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电子产品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产品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产品技术

第1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电子产品;单片机技术;应用细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关单片机技术开始愈发成熟,不管是在民众生活,或是自动化控制、智能化仪表与通讯交流等项目之中,都得以全方位贯穿沿用。如此一来,有关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开发实践思路便出现持续拓宽的趋势,为后续我国更加多元的智能化电子产品应用,以及开发,奠定了基础。至于智能化电子产品之中单片机技术的科学妥善性应用要点,将具体如后续所阐述。

1电动机节能控制方面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流程之中,发挥深刻支持作用的莫过于电动机,不过电动机具体运行期间,往往会令整个机器维持在轻载或是变动负载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通常会低于60%的额定负载,由于实际运行效率不高,在生产力未能改善的前提条件下,消耗相对较多的电能,在此类条件下,涉及节能控制技术开始引起特定行业的集中化关注。需要注意的是,电动机想要赢得愈加理想化的节能效果,就必须保证结合不同场合特征附加必要的节能控制装置,但是这类装置开发设计起来极为繁琐。面对此类状况,有关技术人员可以考虑将单片机技术贯穿融入到电动机节能控制装置设计项目之内,现阶段应用最为普遍的莫过于由三端双向可控硅三相调压电路,这类单片机节能控制器的节能原理主要表现为:电动机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同步滋生出定子和转子铜损、铁损与机械损耗等问题,至于其余基础性的损耗都会和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的平方比维持正比关系,这样一来,便能够借助电动机绕组端端电压降低的途径,令电动机在轻载或是空载运行环节中,适当缩减对电能的消耗并赢得理想化的应用实效。

2人际语言交流方面的设计应用

在现阶段人机语声通讯项目之中,始终占据核心部分的便是语言合成技术,特别是在电子技术持续革新延展之后,各种创新型的集成电路便得以设计应用,同步状况下令结构简易、性价比高的语音处理芯片接连衍生,但是与之相互冲突的是,这部分芯片通常智能化功能不是很强,特别是部分相对简易的芯片只可以进行简单地语音播放,应用范畴和实效基本达到预设效果。在现阶段智能化语言开发活动之中,部分科研人员借助单片机技术针对电子闹钟语言自动报时功能加以改良修缮期间,也令当中单片机的人际语言互动技术得以全方位突破。

2.1软件开发方面

在应用语言合成技术期间,应用较为宽泛且效果理想的语言合成技术便是波形编码,而当中的单片机在定时计数或是接收有关需求期间,会同步针对EPROM内部的语言数据编码加以压缩固化处理,尤其是应用场景变化之后,单片机便可以保证依照各类实况完成自动化组合任务,换句话说,就是配合各式各样的编码语音数据针对语音实施智能化应用控制。对应的电路工作原理表现为:依照实际应用场景内部的当前计时值,将EPROM内部的有关语音数字信号取出和解码组合之后,输送到单片机PI口作为D/A变换,之后配合平滑滤波与功放功能将报时语音加以还原。事实证明,这类报时语音功能拥有着较强的智能化特征,基于闹钟报时过程中涉及的词汇数量较少,有关工作人员有必要持续加大对语音合成质量的关注度,在针对系统内部保留的语音数据,以及有关数字音节加以调试期间,因为语音报时信号的差异化,使得调用的语音数据不尽相同,尤其是在进行不同类型语音请求接收的环节中,可以保证利用特殊的组合模式将解码贯穿至单片机内部,之后进行相应地变化与输出处理。

2.2硬件设计方面

硬件设计期间需要保证秉承制作成本数量缩减、降低使用,以及有效布局等规范性原则前提下,令CPU实际运行时间得以持续缩减,为后续电子产品实际应用效率提升,和能耗降低等目标贯彻,奠定基础。在具体沿用期间,需要依照有关电力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电池供应要求等,及时选取能耗不高的芯片加以推广应用,一旦说电子产品不须运行时就会转入到待机状态之上。而在想要发挥报时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就可以考虑及时进行对应线路的电源接通。而在这类状况之下,静态工作电源会下降到一类理想化的状态之上,这样一来,即便是沿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见的电池,也可以达到播报闹钟将近一个月左右的供电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芯片应用数量减少来达到整体设计成本降低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将数据、程序存储器融合,保证令这部分芯片得到全方位推广应用。而在此类设计活动组织期间,有关工作人员只须针对单片机的节电运行模式加以革新调试前提下,在硬件设置电子开关即可。事实证明,这类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充分应用CPU当中的定时器基础上,适当缩减软件定时计数的频率。

3仪表仪器开发设计中的应用

仪表仪器的智能化改革设计质量,将直接映射出我国综合化的制造实力,特别是在现阶段仪表仪器设计层面,可以考虑贯穿融入单片机技术,基于这类技术的高集成化、小体积、可靠性等功能特征支持,使得仪器仪表制造开始朝着数字和智能化方向过渡扭转前提下,大幅度提升特定仪器的性能水准。如在单片机贯穿融入至工业生产数据收集整合仪器内之后,可以保证持续缩小这类仪器体积的前提下,合理改善数据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化电子产品之中贯穿融入单片机技术已然是势在必行,主要原因就是这部分单片机时刻保留体积小、集成性与可靠性较高等优势特征,能够保证顺利改善有关电子产品的性价比与整体功能性。如在智能化语音合成活动之中应用,可以顺利推动通讯和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改革发展进程。归结来讲,单片机目前开始朝着节能减排和控制稳定性等方向过渡扭转,相信在单片机技术持续性改良修缮之后,势必会令节能控制等诸多领域赢得更加理想化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光.试论单片机在“智能化”电子产品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4(01):114-125.

[2]金玉兵.“智能化”电子产品中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4,23(11):167-180.

第2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关键词:防静电技术;方法;实践和应用

前言

随着电子设备在整机方面对电子产品中对数字化、多功能、小型化,等方面需求的不断增加,那么在电子产品进行研制和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对电子产品在静电防护中的技术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本文就对电子产品在生产中的防静电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静电损伤机理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静电放电和电气过载对电子元气会造成的损害主要有属镀层熔融、热二次击穿、气弧放电、金介质击穿、体击穿和表面击穿等现象,由于在电子芯片中其造成的破坏性具有潜在、随机、隐蔽和复杂的特点,这样在人体接触到芯片和电脑板卡的情况下,ESD就有可能在接触的瞬间发生。在对引起电脑故障的因素进行的分析中发现,EOS/ESD是其最大的隐患。

对于静电损伤机理的研究可以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1)静电在放电的过程中会造成元器件的损伤和失效,就像对P-N结造成软击穿;(2)在芯片工艺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芯片的功能和速度都会得到提升,这样就会增加芯片的脆弱性,使各器件之间在连线中的宽度变得越来越窄,钝化层也会越来越薄弱,这些方面都会增加芯片对ESD的敏感度,这样即使一个不是很高的ESD电压就可以击穿晶体管,造成连线之间的熔断。在芯片遭到破坏后,虽然从外观上看不到什么变化,但是通过FESEM仪器却依然能够清楚的发现内部电路的中的熔断现象。

二、防静电三要素

在静电防护的措施中主要是包括防止静电荷积聚、建立安全静电泄放通路和确认并有效的实施监测防静电的措施这三个方面。这三个要素是在防静电检测中最有效和可靠的手段,在设备的利用上主要分为测试仪器、检测仪器和中和静电消除设备,这些设备的集中使用就可以看出其在防静电的应用上就要从离子中和、防静电门禁系统和接地实时监控系统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1.离子中和

在防静电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对离子风机的使用,离子风机所具有的可以有效将正负电荷进行离子中和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随时消除由于环境质量差所产生的静电,防止静电荷积聚的现象。离子风机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采用离子中和技术所实施的直流静电消除器的高端静电防护产品,另一种是交流式的静电消除器的低端静电防护技术。

离子风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离子中和的原理来进行的,它主要是由离子风机中的平衡器所释放出的正、负离子云团,然后离子团再进行去中和在元器件周围以及上面产生正、负离子,这样就能够使其不至于积累大量的单元电荷,可以很好地通过放电的形式来击穿电子中的元器件。离子风机所具有的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直接的中和甚至消除电子产品上所存在的静电现象,同时还能够对绝缘体表面的静电现象进行中和。

2.防静电门禁系统

防静电门禁系统主要是在防静电体系中的一种从源头把关的重要设备,这个系统可以检测出每个进入防静电中工作人员的措施和设备是否到位与合格,简单来说,就是指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区之前就可以通过这个检测系统来确认其是否可以进入工作区,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静电的进入,减少电子产品由于静电所造成的损失。

防静电监控系统所具有的模块功能主要包括权限确认、员工身份确认、进入控制部分、防静电鞋的检测、防静电腕带、计算机控制中心以及数据传输联网通讯等模块,其门禁系统的示意图如图一。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此系统的检测结果是直接通过门将系统进行连接的,然后再在建立的通讯设备中将检测的数据上传到计算机中,同时进行传输和控制的过程,在控制单元处理完后再将其执行的信号传递给门锁,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对需要检测的对象能否进行到工作区,在计算机中形成一定的数据文件,以此避免传统人流检测中的不便之处。防静电门禁系统之所以你呢哥哥在众多的静电产品中脱颖而出,总结来说就是其由被动的泄放静电转变成了主动的静电监控,同时还具有自动的防盗报警和考勤系统,极大的防止了静电通过正常渠道入侵的程度。

3.接地实时监控系统

电子产品的生产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人体静电泄露通道失灵和关闭的现象,但是虽然发现这种现象却无法感觉到,这样就需要设备仪器来进行全程的监控。接地实时监控系统是在采用先进组网技术的基础上,将软件、腕带、腕带监控器、网络控制器、计算机和数据转换器等系统软件组成一个完整的静电监控系统,同时实现对静电现象的实施监控、分析、考勤和数据储存等功能上的完整集合。这个系统所实现的对工作人员在接地腕带进行实施监控的功能么,对于接地故障的一旦出现就会以灯光和声音的形式产生报警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位接地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储存,解决了在工厂里长期以来的对静电信息的数据采集和监控方面的问题。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接地实时监控系统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对工作区每个工位中的工作人员进行腕带接地、台垫接地、工作人员指尖电压和机架接地实时监控的,这样就保证了ESD的安全,同时也实现了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集线控制器上传到工厂控制中心的功能。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电子产品在生产中对防静电技术的应用所进行的探讨,从中发现了对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仅仅依靠设备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防静电系统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单方面的进行管理是行不通的,它需要各级管理层和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和控制才能将其得到完整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队静电的防护,减少危害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孙延林.电子工业静电防护指南[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第3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 实践能力培养 实验项目为主体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目前学生具备更全面的专业水平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培养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进行该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探索。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改革有助于挖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基础教育和市场需求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为学生创设更为广泛的职业发展前景,与我校一贯坚持的 “技术为先、应用为本”的教育理念相统一。

一、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性质及需突破的难点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对电子工艺方面的工艺流程及步骤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训练,掌握基本的电子工艺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该课程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较好地适应目前工作岗位频繁更换的情况。课程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收集。所以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该课程目前需要突破的难点主要有:

一是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理论教学如何适应目前本科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校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与其他相关先修课程的关系见图1。

从这张示意图中可看出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理论内容对于

图1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与其他先修课程的关系

本科程度的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浅显,如电子元器件的介绍等,在该课程的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可能学生已比较熟悉,所以学习的兴趣不高,但在后续进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时学生遇到如资料的收集、元器件购置、安装与调试时对器件的技术参数、外形尺寸诸如此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克服这个难点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能提出问题,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内源性地解决问题。

二是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在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情况下怎样突出课程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领域更是新材料与新工艺层出不穷,作为一名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各种可能,无论是技术开发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了解产品的整个工艺流程,如选择什么材料,采用什么工具,需用多少时间、几个工位等等。所以我认为要迫使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新工艺技术,从而在电子产品的工艺流程、项目管理、人员配置、时间安排等各方面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此建立“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从专业能力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课程体系设计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实验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以典型电子电路(产品)为载体,专业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见图2。

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适应性原则

图2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内容丰富,知识点也比较杂。笔者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将课程的目标分解为三方面的目标,详见表1。

表1课程目标分解

要实现以上的具体课程目标,依靠课堂上灌输式的长篇大论是不行的,尤其是知识与素质目标必须依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实现,通过项目任务的驱动促使学生在实验项目中既扮演执行者的角色又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实现相应素质目标。

三、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1.以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为主要切入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是顺应时代需要,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本科生的必然要求。我院与其他高等院校在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方面如课程体系、教育目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比较。其他高等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十分重视,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多样,实验设备经费投入充足,我院的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改革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本学期我院鉴于本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对我进行的课程改革项目大力支持,在实验室建设上加大了投入,购置了小型自动电子雕刻机等实验设备,通过我自身努力与教研室同仁及实验室辅导老师的帮助,本学期我首先改变了电子产品工艺实践课题比较单一的情况,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应开发了3个由浅入深的实验项目及对应的16个工作任务,每个项目涵盖多个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之间的交互协作与递进,使学生对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进一步达成。原来本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是理论:实践2∶1,考虑到具体教学中要使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对理论知识进行内源性的吸收,就必须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所以本学期采用了1∶1的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且理论课的教学不限于课堂讲授,采用了实验室中分组讨论、观看工艺录像、学生预习资料的多种教学形式。使用“看中学,问中学,做中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深入浅出地进行电子工艺基础理论的讲解,初步建立了“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从专项能力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将教学内容模块设计为“综合实验项目任务下达+工作任务分解与完成+穿插理论教学+实验项目答辩与总结”。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是以实践环节建设为主要切入点的,本人及教研室同仁针对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案与课件的制作,实验项目及任务的开发等,基本建立了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2.以教学辅助文件建设为抓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

现代通信系统领域、消费电子领域等工程领域电子工艺技术几乎是无所不在的。教学内容应有科学性、先进性、可探索性,不仅要能反映本学科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而且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对现有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的相应CAI课件内容进行了更新,使课程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由于本课程中的工艺过程比较抽象,平时学生也看不到实际大批量电子产品生产的情况,所以我多方搜集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与视频资料,使学生可直观地了解电子产品生产中的主要工艺流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建设突出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教材选用了新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内容宜教宜学,文字精练,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有一定的前沿性,能反映电子工艺技术的最新进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实验指导书采用自编的形式以适应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发了三个课题项目及16个具体任务为内容的实验指南,注重以实验项目为主体开展实践教学,注重与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的融合,实验指导书理论的内容与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对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优化。

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教学手段保障“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改革的进行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的体现,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必须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贯穿于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主要采取的方式以实验项目为主体,实验中穿插讲解理论知识、采用分组讨论、实验项目结题答辩等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5.创新与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设计决定了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因此我针对“综合实验项目任务下达+工作任务分解与完成+穿插理论教学+实验项目答辩与总结”的教学内容,认为应形成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开放式、全程化”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成绩由“实验50%+作业30%+平时20%”三个部分组成。

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项目考核相结合,以能力为中心,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技能。

过程评价:操作训练过程中的投入状态、规范程度、互助协作等指标。(下转34页)

(上接28页)项目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制定、计划实施、项目成果等指标。

评价方式:包含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兼顾了学生知识技能目标与素质目标的达成,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程的考核过程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意识。

电子产品工艺技术与实践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以实践环节为主,多元评价的教学体系,目前在教学实际中有了较好的应用,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一改往日理论课不专心、实践课浑水摸鱼的现象。以实验项目为主体的这项课程研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职业能力方面尤其适用,也较好地解决了目前应用型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培养以“技术为先,应用为本”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一种良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天曦,李鸿儒.电子技术工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宁铎,孟彦京.电子工艺实训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 廖继海,杨启洪,谢再晋,刘友举,黄谭友,欧阳维.电子工艺实习开放教学的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5)

第4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设计的方法与应用技术,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的重要性,针对目前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加强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应用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帮助电子生产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产品 网络自动化设计 应用技术

电子系统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电子系统设计工作包括很多方面,而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设计作为整个电子系统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产品网络的设计质量。因此,探讨、分析自动化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设计人员重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才能认清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设计问题的应对对策,从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个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设计和应用的水平和质量。

1 电子线路自动化设计发展现状

电子线路设计过程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人工设计、调试阶段,设计人员各自进行独立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以及计算机网络化联合辅助设计阶段。通常前两个阶段被称为传统电子电路设计阶段,传统的电子电路系统设计基本上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进行最基本的功能单元电路设计和调试,然后进行基本单元电路的组合,从而达到实现产品功能性的目的。如果在进行组合的时候出现故障就会使之前组合的全部作废,回到起点进行重新的设计调试。因此就要求总体设计人员在进行传统设计方法时,需要对基本单元电路的功能与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总体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单元线路的性能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拥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传统的自底向上设计方法,大部分的电子系统设计工作都需要进行人工制作,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动,那就意味着上次的设计又重复一遍,既浪费时间又在精度上达不到要求,因此很难满足当今社会需求。计算机网络化联合辅助设计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电子产品设计周期、性能以及成本之间的平衡。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主要是从电路系统设计进行,从最上端进行功能划分以及结构设计。在进行仿真和纠错主要先从方框图一级开始,可用PCB板进行调试,而这段过程主要是在高层次完成的。该设计方法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对各个阶段的统一管理。

2 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设计方法与应用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融入我们的生活,而个性化产品设计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工业、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也随之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利用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环境Protel 99进行的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

层次化的综合设计主要是将系统和设计限制按照等级进行依次分解,将其分解为更小的部件和设计限制,然后把这些分解后的进行设计综合,而且每一层的电路分析综合和优化过程是一致的。在进行模拟电路的拓扑结构设计时,采购人员、生产部门和仓库管理人员都要参与这个设计,在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提供信息,各部门之间协同进行工作,确保在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低成本。生产部门在设计师进行设计时,要确保 所有的生产工艺方面可以进行,避免出现反工的现象。这种合作方式我们一般称之为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的CE并行工程方法。

在进行层次图仿真时,模拟验证工作主要有两种,符号模拟和数值模拟。当模拟验证的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就需要我们重新进行拓扑选择和参数优化工作,在每一层都需要做仿真,这样做虽然会产生多余的工作量,但是可以有效的避免失误进行层层累积,这样做提高了整个产品的设计效率。

在实际的工作中,各层次模块不一定是经过了严格的划分的,而且还会采用混合模块并选取构成电路和系统的拓扑结构。因此,在进行单元文件的构成中,需要我们把每个层次上的模块设置于同一层,以方便在进行采取混合模块时,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在各个层次的模块下面有各种各样的模块定义,例如,针对某一模块来说,模块定义和功能描述是相同的,而且对于其功能结构形式的实现可以是不同的方式。

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充足的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在拥有先进的自动制版、插件设备和可进行 快速重组功能的自动化生产线并结合上面介绍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和完善企业具有根据市场或是客户的需求进行新型电子设备开发和生产,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设计中的发展,还有很多尚要改进的地方。在对于电子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方法就是CIMS的应用。企业在进行电子网络自动化设计时,应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只有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良的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方法相结合,才能为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电子产品网络自动化设计方法和应用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1(04):170-245.

[2]李睿.电子产品网络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第5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关键词】可制造性设计;电子装联;可靠性

0 概述

20世纪70年代初,在欧美机械行业为简化产品结构和减少加工成本,逐步提出了一种最优化设计理念,直至1994年SMTA(表面安装技术联盟)首次提出DFX概念,并很快被汽车、国防、航空、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制造企业采用。

所谓DFX是Design for X的缩写,其中,X可以代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某一环节,如加工、装配、测试、使用、维修、回收、报废等,也可以代表产品竞争力或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如质量、成本、时间等。目前DFX在国际上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领域对DFX包含范围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DFX主要包括:

DFP:Design for Procurement(可采购性设计)

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可制造性设计)

DFT:Design for Test(可测试性设计)

DFD:Design for Diagnosibility(可诊断性设计)

DFA:Design for Assembly(可组装性设计)

DFE:Design for Environment(环保性设计)

DFF:Design for Fabrication of the PCB(PCB的可加工性设计)

DFS:Design for Serviceability(可服务性设计)

DFR:Design for Reliability(可靠性设计)

DFC:Design for Cost(成本性设计)

DFX设计方法是世界先进的新产品开发技术,这项技术在欧美大型企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和进行系统设计时不但要考虑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而且要考虑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相关的工程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工程特性的产品才是既满足客户需求又具备良好的质量、可靠性与性价比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才能在市场得到认可。

可制造性设计(以下简称:DFM)是从产品设计时起,就考虑到产品的制造过程,使设计和制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实现从设计到制造一次成功的目的。DFM主要研究产品本身的物理设计与制造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其应用于产品设计中,以便将整个制造系统融合在一起进行总体优化。DFM作为DFX中的一个方面,其在电子产品装联技术中的应用是本文后面重点介绍的主题。

2 DFM在电子装联中的应用

2.1 PCB可制造性设计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在满足产品功能和性能可实现的前提下,PCB的可制造性设计应至少考虑如下基本问题:

自动化生产所需的工艺传送边、定位孔、光学定位符号。

与生产效率有关的拼板。

与焊接合格率有关的元件封装选型、基板材质选择、组装方式、元件布局、焊盘设计、阻焊层设计。

与检查、维修、测试有关的元器件间距、测试焊盘设计。

与PCB制造有关的导通孔和元件孔径设计、焊盘环宽设计、隔离环宽设计、线宽和线距设计。

与装配、调试、接线有关的丝印或腐蚀字符。

与焊接、螺装、铆接工艺有关的孔径、安装空间。

2.2 工艺流程的选则

PCB的设计应首先结合元器件选型,确定表面贴装元器件(以下简称:SMD)与通孔插装元器件(以下简称:THD)在PCB正、反两面上的布局。不同的PCB组装形式对应不同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越简单,自动化程度越高,则PCB装联的效率越高,可制造性越好,同时PCB装联过程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也越少。常见的PCB组装形式如下表所示。

2.3 组装过程工艺参数对PCB设计的影响

PCB设计时应考虑其组装过程中涉及的工艺参数,在满足功能、性能可实现的基础上,其加工工艺参数应符合产品制造企业设备的制造能力。不同的制造企业,不同的制造工序,其加工设备不同,对PCB组装工艺参数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例如,PCB上SMD放置方向和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到贴片机的贴装效率,也要考虑到PCB在设备中的传送方向;SMT设备轨道的最大和最小宽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PCB外形尺寸的选择,若尺寸过小,可考虑通过拼板或增加工艺边的方式使PCB的外形尺寸符合要求;为提高设备对SMD放置坐标识别的准确性,应在PCB表面合适位置放置适当数量、适当尺寸的光学识别点;为提高PCB测试的效率和全面性,应考虑在电气节点设计测试点,以便通过在线测试设备对PCB进行电气测试,等等。

2.4 通过PCB设计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电子装联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管控的一点就是焊接的可靠性。焊接是一个特殊的工序,其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只能在产品交付使用后其质量问题才会显现,因此在PCB设计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例如,进行PCB焊盘设计时,为保证熔融焊锡表面张力平衡,SMD两端焊盘应对称;元件焊端或引脚与焊盘搭接后的剩余尺寸应能够保证焊点能够形成弯月面;为增加细间距引脚封装元器件的焊接合格率,可采用工艺导流盘设计;为提高与大面积铜箔连接的焊盘的焊接合格率,可采用“花式”焊盘设计,等等。正确的PCB焊盘设计,在贴片加工时如果有少量的歪斜,可以在再流焊时由于熔融焊锡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得到纠正。而如果PCB焊盘设计不正确,即使贴装位置十分准确,再流焊后容易会出现元件位置偏移、吊桥等焊接缺陷。

此外,在元件封装选型、基板材质选择、组装方式、元件布局、阻焊层设计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来保障焊接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PCB的可制造性设计,要求设计师能够全面了解到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对于集团型企业,所属各制造工厂不同制造能力的平衡和选择,也应在综合考虑范围之内。这对于设计工程师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PCB的可制造性设计是应该由一个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来进行,而不应仅仅是一个设计工程师来完成的工作。

3 可制造性设计应用的必要性

客舳圆品的要求一般离不开三方面:品质高、成本(或价格)低、供货周期短。要确保产品高而稳定的品质、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和准确的交货时间,我们的生产线必须要有一套所谓的坚固工艺,即产品对各种影响它表现的外界因素的灵敏度很低。也就是说,这些外界因素不论如何变化,产品的整体效果还是稳定不变或只限于合格范围内的变动。而坚固工艺是必须通过设计、工艺能力、和设备性能之间较好的配合才能实现的。

第6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关键词 PLC;电子计数器;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9-0229-02

0引言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子产品综合了当代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等先进的电子技术,从而使新型电子自动化控制产品越来越多的呈现体积小、使用灵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PLC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重要应用,其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PLC电子计数器产品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已经成为电子计算机产品、数据处理系统、各种自动化处理技术以及数字式仪表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并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近些年来,新型的PLC电子计数产品不断开发、创新、完善和应用,使工业生产企业自动化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并获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本产品的设计是以某药品生产厂家的包装生产线的电子计数器为基础,进行简单的设计,该设计需要满足能够对完成产品的合格产品数量和问题产品数量进行分别统计并显示。

1 电子计数器产品设计

对动态的药品进行计数统计并显示是药品生产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较高生产效益的需要,药品进行计数器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能够实现自动测量,并且能够对包装车间的药品进行在线计数。

1.1设计原理

在对PLC电子计数产品控制系统的程序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根据产品生产流水线的情况,从前至后确定系统的输入(I)、输出(O)量,依据I/O点数由小到大尽可能把一个系统、设备或部件的I/O 信号集中以利于维护。计数器要统一编号,不可重复使用同一编号,以确保PLC 工作运行的可靠性。

药品在包装线上传输时,要有质检人员对药品检验并分类,合格产品由主通道通过,不合格产品由次通道通过,当产品通过接近开关时便产生一个计数信号,如图1 所示。产品从主通道通过时,接近开关1产生一个2V的脉冲信号,产品从次通道通过时,接近开关2产生一个2V的脉冲信号,不论哪个接近开关产生的信号都要在光电耦合器的作用下,通过电路送入PLC电子产品的单片机进行计数处理。

在对药品包装计数时直接以“个”为单位,单片机显示的数字即为产品个数,设主通道产生的脉冲信号个数为N1,次通道产生的脉冲信号个数为N2,则当日合格产品数x1=N1,当日问题产品数x2=N2,当日总产品数X= X1+X2;当月合格产品数X2=∑N2,当月问题产品数X2=∑N2,当月总产品数X= ∑X1+∑X2。

正常显示时分别为当日合格产品的数量和当日问题产品的数量,按键进入当月合格产品数和问题产品数的查询。系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条件下正常显示,一旦发现有键被按下,即进入对该键的查询状态,转入其对应的子程序,如显示当月合格产品数量、问题产品数量、总产品数量等。在程序设计时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失误造成的人为数据丢失,在进行清零操作时设计为“追加确认”方式,即如果操作人员“确定”清理则显示器全部清零,如果操作人员认为操作失误,则按“否”键或5s内无任何操作,计数器自动返回正常显示状态。

1.2程序模块化处理

对于复杂的PLC 电子产品控制程序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基本程序或者对其进行模块化程序处理。对于模块化处理的单个小程序或模块可以重复被调用,这样不但减少了编辑程序的工作量,提高了大型PLC 程序的编制效率,同时还减少PLC电子产品的内存占用量,提高了产品的运行速度。

PLC电子产品程序采用模块化处理是把一个复杂的目标控制程序划分成多个简单的程序,而且每个简单的程序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目标,这些简单的程序就是模块。在程序编写时先分别对每个模块编写和调试,然后把各个模块组合起来,最终完成一个总任务的完整程序。模块化程序设计具有程序调试修改容易、相对独立性强、相互连接关系简单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复杂控制产品的过程程序的编写上。

1.3 PLC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根据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对PLC 控制系统进行软件设计是PLC 应用的主要任务,也是PLC电子产品设计的最关键的部分之一。软件设计以程序的编写为具体表现形式,优秀的软件设计以良好的设计思想为基础,以便于工程的控制、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调试、理解、掌握以及日常系统的维护。

采用模块化处理的子程序既可以为作为某复杂组合模块结构中的一个单元程序,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小程序来控制一个简单的指令。如该药品生产厂的PLC电子计数器系统在软件程序设计时采用脉冲信号输入的方式输入。单片机将对对脉冲信号计数统计并送至四位数码管显示,最大计数显示值为0FFFFH。

这是个简易频率计,程序如下:

;---------------------------------

ORG 0000H

JMP START

ORG 000BH

JMP T0_INT

;---------------------------------

START:

MOV TMOD, #51H ;/*01010001 T1合格件计数,T0问题件计数*/

MOV TH0, #HIGH(65536 - 50000) ;50ms@12MHz

MOV TL0, #LOW (65536 - 50000)

MOV TH1, #0

MOV TL1, #0

SETB TR0

SETB TR1

SETB ET0

SETB EA

MOV R7, #20

SJMP $

;---------------------------------

T0_INT:;50ms执行一次

MOV TL0, #LOW (65536 - 50000) ;重新写入初始值

MOV TH0, #HIGH(65536 - 50000) ;50ms@12MHz

DJNZ R7, T0_END

MOV R7, #20

MOV P1, TL1

MOV P2, TH1

MOV TL1, #0

MOV TH1, #0

T0_END:

RETI

;---------------------------------

END

PLC产品程序设计必须遵守的原则是编程输入简单、占内存少、逻辑关系明了简单、扫描时间短,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性能,减少生产成本。

2 结论

在现代化的工业产品生产企业中,需要有大量的数字式、智能化产品及模拟量的控制设备装置,例如产品的计数、电磁阀的开闭,压力、温度、流量的控制与设定等,而PLC 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便捷、最有效的工具,因此PLC 电子产品注定会在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企业生产模式,以生产作业指导书为载体,以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形成产品为导向的教改模式,在以接近企业化为工作任务培养学习中,培养和提高教学的综合实效性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作业指导书课程改革

一、背景资料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笔者所在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模拟企业生产,基于产品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改革理念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同时,学校以往的常规教学流程是“理论-实验、实训教学”,这基本上是保留在单一的技能培养层面上,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所需的人才需要、技能要求、素质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有必要通过课程改革引入企业生产线的岗位生产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为学生创造接触实际企业生产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及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在国家级改革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在重点专业“电子技术应用”建立了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以企业作业指导书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按企业要求改造相应实训室,同时加大教学过程的改革,由之前的“理论+实验、实训”改为“企业+产品+生产线”的以生产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企业化课改的准备工作

1.建立生产性实训车间

为了打造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能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生产实训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型实训室,学校聘请了社会企业一起参与建设了首条带有生产性的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车间,完全按照企业标准厂房设计和布局,配置了2条生产流水线,共有工位50个,其中生产工位48个,检验工位2个。2套生产检验设备,24套通用设备,焊接机以及点胶机、先进的焊接机、制板机、产品检验等专用设备,满足了生产小型电子产品和专业课程的需要。

2.配置了不同产品生产(工作)任务情境下的作业指导书

为把企业的标准、规范、科学、市场化的理念融入到作业指导书中去,在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的课程中,学校配置与之对应的作业指导书(《电烙铁使用作业指导书》《分立件插件标准作业指导书》《质检员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和《分立插件外观检验标准》等多个文件。

作业指导书分布在具体的各个教学工作任务中,也相当于企业生产各工序下的具体工作任务。这些生产任务、生产流程,在生产线的工位牌上明白、准确、清晰地标示出,让学生知道在生产或实训教学中要做什么、怎么做,操作步骤是什么,做到心里明白,同时体现了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标准控制。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①作业名称、适用范围;②作业质检具的准备;③操作流程图;④技术标准、工艺要求、安全注意事项;⑤编制者、审核、批准、修订;⑥作业前后的要求及验收、交接等。

3.编制丰富多彩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除了给学生配置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外,学校配置了网络资源,网络上有自主编写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动画课件、学习任务书、相关电子产品安装工艺标准、课程学习标准、微课视频教学等。这样极大方便了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

学校除了安排专任教师教学外,还聘请企业方技术骨干、行业能手一起参与教学,以保证教学不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且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校企对接,管理对接。

三、作业指导书编制原则

采取企业作业指导书的形式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出的学生更能接近企业的实际生产用人需求。为此,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由企业的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编制

作业指导书专业性非常强,不可能由任课教师独立完成,当然也不能完全由企业人员单方完成,要根据企业的技术目标要求和危害(隐患)辨识分析以及教学需要进行编制。要由企业方的班组长或技术骨干与校方的教师共同收集相关资料,并按作业指导书的项目内容及要求进行筛选整理,最后形成一个系统可执行又便于教学的作业指导书。

2.根据培养对象融合教学需求和企业生产来编制

在编制指导书时,不能一味只考虑企业的要求。在满足企业生产基本前提下,融入教学知识,同时注意生产对象是学生,不是员工,其最多算个准员工,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编制。

3.编写形式上可灵活多样,通俗易懂

编写作业指导书最终目的是给学生生产和学习使用。为了给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在编制指导书时,多采取图表、填图、图形等形式多样又通俗易懂的模式。例如对于电阻、电容的安装,要求采取实物图片的样式标明安装的技术要求、最佳的安装参数、容易出现的安装问题等等。同时均配制有相应的视频,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基于企业作业指导书教学过程实施及应用

1.实施前准备

教学实施前准备相当于企业的岗前培训。在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组织学生(准员工)学习培训,掌握其中的内容,为上线生产(实训)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同时,新上岗的学生(准员工)学习培训完成后,要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严格按企业制度要求执行,同时,每个生产现场的工位牌上均放置有作业指导书,以便于学生在每天的工作学习中予以实施。

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企业工作机制。实训室采用小组化教学,学对应企业的线长,副组长对应线长助理,学习委员对应品管员。电子专业实训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模拟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小组生产线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能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工作情境下学习,完成实训或真实的生产任务,培养学生在学习生产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培养其职业习惯与职责履行的自觉,提升职业素养。

2.过程实施

以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生产实训在校内新建设的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车间进行,以实训生产的方式组织实施。比如生产(组装)“音频功率放大器”这一电子产品,其教学流程为:开班前会下达任务领料检测安装测试、检验总装产品终检及评价成果展示、总结7S作业结束。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

(1)开班前会:教师总结过去的学习工作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检查;学生作自我着装、仪表的检查。

(2)下达任务:教师布置当天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3)领料:助教发放,线长签领生产物料和生产用具。

(4)检测:上线前,检验物料(元件)的好坏,品管员监督,确保产品质量。

(5)安装:上线组装生产产品。务必对照作业指导书,按标准工艺要求安装。

(6)测试、检验:按标准对半成品进行测试、初检,品管员监督,保证产品合格。

(7)总装:对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总安装。

(8)产品终检及评价:对成品进行终检后入库,同时对完成的产品进行评价(与课程成绩挂钩)。

(9)成果展示、总结:展示产品,增强自信心,并对所做工作进行总结。

(10)7S作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7S作业,学习企业管理方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达到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员工精神面貌及提升员工职业素养的效果,最终形成良好职场素养。

3.应用注意

为充分发挥作业指导书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来要求自己,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2)带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教育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生产,以避免事故及伤害的发生。

(3)带班或实习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包括出勤、精神状态、学习状况、生产情况等,并及时评价。

(4)不同电子产品按难易程度安排教学学时。

(5)提醒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中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将指导书及记录用于生产结束后存档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依据。

(6)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或需要补充的地方,要及时补充完善,做到持续改进,使作业指导书保持真实有效性。

4.应用效果

通过以电子产品生产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的课程学习,学生的一致反映如下。

(1)把理论课本改变成作业指导书的形式,学起来通俗易懂,很容易上手,并达到项目要求,按照指导书的步骤一步一步去做,可逐步学到教学知识。

(2)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作业指导书被视为“学习宝典”。

(3)比较容易形成较好的职业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对学校2013级电子专业的学生依照作业指导书实施教学以来,得到了全校的教改评价中的较高评价。事实上,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端正学习目的均有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五、小结

事实证明,在经过企业化的“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学习和训练后,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中与人沟通、交流方法以及职业习惯与职责、职业素养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在学校2012级、2013级电类学生使用后,企业优先录用。其中2012级不少学生工作几个月就走上了一线生产管理岗位,如2012级电子电路班有5位学生当上了生产线长、班组长等。还有的进入了工艺部门工作,这些都说明了课改的作用。下一步对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作业指导书中的不足之处还要进一步解决完善,使其在课改中发挥更大的实效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惠群,陈桂兰,张莹.高职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

[2]王建民,杨靖,刘春奎等.《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J].轻工科技,2013(4).

[3]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吴冰冰.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8).

第8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随着电子电气产品的推广与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有害物质的侵害,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危害,还会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我国随着已经出台的欧盟RnHS,也对相关检查标准和方法进行了制定,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对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本文主要对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查项目进行分析,并对其检测过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电气产品 有害物质限量检测 技术研究

我国电子电气产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日益增多的电子电气有害物质给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如何有效控制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RoHS对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多种物质含量有明确要求,如汞、铅、多溴联苯醚等。

1 有害物质在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检测项目

零部件和多种材料是电子电气产品主要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材料成分有:

(1)金属;

(2)玻璃;

(3)塑料;

(4)溶剂等。

其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重金属有汞和铅等,为了避免人们受到这些有害物质的侵害,必须利用相关检测方法对其材料进行分析,以使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所含量得到控制。RnHS标准中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限量标准对相关有害物质做出强调,

(1)多溴联苯醚;

(2)铅;

(3)六价铬;

(4)镉;

(5)多溴联苯;

(6)汞等,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手段。

2 有害物质在电子电气产品中检测程序

2.1 还有物质取样阶段的注意事项

电子电气产品所构成的零部件较多,即使是深入检测也不能对全部材料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将其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进行取样检测是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阶段。一般检测中,取样比较简单的是同等材料,如合金、塑胶和化学试剂等。而由不同元件所组成的电子电气产品,则需要按照材质来对其进行特殊取样,如插头、电线氛围外皮和铜线等。同时,均质材料可以靠拆分手段取得,若材料无法进行分开时,可以采用混合取样。不同材质的比例取样会增加混合取样的难度,使最终出现差异较大的测试结果。所以,在考虑混合取样时,应当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对其位置和方法做好取样规划,保证样品的良好取得,以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2.2 样品的处理和检测仪器

在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量检测中,样品的前处理是直接关系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很多设备仪器和方法都会涉及到前处理。通常情况下,样品前处理可以分为两种处理,

(1)无机类处理;

(2)有机类化合物处理。

在样品前处理无机元素测试中,消化方法是最常用的采取方式,其原材料样品不受其他形式的影响,材质在高温下通过强酸进行溶剂,而通过氧化手段,有机材质被转化为二氧化钛,金属元素剩下的部分以相同形式被全部溶解,继而采用仪器进行分析。消化法的常用手段包括有:

(1)湿法消化;

(2)干法消化;

(3)微波消解等。

在样品前处理有机化合物时,因为分子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所以需要先萃取出化合物,其方法包括超声波萃取和索式萃取等方法。样品在萃取后再依次进行净化、过滤和浓缩,然后再使用检测仪器进行分析。

2.3 仪器的主要检测方法

通常情况下,常使用的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方法包括有:

(1)原子吸收光谱法;

(2)分光光度计比色法;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2.3.1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测原理是通过原子对光辐射产生吸收的一种分析方法,其方法最适宜对汞的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使用中的缺陷是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限于电子电气产品中样品前处理可溶液的金属元素和水溶液的分析,被检测的金属元素所含有害物质很容易被分析出。同时,在实施原子吸收的过程中,干扰效应的发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其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要消除或降低干扰造成的失误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进行,

(1)混合氢气;

(2)添加稳定剂;

(3)连续稀释等。

要使原子吸收光谱法由于不同几种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得到控制,可以通过光电倍增和石墨炉等方法来进行。

2.3.2 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分析方法的建立是通过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成立的,仪器操作简单是该方法的主要优势,其检测精密度也十分高

从实施原理上来看,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是依据测定被测物质在波长的一定范围内,或者特定范围内的吸收度,继而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手段分析被测物质。六价铬通常被用于分光光度计比色法进行检测,首先需要将样品三价铬进行洗溶离,并在PH溶液中对已经洗溶离的样品进行浸泡。在一定时间后,样品若在溶液里于二苯基二胺显色剂反应后呈现红色,则证明六价铬存在于该溶液中。最后,六价铬吸光度的测定需要使用分光度对其含量做出进一步分析。

2.3.3 在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方法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电激发和受热时,利用元素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返回至基态,将光谱特征发射出,继而依靠特征光谱进行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要对其他离子的干扰进行解决,可以依靠波长来实现,并能同时检测多元素,其分析优势也十分显著,

(1)较高的精密度;

(2)较高的灵敏度;

(3)较快的分析速度。

随着该方法的使用和发展,其所使用的系统仪器也在不断完善,当前最常见的使用仪器包括有全谱直读型和多道同时型等。

3 结束语

随着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电气产品,所造成的有害污染也不容小觑,其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所以,为了有效降低环境和人们受到电子电气产品的影响,其必须对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同时,其产品中的检测含量必须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进行,相关检测部门应当严格进行把控。

参考文献

[1]陈建国.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标准进展[J].检验检疫学刊,2013(04):1-5.

[2]张冰.电子电气产品中六类有害物质的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6(27):122-123.

[3]武海云.2012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召开[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05):12.

第9篇:电子产品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林业产品;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088-02

迈入21世纪,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电子商务运用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行业当中。其中,我国林产品就通过电子商务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林业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与交易模式,且被普遍运用在林业经营发展中的各个环节。现今,林业单位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迎接挑战,从而有效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1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因此人们可以讲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使电子商务应运而生[1]。反之,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进步。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倘若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相脱离,人们追求电子商务的兴趣将逐渐淡化,最终消失;并且,只有将信息技术渗透在电子商务当中,方能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以突出的信息优势,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有利地位,发挥着极大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立足之本、生存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信息优势,并且还限制着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那么就必须将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2 电子商务在林业产品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例如地域、交通运输等,使得林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林业单位或部门急需一种高效率、低资费的媒介,帮助自身发展林业,而电子商务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电子商务,单位能够利用网络来实现对林产品的展示、推广与销售。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具备极强的网络功能,在这项功能的帮助之下,不但能够加强林产品供求双方的有效交流;同时还能够使林业单位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并且依据市场需求对自身的生产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避免由于价格波动幅度过大,抑或是产量与市场需求不相符,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林业单位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2]。

3 信息技术在林业产品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包括诸多技术,常见的有Internet网络技术、Web技术、电子支付技术以及物流配送技术等,以下笔者将对这些技术的运用加以说明。

3.1 Internet网络技术

从某种程度来讲,Internet网络技术并非是电子商务中的一种专门技术,但是人们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必须以Internet网络作为基本平台,电子商务能否获得较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发展[3]。由此可以推断,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Internet网络技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因此,林业单位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必须熟练地掌握Internet网络技术,这一点是极为关键的。

3.2 Web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Web技术被普遍运用在Internet当中,且得到了众多互联网用户的接受与认可。Web服务器通过http协议实现html文件的传送工作,并且利用http对html文件加以检索。Web浏览器由Web服务器上取得有关的数据与信息,之后再通过交互抑或是静态的形式,即文本或图片,将信息与数据呈现在用户面前。作为一种商务模式,在开展电子商务时,必须在买家、卖家以及其他有关的角色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换,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运用到Web浏览技术。例如在林产品电子商务中,林业单位将自身的林产品放在网站上,而客户要想看到林产品的图片或者是视频介绍等,就需要利用Web浏览器来进行浏览。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只采用html来表示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扩展的标记语言(XML)与Commerce XML(CVML)应运而生。

3.3 电子支付技术

所谓的电子支付,指的就是在网上购买商品之后,直接在网络上支付。以林产品为例,当林业单位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林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并且在网站进行林产品的销售活动时,客户在购买林产品之后,就可以采取电子支付的方式进行付款。从某种层面上而言,电子支付并非是一项技术,其仅仅只是一个支付的过程,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牵涉了许多的技术。例如电子货币的表示形式与管理技术、电子支付的模式、安全问题等。电子支付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电子支付过程的安全问题的处理情况。当前,银行界一般采取的电子支付模式有两种,即SET、TLS/SSL[4]。其中,前者是一种以信用卡支付为基础的网上电子支付协议,采取该协议实行电子支付,能够保证信用卡的使用者与接收信用卡的商家均通过了认证,是值得信赖的。而从技术层面上而言,后者是一种会话层安全协议,并非是支付协议,其通过SSL协议实行电子支付。在SSL协议的帮助下,支付双方可以构建一个安全的会话通道,并在该通道中传输支付信息。

3.4 物流配送技术

物流技术,指的就是完成物流任务所需要使用的最佳手段与方式,在传统的概念上,物流技术又被叫做物资流通技术、物资运输技术。电子商务和传统的商务过程相似,在每一笔交易当中,都含有基本的“流”,例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等。在电子商务当中,利用高效、快速的信息处理技术,能够迅速的处理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商流等诸多问题,换而言之就是资金支付问题、信息交换问题以及所有权转移问题。将产品快速的运送到客户手中,即产品空间上转移的结束,标志着整个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完成。所以,物流系统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子商务的成与败。

4 结 论

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一种,电子商务在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控制林产品交易成本,拓展市场销售范围,增加市场销售途径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充分利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林业产品电子商务中,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