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影视与文学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与文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视与文学专业

第1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影视欣赏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说明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但得如何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呢?本文将从英文影视作品欣赏方面就这一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和交际能力两个层面的含义。

(1)《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Richards et al. 2005)将文化界定为“标志某个民族或者群体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集合,即某个民族或者群体最重视的文学、艺术、音乐作品等的总和”。

(2)根据语言学家理查兹(2000),交际能力指不仅能使用语法规则来组成语法正确的句子,而且知道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

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是“交际文化”,即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因素与交际能力的综合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完成培养合格的新世纪英语人才的目标。

2 英文影视作品欣赏教学的必要性

(1)英文影视作品能构建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其情节大多取材于生活,学生在观看时,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容易理解具体情景下的英语语言,强化对语言符号的认知能力,增强英语语感。

(2)影视作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长期的英语氛围的缺失让中国学生的听力水平难以提高,大量的听力训练又易让学生疲倦,困乏,难以持续练习,或者练习效果不明显。相反,“电影在提供视觉画面的同时,便于学习者理解话语”(管丽丽,2007)。用英文影视作品进行英语听力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的识别率和理解率。

(3)影视作品能帮助学生积累潜在的话语信息。英语原版影视作品能让学生在其提供的真实语言环境中模仿其口头语体语言,以及相关日常用语、俚语等表达方式,形成口腔记忆。其极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坚持长期模仿,培养地道英语口语意识。英语影视作品涉及的话题能让学生有效利用已经积累的英语“语言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有意识地构建语言环境,自觉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英文影视作品能隐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美国外语教学法家Fries和Lado认为:语言和使用它的人民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习外语不能忽视相关的背景文化。而“外语影视以其最直接、最真实、最准确的方式集中表现着目标语文化场景,并以其丰富的语汇和具体生动的形象传递着异域文化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英文影视作品欣赏教学设置

英文影视作品欣赏能有效结合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将学生置于丰富多彩的西方文化背景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了解西方文化,对文化形成一种较为包容的态度,学会欣赏西方优秀文化,不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3.1 影视材料选择

根据Massi and Merino(1996)的观点,选择教学电影要注意三方面:语言含量大,内容贴近生活,发音清晰地道。同时所选影视作品主题最好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意义,这样能吸引学生的观看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英文原版影视作品最好不带有中文字幕或英文字幕,情节最好具有层次性,这样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听力训练,开展影视主题探讨,积累影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3.2 建立影视教学模式

根据电影欣赏的过程理论,电影欣赏应当包括准备、进入、共鸣、回味性延留等四个阶段(袁智忠,2000)。准备阶段和进入阶段可归为准备阶段,因此,英文影视作品欣赏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在播放英文影视材料之前,教师应充分阅读相关资料,利用PPT介绍该影片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演员情况,人物情节,影片主题,语言风格,相关俚语及惯用表达方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观看热情。

以《国王的演讲》为例。《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二世国王,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临内忧外患的紧张局势下,克服口吃,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国王之一的故事。该影片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提名单上,荣获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这些基本信息的介绍能让学生对乔治六世国王产生兴趣,尤其该影片以二战为背景,更能让学生对二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在欣赏乔治六世国王个人史的同时了解当时国际形势,了解英国文化和历史,即培养一定程度的跨文化意识。

分析一些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或俚语、习语等。如影片中的“my game, my turf, my rules(我的地盘,我做主)”与移动广告的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一拍即合,瞬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积累更多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这种积极参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快速记忆,达到成功向学生输入地道英语的教学目的,实用的英语话语信息的积累又有利于学生的英语知识的积极输出,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运用已经积累的话语信息。

(2)欣赏阶段。图式理论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是自上而下强调整体结构识别的加工方式,二是自下而上,注重细节特征的加工方式。在影片欣赏过程中,教师可先运用“自上而下”策略,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影片中心思想,主要技巧有:第一,关注影片中的事件串联影片情节;第二,抓住关键信息,领会影片传递的主题思想。其次,运用“自下而上”策略引导学生识别细节信息。一个事件告一段落时,教师可暂停影片,让学生大概了解该事件相关信息,加深学生对事件的印象。遇到相关俚语和惯用英语表达方式时,教师可进行提醒,并反复播放,让学生反复模仿,培养英语语感,了解西方文化,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刺激的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3)回味讨论阶段。这一阶段是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的阶段。比如看完《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后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a. What do you think of King George VI? What are his best qualities? b. What do you think of Lionel Logue, King George VI’s speech therapist? c. If you were King George VI’s wife, how would you do to help your husband overcome stammer? d. 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King George VI’s stammer? e. Why c,an King George VI succeed in getting rid of stammer and making a speech to the public? f.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g George VI and Lionel Logue?

分组合作,组别交流,最后总结,帮助学生从浅层到深层理解该影片,准确把握该影片传递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欣赏影片的成就感,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置身于英文影视作品的课堂教学中。

《国王的演讲》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英国为背景,会大量展现当时英国的社会风俗,尤其是英国王室的贵族文化,教师可进行总结,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掌握英国历史文化,如英国王室的继承习俗,王室成员的着装打扮,国王与大臣、王室与教会之间的关系等等。学生的主动参与能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敏感度,在探讨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探寻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学会尊重异质文化,在文化包容中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设置影片观后感环节,鼓励学生使用该影片台词表述自己的感想,这一目的在于构建真实的英语环境,帮助学生成功输出积累的跨文化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浅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文原版影视作品以其提供的真实语言环境和直接英语表达方式,在英文影视欣赏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并提出了相关英文影视欣赏教学设置,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感知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综合理解西方历史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化交流,达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R. C. 1978, Schema-Directed Process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 Lesgold A. M.et(eds).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67-82.

[2] Massi, M.& Merino, A.G. “Film and EFL in 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6.

[3] Richards J C et al. Longman and Cultur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 管丽丽.客观看待DVD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J].电影评介,2007(12):64-65.

[5] 理查兹.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教学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6]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第2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一、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分期

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过一定的阶段,不同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呈现出不同的知识要素与组织形式特征,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具有不同的构成机制。这种差别正是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依据。专业成长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教师执教风格的差异性。而文学素养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于英语教师专业不同成长阶段下呈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归纳,是研究文学素养对于专业成长影响的重要前提。

第一,专业成长准备与初步成长期。教师专业成长的准备期主要在学校完成。就专业成长准备而言,教师主要完成以下储备: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储备。作为一名未来职业规划为教师的在校生而言,拥有专门的知识体系是专业成长能否正常进行的首要条件。换而言之,英语教师需要在学校阶段完成复杂“学科知识群”的建构工作。学校学习阶段是对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在学校教育阶段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中,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师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一方面训练英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对于英美等国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其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拓展其知识储备与学科视野,对于未来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专业素养的塑造。素养是知识的内化,是知识在沉淀之后的升华,而英语专业素养在这一时期得到奠定。通过几年的学校学习,教师的英语基本素养都得到应有的锻炼,具备承担未来英语教学工作的能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初期主要的时间节点是其刚步入职场的一到两年时间内,这一时期教师的知识要素还比较分散,缺乏实践性知识。在教师完成学校学习后,已经具有专业成长的学科知识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还需要丰富的教师知识。教师知识和学科知识不同,其不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存在,教师知识是由多种学科和知识共同整合而成的。这种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有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教学经验与技能等方面。这种多学科知识群支撑教师教学行为。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初期,教师知识存在匮乏的情况。而这一阶段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表现在对英语学科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具体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知识的学习与模仿。

第二,渡过专业成长的初始阶段后,教师迎来专业成长的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专业的主要生长点表现在教师专业人格的定型以及“学科知识群”的完善。专业人格是指教师应该具有的与其专业相一致的人格。专业人格是自然人格在职业上的体现与适应。英语教师的专业人格除了具有教师专业人格所共通的要求外,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主要指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较高的文学素养等。此外,教师“学科知识群”在这一阶段得到不断的完善。具体表现在:(1)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在教学一线的实践,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开始形成基本的看法。(2)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师教育理念的完善与定型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行为。

第三,经过将近十年的教学生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进入成熟阶段。教师开始形成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教学的自我反思开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重要的动力。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反思对象,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学科知识群”进行分析与再认识,从而使自己的专业获得成长。

二、文学素养在专业成长初期的辅地位

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动态的过程。在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其素养构成具有不同的样态。不同的素养构成影响了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文学素养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专业成长初期,文学素养主要处于辅助的地位。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储备阶段与初期,文学素养在英语教师知识素养体系中处于辅的地位。这一时期英语教师的学习侧重点是对英语专业性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同时,步入职场初期,模仿学习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教学技巧与方法是英语教师在专业成长初期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这一时期,构成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知识与素养的是英语专业性知识以及教学技巧与方法。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否定文学素养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相反,虽然处于辅助地位,但是文学素养一方面是大英语素养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对教学素养的形成具有补充与激励作用。一般意义上讲,英语教师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学科与职业的专业性。学科的专业性立足于英语教师对进行教育教学的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上。目前英语学科知识主要表现在:(1)对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知识的熟练掌握。(2)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求英语教师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技巧。(3)对英语语言学知识的掌握。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对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结构等知识有熟练的掌握。一直以来,文学素养一直没有被归入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培养的素养之中。一方面英语长期被当做交流的工具,使得人们忽视其人文内涵。另一方面,文学素养一直被严格划分的现代学科切割。这一切都导致了文学素养的培养在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成长初期处于忽视的地位。但是文学素养可以熔炼英语教师专业知识。英语教师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一方面加深了其对英语语系国家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英语词法、句法等知识也在文学素养的提升中得到熔炼。在专业成长的初期,出色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学技巧具有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将自身丰富的文学素养融入课堂气氛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文学素养对于教师在入职初期专业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三、文学素养对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后期的影响

(一)潜在影响地位

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积累阶段,文学素养对于专业成长的影响已经从辅助地位成长为隐性的主体地位。首先,处于专业成长积累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相当纯熟,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已经不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而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在教学技巧以及理念上都开始形成自己的观念,教师的专业人格也在此期间定型。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专业知识的传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文学素养深刻影响着教师教学技巧以及专业人格的形成。而后者正是这一时期教师教学活动的支撑。因此,文学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隐性主体。

(二)主体地位

步入专业成长成熟期的教师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专业成长中的“学科知识群”已经构建完成。单纯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技巧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使得其开始进行教学反思。就近年来教学调研的案例来看,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缺失是中国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水准的瓶颈。而在这一时期文学素养塑造正好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有效手段。通过提升自己文学素养带动教师突破单一的专业知识局限,超越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习得语言技巧,进行人文关怀教育,传播先进文化的教学目的。此外,英语文学素养是英语素养极为重要的一面。文学素养,不仅拓展了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而且,阅读过程对英语教师的人文情怀的养成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正是英语教师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与文学素养的养成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是“专业知识”不断储积与运用、“学科知识群”建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素养始终都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辅助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到教师专业人格以及教学理念的塑造,最后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活动的重要突破手段。随着英语教学从单纯英语知识性教授向文化教学的转变,教师专业成长面临更多的挑战,而文学素养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师优化专业成长、应对新变化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章洁帆.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学素养的必要性与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2]王莹,秦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调查研究[J].外语学刊,2014(03).

第3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军事专业英语;基础英语;衔接

一、专业英语教学的兴起

随着国际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往日益扩大,在英语教学领域兴起一门新的学科——ESP(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顾名思义,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如电子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军事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具有四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其学习者是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便进一步进行专业的学习,如各类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或者是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便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二、军事院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现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教育界已经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应由基础英语教育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转变。我国老一代英语语法家章振邦教授明确提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原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程雨民教授也强调指出:“我国面临外语教学转型期,即基础外语教学的重点将由高校转到中学,中学培养基本外语能力,高校结合专业进行提高”。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钱三强亦指出:学习了基础英语之后,便要立即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专长,转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和阅读上来。

(二)外语学习的现实要求

外语学习必须学以致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教学应具备更多的专业性。基础英语教学只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教育实质是对语言本身所进行的扫盲,还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语言到使用语言的转换。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完成这一转换过程,为学生提供真正实用的服务,培养外语和专业两者皆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三)院校自身发展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强,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作为培养军事飞行人才的院校,在全球化进程中,飞行学员在飞行领域内的对外交流、对专业领域先进知识的学习与借鉴,没有专业英语知识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

三、军事专业英语教学在军事院校的发展状况

在较长的一个时期,这样一种观点占主导地位:即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即普通英语的教学,不需要也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此情况到1999年修订大纲时有所改变,在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正式提出了“专业英语”的名称,并规定为必修课。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强行规定,各军事院校相继开展了专业英语教学,但是专业英语教学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问题。

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大学英语的基础教育为主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分配以及考试内容的比例等等,我们不难发现基础英语教育贯穿始终,专业英语教育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由于学校过分强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重要性,曲解了四、六级考试的功能和目标,导致学员的英语学习走人误区。另外,即使学员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其英语的后续教育被忽视,进而导致专业英语教学环节的薄弱。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众多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但是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毕竟是有区别的。专业英语有自己的词汇特点,有自己的句法结构,自己的篇章框架,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就以词汇而论,各专业都有自己大量的专门用语和专门词汇,即使是所借的共核词汇也有自己严格的定义和确切的内涵意义。同一个词不仅和普通英语中的意义不同,就是在不同学科中其词义也大不相同。由此导致所谓基础扎实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由于用不上这些基础英语而没几年就遗忘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学资源、智力、财力的一种巨大浪费。

四、军事专业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

专门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专业英语教学的提出,决不是要替代或削弱基础英语教学,二者不是截然对立或互不相容的。专业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是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在军事院校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之有效衔接,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首先,在课时结构的处理上,必须把军事专业英语教育作为完整的大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安排课时,杜绝随意现象。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实事求是。对于基础还不扎实的学生,主要还是学习基础英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应在听说等基本能力方面无休止地操练,而应当尽快让他们进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香港一些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证明:为具各一定基础的学生提供各种专业英语课程,包括用英语开设的各种专业课程,以取代必修的基础英语,这种做法既不会影响学生的英语提高,又促进语言学习效率。这种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习得外语的做法是语言学习的理想模式。

再次,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要得当。专业英语教材。其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但语言上要有代表性,尤其要有这个专业方面的常用词汇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课后练习的编写不仅仅有专业知识的问答题,更重要的是突出英汉翻译和摘要写作等语言练习题。

第4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的代价.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自学能力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我担任的是文员一职,平时在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处理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而同公司的网站开发人员就大不一样了。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在一个项目中,他们经常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用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开发设计,他们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知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第5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在家呆了两天,就匆匆赶去上海学习,经过十六天的中级口译的集训,认识了不少人,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水平的不足,特别是词汇量。在我们学校我自认为自己口语方面,特别是语音语调方面还是不错的,但在我通过在上海学习的这段时间,我逐渐发现,上海的学生,天生具有这点优势,所以在班级里我这方面并不突出,即使在这个三十多人班里,大部分并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外教课上,他们明显活跃,更愿意表现自己,这一点我不如他们。(外教在和我们做游戏时每每说一大串的游戏规则,我很多次都不能领会其薏,还是问其他同学才能配合)。而关于一些比较死的东西,如潭教授的笔译课,还有David的口译课,还是强于其他一些同学的,这也许是江苏学生的特长吧。

到八月初,上完华浦的课程,便收拾行囊赶去KC.Lim家了。他们家是马来西亚人,而又在新加坡呆了近十年,由于是华裔,来宝(Noble Resources Pte.Ltd)公司特派他担任中国区CEO,驻上海。KC家里四口人,有两个可爱的女儿,Jing En.Lim 九岁,Jing Rong.Lim 七岁。叔叔阿姨都会说一点中文,但都一点中文字都看不懂,两小家伙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家住的别墅区,进出有专门司机,所以说在他家住除了和阿姨去送两小家伙去mandarin house,或者陪阿姨去Starbucks小坐,几乎与事隔绝拉。出来他们家,确实有点不习惯,比如在饮食上,他们比较注重健康,不放味精不放盐,每天要吃大量的蒜(早上的garlic bread 让我疯了,我最讨厌的就是大蒜了其实)。我发现我们中国学生说英语比较生硬,外国人讲话比较简洁明了。比如说:我们经常说这食物很好吃,用英语说“It’s delisious “,但实际上一个简简单单的”nice”就能表达所有的意思。其实在他们家,我反而觉得和叔叔阿姨交流起来比和小孩子交流起来比较方便,因为小孩子说话快,而且音调比较像卡通片里的声音,很难懂。所以有的时候和小家伙一起看Disney Channel时,我会特别注意卡通人物的发音,真的好难,里面的英语基本听不懂。一是太快,二是语调太奇怪,比我看CCTV 9 International累多了。有的时候和阿姨聊天,她会教育我很多很多方面,她会教育我reading newpaper,她说现在太多的像我们这种二十多岁的小孩子,不知道how to use their brain ,她会包容我的错误,耐心的听,和我交流,所以我比较粘阿姨的,她和别人说我是她大女儿,哈哈。叔叔是很忙的,平时我基本是看不到他的,我们起床的时候,他已经被公司的车接走了,我们睡觉的时候他还没回来。我对叔叔是一种很敬畏的感情,他不多话,但睿智,他会五种语言,英语很好听。只有周六周日,叔叔才会在家,不过我也看不到他的,他在书房看书或处理事务,只是偶尔看到他到厨房冲咖啡,我仅仅和他打个招呼而已。外国人发短讯也很有意思,为了节约时间,通常只选这个单词的一两个字母,或同音单词,例如:see you=c u,your=yr ,have-hv,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一次周末,一家子人带 Jing En参加钢琴考级,因为在上海考,我们让小韩叔叔开车到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他们一家是看不懂中文的。所以墙上的注意事项是看不懂的,我就充当了一次翻译的任务。看到他们一副不知道怎么办的样子,我将他们安顿好,一个人将Jing En送到考点。呵呵,感觉好有成就感哦。那天晚饭我们去徐家汇的一家很popular的新加坡餐厅吃饭,价格不斐但是真是真的好难吃哦,同志们,以后不要去啊。很多生活习惯是很有趣的,比如他们早上起来不刷牙洗脸就吃早饭,吃完了就洗澡,他们信上帝,每天睡觉之前有pray time,每天必须要把盘里的食物吃完,呵呵,很多family traditions.邻居也有很多华裔,邻里之间很好,虽然每家有保姆,但全职太太们会做一些拿手的小食物,然后叫保姆送来送去的。呵呵,阿姨最拿手的就是做茶味和水果味的甜品拉,她也教会我了哦,不过你般中国家庭可没机会做,因为要好多工具啊,比如各式烤箱。呵呵,还有好多事情,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临别的时候,和阿姨拥抱,我们会经常email联系的。

第6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83-02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教师素养,又称教师素质,是指教师根据专业和职业需要,在先天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学习养成的,作为教师角色必备的身体的、心理的品质。当今,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则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科学文化、活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目的。学生将以过去接受教师传递知识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完善个性的主动角色。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俗话说:“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高低可以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外,还要有多方面的素质。在此,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作些探讨。

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即语文文化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广泛涉猎经典童话名著。教师只有了一定宽度和深度的阅读,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训练场,更是传递思想,启迪智慧,充满人文情怀和生命活力的大课堂。 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结合文化理论知识,做些课堂内外的小游戏,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

1语言素质

语言素质,包括了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口语,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有其重要作用。暂且不论口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语是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若教师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必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语言的良好环境。很难想象,一位说话不清晰、吞吞吐吐、辞不达意的教师,能把教学搞好。特别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较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那是根本无法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是不合格的教师的。

书面语言,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书写上。教师的书写应当规范,语文教师更该如此,尤其是教低段的教师。学生的书写习惯受教师的影响很大。如果教师能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这对学生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教师写评语、或写一些随笔及学术性文章的时候,用词应该确切。教师的语言修养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质才会提高。

2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不仅要对古代诗词有较深的理解,也要对现当代的文学有个系统的认识,还要了解一定的外国文学作品。一个博学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没有学识的教师是没有威信的。

3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还要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还必须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术,因为所有这些都会在语文教学中用到。例如:《黄河像》、《琥珀》,有考古、生物学知识,《凡卡》要有旧俄时代的历史知识,《冬眠》有动物知识等,还有生理卫生、天文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仅有语文知识是讲不透的。

4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只有在文化修养上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吹拉弹唱、能书能画的教师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尤其重要的是书法,老师的“三笔”字写得好,学生的字体自然就好,因为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教师的宿舍既是书房,又是画廊、展室,文学名著、文房“四宝”、名家书画、名言名句贴满墙壁,都会显出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风格,从而影响学生。

5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电脑是现代化的重要教学工具,作为教师要熟练操作,在系统安装、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运用方面要相当熟练,能用不同的输入法输入文字,速度快,效率高,能编辑各种的文档。能够上网查询资料,计算机网络给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通过网络能够资源共享,可以参考运用别人先进的教学软件,能极快地运用外地先进的教学科研成果。教师用电脑备课既方便又实效,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7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摘要:

生产实习环节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生产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本科生产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指导生产实习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加强过程的全面管理等措施来保证生产实习的质量,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

应用化学;生产实习;实习质量;改革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实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环境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实用人才[1]。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2],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有助于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一、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产实习环节的现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生产实习包括自己联系单位实习和学校组织集中实习两种形式,共3周。其中,自己联系单位实习的是由学生自己联系相应的与应用化学有关联的一些企业,自己去实习。集中实习的实习地点由指导教师联系,实习时由教师统一带队。实习由教研室指派教师轮流指导。指导教师在实习开始前将实纲发给学生,学生在实习开始前熟悉实纲的内容和要求。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化工生产线的流程和工艺;(2)化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产品性能的检验。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并且实习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大量学生被安排在同一企业、同一车间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场地显得过于拥挤。不少企业出于人身安全、技术保密、生产环境要求等考虑,接收生产实习的热情大幅下降,即使勉强接待,也是以参观学习及专题讲座为主,同时也谢绝学生进入一些关键现场,学生难以详细了解整个生产过程,学生不能进入生产第一线,也难以获得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有些企业甚至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找到对口实习企业已经变得十分艰难。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教师及学生对实习都不重视,这样使得生产实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使实习变成参观、旅游。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实习的效果,并且导致实习质量日益下滑。

三、针对生产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相应改革措施

(一)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外基地是生产实习的主要场所,实习基地的条件和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实习教学质量。现在应用化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非常有限,屈指可数,而且主要集中在化妆品企业。因此,要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拓展到不同领域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尽量多的建立一些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如:涂料、香精香料、工业清洗剂、表面处理等企业。学校在建立实习基地的同时,要与企业签订相应的合同,建立双方“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尽量使得双方的合作能达到促使学校专业发展、企业发展、毕业生发展三方共赢的目的:一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高层次的人才,而学校恰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服务社会,学生需要企业来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所以学校与企业应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学校通过科研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企业也为学校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学校为企业培养了高层次的人才,加速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人才,也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建立友好的互惠互利合作关系,企业为自己培养人才,学生应该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生产实习地点大都远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管理。实习老师工作在生产实习的第一线,对保证生产实习质量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足够重视实习的重要性,在实习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和对实习的兴趣。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把学生交给实习的企业,不指导、不检查、不督促,使实习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实习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重视实习的意义,加强过程的指导,强化责任,严格要求,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每个学生。其次,应加强指导老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教师最好能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组成指导团队,明确分工,联合指导,以确保实习的质量。

(三)加强生产实习的全面管理

加强学生实习的日常管理,参加实习的学生受双重管理:一方面,作为在校学生,要接受校、院和实习老师的管理;另一方面,在实习单位,要遵守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规定。为保证实习质量,学校要制定严格的实习纪律,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实现生产实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改进实习成绩评定方式

学校要制定严格的生产实习成绩考核制度。实习考核和课堂教学的考核大不相同。与理论考试相比较,实践性教学的考核在内容确定、标准制定上及组织安排上都要困难得多。实习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习报告、岗位现场考核、实习中的表现、出勤率、实习笔记和实习综合考试,并且各项内容在综合评定时都有不同的权重:实习报告20%,岗位现场考核20%,实习中的表现10%,出勤率10%,实习笔记10%,实习综合考试30%。此外,要打破过去实习全部都能及格的旧传统,没有达到实习要求则判为不及格。对于在实习中严重违纪、弄虚作假及抄袭他人实习成果的学生,则不予考核,并判为不及格。生产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需留校一年,并参加下一届的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是高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工艺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根据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学校的特色,切实从生产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同时,改变观念,积极探索与实践,在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实习中真正得到应有的训练,培养出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连发,周娅,廖维奇,等.工科类生产实习现状及实习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0-93.

[2]黄国权.工科生产实习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3):43-44.

第8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试讲;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34-02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外语教师素质

外语作为国际交流中有效沟通的桥梁,其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外语教师的素质在外语教学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课堂情景创设为主的外语教学中,教师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用目的语交流的主要对象,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尤其是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小学外语应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使其掌握一定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对小学外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认为小学外语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基本语言素质。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口语自然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尤其重要;(二)基本教学能力。基本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设计、实施课堂活动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教学创新和个性化;(四)一定的艺术才能;(五)制作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从上可以看出对小学外语教师的素质要求是立体的、多维度的,维度之间相互渗透、动态互动。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从“试教”到教师还有较长的距离。而毕业生的试讲正是缩短这个距离的较好途径。

二、毕业生试讲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在指导试讲过程中,可以看到较多毕业生在组织教学、英语板书以及教具制作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一)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恰当地把握学生的注意和情感,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因势利导,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法课程教授过程中谈到热身时可以运用歌曲的形式,同时很多示范课或公开课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确实常常使用英语歌曲来进行教学前的热身。这就给较多试讲毕业生造成一个错觉,仿佛只有歌曲才是热身的唯一方法,所以在试讲时较多毕业生使用了歌曲热身,只是歌曲内容与所讲授课文的实际内容关联甚少。实际上导入的技巧形式多样,但很多试讲毕业生没有进行仔细思考而笼统地使用歌曲的导入方法,使课堂没有合理的承前启后,没有达到使用歌曲进行复习或合理导入的目的。导入过程中,其目的性、针对性要强,要有助于学生明确将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导入要有关联性,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教学重点密切相关;再就是导入要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同时试讲毕业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太过紧凑,缺少必要的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内容尽管相对独立,但各个环节之间应该有简单适当的过渡性串词,使整堂课的内容浑然一体,流畅自然。

(二)英语板书

规范、流畅和美观的英文板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书写习惯。有的试讲毕业生在黑板上书写时整体显得杂乱、布局不合理,书写的平直控制不当,或用力不均匀,间距或行距的控制不统一,笔画粗细不一,不流畅,书写速度慢。同时很多试讲毕业生板书时一声不吭,课堂显得沉闷,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还有的板书设计不合理,表现为书写分区不合理,单词句子挤成一堆,或者字体大小掌控不恰当;有的书写字体太小,太轻,让坐在教室中间的人都看不清楚;有的书写字体太大,频繁擦拭黑板,讲授的主要内容没有在课堂时间内停留在黑板上,使整堂课显得教学重点不突出,听课人无法从视觉上感知本节课的关键点,从而无法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

根据DavidCross提出的板书原则:“writeclearly”(写得清晰)、“writestraight”(写得整齐)、“standsideway”(斜着站)、“thetalkandchalkprinciple”(说和写的关系),试讲毕业生板书时应边写边说,与口头语言、教态协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猜测、想象、思考,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学习,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具制作

常规教具是教师生动活泼地组织教学、简单高效地表情达意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制作和使用常规教具的技能是小学英语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对于电教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英语教师的常规教具制作能力尤为重要。试讲过程中,部分毕业生的教具制作不合理。例如:是把单词和图片分开写在两张卡片上恰当,还是把单词写在同一张卡片上图画的下方,或是单词和图片分别放在一张卡片的正反面?很多试讲毕业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恰当地选择适合自己教学课堂的有效形式。这需要试讲毕业生多动脑筋、多从别人那里学到有用的课堂教学形式。

三、试讲对师范生日常教学的启示

针对以上提及的试讲中的主要问题,小学外语教师的培养机构——师范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

(一)毕业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应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并以科学的、充分的思维训练来带动学生其它能力的发展。试讲毕业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倘若自己都不爱思考,不喜欢琢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粗糙,又怎能要求学生喜欢他们的课堂呢?师范生训练过程中,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和指导师范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方法和策略,要能给师范生提出符合实际、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采用综合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

(二)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师范生应加强板书训练,能够清晰、流畅、规范、合理地书写与设计课堂板书。学生可以课后多进行操练,同时学校加强考核。

而且师范生应加强教学课堂用语的操练:一是多种方式练习口语;二是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用语。作为英语师范生,除了课堂上多讲英语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排练英语短剧等形式,自觉创设英语环境,增加说英语的机会;此外,对于特殊的课堂英语,可以向优秀教师学习,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认真积累简洁有效的课堂英语,学以致用。

(三)基于教学反思的教学实践

师范院校应安排学生进行长期大量的实践,并推广和借鉴反思性教学法。师范院校除了让学生观看小学优质课音像资料外,还要加强同小学的联系与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小学教师(直接)定时走进师范院校的课堂进行言传身教,及时介绍小学英语的发展动态,建立“一条龙”的外语教学机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灵活、实用的实践空间。而且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学生要勇于走上讲台,多讲多练。

试讲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具体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互相听课等方式,对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因为没有反思就没有发现,也就没有进步和提高。可以是对个别师范生教学情况的连续追踪,也可以是总结师范生群体面对不同情况、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时怎样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试讲中出现的问题与失误,有个性也有共性。学生之间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下)\[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9).

\[2\]牛玉琴,贾俊民.英语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6).

\[3\]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9篇:影视与文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电影;研究性学习;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大学英语第一课堂的课时紧、教学内容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主角,因此,学生跨文化意识淡漠,对英语的理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层面,而缺乏实际运用能力,更缺乏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拟论述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课文内容,借以课外英文影视赏析的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更多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从而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用英文电影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K,J,Irving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没有了解其文化,就如同光靠学习司机手册练习如何开车,而没去掌握方向盘进行实地驾驶一样(尹丕安,2007)。美国语言学家Sapir(1921)曾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他(1988)认为语言是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因此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 (1993)也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不仅表达文化、体现文化而且语言是文化的象征。总之,语言既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各自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各不相同。英文影视作品能以独特的艺术方式向观众早现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情节。观看英文影视,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纯真的语音语调,学会地道的英文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语言交流中应具备的跨文化意识。

三、利用英文电影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新兴的教育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家Jean Piaget(1981)的认知发展学说是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心理学基础。其核心内容是: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结果。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大学英语是外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更重视学生文化系统的认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Hudson(1980)认为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著名的新型教育和商务培训专家斯托克威尔(stockweH)在《快速学习理论和实践》中指出:“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学模式。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下的学生课余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能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主动探究“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良好习惯,使“看它、听它和感觉它”成为一种可能,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它能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影视作品,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了解社会,习得文化。

四、利用英文电影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多篇课文是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主题的文章。以下是笔者利用英文电影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实践探索。

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2》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时,笔者采用课堂讲授课文(多媒体教室)、课外欣赏电影(利用电脑进行的自主学习)以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观看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并开展影评活动。旨在使学生了解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该单元A课文题目为:“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大意是:美国人认为如果不求进取就会落后。这种态度造就了一个致力于研究、实验、探索、不断进取的民族。美国人把时间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他们珍惜时间,开门见山谈正事。与亚洲国家生意人惯用的商务拜访等礼节往相比,美国人更愿意通过发传真、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交流,尽管电子交流缺乏人情味,但能迅速而成功地解决问题或完成工作,被视为是有水平、有能力的标志。

为了让学生了解美国人这种行为趋向的渊源,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欣赏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该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的是没有任何显赫家庭背景的普通美国人,黑人小人物克里斯・加德纳于上世纪80年代凭借智慧和努力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故事。该片可视为实现美国梦,体现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完美范本。它浓缩了美国人的生活历程和性格特征,折射出美国文化模式中以“行动”为主的行为趋向。

在课前,笔者先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自主学习室借助电脑观看该片,然后根据影片内容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主人公时间观念强表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提示学生从的角度去思考)? 电影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大众文化形式,对于这样的小组课外作业,学生参与完成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与组员沟通、商量观看的时间,协调、分配讨论的任务,通过探索、辩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已经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为了寻 找答案,他们反复观看该片,借助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资料,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将自己的想法主动与同学沟通。或者找老师商榷。

在课堂上,笔者在分析讲解课文前,先进行了文化背景知识导入。采用各小组派代表陈述的形式对两大问题在全班进行进一步讨论。他们认为影片中主人公克里斯时间观念强,精于安排工作、学习、娱乐和社交的时间,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理想的效果。然后他们就用影片中的例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比如:克里斯似乎永远在狂奔之中:奔跑着去幼儿园接儿子,奔跑着赶公交车……再比如:为了从20个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证券公司的股票经纪人,克里斯要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努力地争取时间去联系潜在的客户。他不停地打电话,整天坚持不喝水――这样就可省下上厕所的时间,他拼命地挤出每一分钟去与他人竞争。他利用业余时间为了生计而推销测骨仪,晚上通宵达旦地看书。他忙碌的唯一目标就是圆满完成任务,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学生认为美国人生活节奏快,时间对于美国人来说如同金钱一样可以触摸。

至于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一致认为美国人的行为趋向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因为本片多次提到上帝和杰弗逊的《独立宣言》。片中克里斯5岁的儿子讲落水者祈求上帝拯救的小故事:一艘船过去了,落水者拒绝被救,说:“上帝会来救我的。”第二艘船又过去,他仍然拒绝被救,说: “上帝会来救我的。”后来落水者淹死后来到天堂,问万能的主:“为什么不来救我?”上帝回答道:“我已经派两条船去救你了。”导演巧妙地通过孩子不经意的笑话告诉观众美国人信奉的基督教义: God helps those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片中导演安排的那场教会收容所听牧师布道、听教徒唱圣歌的情节,使学生了解到,在美国人看来,珍惜时间努力工作追求幸福是上帝赋予的“天职”。

在点评学生发言的同时,笔者还介绍了美国的“清教徒”,学生从中了解到,历史上美国的国家建立,跟基督教有着很深的关系,清教徒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上帝是美国人的精神寄托,也是美国立国的精神支柱。学生通过观看、分析、评论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了解了美国人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趋向,因此不仅从语言上,更是以文化的视角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因此,该单元的课内外结合教学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了解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