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哲学思维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51年就提出了儿童有哲学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孩子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中,意外地发现人类在哲学方面所具有的内在察赋……”[1]但是儿童哲学作为概念是由美国哲学家李普曼在其1969年的著作《HarryStottlemeire’sDiscovery》中首次提出的。随后,美国哲学家马修斯把这个领域系统化,使之成为与科学哲学、艺术哲学等相并列的学科。由于两位先驱对儿童哲学研究的志趣不同,“儿童哲学”这一概念也有着两种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马修斯所主张的“儿童的哲学”(philosophyofchildren),他认为“运用哲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2],儿童的思考“有许多几乎是天真而又素朴的,也可能是最有哲理性的问题。”[2]因此,“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即常说的宇宙人生)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3];第二种是李普曼所主张的“给儿童的哲学”(philosophyforchildren),他认为“由于哲学最素朴的特质并非专有名词或术语,而是向生活不断地发问,因此哲学所要求的探究精神对于仅有极为有限的生活经验、对许多事物都感到新奇和困惑且不停地追问‘为什么’的儿童来说,恰恰是颇为适合的。”[4]“给儿童的哲学”又被称为“儿童哲学计划”,它通过引导儿童讨论哲学问题来提高其思维水准与推理能力。二者定义的区别在于,前者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儿童哲学的存在与意义,并使这一概念系统化、学科化;后者从实践的角度阐述如何开展儿童哲学的教育,教育儿童哲学地思考。
二、儿童哲学的产生及特点
(一)儿童哲学的产生
学者们普遍认为,儿童产生“自我”意识之时就有了哲学性的思考。雅斯贝尔斯认为:“儿童关注‘自我’而意识到‘存在’。他被他自己的那个‘我’所具有的神秘性弄迷糊了,而这种神秘性唯有通过‘自我’才能被领悟,于是,他面对这个‘终极实在’而茫然不知所措。”[5]在这样矛盾的状态中,儿童不断反思自身的存在与生活,从而产生了自己的哲学。俄罗斯哲学家尤林娜认为:“要使自发的惊奇转变为反思性的惊奇,他首先应当注意到自‘我’”[6]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出现是儿童哲学产生的开端。同时,儿童的哲学又是不断发生的。[7]晓东认为“儿童的哲学发生实际上是主体的发生、成长,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演进,是世界观的发生发展。”[7]儿童的思想总是带着“唯心主义”的痕迹,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也可以说明这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愈受到环境的约束,愈能体会到存在于自身之外的物质的强大力量,于是慢慢对很多问题有了“唯物主义”的思考。
(二)儿童哲学的特点
1.纯朴
儿童的很多观点和想法只是一种浅显的表达,但是在这纯洁而又质朴的表达下,往往透露出哲学的光辉:我的钢琴课给幼儿留了作业,并要求家长在孩子积极主动完成当天的训练量时,画一颗小星星。这一天,冯迪(5岁女孩)还“还课”,练习曲以及相应的儿童作品弹奏得很规范。当我给她打了一个鲜红的100分后,她严肃地告诉我:“我天天认真弹琴,可是妈妈一颗星没给我画!”“那怎么办呢?”我问。“给妈妈扣分!”她严肃回答。“扣多少分呢?”我又问。她稍稍想了想回答说:“扣0分!”说完,侧脸看妈妈有什么反应……[8]“给妈妈扣0分”,是小女孩权衡利弊之后作出的选择,在面对不给妈妈扣分有失原则和给妈妈扣分有失感情的两难情境下如是回答,体现了儿童朴素的处世哲学。
2.浪漫幻想
小孩的思考是散点式的,不会走规定的路径,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独来独往。[9]甚至有很多想法是哲学家们都在苦苦追寻却也得不到解答的:大卫(5岁)担心苹果究竟是不是活着的。他断定苹果在地上时是活的,但带进了室内便不是活的了。[10]成人习惯了接受知识,用已有的标准答案来解惑。儿童的知识经验不丰富,对于很多问题没有形成思维定势,而是源于对生活的好奇和探索。他们会对成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产生质疑,充满浪漫、大胆、出人意料的奇思怪想。
3.游戏概念
马修斯认为哲学不是严肃的学问,“事实上,哲学常常是游戏,概念的游戏。”[10]哲学很多时候是儿童对概念的追问:早餐时进行一场关于上学“早”和“迟”的问题的讨论,詹姆斯对他的母亲抱怨关于“大惊小怪的人们制定出关于早起等等东西。”丹尼斯(6岁)用他特有的慢调子,不过思想敏锐地说:“早和迟都不是东西,他们不像桌子、椅子和杯子一类——你能摸到的东西!”[10]对概念和语言的理解本身就是哲学的重要任务,儿童对概念的疑惑就是一种哲学发问。而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儿童也能从生活的经验中初步建构自己对概念的理解。
4.朴素逻辑性
儿童不仅能提出“深奥”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有逻辑地自己解答疑惑:蒂姆(大约6岁)忙于舔锅子时,问道:“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蒂姆的父亲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不知道。同时问蒂姆他对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想的?他又舔了几下锅子,回答说:“噢,我并不认为一切都是梦,因为人在梦里,不会追问这是不是梦的。”[10]上文关于“人生是不是一场梦”的疑问,与古代哲学家庄子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中外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思考过这样的命题,如罗素曾说:“逻辑上讲,全部人生都是一场梦的推断并非是不可能的。我们在梦中自己创造了眼前的一切事物。”[11]。笛卡尔在他著名的《沉思》一书中也在思考真实与梦境的界限,最后他通过“我思故我在”的经典论述结束了他的迷惑。[12]
庞学光:善待儿童“爱智慧”的天性
庞学光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指出,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爱智慧”的天性。几乎所有心智正常的儿童都有自己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这一事实是对儿童施与哲学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逻辑起点。儿童哲学教育的意义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保护儿童的哲学天性。这有助于儿童精神的健康成长、人类思想和社会的进步,有助于哲学家的诞生。其二,训练儿童的哲学思维。其三,奠基儿童的幸福人生。哲学教育能使儿童在恰当的智力激励和挑战中获得快乐和满足,能满足儿童“爱智慧”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能使儿童一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并能通过培养儿童的辩证思维帮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地将痛苦转化为幸福。
现代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在儿童教育的早期阶段知识分科壁垒的过早设立。这一特点虽然符合知识不断分化的趋势,却有悖于知识的综合化发展趋向。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它还会严重妨碍儿童提出和思考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原有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究理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一点一点地丧失。教育中扼杀儿童哲学天性的弊端,可以通过开设儿童哲学课程予以纠正和补救。以儿童为对象的哲学教育必须采取既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又符合哲学本性的内容与方法体系。目前可见的儿童哲学教育实践,普遍是以蕴含哲理的小说、寓言、童话、诗歌等为载体引发儿童的哲学思考,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展开具体的教育活动。
孔企平、姚佩英: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孔企平、姚佩英在《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11期撰文指出,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生幸福感的研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学校环境中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来源于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态度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的美德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在学校学习生活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包括对学校、班级、同伴、教师、学习等方面的态度,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次,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各种美德形成的助推器。在积极的情感体验基础上,学生会形成对教育活动和学校生活的正面认识,形成相对稳定的态度和看法。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对这些重要态度的提炼和升华。同时,主观幸福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又能拉近学生与学校生活的情感距离,增加他们对学校教育活动的认同感。在情感和认知的交互作用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论文摘要:柏拉图是古代、中古和近现代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名副其实。柏拉图思想中最有影响的恐怕是其哲学思想,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流芳后世的《国家篇》和《法律篇》中,他关于幼儿的教育、女子的教育、音乐文艺的教育、体育及军事的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我们可以从柏拉图这些名著中的思想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认识。
柏拉图是西方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柏拉图重视儿童的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及精选故事材料。
柏拉图认为游戏对政治有着影响,认为儿童的游戏与邦国的政治与法律是有关系的。如果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用同一种游戏方法,使儿童喜欢同一种玩具,那么国家的政治制度就会稳定、持久而坚持下去,就不会被破坏。因为,这样培养的儿童认为事物是不变的,构成事物的秩序也是不变的,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可是如果不用同样的游戏,并且经常变换游戏方法,那么游戏就会被破坏,儿童就会对不同的玩具感兴趣,产生好奇,即会喜新厌旧的。这样,每个儿童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都有不一样的兴趣,经常变化,求新,求变。那么,一个国家也就有危机了。因为,改变游戏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儿童的生活方式,就会对他们思想和心灵产生影响,让他们以为事物是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秩序也会变化,这样慢慢发展到以后,就会不尊重古道和原有的固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如果每个儿童都这样,那么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危机了。所以,他坚持要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使用同样的游戏方法,安排同样的儿童文学内容。以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稳固而持久的思想。以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可见,柏拉图很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甚至把游戏放在很高的位置上。柏拉图形成这样的教育思想其实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常变的、不可靠的;而理念世界是恒定的、不变的、可靠的。物质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在柏拉图的心中理念世界是完善的,是恒定的,不变的。所以,他希望社会的制度、社会的秩序等也是恒定的,不变的,这样国家才会稳定,才会稳固,才会持久下去。那么这就需要统一的,同样的游戏内容,同样的文学教育内容。
柏拉图还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并且要精选故事材料。通过讲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柏拉图认为有一些故事是不能,也不宜给儿童讲的。比如希腊神话中,马拉诺斯、克罗诺斯和宙斯这些天神彼此阴谋陷害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神们的自相残杀,神门的不好的,甚至是丑陋的一面。他认为这些故事会对儿童会造成不好的印象,而且这些不好的印象会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不利于他们的以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应该讲那些反映神门正面的、光明的、正直的、善良的、真诚的光辉的一面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陶冶儿童的心灵,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他甚至认为,通过精选出来的故事对儿童进行教育,远远胜过用双手去矫正他们的身体。而且还提出对那些编写故事的人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了的故事才可以讲给儿童。
我们说柏拉图《国家篇》等中的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国家的稳固;给儿童讲故事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精选那些反映神的光辉的、光明的品质与道德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的纯正的思想与品质;另外,就是提倡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心灵。但是,他在游戏中过于强调一致性,统一性,而忽视变革,忽视求新,求变。这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应该注意到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的不同,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求新思维;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有阶级性的。把游戏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把游戏与国家的政治与法律等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了培养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人,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为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固而严格育内容。无疑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这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里的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课程教学 “道德教学哲学化”
小原国芳(1887-1977)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日本教育家,为实现其全人教育的思想,他提出了道德教学哲学化的主张,了解这种观点的内涵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教学。
一、道德教学哲学化的内涵
启发道德知性,锻炼坚强意志,陶冶纯美情操,引领道德行为是所有途径的道德教育都肩负的使命。就专门的道德课教学来说,启发道德知性应成为重点。“道德教学或道德课的主要目的必须是,开发道德知性,培养道德的批判能力,启迪道德生活的指导理性。换句话说,我主张道德教学哲学化,道德教学理智化”。
道德教学哲学化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道德,自己创造道德”的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道德教学就要把“为什么”“怎么办”作为问题来研究,引导学生对道德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进而对道德项目进行根本性解释,帮助学生脱离习惯和盲目性的支配,从而树立起坚实的道德基础。
道德教学哲学化要求在方法上摈弃对道德项目的教条式解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并不是仅仅进行哲学的思辨讨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体验、评判,进而对道德产生独特、深刻的认识,并以此建立自己的道德感情、道德信念。同时,它也要求避免传统教学的误区,不能仅仅采取以考试、评比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现成的教材、模式和范畴。小原国芳主张将童话故事作为低年级的教学材料,例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印度的佛陀故事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修养书。至于高年级学生,宗教式的小说和伟人传记的效果就会更好。之所以如此,因为“劝善惩恶要含蓄些”,而且“没有比活生生的事实更能吸引人的了”。
任何教育理念都必须具有可行性才能付诸实践。小原国芳专门测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认为儿童是真理的热爱者,儿童有惊人的能力,完全有能力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以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道德教学哲学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哲学素养,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而且还要走进学生的内心,“道德是内心的问题,既然二元纠葛问题是道德,那么不能深入他们内心的人毕竟不能进行生动的道德教学的。”
二、道德教学哲学化的特点
区别于家庭、社区、团队等德育途径,德育课堂教学有特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便于系统、集中地进行道德知性的开发。道德教学哲学化就是小原国芳针对德育课堂教学的改进提出的。从目的、内容和方式三方面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1.目的旨在引导学生理智地生活。小原国芳认为:“日本人是有心胸的国民,而不是有头脑的国民;是有感情的国民,不是理智的国民。所以诉之感情的德,即忠孝、勇气、同情、亲切,等等则易行;而诉之理智的宽容、自律、义务、纪律的德,则难备。”社会需要的不是感情脆弱的人,而是有道德判断力的人。因此,小原国芳力主开发道德知性,引导学生理性生活。所以,德育课有必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在理智与情感产生冲突、在遇到重要决策或左右为难的两难情境时,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地做出选择。
2.内容指向道德知性的培养。在道德教学中,知、情、意、行的培养都非常重要。道德知性则起着奠基性和导向性作用。道德知性的培养绝非单纯指对道德知识的授受,它更侧重于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原国芳对于“过于感情用事了,有时甚至是感伤的。对于忠和孝的解说方法,过于诉诸眼泪了”的道德教学非常不满,认为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固然是教育的成功,但对道德规范没有深层次的认知,对道德现象没有自己的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就缺乏依托,道德行为也就难以践行。
3.方法注重讨论、探究和体验。传统道德教学比较注重对道德范畴的解释、分析和识记。道德教学哲学化则要求教师改变灌输教材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寓言故事、真实案例等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研讨、探究,引导学生体验真实的道德生活,从而对道德问题生发出独特、深刻的认识,逐步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
三、道德教学哲学化对高职德育课的启示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的实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但是通过观察、研究不少学校的德育课堂教学后,笔者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表层的“哲学化”太多,深层的“哲学化”不够,即普遍重视道德知识、范畴的授受,灌输说教痕迹明显,学生道德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不够,有效的体验活动缺乏。因此,有必要学习借鉴“道德教学哲学化”的思路来改进我国高职院校德育课的教育教学。
1.加强道德知性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到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公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范畴。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转变关注重心,由道德知识的授受切换到道德知性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范畴,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其道德发现、判断和创造的能力,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打下扎实根基、提供理性指导。
2.转变教学方式,增强道德教学的实效。教师应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以考查学生记忆为主的评价方式,积极创设情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道德范畴的思考和探究,强调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提高德育的实效。应适时组织学生有效运用案例探究、活动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规范,确立道德标准,践行道德生活。案例探究就是引导学生针对道德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深入思考、辨析、交流、质疑,从而增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深化理性认识。活动体验则意味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道德规范,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品位。
前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是所有教室里都应该拥有的两堂课,它们打开了那扇让人看见自我的门,有可能会启发人的一生。”
后者是2013年4月,我在北京教育学院挂职培训期间,曾经对数学教育专家张丹教授做过一次访谈,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对你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什么?张丹说:“马上能跳出来的,不是数学教育的书,给我影响最深的是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而且说实话我没有看完。我看的是序,他讲什么是哲学,有三个最基本问题:解决的是切要的问题,从切要处提出问题,从切要处提出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从最基本的地方提出问题,用最基本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提出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一个问题是:对您影响最深的人是谁?张丹说对她影响很深的人有4个,其中之一是东北师大的史宁中校长。“他是一个智者,绝对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让我从本原去想问题,他从来不看教育书,但是他所有的哲学书都看过。他让我学会从头去问,如归纳推理,他会问:谁第一个提出归纳推理?他为什么提出归纳推理?什么是归纳推理?”
正是以上的阅读心得和交流,使我感受到教师一旦“沾染”上哲学的气质,这种气质会使教师更容易理解儿童,更能帮助教师顺利的行走。
不能省略孩子成长的阳光
施久铭在文章里说:“在教育里,有一个价值共识逐渐为我们所接受。那就是无论何种课程都要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把成人的标准作为儿童教育的目标,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苛求儿童思维,而是去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向儿童学习,陪他们一起成长……对穿行于两个世界中的教师而言,除了拥有上述的儿童视角外,还应该具备哲学的眼光。”
我们现在倡导生本课堂,强调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我在和张丹教授交流的时候,聊到了对学生的研究。张教授说,现在我们真正感觉到研究学生真的太重要,而且要进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内容是学生能独立学会的,是可以和同伴交流才能学会的。这些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学会,那么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呢?如果他能自己学会,这条路是怎么走的?孩子的路是很丰富的,从这里走到校门口,路有好几条,但我们的教材只提供了一条路,很多孩子的路径是不一样的。各个版本的教材又是不一样的,孩子的想法是很多种的,教材只能提供一种,但作为教师,你必须知道,你得先知道人家有几条,然后才说怎么办。
有一个故事曾经被很多人反复的提过:
曾经某地蕨菜出口某国,据说蕨菜收割后需经阳光晒干,包装后运抵目的地,只要水一泡就会新鲜如初,生意十分兴旺。
后来本地一些聪明人嫌晒蕨菜靠天,于是用火烘干蕨菜,包装后运抵某国,但却发现无论怎么用水泡却始终干瘦,无法新鲜,蕨菜生意就这样没了。
这个故事说明阳光是不能省略的。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个阳光实质上就是学生学习探究、讨论感悟的过程,是知识的内涵,是“无”,是“阴”,是“体”,是知识的本质。这种对内涵的感悟和体验是学习的真正乐趣所在,是不能省略的。比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句话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操作、探究、体验、感悟,因为这是学生生命成长不能省略的阳光。
教师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路径,以生为本,走向对学的研究,走向学本课堂,让阳光照耀儿童生命成长的心路,这样的教师就是沾染了哲学气质的教师。
但是我们很多时候省略了阳光,比如吊瓶高考预备班,比如钱理群为之痛苦的“一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孩子成长历程中的阳光被阴霾遮蔽。沾染哲学气质的教师应有自己的追求和坚守,能以独立之思想和自由之精神,培养受阳光洗礼的学生。
研究切要的问题
我非常喜欢先生对哲学的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作哲学。”对具有哲学气质的教师而言,他们往往会从更本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研究和探索学生。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教育—人—生命—世界,这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范畴,我们要研究教学,就应该去研究和思考教育,去思考人,思考生命,思考世界。特级教师俞正强说,想把课上得有厚度,就应该去思考能看见的东西背后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去寻找现象背后的本质,寻找内在,寻找本体。
沾染哲学气质的教师往往能在教育教学中另辟蹊径,找到独特的自我,因为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会“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比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就应该从本原上着想:什么是分类?为什么要分类?分类有什么用?怎样分类?
从本原上想问题,对问题做深入的思考,以系统的整体的视野看待一节课、一类课,你会发现自己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不经意间,你就散发出了一种浓浓的哲学气质。
哲学需要暇思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他所说的幸福,是心无旁骛的哲学思辨。哲思需要闲暇,在闲暇之中我们才能进行哲思。而为了思考而思考,该是一种多么纯粹的快乐。
有一幅画,我每次看到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当年掉在牛顿老师面前的应该是个烂苹果。如果不是烂苹果的话,为了解决生计问题,正在四处寻找食物的“牛顿老师”哪里还有心情和心思去思考人生、去想别的。
对于一个充满功利心,整天忙忙碌碌的教师而言,他是没有心情也没有闲暇去追溯本源的。“哲学里问和猜的过程,正是我们的教育里最缺乏的品质”,这种问与猜,是需要闲暇的,是需要一种对于教育的爱的,是需要摒弃功利的纯粹的为了思考而思考的快乐的。
我们追求优质课堂和高效课堂,但是很多时候从单独一节课来看,是高效的,如果我们把视野看得更远一些,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生命成长的角度来看,是低效的。因为从生命成长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就像是过日子,是一个动态的均衡的历程,急不得也躁不得。
案例一
“东西南北”是一年级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当我在课堂演示时,学生课堂非常活跃,大部分孩子注意力集中,但是发现有几个孩子却在忙着自己交流。我请了一位孩子说,他却说:“老师,我奶奶教过,我会玩‘东西南北’”。这使我感到很纳闷。我急忙把自己的样品给了这位孩子,他果然能够熟练地玩。我接着问他:“你会折吗?”他说:“我会的。”“好,等一下,请你教其他小朋友。”在接下来的折“东西南北”时,我注意观察了这些小朋友,果然他们能够帮助其他的同学折“东西南北”。这使我节省了很多的力气。
课后,我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确实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会玩“东西南北”了,那时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早在很小的时候就教过我们了。折纸是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的孩子不玩“东西南北”,一点也不奇怪。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仔细地了解孩子的实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
反思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个体,因而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文化的特点,用心去触摸,以平等、欣赏的态度接纳学生的文化,才能真正把握时机,充分张扬儿童的艺术灵性。如果说孩子们的文化是幼稚的,那么幼稚就表现在它是以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许多教师和家长之所以不让孩子玩,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玩本身就是一种儿童文化,就是一种充满艺术性的活动。玩是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失去了这种生活方式,就意味着剥夺了他们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儿童大都是在玩中实现个性完善与成熟的,实现艺术再创造的。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教师或家长对孩子的玩可能并不持坚决反对态度,但这也决不同时意味着他们对孩子玩的教育与成长意义有深刻的理解。
通过“玩一玩”,让儿童学会生活,这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和基本途径。儿童文化的特性给我们组织艺术教育活动以诸多的启示。我们一定要努力让学习顺应儿童文化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通过开展符合儿童文化特点的艺术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让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等诸方面能力得以综合推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对审美活动深度参与,对审美表达有强烈需求和冲动,对审美体验有个性化表达,从而激发其艺术灵性的张扬。
案例二
拼“七巧板”是我设计的一堂综合艺术课,虽然只有一项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但是我却上了整整一节课。在这一节课中,我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动画情境,让学生欣赏了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动物图案。再通过让学生找已认识的平面图形这一旧知,引出新知,并通过故事介绍,使学生知道了七巧板的来历,让学生了解了七巧板是从生活中来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拼图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拼出的图最多。
在反馈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创造的“一图多拼”和“举一反三”等多种拼法让我又惊又喜,有些拼法甚至是我都没有想到的。比如“一图多拼”,同样一个“鲜花”、“鸭子”或“台灯”的图形,学生可以用2种方法拼出来,同样一个“雏鹰展翅”的图形,学生可以用3种方法拼出来,同样一个“独轮车”或“无顶轿车”的图形,学生可以用6种方法拼出来。再如“举一反三”,由潜艇而引出“卡车”、“客货两用车”、“敞篷车”等;由字母“T”引出“人”、“小姑娘”、“顶碗”……
反思
显然,儿童文化是充满自由想象和创造精神的,成人的任何雕琢都无法改变它,而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艺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儿童文化的本质是“玩”文化,所以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操作,去“玩”,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智慧迸发出来,使学生在操作中玩、发现、领悟。孩子们心中的各种想法,正在呼唤我们学会尊重他们。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心理自由,尊重他们的观察,尊重他们的体验,尊重他们的审美差异,尊重他们的文化,这样才能取得孩子们内心的认同,教育才能在他们身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理解儿童文化,走向儿童文化,搭建起儿童文化与化之间沟通的桥梁。鼓励他们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别让我们的教育成了模具。
同时,我们也觉得儿童具有潜在的艺术灵性。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儿童那鲜活而准确的感受性和活跃的想像力所触动。儿童的目光是敏锐的,对世界、对生活的洞察是独特的。他们往往能从司空见惯的琐屑而又平凡的事情当中发现为人们所忽视的一些东西,从而体味到艺术的内容和情趣。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39-2当前,人们愈发注重美术教育和美术活动在提升人综合素养中的功用。我国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开发少儿智力
第一,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儿观察力。美术以其特殊感知方式来展现现实生活。美术的视觉艺术涵盖绘画、雕塑等。组成视觉艺术众多要素中的最核心的要素是线与形。有关研究成果业显示,长时间欣赏和谐的线型构造,可以推动人的视觉感知的健康发展,进而为提升人的观察力。例如欣赏一幅画面,可以观察画的线条、形态、色彩等,让人能够深入理解此几个方面的处理技法,找到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韵律感。很明显,此种艺术活动对于提升人观察物体的灵敏度是有帮助的。由实践方面看,美术对提升观察能力也获得了少许的认可。调查结果显示,有81.2%的少儿认为美术教育对提升他们观察能力有重要作用;有16. 6%的认为有一定作用;只有2.2%的同学认为没有作用。
第二,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在临摹、写生等美术活动中,对看见的事物形象进行回忆或再认,这样不断训练就能培养青少年对图像、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记忆,使人们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形象。一般来讲,受过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力是比较好的。主要是因为,形象的事物比较容易记忆。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数据显示,人在面对感性形象进行记忆时,借助的具象越多,让形象接触各种感官越多,人脑就越能构建起神经元模型,或者同对象相对应的神经元模型就容易兴奋起来,建立起比较牢固的神经联系,即形成比较稳固的记忆。
第三,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和知识相比显得尤为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那些受过很好美术教育或者美术修养较高的人,皆其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发达。在理论层面来看,人们在理解、欣赏、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总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思索、回味去体会美术作品的意境,理解美术作品塑造的形象和表达的内容。而美术作品有着丰富的潜在内涵,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结构,具有激发和调动欣赏主体心理活动的召唤功能。所以,优秀的艺术作品最能充分地调动欣赏者依照自己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势进行再创造的积极想像力。因为想象是象思维主要的思维形式,所以,想像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四,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少年儿童的灵感,从而提升其创造力。美术教育在培育少年儿童创新能力上有独特优势。这是由于,美术活动能够积累美感经验和提高艺术修养,而美感经验与艺术修养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诱发人们的潜意识,激活人们的灵感,进而成为人们创造的契机。那些具有创造性力的人才之中,很多是受过非常好的艺术教育。事实证明,美术教育能让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激发人的创造的灵感,拓展视野,帮助发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途径。就是由美术教育自身特点来审视,美术教育本身是一种开放式、发散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沿着各种路径,冲破习惯的范围,进而产生很多不同见解和想法,且有意识地促使其从各个方面、多视角思维操作,进而实现提升创造力之目的。尤其是其形象语言的多样性,有利于开启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成为一种广义的创新思维文化教育。
二、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动力系统――情绪力(心力)调控:以美控心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力素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非常关键。美国成人教育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而85%要靠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近年来,国外心理学家逐渐用/情商的概念来描述心理素质。情商理论的创始人沙洛维和梅耶教授在1996年把情商界定为:对情绪的知觉力、评估力、表达力、分析力、习得力、转换力、调节力,涵盖了自我情绪的控制调整能力、对人的亲和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等。情商又可分为个人情商和人际情商两方面。而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因素相连,不仅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个人情商(自我情绪的控制调整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对其人际情商(对他人的亲和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度)的开发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一,美术教育能够帮助提高少年儿童的积极乐观性情绪及意志力、求知欲等个人情商。(1) 求知欲望的诱发。美的产生,是物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美的感觉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 少年儿童的美术教育可以调动其求知动机。而动机是直接推动着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进一步激发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望。有人说美术课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少年儿童受到美的熏陶。(2) 积极性思维的催生。美感的产生总是直观性的,与美有关的内容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风景等在美感产生中起着作用,使人心旷神怡,让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充实。少年儿童通过美术教育,慢慢积累了美感,对美有所体验,并根据各人对美的需要和评价产生情绪的体验,这些情绪也调节着人的心理过程,抒发着各人情感。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少年儿童,当他们手中的材料流淌着色彩的斑驳和栩栩如生的各种造型,怎不会让他们欢呼雀跃?这样也就产生了愉快轻松氛围,瞬间,美感从人的内心直蹦出来,从而积极乐观性情绪也得以催生。(3) 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的强化。美术学习过程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也是意志耐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特别是对意志力组成结构――信心、决心、恒心的强化意义重大。因为少年儿童要完成一幅相对令人满意的美术作品,必须对作品进行反复的修改与调整,这对耐心与自制力是很好的锻炼。长此以往,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少年儿童的信心、决心、恒心得到强化。从有关单位学习美术对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的作用的调查来看,有41. 2%的少年儿童认为有很大作用;有55. 3%认为有一定的作用;只有3. 9%认为没有作用。这也充分说明,美术教育对意志力的促进作用得到广泛认可。
第二,美术教育有利于开发少年儿童的开放宽容意识等人际情商因素。在美术作品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能够涉及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东西,能够接受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计算机等各种可接受的风格技法,能够体会玩味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对象、手段的多样性及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都有利于扩展少儿的视野,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包容意识、开放人格的熏陶和塑造。特别是在对吸收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合理成份、以和为主旨、崇尚和美学的中国美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其和的境界就会润物无声地感染着少年儿童,使其自觉地萌生着宽容意识。
三、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的定位系统――人生哲学矫正:以美匡德
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少年儿童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正像康德说的: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对少年儿童的文化、修养、品位、思想、品德都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何以言之?众所周知, 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仍属过渡阶段,心理往往不够稳定,人们把这个阶段称为/危险期,这里主要说有些少年儿童是非观念淡薄,易受不良习气影响。不可讳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不同程度地传进我国,青少年一代由于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善恶标准、美丑界限模糊,特别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病使我们的教育往往苍白无力,枯燥乏味,根本打动不了青少年一代。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拨动人们的情感。而美术教育的特点恰恰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打动他们的感情,使他们愉快地受到教育。正是美育的形象性使人易于接受教育,美育的愉悦性使人们乐于接受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在美育中使少年儿童明是非、知善恶、论美丑,进而塑造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美育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美术教育更能使少年儿童受到艺术的魅力感染,抚慰那些扭曲了的心灵,让五彩缤纷的艺术恢复其心理健康状态,从而使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构建正确的人生哲学。所以,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从调查情况看,也是如此。在对/学习美术对修身养性的积极作用的评价调查中,得到这样一组数据:有63. 9%少年儿童认为其作用很大;有37. 7%认为有一定作用;只有1. 4%认为没作用。
四、 美术教育与少年儿童的物质系统――体力锻炼:以美健体
由于体力包括体质、精力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相应地,美术教育对少年儿童体力的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精力。相对于接受数学、物理学等抽象科学教育,从事美术活动就像休息一般,可以有效调节青少年的紧张情绪,从而得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这种作用与人们在劳累之际听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诚然,美术作品创作本身就是艰苦的劳动,过于沉迷创作可能会损害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但这只是看到了其中一个方面。体质锻炼,尽管这可能不是美术创作的追求所在,却是它的副产品。且不说美术教育过程中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对人脑这个器官的保健,事实上,在跋万山涉千水现场写生的过程中, 少年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也会得到锻炼。第三,美术教育有利于指导少年儿童参加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从而间接维护健康。前文所述,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优化思维,进而使少年儿童远离迷恋网络、抽烟吸毒等不良行为,积极参加有利于身心的文体活动,避免了因不良习气损害身心健康。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术教育对增强体力是有所裨益的。
总之,美术教育可以启智、定心、匡德、健体,对青少年的四大成长系统――动力系统(心力)、认知系统(脑力)、物质系统(体力)和定位系统(人生哲学或价值观)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切实强化美术教育,使其在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健康成长中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继宏.论艺术活动对人的智力开发的影响[J].人才开发, 1999, (02).
[2]严以森.高情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2, (03).
关键词:绘本教学;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B-0023-02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顺应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深化了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发展他们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绘本教学立足于儿童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使得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发生密切联系,帮助儿童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考。
数学绘本教学的表现形式是绘本,但其本质仍然是数学。故事只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借助绘本故事,教师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引领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绘本教学吸引儿童、贴近儿童,容易引发儿童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共鸣。绘本教学既让课堂散发知识和思想的魅力,又让认知和情感融合,让严谨的数学课堂散发出浓浓的“爱”的温情和智慧碰撞的火花。
小小的绘本,大大的世界。一节普通的低年级图形认识的复习课,借助于生动的绘本,让师生演绎得丰富而深刻,散发出浓浓的人文关怀。绘本既是图画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它既讲究趣味性,也具有教育性,还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温暖、相互关爱的人文思想。教师借助巨人分别帮助村民的故事,引导学生回顾、辨析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正方形、三角形等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辨析平面图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还巧妙渗透了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区别。教师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适时点拨,抓准图形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并在操作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正如荷兰数学家范・希尔提出的几何思维水平:直观、分析、推理、演绎、严谨,这样的教学正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发展的层次性,符合儿童学习几何知识的认知规律。[1]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价值还应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故事情节的发展
绘本故事生动形象、情节曲折,容易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作为教师,既要在教学起点关注儿童的视角,也要在学习中提升儿童的数学认知,处理好故事情节与数学知识本质的关系,避免一味迁就故事情节的趣味性而降低了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准确把握绘本故事中蕴含的核心知识,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组织故事情节,让孩子带着数学问题和要求阅读绘本。教师让孩子主动参与,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操作,将知识融入绘本故事。教师还要对绘本故事进行积极的创编,围绕教学目标,将合适的教学内容巧妙融入故事发展之中,增加数学教学的开放和互动,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2.空间观念的提升融入在数学活动中
绘本教学的方式要处理好绘本感知与动手操作的关系,在故事讲述和插图阅读中增加操作与扮演,增加儿童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感受,全身心沉浸在绘本数学学习之中,深入理解数学内容,增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的效果,强化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和数学情感体验。这是绘本教学对“做数学”相关思想的体现。
教师以数学思想引领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操作和交流。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拼一拼、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2]依据本课的题材,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而操作活动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而是需要结合故事情节,关注操作和故事的统一,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将操作置于故事情节之外。学生在思考和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情节展开中组织操作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升华儿童的情感,让数学知识在有趣的绘本教学中自然生长。
3.空间观念的提升融入在数学活动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目标。[3]数学绘本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习得,更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浸染。教师不仅给孩子们呈现故事,同时也在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境界。教师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对爱的感受力,提升孩子们细心观察、乐于动手、真诚合作、勇于探究的学习情感。
教师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团结的力量和爱的奉献,潜移默化,达到了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教师将数学知识完美地蕴藏在了美妙的绘本故事里,让孩子们在感动于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拥有一个有爱、有美、有智慧的学习时空。绘本教学让数学课堂如此生动、美丽,用富有个性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丛林.小学数学绘本教学价值研究与实践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5(7-8).
[2]郑毓信.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所谓“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主要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作为当前德育课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众多德育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笔者也顺应课改的要求,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基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基于此,在《哲学与人生》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哲学”进而能“用哲学”,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活动情境的创设、活动形式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活动教学策略的探索。下面,以“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教学为例进行课堂活动教学实例解析。
一、追溯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哲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W家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因此,教学要改变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呆板、机械状态,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本质观。他要求教学与生活相连,特别是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连。杜威认为当时课程的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的生活不相沟通,他主张改造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来重新编制课程。而《哲学与人生》课程在教材知识点的编排上,以中职生未来面临的人生问题为基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知识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较好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学哲学”,更强调学生“用哲学”:以分析和解决中职生的人生发展中的切要的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用哲学指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活动,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问题,将哲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打破学生对哲学课的传统认识,并不是“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
本节课教学内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层层推进的关系,笔者将这三个哲学原理的学习贯穿到“家乡变化发展”的主题中,学生对“家乡的变化发展”有认识、有感受、有体会,在活动中感悟到生活中的哲学,经过深入的思考探究进一步体会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二、创设活动情境,化枯燥理论为生动活动,激发学生思考
杜威曾提出:传统教学是灌输式教学,只让儿童静听,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个人经验以及学生自由的、直接的和主动的活动。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也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哲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积极探索、思考,这就需要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1.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活动情境
多媒体具有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它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欣赏崔健的一首摇滚歌曲《不是我不明白》,用音乐振奋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的情绪,并借用其歌词自然贴切地引入学习主题:变化发展。课堂最后来个首尾呼应,以一首励志歌曲《奔跑》作结尾,再一次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教学过程中还播放了牵动每一位增城人神经的“增城挂绿湖”的视频宣传片以及图片新闻,学生兴趣盎然,在有效感知的基础上,思考探究问题自然更深入,体会更深刻。
2.运用问题情境,凸现活动的教学价值
活动教学最容易出现的一个弊端是:活动中学生容易只是单纯地参与活动,活动过后没有达到感悟的水平,活动中无收获,纯粹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容易与教学内容脱节,流于形式。所以,“活”与“动”不能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上,不能只是追求各种感官愉悦,学生的动手、动嘴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动脑,真实的生动活泼不应缺少学生的积极思维。
本节课开端就以一个游戏活动“家乡变化接力赛”让学生“动”起来,进而利用学生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提出问题:大家所说的变化都是发展吗?为什么?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层层引导学生进行哲学原理的思考。第二个主体活动是“记者报道”,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实地观察或亲身经历,采取记者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等灵活有趣的方式呈现挂绿湖工程的发展进程。然后根据学生的报道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挂绿湖工程从立项到完工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指出:量变与质变有什么不同?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什么?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我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有怎样的指导意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情境所产生的活跃而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充分探讨交流,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中多角度地分析,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样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形成,最终凸现活动的教学价值,实现教学目标。
三、寓教于乐,以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其基本含义就是教师通过操纵教学中的各种因素来引发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我们不能把“寓教于乐”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获得暂时的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是要把教学活动放到对学生的潜能和学习源动力上,让学生最大可能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知、信、行的全面发展。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1.以游戏促乐学
不少哲学家视游戏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体验,是人愉悦身心最普遍的活动方式。教育不应该是严肃的说教,它应该给学生快乐的体验,而游戏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带有娱乐性的活动。有趣、轻松的游戏可给学生带来兴奋、快乐的体验,可以避免学习的枯燥乏味;游戏的形式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引发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
本节课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变化,采取“家乡变化接力赛”的游戏活动进行,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互动,快乐体验,课堂气氛比单纯的列举要活跃热闹,且为后面问题的积极探讨做出了情绪的铺垫和资源的准备。
2.以竞赛促乐学
生动活泼的竞赛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竞赛中,学生的自我表现需要显得特别强烈,竞赛能唤起他们的内驱力,激发斗志,获得奋发向上的积极体验,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荣誉感以及正确应对成功和挫折的态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家乡变化接力赛”的活动,既具备游戏的元素,同时具备竞赛的性质,利用组内合作、组间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在交流中更易获得探究结果。
3.以表演促乐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一堂课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切相关。角色扮演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在“记者报道”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实地观察或亲身经历,以“记者”为主要扮演角色,采取记者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等灵活有趣的方式呈现挂绿湖工程的发展进程。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如记者、村民、市民、领导干部等的立场上看问题,以该角色的身份、处境、情感、态度来表现其言行。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体察学生的情感,洞察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及其对事物的看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技巧。
4.以动手操作促乐学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哲学课的教学中,面对枯燥深奥的哲学原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其体验动手的快乐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