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口腔健康宣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健康宣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腔健康宣讲

第1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11 牙龈炎 患有此种口腔疾病的孕妇约占孕妇总人数的60%~75%。此种疾病的出现,与患者口腔环境不洁及菌斑细菌等对牙龈局部的刺激有关。此病常于妊娠四周后发生。

12 孕期龈瘤 患有此种口腔疾病的孕妇约占孕妇总人数的96%。孕妇在患了此病后,其牙龈与龈的部位红肿凸起。据临床资料显示,多数此病患者都伴有口腔环境不洁的现象。

13 口腔干燥症 有此种症状的孕妇约占孕妇总人数的44%。此种症状的出现与孕期孕妇体内激素的改变有关。

14 整体牙齿松动 出现此种症状的孕妇多半伴随有牙龈炎,而此种症状的出现,可能与牙龈炎影响附着组织,以及牙槽骨、硬骨板的矿物质,并使其发生改变有关。

2 对孕期口腔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21 保持口腔清洁。孕妇在晨起、餐后、睡前,应坚持认真使用软毛牙刷,仔细刷牙。刷牙前要注意去除牙刷间的乱丝,以避免其刺破牙龈,导致出血不止。

22 孕妇在建围产期卡时,即可开始口腔的定期检查,此时,护理人员便可详细地指导孕妇有关孕期牙齿保健的知识。

23 孕妇应及时治疗牙齿出现的轻微问题,比如牙齿需要修补,就应在妊娠早期进行,因为此时孕妇的妊娠反应减少,利于牙齿修补术的进行。

24 孕妇应选用碱性漱口液进行餐后漱口。原因在于,餐后孕妇口腔内的酸性唾液分泌增加,最易损害牙釉质,并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培养基。

25 当孕妇在妊娠期患了牙龈炎,病情较为严重时,可给予其复方氯以叮漱口液,嘱咐其每日含漱4次。一周后,待其局部症状减轻后,再察明患病的诱因,用超声波进行彻底的清洁治疗。

26 孕妇在孕期应定期检查口腔,尽量做到每月检查一次,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征兆,及早进行早期治疗。

27 护理人员要给予孕妇详尽的饮食指导,比如说孕妇应注意饮食结构的平衡,应保证每日所食用的食物中含有足够的热量及蛋白质,应鼓励孕妇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与果类食品等。这样一来,不仅对孕妇的牙齿有清洁作用,还能平衡其饮食结构,满足孕期的各种营养需要,对孕妇、胎儿都大有益处。

28 口腔的健康与孕妇、胎儿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和分娩的前三个月,都不宜做拔牙治疗,以避免形成流产和早产的诱因。

29 孕期牙痛应慎用抗生素类药物,必要时,需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以防药物的致畸作用影响到腹中的胎儿,以致引发医疗纠纷。

210 对于出现了口腔干燥症的孕妇来说,鼓励其多饮水,食用无糖的香口胶,都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

211 女性在怀孕期间易发生牙龈瘤,分娩后牙龈瘤即缩小或停止生长。根据病理组织结构的不同,牙龈瘤可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及血管型三类。肉芽肿型牙龈瘤主要由肉芽组织构成,表面呈红色或粉红色,易出血;纤维型牙龈瘤含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和纤维母细胞,表面光滑,颜色与正常牙龈颜色无大差别,不易出血;血管型牙龈瘤含血管特别多,极易出血,如妊娠性龈瘤。患有孕期牙龈瘤的孕妇,其口腔多有不适感,对此,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心理疏导,告知其此种现象在产后一般都会自然消退。若龈瘤生长过于迅速,则应给其行切除术。

212 对于出现了整体牙齿松动的孕妇,护理人员可明确告知其此种现象在产后会自行消退,牙齿会自行恢复健康,因此无需焦虑。

第2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关键词:口腔正畸;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379-02

引言

口腔正畸就是进行口腔牙齿矫正,是为了改善面型;排齐牙齿;提高咀嚼效能。口腔正畸的治疗方法通常是佩戴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由于牙齿佩戴了矫正器,给口腔清洁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往往会滋生细菌,导致口腔疾病的出现,因此要重视口腔正畸患者的护理工作,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下面,就18例口腔正畸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治疗的18例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2――22岁,平均年龄15.3岁。18例患者经过口内的牙齿、咬合关系等一般情况的检查,确诊全部为牙颌畸形。需要矫正的患者,进一步进行面部照相检查、放射检查、实验室检查,为制订治疗计划做准备。

1.2方法

患者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18例正畸患者中,6例佩戴活动矫正器治疗,12例佩戴固定矫正器予以治疗。为了提高矫正效果,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必须对正畸患者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正畸治疗的护理

6例给予佩戴活动矫治器治疗。护士首先准备好各种矫治物品,包括检查盘、口杯、低速手机、咬合纸、砂纸圈、各种形状的磨头、砂石针、制作完成的并消毒的矫正器。佩戴治疗结束后,护士需耐心指导患者及家属摘戴矫治器的正确方式及如何尽快适应佩戴矫治器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告诫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佩戴和使用及保护。当进行游泳或做剧烈运动时,不能佩戴矫治器。

12例患者给予佩戴固定矫治器治疗。治疗前,护士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包括检查盘、口杯及漱口水、分牙材料各号带环、带环推压器、带环就位器、带环黏固剂(玻璃离子黏固剂)、调拌刀、玻板(调拌纸)、75%乙醇溶液小棉球、隔湿纱球、小硬纸片、金冠剪、持针器、分牙圈钳、托槽及托槽黏结剂,酸式剂、托槽定位尺,吸唾管、开口器、去带环钳、直机、各型磨石等。治疗过程中,进行分牙护理、带环黏固与护理、托槽黏结与护理。

1.2.3健康教育护理

正畸治疗前,护士要耐心讲解正畸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向患者简单介绍治疗的过程及感受,需要的配合事项等。治疗结束后,进行健康教育宣讲,讲解佩戴矫正器的注意事项、突发状况及处理方法等。总体来说,要注意口腔卫生、饮食、定期复诊、戴用保持器。

保持口腔卫生,坚持饭后刷牙,改正之前不良的口腔习惯。同时,正畸治疗期间,不吃硬的食物,不吃粘性大的食物,少吃甜食。

2结果

经过6-12个月跟踪治疗和随访,18例患者中仅2例发生了牙周炎和牙龈-炎现象,其余患者口腔保持良好。2例出现口腔疾病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病愈,对正畸未造成不良影响。

3讨论

牙齿正畸治疗后的口腔护理和矫治器等护理,对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和治疗周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保持,维护牙周健康、加强饮食管理、防止脱矿及龋坏。

刚戴上矫治器或复诊加力后牙齿有酸痛感觉,属正常情况。3~5天后缓解适应,嘱患者不必紧张。如果疼痛严重,则需要联系医生及时就诊。

戴上矫治器因机械刺激托槽及结扎丝,患者可能出现创伤性溃疡,可以在刺激处贴凝胶、保护蜡或溃疡处涂溃疡糊剂,调整后可自行愈合。

固定矫治期间尽量避免过黏、过硬、带核的食物,以免损坏矫治器及附件,不要“啃”食食物,苹果、桃、梨等硬的水果可以削成小块食用。治疗期间矫治器如有脱落、损坏、不要自行处理,需要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矫治期间保持口腔卫生。矫治器增加了口腔清洁的难度,很容易出现龈炎、龋坏,应引起重视。可以选择分段旋转、45°角刷牙方式,时间最好3分钟以上。牙刷选择中等硬度、小头,牙膏可以选择含氟牙膏,每次刷牙后对镜检查,必要时用牙签、牙间隙刷协助清理。治疗期间也可以不定期进行牙周专业的洁刮治疗。明确良好的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遵医嘱及时复诊,一般戴上固定矫正治疗器后每4~6周复诊1次,若不按时复诊或长期不复诊,被矫治牙将失去控制,会出现牙齿移位异常或治疗无进展等情况,若矫治过程中出现带环松脱、弓丝断裂等情况而影响到口腔功能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严格遵医嘱佩戴口外牵引装置及牵引橡皮圈,患者的配合将直接影响矫治效果。

纠正不良口腔习惯,以利于畸形的矫治及效果的维持。

第3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关键词:牙周炎;危险因素;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能够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威胁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其中慢性牙周炎是多因素诱导的疾病,除牙石、解剖因素等局部因素和遗传、内分泌及系统性疾病等全身因素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茶和营养摄入等也可影响牙周炎的发生发展[2-3]。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牙周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大众口腔健康水平及牙周炎的治疗预防提出合理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1月安徽省某医院门诊收治牙周炎患者80例,不患有牙周炎77例作为对照组,患者纳入标准:①无认知障碍,能够配合完成检查及问卷调查;②口腔内预留牙不少于16颗,除第三磨牙外,不少于4颗磨牙,残根不作为检查牙;③问诊无全身系统性疾病;④6个月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且3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类药物;⑤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牙周检查 参与检查的人员由2名已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生,检查前经过学习和培训,并进行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大于0.73,对纳入患者进行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检查及拍摄X线片评估患者牙槽骨的丧失水平,对每例患者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2.2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牙周炎相关因素进行筛选,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每日刷牙次数、有无吸烟习惯、口腔保健、口腔知识知晓情况及全身健康情况,口腔知识知晓情况的评价指标为:共有10道牙周疾病知识题目,其中答对6道题及以上的可认为了解知识,小于6道题者则认为不了解。

1.2.3牙周炎的诊断标准 符合其中两项即可诊断:①牙周探诊深度>3.5mm,牙槽骨吸收大于根长1/3,牙龈探诊出血;②牙齿出现松动;③牙周袋溢脓。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双次平行录入检错建立数据库,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牙周炎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相关因素代入到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中计算牙周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

2 结果

2.1牙周炎我蛩胤治 本次调查共157例调查对象,包括牙周炎患者80例和健康对照组77例。其中男性90例(57.3%)

女性67例(42.7%);年龄小于30岁者51例(32.5%),大于30岁小于50岁者62例(39.5%),50岁及以上者44例(28.0%);42.7%的调查对象有吸烟史;每日刷牙次数≤1次,2次和≥3次的人数分别占36.3%,49.7%和14.0%;仅33.8%的人会定期进行口腔检查,40.8%的人知晓口腔保健知识。

男性牙周炎患病率(58.9%)高于女性(40.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1,P=0.021);年龄小于30岁,30~49岁和50岁及以上的人牙周炎患病率分别为37.3%,54.8%和61.4%,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047);有吸烟史的人牙周炎患病率为65.7%,高于无吸烟史者(40.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8,P=0.001);每日刷牙次数≤1次,2次和≥3次的人牙周炎患病率分别为63.2%,46.2%和36.4%,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0,P=0.050);知晓口腔保健知识者牙周炎患病率(40.6%)低于不知晓口腔保健知识者(58.1%),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4,P=0.032);定期口腔检查者牙周炎患病率(49.1%)略低于没有定期口腔检查者(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734)。见表1。

2.2牙周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有牙周炎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吸烟史、每日刷牙次、是否知晓口腔保健知识等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30~49岁者和50岁及以上者患有牙周炎的危险性分别是30岁以下者的2.32倍(OR=2.32,95%CI=1.00-5.41)和4.07倍(OR=4.07,95%CI=1.53-10.88);有吸烟史的人患有牙周炎的危险性是没有吸烟史的人3.78倍(OR=3.78,95%CI=1.65-8.67);每日刷牙次数≤1次的人患有牙周炎的危险性是刷牙次数≥3次的人的3.67倍(OR=3.67,95%CI=1.19-11.30)。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菌斑及其毒性产物是其始动因子 ,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作为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是威胁成人失牙的危险因素之一[4],且随着疾病的发展,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咀嚼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还由牙髓牙周联合病变诱发牙髓炎,产生疼痛,为患者日常生活带去诸多不便及痛苦。因此对人群中牙周炎相关因素的分析,以预防牙周炎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刷牙作为口腔保健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对去除口腔内菌斑,软垢、预防牙结石的产生,进而防治牙周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发现,有良好刷牙习惯和次数的患者,口腔卫生较好,且牙周炎患病率明显降低。而且在本调查中女性患者口腔卫生及牙周炎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可能由于性别、吸烟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引起的。吸烟能够导致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吸烟能够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影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炎症过程,从而影响牙周组织的活力,促使组织受损[5],本研究发现,吸烟能增加牙周炎的患病率,且患者口腔卫生条件较差,易引起牙菌斑的堆积,因此戒烟是牙周炎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知识的了解和定期口腔检查的意识不断增强,有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 能及时预防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口腔健康状况也就越好,如果个体对牙周炎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那么其对能够导致牙周炎的因素也不会关注,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无意识的接触导致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因此,牙周炎相关知识的匮乏也是引起牙周炎的另一重要因素[6]。本研究发现,口腔保健知识知晓高的患者,定期口腔检查的频率也较高,口腔状况较好,牙周炎的患病率也有所下降,因此对于已经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应该加强口腔卫生保健教育和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多途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并针对大众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讲,普及牙周炎等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他们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7],以降低牙周炎患病率。

综上所述,牙周炎是多种危险因素多重作用的结果,年龄较大、吸烟以及刷牙次数较少会增加牙周炎发生的危险性,因此,对牙周炎的研究应更多地综合考虑和评估。通过正确分析相关因素对牙周炎的发生的影响,为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志清, 梁楠, 田广庆. 青海互助高海拔地区土族中学生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2, 28(5): 638-641.

[2]Zhao L, La V D, Grenier D. Antibacterial, antiadherence, antiproteas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various tea extracts: potential benefits for periodontal diseases[J].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013, 16(5): 428-436.

[3]少军, 陈华庭, 曾繁典. 绿茶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8): 692-696.

[4]Wagshal D, Knowlton B J, Cohen J R, et al. Impaired automatization of a cognitive skill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 Psychiatry research, 2014, 215(2): 294-299.

[5]韩晶,张丽. 吸烟对牙周病患者牙龈组织中 ET-1 和 NOS 表达的影响[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 23(10): 636-639.

第4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关键词] 口腔保健;农村居民;调查

[中图分类号]B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3-0018-02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O%,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35―44岁中年人龋病患病率为88.1%,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为98.4%。龋齿、牙周病是口腔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几乎人人都需要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但只要掌握口腔保健知识,重视口腔卫生,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就可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人们就可以终生保持牙齿健康。本研究旨在评价湖州市农民口腔保健水平。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展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以湖州市的农民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安吉县的1个乡镇的4个行政村,每村随机调查40人,共调查160人。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5份,回收率96.9%。其中男性80人,女性75人,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37岁。文化程度:文盲13人(8.4%),小学22人(14.2%),初中44人(28.4%),高中34人(21.9%),大专及以上42人(27.1%)。年纯收入≤500元的42人(27.1%),500~1000元的15人(9.7%),1000~3000元的17人(11.0%),3000-6000元的12人(7.7%),6000元以上的69人(44.5%)。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经预调查并进行部分修改后,进行正式调查。调查员经过培训,统一方法,统一标准。调查时由调查员详细介绍调查目的、填写方法后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当场检查调查表,填写合格时收回。文化程度低的居民由调查员提问,调查对象回答,调查员代为填写。对完成问卷的调查对象赠送1份与问卷有关的口腔健康知识介绍或防暑药品。

1.3 调查内容 (1)口腔基本情况。(2)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包括刷牙方法、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牙刷选择、牙膏的选择、换牙刷时间间隔等。(3)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情况。(4)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5)利用卫生资源接受牙科保健服务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O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口腔基本情况 在患龋齿方面,27.7%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患有龋齿,21.4%的农民在小时候患过龋齿,18.7%的农民记不清是否患过龋齿。29.0%的农民从未患过龋齿。

2.2 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 3个月以内换一次牙刷119人(76.8%),早中晚刷牙12人(7.7%),睡前不吃零食72人(46.5%),饭后漱口80人(51.6%)。刷牙时间为3 min38人(24.5%),使用保健牙刷110人(70.9%),使用含氟牙膏67人(43.2%),几种刷牙方法混合用6人。

2.3 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情况 对“甜食对牙齿有好处”回答正确的有132人(85.2%),对“含氟牙膏对预防龋齿是否有作用”回答正确的有80人(51.6%)。

2.4 了解口腔保健知识的渠道 看电视18人(11.6%),看报纸8人,网络10人,朋友介绍56人(36.1%),口腔医生53人(34.2%),两种以上途径10人。

2.5 利用卫生资源接受牙科保健服务的情况 对于农民看牙医的时间间隔,只有5.8%的农民在半年之内看一次牙医,1年和2年看一次牙医的农民分别占14.8%和8.4%,而剩余71.0%的农民都是2年或2年以上才去看一次牙医。在去医院进行牙齿保健方面,从不去、偶尔去的农民占61.3%,34.85%的农民都是牙痛才去,只有3.9%的农民经常去医院进行牙齿保健。在对牙痛处理方面,选择立刻去医院检查的农民占35.5%,选“自己找药吃”的农民占20.0%。选“能拖就拖”和“忍痛让它慢慢好”的农民分别占30.3%和14.2%。

3讨论

农村居民的患龋情况普遍存在,帮助农村居民掌握丰富的口腔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行为习惯极为重要。本调查显示湖州地区农村居民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对刷牙的意义以及如何正确刷牙了解不多,说明农村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有关口腔保健知识的问题回答正确率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及文化程度关系密切,提示部分居民掌握了一些口腔保健知识,且高学历者具有相对高水平的口腔保健知识。因此,健康教育虽要面向所有农村居民,但宣教内容要细致全面,通俗易懂,使人们了解口腔保健应以预防为主。

由于大众媒体等的影响,人们对氟化物有一定了解,有51.6%的患者了解氟化物能预防龋齿,但选择含氟牙膏者占43.2%。了解甜食对牙齿无好处的居民有85.2%,但睡前不吃零食的居民却只有46.5%,这提示居民的知识与行为之间有一定的脱节,存在“有知识,无行为”的问题。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4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因此,要做到既有知识又有行为,就不仅仅是大力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大众认同并接受。运用健康信念模式、价值期望理论、行为矫正等现代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帮助人们树立信念,转变态度,促使其自觉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口腔健康教育不但要长期地、重复地进行。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并转化教育理念。要在分析、了解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障碍的前提下,有重点地排除障碍。鉴于此,健康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还要注重行为的干预和效果的监测,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医务人员长期不懈地努力。

居民们在对牙膏、牙刷以及换牙刷的时间间隔方面都能够采用正确的行为,这与近几年口腔健康教育及口腔医疗单位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但对于刷牙方法、刷牙时

间以及刷牙次数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和行为缺陷,说明居民的口腔行为存在偏差。

调查还显示,34.2%的居民是从口腔医生处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36.1%的居民是通过朋友介绍的,表明了农村居民对口腔医生和周围朋友的信任,提示要充分利用医院患者集中这一优势,丰富宣传栏的内容,播放口腔宣教片。加强椅旁宣教,使大众获益,从而间接影响其家庭乃至社会的口腔健康水平。由于文化程度的局限,大众媒体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只有少数居民分别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获取口腔保健知识,这可能与大众媒体以学术型宣传为主有关,提示大众媒体要在农村实现优化配置,适当增加贴近农民生活的科普型宣传。

第5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关键词】 疱疹性口炎; 综合疗法; 口炎清颗粒; 利巴韦林气雾剂

小儿疱疹性口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由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6岁以下幼儿,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广泛性充血红肿,并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具有自限性及复发性,病程约1~2周[1]。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单纯西医治疗不甚理想。因此本文前瞻性收集了自2012年2月-11月诊治的120例疱疹性口炎的患儿,在常规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健康宣教、家庭口腔护理及口炎清颗粒口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选自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患儿,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诊断为疱疹性口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个月~6岁;其中年龄小于1岁28例,1~3岁21例,4~6岁11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6个月~5.8岁;其中小于1岁26例,1~3岁20例,4~5.8岁14例。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8~40 ℃,拒食,流涎,哭闹烦躁,齿龈、舌、口腔黏膜等各部位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部分破溃后形成溃疡,多数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均在起病3 d内就诊。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支持治疗,支持治疗方法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补充维生素及常规补液;若患儿有发热,常规物理降温,当体温>39.0 ℃时予以药物降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苏州第六制药厂,生产批号:H32022815)直接喷于患处,2 喷/次,4 次/d。治疗组先给予口炎清颗粒+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口服口炎清颗粒(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B01001349),用量为2岁以下小儿5 g/次,大于2岁10 g/次,2 次/d;利巴韦林气雾剂用法及用量同对照组,另外对患者家属进行常规儿童疱疹性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讲,帮助患者家属了解儿童疱疹性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缓解其焦虑心理,掌握家中口腔护理要点、饮食及用药注意事项。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个月。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相比 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多见于婴幼儿,常由病毒、真菌、细菌感染引起,进食不洁或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发本病,患儿因口腔疱疹、溃疡引起疼痛而哭闹、拒食,给患儿带来较大痛苦,患儿家长往往焦虑,病急乱投医,动辄使用抗生素,药物滥用常有发生。目前本病尚无特殊有效的药物治疗,常规治疗多为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抗病毒药物、退热、局部止痛等,利巴韦林是应用较广泛的抗病毒药物,静脉用药疗程长,毒副作用较多[3-4],因此,综合治疗越来越引起重视[5]。研究表明,疱疹病毒集中在完整的疱疹液里,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继发感染,引起疼痛加剧,局部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不仅可以提高上皮黏膜药物浓度,使局部血药浓度达到高峰,且能够有效抑制HSV病毒的复制,对正常细胞则无影响,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缩短病程[6]。尤其在儿童,气雾剂的使用可免除打针引起的疼痛,患儿依从性好。

疱疹性口炎属于祖国传统医学“鹅口疮”范畴,多因体内火毒内蕴,灼伤津液,上冲口腔所致,据笔者临床观察认为,小儿乃纯阳之体,阳长盛,而阴不足,若单纯使用清热发散之品,易致津液亏耗,故在治疗上兼以滋阴润燥。口炎清颗粒为一剂中成药,主要由金银花、玄参、天冬、麦冬、甘草组成,具有滋阴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其中天冬苦寒,能清肺降火,滋阴润燥;麦冬甘苦,具养阴生津之功;金银花乃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良药,玄参助银花热解毒之功,协二冬清营养阴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含的主要成分绿原酸及多种挥发油、苷元、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抑制流感病毒、CEHO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7],玄参具有显著抗炎活性,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8-9],麦冬亦具有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10]。

在治疗急性期,患儿应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如米粥、果汁、蔬菜、牛奶等,忌食海鲜、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加强营养。小儿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容易缺乏维生素B2,当缺乏维生素B2时,影响机体生物氧化,导致代谢障碍,表现为口、眼、外生殖器炎症,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等,故在治疗疱疹性口炎的防治中应该适量补充维生素B2[11]。

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宣教、家庭护理等综合方法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可以尽快缓解患儿疼痛、发热症状,使溃疡愈合较快,对比单纯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其疗效确切,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晓平,王卫明.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10.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10.

[3]叶军红.西瓜霜喷剂联合口炎清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8):858.

[4]高芬萍,赵亚萍,张伟.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事,2005,19(11):703-704.

[5]王太元,肖红勤,罗毅,等.综合治疗与过氧化氢治疗疱疹性口炎的对比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1):64-65.

[6]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6.

[7]白显忠,兰荣德.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65-867.

[8]谢丽华,刘洪宇.哈巴苷与哈巴俄苷对阴虚小鼠免疫功能及血浆环化核苷酸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3(3):283-284.

[9] 叶军红.西瓜霜喷剂联合口炎清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8):858-858.

[10]韩凤梅,刘春霞,陈勇.麦冬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29-30.

第6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2011年,笔者所在学院开始进行适合口腔医学生特色发展的“精致化”教育方式的尝试。通过一年半的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研究生“精致化”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模式。

1.1构建并深化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作为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接诊病人,完成相应数量的临床病例是研究生培养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项。但因为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任务往往不一定是在导师一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更多的是由所在科室的其他高年资教师指导他们学习、接诊。而将这些带教医师纳入到“全员育人”的体系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以往由“主管领导—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形成的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将各科室、各病区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学组主管教师、科室教学秘书、科室专职教辅人员共同纳入“全员育人”体系中,形成一个多层面、立体化、“无缝式”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弥补了导师因事务繁忙而无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不足,又填补了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管理空白。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定期地召集这个全新的育人体系中的成员一起就研究生“精致化”教育工作召开专门的研讨会,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强化管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把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统一起来,形成业务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的新格局。这无疑是更符合“精致化”教育理念的一个大胆尝试。

1.2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日常思想教育内容体系

针对我院研究生分科细、类型多、学制长等特点,一年多来,我们以分年级、分培养类型、分专业的方法按不同层面,开展适应不同研究生需求特点的精致化教育:

①分年级教育:新生教育精致化。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通过讲述医院院史并进行医院文化理念的宣讲,特别是将一位位老专家、老教授的感人事迹讲述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今后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入院时就感受到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研究生统招新生多为京外生源,为了使新生更好地融入到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中,我们通过鼓励新生加入医学部的各种学生组织,与本科新生联合举办迎新晚会等活动,使他们快速地融入到学院中来,尽快找到归属感;毕业生活动精致化。在毕业前,特别邀请医院的人事处长向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讲述学长在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和开业诊所不同的就业经历来指导毕业生的人生规划。毕业前夕还组织毕业生与院领导、班主任和导师们一起座谈、表彰,畅谈今后的人生理想,发表各自的毕业感言,将感言编辑成册,赠送给导师和毕业生。此外,还在离校前组织聚餐、郊游等活动,欢送毕业生离校。通过组织毕业生的相关活动,让他们感念师恩,将爱校教育进行到离校前的最后一刻;其他年级学生活动精致化。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都是贯穿始终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年级学生更是这样。通过举办“青年医师学术沙龙”,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号召他们积极参加学院的各种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此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

②分培养类型教育:研究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知识、做好科研和提高技能,因此按不同的培养类型,给予不同的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定期组织临床技能型学生开展医德医风讲评、医疗纠纷处理讲座、接诊技巧交流等活动;定期组织科学研究型的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和学术前沿讲座等。此外,针对不同培养类型的各自特点,进行特殊关注。如科研型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应创造更多的交流倾诉的机会,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地心理干预,使科研型学生能够顺利投入科研学习。尽管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类型被人为地划分为临床技能型和科学研究型,但是分培养类型的教育却决不能“划江而治”。从整个研究生教育宗旨来讲,使学生获得更广博、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才是培养的重点。因此,我院也十分注重不同培养类型的联合培养。如要求临床型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科研型学生在椅位空闲时进行临床学习,并组织临床型与科研型学生座谈,实现了科研与临床的相互促进等。

③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强化“班级”这一概念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院,口腔研究生教育分为11个专业,分布在不同的临床科室招生,但招生规模有大有小。因此,我们就按照专业特点将其整合为5个研究生班。在各班级层面,也结合本专业实际,积极倡导“大学科”理念,定期举行“大学科”的病例讨论和学术活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并利用各班级的特殊优势,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相关公益活动和课余生活,体现“精致化”。如口腔修复科班针对修复患者老年人居多的特点,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义诊咨询;而口腔正畸班就针对矫正牙齿的普遍是年轻人的特点深入大学校园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说,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是具备着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精致化教育模式之一。

1.3“以人为本”,激活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

在课题进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我院着力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调动研究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其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如加强研究生党、团支部及研究生会的自身建设,搭建“党团学”组织平台,支持、鼓励研究生基层组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党团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同时,在抓好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党建促团建”,充分发挥覆盖面更广的团支部建设和研究生会建设,使其营造出要牺牲医生自己的休息时间。带教教师可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利用典型病例培养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树立“一切以人为中心,尊重一切人的生命和意志”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存在,帮助医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神圣性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只有树立了敬畏生命的意识,他们才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结语

第7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在“《大众医学》创刊60周年庆典暨‘关注国民健康传播医学知识’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吴孟超、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曾溢滔以及新闻出版界领导发表了精彩讲话。他们肯定了《大众医学》60年来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大众医学》秉承传统,与时俱进,继续将“医学归于大众”发扬广大,把增长人民的医学知识、增强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促进大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言摘要

吴孟超(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众医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大众医学》是我的老师在1948年创办的,是我国办刊历史最悠久的医学科普杂志,对我国几代人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我和《大众医学》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我从事医学工作的近60年是《大众医学》陪伴我走过来的。裘老生前向我们谈起了他的从医之路。他说:“我这一生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创办了《大众医学》这本杂志。”可见,《大众医学》在裘老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我希望《大众医学》进一步发挥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让医学造福于大众。

殷大奎(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在卫生防病、医疗保健、医学教育、卫生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卫生工作当中,医学科普和健康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保健措施,是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捷径。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是医学科普的主要力量,应视宣讲医学知识为自己的天职。这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实现现代医学目的的需要,也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吴在德(原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大众医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编审委员会主编):

《大众医学》是我国创办最早、水平最高、最富有生命力的一流医学科普刊物,深受读者喜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作为《大众医学》的作者和读者,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众医学》60年来锲而不舍、一贯秉承的服务大众、与时俱进的精神。经过60年的努力,《大众医学》不但深受读者欢迎,而且也是医学专业人员的良师益友。此时此刻,我们要缅怀裘法祖院士等创刊人,作为晚辈,我们应该继承裘老等老一辈的遗志,为把《大众医学》办得更好而不懈努力。

陈灏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众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我为《大众医学》创刊60周年题词的内容是“大众健康好顾问,医学科普勇先锋”。《大众医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科普杂志,是医学科普的先锋。在1948年创办杂志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是勇敢的先锋。杂志创刊以后,在传播健康知识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工作,是大众健康的好顾问。

曾溢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众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长期的医学实践当中,我深深感受到,要提高民众的科学水平,必须要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大众医学》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是读着《大众医学》长大的,也正是《大众医学》引领我对医学发生兴趣,让我长期从事医学科学的研究。我想借此机会,衷心祝愿《大众医学》越办越好!

周曾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众医学》专家顾问团成员):

我之所以走上医学之路,我的人生之所以是现在这样,是因为我有三个导师:一个是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老师徐教授,还有一个就是《大众医学》。为祝贺《大众医学》创刊60周年,我作了一首藏头诗――《大众医学60庆典》。

大医须精诚,众生得益彰。

医我国人疾,学习西洋方。

六欲得调整,十戒记心上。

庆有此刊在,典籍永留芳。

缪晓辉(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上海市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大众医学》专家顾问团成员):

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宣传疾病预防常识,宣传疾病诊治的一般过程,宣传保健常识,促进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提高。这是医院医疗和保健行为的外延,医生可在院外通过期刊、电视、网络延展这个过程,这是医生的义务和责任。现在,医患矛盾非常明显。如果医生多和患者进行一些交流,就可以改善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而进行科普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渠道。如果医生们舍得花时间去做科普宣传,在为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做贡献的同时,也在挖掘和拓展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将会赢得读者、病人和家属的尊重和信任。

陈丽(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处长):

我受局领导的委托,代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向《大众医学》这个受人尊敬的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60年来,《大众医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坚持权威性和大众性兼顾;另一方面始终与时俱进,探索品牌发展战略模式。我们衷心祝愿《大众医学》站在新起点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突破!

陈昕(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60年间,《大众医学》始终坚持了“让医学归于大众”的信念,牢牢把握了“忠实于医学”的前提,引领大众提高健康意识,为推进我国的医学科普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们要真心诚意地传承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地谋求新发展,进一步把《大众医学》打造成为上海的重要文化品牌和文化标志。

周建国(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出版社党委书记、副社长):

作为一本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杂志,《大众医学》如何坚守并不断扩大宣传教育阵地,在切实“让医学归于大众”上下苦功夫、下真功夫,传承60年的文脉与优良传统,并赋予新时代的特色,是办刊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保持坚定、清醒的头脑,在传承优良传统中谋求创新和发展,使《大众医学》焕发青春,努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民大众的读物、文化人的伴侣、新生代的知音。

王伟海(《大众医学》主编):

第8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关键词:重度酒精中毒;急救方法;护理体会;血液灌流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94-01

酒精中毒是饮酒过量引起的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会导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的紊乱。通常75g~80g的酒精饮用量就能引起中毒症状,而250g~500g可能会致死[1]。临床中,酒精中毒一般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严重的酒精中毒症状有瞳孔散大、昏迷、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和脉搏加快、四肢口唇青紫、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脑水肿、高热、低血糖、休克、颅内压增高、呼吸衰竭等症状。本文对本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5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病例做回顾性分析,总结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和抢救方法,提高酒精中毒的治愈率。

1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重度酒精中毒患者75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6例,年龄19~61岁。21例患者出现休克、昏迷、呼吸、循环衰竭,41例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瞳孔散大、颅内压增高等症状,伴有低血糖的6例,出现其他昏迷症状的患者有7例。

2急救与护理方法

2.1催吐和洗胃:根据来院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清醒,立刻鼓励患者呕吐,也可使用刺激咽喉部位的方法催吐。如果患者昏迷,用温开水或者是温生理盐水进行洗胃,直至洗出液不再含有酒精,防止残留酒精继续吸收,给患者造成伤害。

2.2使用解毒剂加速患者排泄:可以科学合理的使用解毒剂纳洛酮,纳洛酮为β-啡呔拮抗剂,在1-3分钟内可以有效对抗呼吸抑制,如果一针无效,可以重复使用,直到患者恢复神志和呼吸[2]。需要注意的是纳洛酮会引起心律不齐、呕吐、心动过速、高血压、惊厥等不良反应。适当的使用维生素C、B1、B2烟 酸注射,可以加快体内酒精的排出。情况特别严重者,可以使用活性碳血液灌流,血液灌流是利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态吸附剂吸附患者血液中游离的和与蛋白结合的毒物,达到解毒和净化血液的目的,针对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2.3对症治疗:对于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急救过程中,要及时的对酒精中毒患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免延误时机。如果患者出现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等症状,要及时使用脱水剂;如果患者出现血压降低、休克的症状,要及时治疗,做好护肝、失水治疗,缓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2.4注重基础护理:对患者病情,酌情给予禁食。不需要禁食的患者,要补充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时补充高蛋白,禁食酸辣生硬等刺激性食物[3]。禁食者,给予静脉营养,避免呕吐物或者是食物的吸入引起窒息或者是吸入性肺炎。高热患者要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定期做好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测量和记录。要加强昏迷、神志不清、烦躁等患者的安全护理,在床边增加护栏或者将四肢束缚,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寒冷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皮肤受损。

2.5加强生命体征和血糖监测:血压下降、昏迷、休克等症状是酒精中毒患者常出现的症状,而且由于酒精抑制糖异生、酒精中毒后进食量少等原因,还极易出现低血糖,意识回复后也可能再次出现低血糖[4]。因此,在对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血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的监测,而且还要定期监测血糖,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6注意呼吸道的护理: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窒息。配备有呼吸机和气管插管,及时给予吸氧。如果患者呼吸频率在10次/min以下,并且呼吸不规律、发绀加重,应及时行气管插管进行通气。当患者呼吸节律、频率、深浅度逐渐恢复正常时,则说明病情有所好转,如若相反,则说明病情有所加重。

2.7重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于酒精中毒的患者来讲,其大多是由于工作、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压力而引起的醉酒,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重视和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5],以便患者能够掌握更多的酒精中毒理论知识。酒精中毒患者如果属于长期酗酒,医护人员要劝其尽早戒酒,详细告知酗酒的危害,长期饮酒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营养不良、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引发肝硬化、胃炎、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在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时,要采用正确的戒酒知识宣传方法,消除患者的抵触心理,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帮助患者成功戒酒。

3讨论

重度酒精中毒可能会导致死亡或者预后差,因此要及时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酒精,使用有效的解毒剂,加速酒精排出体外,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如有异常要及时给予处理,有效提高治愈率。加强对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为抢救打下基础。在护理过程中,要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穿插其中,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图片、影响和动画等形式,播放患者饮酒前后的状态及行为表现,向患者宣讲酗酒危害,同时向患者讲述戒酒方式,以便患者知晓戒酒常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抵御酒精诱惑提供力量,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振眉,陈秀霞,罗小英. 整体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13)

[2]章玉秀.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7)

[3]银玉莲.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17)

第9篇:口腔健康宣讲范文

1首次产前检查(6~8周)

对于首次进行产前检查的患者,医生要详细了解孕妇的信息:年龄、具体的婚姻情况包含是否再婚、妊娠次数、孕产次数;详细询问孕妇是否有与妊娠相关的病史;确定孕龄,推算出孕妇的预产期;评定是否存在能够影响妊娠的危险因素,并且要及早的发现在此期容易引发的并发症;避免一切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因素的发生。对于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产检需要检查的项目和产检时间的安排要系统详细的向孕妇讲明,并要他们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产前检查,以达到对于妊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能够及时的给予治疗,使他们能够顺利分娩出一个健康的新生儿。

在第一次给孕妇做产检的时候一定要做一次常规的妇科检查,这样可以对于孕妇的生殖道情况及白带性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有助于取白带对孕妇进行生殖道感染的筛选。在孕前或孕妇初次产检的时候应当对孕妇的宫颈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详细了解宫颈的情况,看是否存在病变,是否患有宫颈癌。一旦发现宫颈出现病变,应当先对孕妇进行治疗,等到身体恢复正常后再怀孕为好。

1.1是否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

在给孕妇产检时,要详细了解孕妇是否吸烟、饮酒、在怀孕期间是否非法吸食、注射等。如果存在这类情况应当立即劝其戒除。因为这些因素有可能会导致低出生体重儿,对于自然流产和早产率也会进一步增加,也会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和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作为明确的致畸形因子的酒精,它严重阻碍了胎儿中枢神经及面部的发育。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也有非常严重的危害,使早产及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同时,母体成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肝炎的危险也在进一步增加。由此,对是否使用违禁药品也必须进行筛查。

1.2血常规、尿常规、白带检查及肝、肾功、血糖筛查(6~8周)

在孕妇初次进行产检时应当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及白带进行化验检查。对于结果异常或者有相关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妇孕中晚期还要进行相应的复查。妊娠生殖道感染(RTI)可以通过对白带的各项化验来进行筛查。在评估是否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的时候要结合血压及尿蛋白值进行。主要包括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沙眼衣原体感染、淋病、尖锐湿疣等,这些病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危害都十分的大,容易导致胎膜早破、羊膜腔内感染(IAI)、限制体内胎儿生长发育(FGR)、孕妇产后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疾病。由此可见对具有生殖道感染高危因素的孕妇必须进行常规筛查RTI,可以达到及早发现、系统治疗、降低风险的效果。

1.3口腔检查

据有关报道与早产相关的炎性口腔病主要是牙周病,它可能会引起菌血症,致病菌可能导致孕妇生殖道感染,从而会诱发孕妇出现早产。对于育龄期妇女在孕期及孕期应当要进行相应的口腔检查。

1.4Rh及ABO血型筛查

对于基层医院而言,一般是无法达到查Rh血型的条件,但是应当认识到查Rh血型的重要性,要建议孕妇到上一级医院进行检查。孕妇血型全套检查应当在初次产检时进行。40%~50%ABO血型不合发生在第一胎,但是一般症状相对轻微,很少引起严重的胎儿后遗症,除了极少数需要进行宫内治疗的重症外,大多数患有ABO溶血病患儿的治疗都是在出生以后才进行。

1.5感染疾病筛查(妊娠6~8周)

妊娠合并乙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早产、肝功能衰竭、围产期垂直传播。筛查应当放在孕前或第一次产检时进行,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期要进行重复筛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性在怀孕的7、8、9三个月需要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防止发生新生儿感染。在进行梅毒血清试验如果呈阳性,说明孕妇患有梅毒,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造成流产、早产、分娩出患有先天梅毒的婴儿,如发现就应当及时进行治疗,必要时要终止妊娠。在第一次进行产检时就应当进行HIV筛查,患有HIV的孕妇在妊娠分娩及产褥过程中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最终可能使胎儿发展成艾滋病,所以一旦发现就应当立即建议打胎。

2妊娠早期、中期产前检查(10~27周)

2.1为孕妇建立围产期保健手册(10~12周)

为孕妇建立围产期保健手册,并围绕保健手册里的相关知识对孕妇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宣讲。

2.2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11~20周)

在孕妇妊娠11~20周的时候联合筛查NT、β-HCG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或者用B超测定胎儿颈后部皮肤褶皱厚度(NT)。在15~20周进行四联筛查。如果筛查出来为阳性,要系统的使用超声进行风险评估,并决定需不需要做侵袭性的产前诊断。在诊断染色体异常疾病使用羊膜腔穿刺可以使可靠性大于95%。但是大部分的基础医院不能完成此项检查,需要将患者介绍到三级医院检查。在16周的时候是检查唐氏综合症血液生化筛查的最佳时期,这样在出现异常时久有更充足的时间处理。

2.3胎儿系统超声检查(20~24周)

胎儿结构畸形可以使用系统的超声检查来发现,同时,胎儿超声软指标能够更加系统的检查出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

2.4脐静脉穿刺术(22~30周)

虽然脐血穿刺适用于中晚期的妊娠者,且可以快速的进行核型分析、胎儿感染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宫内诊断,但是由于其技术的要求过高,大部分基层医院都不具备此项检查的能力,应当介绍患者到三级医院检查。

3妊娠晚期产前检查(28~41周)

3.1妊娠28~37周

3.1.1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26周左右)

在26周左右应当对妊娠早期血糖正常者进行50g糖筛查,并且要根据空腹血糖指数及50g糖筛查结果决定是不是还需要进一步做75g糖耐量检查(OGTT)。

3.1.2复查肝肾功及血尿常规(28~30周)

在28~30周的时候应当给予复查,并且需要结合早期检查结果,进行重新评估。

3.1.3孕妇早产的评估及预防(28~34周)

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是早产,特别是34周引起的早产儿。及早的发现及及时的救治可以对早产进行预防。在对孕妇进行产检时要详细询问是否有早产迹象或症状,并要对孕妇提供早期临床症状及适当处理的宣教。

3.1.4确定胎盘位置、胎先露、胎方位(32~36周)

要确定胎盘位置、胎先露、胎方位可以使用超声检查来确定。

3.2妊娠37~41周

在此期间每周均需要进行一次产检。主要的内容包括:血压、电子胎心监护(NST)、羊水量超声监测、检查宫颈成熟度、以及对母乳喂养和运气锻炼的知识宣教。

3.3妊娠42周及其以上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