干小类。通过调查,比较详细地掌握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状况。通过调查,全县共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9127名,回乡大中专生2026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2299名。为了让这些农村实用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根据调查的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了专题调查报告,提出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议,县委办全文转发全县参阅。同时,我们将调查取得的资料汇编成《××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料册》印发全县,并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按门类建立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三、积极引导,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
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是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紧紧抓住使用好农村实用人才这个环节不放松,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这个主旋律,积极引导,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农村实用人才大有作为。
一是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农村实用人才围绕县委“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有力的促进了专业村的建设。县管乡土拔尖人才、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农民秦学全,自学蔬菜种植技术,带头示范,并引进谷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建起了一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容积300多立方米的冷库,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00亩,实现商品量6000余吨,出口2000余吨,蔬菜单项实现收入500余万元。
关键词:东西部地区 信息资源 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村地区,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推进农村信息化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应用、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东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情况比较
(一)农村经济收入比较分析
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通过以下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全国的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农村占据着大量的比率,因此只有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才能缩小东西部农村信息化的差距。根据农业部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其中东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617元,而西部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879元,这种收入上的差距,必然会造成发展以及各方面的距离。而且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4月21日关于《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东部地区为374万人,中部地区为931万人,西部地区为130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0%、2.8%和5.7%;在低收入人口中,东部地区为837万,中部地区为1744万,西部地区为2396万,低收入人口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2%、5.3%和10.5%。而在全国农村绝对人口地区分布中表明,东部地区占14.3%,西部地区占50.0%(见图1)。
(二)广播电视村村通实施比较分析
广播电视是当前对农村最现实、最有效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广大农民通过广播电视学习农业技术,了解市场信息,丰富文化生活,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送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文化活动室”,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将该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纳入总体规划,优选实施方案,落实工程资金,用超常手段、超常措施,强力推进。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省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如表1所示)。
(三)通信水平比较分析
电话的普及率以及拥有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信息交流与畅通水平,我国实施的电话“村通工程”,积极推进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涉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这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载体。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在农村,2005年底乡村固定电话用户11122.3万户,东部地区4928.2,西部地区2102.8,西部地区不到东部地区固定电话用户的1/2,移动电话拥有量,西部地区人均拥有为0.00101(见表2)。
转贴于
(四)互联网以及网站建设比较分析
根据CNNIC 2005年12月第十七次调查表明,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11亿,根据报告分析2005年城乡之间网民数量及普及率差异巨大。乡村网民总规模为1931.4万人,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占城市人口的16.9%。乡村网民普及率很低,为2.6%,仅是我国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明显。东部网民普及率达到13%,是中部或西部网民普及率的两倍多;差距最大的则是人均网站数,东部是中西部总和的20倍,而中西部不到平均水平的1/15;中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水平则基本持平。
在涉农网站建设中,虽然全国已经增至6000多个,但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主要沿海省份,西部地区农业网站数量较少,山东、北京、浙江、江苏、广东为前五位,其总和占全国总数的50.38%。就网站建设部门而言,公司企业所建立的自我宣传网站占82.5%;农业政府部门占11%,农业科研机构占2.6%。同时多数网站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第一线。
(五)信息服务水平以及体系比较分析
加强农村信息化水平建设,不仅在于西部的基础设施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一些具体的信息服务措施需要改进,农业部已形成了由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具体组织协调,以信息中心为技术依托,各专业司局和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信息组织机构体系。全国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有负责信息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中有25个省(区、市)设立了市场信息处和信息中心。全国已有78%的地(市)、42%的县和18%乡镇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但是根据农业部农村信息服务点认定工作来看,东部地区许多省市运作良好,而对于西部地区的省份来看,情况不是很乐观。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东西部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大的差距,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在借鉴东部成熟经验的同时,大胆创新,开拓出适合西部的农村信息化新模式,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加快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制订农村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
西部地区应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解决部门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的问题,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站质量,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整合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整合各涉农部门信息资源
近年来,从中央到县级政府的不少部门都建起了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服务网络或信息网络服务平台,这对于为“三农”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些服务网络建设存在着各管一摊,各搞一套,重复投资的问题。因此要对各部门的涉农网络系统、网站、信息资源和科技服务体系进行整合。有关部门的纵向网络建设,要考虑为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减少对地方的过多干预和硬性摊派,充分利用地方已建的系统和资源。各地的涉农信息系统与网站,要根据各地的实际,由地方政府牵头、依托一个涉农部门进行整合。
(三)增加农村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
在全国特别是农业大省和沿海地区,信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农民已从信息化中得到了实惠,渴望政府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把信息送到农村,送到农户。可以说,在这些地方信息已成为农村和农民的重要生产要素。推进农业信息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且要不断增长。目前,各地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尚没有正式的渠道,大都采取临时措施,从其他支农资金中筹集,不仅总量不足,而且难以得到保证。要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六小工程”一样,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各项支农资金中,设立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增加投入,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要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快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农村中小学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要结合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工程的实施,努力使农村的每一所中小学都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综合功能,为传播农业科技、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培养农民职业技能服务,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为了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各级政府必须积极应对,并通过合理规划,采取得力措施,西部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必将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 人饮工程 安全现状 实施方案
1澄城农村水饮安全现状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东北部,北接黄龙,南毗大荔,东邻合阳,西隔洛河与白水、蒲城相望,辖8镇6乡,共26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2.37万人,目前县域内建有各类水利工程754处,年可供水量2524万m3;抽水站162处,年平均供水量3414万m3;机井522眼,年开采水量1197万m3。2005年~2008年底,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0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数3.49万人。2009年,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1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96万人,“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水质、水量、方便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及污染水人口3.96万人,集中式供水人口3.96万人,集中式供水普及率为100%。
2澄城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
2.1饮用水质超标
澄城县饮用高氟水人数1.01万人,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在体内蓄积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症,主要集中在南部寺前、韦庄两镇,罗家洼、雷家洼等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该问题涉及7个乡镇14个行政村;由于渭河二级阶地以北受北部卤泊滩盐碱水长期渗流南下,加之西排碱干沟通过项目区盐碱水入渗的影响,饮用苦咸水,水味涩咸,该问题涉及南部韦庄、寺前镇;地表水污染区及局部饮用窖蓄天然降水区,未经处理饮用,细菌指标严重超标,导致群众皮肤病、腹泻、脱水等发病率偏高,该问题涉及13个乡镇58个行政村4.33万人。
2.2、水源保证率低、生活用水不方便
澄城县交道、罗家洼等区域,供水设施老化已濒临报废状态,出现管网老化,塔箱渗水,机井出水量不足,遇到干旱年份,无法保证正常供水,该问题涉及13个乡镇47个行政村4.65万人;在县城北部王庄、赵庄等部分村组用水方便程度低,生活用水主要靠到外村拉水解决,水费成本高达5元/m3,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该问题涉及10个乡镇21个行政村1.97万人。
3农村人饮工程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当地水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先急后缓、分批解决、年度安排的原则,做到当前与长远、水量与水质、困难与安全并重,努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提高群众饮水质量和生活用水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4农村人饮工程实施步骤
4.1强化水源保护意识,积极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水源地保护是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也是人饮安全工程运营的基础,应当把水源地保护作为饮水安全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突出做好区域保护规划,着力开展农村水源保护修复工程,涵养水源,有效改善农村饮用水源条件;在水源地保护区内坚决杜绝存在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和污染源,搞好水源小流域区内水土保持工作,严禁在区域内砍伐树木、采石开矿和排放有害物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种草;蓄水池、沉砂池、过滤池等设施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管理,定期冲沙消毒;实行地下水资源有序限量开发,严防不同地层水混流污染。
4.2完善水质检测和监测机制,确保水质安全
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将饮用水卫生检测专业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人才培养纳入饮用水安全建设项目长远规划,逐步解决饮用水无专门检测机构、无专项检测经费和检测设备严重投入不足等问题。研究组建第三方检测机构,设立一个专门的水质检测中心,突出专业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监测,真正做到依法检测、定期监测、检测全覆盖,确保水质安全。
4.3注重工程建后运营管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加大对农村人饮安全工程重要性的宣传,切实增强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工程自己管”的意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支持饮水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积极性,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管理的工作机制。以“实现工程长久运行、长期发挥效益”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水务改革,在现有租赁、承包、拍卖、用水户协会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人饮工程管理新模式,确保农村人饮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4.4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
在实施饮水项目中,注重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实现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益。以业务单位和乡镇水管站为龙头,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引入技术承包责任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新建饮水工程的科技含量;定期举办农民培训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民技术员;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跟踪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4.5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
按照社会办水利的发展思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切实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投入。积极向中央、省级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探索市场化运作、股份制经营等建设新机制,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资金参与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完善稳定增长投入机制,将人饮工程补助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市县配套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切实解决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工程性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并存区域投资不足、覆盖不到位的问题。设立市县两级国债资金专户,对农村饮水项目资金实施封闭运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资金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4.6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保证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及国家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政策、思路和方法,调动群众参与支持饮水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积极性,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建后管理等各个阶段都有用水户代表参与,充分征求用水户意见,接受用水户的监督,使全社会形成树立节约用水、计划用水、保护水质的意识,让群众喝上卫生方便的自来水,维护群众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群众用水安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