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年级教学的利弊范文

跨年级教学的利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年级教学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跨年级教学的利弊

第1篇:跨年级教学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 大类招生培养 教务管理 模式 流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04

College Teaching Affairs Workflow Manage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LI Yanli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angdong 510642)

Abstract University teach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s running the "bearing" hub. After analyzing the Enrollment shunt develop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reform presented, puts forward reference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s, through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rocesses to sort, optimization, recycling, based on established the new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ideas and points.

Key words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teaching affairs management; model; workflow management

所谓大类招生,其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提高了办学效益和生源质量,拓宽了学生专业选择空间,实现了“因材施教、按需培养”,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①因此正逐步被全国各大高校所采用。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在大类招生培养的新环境下,大多数高校现行的学年学分制教育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务管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中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务管理工作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课题。

1 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中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管理方面。主要问题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还不够科学合理,表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主体过于单一,缺少全面调查、陈述修改、评价反馈机制,审查审核活动流于表面;教学计划结构方面,各个模块的课程设置上限制较多,缺乏自主性,个性化培养不突出等。此外,在教学计划执行方面过于行政化,不能及时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和大类招生的新问题进行评价,尽快做出调整。

(2)课程安排及选课方面。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为例,第一二学年虽主要是通识教育和专业平台课的学习,但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专业基础课,便于热门专业分流人数控制,各个专业还是预设了少数准入课程。而学生分散在32个大类班里,这些课程的上课人数存在不确定性,将导致师资安排存在不足或浪费的现象。此外,因我校尚未完全推行学分制,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不够,分流前的专业准入课程需要学院采用人工统计的方式确定选课名单后报教务处导入教务系统。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学生改选、退选需要调整信息等问题,协调难度加大。

(3)学籍档案管理方面。大类招生的学生一二年级在大类班,中期分流时又进入新的班级。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新专业班级里的学生依然使用原来大类班级的学号,没有规律性、代表性,而且教务系统中只存储了最新的专业信息与之相对应,暂不能完整记录学生从大类班学习再到专业班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分流前后的学籍数据脱节,还不能顺利实现衔接。例如在教务系统只能看到一个学生分流后的专业信息和成绩等,分流前的学籍信息和专业排名等无法查询等。

(4)考试与成绩管理方面。在学年制条件下,一般按照年级教学班安排考试,但现在的问题是每个专业和每个班级的学生所选的课程不一定一致,参加考试的学生也存在跨年级的情况,因而考试安排极易出现冲突。由于每个专业和每个班级的学生所选的课程不一致,教师在成绩计算和成绩登录时也不能按班级按学号顺序统计。随之而来的还有学生成绩的收集、整理、归档、查询等都将变得更加复杂。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归结于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方面,为满足市场、社会需求,高校必须进行一系列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诸如大类招生培养等,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并没有真正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而且这种模式共性管理多、个性管理少,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亟需转变思路,尽快建立一种新型教务管理模式,以适应大类招生培养的需要。

2 基于流程管理的教务管理模式新思路

流程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已渗透到了诸多服务领域,对深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1 流程管理的含义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是流程管理的本质。一般来说,流程管理包含以下三个层面: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和再造流程。”②从中可以看出,流程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是持续的、不断提升的一种方法。流程管理更注重对流程的持续规范和优化,不一定都需要重新设计流程。流程管理经过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了一种讲求实效、切实可行的管理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2.2 流程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一些学者运用企业流程管理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教育领域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高校运用流程管理是必要的、可行的。③采用流程化的方法思想整合高校内部各种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是提高高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学者们也相应地给出了具体运用流程管理的思路和策略。随着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近年来,流程管理已在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得到一定应用,包括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科研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体育卫生管理等方面,并卓有成效。

鉴于现行的教务管理模式的不足,我们也可以借鉴流程管理理论。流程管理和教务管理相结合,关键就是要设计一整套符合实际情况,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和程序,对每个环节都指定好负责人,从而使得整个教务管理体系都规范、有序、高效进行。

所以,在这种先进理念和方法的指引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应当建立起一种新思路,即以学校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构造卓越、有效的教务管理流程为途径,以服务师生为本,激活教师教学的自觉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3 建立基于流程管理的新型教务管理体系的要点

(1)转变思想观念。流程管理思想内涵中关键的一点就是人本管理。所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要强调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要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注重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流程优化再造。建立基于流程管理的新型教务管理体系,本质在于构造卓越、有效的教务管理流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十分繁琐、复杂,每一项工作内容都可能涉及几个小的流程。那么如何进行流程优化再造呢?首先,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指导下,依据流程管理理论,对现有的教务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及时发现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善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的管理手段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对教务管理各项具体工作内容加以梳理,进一步绘制出流程图,再进行评估。需要注意的是,流程图的每一个步骤都应当清晰明了,并标示出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做到有章有序、责任到人。此外,要想使流程顺利、高效运行,还要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人力资源配置、业务规范等学校管理方面的改进规划。④

(3)提供支持保障。学校领导的支持是教务管理工作流程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认识到流程规范、优化的重要性,并组建以教务处为牵头组织的流程管理工作小组切实予以推动,才能取得实效。其次,要建立对流程执行的保障体制,确保各项流程有序运行。对于违反流程工作的相关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以保证教务管理流程规范化建设的成效。

(4)人员队伍建设。流程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人员稳定、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既懂得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和发展趋势,又熟悉教学管理业务,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对流程有较为深入理解的教务管理人员队伍。这是高校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运行的根本条件,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得以实现的保障。针对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状况,定期制定各种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如进行高等教育理论知识、教务管理系统、流程管理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题培训,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5)其他配套措施。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如在培养方案的结构上,各个版块的学分比例不再严格设定学分范围,而是可以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略作调整;在专业教育中,处理好大类平台课与各专业基础课的比例问题,精简优化一级学科平台课程,少数平台课可考虑改为专业准入课程,让学生根据分流意愿自由选修等。⑤二是要对现行的教务管理系统作一些改进。如针对大类招生培养中出现的学籍、选课等问题,可以考虑对学籍管理系统作相应的更新、完善教务管理系统选课模块设置、增设个人课程替代识别功能等。三是完善招生分流政策。进一步深化大类招生政策,可考虑按学科门类不同细分大类专业,这样不仅缩小了不同学科门类间对不同基础知识需求的差异,而且便于课程的安排和教学任务的落实。同时,也要完善专业分流政策,对专业分流的年限、冷热门专业人数比例、冷门专业的弱势、各专业间男女比例等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权衡,制定有效全面的分流政策,保证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总之,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现行的教务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基于流程管理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是,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变化,这种模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注释

①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② 黄艾舟,梅绍祖.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J].现代企业管理,2002(12):105-107.

③ 秦劲松,李永斌,殷卫红.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