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护理健康宣教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方法:对在普通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法,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评价教学成果等环节来完成实习带教工作。
结果:学生的考核成绩、对带教教师满意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论:采用目标教学法可提高普通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护理实践护理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25-01
作为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护理带教对培养护理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其理论知识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为了提高我院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我科从2010年开始实施目标教学法。所谓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教学的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2]。经过实践证明,使用目标教学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带教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汇报如下。
1资料
对2010年至2011年在我科实习的两个学校(昆明医学院护理学院、云南省中医院学院护理系)63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其中女生58人,男生5人)使用目标教学法进行带教。带教老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有丰富临床经验,护师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带教经验且有较强责任心。
2方法
护生入科后由总带教老师带领护生做入科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科室的基本情况、科室主要人员、科室病种介绍、带教老师基本情况、介绍病区环境、科室规章制度、各班次的工作职责、出科考核的要求。为护生做普外科常用技术操作的示教。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进行专科小讲课。
2.1制定教学目标:制定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目标。
2.1.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让护生自行学习普外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疾病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评估、诊断、目标、措施、评价及健康教育。
2.1.2基本能力教学目标:每位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分管3位病人,利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带教老师要严把质量关,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天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技术操作,包括3次静脉输液技术、2次深静脉置管的开封管技术操作、2次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操作、2次持续胃肠减压的护理操作、3次生命体征的测量及绘制三测单、10次配液操作、10次更换药液操作、2次口腔护理及尿道口护理、对所管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并进行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准确执行医嘱、进行健康宣教。每位护生在我科实习期间至少进行1次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1次更换深静脉置管敷贴。
2.1.3思想教育目标: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为病人提供满意服务,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2实施教学目标:每位护生由一位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计划。
2.3评价教学成果:每天由带教老师针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静脉输液技术成功率为多少,进行不成功的原因分析、深静脉置管的开封管技术操作手法是否正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持续胃肠减压的护理操作是否正确、生命体征测量是否准确,三测单的绘制是否符合要求、配液操作方法是否正确熟练、更换药液操作方法是否正确熟练、口腔及尿道口护理方法是否正确熟练、对所管病人病情观察是否到位、护理记录单位书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健康宣教内容是否正确完善。带教过程中随时进行提问,了解护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掌握程度。实习期间总带教老师经常与护生谈心及时反馈信息,根据护生反馈对带教内容及计划做出调整。出科前由总带教老师进行专科理论、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考核,组织护生进行专科小讲课,并征求护生对带教情况的意见,以无记名的形式填写带教教师满意度调查表。
3结果
通过实践证明,目标教学法使带教老师和实习同学都有了明确的实习目标,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使实习同学有被重视的感觉,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学生的考核成绩平均为88.32分,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14分。带教满意度为98%,比去年同期提高5%。
4讨论
采用目标教学法可提高普通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为护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护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较快适应工作环境,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干预;再出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78-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关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可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自发性)两大类[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为脑动脉瘤所致,占脑卒中的10%~15%,而再出血是影响SAH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高达60%~100%。为预防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对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6例SAH患者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66例患者均为入院当天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SAH,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最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按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其中男10例,女23例,年龄在26~78岁,平均年龄53.8岁;对照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6.2岁。2组性别、年龄和病情差异无显著性(P
2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
2.2观察组 护理小组予早期护理干预法,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负责管床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工作,责任组长负责根据每个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督促组员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根据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优先解决影响患者病情的护理问题。
3 护理干预措施
3.1病房环境 病房是住院患者医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舒适与否关系到患者疾病转归和痊愈的速度[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往往急诊入院,病情危重,家属心情焦急、躁动,探视人员较多。我科病房采用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SAH患者集中管理,可留陪属1人,其他探视人员可于每日15:00~18:00进行探视,每次探视限1人,探视时间为30min。病房内保持绝对安静,光线柔和,通风良好,卫生整洁,室内温度为20~22℃,湿度50%~60%,尽可能地避免噪音,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3.2健康宣教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因为只有患者自觉的遵医行为才能降低再出血的复发率,加快患者的康复。因此,患者入院后我们应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予相应的健康宣教内容,告知患者及家属SAH患者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0°,一切活动均在床上进行,包括进食、排尿排便,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饮食方面告知患者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切勿过于饱餐。
3.3角色护理 该病发病突然,起病初期除了头痛症状不是很明显,再加上患者活动受限、工作的突然中断,这就容易造成患者不易接受病人这个角色,从思想上得不到重视。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做好详细的宣教,取得病人的信任,告知病人的病情、症状、并发症、治疗及预后,从医学角度讲明该病的注意事项、康复训练等,帮助病人适应角色的转变;同时不能造成病人的恐慌,让其坦然面对生病的事实。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去做,病情将有很大的改善。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头痛加剧,患者会出现躁动,加强病人情绪安抚,必要时予冬眠合剂应用。
3.4症状护理
3.4.1 头痛 SAH头痛患者大多起病急、头痛剧烈难忍,患者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有患者拒绝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恶化。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头痛是因为出血、脑水肿所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所致[4] ,通过各种治疗、护理后,出血停止,出血灶吸收,头痛就会缓解。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加强环境管理和生活护理,增加患者舒适度。对于剧烈头痛,不能耐受导致的躁动着,遵医嘱予脱水、降颅内压和脑血管痉挛药物应用,从而达到减轻和缓解头痛的目的。
3.4.2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的患者予积极清楚呕吐物,加强口腔护理,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刺激。呕吐时予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止吐药物应用。
3.5生活护理 因为SAH患者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卧床期间要按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翻动身体时要轻轻转动头部,呕吐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污染时及时护理。做到病人在院三短六洁。
3.6预见性护理(风险管理) SAH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血管病,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其常见病因: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其中动脉瘤最多见。因此,SAH的患者应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行DSA或CT检查,以明确病因,动脉瘤一经确诊,立即行手术治疗,以减少SAH的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5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比对照组好,见表1;观察组再出血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死亡率降低,见表2.
6 总结
SAH为神经外科较常见的危重疾病,其致命的并发症是再出血。因此,我们要系统的健康教育,增加病人的角色认同感,细心的生活护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2] 贾爱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5(8):172-173.
[关键词] 癌痛;疼痛管理;护理;角色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121-02
疼痛是国际医学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也是当今研究热点。国外肿瘤专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临床已将疼痛列为第5大生命体征[1]。如何解除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正确而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已成为医务人员的紧要工作。WHO于1982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肿瘤疼痛委员会,提出2000年全世界范围内的“肿瘤癌痛患者不痛”的目标[2]。2005年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重度癌痛应被视为急症。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1年3月30日,我国卫生部办公厅下发[2011]43号红头文件,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我科共有床位35张,医务人员34人,护士15人,疼痛护士3名,有护理疼痛患者10年以上经验。我科以中西结合治疗肿瘤为特点,在有效控制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在疼痛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特色治疗方法,所以我科已经申请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按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评审标准”,我科成立疼痛治疗小组,由科主任、疼痛医生、疼痛护士、护士长组成。作为肿瘤科护士在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以及缓解由疼痛带来的痛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护士作为观察者
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朝夕与患者相处,在交流、操作中随时可以对患者进行观察。护士在评估疼痛强度时,应该以患者主诉为依据。主动、客观、连续地评估疼痛,才能采取正确合适的控制措施,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3]。新入院患者在8 h内由疼痛护士完成对患者的全面的、动态连续性的疼痛初步筛查评估,评估后建立疼痛护理病历,并如实记录,疼痛患者床头粘贴醒目疼痛标识。筛查内容包括:疼痛部位、疼痛强度、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目前治疗用药情况,含疾病治疗情况和疼痛治疗情况、社会心理因素(性格、语言、身体、情绪反应、文化、接受程度)[4]。如初筛为疼痛患者,护士保证每周全面评估一次,每日上午10:00和下午14:00进行2次疼痛强度的评估并记录,关注患者爆发痛的规律并及时处理。根据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观察患者使用止疼药情况,持续观察、动态连续评估,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及精神状况,如初次及长期大剂量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患者,需要观察是否便秘、恶心呕吐、镇静程度,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避免发生呼吸抑制。及时与医生沟通,为医生提供参考资料及动态信息,调整镇痛治疗方案。
2 护士作为学习者
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药、新信息、新治疗方案,要求护士有过硬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疼痛治疗的观点转变,对疼痛护理重视程度。
我科要求:①护士会对患者判断有无疼痛,如有疼痛应会准确如实评估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并如实记录;②掌握控制疼痛方面的知识及止痛药物的专业知识;③护士掌握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效管理疼痛的相关知识[5]。
WHO于1990年设计了一套简单有效、公认的、可合理安排的癌症疼痛治疗方案及三阶梯治疗方案[6]。目前已成为在国际上被广为接受的癌症疼痛治疗方案。我科护士对三阶梯止痛方案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疼痛护理知识及治疗观念已经转变,重视疼痛这一症状,重视患者提出的疼痛疑问。科内邀请具有国际疼痛护理经验的权威人士来院讲座,疼痛教育列入我院护士的继续教育项目,护士长及疼痛护士积极参加了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并且参与国内其他医院的疼痛查房,及时了解疼痛护理的新进展,组织每月进行科内疼痛治疗患者护理查房一次,每周四次疼痛护理及止痛药物知识小讲课,每日晨会总结并讨论前一日遇到的疼痛难题。
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疼痛护理评估、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方法、止疼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止疼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护理。
3 护士作为执行者
从患者入院时疼痛的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按时发放患者止痛药物并协助服用,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实施,护士是医嘱主要执行者。护士动态连续性的疼痛评估记录为医生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提供了信息,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材料,以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有效进行[4]。护士还可参与癌症疼痛的非药物治疗,首先掌握常用非药物治疗的适用范围及方法,包括皮肤刺激(冷、热、湿敷、按摩等)、锻炼、固定术、音乐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穴位贴敷、理疗仪器等,帮助患者减轻疼痛[7]。
护士关注疼痛患者心身健康,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疼痛患者备受疼痛折磨,已经情绪抑郁、体力不支,长期卧床、被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做好优质护理,落实责任制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如:为卧床患者做好压疮风险评估及皮肤减压措施、建立翻身卡,预防褥疮及静脉血栓;禁食患者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黏膜完整;大小便失禁患者正确使用便器,保持床单位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护士作为宣教者
因为癌痛患者缺乏癌痛相关知识,对疼痛治疗现状存在误解和担忧,所以癌痛患者的误区认为用止痛药会“成瘾”,一般患者认为“生病就是应该有痛[6],忍痛是坚强的表现”,而癌症患者更可能发生疼痛并且恐惧疼痛,以为出现疼痛标志着病情加重,而存在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认为“医生主要任务是给我治疗癌症,癌症好了疼痛就消失了”,这就会影响他们如实、及时、主动地报告疼痛。
在我科患者入院后,疼痛护士首先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疼痛强度评估标尺(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视觉模拟量表VAS)[8],教会如何表达汇报疼痛,患者就可以准确地表达疼痛强度。告知患者随时汇报疼痛情况,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停药、自行减量。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处理措施,如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①便秘:保持平衡高纤维饮食;坚持运动(如果可能);服用缓泻剂(遵医嘱)。②恶心、呕吐:卧床休息;服用止吐药物(遵医嘱)。③困倦:避免警觉性操作,如:开车、做饭、爬楼和使用重工具;医生会为你调整药量。疼痛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消除对“成瘾性”的疑虑。帮助患者学会疼痛的自我管理,例如:在我科护士鼓励并指导疼痛患者记录“疼痛日记”,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止痛感受、治疗效果。根据疼痛日记的内容可以调整不同程度的护理内容。为让每一位癌痛患者感受“无痛”,了解“无痛”,我科每间病房内及楼道粘贴大量简单易懂的疼痛宣传图案及手册。对出院的疼痛患者疼痛护士会定时进行随访,讲解麻卡的办理流程。
5 护士作为监督者
护士严格执行物的管理制度,在疼痛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及监督医生的麻药医嘱;护士要对患者配合止痛治疗过程进行监督;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意识清醒但不能配合止痛治疗的患者,应绝对严格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护士充分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支持系统,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扭转不正确观念,因为家属并不是旁观者。对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评估和监督,对患者接受疼痛知识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和监督;在疼痛规范化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监督尤为重要,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相互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加强管理。护士作为监督者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及积极调配,确立正确的工作模式,确保疼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疼痛护理质量。
6 护士作为管理者
护士应加强麻醉和管理,严格品使用制度,科室内品放置于保险柜内由专人管理及设置密码双锁管理[9],使用院内专用品登记本,品保险柜钥匙独立放置、随身携带,粘贴名专用标识、摄像头实时监控、每班清点并登记、使用后及时登记每次麻药的具体信息(药名、剂量、使用量、使用时间、药品批号)和患者信息(床号、姓名、病案号),严格执行每条麻药医嘱与处方及空置药瓶批号完全吻合[10];护士长监督品登记本记录情况,护士长和疼痛护士负责召开疼痛患者及家属工休座谈会,做到和谐护患关系、关注疼痛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情况,建立正确的疼痛理念[11]。护士作为疼痛治疗管理者,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长期不断学习疼痛理论知识,做好患者疼痛健康宣教内容。护士作为疼痛治疗管理者,应在疼痛护理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12年11月18日我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成为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在此期间,我科规范化治疗疼痛,提高了治疗疼痛水平,收治的几百名癌痛患者获益,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真正做到癌症患者的“无痛人生”,体现生命意义的可贵。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中,我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患者的全程疼痛护理,护士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承担了多种角色,充分发挥着职能,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来共同呼吁各方面的力量,让社会关注疼痛。护士应该继续站好自己的岗,扮演好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所需的重要角色,为我国癌痛治疗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蒋守洋,袁胜涛. 肿瘤疼痛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12):1332-1335.
[2] 姜安丽. 新编护理学基础[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
[3] 郭秀云. 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25-326.
[4] 张荔,潘婷. 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提升护理品质的体会[C]. 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2011.
[5] 王雅杰. 规范癌痛治疗从转变观念入手[J]. 医学与哲学,2009,30(2):6-8.
[6] 徐波,马双莲,薛岚. 肿瘤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1-106.
[7] 李漓,王兵,袁方,等. 癌症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0,15(4):199-201.
[8] 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 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9-411.
[9] 张菁. 品护理管理的工作实践[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1):2014.
[10] 张荔,潘婷. 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护士的角色[C]. 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