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探讨
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育质量对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密切相关。学前教育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甚至是整个教育的质量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比较大,这与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有着很大关系。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1)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对于农村教育方面,我国在经济方面的投入是逐年增长的,尽管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支持给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学前教育方面我国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所以总有些偏僻地区的教育环境是非常落后的,学前教育甚至直接被忽视,硬件设施的不完善,没有物质基础的农村教育很难再涉及到“学前教育”那就更别谈发展了。师资力量的匮乏也是一大问题,留在偏僻地区教学的年轻的教师并不多,而对当地的教育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精神需求,都让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2)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的质量理所当然的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上面分析农村学前教育的环境并不尽人意,所以在教育质量方面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整个的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发展,不管是知识基础还是心理铺垫都是要在教育目的中表现出来的。农村教育并没有这样一直专门负责学前教育的专业队伍,有的老师直接负责整个学校的全部教学过程,实属不易。当然,就算一个老师再怎么优秀,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如此长的战线,谁又能保证教学质量呢?
(3)学前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地位。孩子的学习不只是个人的事,更是一个家庭的事,对于很多父辈而言,“学前教育”他们并没有经历过,自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这是我国农村教育历史遗留下的恶性循环。作为家长,强调“知识改变命运”,而忽视心理的承受能力,大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味道。可见,学前教育在整个农村教育中并有得到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国的农村教育想要有所突破,实属一件不易之事啊!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思考
1.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增加投入
政府与社会各界要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国家要逐渐实行义务的、免费的学前教育。目前,学前教育虽然是非义务教育,但仍是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一项教育事业,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减轻财政压力,国家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但在农村,由人口居住分散且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农村民办私立幼儿园获利不大,因此,单纯依靠公民个人来举办农村正规幼儿园的可能性极小。民办私立幼儿园按成本核定收费价格,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言,很多人是难以独自承担的,这势必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不断巩固并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比例和规模,增加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机会;鼓励学校和公民个人创建幼儿园,多渠道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2.增加幼儿园数量,改善幼教师资
鼓励学校和个人创建幼儿园或幼儿班,增加适龄儿童的入园率。对现有资源要充分利用,如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和其他可用资源,鼓励中心村独自办园、邻近村联合办园,或在村小学设立幼儿园或幼儿班,以方便广大适龄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政府要放开政策,对符合条件并愿意到乡镇、农村去创办幼儿园的投资者,及时予以审批,免费办理各项手续并指导办园。同时,及时监管私立幼儿园的办园情况。对公办和私立幼儿园要一视同仁,尽可能地创造宽松的环境;及时奖励、宣传和表彰,努力形成公办和私立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此外,还要提高幼儿教师待遇,严格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工资待遇,不断改善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对农村贫困、偏远地区教师适当发放补助,解决幼儿教师退休养老问题。在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短缺的情况下,对这些在岗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应鼓励城镇师资力量较强的幼儿园派出部分教师到农村幼儿园支教或传授经验,送教上门,进行现场指导,交流经验,并针对农村幼儿园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教学意见和建议。农村幼儿园的园长、教师也可定期、不定期地到城镇示范园跟班学习,全面了解示范园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方法。
3.改善家教环境,拓宽沟通渠道
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和教育环境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点。单纯依靠家庭自觉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或其他职能部门,加强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理念和认识。主要宣传正确育儿理念,帮助家长或其他抚养人掌握教育方法和沟通技巧,鼓励家长或其他抚养人送孩子到幼教机构进行系统的学前教育。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甘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66-02
一、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视野中的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延伸战略的主攻方向。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提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学前教育在个体人的自然生命的基础上,开始着手赋予个体人以文化生命,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奠基”作用,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乃至其社会化、文化化进程的影响持久而深刻。
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学前教育的漠视以及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现代学校教育中奉行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等功利固结的教育价值追求,我国的学前教育一直以来并未列入国民基础教育序列。在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中,仅有1.3%左右用于学前教育,这其中大部分还流向了城市幼儿园。长期以来,没有了体制支持的学前教育一度成为一部分城市儿童和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儿童独享的特权,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相当薄弱,而地处西北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尤为落后。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幼教事业特别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
研究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主要因为甘肃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有回、藏、东乡、裕固、蒙古、哈萨克、保安、撒拉、满、土、维吾尔等44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甘肃总人口的10%。研究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不但有助于整体把握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认识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向及基本策略;而且通过对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学前教育现状的个案研究,可以具体呈现甘肃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境,深入剖析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甘肃乃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路径及策略,为推动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学术资料和理论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路向的设计,要求加强对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纲要》的颁布,对处于弱势地区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而言,与其说是一种政策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因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历史欠账多、文化负累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突出。
另外,当前关于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关资料及成果极少。这大概受制约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历史欠账多,研究者的自发性、随境性,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教育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等因素,限制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同时,研究过程中文本性研究居多,田野的方法很少;质性研究较多,量化研究较少;研究能认识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考不缜密;研究视角雷同,研究眼界不够开阔也是一个制约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向纵深挺进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及其学前教育需求消失了;为数不多的研究,也没有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系统地置于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生活中不断的对话、交融甚至存在着博弈与冲突这个独特的大背景下去观照,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复杂性缺乏理性的反思和行动研究,不能很好地建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完整地反映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真正面貌。所以,甘肃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仍是一块处女地,对该地区学前教育进行系统的探索与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二、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的重要价值
对基于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交融、博弈场域中的甘肃民族地区之学前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可丰富和拓宽人类学、教育学学科领域;基于田野基础上的研究,其生成的数据、理论成果乃至行动研究方法等,可作为我国政府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少数民族原有文化教育传统的尊重,基于田野基础上对民族地区民族儿童、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家长之学前教育需求的理解与发展愿景之勾画,对于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各民族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对促进民族地区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由于地域、文化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山区、牧区,适龄民族幼儿入园率大大低于全国乃至甘肃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儿童“入园难”、“入园贵”,民族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民族文化氛围缺失,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幼教机构管理水平滞后、师资水平较差等问题非常突出。我国一些教育实践研究表明,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及教育质量,与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与教育质量成正相关。所以,研究和发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 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化、文化化进程,影响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关系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重的是,研究对于制定科学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教育文化具有战略意义。
三、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首先,对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可以以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为基石,以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问题的客观存在,对甘肃少数民族的分布及文化风土、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图景、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等进行叙事性勾勒为基础,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揭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要对甘肃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发展之阻抗性因素进行归因。这种研究要基于田野,走向民间,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制度原因、经济文化原因、民族地区教育当事人之教育观念、民族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制约等方面的原因进行细致梳理与整合;要加强对该地区民族儿童家长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态度、对子女的入园类型意向、对子女教育的期望,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儿童家长对子女接受有本民族文化特点的学前教育的态度调查,加强民族地区、民族社区、教育当事人对民族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诉求及其合理需求的重视。
最后,研究要落实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方面。主要就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观念革新、政府学前教育制度的优化方面,如何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做到兼顾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如何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各方物质支持;如何规范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师资、管理支持,加强家园合作,利用地方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呈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管理队伍及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等方面,设计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路径与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建议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的70%左右。但是由于经济、交通等等许多的原因,农村的教育条件虽然比过去进步了许多。但是仍然算是比较落后的。我国普及九年业务教育,给小学、初中带来了便易。但是农村的学前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给广大的农村儿童,一个质量高的早起教育,农村的学前教育问题还是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意义
幼儿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可以说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标志。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是农村教育体制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息息相关。如果学年教育工作不好。那么必然会影响到以后的教育。研究表明,幼儿在进入到小学之前,在对于知识的掌握、良好习惯的养成、社会能力的适应水平以及个性形成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个虽然使得城乡儿童之间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是他们的起点却是非常不平等的。这样的不平等会一直影响到以后他们的学生生活。所以,与城镇地区相比之下,农村的辍学率就比较高,但是,长期以来,农村的学前教育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这也就成为教育体系当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在构建教育体系的时候,应该具有全局性。要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状况相比还是欠发达的,文化与教育同城市相比是比较落后的,也就导致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学前教育在农村的实施还是延续了以上世纪80年代末“学前班”的形式开展幼儿教育。但是由于农村幼儿园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农村教育者主观意识的影响,也就导致了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整体影响,导致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危害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具体问题体现如下:
第一,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简陋。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的幼儿园的园舍十分简陋,大都是以“家庭自建式”的幼儿园园舍为主,办园人主要选取租用居民的老式的自建住宅,是因为现在农村都实行“城镇化”而很多老式的自建住宅闲置,房东便低价外租,幼儿园园主出于节省成本的原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农村幼儿园都是以“家庭自建式”开办的,十分不符合我国办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因此,幼儿园不能为幼儿创造必要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就阻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以及最基本的智力与行为能力的开发。
第二,农村幼儿园的教学组织管理不严格,教师授课单一化。首先,农村的幼儿园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课堂的讲课方法都是简单的教幼儿写字、简单的加减法。跟们没有完成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主题式的教学新方案,依旧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机械式的讲、念、做,学生机械式的听、读看,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儿童在幼儿园中失去了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由活泼性格,都是同意的“双手背后”式的课堂标准,必须要听老师的安排,儿童自己的智力开发与行为发展被限制。此外,由于农村幼儿园的资金匮乏,以及师资力量的质量低下,幼儿园面积小等原因,导致了幼儿们无法获得新鲜的教育信息和帮助成长的儿童娱乐设施。比如在农村幼儿园中,游戏器械、学习用具以及体育设施,都是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东西,并且,不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玩具,基本上都是大伙共享某一个游戏器械和体育设施等,因此,农村幼儿园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治理水平的开发。
三、 试分析解决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几点建议
俗话说,“穷不能穷教育”,所以,要想使农村儿童快乐活泼地成长,就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目前,我国在大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同时,必须要社会儿童学前教育的改革,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农村的孩子们一样能够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故本文试分析解决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首先,提高各级部分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认识,改善现有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还是实行政府的统一领导,由地方负责进行分级管理,并交由各级部分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所以,加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变的尤为重要,提高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以及针对学前教育的责任制管理变的尤为关键。
其次,加大学前教育的投资,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停滞不前的关键因素是学前教育的资金匮乏,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另外,学前教育大部分是由个人承办的盈利性机构。因此,政府部分应该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加大力度。就目前来看,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资相比发达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资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果政府能够制定相关的投资计划,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制定相关的收费政策,不仅能够规范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让更多家庭中的儿童和乡村儿童享受幼儿教育给儿童带来的快乐,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如果政府能够给农村幼儿教师提供相应的补助和一些政府组织的幼儿教师培训,这样的话对儿童智力水平的开发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可见,给学前教育多投资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学前教育。当下的农村学前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教育发展轨迹,以认知和算数等课程为主,而脱离了农村儿童的幼儿本性。因此,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者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结合农村自由的办学特点和办学条件,创办具有农村特色的农村儿童学前教育。比如,安排的课程符合农村儿童的生活实际特点,利用农家院、庄稼地等农村自由特点,培养儿童对农产品的认知,使其在生活正学会学习等。(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双河乡学前教育现状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利.2000
【关键词】学前教育 师资 问题 对策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教育形式单调
学前教育工作者缺乏合适的理论指导。学前教育有其特殊性,必然不能完全照搬中小学教育模式,片面地强调艺术技能,忽略文化素养。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现象:一些幼儿教师能歌善舞、能写能画,但是缺乏应有的教育技能;一些学校至今还是模仿式教育、“填鸭式”教育;老师会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完全不遵循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把习惯养成和品格塑造纳入教学范围;有些学校即使在教学中使用了相应的书籍,但由于缺乏相关培训,授课形式单一化,不能正确处理各类教育问题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形势的发展与需要的更新,也日益显现出了一系列问题。
2.师资水平比较低
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毕业于幼儿师范,像本科、硕士之类的比较少,即使有,也很少愿意投身幼师行业中,幼师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工作时间紧、强度大,根本没有时间进修学习。由于学历水平低,自学能力和意识相对也不足,接受新理论、新观点的能力相较慢,不能充分把握其中的实质,在参考别的教育教学方式时,难以全面理解和领会,工作方法和方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3. 幼师的数量比较少,城乡比例失调
就我国目前幼师队伍的现状而言,主要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幼师从业人数少,整体素质略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受学前教育,而幼师人才的培养则往往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现有师资力量已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二是当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出现了城乡结构失衡,民办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历水平也比较低下,缺乏培训科研的机会等
二、推进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1. 更新观念,完善管理
首先要建立平等、尊重、合作的人际关系,增强所有教师的团队意识。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个人的发展方向,并要求教师在追求自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对组织、对幼儿园的关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真正把幼儿教育和个人人生价值统一起来,在学生成长进步中完成光荣使命。要经常性地换位思考,尝试从家长们的角度去看待教师工作,正视家长的信任和期望。如果一个幼师能意识到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把家长的期盼和重托转换为自身工作的热情和动力,那么他距离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已经不远了。此外,学校和其他群体也要关心幼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积极为幼师个人成长搭建平台,帮助他们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被尊重感和存在感,这样他们才能更自信、更骄傲地在这个职业中奉献自己。
2.充分发挥中高师职能,构建多元化幼教师资宏观培养模式
目前, 我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主要由中等师范学校来完成,整个培养周期一般在三年到五年之间。职后培训中,一些幼师为了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了师资力量、理论教育水平更高的高等师范院校,高等师范院校也因此在幼师职业培训工作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中等师范学校一起肩负起幼儿教育的未来。不同于职前教育,职后教育者往往是具有一定学前教育实践经验的幼师。因此,在培训内容、培训要点上,职后教育应该更加侧重对新思想、新方法的引导,通过对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革新幼师教育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拓展培训载体,充分借助互联网资源,打破培训的地域性、时间性限制,让幼师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此外,国家也应注重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鼓励男同学投入到幼教事业中来,解决男幼师缺乏的问题。
3.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优化
(1)探索新机制,引导幼师教育均衡发展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过去,由于城市学校条件好、待遇高,一些优秀农村教师纷纷向城市不可逆地流动,形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于幼师队伍管理,可以尝试借鉴现有的教师城乡轮岗制度,通过提高边远地区、基层单位津贴补助等形式,提升优秀教师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积极性,使教育均衡发展。
(2)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
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但受资金、土地、师资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还跟不上学前教学需求。为此,我们可以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幼儿园办学资质、教学场地、资金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在师资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导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缓解“入园难”问题。
三、结语
俗语讲,“三岁看老”。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本着对民族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有利于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为幼师教育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持,促使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媛.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在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要如何有效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话题。农村学前教育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学前教育的发展步伐远不及城市。如何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步伐,成为了教育的重难点,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笔者通过对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有所作用。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与策略
学前教育是一个孩子进入学习阶段的重要过程,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学前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逐渐被冷漠,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由于农村的学前教育基础设备较差、师资力量薄弱,要怎样才能有效加快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步伐,本文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1普遍存在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1.1经济条件匮乏,办园不达标:
近年来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一些农村的经济仍很落后,不仅影响学龄前儿童参加学前教育,还导致学前教育的费用减少。有些幼儿园教学设施设备缺乏,不利于学龄前儿童教学的正常开展,也不符合正规办园的标准。由于办学经费的限制,很多娱乐设施或校园设施都没有重新修建,这些设施对儿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1.2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流动率较大:
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幼师学历水平平均较低,大部分是初高中学历,会对幼师队伍的专业性有所影响,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发展条件优越的城市更加吸引优秀师资的流入,而农村幼儿园大多是民办性质,自身经济实力本来就很有限,无法给幼师提供像城市地区幼师一样的待遇和福利,薪资待遇不高,幼师的保障欠缺,导致农村地区的幼师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教学态度上产生偏差,进而农村幼师的流动率就会增加,最终影响正常办学。
1.3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以中专和高中为主,且半数以上没有任职资格证书:
据调查,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仍以中专及高中学历为主,占总数的56.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33.6%,初中以下学历的占10.1%。52.88%的园长和教师没有取得任职资格证书。辽宁省早在“十五”期间就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了教师教育工程之中,可时至今日仍有近40%的农村幼儿教师未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究其原因,一是部分管理者及农村幼儿园办园者往往只关注幼儿园显性的硬件投入,忽视幼儿园发展所必须的队伍建设,农村民办幼儿园在这方面问题更为突出;二是由于资金有限,很多幼儿园都是一名教师包一个班级,从早带到晚,根本抽不出身来参加培训、学习;三是队伍不稳定,去年给在岗的培训了,今年又换了人。
2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策略
2.1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
各级政府务必要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无论是农村幼儿园的数量,还是建园条件上都要严格把控好。建设新农村是我国近几年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在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将农村学前教育归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县、乡、村的学前教育网络服务体系,改善学前教育环境以及农村幼儿园环境,配备好幼儿园的中保教、玩具等硬件设施。通过政府的投入,逐渐为农村孩子创造出与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环境。农村学前教育应该是以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最终目标,严格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遵循幼儿园教育准则,将游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加强幼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幼师的职业素养:
将幼师纳入管理的体系内,如中小学教师一样,贯彻落实幼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所有任职农村幼儿教师严格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只有取得教师资格,才有机会成为农村幼儿园幼师。政府部门应该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的最低收入,统计每一个农村区域幼师的数量,保障所在区域的幼师能够取得保障工资,同时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五险一金制度,让幼师在任职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农村幼儿园还应该在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中进行改革,深化园内设施改革,保证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建立幼儿园各类规章制度,尽量去做到零安全隐患。加强农村有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尽量从正规的大中专院校招募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来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加强对现有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2.3合理规划和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首先,在适龄人口比较集中,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乡(镇)至少建设一所标准化的中心幼儿园。一是满足乡(镇)政府所在地居民以及周边村民送子女入园的需求;二是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所辖地区各类幼儿园进行管理、指导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以弥补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力量的不足。其次,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和其他可用资源,鼓励中心村独自办园,邻近村联合办园,或在村小学设立幼儿园(班),以方便广大适龄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因为教育既要考虑效益,更要体现“育人为本”,幼儿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较差,对家长的情感依赖较强,无论从科学育儿的角度,还是从保护幼儿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出发,都更适合让其就近入园,而不应让他们像中小学生那样长途跋涉到乡(镇)入园或长期寄宿。第三,在部分比较偏远、贫困、适龄幼儿较少的乡村,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村公共场所设立幼儿及其家长的活动室,由乡(镇)中心幼儿园组织教师或志愿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巡回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同时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
3结语
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工作的重心,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提高孩子均等受教育的权利,是公正教育的关键。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学前教育的发展严重受到制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创新教育手段,完善教育目标,期待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塔娜 单位: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王向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5,03:4.
[2]夏蔚.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3.
相关热搜: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一、引言
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始于陈鹤琴在南京创立的鼓楼幼儿园。学前教育主要指儿童从0岁直到小学入学前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儿童的感官、言语、秩序、阅读能力、心理发展和情感等。随着心理学及儿童教育学科的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可。学者们大量的研究也显示出了学前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成长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目前在我国4个阶段的教育中,唯独缺少学前教育的立法,最早开始重视学前教育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在党代会上提出学前教育问题。随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学前教育被作为今后十年教育发展任务之一。教育部及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然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而农业技术手段的改进,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些农民工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的研究热点。
二、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的现状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大量人口的迁徙。农村富余劳动力成批地涌入城市,他们的后代要么继续留在家乡,由祖辈或者叔辈代为照顾,成为留守儿童,要么随父母进入城市,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借读。现从这两方面分别来分析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
很多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由于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只能将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乡,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看管。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比例相当大。孩子的监管人多数只是保证了孩子的穿衣、吃饭,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太关注。即使祖辈想辅导孩子的学习,很多农村的老人文化水平低,不知道该如何辅导,缺乏方法,多数是采取放任型的管理。
(二)随父母在城市借读儿童
还有一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民,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在城市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的孩子无法进入公立幼儿园,很多私立幼儿园高昂的学费也让他们望而却步。他们只能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打工子弟学校,大多数随父母进城的儿童都就读于无办学资质的幼儿园。
三、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量人口的有目的的迁徙,使人口过于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劳动需求密集的大城市。使本就紧张的当地学前教育出现更大的竞争,入园难、入园贵成为不可避免的常态。虽然学前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阶段的教育在我国并未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这就使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的实现难上加难。
(一)相关立法、制度不健全
学前教育未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学前教育的年限也受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出很大不同。教育部又很少有关学前教育的立法来保障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儿童能否接受学前教育全靠家长个人意志决定,农民工家庭的很多儿童,由于其父母的思想观念、家庭经济等因素被剥夺了入学的机会。
(二)教学质量不高
在查阅相关文献及笔者的调查走访中发现,不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随打工父母进城的儿童,所能接受到的学前教育的质量都不高。留守的儿童由于农村教学条件差,无人监管等难以接受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而随父母到城市的儿童,由于其父母难以达到公办园较高门槛的要求,多数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以下是这类幼儿园共同存在的问题:
1.配套设施不齐全。
学前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一样,表现出了较明显的“马太效应”。少量的公办园获得了政府大量的财政补贴,而为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提供入园机会的大量的民办园得到很少部分的财政支持,甚至是无照经营,随时有被取缔的危险。这些民办园多数是私人经营的,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缺乏,有的甚至连儿童基本的活动场所都难以满足。
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幼师专业毕业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都愿意到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当前留在农村任教的幼儿教师普遍学历不高,并且多数年龄较大,主要是凭借自己的摸索获得的教学经验。他们很多长时间在偏远的山区,不能接受较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加之长期得不到技能的培训,往往将学前教育视为是对幼儿的看管,或极端地将其小学化,失去了学前教育的宗旨。而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其办学经费有限,请不起好的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也不愿意到这类幼儿园任教。
3.教学方式、方法不科学。
在为农民工子弟提供教育的幼儿园中,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导致教学方式、方法不科学。这类学校表现出两个极端,要么是过于“放任型”,只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看护的场所,比较重视幼儿的人身安全,而忽视了知识的教授、性格的养成及个性的培养;要么是超前“小学化”的教育,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他们将幼儿大量的时间用来背诵古诗、学习算数,使这些幼儿在小学入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为本园的招生增加筹码,这就剥夺了幼儿玩的天性,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过早地接触了应试教育的思想,难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家长配合不到位
外出务工的农民为了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了打工挣钱上,对孩子的学前教育重视不够。认为小孩子还小,没必要到幼儿园学习,将他们交给在家务农的长辈,保证他们的安全即可。因此,相当多的幼儿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四、改善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学前教育法规、加大对农民工家庭学前儿童的关注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这些进城务工的人员,他们为流入地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当地政府有责任为他们的后代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教育部应该尽快完善学前教育相关的法规,尤其是针对农民工家庭的儿童要更加关注。如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建立教育基金个人账户,使教育经费得到高效的利用,真正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减轻农民工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
(二)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加大扶持力度
在外流人口较多的农村地区,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投入,建立一些条件较好的公办园,并将高校招收的免费师范生分配到这些地区进行支教,实行寄宿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城市郊区及“城中村”,农民工聚居地区,鼓励多种经营模式的幼儿教育机构的建立,对无资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不能一刀切地取缔,要对有稳定生源,并有一定发展规模的幼儿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办园标准,为其提供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民办园走向正轨。取消公办园户籍制度的限制,取消公办园成为某些特权阶层的专有福利,让纳税人出资举办的公办园,真正为纳税人服务,建立公开、透明的招生规则,规范招生行为,解决“入园贵”“入园难”的顽疾。
(三)改善农民工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态度
关键词:农村;学前儿童;教育
2010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力提升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足以说明发展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当前农村地区学前儿童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山区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地区学前儿童教育不受重视,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在偏远的山区农村地区,由于长期以来信息的封闭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地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往往出现的现象是,到了入园年龄的儿童还在家里帮着做家事或者被打工的父母接到身边自己看管,等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才被送去直接上小学,这种现象在大多数农村都能看到。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不重视学前教育。他们认为幼儿园里根本就不能学到实际的知识,而且花费又大,还不如直接送孩子上小学,这样既能省钱又还放心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专项经费较少,并且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不够公开透明,许多该用新建幼儿园的经费都严重缩水。
2、农村地区办园条件差,家庭教育条件落后。在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教育资金不足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差以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设施不足。农村地区不少幼儿园是家庭式幼儿园,这些设在农户家里的幼儿园普遍缺乏室外活动场所和大型的活动设备,室内的狭小的空间结构和简陋的设施也很难满足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并且这些农村幼儿园大多的园舍建筑都不达标,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条件也很落后。农村幼儿很少有有自己的玩具和课外读物,他们拥有的教育资源极为匮乏,与城市幼儿有着较大的差距,他们不像城市里的孩子每天都在益智玩具或者是益智图书里。
3、幼儿园数量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目前东部拥有乡镇中心园的乡镇约占75%以上,但中西部22个省(区)约有一半的乡镇没有中心园。村幼儿园的数量也只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0%,也就是说90%的行政村没有幼儿园,那里的孩子们几乎无园可入。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加大着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特别是近几年,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相关政策的执行不到位,教育经费出现了严重的缩水,直接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幼儿园数量不足。再者,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农村儿童较为分散,幼儿园一般只建在乡镇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并且往往只有一所。一个大片区的儿童全都只能集中一所幼儿园上学,幼儿园的数量肯定会出现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农村的幼儿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合格的幼儿教师数量少。由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劳动待遇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工资低、又没有保障,再者偏远的山区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及城市,很多从专门幼儿师范院校毕业的幼师都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而那些水平较低的幼教工作者宁愿城市里开办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培训中心等也不愿到农村当老师,山区的幼儿教师大多是从小学分流的教师中或者是当地的初、高中毕业生中聘用。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幼师力量薄、人员缺乏,也是为什么现在在农村出现了业余幼师的原因。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
4、幼儿园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式不当。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落后、教育资金不足,很多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无法引进和使用,这就使得幼儿园里的教育内容不及城市里的丰富。农村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明显的小学化倾向,他们主要的教育内容是算术,语文等书面化的知识,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这些方面并没有涉及很多。他们也不会教孩子们学会观察事物,不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接触他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幼儿园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记住而不是学会思考。这和城市的教育内容相比,显得很单调乏味。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中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方式不当。由于农村地区教师素质大多不合格,并且通常一个班上幼儿较多,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而且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来施教。教师往往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让他们按照自己已有的方法思考问题,剥夺了儿童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自由。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伤害儿童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对策思考
1、转变农村地区家长观念,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大部分的农村贫困地区,虽然很多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学习,但是家长对学前教育不太重视,当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就会不忍心看着孩子哭闹,无奈之下就会把孩子接回家过几天再送去幼儿园。这种现象是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政府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山区的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重要性。
2、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严惩贪污教育资金的行为。国家拨下来用于支持学前教育的资金很充足,可是为什么到了要用钱的时候却拿不出来呢?国家和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不惜一切手段严厉打击和制止有关人员的不法行为。设立专门的教育资金监管局、实行教育资金公开化,让人民来监管教育资金的动向,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3、兴建适量的幼儿园,引进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山区幼儿园数量不足的问题,最理所当然的办法就是兴建一定数量的幼儿园,目前大约有2/3的农村幼儿还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按照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为基数来估算,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至少需要布局建设几十万个农村幼儿园。把幼儿园数量的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应该把目光投向一个更加有深度的问题上了,那就是幼儿园的师资问题,山区的幼儿园大多都存在师资力量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引进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除了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之外,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改善教师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来吸引他们。除此之外,交通的改善也可以吸引高素质教师的到来。因为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教书的原因就是因为农村的交通状况不好,出行不方便。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1] 谢红.浅谈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视界.2012(10)
[2] 孟莉,董明.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教学;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275-01
引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越来越高,新时代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社会经验,而且应该具有积极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教育部门应该从幼儿阶段抓起,注重幼儿这些方面的培养,塑造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让他们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受教育体制的约束,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教学的现状还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目前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将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重点,也深刻意识到幼儿学前教育的关键,这对于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也有很多家长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没有提起重视。其实孩子在幼儿阶段对于任何事物都是十分好奇的,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也最强,教师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行为和人格的培养。
(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领导机构与计划的保障
近些年,政府开始实行精简机构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地区教育部门的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认识到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学前教育发展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实行幼儿学前教育,这就使得当地学前教育政策出现一片空白,严重阻碍了当地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发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1]。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则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四)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尽管目前很多的地方都开始实行幼儿教育阶段的规范化管理,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待遇更加优厚。但是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幼儿教师知识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不强的特点。对于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教师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培训,更新他们的观念,让教师的思想和教学理念适应孩子的发展需要。从而对幼儿教育的更新和进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与小学教师差距还是很大,不利于幼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去。
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
各级教育部门首先从思想上转变对幼儿学前教育的认识,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政策,将幼儿教育作为工作中的重点。根据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制定战略目标,要始终坚持素质培养和人格培养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借鉴发达国家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将幼儿教育长久发展下去。
(二)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在积极研究幼儿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让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真正实现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管理者要通过完善幼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幼儿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让他们在日常的研究中不断取得更大的成果。政府要加大对幼儿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做好幼儿教育的后勤保障工作,促进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对幼儿教师的招聘要求进行改进,鼓励幼儿教师进行再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要对幼儿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进行提升,要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师的思想观念,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增强学前教育的整体实力,快速促进幼儿学前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积极稳妥地进行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与服务机构[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提升,这时就可以将社区作为依托,依靠基层群众的力量,因地制宜,从而创造有利的条件,分配好工作人员,大力发展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要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更多幼儿学前教育的需求和发展。
三、如何做好幼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要对孩子的生物钟进行及时调整
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和教师就要对孩子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督促孩子在空余时间内补充睡眠,早睡早起,要严格执行孩子的午休睡眠时间,这样可以保证孩子在下午的学习中保持充沛的精力,通过家长和教师的不断沟通和努力,早日将孩子的生物钟调整过来。
(二)激发孩子对校园的向往之情
通常,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单纯而复杂的,现在的孩子都十分聪明,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孩子肯定会对新事物产生一种期待,但是周围人对小学生活的谈论,也会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这时家长和教师就要学会鼓励孩子,将小学校园中的美好灌输给孩子,要带领孩子选择新文具、新书包,要告诉孩子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要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进行合理规划,要多带孩子去小学校园转转,提前让孩子感受下小学校园的环境氛围。
(三)加强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在学习上光知道玩,在生活上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很多孩子不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带,不会自己上厕所。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在害孩子,孩子始终会脱离父母的庇护,独自成长。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要在生活细节中要求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孩子过于溺爱,要多组织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活动,要孩子能在校园生活中学会自主处理一些事情,想要孩子成才,就必须要经历这些过程,要从根本上对孩子做出要求。
(四)培养孩子在校园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已经熟悉了身边的小伙伴,但是在步入小学校园后,任何事物都是陌生的,这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孩子如果不能尽快融入和适应这个新的集体,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家长和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提起高度重视,要时刻对孩子讲述与人相处之道,要多对孩子说一些社交道理,尤其是对于那些爱与同学发生矛盾的孩子,要不断督促孩子与新同学和睦相处,不要为了一些小事就斤斤计较。同时,老师也要通过开展一些游戏,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0 前言
目前,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尽管数量很多,但以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整体为研究对象的不多,所以难免带有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基于“问题意识”,试图提出一定改进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1 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标准
1.1 问题
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试点的启动和奥鹏中心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成效也十分显著。然而关于试点过程中的教学质量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质疑”,远程教育在教学质量上存在着严重问题。作为开展远程教育教学试点的68所高校,在进行远程远程教育教学的初期,对自己网络学院的定位就不明确,各高校在校外设立的学习中心,条件也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各不相同,致使远程教育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
1.2 建议
(1)课程设置:①发展电子学习课程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程开发要与院校的整体战略目标和质量提升相统一;②电子学习课程要对课程学习对象有明确的了解和界定,必须考虑学习群体的特征;③要培养称职的设计、管理、运行、评估人员,包括课程管理者、教材编辑、导学教师、技术指导者和质量管理人;④要为学习者预先提供有关学习电子学习课程的相关信息,要他们了解电子学习的特点,为进入电子学习的学习状态做准备。
(2)教学方法:①电子学习课程目标符合相关的专业教学方法的目标;②电子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应体现在课程中;③课程结构应容纳多样化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方式;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电子学习课程的主要特征,这种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促进;⑤电子学习课程内容与课程大纲和测评体系相统一;⑥对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及使用第三者内容等方面设定基本原则,要明确最低标准;⑦对教材定期审定,以确保它们能够始终符合课程目标和标准要求;⑧对学生作业要及时反馈,对学生问题要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⑨学习目标、学生作业和学生测评的关系应遵循一种连贯性,形成统一的框架结构;⑩测评的依据是相应的专业标准,要对实现目标有效力。
(3)基金筹划:①在发展电子学习的过程中,院校提供的资源(包括资金、软件与硬件)应符合课程设计的目标;②课程的运作、发展与资金应把握一种平衡,特别是对课程中包含的电子学习比率要做到合情合理。
(4)技术设施:①选择技术应注重技术对教学法的实用性,要从学习者和教学人员两个方面考虑;②设计电子学习应有信息技术策略,对近期使用的技术要加以描述,同时对维修和未来技术发展要有所考虑;③对技术传输系统的可靠性要给予控制,要有文字记录。软硬件服务防议要到位,从而保证运行的可靠度;④电子学习传输要采纳从最佳实践中总结的建议,充分重视科学性和可用性;⑤采用的技术应保证对内容和未来的再利用,要支持内容与信息的可持续研发。
(5)组织结构:①院校能够通过现有运行的必要基础设施支持课程提供;②院校能够对参与设计和管理课程人员的能力进行开发,并发展相应人员进修策略,特别是要重视那些参与电子学习课程开发人员的能力培养;③院校制定的有关实施电子学习课程的工作程序要非常明确,以便使所有参与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一目了然;④院校要对一门课程进行连续的质量评估,以便使课程得到改进;⑤院校要重视学员的投诉,特别是对学员提出的有关电子学习课程中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
2 教学过程监控
2.1 问题
目前,远程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学员们关心最多的往往是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而对学习过程质量如何并不在意。笔者认为,对成人在职教育,终结性考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教学过程。因为远程学习者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质量控制上不能简单采用传统教育中以终端结果为准的办法,应当把过程质量和课程终考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向过程质量倾刹。
2.2 建议
(1)入学测试: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虽然属于开放教育范畴,但它却不同于自学考试等形式,入学测试是必要的。可能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高校为了广揽生源,从中获得丰厚经济收益,以“开放”为由,放松了入学测试环节,使入学测试完全流于形式。远程教育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它的最大优势是学习过程中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从现在参加成人远程教育教学的学习者看,很大一部分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并不理解,始终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也比较缺乏,对远程教育教学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适应。因此,加强学前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前教育和培训,让有意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对象明确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优势和基本学习程序,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有关网络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然后进行相应内容的考试。考试过程严格把关,不放松要求,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网络学院学习。
(2)改进、完善在线作业系统: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国网络课程的大部分在线作业系统还是停留多为基于某门课程的形式,实现的功能大多是单项选择题的在线作答与提交。现有的可以跨学科的在线作业系统并不成熟,使用功能也十分有限。
(3)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作业评价应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主体得到尊重,使学生更多地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Web Assign中,学生的一份作业可以多次提交。教师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反馈意见;学生也能从教师的反馈中,感受到教师的激励和希望,这有益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关心自身的学业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
(4)提高形成性考核分值比例: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教学过程至关重要。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建议形成性考核成绩作如下调整:平时作业20%,参加课程学习讨论5%,学习笔记5%,实践活动10%(包括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应用课程理论解决问题方案,小论文等),这样形成性考试成绩在终结性成绩中可以占到40%,以后可以逐步提高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