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

第1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运营周期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与高效生活空间和建筑。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绿色建筑将会以智能化与多元化而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因此,探讨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构建节能减耗的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1、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

在21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建筑活动占人类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总量的40%,其所造成垃圾也占人类活动所产生垃圾总量40%。因此,建筑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年建筑量高居世界第一,资源的消耗总量也逐年增加,但是很多资源人均拥有量却居世界的平均水平以下。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只有6种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其余的支持性资源需要依靠进口,所以建筑行业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其在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展城市绿色建筑已经势在必行。

2、城市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目的是在建筑施工与使用的过程中,将其对材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降至最低,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实现建筑质量、经济性能和建设费用的平衡,在拆除时可以保证与自然界相互融合,并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传统建筑忽视能耗的影响和外部环境的统筹规划,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核心通过规模化和外迁等实现发展目的,生命周期较短,浪费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废料的回收利用率。绿色建筑注重强调经济、生态结构和环境的平衡,以及建筑与气候和地域资源的差异,关注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为原则,做到节能减耗与功能舒适的统一,其生命周期长,材料循环利用率比较高。

坚持绿色建筑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体现,推行绿色建筑是让建筑行业从高能耗和高污染逐渐向低能耗和低污染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需要依据国情,以“绿色建筑”为契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城市绿色建筑的措施

绿色设计是从绿色环保角度出发,使建筑设计满足适宜居住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并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减少建筑队环境的不利影响,其实现绿色建筑的措施主要为以下方面。

3.1 节水措施。绿色建筑的节水措施主要体现在:①施工现场的设备与车辆的冲洗用水采用循环装置,冲洗水在经过沉淀后,可以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等方面;②施工现场的用水点均采用节水龙头,并依据施工人员的数量合理配置,避免施工用水的浪费;③生活区的用水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将责任细化到个人,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节水意识;④采取用水计量管理措施,安装用水监测设备,并将节水的定额在合同条款中注明,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考核评估;⑤在雨水充沛的施工地区,可以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进行车辆冲洗和洒水降尘等。

3.2 节材措施。绿色建筑的节材措施主要体现在:①使用高强度的钢筋与高性能的混凝土,按照施工的预算才限额领料的措施,控制施工材料消耗;②制定施工废料的回收和管理措施,提高废料的利用率;③明确施工材料的采购数量,防止出现因采购过多而导致浪费或者积压的问题;④选择制作、安装和拆除一体化的施工队伍进行模板施工作业。

3.3 节能措施。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①建筑选择向阳布局,使用中空玻璃和智能门窗等保温材料与耐水材料;②合理配置制冷和采暖设备,采取分时段的方式,明确其使用时间;③安装节能灯具,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降低建筑照明能耗;④严禁出现长明灯,夜间施工时的照明灯具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人走灯灭;⑤优先选用国家和行业推荐的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设备与机具,保证设备与机具质量满足建筑施工要求。

3.4 环境保护。绿色建筑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①保持自然保护的资源和文物原貌;②尽可能在白天施工作业,施工车辆在出入时需要清洗车轮,并做好防尘措施;③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洒水,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垃圾;④做好噪音污染、废水污染和光污染的防控措施,以免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休息。

结束语

总之,城市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推动节能减耗社会建设和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做好节水、节材、节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可以节约资源,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波. 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6:53-55.

第2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都达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若是不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将会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互换的情况。而绿色低碳施工技术的应用就极好的缓解了这一问题。这种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能够促进建筑施工的环保和绿色化,能够有效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鉴于当前我做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此技术的探究、发展和推广已迫在眉睫。

2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标准和相关原则

2.1绿色工业建筑

在进行绿色工业建筑的方案设计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设计标准:首先,要坚持环保、自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建筑施工和保护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可以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灯能源降低污染和能源的消耗。其次,要根据建筑的实际的使用情况和用途来对绿色工业建筑进行设计,要保证绿色工业建筑的适用性、灵活性,在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绿色、节能和低碳。最后,绿色工业建筑的建筑外形应该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具有绿色、自然等设计特点,将生态自然、人文气息以及现代化特色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提高绿色工业建筑的外形设计特色。

2.2绿色工业建筑设计的原则

具体的设计原则在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要站在自然和建筑统一的观点上去进行绿色工业建筑设计。建筑和自然环境两者之间是统一的整体,要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自然环境的保护,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在环境保护的原则上进行绿色工业建筑的设计,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的环保性,还能提高建筑设计的特色性。其次,要坚持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的原则。建材资源和能源在建筑施工过程的消耗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资源消耗巨大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此处的节约是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是提高对建材和能源的利用率来实现的。只有高效的资源利用率,才能保证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以及绿色工业建筑的施工质量。最后,要坚持建筑的适用性原则。建筑的根本目的是用来使用的,只有保证其使用的价值才能实现建筑的真正价值。

3关于绿色低碳工业建筑技术

要做到减少工业建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营造出绿色工业建筑的整体形象,必须要做到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采用绿色低碳技术,有效地运用各种自然资源,让能源以及资源的消耗尽量的减至最低:尽可能地保持工业建筑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做到对建筑地域环境的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所以绿色工业建筑在营造中必须要从以下几个进行:

3.1注重选址

绿色工业建筑在进行选址时,必须选择一个合理的位置,做到对环境的破坏减至最低,进一步地让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得到保障。确保城市的健康与安全。而一般情况下绿色建筑的选址除要考虑到常规情况下的因素外,还需注意以下原则:(l)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例如水体、森林、自然保护区等。(2)要保持建筑场地生态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在设计时尽量保留与利用地形、地貌,植被以及自然水系。(3)注意尽量减少建筑场地水土的流失。防止因工业建设而造成的自然灾害。

3.2优化布局结构

工厂总图设计要对厂区总体的布局、室内环境条件以及厂房的布置等进行深入的统筹与考虑、让设计方案不但能够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又做到节能节地。同时在总规划阶段,要重要考虑如何将环境进行最大限度结合,增加建筑的采光度,确保室内具有一定的温度、温度,建立立体的绿化系统净化环境。工厂总图按照产品的特性考虑生产工艺区划布局,按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备类厂房,厂房间设机械运输通廊,做到物料运输效率尽可能的高、物流路线尽可能的短、运行能耗尽可能的低。合理优选能源种类,保障经济供给、降低综合能耗。3.3节能与能源利用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工艺生产特性,采取多种的节能措施。做好在建筑体形、建筑布局、朝向等方面的设计,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对东西朝向采取多种形式的建筑遮阳系统,即取到建筑装饰的效果,又减少夏季太阳的热辐射;外墙面采用低能耗的保温隔热建筑围护结构;高效的节能空调系统可采用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包括了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的利用。

3.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在加强节水和对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不影响施工进展的情况下减少用水。其次,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消耗。最后,对施工用过的废水要严格排放,不能随意的排放到水源或者土地中,要对其进行质检,达标后再进行排放。在一个建筑项目施工开展之前,要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质量检查,确定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在建筑施工结束后,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检查,并与之前的水质数据进行对比,若是出现污染现象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3.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一项建筑项目的开展对建材的消耗是巨大的,而且由于对建材的利用率较低,往往造成大量的浪费。因此,必须提高对建材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材使用量。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可以提高对钢结构建材的使用,因为这种建材不仅便于使用,具有较大的可造性,而且钢结构还能够循环使用,能够极大的减少对其他建材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4结语

第3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管理

引言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和要求,在国家的发展计划和政策中,要纳入对环境的考虑和关注,务求做到能够满足当前需要,但又不削弱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需要承担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在2007年下发了《绿色施工导则》的通知,推行绿色施工,迫在眉睫,实行绿色施工管理,势在必行。

1.绿色建筑

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绿色革命”,而建筑业的绿色革命也随之兴起。建筑业的绿色革命,包括空间上的全面性,即是探讨建筑对周边生态环境、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时间上的全面性,即是探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的影响,包括建筑从无到有,一直到报废的各个环节。这种全面的审视,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同时又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公认,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2.绿色施工

在对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施工阶段既是实现建筑规划和设计的过程,又能够大规模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资源。因此,推行绿色施工,对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

3.绿色施工管理

3.1绿色施工管理含义

绿色施工管理,指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管理,项目的所有参与方、政府部门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目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来实现施工管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施工管理有别于传统的施工管理,它是实施绿色施工的必然产物,它充分考虑施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建筑与环境的互相协调。

同时,绿色施工管理也要讲究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全员管理指的是,绿色施工管理不仅局限于施工单位的管理,而是包括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商、政府和废弃物回收方等相关部分共同合作,共同管理,实现真正意义的绿色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指的是,绿色施工管理不仅局限于施工现场的管理,而是涵盖了整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即包括项目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生产运行等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3.2 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

我国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结构不太合理,实现绿色施工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对促进我国的基本建设领域的经济转型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新方向,绿色施工管理必不可少。同事,房地产开发商在未来的竞争中,只有越早实现绿色施工,才能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未来才更有竞争力。

3.3 实行绿色施工管理措施的建议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绿色施工法律规范,可以为绿色施工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准绳,规范绿色施工管理操作。针对建筑业高耗能的现状,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能约束施工企业的行为,同时能控制资源的消耗,为推行绿色施工提供良好的平台。

2、加强行政监管

完善绿色建筑的项目审批制度,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政府的行政监管。可以在建筑项目的招投标文件中,加入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引导项目的各个参与人(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商等)积极实施绿色施工管理。

3、做好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指定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法律规范,落实绿色施工组织管理。绿色施工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

在施工阶段,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在对材料的管理中,除了考虑成本和质量两方面外,还要兼顾材料的成分,选择的材料要具有环保的特性。二是采用绿色施工组织措施,主要针对施工中的扬尘、噪声污染、水污染和建筑垃圾等内容,制定详细的防治措施。三是设立绿色施工管理机构,划分绿色施工职责,制定环境保护措施、节水措施、节材措施、节能措施和节地措施,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

4、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可以指导我国工程建设行为,有利于绿色施工在我国的推广。绿色施工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到我国绿色施工的质量,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客观性,要尽可能全面的反映出绿色施工的各方面内容。

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建筑业实行绿色施工管理势在必行。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国家、自然之间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李靖元.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新材料新装饰,2014,(5):117

第4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环境保护; 校园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he building process, consumes a lot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green building with its land, energy, water,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ampus , the concept will be applied to the campus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will bring good social,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mpus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210.41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中,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及能源,并且产生了大量的垃圾, 对大自然影响极大。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中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中又消耗大量的能源,与建筑相关的空气、光、电磁污染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为改善这种不可持续的状况,绿色建筑概念应运而生。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目标是达到人、建筑与环境三者的平衡优化。绿色建筑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成功的实践,近年来引进我国,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但资源总量并不高,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我们要形成科学的绿色建筑观,特别是在教书育人的校园里,应用绿色建筑理念,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值得大力提倡。

二、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在校园建设中首要的是选址问题,绿色建筑的要求是,建筑场地选址应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因此在办公楼、教学楼、宿舍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易发生泥石流的峡谷地段,远离辐射源、加油站等危险场所。

绿色建筑要求住宅建筑布局应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这一理念对于人员居住相对集中,局部人员密度大的校园尤为重要。充足的阳光可杀灭空气中的病菌,良好的通风可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及时带走空气中的污染物。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愉悦了师生的心灵。建筑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场地高差,高低搭配,合理布局,有效控制建筑间距,提高土地利用率。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建设用地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城区的校园建设尤其应该贯彻节地理念。绿色建筑对人均用地指标也提出了要求,低层不高于43平方米,多层不高于28平方米,中高层不高于24平方米,高层不高于15平方米。在建设规划中要把握好这一标准,优先发展地下车库、地下仓库等各种地下、半地下的空间;采用新型高强度轻质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已有的建筑设施,也可大大节约土地。

绿色的建筑当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保,绿色的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不应低于1平方米,非机动车道和停车场等硬质路面尽量采用透水地面,无排放超标污染源等。在施工过程中也应特别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控制由施工产生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确保绿色建筑,施工环保。

(二)节能理念的应用

节约能源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节约能源就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应符合节能标准,空调应尽可能选用高能效比压缩机,集中采暖的单位应设置室温调节和热计量措施。

在校园建设特别是办公楼、宿舍楼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造型、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得建筑物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中空镀膜玻璃,断桥隔热型材,且气密性要好,尽可能减少热量损失。照明应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具,并采取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间或光电控制,采光不充分的区域,可选用导光管来导入自然光。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采用立体绿化措施,如在一些建筑屋面进行绿化,既可降低建筑物能耗。

(三)节水理念的应用

在校园规划方案中要制定好给排水系统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好各种水资源,设置合理、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的损漏。建筑物内的卫生洁具应合理选用节水器具。要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景观、绿化用水可采用回收的中水或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绿化灌溉宜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不对人员健康和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四)节材理念的应用

校园建设讲究造型简约,一般无大量装饰性构建,这一点与绿色建筑的节材理念完全一致。绿色建筑的节材理念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校园建设具有参考意义:一是就近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总材料总重量的60%以上;二是采用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合理使用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如钢材、铝材等;三是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材以减少建材的总使用量;四是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将其中可再利用的材料加以合理回收利用。建筑节材理念的应用,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既节约了有限的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五)环保的理念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贯彻绿色建筑理念,必然带来良好的环保效益。绿色建筑以下评价指标很好地体现了环保的理念,一是对建筑围护结构应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外窗隔声量不小于25分贝,沿街时不小于30分贝;二是要求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不超过国家规定;三是运营管理时,应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四是垃圾分类收集,对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设置生物降解垃圾处理房。实际上绿色建筑的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措施都渗透着低碳环保的理念。

三、 结论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战略层面,而大力推广和使用绿色建筑,应用绿色建筑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条可行之路。在工程建设过程和建筑使用活动中,不论是从可持续发展还是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需要出发,我们都要形成科学的绿色建筑观。在教书育人的校园里,将绿色建筑理念应用于校园建设中,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绿色建筑以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今后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魏学丰.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 [J].企业导报.2011(4)

作者信息:

第5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建设数量在不断增加,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进步。绿色施工是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绿色施工的概念

根据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应用在传统施工上。绿色施工不仅要求质量、安全、进度等达到要求,而且还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优先使用绿色建材,改进传统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在按要求完成项目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材料的消耗。所以,绿色施工比传统施工的要求要严格的多。

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传统的经济产业链上,传统建筑施工还处于比较主流的地位,但是这种传统建筑施工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需求。传统建筑工程施工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技术问题、工艺问题和污染问题等。因此,近年来,许多施工单位开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推行现代绿色施工理念,制定科学完整的绿色施工方案,并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为建筑行业施工改革发展注入创新与活力。相较于传统建筑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具有以下推广的必要性。首先,降低能源消耗。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会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节能改造技术降低电能消耗以及热能损失等。其次,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就是节约施工成本,通过绿色施工技术通过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在满足施工质量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将土地资源、水资源、材料资源等做到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再次,绿色公共技术不仅包括工序调整和技术改良,同时还包括对建筑内外组合的改良与优化,最终将建筑性能优化与改善。

四.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下面主要从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组织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一)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二)规划管理

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三)实施管理

(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四)评价管理 (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2.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控制建筑产生的扬尘

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扬尘现象,同时也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建筑单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扬尘现象的产生,例如,在运输车辆比较容易出现飞扬、散落、遗漏物料的现象时应该采取车辆封闭的措施进行运输的方法;在施工现场设置洗车槽,来保证所排放的污水不会污染道路,产生道路环境扬尘;在进行土方作业、安装装修、结构施工、拆除临时建筑物时,应该结合实际的环境情况来实现清理扬尘,通过洒水、高压喷雾、设置围栏的方式来防止扬尘。

(二)节约建筑施工用地

在进行建筑之前,首先需要掌握建筑周围的环境的一些情况,对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管线的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保护场地内现在有的地方特色资源和文物古迹。如果需要进行临时用地的设置,应该遵循用地面积最小化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使建筑平面布局规划紧凑、合理,提高建筑用地的综合利用率。进行铺设施工的现场,应该采取临时道路和永久道路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铺设,力求减少道路环境的占地面积。

(三)保护施工场地的土壤环境

为了有效的防止建筑施工造成的土壤流失、土壤侵蚀,需要制定施工突然保护的相关措施。对于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裸土现象,需要及时的采取种植速生苗种的方法进行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因为施工的原因造成的地表径流土壤流失情况的,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例如,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方法来减少土壤的流失;在淀池、隔油池以及化粪池等施工辅助地方,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对各种池内物质进行清洗、清掏,并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对于那些有毒害作用的废弃物质,应该采取集中统一的回收处理,不能当作普通的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施工结束后应该尽可能的恢复施工活动破坏区域,尤其是植被区域,和当地的园林、环保部门或者当地植被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将地貌地形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并且将剩下的空地进行科学的绿化,补救施工中造成的植被损害和地貌土壤侵蚀。

(四)控制水环境,防止发生污染

结合施工现场中产生污水的来源,处理等情况,实施与之相互对应的防控措施,将水环境进行防污处理。例如,设置化粪池、隔油池等装置;对排放的水质进行监测,并提供最权威的污水检测报告,在确保污水的排放达到当地的排放标准时,才允许排放。对于有毒的油料和材料的存储地,应该设计密封严密的隔水层,认真做好防泄漏工作。

(五)控制噪声和振动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导致的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在闹市区施工时,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的居民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距离居民区域不到200m的地方,应该采取相应的时间段作业,在晚上9点到早上6点不允许进行施工。使用一些低振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在施工区域设置一定的隔离地带以及噪声屏障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噪声传播,例如,在进行电刨、电锯、输送泵等操作工种时,需要先搭设临时的封闭机棚,以此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五.结束语

实施绿色施工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现在建筑工程领域的飞速发展,施工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可明.依靠科技创新 不断提高绿色施工水平[J].施工技术,2011,40(1)

[2]汤民,孙大明,马素贞.绿色建筑运行实效问题与碳减排研究分析[J].施工技术,2012,41(3)

[3] 郝薇薇.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4] 戴国跃.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保证[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2(01)

第6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加强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含材料构件生产( 含原材料的开采) ,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拆除与处理( 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 的全循环过程。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是: 最大限度、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四节一环保,使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相互依存。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 能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及活动空间。2) 在全生命周期内都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使用无污染、可拆卸的绿色建材; 对建筑和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 对周围的环境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不利的影响。3) 因地制宜,尊重本土的自然环境条件; 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彰显本地民俗文化,彰显本地特色。

2 绿色施工内涵

绿色建筑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绿色拆除。绿色施工是打造绿色建筑的关键阶段,因为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建筑产品的生产阶段,是工程建设资金、原材料和能源投入最大、最密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绿色施工也是实现建筑行业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

2011 年10 月1 日起实施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对绿色施工定义为: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 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对绿色施工的评价要素有五个: 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绿色施工要求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四节一环保,更侧重于施工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也不可能建造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地绿色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实施科学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它应该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清洁运输,文明施工,减少废弃物填埋等等。

3 绿色施工管理

要推进绿色施工,首先要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绿色施工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构建相应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对施工方案、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的核心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绿色施工导则》指出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和评价管理五个方面,绿色施工管理就要加快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

4 加快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绿色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管理,必须紧盯过程控制,必须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的体系。目标明确,制度齐全; 措施可行,责任到人; 执行力强,动态管理。

4. 1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顶层设计。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要明确绿色施工总目标,并将目标分解; 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任务,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确保目标的实施; 分期分阶段对目标实施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真正做到过程控制。

可以设置绿色施工管理和监督组织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分级设置。一级机构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成,由建设单位牵头,其项目经理为负责人。二级机构由施工单位的有关职能部门组成,其项目经理为负责人。负责人要明确各个岗位、各位人员的绿色施工任务,大家各司其职,确保目标的实施。

4. 2 规划管理

按照设计所要求的绿色施工目标编制执行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1) 编制执行绿色施工总体方案。总体方案要体现绿色施工的理念,要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自的职责,体现分工负责、协同管理的体系。建设单位要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施工的具体要求,提供场地、环境、工期、资金等保障,并负责协调参建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设计单位要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向施工单位作整体工程设计交底,阐明设计思想,并综合土建、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及市政设施等各专业,使工程设计和各专业施工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便于施工单位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施工单位是绿色施工的具体执行者,要对绿色施工负总责。监理单位要担当起绿色施工管理的监督责任,对绿色施工的总体方案、具体方案及保证措施进行严格审查,并在实施中把好关。2) 编制执行独立的绿色施工具体方案。绿色施工方案要独立地体现在总体方案中,并细化“四节一环保”的要求。a. 对绿色施工的“四节一环保”目标进行量化。如材料的消耗量和节约率,水、地、能源等资源的节约量,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等级等。b. 落实控制项。根据总体方案,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要求,明确各阶段达到绿色施工要求的控制项,并有具体保证实施措施,如节能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地措施、环境保护措施、人员安全与健康措施等。c. 结果考核。采用分期分阶段的方法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的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4. 3 实施管理

这是落实绿色施工管理具体的环节,它对绿色施工方案执行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是施工单位执行力的体现,也是其“低成本、高品质”的最好展示。

1)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将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参建单位的管理职责,将具体任务分配到具体的单位、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同时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对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2) 突出信息化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要在绿色施工的全过程中,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交流与信息收集,根据动态参数( 如: 作业机械和施工现场信息等) ,构建由各参与方共享的数据体系,使各种信息以数字流的方式在各要素之间进行有效的传递,实施定量、动态( 实时) 的绿色施工管理,实现绿色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及时采集和保存绿色施工资料,做好绿色施工档案的管理工作。3) 强化专项管理。工程交底时明确绿色施工具体方案中控制项、一般项、优化项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将控制项作为“高压红线”限值进行管理,对一般项有实施管理细则,对优化项有激励措施。4) 坚持动态管理。施工过程中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收集好各阶段绿色施工的实测数据,尤其关注控制项的测定数据,并定期将控制目标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要认真对待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制定出合适的纠偏和预防措施。

4. 4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绿色施工要突出以人为本,要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施工单位要遵守ISO14000 和OHSAS18000 等质量管理标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安全保卫措施完备,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4. 5 评价管理

针对绿色施工中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的五个要素,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对各评价阶段的绿色施工成效进行评价。施工单位按照各评价阶段先做好自评价,根据自评结果适时对方案、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改进、优化。监理单位也要组织好相应施工阶段的评价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前由建设单位组织绿色施工的验收评价,给出绿色施工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结果报有关部门备案。

第7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资源利用;健康舒适;和谐 措施

1.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其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成“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后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的大会上,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节能、环境、生态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方法,并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2004年8月,我国建设部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服、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简章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胜利和心理需要,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与一般建筑相比应由以下六大特点:

2.1首先是选址规划要合理

绿色建筑在基地选址及规划时尽量翻旧建筑,节省资源并减少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详细评估基地的自然资源,了解现有的日照关系、土壤物质、植物、中亚的自然区域等。建筑物在基地内的位置应尽量减少道路及服务区域的面积,避免破坏基地内的湿地、沼泽地;利用基地内现有植物降低西晒,减低冬天的冷风来节省建筑物能源的使用等。

2.2资源利用要高效循环

一般建筑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批量生产化,低成本建设,自我创造形象;而绿色建筑则是一种资源,建筑及城市发展都僵硬最小的生态和资源代价,在官方的领域获得最大的利益。例如:绿色建筑强调材料的本地开采、开工,减少运输、废弃、拆穿的数量、材料要循环使用等等。

2.3节能措施要综合有效

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绿色建筑极大减少了能耗,甚至可以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2.4建筑环境要健康舒适

一般建筑仅在建造过程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从被动的减少对自然破坏,到主动创造环境的丰富性,减少资源需求,达到建筑环境的健康舒适。

2.5废物排放要减量无害

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要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评估,提出技术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

2.6建筑功能要灵活适宜

一般建筑追求“新、奇、特”“大、洋、贵”,追求标志效应;而绿色建筑形成与功能将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灵感,“美存在于以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的限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回归到2000多年前罗马杰出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坚固、适用、愉悦”六字真经上。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关系。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体系

首先解决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今天在我国全面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形式下,我们开展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其内涵发生了质的飞跃。所谓绿色建筑体系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集中解决环境与大战两大主题的有限体系,建立绿色建筑体系的目标,就是树立生态文明观,以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重建建筑学理论的基盘;以人与自然的共生、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重构人类住区体系,并以生态伦理重塑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从这层意义上说,绿色建筑体系就是立足于专业本身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质。

其次明确目前我国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意识全社会内有充分认识到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基础知识的意识。而是对节能与绿色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但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地是建筑节能、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大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交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培训宣传工作等等。

第三要完善我国的绿色建筑体系。

第8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一、充分认识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业自身也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2.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去年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3.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导则》中对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的保护,节材、节能措施等都有所规定。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

(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建筑用水、钢、水泥等都占很大比例。比如建筑用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亿吨,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年混凝土制成量达20亿立方米,配制这些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约有3亿多立方米,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浇水养护,水的消耗量将超过搅拌用水),相当于每年60亿吨缺水量的1/10.而且目前施工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完全可以使用中水。尽管建筑施工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于高水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比重较低,但是工程建设本身的流动性和临时性造成施工用水管理比较粗放,还有较大的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空间。还有,比如建筑垃圾,根据北京、上海两地统计,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这些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铺路等方式再利用。由此可见,建筑业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建筑业以工程建设实践"四节一环保",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导则》在施工中如何做到四节一环保都提供了针对性控制措施,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中,涉及提高用水效率、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中水、雨水、基坑降水阶段的地下水)和用水安全;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中,强调节材措施、结构材料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工和安装方法优化、围护材料的节能性能、周转材料的合理重复使用;在节能与能源利用中提出机械设备机具、施工用电照明、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选用节能的机具设备、合理设计工序和配置设施降低耗能的要求;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中,提出严格临时用地指标、强化临时用地保护、合理紧凑施工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线和交通线路;在环境保护中,强调扬尘控制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材料采取分类控制措施和指标,如土方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1.5米,结构安装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0.5米,在建筑垃圾减量化中,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40%,土石方类的达到50%等控制要点。(三)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一)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比如《导则》中评价管理属于企业自我评估,有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尚需要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我掌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将把一些企业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研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标准,有些还可以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二)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

要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要充分利用建筑业既有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

第9篇:绿色建筑节材的措施范文

一、充分认识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业自身也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

(一)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2.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去年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3.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导则》中对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的保护,节材、节能措施等都有所规定。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

(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建筑用水、钢、水泥等都占很大比例。比如建筑用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亿吨,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年混凝土制成量达20亿立方米,配制这些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约有3亿多立方米,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浇水养护,水的消耗量将超过搅拌用水),相当于每年60亿吨缺水量的1/10.而且目前施工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完全可以使用中水。尽管建筑施工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于高水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比重较低,但是工程建设本身的流动性和临时性造成施工用水管理比较粗放,还有较大的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空间。还有,比如建筑垃圾,根据北京、上海两地统计,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这些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铺路等方式再利用。由此可见,建筑业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建筑业以工程建设实践"四节一环保",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导则》在施工中如何做到四节一环保都提供了针对性控制措施,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中,涉及提高用水效率、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中水、雨水、基坑降水阶段的地下水)和用水安全;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中,强调节材措施、结构材料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工和安装方法优化、围护材料的节能性能、周转材料的合理重复使用;在节能与能源利用中提出机械设备机具、施工用电照明、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选用节能的机具设备、合理设计工序和配置设施降低耗能的要求;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中,提出严格临时用地指标、强化临时用地保护、合理紧凑施工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管线和交通线路;在环境保护中,强调扬尘控制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材料采取分类控制措施和指标,如土方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1.5米,结构安装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0.5米,在建筑垃圾减量化中,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40%,土石方类的达到50%等控制要点。(三)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一)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比如《导则》中评价管理属于企业自我评估,有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尚需要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我掌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将把一些企业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研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标准,有些还可以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二)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

要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要充分利用建筑业既有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