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心理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步阶段,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和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
1.生活辅导
开展生活辅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适应基本社交,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辅导主要包括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班主任进行情绪辅导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学会适时、适度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学会调解情绪的方式,如宣泄、倾诉、转移、自我暗示等,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艺术是驾驭情绪的艺术”。班主任进行社交辅导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心理,学会恰当的社交礼仪包括男女生交往礼仪;学会克服害羞心理,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学会缓解人际关系冲突等。健康的社交心理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对学生走入社会有帮助。除此外,班主任还应对学生进行消费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对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帮助其学会休闲,学会欣赏艺术、亲近自然,养成良好的个性。
2.学习辅导
根据心理工作者的观点,学生在学习方面主要有三个问题:能不能学――智能问题;愿不愿学――态度问题;会不会学――方法问题。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应对后两者加以辅导。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教育应更多地贯穿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应通过有目的的训练,校正学生中不良的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在低年级阶段,班主任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自习课计划、复习计划、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在高年级阶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帮助其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很擅长利用个别谈心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进行针对性强的集体辅导。形式有专题讲座和心理训练课,前者适合于学习方法的辅导;后者有助于解决某种情绪或行为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分数教育曾耽误了一批有潜力的人才,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肩负重任。(稿件编号:090812004)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广泛、合作和竞争的社会。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社会的压力,而当代的大学生又以独生子居多,个性张扬,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问题成为大学生最大的一个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而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带来很多的问题,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必修的课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与现状
(1)大学生人际关系注重平等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更注重自我,张扬个性,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更强调平等交往的意识和积极参与意识,更加注重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们更注重在人际关系中要求交往双方地位的平等和彼此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由于大学生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并且他们具有共同的学习任务和较一致的学习目标,加上老师和学校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给予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友谊比较长久,这也使得他们能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圈,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充分体现自己的人格独立性和平等性。
(2)大学生人际关系形式多样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时代,科技、信息、网络快捷发展。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新形势下,当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形式不断丰富且越来越多样化。与传统的人际关系相比,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仅是在宿舍、本班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在QQ、微信、微博上交朋友,没有手机,没有微信似乎就不是现代大学生的生活,网上交友已经成为他们的新模式。
(3)大学生人际关系内容丰富
由于大学生处在青春期,加之现代的时代特色的影响,他们的兴趣广泛,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他们对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现象都很关注,希望自己见多识广,其结果使他们交往的内容比较丰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多样化爆炸化的发展,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改变了传统传媒对生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会在微信平台上寻找自己喜欢的群体,加入其中或关注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在微信社群中定期参加活动,交到自己喜欢的朋友,并且在网上他们更能敞开心扉,无所顾忌的进行情感的交流与宣泄,发生思想的碰撞和融汇。
(4)大学生人际关系目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经济利益已经成为社会价值的中心,大学生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下,他们的人际交往目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的人际关系是以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而有的则是以家庭的社会背景而建立的起来的,“二代们”可能更倾向于在一起玩儿;还有的则是以金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有钱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主动、更奢侈,有调查显示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谨小慎微,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更被动、更内向;还有的大学生交往目的比较功利,在大学人际交往就是是为今后就业做准备的,反是对他就业有利的他都会主动去交往,反之,则不去交往。总之,新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目的性已经不再单纯,而是呈现出多样化和功利化。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是从交往开始的,人际交往过程是彼此交流信息、知识、经验、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以各种方式快速的获取各种信息,有利于大学生认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世界环境。同时,在一个人际关系和谐、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群体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大学生还能通过同学对他的评价改正缺点、积极提高自我,同时,也能以优秀的学生为榜样,学习他人良好的为人处世方式、积极的态度、正向的价值观等,形成良好的品质。总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积极丰富,能使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2)不良的人际关系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爱与归属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但是愿望和现实的差距会使人的心理产生不平衡感和冲突。如果在一个集体中,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或者是因为性格问题导致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那么归属和爱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就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容易形成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引发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情感上的孤寂、惆怅、空虚就会经常出现,从而导致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处理,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人际关系模式
(1)正确的认识自己
在人际关系建立之前,大学生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东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只有深刻而正确的了解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才能去体谅别人,有些事情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在有冲突的时候理性的处理冲突,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才能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2)把握交往的尺度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交往的尺度,说话办事都要有分寸,都要经过大脑思考,在交往中掌握“”的原则,允许别人犯错误,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同时,要做到不滥交,多交积极向上有益的朋友,交往不过密,保持适当分寸,给别人留有隐私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
一、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剖析
第一,教师自身因素是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基本原因。有的教师性格过于脆弱,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有害的外界致病因素冲击之下,易出现心理障碍,还有的教师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改革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尽快提高,这也给教师带来相应压力。
第二,跟教师的地位、角色与危机感密切相关。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经济待遇低、生活环境较差,还要对学生安全承担无限责任、面临岗位设置聘任压力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等,都是造成教师心理负担过重的因素,而教师又往往找不到为自己辩护甚至舒缓一下的空间,因为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客观上不得不常常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其最终结果必然是走向抑郁或者激烈的爆发。
第三,学校管理理念落后所造成。一些学校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是把教师当作一种工具来使用。如,有的学校对考勤实行硬性管理,简单扣款,导致教师心里压抑。有的学校校务不公开,致使教师对职称评聘、晋升工资、学习进修、评选先进等方面意见纷纷。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下,有的学校内部也易形成利益小团体,彼此为自己的利益相持不下,搬弄是非、互不买账,严重损毁教师清高的形象。
理念的落后还直接反映在评价方式上。升学率“指挥棒”的影响还没有消除,新的“指挥棒”又开始困扰教师,如,安全责任、保姆式管理、班级综合评比等,加上家长推波助澜,经常呈现一片“喊杀声”,教师为了分数、班级名次,各班之间争个你死我活,教师的沉重压力可想而知。
第四,传统教师观的一种折射。社会对教师形象“神化”,不把教师当“人”看,媒体宣传的都是教师模范的一面,从而人们总是要求教师是榜样,他们无法接受教师的一些“凡人”的表现,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角色冲突。
二、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第一,要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必须走在社会前列,但任何行业、任何部门都有其基本的道德底线,教师也不例外。社会和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期望值,首先应当是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达到的“底线”。如果达不到“底线”要求,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影响职务晋升、工资提升直至失去教职等。类似于师德楷模、师德标兵那样的高要求,可以作为一种提倡,但不应成为教师队伍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只要职业道德行为高于“底线”,其合法权益就不应当受到侵犯。在实际中,我们体会到教师职业道德有三个基本要求:履行职责收获成长,即要求教师遵章守纪,珍惜教师工作,并在从事这一事业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收获自己的成长;合作宽容融入集体,即教师要尊重他人的劳动,用正确的心态处理人事关系,努力克服文人相轻、相互猜疑和业务封锁等不良习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关爱生命,即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强化底线要求,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不可用片面、狭隘的观念来要求教师,增加教师不应有的精神负担。教师也是人,他们也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充实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处理好对教师的高期待、严要求与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怀之间的关系,给教师一个公平、公正的待遇,让教师在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完善自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做积极师德的践行者。
第二,要重视培养教师的法规意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依法执教放在了首条,这就说明法规意识的重要。《教师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教师的职业义务做了明确的规定,教师的这些职业义务在今天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很好地履行,有的教师角色意识淡薄,如,讽刺、挖苦学生或家长,无视学生和家长的独立人格;随意让“违规”学生停课反省等,都是违法行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际中体会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教师法规意识培养。落实到规范教育行为时,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要注意从法纪和政策的高度来分析引导,不要单纯从师德和品质方面来找原因。在处理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和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细节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手软,事实已经证明,这也是“治疗”某些心态不正常教师的最好良药。
2.实施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教师管理
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在一次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时讲过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的一个情境性题目: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找校长评理,校长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的确,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似是而非的“新理念”迷失了学校管理者,着眼点全都放在学生身上了,他们往往很不理智地抛开了教师。这个故事引发我们反思:当强调学生是“上帝”时,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李希贵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学生不是上帝,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他的专著《学生第二》值得研读。这种观念反映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集中精力抓学校的中心工作,即做好“人”的工作这篇大文章。要让教职工“感觉良好”,注重培育教职工的合作意识,创造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营造教职工的“精神家园”,这是培养高尚师德群体的重要途径。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扬名和扬长的各种机会,不断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使他们时时体验到被尊重、被关心的情感,从而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态,轻松愉快地投入工作。
另外,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实施人文管理的重要标志。学校要充分发挥民主在创造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的作用,增强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北京市教育局曾组织有关专家调查北京19个区县960名中小学教师,专家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校务公开是非常好的制度建设,校务公开分值比较高的学校,党政关系和干群关系都非常融洽,教师心理大都比较健康。参与调查的一个教授说:“校务公开这个事不费很多劲,而且能非常好地推动学校管理民主化,促进学校、校长和教师健康成长。”
3.建立以“大锅饭”为基础,兼顾突出骨干的绩效工资制
不少学校“以实绩论英雄”,用企业管理的思路来确定待遇,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感情上不接受,引发心理障碍。“以实绩论英雄”看重的是教师个人绩效,但事实上,我们无法对教师的隐性绩效进行考核,即对学生全面发展有更深远影响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美育,因为很难有一个评判标准,无法外化为绩效。可以说,校园里的“按绩分配”以一道凶险的“防人之心”的篱笆,把善恶是非统统拒之门外,人为增加教师心理压力。有一个现象值得反思:很多老教师都怀念自己过去与同事和谐共处、没有评价、没有排名的日子,他们感到那时的教学真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自我成功的享受。所以,适当的“大锅饭”很有必要。“大锅饭”是对教师这一素质比较高的群体的充分肯定,如果能够让教师在有了稳定的薪酬保障基础上,吃上“大锅饭”,充分体现群体竞争,使“末位淘汰制”淡出教师视野,同时兼顾突出优秀教师即骨干待遇,那么,教师的心态就会更加平和,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合作也就会出自内心的需要,交流也就会更加真诚,心理当然会更健康。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首先要加强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利用节假日经常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让教师的情感交流、宣泄的渠道畅通,在活动中得到心理补偿。
5.教育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变控制和管理为服务、指导,为教师发展创设更为宽松的环境
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精减不必要的统计表册、会议、检查、评比和活动,少参加无效的课题研究和培训。现在有一些活动、检查评比和培训等无多大实效,可以说,是反复折腾教师,使教师普遍感到身心疲惫。
6.学校应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
这是我们普遍做得不好的一项工作。针对教师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邀请心理卫生专家、学者来校给教师讲课,举行系列心理辅导讲座。让教师掌握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提高缓解心理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特点;影响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6-0084-11
一、问题提出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普遍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工作难以胜任”、“角色定位模糊”等现象。国内外研究者对胜任特征内涵、建模方法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鲜有涉及;现有相关研究一般都笼统的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须具备的能力素质,而这些能力素质标准大都是根据主观经验总结归纳出来的,缺乏科学的实证支持和实践操作性;从我国现行学校管理体制看,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尚未真正形成,明显存在角色定位不明确,工作职责模糊,绩效评估机制不完善,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胜任特征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胜任特征研究领域和理论,而且有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胜任能力,为学校选拔、培训、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拟采取综合研究视角,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系统探索中国大陆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特点、影响效应模型。为提高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水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
胜任特征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应归功于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1973)。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校的学术测验及等级分数等手段,不能预测个人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工作的绩效,或在生活中是否能取得成功。他发现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绩效的是诸如“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影响力”等一些可称为胜任特征的东西。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责,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是指与工作岗位、组织环境、文化氛围和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观念、能力和人格特点等个人特性。
迄今国内外关于胜任特征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企业公司员工、政府部门、干部和一般教师。其方法大多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少部分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构胜任特征结构的研究较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角色和身份,其胜任特征必然是两者的结合。现有研究大多是有关于心理咨询师素质(素养)进行的理论探讨,如国外学者卡瓦纳、吉尔伯特等人。以及国内学者张义泉、杨坤丽、钱铭怡的研究,上述研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问卷编制
(一)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分析
从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素质和能力的文献中搜集描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词语,共得到词汇120个,对搜集到的120个词汇进行归纳整理,得到32个胜任特征描述词,然后将所有胜任特征归类到4大类11个维度中。根据冰山模型等理论,作者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特征系统,四大类包括知识、人格、观念和能力,其中知识和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基础,观念提供了工作导向,能力则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核心。11个维度为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宜人性、尽责性、职业价值观、学生观、评估能力、反思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11个维度通过了开放式问卷和行为事件访谈法的验证。由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政策使然。虽然德育工作蕴含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活动中,但根据心理咨询“价值中立”的原则,因此在本研究中不予考虑。从开放式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做工作差异不大,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身具备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来看,大学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相差不大,所以本研究在编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问卷时,把大学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二)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初试问卷的编制
通过文献分析法、开放式问卷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初步确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内容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预试问卷的题项。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分布在全国高校和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300名,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其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30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55名,男教师124名,女教师161名。根据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具备的良好问卷的标准对题项进行筛选,最后保留57个题项,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初试问卷。
(三)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正式问卷的编制
1.研究方法
(1)被试
正式问卷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重庆、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等10多个省的高校和中学,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00份,回收率90%。获得有效问卷860份。将数据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30份用作探索性因素分析,其中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别占53.5%,46.5%;男32.6%;专职39.5%;担任行政职务23.3%。另一组用作验证性因素分析,其中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别占54.4%,45.6%;男32.1%;专职39.5%;担任行政职务23.3%。
(2)材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初试问卷
自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初试问卷》,共60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包括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尽责性、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学生观、宜人性、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等9个因素。
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绩效问卷对马云献编制的工作绩效问卷进行修订,量表包括10个题项,包含任务绩效、关系绩效两个维度。问卷按照符合程度高低采用5点计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3)程序
问卷以邮寄的方式,寄到学校后,每个学校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主试,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
对初试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因素和项目,确定正式量表。
将正式测量获得的数据随机分为基本同质的两部分,其中一半数据用来做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另一半用来做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对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进行交叉验证,形成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量表。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4)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及AMOS4.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研究结果
(1)探索性因素分析
运用临界比法和相关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60个题项的临界比率值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
采用初试问卷项目评价和筛选标准取舍题项和探索性因素方法,最终得到9个维度57个题项,共解释总方差的57.760%,9个因素命名如下: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尽责性、宜人性、专业发展能力、学生观、普通文化知识。
上述9个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但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
运用上述项目评价和筛选标准取舍题项和探索性因素方法分别把大学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分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类教师胜任结构相同,介于本文篇幅限制,没有把其呈现出来。
(2)信度检验
本量表考察同质性信度。结果发现,各因素的a系数在0.751—0.877之间,总量表的a系数为0.964。说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同质性信度。
(3)效度检验
①内容效度 本研究在量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量表编制的原则,保证了本量表编制的内容效度。
②Spencer,Social Psychology结构效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量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308-0.771之间。各因素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644-0.856之间,具有比较高的相关。说明本研究编制的量表具有比较好的结构效度。
其次,分别对大学和中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二阶1因素一阶9因素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各项拟合指标都达到优度模型的条件。
③效标效度 工作绩效总均分与各因素均分相关显著,与量表总均分相关达到O,609,说明本问卷具有比较好的效标效度。
3.讨论
首先,从理论上看,分别从胜任特征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有研究两个方面来建构胜任特征结构,这样既传承延续了胜任特征领域的理论又对我国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进行了总结,从而建构适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理论模型。
第一,通过对已往胜任特征研究的回顾口,无论研究者从何种角度对胜任特征内涵进行界定,研究者都认可胜任特征必然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与特定的工作职责和岗位密切相关,不独立于工作情景之外;②与高绩效呈正相关,对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③可测量,可观察;④具有动态性。另外,胜任特征内涵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人格、观念等方面,因此,本研究认为胜任特征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保障个体产生有效工作绩效的个体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与职业相关的知识、观念、能力和人格特点等个人特性。
第二,国内外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做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其中包括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人格和观念,因此本研究结合胜任特征领域的研究,建构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理论模型,该模型涉及知识、人格、观念和能力四大类,包括11个维度。
其次,从探索性因素分析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是由二阶一因子一阶九因子组成的胜任特征模型,9个胜任特征的上位是知识、人格、观念和能力,但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9个胜任特征并没有进行再次归类,说明9个胜任特征维度是相对独立的,他们从属于胜任特征模型,实际上这与理论建构并不矛盾,知识、人格、观念和能力是便于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进行建构和理论归纳,理论概念或类别不是实质上的二阶因素或高阶因素。例如,“人格”不是大五人格中的5个人格因素的高阶因素;张妙清对华人开放性的研究发现,开放性也不是高阶因素。夏凌翔对自立人格的研究都说明了理论概念或类别不是实质上的高阶因素,之所以理论上如此建构,一方面是对已往研究进行归纳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几个方面做详细的分析,这样也有利于保证内容效度。
4.小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是一个由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宜人性、尽责性、职业价值观、学生观、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工具。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特点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了解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现状,探讨教师胜任特征在个体背景变量和学校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揭示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特征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部分省市的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943份,大学有效问卷496份,其中男171人,女325人;中学有效问卷447份,其中男133人,女314人。
2.工具
采用自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量表》,该量表包括57个题项,采用Likert 5点记分,该问卷包含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宜人性、尽责性、职业价值观、学生观、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9个因素,各因素a均大于0.7。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以及各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变量的设立和内容分析发现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 for 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各种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总体状况
从表1可见,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总均分为3.641,按照量表的等级水平,处于“基本符合”和“大部分符合之间”。以上结果说明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较好的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观、尽责性、宜人性和专业知识水平较高,职业价值观和普通文化知识有待于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尽责性程度高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说明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某些胜任特征水平存在差异。
2.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普通文化知识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具体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非常显著高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t=5.70,p
3.不同性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差异分析
(1)不同性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差异比较通过对不同性别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性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性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t=4.61,p
(2)不同性别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差异比较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t=3.71,p
(四)讨论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总体状况
本研究表明,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总均分为3.641,说明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较高,能够较好的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与近年来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分不开,一方面现行教育体制对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设置做出明确规定,保证了相当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支稳定的队伍。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明确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和接受培训,要求学校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因此,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政策上的支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2.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现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非常显著高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其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接受专业训练的时间较长,从而使其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其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机会较多,学习环境宽松,教师获得外出培训的机会相对容易,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学生面临高考,每个学校都很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再发展可能会忽视从而限制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这与王宏方的调查研究中认为的大多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己的“理论知识”、“咨询技巧”感到一般是一致的。
3.不同性别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性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水平。原因之一,我国长期受封建社会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观念依然存在,使得已婚教师更多的承担着家务劳动,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原因之二,自身的生理因素使得女性没有男性精力旺盛,加上生育任务使得女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外界,学习新知识。另有观点认为,女性理想定位的偏差、女性知识面狭窄、自我意识淡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是制约女教师取得突破进展的最大障碍。
(五)小结
(1)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总均分为3.641,按照量表的等级水平,处于“基本符合”和“大部分符合之间”。排在前四位的因素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学生观、尽责性、宜人性、专业知识,因素平均分较低的两个因素分别为职业价值观和普通文化知识。
(2)通过对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非常显著高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在其他胜任特征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通过对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无论大学还是中学都表现为男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整合模型的建构
由于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在大学和中学的环境氛围不同,因此本研究将分别建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学校组织气氛、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学校组织气氛、职业承诺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整合模型的建构
1.引言
Spencer的研究发现工作中的高绩效通常是一组具体的胜任特征按照一定特殊方式组合的产物。Russell等对高层经理人员的胜任特征研究,Jansen对评价中心效度的动态效度研究结果都支持了不同的胜任特征会对工作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学校组织气氛对于学校组织,就如同人格对于个体,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动机、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进而影响工作绩效。潘孝富的研究表明,学校组织气氛能较好地预测教师工作绩效。王刚的研究发现,公务员所在部门组织气氛的部分维度与公务员的胜任力水平的部分维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工作满意度作为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工作绩效有着某种内在联系。郑晓明等人对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胜任特征研究发现,敬业精神和协作胜任特征与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呈显著正相关,敬业精神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学校的组织气氛是学校领导作风、方式的结果变量,它直接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还有研究指出,学校的组织气氛层面的开放性与师院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层面的封闭性则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
现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变量两两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系统的实证研究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现有研究可以推测出:胜任特征导致工作绩效的提高,而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则和工作绩效、胜任特征呈正相关。从实际情况观察来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良好的学校组织气氛有助于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而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又有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同样教师具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而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以下假设:工作满意度一方面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另一方面通过胜任特征间接影响工作绩效。学校组织气氛一方面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另一方面通过胜任特征间接影响工作绩效。同时,学校组织气氛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部分省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7份,回收率为75%,其中男133人,女314人。
(2)研究工具
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量表 自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量表》,共57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包括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尽责性、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学生观、宜人性、专业知识、常识知识等9个因素。
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绩效问卷对马云献等人修订的工作绩效问卷进行修订,量表包括10个题项,包含任务绩效、关系绩效两个维度。问卷按照符合程度高低采用5点计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③学校组织气氛问卷 本研究所采用的“学校组织气氛描述问卷”是依据Hoy & Clover所发展的“修订组织气氛描述问卷”(The Revise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Descriptive Questionnaire forElementary School,简称OCDQRE)为基本架构,同时参考了曾烂灯、陈文瑜、张简忆如及郑悦琪等人所修订的小学学校组织气氛问卷,量表包括40个题项,问卷按照符合程度高低采用5点计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④工作满意度问卷该量表由我国台湾的舒绪伟编制,由教学工作、工作环境、发展升迁、福利报酬和校长管理5个维度共30个题目组成,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数越高表明其对工作越满意,其中有部分反向记分题。总问卷的a系数为0.887。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FRI=0.965,IFI=0.980,TLI=0.976,CFI=0.980,RMSEA=0.059,问卷的拟合指数较好。
3.研究结果
(1)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
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工作绩效和学校组织气氛、工作满意度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分别以胜任特征、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为自变量,以工作绩效为因变量,以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为自变量,以胜任特征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
由上表可知,胜任特征、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联合解释工作绩效总变异量的39.2%,胜任特征、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工作满意度和学校组织气氛联合解释胜任特征总变异的31.1%,工作满意度和学校组织气氛对胜任特征有显著的正效应。
(2)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整合模型检验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整合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图1是最优化模型,具体如图2所示。
4.讨论
影响胜任特征和工作绩效的因素很多,国内外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研究内容涉及最多的是单因素和两两相关研究,综合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建构影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学校组织气氛对工作满意度的解释率为12%,其路径系数为0.35,这与已往研究是一致。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对胜任特征的解释率为31.4%,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4和0.50,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分别从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出发,综合探索了他们是如何影响胜任特征水平的。其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与作为内部影响因素的工作满意度相比,在总变异中所占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工作满意度,这符合哲学中事物发展规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外因(学校组织气氛)对事物发展也有影响。这揭示出要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水平,不但要改善学校的组织气氛,更要注意提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学校组织气氛、工作满意度和胜任特征对工作绩效的解释为40%,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1、0.12和0.51。研究结果与已往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本研究结果揭示出胜任特征是影响工作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若想提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绩效,前提是必须提高其胜任特征水平。
5.小结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整合模型表明,学校组织气氛对工作满意度有直接作用,可解释工作满意度变异的12%。学校组织气氛和工作满意度对胜任特征水平提高有积极的直接影响,可解释胜任特征变异的31%。学校组织气氛、工作满意度和胜任特征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绩效的提高有积极的直接影响,可解释工作绩效变异的40%。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整合模型的建构
1.引言
已有研究表明,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的职业承诺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如田宝等人的研究表明,支持行为、同事行为和疏远行为对预测情感承诺作出了新的贡献,支持行为的贡献更大;支持行为和亲密行为对预测规范承诺做出了新贡献,支持行为的贡献更大;亲密行为能预测持续承诺。国外的统计数字表明,影响组织成功主要有四个关键因素,它们分别是个人素质、职业需求、管理风格和组织气氛,最终在一个组织中体现出来的是组织气氛。组织气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达28%,直接影响着组织文化和组织绩效,建立良好的组织气氛能使组织内员工释放全部内在潜能。Lee等对国外与职业承诺相关的77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与工作有关的变量如工作卷入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职业生涯满意度与职业承诺有显著的相关;职业承诺还与转换职业意愿、离职意愿、工作绩效等有显著的相关。
现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变量两两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系统的实证研究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现有研究可以推测出:胜任特征导致工作绩效的提高,而学校组织气氛和职业承诺和工作绩效与胜任特征呈正相关。从实际情况观察来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良好的学校组织气氛有助于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而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又有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同样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承诺,有利于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而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如图3所示。
2.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部分省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回收率为82.7%,其中男169,女327。
(2)研究工具
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量表
自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量表》,共57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包括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尽责性、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学生观、宜人性、专业知识、常识知识等9个因素。
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绩效问卷对马云献等人修订的工作绩效问卷进行修订,量表包括10个题项,包含任务绩效、关系绩效两个维度。问卷按照符合程度高低采用5点计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③学校组织气氛问卷马云献编制的高校组织气氛问卷由三个因子构成,分别是:领导形态、教师行为、管理体制,信效度检验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参考现有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根据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实际情况,对题项中的词语进行修订。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共15个题目,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三个维度,采用Likert4点量表,单选迫选形式,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给1—4分的评定,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研究结果
(1)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
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学校组织气氛和职业承诺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工作绩效和学校组织气氛、职业承诺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和职业承诺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分别以胜任特征、学校组织气氛和职业承诺为自变量,以工作绩效为因变量,以学校组织气氛和职业承诺为自变量,以胜任特征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
由上表可知,胜任特征和学校组织气氛联合解释工作绩效总变异量的39.5%,胜任特征和学校组织气氛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职业承诺和学校组织气氛联合解释胜任特征总变异的14.7%,职业承诺和学校组织气氛对胜任特征有显著的正效应。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整合模型检验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影响效应整合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职业承诺对工作绩效的直接影响效应的路径系数0.03,路径系数不显著,所以图3被拒绝。结合拟合指数和结构方程模型图,并参考节俭指标,我们认为图4是可以接受的。
4.讨论
研究结果发现,学校组织气氛对职业承诺的解释率为6%,其路径系数为0.24,这与已往的研究是一致的。说明良好的学校组织气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职业承诺。学校组织气氛、胜任特征、职业承诺对工作绩效的解释率为40%,学校组织气氛、胜任特征对工作绩效的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12和0.5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直接影响胜任特征,通过胜任特征间接影响工作绩效,之所以产生以上原因,一方面,本研究所测量的胜任特征水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有效的个人特质,而教师个体所具有的职业承诺直接作用于胜任特征水平,而工作绩效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有赖于良好的环境,因此,职业承诺对工作绩效影响效应不显著。另一方面,社会声望比较高的职业,如高校教师其职业承诺水平比较高,同时由于高校更注重教师的学术水平,因此高校教师更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包括胜任特征水平)的提高,而对于单位所要求的工作绩效却相对较不看重,这表现为大学教师较少参加单位或团体组织的活动,对单位组织的各种评比参加不甚积极。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随着各种压力的渐增,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纯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心理学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必将会受到千千万万人重视,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种是悲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和一个茫然的将来”,认为心理学即使再过10年也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人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可以说,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虽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心理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中国,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并不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对心理学抱着一种错误的偏见。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心理障碍”与“神经病”联系起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成立时,由于考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较为安静和隐蔽,较适合开展心理咨询,于是把心理咨询中心设在了研究生楼里。不料研究生楼里的研究生们纷纷向校领导反映意见,强烈要求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挂在研究生楼前,别人还以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从这一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连知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们都如此看待心理学,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关键词:人格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防御机制
多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心理学界还是教育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更多的还是从心理疾患或问题着眼,我们认为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从人格教育人手谈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和自主性。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人格理论因其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而被视为最有影响的分支之一,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有效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无意识即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山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意识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按弗洛伊德的看法,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晚期,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修正,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按照“快乐原则”活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随心所欲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它是无意识的,常常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它控制“本我”,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个体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等,用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羁绊,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它遵循“至善原则”。超我的形成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外部强制力。儿童在早期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在漫长的儿童时期,正在逐渐成长的人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活。这段时间在他的“自我”中留下一种“沉淀物”,形成一种特殊的媒介,父母的影响便通过这一媒介而得到延伸。”此外,个体生活在社会文明的监督下,由于担心招致外界惩罚而不得不收敛本我的冲动,将自己的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伴随着超我的形成,个体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良心谴责、内疚感和羞愧感。所以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患精神病,是因为不能容忍社会为了它的文化理想,而强加在他人身上的种种挫折。”
二是内在自觉。超我要求人们对强制性的权威逐步适应,进而成为自觉,所以超我严格监督着本我,人们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能干坏事,这时候的良心其实允许自己做坏事以获得所需,前提是不能被发现而受到惩罚。那么什么时候才能产生真正的良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权威主义良心的人必然附和外在的权威、附和外在权威的内在化。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常常相互作用。令人畏惧的外在权威的存在,是不断滋育内在化权威良心的根源。”也就是说只有超我把那些外在权威内化之后,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这时候不仅是做坏事的行为,而且是做坏事的念头,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弗洛伊德形象说:“文明通过减弱、清除个人的危险的进攻愿望,并在个人内心建立一个力量,像一座被占领的城市中的驻军一样监视这种愿望,从而控制了它。”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了这么一个不断地把外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自觉的过程。
本我、自我、超我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本我是人的先天本质和心理活动的根本要素,自我和超我具后天的社会的本质属性,它以良心、理想支配自我,同时间接影响本我。因而这三部分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自我作为中介,便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约束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只有这三部分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个体才会健康发展,达到如下境界:“超我通过自我的中介环节作用,在更高层面上与本我达成新的合一,把本我冲动纳入符合社会理想与良心的范畴,追求完美的冲动,使之升华为人类生活中较高尚的行为目标。”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归因于人的本能,断言人的全部行动在于追求快乐或满足有机体的需要。他过分强调了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了理性在人的活动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但他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我们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着积极的启示。
(一)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有许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成功的经验也很多,但我们认为,大多数方法是从矫正问题或调适行为人手,即“治”大于“防”,偏离正面导向的教育目标,易形成负面的心理暗示及消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可塑性强,借鉴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从人格教育人手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避免心理疾患。
在教学中,我们开设“塑造阳光心态”、“关爱自己,健康人生”的专题讲座,通过正向的典型案例引出健康人格模型,如弗洛伊德的“具有爱与工作能力的人”,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等,使学生了解健康人格具有的特质,从而激发学生对健康人格的欣赏与向往,使他们产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动机。此外,向学生提供可供操作的培养健康人格的训练方法,包括自信训练,情感表达训练,共情与合作能力训练以及交往技能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参与讨论及分享感受,在这种灵活而又开发的环境中,降低了防御心理,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与开放精神,提高学生自我表达的愿望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构筑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制约等的防御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和压力,维护心理安宁。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反向”、“投射”、“合理化”、“转移”、“升华”等等,主要可以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韩启放对心理防御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我们抵御紧张、焦虑、忧愁、恐惧、嫉妒等消极情感的伤害,有助于我们维持情感的平衡或心理的平衡,在不能有效地控制情境时把焦虑减少到最低限度;消极的防御机制可以使观念中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与现实中的自己的疏远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心理疾患。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低、人格不健全的个体,容易运用不健康的防御机制,而心理健康水平高、人格健全的个体,则多使用健康的防御机制。
健康人格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与社会的和谐。当前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培养效果有待提高。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下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进行多维解读,培养积极健康人格可以从完善外部环境和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入手。外部环境的完善包括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大学生自身要注意提高能动性,挖掘自身人格潜力,增强人格积极力量。外部环境完善和个体自身能力提高,共同作用,提高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效果。
关键词:健康人格;积极心理学;培养途径
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今天,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种种新的挑战,新旧观念的碰撞,给大学生带来很多困惑。面对这些变化,人格培养模式并未进行有效调整,影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效果。培养健康人格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因此,积极调整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模式,探索健康人格培养的有效策略,就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下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进行多维解读,以期找到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更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1.人格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人格也称个性,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 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精神。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表现在以一定的文化与伦理为基础的行为方式中,反映着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人格是个体知、情、意的统一,是个人整体素质的呈现。
2.当代大学生人格特点
受到社会大环境、家庭、校园小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人格状况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较大比例的学生自我意识过强,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一些大学生没有理想,道德意识不强,集体观念淡薄,功利主义较重;部分大学生适应能力较弱,不能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去适应环境,爱发牢骚,遇事常不满;一定比例的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不善于交往,有自卑感,且在行动上遇事退缩畏惧。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指的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整体素质,充满一定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具有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和远大的人生理想。同时,大学生应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公正、公平、正直、善良、乐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2)具有客观认识自我的能力。懂得接纳自我,乐于接受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 对遭遇的坎坷和挫折持有积极的心态和看法;能够了解自我,对自己的优势强项和短处不足了如指掌,知道如何看待自己同别人之间的差距差别。不断完善自我,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2]
(3)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健全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具有较强的意志力,持续的好奇心和不断的求知欲,敢于挑战陈旧的观念,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创新意识。[3]
(4)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乐观、坦诚、积极地面对生活,能较快的适应周围变化了的客观世界,面对竞争欣然接受,面对压力淡然处之,社会活动范围较大,能与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问题,可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灵活多变地思考问题,适度调整应对方法。能辩证分析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对事物有全方位深入的把握。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的多维解读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
(1)积极心理学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Seligman 和Csik Sizentmihaly 首先提出的,而Sheldon 和Laura 将其定义为:“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4]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以促进社会繁荣。[5]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之一。在对人格的研究方面,积极心理学特别注意研究积极人格理论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
(2)积极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积极人格理论强调人的能力和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认为应当把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力都纳入个体的人格建构中,当个体具有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之后,他就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7]
积极人格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内心都存在相互对立的消极和积极力量两个方面,只有个体不断培养自身固有的积极力量,其人性的消极面才能真正地被消除或抑制。相反,如果对人格中的积极方面置若罔闻,仅关注消除人格中存在的消极方面,即便个体的人格消极方面都被消除,其固有的积极力量也不会自然的完善。
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在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而内在生理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发展产生的影响会时刻发生交互作用。[8]所以,在健康人格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人的先天生理条件,更要注意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
2.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途径多维解读
按照积极人格理论的观点,培养积极健康人格可以从完善外部环境和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入手。外部环境的完善包括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大学生自身要注意提高能动性,挖掘自身人格潜力,增强人格积极力量。
(1)培养向上校园文化,营造积极人格氛围
独特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从多层次,多方面为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由于校园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一些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寓意深刻、吸引力强的适宜青年人的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去感染和影响校园内的大学生,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提高综合素质,塑造完善人格。
(2)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突出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校环境中,无论是任课老师,学校机关工作人员还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言行举止,都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高校辅导员,他们奋战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朝夕相处,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可以通过言传身教,通过自身渊博的学问、广阔的视野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提高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人格魅力,要注意提高这样几种素质:
其一,政治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必须熟悉掌握党的经典理论,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问题,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二,精神素质。辅导员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精神素质。要遵守社会主义公德,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言行一致;注意培养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以爱施教的宽容精神。
其三,创新素质。在经济新常态的社会大背景下,创新和创业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共识。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辅导员要善于分析,勇于创新,用新方法和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创新的工作素质和能力。用自己的创新行为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带动和鼓励他们的创新行为。
(3)开设人格发展课程,普及相关专业知识
在高校尝试设置人格发展课程,课程以普及健康人格知识,提高大学生主动追求健康人格的意识,传授健康人格培养的技巧和能力;课程体系可以由必修课,选修课和主题团体辅导构成,积极心理学尤其是积极人格理论可以设置为课程知识传授的重点。同时,鼓励成立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社团,将有兴趣的同学吸收进来,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主题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4)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发挥父母重要作用
家庭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场所。进入大学前,很多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为主导的他控教育,但是当孩子进入大学以后,父母一定要及时转变教育方式,由他控变为自控,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挖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同时,家长要注意锻炼大学生延迟满足的习惯,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和情绪控制能力。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延迟满足不仅是人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变量。Funder等人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与其自我控制、自我韧力、注意力集中、明事理、谋智、合作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密切关系。可见,父母培养延迟满足能力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9]
(5)增强自身积极体验,挖掘内在人格力量
在健康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大学生个体自身要提高能动性,主动作为,挖掘自身潜力,发现积极力量,抑制消极方面。最主要的方法是不断提高积极体验。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10]积极的体验可以产生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促进了积极人格的形成。美国密歇根大学的Fredrickso提出了一种“积极情感扩建理论”,她认为,某些表面上看起来分散的积极情感―――如欣赏、满足、感兴趣和爱他人等,都能有助于使支配一个人在某一时刻进行思想和活动的指令系统得到增强和扩张(即指令系统变得更具有积极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这些分散情感还能帮助个体形成一种积极人格。[11]大学生要主动尝试培养积极体验,在体验中寻找自身人格的力量,反复强化积极人格,进而形成健康人格。
总而言之,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需要外部环境和个体的共同努力。向上的校园文化,教师的人格示范,父母的教养方式构成了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与大学生个体积极互动,良流,更有助于大学生个体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积极体验,增强自身积极力量,开发健康人格潜力,进而形成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国栋.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培养途径[J].社会科学论坛,2008,(2).
[3]杨俊丽.浅论新时期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4]Kennon M.Sheldon, Laura King.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Necessar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 56(3).
[5]肖盛兰.积极人格理论评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3).
[6]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任 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8]王晓鲜.积极人格研究―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人格研究简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9][10]肖凌燕.家庭背景下青少年积极人格的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基于以上现象,我们结合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结合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职业健康心理学 亚健康 解决方法
一、引言
人一生中觉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而且,通常正是工作带给人们生活的意义和秩序。事实上,工作可能主宰了很多人的生活。因为工作是很多人生活的中心,人们可能主宰了很多人的生活。因为工作是很多人生活的中心,人们应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员工应无需担心受伤或疾病,很多工业国家包括美国、荷兰、瑞典和欧盟,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来保证这一点。早期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工作大多关注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受到的躯体伤害。然而,逐渐地,人们意识到工作场所理应适于促进健康,而不仅仅是预防伤害和疾病。这是从更广的视角来关注健康人群和健康组织,尤其考虑到工作组织的新变化,以及劳动力群体的变化。
在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生存压力亦不容忽视。工作环境恶劣、时常加班等情况已经司空见惯。
二、职业健康心理学
大家对职业健康心理学相关问题感兴趣绝非新现象。工作场所如何运转?政策、监管、监督和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生理和心理状态?这些问题在20世纪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9世纪,尤其在工业革命后,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工作中那些无形的方面,及其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那时候,心理学还刚刚起步;基本被限定为纯实验学科,没什么应用价值。而来自其他历史久远学科的学者---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艺术和文学,开始忧虑不断变化的职业领域对员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那时,怪异又缺乏人性的工厂、办公室不仅开始出现在社会和政治评论中,还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遍及欧洲的小说作品中,如卡夫卡等作家的著作。
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的目标是直接发展、保持和提高员工及其家人的健康。职业健康心理学首先注重通过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来预防疾病或者伤残。关注的重点领域是那些使个体处在受伤、疾病和压力危险之中的工作组织因素。这需要从涉及心理学以外的多交叉学科(如果不是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例如心理学中的人因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都影响着职业健康心理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工业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也起着作用。整合这些学科并把预防作为首要关注点构成了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目标。因此,重点是组织干预,而非个体干预,如咨询。
三、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原因分析
1.安全氛围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事故是因工作环境不够安全引起的,造成工人的巨大伤亡和不可弥补的精神伤害,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事故频发的黑煤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建筑行业的高空作业,也处处存在隐患;化工厂的化工原料生产环境恶劣等等。这样的现象非常之多,都是工作氛围不够安全造成的。然而,尽管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但是它们只受到了管理者的粗线条关注。
2.工作――家庭平衡
工作后,我们大家经常在协调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人们经常担心工作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指数。同样,也在担心过度关注家庭幸福是否会影响事业的顺利前进。如果二者协调不好,工作和家庭问题都将出问题。反之,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虽然人们经常提及“工作――家庭平衡”,而且多数使用者认为“工作――家庭平衡”的含义是不言自明的,然而事实上,人们对于“工作――家庭平衡”这个词语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另外也很难说明工作和家庭平衡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一些学者认为,工作――家庭平衡时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它意味着工作和家庭之间相互融合或者相互协调。但如何对以往的实证研究进行仔细查阅,会发现工作――家庭平衡有两个较为清晰的含义。应用最广的观点认为,工作――家庭平衡是指工作和家庭两个角色之间少有冲突及相互干扰。
研究者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发生率、前因以及后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关于工作――家庭冲突被最广泛引用的一个定义如下:
工作――家庭冲突时一种角色间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来自工作和家庭领域的角色压力在某些方面是不相容的。野也就是说对人们的工作角色(家庭角色)的参与会阻碍其家庭角色(工作角色)期望的实现。
3.工作压力与支持缺乏
在过去的十年中,工作压力对生产率、职业枯竭以及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此类研究清楚的表明了工作压力对员工和组织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工作中的饮酒服药,抵制生产行为,如消极怠工、偷窃、故意损坏公司财产,以及各种各样的白领犯罪,这些现象都和工作场所压力有关。
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工作压力的兴趣与关注持续升温。在美国,1991年西北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对美国员工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报告有高度压力感的员工人数在1985到1990年间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的工作效率下降。在接下来的一项研究中,1200名受访者中40%报告说巨大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们感到筋疲力尽。高压力员工受压力相关医疗问题困扰的可能性是普通员工的两倍多。结果,许多组织都承认在重压之下过渡工作的员工,表现远不如那些喜欢自己工作并且有时间放松的员工。
在中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的业务量异常巨大,员工的工作压力在近些年来成几何倍数增长。
在全球范围,面对此问题,各个国家都在做最大程度的努力。但还没有有力的政策法规和解决方法出现。表现为政府支持缺乏。
4.科学技术与工作场所健康
现在,个人电脑已经司空见惯,互联技术迅速发展。在此趋势下,更为自然、便捷、自主和协作性的电子活动顺利开展。由于在工作开发及实施的诸多阶段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许多新科技应运而生。
办公室中的科技改革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大量事例表明,科技给办公室员工的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当今高科技办公环境下的生理健康隐患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企业组织远远达不到幻想家所推崇的那种普适的、自然的、完美的计算机工作环境。相反,一般组织都会要求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办公室或者格子间里面对着电脑,操作键盘或者其它数据录入装置生成和获取工作所必须的信息。大量研究探讨了工作场所中,人们对于计算机化工作产生的有害因素的察觉。其中,重复性的动作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产生和恶化有很强的关联。
(二)当今高科技办公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隐患
很多情况下,科学技术不仅影响到办公室员工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消极心理影响的原因很多,包括办公室内的噪音、不断变换的工作要求、对工作控制感的缺乏、与他人的隔离以及个人隐私的威胁等。已有研究探讨了多数与科技有关的变量和心理压力之间的关系。压力,反过来又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心理紧张、消极态度、工作满意度下降以及情绪困扰等。
四、应对方案
现如今,要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讲,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各问题的应对能力,才能工作更顺心,生活更美好。
1.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充分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积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学会尊重他人。
2.有效的减压方式:现阶段,由于工作或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需要进行自我调节,平时注意有意识的放慢生活的节奏,对于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要冷静的分析处理,保持舒畅的心情,就能以良好的心态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3.正确的处事方法:为人处世是一种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求我们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方法,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要以平等、尊重、诚心、宽容为原则。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讲,要充分关注到职业健康心理,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切实缓解民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参考文献:
1.《积极心理学》 Alan Carr著郑雪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2.《现代青年心理学》张进辅,重庆出版社,2002年.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特点,为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方法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医学院校贫困生128名、非贫困生252名进行测评调查,并进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分析。 结果 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中的一些因素以及应对方式的选择应用,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 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非贫困生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程度颇为显著,面对困难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应对方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 是实行招生并轨和学费制度改革以来,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压力而产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方面的负性变化,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经济贫困将导致“心理贫困”[1] ,而陷入“心理贫困”的大学生势必更难以成才。本研究分别以医学院校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为研究对象,对两者在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及应对方式方面做了对比,并分析差异,以期为针对性地开展贫困生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江苏省某医学院校2001、2002级各专业846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学生工作部门提供的贫困生128人作为贫困生组,再从贫困生所在班级随机抽取学生252人作为非贫困生组。
1.2 研究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 共有90道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该量表被广泛的应用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应用因素分 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
测验从乐群性(A)、智慧性(B)、稳定性(C)、影响性(E)、活泼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想象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变革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16个相对独立的性格维度进行评价,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人的性格特点。
1.2.3 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 共有62个条目,由6个因子构成。分别是自责、幻想、退避、求助、合理化和解决问题,用来解释贫困生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
1.3 方法 测评调查以团体测试方式进行,测查时统一组织,由同一位心理学老师主测。施测前由主测向被测说明问卷的目的和回答方式,然后开始答卷。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问卷均采用EPIdata3进行资料录入,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独立样本的比较分析,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贫困生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其中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得分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各因子的比较
2.2 人格特征的比较 贫困生在兴奋性(F)、有恒性(G)、敏感性(I)、想象性(M)、紧张性(Q4)5个特征上与非贫困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有恒性(G)、敏感性(I)、紧张性(Q4)上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兴奋性(F)、想象性(M)上得分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其他11项人格特征无显著差异。见表2。
2.3 应对方式的比较 医学院校大学生较多使用 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贫困生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的应对方式得分低于非贫困生,其中求助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自责、幻想、退避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其中自责、退避得分与非贫困生有显著差异。见表3。 表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格特征(16PF)的比较
3 讨 论
本组SCL-90调查表明,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非贫困生不容乐观。贫困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等方面与非贫困生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此项的高得分表明贫困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紧张的人际关系会进一步引发焦虑、抑郁、敌对等情 绪障碍与心理障碍。
在16PF的结果中,本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11项人格特征上表现出了共性,如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自立自强等;但同样存在着一些差异,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如有恒性、敏感性、紧张性得分高于非贫困生,但是兴奋性、想象性比非贫困生得分低。显示出贫困生冷静严肃、做事谨慎、较少幻想,比非贫困生更加现实,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得他们个性特征中的敏感性、紧张性比非贫困生要高一些。
CSQ测评结果显示,2组研究对象在面临困难时均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但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更多采用自责、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同时,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由于长期承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自卑感较强,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较少采取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
医学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经济上,应多渠道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在思想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贫困观[2] ,“调整认知,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思维”[3]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大学生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让大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传授心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发现有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的贫困生,进行心理干预,减轻其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
[1] 王东华.高校贫困生中的“心理贫困”问题的分析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