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

第1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协调性原则毋庸置疑,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从系统论的角度讲,这一体系(系统)要持续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获得必要的能量,在开放的状态下,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综合考量和协调运用。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高等教育体系本身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以此来获取相对积极的效果。因此,高等学校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本校实际进行准确定位,努力做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行为与现行的情境保持一致,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4]。

全面质量管理框架下高等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解析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严格的管理模式,它要求被管理的事物尽可能是“零缺陷”的。但是,在高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考虑太多的“人的因素”,会出现管理理念的出位、管理目标的缺位、管理主体的让位和管理标准的错位。

(一)管理理念的出位对高等教育管理而言,质量与卓越和优秀等同,它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结果,或者教育的接受者意愿被满足的程度[5]。但是,对这一管理理念,不同的高校、同一高校的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在理解上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高校之间、高校的不同部门之间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资源共享的缺失,必将使得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知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上,各高校和高校的不同部门之间往往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和管理理念上的出位,使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

(二)管理目标的缺位由于教育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高级别的高等教育,也应该是动态的和复杂多变的。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任何微观要素或者宏观要素的变更或者失效都将使高等教育本身面临一定的“质量风险”,这种风险不是通过对指标和标准的强调就能够完全避免的[6]。实际上,这一情况正在高等教育中发生着:社会的大环境促使高等教育走下神坛,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也就此失去了目标,这种管理目标的缺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大学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为了争夺各类办学资源,高等教育逐渐偏离了原来既定的方向,这进一步使高等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初衷,其质量管理工作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栏”中移除。长此以往,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必将支离破碎。

(三)管理主体的让位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不是“独角戏”,而应是高校做主体、政府做中介、社会做评委。这样一来,高校能够通过政府获取一定的教学、教育资源,在对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社会要对其进行监督,同时要对资源使用的效果,即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检验———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现实情况似乎并不如此,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给政府“让位”已经成了一种惯性,高校在“官办、官管和官评”模式的作用下,逐渐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7]。即便高校在自身层面上通过相应的措施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但是这一“提升”的结果如何并没有通过社会的评判进行最终确定,而是在政府的各项评估中获得了对自身努力结果的评价。在这一过程里,高校的处境往往是较为尴尬和无奈的。

(四)管理标准的错位对高等教育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大量的事实表明,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标准较为单一,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8]。原因在于,现有的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指标,即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往往以物质条件方面———学校的占地面积、楼房的建筑面积、实验室的资金投入等———的评价为主,而对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评估却未能得到同等的重视。这样做的原因是非常明显的———物质条件因其外显性和可测量性,使质量评估更加直接和便捷;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人忧虑的———这种管理标准的错位,将对高等教育释放一个偏离主题的信号,高校对这一信号接收的时间越长、接收的效果越好,就越有可能使高等教育逐渐失去其必要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载体的缺失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它将强化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趋向。

高等教育管理质量提升的创新模式选择

(一)知识管理在知识的作用逐渐凸显的今天,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实施知识管理显得十分必要,创新知识、应用知识是其最主要的目标之一。通过知识管理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推动知识不断增加并获得进一步的创新,高等教育的优势和办学效益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正面的强化。其实施过程一般为: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进行系统学习,掌握和理解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原则,通过相应的激励手段,促使教职员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分享与应用,以此来构建一个良好的、开放的、积极的高等教育的精神文化氛围,在这一氛围中,知识的转移、共享和创造变得顺其自然,这明显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二)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最初是企业管理学上的概念,实施柔性管理的组织,往往具有相对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组织的层级较少,管理幅度较大。在这种组织中,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会得到加强,组织的“柔性”也因此而显现。因此,高等教育中实施柔性管理将对管理质量的提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对行政权力进行“淡化处理”,降低行政管理幅度,另一方面需要对学术权力进行强化,突出管理对象的主体地位[9]。与此相对应,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效果评估也应采取柔性化的模式,通过与管理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双向选取适合的柔性评估机制,最大限度激发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2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1 大?稻菁际醴治?

1.1 大数据的概念分析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之中,而且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将其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全面提升教育的整体机制,促进教育的优化创新。我国对大数据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大数据呈现出容量大、类型多以及存取速度快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数据基础类型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集进行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第二,实现大数据体系的个性化分析;第三,保证教育体系辨识项目的稳定分析。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数据信息以及数据资源的分析,保证信息资源的深化,为价值信息以及数据关系的稳定处理提供有效依据,保证项目决策行为及决策方法的稳定性。

1.2 大数据的特点分析

第一,数据容量的巨大化,在大数据背景下,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互联网+技术呈现出优化性的发展状态,实现了大数据容量系统的巨大化发展。第二,数据种类的多样化。随着传感器、智能设备以及社交协作加护的分析,可以为数据种类提供较为丰富的结构支持,通过与传统关系型数据、文本、音频以及视频等结构体系的优化,可以实现非结构数据的合理调整。第三,数据处理的快速性。在网络技术优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通过软件性能的优化分析, 进行数据资源的有效处理。同时,在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管理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保证教育管理数据挖掘的前端化,有效提升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需求。第四,数据价值的真实性分析。在数据系统分析中,数据量的确定需要有真实性的数据系统作为支撑,通过对大数据资源的科学处理,及时发现管理数据的基本内涵,展现大数据环境下工作项目设计的优化性。[1]

2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分析

2.1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相对滞后

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平台而言,其管理项目的设计需要与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充分性的融合,但是,在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背景下,其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其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对不足,教育管理等数据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数据资源相对零散,导致信息管理系统缺少有效整合,为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造成了严重制约。第二,高校信息化软件平台设计相对滞后。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平台性化的构建分析,其软环境对人才的储备以及培养功能相对滞后。对于大数据平台而言,其数据的获取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在数据整理、分析以及算法确定的过程中,其数据的统计方法较为科学,但是一些专业性人才队伍的构建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管理队伍的信息化建设。

2.2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数据获得有待提高

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而言,其数据的调研及获取需要高效性的数据平台,教育部门于2013年了《关于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 的战略化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方调研及评估机制,实现数据管理中人才培养的核心宗旨。在高校第三方评价机制确立的背景下,需要提出更为客观、可信以及优化性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保证数据调研及分析的合理性。但是,在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确立的过程中,高校并没有及时适应大数据的发展进程,其教育管理中的数据调研相对滞后,导致数据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性。[2]

2.3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数据挖掘相对不足

在数据挖掘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数据库分析中,按照搜索算法的隐含意义分析,进行潜在价值信息的分析。通过大数据资源的运用,需要通过数据的收集进行数据资源的信息挖掘,并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教学结果的改善,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在调研数据获取项目分析中,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整体特征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保证数据资源的合理挖掘。同时,在事实角度中进行问题分析时,需要运用数据进行决断的判定,有效提高数据挖掘的应用技术,改善实际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成果,实现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需求的充分性满足。但是,在现阶段教育体系资源优化的背景下,高校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相对匮乏,在数据获取中所运用的算法及数据模型不能得到合理性的设计,导致高校管理中的数据挖掘出现了一定的不足因素,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提出带来影响。[3]

3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确立明确性的高等教育管理大数据观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时代产物,在高等教育系统优化的背景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教育管理项目的科学化、系统化,在高等教育管理对策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几种数据观念,其具体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高校数据驱动文化的建设分析,需要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进行大数据内容的分析,掌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相关项目内容的作用及意义,使大数据成为时代运行背景下教学管理中的重要资源。第二,在高校教育管理对策优化的背景下,也需要高校管理者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教育体系的稳定改革,优化高校教学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现数据资源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融合,保证高校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精细化、智能化以及可观化,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三,在大数据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大数据处理资源进行科学化的分析,避免大数据背景下学生信息的泄露,实现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稳定构建。

3.2 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信息平台的完善建设

高校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是高等教育大数据资源结构优化的基础性保障,但是,对于一些高校而言,在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的过程中,其存在着资金、人才管理资源缺乏的现象,导致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理念相对滞后。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的背景下,需要将高等教育管理目标下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作为基础,通过与教育体系的稳定融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数据平台的信息化设计。首先,通过对高校现有资源的整合分析,对高校特色化的发展结构进行调整,并在零散信息项目分析中,将数据资源有效地置入到系统平台之中,充分保证数据系统平台设计的开放性,为后期数据系统更新及维护提供稳定支持。其次,通过对学校现有财力资源的分析,引进成熟性的数据分析系统,提高院校对数据系统购买以及数据资源分析的契合性因素,实现数据资源优化及系统管理的科学性。[4]

3.3 培养专业性的数据化师资管理队伍

在高校教育管理平台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核心组成,需要逐渐提高自身的大数据应用与管理意识,从而为数据资源的优化及分析提供稳定支持。通常情况下,在高校师资队伍构建的过程中,其队伍形式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事教学、科研的专业性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是从事大数据研究的技术性人才。在现阶段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人才队伍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高校中教学、科研队伍的教师进行大数据思维的融入,使这类教师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数据资源管理理念,强化自身的操作意识,为信息的转换提供良好支持。同时,高校在大数据背景下,也需要引导专业性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大数据教学改革及实践的背景之中,通过对大数据教学平台系统的运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及时的反馈,实现自身教学管理工作的科?W改进。而且,高校需要将大数据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通过与各个企业的合作交流,扩大数据研究型技术人才的发展渠道,为国家输送专业性的人才队伍,并在最终程度上促进高校大数据资源运用中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的。[5]

第3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相关热搜: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等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教育质量管理上显得后劲不足,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及评价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全面质量管理(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为目的,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高等教育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办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一、高等教育全面质置管理概述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最早由美国人休哈特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随后在日本快速发展并风靡全球。全面质量管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国际标准组织也对其作出了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人教育管理,进行教学结构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传人我国,80年代在教育领域开始实践,90年代部分中小学掀起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热潮,21世纪部分高校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积极进行ISO认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三)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内涵

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发展来看,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最早应用于生产型企业,要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被广泛应用,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根据对全面质量管理定义的研究,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指全国各个高等教育组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及社会满意和本组织内所有师生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必须要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有利于教育产业的和谐发展

1992年,我国政府就明确指出教育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但是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过相继出现教育经费不足、机构冗杂、专业设置冷门等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一方面促进了办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的和谐、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和谐、招生与就业的和谐、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和谐,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人才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要求对教职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此举能够让教职工在教育过程中主动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质量意识;实现学生满意人才培养方式、社会满意人才培养质量的双赢,实现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符合社会需求。

三、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最近几年在各大高校得到迅速推广,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规范,服务意识也逐渐加强;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都得到了提升;学校教学环境不断得到改进,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满意度。

(二)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虽然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是有很多高校不愿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很多学校都怀疑其可行性和适应性。主要表现为:学校全面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学校不重视、教师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同时,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没有涉及到学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之前也没有进行全面调查,没有分析出当前学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没有明确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范围和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重点,往往虎头蛇尾,?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国家层面上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要求,对学校教育的质量也没有进行严格考核,导致了部分高校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开展质量整改工作。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和学校的不重视。

四、实施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全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是各个高校的事情,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坚持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协调一致的推进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一)政府进行宏观层面的调控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政府要高度重视,将推行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上升到战略层面。

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减少高等教育组织的行政管理机构,争取实现垂直领导,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机构’实现国家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直接领导,加深对教育质量的监管;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严格实行“教育质量工程”以及“本科教育达标考核”,提高高校教师准入要求,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制度,提高高等教育学生考核标准。通过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宏观上保障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教育部门要监督执行国家质量管理政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但各学校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必须担负起监督的职责,督促各个高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切实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到各大高校了解教育质量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改正方向,要号召各高校进行质量管理认证,规范质量管理过程,对严重违反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高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二)高等教育组织进行质量改革

学校是教育管理的载体,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对教育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从高等教育组织内部进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实现质量管理全程控制,要坚持正确的质量管理方法。高等教育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质量保障、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的顺序进行管理。要落实质量保障,树立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质量责任感,在教育过程中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让教育质量得到保障,然后邀请专业的机构对学校教育管理质量是否达标进行测评并作出客观评价,学校根据这些评价以及学生、社会的多方建议进行不断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内部一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高校内部管理工作中,如何确保管理质量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合理使用人才。

既要强调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提高教育质量活动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教学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教师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五、结语

第4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BPR;高校教育;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08-1.5

【项目】本文为课题“业务流程再造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流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的预备成果。

一、BPR理论内涵及提出背景

BPR理论内涵: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译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企业流程再造。所谓BPR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哈默(Michael Hammer)1990年第一次提出,是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企业再造理论的产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有些管理专家用3C理论阐述了这种全新的挑战:(1)顾客(Customer)(2)竞争(Competition)(3)变化(Change)。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美国企业为挑战来自日本、欧洲的威胁而展开的实际探索,1993年哈默和钱皮出版了《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 the Corpration)一书,书中认为:“20年来,没有一个管理思潮能将美国的竞争力倒转过来,如目标管理、多样化、Z理论、零基预算,价值分析、分权、质量圈、追求卓越、结构重整、文件管理、走动式管理、矩阵管理、内部创新及一分钟决策等”。1995年,钱皮又出版了《再造管理》。哈默与钱皮提出应在新的企业运行空间条件下,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以使企业更适应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一全新的思想震动了管理学界,一时间“企业再造”、“流程再造”成为大家谈论的热门话题,哈默和钱皮的著作以极快的速度被大量翻译、传播。与此有关的各种刊物、演讲会也盛行一时,在短短的时间里该理论便成为全世界企业以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IBM信用公司通过流程改造,实行一个通才信贷员代替过去多位专才并减少了九成作业时间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BPR理论与教育管理的结合。BPR理论是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最新管理思想。随后,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类公司开始了BPR改革的热潮,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如IBM、科达、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纷纷推行BPR,试图利用它发展壮大自己,实践证明,这些大企业实施BPR以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BPR理论尽管最初主要是针对工业企业而提出的,但这一理论的价值也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并且不少学者撰写了相关的文章。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与扩大、教育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非常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高等教育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财、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等国家在高等教育中引入BPR理论和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成为BPR理论和方法在高等教育中成功运用的典范。

二、企业流程管理再造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高校传统管理模式是以上级管理命令为核心,一切工作都围绕上级的工作计划与安排进行具体部署,从而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离开行政任务中心,具体管理工作则无从开展。通过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管理,则需要学校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转变,高校管理中心虽然都是为了人才的培养,但工作方式不是以上级行政命令为中心,而是以人才培养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的部署与安排,侧重流程管理,而不再是传统的“任务挂帅”。

另外,通过业务流程管理的信息化,还可以转变高校管理的“文牍主义”倾向。传统办公条件都是注重文件的制定、贯彻、落实,而且多为纸质化办公,不但造成大量的办公经费的浪费,更多是浪费大量的管理时间,文件的积累、整理也让人煞费苦心。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可以转变传统的办公理念,文件即时传达,即时批复,即时反馈,可以逐步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有助于人才的规范化培养。培养人才是教育管理的核心。如何由“学生”转化为“人才”,这需要相应的流程和环境。教育管理主要围绕这一转化来制定。具体而言,就是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从制定目的到具体条文进行全面的审视,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为准绳,对现行制度与条文存在的必要性加以重新审视,并对有必要存在的制度进行修改。如对于学生是否成才的衡量标准不是时间,而是真正的学识水平。学年制管理是一种不利于学生成才的制度之一,应该逐步地过渡到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学分制管理。

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大学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力。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公正客观的质量评价机制。这种评价不应该来自上级主管部门,而应该来自受教育者、用人单位以及社会。教育虽然不能完全产业化,但将教育按产业的规律来进行组织却是可行的。因为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品,所以,正如企业将产品质量看成是自己的生命一样,大学也应该把教育质量摆在首要的位置。企业产品质量的高低应该由市场来裁决。大学教育质量的控制要摆脱传统国有企业曾经出现的有“金牌”无“名牌”的怪现象,必须对当前的教育质量评定方法进行改革,逐步将单一的上级主管部门评估转变为以“市场”评估为主、主管部门评估为辅的综合评估体系。具体地就是应该主要地由受教育者、用人单位以及社会来评定,具体评估指标可以是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成就、社会表现等;也可以由专业化的、独立的社会机构设计指标展开评估。建立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以学生毕业为最终产品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生产线模式。有助于实现日常管理模式的“三化”。大学教育管理像企业管理一样需要讲效率。提高教育管理效率需要进行系统的考虑,除了像传统的思考方式那样对现有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重新审视,研究现有管理环节的管理效率外,还应在流程再造的思维下将视野转移到现有管理范围及其环节本身的合理性上来。教育管理者除了对日常工作进行梳理、规范,从而实现高校日常管理模式的“三化”,即理论化、规范化、制度化外,更为主要的是对每一种管理都要质疑:这种管理必须存在吗?可以开展信息化管理吗?可以开展“外包”服务吗?外包策略是企业流程再造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当前我国高校中已经开展的改革中已部分地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叫“后勤社会化”。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改革缺乏系统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指导,“后勤”的概念比较模糊,“社会化”的程度也难以把握,改革步伐一直比较缓慢。很显然,大学管理采用外包策略,对于减少学校的资金投入、节约人力以及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应该管、必须管好的领域,提高管理效率,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在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流程再造工作,是当前大学教育管理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

总之,由于教育理念和技术上的原因,传统的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以开发学生特长为宗旨,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多样性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关于流程再造技术与高校管理流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相关的研究与探索日益增多,管理流程再造理论越来越受到高等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相比较,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多,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更不相适应。从教育流程特别是教学管理流程的角度来审视,中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9.

[2]汪小洲,洪晓军,周国君.业务流程再造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10):89-92.

[3]陈建中,郇良勋.现代大学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6.

第5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管理 现代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68

1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在塑造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胜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技能人才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责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管理体系和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虽然起步晚,但是其发展势头丝毫不逊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起来,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因此,用现代化的管理视角来分析和规划其教育管理模式是必要且迫切的。

2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简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从本质上是与普通高等院校有区别的。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与一般高等教育院校不尽相同。出于这种考虑,我们不能简单套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论是从思想观念、管理手段、管理体制上,我们都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殊性状况。

当今的管理,不论是企业还是教育都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变。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另外,现代化也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过程组合[1]。现代化是适应社会不断革新而成长起来的具有物质和精神层面双向结合的实体性概念。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就是要求高职院校自身要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先进的时代精神,在教育管理的模式中实现整体的转化,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学校的社会关系制度层面、教职员工心理人格素质方面都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变。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实现现代化是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拓展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空间,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实现高职院校的本质目标,使其办学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力;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能够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推动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能够让科学技术的推动力量成为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要素,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中流砥柱;最后,我们在研究和推广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体系理论,能够推动社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在一个高职院校中能够成功运用的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也能够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3 推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和措施

我国《教育现代化实施纲要》已经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现代化要求,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由于认识肤浅、投入资金不均衡、管理体制经验化等众多原因上,已经呈现出了许多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不高、实践教学体系落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等现象产生。因此,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加以重视,从行动上加以创新,逐步完成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转变,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建设需要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

3.1 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上述的现代化管理含义中,我们所强调的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与当今中国科学发展观所秉承的理念相一致。我们必须在管理实践中突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人的主体地位,一切从人的个性、需求出发,以人为根本,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等级制度和照章办事的死规定。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中,往往采用科层制管理体系,没有真正体现人本和谐的思想概念。我们在转变过程中,要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做指导,管理者必须以创新开放的思维对待学校的工作人员和学生。

我们在管理层上不仅要强调以人为本,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尊重人才,发挥他们的潜能,而且在服务学生方面也要转变观念。我们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的信念,全方位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弱化行政权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2]。

3.2 管理手段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手段中,许多地区都没有先进的高技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许多工作都是由人工或者是半自动化进行完成的。以往教育管理手段的行政化主要体现在召开会议、文件、开展文艺活动等等,这些手段的实现往往有些出于形式化、有些带有强制性的色彩,不仅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院系的日常工作,而且有时会产生懈怠,在统计管理中也容易出现差错。

而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以先进的科技为依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同样也体现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所采用的基础装备上,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即以现代技术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自动数据处理系统[3],利用高科技的网络体系和软件,进行信息的传达、资料的备录、教师生成绩的查询和日常教育活动的管理,这大大节省了管理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办学效率。

3.3 管理人才的转变

我们所要探讨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转变均是围绕人才的培养展开的。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同样,居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的应该是管理人才。而教育管理人才又与企业管理人才不尽相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整体形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我们要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人才从信念上进行塑造,提高他们的教育热情;其次,管理者也应努力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够适应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步伐。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与社会、企业、经济的繁荣进步结合在一起,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本领,才能在社会立足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付达杰,何先应.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成人教育,2010,(1):45-46.

[2]谭文培.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WTO的挑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7-18.

第6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教育管理是指在既有的社会环境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现有教育资源(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教育方针、目的。教育管理的本质是将资源进行整理、规划、再整合的转化过程,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南京艺术学院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也紧跟时代步伐;而作为直属二级学院的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在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方面也大胆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海量信息资源的高效处理,有效提升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整体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

2“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知识社会不断进化而演变及其催生的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依托互联网技术及手段与传统行业相联合,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和优化、更新现有业务体系、重构传统模式,进而对整个社会进行转型、升级、进化。“互联网+”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充分融合,提升社会效率,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进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观念及作用早已渗入到各个行业,对各个行业进行效能提升,同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理念的不断渗透,教育管理行业也在发生着颠覆传统的变化,尤其是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不管是在传统的观念里,还是实际的生产教学中,艺术类教育管理领域都是以传统教育见长。“互联网+”给艺术类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边界、过程以及教学评价都带来颠覆传统的改变。

3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特点

南京艺术学院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在艺术类教育管理方面经过百年的积淀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经验、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也显得有所欠缺。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作为公办直属二级学院,承担面向全省中专、技校、职业学校、文化艺术学校对口单独招生的任务,为其提供高层次、多专业的艺术类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创立了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口碑和品牌。随着时代的进步,作为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头羊,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不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模式都走在了前列,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3.1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模式下,走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部分专业将日常教学带入企业生产一线,采取教学与实习并举的方式。将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演变成生动活泼的生产一线,实现知识的“华丽转身”;将老师的言传身教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3.2“实训工场”取代传统教室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一间教室,一本书”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大部分专业采取“实训工场”取代传统教室,工场里有满足所有教学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老师可以边讲解具体的知识理论,边用工具进行展示,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3.3行政管理制度完善

为适应当前艺术类教育的特点,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根据自身特色制定了一系列教育、管理制度,完善自身状况,从而确保日常教学、学生管理的有序进行。尤其是现阶段“艺考热”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后,作为艺术类高职的排头兵,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在教育管理制度完善方面一直紧跟时代步伐。

3.4教育理念的转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教育理念的转变显然也要适应时代的步伐。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理念的转变显得更为重要,艺术讲究的是“个性的展现”。怎样在大众化教育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展现”,对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出更高的要求。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在教育理念方面也走在了前列,以学生为本,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积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创新“互联网+”时代下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更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艺术素养、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育管理模式能否顺应时代潮流,能否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大学生成为关键。为此,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在创新“互联网+”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4.1教学理念、方法的创新

作为全省艺术类高职人才的主要培养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采取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效应,创新教学方法、转换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设计不同的、适合教学环节的教学课件,主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有区别地认识到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2科研领域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一环,而高等职业教育科研领域的协同创新又在整个协同创新领域占有独特和重要的位置。作为独立的公办二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各个专业间并不是独立建制,大部分专业存在学科交叉,跨学科跨专业在校内各专业间很普遍。在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时,科研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协同创新一方面使得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得到逐步完善,另一方面使校内和企业间基于双方互利的协同创新机制得以加强。科研协同创新还体现在建立校内科研协同机制,从内部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从而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科研协同创新,还要加强协同创新统一平台的建设。有了协同创新平台,学校与科研院所、学校与企业间才能更好地开展深度合作,最终实现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4.3构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教育模式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将传统行业向外延伸。教育管理同样可以借助“互联网+”这双强有力的翅膀,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实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南京艺术学院为了弥补课堂讲课只有45分钟的缺陷,向外延展课堂,建立线上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不仅可以线下选修所要学习的课程;通过线上还可以补选(复习)已经在课堂学习过的课程,或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线上学习,可以实现线下所有的功能,如网上选课、复习、答题、考试等。除了网络教学平台,还有学生一站式管理平台,实现老师对学生数字化管理的功能需求。

4.4加强信息化办公水平建设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技能;“互联网+”的发展与参与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网上办公,提高办事流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与数字化学生管理的无缝衔接;通过“互联网+”实现学生虚拟课堂的学习与管理。当然,要实现这些具有“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功能,教育管理参与者平时要加强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尤其是相对基础比较薄弱的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师。

第7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字: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115-01

在人才流动加快,高校师资匮乏的今天,人力资源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能否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是实现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一、人力资源概念及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特点和作用

1、人力资源概念。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授萧鸣政博士在2002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开发学》中将人力资源的内涵解释为:人力资源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以被管理者运用产生经济效益和实现管理目标的体力、智能和心力等人力因素的总和及其形成基础,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与品性素质等[1]。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活动。

2、人力资源管理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特点和作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而且是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秉持以人为中心的能动性管理方法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把人作为一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地发掘,把管人、管事、管思想三者有机结合。

二、西北地区教育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西北地区位置偏僻,消息闭塞,接受外来信息较慢,整体教育水平落后。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一直滞后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北地区普通高校数量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不足导致人才供给不足,例如西北(陕西除外)四省区2007年普通高校总数64所,只相当于江苏78所的三分之二。其次,西部普通高校规模普遍偏小,除部委属高校外,地方高校校均学生规模大多不足5万人。

(2)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是学科门类少,专业设置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是各种类型、各个层次教育发展不合理。

(3)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西北地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从西北地区考出的大学生以及研究生毕业后不再回到西北地区工作,加速了人才递减的速度。如陕西省2002年毕业的4600多名硕士以上学位研究生,有80%到东部地区择业。

三、西北地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首先,作为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出台有利于教育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各种政策和制度,推动整个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机构等组织单位应当认识到人员是单位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知识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知识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和管理人才资源。

其次,为人力资源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高校教学的过程和原则,每学年都要进行教学检查、评估。开展优秀人才的选拔和评比,但仍有人才匮乏和流失问题存在,怎样才能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呢?这里提倡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设计与管理薪酬制约度对于高校人事管理部门来说是一项最困难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要想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把握:一方面是重视报酬。毫无疑问,支付最高的工资的组织最能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尤其是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另一方面,把收入、技能、贡献挂钩。建立起依据员工所承担职位的重要性,担负的责任大小,工作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的科学系统的薪酬体系。同时,让员工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这样有助于形成一个更适合员工需要和更符合实际的薪酬制度,也是高校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忠诚关系的体现[4]。另外,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高校应当重视和鼓励教职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求发展、求上进的欲望的实现。

因此,要为人力资源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酬薪以外,还需要有健全的体制和完善的绩效测评体系[5]。第一,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第二,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员工素质的培养,就是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而不只是上岗培训,目的是提高员工岗位技能,更重要的是开发人的能力、培育有潜在能力及管理人才。第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绩效评价,其目的在于获得员工绩效现状的信息,找到与目前及未来要求的差距。无论绩效优秀还是绩效较差的职工都将从绩效评价中受益,绩效考评成为员工与组织之间主动交流的有力手段[7]。

教育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是西北地区的教育能否取得持续进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从西北地区现实人力资源总的情况分析,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是:人口数量庞大,总体质量较低,分布结构不合理;加之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滞后,人力资源由于缺乏激励机制而利用效率低下。虽然目前西北地区教育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随着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到位,西北地区教育人力资源的管理会不断取得新进展,随之也会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乔立梅,韩瑛.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探析[J].科技资讯.2007,(08):114

[2]德斯靳,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1

[3]黄筱荣,熊吕茂.论人力资源开发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6):123-125

[4]孟庆伟.人力资源管理通用工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4

[5]吴宪聪,李梦玉.西北地区人力资源问题探讨[J].西部大开发.2001.06

[6]李瑞君.西北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培养[J].经济师.2005.06

[7]彭建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1

[8]赵晓峰.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石油教育.2002.03

第8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 特征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 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早,具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学生事务管理制度也相对比较完善,在运作方式、工作理念、队伍建设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研究,借鉴其成熟的经验,提升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水平。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概述

学生管理是指与非学术性事务和学生课外活动有关的所有概念、事项与活动的集合和总称,在美国称为“学生事务管理”。[1]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是在美国高等教育由殖民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变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并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而日益完善起来。[2]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实践从无到有,经历了“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的多种模式后,最终形成了以“学生事务管理”(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简称SLI)为理论支撑的现代学生事务管理模式。SLI理论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为核心,提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也是教育者”,是“学生问题的专家”。在SLI理论的指导下,美国根据学生事务管理的项目设置专门的人员,并建立了较完善的学生事务方面的专业培养体系,实现了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高校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受到了全美各级各类高校的普遍重视。美国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并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具有最发达、最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特征

1.运作方式上体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

美国历来崇尚自由和民主,这决定了美国高校没有统一的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宪法把教育行政管理权交给各州议会和政府,各州有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州的教育管理制度。因此,从制度层面上来看,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具有多样性。同时,美国高校也都普遍认为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旨在通过规范系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怎样选择,而不是选择什么。这是美国的社会价值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体现,结果又表现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个性化。当然,这种个性化是建立在严格的法律基础之上的。

2.工作理念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

美国高校注重学校与学生间平等双向的交流,明确规定并执行学生正当的自限,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为学生提供服务,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除了为学生提供注册管理、入学教育、住宿生活、学生纪律、经济资助、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健康服务、个人咨询、就业指导等常规与指导以外,还为学生提供涉及种族、投资、疾苦、安全、艾滋病、性暴力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3]

3.从业人员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强。

在美国的任何一所高校都设有专门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副校长,与分管教学、财务等事务的副校长共同对校长负责。学校和各学院也都设立学生事务工作办公室,专职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聘任、提升具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程序。通常申请进入这一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学生事务、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若要取得中层的管理职位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对晋升高级职务的还特别强调其过去学生事务管理的经历和经验。[4]为了满足学生事务管理的职业要求,美国高等教育还为这一职业领域提供职前和在职培训。美国每个州都至少有一所大学开办高等教育学生行政专业,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美国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也有针对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

4.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规。

作为一个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美国针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制定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各种部门法律和完善的行业规范,所以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规范化,而且有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格的程序,能极大地保证学校的德育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制度首先明确规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处理学生也有严格的程序,律师、法官一应俱全,有学校纪律委员会这样的处理机构,有从听证会、辩论会到依法处理甚至上诉法院等系统严格的程序。[5]

5.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的成立与专业期刊的出版。

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简称ACPA)成立于1924年,现拥有来自500多个学校的近9 000名会员。在美国,辅导员和提供服务的人通常都加入ACPA。另一个主要的协会是美国国家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简称NASPA),成立于1919年,成员多为具有行政官员身份的工作者。另外,还有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委员会、大学生健康协会等行业协会。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在参与协会的过程中能获得专业的教育培训,交流工作心得,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和职业责任感。专业协会还创办自己的专业期刊或杂志,如ACPA的《高等院校学生人事杂志》和NASPA的《全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会刊》等,出版研究成果和传播信息,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提供交流心得体会和反思的机会,使他们的工作得到外在的客观评价。

三、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的理念。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有制度作保障,为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高校要将“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的理念贯彻到学生工作中,把这一思想落实到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设计、制度安排、内容方法和程序中,从学生的需要、利益出发,自始至终贯穿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一个人性化的有效运行机制。这要求学生工作者以营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氛围为工作的首要目标,使整个校园有一种充满教育意义和别具风格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环境的互动作用来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事务服务项目也都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工作者。

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设置专业培养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在博士的培养计划中还有针对学生事务的研究方向。我国有些高校虽然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的还设置硕士点,但是其培养目标和内容与学生工作并不一致。因此,我国还未能形成一条为高校学生工作输送人才的成熟渠道。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相比,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为此,我国有必要在高校设立专门的教育体系,培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专门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人才;加强学生工作者的准入、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建设;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以此提升学生工作者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组成专家化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所要追求的目标。

3.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依法管理。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我国的《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管理条例》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上的宏观依据。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在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仍有很多空白,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大量临时性的、阶段性的意见、通知、办法与法规同时并存,从而使高校学生工作标准不一,很难保证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学生工作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4.鼓励组建全国范围内的学生工作协会和专业化组织。

一个职业的专业化必须存在专业的群体来支持它的成员,界定恰当和不恰当的行为,并形成正式或非正式的奖惩措施。[6]美国学生事务的专业协会通过举办专业研讨和出版学术期刊,指导其成员提高和发展专业技能,推进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我国现有的高校辅导员论坛、各省市的辅导员联盟与QQ群等非正式组织还远远达不到像美国ACPA的功效。此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教论坛》、《教育导刊》等专业性的学术期刊中涉及学生事务管理的版块还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在政策和经费上鼓励组建全国范围内的学生工作协会或专业化组织,通过出版专业期刊、举办学生工作会议或开展专题研讨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经验并增加工作成就感,使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成果得到认可和外在的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方婷.美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5.5.

[2]李永山.美国高校学生事务队伍专业化发展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3]贾卫东,刘颖.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对我国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

第9篇: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范文

一、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文关怀”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确认人与自然的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追求个体解放,维护人的尊严是其主要的核心思想。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把“仁”作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中国教育史上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高等教育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共同营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健康地学习与成长。高校管理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实事求是和着眼于实际的态度,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适当的调整,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内涵充分展示,并建立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管理体制,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而,因为我国高校长期采用哺乳式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强,对教师言听计从,认为教师都是对的,从不敢提出质疑,学生是否优秀则绝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种单一的依赖性教育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缺陷,需要改进。

二、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随着当今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思想正在发生变化,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目前,在各个领域都非常重视人文关怀,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人文关怀即是指对人的关心与关怀。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即是对学生关心和关怀,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有一些固定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学生,还应该要懂得灵活变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内涵。要想让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好的体现,就必须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培养学生”的原则。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践行思想,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将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文关怀更好的统一起来。

三、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当前,各大高校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的统一性和服从性,被动性和制约性,从而忽略学生的自主性、自由性和自然性。这种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起来对学生是百益而无一害,而实际上却是事倍功半。

1.过分强调学生的统一性,会制约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扼杀学生的独特新颖的创造思维,因而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2.过分强调学生的服从性,给予学生一种奴役思想,学生无法从学习中收获快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究竟是为什么而学习,觉得学习就单单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教师分配给自己的一项任务而已。

3.过分强调学生的被动性,给予学生一种压迫感,致使学生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4.过分强调学生的制约性,致使学生自主、自立、自强能力差,一旦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便会感到无法生存。

所以,高校教育管理应与时俱进,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并且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

四、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体系构建

1.加强人文关怀的认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尊重学生的思想,学会换位思考。高校学生管理者也应该体谅教师,加强对人文关怀的认知,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大学不仅是技术的加工厂,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充满关爱的地方。在高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是核心和重要对象,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占据着主要地位,并且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方面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此,要想加强对人文关怀的认知,高校就必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建立以教师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政策。高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调动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即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我们应该尽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知识推广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使他们充分发挥潜能,从人性化角度有效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2.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高校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尊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追求思想上的解放和创新。另外,管理者还应具有服务意识,因为对学生的管理过程本质上就是服务过程。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和谐、互?突ブ?。纵观我国五千年历史,传统集中的经济体制、政治和官方文化,致使教育管理理念存在差异。改革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就必须改变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人文关怀的理念为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注入新鲜的血液。首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理念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化属性,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为了应对考试而接受教育,忽略了知识的纯粹性和个体发展的必要性。其次,对院系部门放权。将权利下放到具体的院系,由他们来组织具体的教育活动,尊重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并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要。最后,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服务功能。教育管理体制的本质就是为教师和学生自身能更好的发展而服务的,所以要根据他们的需求真正让需要者受益,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人文关怀要付诸实践,除了实用的人文制度外,还应付诸实际行动,健全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执行力较弱、制度落不到实处及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因此,营造一个人文关怀的环境,就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制定一个本身必须满足科学、合理和人性化关怀精神的制度。高校的领导必须严格监督高校制度的执行情况,相关行政人员的专业素质应通过相关机构严格的考核,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程序和监督机制。

五、大?W生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和方法

1.人文关怀要求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和工作方式。在现如今的社会形势下,从事教育管理的工作者必须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方式及策略,尤其是“说教式”、“灌输式”两种教育方式。二者要有重大改变,主要路线在于对话式教育。所谓对话式教育就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平等对话。对话式教学将教育者对学生的情感完全体现出来,也在某方面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使师生之间能够良好沟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困惑及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即从说服到教育。

2.人文关怀教育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校要配备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比如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成立一个心理咨询室,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进而萌发出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3.人文关怀教育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对大学生来说,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通过人文关怀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更深层次来说,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灵魂得以洗涤,内心得以满足,从而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