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文化交流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交流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交流的含义

第1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10-0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1 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2 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

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1]。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翻译的文化意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宏观可从文化层次上进行分析,而微观则是通过句子的构成来探究。在对语言的微观意义研究上,可从通过四种方式表现,即象形、映射、折射和暗示。我国对文字的运用手法极为丰富,人们在抒感、描写事物以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通常会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现效果,因此,在蒙汉翻译中,对语言修辞手法的解读将加强翻译的感染力,从而使译文更为生动。

3 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2]。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3.1 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3.2 文化教化功能

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3]。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4 结语

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汉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乌恩巴雅尔.浅谈蒙汉翻译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5(20):140.

第2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副语言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语言技巧

副语言又被称作辅语言、伴随性语言或类语言。在人们的实际交流中,副语言指的是用于表达说话人态度、个人情感或用来传递信息的各种非语言的统称,它普遍存在于整个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过程当中,因此,副语言有着特殊的交际功能。作为语言交流的一个通用辅助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副语言带有鲜明的文化差异。

一、副语言的种类

副语言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副语言是说话者使用相应语言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声音现象。而广义上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因此,副语言能配合语言、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狭义的副语言又可分为以下几类:语音代替功能,即利用副语言行为来准确地表示一些特殊的语言意义,其主要作用为代替某些话语或词语;语音分隔功能,即利用副语言来更为详细、深入地传达说话者的目的、想法、思路及内心状态等等,主要用“ah”(嗯哈)“um”(嗯哼)等有声符号来表示;语音区分功能,其通常会具备影响话语含义的作用,例如,说话的语速,声音的音量、音高,话语的强度等,说话者通过对自身发音器官的控制,实现对上述因素的改变,进而表现出说话者自身情绪的变化,例如,喜悦、气氛、严肃、不快、开心等等;语言修饰功能,即对语言所表达的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修饰,在语言中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如大笑、哭闹、打哈欠等等,从而反映出说话者的情绪与态度;个人音质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说话者自身所具备的生理条件――语音条件来决定的,其所反映的是说话自身所特有的语音特征,并由说话者的语音特征分为多种不同的因素,例如:说话的节奏、语速、延长音、音域、音色等等,这一语义功能往往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说话者的年龄、社会地位、职业等特征。

广义的副语言不仅包含了上述狭义的副语言特性,还包含非语音类的特性,例如,环境语言、客体语言、肢体语言等等。本文将主要从狭义的语义范围探讨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性。

二、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具备的差异性

作为非语言行为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副语言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势必会体现一定的民族特性与文化特性,反映出说话者所处的社会所具备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语言习俗以及特定的区域性差异。副语言是社会文化信息的内在传播方式,对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有助于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双方的理解、沟通。

(一)副语言声音的差异性

副语言所传递的声音是一种不具备特定含义,但却能够传达交际含义的声音,这种声音往往不是分音节的语义信息,而是能够发出声音的“语言”。例如,交际时,在愉快轻松的场合人会开怀大笑,在演讲的时候会顿挫有致,在私下交谈时会切切私语,在授课或者打电话的时候适当放开声音,这样才能使对方更加准确地获取信息。在大多数情形下,当英语国家的人在说话时想不出合适的表达方式,而又不希望结束发言,便会发出声音分隔号,例如um来传达“Sorry, just a minute”的意思。而在汉语中,通常用“呃,这个,哦”来填充话语之间的空缺。当英语国家的人感到空气凄冷,或是环境温度较低而有所不适时,通常会用双手抱住身体,l出bum的声音来表达伤口疼痛、难受、不舒服等感觉;而在汉语中,说话者往往会咬紧牙齿,用力发出吸气的声音。当中国人在认真听别人发言时,经常会下意识地发出“嗯”的声音来显示专心致志地倾听;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种声音往往会被理解为“OK, I know”的意思。

(二)副语言语空的差异性

语空是指说话者在表达语言时所出现的沉默与停顿现象。事实上,沉默不但可以归类为副语言的范围之中,也可以从属与广义的语言之中。在汉语文化中,大多数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沉默与停顿可以是对对方的认可与赞许,也可以表示对其话语的抗拒,又或者表示自己暗下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不喜欢在听话的过程中保持沉默,相反地,他们会积极地配合说话人,及时向说话人反馈自己的想法,观点或者认可程度。

(三)副语言功能性发声的差异性

副语言的功能性发生又被称为副语言的特征声音,其从属于语言的修饰功能。在对个人生理音与情绪的控制层面,英语国家的人十分注重对声音的合理控制,例如,对打嗝、打哈欠、打喷嚏等声音的巧妙控制,倘若无法有效地控制,则会不好意思地表示抱歉。同时,英语国家的人对于生理声音的控制更加苛刻,在他们看来,在别人面前发出生理声音,是一种不礼貌、没有教养的表现。而在中国,大多数人对这些声音表示不会太在意,在中国人看来,这些都是比较正常,合乎习惯的生理现象,一方面无法得以有效地控制,另一方面,也无需进行刻意的控制。而对于吹口哨等功能性声音,英语国家的人会在熟人面前吹口哨,特别是男性对漂亮的女性吹口哨,通这样做表明对女性的赞美与青睐,而这种行为在中国人眼中,往往是不礼貌的。

三、副语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应用

为了提升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学习者需要尽可能地掌握副语言的基本原则与知识,了解副语言的使用规律。

(一)掌握副语言的发声规律,尽可能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副语言是一种靠声音传达的信息,缺乏固定含义的语言。英语主要利用语音的延长、停顿、语调、重音来传达说话者的信息。这里有一个英语句子:He brings the ball to me。在这个句子里,当说话者将“he”这个单词重读时,表示其所要强调的主体是“he”,而不是其他人;当说话者将“brings”重读时,其所要突出的是动作;当重读(the ball)时,表示强调了对象。而在汉语文化体系中,所有汉字均由四个声调所表示,即使是相同的汉字,当说话人的声调不同,其所表示的含义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倘若没有慎用重读,导致句子中的重音不当,便会引发文化交流中的冲突,进而对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障碍。

说话中的停顿通常是对语言进行分隔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表现方式,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停顿来引起听者的注意、突出语言的重点或传达较为关键的信息。举个例子来说,里约热内卢申办2016年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在宣布里约热内卢获得申办权的时候,说到“The game of the 31th Olympic Games 2016 is to the city of Rio de Janeiro!”在这句话中,他在“is”与“to”中间使用了停顿,充分地烘托了当时的气氛,唤起了听众的高度重视,达到了预期效果。

语调指说话者在说话过程中声音的抑扬变化,在交流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语调可以传达说话者不同的感彩与不同的含义。对于“He is very lucky.”这个句子来说,当说话者用普通的降调进行陈述时,它的含义为“他真是太幸运了”。而当说话人使用升调进行叙述,表示说话人不完全认可、怀疑或揣测的态度。

语言的延长指说话者将某一个词语、语素或音素发音的长度进行适当的延长。通过延长话语中的某些单词或语素,能够使说话者表达出不同的话语含义或话语目的。比如,说话者使用不同的延长音说“he will come.”时,它所传达的含义也会截然不同。当说话者将“will”这一词延长时,表示肯定的含义说明“他一定会来。”当说话者将“he”这一词延长时,说话人根据对“他”的认识,强调了对象“他”。当说话者将“come”延长时,表示说话者对那个人来或不来不在意。而如果说话者不使用延长,干脆利落地说出这句话,则表示他坚信那个人很快就会过来。

(二)正确地使用功能性语音,避免出现语义表达模糊

说话者能够正确地使用功能性发音,主要取决于说话者在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说话者在说话过程中,夹杂着哭泣声、带着笑声、采取低声等副语言时,往往能够对话语所要传达的含义起到一定的修饰功能,进而使话语的表达更加丰富、惟妙惟肖,同时,也使语言表达的含义更加明晰透彻,使听话者能够毫不费力地理解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信息。

Tom:Excuse me,could I use your book?

Kate(aha):OK,as your wish.

在以上对话中,相比于凯特所说的内容,她的笑容更直接地表明了她她愿意借书的想法。由此可见,正确地表达功能性语音,能够加强话语所要呈现的含义,同时有效地避免语义的模糊表达。

(三)巧妙地使用“话语转接”,避免沉默不答

话语转接指对说话人所阐述的语句进行有效地沟通与适当的回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英国语言学家萨克斯先生提出了“话语转接”理,用以阐释在交流过程中,听说双方开展的话语交换现象。萨克斯将话语转接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话语放弃提示,即当说话者已经讲完时,听话者便可以开口发表意见了。通常情况下,说话者会逐渐放缓语速,随后采用缓冲语,例如“As you know”,“OK”,“Well”等等,而当听话人听到这些词的时候,就明白自己可以发表见解了。话语回归提示,即当说话者陈述完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后,不再说话,希望听听话人继续补充时,通常会使用“Uhuh”,“Um”等,或是直接升高语调,鼓励听话人将对话继续。话语维持提示,即利用加快讲话速度或加强音调变化的方式,使听话人放弃想要发表意见的念头。例如,在原本需要停顿的语句中,使用“Oh”,“Ah”等声音来作为填补,不给听话者契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上述的话语转接方式,切勿保持沉默,使双方的对话语交流更加顺畅、自然。

四、结语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副语言功能,把握其使用规律与表达内涵,才能够真正从容地应对跨文化交流,避免文化与语义障碍。与此同时,巧妙地使用副语言,还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使谈话气氛更加轻松、惬意,更有助于对方准确地理解所要表达内容或阐述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张舒军.中外语言文化探究[J].外语研究,2008,(03).

[2]刘伟强.英语语言使用规律浅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磊.英语的表达艺术[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春梅.英语语言使用技巧探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交流

高校英语教学中偏重语言教学,对文化教学重视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只有将文化背景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放在同样的位置,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英语的学习。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作用和意义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指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把欧美国家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人文地理、艺术文学、价值观念等知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学习。[1]这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欧美文化教学,会对英语教学和学习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词汇的特定含义

现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够,很多学生对欧美的文化背景不够熟悉,这就导致在英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单词全认识,却不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的情况。任何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在特定的文化很多词语或句子会具备特定的含义,因此只要深入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就会了解到很多单词在具体文化背景中的特定含义,这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的英语语言呢环境,加深对特定词语或句子含义的理解和掌握。

(二)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日趋增强。不少学生因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不够,在国际跨文化交流中出现难以克服的障碍。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突出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增加文化教学的课程,增强学生对欧美文化背景的理解。了解他们的了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的适应他们的语言习惯和交际习惯,理解他们的语言文化特征,从而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各种问题和障碍。

(三)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运用英语词汇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是在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汇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有固定的用法具有独特的意义。在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这些特定的用法,可能会造成词语误用,甚至可能产生歧义,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反之,如果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的特定含义,会为表达提供更为丰富的可选择词汇,成为我们英语表达中的重要工具,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2]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有效手段

欧美英语文化有其独特的特点、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文化教学中要根据英语文化的具体特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文化教学的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的理解。

(一)立足教材,深挖教材,延伸教材

高校英语教材中有丰富的英语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经过英语专家在无数篇英语文章中精挑细选的。一般来说,教材中文章的选词、用词都非常的准确,句子表达符合英语表达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而且,教材文章中的很多词汇的运用也设计到这些词语的文化背景。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按照立足教材,深挖教材的原则,发现教材中某些词汇的特定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组织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特定用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将教材中词汇的特定用法加以延伸,了解其背后的特定文化,将其延伸到英语文化的发展历史中。

(二)关注时事动向,探究文化背景

由于中西方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风俗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中西方国家媒体对于时事的关注视角也是不同的。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典型的英语国家新近发生的时事和媒体对时事的报道,比较西方国家和我国由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的差别而导致的关注角度和价值理念间的不同,再组织学生互助探究,发现特定文化背景的不同之处,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别的认知。③通过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比,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兴趣,也能让学生主动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学会自主研究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别的方法,增强学习西方文化的兴趣和信心。

(三)创建英语文化角,鼓励学生主动研究西方文化

很多高校都为英语学习爱好者设置了英语角,通过英语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英语综合素质,特别是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英语文化的学习上,我们也可以成立英语文化角。英语文化角要求以交流英语文化为主要内容,给大家提供一个英语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小天地。这个这属于英语文化爱好者的空间中,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在英语文化学习中的心得体会,求解自己学习中遇到的文化困惑;也可以每周定一期文化主题,按照文化沙龙的形式,大家围绕着特定的主体,进行交流和学习;还可以邀请外教,到我们的英语文化角参加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有效的促进英语文化的学习,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积累,为学生的英语文化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四)阅读英语名著,体验英语文化的博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英语文学积累了丰富的佳作,很多在世界文化中都享有盛名。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英语小说的阅读,英语文化的学习,更需要英语名著的帮助。要鼓励学生课下自主阅读英语原著小说,特别是对世界名著的精读。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发现小说定词汇的特定用法,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对于小说中不理解的词汇或用法,教师可以每个月组织一到两次小说阅读答疑课,采用教师答疑或学生自主讨论的方式,解答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解和困惑。

总之,文化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和拔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掌握英语这门世界性的语言,需要我们将英语文化的学习渗透到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鼓励学生自主研究西方文化,积极创造英语文化学习和交流的条件,为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8(15)

[2]刘玉娟.高校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2)

第4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62-01

所谓翻译,简单地说,就是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但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归根到底,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起源于两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障碍。”可见,在翻译这个千里之行的旅程中,始于足下的应当是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这是翻译的一个主要任务,也是一个难题。

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在此,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词义联想与意象对翻译的影响

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记号义,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事物属性认识不同,心理反映不同,在词义联想与意象上必然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东方文化中,“红娘”一词是指促成美好姻缘的人,常会使人想起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中的丫环;而在西方文化中,go-between和match-maker除了表示“媒人”的意思外,还有“中间人”、“掮客”的含义。人们也就不可能产生类似的文化意象。可见,产生词义联想失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会造成翻译过程中错译或误译的现象。请看例句:

例1:One eye-witness is better than ten hear-says.

这是一句谚语。如果词义联想不当,直译为“一次目睹胜过十次耳闻。”则译文没有完全体现原文的含义。在英语中,ten一词除了表示具体数学“十”之外,还用以泛指“多”的含义,所以,译为“百闻不如一见”更为妥当、贴切。

2理解与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方式,英汉两个民族也不例外,在观察、理解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往往因理解不同,而产生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对颜色词的理解和使用,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的所指是完全一样的,但由于理解的差异,使其文化含意完全不同。请看下列一组记号的英汉对比。

英语 汉语

Blac ktea红茶

Blue film黄色影片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White elephant 贵而无用的东西

此外,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请看例句:

例2: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

这句话若直译为:“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体现为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其正确译文应该是:今天,无论你怎样出洋相,都不算过分。

由此可见,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只有对不同民族在理解与思维上的差异作深入细致的了解,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比喻和习惯表达对翻译的影响

比喻及习惯表达都是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成份,也是翻译过程中导致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只有深入研究、对比,理解两种语言在比喻和习惯表达上差异,才能摆脱理解障碍造成的困境,真正达到译文“入木三分”。由于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透视角度,因而就会产生喻体不同,比喻相似的现象,即比喻的差异。请看下列一组词的英汉对比:

英语 汉语

As strong as horse 气壮如牛

As blind as a bat鼠目寸光

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

Diamond cuts diamond 棋逢对手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风烛残年

To grow like mushrooms雨后春笋

此外,两种语言在习惯表达上也有差异,请看例句:

例3:If you ever think he is lazy,think again.

这如果直译为:“如果你认为他懒的话,再想一想吧”。从表面上看十分忠实原文,但由于忽略了在特定环境下英语习惯表达的特点,实际上完全没有将原文的真正意思译出来。其正确译法是:如果你认为他懒的话,那你就错了。

4与典故对翻译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在与历史典故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一切,宗教多有“圣经”、“洗礼”、“修女”、“教堂”、“上帝”等词汇。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多有“玉帝”、“观音”、“菩萨”、“佛主”、“慈悲为怀”等宗教词汇。在中国文化中,历史典故丰富多彩,如“开天”、“牛郎织女”、“项庄舞剑”、“卧薪尝胆”等等。在西方文化中,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故事。请看例句:

例4:You are just a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这句话中的doubtingThomas源于圣经故事,Thomas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sa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我们便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和历史典故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使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5结语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其核心问题是“异化”还是“归化”。从“文化传真”的目标来看,译文应是越“异化”越好;然而为了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又不得不容许一定程度的“归化”。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对原语能尽窥其妙,又要对译语能运用自如,做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尤金・奈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是做好翻译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8.

[2]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

[3]张培基.论习语的汉译英[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76.

[4]杨自检.英汉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37-139.

[5]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5.

[6]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87.

第5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在国际商务交谈中,商务英语翻译格外重要,其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文化信息之间的传递,其主要目的就是比较文化信息,从而将需要表达的含义,精确地翻译到合作之中。而这一过程主要讲究的就是“信、达、雅”。其中信所指的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忠于原文的内容、结构以及风格,从而保证其翻译的含义没有改变。然而在进行这一工作的过程中,很多文化信息并不能够完全地被精确翻译到位。这样就导致了对等性不能够完整地被表达出来。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主要影响如下。

(1)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事物的认知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结构,同时也是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一大支柱。所以词汇的文化差异也能足够体现出两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验证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例如,在我国“龙”是吉祥如意的图腾,而在英语中,dragon代表的是邪恶,集中体现的就是在旧约圣经中提及的恶魔撒旦,被邪恶化为恶龙。甚至有的地方翻译有泼妇的意思。如果在进行商务翻译中,不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对比,就会大大影响两者间的交流。在颜色上,也会因为一些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商品在销售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差异。例如“蓝鸟”汽车,虽然是世界知名品牌,但是蓝色在中国人的心理上总会想起忧伤,那么对于蓝鸟的理解,或许就有了忧伤的感念。在北美,BlueBird指的是当地的一种蓝色鸟类,象征着幸福,所以英国人在驾驶蓝鸟汽车的时候,就以幸福为取向,从而觉得开这一种汽车犹如乘坐幸福一样。所以在应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双方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够有效地翻译出其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2)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

一个人如果对翻译的文化背景没有足够的了解,就不能够精确进行相应的翻译。举一个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在辛弃疾《破阵子》中,有一句诗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里的八百里,初读都会当做是指距离,但是这里是借指牛,因为谢灵运有牛名曰:八百里。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完成相应的精神风貌再现。广东人有忌讳,不喜欢“狮”,因为口音重,和“死”相同,所以常有人误念做“死”。当“金利来”在广东刚起步的时候,因为译作“金狮”,导致了长时期的滞后。所以后来,才用音译“金利来”作为主要的商标。这样对华人来说,体现了一种招财的心理,从而得到了广泛的欢迎。所以在进行商务翻译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文化的背景,从而有效地进行商务活动。

(3)思维模式

在不同种族之间的言语翻译过程中,因为民族的心理历史沉淀,以及其在生活中的思维模式有所差异,所以在相应的翻译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英式思维和华人思维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追求不一样,对美的认知也不一样。主要的因素就是两者的生活背景不同,这就导致了双方的语言结构不同,乃至思维方式也出现了不同。在思维的承受力度上,也会有相应的偏差。

(4)环境因素影响

生活的态度不同,文化背景也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生存环境的不同。在应对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下,我们也应该对其中的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价值取向分析,从而有针对地进行相应的翻译说明,带动跨文化的交流。

2针对商务翻译问题所采取的相应策略

(1)重视文化的背景学习,提高跨文化交流的精确度

我们在商务英语的跨语种交流中,应该认识到两者文化的差异性,做到及时地传达最精确信息,这就要掌握词汇、阅读以及相应的翻译技巧。在应对不同的翻译实例中,应该针对语境进行相应的转换,将文字和语言中的最根本问题进行交际翻译。

(2)多读多练,培养外语思维

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如果汉语不过关,则无法准确地将英语文章翻译成汉语文章。张培基先生曾明确指出,翻译之所以困难,不是因为外语多难、多复杂,而是母语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才会出现很多句子无法用汉语表达。商务翻译不仅仅是对外语的理解,也应该加强对母语的理解,这样才能够较好地进行相应的翻译。

(3)重视意境,提高翻译技巧

在中英文句式中,被动结构的形式,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中所注重的问题也不太统一,所以语言侧重感也会有所偏差,那么翻译出来的意境也会出现相应的不同。在汉语文学中,被动句式一般都有自己的明显特征,例如“被”“受”等,但是在英文中,却没有这些词汇,它们往往只是依靠动词的后缀来完成这一工作,所以在进行被动句式的翻译中,我们就需要为其添加一些我们语言的特征来表达它们的原有含义。在感受两者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中,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特色对比,这样也能够较好地完成相应的交流,从而保证其要表达含义的精确。这样在意境的体验中,也能够较好地培养自身的语感。在商务翻译过程中,也不仅仅是针对英语而言,其实质上是人与人的跨文化交流,这就要求双方要互相沟通,从而保证双方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其语境也基本上是吻合的。

3结语

第6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英语文化;英语翻译;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26-01

英语是当前国际上进行交流沟通和咨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同时也是一种通讯的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和世界各个地区的联系和经贸关系也逐渐建立,因此英语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

1 社会历史背景对英语翻译效果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发展史都是不同的,因此身处不同民族的人们会在行为表现和观念态度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英语国家差异显著,所以我们再翻译英语的过程中应着重英语文化的学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强调“和谐”二字,表现为流水型句式,英语人受圣经、神话,传说的影响更注重分析,所以他们的句式表现为以主谓语为主,加以从句和短语。翻译者要注意英语语句所表达的文化涵义,不要直译,这样达不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2 环境对英语翻译效果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某个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并且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地区习惯、民俗、生态以及传统的表现。地域文化因该地区与当地环境的融合而具有了较强的稳定性和独特性,环境和气候还使得地域文化显示出差异化的特征,所以,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同一地域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语言表达方面,地域文化会影响句式与词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对于同一样事物,不同地域文化下的人们会产生差异性的认知与理解。英国与中国既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又具有差异化的生活环境与政治环境,所以,英语文化中所体现的民族语言色彩和民族个性都不同于汉语文化下的民族语言色彩和民族个性,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和地域环境也会对英语翻译的效果产生影响。如,李白的诗歌《江上咏》“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中“西北流”是影响翻译效果的主要词汇,由于我国的整体地势为西高东低,所以李白用“西北流”表达出“富贵不能长存”的观点,这种比喻与我国的自然环境相符,但是,英国的地理环境与我国存在差异,如果才用直译法来翻译这一词汇则会导致很多英语语境下的阅读者难以理解。如果将“西北流”翻译为“倒流”即“flow backward”则较为贴切,如此翻译虽然能够帮助英语语境下的阅读者理解这一词汇,遗憾的是,原诗中对于我国地理特征与诗词特点的表达却无法体现出来。再如,翻译“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 End home.”,由于英国的首都伦敦分为繁华区和贫民区,所以“East End”指代贫民区,是具有特殊政治含义的表达,这句话应该翻译为:“那是日不落帝国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贫民区千家万户暗无天日的岁月。”如此一来,译文有助于汉语语境下的阅读者理解“East End”所具有的特殊含义,若将后半句直译为“从未在东方家庭升起”则无法帮助读者认知“East End”的真正含义,更使得译文的意义难以被读者理解。

3 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和意识是宗教文化重要的内在组成。东方和西方也有其不同的和文化,这种差异使得在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背景之下的人对崇尚存在着很明显的不同。基督教作为英国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所信仰的主要宗教,不同于我国是一个具有多种的国家,其中对于宗教理解的差异也会间接导致了文化传统之间的不同,由此可见,英语文化和语言也会受到宗教的信仰,这就使得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背景之下的英语翻译产生差异,这一点表现在英语学习理解别明显。尤其是一些汉语词语,例如佛祖、菩萨、观音、玉帝等都是作为我国宗教文化的主要人物,而且在汉语成语以及俗语中也存在有许多的与宗教相关的内容,以慈悲为怀、借花献佛为例。事实上,这种语序连贯的并且对应的相关谚语在汉语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还是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针对于这样的问题的出现,必须要找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的对自身的汉语和英语.方面的文化进行储备,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寻找基本相似的或者相同的句子,或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标注出相关的谚语的来源,使得在不同的语境之下,阅读的人员可以有效的充分了解谚语的文化内涵。

4 风情习惯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情,使得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日常交往和社会活动方面表现不同。这些不同常在打电话、问候、感谢、道歉、分别、称呼等面体现。另外英语文化的价值观与汉语的价值观存在差异。突出表现是,生活中我们惯性的问对方吃饭情况和年龄问题,这些礼节性的问候我们觉得这些都是生活小事,而说英语的人们会认为你侵犯了人家的隐私。因此,为使处于不同风情习惯下的翻译者正确无误表达被翻译语句,译者则应通过跨越文化角度将翻译的句子进行等值代换。

总结:英语文化中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地域环境、宗教文化以及习俗与生活习惯都会对英语翻译的效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同时体现在“英译汉”与“汉译英”的实践中。所以,为了确保英语翻译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翻译主体有必要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强化英语文化的学习和掌握,面对具体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能在有效传递语言含义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源语文本的风格,从而使英语翻译发挥出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雷,王秀峰.跨文化交流中的英语翻译功能分析[J].高教学刊,2016(15):265-266.

第7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英语词汇教学 文化教学 方法 原则

一、引言

每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社会学家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语言和使用过程中获得了整个文化。”[1]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该语言文化的过程。而词汇又是反映语言与文化之间密切联系的最明显的语言层次之一。[2]词汇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其内涵与外延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如果语言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只停留在单词的字面意义上,而对词汇所传递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那么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就会误用、错用词汇,从而引起“冲突”,妨碍双方有效交流。因此,教师应提高在词汇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意识。

二、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通常较为注重单词的音、形、义,其中“义”也仅仅停留在单词的字面含义上,而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常常被忽略。因此,很多学生发现即使掌握了5000个英语单词仍然不能自如地进行日常交流,更不用说进行跨文化交流了。正是由于缺乏文化知识,更缺少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学生常常会产生交际方面的错误,如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a cow”,把“挥金如土”译成“to spend money like earth”,等等。

此外,学生这种文化知识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准确有效地理解篇章内容。例如:

(1)He’s green with envy when he saw her splendid new car.

“green with envy”到底是什么含义?是不是人心生嫉妒时脸色就变绿了?

(2)In two or three years both in London,to which he went for the last part of the season and to pay a round of country house visits in the early autumn,and in Paris,where he had settled down,he knew everyone whom a young American could know.

句中的“the last part of the season”是什么含义呢?是我们平时常用的“四季,季节”的含义吗?

显然,例(1)中的“green”不单纯指颜色,而是另有他意,有其文化内涵,是无法从单词本身的字面含义获得的。在英语中,除了“green with envy”,还有“green-eyed monster”,“green-eyed”等,都用于指嫉妒别人,类似汉语中的“眼红”或“害了红眼病”。[3]例(2)中的“season”在这里不是泛指四季,而是特指英国的社交季节,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每年4月开始,止于8月。在为期4个月的时间里,英国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层出不穷,如宫廷舞会、晚宴、慈善活动、赛马会、板球赛、网球赛便集中在这段时间内举办。英语中有“London in the season”,“London season”,“social season”等说法。

可见,文化知识在词汇教学中举足轻重。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看到以上两句话时就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直接影响了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从根基上向学生传输文化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日后自如、流畅、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思想、获取有效信息打下坚实基础。

三、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具体方法

1.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联想特征。

语言不仅能描述客观事物,还能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文化赋予语言的感彩和民族特色迥然不同。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带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可以将同一词汇所传达的不同的感彩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这些差异。比如:“蝙蝠”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好运、福气的象征。这是由于蝙蝠的“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民间绘画中画五只蝙蝠,意为“五福临门”。旧时丝绸锦缎常以蝙蝠图形为花纹。婚嫁、寿诞等喜庆时,妇女头上戴的绒花(如“五蝠捧寿”等)和一些服饰、器物上也常用蝙蝠造型。而在西方文化中,“bat”是吸血鬼的象征,而吸血鬼在《圣经》中是被上帝诅咒的产物。这个词语带有邪恶的色彩,通常用于贬义。比较典型的表达有“as blind as a bat”,“crazy as a bat”,“He’s a bit batty.”,“have bats in the belfry”等。

又如,英语中的“owl”是智慧之鸟,因为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它常栖息于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旁,因而owl是智慧的象征。人们会用“as wise as an owl”来形容人有智慧。在儿童读物和卡通片里,猫头鹰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禽兽间的争端要由猫头鹰来裁决,紧急关头需要找猫头鹰求救。而中国文化中,猫头鹰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由于它常常在夜间活动,并且鸣声凄厉,迷信的人常把它的叫声与死相联系。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预兆厄运的到来。

2.利用时机,适时导入文化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适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Section A “Studying Abroad”这篇文章中讲到一个墨西哥女孩去美国留学之前填写申请“接待家庭”的表格时,把自己的信息详详细细地写了下来,其中她提到了自己喜欢宠物,养了四只小狗。正是这条信息成为她很快找到接待家庭的有利因素,因为美国人对宠物爱护有加。教师讲到这里时可以更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西方人对“狗”的特殊情感在语言上的反映。由于西方人视狗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对其宠爱有加,“dog”在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在语言上就有了“Love me,love my dog.”,“a lucky dog”,“to be top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a clever dog”等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习语和谚语。通过适时地延伸、讲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够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使其开阔了眼界,了解了西方文化中各种词汇所传达的感彩、民族情感、、风土人情等,有利于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教师还应利用各种方法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精心挑选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图片、文章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艺术、历史、宗教、习俗等。教师在讲解文化知识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向学生播放有关文化方面的电影、电视节目、录像带、幻灯片等,一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深记忆,另一方面,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

(3)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反映西方习俗的文化节目、历史事件或是有关词汇渊源的小故事、民间传说等,向学生讲解。同时,也可以此为契机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他们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四、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进行文化教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1.平等原则。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学习其他文化应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即不因民族的大小、强弱而判定其文化的好坏,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并且,在对比两种文化时,不能过度地抬高一种文化而贬低另一种文化。

2.同步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文化教学应该与词汇教学同步。我们知道,在短短几堂课中解决所有文化问题,或者在一堂课中满堂都讲文化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当所讲的词汇包含重要的文化内涵或与中西文化差异相关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扩展相关文化知识,否则太多的文化导入有可能影响基本的词汇学习。

3.交流原则。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教师在讲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应向学生讲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交流习惯与方式,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五、结语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离开文化,语言学习者是无法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的。因此,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了解语言的同时更加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从而得体、自如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提高自身的社会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安.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6.9.20:99-100.

[2]马云燕.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阅读的影响[J].大学英语,2007.3,(1):377-379.

第8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语境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制约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成为我国主流的教学科目。一直以来,翻译都是英语老师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说完英语通常会用中文解释一下,便于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点。学习其实就是一种以已知推未知的过程,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首先要把它翻译成中文,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但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要想正确掌握英语词句的含义,就必须要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在其文化语境中领悟其含义,做出正确的翻译。

一、文化语境与翻译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本质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过是一个骨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方是血肉,学生应该通过英语的学习去了解西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并且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其语境下进行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障碍,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语素质,深入地与外国友人交流。

所谓文化语境,是指语言所使用的环境,指语言交际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民族,由于地域的差异和文化的演变,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在相同的场合所说出的话都是不同的,比如说在中国,朋友见面寒暄,会说“你吃了吗?”但是在西方国家,则不会采用这样的问候方式,而是会说“Howareyou?”或者聊聊天气和近况。在问候语上,中西方由于文化差异截然不同。

二、文化语境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制约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决定了语言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能否准确把握语言的内涵和语境,与学生是否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相關联。具体来说,文化语境对于翻译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方式。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在句式结构、修辞手法乃至词语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其实,这与中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及思维方式有关。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人是社会的根本,因此一直以来都会以人作为主语,在主谓宾句式中人通常处于主语的位置。而在西方文化中,辩证唯物主义盛行,事物客观规律才是主体,因此进程会以“It”作为形式主语,常见句式有“Itisverykindofyoutogivemeahandintime”、“Itsohappenedthattheticketsweresoldout”。

2.宗教信仰。在宗教信仰中,其实中西方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人一般信仰佛教,因此在逢年过节通常会上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而且产生了一些以“天”为主语的俚语,比如说“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而在西方国家,则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信徒每日要进行祷告,并且到教堂做礼拜,婚礼也是在教堂进行,在表达自己的祈愿时,通常会说“Godblessyou!”这类话语,这类词句在翻译时有着特定的意义,就是祝你好运的意思。

3.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判定、辨别事物的一种思维取向,在不同地域,人们由于文化差异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教育观念、生死观念、经商理念都存在着差异性。其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阶层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经历的差异性,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性,结合其文化语境进行翻译,同时,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尊重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4.地理文化。地理文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前者是由地域差异决定的,而后者则反映出了历史文化的差异。很多语言习惯的形成,其实都与语言背后的地理文化有关,比如说,在形容一件事毫无秩序、混乱时,我们会使用“乱七八糟”这个词,这与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有关;而在英语中,可以用“atsixesandsevens”来形容,该词语来源于西方国家中世纪的一种名为“hazard”的投掷游戏有关。由此可见,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文化语境中去理解相关词句,才能够提升翻译的准确性,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阻碍。

三、结语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我国的高素质人才来说,是提高自己发展空间的一种必备能力。在大学阶段,翻译教学是一种基础教学手段,而翻译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项目,但是要想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翻译,必须注重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播,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西方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乃至是思维方式,充分尊重其价值观念,在相应的文化语境下进行翻译,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翻译及理解能力,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成新亮

参考文献: 

[1]梁雅虹.以中国唐宋茶诗为例探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本土文化引入模式[J].福建茶叶,2017,3901:353-354. 

第9篇:文化交流的含义范文

有必要先搞清楚,何为“现代化”?“现代化”这个词语的出现,为时甚早,据美国学者考证,它至迟在1587年开始为人使用。而“现代化”作为一种学说或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却是“二战”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对它的涵义的阐述更是众说纷纭。仅从我国的辞书看,就有四种:(1)《现代汉语辞典》(修订本)说:“使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国防现代化、现代化的设备。”(2)《辞海》(1999年版)说:“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其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其标志为政治民主、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社会流动和现代化人格)。作为目标,它一般指以当达社会为参考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现代化潮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现代化并无统一模式。中国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具有相互排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4)《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较详细的指出:“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意味着采取适合国情的有效措施,实行有步骤的经济技术改造和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尽快赶上经济发达国家,适应世界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以上四说中的(1)含义狭窄,文字极简,远不足以概括这个词语的丰富内涵;其中的(2)、(4)说清了过程,揭示了目标,既概括又具体,是这四种解说中较完备的。如果能够将(2)的第一句加以补充改写,比如以“传统社会、不发达社会演进为现代社会、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取代之,也许会好一些。而且,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似乎也宜提到,政治民主等等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可以起积极作用的。其中(3)指明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具有相互排斥的特征,点出了传统向现代演进是一个过程,虽可谓言简意赅,但过于抽象,令人无法掌握其具体内容;后三种解说还有一个共同的疏忽,它们没有注意到:这个过程是由不同社会之间的交流和交流中的冲撞以及在冲撞中寻求和谐互补而触发推动的,因此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只宜“采取适合国情的有效措施”;(4)说的最后一句至为精辟,只有加速发展转变,尽快赶上,才能够“适应世界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传统”可说是“现代”的对称,它们几乎是一对范畴。传统通常包括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宗教、风俗、艺术和各种社会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等,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不仅有着无形的影响,而且还起着控制作用。在传统社会的时间划分上,西方一般是指古代和中世纪截至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阶段;我国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晚清1840年之前,大致可称作传统社会。传统具有两重性,其中的积极因素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其中的保守和落后因素,则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的实行,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那种“巨大的阻力”、“历史的惰性力”。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积极因素如果能审时度势吸收外本文由收集整理来文化中的积极成果,并勇敢冲破保守和落后因素的重重障碍,传统社会就能够渐进入发达的、现代的社会;反之,则必然依旧徘徊于不发达的、痛苦的困境之中,我国近世历史的迟滞前行和艰难变革可为佐证。

当代学人丁伟志、陈崧合著的《中西体用之间》是一部探究晚清以来一百多年间中西文化交流中诸多问题的专著。它详列确实的史事,进行细密的剖析,抒发持平的议论,迭出精彩的见解,对于人们认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大有补益。谨择本文所需者复述之。(1)它指明了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清王朝衰颓、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迟滞的时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已经不仅是两种具有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特色、不同长短的文化,而且是形成一为先进、一为落后的两种不同发展程度的文化,文化交流的均势与平等的格局已被打破。在交流中,作为先进的一方,是主动的、进攻性的,以改造对方使之适应于自己的需求为目的的;而作为落后的一方,则是被动的、防卫性的,以寻求摆脱困境、振衰起颓为目的的;进攻性的一方,来势猛、规模大,且伴随着经济上、政治上乃至军事上的侵略行为与事件不断发生;作为落后的一方,面临着要回答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革或新建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这样的大问题。交流已远远突破狭义文化的圈子,具有了强烈而严峻的政治性质。而且,这时期的交流不同于往昔,更具有广泛的国际活动性质。比如,华夏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流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未受外国势力操持;明末清初之际,文化交流的内容很有限,只在上层极少数有识之士之中进行,没有构成大的社会影响,可说是两种既成的定型的文化体系间相对平静而持恒的切磋琢磨、汲补吐纳,而晚清却变成了为急剧动荡的国际局势所左右的、瞬息万变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选择,使中西文化交流从内容到形式,都成为循着世界潮流而灵敏变动的、名副其实的国际文化现象。(2)它表述了具有

转贴于

规律性的理性认知:通过对晚清各种文化流派和文化主张的剖析,展现出中国文化推陈出新的艰难曲折历程,解读出这场文化巨变中错综复杂的各种文化见解的是非曲直,描绘出由技艺层面逐渐进入制度、思想层面,由以改良方式图谋富强发展到以民主革命方式企盼彻底改造旧国家、旧制度和建设新国家、新制度这种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时缓时急的进程,从而揭示出中国文化的逐步现代化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止的历史趋势,为东方的文化古国走向现代的发达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引人深思的资料,对于此时此刻国人探讨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大课题,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高筑门墙陶醉于自我封闭之中,拒绝与异族、异域交流,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甚至难以“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鲁迅语)。因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谁也不能违背。

一部中国文化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随着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盛衰而或进步或僵滞的历史。近世以来,我国几代学人都对此极为关注,且多精彩阐述。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我中华当战国之时,南北两文明初相接触,而古代之学术思想达于全盛;及隋唐间与印度文明相接触,而中世之学术思想放大光明。今则全球若比邻矣,……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彼西方美女,必能为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柳诒徵在《学衡》杂志连载的《中国文化史》里,将中华文化发展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一)“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之文化之时期”;(二)“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以印度文化输入吾国,是吾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三)“自明季迄今日,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中西体用之间》一书的“引论”中对梁、柳二氏的见解进行了述评,认为:梁启超“把今日全球文明简括为中西两大文明,当然是失之偏狭”,但却“生动地体现着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满腔热情”;柳氏划分三个时期之说,符合历史实际,但“亦有缺陷”,最突出的是“吾国民族本其创造之力”而“构成独立之文化”,他没有看到这种“独立之文化”,也是伴随着长期的颇具规模的文化交流而构成的。“引论”特别强调了柳氏提出的“中古和近世两次大规模引进与融合外来文化的大潮,在中华文化史上确有划时代之性质,每次都促使中华文化开拓出新局面,展现出新特质,进入了新时代”的结论。伟志伉俪在概述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时,认同梁、柳对华夏文化与佛教文化交流所持的观点本文由收集整理,并着重阐发这一交流的巨大作用和意义,他俩认为:“佛教文化的输入,对中华文化的震撼是空前的,引起的冲突与变化也是空前的。”“中华文化确因吸取消化佛教文化,而进入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崭新的繁荣期。”而“与佛教文化的交流融合(当然这中间始终伴随着抵牾),改造了中华文化。同时也创造性的改造了佛教文化本身,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只是,这本书的主旨是通过对晚清中西文化观的述论,探讨中华文化的近世境遇,不遑对中印文化交流问题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不免使我引以为憾,因为多年来我曾对这一交流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何以取得成果怀有兴趣,很想了解其中底蕴,以长见识,借获教益。

四年以后的199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陈远宁的《中国佛教与宋明理学》一书,其副标题赫然在目:“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成功例证。”我终于如愿以偿。匆匆拜读一过,对于这两种文化在冲撞与交流的过程中为何能融合?如何融合?其切入口和融会点在哪里?有了个大体的了解就搁下了,“读书不求甚解”也。2002年,出版社又将它列入《学海一牛鸣丛书》,作第二版印刷。在学术界浮躁之风甚炽,“一次性消费读物”铺天盖地之际,这个事实说明:它的述论已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可能还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感想之一:文化交流是无法阻挡的。

2002年9月,我曾作西北之旅,访“丝绸之路”。在古称西域的新疆,在以敦煌石窟闻名于世的甘肃,在我国历史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且为十一个王朝先后建都于此的陕西,眼见苍茫大漠,荒凉戈壁,巍峨高山,恶劣气候,和那自“天下雄关”嘉峪逶迤东去的长城以及那“固若金汤”的西安城堡,遥想那多处古战场上的无数次的狼烟烽火、血腥杀戮与悲壮惨剧,所有这些自然的、人为的重重障碍都无法阻隔中华文化的源源西去和异域文化的滚滚东来,在搏击中,这条丝绸古道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汇流的河床,形成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陆路交流的唯一通道。其中尤以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古龟兹和古高昌境内的不同风格的石窟,为当地志书称作“创造了人类也是地球上当之无愧最宏大的奇迹”莫高窟、陕西的众多佛寺就是这种广泛深远影响的辉煌遗存。当今世界已由农业而工业化而信息化,文化交流更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封杀的。

之二:融合需要长过程,更需要找准切入口和融会点。

文化交流是彼此将具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提供给对方,而融合则需要在长时间的冲撞过程中,寻求彼此间可能相谐互补的因素,取长补短,才有可能逐渐将不同的文化体系的物事合为一体,而且还需要找准切入口和融会点。陈远宁的书对此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具有开拓意义的探究。它综述了从西汉到东晋特别是到隋唐佛教经由与黄老道家和神仙方术结合、佛学玄学化到佛学与儒道进一步融合的长过程。在这过程中,佛学曾把道家的长生久视之术融会于自己的禅定之法中;也曾抓住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与“心”这两个重要范畴予以改造、升华,发挥其缓和社会矛盾的功能,得到当时某些统治者的鼓励,视为“皇王之化”,而援儒入佛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切入口和融会点集中在伦常道德这个覆盖面最广、渗透度最深的问题上。印度佛教把中国的伦常道德纳入自己的教义和宗教实践,因此最终形成中国佛教。

它在历史的回顾中,论证了佛教与宋明理学的联系和区别。它认为,

转贴于

大量史实表明:就联系方面而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里,无论是本体论、人性论或是认识论,与佛学的“真如”本体、“如来之藏”、“真如实相”等等论述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援儒入佛而中国化了的佛教,就为宋明理学提供了思想背景资料,还为宋明理学建构自己的思想框架提供了精致的思辨方式和思辨结构,更为理学家们论证封建纲常的合理性、“存天理而灭人欲”的性善论以及认识真理与思想修养相联系、渐悟与顿悟相结合等诸多论题找到了哲理的根据,获得了以佛证儒的效益,从而一扫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儒家神学本体论的粗俗和荒唐。诚如丁伟志伉俪所言:“中华文化确因汲取消化佛教文化,而进入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崭新的繁荣期。”此后,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在近八百年的长时间内,它十分适应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形成为一种主流的传统。

然而,“传统是一种巨大阻力、历史的惰性力”(恩格斯语)。它一旦拒绝与异己的异域的文化再交流再融合,就丧失创造力,崭新的就会变为陈旧的,支配着的就会化作禁锢着的。后来,虽有一些被视为异端的思想者突起,或反程朱,或既反程、朱又反陆、王,但都难以冲破重重围困,有的还极为不幸,如李贽就被捕下狱、割喉致死,他的《藏书》、《焚书》被为某些近人讴歌礼赞的清王朝多次下令焚毁,留给文化思想史上的教训是惨痛的!

之三:着重谈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