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园艺的概念范文

园艺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园艺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园艺的概念

第1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脉,经络,源流,汉英双语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059;R229;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1-0054-05

The Origin and Translation of “Mai” and “Jing Luo”

in Chinese Medical Concepts

LAN Fengli LIANG Guoqing ZHANG Weihang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back to the origin of “mai” and “jing luo”, discusses their available trans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from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of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comments on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g mai”. Meridian, the 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of “jing mai”, approved by WHO, indicates a twodimensional grid and therefore is contradictory to jingmais function of moving qi and blood; channel, a popular translation of “jing mai” in the West, is a polysemy word and is not clear and definite. The authors think that “vessel” can refer to a threedimensional tube of the human being and therefore is a strict and proper translation for “jing mai”, and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future.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mai, jingluo, orig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Corpus

中医药学西传曾几经兴衰,但是几乎每次都是以针灸西传为先导。中国的针灸学,由来也远:针术起于砭刺,艾灸起于火灼。17世纪中叶,针灸经由日本介绍到了欧洲。针,即针刺,顾名思义,“用针刺”。根据这一含义,荷兰医生赖恩(William Ten Rhyne)创造了acupuncture (acu+puncture)表达“针刺”;布绍夫(Hermann Busschof)等人创造了moxibustion表达“艾灸”――该词由日语mugusa(moe kusa的缩约形式,意为“燃烧的草药”)和bustion(combustion的缩约形式,来自拉丁语combustio)的缩约形式组合而成。acupuncture、moxibustion自17世纪产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医英文术语中难得的一对真正统一、标准化了的译语,亦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ARS, 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中的医学主题词[1]。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成立专家工作组首次对针灸经穴名称进行标准化。经过10年艰苦不懈的努力,于1991年先后颁布了两套标准化方案,即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WHO, Geneva) 和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Revised ed. WHO, Manila),即《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实践证明,尽管该方案为针灸的国际学术交流与教学做出了宝贵贡献,但是其推行情况并不乐观,见表1。

经络学说主要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针灸、按摩、气功等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一 “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

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均有提到。《论语•季氏》讲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血气未定”;壮年时“血气方刚”;老年时“血气既衰”。说明这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生命的主要特征。《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把大地上的水流比拟为人体中的“血气”,说大地上的水流就好像人体“筋脉”中的“血气”。从认识的先后来看,这种颠倒过来的比拟很可能是先从大地上的水流现象类比推论到人体内的“血气”运行。

《吕氏春秋•达郁》有这样的记载:“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这段文字提到了人体的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意指肉、皮,“血”与“脉”相联系,“筋”与“骨”相联系,这也就是医书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即“五体”。正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所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2]

“脉”是简化字,小篆写为,其本义为血管,如《说文解字》所释:“血理分(音邪,斜)行体者。”血理,意指血管文理,横斜分布于躯体,有似水流的分支别派。脉,原写作“”,又作“”。右边的“”,既表声,又表义;“血”或“肉”(“月”)旁,表明这是流通血液的,是肉体的一部分。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中,多写作“”。“”是“ 氵”字的变异,“目”是“肉”字的变异,“皿”是“血”字的变异。字形的构造已说明,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就是“派”的意思。可见,早期“脉”就是指血管,故又称“血脉”。如《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脉者,血之府也”,就是这个意思。

“经”“络”概念的出现较“脉”为晚,它们是对“脉”的进一步分化:即“经脉”“络脉”。从现有的文献记载看,把“脉”分为“经脉”“络脉”始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可见,这里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及“孙脉”(或曰“孙络”)。《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较“脉者,血之府也”的论述,增添了内容:由单纯的“行血”扩展为“行血气”。

“经”“络”,繁体字写作“”“”,均从“糸”,“ 糸”旁的字原用于纺织物,现移用于“脉”亦是出于类比。“”字的另一半边是“”,既表声又表义,《说文解字》释为:“水脉也,从巛(川)在一下;一,地也。壬省声。”意指地下水脉。经,《说文解字》释为:“经,织纵丝也”[3],即“经”字本义为纺织物上纵行的线。显而易见,用“经”来称说“脉”的主干,字源上反映着“纵行的主干”“地下水脉”和经脉的循行特点、运行血气之间的关联类比关系。“络”字的半边“各”,也是既表声又表义,《说文解字》:“各,异辞也。”意思是分歧各异,故用“络”来称说“脉”的小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所行为经”与“络脉异所别”对于理解其字义也是很有启发的[4]。

《汉书•艺文志》中“经络”二字一起出现,“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还将“血脉”“经络”作了区分。

由“脉”而“经络”(经脉和络脉)、由“血”及“血气”,与针灸、按摩、气功等的运用有很大关系。这些养生保健、治疗方法探究了人体中“血气”运行现象,从而对“脉”的认识大为丰富。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血理分(音邪,斜)行体者”;到了五代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作“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这指出了“脉”中容纳的物质由“血”扩充为“气血”,同时指出“脉”内属于“藏府”、外络于“四肢”(肢节)的联系。这显然是吸收医学理论的结果。

其实,“经络”的概念,和很多中医基本概念一样,也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在一定解剖知识(对“脉”的认识)和医疗实践(针灸、按摩、气功等的运用)的基础上,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以隐喻、类比的方式命名、形成。如《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二 “脉”与“经络”的英译

目前,将“脉”译为vessel,已在国内外学界普遍达成共识。中医学中“经脉”“络脉”和“经络”主要有以下几种翻译,见表2。

其中,meridian和collateral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经脉”“络脉”的对应译语,channel和network vessel是中医英文著作中频繁使用的“经脉”“络脉”的对应译语,这两对译语均比较流行。文树德(Paul U. Unshucld)教授独树一帜,将“经(脉)”“络(脉)”分别译为conduit (vessel)、 network (vessel),将“经络”译为the vessels,“经络学说”译为the vessel theory。

目前,笔者按照尊重自然语言和自然翻译、尊重语言事实和翻译事实的原则,自建了“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文文本库20余万字,英文文本库400余万词。下面,看看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中“经(脉)”“络(脉)”的翻译情况,见表3。

说明:MAIN COLLOCATES (L1) & CORPUS FREQENCY指该词左侧第一位的主要搭配词及其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

从语料库中可以看到,“经(脉)”还可译为inner meridians (jing)、 jing channel、 conduit-channel,“络(脉)”还可译为superficial meridians (luo)、 luo channel等。下面,就分析一下这几个核心词汇的含义。

Meridian[地图上的]子午线,经线[10]

channel通道;水沟,水渠,水槽[10]

vessel[术语] 血管;脉管;[植物的]导管[10]

conduit管道;导管; 水道;水管;导线管;电缆沟[10]

collateral(血管或神经的)侧支[11]

network网状系统[10]

结合前述中医学中“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我们知道,经络主运行血气,显然,经络应是“三维”的、可以容纳气血的管道,而非“二维”的线。这也是为什么channel的使用频率远高于meridian的重要原因。正如卡普特查克(Ted J. Kaptchuk) 所说,事实上,用channel翻译“经脉”比meridian要好,因为channel表示三维的、可以容纳某种物质的管道,在含义上更接近原文;而meridian仅表示二维的线。[12]不过尽管如此,为了避免使用新的术语而引起混淆,卡普特查克博士还是使用meridian一词表达“经脉”。

那么,用meridian表达“经”错了吗?显然没有,因为“经”的本义为“织纵丝也”,即纺织物上纵行的线。且meridian对于地图上地球定位的重要性确实可以与“经”对人体的重要性相提并论,体现着“取象比类”,而取象比类又是中医学重要的方法论。这些层面是channel无法传达的。此外,channel在字典上有6个词义,对于不熟悉中医术语的人而言,用一个多义词表达中医学中一个明确的概念,不符合科技翻译的选词标准。

文树德教授可能因此才另辟蹊径,选择单义词conduit表达“经”,用vessel表达“脉”。鉴于“经络”概念起源于“脉”以及“经络”的特点,他大胆地将“经络”译为the vessels,“经络学说”译为the vessel theory。这是非常恰当的。从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vessel的解释,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动物或植物体内三维的管道,均可称为vessel;只有blood vessel才明确地指血管。而“经络”就是中医学对人体内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功能的一种独特结构的称谓或命名。

collateral和network vessel是“络(脉)”的两个比较流行的译语,使用频率亦不相上下。前者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的译语,后者则较直观、形象地反映了“络(脉)”的分布特点,且具有很好的回译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meridian、channel和vessel均可用于表达“经脉”。meridian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译语,channel是目前流行较广的译语,但二者又均有不足之处:前者是二维的线,与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相矛盾;后者一词多义,具有词义不明确性。vessel,指人体内三维的管道,是很严谨、恰当的“经脉”的对应译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兰凤利. 中医英译的历史回顾[J]. 中华医史杂志, 2008, 38(1): 8-12.

[2]李鼎. 全国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经络学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2.

[3][汉]许慎 撰, [清]段玉裁 注. 说文解字注[Z].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44.

[4]李鼎. 针灸学释难 (增订本) [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8:2-3.

[5]欧明.汉英中医词典[Z].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香港: 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86: 324.

[6]Wiseman Nigel, Feng Ye. 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Z].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2: 56. (Copyright 1998 Paradigm Publications)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Manila, 1991.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007: 28, 34.

[9]Unschuld Paul U.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M].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167-171.

[10]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8: 948, 230,1711,306,1011.

第2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效度 构想效度 效度概念一元化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Review of Unitary Concept of Validity

SUN Yaqin[1], LIU Ling[1], WANG Jian[2]

([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2]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Valid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measure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ree developmental period concerning the concept of validity: the period of single concept of validity (before 1950'), the period of categorized concept of validity (from 1950'to 1980') and the period of unitary concept of validity (from1980' to nowadays). Nowadays people integrate different types of validity, forming a unified concept. Validity has become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that integrates different types of evidence of validity. It's significant tha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validity guides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testing.

Key wordsvalidity; construct validity; unitary concept of validity

一个好的测验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可靠;二是有效。有效性是心理测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那么如何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效度是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的尺度,是教育科学研究设计中应该遵守的标准之一,也是评价教育与心理研究及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水平和质量的标准,如果没有效度,包括信度在内的一切标准将毫无意义。效度是保证科研价值的关键,缺乏效度的研究往往缺失实际意义。本文从效度概念的发展阶段入手,主要对效度概念的新进展,即效度一元化进行讨论,以拓宽效度研究的范围,指导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研究。

1 效度概念的发展阶段

效度作为评价测验工具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效度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效度观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前),主要代表人物有Hull、Bingham、Guilford等人。这时的效度仅仅被看成一个相关系数,如Bingham认为,测验的成绩与采用其它客观方法进行度量所得结果之间的相关就是效度;① Guilford甚至认为,只要一个测验与某事物相关,那么对于该事物来说它就是有效的,也就是说相关即有效。②这种简单的定义虽然符合测验发展之初的需要且简单易于理解,但是存在一种标准无法确定的问题。随着效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盲目使用相关,研究有时可能会得出毫无意义的结果。

第二阶段,分类效度观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与第一阶段比较简单的定义相比,第二阶段研究者们针对不同性质测验的不同方面,提出多种类型的效度。据Angoff统计,在30年代至80年代的心理测量学文献中至少有16种效度,如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共时效度、聚敛效度、区分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生态效度、因子效度等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效度概念,一方面说明效度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效度的认识虽有深化但并未达成共识。③1954年,在美国心理学会编制的“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第二版中把效度分为4种,即内容效度、预测效度、共时效度和构想效度。由于预测效度和共时效度考察的都是测验结果与另一客观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于是1966年出版的《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第三版中,将效度类型进一步简化为效标关联效度、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三种。这种“三分说”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占统治地位,至今仍有很大影响。这一阶段,人们普遍认为,不同的测验有不同的效度要求,出现了上述各种与特定测验目的相联系的效度类型。

第三阶段,效度一元化时期(80年代中期至今),一些学者认识到,人们在选择效度证据时存在严重的随意性,效度三分法是零散、不全面的。④在近十几年的探索中,构想效度逐渐成为效度的核心,效度概念逐渐一元化,即效度一元化时期到来了。

2 效度概念一元化的发展的过程

2.1 构想效度的核心地位逐步显现

效度概念一元化的过程,正是作为一元化理论基础的构想效度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的过程。

Messick认为,即便是为了应用,仅仅依赖效标效度和内容效度,范围也是不够的。测验的使用者总是希望从测验分数中得出对被试的各种表现的推论,而这种被试的表现最好能用一个表示某种特定心理结构的词加以归类。“实质上所有对测验的应用都无可避免地需要把测验分数解释为能力的指标,而一旦我们提出‘这个测验测量的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就是在要求建立构想效度。所以构想效度被看成是一个一元化的概念;而构想效度的建立被看作是一个结合所有效度的基本证据的过程”。⑤

同样,Cronbach的观点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由分数得到的内容和效标证据都可归于分数解释”,那么“有关测验的几乎所有证据都可以归于构想效度。而如果这些信息与理论的适应程度越高,它们就越有理由归为构想效度。”因此,“构想效度包括了几乎所有效度证据。”构想效度在测验分数解释中具有框架和核心作用。⑥

Anastasi总结说,“构想效度着眼于对特质或能力的更宽泛、更持久、也更抽象的描写,综合了人们关于内容及效标等方面的考虑,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包容性的概念。”⑦

2.2 效度概念逐渐一元化

多年来,效度研究的焦点逐渐演变。最初,其焦点放在具体参照标准的预测上。关于这一点,Gui1ford的描述最为典型,“概括地说,一个测量总是需要相对于它所关联的那个东西有效”。⑧之后,效度研究的焦点渐渐转移到有限几种效度类型上,即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再以后,焦点进一步转移到测验分数的解释上。由此,效度概念逐渐一元化,Gronbach把这一趋势简洁地概括为“所有效度都是一个”。⑨

1966年美国心理学会(APA) 最早尝试性地指出了一元化观念:三种类型仅在概念上相互独立,其重要性仅因需要而异,若想全面考查一个测验,则需要考虑所有效度信息。1985年效度概念在日益广泛的职业化应用中越来越系统;也正是在这一版本中,效度一元化被自然地提出;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也不再被称作效度种类,而被作为了效度证明的三种范畴。

Anastasi在1968、1976和1982年出版的《心理测量》中,构想效度的比重逐渐增大。而1982年版中更称内容、效标关联和构想三种为是证明效度的证据而非效度。1984年版Cronbach《心理测量基础》强调效度验证的三方面统一结合起来对测验进行解释。

伴随效度一元化概念的发展,出现了效度证明这个概念。效度证明是指效度证据的收集与评价过程,研究者对效度证明的关注与使用远远超过了效度本身,效度证明更能强调测验的意义是一个建构、累积、辩证的动态过程。效度证明概念的出现也就标志着进入效度概念一元化阶段,并随着一元化效度的发展,效度证明概念被人们接受且逐渐成熟。效度证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有两方面的原因:(1)效度是一个“程度问题”,是一个相对概念,为了追求“高”效度,必须搜集尽可能多的证据。(2)世界上没有一个测试永远都是有效的,尽管某次测试的效度已经得到检验证明,但随着影响测试行为因素的变化,效度研究也要继续开展下去。效度的证明没有一个最后的终点,而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连续性过程。

3 结语

研究者们将效度概念一元化阶段的发展特点概括为:效度是一元且多维的。人们将不同的效度类型统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概念,且这个概念是丰富的,它涵盖效度对整个测验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效度只有一个,但证明效度的证据却可以来自许多方面,可以从内容、效标以及构想等多种渠道寻求支持。这个阶段,效度已经成为一个统合各方面效度证据的综合的、多维的概念。效度一元化把不同的效度类型统合起来,使效度理论既接近科学,又可照顾经验层面及社会效应,是效度理论发展臻于完备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育与心理研究效度问题的焦点,我们期待效度概念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并将用其指导于心理与教育研究过程的实践中。

注释

①BINGHAM,W. V. Aptitude and Aptitude Testing[M].New York: Harper &Brother,1937,3

②GUILFORD,J. P.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M].New York: McGraw-Hill,1967,8-9

③孙晓敏,张厚粲.效度概念演进及其新发展[J].心理科学,2004.27(1):2-4.

④张宝均.传统效度理论与统一构想效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4):69-72.

⑤MESSICK,S.Validity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Validation of inferences from person’s responses and performance as scientific inquiry into scoring mean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5.9:741-49.

⑥⑨CRONBACH,L.J.Essentials of psychological testing(4th ed.)[M].New York: Harper&Row,1984.

第3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病原体;老年肺炎

[中图分类号] R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2(a)-00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Calcitonin original and C reactive protein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of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Methods 49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he pathogen of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of 27 cases, virus infection group of 12 cases and fungal infection group of 10 cases according to their etiology, PCT and CRP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PCT and CRP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se in the fungal infection group and virus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alcitonin original; C- reactive protein; Pathogen; Senile pneumonia

老年人抵抗力差,并且常合并有高血压、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等慢性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老年人炎症反应不典型,症状表现和体征、实验室指标往往不典型,而且病程进展快、危害严重、病死率也较高[1],因为缺乏早期诊断重度细菌感染的临床指标,以至于容易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2]。近年来,降钙素原作为用于全身细菌感染和鉴别诊断的血清标志物而被人们发现并应用于临床[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因子,在各种病原体感染中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49例老年重症肺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CRP和PCT检测对老年肺部感染诊断价值及鉴别肺部感染患者不同病原微生物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49例老年重症肺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63~88岁,平均年龄(76.32±8.63)岁。按其病原学分为细菌感染组27例,病毒感染组12例,真菌感染组10例。细菌感染组包括17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5.57±8.23)岁;病毒感染组包括7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7.31±8.77)岁;真菌感染组包括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64~87岁,平均年龄(78.56±8.91)岁。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按照美国胸科学会(ATS)2001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①需要机械通气;②入院48h?内肺部病变扩大≥50%;③少尿(每日177 μmol/L(2 mg/dL)。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PaO2/FiO2

1.2 方法

3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采血5 mL。2 h内分离血清上机检测。PCT 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全自动免疫发光法进行测定,操作步骤严格遵照说明书;CRP 应用免疫比浊法,采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hCRP试剂盒,操作步骤严格遵照说明书。质控结果均在控制范围内。比较3组 PCT、CRP 检测阳性率及 PCT、CRP水平高低。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2 结果

2.1 3组中PCT、CRP的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 阳性率为89%,CRP阳性率85%,两者阳性率明显的高于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细见表1。

2.2 3组中PCT、CRP含量对比

对3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含量对比分析 ,细菌感染组降钙素原含量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 , 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 讨论

目前在我国,老年重症肺感染仍是威胁老年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诊断以及及早的治疗是减少老年肺感染死亡率的主要手段。由于老年重肺感染有其特殊性,所以给临床上诊断带来困难。其一,老年性肺感染症状以及体征不典型,部分病例甚至无咳嗽咳痰等明星的呼吸道表现,容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其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不典型,近半数的WBC检测无法提供诊断证据[4-6]。

降钙素原是临床中一种无刺激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一般情况下降钙素原是由甲状腺C细胞所分泌,经细胞内蛋白水解酶水解形成。正常情况下,外周血液中降钙素原含量不足0.1 ng/mL。研究显示,机体在受到感染时,细菌内的毒素和各种细胞因子诱导甲状腺以及组织分泌降钙素原,且超过了蛋白酶水解能力后,很容易导致其血液中的降钙素原含量增加,一般在感染2~3 h之后便可以检出[7-8]。因此,临床中可以将其作为感染判断指标之一。该研究发现,降钙素原在肺感染中显著增高,与病毒性以及真菌性肺感染比较,细菌性肺感染中降钙素原含量更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诊断鉴别老年重症肺感染病原体类别的一个有效指标。

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 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因子,在各种病原体感染中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升高。由于CRP是组织损伤中一种非特异性反应所产生的蛋白因子,无论是在真菌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均导致其水平升高,故鉴别肺部感染中致病病原体应用有限。

综上,在老年性肺感染中,CRP以及降钙素原均增高,CRP在鉴别病原体中意义不大,而降钙素原在区别是否为细菌性肺炎中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 刘莲凤, 陈周敏,马建波.降钙素原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8):100.

[2] 杨滨,康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3):596-598.

[3] 雷清,代龙文.72例外科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早期诊断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842-844.

[4] 范林,叶⒎,钟自彪,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3,13(4):195-199.

[5] 叶青. 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 ICU 重症肺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 2013, 8(14): 29-29.

[6] 桂兰兰, 何群鹏, 许书添, 等.激素治疗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1(6): 501-506.

[7] 胡立红, 林丽, 李勇诚. 重症肺部感染后继发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12(8):1227-1229.

第4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法益;权利侵害;费尔巴哈

从法益的发展史看,存在较多的法益理论,与此对应,法益的概念也千差万别。法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从法哲学上演绎出的法益概念(实在的法益观念)和从实定法中归纳出的法益概念(方法论的法益观念),它们的内涵是互有差别的。实在的法益概念将法益归结于权利、利益或文化等。但是,权利、利益、文化都是大概而模糊的概念,无法为其划出明确的界限,法哲学的概念出现了对定义之定义的无穷追溯,永远地处在一种“道可道非常道”的尴尬境地,唯一的道路只有回归惩恶扬善的理念,这也是实质犯罪概念的最终结局。方法论的法益观念认为法益就是财、状态、和物质属性等。这种法益观念没能回答法益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宣扬了一种罪刑法定的观念,代表了严格依照法律来诠注刑法的法条主义倾向。两种法益观的争论主要在于法益主体是“人之益”还是“法之益”?若为“法之益”,则法益之“法”是刑法还是一般法?

一、法益概念的缘起

费尔巴哈是深受启蒙思想天赋人权观念影响的典型人物。其提倡的权力侵害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成为了通说。费尔巴哈确立了刑事审判中的法治国思想,主张对国家的刑罚权进行限制。还具体提出了限制的手段有三种:第一,“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原则,通过法律来对刑罚权进行限制;第二,以行为为标准而不能以行为人为标准,据此保障法的安定性,保障个人的自由;第三,对法律与伦理进行区分,犯罪不是违反伦理而是触犯法律,立法者应当尊重良心的自由,法律不是伦理的审判者。作为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最大的贡献无疑在于把罪刑法定主义思想和应当区分法律与伦理的思想纳入到刑法理论体系中。为了贯彻上述思想,费尔巴哈提出了权力侵害说。权力侵害说的大致内容即:犯罪的本质在于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国家也具有人格、享有权利。刑罚的任务便是保护权利。费尔巴哈指出:“犯罪是有刑罚法规规定的、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费尔巴哈继而进一步将犯罪分为对国家的犯罪与对个人的犯罪。其中对个人的犯罪与所有人都有关系,而且是常见的犯罪,因而最具有重要性,立法时应将对个人的犯罪置于对国家的犯罪之前。费尔巴哈将犯罪理解为对权力的侵害,意味着从实质上限定中世纪以来所扩张的、含混的犯罪概念。提倡权力侵害说与强调罪刑法定主意相并列,对于针对国家权力的恣意与刑罚的不安定性,保护个人的自由有着巨大的意义。费尔巴哈的权力侵害说,是启蒙后期自然法思想与政治自由主义结合的良好表现。

费尔巴哈的权力侵害说有着社会契约论的烙印。从其认为个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是不安定的,人们便相互约定尊重他人的自由,从而组成市民社会,据此便形成了维护个人和平地共同生活的状态即市民社会秩序的机关即国家可以看出来。费尔巴哈提出权力侵害说,也是为了限定国家的目的和任务。在费尔巴哈之前的启蒙思想家们追求宗教犯罪、风俗犯罪的世俗化与刑罚的人性道,并且希望从法律上限定警察活动的领域,但并没有获得成功。

二、对权力侵害说的批判

费尔巴哈的理论在德国刑法学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了对费尔巴哈的权力侵害说展开了批判。萨维尼提出,权力侵害说的思想基础是启蒙后期自然法思想的理性法哲学,然而其认为在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旗号下,当反对自然法的理论。萨维尼否定自然法的存在,认为自然法是一个根据不足的超经验先天假设,他根本就不能成为发的渊源。他反对理性主义的立法观点,认为通过人类的普遍理性制定出人类普遍适用的法典是无稽而无为的。之后,稳健实证主义学派对权力侵害说也展开了批判。就诸如性犯罪之类的风俗犯罪而言,稳健实证主义学派虽然也反对将纯粹的伦理义务违反作为刑法规制的对象,但同时也认为,国家的任务是为了实现人类自己的理想而保护国家的组成个体。特别要保护形成这种机制的法律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基础又是伦理性,只有伦理性是预防犯罪发生的真正保证。

费尔巴哈的权力侵害说,是启蒙思想的社会契约理论对法学产生影响的结果。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期支配着德国的刑事政策,对当时的法律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其权力侵害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使当时费尔巴哈把权力侵害说贯穿于其所制定的巴伐利亚刑法典,但最后权力侵害说也未能在整个德国的刑事立法中得到普及。

正如实证主义代表人物宾丁所说:“法益产生于立法者的价值判断,立法者对一种状态或对象进行实定的价值评价,而这种进行了实定的价值评价的东西就是法益,法益却也是全体的法益。” 法益理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批判与被批判。

参考文献:

[1]日 甲裴克则《法益保护与社会的保护》(一)载《九大法学》1983年第45号,第219页。

[2]日 内藤谦 《刑法中的法益概念的历史展开》(一)载自《东京都立大学法学会杂志》1966年第6卷第2号,第234页。

[3]日 内藤谦 《刑法中的法益概念的历史展开》(一)载自《东京都立大学法学会杂志》1966年第6卷第2号,第226页。

[4]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8页。

作者简介:

第5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选型的原则

一、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ConceptualDesign)属初步设计阶段。国内外历次大地震及风灾的经验教训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物概念设计阶段中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尤其是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1 结构的规则性

简单的平、立面图形是方形或圆形的,而复杂的图形是有凹角的,容易造成有应力集中或变形集中的薄弱环节。抗震设计能做到平、立面简单当然是较理想的,但实际工作中,建筑的平、立面出现凹角是经常的,比较现实的做法是要求建筑体型规则一些,规则的意思是有一定的对抗震有利的要求,也允许带有一定限度区的复杂性质。区分规则与不规则的界限很难划定。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给出了一些划分原则:

1)竖向规则指沿建筑物竖向的建筑造型和结构布置比较均匀,刚度、承载力和传力途径没有太大变化,从而可以限制结构在某一层或极少数几层出现敏感的薄弱部位。这些部位一旦出现,将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过大的变形,从而容易导致结构过早的坍塌。

2)平面规则指建筑平面比较规则,平面内结构布置比较均匀,使建筑物的分布质量和地震惯性力能以比较短和直接的途径进行传递,并使质量分布和结构刚度协调,以限制质量和刚度间的偏心。平面规则,布置均匀有利于防止薄弱的子结构过早破坏、倒塌,能使地震作用在各个子结构间重分布,增加结构的赘余度数量,发挥整个结构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

3)设计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尽可能满足建筑竖向均匀性。均匀性问题存在于建筑的竖向布置中,无论是几何图形还是楼层刚度变化,其规则匀称应该是立面设计中优先考虑的。布置不均匀的结果产生了刚度、强度的突变,引起竖向的应力集中或变形集中,以致在中小型地震中损坏,在大震时倒塌。但是,要使结构做到完全均匀性,在实际设计中也有一定的困难。均匀性问题表现如下:其一,竖向收进问题。竖向收进是常见的建筑处理方式,结构上产生的问题是在凹角处应力集中。由于房屋的不同部分其振动特征不同,所以在收进处的横隔(楼盖或屋面板)产生应力突变,为此,在抗震设计时,可考虑几种处理方法:限制收进尺寸;当设置防震缝有利时,可设缝把复杂的体型划分成若干简单、规则的独立单元,分割后的建筑体型应是均衡的,不致过分细高;不设缝时应进行较细致的空间动力分析;对刚度突变的构件采取加强措施。其二,柔性层框架。建筑上往往因底层需要开敞或任意层需要大的空间,使结构处于上下不连续状况,产生竖向刚度突变,特别是柔性底层建筑,在历次大地震中,震害都很普遍,甚至完全倒塌。分析研究表明,这类构件的应力和变形集中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在抗震设计时应力求避免,底层应尽可能配置具有相当强韧性的构件以承受大的侧移。其三,同一层间的柱子刚度不同。建筑上由于空间需要或由于艺术构思,使得同一层间柱子的刚度差异较大,通常在刚性较大的柱子上产生较大的内力。为此设计时宜从抗震的角度重新安排结构系统,以使刚度尽量均衡。

1.2 结构的刚度和延性

在地震作用下,一味地追求结构的强度并不可取,结构的延性是非常重要的,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结构水平方向的刚度应能使结构抵抗任何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并有助于减少结构的变形。结构还应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振动的能力。由于现有的抗震设计计算不考虑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所以在概念设计中还应注意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振动的能力。结构的延性是指结构吸收地震能量后的变形能力。延性好的结构能吸收较多的地震能量,能经受住较大的变形。增加结构的延性,能削弱地震反应,提高结构抵抗地震的能力。结构对延性的需求与地震力降低系数是相适应的。地震力降低系数的大小决定了设计地震力取值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对延性要求的大小。用于承载力设计的地震作用可以取到小震水平,当更大的地震来临时,则靠结构的延性去抵抗。所以,我们并不采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力来进行结构承载力设计,而需要把设防烈度地震力降低一个系数,称为地震力降低系数。

地震力降低系数对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整体降低实际上决定了结构的屈服水准和对结构延性需求的大小。地震力降低系数取得越大,设计地震作用就取得越小;地震力降低系数取得越小,设计地震作用就取得越大。在同一个设防烈度下,地震力降低系数取为中等,地震作用也为中等,因而对延性提出的要求也为中等。这样,地震力降低系数的大小实际上就决定了设计地震力取值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对延性要求的大小。

二、 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

2.1影响建筑结构选型的因素

作为单体的建筑物具有统计性差、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并且其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较大,具体表现在结构方案上不仅仅取决于力学分析,而是应该从环境、经济以及安全使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此该种综合决策十分复杂,在选型过程中应分清因素的主次,同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具有层次性和耦连性以及各因素对选型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等,一般在建筑选型过程中除了对建筑美学考虑外其他方面主要应考虑:环境条件指场地条件、风压、设防烈度等;方案特征、指建筑高度、高宽比、长宽比以及建筑的平面和立面体型等。

2.2结构选型的原则

安全性。各类建筑结构选型及平面、竖向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可出现严重不规则的结构单元,对于体型复杂结构不规则的建筑应通过调整建筑方案或设防震缝等形式以满足规范要求;各种结构建筑高低能反映出其承载能力及抗风抗震能力,因此各种结构选型应在最大适用高度范围内选择;通用建筑材料木材的腐烂和虫蛀、钢结构的锈蚀、砌体材料的风化等都可能对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各类建筑应根据其材质来充分考虑其有足够的耐久性以满足结构安全。

先进性。建筑物的先进性主要是指在结构体系中应尽量推广成熟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利于加快建设速度,推动建筑行业工业化、现代化并确保工程质量,因各种结构均有其适用范围,因此在进行结构选型时应根据其功能来决定结构类型。

2.3结构体系选择

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该种结构形式可以合理利用钢筋及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特点,并方便就地取材、工程造价较低、耐火性及耐久性较好、结构造型灵活、整体性能好等优点,但其也具有自重大,构件截面大、抗裂性能差以及修复及不强等。施工难度大等。

钢结构体系。其具有构件截面小、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和建设周期短等优点,但其材料较昂贵、且易于腐蚀、防火性较差以及施工技术复杂等,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框架-支撑、筒体以及悬挂体系等多种形式。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其主要包括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是指混凝土内含型钢的劲性配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其具有承载力高,抗裂性及抗震性较好等优点;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其利用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相互作用,该种结构在三向受压状态下使混凝土性质得到极大改善,并使其承载力较钢筋混凝土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其截面尺寸小塑性和韧性好,能提高其抗震性能等系列优点。

第6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经营者概念的完善 试论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纠纷的经济法理念 论现代企业中经营者的激励问题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博弈分析 经济转型中经济法的作用研究 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行为评析及其界定 浅析我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及申报制度 我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探析 浅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经营者责任的完善 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经营者选拔机制创新思考 试析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制 试析经济法的制度缺陷 试析循环经济法的特征 “EB”环境中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规制 经营者集中案件中的定量经济分析 浅谈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法的作用 对我国反垄断法“经营者集中”规定的经济学思考 提携下一代的经营者 浅谈经营者的一般义务 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刘德良.网络时代的民法学问题[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300-311.

[7]祝东强.中国经济法学体系结构[D].兰州:兰州大学,2012.

[8]李友根.论经济法视野中的经营者――基于不正当竞争案判例的整理与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5.

[9]邵建东.竞争法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32.

[10]徐孟洲,叶姗.经营者论:基于经济法规范与原理的分析[J].现代法学,2007(5):93.

[11]邱中林.浅谈经济法中的经营者[J].当代法学论坛,2010(1):322.

第7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1.医院价值取向偏离

一个人价值观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他的价值取向问题。在我国,医院的宗旨应该是以病人利益为中心,让病人能够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好的治疗,要时刻维护病人的最根本利益,维护病人的身心健康。如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不道德的社会现象,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个别医院的医生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价值观念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2.医务人员思想水平较低

如今,有很多的医生盲目推荐很多价格昂贵的治方式,患者很难接受。没有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病情推荐,从而使得患者的病情很难得到缓解,治疗时间加长、效果不佳,使得病人长期处于病痛之中。医生不擅长使用新型的医疗技术,只是一味通过服用药物和打点滴的方法来治疗,这样很难从根本上减轻病人的痛苦。

3.太过于注重医疗设备的使用

随着医疗设备的先进化,医生也越来越依靠医疗设备,一方面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医生的工作量,同时医疗设备也能够迅速检测出患者的病情所在,准确判断出患病的具置。这样一来医生会依赖和看重先进设备的作用而忽视了自身的职业素养,不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的医术相结合。因此太过于注重医疗设备的使用将会使医生变得消极被动。

4.机制、体制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但是我国很多医院仍在实行以往的运行机制,通过过去的机制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就不符合绝大部分人民的利益,将会引起人们的广泛不满。很多医务人员对现有的体制改革了解还不够深入,思想观念还有待提高,不积极参加新医改的各项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重视不起来。

二、加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引导医务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医务人员应该时刻具备不被社会风气污染的决心。医生要时刻将病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维护病人的最根本利益,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对病人一定要温柔相待,要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去体会他们的需求,在医院制度有损病人利益时要努力改善医院的制度,让患者能够真正从中得到温暖。医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在工作中时刻谨记自身的职责,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服务人员。

2.健全医疗卫生体制

在新一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医生要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体制,要逐步摒弃以往的不良风气。安徽省芜湖市作为改革的试点城市,一定要加强市场的竞争,要合理分配医疗卫生岗位和工作,将具体工作分配给具体的人,各个医院要及时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学习,让医院能够深入了解在新医改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增多会议召开的次数,让各个医院的青年工作者积极献言献策,并且以实际行动改变现状,让芜湖市能够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实践体系。

3.改变医务人员的落后观念

医务人员一定要正确认识金钱和自身的工作职责,要善于处理医患之间的关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要有一定的补救措施。要改变那种自私自利的观念和落后的思想,积极鼓励病人或者开展捐款等一系列的活动,避免病人因支付不起医药费带来的尴尬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着很多的隐患,如医务人员思想落后、过分依赖医疗设备、医院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为了将安徽省的医疗事业发扬光大,提高我国医疗人员的整体素质,我们一定要积极改善社会上这种不良现象,要开拓创新,引领医护人员朝着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迈进,改变医疗人员素质低下的行为,中国的医疗事业也必将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相异构想;探查;原因;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9-002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背景与意义

学生在学习某一项化学知识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这些“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往往被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学生正式学习某一学科前形成的前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一致,有些与科学概念相悖,这些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观点与认识即为“相异构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从旧观念向新观念转变,教师的任务则是选择能有效促使学生发生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学生原有的相异构想不但是教学要改变的对象,而且是概念教学的起点。建构主义的“概念变更”学习观,是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因此,研究学生原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弄清其对学习和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是实现概念转变的前提。

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之前,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及初中和必修2课程的学习,已积累了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初步概念,这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在学生已有的概念中,有的与即将学习的新概念相容,这将有利于新概念的“同化”;而有的是错误的或者虽正确但停留在认识的表象或局部,这对新概念的“顺应”带来冲突和障碍。了解这些“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将有利于提高新概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对象为我校2008级高二选修化学的学生,分别选取一个理科实验班和一个理科普通班学生为样本,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之前,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反应原理》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选取十二个核心概念,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和回收,通过计算机作结果统计,对照问卷内容和统计结果作分析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96份。

3内容与结果

3.1关于对键能与反应热、键能与物质能量关系的认识

20.9 %的学生认为“生成物键能越大,反应热越大”。这一片面认识可能是由“反应物分子断开化学键后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放出能量”得出,未能全面理解反应物键能与生成物键能和反应热的关系。30.3 %的学生认为“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高”,误认为键能是物质本身含有的能量,对键能与共价分子的稳定性关系认识模糊。

3.2关于对石墨与金刚石稳定性的认识

25 %的学生认为“金刚石比石墨稳定”。这与“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两者巨大的硬度反差给学生产生的强烈印象有关。

3.3关于反应热与反应途径关系的认识

高达88.5 %的学生已认识到反应热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但仍有9.4 %的学生认为“相同条件下,使1 mol碳先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再将一氧化碳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比1 mol碳直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多”。这可能与“二步反应放出的热量比一步反应多”的想法有关。

3.4关于对催化剂的认识

13.6 %的学生认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表明它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变化”。说明这些学生对催化剂定义中“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印象深刻,而对催化机理知之甚少。

3.5关于对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状态)的认识

13.5 %的学生认为“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化学反应停止的状态”,表明这些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认识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另有13.5%的学生认为“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一样多的状态”,说明这些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关系还缺乏认识。

3.6关于对盐酸和醋酸的认识

高达63.5 %的学生认为“盐酸的导电性比醋酸强”,说明相当多的学生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等同起来。36.4%的学生认为“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中和后,溶液呈中性”,说明较多的学生认为“酸碱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对“中和”的本质以及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缺乏认识。

3.7关于对溶液导电性的认识

13.5 %的学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表明这些学生将电解质溶液浓度与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混同起来。8.4 %的学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溶解10 g食盐的1 L溶液和10 L溶液导电能力相同”,表明这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溶液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

3.8关于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

50 %的学生认为“中性溶液就是pH=7的溶液”,这主要因为在初中学生就熟悉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忽视了这一标准的温度条件。

3.9关于对碳酸钠溶液的认识

虽然学生都知道Na2CO3溶液显碱性,但23.9 %的学生认为“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比为2:1”,表明这些学生对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即CO32-的水解还不理解。

3.10关于对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认识

45.9 %的学生认为“只有生成水、沉淀和气体的反应才能进行”;另有35.4 %的学生认为“难溶于水的盐和碱之间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表明初中归纳概括的复分解反应条件和规律已成为学生头脑中的“铁律”,而并不理解这些条件和规律的实质。

3.11关于对原电池的认识

11.4 %的学生认为“原电池就是实用的化学电源”,表明这些学生对原电池和化学电源的关系并不清楚。21.9 %的学生认为“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迁移,阴离子向正极迁移”,表明这些学生将原电池中离子的迁移方向与电解池中离子的迁移方向相混同。36.8 %的学生认为“原电池的电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导电材料”,表明教学中归纳的有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对学生认识不同电池形成了思维定势。

3.12关于对电解的认识

20.8 %的学生认为“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子从电源负极通过溶液回到电源正极”,另有33.2 %的学生认为“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阴阳离子定向移动的物理变化”。表明这些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机理、通电后电解质溶液发生的变化并不理解。

4原因分析

4.1源于生活经验的直觉推理

学生头脑中相异构想概念的形成首先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以生活常识先入为主。其次,来自通过自己单凭直觉的推理,对名词、规律、定理进行错误推广。如“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中和后,溶液呈中性”,就是这样的典型。

4.2囿于表象或局部的认知

认识过程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有很强的相关性,个体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有阶段性的,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渐进的、递进式的过程。由于教学要求的阶段性、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性和学生知识背景的局限性,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象或局部,未能深入到概念的本质。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只有生成水、沉淀和气体的反应才能进行”,“难溶于水的盐和碱之间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中性溶液就是pH=7的溶液”;“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化学反应停止的状态”,就是概念表象化的体现。

4.3不恰当的类比迁移

类比是推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做出新发现的重要思维形式。但类比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学生在学习一些化学概念时,运用类比思维可得到很大帮助,但有时用其他概念来类比推理一些化学概念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原电池的电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导电材料”,“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迁移,阴离子向正极迁移”,就是因为未能把握概念间的本质属性而导致的错误迁移。

此外,教学中教师迫于应试需要,为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过分地突出某一现象和结论,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和条件,也是学生产生相异构想的重要原因。

5转变对策

5.1充分了解和揭示学生原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了解学生知识、经验的状况以及思维习惯,尤其是了解学生已有概念中那些不全面甚至错误的想法与观点,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可采用各种诊断措施,如学前调查、课堂提问、讨论交流、课后谈话、作业和练习批改等,主动搜集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这些相异构想,对我们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学前调查主要基于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把握,因而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并不全面和准确,只能帮助我们大概了解学生的相异构想。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由于不同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建构方式不同,对相同内容所取得的学习结果也不尽相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种差异,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设计针对性问题,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有机会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还可诱导学生暴露相异构想。随着概念的不断建构和发展,已有的相异构想转化的同时又有可能伴生或衍生新的相异构想,教师要通过作业、练习、考试等各种反馈渠道,及时监控学生相异构想的变化,并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5.2设置开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经过否定质疑的知识,在学生中才有较高的确信度,所以,转变相异构想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引起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以其无力解决的“冲突”动摇其顽固的相异构想,感到必须修正原来的错误观念或模糊认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指导学生进行认知顺应,形成与科学观念一致的新概念。

例如,在原电池原理的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请以反应2H2+O2=2H2O 为基础,设计一个原电池。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学生在头脑中检索、再现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时,必然涉及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电池电流回路等问题,接着,再设计以下系列问题进行追问:如果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电极反应如何表示?在导线构成的外电路中电子流和电流的方向如何?在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如何?如果电解质溶液是H2SO4溶液,情况又将如何?可以从哪些角度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乃至争论和教师的评价,可有效地转化“电极材料必须是两种不同的材料”、“电极反应就是电极自身的反应”、“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等相异构想。

5.3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是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实现相异构想转变的基础。相异构想转变过程中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可获得更丰富、更生动、更能反映事物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建构主义重视旧经验在构建新知识过程中的作用,而很多相异构想的形成,恰恰是因为学生缺乏建构新知识所必需的感性经验。这时,如果我们仍仅按知识的逻辑进行教学,则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充其量会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可自己原来的认识也是“有道理”的,于是兼收并蓄,可能记住了科学概念的定义,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新的概念,同时也保留了原来的“合理内核”,形成一种模糊混乱的认知结构。一旦面临一些特定的情境,“相异构想”就会自然地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据,这就是相异构想的隐蔽性和顽固性。教学实践证明,增加让学生观察或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是纠正相异构想的关键之一。例如,向醋酸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溶液的导电性如何变化?有同学认为醋酸和KOH中和生成了醋酸钾,弱电解质转化为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应增强。也有同学认为滴加KOH溶液可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导电性应减弱。更多同学认为,生成强电解质与稀释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究竟结果如何不能确定。显然,这样的问题仅从学科逻辑解释,各有各的道理,最终仍旧莫衷一是,而实验则是化学问题的最高法庭。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导电性增强,说明中和生成强电解质效应大于溶液水稀释效应。

5.4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实现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转变的主要机制是顺应。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学生认为新概念比旧概念包含更本质的内容,学生才能完全接受新概念,实现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的自觉转化。这时,教师应以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建立新概念。在教学中不仅要紧紧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外延。让学生感知新概念可靠的科学基础,认知顺应才能顺利进行。例如,盐酸和醋酸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可设计以下系列问题:

(1)盐酸和醋酸的组成和性质有哪些异同?

(2)为什么说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3)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实验设计包括药品(浓度、用量)、仪器(规格、数量)、操作步骤、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处理结果等。

引导学生从电离程度(概念的内涵)、酸溶液的性质表现如c(H+)、 pH、 导电性、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等差异以及对应盐溶液的性质表现差异(概念的外延),深刻理解电解质强弱的意义。从中学会分析、比较、归纳逻辑推理方法以及变量控制等科学实验方法。

6 结束语

学生的相异构想,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感性知识基础,提供化学知识建构的情境,又可以作为化学概念表征的原型,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相异构想可以作为化学问题解决的对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设计必须了解学生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必须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来具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设计各种促进学习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即通过对教学起点的重构,实现对学习的重构,这是教学设计“学习者中心”和“生本化”的体现,是对原有课程与教学的突破和超越。

参考文献:

[1]沈金林,霍万林.从建构主义认识论谈相异构想的形成及纠正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7):1~4.

[2]吴良根.探查中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现状及转变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7):8~10.

第9篇:园艺的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自我概念;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包括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大学生导师和学生辅导员。大部分高校都有专职辅导员。有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是兼职辅导员,比如清华大学实行“双肩挑”的做法;有的高校实行大学生导师制,就是选拔优秀的、负责任的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有的高校实行“政治导师制”;有的高校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比如山东理工大学。本文所指的辅导员,泛指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

过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把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简单归咎于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的偏差,在工作方法上也过于简单,不能适应学生千差万别的个体需要。高校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大多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专业知识不熟悉,措施不当或教师道德水准不高,往往无法达到帮助人的目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进心理科学,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思想引导的同时,伴以一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不仅是现实情况的需要,对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拓展新领域,创造新办法,开辟新途径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两者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鉴于此,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培养心理辅导能力,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对那些思想认识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而产生的矛盾,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再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二、自我概念的提出和廓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从事德育工作的辅导员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无精打采地听,教育效果不大理想。

为什么德育活动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从心理学的自我概念理论看,是因为学生的自我概念产生偏差,从而使得外部的行为没有指向或者专注于活动的学习内容。因此,本文从自我概念的有关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这些理论如何影响学习行为,来重点阐述如何帮助辅导员运用自我概念的理论原理提高心理辅导效果。

1.自我概念的界定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 James)于1890年提出的。关于自我概念的含义,心理学界见解不一,Shavelson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知觉。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这些方面包括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Bengtson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的形象或意象、认知、情感、意志的总体看法。国内学者黄希庭对自我概念进行了整合和分析,他主张,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

2.自我概念的作用

人的很多行为是由个人想要学习的决策决定的,而决策是人对特定行为可能带来特定结果的一种反应。当认为特定行为能够带来自己预期的某种结果时,个体就实施该行为。影响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体从他人,尤其是重要的人那里得到的反馈,通过这种反馈,个体逐渐形成了对自己的特征和品质的全面认识,即形成了自我概念。布鲁科弗和埃里奇森认为,自我概念影响人的决策,进而会影响人的学习行为,如一个认为德育毫无价值的学生,根本不会努力去听课、去学习,对德育更是缺乏兴趣,那德育的效果在这个学生身上就会大打折扣。

自我概念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自我角色要求。角色代表了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2)自我能力概念。个体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某种学习的估计会影响学习行为,当认为自己能胜任时,个体就会采取完成任务的行为。

(3)自我工具性价值。指个体对完成特定学习任务后可能得到奖赏的认知。如果个体认为自己认真学习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那个体肯定就不会投入学习。

(4)自我的内在价值。指个体从某种特定学习行为中,带来内心愉悦和满足的认知。如有的学生非常愿意学习某项内容,因为他从中获得了满足感,带来了积极愉快的内心体验。

三、自我概念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对自我概念及其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从自我概念视阈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几种策略。

1.鼓励和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能力概念是影响学习目标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如何有效提升自我能力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训练。

一是要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需要、兴趣、价值观,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更坚实的基础上把握自己,确立合适的道德目标,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从适宜的选择和不断地成功经验积累中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对自己、对人格培养充满信心。

二是设置各种道德情景,给学生提供不同道德抉择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抉择的心理历程和不同抉择带来的心理感受,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面临道德选择时,是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决定的,增强学生的道德抉择能力。

三是从心底肯定学生的独特性,认可学生、接纳学生、欣赏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辅导员如果能够用期待的眼光看学生,认为所辅导的学生能够成为一位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那么,学生的自我肯定程度会大大增强,其表现也将会朝着期待的方向转化,并最终产生令人感叹的良好教育效果和积极的示范作用。

2.运用强化理论,给予适当奖赏,不断增强学生自我工具性价值

“强化”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学中强化指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强化物向学生传递对其特定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信息,以达到增强或减弱其行为发生概率的目的。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强化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强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辅导员要发挥自身在强化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结合起来。另外,还要坚持多种强化结合使用,相互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强化的作用,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叶圣陶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者要致力于让学生独立行走,独立攀登。自我强化是自我教育的一部分,由于来自学生内部,影响更深入持久,而且与外部强化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它是以外部强化的标准为参照的。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时,也将该行为的评价标准传递给学生,学生逐渐掌握关于行为的评价体系,并内化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地自我肯定或否定、自我激励,从而形成真正的内部动力。

同时,鼓励学生自我正强化。自我正强化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一个人作出某种选择,达到某一目标,目标的实现会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目标行为的良性循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作出评价,要么产生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信自豪的体验,要么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自怨自艾的体验。前一种属于正强化作用,将产生积极影响,而后一种属于负强化作用,将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正向道德行为,从各种途径予以肯定强化,比如可以奖励自己一次休息、一顿美餐等等。这样就可以使这种道德行为不断内化,最终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意识和反应。

3.运用诱因理论,通过创设一定的德育环境和提供不同的刺激,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实现其自我的内在价值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它可以推动个体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

一方面,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学生经历认知上的冲突时,就可以预期学生将会不断学习、思考,采取行动消除这种冲突状态。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德育两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展开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运用具体细节和例证来阐明自己的解释,从而引发学生不断探究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利用板书、幻灯片、录像以及现场模拟实验等不同的形式灵活地呈现德育内容和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参与到德育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上道德楷模的故事或者请道德模范讲述亲身经历,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著名大学的校园、革命纪念的圣地等,使他们感受大学里活跃和严谨的学术气氛,感受革命圣地的庄严和肃穆。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德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洗涤心灵,健康成长。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