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高等教育新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新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新论

第1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一)处理好政府与民间投资结构之间的关系

高校融资问题能否得到良好的解决,政府是关键,因此一定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但是如果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在高等教育的融资过程中还需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使之与政府的投资结合起来,控制好一定的结构和比例,确立起良好的关系。高校分为“公办”与“民办”两种形式,对于公办学校,其资金应当完全由政府投入,而民办的学校,应主要依靠民间投资,政府只需适当出资进行补贴。

(二)开拓高等教育的资金筹措渠道

首先,可以鼓励河南省内的企业或者个人为高等教育进行捐赠和筹资;然后,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来取得一定的收入。其次,可以通过兴办校办产业以增加学校的收入。既然融资不能够完全依靠政府,那么就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力量,比如学校的体育馆可以在假期里对外开放,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也就通过租赁获得了资金收入。最后,可以向学生收取一定的学杂费。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学校中学习获得了知识,实现了自身价值的不断提升,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投放一定的教育资产也是合理的。

(三)控制教育融资风险

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政府和国家应当加强对其的管理和调控,合理的规划,并根据高校的数量和规模进行合理的布置等。要设置相应的人员或部门对其监管和控制,防止学校资产的使用不合理与浪费,要提高学校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设立合理的高校职能机构,杜绝浪费等。

(四)完善高等教育融资体制

为了达到融资的目的,学校收取一定学杂费的做法是合理的,但是在收取学杂费的过程中,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必须遵循一定合理的体制。学费标准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太低就不能体现公平,而如果太高,有一些普通的家庭就会承担不起。因此,学费和学杂费制定过程中,必须参照多个标准进行拟定,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合理公平的标准,因而要对高等教育的融资体制进行完善。

二、高等教育融资创新问题

(一)实行加权学费制

对于个人而言,高等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可以获得明显的回报,但是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成本。政府对学校学费收费标准的制定必须参照多个条件,主要包括地区、时期、家庭的收入水平以及高校的性质等,主要依据的原则是“能力支付”和“利益所的”,要对学费进行科学制定,即实行加权学费制。

(二)发行教育债券

利用债券融资有利于高校进行管理和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债券的持有人并没有参与管理的权利,只能够按照期限收取本金和利息。另外,债券的利息是从公司的税前利润中扣取的,所以利用债券进行筹资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因此,河南省政府应当对高校发行教育债券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调整拨款比例及相关体制

就拨款的比例而言,应当有适当层次的提高。首先,要将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百分点逐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另外,政府还需做出承诺:高等教育的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要逐步增加到国际平均水平;最后,河南省政府应拨款承担高校学生的培养,其所承担的款项应是人才培养成本中的60%。而对于改革拨款的体制而言,首先是要成立高等教育委员会,根据高校招生规模进行拨款,同时应当实行三级的财政负担机制,三级即为中央、省和市。

(四)尝试股票融资

高校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进行融资,为学校的运行进一步筹集资金,而在进行股份制探索时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教育有限公司。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方式的实施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困难,比如发行教育股票后人们的态度和反应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等。

(五)吸纳社会捐赠

就高校融资问题,首先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另外需要借助其他的方式来加以辅助,比如通过社会所募集的资金等,还可以设立教育基金等。

(六)成立教育银行

以河南省为例,银行发展比较良好,如果成立教育银行,就可以通过银行筹措更多的资金花费到教育投资中去,就高校的建设规模和数量而言,银行肯定可以保持良好的运作。

(七)实施公办民助

应当充分发挥社会集体的力量,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进行高校建设,提高办学的积极性。作为这种方式的典型,就是建立公办民助的二级学院,虽然在学校的收费标准上,是按照民办学校执行,但是师资力量的建设学校管理和文凭发放依靠的都是母体高校。

(八)改革助学贷款

大学的学费制度进行了改革,而伴随着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高校学费拖欠问题越来越明显。就河南省的高校教育而言,为了让贫困的学生也能够上学,实现每个人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可对当前的助学贷款制度进行改革。

(九)引入BOT融资模式

第2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服务。从营销学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是服务的双方。在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双方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才能保证教学效果。而每一方都对对方所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行为期望。所以,教师要确定自己的角色,首先要树立服务学生的观念,了解学生对教师这个角色的期望是什么。

我们选取了126名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的听教师讲课,他们对多数教师现行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够教给他们一种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不是简单地将书本上的知识“灌”给他们。

因此,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扮演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进行审视,转变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惟一主角的做法,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并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实际上有一个假定的教学目标: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就可以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指导其实践活动。但事实是,在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在信息时代,任何给定的知识都注定是不完备的。因此,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现成的东西,而是通过对现有知识的梳理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一) 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际上是回答“教什么”的问题。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研究内容,但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将这些内容灌输给学生。受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要在数十个学时内将一门课程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在课程内容上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设置,既要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突出重点,还要适当补充与本课程相关的、能代表本学科最前沿动态的内容。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教师还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更生动地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视频和音频,给学生展示与授课内容有关的背景资料,可以构建模拟的问题情景,使课堂教学生动、轻松。从教学效果上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材内容的表达能力,增加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良好教学效果的发挥,要求教师要掌握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度”。

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它始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采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避免盲目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和课件制作的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应注意把握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因为信息量过大,会使学生只顾观看课件和做笔记,没有时间思考。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某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集中表现在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上。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单纯“教”的做法,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启发教学的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自由探索,大胆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始终明确自己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责任。讨论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启发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教学方法体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案例都可以成为启发学生思考的工具。启发教学重视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得出答案的过程。在启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通过讨论,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启迪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探索。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的知识和技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会过时,但在讨论过程中培养的思考、推理和分析能力则永远不会过时,这种能力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条件

(一)教师因素。教师和学生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但由于角色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动地位,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从教师改起。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性,这样教师才会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要求。

(二)学生因素。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使学生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习惯了被动听讲。因此,新型教学模式的推行,必须使学生在观念上转变过来,能够扮演好自己在学习中应承担的角色。比如,为启发学生思考的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必须积极配合,进行充分的准备。如果学生缺乏有效的准备,在课堂上不能主动提问,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讨论就会变成教师通过提问得出教师期望的答案,而使讨论变成一种形式,失去讨论的意义。因此,教学改革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能够理解并接受新型教学模式,并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方式改革。

第3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高职信息素养教育及现状

信息意识总体薄弱。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不到60%的学生熟悉图书馆馆藏,仅有21%经常阅读专业学术期刊,78%的学生信息搜集的主要来源仍限于课堂与教科书,73%的学生到图书馆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阅读的随意性较大,主要阅读文学书籍和休闲娱乐杂志。信息获取能力差。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除了享受图书馆的借还、阅览服务之外,没有更深层次地使用好图书馆的其他资源。超过70%的学生信息获取的渠道不明晰,75%的学生经常查阅的文献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会利用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仅占8%。开课情况不理想。虽然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纳入了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但由于教学平台、教学设施、教学方法与内容、学生学习热情、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重视不足等因素,使得该课程的教学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仅有少数专业在毕业前夕突击开课。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不清楚“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多数学生没有学习过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超过7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展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经常开展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的讲座,以提高大家的信息获取能力。总之,学校对信息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开课情况不理想,信息检索和利用课程仅仅停留在公共选修课层面上,与专业课程还处于分离状态。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CNKI。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缺失,抵制不良违法信息和克制自身行为能力较差,侵权现象普遍,法律意识薄弱等。这些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职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价值,并探索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如何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就是培养大学生对信息意识和信息源的探索、加工和处理的能力。我们应按照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在逻辑,制定信息素养培养目标,明确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构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等。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将信息素养的教育渗透至教育教学的整体活动中。当前,教师的角色已由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转变成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信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和信息化校园的建设,迫切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进行课程整合,将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育渗透于课程教育体系中,让学生在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养成浓厚的信息意识,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另外,结合高职教育办学特点,引入用人单位参与机制,共同制定和落实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计划方案,实现共赢。高职院校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推进的过程中,着重建立政府、学院、企业三方共赢的开放办学平台,依托校企合作新体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引入用人单位参与机制,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积极主动提供平台和措施,从不同侧面共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毕业生既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优良职业品质,又具有以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为核心的发散型知识结构,凸显人才培养的品牌优势,有效提升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第4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2、新型城镇化下形成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形成与历史、地域有关。当年的农民工老辈随着城镇化的进城和工作经历,有许多已经蜕变成城里人,他们的子女也相应地成了城里人。当他们衣着光鲜地返回农村时即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榜样。较之老辈,新生代农民工的榜样力量鲜活,他们更渴求早日摆脱贫困成为城里人。江浙一带,本地的农民工较山东、河北少,而四川一带本地农民工则很多。

3、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其实并不遥远。随着我国每年0.6%的城镇化步伐,他们不久将成为城市的主人。但是,想成为城市的主人必须要有生存的手段,他们的要求,就是为了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的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能让他们在此有生存发展的能力。现在,社会有些现实是残酷的,许多大企业对大学生的关注度很低,相反对技能型人才却很是青睐。为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也就成为新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来说,这无疑更加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4、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背景,使职业教育内容因人而异。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一些,但是仍以初中左右的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考虑到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接受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教育,应以技术型和操作型为主,而不要过多涉及太复杂的理论知识,教学形式要直观、浅显;同时,职业教育培训者还必须提前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生活以及心理,针对他们的现实需求,辅以操作技术、安全、文化、社会、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现实教育。

第5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一、改革办学体制,建立“新制”的二级学院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根本的挑战就是既要扩大发展,又要承受教育经费短缺的压力。解决上述的可行思路就是改革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其中一个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新制”的二级学院。

这里所说的二级学院是指普通高校创办的或附属于普通高校的,具有新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筹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最本质特征可以归结为“一校两制”,即普通公立高校举办的、具有民办运行机制的,或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非传统型的二级学院。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新制”的二级学院。它是由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原吉林大学)与吉林省卡伦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校企联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主管理”的办学实体,以产学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原则,吉林大学负责提供校名、校誉、师资等有形和无形资产,负责教学组织和管理;公司负责提供办学场地、办学设施等办学条件,负责后勤保障和服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筹资体制等方面不同于学校其他的二级学院。

根据我校高等技术学院的实践,我们认为,改造或创办“新制”二级学院的基本思路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突出“新制”,探索公有制多种形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实现途径。这种“新制”二级学院可以是民办性质的,也可以是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这取决于学校发展方向、现有条件、优势及学科性质。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属于校企联办的股份合作制。

2.走符合国情的低成本高扩张道路。“新制”二级学院将更注重管理与运行效率,注重各类经费支出。由于其与所依托大学在资源使用(包括校舍、实验设备等)、师资聘用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相对地成本较普通高校低。另一方面,从现有普通高校资源合理使用的角度考虑,学校本身还存在着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有效和充分利用的优势(包括现有师资队伍的充分使用、退休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设施与各类专业设备的充分利用等),创办从属于自身的二级学院可从一定程度上利用这些优势。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在董事会领导下,充分利用吉林大学的师资力量,利用退休教师和部分闲置的实验设备,取得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办学效益。

3.依托普通高校,保证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并确立以质量求生存的社会与需求约束机制。普通高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过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在创建过程中,借鉴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选派管理干部,因而能够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一定成效。

可以说,将大学的智力优势、无形资产优势与适应市场体制的筹资优势相结合是国际上高等学校扩展规模的一个共同经验。

二、打破学科型教学体制,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充分借鉴专科教育的成功经验,克服“本科压缩式”教学模式的弊病,提出“重素质也要重能力、重知识更要重技能”的育人理念。教学中不仅注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而且重视传授技能。在此办学思想指导下,学院采取了“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即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和整合教学计划,从而使毕业生成为适应面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创新和发展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具体做法是:针对岗位(群)需要和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

以机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毕业后应具有如下业务能力:(1)计算机上机操作能力;(2)软件开发编程能力;(3)计算机系统配置与维护能力;(4)计算机网络安装、使用与维护能力。根据上述业务能力要求,应设置相应课程(该专业能力与课程对应关系见图1)。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院提出了“结合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考核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新思路。集中一段时间,安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经考核合格后发放技能证书。教师讲课有的放矢,学生明确目标。这种培养计划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专业课学习后,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考取3~4个专业技能等级证,如微型计算机安装、测试、维修技能证,软件技能证,数据库技能证,因特网技能证。这对于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择业和上岗有很大益处。

三、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结合的新路子

高等职业,除依托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外,还要面向地方建设和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办学优势。在办学过程中,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高等技术学院针对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的发展需要,设置相应专业,培养实用人才。这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是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我校高等技术学院实行产学合作的形式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院邀请企业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

2.学院聘请企业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并聘请企业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

3.企业为学院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并派员工加以指导,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

4.学院向合作企业、单位优先输送优秀高职毕业生。

第6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创新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43-02

一、前言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信息,我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321所,2014年高职院校年招生人数与在校生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5.5%、39.5%。2006年以来职业院校已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含中职),占新增就业人口60%,是中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

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将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要求学生是具有自立自强、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个体。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个盲区,即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忽视其创新思想教育,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形成以经验开展工作的习惯,而这又违背了教育的最初目的。

本文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在日常教学中创新思想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为高等职业类学生的培养机制提供借鉴。

二、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

学术型、研究型的高校,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和创新;而职业型的高校则强调技术、技能和应用。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多数实行2+1制,即在校学习基础及专业课2年,基地实训1年。这样的体制,可以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专业基础理论后,通过实践快速掌握专业知识。然而,普通的高等职业类高校学生,其生源高考成绩一般中等及偏下,进入高校学习时存在如下几个特点:①底子薄却有个性:学生分数普遍不高,知识基础偏弱,良好的学习方法尚未形成,自我约束能力弱;②基础差却有特长:不少人在文学、艺术、技艺、操作上各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③懒学习却有热情: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书本,但喜爱活动,积极性与热情高;④情感丰富擅长沟通:高职院校的学生情感丰富、乐于交际、善结人缘,富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同情心;⑤正确评价发展自我: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求职与生活的目标比较实际。

由于以上特点,高等职校的学生不能与科研型高校采用同样的模式,而应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按学生主体设计教育培养模式,根据生源结构与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优势特长、树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有效的育人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三、职校创新思想与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2015年呼吁要“全民创新”,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种创新学术型、研究型的高校需要,职业类的学校也需要。但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座谈结果看,职业类学生从事创新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难点:①没有任何想法:历经小学―初中―高中填鸭式教学,大量学生习惯了教师逐步指导的模式,缺少对问题的观察能力;②缺少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学生空有想法,不知道该如何去实现,由于知识和动手能力欠缺,面对问题不知道去查阅文献、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③不了解创新活动的表达方式:针对同样的科研活动,不同人员表达方式相差很大,职业类学生缺少科研报告、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对摘要、前言、正文、论点、参考文献等各方面的作用都不熟悉,导致动手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很差。

总体而言职业类学生在校时间短,接受能力较低,很难有时间从事创新性活动,导致教育方很容易忽视创新性思想教育。职业类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一线工作,其面对大量的工程实践问题,容易发现问题,如果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创新性思想,非常有利于创新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如何提高职业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新教育模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很难通过常规的教学方式获得。它需要对培养方式进行创新,抛弃普通的课堂填鸭式教育方式,实行“教法的开放”。教师不搞“一言堂”,不做“权威”,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导师”,甚至是“同学”。教学过程允许教师犯错,由师生共同探讨,逐步了解问题的本质。

2.倡导自主学习法。这种模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自学、检索、分析和应用资料、信息的能力,培养撰写论文与演讲能力,也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比如在实训课程中的实训课题,老师积极鼓励个体与集体协同完成,交流使得众多思想碰撞与融合,得到更全面更新颖的点子。作业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3.丰富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软件类教学,可以采用机房授课的模式,边听边实践,避免一味讲解的枯燥,使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模式,激发组员之间的意见交换,避免了一个人的思想局限性;微课、MOC(慕课)、翻转课堂等都是近年来新型的授课方式,通过网络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教、学、思考的有效结合,可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模式。教师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避免了俗套的“填鸭教学”;并且,授之以渔的模式,教师只能告知如何获得问题的解决途径,而不会直接提供答案,避免了逃避思考的投机手段;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5.要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答案,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主动思考的态度和批判精神。要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象猜测,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品格。

要让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过程,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创造、小发明等,逐步提高创造能力。创新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干变万化的未来社会。学习更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总结的过程,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有着鲜明特色的路,才会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6.严格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要求。通常,针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只要方法合理,通过撰写科研论文、报告、毕业论文等形式进行锻炼。在平时,针对课程内容,可以适当建立几个课程兴趣小组,利用学校、院系设置的创新研究计划、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成果编订成册,锻炼学生从事简单研究的能力、科学研究写作的能力。在开始阶段通过教师指导、不断批评,连续十次以上后形成的文字基本可满足科研要求。因此对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的需要严格要求,不能为了学生毕业就敷衍了事,否则正好是对高职创新思想教育的巨大打击,降低了学生自我的创新能力标准。

五、结语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指出一个人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管理中也可以应用此公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积累、反思、提升,才能使自己有创新的思维。而创新思想是无处不在的,通过日常教学行为的引导,使职业类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创新性思想,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将非常有利于创新工作的开展,从而可提高我国高职毕业学生的整体层次。

参考文献:

[1]周艺菁.中国梦引领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J].职业教育,2015,(5):242-243.

第7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一、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培养人才改革的关键点是观念的革新,重点是培养体制的科学化、合理化,最终实现培养出高水平人才的目的。现行高校音乐专业培养体制的着眼点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但是各大高校音乐学院往往强调课程本身的设置,多以编排节目代替音乐知识的教授,往往是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音乐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高校音乐专业不能受社会风气影响,专注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而应按照创新培养模式的要求,为社会输送适应社会实践要求的人才。

二、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要素

(一)拥有一定的音乐鉴赏和歌唱能力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得良好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音乐鉴赏以及歌唱水平往往是音乐人才能否脱颖而出最直接的体现。作为一名音乐专业人才来讲,只拥有擅长演唱适合个人风格歌曲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拥有能够范唱其他风格作品和鉴赏各类音乐作品的能力,必须能在音乐实践中起到示范作用,这一点极为重要。

(二)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

在音乐实践中,我们的音乐人才应做到既能独奏又能伴奏。要熟悉多种键盘乐器(如钢琴、风琴、电子琴等)。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方法,有较强的伴奏能力,特别是要有面向群众的即兴伴奏能力和合奏能力。

(三)具有一定的舞蹈水平

舞蹈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姿、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互相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校音乐课程改革也特别重视民族舞蹈的学习,这包括对东北秧歌、蒙古族舞、土家族舞、彝族舞的认识,对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踢踏舞、弦子舞、锅庄舞的掌握或了解等等,这就要求音乐专业学生要储备丰富的民族舞蹈知识,具备一定的形体基本功,以便在实践中作表演和示范、引导工作。

(四)具有丰富的乐理知识

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最基本内容,它是学好音乐的重要奠基石。创新音乐人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节奏知识的学习、唱名的学习、识谱的学习及安排自编旋律的练习、五线谱的认识、音乐符号的认识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丰富的乐理知识,懂得如何将乐理知识与歌唱、乐器、舞蹈等具体实践联系起来。

三、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要素

在音乐实践和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编排文艺节目或为歌曲配伴奏等性质的工作,若没有一定的指挥和组织能力,是绝对不能胜任的。在音乐实践过程中,音乐人才既是音乐活动的设计者,又是组织者。要设计好活动如何进行,怎样有新意等,就需要音乐专业人才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组织者还是鼓励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在音乐培养模式中,学校不应只是个旁观者,应及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以恰当的鼓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其中。

(一) 必须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再也不象以往那样泾渭分明的去学习,这就要求音乐学习者要懂得更多专业知识之外的科学文化知识。音乐知识不止体现在识唱简谱、演唱歌词,表演舞蹈上面,还应该进一步了解到音乐作品的历史、地理、人情风俗、分布情况等等。纵观以上所说,创新音乐教育模式,关键在于培养音乐学习者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必须具有专业和非专业方面的知识及修养,具有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储备。创新音乐人才就是要求学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扑捉现代的科学知识,使自己的素质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以符合培养新世纪人才对教师的要求。

(三)必须坚持自我更新,跟上时代步伐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音乐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幻灯片、电视、广播、录音、录像等现代视听工具为媒体进行音乐活动,已被广泛引入音乐活动领域,这就意味着高校音乐教学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从而走上了音乐电教化教学的道路。利用直观教具教学,能如实的传递、保存、反馈信息,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传播广度。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因此,创新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就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坚持自我更新,跟上时代步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8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笔者在本文中界定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的能力。大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东西的探索、掌握并加以完善,都是可以看得到的一种创新活动。可见,创新并不神秘,每个大学生都有创新潜能。因此,高校必须确立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相当敏捷,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他们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3.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在大脑皮层留下一些暂时神经联系,在特定的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这些暂时的神经联系会接通,产生灵感。但由于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创新技能,虽然产生了灵感,但这些灵感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灵感最终是昙花一现。

4.有创新的热情,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加之缺乏坚定的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导致了他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

(二)学校因素。

1.教育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教学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专业范围狭窄,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对培养专门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于大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的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教学目标上重视认知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大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则很不够,忽视了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型教育体系。思想决定行动,理念指导行为。高校应着眼并着手于培养高层次的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转变教育理念中那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要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并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在高校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作好思想准备,为此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首先。创新教学目的,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转变。要明白教师不是要学生记住多少信息、数据,而是要教给学生一种获取信息的能力。明确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使教育从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个体的培养应具培养特征,而不是管理特征。只有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制定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三是要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参与性创新教育虽然以学生为本,但是教师的指导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内容上,面对当今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越来越短的知识更新周期,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有些知识、理论,待他们走进社会后根本派不上用场。而这种知识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我们要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首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客观物质世界,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其次,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利用课堂辩论、CAI授课、学生讲课和专题讨论等方法,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再其次,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学校可以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再次,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最后,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创设融思想、知识、趣味审美观于一体的情景交融的学习环境,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激情。

3.改革考试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现行考试制度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由于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试,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低,这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和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测试大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有效提高创新能力的。因此,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一是拓宽课程选择面,完善课程转换体系,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二是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喜欢的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四是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五是开设“创新学”课程,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求异型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开发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精确性、敏捷性及变通性,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

第9篇:高等教育新论范文

关键词: 学生中心论 植物保护 高等教育服务

一、引言

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存在“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种观点。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笔者认为在教育位置上,人们的观点更多地偏向于“学生中心论”。这也符合我国提倡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在高等教育中,大部分教师都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而且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都比之前有很大提高,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应该而且也可以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支持“学生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还体现在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主体。在高等教育消费体系中,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通过缴纳学费从高等教育中获得劳动能力和知识,所以也成了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植保专业学生作为一种消费者,应有一定的消费权利。但在植保人才的培养中虽在学生发展市场需求方面有所改善,但仍没有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作为消费者的需求。笔者主要从“学生中心论”谈谈如何提高植保专业高等教育服务水平。

二、对高等教育中“学生中心论”的认识

对“学生中心论”的解释,笔者认为主要涉及以下两点。

(一)对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认识。

“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为卢梭、杜威等人。“学生中心论”者一般都把学生看做教学过程的一称自变量,看做能够完全决定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主体,主张教师的一切教授活动都应以学生的情况为准。在学生中心论中学生处于中心位置,因此有选择和要求的权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其合理要求给予满足。

据“学生中心论”观点显现“教育需要”,而在高等教育中就体现为高等教育需要。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需要指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对所学习的知识和学校的各种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可以表现在对知识内容与技能锻炼的不同需要和对学校环境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所接受的知识有选择的权利,学校的各种环境也对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作为知识和环境的提供方有义务合理地对需求进行回应。

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以人为本”的口号一直响亮,但在学校的实际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贯彻却有欠缺。没有真正从学生的需要考虑,学生对高等教育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体现的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低下和不到位。学生不能在学校中得到自己需要的教育方式和知识,因此会对学校产生一种反校园文化的心理。这不仅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学校的环境、学生的前途未来,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影响到人们对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制度的看法。所以高校在管理和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时要以学生的高等教育需要为基准,根据需要提供服务,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校园环境的稳定,有利于高校名誉的建立和人们对高等教育制度的崇尚。而且学生的高等教育需要的满足也是一种勉励和管理方式。笔者认为高校在管理和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以“以人文本”为口号,真正做到“学生中心论”,真正考虑学生的需要,从学生对教学和学校环境的需要着手提供植保专业高等教育服务。

(二)对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主体的认识。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体现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并缴纳一定的学费在校进行学习,学生作为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收益是凝结在学生身上的认识、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培养。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手段,大学生通过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水平,也提高了劳动能力。有些人认为高等教育具有公益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被接受者,其实则不然,高等教育并不是无偿的,而最主要的消费来源于学生,高等教育的产品就是教育服务和大学生的劳动能力。而高等教育服务的最直接消费者就是大学生,而大学生为这些产品支付的代价就是学费。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有一定的消费权利,但在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现实中,学生往往被看做是高等教育的被教育者,往往认为是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中,不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且我国高等教育服务没有真正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所以把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摆正植保专业高等教育服务的态度是有必要的。

首先,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不仅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结果,而且有利于加快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人们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解为“高等教育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行业,它不是一种纯消费的福利性事业,具有产业性”。在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中,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和经营者,而学生作为购买学校服务产品的消费者。把学生看做是消费者,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可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和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其次,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教育服务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提供服务。再次,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有利于学校与政府管理分开,有利于学校的学术自由,使高校树立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所以高校必须有一定的自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供消费者需要的服务。最后,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维护自己的权益。学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选择高校和专业,因此会对各高校的服务给予刺激。

三、从“学生中心论”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植保专业高等教育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