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论范文

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论

第1篇: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25-04

为了适应新形势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1]。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为此,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在地质、采矿、测绘工程专业中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旨在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就是将高年级本科生编入由教师指导的兴趣专长组,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资源工程学院前身为福建煤炭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1年并入龙岩师专成立龙岩学院,至今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为福建省煤炭系统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学院经历了专业初创期、专业建设期,目前已经进入了努力创办省内一定水平的本科发展期。2002年起先后与福煤集团(现为福建能源集团)、福建煤监局签订了的定向培养合同,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式”联合办学、“3+1”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我院采矿工程、测绘工程与地质工程的专业特点出发,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进行了实践与探讨[2]。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导师制起源较早,在14世纪就由英国教育家提出。17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普遍采取这种制度[3]。而美国则是在推行本科生选课制和学分制的同时,把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中,带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世界各国高校中的推广与发展。我国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已广泛使用,是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选配一组学生并在其指导下实施的一种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及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成才计划,采取“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快速成长。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导师制在高校教育、学生管理以及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针对单个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等差异,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其教育的目的性、可执行性强,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均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观,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应具备学习新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手段,在促进学生知识积累与转化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自学与研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把以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变为以方法论为主的教学,摒弃过去填鸭式和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方式,努力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这种教育思想,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互动式、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它坚持了本科生教育中重基础、重根基的优点;其次,它又可通过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为培养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提供了基本条件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能将学生与科研的距离拉近,使其切身感受到生活在一个研究团队中,有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较早地进入科研合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阶段;最后,导师制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导师加强自我学习和再教育,自觉地使知识体系得到更新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及指导水平,起到教学相长和优化师资的作用[5]。

因此,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它是提高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推行因材施教,促使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6]。作为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由于其专业自身的特点,实施和加强导师制,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培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成立专门的导师制指导委员会,明确其职能,积极有序地开展相关日常工作。然而,对于本科生的选拔、导师的配备、学生与导师的协调、相关材料的审核以及对学生科研成果与毕业论文的评定等事项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一)导师的配备

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对导师制的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7]。导师素质是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在导师的选取上必须强化选择环节,注重师资的整体素质,才能引导教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常来说,导师必须品质优良,能为人师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且工作责任心强,还需充足的科研与实验经费。为了确保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要求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才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科研项目的需要,按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择学生[8]。

(二)学生的选拔

学生选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成效。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必须对学生进行选拔。由于大一、大二学生尚处于基础课学习阶段,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甚少,不便于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导师制对学生的选拔,主要是在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在校本科生)中进行。选拔一批成绩优秀,学有余力且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的在校本科生,在修完第四学期课程之后,根据其具体情况(有关功课成绩和个人志愿等)加以选配。原则上一位指导教师指导同一届学生数不超过3位,指导时间为1~2年(第5~8学期)。

(三)培养要求

采用导师制的方式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是引导本科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主要思想。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提高本科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行导师制培养的学生要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地与导师联系,主动地让导师指导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参与导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与学术活动。首先,应精心选择具有创新点的课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其次,在选题之后要进一步明确科研的任务、目标和评判标准;最后,要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在老师指导下,由参与课题的本科生来完成。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实际上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思维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过程,是迸发创新灵感的契机,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切入点,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爱好、特长及能力,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体现了实行素质教育思想的根本要求。

(四)考核办法

导师制的成效如何,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考核办法。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导师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力度,要加强对导师和学生两方的管理与监督,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上有所施,下有所效。导师必须严格把关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每个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的阶段性抽查,定期了解科研项目落实及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参与导师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在项目完成时必须做好结题申请及结题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统一评定成绩,成绩实行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对于指导教师,年终要对其导师制工作做出总体、客观的评价。评价合格者方能来年续聘,否则,取消其导师资格或者促其限期整改。导师与学生考核办法的执行,双管齐下,可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专业兴趣、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激发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使教书育人真正落到实处[9]。

(五)激励措施

导师制的执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其相配套的激励措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无疑需要指导教师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导师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也因人而异,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这种差异又因无法量化而难以衡量,因而一些教师更愿意把时间放在科研上,不愿承担本科生导师相应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学院就必须制定并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与本科生导师制相配套的人事与分配制度。例如,给予导师一定的专项报酬、在政策和经费上适当倾斜、对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奖励,并且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等。建立起健全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对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要实现本科生导师制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还需做到导师与学生共同激励,不断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发挥两者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院按每位学生一定的标准,划拨专项科研经费到项目组,由导师支配用以开展科研活动。学生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院(系)承担全部版面费;学生根据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学术论文,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可以提前申请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期结束以后,若经指导委员会评审合格的学生每人可追加2~3个学分,科研成绩特别优异者,其科研成果可作为评优的参考条件。对于导师应按其所带学生数及学期数补助一定的酬金,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指导本科生方面成绩优异者应给予奖励与支持,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另外,院(系)应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导师或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开拓视野,从而极大地激发两者勇于探索、创新的热情和干劲。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与导师相关利益挂钩的激励措施与评价体系,才能确保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制度真正地执行起来。

三、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经过为期3年的实践探索,我院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和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已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已有13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高年级优秀生达30余人次。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采矿、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及灾害地质学等9个方向中。通过与指导教师的纵、横向科研课题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带领学生到矿山、工程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大量的科研实践。据统计,2009~2011年由导师和优秀本科生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就达6余项,总科研经费近十万元。在导师制下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效果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优秀学生在科研团队中得到锻炼,从而不断激发学生自主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其勤于思考,善于交往。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开发了智力要素,更为可贵的是也促进了学生非智力要素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爱好与兴趣,学会了发散性与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其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继续读研深造或是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具体实践中,导师制实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及其研究方向、学生的积极性,其中导师因素至关重要。所以,在三个专业首次选拔导师时,须重点考察导师的师德及其科研实绩,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师生之间建立起这种关系,使教书与育人得到有机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实现“双赢”。

3.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新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它通过与科研活动的紧密结合,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起到促进作用。我院在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4.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应用高新技术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效果会被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这种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措施也将在本科生培养中被广泛采用。

5.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互动、交互式指导与学习的过程[4,10]。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科学素养,又张扬了学生的开拓精神和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建议与讨论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科研活动、自主性与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而且很好地推动了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各方面创新活动的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各自的爱好、专长和能力,实现了个性的充分发展,体现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但由于不同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在具体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能只局限于功利性效应,因此导师制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要求切不可过高,应做到循序渐进,切不可拔苗助长。

2.应实施真正的学分制,就应当摒弃“假学分制”,全面推行选课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参加到导师的科研中来。因此,学分制、选课制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条件。

3.必须加强对导师以及参与学生的遴选、考核及管理工作;必须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高超的教师队伍,真正使本科生导师制落到实处。

4.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制度及激励机制,同时也应该发挥年轻教师在导师制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发挥和扩大导师制培养模式在全体学生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发掘教学管理潜力,使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该项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相长,可进一步促进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自我教学能力与水平,为这一制度的成功实施提供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面向新世圮宴施科教并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超凡.新建本科院校地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2):112-115.

[3]沈文馥,王泽巍.“团队导师制”教学管理制度探究——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67-70.

[4]夏敏,郑旭明.本科优秀生培养机制的实践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32-34.

[5]张慧典.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7):15-17.

[6]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89.

[7]符水龙.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34-36.

[8]陈晔,徐凌霄.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148-149.

[9]刘刚,刘美多.导师制对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作用[J].鸡西大学学报,2008,8(1):7-9.

[10]刘国礼,佟媛,彭智.预防医学项目——导师制教学及效果评价[J].华夏医学,2004,17(4):611-613.

第2篇:地质学高等教育方法论范文

关键词:物理学习;非智力因素;作用

对人类而言,学习是每个人之所以具有其独特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与生命过程并存.人类认识的一切方面都来源于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学习活动是人们一个长期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物理学是一门人们学习活动中接触较早的自然学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近年来,回避物理学习现象较严重,其原因很多,本文从物理知识结构的角度、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1物理学的涵义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以认识世界的基本属性为对象,研究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1]在浩瀚而又精细的时空中,物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阔.从空间尺度来看,大到约1027m数量级的广袤苍穹,小到约10-15m数量级的微观粒子之间,物理学不仅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内部结构,还从不同的层面上认识物质的各个组成部分;从时间尺度来看,远到约1018s数量级的宇宙年龄,近至约10~25s数量级的粒子寿命之间,物理学不仅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还研究它们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规律.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是在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它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物理学知识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完整图像.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研究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有物理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它与其它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由此产生了生物物理、粒子物理、电子物理等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在生物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航天与空间技术等技术学科领域有物理学的成果和方法的运用.当前高新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现代物理学.物理学推动社会的发展.在探究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的进程中,每次重大突破和发现都引起新方向、新领域的发展.如第一次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是热力学和牛顿力学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是电磁学发展的结果,从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是相对论和量子论发展的结果.物理学是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不竭源泉.物理学拓展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到整个宇宙,有从“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再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认识转变,从“开天地”到“大爆炸”的宇宙演化论,从静态的宇宙到膨胀的宇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物理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赖以建设的基础.甚至过去看似和自然科学无关的政治经济、金融股票等领域,现在也有人用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取得的成就令人赞许.物理学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创造主体———物理学科共同体、特有的科学研究方法、特有的语言符号、丰富的成果以及共享的人类群体,并已经以相对独立的文化———物理文化[2]———存在于人类整体文化之中,同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行动方式.物理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能持之以恒,离不开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参与,物理的学习效果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会更大.

2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总合.[3]一个人认识客观事物越深刻,他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越正确,那么他的智力也就越高,相反则越低.认知能力由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观察能力等要素组成,这些智力要素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结合为一个整体并作用于人的认识活动.从广泛意义来看,非智力因素就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人的活动有影响的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而从狭义角度来看,非智力因素范围在影响学习的动机和个性品质方面,具体包括动机、兴趣、情绪、个性、意志等.动机是促使个体从事各项活动的内在原因.它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达到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在动力.它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存在的,人的动机不仅可由内驱力来激起,也可由外在刺激引起,内驱力和诱因是紧密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及其动机常常是有内驱力和诱因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它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指引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将这种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和过程.任何个体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朝向一定的目的.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指引个体的行为朝向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动机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习活动与学习动机相互加强、相互激发,学习活动才得以持之以恒.兴趣是对事物、活动喜爱或关切的倾向.它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使个体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个体会集中注意.好奇心是先天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对事物积极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兴趣的先导,人皆有之.求知欲则是个体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它带有一定的感彩.由好奇心而生求知欲,由求知欲再发展成为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彼此强化、相互促进.动机和兴趣虽都源于需要,但却有所不同,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了动机,不一定能成为兴趣,而一旦成为兴趣,则必然就有了动机.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态度体验,《黄帝内经》中认为,情绪是“喜怒忧思悲惊恐”.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们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但情感与情绪又不同,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它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而高级的态度体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可提高人的大脑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人心身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状态,使机体的活动协调一致,利于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相反,则会使人因心理失衡而导致机体正常功能的失调,失去信心.意志是个体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它是个体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即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意志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它会在个体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意志引人入坦途,悲伤陷人于迷津,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目的,在坚强的意志面前,一切都会臣服,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个性是个体本质的、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倾向的总和,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态度、情感、性格、意志、思想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该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情感方式、行为方式和言语方式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其中能力、气质、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个性倾向性将指引着人生的方向、道路和目标,个性特征将决定人生的事业、命运和风貌,它贯穿在人的全部社会行为之中,调节着人的行为方式.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互相制约中得到形成和发展.[4]智力是一种能力,它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非智力因素则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它对智力的发展有推动和调节的积极作用,也有妨碍和干扰的消极作用,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非智力因素能使智力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也能使其无法正常发挥.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历史上一些科学家,早年并没有过人的智力,如老师说过爱迪生的脑子“糊涂”,有的甚至显得“弱智”,如9岁前爱因斯坦说话困难……但他们却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见,一个人脑子聪明、智商高低并不是成才的决定因素,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3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的获得最终表现为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5]美国心理学家D.P,AtlStbel认为认知结构是“个体在特殊学科领域内的知识的组织”,也就说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物理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物理知识的过程,这不仅要有原有物理认识结构、思维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直接参与,对所学材料进行加工,而且需要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启动、稳定和补偿,才能够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将新物理知识同化到原有的物理认识结构中,使物理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3.1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启动作用

非智力因素具有启动功能,能激发学习活动.当某种原始的诱因转化成心理需求,而该需求和学习目标结合时,就形成为达到该目标采取的学习动机,从而引起具体学习活动.强烈的好奇心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动力,兴趣更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英国科学家贝费里奇曾说过:“对研究人员来说,最基本的品质是对科学的兴趣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6]兴趣使人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它虽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但能使人集中注意,对学习活动有积极的影响.从物理学的涵义,物理知识是源于生活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物理知识.在人们对话中有声学知识的运用,梳妆、照相中有光学知识的运用,炒菜、煮饭中有热学知识的运用,手机、冰箱、电视机等各种电器中有电学知识的运用,自行车上有不少力学知识的运用……物理学研究力、热、声、光、电等形形的物理现象,很多的奥秘就藏在我们身边.为什么会刮风、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晾晒衣服时要展开才能干的更快?电灯为什么会亮?为什么老年人要戴老花镜?为什么人造卫星发射速度越大,在其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速度越小?……如果把发现问题并解决它们作为一种乐趣,孩子们怎么能不喜欢物理学呢?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学生来说,对物理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创造性的学习,而且它与学习成绩和学习信心成正比.

3.2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稳定作用

非智力因素具有稳定功能,能维持学习活动.它能使人削弱或增强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支配自己的思维,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最终达到学习目标.非智力因素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毅力、恒心.从物理学的涵义,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依赖于物理实验,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现实是对于学生大多是从老师口中得知实验现象,又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实验做不了,人们只能从书中看到,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觉得枯燥、抽象,总觉得物理难以学懂.在不同的阶段,许多旧有的物理途径需要更新,新的图景与旧有的有很大冲突,在物理的学习上会出现一些思维障碍.例如:人们平时遇到的物质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于电场、磁场的物质性理解起来很困难;再如,初中已经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口头上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思想上仍顽固地认为只要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它就一定受一个沿这个方向的力,总会在受力图上沿物体速度方向上画一个力,遇到水平传送带上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自然就认为受一个水平力,当然就错了;还有,不少人固执地认为: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在随波迁移,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行驶中的汽车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等等;将磁通量、磁通量变化量、磁通量变化率混为一谈……由此导致学习上的困惑.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日积月累,困难会被一点一点放大,学习激情会被一点一点消磨,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会发生转移,甚至完全放弃了物理学习.这就要有赖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稳定作用了.物理学习活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起主要作用的是懒散又娇气、情绪忽冷忽热等不良非智力因素,就不会有稳定的学习积极性,更会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物理固然有趣,但学习活动不仅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更需要付出耐心的观察、积极的想象、持久的注意、苦苦的思索、艰苦的记忆等,保持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和勤奋向上的情绪,只有具有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才能使物理学习活动维持下去.在物理学习活动中,还需充分发挥人的意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目的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并经常对其按计划有意识地调节,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意志使人的行动更加自觉,坚强的意志是人们物理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和必要条件.

3.3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补偿作用

非智力因素具有补偿功能,“勤能补拙”、“满招损、谦受益”.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某些不足具有弥补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过人们通常的认识.”[6]物理知识源于生活,这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并且还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升到有目的的观察,而这种敏锐的观察能力不是每个人都与生会具有的;物理学还是一门实验科学,对大多数人来讲,实验技能不是做一两次实验就能掌握的,必须亲自动手做大量的实验才能熟练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技巧;再则,由于自然界并不自动地展现内在联系和其背后的规律、本质,所以物理学又是极富想像力和洞察力的科学.从物理学的涵义来看,进行物理学习要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智力因素,但勤奋会使人的智力因素得到经常的锻炼和运用,这样才能形成严密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熟练的动手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只要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挥和发展,就可以补偿智力因素的不足.总之,物理学习效果并不单单在智力上.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但却是人们学习的动力系统和保证系统,是积极学习的心理机制.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使人们的自制能力强、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能促进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和健康发展.原子说的创造者道尔顿曾说过:“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6]物理学对今天乃至未来的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能源、信息、材料、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索宇宙的奥秘,制造计算机的芯片,“墨子”升空、“蛟龙”下海等等,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基础作用.而物理学的涵义却告诉我们,对物理学习感兴趣容易,能持之以恒却难,分析结果表明:只要将动机、兴趣、情绪、个性、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统一起来,就能发挥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启动、稳定和补偿作用,推动物理学习活动,从而使智力因素在物理学习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物理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文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薛永红,续佩君.物理文化:定义及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43-47.

[3]孙颖,刘和平.大学生非智力品质修养[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4.

[4]陈晓荆.非智力因素及其与智力因素的关系[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09-111.

[5]夏凤琴,姜淑梅.教育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