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专业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国上市公司-----亿元级外企、IT培训领军企业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一、达内国际集团简介
达内国际集团是中国IT职业教育的品牌,是目前中国IT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4月3日,达内国际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家在美国上市的IT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也是2014年赴美上市股。除中高端IT人才实训外,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同样致力于IT 人才输送、教育平台建设、软件研发等综合服务。目前,已形成包括 人才实训中心、软件研发中心、软件人才中心、IT 教育中心四大人才服务模块达内国际集团逐渐形成以IT培训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及人才服务领导品牌。
达内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各个中心由软件专家负责运营,课程设计引进北美先进技术,贴近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北美海外专家与来自IBM、华为、用友、亚信、东软等国内外名企的一线实战专家担任讲师,以确保高端培训效果。达内在课程设计与培训模式上不断创新,开创“零首付、低押金,就业后付款”的信贷就业模式先河,改革培训模式保持培训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90%以上的就业率,同时高质量就业。
二、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与高校和企业合作
从创建之初,达内国际集团就非常重视与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经过13年辛勤的耕耘,达内国际集团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达内先后与全国500多所大学的计算机或软件学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其中20%以上为211重点大学,在100多所院校里建立了达内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并与包括北大软件学院在内的7所院校建立软件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近年来,达内加强了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步伐,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全方位的高校开展合作,对高校的教学改革、优化高校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以及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实战型业务水平的提升都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内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达内在全国建立5大软件人才中心,300人才顾问每天不断与全国上万家企业保持联系和沟通。通过13年达内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达内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人才推荐,人才定制培养、人才租赁与外包、校园招聘、IT猎头、企业内训等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一站式的服务体系。截止到2014年5月底,达内与全国5万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个月在达内全国中心有近600场的企业双选会,达内还会定期做专场招聘会,正是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达内学员保持行业的学员就业率,2014年实现了95%以上的就业率。
三、达内国际集团主要业绩:
达内国际集团作为中国高端IT培训的翘楚,从创业之初就倡导 “诚信、创新、开放、合作”的企业文化,同时经营战略一直都保持经营模式和产品保持行业的一步:率先在美国上市家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推出“先就业,后付款”IT信贷就业培训的IT职业教育;率先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由IT技术专家建立和运营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全面开放课堂,随时真课试听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与“211工程”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真实披露学员就业率、就业品质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开辟高端课程,培养IT白领、金领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完全真实公开师资背景的IT职业教育机构。
达内国际集团由于优秀的教学效果、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倾力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近年来达内荣获了各界机构的颁奖:达内是业界的一家2006、2007、2008、2009连续4年入选德勤评选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公司”、“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公司”,中关村管理委员会指定的“软件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教委联合评为“首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被《计算机世界》评选的“就业服务杰出贡献奖”、被《中国计算机报》评选的“影响力培训机构奖”、被搜狐评为“中国十大教育集团”、被腾讯评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影响力的IT品牌”, 2010年更是和百度、搜狐、中兴电子等企业被欧美同学会评为中国海外归国人员创业“腾飞奖”中国50强优秀企业、2011年获得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教育行业“领军企业”2012年9月获凤凰网、网易财经、影响力峰会组委会评选的“2012年度信赖企业”大奖、2012、2013年 荣获普华永道和高企协颁发“2011中关村高成长企业100”。2013年荣获智联招聘中国年度雇主“北京30强”企业等大奖。
四、达内国际集团IT培训课程:
1、java培训-----------java工程师;
2、UI培训-----------UI大咖设计师;
3、Android培训-----------安卓工程师;
4、IOS培训-----------IOS软件工程师;
5、Web培训-----------Web前端工程师;
6、HTML5培训-----------前端互联网工程师;
7、会计培训-----------主办会计师;
8、网络营销培训-----------网络营销经理师;
9、unity培训-----------Unity3D工程师;
10、大数据培训-----------大数据工程师;
11、PHP培训-----------PHP开发工程师;
12、嵌入式培训-----------嵌入式工程师;
13、软件测试培训-----------软件测试工程师;
14、C++培训-----------C++软件工程师
15、linux培训-----------linux运维工程师
16、Net培训-----------Net开发工程师
五、达内国际集团就业:
1、2016-02-17-------- 中南大学学生参加达内C++培训,成功转型9万年薪入职软通动力;
2、2016-02-16-------小学教师参加达内PHP培训,成功转型薪资翻3倍获10k高薪;
3、2016-01-16-------本科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成功入职外资软件企业;
4、2016-01-25-------电气工程师参加达内网络营销培训,成功转行获9k月薪入职搜房网;
5、2016-01-08--------公务员不干枯燥工作参加达内培训,转型网络营销师获15K高薪;
6、2016-01-07-------平面设计师遇瓶颈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薪资飙升2倍多获15k高薪;
7、2015-12-29------大四学员参加达内iOS培训,获10W年薪赢在职场起点;
8、2015-12-28-----中国计量大学大三学员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获月薪12K入职offer;
9、2015-12-18-----机械专业学员零基础参加达内PHP培训,获7K月薪成功转行;
10、2015-12-25------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获7K月薪入职敦煌网;
六、达内国际集团各校区分布及具体地址: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北京市(海淀区):
1、达内北京中关村中心JAVA: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2、达内北京大数据中心才高大数据: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3、达内北京万寿路中心WEB前端: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文博大厦二层
4、达内北京清华园中心.NET/Unity3D: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小关街120号万盛商务会馆A区三层
5、达内北京魏公村中心UI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12号天作国际大厦三层
6、达内北京海淀园中心PHP: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7、达内北京网络营销中心网络营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北京市(朝阳区):
1、达内北京潘家园中心安卓/IOS: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松榆北路7号院11号楼建业苑6层
2、达内北京亚运村中心软件测试:
---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66号院1号楼3层达内科技测试学院
3、达内北京会计中心会计: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二层
北京市(东城区):
1、达内北京南锣鼓巷校区UED: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15号新华文化大厦3层
2、达内北京天坛中心Linux云计算、Pyhton、红帽认证:
---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6号珍贝大厦西侧三层
3、达内北京广渠门中心C++/嵌入式: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家园25号楼启达大厦1-2层
关键词 教师培训 专业化 综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eacher Training Based on Professionalization
ZHANG Min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Abstract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to help teachers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he effective way. Under the "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to promote and curriculum, teac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also needs furth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systematic training framework; improve teacher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professionalization training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style of these three main ideas, hoping to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direction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Key words teacher training; professionaliz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问题,对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专业化开始受到重视,国家对教师培训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专业化的培训成为了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向。在现阶段,如何促进专业化教师培训的改革和进一步发展成为了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教师专业化培训一些基本概念进行阐述,进而深入讨论专业化教师培训综合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1 专业化的教师培训
1.1 教师培训及其专业化特点
根据对教师培训本质和特点总结,余新将教师培训定义为:为了使教师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双重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教师参加与教学相关的培训活动,其中,培训重点集中在改进和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以及工作行为上。专业化作为教师培训的一个方向和侧重点,具有其自己的实质性内容和特点。专业化的培训旨在提升教师各方面的专业化水平;由专业权威的培训机构承担教师的培训任务,比如大学等;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需要建立起成熟的培训系统、专业理论以及专业技能。
1.2 专业化教师培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专业化教师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侧重点,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对于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专业化是教师培训并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之中,能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课程知识,还能够在作为教师的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其次,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对于教改和课改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使教育的改革顺利进行,教学水平有所上升,教师是其中的关键,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化培训还能够促进学校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教师培训科学的建设。特别是对于培训的承办学校来说,承办教学培训能够促使本校的教学专业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
1.3 专业化教师培训要素及关注点
专业化的教师培训需要以教师自身为立足点,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教师培训结构和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包括了对象变量、需求评价、内容生成、任务驱使等十多个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基本可以作为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关注点,培训围绕着这些要素进行深入展开。为了使专业化的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还有一些重点需要予以关注,闫寒冰等学者认为研究与环境培养、培训标准体系的建设预计支持和评价体系建设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培训专业化应当以“国培计划”的整体架构和要求为参照标准,抓住其中的重点要素,有所侧重,建立起完整的专业化教师培训体系。后文将详细阐述其具体的实施思路和综合改革方向。
2 建立完整的系统化培训框架
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类型多样、规模大、层次复杂,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之间、机构和教师之间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框架非常重要,才能够保证整个专业化培训有序地推进。首先是要坚持教师的层次化培训原则,实行阶梯攀升式的培训,在教师中根据教师的职称进行划分,比如将大部分的培训任务由学校进行完成,中级以上职称的培训由市级的培训机构、学校完成,少部分的高级职称和重点学科的教师培训则进行重点研修,交由大学或者更为专业的培训机构。这样的培训最好能够和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相结合,在前期的培训中去发掘教学新秀和骨干教师等,纳入到下一层阶的培训。做到培训更加全面,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教师的专业化培训。
针对城乡教师结构的以及素质的差异,要更加注重城市学校的带动作用以及农村教师的重点培训。启动相应的对于农村教师的培训计划,比如对农村教师在接受高校和机构的培训时采用网络远程的培训方式,也鼓励高校的项目培训更多地针对农村的学校。建议农村和城市学校之间结成教师互助联盟,互换岗位进行全方位的学习,让农村教师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带回课堂。再由农村的优秀教师再去带动更多的农村教师,实现层级带动。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专业化的教师专业培训基地,采用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和院校、学校之间的密切有效配合,发挥之间的协调作用。利用高校的科研项目以及理论上的理念先导作用,专业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专业指导的优势,然后再在各个机构以及学校内完成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实现优化组合,有效地实现专业化培训。还能够带动各机构、学校的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3 完善以教师为主的培训模式
3.1 建立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
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的主体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考虑教师的需要和方向进行培训,不仅能够使教师的培训有所获得,还能够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专业化的改革方向就是要突出“专业”,按照教师的专业课程,自己的教学需求主动参与到教师培训之中。在教师培训之前,确定好教师的专业,需求,项目以及相关的人数,交与上级部门进行分析和确认、完成培养方案和目标之后再进行培训。在专业的培训学校或者机构进行培训的时候,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专题、分组进行培训,使得同样层次和需要的教师能够被安排在一起,使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充分打破灌输式的方式,围绕着培养方案进行分组讨论和个人展示等,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培训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3.2 以课堂为导向,注重实践
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服务,特别是教师的专业课程以及教学方法,更是要以课堂为导向。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要重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或者是让培训回归到课堂,在教师的讲课中去发现问题,一起交流。如何将培训的内容具体化、案例化,让教师能够充分地利用,回到岗位之后是否顺利实施也是重点,所以实践以及之后的反馈也很重要。可以要求教师在培训结束时以讲课的方式完成一次培训报告,将培训内容加以运用,由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在培训结束之后,培训项目的主办方要求教师提交培训的实践体验或者课程录像,交予学校或上级部门保存,作为教师的培训任务记录,可以与相应的奖励机制挂钩。
3.3 注重教师的自主参与
教师的主动参与还要与相应的机制联系起来,学校和培训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来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除了前文中提到的优秀的培训学员可以进入到下一层次的培训、实行按需培训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考核选择参与高级培训的教师、建立补偿激励机制等。对每一次参加高级或特殊教师培训的人员人数以限制,对教师通过考核进行参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将教师的培训经费投入中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参与专业化培训的奖励或者补贴,特别是针对农村教师,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在每次的培训开始之前,学校可以开展动员大会,采用培训结果和教师的评估考核相关联的方式来激励教师,比如好的培训结果可以在教师评先、评优中加分等。
4 创新专业化培训的管理方式
4.1 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
专业化培训人数多,项目多,在管理上更是麻烦,相应的管理机制也应该发生改变,重点体现在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上,通过信息平台来进行管理。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教书培训平台,里面包括辖区内学校教师的个人资料信息,教育管理部门或者学校掌握后台,教师可以在窗口进行登录操作。每次培训将相应的培训要求、主题等到平台上,由教师自主或者学校统一报名、缴费,还可以进行培训项目的申报和查看培训进程等。教师的培训记录都记录在系统的个人档案中,包括培训评价、提交的报告等,方便学校和上级部门查看,实现统一管理。
4.2 建立培训的过程管理体系
教师的培训都是按照培训项目进行划分的,每个项目中都还包括很多不同的内容模块。建立起基于内容模块评分的过程管理机制有利于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态度更加认真。根据不同模块的重要程度分配相应的分数,确保每一个模块都能够被教师很好地学习到。这样得到的内容分数和总分可以计算并统计到上面提到的信息化系统中,在教师的评先、评优中发挥作用。
4.3 建立对培训机构的评选机制
教师的培训除了指派的进修学校,很多时候都依托学校或者专业的培训机构,学校和培训机构则是教育管理部门选择。在进行专业培训机构的评选过选中,充分参考参加培训的教师的意见,反馈到教育主管部门,还要重视高校专家组对机构的评估意见。保证在每次的培训结束后都有评分,如果不能够满足专业化相应的培训要求,就在下一次的培训中更换学校或者机构。
5 总结
综上所述,专业化的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化,全面撒网抓重点,注重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并且需要相应的管理体系相配合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改进和创新思路和方向,保证专业化培训的质量和有序进行,使得专业化的培训真正获得实效性,为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和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泳忠.改革教师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研究,2014(1).
[2] 张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科技信息,2010(36).
[3] 闫寒冰,魏非,李宝敏.教师培训专业化现状及发展路线图.教师教育,2013(5).
[4] 赵明仁,朱旭东.新时期我国教师培训体系变革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0(1).
[5] 余新.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6] 朱旭东,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教师教育研究,2013(25).
的确,社会发展需要有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学前教育领域也需要能说会画,能弹会唱的技能型人才。然而,学前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学前教育领域所需要的人才也不仅仅是单纯的高技能型人才,而是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反思与发展等14个领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62项基本要求。它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重视各项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且重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争取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一、专业技能训练与师德培育相结合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爱自己的事业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
在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技能大赛,还是教育见实习,教师都要挖掘其中的德育教育因素,逐渐培养起学生的爱与责任。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要认识到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素质的提高,从而增强责任感,增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同时,也要教育学生爱幼儿,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能使幼儿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心、安全感。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教育学生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视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二、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丰富相结合
我们知道,知识和能力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虽然知识的掌握受能力的制约,能力越发展,知识掌握得越好,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有了较丰富的知识,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不能离开传授知识来培养能力。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时,也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丰富。
这里的知识不仅指学生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也指他们的专业知识,包括各项专业技能本身所涵盖的专业基础知识,也包括学前教育知识。幼儿教师在就职前,必须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幼儿教育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学习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幼儿教师掌握幼儿教育规律,提高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职业是双专业性的职业,即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巧,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具体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则不仅要重视学生本人专业技能的掌握、训练和提高,也要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将各种技能传授给孩子的技能,即学生不仅自己要能说会画,能弹会唱,能作会跳,而且要会教,会组织语言、健康、社会、科学、音乐、舞蹈、美工等教育活动。
我们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重视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三、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能力发展相结合
幼儿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教育幼儿的行家里手,就应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际能力,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
幼儿教师应具有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创设与利用的能力;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的能力;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的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的能力;激励与评价的能力;具有与幼儿、教师、家长、社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还应具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能力等等。
知识的掌握是形成能力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学生能力的发展不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幼儿师范学校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形成、锻炼、提高。
我校的课堂教学是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主渠道,在专业技能训练的课堂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积极参与、想说会说、要想要做、敢想敢做、能想能做的开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思(思考)、练(练习)、研(研讨)、创(创编)等教学情景、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锻炼。课堂教学还应为学生设置模拟课堂,使学生们置身于仿真的幼儿 园环境中,热情自觉地转换角色,模拟幼儿园课堂组织活动,体验幼儿教师及幼儿教育工作者工作过程及情景,将自身各种技能转换为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各种能力,从而使 自身的各种专业能力得以锻炼。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基本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训练也是围绕职业技能鉴定要求进行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具有针对性。在职业教育不断向“就业导向”和“工学结合”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应运而生,一个同时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的老师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我们的老师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和过硬的实训技能。这与中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刚好匹配,虽然学生的个体发展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但面对学生,他们懂得教学规律,积累了很多的教学方法,能够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效的开展教育。在以往的企业学员培训中,也只能满足员工拓展视野、增长系统理论知识的需求,可以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却很难提升培训对象的实战能力。而培训的重点是“岗位”,学员在离开培训教室后,要能够带走一些“东西”,是生产技能得到了提高,甚至是培训对象对课堂知识的举一反三,是干活的思路和想法,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从这个目标出发,从事培训的应该是出自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或者是优秀的技能人员。他们能够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掌握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接触生产,会干活,还要把会干的讲出来,一般的职业教育教师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他们要对行业、对自己所在的企业非常熟悉,可以在培训过程中讲出很多“实战故事”,不仅要告诉受训者怎么做是对的,还要告诉他们如果做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人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培训师”,以这样的“培训师”为主的培训才更切合实际。但这些“培训师”的时间有限,也很难对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梳理。还有的人干活是把好手,但不善表达,他的经验和技能无法通过培训直接传授给别人。那么就需要另一个介于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之间的角色,他们具有教学经验,能够把握教学规律,能够从实践中提炼出系统的东西,也有能力帮助学员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理论和零散经验的匹配,最后帮助学员解决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出思路、出手册、出经验,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固化下来,帮助一线员工不断总结、成长,这就是培训教师应扮演的理想角色。
2教师转型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教师都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样,西飞培训中心的发展也急需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培训教师队伍。教师是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培训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培训的质量,培训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差距。教师队伍的转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老师个人素质提升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高端引导的长期过程。是对教师资源的再次开发,是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成就教师个体发展的手段。在这期间,教师的个体转型只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应该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框架下进行,转型不仅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还要为教师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教师的转型发展过程,是教师主动成为培训教学探讨与改革行动研究者的过程。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工作职能的转变,要改变教学思维和教学习惯,为自己在培训教学中重新定位。
3教师转型面临的困境
合并后的培训中心,从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统一体。但面临培训业务的全面展开,特别是在公司生产质量引发因素中暴露出的对员工培训和监控不到位的弱点,使中心面临了又一个挑战———业务功能转型、教师转型,不进则退。
3.1教学对象发生改变,教师失去心理优势
站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讲台的教师们忽然发现自己在培训过程中无法解答的问题太多,面对学员心里没了底。在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大家更加清晰的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多年来熟练讲授的书本知识和讲台经验找不到用武之地,面临的却是一个思想和理念不断进步、先进技术层出不穷、能人高手藏龙卧虎的新领域。即使是曾经从事过生产工作的教师,也感到一线技术发展太快,自己所知已望尘莫及,老师不具备心理优势。
3.2知识结构陈旧,缺乏实践能力和现场经验
我们的理论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实训教师也脱离生产一线多年,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更倾向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弱,加之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设施简单落后,教师实践能力、现场经验明显不足。面对来自基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培训对象,特别是在不同级别的技术比武等高层次的培训中,面对有着相当丰富生产经验的培训学员,教师只能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无法深入指导职工的技能操作,培训效果在短期内不能达标。
3.3教学目的发生变化,原有教材、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不适应
以前的培训工作多围绕在职工人学制教育、技能鉴定培训等以取证为目的的基础理论开展,教师经历多年已游刃有余,但新的功能定位要求培训结果立见成效。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专门岗位的操作技能、体现行业专业的先进水平。培训对象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接受培训人员大多是混考勤、过考试、取证书。而现在的学员则是带着各自的职业期望,他们希望从培训中获取工作经验,得到对自己职业生涯有用的引导。因此,在对来自生产一线员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过程中,在辅以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更多的还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借助实训设施设备进行实践操作的演示和指导。这样一来中高职教材已不能直接用于培训,更多的要结合生产实际,减少不用或少用的理论知识,增加使用的实践技能和新设备、新技术的讲解。同时,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也要有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课堂以教师的讲解分析和提问为主,而员工是带着疑问来培训的,会在课堂上请教老师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学过程是在双方的分析探讨中完成的。特别是借助实训设施设备、案例教学、现场演示、实地操作等手段都可以给培训带来良好的效果。面对如此之强的互动性,老师势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4教师转型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培训;研究
较之于国外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术和能力培养模式,国内该专业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与培养依然有较大的深挖潜能和空间,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思路。
1.当前国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国内体育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与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文字表达与语言能力训练现状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表达,通过语言来感染人,而且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载体。教学用语的研究,语言表达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课堂语言应用艺术,同时这也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功能和素养,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时,一方面要给学生揭示体育运动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还应当密切结合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强化思想教育。然而,从当前国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现状来看,这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比如,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而且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缺乏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部分高校相对而言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学校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坚持学生中心主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模式,主动获取教学技能。从实践来看,各高校的培养模式通过课堂提问以及教案编写,提高了教学技能,这一方面有气可取之处。
1.2课堂管理及把控能力培养现状
体育专业学生的课堂管理能力培养,实际上是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会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有效的联系和管理,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的顺利。从当前高校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现状可见,其现状如下:第一,在专业课上一般会安排要求学生至少体验一次做代课老师的感受,以此来锻炼学生组织、管理以及课堂教学把控能力。第二,部分学校会安排见习周,由学生观摩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待学生熟知了课堂流程以后,再分配给他们具体的教学内容;见习生个人组织、设计教学方案,并让老师对见习成绩进行评价考核。第三,学校通常会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实习过程中进行摸索和积累经验。第一,学校没有专门课程设置以及文件,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做专门训练和培训。对学校的具体培养方式和方法评价,既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若想全面提高和改善现状,仅靠上述培养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1.3课程设计及落实能力训练现状
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应用本学科理论方面知识,并且结合实践操作,对授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优化设计。课程设计技巧执行能力,则是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所设计的内容意图全面贯彻和落实,并且将课程设计有效地转化成课程成果的能力。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课程设计及其落实和执行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若想上好体育课,就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其中又包括课程内容、组织以及方法和管理等。目前的现状是,虽然课前做好了准备,但是真正的执行起来却因时间等限制而出现其手忙脚乱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因心理素质差而过度紧张,以致于课堂教学难以正常进行。对于这些知识和能力而言,仅靠课堂上的训练和培养是不够的,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1.4专业技能培养现状
扎实的技能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的素质要求,除此之外,还应当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从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技能培养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专业课上,老师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专业技能传授,以致于重专项技能、轻综合技能教学和能力培养的现象非常的普遍,学生理论与技能失衡。第二,各学校对此都有专门的文件指导和课时安排。第三,各学校老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方法、内容等过于单一。第四,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过程中,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实践授课,缺乏创新。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和训练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现状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针对性应对。
2.1针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措施
2.1.1学生自己应当多参加具有积极意义的体育活动、讨论会以及学术交流和演讲活动,以此来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以及沟通能力。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策划相关活动,并以此来加强知识的积累与沉淀,通过强化实践训练,有效的连接和贯通教案编写、技术动作以及语言表达。2.1.2教师可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所编写的教案及其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在对学生技能进行培养时,也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能够切身地感受到教学体验,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灵感。2.1.3学校应当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在设置课程、培养目标时,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指导,并且设置专门的文件以及考评体系,对学生加强锻炼和培训。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文字表达予以语言能力训练时机,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加强举一反三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意境,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2.2针对学生课堂管理能力的培训策略
实践中,学生应当不断学习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学生的素质,并且将课堂组织教学与管理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同时,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观摩,采用多媒体课件,要求他们利用个人的思维去写观后感。就体育专业课上的快速、合理地组织队形以及口令训练等,应当安排好课时,进行专门的培训。由于学生的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实践经验非常的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体育教学技能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学校应当优化调整学生实习时间,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提供更多的机会。学生应当注意个人学习态度的转变,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还要对待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而是应当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课堂教学的愉快。
2.3针对课程设计及其执行能力的培训策略
以全新的理念和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宗旨和目标,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在体育专业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创设与内容有关的情境,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及反馈信息等进行思考,探寻更适合学生教学技能提高的方法和手段。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当注重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此来有效调整学生的课程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培养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加强训练。对于学生而言,自身也应当注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二次开发教材的意识和能力,以此来提高课程设计以及实施能力。学校方面也应当加大力度,创建更多更好的平台,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4针对专业技能的培训策略
高校应当合理安排课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使其更加的合理化。同时,还要避免重专项技术培养,轻综合技能训练现象,将理论与技术有机协调起来,实现二者共同发展和进步。扎实的技能是以理论知识作为依据,应当不断更新和改进技术动作;基础知识是在专业技能摸索与实践中不断更新和整合。虽然当前国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但是师生也应当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我。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教育教学实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老师应当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既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又要进行创新。
2.5针对理论知识与教学创新能力的培训策略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认真学好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同时,学生还应当端正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学校应当强化教学创新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创新发展;多参与学术交流会,并且为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展示提供平台和机会。学生应当将“考而学”的观念,有效的转变成“学而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从而使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纵观国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宏观方面来讲,国家、学校应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改善和保障学生的基本学习。同时,各个体育院校应当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人才;通过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等,培养多能型人才。在此过程中,还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并确保评价体系的公正、公平,使其能够有效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从中观方面来看,体育院校应当注意培养目标的及时矫正,并且设置专门的训练模块,以此来完善技能培养机制。学校还应当不当完善课程体系,不当优化设置结构。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只重视专项技能培养而轻综合教学技能创新的模式,注重理论发展与改善技术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制定系统、合理的考核机制,采用全面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各体育学院应当制定科学有效的机制,以确保教学技能考评制度的有效落实。从微观层面来讲,应当不断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和培训,给自己制定可实施目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采用微格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同时,还应当根据社会和时展要求,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以此来有效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践中,建议学校充分考虑延长实习时间,体育教学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人从中获取体育教学技能的活动,通过兼职、私教以及培训班等方式,来有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专业的学生,应当自我调整心态,加强个人教学技能的训练;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个人成为能力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人才。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体育学科的教育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体育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应当不断完善和改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设置方式和内容,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陈旧思想,不断更新理念。这既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未来体育教学事业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许强;吴秋林;赵国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9).
[2]吴建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04).
[3]楼丽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7).
高等工程教育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施的可行性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在深入探索CDIO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机电系现有的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等客观因素。从本质看,CDIO考虑了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良乃至终结废弃的生命全过程,其工程教育理念就是要以此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此能力不仅包括个人的学术知识,而且包括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握能力。依据CDIO培养模式的这一核心思想,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进行CDIO试点的项目对象。由于目前现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多数面向工程应用,因此一般不能长期反复拆装,内部结构也不便于学生观察、测绘,因此很难直接应用于现场教学。而多数教学产品则更多地侧重于产品原理的教学,因此在产品的真实感、形象性方面也存在欠缺。CDIO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工程设计能力的培训,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尽量保持产品原有的外形、功能特点,如何选择与设计研究对象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机电系的实际情况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因素:(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已初步选定机器人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机器人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综合性前沿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集成和交融的产物,它涉及机械、控制、电子、传感器、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库系统以及认识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航空航天、商业、旅游、医药卫生、办公自动化及生活服务等诸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掌握机器人技术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能够触类旁通地应用于现代机械、机电工程、现代制造业等各大领域。(2)机器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机器人从产生开始,就承载了人类的诸多梦想,对于充满活力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目前多数高校都拥有机器人爱好者协会等类似的组织,而各种机器人创作、竞赛等活动更是如火如荼的开展,足以反映了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关切和向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原动力,将机器人设为项目对象,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具体结构和控制方法,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机电系具有较强的机器人技术研发实力和实践教学经验。在创新实践方面充分发挥机电学科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多次参与全国性和省级机器人竞赛并获奖。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教学实践案例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入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I、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II、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III三个一级项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教学时期,每个一级项目都是对学生某一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锻炼和考核,往往涉及到多门核心课程,下面是详细描述。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首次一级项目训练,开设在第四学期,时间安排2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机器人这一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解剖,了解其各个关键部件(包括机械系统组件和控制系统组件)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从而提前了解本专业核心内容与实际产品的关系,以工程师的角度去面对即将开始的专业课程学习。通过早期项目的构思和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初步的创新思维与产品构思训练,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与专业相关的整体概念。要求学生在工程制图、3D工程设计等相关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机电类产品。要求学生针对特定的机器人对象,实际测绘整个机器人关键部件的尺寸,并通过3D软件重新造型设计,完成机械图纸的绘制。传统的机械制图测绘环节以减速箱作为测绘对象,研究对象脱离了具体产品,没有专业针对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兴趣。该一级项目以机器人为载体,将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融合到项目实施中,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的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机器人及相关机电产品整体认识,为第六学期的设计制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手机微视频 移动教学 优点 实施
焊接技能应用极为广泛,如西气东送工程全长4500公里,焊接接头多达35万处以上,焊缝长达15000公里;北京奥运会鸟巢工程使用电焊条达20100吨可绕地球三圈,那么如此实用焊接技能,其后继人才培养状况如何呢?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手机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在职职工及院校学生专业学习受此影响出现精力较难集中,疲于应付教学流程的现象,少数年轻学员沉醉于手机视频、游戏,成为真正的“低头族”甚至达到“痴迷”程度;而相当院校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且师资力量有限,现代智能手机又极其难以控制,所以对其研究探索有限;部分教师尝试采用简单手段,严禁“手机”进入专业课堂,结果却是“树欲静风不止”部分学员漠然面对的专业教师努力,个体状态越发痴迷,走向教学的对立面。
作楦涸鹑蔚慕逃工作者不禁要问:
①能否顺势利导将智能手机平台主动直接引入教学过程中来改变窘境,利用优质的 “手机微视频”学习资源实现多阶段分层次教与学,实现兴趣转移?②如主动做足功夫将焊接知识模块制成专业的手机微视频“资源库”,利用手机微视频平台能否真正实现移动教学? ③怎样实施才能使教与学妙笔生辉,实现最佳效果?
一、微视频解决了焊接教学的问题
手机教学微视频具有短小精干,形象生动的优点。细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
(一)微视频顺应专业教学“兴趣”原则
焊接专业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曲折上升直至佳境的过程。只有大量反复才能熟能生巧,技能才能精益求精;而反复过程中抽象枯燥的理论,繁琐的操作训练极易使学员在心理、生理上处于对立状态,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其学习思维的“消极怠工”。
教学方式首先应尊重顺应人的情感,去除人性的惰性,否则任何教学努力在学员的强烈的抵触情绪下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机微视频就是用“直接方法”调动学员自身的原始动力,激发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学员“思维纠缠”时,教师使用可视的图片和影像微视频帮助学员摆脱思维纠缠中的“无助的挣扎”,同时它指导技能训练操作的细节,新鲜生动;循环往复使用可跨越时间和空间实现与学员互动,促进其技能水平的升华提高,学员自身移动学习过程的反复又会固化兴趣为“优良习惯”,成为焊接专业终身发展的动力。
因此手机微视频大胆应用符合专业教学中人的认知规律的需要。
(二)焊接高技能技术培训需要微视频
焊接技能培训知识量大,学起来费劲,做起来“苦累脏”。
信息量大,操作技能种类多且复杂,实践环境差,学员学习积极性、兴趣容易疲劳,教与学效果易受影响;但在制造企业中,知识和技能不全面,操作细节稍有误差就会引起焊接产品质量重大的技术问题甚至引发人为的重大灾难。
种类齐全的手机安全微视频、理论原理微视频及实操微视频建立“手机微视频资源库”跨越时间和空间,给学员提供了一个绿色的“能源站”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补充。
1.符合教学对象特征的需要
院校焊接专业近几连年招收的学制班学生和社会学员的数目及质量双下降,年龄偏大基础较差,理解和记忆能力不高,对专业技能操作的理解极难到位,传统的教学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机微视频教学模式既降低了技能培训的准入门槛,又动态地进行了专业知识技能的补充,保证了最终输出高水平焊接的能手。创造性的启用手机微视频便于学员自学、理解和复习提高是符合对象特征的好手段。
2.提升学习兴趣度
手机微视频具有动态感性特征,对学员的吸引力极大,焊接专业教学主动合理利用能有效地融合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和技能,可以让教学获得一个多层次“锦上添花”的移动教学平台。
3.微视频优化焊接技能教学
人员成本增加导致焊接机械手、激光焊接技术等新型设备快速进入企业,身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在思考:焊接教学模式如何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兴趣和自身的强大动力,掌握飞速发展现代焊接技术?
手机微视频将焊接专业教学中复杂的各模块的知识、原理,技能技巧、工业化生产过程转换为带有背景音乐、形象的动画、动感画面的“主题单元”资源包提供给学员,那么焊接专业技术学习不再是令人枯燥煎熬的任务,反而是一场痛快淋漓的丰富的“精神大餐”。
微视频让焊接专业化教学加入新鲜的情景因素,彻底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波动状态,为学员的接受理解、升华和创造提供了现实基础,给教学带来麻烦的“手机”反而给传统的专业技术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获得巨大的生机和新型移动学习平台。
二、手机微视频在焊接过程中实施
手机微视频具有情景化、生动形象为年轻的求学者喜闻乐见。要“中流砥柱”的作用微视频的实施必须注意以下具体问题:
(一)完善网络条件,保证线上起线下学习
1.保证网络资源
焊接专业教学场所无线网络的建设必须配套,如使用手机数据上网费大,现实性可行性不大,学员主动意愿不强,敷衍了事,真正实现移动教学效果欠佳,手机微视频线上线下教学极有可能成为形式和空谈。院校必须配置无线网资源同时应解决在线人数和专业微视频播放流畅、不卡顿技术问题。
2.手机微视频的传送手段
教师首先将手机微视频置于教学网站上,发送带有视频网址的二维码图片给学员节省网络资源,使各种配置的智能手机均可轻松快捷进入资源库实现线上线下的知识引入、反复、循环、提高的移动式学习。
3.处理手机的控制和干扰问题
线上线下使用手机微视频,有助于个体接受差异问题,但也出现了如何有效控制的现实问题?①声音的相互干扰,建议统一使用耳机。②学员之间利用网络资源相互之间干扰学习或使用网络进行其他与专业无关的事的问题,建议采用路由器的上网规则的设置来加以限制。
(二)手机微视频的资源库的完善
1.手机微视频的专业教学适用性
网上焊接技能视频资源充足,但其时长、内容、格式适用性及针对性不强,学员长时间观看易视觉疲劳,情绪波动甚至极易会失去“兴趣”,在焊接教学过程中,教师精英团队应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内容组合归类、剪辑、改编后精心设计的微视频,才会起到独特的“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
2.焊接手C微视频资源的系统性
传统的手工电弧焊的视频资源量较大,但其缺少系统性,院校焊接教学应组织教师团体专门形成适合课堂教学和线上线下移动教学的体系性的手机微视频;特别是一些新材料、新焊接工艺教学引入、讲解、技能实训、复习等课型更需要短小精炼且成体系性的手机微视频,利用群体智慧结晶提高移动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中手机微视频系统性关键在于:微视频合理配置点及配置数目。在教材的重点难点、思维转折的关键节点恰到好处地安置,教学有如“锦上添花”,效果之精妙不言而喻。如在高真空电子束焊接的原理引入讲解中,安排图片式动画手机微视频讲解胜过教师苦口婆心“对空讲解”的千言万语。后继知识、焊接技巧再辅以一定量的微视频,学员的理解掌握就会如履平地、顺风顺水。
系统性的微视频能调动学员的内在动力,实现师与生、生与生、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多层次的良好互动,让学员自主式、移动式学习成为现实。
3.手机微视频资源的品质问题
手机微视频切忌冗长和单一,微视频宜短小精干否则造成视觉和听觉的疲劳,更拒绝“只见人影、火光”匆忙间完成的“影片”纪录式焊接视频,效果适得其反,其只会导致学员思维的停顿和混乱。
其实微视频有面授互动实录、动态图片原理型、虚拟场景加工型及交谈提高式微视频等多种格式,微视频的选题、制作和编辑需教师精心组织,将优秀的教学思维凝结其中。优秀品质的手机微视频能跨越时间、空间延伸,实现常规教学中无法实现目标和效果。
扬长避短地应用手机微视频,为学员移动式自主学习插上隐形的翅膀,成为焊接专业教学过程的优化大师。
参考文献:
[1]孟祥海等.关于中高职焊接技术专业教学的几点看法[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教师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培训
学校系统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招聘合格教师、持续且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与保证学生学业成就的强有力支持系统。[1]可见,教师在教育系统中具有核心的作用,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随着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扩招,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备受关注,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状况的调查研究就显得迫切了。本研究对河南省5所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改善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意义上的参考。进而从培训方面着手来改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变教学观念,进而提高教育水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从河南省众多中职学校中选取5所开展重点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69份,有效问卷260份。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在发放问卷调查的同时,还辅以访谈等多种形式。问卷包括36道题,其中前8道是关于个人信息方面的问题,9—22题是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现状的调查,后面14道关于培训现状方面的问题。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假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成分,编制半封闭半开放式问卷;根据理论构想与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成分,采用Q分类的方法,对其专业技能因素分类,构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标准,编制正式问卷。
二、基于数据的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现状
1.教学设计技能方面
(1)课程目标确定
34.9%的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来确定,32.7%的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20.1%的老师根据对口升学要求,11.9%的老师根据岗位要求来确定。这与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不太一致,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各种技术人才,应更多地强调对口升学和岗位要求来确定课程目标。
(2)教材处理方式
73.9%的老师都选择以教材内容为主,灵活调整,依照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占13.1%,只有2.6%的老师依据自己的考虑确定教学内容。可以看出中职学校的老师能对教材进行理性处理,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调整。
(3)对常用的授课方式的调查分析
中职学校的教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主要是课堂讲授加讨论,而边实践边讲解的比例最低。从中可以看出,中职学校的教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不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各种实用的技术,以便毕业后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技术方面的需求,从而服务社会。故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更多地注重实践,在实践中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术。
2.教学评价技能方面
对学生和对其他教师教学评价侧重的方面的调查分析(见表)
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们看重的是日常自己的观察,往往忽略一些新的、全面的评价方式。对其他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则多关注教学效果,即在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3.教学研究技能方面
(1)对教学反思形式的调查分析(见表)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学历的教师在教学反思形式上有所不同。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教师主要是教研室成员研讨和自己反思,而大专学历的教师还倾向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日志。(中专学历的教师调查人数较少,不具有统计分析意义)
(2)对科研论文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职学校教师己意识到科研十分重要,是显示自身素质及晋升职称的重要方面。以上数据说明广大中职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强烈,写论文的意识已凸现出来,这也是由于各级对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衡量。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现状
1.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
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的调查由数据可知,在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方面专业教学法与实验技能的培训比例差距悬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中职教师在参加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2.专业技能培训的组织形式
(1)参加技能培训的级别(见表 )
从表中看出,48.5%的老师参加技能培训的级别是市级培训,校本培训仅占32.2%,而校本培训是各学校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教师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很有帮助,但在调查中校本培训的比例偏低,应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
(2)专业技能培训的评价(如表)
如表,超过一半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对技能培训现状不满意。当问到对目前的培训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时,没有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和培训流于形式呼声最高,比例均为20.3%。培训质量与效果差难以满足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需求。
(3)专业技能培训的预期(见表)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61.1%的中职学校的教师期望最理想的培训导师或授课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这些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熟悉其所教学科特点,能把自己一些成功的经验教给进行培训的教师。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各种实用的技术人才,因此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中职教师对培训的预期是期待提高专业技能的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一)基于数据得出结论
1.通过大面积多种渠道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对目前中等职业教师专业技能与其培训现状有了较全面的、深刻的了解。结果显示,在专业技能方面,教师处理教材方式灵活,科研意识强烈,但是依然存在众多不足,如教学设计能力欠缺,理论与实践不能进行很好的结合,教学技术能力不足,评价方式守旧等。
2.也使我们认识到中职教师的技能培训状况不容乐观,与职业教育事业实际要求相距甚远。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时间不灵活、培训导师经验欠缺、培训途径单一等问题。
(二)相关建议
1.更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观念,提高其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把中职教师视野引向社会经济、行业企业的发展与需求,推动职教课程改革。并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使教师逐渐认识到,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还应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使教学重点更趋于学习者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师培训学习方面还应逐步建立完善诸如经费保障、弹性时间、奖勤罚懒等措施以激励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师切实感受到参加培训所带来的益处。
2.强化培训的实效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从上面调查中可以看出,机会少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不能外出参加技能培训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不能仅仅依靠县、市组织的一些假期培训及“达标式培训”,除此之外,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如依赖每一所学校自己的力量进行“草根式培训”即“双师徒制培训”:师带徒,徒推师,共进共长。这样,有经验的老师带动新任教师进入实际的教学情景,处理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掌握先进理念的教师帮助相对保守的教师了解并内化这些先进理念,从而实现共同促进。同时,还要注重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多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专家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培训、教学、研究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有效性。[2]
3.完善教师的培训、培养计划并且形成制度
中等学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念,不断地吸收、获取专业发展前沿的新的信息,不断地更新和构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迅速捕捉到专业发展的有创意的、鲜活的、有用的信息,形成自己的专业理论系统和专业操作技能系统。有目的地开展教师操作技能展示、说课、汇报课等,这些手段均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深层次了解每位专业课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而通过专业前沿培训、学校集中培训、教师自我培训的多条途径进行,并建立可行、有效的制度,检查教师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对其中脱颖而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4.制订培训内容,适当更换培训方式与时间
首先,培训内容的制订要做到切实的全面化与多样化,且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训内容应该包括 20%左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30%左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50%左右的企业实践活动。[3]同时应以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作为依据来划分培训层次,以能力为本位来设计教学培训方案,以实体化为手段来完善实践教学,对已有的培训层次做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进度的规划;其次,为减少教师参训与原单位教学管理工作间的影响,将培训安排在暑期或期末进行将会进一步有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对于培训模式等的改进,建议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组织部门在组织学员报名前拟定各机构培训具体课程、大致流程安排、培训时间以及培训机构的性质、特色等,让教师在了解相关情况下结合现实选择性的报名,从而有利于提高参训教师积极性,使整个培训更顺利的开展,取得更好的绩效。[4]
5.精选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担任授课教师
在调查中发现,61.1%的中职学校的教师期望最理想的培训导师或授课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授课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所以应聘用既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具有较强操作能力,又熟悉中职教育特点,常年在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的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来确定培训内容,设计培训项目,组织教学,确保培训质量。
6.拓宽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与普通高中师资的重要区别体现在其专业能力。然而,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教师还不是主流,因此,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依然是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1)“顶岗实习”对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有较好帮助
这种方式一般安排在暑期,由学校组织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新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修。中等职业学校应出台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实习积极性。由于企业的产品种类、操作规范、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教师的专业基础、动手能力、自身特点也各不相同,常规性、制度性地开展顶岗实习对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很有必要。
(2)“校内工厂”的教学模式对部分教师有帮助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模拟真实的产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专业课教室改建成“车间”,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做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对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的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他们努力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技能要求,这对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有较好的帮助。
(3)“科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在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与市场、企业近距离接触,可以较好地熟悉设备性能、设备使用、设备维护和设备管理情况,了解正在开发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新设备的性能,是一种较好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锻炼方式。
参考文献:
[1] McKinsey&Company.How the world’s best performing school systems come out on top.London:McKinsey and Company[EB/OL].mckinsey.com/clientservice/ 2007.9.5.
[2] 丁俊华,李泽宇.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问题与对策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视窗2007,(8):54-56.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职教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76-0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这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培训是教师增进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这也对培训机构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职教师资专业发展的内涵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知识和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丰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创新,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提高从教的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一位熟练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表现为内在性和主动性的特征 首先,“教师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自身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教师要真正实现专业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专业发展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要做到:正确审视和把握自己过去专业发展的历程、现在所处的阶段、未来发展的前景和目标。自觉做到终身发展与阶段性发展相统一,客观性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相统一。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且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逐渐从新手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时间越长,教师个体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教育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经验、社会责任感等不断成熟与升华。因此,我们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工作经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支持和帮助。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次性职前培养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终身可持续的学习—提高—再提高的过程。一名合格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应由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提高三部分组成,需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教师培训内容应结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提高等各个层次的内容,注重保持衔接性、连贯性、系统性与前瞻性。同时,还要根据教师的专业性、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和专业发展专长制定培训、提高计划,构建科学的职前、入职、职后相互衔接一体化的培养培训体系。职教专业教师与普通专业教师相比,专业发展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外部因素影响更直接、更全面,特别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等的接受、吸收与实践等,相关职业能力发展与创新、相关职业道德传承与发扬更受外部影响。
传统的职教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传统的职教师资培训有诸多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还没有完全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也没有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专业可持续发展缺乏政策支持与制度保证。主要表现在:(1)教师培训的起点没有考虑或顾及教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教师职业的其他方面,孤立地为培训而培训。(3)教师培训的组织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教师只是被动地选择或接受。(4)培训过多地强调了培训机构的作用,对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寻求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由于存在上述不足,针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培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机制创新 职教教师培训工作当务之急是通过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培训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强化职教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满足职教教师培训对社会的实际需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改革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应力求与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两者有效统一,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创建新的培训模式。
实施教师的群体类化培训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教师资培训,是指对教师群体的类化,以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轨迹)的不同把教师分为不同的发展类型,分析其特征并实施培训。首先,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特征。有一个从新手教师、合格教师、熟练教师、优秀教师到专家教师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渐变到突变,每一个过程都需不间断地追求自我目标并提高,需要经过一次或多次培训,培训内容应该与其今后的教学实际保持一致。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或专家型教师,教学品质和行为是核心内容,教学专长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核心要素。其次,职业学校的教师又分为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而且教师的来源具有不同背景。有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有些教师来自企业,是聘请的能工巧匠或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少教育教学经验。由于存在上述差异,教师培训的目标与内容就应该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培训对象,设计不同目标的培训方案,进行不同类型的各种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遵循协调发展原则 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要坚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共同协调发展,要坚持将职业教育教师的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和职业道德素养等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原则,克服以往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发展以及与职业道德修养相互脱节的现象。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来设计培训的总目标、内容及各个阶段的子目标、内容,要注重各个阶段之间的连续性、衔接性与整体性,统筹规划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具体要求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全员参与原则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开展全员培训,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职教师资专业化的发展目标,要从职教教师的实际出发,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强化教育行动研究,推动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习、培训提高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教师专业理论与技能、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通过全员参与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构建新型的教师专业化培训制度
注重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明晰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发现自身存在的差距,找准发展方向,不断增加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从而增强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注重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由学校和教师共同规划和实施的培训模式,是促进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学校要树立“以教师发展促学生成长”的发展理念,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教师发展的基础之上。有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发展就会得到保障。学校要建立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寻求与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以及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途径,通过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 对职教教师实施全员专业化培训,要重视和发挥政府、学校和教师本人以及相关机构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作用。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培训工程的指导意见,确定培训目标、内容、方式与监督、考核办法;学校负责组织教师参加并给与时间、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培训等相关机构制定具体的培训实施方案,使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科学素养、素质教育的能力、创新教育的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对教师培训机构自身的专业化提出了要求,要进一步加快培训机构培训师的专业化水平。因此,要加强以各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为主体的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的建设,国家和省建立示范性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机构与职业学校及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的密切联系与合作。通过分析需求、信息传递、提供咨询、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以及质量控制与评估等工作,以保证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吸纳优秀教师、职教专家、行业企业能手加盟培训师资队伍,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同时,要做好对培训者的培训,使培训者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广泛吸收教育领域及行业企业等最新知识、工艺、方法,而且要通过考察、学习和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职教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地使培训教师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满足参训教师的实际需要,从而有效促进培训质量。
构建教师培训档案 教师的培训档案不仅记载着教师学习培训的历程,而且展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学科、专业和教育理论的成长步伐。教师培训档案包括个人简历、学历、毕业学校、专业、职称等基本信息,也包括每一次的培训地点、目的、内容、收获与提高,还包括个人总结。总结不仅仅含有专业与学科在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方面的提高,而且也包含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收获与提高。档案展现出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信息与培训作用。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每一次培训都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基石;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档案的集合,不仅仅记载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历程,展现学校师资队伍发展的基本状况,同时也为研究教师的素质和师资队伍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无止境的,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是终生的。只要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与内容,就一定能够实现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赋予职教师资的职责与能力,在推动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和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状况与提高策略[J].教育研究,2010(2).
[3]柳海民,孙士杰.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