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模型建构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发现,各省生物试卷(以江西卷为例)对学生建模能力及析模能力的考核要求逐年增高.例如,2010年全国高考生物卷(江西卷)中第18题的建立“遗传系谱图”,其主要考查学生概念模型的构建能力以及析模能力;又如第10题为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式图”解题,这一题考查学生物理模型的建模能力.2011年江苏卷中第29题为分析光照条件下CO2浓度的“曲线图”,这一题既考查了考生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的构建能力,还考查了考生的析模能力.由此可见,着重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析模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生物成绩.
二、新课标教材(人教版)有关模型建构的内容
新课标确定的能力目标为科学探究能力、信息能力、操作技能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对科学探究能力尤为重视.教育部对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共安排了4个模型建构的内容,具体如下:
所属模块所属章节模型建构内容
《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的第二节血糖调节模型的建构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的第三节尝试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
模型制作
《遗传与变异》第三章的第二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制作
《遗传与变异》第二章的第一节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的变化进行模拟
二、模型建构与概念教学相结合
现如今的高中学生,对生物概念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并未真正的理解到其中的含义,因而记忆比较困难,知识掌握也不牢固.借助模型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使得知识概念直观化和经验化,从而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同源染色体、联会”概念学习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同源染色体和联会概念的异同点,老师摒弃了传统的灌输方法,而是采用模型建构,即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然后采用对话的互动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教师:黑板上绘画出的分裂图中,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代表的是什么过程?
学生:代表的是“联会”的过程.
教师:大家理解到“联会”过程后,我们将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即“同源染色体”,从字面上来看,你觉得“同源染色体”该如何定义,或者是指什么染色体?
学生:可能是指来源相同的染色体,即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教师:大家说得很对,但是既然来源相同,为何我会使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呢?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学生:同源染色体应该不是指相同来源的染色体,而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联会的两条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两种不同的颜色代表其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
教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讨论出其他的定义或是有其他的理解?
教师: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否绝对的一致呢?同源染色体是否只有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配对时才出现呢?
(教师利用动画来模拟受精卵的结合过程、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组成,学生根据老师建立的模型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观察,同学们发现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来源有何特点?
学生: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分别来自母方和父方,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
教师:那么,根据大家的理解,受精卵中染色体是否是同源染色体呢?如若是同源染色体,那么,其概念的要素是什么呢?
学生:要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的两条染色体;其二是两条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
1.为了让学生更形象了理解非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而只有组合的现象和规律,老师引导学生制作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物理模型.其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2)利用提供的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剪刀及绳子来制作模型.利用相同颜色的橡皮泥作着丝点,绳子作为染色体的臂,同时还需利用橡皮泥的不同色来标出等位基因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控制好制作时间,还需注意模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再与其他小组的同学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再由教师点评,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引导学生一起完成下列表格(构建数学模型):
初级性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对数子细胞类型
1个1对;卵细胞各()种
1个2对或n对;卵细胞各()种
多个1对()种
多个2对或n对()或()种
该模型制作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非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只有组合而重组,从而加强对孟得尔遗传定律的认识.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模型的构建强化了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理解复杂的染色体变化确立了前提条件;同时,学生通过对构建的物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后建立起DNA和染色体数目规律性变化的数学模型,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到减数分裂的本质,并利用模型来构建整体的生物学知识结构,从而加强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一、建构概念模型,梳理知识间内在关系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模型、细胞呼吸模型以及生态系统结构的表述等。建构概念模型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辨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知识结构化,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述能力。
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教材借助一个理论模型来介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见图1)。
该模型展示了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等自然选择学说核心内容的相互关系,但出于让学生详细了解该学说的目的,该模型的内容相对较多,各观点之间的关系不明朗,不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重新建构该学说的理论模型,学生经讨论后建构了一个新的模型,新模型内容简单,各观点间的相关关系明了,易于掌握。
二、建构物理模型,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型建构与展示,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而且也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如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的《DNA分子的结构》一节,重在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建立DNA结构的模型。在教学中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复习DNA分子的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及其结构组成,然后分发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模型,由学生分组建构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模型,随后建构多脱氧核苷酸长链模型,在此过程中教师提示脱氧核苷酸之间靠3?@-5?@磷酸二酯键连接,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P47~P48的阅读材料,知道当时沃森和克里克据DNA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应呈双螺旋结构,让学生继续建构模型。最后,再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得到“DNA中碱基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信息,让学生修改完成模型。在建构该模型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感悟DNA分子结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建构物理模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物理模型有静态物理模型,还有动态物理模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内容,教师还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创造性开展这一活动,笔者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制作了蛋白质结构模型、细胞膜结构模型、物质跨膜运输模型、有丝分裂模型、生态系统模型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构数学模型,揭示问题本质
数学模型是指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曲线、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如“J”型、“S”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子代性状分离比等。数学模型建构的基础是数学方法,基于其学科交叉的特征,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可使一些重、疑、难点化繁为简,既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材中涉及到构建数学模型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DNA数量的变化规律,呼吸过程中随氧气的浓度增加ATP、CO2的变化曲线,光合作用中随光照强度、温度、CO2等条件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碱基与氨基酸对应关系,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种间关系,等等。
关键词: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要点分析
模型构建是特有的逻辑方法之一,其通过研究模型来诠释原型特征、形态及本质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生物课知识的学习不像其他科目那样系统,知识较为零散"。所以,如何系统地、全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课题。实际上,模型建构恰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模型构建的三大要点。
1.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
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内涵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模型构建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常,生物教学模型可以划分为数学模型、抽象模型、实物模型及物理模型四类,其中数学模型法指的是以符号、公式等数学语言来表征生物学的知识、现象;抽象模型法指的是通过抽象得到生物原型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研究对象得以简化;实物模型是采用相关实验器材或者自制器材来形象展示教学相关内容的方法;物理模型指的是依照类似原理,将真实事物依照一定比例缩小或者放大成为模型,其状态变量与原事物保持一致,但是能够通过其模拟该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更加形象地来解释认识对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上述三种模型已经开始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此方式,需首先了解和把握各类模型的本质和演变方法。
2. 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模型构建的方法
2.1 新授课程
"形象大于思维"。对于新授课程,学生在概念和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利用模式图、实物标本、形象化图片等具象或者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以细胞教学内容为例,本文体会到:教材上描述的均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的细胞结构,对刚刚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缺乏形象化认识。但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模拟制作"细胞立体结构模型"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相关理论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望。实物模型不仅能够诠释生物科学的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事物的原貌,对其记忆、理解、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基于实物模型组织教学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阐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把握知识重点,避免产生杂乱感、琐碎感,提升教学效果。
2.2 复习课程
生物教学中,复习课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 授课程。实际上,在复习课上,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抽象模型能够实现有效地归纳和总结已授课程的目标。这样构建的抽象模型有助于学生把握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述生命运动的形式及规律,而生命运动属于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运行形式,只有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或者模型之内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各元素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思路将知识循着一条主线贯穿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基于宏观角度把握知识点,同时正确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动物的激素调节,可以让学生分析人们对激素的认识过程,从而建构激素的概念;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让学生讨论吸收到体内的大量葡萄糖到哪里去了,为引出胰岛素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做模型建构的活动:用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吃饭后和运动后体内葡萄糖、糖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建构血糖调节模型。
2.3 习题课程
在习题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模型的思想解答题目或者指导学生基于题干条件自主构建模型解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很多生物现象限于客观条件,不能通过直接实验的方式来认识问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习题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各种解题思想和方法,不断拓展学生思维,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产生厌烦、无助的情绪。我在必修二的多堂习题课上曾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来解答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将解答内容转化为图示或者公式形式,以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等来描述解题思路。例如,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以及概率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的乘积。
3. 正确认识模型构建的地位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模型构建和理解模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工具。高中学生构建模型均以清晰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构建模型的过程是思维与行为的统一,在构建活动中实现主体的体验、思考和创造,实现对知识架构的理解和把握。简言之,模型教学不仅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将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抽象概念转化为图像、公式、实物,而且有助于拓展模型构建主体的思维,提升其搜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可见,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意识到此点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方法。
综上,在生物教学中融入模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拓展学生思维。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构建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分运用假设、归纳和演绎、实验等方法构建模型,发挥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成权.浅析美国中学生物教科书中的几个模型构建[J].中学生物学,2008(03): 13-15.
【关键词】构建模型;创造性;转换;应用
在生物学习中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常常涉及到对教材内容加以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或概念模型的建构,或对已知的模型加以研究分析。模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科学,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更好地解决身边的问题;这种方法与物理、化学及数学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交叉思想,促进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模型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所应用的重要模型简单进行了归纳整理。
案例1 物理模型的构建——细胞模型
1-1知识目标: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作为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很重的分量。要理解生物体复杂的功能,首先必须对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的构造有深入的理解。
1-2教学方法: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前,可以先布置大家预习这部分知识,再让他们根据身边可利用的材料来尝试动手制作细胞的结构模型,带到课堂上展示、评比,培养同学们的预习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同学们的积极性可高了。
1-3展示:大部分同学采用了捏橡皮泥来处理细胞各个部分的结构。其中让大家眼睛一亮的是这样一个模型:大大的哈密瓜皮,内部填充了一些泡沫,一个大核桃嵌在中央,一半鸭蛋壳横躺着,其内还粘了一圈弯弯的黄色的毛线,包装苹果的小网袋与大核桃和瓜皮连接着,还有那月亮型的小香蕉……多么逼真的动物细胞。
1-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通过该模型的制作,既充分培养了同学们预习知识的能力,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及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和对资源的合理再利用。
案例2 数学模型的构建——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任何一个种群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其数量总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教材在这部分安排了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学模型(数学公式、表格及曲线图)讲解。例如:理想状态下一个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n;雪兔在t年后的数量Nt=N0λt1,可以将公式转换成坐标曲线(J型曲线)或表格。三种数学模型各有优缺点,公式计算或表格数据准确但不能反映动态变化情况;曲线图直观但不能准确读取数据。一般我们在宏观研究上更多的还是选择曲线模式。例如有限条件下的逻辑斯蒂S型曲线(图1),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直观明了,再利用数学方法对S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作切线找斜率,看斜率的变化从而反映出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图2)。对理想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种群曲线进行综合比较(图3),阴影部分的含义即为环境阻力所淘汰的个体。根据对图像的理解掌握,就能应用于生产实际:如对有害动物的控制、对森林或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
图1 图2
图3 图4
曲线图还出现在很多地方,如温度、PH等对酶影响的曲线,恒温动物、变温动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耗氧量的不同曲线。所以我们平时要学会对已有模型进行分析,更要学会动手构建模型来解释一些问题:如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一般关系(图4)。
案例3 实物模型的构建—生态缸
3-1联系生活,解释现象: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稳定性后,教师提出现在许多家庭的室内或阳台上都安装了水族箱(生态缸),其内养殖了一些观赏的动植物。同学们一定会对此感到疑问或好奇。
3-2用生物学知识答疑:
生问:我家的鱼缸没有放在窗台上,而是放在室内较阴暗的地方,为什么?
师答:厂家在生产水族箱时已经把灯箱配套安置好了,能满足缸内的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需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生答:水族箱内的灯箱起到从各方收集光线的作用。
生问:鱼缸中的生物种类很少,稳定性很低,那么鱼应该很快死亡,但我家已经养了很长时间了,为什么?
师答:必须保证水质卫生和清洁。需要对经常换水,或安装了过滤器。
生答:经常换水或安装过滤器,能进行水质过滤重金属等物质同时起到补充无机盐和氧气的作用。
生问:内部有分解者吗?
师答: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能缺少分解者。本身生态缸中水和细沙等中含有一些,另外过滤器中也含有一些有益消化菌,能对鱼的粪便或其它杂质进行分解。
3-3实际操作和观察:在进行了以上答疑后,为同学们顺利建构生态缸模型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3-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同学们兴致很高,积极利用可选择的材料构建生态缸。在大家思考和设计的过程中,既升华了课本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案例4 概念模型的建构
构建概念模型能将一些零碎的生物学知识构成有联系的知识网络。便于新授课的开展,更有益于复习课巩固知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小节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本文字和流程图常常理解偏位,失分较为严重。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生物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模型,当然在生物教学中还会有其他形式的模型出现或需要我们去设计更能解决问题的实用模型,例如必修3中,血糖的平衡调节,这部分知识极其抽象,针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为了大家更好理解这部分知识,教材安排了生动的“糖卡”模型建构,通过大家在游戏中扮演角色,模拟血糖的变化,使抽象的知识便于掌握,并且印象深刻。
【参考文献】
[1]《生命科学》2007年6月第19卷第3期 系统生物学中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中学生物学》2011年第7期 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生物问题
关键词:合作反思;实践;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27-02
我们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看到,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只有反思性学习才会有效地促进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反思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意志,具有内隐性,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合作有助于激发和强化教师发展意愿,提高教师个体反思能力。借助于群体进行的合作反思需要组织一个活动群体,我们称之为“反思实践共同体”。它以平等合作的对话关系为前提,从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实践、反思和对话交流的方式,改善教师的认知结构和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教研组共有高中教师8名,其中5人在35岁以下,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教师比例为3:2:3,有三人为市级学科带头人。这8名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有着较高目标,关系融洽,组成反思实践共同体有着实际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尝试组建生物学科反思共同体,以模型建构为切入点,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
一、以案例为载体的反思
1.初步设想。案例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之间以课例为中介,展开反思、同化、顺应、内省、嫁接与迁移的过程。案例讨论中,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与挑战,能增加彼此对于各自实践的信心、不满和反思,使之更关注自己的工作结果。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官网的“名师课堂”栏目有丰富的资源,我们以这些课堂实录为案例进行了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反思。
2.实践过程(以“DNA分子的结构”课案为例)。第一步,抛出中心问题。为了呈现的是诸如“二期课改”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我们确定了“课堂究竟是谁的?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来进行模型构建”的主题。第二步,观看课堂实录。第三步,群体讨论。为了使群体讨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推荐一名骨干教师为主持人。经讨论,对赣榆一中的成洁老师引导下学生对“DNA”分子的构建,运用了以下条件:一是学生已有知识为基本。利用学生高一已有的D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入手,从搭建脱氧核苷酸的模型、标注C的5个排序位到让学生尝试连接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都是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要求学生主动回顾旧知识。二是教师的“脚手架”作用。老师在资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或手绘模型,同时要求学生利用人体模拟脱氧核苷酸,再由6个同学用人体模型搭建脱氧核苷酸链,12个同学搭建2条反向的脱氧核苷酸链,然后再由富兰克林到沃森、克里克的双螺旋,提供工具供学生搭建两种DNA的双螺旋结构,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两种模型的共性和差异。三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成老师的课堂从开课到结尾,学生几乎都处于动手或动脑的过程中,动手是为了更好地动脑,动脑又跟动手互为呼应。不仅如此,还原创地用人体模型构建脱氧核苷酸链。多种形式的动手和动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DNA的结构,不同的活动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强化了DNA的结构这一学习的主题。第四步,反思感悟:老师讨论结束,写下自己的感悟,并相互交流。
3.获得的启示。我们选择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优质课,通过分析和研究,学习了他们的经验,体会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的理念。通过反思自己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进一步提高了群体各成员的反思能力和反思水平。除了精心准备或选择案例外,中心问题是否有针对性,骨干教师是否具有引领作用,教师是否勇于袒露自己的观点等都是顺利进行案例反思的重要保证。
二、以同课异构课为载体的反思实践
1.初步设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经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获得的对教育的各种看法、所接受的各种新理论和新学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嫁接和融合,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公开课为实践者提供了精神诉求和精神相遇的机会,创设了“传播教育智慧,创生课堂文化”的情景“场”。
2.实践过程(以细胞核的模型建构为例)。第一步,公开课准备和展示。以“学生如何自主构建细胞核的模型”这个问题为突破口,我们选择高一两位任课教师作为实验对象,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二步,生成式听课。成员带着问题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要始终处于积极的反思状态,积极寻求改进措施;要及时把生成的“惑”或“感”记录下来。第三步,合作反思评课。首先,被听课教师上完课之后,首先要对自己的课进行评述,比如,你设计哪些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细胞核的功能?实验资料的设计意图是什么?细胞核的结构比较抽象,你是如何突破的?学生能否顺利构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构建存在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你的引导“支架作用”体现了吗?教材、学生、教师三者和谐统一吗?然后,主题性反思:针对我们设置的主题,全体成员采取不同的视角对公开课的进行全方面的反思。如问题解决的方式、提问的有效性、资料的组织和呈现、对学生的评价等等。第四步,延伸和推广。在“公开课评价记录表”中,我们专门设计了“研究课题”一栏,引导教师深化思考,撰写论文。教师将通过公开课实践活动总结形成的研究成果推广运用于“家常课”,使日常的教与学的行为发生相应变化。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评估模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87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144- 02
1 引 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快速扩张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到201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有1 297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普通高职院校、独立学院以及国家审批的办学点等高校的53.11%,招生规模达到3 147 762人,占管过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45.70%,同时,在校生人数近1 000万人,高职教育已占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半。
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几次扩张之后,逐渐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竞争异常激烈,再加上普通本科院校与民办本科高校的扩招,导致高职学生生源质量不高,教学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社会对高职教育一直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市场认可度不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较难等问题。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学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消费者和服务对象,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因此,把学生满意度作为反映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及时加以改进,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通过引入顾客满意度模型对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实证研究,构建高职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评估模型,以期为后期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学生满意度概述
2.1 学生满意度的内涵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对就读学校的较高预期,他们关注在校园里接受理论知识、培养能力的等各个方面,如大学图书馆和其他校园网资源享有使用权,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具有了顾客的身份。目前国内学生对大学生满意的定义往往由顾客满意度演变而来,有些学者认为大学生满意度是指大学生的预期价值与感知价值对比后形成的感受,主要由理念满意、视听满意、行为满意和服务满意等内容组成;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学生满意度指的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的收获,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感受和对预期的评价。本文认为大学生满意度是指学生在体验学生各种教育服务后,结果其心理预期,对感知体念的态度反馈。
2.2 构成要素
大学生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所体验的教育服务的反馈与评价,包括学校形象、学生预期、学生需要、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等要素。
2.2.1 学校形象
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对一个公司的品牌形象或一个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在长时间内形成的一个大致了解。同样地,学校形象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学生对大学与其教育服务在长期的体验中形成的印象。学校形象不论是对高校的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校形象不仅能够吸引优质生源,而且对于用于单位的招聘也将起到关键作用。总之,学校形象直接影响学生的满意度,因此,众多高职院校一直在不断追求良好的品牌形象。
2.2.2 学生预期
预期质量指的是顾客在购买或使用一些品牌产品或享受他们的服务之前对其质量的评估。相应地,学生预期指的是学生在没有进入大学之前对高职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估。
客户满意度是客户满意度的量化水平,客户满意是一种良好的感觉状态。那么对于这种主观评价,如何评价,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顾客满意度是指在比较客户在购买行为发生之前的期望质量和消费后的感知质量差异后形成的感知。如果感知质量超过预期消费者的满意度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学生期望是指学生入学前的预期质量和入学后的感知质量之间的差距。
2.2.3 学生需要
需求是指对事物或需求的渴望。学生需要指的是学生对某个目标的渴望。学生期望是指导性的,是评价感知质量的重要依据。但是仅仅比较学生的期望和感知质量差距是不全面的,因为学生在入学之前缺乏对学校的了解,也没有更多的消费经验,因此对学校的期望不太可能那么完整和全面。有研究表明:一种产品或服务(尤其是服务)的预期会受到知识与体验的影响,必要知识与体验的缺乏往往会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预期;有时由于缺乏产品信息或之前购买体验较少会使消费者难以形成预期;有时由于厂商不希望顾客看到产品的某些属性(如餐厅位置)而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对于大学生来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由于需要的存在会导致满意度发生变化。因此,需要结合学生需求和期望来全面分析学生的满意度。
2.2.4 感知价值
客户满意度模型的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分析产品、服务和价格的综合素质后对其的一种的主观感觉。美国管理学家Zeithmal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权衡比较消费产品或服务而获得的利益与为之付出的成本后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体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获得的知识与提高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也付出了成本,这些成本不仅包括生活费、书籍费、学费与其他费用,更为重要的时候还包括3年学习的机会成本。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支付了学费和生活费,还付出了3年的宝贵时间,因此,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学到高超的技能,他们希望在毕业之后能获得较高的薪酬,他们还希望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他们不仅从感知的质量来衡量满意度,还从感知价值方面来比较他们所获得利益,因此,感知价值对满意度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2.2.5 感知质量
感知质量是指顾客在购买或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后对其质量的感受与评价。对于大学生来讲,感知质量是指他们认为高职学院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否可以满足他们的获取学历、提高技能的需求。
3 模型构建
3.1 理论模型
根据顾客满意度模型,高等学校学生满意度模型,结合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构建高职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理论模型。构建的模型包括学校形象、学生期望、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学生满意、学生忠诚与学生抱怨7个结构变量。
学校形象是评价学生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由于“晕轮效应”的作用,学生往往易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即学生对学校形象的认识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学校形象可以从学校声誉、学校品牌与校园环境等方面开展评价。
学生预期是评价学生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参考。学生预期可以通过与感知价值的比较来衡量。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业繁重,学习压力很大,因此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期望会比较高,认为大学生生活没有升学压力,没有烦扰,大学生活很美好。如果这种过高的期望与实际感知质量不符,势必会影响学生满意度。学生预期可以从后勤服务、个性发展、教学改革、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衡量。
感知质量是大学生对高职教育的实际体验与感知评价。感知质量越高,学生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感知质量的评价可以与学生期望结合,从后勤服务、个性发展、教学改革、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等方面收集数据。
感知价值对学生满意度有正向影响,感知价值越高,学生对高职教育服务的评价也就越高。感知价值可以从特定收益下的成本满意度与特定成本下的收益满意度两个方面开展评价。
学生满意是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学生满意度的衡量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对学院的总体满意度、与预期水平相比下的满意度、与同类院校相比下的满意度、与心目中的理想水平相比的满意度。
学生忠诚受到学生满意的影响,较高的学生满意度会使学生对学院产生忠诚感,从而产生诸如推荐他人入学、资助学院等行为。学生忠诚的观测变量可以选择推荐他人入学意愿、重回学院学习意愿与工作后资助学院意愿等。
3.2 研究假设
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学校形象对学生期望、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学生满意与学生忠诚有正向影响,对学生抱怨有负向影响;学生期望对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学生满意与学生忠诚有正向影响,对学生抱怨有负向影响;质量感知对价值感知、学生满意与学生忠诚有正向影响,对学生抱怨有负向影响;价值感知对学生满意与学生忠诚有正向影响,对学生抱怨有负向影响;学生满意对学生忠诚有正向影响,对学生抱怨有负向影响;学生忠诚对学生抱怨有负向影响。
4 结束语
学生满意度是指导学校未来决策的指向标。因此,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品牌形象,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韩玉志.学生满意度调查在美国大学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发展研究,2006,16(5):62-65.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模型构建;能力培养
一、理论基础
建立模型的思维在教育领域中的使用并不陌生。早期,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思想中已包括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来说,他们的认知学习概念是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人交流作为公认的已知结构。1946年,视听教育家戴尔写了一本书叫《视听教学方法》,其中提到一个关于“塔”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理论和经验是怎么来的并做了描述,这些经验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得来,根据抽象程度,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抽象的经验、观察经验、做的经验)、十级层次,其中抽象的经验类别中包括语言符号、视觉信号两个层次,观察经验包括广播幻灯、电影电视、参考展览、学习旅行和观摩示范五个层次,做的经验包括参与活动、设计的经验和有目的的直接经验三个层次。
标本和模型是由人工设计并仿造的,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在复杂程度和大小上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在教学上的运用却比实际的事物更容易体会。学习的有效途径应该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学生对一些概念和法则上的理解都只是抽象而非具体。所以,要充分了解概念、定律等,从做的经验开始。模型构建即为做的经验,通过模型的构建再去对概念和定理理解就容易些。
二、生物课堂模型建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
1.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根据当前的知识和经验,加工和处理并有机迁移和整合,创造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的能力。生物学上有很多问题,部分可找到答案,部分无定论。但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制作模型时加深对于这些知识理解,将来去探寻研究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生物科学发展中的批判思维很关键,在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时要敢于提问并通过研究让知识丰富,在模型建构的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方面的思维。
三、中学生物课堂中模型建构的合理、科学的应用
为了可以将模型建构和生物课程教育结合,要将模型建构与生物学的常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让其可以成为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使用内容
因为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关于模型建构的内容很多,课堂教育的时间有限,应该选择一些典型的教育内容给学生在课堂上做操作。其他的一些内容让学生选择课后操作。某一阶段的内容多还可分成不同级别操作,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演示的交流。
2.注意使用的契机
模型建构的内容是可以贯穿于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当中,同时也可以按照一定的专题来进行教学的操作,专题教学操作适用于复习使用也可用于教学内容的回顾。在教学内容中使用不要显得独立,应该要注意和其他的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以确保教学的效果。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模型的建构是为了教学服务,服务主体是学生。因此,模型建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从而可以让学生得到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4.明确需要制作的模型特点
无论要制作何种模型,第一都要了解此模型的基本组成和元素、连接的方式、所需要的条件等。而这些条件是一定要在课堂建构之前充分准备好的,否则无法完成模型建构。只有在对所要建构的构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保证能做好正确的模型,并且确保了模型的科学性、准确性。
总之,模型的建构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在新课讲解和复习课中都可以灵活地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欣,郑琳.例谈高中生物新课程中模型方法的教学策略[J].教师,2010(32).
[2]江宜博.例析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5).
关键词:高中生物 建模 课堂效应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模型引入课程目标,利用模型方法解决问题,需先建立模型,简称生物建模。构建模型的教学将动手和动脑、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参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主的、探索性的、创新性的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对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中生物模型的多样性
1.1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物理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对象的各个特征(如必修一第三章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或者可以在演示模型过程中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如必修三第三章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同时物理模型还可以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
1.2概念模型
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把原本零碎的生物学知识归纳到一起,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如必修一第一章自我检测的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
1.3数学模型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必修三第四章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等。
2 模型构建的教学策略
2.1积极引导,把握教材模型核心
新课程教材(人教版)有关模型建构的内容有: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除此之外,教材中许多结构模式图、原理过程图、概念图等插图都是教学中的科学模型,它所包含的生物学知识具有简化、直观化的特点。
如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究的学术背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学生尝试分步骤建立模型,不同小组对建立的DNA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自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有利于学生在分析、综合、交流中发现科学研究的关键,从而形成对待科学问题正确的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2.2开拓思维,自主建构生物模型
让学生利用教材已有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展开思维的翅膀,自主建构其他生物模型。如在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构建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两种分裂的区别.
2.3大胆尝试,进行模型间的转化
不同模型构建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在生物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建立起物理模型、概念模型以及数学模型之间的转换,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理解能力。
3 模型建构教学的课堂效应
3.1多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而是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例,先让学生设计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初步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得到更准确的数据。这时可为学生提供一组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氧气释放量数据,让学生主动构建氧气释放量变化的数学曲线模型。曲线模型建成后,学生通过分析,自然引出光照强度与氧气释放量(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成正比的探究。这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果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新构建的曲线模型与原曲线模型相比,有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探究:如果提高一定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新构建的曲线模型与原曲线模型相比,又有什么变化?在建构模型教学中,激发学生从现象中产生问题,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收集资料、提出和求证假设、做出解释等构建知识的活动,并通过交流进一步拓展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质疑、推理的能力。
3.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建构模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在减数分裂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构建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模型,形式不限。学生中有的采用表格构建模型,有的采用柱状图构建模型,有的采用曲线图形式的模型。其中后两种方法非常有创造性,柱状图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表示数量,整个模型非常直观。模型的建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经过不断的分析、创新、修正才能得到,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激发与培养。
3.3培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利用建构模型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常用的方法有利用概念图和文字图解的形式。对知识的归纳范围可以是一节、一章、一个模块甚至模块间。在模型的建构过程中,应寻找知识的发散点,以此为中心,辐射出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让各种知识串起来,构建知识的网络。在这点上,较传统的方法是由教师完成整个模型的建构,学生全盘照抄作为笔记。而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应放手由学生自由构建或由教师构建模型的半成品再由学生完善模型。特别是新课程教材(人教版)选修三知识点多,学生学后感觉知识零乱,遗忘率高,利用建构模型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的复习记忆,更有益于知识归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高三总复习中更应重视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训练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3.4联系生活实际
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相比,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新提出了“注意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理念。联系现实生活,建构模型,更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如可利用“渗透作用”模型装置解释合理施肥、生理盐水的作用等。再如利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解释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此类模型的直观性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对解释生物学现象也是大有益处。
4 模型构建教学中关系的协调
4.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模型建构活动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成为真正的引领者,让学生成为模型构建的主力军。主要表现在:①在指导学生构建模型时,教师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充分挖掘潜力;②在引导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及时巡查,帮助学生解决探究中出现的问题、把握探究的方向,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偏离主题;③学生在构建模型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不足,教师在肯定的同时,应给予正确的补充与指导,使其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探究的欲望与兴趣;④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防止学生的自由放散和无效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2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关键词】生物教学 小组合作 建构生物模型 手势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的科学。生物学概念不仅是生物学科的基础,而且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在传统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灌输轻引导,造成学生对生物学概念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生物教学的体会如下:
一、利用小组合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主体参与效率
1.班级小组制建设加强了学生参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学生按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小组活动更能体现探究教学的价值
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这一些探究活动的设置的出发点都能以小组合作中创设,小组形成的单位在组织下更能有效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借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探究式教学最大的价值。
3.小组合作更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表达
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中情景比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该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候让学生进行交流,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集合学生的力量,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来激发灵感,促成问题的解决。
二、建构生物模型对促进生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1.生物模型的建构可以将抽象的知识难点直观化,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学生在亲自参与模型的建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建构生物模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教学反馈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模型进行评价,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达到了什么水平。
3.建构生物模型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科学发展历程,树立起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以科研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其中,不断利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会使学生精力更加集中,思考更加积极,学习更加投入,使自己对科学探究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能促进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手势搞活生物课堂
1.手势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
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知识是相当抽象的,在没有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将其用语言描述清楚,因为很多时候这部分知识是我们见不到的,这时就算是配合挂图教学,也很难激起学生兴趣,这时的手势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但形象,还能使学生情不自禁跟着老师做,且做完之后,往往有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就把与手势相应的知识牢记在心。
2.手势可以化“静”为“动”
书本上的知识都只是用静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而它往往表示的是一种处于动态下的现象。那么手势就可以把处于静态中的知识动态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手势可以化“难”为“易”
有些生物学知识是较难懂的,我们称之为教学难点,一般来说,这类知识出现的名词较多,学生易混淆,借助手势,我们可把这类知识简单化。
四、利用生物课堂教学,养成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理论,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有很多章节都可以发现生物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契合点。因而教师就应该立足课堂,利用教材,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
1.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材中有不少环境污染的例子,如人教版生物必修七年级下册有关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章节中,除了课本提供的几种动植物资料外,还可以播放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录像片,以便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动植物的情感。
3.课堂教学中介绍一些环保节日
早在1987年联合国就提出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环境教育10年,1997年联合国再度召开世界环境大会,并制定21世纪第一个“环境教育10年”。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穿插介绍一些与环保有关的节日。
深化教育目标,处理好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关系。优化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学需要的教学手段,将教育理念、学习方法践行于教学实践中,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教学,努力使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成效。
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学,相信教学的质量和价值一定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美珍等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俞志斌.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策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生物学.2004年第1期
[3]袁锦明.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期
[4]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