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第1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论文摘要:贵州具有发展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综合条件。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重点实施农田生态工程、林果生态工程、养殖生态工程、生态能源建设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做好管理、资金、技术、营销、生态治理机制、利益机制等方面的保障。

1基本思路

贵州山地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农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适于发展山区型立体生态农业。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已进行了几年,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整体效益还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等问题。贵州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转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2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2.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2.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加”、“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2.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池。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抓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2.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

3保障措施

3.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详规,办好试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3.2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一是山区农业县应立足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争取专项资金、技术支持及政策保证。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投入合力。三是大力开展非耕地拍卖和招商引资,集中拍卖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营、集资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得贸易知识、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干部职工队伍。超级秘书网

3.4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体系,通过抓营销、造舆论、做广告等方式,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5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其一,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管理森林、湿地、农田和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严格执法,依法治山治林、治水治田,形成有利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成果保护机制。其二,建立制度,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草场、渔业生态,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其三,严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清洁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3.6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建立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的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董岚.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第2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1996年洱海爆发全湖性“蓝藻”污染,水质开始恶化,敲响了洱海水环境保护的警钟,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理州各级政府于1996年底开始实施“双取消”政策,取消洱海湖区所有机动捕鱼船和网箱养鱼[3]。到1997年,取消养鱼网箱11187个、机动船2579艘;1997年11月实施“禁磷”工作,在洱海汇水区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的“三退三还”政策,到2002年实现退耕还林484.97hm2、退塘还湖296.3hm2、退房还湿地41.12hm2。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洱海水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强了人们对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意识。2003年洱海再次爆发全湖性“蓝藻”污染,促成了各级政府对洱海保护和治理的思路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内源污染治理向面源污染治理转变;从单项零星工程向系统的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转变;从部门孤军奋战向条块结合分级负责整体联动转变。开始实施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及环湖截污治理工程、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建设、主要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流域水土保持、洱海流域环境管理工程等六大工程。除已经投入国债资金3.1亿元外,大理州财政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3],用于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建成了第一期洱海湖滨带(西区)10km生态恢复工程、第二期洱海湖滨带(西区)38km生态恢复工程、沙坪湾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西区(48km)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东西区9.7km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4],对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蔬菜生产的高回报率,蔬菜产业已成为洱海流域近半数农业人口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产业之前,各级政府不可能为了环保而限制蔬菜生产。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有效控制洱海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既能确保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又能有效减少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相结合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有效控制洱海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原因有三:一是其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都要参与到下一个生产环节的物质循环中,直接进入环境的农业废弃物很少;二是采用科学配方施肥,且以有机肥为主,不易随水流失进入洱海;三是生态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种、养、加、旅游相结合,设施较完备,氮、磷等元素不易流失。因此,在洱海流域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有效控制洱海流域环境污染,增强洱海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能增加生态系统物质的产出,丰富农产品市场供应。

2.1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

把生态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有机结合,按照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在吸收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调整洱海流域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把奶牛养殖、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大田作物、洱海渔业、农村新能源建设、生物质能开发和有机肥开发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解决好洱海流域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把洱海流域地区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2把发展生态农业与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相结合

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工程前期大量的资金主要投向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对控制水体进一步恶化、维护流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只有彻底解决洱海流域蔬菜生产引起的面源污染,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因此,在完成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治污工程后,应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洱海污染的问题。一要在认真规划、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生态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二要大力研究推广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和有机肥生产技术。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农村生产、生活有机垃圾以及湖滨带生物治污植物的残体减少污染,又可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三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示范村、镇建设的投入,建成一批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低排放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村、镇,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依据;四是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目前尚未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地方,应推广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效减少面源污染物总量;五是探索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洱海流域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初期农民收入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增加生态农业发展的阻力。但是,大理因苍山洱海而成为国家级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洱海保护也是大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建立旅游收入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双赢。

第3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库区的当然选择

*库区重庆段位于长江上游下段,幅员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库区面积的84%,涉及21个区县,1725.74万人,农业人口占库区总人口的74.67%。区内环境压力大,生态脆弱。

1、自然因素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差异明显。*库区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平坝河谷占库区总面积的4.3%,山地、丘陵分别占到了总面积的74%和21.7%;库区属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的稳产增收;库区物种资源丰富,具有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群落、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征。

2、人为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库区森林覆盖由五十年代的30%—50%下降到现在的17%左右,森林群落结构简单、功能失调,难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的作用,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优质草山草坡面积减少,秃山裸岩显著增加,一些地域的生态小气候发生了恶性变化;库区水土流失面积55.95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1.57亿吨,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仅严重威胁着水库的安全运行,而且造成库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库区伏旱频率高达80%-90%,是著名的伏旱区,又是暴雨区,经常遭受洪水、山洪袭击,山地灾害严重,山崩、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

3、受*工程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库区农村坡耕地占80%,人均耕地0.78亩(详查为1.25亩),*工程的兴建,使集中在河谷平坝的良田沃土大多被淹没,剩余土地多匮乏贫瘠,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工程建设,移民后靠安置建房、修路、垦地将加剧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水库蓄水淹没,将使库区局部气候发生变化,冬天极端气温上升,夏天极端气温下降,湿度加大,将导致库区农作物病、虫危害加重。

我国加入WTO,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山地、坡地多,地块小、零乱,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有一定的障碍,决定了只有生态能够构筑*库区农业的比较优势;确保未来*水库的长期安全运行,要求库区农业必须走生态农业的道路。种种因素表明,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是*库区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立足市场,依靠科技,推广应用高效的、绿色的、无污染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大力*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生态产业和产品,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才是*库区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发展*库区高效生态农业要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生态农业体系,把粮食生产和多经生产、发展种植与牧副渔业、发展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最终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以培植生态系统的新增长点为基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多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水、林、土、肥”,因此,应将“兴水、造林、建设‘三高’农田、改土培肥”放在生态农业建设的突出位置上。通过兴修、整补重点水利工程及干支渠配套,在重点河段修建河堤及沉沙坝,形成“防洪、防涝、防旱”工程体系,建立起集中连片的三高农业示范区。在不断完善林区工程的同时,以提高河道绿林、家田林网、庭院经济为主攻目标,加强林木品种结构调整,提高林木覆盖率。尽量多种绿肥,实施秸秆还田,普遍推广配方施肥工程,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2、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利用为中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利用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立足点,库区生态农业应合理组织和调整产业结构,营造以本地资源为主,低能耗、低物耗、*放型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模式,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优势,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适度规模生产基地和布局结构。高山(高地、山顶、山脊)耕地面积比重小、坡陡土薄肥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必须实施保护性*发,以生态林营建或者生态林(草)保护性利用为主,形成林、畜为主的山坡生态工程区,配套*发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生态工程;低山(山腰、山坡)耕地面积大,自然条件好,但大于25度的旱地面积大,应以林果、农林复合为主,体现对山地环境稳定性维持和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形成高效农田生态工程区;山脚堆积扇、平坝、台地稻田及水田面积大,应做好生态保护性耕作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形成以粮食、渔业、特种经济作物为主的综合*发立体生态工程区。

3、以工程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围绕国家实施的“丰收计划”、“沃土计划”、农业综合*发、长江生态林、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等项目,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道路。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启动,农民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全面推进农田生态工程、庭院生态工程、“四沿”生态林建设工程和农用物资农科教一体化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建设一批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生态农业的重点示范工程,把*库区建设成为西部内陆一个生态产业密集带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4、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四化”。一是区域化,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土地、土壤、自然、气候、人才、技术条件,按照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有目标、有步骤地*发区域特色,形成规模、形成基地,迈向产业化。二是规模化,克服小农业和单项经营思想,摆脱短期行为和掠夺式经营,走规模经营、综合协调的新路子,形成一批优质高产、特色显著的农产品基地。三是立体化,利用生物相辅相成的原理,形成多种模式的地面混种、空中混长、水下混养,达到生物间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的生态效果。四是恢复化,主要是*发河堤,形成绿色长廊,退耕还林,退废还林,清淤治污。

三、*库区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分析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有相应的产业支撑,根据*库区生态特点,应大力培植六大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一批商品率、创汇率、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产品,形成高效生态产业链。

1、林果业。以柑桔为主的林果业是*库区的优势产业,长江柑桔带是世界上最适合柑桔生长的地区之一,这里特殊的气候和洁净的环境,为发展柑桔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已有美国的施格兰公司、北京的汇源果汁等名牌企业入驻*库区,发展果汁型的柑桔产业。目前*库区柑桔的亩产量只有1500公斤左右,如果采用好的种苗和技术,亩产量可达到4000公斤,再进行深加工增值后,效益可呈几何级数增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林业。*库区山地资源多,雨量充沛,适合木、竹生长,*库区和重庆在传统上是我国木材的生产区之一,结合退还林还草和长江中上游生态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发展速丰生产林和竹业为主的林产品及加工业,既是保护*生态的要求,又是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3、草食畜牧业。*库区山高坡陡,草场广布,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引导下,将有更多的坡耕地被用来种草种树,这里降雨充沛、气候湿润,多数牧草能四季生长,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条件良好,应积极发展以牛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及奶产品、肉食品加工业,形成草畜生态养殖模式。目前像云阳县引进的四川“南江黄羊”,每年有数十万只远下南粤,创造的效益达几百万元;奉节县引进的波尔山羊皮材肉质两佳,产品供不应求,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

4、药业。*库区广阔的山场资源和特殊的自然条件,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适宜黄山药、盾叶薯蓣、黄连、党参、羊霍、独活、白术、半夏等药材,香桂、香樟、直杆蓝桉、互叶白千层等香料及各种菌类的种植和生长,有利于发展以优质中药材为主的药材、香料、菌类种植业及加工业。

5、生态观光旅游业。*库区谷幽峡深、风光旖旎,自然景观甲于天下,文化积淀名闻四海,是我国潜力巨大的旅游富矿,以长江*为主线串起的鄂西神龙架、湘西张家界,将形成十字形的大*旅游圈。*水库蓄水后,高峡出平湖,处处见岛屿,将呈现出一幅全新的峡江风光,未来的*旅游将是库区农村移民致富的新产业。

6、渔业。*水库蓄水后,将形成162万亩的河道型湖面,扣除江河航道、城镇周围和其它不宜利用的水域,还有60万亩水面可发展为水产养殖场所。蓄水后江水流速减缓,发展水产养殖的条件十分优越。*水库蓄水后,渔业可安置2.36万个劳动力,约合4.5万个移民,是*库区移民致富的可靠途径之一。

四、*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

高效生态农业是*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切实有效推进*库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着重实施六大战略。

1、科教兴农战略。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实验性、先进性和示范性,需要科技进步来引导。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密切联系,注重引进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科技转化率和贡献率。要注意人口质量与劳动者生产、生活技能的提高,建立一定的培训基地和特种种植业、养殖业的专业技术协会,吸收、运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技术运用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形成*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科技支撑。

2、结构调整战略。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传统粮猪型结构向农林牧渔复合型结构的转变,建立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新型结构。总体思路是规模调大、档次调高、市场调外、区域调专、品种调优、产业调新、机制调活、效益调好。粮油结构调整应“稳水稻玉米,减小麦薯类,增油料杂粮,重品质效益”。畜牧业结构调整应大力发展草食性、节粮型畜禽业,主要是大力发展肉用牛羊、积极发展肉用禽兔,提高畜产品品质(无规定疫病、达到国家和出口卫生检疫检验标准)。多经结构调整应大力发展特色产品、绿色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柑桔、甜柿、龙眼、桂花、辛夷、黄柏、橄榄、杜仲、佛手、木姜子、香椿、厚朴、油桐、楠竹、水竹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均高的物种,是库区的特产,同时也是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相结合的项目,值得发展。马铃薯、红苕、玉米不利于生态建设、生产价值低,应减少种植。

3、农业产业化战略。发展“公司制”和“合作制”,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走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向导,大搞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注重生物间、生态与环境间,产业链间、区域间、农场与市场间的组合效应,利用库区同样的生态环境和大致相同的生物链,建立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调整解决温饱为主的粮猪型农业结构成为为人类提供营养、保健、美化食品、天然医药品和日化品的林草结合、农林结合、林畜结合、混交林、混播牧草的生物多样化生态型农业,减少单一模式,形成协调的生物链和更良好的生态系统。

4、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库区必须尽快制定出台加快城镇化的政策措施,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推动农村人口、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减少农民来来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态环境压力;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4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99-02

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制定规划方案时,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但在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往往存在大量无法用定量表示的定性因子,给规划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1]。编制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是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首要任务,确定相关的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的方向和重点则是水源地保护的重中之重。然而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因素很多,涉及面广。为此,该文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清晰的结构模型。

1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大连市三面环海,地形狭窄,是一个水资源极为紧缺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40 m3,仅为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6,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 700 m3)的1/4。2009年城镇总用水量7.23亿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3.51亿m3,占总量的48.5%。随着大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饮水安全状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大连市城市及县级政府所在地共有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地26处,其中仅碧流河水库和英那河水库年供水量就占大连市市内四区用水量的90%左右。根据水源地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水源地流域内人口约35万人(2007年),没有污染型企业,对水质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以居民生活垃圾、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为主。目前的水质状况较好,年均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要求,部分水期的COD、总氮、石油类一次值超标。

2 初步拟定的规划方案

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顺利的开展,首先应将饮用水水源地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对其污染物排放情况与水质变化进行动态分析,而后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方向和重点。笔者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大连市饮用水源地污染物排放与水质响应系统模型,通过动态模拟结果,结合大连市实际管理工作现状及不足,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规划措施。

2.1 改革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机构

目前,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方式是多头领导,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存在权力分散、责任不清的弊端,而且不利于实现水源地的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和科学管理[2]。为此,从适应饮用水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建立饮用水源地管理机构,打破各行政部门和区域的界限,综合协调环保、水利、农业、林业、土地等部门,齐抓共管。

2.2 加强环境综合管理

一是强化流域内污染源监管。围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对不同级别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对各级保护区内现有的污染型工业企业提出清拆、整治和容量总量控制要求。二是加快城乡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加快大连城区和各区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设小型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减少降雨冲刷造成污染物的流失[3]。

2.3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和综合防治,禁止盲目使用农药、化肥,严格控制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搞好农业综合防治,合理、科学地处理人畜粪便,积极推广平衡配方施肥,不断提高土壤自身保肥、保水、净污能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有效转变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全面推行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安全利用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对保护区内水质的影响;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长效机制,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能力。

2.4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一是水库清淤疏浚措施。通过水库清淤,可以恢复至少2.5%以上的水库库容,提高调蓄能力,清除各种重金属、氮磷营养盐和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内在条件,恢复水体正常的净化水质功能。二是周边河岸生态防护措施。通过营造绿色隔离带,维护河流良性生态系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同时兼顾沿岸景观的美化[4]。三是上游生态恢复措施。围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逐步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及化肥,为库区营造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2.5 强化环境应急能力

坚持体现以人为本,重在预防,充分考虑潜在突发性事故风险,并且充分考虑应急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制定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一旦水源地发生水污染事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监控和救援,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尽力把水污染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工作重点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5],是分析复杂问题的一种简便方法,可以把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加以量化。它通过把所有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或采用的方法,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根据对客观现实的分析,对每一层次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述,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明确问题,建立归递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各层判断矩阵,计算单一准则下同层个元素单权重;计算各层元素的总权重(即组合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般将层次分为3种:①目标层用于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②中间层包括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也称为准则层。③最低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一般称为方案层。

3.2 建立大连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模型

从图1可知,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的方向和重点的确定,作为层次分析的第1层(A层);在确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的方向和重点时,考虑从污染防治工程、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5个方面工程进行,作为第2层次(B层);而对这5个方面工程具体又分为18个子工程,作为第3层次(C层)。在充分考虑18个子工程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近、中、远期效果的情况下,于2010年重点开展点源及面源污染控制工程,主要是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违章建筑整治、生态移民、农田径流控制工程、农村生态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农村垃圾处理工程等项目,作为第4层次(D层)。

该文根据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主要思路,建立判断矩阵,请10位具有高工以上职称的相关专业专家对判断矩阵内各元素之间的权重进行评分,取平均值后计算,并进行一致性验证。在此主要介绍总权重排序的计算结果(表1)。由此可以认定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确定

根据多层次权重分析,污染防治工程和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是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的重点,其中点源污染防治工程和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是污染防治的重点,周边生态恢复是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的重点。

点源污染防治工程以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场为重点,能够有效的削减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在短时间内缓解各水源地的水质问题。

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围绕总量控制,以输移路径控制和末端控制为主,及时减少面源污染负荷,主要工程包括农村污水分散处理,畜禽养殖沼气化工程等。远期深入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施肥等措施。

周边生态恢复工程以强调水土保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覆盖率。森林具有涵养水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源水质、水量等功能,是库区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5 参考文献

[1] 李如忠,张元禧.河流水污染控制系统区域最优化规划方案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3):376-379,384.

[2] 高英利.关于大同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地综合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山西水利科技,2011(1):68-69.

[3] 张建永,朱党生,曾肇京,等.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J].水资源保护,2011,27(1):1-5.

第5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论文摘要 强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针对枣庄市农业环境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能为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枣庄市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探索了一些经验,具备了逐步推广的条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解决农业发展难题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1 利用现代工程技术,解决农业污染难题

农业污染,主要是指化肥、农药以及养殖场排出的粪便所形成的面源污染,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秸秆废弃物对水体以及焚烧后对大气的污染等。中国农科院土肥所调查显示,全国已有17个省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kg/hm2。目前,我市化肥使用强度超过600kg/hm2,在施用的化肥中,只有1/3被农作物吸收,1/3进入大气,1/3沉留在土壤中,残留化肥已成为巨大的污染暗流。

化肥污染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入大气后,增加了温室气体,导致温度升高;二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被暴雨冲刷后汇入水体,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三是一旦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过多,还会造成土壤对其他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从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平衡。

化肥污染源于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首先危害的也是农业。过量施用化肥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品质,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甚至出现“城里人吃啥都不放心,农民种啥都不赚钱”的状况。因此,建议我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一是着力建设农业治理面源污染示范工程。通过配方施肥,科学施肥,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通过综合防治,推广利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力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农用地膜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有效控制农业残留物的污染。二是在畜禽粪便的无公害化处理上重点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我市山亭区的藤花峪村和薛城区的店子村,通过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基本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应引以为示范。由于农村自来水普及的有限性,户用沼气的发展对改善全市农家自备水井的水质,保障全市农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应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建设1个沼气池,配套改善猪圈、厕所、厨房)和“一池五改”(一池三改再加上改水、改路)项目,结合我市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形成种植—沼气—养殖为主体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食物结构的改善,养殖场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沼气工程更是当务之急。三是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秸秆的综合利用仍有局限性,用作饲料、燃料仍是农业的首选,要彻底地变废为宝,还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装备的进一步发展。省柴灶、小型秸秆气炉、种蘑菇、青贮(氨化)等设备和技术的推广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大门。

2 建设技术体系,解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难题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表现为食品有害物质超标。为此,要充分利用全市特有的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一是建立以生态农业环境建设为基础的绿色食品物质、技术支撑体系。把消除面源污染、培肥地力、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和农产品质量监测等,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去抓,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规范的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平原地区可依据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发展蔬菜、瓜果、畜禽产品以及专用优质小麦、玉米、大豆等;沿湖沿运河地区(如台儿庄区、薛城区),可依据水资源优势,重点培育优质水稻、藕和淡水鱼等水产品;丘陵山区(如山亭区)可立足山区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培育优质苹果、大枣、石榴、葡萄、梨等水果,以及花椒、花生、药材等名贵特稀优质土特产品;市、区近郊,可发挥城市近郊资金、技术、交通、信息优势,重点培育种植基地、规模化养殖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花卉基地等。二是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原则,加快全市生态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全国农作物测报网枣庄监测站为依托,建立市级生态农业环境监测中心;以区农业局农产品质量监测站为依托,建立区级生态农业环境监测站。加强土壤、大气、水质等生产环境要素,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饲料及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药肥残留量及最终产品质量等监测,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纳入监测的范围,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3 拉长农业产业链,解决效益增缓难题

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兴农,农民的出路在于大规模的从种植业转移出来。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多年来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牧、渔、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规模小,且分布不均衡。农业产业链的拉长应以种植业为基点,实行农牧结合,向精深加工延伸,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生态体系的物质和能量平衡。要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以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农民,以加快市场建设服务农民,挖掘农业资源潜力,提高农业和农民收入。山亭区洪门村的兔(羊)—沼—葡萄立体种养庭院经济使全村人均增长1 000元左右;台儿庄区泥沟镇的农作物秸秆—食用菌—有机肥模式使秸秆变废为宝;峄城区做大石榴产业,开发出石榴汁、石榴茶,以石榴皮萃药品,以石榴籽榨取石榴油,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增收潜力;鲁南牧工商联合公司通过龙阳镇养鸡协会,带动全镇饲养合同鸡,依靠企业联协会、协会带农户的机制,形成物质生态循环利用的产业链,致富一方农民。

4 遵循生物多样性规律,解决抗风险能力差难题

物种越单一,农业生态系统就不稳固。我市现有农作物32种,但主要栽培的只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几种;瓜果蔬菜有150余种,但大面积种植的却不足20种;林木果树共有100余种,但大面积栽培利用的只有10余种,特别是用材木、行道树,成了“杨树天下”。我市农业利用的动植物资源,不仅种类单一,而且品种单一,像肉鸭基本上是“樱桃谷”品种;黄瓜基本上是“新泰密刺”系列。种类和品种的单一,不仅在自然灾害面前容易造成全面减产甚至绝产,更重要的是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脆弱,容易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我市“生态农业”建设要在生态理论指导下,遵循生物多样性规律,加强对种养生产上的计划和指导。具体做法:一是明晰产权,奖补结合,在绿化上变追求经济利益为追求生态效益;二是保护、开发野生物种资源,开发农家品种资源,丰富生产作物(畜禽)的种类和品种;三是积极引进优良物种或品种,但要先试验后推广,避免造成生态灾难;四是要加强外来物种入境检疫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防止生物入侵。要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生产能力持续、高效,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和谐的农业生态体系。

第6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关键词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策;福建尤溪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52-02

循环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尤溪县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探索出了一批可行的模式和典型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尤溪县启动了生态县建设工程。为引导和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积极扶持以安全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推广清洁生产和节水农业,大力倡导农村能源多样化利用,将生物质能、太阳能、水电作为推广重点,有效减少薪柴、秸秆、煤等传统能源的用量[1]。现阶段已逐步形成6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1 生态能源型

近年来,尤溪县积极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工程,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等三位一体种养结合模式,可促进生物质能的良性循环,永续利用,变废为宝,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三大效益,是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模式。如八字桥乡后曲村牛坑山金柑果园,采用“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300 m2生猪养殖场、60 m3沼气工程、40 m3储液池和400 m3蓄水池,日处理猪粪尿1.8 t,年减少排污650 t;同时年产沼气5 475 m3,可供全场职工生活燃料之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沼液,通过铺设管道进行浇灌,将沼液作为4.5 hm2金柑果园的优质有机肥,实现“猪—沼—果”生态小循环。又如西城镇解建村,发展“猪—沼—菜”模式,该村发展户用沼气33户,每户沼气池8 m3,日处理人畜粪便2 t,年减排污水700 t,年产沼气19 800 m3,可供建沼气户139人的常年生活用能,同时产生700 t沼液、沼渣作为15 hm2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通过沼气工程建设,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供了生活能源,实现了农民减支增收。

1.2 生态环保型

按照低能耗、高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取生态处理办法,使再生产各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保持合理转换,有效回收各类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削减污染,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消费过程中污染的产生与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和污染最小化[2]。如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洋中镇洋边村建设沼气工程1 800 m3,采用干清粪方式、固液分离、厌氧发酵以及后处理工艺系统,多层次进行物质转化,实施“猪—沼—林”生态循环模式消纳部分沼液,促进养种结合向深层次发展,养殖污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县农业局为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推广“稻—菇—肥”循环模式,2010年在西滨镇华兰村种植再生稻40 hm2,利用稻草地栽蘑菇4 hm2、菇土肥田12 hm2,实现稻草种蘑菇、肥田又增收的效果,有效地减轻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其中,稻田种植蘑菇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而且通过蘑菇残渣肥田又增加了有机肥料,增强土壤肥力,有效改善土壤土质,水旱轮作也保持了土壤的结构良好,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水稻增产增收具有明显的成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1.3 生态庭园型

以庭园资源为基础,利用生态学和统筹学原理,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个性化”的原则,建立“六个一”的生态庭园模式,即一个综合经济园、一口沼气池、一个卫生池(或自来水源)、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条入户路、一套生态农居。如西城填团结村英边洋小区,建有一排三层小洋房,每户房前建有一个小花园,地下建沼气池,屋顶安装太阳能,结合改院、改水、改禽舍畜圈及厕所,周边空闲地种一片经济作物园,进出住户通道建一条水泥路,有一口卫生池,沼气池采用人畜粪便、秸秆、菜叶作为发酵原料,所产沼气用于做饭烧水,沼液沼渣作为门前生产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3]。通过生态庭园建设,实现家庭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目前,此模式已陆续在许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推广应用,成为农村生态庭院建设的新亮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模式。

1.4 立体农业型

采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如中仙乡稻鱼共生技术,结合“猪—沼—鱼”模式,可产鱼750~900 kg/hm2,同时可减少稻飞虱13.6%、螟虫枯心率13%、纹枯病发病率91.4%,可提高粮食产量5%~7%,达到了稻、鱼、生态“三赢”效应。又如城关镇后山果场实施果树套种西瓜和花生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在幼林果树中套种西瓜和花生,用沼液浇灌,一方面可以使裸地重新构建生物循环系统,恢复绿色、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通过种养空间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产出率,实现技术、劳力、物质、资金等方面的综合效益[4]。

1.5 循环产业型

近年来,尤溪县以农业区域发展为前提,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积极发展“种—养—加”一体化物质循环模式,提高绿色、无公害的安全、营养、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如尤溪县西滨镇龙华综合农场,采取“公司+农户+基地”产业化模式,发动农户种植黄豆,企业收购农户黄豆加工成腐竹产品,下脚料豆腐渣全部用于农场养猪,经干湿分离的干猪粪用于种植黄豆作基肥,固液分离后的污水经1 200 m3沼气工程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企业职工的生活燃料和沼气发电,沼液、沼渣用于周边的果园、蔬菜作追肥,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农业环境,实现了种养加物质循环利用,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企业发展。

1.6 休闲农业型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实现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业互促互补发展的一种高效农业模式。其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融为一体,在生产农艺上,注重现代高科技和传统的精耕细作相结合,并按绿色标准规范生产过程,在模式上注重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形成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环境优美的休闲观光农业体系。如尤溪县莲花山休闲农业观光园,依山盘水,“山顶披绿装,山腰果品香,水边任鱼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2011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又如枕头山休闲农业观光园,园内设有园林区、垂钩区、餐饮服务区、水产养殖区、水果采摘区、蔬菜种植区,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垂钓、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2011年被授予首批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该示范点2011年接待游客4.6万人次,年产值逾520万元。

2 进一步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一方面,要树立和强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针对目前许多农民对循环农业概念不太了解,对发展循环农业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的状况,加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网络,分层次、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试点经验和实际效果,组织开展典型经验交流和表彰先进活动。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良好氛围,倡导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让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发展循环经济活动,逐步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2.2 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健全市场推进机制

一是在政策措施上实行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把发展循环农业列入各级政府的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确定循环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分段实施重点建设项目与任务。二是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指数)体系,将农业环境成本和农业环境效益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5]。三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机制,以政策性投资项目为引导,积极吸引社会、企业和农民投资农业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政策补偿机制,保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3 选择有效载体,加大循环农业培植力度

一是搞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基础平台,通过实施政策支持和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培育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到加工园区,形成若干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的集中产区,逐步构筑循环农业的主导产业集群,形成绿色企业群,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闭路循环。二是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组织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农业,将农业园区的自然生态、人工生态联结成一个互动、互优的联动整体,实现土地、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三是加快规模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养殖模式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

2.4 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循环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营造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通过积极协调,对进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工商企业,在信贷、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更为优惠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和农民投资发展循环农业项目。二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组织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6]。三是通过适当的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种植业的保险制度,降低经营风险,逐步提高循环农业的比较效益,提升投资主体对循环农业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2.5 强化科技服务,提供循环农业技术支撑

一是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结构,充分优化整合信息平台、师资力量,实现县乡联动、密切配合,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依靠集约性、综合性、多样性的相关配套生态技术支持,有效推广符合循环农业发展的主体生产技术,注重研究体现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新形势下的循环农业模式,加强对企业、农民主体的技术培训,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 参考文献

[1] 朝克图,关勇,王崴,等.兴安盟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110-111.

[2] 刘敏,陈卫彬.利用标准化加快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J].质量与标准化,2011(2):32-35.

[3] 李风琦,曹建华,朱再昱,等.江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27-130.

[4] 郑水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J].浙江现代农业,2010(5):24-25.

第7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生态农业旅游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注重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和民俗文化、获取生态知识与农业知识[5]。生态农业旅游规划是依据生态经济学、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和生态旅游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3S”技术、系统仿真、建模分析等技术,对目标区域在景观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和群落以下层次进行规划与设计[3]。生态农业旅游以景观格局的水平优化、景观单元的垂直优化为基本方式[6-7],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充分提高能量与物质投入的效率,提高总体生产力(如土地水体生产潜力)和稳定性;优化和美化景观,发挥景观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综合价值(经济、生态与美学价值),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国内外的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价值、发展方式、规划方法与技术,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以及害虫灾变机理等[8],都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建设实践中还存在相互抄袭、特色不明、辐射能力弱,甚至人工干预过度、不符合城乡地域特征、不可持续等问题[2]。

理论研究依然是以个案和表象分析为主,存在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强,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等问题[9],并且对近郊与远郊的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差异探讨更是少有报道。所以,笔者以分析近郊和远郊在基础要素、景观与生态系统结构的差异为基础,探讨了近郊和远郊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整体发展思路、优先发展模式、配套建设、景观优化内容与方法的区别,以期为广大学者深入研究两者的差异,更加科学规划生态农业旅游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根据王茂军、曹广忠等人对中国城市体系的规模与距离的研究[10],以及《中国统计年鉴》[11]和城市地理学[12]的相关内容,该研究对近郊和远郊界定如下。近郊是离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30km以内,或者离常住人口30万左右城市10km以内的区域,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城乡结合部的特征,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纳入市政建设规划,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区域尺度在10km2左右,行政区划一般属于地级市的市辖区或者县城的周边乡镇。远郊则是距离城市30km以外,具有浓厚的乡村气息,山水相融、野趣横生,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区域尺度在20km2以上。

1近郊和远郊生态农业旅游规划差异产生的原因

1.1社会与经济基础差异中国大部分地区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加之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条件,导致了近郊和远郊的许多要素产生了差异,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差异有以下4个。

1.1.1交通条件。近郊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发达,十分方便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也便于鲜活农产品的输出,远郊则反之。

1.1.2客源特征。近郊型的旅游者通常都是散客和短时游,客源呈现总量大而批量小、节假日多而工作日少、一日游多而多日游少、季节差异不明显的特点。远郊型的客源呈现总量小而批量大、多日游多而一日游少、季节差异明显和长假期间集中等特点。

1.1.3土地特征。城市主要建立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城市建设则占用了大量土地,因此近郊一般地势平坦且土地资源稀缺;远郊则地形地貌多样,土地资源丰富,景观丰富,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1.1.4文化特征。近郊受城市影响大,开发力度强,“都市化”特征明显,“现代化”气息浓厚。远郊则能较好地保留传统农耕文化、完整的农业生产工序,具有明显有别于都市的农家风貌和地方民俗风情。

1.2景观与生态系统结构差异近郊型生态旅游区时空尺度小、景观异质性高,是“人工-半自然”景观。景观基底是高度人工化的农田景观,破碎程度高、优势度低。景观斑块主要是居民点、池塘和小山丘,种类多、数量多、平均面积小,斑块多被道路分割成规则的多边形。景观廊道主要是错综复杂的交通道路、灌溉水渠和小河道,廊道的总体网络连通性高,但是自然廊道较窄、连通性差[7]。同一个城市郊区的各个地方的景观格局多相似程度高,景观动态主要由人为控制。近郊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和稳定性差,独立程度低,并且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强烈地影响着近郊,因此需要从系统外输入大量的物质和人工辅助能,信息流和生物流几乎完全由人类控制,脱离人类控制之后,系统会迅速退化[3,8]。远郊型则相反,是“自然-半自然”景观。基底是山水相融的农田,斑块主要为湖泊、森林和村落,斑块平均面积大、边缘触须多,廊道主要是河流和防护林带。不同地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明显、特色突出,景观动态主要受自然调控。远郊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比较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强,系统能自行完成信息反馈控制生物流,脱离人类控制后系统不会迅速退化[3,8]。

2近郊型和远郊型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差异近郊和远郊的生态要素差异决定了两者的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在整体思路、优先模式、景观优化和配套建设方面要有所区别,才能更科学有效地进行建设。

2.1整体发展思路的差异近郊型的整体思路为以城市发展格局为主导因子,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以旅游引导生产,加强人工对自然的修饰,以集成创造特色,以精美别致的小景、娱乐休闲和农业科普知识为主要吸引力,以建立游客圈子和树立良好口碑为主要推介方式,以家庭团队为主要服务对象。远郊型的整体思路为以乡村特色为主导因子,注重组团发展、旅游圈组合布局。旅游以生产为本,尽量保持自然美感,营造地域特色,以辽阔气魄的大景、养生休闲、民俗文化和大型主题旅游活动为主要吸引力,以现代传媒宣传和旅行社带团为主要推介方式,以大型旅游团队为主要服务对象。

2.2优先发展模式的差异理论上凡是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都可以采用合适的发展模式,但是基于不同的优势条件,不同的优先发展模式在近郊和远郊的适宜度不同[13-17]。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灵活多样,常见的有以下4种。

2.2.1特色产业带动模式。农业资源占优势,拥有特色农产品,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应的产业集群的区域,可以围绕某种或几种特色优势生态农产品和产业链,实行“一村一品”专业化生产经营,走主题辐射式发展道路。如水果采摘园,以优质特色水果为核心,将自然风光和果园赏花品果、DIY果汁(果脯)加工体验结合起来,丰富景观内涵;将“猪-沼-果-菇”立体农业和餐饮住宿结合起来,完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将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结合起来,延长和复合产业链。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区域一般在远郊。

2.2.2民俗风情带动模式。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都不占优势,但是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民居建筑、历史记忆,尤其是在吃、娱、购3个方面有明显特色的区域,可以通过开展民俗歌舞表演、生活习俗体验、民俗文化展览、手工艺品制作等方式,走以学习民俗文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典型范例遍布湘西、桂北、滇西、汉中、关中、鲁中等地区。

2.2.3自然风光带动模式。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但却不具备明显特色,没有形成较大规模,同时还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山清水秀、风景绮丽、田园整洁、民居独特的区域,可以通过对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进行精心包装,走以领略自然风光为主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最适合旅游城市的近郊,或者作为自然风景区的二线旅游产品。

2.2.4科技娱乐带动模式。那些各方面都没有显著特色,但是风景较好,有一定的农业基础且交通便捷,高档鲜活农产品和休闲娱乐需求都旺盛的区域,可以将“农家乐”与“农业高科技园”结合起来发展。通过开展垂钓、采摘、小型租种、户外运动、野餐DIY等活动,建设休闲山庄、农业奇观园、农耕科普文化园,走休闲娱乐为主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最适合大中城市近郊。

2.3配套建设规划的差异近郊的配套建设要适应城乡结合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农林景观要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补充[18]。居民点要尽量逐步集中建设,集约用地。远郊的配套建设要注重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以及生态乡镇(村)的建设。景观改造要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功能、环境净化功能、产品提供功能[8]。居民点一般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不建议按小区式集中居住,依山傍水分散居住更有利于营造风格各异的优美庭院景观,也更有利于将优质土地资源集中用于生产。

2.4景观优化的差异景观优化主要包括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的优化,即整体的景观格局优化和景观单元的土地利用方式优化。

2.4.1选址与景观识别。近郊型的选址主要考虑目标地点的人为因素,城市发展水平和交通便利度、居民积极性、农田系统完整度、土地资源可开发度。景观识别一般采用实地踏勘为主,以近年来基本的社会发展信息查阅和地图信息识别为辅,对“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专业分析要求低。远郊型的选址主要考虑目标地点的历史人文特色、自然景观特色、生态系统完善度、农业产业规模、居民积极性和投资意愿。景观识别要采用实地踏勘、历史资料调研、“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专业分析并重的方法,进行较完整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辨识。

2.4.2景观与生态系统优化。与农业景观密切相关的参数主要是斑块大小、斑块形状、斑块密度和廊道的连通性。景观格局的优化包括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和引进新的景观组分(如生态缓冲区)等,加强景观单元之间或农业生态系统之间在功能和景观动态上的有机联系,疏通物质与能量循环的渠道,建立可持续的农业景观生态格局[2,5,6,19]。

首先是对原有斑块格局进行优化组合,根据生态一致性进行空间单元合并整理,各类斑块大集中、小分散,达到适度农业规模。

其次,引进生态缓冲区,特别是增加林地、防护林网、水渠网以及农田边缘面积,以提高食虫鸟类等有益动物的生境面积,减缓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传播速度[7,20]。

再次,加强自然态的河流、防护林、树篱等廊道的长度和宽度。廊道改造要遵循景观和生态系统的需要,符合景观序列的要求,人工廊道要与旅游路线相结合,最好形成环路,有明确的引导性,尽量避免尽端路的产生[21-22]。一般认为,斑块平均面积达到2.4hm2、廊道密度8.90km/km2、生物多样性指数2.10、最大多样性指数2.60、优势度0.49的综合效益比较好[3,7-8,18-19]。

近郊的整体布局要注重生产性(农田、鱼塘、果菜园等)和非生产性(道路、河流、防护林等)景观功能区的划分,以利于斑块“大集中”,实现造景的规模化与丰富性的平衡。在旅游区边缘、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区域之间,加大生态缓冲带的建设,利用庭院空地、园地和田埂绿化增加绿地面积[3,7,19]。

道路系统规划要适当“取弯避直”,以利于斑块边缘多元化,加速景观流。加强道路绿化、防护林带和水渠水景建设,营造生态廊道,使得以道路为主的廊道网络能适宜生物流动。主题公园、休闲广场的布局要切合节点的需要,造景要强化绿化和亲水性[22]。

近郊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生物量少,缓冲能力和抵抗力稳定性差;地域狭窄,人口密度大,物种间距离小,因此在配置物种时,要更加注重生物他感作用的影响,即加强相生性,避免相克性,特别要注意物种对人体的影响,严格监控引进的外来种[3,8]。受地形地貌和土地总面积的限制,近郊的景观立体化主要体现在庭院景观设计和农业景观单元设计上,农业景观通常局限于作物的套种轮作和循环农业模式。远郊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村庄和农田分别集中,因此整体布局要注重依山就势进行景观分区,实现斑块集中,要充分利用山水景观实现丰富多彩。生态缓冲带的建设主要是保护好现有的山林、草地、水域。通过河流、水渠、防护林、道路对斑块进行分割构造边缘多元化,通过在相邻区域内种植不同种类作物对斑块进行间隔[3,7,19]。景观节点选址要以自然廊道节点为主,设计要充分利用山水特色、民俗风情特色[22]。

远郊要发挥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的优势,依托大的山体、水域划定种群源保护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林病虫害的生态防治能力、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远郊野外不易受人工控制,因此为了保护本地种的安全,要最大限度避免人工引进外来种[3,8]。

远郊的景观立体化,有条件在景观格局层面上利用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例如,按坡度和等高线设计垂直生态景观模式,依次为:山顶水土保持林带,稀树、中灌、密草结构;山腰果树复合带,构造“果-菇”、“果-牧-鸡”等立体模式;山底特色水域带,形成“稻-鸭-鱼”和“藕-鱼”等格局,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7];居民住户建设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庭院小景,建设通透性围墙。

第8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2013年,镇赉县将继续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以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核心目标,着力实施强农富民“十大工程”,即粮食增产工程、土地整理工程、产业化提升工程、造林绿化工程、精品牧业工程、水利建设工程、科技兴农工程、农民增收工程、新农村建设“三项工程”和民生保障工程。为加快推进农业大县、农业强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粮食增产工程”将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规模设施农业。力争今年内完成膜下滴灌17.5万亩,新打抗旱水源井1400眼。全县种植面积达到31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面积达到120万亩,农作物单产力争提高10%。

抓住农产品需求旺盛和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充分发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标准化稻田景观,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打造增收新亮点。

提升农机化水平,助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扶持飞鹤、雨润、益健、英联、银诺克等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及规模化深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推进合作社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全封闭。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发展到882个,带动农户3万户。

深入开展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活动,本着“三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奥体公园绿化工程、县城西出口绿化景观带二期工程、城市二环路绿化工程,多造精品林、风景林,提高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围绕新农村建设“三项工程”,重点抓好国省干道两侧村屯的绿化美化,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乡村;重点组织实施好投资3.6亿元的泡塘连通工程,做好城市生态补水、稻田尾水处理、泡塘引蓄水项目建设,恢复境内湖泊泡沼,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扎实推进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建设,搞好产业发展规划,突出烤烟、蔬菜、花生、杂粮杂豆和肉蛋奶以及棚膜经济,带动农民加快增收致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改造泥草房,真正实现新房、新屯、新气象。

道路建设要在村村通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向村内主要街道建设延伸,确保村民出行方便。要加快围墙、绿化、排水设施、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作,搞好环境卫生整治,最大限度地改善村屯面貌。

第9篇: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范文

关键词:永吉县;农业;生态环境规划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3-1

1 指导思想

本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从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绿色产业化基地建设、绿色家园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地力培肥等方面讲解了未来5年永吉县农业生态环境规划治理做法与目标,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今后一段时期,永吉县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大力抓好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绿色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2 奋斗目标

永吉县生态农业建设总的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档次,深加工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3 采取措施

3.1 生态绿色家园建设工程

计划2011年-2013年,在口前镇建设生态农场绿色家园一处,主要内容是:建设太阳能采暖房300栋;太阳能畜禽舍800m2,太阳能淋浴室100m2;标准“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0栋;养殖畜、禽、鱼,种植经济林、绿色蔬菜等。年可出栏肉牛50头、猪300头、鱼20t、无公害绿色蔬菜45吨,节约优质煤150。总收入50万元。

3.2 星星哨水库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对星星哨水库灌区进行渠道护砌、整修和示范区建设,2011年-2014年完成。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水250万立方米,多灌田500多公顷,直接经济效益416万元。

3.3 地力培肥工程

计划 2011年-2015年,在全县实施地力培肥工程。通过秸秆直接还田和饲料过腹还田、过池还田,广积有机肥,五年培肥3万公顷农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3.4 永吉县“沼气工程”项目

计划于2011年-2015年每年建设农村沼气池1000个,县级沼气服务网点1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6个,加强沼气建设后续管理工作,保障农村沼气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5 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计划于2010-2011年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建设一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仪器88台(套)。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各种污水540万立方米,处理生活垃圾7万吨,生产有机复合肥3万吨。

3.6 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

2011年投入300万元,完成建设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对全县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进行监测。

3.7 大力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主的现代农业

按照“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引导农民积极、有序的发展“三品”产业。使粮食生产持续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遵循“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方针,认真抓好“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

3.8 搞好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狼头屯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2010年-2011年,把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狼头屯建成农村清洁村,建设内容包括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和村公共清洁设施三个方面。建设目标为把“三废”变“三料”形成“三益”,以“三节”促“三净”实现“三生”目标。即:以村为单位,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废)向肥料、燃料、饲料(三料)的资源转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三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