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呼吸疾病的诊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疾病的诊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呼吸疾病的诊断

第1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2010年1月-8月随机选取120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术,采用随机局部麻醉复合静脉镇静,极大的提高了我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由于儿科病人的特殊性导致患儿术中耐受性差,承受能力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不但保证了诊治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而且明显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结合工作谈几点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儿120例,男88例,女32例;年龄10月-14岁,其中临床诊断肺炎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0例,支气管哮喘5例,可疑支气管异物5例。

1.2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 BF-P260F型电子纤维结合型支气管镜,先端部直径4.0mm,工作孔径2.0mm。完善术前检查和各种术前准备后,静推咪哒唑仑0.1mg/kg,阿托品0.01-0.03mg/kg,术中患儿取平卧位,颈部略抬高、头略后仰,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全程心电及血氧监护。术前用2%利多卡因对双侧鼻腔、咽喉表面喷雾麻醉各3次,术中采用“边麻边进”的利多卡因气管内局部黏膜表面麻醉法,到达声门时、到达气管隆突前、进入左/右支气管后依次注入2%的利多卡因1-2ml。将电子支气管镜经鼻(个别鼻甲肥厚进镜困难经口腔进镜)、会厌到达主气管及各段、部分亚段支气管开口,观察有无先天气道发育畸形,进镜原则是先健侧后病侧、如双侧病变则先病变轻侧后病变重侧,观察病变部位情况。术中发现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时给予吸引,病变部位给予37℃的温生理盐水注射液灌洗,以免刺激气管内黏膜加剧咳嗽,每次灌洗量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病变部位决定,一般5-15ml/次,总量3ml/kg。注入速度要适中,原则上注入后立即吸引,负压吸引压力25-100mmHg,压力不能过大、过猛,中叶及舌叶回收量达40%以上,下叶及其他肺叶达30%以上。术前术中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准确及时做好标本的采集,术后及时送检。

1.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均常规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部分病例做支原体DNA、结核杆菌DNA、EB病毒检测。

1.4 观察术中及术后患儿的反应如低氧血症、出血、喉及支气管痉挛、发热等并加以处理。

2 结果

2.1 电子支气管镜术检查结果:100例临床诊断为肺炎患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诊断单纯气管支气管内膜炎95例,其中镜下诊断气管支气管内膜炎同时气管支气管软化或开口狭窄24例,镜下诊断支气管结核5例。10例临床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诊断慢性气管支气管内膜炎8例,气管支气管软化、开口狭窄2例。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镜下诊断为慢性支气管内膜炎。可疑支气管异物5例:经检查确诊3例,排除2例。

2.2 BALF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培养阳性42例,阳性率35%。药物敏感试验提示,培养阳性的菌株多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和G-杆菌。30例支原体DNA检测阳性。5例结核杆菌DNA检测阳性。

2.3 本组经电子镜术诊治:患儿120例,术中、术后均常规进行吸氧、血氧心电监护,多数患儿治疗过程安全顺利,12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占10%,SpO2低于85%,退镜并给予增大氧流量后缓解。6例出现鼻部出血,占5%,以鼻腔黏膜出血为主,出血量较少,退镜后未予特殊处置而自行止血。4例出现术后发热,占3.3%,体温均在38℃以下,给予物理降温后热退。术中术后均无物过敏、喉头水肿、喉痉挛、呼吸心跳骤停、惊厥、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自电子支气管镜术应用于儿科临床以来,在呼吸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愈发凸显出其无法替代的优势,从常规检查发展到急诊、急救。由于电子支气管镜可弯曲性大、管径细小及转动灵活,职称论文能插入传统硬质支气管镜所不能到达的段及亚段支气管,视野范围大、成像清晰,能直接检查到传统放射线检查无法发现的微小气道内膜的病变,还能进行介入治疗,为越来越多的患儿解除了病痛,明显的提高了诊治水平。

3.1 患者的配合至关重要:与其他医学上的侵入性操作一样,电子支气管镜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的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儿科病人因其年龄的特殊性而导致依从性差,全身麻醉因费用昂贵及术后呼吸道护理繁琐等原因家长不宜接受,良好的局部麻醉可以解决上述矛盾,为电子支气管镜术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

第2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

长期以来,由细菌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有研究显示,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其治疗和预后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及早地正确判断其病原体,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为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笔者对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诊治的3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检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10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检测资料进行对比,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320例,男148例,女172例,年龄1~11岁,平均5.5岁,入院时均有发热,并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均在38.5℃以上。其中经痰、咽拭子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者180例,经血清学抗体检测证实为病毒感染者70例,经MP抗体检测证实为MP感染者70例,随机抽选100例在我院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各组儿童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儿均在入院后24 h内采集新鲜手指血进行CRP和血常规检测,CRP检测仪采用深圳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NESPHSTAR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采用其配套试剂,检测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血常规检测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XS-1000i血液分析仪,采用该厂提供的配套试剂与质控品。健康对照组则一次性进行CRP和血常规检测。所有步骤均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1.3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设定[3]:CRP值≤10 mg/L为正常,>10 mg/L为升高;WBC值在4.0×109/L~10.0×109/L者为正常,>10.0×109/L为升高。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细菌感染组的CRP阳性率(90.00%)高于WBC阳性率(49.44%),MP感染组的CRP阳性率(11.43%)低于WBC阳性率(5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WBC计数是临床检测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传统指标,但由于其个体差异大、正常参考值较宽,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机体功能反应低下,一部份患儿WBC计数变化不明显。此外,WBC总数易受应激、日间变化、药物治疗及精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于婴幼儿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不够,有一定局限性。

CRP是由肝脏合成的,能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发生反应的正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一种能判断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的敏感指标。CRP由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当细菌直接损伤细胞导致其两边的细胞膜分离,暴露出胆碱磷酸分子并提供一个CRP的附着点,然后通过上述细胞因子将信息传递给肝脏,刺激肝脏产生CRP。CRP能对细菌感染做出迅速的反应,且不受性别、年龄、贫血、抗生素、脂质及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影响。CRP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不敏感,通常不超过50 mg/L。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感染早期初步鉴别病原菌是细菌、病毒或支原体。

本研究中,细菌感染组的CRP阳性率(90.00%)高于WBC阳性率(49.44%),MP感染组的CRP阳性率(11.43%)低于WBC阳性率(5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CRP和WBC联检,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做出早期鉴别诊断且快速方便,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伟标,黄倩婷,谢健敏,等.CRP、WBC、MP-Ab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373-374.

第3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科,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2011年组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措施;2012年初我科组织护理人员集中进行讨论,提出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寻求对策,应用于此类患者实际护理工作中。结果 研究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52%,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5.38%,护患纠纷发生率3.85%,且(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012年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较2011年组显著提高,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改进护理方法及工作内容,可显著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泌尿外科;老年;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105-03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泌尿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221例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2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1.52±4.38)岁,手术类型:经皮肾镜下肾结石钳取出术28例、经尿道膀胱病损电切术24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3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0例、经尿道膀胱结石去除术48例、输尿管镜下取石术30例、单侧肾切除术16例、尿道病损切除术12例。按照时间不同分为2011年组(130例)及2012年组(19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且于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②患者无死亡情况发生;③患者意识清醒,无昏迷、休克临床表现,可单独完成本次研究所需调查问卷(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④患者无精神类疾病;⑤患者对手术治疗具有一定耐受性,均坚持完成治疗;⑥患者年龄不小于60周岁;⑦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研究方法2011年,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如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等;2012年初,我科(科室人员较2011年无变动)组织护理人员集中进行讨论,提出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寻求对策,应用于此类患者实际护理工作中。制定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及工作制度,指派专人监督医护人员服务情况,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根据护理人员特点及岗位服务内容定期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安排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高质完成护理工作。治疗完成后进行满意度抽查,掌握不同人群的护理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记录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以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采用自拟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掌握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内容包括工作量、管理模式、工作效果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问题及对策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诊断问题分析及对策,具体情况见表1。

2.2 护患纠纷及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2011年组、2012年组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患纠纷及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研究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52%,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5.38%,护患纠纷发生率3.85%,且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包括压疮、穿刺失败、护理人员针刺伤等,均未造成严重后果)。

2.3满意度

2011年组、2012年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2012年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较2011年组显著提高,提示护理方法改进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本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泌尿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膀胱肿瘤、膀胱结石等,临床常以外科手术治疗 [1]。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因此身体机能将发生不同程度下降,且多数患者常合并各种原发疾病,如糖尿病、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2]。

本文研究可知,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问题除疾病相关外,还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如机体功能衰退、外科手术创伤、心理问题、疼痛感受力降低、意识障碍等;护理人员因素包括未认清护理风险、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较差、无责任心、沟通水平有限、不能够认真对待工作等,具体内容如下 [3]:(1)患者自身因素。①老年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减退,显著降低机体适应能力,因此对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不能够良好耐受,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进展较快,临床较难控制,易引发严重后果甚至死亡;②外科手术造成的创伤将加重患者原发疾病;③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时常由于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不了解,或对治疗效果过度担心,因此易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影响疗效,无法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④老年患者大多对疼痛等感受力降低,因此无法较早发现异常情况,病情往往较为隐匿,且临床表现不明显;⑤部分老年患者意识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因此无法主诉疾病感受,临床对此类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时具有较大难度;(2)护理人员因素。①护理人员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未能够认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或对相关风险未引起足够重视;②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并不理想;③护理人员无较强责任心,不能够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临床护理;④护理人员由于沟通水平有限,与患者出现沟通障碍,或表现出不耐心、语气生硬、语言不具有专业性等;⑤不能够认真对待工作,护理记录书写不完善或不及时,认为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各项记录及物品存放无需重视,从而引发纠纷。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及护理人员自身相关问题对策分析 [5]:①主动询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②及时针对老年患者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如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例举成功治疗案例等,语气应亲切温和,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③及时掌握患者原发疾病及各类病史,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及时做好各项突况抢救护理准备;④若患者伴有意识障碍,则应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监护;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相互交流护理经验;⑥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纠正;⑦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对待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⑧根据患者及护理人员反馈信息,及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与时俱进。

本文研究可知,2011年我院仅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5.38%,护患纠纷发生率3.85%,护理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我院总结以往护理经验,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52%,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护理效果较为满意,与杨红兰[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改进护理方法及工作内容,可显著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6]。

[

参考文献]

[1]袁莉红,吴静.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安全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l0,7(26):64-65.

[2]黄美坤.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7(2):50-51.

[3]强春,吴秀文,殊球.128例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5):443-444.

[4]杨红兰,马艳清,王芙.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的探讨[J].西南军医,20l0,5(4):182-183.

[5]应全胜,陶汉寿,王伟,等.泌尿外科83例患者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院报,2012,5(1):21,22.

第4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应用临床,已成为成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小儿的气道狭小及不合作等因素,现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术采用随机局部麻醉复合静脉镇静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5个月~14岁。主要临床表现:咳嗽者48例,明显气促者34例,有异物吸入史者14例,因支气管肺部感染而就诊者33例。

1.2方法 检查前对患儿充分了解并争取配合,明确检查目的,作好处理可能并发症的准备。>2岁的患儿,术前禁食8 h;1~2岁的患儿术前禁食6 h;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术前禁饮、禁食4 h,可由静脉补充一定量葡萄糖。阿托品不作为术前常规用药。>6岁的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任书平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700)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治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行58例次的纤支镜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明确诊断气道狭窄15例;食道气管瘘7例;肺出血6例;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25例次,18例次有细菌生长,阳性率72%;肺不张16例,以炎症为主占85.1% ,治愈率为92.2%;反复性肺部感染13例,治愈率87.1% 。结论 纤支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作用,而且其安全性好,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中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采用局麻;

1.3支气管异物钳取 根据异物种类,部位及周围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如骨片,笔帽类异物时选用鳄齿钳,塑料、气球碎片类异物选用钢丝钳,异物表面光滑如植物类(花生,黄豆)等,则选用网状套篮,糊状粉末状异物通过多次多部位生理盐水灌洗清除。对有反复咳嗽或呛咳、反复发生憋气或呼吸困难、反复发热、反复肺部感染以及不明原因反复发作哮喘患儿,尤其对婴幼儿,应高度警惕气管支气管异物等。有可疑病史应立即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2]。

1.4支气管镜检的安全性 与其他医学上的侵入性操作一样,电子支气管镜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的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组经电子镜术诊治患儿56例,术中、术后均常规进行吸氧,血氧心电监护,多数患儿治疗过程安全顺利,5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退镜并给予增大氧流量后缓解。3例出现鼻部出血,以鼻腔黏膜出血为主,出血量较少,退镜后未予特殊处置而自行止血。2例出现术后发热,体温均在38.0℃以下,给予物理降温后热退。术中术后均无物过敏,喉头水肿,喉痉挛,呼吸心跳骤停,惊厥,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2结论

儿童支气管镜适应症广泛:①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②不明原因的喘息,纤支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③取异物,纤支镜在诊断和治疗气管异物方面较影像学检查更为直观、可靠,较硬支镜更为灵活、安全,由于其柔软可弯曲,取异物痛苦小,可深入到硬支镜不能达到的上叶或3~5级深部支气管检查,并取出异物。④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⑤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⑥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 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 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3]。临床工作中如遇有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喘息、咯血,X线胸片提示肺不张、肺部块影、阻塞性肺炎、肺炎不吸收、吸入性肺炎,疑有食管气管瘘、支气管异物者,应考虑应用纤支镜检查和治疗。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的应用给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迎新,赵芳兴,王玮.电子支气管镜术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05(5):890.

第5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6月30日至7月1日,卫生部行业专项“社区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培训会”在京举行。在两天内,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主任委员王辰教授等多名该领域专家围绕“社区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这一核心课题,从不同角度作了多场学术讲座,使接受培训的各医疗机构代表获益匪浅。

在此之前,为积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卫生部、发改委、教育部等15部门于今年5月联合制定并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预防与诊治,加强社区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对病患肺功能检查的认知水平。

据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据《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公布的数据称,我国现有确诊的慢性病患者2.6亿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经济负担,被列为四大慢性病之一,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问题。

而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群众健康意识提高,为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多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和示范地区开展的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工作网络。但是,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的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此,卫生部要求“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尽快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到2015年达到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落实部门职责,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控制由慢性病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平等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针对慢性疾病的社区医师的规范化、系统化培训便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北京多家医疗机构与总部位于美国的康尔福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CareFusion)携手合作,面向北京社区医师开展了“社区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培训”。

据了解,社区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培训项目是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规范诊治体系建设及适宜技术研究”之“中国成人肺功能现状调查”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主任委员王辰教授发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及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牵头申请。

会上,多名专家出席并围绕肺功能检测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在地位以及如何早期识别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方面,对来自不同社区近120位医师进行为期两天的现场培训,旨在为社区医疗机构普及传授肺功能检查的规范化方法,结合肺功能仪的临床应用讲解,提升社区医务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有鉴于此,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肺功能规范诊断技术培训”项目将作为一项长期计划,将覆盖全国10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多个社区。

第6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纤维支气管镜

近些年来小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在儿科患者中有将近75%为呼吸道疾病,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1-2]。选取自2009年5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儿童共计200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09年5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儿童共计200例,其中男150例,女50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15 d~14岁,年龄分布情况:其中<20 d 10例,20 d~1岁55例,1~3岁60例,3~7岁67例,>7岁45例,<3岁130例,占65%,平均年龄4.8岁。对治病因素进行列表,对纤维支气管镜所观察的结果进行统计。

1.2 发病原因:主要的发病的原因为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由于小儿的呼吸道黏膜对各种细菌病毒的抵抗力弱,容易造成呼吸系统的感染。

1.3 临床表现:一般患儿感冒伴有急性发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吞咽困难,重症患儿出现嘶哑声音、破竹样咳嗽、呼吸困难、吸气啸鸣等。

1.4 诊断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对患儿在6 h停止饮水和进食,手术前30 min进行麻醉,肌肉注射阿托品0.02~0.04 mg/kg,地西泮0.2~0.3 mg/kg,使患儿保持镇静而且减少了黏液分泌。后应用利多卡因方2%的浓度对鼻腔道黏膜表面麻醉,收缩血管。在手术过程中为了抑制咳嗽反射,仍需利用2%的利多卡因对行气管内黏膜的表面局部麻醉[3]。显微镜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到达气道,对整个气道进行细致观察,对胸部的X线以及CT所指示的病变部位进行重点的观察[4]。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儿通入流量为1~4 L/min的氧气,同时加强对心率、血压的监护,手术过程中发现异物尽量取出。

2 结果

对肺不张及阻塞性肺气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情况:其中诱发原因为支气管异常20例,占32.3%;支气管炎性阻塞、狭窄、不张18例,占29.0%;支气管开口狭窄9例,占14.5%;肉芽肿10例,占16.1%;结核2例,占3.2%;气管软化2例,占3.2%;右叶综合征1例,占1.6%。

3 讨论

近些年来临床在对具有呼吸系统幼龄患者,诊断和治疗手段分落后。由于纤维支气管镜具有的安全性、快速性、准确性等优点,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对小儿的呼吸道疾病做比较准确的诊断和分析[5]。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既可以诊断疾病又可以进行治疗。通过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生物检测、X线、CT等可有效地确定病变部位,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本次研究表明,肺不张的病因比较复杂和多样,经多项检查仍不能确诊,本次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占29%。儿童呼吸系统急症中气管异物为主要因素之一,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率占32.3%,本次研究确诊支气管开口狭窄、肉芽肿、结核、气管软化、右叶综合征的患者分别占14.5%、16.1%、3.2%、3.2%、1.6%。说明呼吸道疾病中,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比较广泛的应用,其具有镜体细小柔软,可行前后弯曲,在患儿气管及段、亚段支气管中均可插入,视野可在局部范围内扩大,具有较多适应证,检查的阳性率较高,可降低患儿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起到了保障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刘咏梅,曹先斌,刘 琼.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8(8):38.

[2] 谢发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几种小儿呼吸道疾病[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2):71.

[3] 钟礼立,李 云,张爱民,等.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的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4,4(4):395.

第7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重要疾病, 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而且这种负担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COPD患者大多数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不是呼吸衰竭[1-2]。另外研究发现COPD患者也宜罹患肺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及代谢性疾病等[3]。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调查基层医院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病率,以便为研究临床对策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系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在海阳市某医院呼吸科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共414例,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

1.2 合并肺外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条件是病历中记载有既往曾患过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并且目前仍在服用相关治疗药物。高血压诊断条件为既往明确诊断高血压,并且目前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或在未服用高血压药物情况下,不同时间3次以上测量血压显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糖尿病诊断条件为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并且目前在服用降糖药物治疗;或不同时间两次以上结果显示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或OG. TT2h血糖≥11.1mmol/L。脑卒中的诊断条件为病历记载既往明确诊断脑卒中。

1.3 统计学分析 分别计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比较单纯COPD(A组)与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或脑卒中的COPD(B组)两组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分析COPD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影响因素采用回归分析。取P

3 讨论

COPD 患者常常伴有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肺癌、感染、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 可对疾病的进展产生显著影响[5]。肺外合并症对该病的评估极其重要。有研究认为COPD是全身性炎症,使人们需要重新认识COPD,因为单纯用肺功能来评价COPD的病变程度可能会出现片面的结果,因此现在对COPD 的评估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肺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其中合并症的评估在以前被忽视[5]。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基层医院因COPD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患者。结果显示,单纯COPD占38.4%,COPD合并疾病占61.6%。有国外学者研究分析了年龄>45岁的20296例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肺功能结果将人群分为正常、COPD 0~4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OPD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率是20%、合并高血压病45.1%、合并糖尿病12.4%,而正常肺功能人群(7149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9%、34.3%、9.7%[6]。本研究显示COPD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19.6%(81例),高血压病患病率42.3% (175例),糖尿病患病率15.2%(63例),脑卒中患病率5.1% (21例)。与国外结果比较,冠心病、高血压病患病率接近,糖尿病稍高。但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国内研究[7、8],可能与本研究对象为住院患者有关。本研究18.1% (75例)的COPD同时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或高血压。对于其他合并疾病如骨质疏松、外周血管疾病等本研究未统计。有此可见,COPD肺外并发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评估COPD的风险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在处理呼吸问题的同时,要兼顾其他系统的合并症。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应兼顾慢性全身性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如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由此改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预后,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本研究未显示单纯COPD与具有COPD肺外合并症两组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有显著性差异,其原因考虑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住院患者,因此未能显示出两组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OR:3.209),并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34)和BMI(OR: 1.119),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CRP(OR:1.019)和BMI(OR:1.163)。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即年龄和BMI增大均是COPD并发这些病的危险因素[7]。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单纯COPD与COPD肺外并发症两组比较,吸烟指数和血脂并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不足在于样本量较小并且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是其局限性,本研究结果提示一半以上的住院COPD患者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急性发作的处理上及在稳定期的管理上都应该兼顾,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Poulain M,Doucet M,Major GC,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ur Respir J 2006; 27: 627-643.

[2] McGarvey LP, John M, Anderson JA, et al. TORCH Clinical Endpoint Committee Ascertainment of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COPD: operations of the TORCH Clinical Endpoint Committee[J]. Thorax, 2007, 62(5): 411-415.

[3] Agusti AGN, Noguera A, Sauleda J, Sala E, Pons J, Busquets X. Systemic effects of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Eur Respir J 2003? 21: 347-360.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J],2007,30:8-16.

[5] GOLD Executive Committe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Revised 2011 ) . goldcopd. Com.

[6] Mannino DM,Thorn D,Swensen A,et a1.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diabetes、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OPD.Eur Bespir J,2008,32(4):962―969.

第8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关键词:临床分析;影像学;结节病

目前,结节病是医学界争论较多、意见最不统一的一种疾病。这种病毒侵犯的范围广、器官多,包括肝脾心等重要器官,还可累及免疫系统,结节病患者在临床没特征性表现甚至没有任何的症状[1]。在胸片影像在早期不典型是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这为结节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院特定的某段时间内20例肺内结节病患者,男女比例1:1,年龄(40±28)岁,身高(164±9)cm,体重(50±9)kg。根据胸片影像学结果分为I期5例,II期15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试验和影像学诊断可以准确的诊断患者结节病的情况。

1.2方法 联合实验室、影像学和病理标本等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确诊后,在进入临床治疗方案。首先检查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所有的呼吸系统有无异常:在进行病理学的活检方法,主要查看呼吸系统部的淋巴管,主支气管、支气管肺部活检等配合确诊。最后制定治疗方案,一般的肺部结节病都采用激素治疗,如强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或者胸片影像学有无好转或者恶化。

2结果

2.1临床表现 在随机选取的二十例患者里其中4例拍片影像学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伴有呼吸困难3例,发热2例,咯血1例,胸闷胸痛4例,心悸乏力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5例。

2.2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中粘膜有异常的5例、变窄的8例、出现小结的7例。见表1。

2.3诊断情况 由于结节病的患者在初次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造成漏诊、误诊的患者很多,也因此耽误里治疗的时间,恶化了病情。初次诊断出现误诊有3例,其中通过影像学误诊的概率较低。

2.4病理学活检 应用与临床的淋巴结有无异常的诊断。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结节病的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析也得到一定的进步。肺部疾病尤其是结节病是累及几乎全身器官包括供血脏器、呼吸系统器官等等器官的一种非干酪性上皮细胞病变的疾病。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表现多样性,主要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此外还有淋巴结的病变。在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支气管镜的检测是辅助检查中最重要的方法,不仅灵敏性好、特异性高,而且由此引发的后遗症少,是结节病临床应用中常用的检测手段[2]。考虑此病好发的年龄是中青年,对抽选的20名患者中,发现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由于误诊耽误治疗的患者有3例。结节病的辅助诊断中SACE是其中能反映病变程度,较全面地对患者病情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结节病是疾病中临床症状最不明显的一种疾病,故需要仔细收集患者的资料配合各种影像学检查,才能指导临床治疗[3]。

参考文献:

[1]李霞,刘锦铭,江平,等.96例结节病临床及确诊方法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9,20(11):588-590.

第9篇:呼吸疾病的诊断范文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疾病顺位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9-0136-02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大型煤矿企业工伤定点医院。为充分了解本院疾病谱的构成变化,合理调配人力、设备、床位,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为医院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对本院6年前十位疾病构成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本院2007-2012年出院患者疾病分类报表,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第一诊断进行编码,资料完整、准确、真实。详见表1。

2 分析结果

从表1看出,本院住院患者逐年增长较快,定基增长速度为92.57%,说明这几年本院的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提高较大,地区患者逐年增加,医院飞速发展。

2.1 前十位疾病

2007-2012年6年总计出院患者70 600人次,其中前10位患者为62 177人次,占出院患者的88.06%。居首位的是损伤和中毒,总计14 510例,占住院患者总数的20.55%;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总计8754例,占总数的12.45%;第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总计8295例,占总数的11.75%;第四位是消化系统疾病,总计5963例,占总数的8.45%;第五位是肿瘤,总计5458例,占总数7.73%;第六位~十位依次是影响健康状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分别占住院总数的7.36%、6.77%、6.39%、3.53%、3.13%。通过分析看出本院前十位疾病占较大比例,故要提高前十位疾病的诊治水平,建立和完善慢性病宣传防治工作。

2.2 顺位变化

从表1中看出,2007-2012年出院患者构成为损伤和中毒居第一位,循环系统疾病由2007年的第三位升到第二位,并保持不变;消化系统疾病2010和2011年有所变化,但一直在4~6位交替;泌尿系统疾病由前四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2年第5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由2007~2009的第5`6位降到第8位;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变化不大。

3 讨论

损伤和中毒居首位,因本院是国家大型煤矿企业医院,在创伤急救技术上是本地区带头人,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完善和锤炼,建立有严密的创伤急救组织和完善的创伤急救预案。骨科、颅脑外科和烧伤是本院的重点科室,且技术服务水平居该地区之首,所以周边的创伤患者就诊较多。损伤和中毒疾病的住院人数中,以骨折、颅内损伤、烧伤为主,且根据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编码得知,交通事故和意外跌伤较多。因其以危害健康人群为主,突发性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损失,建议提高交通管理,强调安全施工和安全生产,加强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提高人们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1]。

循环系统疾病跃居第二位,以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营养过剩、缺乏运动、压力大等原因,使循环系统疾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使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院要针对性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加强对心脑血管病的诊治工作。

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三位,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较多。由于本地区工业经济发展过快,城市环境污染、吸烟、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居高不下。因此,本地区要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生存环境,提高人群免疫力和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少感染机会。本院要加强相关科室技术诊治水平,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2]。

消化系统疾病居第四位,其病种主要是胆结石和胆囊炎、阑尾疾病、肝疾病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喜食辛辣,使消化系统发病率居高不下。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科学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诱发因素。

肿瘤居第五位,以食管、胃、肺恶性肿瘤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为主,这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源严重污染,农药化肥大剂量使用,以及各种心理压力、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医院应努力提高肿瘤的诊治水平,积极开展肿瘤普查工作,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对恶性肿瘤的预防、保健宣传工作,增强人们的防病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

参考文献

[1]郭炜玮.2004-2006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14(4):369-370.

[2]杨仁霞.2005-2009年我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病案,2010,11(11):31-32.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