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

第1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团队;企业团队的作用;企业团队精神;途径

一、团队精神概述

《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华特曼,在考察了美国的IBM公司、英特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波音公司等62家大公司以后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贯穿所有美国杰出公司的一个共同特色,就是每一家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所有好的员工都心悦诚服接受的行事准则——一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自豪的想法。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等几个方面。目前,在我国各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键之一就是要培育企业的团队精神。

(一)团队:所谓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一种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组织形态。

(二)团队精神:作为组织灵魂的团队精神,一般是指经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团队所有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团队成员对本团队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也蕴含着对本团队的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与希望,折射出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成为凝聚团队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具体来说,团队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

2.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及共为一体。

3.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尽心尽力。

人们在一起工作,因为某种目标的被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团队组织,社会中常见的团队组织有篮球队、足球队、医疗队、企业团队、交响乐队等,企业团队是各种社会团队中的一种。有的团队组织松散,效率不高;有的团队紧密团结,卓有效率,配合协调一致。有效率的团队组织具有如下作用:

(一)团队可以形成合力,产生团队组织大于个体简单相加的力量,可有效地达到目标。由于团队组织的合力可以产生大于个体简单相加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力量,可以使用较少的人力达到较高的绩效,因此企业中许多工作都采用团队组织来完成。例如企业要达到开拓市场、改善产品品质、优化客户服务,缩短产品开发流程等目标时,采用团队组织可以有效地达到目标。

(二)团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团队组织的成员各自优势不同,知识、能力也不同,可以形成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互相启发的整体优势,产生能力得到强化的结果,企业的竞争优势因而也加强。团队成员在团队组织中也有机会提高能力,发挥潜力,成长成材,在完成挑战性的工作中使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

(三)团队可改善员工与企业关系,可培养员工的合作与协作能力。团队可改善员工与企业关系,由原先“支薪型”员企关系变为“共同型”员企关系,员工不再以只干一份工,只出一份力,只拿一份薪水为唯一目的,员工的精神状态由“离散型”转变为“聚集型”,同时培养了员工的合作与协作能力。现代化的生产更强调合作与协作的能力,在团队组织中就可以培养成员的合作与协作能力。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为共同达到目标的理想所激励。缺乏合作与协作意愿的队员将不受团队的欢迎,大家不愿与他共事。

二、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原则

从上述来总结,企业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塑造和培养团队精神,可以有效防止军心涣散,克服产生离心力和出现一盘散沙的状况。理想的团队组织是有效率的,能不断产生创新的、具有良好合作与协作能力的组织。良好的协作不仅要求有制度上的协作,而且也要求有理念上的协作,即要求员工要用团队精神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塑造团队精神必须强调协作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原则。

(一)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协作原则。协作原则是团队精神最主要的内容。企业制度安排要注意强调协作原则,企业对人员的选聘及安排要体现协作原则,企业的岗位设计也要贯彻协作原则。企业要宣传协作原则,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发挥协作原则,以实现最有效的协作。团队中的每个人应以协作原则为工作的最高原则,一切工作服从于协作原则。强调协作原则首先要在价值理念上认同协作原则,真正理解协作原则的含义,如果没有协作原则,企业中每个部门和个人都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利益那么最终难以塑造团队精神,企业整体实力很难得到提高。企业是有众多员工进行分工协作的群体组织,因而分工协作的状况也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分工协作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但是良好的分工协作又取决于人的价值理念状况。有些企业内部有些人难以同别人协作,就是因为在价值理念上不承认协作原则,看不到团队的重要作用,只看到个人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团队精神理念的存在,而仅仅靠个人英雄主义,则必然会危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和总体的有效协作,最终必然使生产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塑造团队精神,要坚持优势互补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把发挥人们各自的比较优势作为核心,在发挥人们各自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团队精神重视发挥人的比较优势,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把人们各自的比较优势组合在一起。因为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人的能力表现在不同方面也各有所长。这种差异和特长实际上就是人们各自的比较优势,这些不同的比较优势需要组合,而团队精神理念,恰恰是要组合人们之间的这些比较优势,人们的比较优势经组合后才能形成一种更好的综合效应。而这些比较优势的组合又需要以团队精神为基础,如果没有团队精神,都互相看不起对方的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形下比较优势是难以组合的。在企业制度设计中,应强调塑造团队精神,企业活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比较优势,只有比较优势的有效发挥,才能有企业的综合效益的增长。而这种综合效益能够增长,就必须要以团队精神的理念来指导。因为没有团队精神的理念基础,任何再好的不同优势都难以实现有效组合。因此,对于企业有效提高竞争力来讲,团队精神理念是极为重要的。

(三)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有的企业内部人员互相瞧不起,看不到对方的优势,结果内战不断,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塑造团队精神,要强调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企业中人们的矛盾,只能以团队精神来协调。即使有些矛盾是原则性的,也必须通过团队精神达到统一。不利于团队精神的行为要服从于有利于团队精神的行为,大家要以团队精神为重。

(四)塑造团队精神,要重视发挥团队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原则。提倡团队精神并不是忽视人们的个人能力,而是要强调重视发挥团队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力量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强调每个人的个人能力,也要依靠组织力量,这两者必须要有效结合。这两者有效结合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形成团队精神理念的过程。现在许多企业强调发挥个人能力,但在一个企业中,不应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所谓能力和利益的过度增长。也就是说,任何个人能力的发挥,都需要一种外部环境支撑,这种外部环境支撑就需要大家的合作。所以强调团队精神,就要重视发挥个人能力与依靠组织力量相结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因为每个人有效作用的充分发挥,都需要其他人的配合。那些能干大事的人,同样需要一些只能干小事的人的配合,如果没有能干小事的人的帮助,他们最后可能什么事都做不好。注重团队精神的企业发展会很快,团队精神差的企业发展往往不快。个人能力虽然重要,但团队精神更为重要。如果只强调人们的个人能力而不强调依靠组织力量,那么这种企业最终很难保证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三、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途径

目前,中国加入WTO,国内企业在面临国内同行业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面临着国际500强等诸多企业的严峻挑战。而有效地发挥企业团队精神,有助于企业集中人、财、物,发挥集体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新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显然企业团队精神的作用极大,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发挥团队精神。从整体上说,发挥企业的团队精神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硬管理,一手抓软管理,软硬兼施”。硬管理主要包括:确立企业目标,建立科学的激励体系,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等内容。软管理指:企业如何通过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工作氛围;如何选拔人、充分地尊重人、培养人、爱护人,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引导员工参与管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塑造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等。

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而配套的措施,而且各方面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从而使企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

(一)企业经营目标应明确合理

一个企业要吸引人,要使被吸引的人乐于热情而积极地工作,就要使这些人形成一个有效的群体,即形成团队精神。它的第一任务就是要确立一个目标,这个经营目标是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

确立目标的关键是一定要明确而合理。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奋斗方向,在对目标认知与共识的基础上,才能鼓舞人们团结奋进的斗志。目标不能空洞,要导向明确、科学,要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通过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整体。

企业和人一样,旧的欲望被满足,新的欲望又诞生,否则就失去了动力。而要确保动力朝一个方向使劲,就要求对员工欲望的实现方式,即共同经营目标的确立要遵循明确、科学、合理的原则,既满足员工的要求,使大家形成团队精神,又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要善于沟通与协调

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共同的经营目标之后,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员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是通过信息与思想上的交流达到共同的认知,是形成团队精神的必要条件。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能及时消除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分歧、误会和成见。所谓的“人心齐,泰山移”便是沟通与协调的最高境界。

沟通是团队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在发挥团队精神时,不仅管理需要沟通,人际关系需要沟通,工作的相互配合也需要沟通,解决问题和思想工作更需要沟通。沟通就是了解、协商、交流及通气。沟通有时是单向的,有时是双向的,沟通是企业发挥团队精神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良好的沟通对于团队精神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我们只重视部门利益,忽视和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协商,只重视个人的特长发展,忽视与相关人员的配合与交流,那么部门之间的争执及员工之间的分歧便会产生,并会影响团队精神的发挥。

协调是团队精神的关键与核心,特别是对于服务环节上所发生的“边缘”或界限“模糊”的问题,团队精神中的协调部分就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当某个涉及到两个或多个部门的事情或失误发生时,各自不是先从自己查找原因,只强调客观原因,将责任推出;或指责其他部门,认为是主观所致与我无关。这样一来,本来可以通过相互了解、共同探讨、查找原因、寻找共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却因不善于协调和发挥团队精神而产生争执,甚至上升为部门

之间的矛盾,既影响了部门间的工作配合,又对员工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这可以说是有关人本思想的最早诠释,也足见“人”这一要素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举足轻重作用。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必然遵守这个客观规律,尤其是有关企业团队精神的建设问题,世界著名的企业莫不强调人在团队精神发挥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坚持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首先,团队是由企业中不同层次、不同分工、不同性格的员工组成的,只有从员工本身着手,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谈及团队精神的发挥。每个员工作为普通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包含生理、心理、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需要被满足了,员工自然会很投入地从事本职工作,从而保证团队精神的最大发挥。这就要求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地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使每个人都感受到团队大家庭的温暖,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尽量满足每个员工的不同层次需要,尊重员工,关心他们的生活,这一切将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献身精神、忠诚团队的信心与决心。

其次,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需要聚集不同类型的人才,这要求企业在选拔员工的时候,坚持以人为本,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员工进入企业之后,不断地对其进行培养以充电,为企业发挥团队精神提供最强大的智力支持。

再次,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做保障。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化解人际交往的矛盾,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在培养企业团队精神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关注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适时地调节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矛盾,以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来融合员工关系,倡导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人际交往,反对人际交往中的派性和庸俗性的人际关系,努力创造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这对塑造企业团队精神至关重要。

(四)建立科学的物质激励体系

世界著名的学者托斯•沃森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励员工的力量与才能。”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正确地运用物质鼓励,建立科学的物质激励体系,是激发员工的力量与才能的最好办法。

强化物质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科学的物质激励体系,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团队命运共同体,需要管理层在工资、福利、奖励等多方面加以权衡。通过积极有效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和员工评价考核机制来加以合理的分配,以物质为杠杆,引导人们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关注所在团队的集体成果。

建立科学的物质激励体系,需要克服“一味高薪”的现象,高薪未必留得高人,这就是长期以来,很多人所嗤之以鼻的效率不高的国有企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稳定”魅力。所以说,物质激励手段必须科学、公正、合理,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当前,许多企业所采用的股票期权、技术入股、创意入股等政策,让员工找到了主人的感觉,并大大提高了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效果。

笔者认为,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除了上述几点,还应包括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和人们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进行;重视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加强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提高领导威力,从而发挥企业形象与旗帜的作用;引导员工参与管理,最大限度激发其潜力等。

总之,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现代社会没有“独行侠”,团队精神在企业竞争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与日俱增,加强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势在必行,谁抢在前列做得好,谁就会成为胜者。这要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必须明白“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的道理,员工必须懂得“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内涵。从而做到软管理与硬措施相得益彰,有效地发挥政策、制度的作用,有效地激发员工的集体意识,促进企业团队精神的发挥。

参考文献:

[l]尚水利.《团队精神》.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1宋克勤.《现代工商企业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颜建军,胡泳.《海尔中国造》.海南: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1

[4]罗仲伟.《创新与企业文化》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5]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美]托尼,《卓越项目领导与团队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9。

第2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意识形态;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149-02

企业文化是施工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软实力。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引领着企业从只有单一施工专业发展到现在多专业、多领域、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城通分公司组建时间虽然不长,但也初步积累了自身的企业文化和较先进的管理理念。2012年3月,中铁五局决定将原电务公司和城通分公司合并重组为一家专业更多、领域更广、规模更大、员工更多的新公司,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纪元。这两家公司虽然都是中铁五局旗下的施工单位,但由于专业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发展历史和经验不同使得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也都有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别汇聚在一个新的公司中,将会产生思想文化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会阻碍新公司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笔者认为,新公司在融合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统一员工的意识形态、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以消除员工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别,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的向心力,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引领企业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1 注重统一员工的思想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

思想决定信仰,信仰产生力量。当前,一些员工对新公司的前途命运心存疑虑,对两个公司合并重组的目的和意义不置可否甚至反对,对转岗培训消极抵触,因此新公司成立之初,急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引导两个板块的员工形成统一的思想意识,以消除这些消极情绪。让员工完全接受新公司并不是一两次宣讲就能达到目的的,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合并重组目的和意义进行灌输宣传,并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才能使员工对新公司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个过程或许一年,或许两年,但合并之初需要把合并重组决策的宣传放在首位,把员工的思想意识统一到局的决策上来。在宣传的内容上不能单纯讲发展前景,要组织员工结合市场形势深入分析制约原公司发展的瓶颈、经营的艰难和被市场抛弃的风险,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合并重组是企业与员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市场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创造更大的业绩,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经济利益的需要。要利用建筑行业中合并重组的优秀范例来激励员工消除对合并重组的畏惧和疑虑,激发员工坚信新公司的美好未来,坚信付出会有更大的回报,从而使员工拥护和支持合并重组,自觉融入到新公司大家庭中来,焕发出崭新的精神面貌,为新公司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 注重统一员工的行为规范,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统一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行为规范不统一,各行其是,那么这个企业只会是一盘散沙,最终被市场淘汰。企业员工统一的行为文化的形成在发展前期必须靠企业的制度来约束,通过坚持不懈的贯彻执行,他律才会转为自律。因此,新公司当务之急是制订员工统一的行为规范,并加以组织学习培训,固化于员工心中。笔者认为,新公司除建立健全内在的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并监督执行外,还需要建立外在的适合行业特点的员工守则规范、礼仪形象规范、语言社交规范、诚信劳动规范、服务承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工作纪律规范、沟通交流规范等等,形成新公司员工的行为规范体系,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来激励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并不断结合新的社会需求不断修正完善其内容。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员工,唯有通过每位员工对行为规范体系的自觉遵守和执行,才能塑造企业的优良形象。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确立了“创一流工作,争行业先进”的企业精神、提出了“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运作、高密度宣传”的“三高”工作理念。明确了项目价值观体系为“敢于胜利铸精品、永争第一建伟业”的项目精神;“质量零缺陷、安全无事故、进度争第一、形象创最佳”的项目目标;“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项目行为准则;“履行合同、兑现承诺”的项目理念;“领导在现场指挥、力量在现场凝聚、问题在现场解决、经验在现场总结”的项目工作方法,从理念上统一了员工行为。

3 注重统一员工的价值观体系,打造和谐企业文化

第3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一、培育团队精神,引领班组文化建设

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组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班组特色的文化氛围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班组及其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班组文化建设需要以人本管理为中心,以树立班组团队精神为核心,以强化班组管理为重点,以打造安全、质量文化为主线,以节约、创新为突破口,以实现和谐班组建设的目标。

开展“品牌班组”建设,首先要抓思想建设。班组思想建设集中体现为一种团队精神,而团队精神必须做到群体认同。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践行者,班组团队理念紧紧围绕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独具特色的“目标明确、行动有序、严谨操作、优质高效”班组精神,并通过思想上互帮、作业上互控、技术上互教、生活上互助,营造出和谐“小家”氛围,树立“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理念,从而把团队精神融入到具体工作岗位中,成为班组全体成员的共同行为导向。

二、推行制度文化,强健班组细胞

班组文化的形成基于班组建设的长效机制,只有班组建设持续不断,才能形成独特的班组文化。在班组建设中,坚持围绕七个方面狠抓落实:第一,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班组,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班组长,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规程,明确班组长负责制,形成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集体领导管理体系。第二,开展班组竞赛,评选品牌班组和优秀品牌班组长。每年召开一次品牌班组评比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第三,紧扣时代脉搏,开展创建特色班组活动,大力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和鲜明时代特点的班组作风,树立勇闯争先的精神,增强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引领班组建设工作不断深入。第四,建立班组培训制度。以班组长和技能骨干为重点,不断加班组长和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班组长和技术工人参加培训。第五,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推进班组自主管理和民主管理。民主评议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发动班组人员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后勤服务等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班组建设献计献策,主动改进工作方法。

三、推行管理文化,提升班组品味

班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以新视角、新理念审视、探讨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适应新体制的要求。首先,以人为本,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现代企业管理己经进入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的新经济时代,是以软约束为主的文化管理时代。但班组文化作为最基层的文化,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加强刚性管理,严制度、上标准,严规章、上水平,确保班组管理有序可控;同时也要尊重职工人格,增大管理的亲和力、凝聚力,激发人的热情和潜能,为职工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搭建舞台,使企业发展愿景与职工理想目标统一,培养自信、自立、自律的职工队伍。其次,重在服务,提升班组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把班组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之中,不断研究班组建设规划,调查分析班组建设现状,解决班组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扎实有效地抓好班组建设,组织落实班组建设规划,指导帮助班组健全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做好后进班组的“帮促”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组建设中的问题。再次,重在基础管理,促进班组管理达标。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企业基础管理达标的具体体现。基础管理的加强,激发了职工学标、对标、达标的热情,培养职工现场作业“依标对现”的自觉性,促进班组基本作业达标、基本制度落实、基础管理到位。

四、推行行为文化,培养班组“习惯”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把企业文化变成员工的“习惯”。这种“习惯”更多的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文化层面。企业文化理念要变成员工的良好习惯,并不是一瞰而就的,需要强化“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的意识,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班组管理实践,把班组管理从制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层面,从理念层面上升到自觉习惯。

一是培养“学习习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找差距,才能推动班组成员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班组能力。养成“学习习惯”是打造学习型班组的重要途径。二中队压裂二班坚持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实施了“4242”质量监控法,保证了出车正点率、服务满意率、施工工序成功率达到100%,并且无用户投诉。

二是养成“制度习惯”。班组总是活跃在施工生产一线,规章制度应成为生产施工的“习惯”,唯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才能保证安全和质量。

三是养成“传帮带习惯”。传、帮、带是生产一线技术、管理、文化传承的最好手段,养成“传帮带习惯”,时时刻刻将掌握的先进知识、技术、信息与同志交流,增强同进共荣的团队意识。

四是养成“钻研攻关习惯”。按照制度办事并不意味着不尝试创新,大量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生产一线,发现新方法、新技术先从理论攻关,再通过实验检验,最后大面积推广。

五、提高“领导”素养,激发班组活力

班组长是班组从事生产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是生产现场的直接管理者。同时,班组长作为连接中队管理与基层职工的桥梁,在企业组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班组中的“领导者”就是班组长,班组长除了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之外,还要管理好自己的团队,这是每一位班组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优秀的班组长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正确的作业管理方法,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技巧,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每一位班组长要做团队的领头羊,制度的执行者,生产的指挥者,职工的贴心人。

首先,做团队的领头羊。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树立威信,俗话说:“打铁全靠自身硬”,唯有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赢得大家的理解、信任、支持与配合,开展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同时要善于沟通,主要是加强与组员之间的沟通,在施工现场要勤督促、勤提醒,在八小时以外,要多关心、多过问,让班组职工在遇到困难时想到你,遇到难题时信任你。其次做制度的执行者。要求班组成员做到的,班组长自己首先要做到,不把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否则就没有资格管理别人,对制度的贯彻执行才能一路绿灯。

一个班组就好比一个家庭,每个人都各有特点,各有长短,因此,班组长要好好学习和研究,做好“人”的文章,这是班组长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需要加大对班组长的培训力度,努力将班组建设成为特别能战斗的班组,班组长都能成为最优秀的班组长。

第4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一、新蒙商企业文化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新蒙商的内涵,本研究选择了改革开放之后在内蒙古创业和发展的典型企业30家,其中有28家企业属于六大优势产业,占93.3%。分别是:伊泰集团有限公司、霍林河煤业集团公司、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塞飞亚集团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万正投资集团、蒙牛酒业公司、内蒙古牛妈妈乳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兆君羊绒集团、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达蒙古王集团、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套酒业、内蒙古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公司、内蒙古奈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家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亿利资源集团公司、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乌兰水泥集团、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内蒙古小尾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集团、内蒙古蒙牛集团、鄂尔多斯集团、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

所选择的30家企业的特征是:1.所选企业分布在11个产业。其中:煤炭企业2家、水泥企业2家、酒业企业3家、城市建设企业1家、乳业企业3家、羊绒企业4家、制药企业2家、餐饮业企业2家、车辆制造企业1家、食品加工企业5家、化工企业5家;2.所选企业以大中型规模为主。其中:特大型企业8家、大型企业15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1家;3.所选企业发展时间以20年以下为主。其中:10年(含10年)以下企业有13家,10~20年(含20年)的企业有11家,20~30年(含30年)的企业有4家,30年以上的企业2家;4.分布在9个盟市,并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个地区为多数。其中:呼和浩特市8家企业、包头市7家企业、鄂尔多斯市6家企业、通辽市3家、乌兰察布市2家、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各1家。

二、新蒙商企业文化特征分析

通过对以上30家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原始素材进行分析,可提炼出新蒙商企业文化的13个构成要素,分别是:1.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包括冒风险、创业意识强、有社会责任感、创新);2.艰苦奋斗与敬业奉献精神;3.拼搏、进取精神(包括远大的战略目标、博大的市场观念、整合资源发展的理念);4.创新理念;5.绿色的经营理念;6.市场合作共赢的竟合理念;7.团队精神;8.和谐理念;9.诚信理念;10.以人为本的理念;11.社会责任的理念;12.学习精神;13.务实精神。

进一步对新蒙商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在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以人为本理念、诚信理念、拼搏进取精神、创新理念的企业最多,分别达到了25家、23家、22家与21家,反映了新蒙商在管理实践中,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把诚信、拼搏进取和创新作为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不竭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诚信、拼搏进取和创新成为新蒙商企业文化的核心。2.强调团队精神、艰苦奋斗与敬业奉献精神、社会责任的理念、务实精神、市场合作共赢的竞合理念的企业也较多,分别是19家、18家、15家、14家、10家。3.具备企业家精神、学习精神、追求和谐理念的企业均为9家。4.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到了绿色的经营理念的企业有8家。

三、新蒙商企业文化的形成

新蒙商企业文化特征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原因和背景的,可以归结如下:

(一)艰苦的创业环境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创业条件艰苦:交通落后,资金短缺,人才少,市场小。新蒙商的创业历史是一部艰苦的创业历史,企业文化精神和要素与这种艰苦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伊利公司的前身是当时濒临倒闭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厂。当时的奶食品厂一片凄凉,两间布满蜘蛛网的车间,一个狭小的门面和八十几个无精打采的工人,仅此而已。而伊利要发展,面临的是呼市狭小的市场、落后的技术和僵化的体制。这是伊利改革和发展的起点,也是孕育伊利新文化的基本条件。而蒙牛成立之时,也只有一间租用的53平米的小平房作为办公室。乌兰水泥成长初期也是人才少、债务负担过重、地处偏僻,面临着“投产之时,便是下马之时”的危机。正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中,企业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获得了发展,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也随之孕育、发展、形成。而“狮子和羚羊的故事”、“水泥精神”很早就被这些企业提倡、传颂和发扬,成为企业成长的动力。

(二)艰苦产业特征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内蒙古优势产业中的冶金、煤炭、水泥等非再生资源型产业的企业,其工作环境艰苦,常常是噪音、尘土、高温相伴,甚至与大自然做斗争。这样艰苦的产业特征造就了员工抗争拼搏的精神。

新蒙商的企业大部分属于资源型企业,在实施资源外取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地外派管理人员和员工,他们长期两地生活,忍受物质生活和精神压力的痛苦,长期奔波,待遇相对差,家里老小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合家敬业的“奉献”精神也成为这些产业员工的真实写照。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形成了艰苦奋斗、抗争拼搏和敬业奉献精神的企业文化。

(三)发展传统产业对企业文化形成的作用

大部分新蒙商所从事的产业为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电力、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一是需要创新精神,突破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以适应时展潮流。无论是“草原兴发”.还

是“小肥羊”都在这方面有突出业绩。“草原兴发”在肉鸡饲养模式、肉牛羊的出栏模式方面,打破了农牧民历史悠久的传统观念,成功解决了农牧民致富与环境资源之间尖锐的矛盾,突破了企业规模发展与资源条件限制的瓶颈,为其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成长铺平了道路。而“小肥羊”则立足于火锅餐饮业,打破了延续至今的蘸小料吃涮羊肉的餐饮习惯,开创了不蘸小料吃涮羊肉的先河,顺应了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造就了“小肥羊”高速成长的不凡业绩。二是需要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博大的市场观念。由于当地区域市场小,传统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小,所以这些企业具有强烈的生存和发展意识,“走出去”的思想非常强烈。它们以全国甚至世界为目标市场,不屈不挠,不畏强劲的竞争对手;追求卓越,加强技术创新;重视实施名牌战略,积极维护产品信誉,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走出西部地区,在更广阔的市场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以,新蒙商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样的企业文化――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面对“大市场”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

(四)脱胎于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生态文化。草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不仅把人当作“天”(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把“天”(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爱惜自然。这一特点直接导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草原文化天然地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变为行动的准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草原文化是英雄文化。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不难看出,草原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草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新蒙商的经营理念、宗旨受草原文化的熏染和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意识、建设资源基地的意识强烈。大部分企业均利用“公司+农户+示范基地”的方式,对资源条件进行改良或提供相关服务,保证绿色产业资源,追求与坚持“纯天然品质”,发展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产品形象。例如,以养殖加工为主业的塞飞亚集团“天然大草原、健康草原鸭、九十九道安检”的品牌优势;小尾羊“煮沸绿色梦想,涮出营养健康”的追求。

2.勇于进取、胸怀博大、敢于争先。新蒙商在创业时期就立志做行业领导者,甚至敢于逐鹿国际市场。例如,鄂尔多斯敢于“温暖全世界”,伊利争作“全球乳业的领先者”,蒙牛“强乳兴农”要成为“世界牛”。

3.具有敢于并善于用大思维、大手笔、大运动、冒大风险来做大企业的特征。立足于产业做市场,具有竟合意识,共赢的胸怀。例如“两牛”、“两羊”对市场的开拓;营销大手笔,目标市场的运作、广告、服务等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点。

4.学习进取性更加突出。崇拜英雄、效仿英雄。树立标杆,不断学习。万正集团的“建设学习型企业”、蒙牛的“学习沟通,自我超越”、霍煤集团的“学习观:学习会了学习,就学会了生存”。

新蒙商脱胎于草原文化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形成了――绿色的经营理念,建设区域品牌的理念、共赢的利益分配理念、培养市场合作共赢的竞合理念、争当英雄和学习英雄的标兵精神、企业家精神、与强大对手拼搏的精神和学习进取精神。

(五)融合西部文化

我国的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1.西部文化具有融合性强的特点。多民族是西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6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各族人民和谐相处。所以西部文化具有融合性强、包容性强的特点。2.珍重自然、崇尚科学的文化观念。例如,西北回族穆斯林在《古兰经》的启示下,正确地认识自然。他们仔细观察自然,总结出一些自然规律,并运用于社会生产。回族人民十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如要求讲究清洁卫生,不允许污染环境,对动物不可以任意乱捕滥杀。在这种生态道德观的影响下,回族群众积极开发自然,努力生产,创造社会财富。3.集体文化观念。这是同我国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各民族生存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分不开的,也是同社会长期运作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统一的计划经济环境相联系的。在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存群体的利益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这种社会生存法则,决定着个体在文化认同上必须以群体存在为价值本位。这种选择是西部少数民族生存经历中锤炼出来的民族文化自认。4.西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道、朴实、勤劳、厚实、凝重的传统文化。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上述西部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构成要素的形成上:

1.追求“和谐”的理念。新蒙商中的各民族员工聚集在一起,彼此包容,团结协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例如,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雕塑是一座由三只巨臂托举的巨大结晶体。三只巨臂代表着蒙、汉、回等多民族团结奋斗、共同托举起吉兰泰盐湖银色的事业。伊利集团着力推进内部的多元文化发展,并强调多元文化的通力合作。内蒙古家园食品公司努力营造出“进入家园门,就是一家人”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对和谐理念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对内的和谐上,也体现在对外的和谐。西部珍重自然的文化观念,也使得新蒙商注重企业与消费者、公众、社会、自然等的和谐。奈伦集团经营理念为:正德、利用、厚生,厚生者,即善待生命与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拼搏进取的精神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国西部各民族主要居住地区多为大川、大山、戈壁、沙漠和草原,自然条件恶劣。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为自己、为本民族创造一片生活空间的责任感。体现在新蒙商的文化建设中即为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被科学家钱学森亲笔赞誉为“你们从事着一项伟大事业”的鄂尔多斯企业家赵勇亮,在羊绒制品、路桥建设、沙产业草产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1996年,东达蒙古王集团在鄂尔多斯地区投资24300万元,建设规模300万亩的沙柳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同处鄂尔多斯市的亿利资源集团十年内先后修筑了三条横穿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并在几年间陆续整合了300亩荒漠土地。真正实现了“沙漠绿了,环境好了,农民富了,企业强了”的多赢目标。

3.团队精神。集体文化观念的西部文化有助于形成新蒙商强调团队精神,例如,小尾羊的“鹰一样的个体,雁一样的团队”,鄂尔多斯集团的“众人划桨开大船”,科尔沁牛业公司的“团队精神高于个人利益”。

4.务实的工作作风与诚信经营理念。西部“朴实”、“厚道”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新蒙商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格和诚信经营理念。如,提升拓荒奔牛“脚踏实地,勤奋耕耘”的素质与品格,是蒙牛酒业倡导的企业作风;市场化的绩效意识,是东达蒙古王的市场血统注入到每位员工身上的东达基因;“以业绩论功过,以成败论英雄”,是鄂尔多斯集团用人的基本准则。乌兰水泥的“实事求是”,小肥羊的“品质为本,诚信至尚”,包头华资实业的“以诚信为宗旨赢得市场信任”,都反映了企业对诚信经营的不竭追求。

第5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文化;关系;要求;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一个人的个性决定他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性一样,一个企业的文化对于企业生产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文化有着不可复制的特点,并且当前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文化的竞争,因此,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只有企业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并吸收所在地区、国家以及竞争对手的先进理念,才能使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新时期经济对企业文化的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信息革命推动下,当前的世界经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的竞争也从“以经济为基础”的竞争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尤其是高科技为基础”的竞争,这种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具体来说是指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对知识的占有和配置,它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构建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上的经济。它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货币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质量、规模和增量不同,它将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特点,因此,传统的以价值取向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也要发生深刻的变革:首先,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自身的发展理念不在将经济周期看的过重,因为新时期的经济更看重可持续发展,只要企业不断的引进、消化、吸收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理念,就不会因为自然资源的枯竭和市场寿命周期的更迭而影响自身发展。其次,企业不再是以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主,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创造用户需求,引导用户消费。第三,企业的管理理念不再以“速度、数量和产值”为中心,而是以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为中心。第四,企业对资源配置的价值,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各种稀缺的自然资源,而是企业的智力资源和其它无形资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经济时期的企业发展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企业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这种情况,企业文化也要做出脱胎换骨的变革,以适应时展的要求。从而建立起以智力为支撑,以创新为灵魂,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标志,以持续发展为追求的新型企业文化。

二、构建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对策

(一)合理选择文化要素

建设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文化,需要吸收各种先进的文化。任何事物都有传承性,任何科学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逐步突破和实现的。因此,构建新时期的企业文化,也要立足企业和国家的传统文化,并在广泛系统各国先进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构建提升企业的文化底蕴。比如我国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以诚信为本的道德观,以仁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准则,以义为基准的价值准则,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吸收的。这些优秀的文化在企业文化的构建当中,有利于企业站在发展的制高点上来把握全局,让企业持续发展。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要素应该包括企业的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之歌和企业员工誓词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企业愿景是成就伟大企业的基础。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认为那样:企业应该思考三个问题,我们是什么,我们将是什么,我们应该是什么,只有这三个愿景都结合在一起才是企业的愿景;使命感是企业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标和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它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经营指导思想,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精神是一种凝聚和激励企业团队精神的一种力量;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责任、承诺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企业之歌是凝聚企业精神和体现企业价值观的歌曲;企业员工誓词是让企业员工凝结企业精神、坚定企业信念,打造个性企业品牌的一种方式,一般在一些集会和庄重的地方集体朗读。

(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带头作用,企业管理者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文化自觉,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和成败。文化自觉是指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存在价值和经营管理的终极思考,对企业全部经济工作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的理解,是将各种文化规律用于企业管理的理性自觉。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先进的企业管理者一定会重视建设企业的先进文化,并将企业文化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进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也必然是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所创造出来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能够洞悉市场运行发展规律,诚实诚信经营,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善于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统一、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并以坚定地信念和科学的管理来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

(三)实施人本管理、培养团队精神

在当前新时期,人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不再是单纯的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和手段,它成为企业的主人,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因为人的知识、能力和创造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必须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以利于员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在企业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重点做好尊重员工、善待顾客,分权经营方面的工作,从而在企业中充分实现人本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不仅要重视企业的利润和产值,更要重视企业员工的意愿,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进而激发员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协调能力,而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都需要经过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观念陶冶才行,然后企业员工之间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然后形成资源合力。

(四)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采用大批量、流水线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所采用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灵活的非批量性柔性生产,因此,企业组织的小型化、虚拟化、灵活机动高效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而这样松散的企业组织中,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在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这样组织结构中没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连接的枢纽,那么这些小巧灵活的组织单位将会向空气分子一样做无规则运动,四处飞散。知识经济的横向网络结构与工业经济时代的金字塔等级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组织成员可以在个人职责范围内直接处理事务;其次,各个部门之间日益融和,企业内部之间业务界限、科层界限越来越模糊;第三,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和紧密,合作企业间通过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相互补充和依赖来创造价值,使得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可以使自身利益有所增进,在此种情况下,企业文化应特别重视配合与协作、理解与信任。

三、总结

在新时期,世界经济的竞争已经从过去各种资源的竞争,转变为文化的竞争,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先进的文化,才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起与时俱进的、具有鲜明特色、适应当前经济的企业文化,以应对新时期经济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关系分析[J].中国外资,2011(17).

[2]刘志强.企业文化: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山东枣庄恒泰农村合作银行的实践[J].中国农村金融,2011(14).

[3]张勇.企业文化落地难的五个“缺乏”[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1.

[4]陈沛然,张升飞.浅谈培育和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J].商业经济,2011(18).

[5] 李国彦,史悦,李艳志.共赢文化奠定中建七局和谐发展之基—访中建七局董事长、党委书记贺海飞[J].建筑,2011(14).

第6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一、思想政治工作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的转移介入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其所走过的不同阶段的历程来说,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拉自唱”阶段,以政府职能在企业的延伸定位,过于强调“突出政治”,这一阶段的典型模式有“榜样”引路、书面说教、被动灌输,思想政治工作严重忽略了企业的实践活动,最终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脱节,陷入“两张皮”的尴尬境地;二是“服务服从”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这一阶段的主题用语,但是面对企业的各项具体工作,漫无边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三是实施全面紧贴“企业发展目标”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看似有了创新,但由于目标不够明确,还是不能跨越游离于企业发展主线的屏障。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强烈的内在要求,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也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正是由于企业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提供企业活动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顺理成章地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域转移介入。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两者既相互渗透,又互为补充,其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视角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相互渗透,具有许多共同点,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把视角放在人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上,而企业文化则是在这一基础上,把视角更广泛地放在人的思想、素质、智力、理想上,两者视角相互弥补,共同发挥作用。

(二)在切入点上:企业文化的切入点,更多的是放在现代管理思想上,要求“以人为本”,全方位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其实质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企业员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地支持并参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其主要目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在实现途径上:企业文化将人的理想、道德、纪律、传统、形势、科技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同日常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使之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生产发展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使企业管理体制、生产运行始终持续向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以说服教育为基本手段,针对员工的思想问题,通过宣传、教育直接作用于他们的政治情操、思想意识、精神面貌、思想觉悟,由此转化为思想动力,保持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

(四)、在工作方式上:企业文化较多地采取全面的主动的方式,通过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和人格尊严的途径,充分发挥职工的首创精神,焕发他们爱岗敬业共谋发展的浓厚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挖掘自我开创的潜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党、团组织、工会等群体组织的建设,开展各项活动,来达到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觉悟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准确切入

一个企业蕴藏着的文化理念、精神和文化特质,是其他企业所不能轻易模仿和克隆的,丰富的企业文化又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选择准确的切入方式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域,才能发挥出其服务于企业的独特作用。

(一)塑造品牌,在“物质文化”层面切入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顾客愉悦”原则。对于我们电信企业,要求在通信的过程中提供一流的网络质量,在经营的过程中提供优良的服务水平,这些需要关联的质量保证、业务管理、技术创新等流程体系进行保障。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要专注于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客户感兴趣的产品广告和形象宣传,营造符合消费心理的服务氛围,强化客户和员工对品牌价值的认同,激励员工为提升品牌规范日常的行为等。

(二)强化理念,在“行为文化”层面切入

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其主体虽然是企业本身,但实际是通过每个员工表现出来的,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交往、文体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人的行为是受理念所支配的,企业行为受文化理念所影响,电信企业行为的外在表现构成了有机的“内外服务链”,“对内服务”要求我们的企业内部机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对外服务”则要积极满足企业的外部组织、客户之间的需求,与其达成利益一致,并促进共同成长、发展。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文化理念角度切入,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员工的大局观、主动协作和客户满意的服务观念。

(三)优化规则,在“制度文化”层面切入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从生产和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如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管理规范、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一系列规则。企业的各项制度是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去完善和改革的,它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思想政治工作要站在政治、政策和企业利益的高度辨识现行制度文化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并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企业的制度、规应与企业目标的要求相适应,否则目标就无法实现。中国电信推行的业务流程重组就是积极改进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去努力实现“把中国电信建设成为世界级现代电信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目标,从而在竞争中获胜。

(四)、团队再造,在“精神文化”层面切入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风范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虽然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时代的变化、消费模式的变更都会导致企业产品、服务和行为、规则的变化,但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团队精神等却始终稳定地发挥作用,因此,精神文化成为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企业要极力倡导“团结、协作、奉献”的精神,着力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功能,对员工进行帮教引导和精神鼓励、心理疏导,并加强内部培训和自我提升,持续推进团队再造,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塑造品牌”中实践“三个代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能和前提,但利润的获得不能依靠政策、行政或者其他主观的意愿,它是企业物质产品质量和品牌在竞争中取胜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切入企业物质文化领域就要塑造“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优势品牌,反映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紧密关注生产发展的动向,积极引导企业立足技术创新、引进消化人类先进文化成果,开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产品和服务项目,通过企业的产品推动社会消费文化的进步,改变陈旧落后的消费观念,如:小灵通产品的入世就带动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其“绿色环保、保密性强、资费低廉”等特点在塑造小灵通在人们心中的品牌的同时,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同时要在企业员工中宣传规范诚信的经营方式,倡导优质服务,满足社会各层次差异化的需求,给用户提供最大的使用价值和愉悦享受。中国电信推出的“四个营销渠道”的建设,就针对广大电信用户的不同消费层次实施“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商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为公众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规范,使企业在“塑造品牌”中满足人们的根本利益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实现企业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重点要突出“铸魂”和转化思想意识的作用,引导员工在为企业生产、建设、经营、发展而努力工作、自我奉献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思想境界和服务意识。正确引导员工从个人意识向团体意识转变、从敏感猜疑向信任协作转变、从勤劳敬业向高效务实转变、从坐商作风向客户意识转变、由靠等意识向主动竞争转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强化每位员工“工作+学习”的持续意识,努力培育“学习型”企业环境,积极创造企业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建设“企业文化活动室”、“阅览室”、“企业荣誉室”、“员工培训中心”等,满足员工的学习和文化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将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有利于发展生产经营的位置,调整到最能调动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状态,实现从“软任务”到“硬指标”的生产经营效益价值的转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要充分发挥党、团和工会组织的作用,使员工在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和工作热情,实现自我个性的发挥,从而去努力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优化规则”中紧贴企业实际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了普遍现象,“三资企业”的管理实践成为了检验国外企业文化先进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的“试验”,合资企业的制度文化又为一般企业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提供了实际经验和教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优化规则”中要紧贴企业的实际,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绝不能盲目照搬。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是现代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中国电信企业文化纲要中所规范的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就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联想集团倡导的“90%的继承,10%的创新”,也是运用了科学的创新成就了事业。其次,还要处理好学习引进、优化规则与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能否建立起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还必须依靠企业自身加强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中国电信的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引进美国麦肯锡公司先进的管理方式,充分结合中国电信市场外部环境、企业战略目标、市场和服务等客观需求,大胆进行了电信企业的管理机制创新,建立适应于市场发展的运营模式。

第7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有资料表明:只有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在技术、财务或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与之相对,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的问题造成的。这说明克服“文化障碍”,进行文化沟通,在现代经济合作中的意义,说明建设开放的、有成效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更要有积极和谐的优秀企业文化。纵观各成功企业的背后无不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要力争建立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的核心便是“和谐”。

从企业自身所处的地位看,主要体现在以满足社会和顾客的正当需求和欲望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它要求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和顾客正当需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从企业构想,到商品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要努力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并由此获得利润,同时还要求整个经营全过程都要与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一致。正确处理企业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全方位考虑,求得三者利益的平衡、统一。当三者利益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企业首先考虑和保证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其次考虑和保证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最后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也许,企业会因此暂时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但是企业也必定会因此获得长远和更大的利益。这种规划与实施包括了产前与售后的一系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不仅仅限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领域,而且还渗透到生产和消费领域之中,即决定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在于三者的共同利益与全社会长远利益的协调和统一。其具体内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生态文化有机的结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在世界日益倡导“绿色”的社会里,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融和,提升企业文化品质

1.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从价值链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第一个就是企业的价值链从供应商开始,到终端用户结束,只有每项活动都是有价值的增值活动,才能为最终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因而企业必须摒弃无价值的活动;第二点就是在价值链上,下一个活动的执行者是上一个活动的客户,在企业内部也是如此,这样客户的含义就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客户概念,从“外部客户”(即一般意义上的客户)扩展到“内部客户”。

要深入理解客户导向,还有一个关键的概念需要弄清楚,那就是“需求”。就最普遍的理解而言,“需求”就是客户需要什么。但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满足客户需求,不仅需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也需要了解“客户的客户”需要什么。换言之,就是不仅要了解用户的显在需求,也要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

2l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挡,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居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创造财富的人比财富本身更具价值,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比尔·盖茨如是总结微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秘诀。所以,处理好企业内部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

(1)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微观的文化范围,构成了企业内部的心理环境,企业领导者怎样避免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关键在于领导者按照心理学规律,采取相应措施,营造适宜内部的心理环境,使全体员工在感染熏陶中形成共识。在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遵循运用心理定势、重视心理强化、利用从众心理、培育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和化解挫折心理等心理机制。(2)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企业应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质。儒家学说中“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体和谐为宗旨,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自觉把个人融入群体之中,以求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稳定。这充分说明了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在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团队精神过程中的作用。在当代企业文化管理中,其目的无外乎是谋求内外团结的氛围,员工之间相互了解,关系和谐共融,员工归属感强,愿意参加企业活动并承担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企业利益和荣誉,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通过以“和为贵”价值观培育为主的各项有效措施来塑造企业团队精神,激励群体意识,构筑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强化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鼓励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号召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企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要培养员工树立起“以企为家”的思想,企业的命运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连,自己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的回报,进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确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依靠职工群众共同办好企业,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想主人事,操主人心,干主人活,真正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重大决策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职工加强自我管理。使企业上下和和睦睦,相亲相融。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况且,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所以企业不能再受商业化的束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一体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文元:企业文化探讨[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30)

[2]秦在东:现代企业管理新方略[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郑罗平:儒家文化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影响力研究.经济与管理,2004年10月

第8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意义对策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推动力,它反映和代表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精神,凝心聚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沉淀、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迈进文化管理阶段的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它不仅指导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势条件下能够帮助企业取得最终成功。企业文化需要固化于制,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需要全体员工内化于心,落实到行动上。理念一旦确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有能力在关键时刻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

二、突出重点,塑造企业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行为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颇,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核心理念,而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企业之“魂”。因此,企业核心理念是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的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理念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

三、“适域”进行,建立符合企业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也各不相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份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

四、加强沟通,建立起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领导者文化,它必须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企业文化。

“人心齐,泰山移”。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文化的附加值。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整合,使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五、广泛宣传,倡导员工积极参与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全体员工的创造,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超级秘书网

六、规范管理,建立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为使企业文化能够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要不断创新,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9篇:企业文化团队精神总结范文

员工综合管理优秀的员工是创建优秀企业的最基本保证。选拔优秀的员工到其适合的岗位、信任员工并不断激励员工、提升员工创造力和能动力、多与其他优秀的中外企业交流。统一国企战线—创建具有优秀品牌的国有企业。只有抓员工的高素质才能为国企的高品牌做铺垫,才能使国企领先与同行之间,迈向光明的发展之路。

实现价值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灵魂。国企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针对国企产品特有的领导、员工、团队价值、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五项价值观。在经营产品活动中,把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尺度,形成国企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作用

企业文化,本质就是竞争。企业文化是指国企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产品、经营理念、服务形式,不断树立自身的形象而产生。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企业注入鲜活的献血,也让国企面对巨大的挑战。国企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只是产品的竞争,还有一切可以胜过其他存在竞争的企业的资源。在过去的无数鲜活例子告诉我们,面对新的挑战,国企要想求得发展,任何可以让国企建立品牌形象的机会都不容忽视,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还有生产背后的无数的资源支持,只有一个优秀的,善于利用自身文化作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国企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安于现状,不思进步,不求突破的固化式经营模式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为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做准备的,要达到把企业文化转化为国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漫长、不断完善国企本身、需要不懈周到经营服务的过程。国企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利用好它,展现国企优质品牌,使消费者能够更深入了解国企的优势和理念,提升企业的影响力、知晓率,进一步取得经济效益。

1、领导的能力国企的决策准确性和反应性是决定国企发展的关键。只有方向正确,才有资格谈如何进一步发展。所以,领导的决策能力很重要。除了尽可能的聘请优秀的员工作为领导阶层,还要敢于在领导方面的进步进行投资,信息时代变化日新月异,领导需要不断学习、国企应积极鼓励领导阶层的员工学习并给予资助。同时,还要多多听取下层员工的建议和意见,避免领导阶层造成个人主观决策性的错误。只有不局限于某一块领域,只有不断的学习,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动,且有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心理和竞争意识,国企才能进一步发展。

2、创新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国企发展的不竭动力。国企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壮大企业,使自身生产规模化、做大做强,才能谋得发展,如何能够提升国企自身的创新能力呢?答案是不断地学习,只有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没有前人强大的经验做支撑,仅仅依靠瞎子摸象这样的经营形式是不可取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国企才能整合出适合本身发展的道路。

3、团队精神具有团队精神的国企,能处理好内外部的问题。没有有机的团队作为保证时,国企在面对外部的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巨大的阻力,有泄露自身商业机密的有之,遇到困难退缩的有之,如此在强敌未进攻时,国企自身就已土崩瓦解,由此可见团队精神在国企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也是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建立好深厚国有企业文化,完善并发展国企自身文化。

4、凝聚力它是国企核心竞争力实现的重要途径,只有完善的有机的国企才能谈得上凝聚力。国企人员是因不同的价值取向而来的人士,为了起码的生机,为了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等等。每人员工都有自身的不同点,如何让员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准确地完成国企与员工关系的定位和自身与消费者的关系,需要把自身利益与其利益结合起来,员工明确认识到国企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国企的发展给自己带来的也会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更好的机会。并在政治、思想、职业操守等进行引导,提升和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变为国企核心竞争力,能使得国企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