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卫生的健康宣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口腔卫生宣教; 牙周病
牙周炎是以牙周附着丧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被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有80%~97%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且牙周病占成年人失牙原因的35%~40%[1-2]。牙周炎也是破坏咀嚼器官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不断困扰着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年牙周病患者,而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缺乏是造成中年牙周疾病的重要原因[3]。本研究在患者就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不断强化口腔卫生宣教,并临床纠正和指导患者的口腔卫生护理,通过牙周医师对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龈出血指数(BI)的检测[4],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对中年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轻、中度牙周病患者120例,其中男、女各60例,年龄35~44周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1)轻、中度牙周病;(2)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3)治疗前3个月未服用抗生素;(4)之前未接受过临床系统性牙周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5)良好的依从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牙周医师常规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配合护士同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宣教内容包括:(1)通过电脑幻灯教育短片让患者知晓牙周病的发展及其危害;(2)指导正确的口腔卫生维护及准确的刷牙方法(Bass法/Rolling法),频率(3次/d)和时间(3 min/次),正确使用牙线及牙间隙刷;(3)合理使用含漱液,0.12%氯己定溶液10 ml含漱1 min(2次/d);(4)采用预约复诊前一天电话提醒方式,使患者遵从医嘱准时复诊。
1.2.2 对照组 仅进行常规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常规医嘱。
1.3 观察指标 由牙周医生对患者初诊及分次治疗完成之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牙周状况进行检查和描述。PD和BI检测标准参照文献[1]。配合护士进行记录、卫生宣教。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初诊时的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两组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之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牙周病是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原因为牙菌斑生物膜及其代谢产物共同作用引起,目前发现大约30种具有明显毒力因子能够突破牙周组织防御系统进行牙周破坏的细菌,如牙龈卟咻单胞菌、伴放线杆菌、福赛斯坦菌、具核梭杆菌等,这些细菌存在于菌斑生物膜及牙石中,时时刻刻破坏着牙周组织[5]。牙周炎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终生的牙周维护。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龈出血指数(BI)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牙周治疗效果客观评价的两个指标。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可控制牙周炎症,大大减低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龈出血指数(BI),而长期的牙槽骨稳定,患牙保存,则依赖终生的牙周维护,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炎症的复发[6]。牙周基础治疗主要是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调牙合只是在咬合创伤引起的牙周疾病中能起到作用,对于轻、中度牙周炎症状的患者而言,不用手术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就可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但菌斑生物膜又会很快聚集于牙面,因此,患者自己保持口腔卫生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至关重要[7-8]。控制感染因素、清除牙龈炎症,从而阻止疾病进展、恢复牙龈解剖形态、促进组织再生,恢复牙周生态环境并防止疾病复发是牙周炎治疗的理想目标。
据全国相关流行病学调查,35~44岁的中年人群,是牙周疾病的高发人群,牙龈出血的检出率高达77%,而牙结石检出率更是高达97%[2],这就说明超过3/4的中年人牙周状况堪忧,而超过九成的中年人需要定期进行牙周治疗。由于牙周病的症状相比龋齿导致的牙髓炎症状要缓和,有的人甚至从发病到牙齿松动脱落都没感觉,因此被人们称作“隐匿的感染”。而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无论是精神压力还是经济压力都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这样可使得心力憔悴,也无暇顾及无关痛痒的牙周病,特别是在职场竞争激烈、快节奏生活的深圳,生活无规律,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是大部分中年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加上有吸烟、喝酒的嗜好,更易因口腔卫生状况差,局部抵抗力降低而使病情加重。而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缺乏以及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偏侧咀嚼、偏食、夜磨牙、张口呼吸等都是牙周病的相关影响因素[9-11]。
本研究在患者就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不断强化口腔卫生宣教,宣教内容包含上述4个方面,并临床纠正和指导患者的口腔卫生护理。如指导刷牙时,除了教会两种刷牙方法,更通过电脑幻灯显示刷牙不可能去除所有的菌斑,一般刷牙后牙面上仍有40%~60%的菌斑,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只能再降低30%;而且85%的邻面仍有菌斑,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后,可使邻面菌斑再减少30%~40%[12],这样患者就能从主观上接受牙线和牙间隙刷的使用,从而获得较好的依从性。再通过牙周医师对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龈出血指数(BI)的检测,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对中年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的作用,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初诊时的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两组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BI在初诊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之后1个月至1年的PD指数和BI指数较恒定,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之后1个月和3个月的PD指数和BI指数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之后6个月至1年指数逐渐增长至治疗前水平,这说明经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可持续降低患者的PD和BI指数。
总之,口腔卫生宣教可使患者掌握一定的牙周病知识,促进其口腔健康行为转变[13-15],启发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采取有效口腔卫生措施,对牙周治疗长期疗效有重要意义。而牙周病的防治应重视中年人群,做到把口腔健康教育贯穿于中年牙周病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使患者和医护人员相配合、个人口腔保健和定期口腔复诊检查相结合,是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M].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2]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小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R].2008.
[3] Petersen P E, Peng B, Tai B J. Oral health status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P R China[J]. Int Dent,1997,47(6):305.
[4] Buduneli E, Aksoy 0, Kse T, et al.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wo manua1 periodontal probes. An in vitro study[J]. J Clin Periodontol,2004,31(10):815-819.
[5] Nishihara T, Koseki T. Microbial etiology of periodontitis[J]. Periodontol,2004,36(1):14-26.
[6] 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 张周良.牙周病患者的自我菌斑控制[J].新疆医学,2010,(3):81-83.
[8] 章彦彦,郑容,陈晓涛,等.牙线与间隙刷在牙周维护期对菌斑控制的有效性比较[J].中外医疗,2010,29(18):62-63.
[9] 束蓉.牙周病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27(6):625-628.
[10] Abanneh K T, Abu Hwaij Z M, Khader Y S. Prevalence and risk indicators of gingivitis and periodontitis in amulti-centre study in North Jordan: a cross sectional study[J]. BMC Oral Health,2012,Jan 3;12:1.
[11] Watt R G, Petersen P E. Peiodontal health through public health-the case for oral health promotion[J]. Periodontol,2012,60(1):147-55.
[12] 蒋李懿.牙周治疗中的常见问题[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5):239.
[13] 王丽芳,雷建华,刘敏.健康教育对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3):59-60.
[14] Slots J. Low-cost periodontal therapy[J]. Periodontol,2012,60(1):110-137.
关键词:孕期;口腔疾病;分析
近年来,随着优生优育观念的逐渐深入,育龄妇女多关心相关身体检查,而忽略了口腔保健,孕妇口腔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腔疾病在影响孕妇身体健康的同时,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发育[1]。我们分析了200例孕妇口腔疾病的病种、病因,提出了预防的措施,旨在减轻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孕妇200例,其中孕早期(0~12w)54例,孕中期(13~28w)84例,孕晚期(29~40w)62例。临床检查后,详细记录。有口腔疾病者给予相应的医疗措施,无口腔疾病者给予口腔保健指导。
2 结果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孕期和病种分类统计构成情况,见表1。
2.1不同孕期口腔疾病发病情况比较 按孕期不同,口腔疾病的发病率由高到底的顺序是:孕中期(42%)>孕后期(31%)>孕前期(27%)。孕中期口腔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孕后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病种发病情况比较 按病种不同,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后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由高到底的顺序是:牙周疾病(47.0%)>口颌炎症(30.5%)>牙体牙髓病(20.5%)>口腔黏膜病(2.0%)。其中94例牙周疾病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牙龈炎,共66例,占70.2%;61例口颌炎症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冠周炎,共53例,占86.9%;41例牙体牙髓病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牙髓炎,共12例,占29.3%;4例口腔黏膜病中,发病比例最高的是感染性口炎,共2例,占50%;
3 讨论
孕期牙周疾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半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在体检中发现患病,这类患者常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有的患者表现出刷牙出血,出血症状较轻,这类患者中保健意识强的一般能主动到医院就诊;少数患者表现出牙龈自动出血,临床症状较重,这类患者多能主动就诊。研究证实[2],孕期牙周炎是由细菌引起,而不是性激素失调引起的。牙龈渗出液中含有性激素,在菌类作用下转换成营养源,为细菌繁殖提供营养。加之存在刷牙次数少、刷牙方法不当、刷牙时间不足等问题,使口腔内垢石累积,反复刺激而患病。因此,孕前应进行系统的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宣教,让孕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
患有口腔疾病的孕妇,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卫生习惯都很差,多忽视口腔疾病的存在,对待宣教漠不关心,甚至不愿参与,对口腔疾病不治疗或者延缓治疗,口腔内存有残冠、残根,妊娠后的心理压力和妊娠反应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大量细菌趁机繁殖,残冠、残根出感染加剧,并向深部发展,常引发炎症。孕期治疗口腔疾病和粘膜疾病时,通常对使用的药物又多有用药限制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使治疗难度增加,易造成炎症迁延。妊娠期牙周炎是早产的危险因素[3]。一定要坚持孕期口腔检查,及时去除残冠、残根,预防感染发生。
临床发现,孕期龋齿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孕妇生活习惯改变,饮食次数增加,刷牙困难,口腔清洁不彻底,孕期抵抗力下降有关。孕期妊娠反应导致唾液酸性增强,牙齿受到酸蚀;孕期饮食数量增加,口腔环境较差;孕期日常生活不规则,刷牙困难等,造成口腔卫生状况较差。这些因素都可诱发龋齿。另外孕期母体对钙摄入不足,也是导致龋齿的诱因之一[4]。本组数据显示,孕中期(42%)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孕前期(27%)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最底,孕中期口腔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孕后期和孕前期。提示应重视孕前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口腔疾患,及早治疗口腔疾病,以减少孕中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消除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与有关报道相一致[5]。孕期妇女对医疗保健知识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健康知识宣教,也有参加健康学习的主动性,这段时间我们要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口腔健康宣教,这必将有利于孕妇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6]。对孕前妇女进行孕前口腔疾病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妇女妊娠期口腔疾病的发生。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缓解孕妇对口腔疾病及疼痛的焦虑,运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临床治疗可以明显控制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病率[7]。
总之,口腔卫生状况差是孕期口腔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良好口腔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加强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8],提高居民口腔保健意识,重视孕前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江霞.孕妇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2,9(1):83.
[2]孙萍,丁博.妊娠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06,27(3):241.
[3]Klebanoff M,Searle K,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preterm birth focus on periodontitis[J]BJOG,2006,3:43-45.
[4]陈志.孕妇龋齿及牙周病的调查[J].中国优生优育,1996,7(2):3.
[5]武洁,朱维健,牟洁,等.3117例孕妇口腔科门诊初诊病例统计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1):85-87.
[6]卞金有,胡得渝.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6-208.
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治疗中常见的疾病。牙列缺损可使咀嚼功能降低而直接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影响发育功能和面部美观,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演员和教师等,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此外对牙周组织和颞下颌关节亦有一定影响。牙列缺损后常采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进行咀嚼功能重建,恢复患者的语言、美观及吞咽等功能。使其减少因牙列缺损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恢复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但由于多数患者缺少修复后的卫生保健知识,修复后可能继发口腔炎症、余留牙龋坏及牙周组织病变等。因此我们应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宣教和行为指导,以延长义齿的使用时间,使牙列缺损的修复达到满意的效果。
1 口腔卫生保健宣教
我们对每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的患者进行宣教,以提高他们对口腔卫生保健的认识,向其阐明保持修复后的口腔卫生清洁是保证戴义齿期间牙周组织健康,防止余留牙龋坏和延长义齿使用时间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义齿始终保持良好的功能,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2 行为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科学的口腔卫生保健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单纯刷牙方法。所以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指导,以提高口颌系统的防病抗病能力。
2.1 食物在口腔清洁中的作用 摄取天然食物时,在咀嚼过程中,牙齿与牙龈之间互相摩擦同时唾液穿流及口唇的运动次数增加,使口腔取得自洁作用。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天然的粗纤维食品日趋减少,而经过加工的软食逐渐增多,由于可摘局部义齿体积较大,患者食用软食后更易在天然牙齿表面及义齿的沟隙间形成软垢牙结石,影响口腔卫生,因此应鼓励多食用较硬或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这样有助于清洁牙面和增加牙周组织防御能力。
2.2 牙刷的使用及刷牙 牙刷应选择保健牙刷,它为我国现行推广的标准牙刷,其刷头短而窄,刷毛的粗细、稀疏、软硬适宜,优点是洗刷灵活,剔刷干净,易于清洗和干燥,且经济耐用。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保护口腔健康的好方法。它不仅可以去除牙面和牙间隙中的食物残渣和软垢,清除口臭防止龋病发生及牙石沉积,更重要的是对牙龈有一定的按摩作用,对牙周组织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口内的致病因素,提高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刷上牙时刷毛向上,自上转向下刷;刷下牙时刷毛向下转向上刷;刷舌(腭)面时用同样的方法。如刷前牙的舌面时,将牙刷竖起,做提上(刷下前牙)和拉下(刷上前牙)的动作;刷咬合面时将刷毛放在颌面上前后推拉刷动。刷牙时用力要适当,动作不可过快,既达到按摩牙龈又避免损伤,每日应早晚刷牙两次。
2.3 漱口 采用刷牙方法来保持口腔清洁固然好,但不是每个人每餐后都能方便刷牙。所以,应采用漱口作为刷牙的必要补充方法。漱口既方便又适用,漱口时水流的冲击力和波动力对牙龈有一定的按摩作用,且可使口腔清洁。我们应养成每餐后漱口的良好习惯。有条件也可采用特制的漱口液漱口,这样不仅可以抑制口腔致病菌的生长,也可使口腔更清爽、舒适。
2.4 可摘局部义齿的清洁及保护 可摘局部义齿应在刷牙时、每餐后取下刷洗干净,然后再带入口腔。晚间为了使义齿承托区的粘膜得到充分的休息,应将义齿取下用牙膏或肥皂刷洗干净泡入凉开水中,避免用开水烫和药物浸泡。如条件许可每日应用牙托净刷洗一次,以去除义齿基托上的烟斑茶渍,保持义齿清洁。
戴义齿后应嘱病人定期复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延长义齿的使用时间,使它更好的发挥其功能。
2.5 其它行为指导 除上述保持口腔以及可摘局部义齿清洁方法外,还可采用牙签、牙线等,它不仅可剔除牙齿间残留的食物残渣和按摩龈,更重要的是去除牙邻面根部的菌斑,防止龋齿的发生。在使用时,用力要适当,不可过猛,每个牙间隙反复2~3次,按顺序进行,每处理完一个区段的牙齿,应以清水漱口,冲净被刮下的菌斑。
关键词:正畸;心理护理;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91-01
1 心理护理
1.1 儿童心理护理:根据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对临床常见的正畸心理,如怕疼、怕拔牙、怕别人嘲笑、担心效果、担心复发、犹豫、紧张、焦虑、自卑心理做正确的心理辅导。使患者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关心和被重视,心理上得到安慰、放松,取得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属信任,争取主动配合。
1.2 成年人心理护理:成年人心理发育已成熟,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自主行为。针对成年人的心理特点,护士要耐心地听取患者的意见,详细地解答各种问题,采取积极地因势利导的方法主动介绍正畸治疗的方法、步骤、疗程、就诊所用时间等,消除患者的疑虑,坚定治疗信心,以便取得积极有效地配合。对于错牙合畸形严重的患者,由于其生理缺陷,常常引起沉重思想包袱、有自卑感,给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造成了很大障碍。他们显得焦虑不安,畏缩害羞,对治疗信心不足,甚至对医护人员也缺乏应有的信心。针对这些患者,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在接诊时要特别注意热情、周到,要富有同情心,而决不能流露出歧视的态度,要使他们感到温暖,从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赖。预约复诊时间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轻松、愉快。[1]
2 治疗护理
2.1 治疗前护理
2.1.1 牙周洁治:患者在矫治前都应该进行牙周洁治,在矫治中由于口腔卫生难于维护,牙面上容易附着软垢,容易产生牙结石,牙龈发炎等,对于那些自身难于处理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为其牙周洁治。[2]
2.1.2 口腔卫生宣教:正畸治疗前,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长进行充分沟通,耐心向患者讲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指导口腔卫生常识,强调保护牙齿及刷牙的重要性,Bass45度倾斜刷牙方法,刷牙法现场指导并在模型上演示向患者说明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性,要求早、晚及饭后刷牙,每次刷牙不少于3min。用牙刷清洁不到的部位,用牙线来辅助清洁。以后复诊均反复强调,并且强调每天饭后漱口、刷牙,吃零食后必须漱口,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口腔健康。
2.2 治疗中护理
2.2.1 教会正确的刷牙方法:采用Bass45度倾斜刷牙方法:使用时将刷毛与牙长轴呈刷毛尖伸入龈沟水平略颤动(2-3mm)不少于10次后再顺牙间隙刷。刷洗牙合面时刷毛紧压牙合面使毛端深入沟裂点隙作短距离前后向颤动。每天早晚刷牙,饭后刷牙,刷牙时要内外刷,要求每次刷牙时间保证在3min以上,最好采用正畸专用牙刷,儿童需家长认真监督,保证刷牙的质量。如果没有特制的专用牙刷也可以自制(即把普通牙刷中间一排减去2.5mm即可),难以用牙刷清洁干净时,可辅用以牙线,以使口腔卫生得到良好的维护。
2.2.2 使用漱口液漱口:为了控制治疗期间菌斑在牙面上的堆积,一些学者强调口腔卫生宣教的同时,还可采取一些措施。口腔含漱剂对口腔卫生维护也很有效,如洗必泰、口宝、双氧水等漱口液,进食后嚼多元醇香口胶等,临床上可向正畸患者推荐使用可以促进牙釉质脱矿后后再矿化的漱口液,但洗必泰溶液的长期使用有牙齿着色等副作用。
2.2.3 菌斑检测:定期用碱性品红(菌斑显示剂)监测菌斑指数的情况,临床正畸过程中可配合定期使用氟保护膝,以防止牙齿龋坏[3]。牙菌斑显示剂是检测刷牙效果的最好工具,通过让患者牙菌斑染显示牙菌斑堆积的情况使患者直观地了解菌斑易于积聚的牙齿及牙面,在宣教时有针对性地讲解刷牙的重点部位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清除牙菌斑。
2.2.4 适当的鼓励措施:根据小孩心理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对于刷牙情况比较好的孩子,给予牙刷、牙线、正畸护理套装等物质奖励,或者给予周末复诊等优惠时间奖励。对于逆反心理较强或者依从性较强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严格监控矫治器佩戴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4]。
2.2.5 定期随访:及时到位的随访:对每位患者建档,由专职护士每周1次电话随访患者。特别是在戴矫治器的初期,家庭随访很有必要,交代饮食注意事项,询问有无按指导刷牙,有无按医嘱要求戴用及更换弹力橡皮圈等。如出现严重疼痛,牙齿松动,带环、托槽脱落及矫治器损坏时,应及时来院检查,由医生根据情况妥善处理。如出现牙龈炎症及口腔溃疡,应及时治疗。及时提醒患者按时复诊[4]。
2.3 治疗后护理:正畸治疗结束后,患者进入保持阶段,常用的保持器有活动式保持器、舌侧固定式保持器以及压膜保持器,无论采用何种保持器,仍然需嘱患者坚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并每隔6-12月复诊一次。
正畸治疗过程中,要想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因此,口腔护理的好坏是治疗中的关键,应当引起正畸医生和专业护士的足够重视。只有完善的口腔护理及正畸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提高矫治的整体水平,最终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及美观。
参考文献
[1] 秦德川,高爱兰.成年人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及心理护理.淮海医药,2001,19(3):235-236
[2] 李秋芬.儿童正畸治疗中的口腔护理.临床护理,2011,1(20):118-119
【关键词】儿童 龋病 口腔卫生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360-02
为了解大连开发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情况,以进一步指导口腔卫生教育工作,我科于2009年10~12月期间到大连开发区6个幼儿园随机抽查36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及口腔卫生的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0~12月期间到大连开发区6个幼儿园随机抽查360名3-5岁学龄前儿童其中,男160名,女200名。
1.2 方法
本调查大连市开发区医院口腔科医师实施,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标准,在自然光下采用口镜、5号探针进行口腔检查,辅以问诊。参加调查的医生在调查之前先进行培训,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可靠度优。
1.3 检查内容
1.3.1 患龋情况 指标为龋均、患龋率。
1.3.2 口腔卫生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并填调查表,包括刷牙习惯及方式、饮食习惯、牙齿治疗就诊记录
2 结果
2.1 患龋情况 360名学龄前儿童,患龋病者226名,总患龋率为 62.77% ,龋均3.14 (见表1)。
表1 龋病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
2.2 龋齿患儿及家长的问卷结果
360名患龋病儿童中90名儿童无刷牙习惯,所占比例为25% ;在饮食习惯方面,360名儿童中有120名儿童每天有饮酸性饮料或含糖饮料,所占比例为33.33 %。
3 讨论
龋病是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不分民族、地区、年龄、性别均可发病,龋病不仅使牙体硬组织崩解,破坏牙体的完整性,如再向纵深发展,尚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以及颌面部一系列病变,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对于3~6岁儿童而言,口腔卫生保健无法得到保障,难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饮食习惯方面,酸性饮料及含糖饮料的致龋作用在孙雷华和饶美如的《饮料、牙酸蚀与龋病》中做过研究,其对牙齿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在我们开展的爱牙运动和口腔卫生宣传及龋病防治工作中,要加强对此宣传与指导。
从本组调查结果显示,龋病也是本地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口腔疾病[1]。在儿童不同性别之间的龋病发作无明显差异性。本组调查中平均患龋率为62.77%;龋均为3.14 。与资料的调查结果:患龋率为71.29%,龋均为3.88相比[3],患龋率、龋均明显下降。这可能与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了口腔卫生宣教,提高了家长和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等有关。
我们在幼儿中用临床检查区分出龋病的高危组和低危组,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个儿童建立口腔保健卡,制定口腔卫生保健的指导计划,采取相应的防龋措施;对需要治疗的儿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确定定期检查的间隔时间和要求,得到了良好反应。
从口腔卫生状况与患龋率的关系来看,口腔卫生良好者患龋率明显低于口腔卫生一般(p
针对学龄前儿童患龋较早、患龋较高的状况,应强调尽早采取防治措施,因为3岁年龄组患龋率和龋均已经较高,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家长应重视儿童乳牙龋病。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后应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乳牙龋病的危害,从思想上重视儿童的口腔健康。龋病高危人群的控制。(2)应在幼儿园开展龋病筛检,针对高危人群,开展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这些高危人群,则能较大程度减少龋病的发生,从而较大幅度地降低龋均。(3)氟化物的应用,氟化物与龋病的关系现已明确,可在幼儿园定期对学龄前儿童开展涂氟等局部或全身应用氟化物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儿童乳牙龋应该成为今后口腔预防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儿童以及家长关于乳牙龋知、信、行的教育,加强健康教育项目的监测与评估;提供更多更好的能为广大家长和儿童普遍接受的保健项目,尤其是在卫生服务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做到早期检查、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控制儿童龋病的流行,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3-168.
[2]周春泉,梅银娥,卢秀兰.623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21(9):573.
关键词:小学生;口腔卫生;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6~12岁)儿童正处于乳牙依次替换完毕的时期,同时处于恒牙易患龋和易发生外伤的时期,此期的口腔保健之间关系到恒牙列的健康。此外,此期是儿童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口腔保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及时、科学地给予小学生口腔健康指导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决定他们的牙齿甚至身体的未来。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需要培养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拥有健康的牙齿呢?
首先,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为学生每周上一节以“口腔和知识卫生”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让学生通过观看《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和《舒肤佳超人归来》等卡通片,向学生讲解口腔和个人卫生知识及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刷牙和洗手方法,督促他们从小养成保护口腔卫生的习惯。学校也办一期以宣传口腔和个人卫生知识为主题的板报,让全校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个人要做到每天“人人刷牙、正确刷牙、早晚刷牙”,即饭后用温开水(37℃左右)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之后,不要再进食。少吃糖果和零食,尤其是临睡前不要吃糖或零食,预防龋齿。刷牙要注意正确的方法,顺着牙竖着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平时要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
第三、为了继续巩固小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强调家长每天做好监督和示范。每到刷牙时家长可提醒孩子刷牙,鼓励孩子刷牙,也可由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刷牙,教会孩子掌握有效的刷牙方法,让孩子逐渐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此阶段孩子选用高质量的牙膏和口腔清洁护理产品,可以给孩子的口腔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第四、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要预防龋病必须控制食糖量,同时饮食要讲究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对于小学生,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尤其应多吃些含有磷、钙、维生素类的食物,例如豆类制品、肉骨头汤、海带、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对牙齿的发育、钙化都有很大的好处。还应改掉孩子两餐间吃甜食、零食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吃糖和零食的习惯。少吃黏性过甜、油炸、过咸的零食。养成多喝白水的习惯。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小学生也有抽烟的少数现象,抽烟可以刺激牙龈,同时也是造成口腔黏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牙齿健康,更为了身体健康,禁止小学生抽烟。避免牙齿承受过重的压力,尽量不用牙齿咬食过硬的食物。
第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小学生一般每隔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龋齿等口腔疾病。由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乳牙龋病发展得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情况,及时就医。或让牙医洗牙,有一部分孩子牙间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细菌及食物的细小残渣在牙面上日积月累,并逐渐层层矿化(实验证明菌斑24小时就可以钙化,这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的理论基础),最终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先导致牙龈炎,随后病变扩展到整个牙周组织,造成牙槽骨破坏,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导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损伤牙齿,还有防龋齿,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处。
第六、自我检查或相互检查。自我检查的方法是在光线好的条件下,面对着镜子,张口检查牙齿的咬合面等。正常牙面为洁白或淡黄色,且有光泽。凡牙面呈白垩色无光泽就是龋病的早期表现。此外还应注意牙齿有无形、质的改变。两个人相互检查比较好。一个人使用筷子将另一个人的颊、舌侧牙面暴露出来,就能看清大部分牙面有无龋病了。如有食物嵌塞或牙对冷、热刺激敏感时,应警惕龋洞的可能,此时应及时检查。
关键词:新媒体;健康宣教;食管癌;放射肿瘤;效果评价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地域性疾病,以河南林州发病率较高[1]。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进食困难,则失去手术机会。对于中晚期食管癌,目前放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采取新媒体宣教护理中晚期食管癌34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0例,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按照自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新媒体宣教护理组)和对照组(普通护理组),每组340例。入选对象:患者自愿接受放疗;有食管组织病理学诊断;Karnofsky评分40分以上;无食管穿孔或食管气管瘘;无严重心肺肝肾疾患,血常规检查正常。排除对象:患者不愿接受放射治疗;缺乏食管癌病理组织学诊断;Karnofsky评分40分以下;伴有食管穿孔或食管瘘;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白细胞低于3.5×109/L。该项目实施前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并签署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1.2方法新媒体宣教护理组:护士预先做好新媒体宣教视频(通过扫描媒体宣教二维码,或笔记本电脑播放宣教视频等),主要包括放疗前护理,放疗实施中护理;放疗后护理;对照组按照上述内容进行口头或纸质宣教。治疗结束后进行问卷评价。1.2.1放疗前护理治疗准备: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为主,忌食辛辣、生冷的刺激粗糙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充分休息,适当锻炼;照射部位有切口者需待愈合后再进行放疗。治疗配合:进入放疗治疗室时,不可带入金属物品,如手表、首饰等。胸部定位线模糊不清时请医师重新标记。嘱患者每次照射时都要保持与定位时一致,照射时要保持呼吸平稳,并保护非照射区。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情绪反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与针对性心理支持等。1.2.2放疗实施中护理护士要做好治疗配合及不良反应宣教,确保治疗的顺利实施。放疗期间进清淡饮食,多食蔬菜与水果及富有营养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毒素排泄。照射前少量进食,以免形成反射性厌食;照射后完全安静卧床休息30分钟[2];放疗期间保持充分睡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少去公共场所,防止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听音乐、练气功等来转移注意力。观察皮肤反应及粘膜反应。指导患者穿宽松、柔软吸湿性内衣。保持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如下、腋窝等;照射区宜用柔软毛巾蘸温水轻洗,忌用肥皂、护肤品或药膏;避免冷热刺激;不可在照射区贴胶布;注意修剪指甲,避免照射区接触硬物,预防损伤;发生干反应可以涂薄荷淀粉或羊毛脂止痒,湿反应要暴露创面,可以使用烧伤膏。全身反应主要是乏力、头晕、头痛、厌食、个别表现为恶心、呕吐等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粘膜反应:护理措施:保持口腔卫生,按时漱口,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指导患者少量多餐,高热量、高蛋白,宜少渣流质饮食为主,鼓励多饮水。腹泻者避免高纤维素饮食,注意补充水份、电解质等;口腔炎剧烈疼痛者,饭前可以喷涂利多可因,减轻疼痛;倾听患者主诉,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处理穿孔或出血等。为预防放射性骨髓炎,最好3年内不拔牙。1.2.3放疗后护理:指导患者均衡营养,清淡饮食,注意口腔卫生。充分休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照射区皮肤保护,皮肤破损者及时就医。注意功能锻炼,一般要定期复查,1~2个月进行首次复查,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2年后半年复查一次。1.3观察指标不良反应,放疗知晓情况,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观察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放疗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2。
3讨论
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法,创伤较小,安全有效。有关围放疗期护理对于整个治疗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指导患者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各阶段学会自我护理,及时预防和发现治疗不良反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护理工作[3]。对照组采用口头宣读、讲解放疗宣教常识或发放纸质宣传页等。往往不能引起患者注意,似乎仅是一种形式而已,缺乏形象记忆,不能很好的掌握放疗期注意事项,心理适应差,不能配合全程放疗,不良反应增多[4]。新媒体宣教由护士按照围放疗期护理要点制作,将食谱、治疗、自我护理方法、护士护理方法、人物表情、所用物品,注意要点等均已图、文、声、电、光及动画演示于一体,更好调动患者的视觉、听觉。便于学习、记忆、模仿、重复等内容,自我判断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5]。因此,新媒体宣教可提高患者对放疗知晓率,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蓓霞,方琼,朱唯一.肿瘤专科护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3-95.
[2]来新凤,张丽,李兴宜.手术室术前健康教育多媒体化的临床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2):127-129.
[3]王秋临,申丽丽.多媒体健康教育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19):278-278.
[4]张树菊.杨孝苹.多媒体健康教育在老年肺癌病人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203-205.
【中图分类号】 R 169.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11-01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学生保健服务
口腔疾病是当前对人类危害大、患病率高的疾病,其中龋病是WHO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牙周病更是造成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1]。据1995年全国第2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辽宁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9.49%,居全国首位;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4%,人均有4.38颗龋齿,其中患龋率农村为84%,城市为64%,与10 a前相比虽有下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很高。为让广大中小学生掌握更多的口腔保健知识,以便有效地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笔者谈谈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1 在中小学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恒牙萌出、乳牙依次替换的时期。恒牙萌出后易患龋,且此期为儿童牙颌系统的快速发育成长期,牙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恒牙牙合关系的建立和恒牙列的健康;而中学时期乳恒牙替换已经完成,恒牙牙合关系刚刚建立,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如果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菌斑和牙石会对牙龈产生局部刺激,造成牙龈出血、炎症性肿大,引起牙龈炎。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2 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与设计
2.1 口腔健康教育内容 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应循序渐进,根据学生年龄进行由浅入深的强化教育,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腔卫生知识,如口腔与牙齿的结构和功能、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及临床表现、口腔疾病的危害等;(2)口腔保健意识,如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定期检查与早防早治等;(3)口腔保健行为,如正确刷牙、漱口,选择保健牙刷、药物牙膏,纠正不良习惯(偏侧咀嚼、口呼吸、咬手指、吐舌等);(4)其他,如窝沟封闭与氟化物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龋病的发生,预防牙周病要不断地彻底清除牙菌斑,定期口腔检查与保健是保持口腔健康所必需的,吸烟和饮酒是口腔癌、牙周炎的主要危
2.2 口腔健康教育课的设计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应分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恢复牙颌系统的功能3个阶段进行。此外,还应设立实习课程,如自我观察牙龈颜色与形态、牙菌斑附着部位、刷牙前后清除牙菌斑的效果与牙刷的选择等。
对口腔健康教育的实施,可通过文字、电化、艺术等方式[3]:文字宣教包括传单、标语、图书、画册、各种报刊等,范围广泛,效果持久;电化宣教有录像、电影、幻灯等,形象逼真,通俗易懂;艺术宣教包括歌舞、说唱、戏剧、小品、诗歌、散文、故事、小说等,生动活泼。此外还可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学校讲课的方式进行。
2.3 注意事项 (1)口腔健康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易受成人言行的影响,往往以成人言行为准则,做事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对他们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要肯定与鼓励;中学生自尊心强,对别人的评价敏感,应鼓励和诱导,防止粗暴批评后使他们失去信心与自身口腔健康的责任感,且中学生开始喜欢独立思考,爱美心理明显增强,可以从文明与健康美学的角度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增强其主动参与的意识。(2)学校的健康教育要与口腔预防保健人员密切配合。学校不仅要把口腔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范围,而且要利用学生在校的时间,开展一定的防治活动。这时需要口腔预防保健人员的配合,协助选用有效的口腔预防保健措施,如窝沟封闭、氟化物的应用,同时提供口腔预防保健方面最新的科学信息,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口腔健康。
3 结论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必然会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4.
关键词 龋病 口腔卫生习惯 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82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两所中学高考体检学生1609人,年龄18岁,其中藏族836人,汉族773人。研究方法,采用全国口腔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及方法,调研人员2名,均为口腔执业医师,在自然光线结合口内光学镜进行检查。
调查结果
龋病患病情况,见表1。
讨 论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龋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病程进展缓慢,在一般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不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甚大:龋洞未及时修复,病变进一步向深层发展,可以感染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组织,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和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疾病,剧烈的疼痛和组织破坏,严重影响全身健康;牙体硬组织的进行性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冠,导致牙齿丧失,甚至牙列的缺损和缺失,不仅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而且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当这种破坏发生在童年时期,还可影响儿童的牙颌系统的发育,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
另外,龋病及其并发疾病,如坏死的牙髓、各型根尖周炎和牙髓,牙周联合病均可成为病灶,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远隔脏器的病灶感染。龋病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牙齿表面一些不易得到清洁,细菌、食物残屑易于滞留的场所,菌斑积聚较多,容易导致龋病的发生,这些部位就是龋病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牙齿的窝沟是牙齿发育和矿化过程中遗留的一种缺陷,也是龋病的首要发病部位,牙齿的邻接面是仅次于窝沟的龋病好发部位,一般因邻面接触面磨损或牙间萎缩导致食物嵌塞所致。牙颈部是釉质与牙本质的交界部位,即利于滞留食物和细菌,也是牙体组织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釉质与牙骨质未接触,牙本质直接外露时更容易发生龋坏。
为加强我县口腔知识宣教及开展恒磨牙窝沟封闭。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我县青少年恒牙龋病发病率较大城市较低,但也不容乐观。2010年中西部地区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开展,对我县龋病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因我县的地理位置及民族饮食习惯的特殊性,问卷调查显示龋病与每日刷牙次数及刷牙时间相关性不大。藏族学生饮食结构较粗,患龋率低,汉族学生细食物较多,患龋率高。且龋病患牙充填率低,窝沟封闭知识及方法知晓率低。因此,加强口腔卫生宣教,降低龋病患病率,提高中小学生龋病充填率,重视恒磨牙窝沟封闭,是预防龋病重要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