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观念比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

第1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为明显,这样的情境设置受到了李安多元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也是影片走向世界迎合多重受众的需要。

关键词:李安;家庭三部曲;文化;冲撞;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李安是华语电影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带着中国电影,带着中国文化,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电影人积极参与电影的态度和驾驭的电影能力。李安多元文化背景使得他对中

西文化拥有得心应手的把控能力,他站在中西文化的节点上冷静客观的在电影中对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给予了自己的表达,而作品中所呈现的中西文化的冲撞和融合情境在跨文化传播中更觉明晰。

一、 李安多元文化背景下情感交织的体现

李安1954年出生在台湾,他生长在传统中国家庭,传统中国文化深深侵染了李安。在他的《家庭三部曲》中他将广博的中国文化建构在以家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下,以父亲为情感依托和中轴将故事串联。

这是传统的以“父”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带给他的直观印象,父亲是家庭的中心,其权威是不可逾越的。这正是儒家文化中“家”是以“父―子”为轴心,以父性权威为核心的传统体现。李安受

到了父亲深深的影响,父亲士大夫的观念,荣誉感、责任感无形之中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一直希望李安能够读大学,但最后事与愿违,李安最后进入了台湾艺专学习话剧表演。

1978年李安来到美国,后来到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1984年获得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经过几年的美国生活经历,使得李安第一次接触与传统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文明所宣扬的自由民

主,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冲击着李安。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最鲜明的就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发生的完全的变化,儿子不再对父亲惟命是从,而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进行

自由、平等的交流,这是中国文化中无法想象的。西方文化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实现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不是建立在纯粹个体意义上的,也不是建立在纯粹整体意义上的,而是建

立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范畴。[1]

李安的留美经历令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猛烈冲撞,令其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在家庭中地位的动摇。李安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西方文化的接受者,他对“父亲”以及“父权

”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以西方文化现代平等精神而言,父亲最为家庭成员之一,其父性的权威和“特权”应该被打破,父亲应该和其他家庭成员在一起,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

爱;另一方面,深受父亲影响的李安,又存在着深深的恋父情节,父亲在李安心中,永远是“家”的核心和代表。[2]李安自身经受众中西文化带来的冲击,这种亲身经历所带来的感受比他人更甚,所

以他将经历过以影像的方式展露在受众面前时更具有说服的张力。在其处女作《推手》中父亲是一名太极拳师,功力深厚,刚柔并济,彰显“推手”的魅力。作品以太极拳为中华文化符号,将其置身于

以美国为代表西方文化代的包围中,在无奈中彷徨挣扎。在不同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发生冲撞下,父亲为了保全儿子选择了离家出走,这是父亲不得已的妥协。最终经历了多重的磨合,在影片结尾处

洋媳妇艾玛向晓生求教太极拳法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和谐的画面,中西文化在冲撞后最终实现了彼此的融合,实现了包容下的共生。在影片《喜宴》中,李安将作为接受西方文化的留美同性恋儿子

高伟同与曾经做过师长家族伦理观念颇深的父亲塑造成不同文化的代表,伟同为了实现父母的家族愿望,不惜隐瞒事实,编造谎言,与薇薇进行假婚。影片名称为喜宴,主要是在伟同和薇薇的婚

礼上体现出来,但是影片中中国传统的大摆筵席,宴请宾客的喜宴模式似乎在蓝眼睛高鼻梁的西方文明中显得些许的格格不入。伟同他虽接触了西方自由、独力的文化模式,但是他依旧无法挣脱民族传

统文化的无形枷锁,最后以假婚的方式实现了妥协。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谎言囊括在父亲更大的谎言中,父亲最后得知儿子是同性恋,他选择了默许。父亲机场离别时的举手,显得意味深长,他

在这种妥协中实现了自己的传统家族得以延续,获得了一种放飞的解脱。

李安将父亲的形象在东西、新旧文化的冲击面前经历了一番维护、选择、妥协最终获得了人性自由的心路历程,这种情境的设置是李安自身经受中西文化交织后的内心情感的表达。他寄情于跨文化的传

播之间,在中西文化交织的节点上以家庭为文化冲突的发源地,折射出中西文化的无尽差异,最终在以“家”的包围中实现了文化的融合。

二、 李安站在国际视角下满足受众多重需求的体现

李安多元的文化背景使得他更加了解中国受众和西方受众的观影需求,他站在国际视角下,不偏不倚的将中国元素与西方文化大胆的同步呈现。《推手》中父亲象征中国文化的太极,映衬着洋媳妇工业

革所带来产物――电脑;《喜宴》中父亲传统的传递香火的家庭伦理观念,映衬着西方现代文明下同性恋的自由开放。李安将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丰富化,实现中西合璧,在面向世界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会

与受众产生无尽的共鸣,观众会在电影中领略到不同文化的差异,这样的情境设置照顾到了不同文化的受众,从而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

李安能够站在好莱坞的视野高度从容的游走在中西文化之间,并不是浅薄的因为在作品中夹杂着异域的面孔和流利的英语,更多是情感上的国际化与共通性。《饮食男女》是一部很单纯的家庭题材片,

影片以父亲的精湛厨艺和中国美食为文化符号,向受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它看似中西矛盾体现的不明显,但是三个女儿经受现代生活观念的影响想要冲破父亲代表的家庭的束缚,正是西方追求自由,

彰显个性的体现,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也凸显出了中西文化的博弈。李安他更加理解中国文化,同时又能包容西方文明,在两种情感中间他是中立的,所以他给我们所呈现的故事是能够满足于双方受众的

一种宏大的、开阔的文化态度。《喜宴》中对于同性恋的坦然,对于赛门形象塑造的洒脱是建立在一种无尽包容的人性态度之上。

中国文化倾向于日神文化,而欧美文化则偏向于酒神文化。日神文化是理性文化,比较强调礼仪、秩序、中和、适度,个性淹没在社会之中;而酒神文化强调张扬个性,比较热情外向,容易陷于偏激、

狂热、傲慢、烦躁之中。[3]《推手》中父亲练习太极的悠然自若与洋媳妇因为写不出作品而猛击键盘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安既敢于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却又善与吸纳西方现代性的文化观念和

艺术养分蜕变自身,别开新局。[4]李安娴熟的掌握着中西文化不同的话语方式和情感表达的尺度,电影适当的文化对抗和自然的相互融合迎合了跨文化传播浪潮下中西方受众的观影需求,从而使电影

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李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导演,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凝聚在“家”之中,这是多元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独特设置,也是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娜.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解析李安电影《推手》和《喜宴》[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195

[2]墨娃,付会敏.阅读李安北[M].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第3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结束语。

在简单比较了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之后,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黄色文化和蓝色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它们之中有一些人类审美观的共性,那就是人们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要寻找差异,去体验不同文化带来的奇特风情。正是由于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的特色旅游文化,让更多的西方人去感受并喜爱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第4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我国英语教学长期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许多教师不重视文化教学,学生文化知识和能力较之语言知识和能力相距甚远。高职英语教学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基本沿袭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未能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高职英语教师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文化导入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改活动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1]。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涉外交际中灵活运用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内涵绝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听说方面,在做听力练习的时候,有些学生能够把句子完整听写下来但仍然无法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往往就是因为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同样,说也不仅仅是语言语调的问题,有些学生语音标准,但按中文的语言习惯表达,一开口就闹笑话。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了解西方文化知识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否则,自己说的别人听不懂,别人说的自己也难理解。学生做阅读和翻译时,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也清楚它的语法结构,但仍会误解其中的含义,其实原因就在于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要写好地道的英语作文,除了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外,了解西方文化更有助于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文化导入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导入内容。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以参照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的分类,他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1.知识文化

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避免学生用本族文化的标准来衡量西方文化,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理解偏差。例如,讲到immigration 这个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美国的移民史,“西进”运动,移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等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意思。这样学生不仅学会新单词,同时也能了解到词语的深层文化,有助于学生从文化知识过渡到文化意识。

2.交际文化

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 (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比如,中国人见面都习惯随口一问“你吃了吗?”或者是“去哪?”这些问题往往会使西方人误解,以为是要邀请吃饭或者是干涉他的隐私。可见,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更容易导致交际的失败。此外,国内有些学者基础英语水平很高,也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但是一旦与西方学者进行英语交流时涉及本族文化内容却无法深入。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把这种现象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并指出“跨文化交流决不能仅局限于交际对象的‘理解’方面,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中西文化并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

四、文化导入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理论探讨的总结和概括,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3]。根据文化导入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4个教学原则:

1.整体原则

整体原则是指文化导入既要侧重西方文化,又要兼顾中国文化, 中西文化应始终作为一个整体而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穿插讲述西方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另一方面,还应适量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与西方文化对比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目的语,又可以对本族语言加深印象,避免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另外,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知识文化是显性的,而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观念是隐性的[3]。因此,教师除了要注意结合中西文化外,还要从显性的知识文化入手,自然过渡到隐性的交际文化,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够从整体把握文化教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遵循整体原则就会获得“双赢”的结果。

2.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是指文化导入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的适度选择。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文化导入应融入、渗透于语言教学。首先,由于文化的内容广泛,教师对所讲解的文化内容要进行筛选,所选内容和讲授方法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其次,文化导入的教学应渗透、融入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而不是处于孤立的位置。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英语。最后,英语语言教学是重心,导入中国文化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促进因素,导入中国文化决不能动摇英语语言教学重心的位置,而是英语教学的深化。

3.阶段原则

阶段原则是指文化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前所述,由于文化的内容不同,根据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确定导入的内容,由浅入深的分阶段进行。当然,各个阶段的界定也不是绝对的,孤立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把各个阶段系统的联系起来。

4.对比原则

对比原则是指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差异的比较,通过对比加深认识,减少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不同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反映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语言现象的差异。两种文化在语言表达、词汇含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对比学习,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第5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关键词】文化视阈 李安电影 内在世界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32-02

李安对于华语电影而言,无疑是一位标杆性人物。他的作品主题深远、融汇中西,不但得到了中国观众的认可,也赢得了西方社会的关注。在全球异质文化交融的今天,研究李安电影的内在世界,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一、李安电影的精神观念

李安一生多产,20年间拍摄了19部电影。他的作品所涉主题广泛,但无论其主题是什么,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核总是“人伦精神”。换言之,李安电影的最主要的精神观念就伦理观念,它主要表现在爱情伦理与家庭伦理上。

(一)爱情伦理观念

李安作品中的爱情伦理观念主要从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两个维度来探讨。描写异性之爱的影片《饮食男女》讲述的是家庭聚会上朱师傅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把他与二女儿同学梁锦荣的恋情公布于众,女儿们纷纷反对,最后不欢而散。按照中国的伦理观念,虽然妻子去世但早已年老体衰的父亲不应该有新的恋情,更不应该和比自己小几十岁的女儿同学发生恋情。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欲”作为一种本能,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朱师傅也不例外,但是他的恋情却不能为“伦理”所容,所以一开始朱师傅只能隐忍着对锦荣的情感,但显然,李安是极具包容性的,他让朱师傅和锦荣的忘年恋在影片最后修成正果,完成了“伦理”之下情感的挣脱。《断背山》是李安电影中描写同性之爱的经典之作。影片中深爱着杰克的恩尼斯因为害怕世俗的眼光,而不敢回应杰克的爱情,于是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直到杰克意外死亡后,恩尼斯才明白自己对杰克的爱情有多么的强烈。但无论他们的爱情有多么深厚,最终见证它的只有人迹罕至的断臂山。同性之爱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为文化传统所不能接受,甚至绝大部分群体对他产生恐惧和排斥。因此,在这种价值体系下,恩尼斯只能是隐藏自己的“爱”,为了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娶妻生子,是世俗的爱情伦理观念毁灭了他对杰克的爱。

(二)家庭伦理观念

家庭伦理观念也是李安电影常涉及的话题。按照中国的伦理传统“百行孝为先”,所以“孝”成了李安阐述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要切入点。电影《推手》中太极大师朱师傅远渡美国,想与儿子一家尽享天伦,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朱师傅与洋儿媳的矛盾重重。在父亲与妻子间周旋的朱晓生为了规避矛盾,他只能暗示父亲重组家庭、出去单过。但是父亲出走后他又十分难过:他在美国努力奋斗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父亲“尽孝”,但是为避开妻子与父亲的矛盾,他让父亲搬走,显然是“不孝”。另外中国还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所以影片《喜宴》中同性恋者高伟同迫于父母的压力,只能与并不相爱的女孩葳葳假结婚,同时为了延续高家“香火”,以尽孝道,他只能让意外怀孕的妻子把孩子生下来,最后不得不向世俗妥协,与男友赛门、妻子葳葳过起了三角生活。在西方家庭中也与伦理观念。影片《冰风暴》发生在1973年美国的“非常时期”,水门事件后,总统形象和社会权威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普通的人们生活在文化观念和性观念混乱的时代。剧中的美国父子是生活于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他们之间没有交流,彼此间也走不进对方的世界。父亲想要打破僵局,但是却遭到了儿子无情的拒绝。可以说这是对美国伦理传统中“感恩父母”价值观的极大挑战。

当然,李安电影对于爱情伦理与家庭伦理的描绘总是同时进行的。在这相互交织的两重伦理观念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在伦理困境中无奈。

二、李安电影的文化观念

李安把自己中西合璧的文化观融入到电影中,使得其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既传承了中华文化,又吸纳了西方文化。

(一)中国儒道观念

李安生于中国台湾,从小他接受的是最传统的中式教育,所以中国文化中最本质的儒道思想在李安心中根深蒂固,即使拍的是外语片,也摆脱不了“中国特性”。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与“礼”。所谓“仁”乃是“仁义”,强调“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所谓“礼”乃是“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影片《卧虎藏龙》中的女侠俞秀莲武艺高强,在江湖中颇有威望,但面对自己爱慕的李慕白她只能隐忍、克制,绝不越乎于“礼”。而李慕白虽与俞秀莲两情相悦,但是她是自己好友孟思昭的妻子,尽管孟思昭早已去世,但是“朋友妻不可欺”的思想观念让他也不敢僭越于“义”之上。道家文化中“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境界也是李安电影所追求的。《理智与情感》中的姐姐埃莉诺有感性的一面,爱德华先生的到来打开了她尘封已久的心,很快她与爱德华先生彼此深爱。当知道爱德华先生曾与露西小姐私定终身时,她非常难过,但“理智”很快战胜了“情感”,为了维护爱德华好好先生的形象和上流社会的地位,她只能克制住自己的情感、痛苦地离开,并为了爱人的幸福默默付出。埃莉诺身上“理智”和“情感”的共存,实际上是中国道家文化中阴阳相生的变体。

(二)西方外来观念

1978年李安前往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戏剧与电影并获学士学位,1980年进入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成年后美国的求学让他在掌握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还让他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所了解。在李安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西方自我精神和自由主义的接纳。影片《与魔鬼同骑》中苏莉的男友杰克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为了救自己的好友杰格意外身亡,但在杰克去世之后,苏莉勇敢地和杰格走到了一起,他们共同前往加利福尼亚开辟爱的家园。这部影片里肯定了苏莉的大胆、热情,为了新的爱情,她义无反顾;显然,她与《卧虎藏龙》中情感被传统压抑的李慕白与俞秀莲不同,她没有违背“自我”,敢作敢为,“自由”的追求并获得爱情。《色戒》中的女大学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汉奸易先生意图行刺;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并准备下手时,却发现自己已动真情,于是她毅然决定放弃刺杀,回归真实的“自我”,帮助易先生逃走。在当时的政治立场下,王佳芝的做法自然是被传统社会所指责、唾骂的,但是李安却一反传统,让王佳芝在大胆追寻情感“自由”、还原“自我”的背景下做出反叛,令这一角色备受争议,所以也很有看点。

三、李安电影的美学观念

李安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各种文化,并且在他的电影中以调和、兼容的方式构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所以他的电影总是呈现出他中西结合的“多元化”美学观念。

(一)中国美学观念

中国儒家文化讲求 “中庸”、“和谐”,道家文化注重 “情景交融”、“天人合一”,在李安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对“中和”与“意境”的追求,这种追求使李安电影呈现出与西方电影截然不同的东方特色。影片《饮食男女》中李安把朱师傅对梁锦荣的情感表现得极为含蓄,只是通过打打电话,教教做菜来暗示表达。《推手》中朱晓生在监狱里看到苍老可怜的父亲时,只是泪流满面地喊了一声“爸”,就把儿子对父亲的爱有节制地表达了出来。为了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之美,李安在《卧虎藏龙》中精心设计了李慕白与玉娇龙借助着竹子的韧性与弹性在竹海中的打斗的画面,让观众有穿越飞升,飘忽其上的飘逸感觉。影片《断背山》通过对断背山碧水蓝天、高山白雪的拍摄来烘托两个牛仔纯洁美好的爱情。

(二)西方美学观念

李安曾经说过:“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最大的不足在于商业嗅觉的不灵敏”,显然,商业美学也是李安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首先,李安借鉴并超越了西方经典的“类型电影”。所谓“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的电影,它包括有西部片、恐怖片、爱情片、同志片等。李安的电影全部都属于类型电影的范畴,比如谍战片《色戒》、科幻片《绿巨人》、爱情片《理智与情感》等。当然,这些“类型电影”又并不完全是“类型”的。比如惊险打斗的动作片《卧虎藏龙》同时又是描写李慕白、俞秀莲、玉娇龙三角关系的爱情片;爱情片《与魔鬼同骑》又是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战争片。在西方传统“类型电影”的基础上,通过类型与类型的碰撞,产生出新的类型,这就是李安吸引观众的大胆革新。再者,为了迎合大众的期待视野,减轻观众对异质文化接受的心理障碍,更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李安把西方电影中最传统、最有效的“线性叙事”手法融入到自己的电影中。线性叙事基本上都是“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的结构。这种老式的表现手法,可能有人会认为它是保守、过时的,但是李安却用的非常顺手。例如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头到尾都没有用倒叙、补叙和回闪等跳跃性叙事手法,而是平铺直叙,使故事情节自然发展,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仿佛参与了故事的进程,感受了时间的流逝,亲历了人物的体验,从而产生了同化作用。”

总之,李安电影的内在世界是开放多元的,不仅体现了人类在伦理观念压制下情感的无奈与挣扎,也体现了他中西合璧的文化观念。同时美学上的追求,使他的作品在西方电影形式之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东方特色,这或许就是李安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卖座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王姝电.电影江湖,李安电影如影随形[J].电影,2004(1)

[2]莫娃,付会敏. 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丁卉.李安电影的叙事策略[J].当代电影,2006(6)

第6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关键词]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文化价值观;基督文化;个人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而文化人类学家也赋予“文化模式”不同的定义。因为人类行为的异同,所以决定了对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选择和演变。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系统,而人类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风俗、礼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形式化的事物所经历的漫长时间,每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定型,成为理所当然遵循的原则。美国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一大分支,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而美国文化模式一直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基督文化作为一种信仰而广泛深入群众,共和主义则是美国政治的重要体现。美国文化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为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取向,在发展的道路中不断淬炼和汲取。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曾经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提名,而它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电影情节的巧妙以及主人公拼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向观众展现了真实的美国文化模式,在情节发展中嵌入文化价值观,这部电影体现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之处。

一、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简介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故事取材于真实人物经历,由著名演员威尔·史密斯担任主角,在电影中的精彩表现使得他被奥斯卡电影节所提名,而他所饰演的角色是著名的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讲述克里斯·加纳成为投资专家前的经历,他一直是一个推销医学器材的销售人员,为了家庭努力奔波着,可是辛勤的工作并不能给妻子和儿子带来幸福的生活,他所购买推销的器材也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可是却很少有人购买,妻子终于忍受不了这样艰辛的子而选择了离开克里斯·加纳,他只能带着儿子工作和生活。一个机会的来临使得克里斯·加纳成为证劵公司的实习生,这是一个实现他梦想的工作,可是实习的半年期间却没有任何薪水,而此时他已经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缴纳房租和抚养儿子了,克里斯·加纳带着儿子到处寻找住所,地铁站的厕所、收留所都是他们曾经呆过的地方,而克里斯也坚信自己的努力肯定会得到回报,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忘记过学习,凭借着自身对数字的天赋和销售工作中的经验,他终于在实习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投资专家,在这条追寻幸福的路上他是坚持者也是胜利者。

二、基督教文化的折射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是由意大利导演盖布瑞·穆契诺执导的,他可以将电影里面纵横交叉的脉络用电影语言精辟地表现出来。因为这是第一次执导英语电影,所以盖布瑞·穆契诺并没有刻意表现美国文化的主流之处,而是从客观的角度上将主人公追求幸福的经历真实展现给观众,而基督教文化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中最关键的一支,也被切入到电影中。

杰斐逊的《独立宣言》和上帝曾多次出现在电影对话中。盖布瑞·穆契诺用电影来折射基督教文化在美国民众中的影子,美国一向是以多元文化为主线,对于也是十分包容自由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文化才是主流,并且深深扎根在美国人思想里。很多移民来美国的人都是受过母国宗教压迫的,而他们试图在寻找更为可靠的信仰,而基督教文化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和中国文化中的信仰相同,中国人宣扬儒家文化,以“中庸之道”来立足,而佛教文化作为我国涉及最广的价值观,像美国人那样时刻搬出来获得精神上的力量,这是作为一种传统而秉承着。

乔治·华盛顿曾经在《告别演说》中强调基督教文化对于社会引导的重要性,它甚至可以作为社会准则的形式存在。政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宗教文化和道德文化来支撑和激励,而人们获得幸福也需要这三者良好的配合。而杰斐逊也在《独立宣言》中多次提到了上帝,尽管他是一个信仰自然神论的人。电影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情节,克里斯的儿子向父亲讲述了一个关于上帝的故事:一场大雨淹没了村庄,一个人在水里等待上帝的救援。这时候有一条船划过问他要上船吗,他说:“不用麻烦了,因为上帝马上会下来拯救我。”他就一直在那里等待,此时第二艘船经过了,同样问他是否要上船,他还是执迷不悟地说等待上帝来救援。就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他被水淹死了,最终到达了天堂,他便责问上帝:“我如此虔诚地信仰你,你却没有来救我,这是为什么?”上帝便说:“我早就听到了你的呼唤,已经连续派了两条船去救你了,可你都拒绝了……”克里斯的儿子觉得这个人好愚蠢可笑,可是克里斯却没有只看到停留在故事表面的意思,他觉得这个故事在传达着一个哲理,就是机会和幸福是同等的,它可能随时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否获得幸福就要看我们能否抓住机会了,否则将一无所有。海明威也曾经说过:“世界上很多人都处在迷茫的境界,之所以一直在追寻,因为他们都相信上帝会帮助自己的。”无论是电影还是语言,都在向观众表达基督教文化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自己努力改变现状上帝才会帮助你。这和中国精神中自强不息的文化恰恰吻合,运气的概率很小,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要克服困难而且秉承信仰,总有一天幸运会降临。而电影里面也深入表现了这一点,克里斯带着儿子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他和儿子在教堂祈祷,此时教徒们唱起了圣歌,里面唱道:“我们肩负着沉重的担子,困难和挫折接踵而来,但是我们不愿意放弃幸福和梦想的追逐,我们坚信你会指引着我们前进,赐予我们勇气和力量。”克里斯和儿子听到圣歌不禁产生共鸣,他们在歌曲中获得了安慰的力量,生活还得继续,而上帝会一直支持他们前进。但是中国文化更偏向朋友或亲人所带来的安慰和帮助,这是价值观上的不同,那样会赐予我们更多的寄托和力量,才有重新上路的勇气,这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点。

三、个人意识的体现

个人意识在美国人眼中至关重要,从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都可以看到个人意识的深入程度,而中国人则不同,集体主义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意识,凡事也应该有依托才能完整。美国人在更多时候是通过自我依赖来获得成功,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都是如此。中国却一直流行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我们所遵循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特别是家庭和朋友之间更应该共同克服困难和面对生活。这是中西文化观念本质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我们都是朝着一个幸福、美满的方向而努力着。

美国个人意识中得以体现最强烈的一点就是独立精神,他们教导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幸福。所谓自助精神也是由个人意识分离出来的。电影中克里斯的儿子所讲述落水之人和上帝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唯有通过自助才能获得生活的希望。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通过团体或家族的力量来获得成功,反倒是一个人很难去完成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要接受别人善意的帮助,互帮互助在中华民族是美好的传统之一。

美国个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别人的尊重,电影中对这点的体现也非常多。克里斯所从事的工作十分不如意,以至于家里生活拮据,妻子无法忍受这样有上顿没下顿的子,和克里斯的争吵更加坚定了她离婚的想法。而克里斯从头到尾都没有阻拦妻子的任何选择,因为对她的尊重而答应了离婚,而自己的儿子也是全权由自己抚养,因为克里斯觉得让一个妇女承担起一个孩子的所有费用是很困难的,而自己作为男主人更应该考虑到妻子的处境。家庭破碎后克里斯带着儿子到处寻找住所,一个收容所允许他们住一晚上,儿子克里斯托弗就问克里斯为什么妈妈会离开他们,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克里斯告诉儿子妈妈的离开和他并没有关系,妈妈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选择离开。克里斯的表现是对妻子和儿子的双重尊重。因为儿子是一个个体,没有必要束缚他人格的成长。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的离去总会让人觉得不够贤惠,不能保持家庭完整,会遭到丈夫和其他人的谴责。电影情节中克里斯曾经有一次没有找到住所,带着儿子住在地铁站的厕所里,克里斯不想让儿子失去自尊,于是向儿子说这是一个“山洞”,因为他们回到了远古恐龙时代,而克里斯托弗就这样安静地睡了。还有一处在篮球场和儿子的对话,克里斯在对话中打击了儿子在篮球上的喜爱之心,但是他马上知道了这是错误的言语。于是他对儿子说了一些意味深长的话:“你自己能不能成才绝不是别人的话或思想可以决定的,就算我是你的父亲也不能。你要相信你自己是可以的,那些自己没有能力的人才会指责别人不行。”克里斯对妻子或儿子都是抱着一种尊重的态度,而独立精神对于美国人来说很重要。而在中国,一旦孩子出现什么困难父母大多会马上出来给予帮助,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和谐就是指一家人互帮互助。

个人主义还包含自我奋斗的过程。电影中克里斯一直乐观、坚持面对困难。有四个画面是讲述克里斯奔跑的场景,导演的目的就是表现一种不断追求幸福的行为,在奔跑和坚持中获得幸福和成功,这种价值观在建立美国开始就已经深入人心。而中国人一向勤劳、勇敢,这和美国自我奋斗的价值观有类似之处,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获得更美好的生活,世界上没有徒劳无功的事情。

四、结语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实际上是讲述了一个美国梦的实现过程,这个过程中克里斯从穷困潦倒的销售员变成了金融投资家。电影中始终以基督教文化和个人意识为主线。这部电影真实展现了美国文化模式,让观众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需要看到美国文化中所秉承的自由、独立的精神,在他们眼中凡事都要靠自己,并且要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而这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恰恰相反,我们所崇尚的是互帮互助的精神。文化差异的出现使得文化价值观各有不同,这正是中西文化各自璀璨、独特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黄少如.《当幸福来敲门》与《男孩都想有辆车》的中西文化对比[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06).

[2]周彦军.解析《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观[J].语文学刊,2011(20).

[3]杨蕴玉,胡荣荣.美国人的行为趋向:《当幸福来敲门》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21).

第7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中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文化比较和文化交际等方面组织跨文化交际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以此培养高中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文化空间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任务设置中体现对学生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引导学生寻找中西文化差异。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festivals.”的文化差异提示。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任务设置,让学生列出4个中国传统节日,通过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说明原因。在学生讨论之后,发现很多学生就在各国文化交际方面出现了错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将中国传统节日用英语表述。有的同学将端午节表述为“Dragon Boat Festival”、将清明节表述为“Tomb-sweeping Day”或者“Pour Bright-ness Festival”。针对这样的表述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解,要知道在汉语中的“龙”与“Dragon”是不能对应的,从英语表述上来看,端午节成了龙舟节,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曲解。清明节的翻译表述也存在一样的错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语言体系中,文化内涵不是对等的,由于这些节日均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英语语言系统中很难找到相适应的词汇进行相关表达,要让学生掌握音译的有效处理方法。

二、在文化比较中加强学生文化空间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到很多有关“Festivals”(节日)与“Celebrations”(庆典)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节日、相关人物、季节以及事件等关系的介绍,初步诠释了世界各国节日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满足跨文化交际教学需求,在进行文章讲解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亲自去进行相关节日的了解。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3个以上英语国家的节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这些节日中的相关人物和节日起源进行了解和学习,然后思考中西方节日的差异有哪些。在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因为很多学生对西方国家的节日都较为熟悉,比如像Valentine’s Day、Christmas Day、All Saints’ Day等等,但是在学生进行中西方传统节日差异的时候,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国家节日与宗教有较多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则与自然变化有关系,比如我们国家的“Mid-Autumn Festival”“Spring Festival”等节日都是与相应的季节有关;而且西方国家的节日与中国传y节日注重家人团聚不同,他们更为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释放。要知道学生提出的这些观点已经上升到价值观、哲学观的层面,学生在进行中西方传统节日讨论的过程中,能对相关文化背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空间意识。

三、在文化交际模拟中进行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初步培养,教师可以在利用“Festivals”(节日)与“Celebrations”(庆典)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跨文化交际,通过为外籍教师写春节邀请函,邀请教师在到自己家里过春节。在学生的邀请函中,教师可以从称谓与日期书写格式、礼貌用语的使用以及邀请理由这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考察。在学生的邀请函写作中,大部分学生出现了礼貌用语的错误使用,出现“please”祈使语气,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英语表达思维;也有同学在邀请教师除夕到家里做客,用了“party”这样的词汇,这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内涵的曲解,这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中的认识错误。所以教师要在加强对学生中西文化观念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提高学生文化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在跨文化交际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实现语言教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交际。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德理.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华章,2014,(18):274-274.

[2]朱艳艳.伦理视域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思想意识培养体系研究[J].学周刊,2015,(24):61.

第8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关键词:高校词汇教学 文化导入 内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67-01

在当今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推动下,文化知识教学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也必须融入文化知识的教学。

1 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内容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对应语义场的词语空缺和对应词语的内涵不同。这两个方面也是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1.1 对应语义场的词语空缺

所谓对应语义场的词语空缺是指由生活环境差异、差异、文化观念差异以及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英汉词汇的不对等。

地理生活环境差异是影响词语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水。所以英国人民必须熟悉海浪,并同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不断抗争才能求得生存。因此,英语中有很多表示海浪的词语,如wave、billow、breaker、roller、surge等,这些词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海浪。英语中类似于上述这种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词语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表达。

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因而英汉两种语言中与宗教有关的词语也存在语义空缺。比如,西方人信奉基督教,英语中也因此产生了很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词语、习语或谚语,其中还有不少源自《圣经》,这些词语或习语在汉语中是没有对应词语的,也就是存在空缺。

引起英汉两种语言间的词汇空缺的又一因素是英汉文化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例如,英语中的Yuppies(雅皮士)、Lazy Susan(一种自助餐的转盘,顾客可以随意取食)等词语是美国特有的文化,汉语中是没有相对应的词汇的。而汉语中的干部、党员、党委、劳模、状元等词语是汉民族所特有的,英语词汇中也同样存在空缺。

风俗习惯是经过历史的传承与积淀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同民族在礼节、服饰、饮食、节庆等各方面的差异都是风俗习惯差异的具体体现。这就必然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出现彼有此无的词汇空缺现象。比如汉民族饮食中的馒头、馄饨在英语中就不存在与之对应的食品名称。

1.2 对应词语的内涵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同一概念的词往往会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联想意义。

尤金・奈达(Eugene Nida)认为“各种语言往往在表示具体事物的语义层上区别不太明显,而越往上,区别就越大。这是因为,语言在语义结构下层的区别,主要取决人们的感性知识,取决于他们对物体形状、大小的感知;而在上层归类方面的区别,则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取决于他们对事物及其性质的认识。”[1]因此,英汉语中一些概念性的词语如“个人主义、家庭”等在语义层面上存在很大差异。英语中individualism一词在英语文化中极具褒义色彩,尤其是在美国,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崇尚的品质,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是指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类似于此类的概念词语还有很多,如liberalism(自由主义),empiricism(经验主义),sophisticated(深谙世故)等,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上和课下进行不断积累,才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不同民族的人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不同,这就使得颜色词语所具有的联想意义也会存在差异。比如,在西方文化中,white(白色)多使人联想起“纯洁、美好、公正”。如新娘的白色礼服则预示着纯洁与美好;white light则代表公正无私的裁判。而白色对中国人来说,往往具有消极的联想意义。中国文化中白色通常象征着死亡和恐怖。

此外,英汉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方面的差异导致英汉民族的人对动物以及植物的联想意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英语国家人对狗的认识和中国人对狗的认识存在很大不同,在他们看来,“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十分忠诚的伙伴,因此英语中存在大量与“狗”相关的、并具有褒义色彩的习语。如lucky dog用来形容幸运的人,an old dog是指经验丰富的人,work like a dog用以形容辛勤工作的人。而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多带有贬义色彩,如:狗仗人势、狐群狗党、鸡鸣狗盗等。

2 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方法

2.1 直接导入与对比导入相结合

对于词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采用直接导入与对比导入相结合的方法。直接导入是指教师可以对词汇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直接讲解,明确地告诉学生词汇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及其运用的文化规约,从而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与其指称的意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在词汇教学中加强对英汉两种语言下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将英汉文化差异渗透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输入英美文化,通过不断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对照,进而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

2.2 多渠道导入

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英语教学手段与方式的丰富与发展。因而,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吸收异国的文化,从而加强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语电影、视频,利用幻灯片展示等方法导入英汉语言间的文化差异,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介绍西方文化的网站,让学生课下上网浏览,拓展视野。

3 结语

综上所述,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不能局限于教会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拼写、意义和语法规则方面,教师还要注意词汇层面下的文化知识的导入教学,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减少实际语言运用中的文化盲点,提高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增强对英语文化的适应性,从而促进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范文

一、亲属称谓的处理

亲属称谓反映了人物之间的血缘或婚姻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一定的民族文化特性。在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中,由于文化母体的差异,亲属称谓语也各不相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重名分,讲人伦”,西方则强调“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因此在称谓系统规则上差异明显。《红楼中》亲属称谓语大量存在,如何在翻译中用非常贴切的英语表达是一件不甚容易的事情。以第三回中的这句为例:“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1]霍译本:Andeverythingabouthersodistingue!Shedoesn’ttakeafterYoursideofthefamily,Grannie.She’SmorelikeJia.[2]杨译本:“Herwholeairissodistinguished!Shedoesn’ttakeafterherfather,son-in-lawofourOldAn-cestress,butlooksmorelikeaChia.NowonderourOldAncestresscouldn’tputyououtofhermindandwasforevertalkingorthinkingaboutyou.”[3]这番话是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对贾母夸赞黛玉的,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男性为主的家庭文化中,内亲外疏的家庭人物关系。在汉语文化中,孙女就是儿子的女儿,属于嫡亲;外孙女是女儿的女儿,只能算外戚,二者不能等同而视。而在英语语言系统中,应对汉语中这两个完全不同称谓的只有“granddaughter”一个词,要想清楚地表达其中复杂的“嫡亲”与外戚之间的远近亲疏非常不易。比较杨、霍二人的翻译,霍译本旨在表达“嫡亲”这层关系,但并未交代清楚,甚至没有交代贾母与黛玉的关系,导致翻译中歪曲了言者的意愿,也未能表现出王熙凤八面玲珑的性格。由于文化差异,霍克斯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世态习俗和宗法关系了解不够透彻,以致翻译中歪曲了原意。杨宪益充分领会并传达了王熙凤讨贾母开心的意图,通过黛玉的父亲与贾母关系的角度,将黛玉与贾母之间的关系清楚地交代出来,很好地传达给读者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此外,霍译本将老祖宗译为“Grannie”,在原文和译文中二者所指的信息具有等值关系,但与原文存在着较大的内涵差异。王熙凤称贾母为老祖宗,一方面是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一方面表明贾母在这个大家族中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从原文的内涵来看,“老祖宗”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祖宗”或者“奶奶”,它具有特定的含义。杨译本以“OldAnces-tress”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义,也准确传达了贾母的权威地位。

二、意象翻译的处理

汉语属于象形文字,而英语则由字母组成,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在翻译中要找到对等的意象词语并非易事。《红楼梦》的原著中有很多特定的文化意象,如果直译会导致文化含义的支离破碎和文化意象的缺损。因此翻译中,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重构或修润、转换文化意象的手法进行意象翻译。如第二十七回中曹雪芹以“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分说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杨妃”指杨贵妃,“飞燕”指赵飞燕,熟悉中国文化的人自然明白,作者分别以她们丰满和瘦弱的形象以及独特的气质代指薛、林二人。但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杨妃”“飞燕”所指何人,她们四人之间有何关系,如果采用直译法会让读者一头雾水、难以理解。为弄清主人公的身份,霍、杨二人都选择了意象重构和修润的手法,翻译为“Baochai”“Daiyu”和“Beauty”使读者一目了然。由于巨大的文化差异,在一种文化传统中具有正面寓意的文化意象,在另一种语言中有可能是反面的丑陋形象。[5]以《红楼梦》中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中的“地府”为例,它与英文中的对应词为“hell”,若仔细品味,二者在东西方语言中却不尽相同。“地府”虽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中有炼狱的意思,但“归地府”并非一定指作恶多端而被打入地狱,小说中展现了尤三姐遭遇柳湘莲拒婚绝望自刎,所以表示“死去”之意;在英语中“hell”却含有贬义,只有有罪的人才会“gotothehell”[6]。虽然二者所指物象相同,但寓意却大相径庭。如果翻译中利用物象对应生搬硬套,用“hell”代替“地府”,就歪曲了原意,给上下文的贯通设置语言障碍,不能表现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霍译以“Shamedrivesaheartedyoungwomantotakeherlife”,杨译为“Agirlinloveisrejectedandkillsherself”,采用意象转移的方法很好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三、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处理

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的不同,翻译中对于原文出现的地名、历史人物和典故等很难理解。[7]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或音译加注法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而且保留了原著中的语言文化特色。如:《红楼梦》第三回:“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1]“比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异常聪慧;“西子”即中国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其病态的美为人们千古传诵,这两句话意在称赞林黛玉的聪慧过人和娇弱之美。霍译直接将“比干”用汉语拼音直译为“BiGan”,“西施”译为“xishi”;杨译“比干”为“PiKan”,“西施”为“HisShih”。二人在翻译中,都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著的文化色彩。再如一百一十八回:宝玉点头笑道:“尧舜不强巢许,武周不强夷齐。”前后两句各有典故,巢许指中国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尧、舜为古代君王,他们要禅让天下,而巢父、许由执意隐。后一句中,夷、齐指伯夷和叔齐,武、周是西周时的武王和周王,伯夷和叔齐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被看做具有高尚操守的典范。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人各有志,不能勉强。[8]带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色,采用直译法会造成读者的理解困难,霍译采用直译法未加注补译,给读者理解造成了困难,不能很好达意;杨译则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使读者对原语文化中的典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阅读的同时丰富了知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