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护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进入21世纪,世界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对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量激增,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美国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养老护理服务体系。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在养老护理职业现状、职业描述现状和职业声望现状等方面的差距,可以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我国养老护理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养老护理业;发展现状;中国;美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85-04
作者简介:杨旭萍(1986—),女,河北保定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从联合国人口发展基金会的统计数据获悉,截至2012年,全世界约有8.1亿人口年龄已达到或超过60岁,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1%,也就是说平均每9人之中就有1人是60岁或超过60岁的老年人;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数将达到20.3亿,占比将达22%,即每5人中就有1人达到或者超过60岁。全球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随之带来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以有效应对激增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美国是全球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在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而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相对较晚,且养老体系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养老护理职业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笔者拟通过中美养老护理职业发展现状的对比,提出借鉴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养老护理业发展的若干对策。
中美养老护理职业群及其形成背景的比较
(一)中国的养老护理职业群
从经济来源角度看,由于家庭养老在文化价值、感情维系、精神慰藉等方面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当前我国总体上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且其比重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但随着家庭功能的日趋弱化以及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社会养老的作用愈加凸显。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国在2002年2月11日由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至此,养老护理员正式成为一种职业。当前,我国养老护理职业群以养老护理员为主体,辅以家庭服务员、护士、心理咨询师以及营养师等职业。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今老年人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精神护理的需求以及专业基本护理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养老护理员的数量及素质都暂时无法满足其需求而形成的。
(二)美国的养老护理职业群
美国的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等为美国的社会养老提供了大力支持,主要体现为社区养老和非政府机构养老。在美国,大部分的物质、精神、文化服务都是以社区为单位提供的,而且社区也经常代为执行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的具体职能。因此,社区养老在美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非政府养老机构在享受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接受政府监督,设有相应的行业准入标准,大都是微利甚至是不盈利的。非政府养老机构的存在和发展是美国养老服务高度福利性、市场化和产业化的体现。此外,美国的以房养老、异地养老等发展也很成熟,十分流行。
2010年美国劳动部公布的标准职业分类系统将美国的职业分为23个大类、97个中类、461个小类、840个细类,对具有相近工作职责、技能训练水平、教育水平的具体职业岗位归属于一个细类中。在该分类系统以及基于该分类系统再开发的美国职业信息网(O*NET)的分类系统中,均没有专门护理老年人的职业。但是,美国早在1966年就在杜克大学开办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该专业的毕业生要想成为一名老年护理人员,只需通过一个由美国护士学会主持的资格考试即可,而养老机构管理者必须经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可以看出,美国老年人的护理服务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护士提供的。根据O*NET职业快速检索系统的关键字查询与分类查询以及具体的职业描述,个人护理助手(Personal Care Aides)这一职业的职业内容与我国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内容最为匹配。除此之外,还有家庭健康助理(Home Health Aides)、医务社会工作者(Healthcare Social Workers)等。
中美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描述的比较
(一)中国《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描述
我国2002年出台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养老护理员职业的描述项有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等,其中职业概况包括对职业名称、定义、等级、环境、能力特征、基本文化程度、培训要求和鉴定的具体描述;基本要求又分为职业道德要求、基础知识要求两方面;工作要求将养老护理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等级,并分别进行了具体描述;在比重表中则规定了上述四个等级各项工作要求所占的比重,以基础知识为例,在比重表中要求初级养老护理员的基础知识要达到20%,中级护理员要达到15%,高级护理员要达到10%,技师要达到5%。
按照《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定义,养老护理员是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以肢体协调动作、善于表达与感知、较强的空间与色觉能力为其职业特征,并且要求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其基本文化程度要求虽仅为初中毕业,但有明确的培训和鉴定要求,四个级别的晋级培训分别不少于180、150、120、90个标准学时。在职业道德方面对职业操守和基本职业道德知识的掌握都有明确要求。基础知识有两方面的要求:老年人护理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前者主要包括老年人常见病医学知识、生理及心理知识、营养学知识、护理操作知识等,此外还应熟练掌握养老护理员职业工作须知;后者主要包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知识和劳动法的相关知识,用以保障老人和养老护理员的合法权益。
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功能主要是生活照料和技术护理,并且技能要求也随着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级别的提高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比如,初级养老护理员的生活照料内容包括卫生、睡眠、饮食、排泄、安全等方面;技术护理内容包括基本的疾病护理,如给药、消毒等,另外还包括护理记录、临终护理等。中级护理员在初级护理员工作内容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肢体康复、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要求,依次递增,最高级别的技师则在前三个级别职业功能基础之上附加了培训指导和护理管理等内容。
(二)美国O*NET中对相应职业的描述
美国职业信息网(O*NET)是劳动部支持建立的美国最大的职业信息数据库,其成果已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笔者拟对O*NET中的Personal Care Aides(个人护理助手)与我国的养老护理员进行比较。
个人护理助手的定义是:在服务对象家里或护理机构帮助老年人、恢复期的病人或者残疾人,照顾其日常生活的人员。职业能力要求有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书面理解能力、口齿清晰(被服务对象准确理解)、语音识别(准确理解服务对象的语言要求)、信息整理、细节观察力等。O*NET显示,在美国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大部分要求在职业学校接受过培训,有相关工作经验,有专科毕业证书,并附有统计结果:66%为专科毕业学历,23%为本科毕业学历,11%为其他大学毕业或没有学位。该职业的基础知识要求为:(1)牙科知识和其他医药学知识;(2)有关服务原则和程序的知识;(3)一定的心理学知识;(4)英语语言知识(为了与服务对象更好地沟通);(5)教育培训知识;(6)治疗和咨询知识;(7)生物学知识;(8)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9)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相关知识。
个人护理助手的职业功能主要有卫生援助、护理记录和报告、日常照料(照顾饮食、帮助家务等)、陪伴、给药、指导建议、咨询评估、培训等等。
中美养老护理职业声望的比较
(一)中国养老护理的职业声望
职业环境方面 首先,由于我国当前老龄人口的护理服务需求远远大于现有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所以一般的养老机构为了维持生存和盈利,大都设施简陋,住宿环境拥挤。另外,由于养老护理员人数不足,往往一个护理员需要照顾几个甚至十几个老人,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其次,目前我国针对养老护理员的相关保障政策、培养政策十分匮乏,养老护理员自身权利难以得到保障。这就导致职业吸引力的降低,养老护理员供需紧张,流动性大,而且专业素质差,服务质量不高。再次,很多人对养老护理员这一行业存在认知错误,养老护理员自身也缺乏自我职业认同,都认为养老护理员工作是专业性含量较低的、没有社会地位的。
任职者素质方面 目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本地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妇女以及城市失业下岗人员是我国养老护理员的主要来源,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大多数,有的甚至是文盲,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即便在培训过程中,由于文化素质的原因,他们也只能接受到非常有限的专业护理知识。聘请养老护理员的机构或单位也基本不作学历要求,只看应聘者的劳动态度及有无上岗证等。另外,由于养老护理员人数非常短缺,对于暂时还未拿到资格证的人员往往边上岗、边培训。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养老护理员素质不高而且提升难度较大的现状。
职业功能方面 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数养老护理员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他们所提供的养老护理服务很大程度上局限在家政服务上,如为老年人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用品等。这种情况显然无法满足当今老年人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内容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精神护理需求。目前,养老护理员还远未发挥其原本的职业功能,素质偏低极大地限制了其职业功能的充分发挥。
社会报酬方面 我国养老护理员的薪酬待遇水平整体偏低。根据长期照护全国联盟秘书处2013年9月13日的全国养老护理员行业工资指数,我国养老机构中8小时、12小时、24小时工作制的养老护理员平均月薪分别为2 272元、2 129元、2 034元,相比其他看护行业处于较低水平。该指数从行业角度向社会公示了我国养老护理员的薪酬水平,今后还将定期跟踪。长期照护全国联盟轮值主席、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副会长方嘉珂认为,我国养老护理员人数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工资待遇偏低。
(二)美国养老护理的职业声望
职业环境方面 美国的各类养老设施都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类型,且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不同,设置了自护型、助护型、特护型三种类型供老年人选择。老年养生社区因此在美国取得了成功并具有典型美国养老模式的特色。这些社区的居民以老年人为主题,且设施齐全,功能类型也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是以提高老年人自立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养老社区。另外,美国已经建立了十分完备的行业政策法规以及比较系统、成熟的管理服务体系。因此,在美国公众眼中,养老护理工作者与其他普通社会成员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体面而快乐的上班族”。
任职者素质方面 美国很多学校都设有专业的老年护理课程,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从业者的文化素质。此外,美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发展也比较成熟。护理人员必须先通过专业学习,参加国家的专业培训,并且划分等级,考试合格获得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才能领证上岗成为专业的护理人员,否则没有资格从事养老护理职业,此举使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职业功能方面 基于较高的职业素质,美国的养老护理人员能够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基本生活照料服务、营养饮食服务、急救医疗康复服务及心理健康维护服务。因此,在市场化和福利制双重作用下提供的养老服务,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升了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而且发展成为一项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社会报酬方面 美国劳工部2013年5月的职业就业统计显示,美国所有职业平均每小时工资为16.87美元,平均每年工资为46 440美元,个人护理助手(Personal Care Aides)的平均时薪为9.67美元,平均年薪为20 100美元,家庭健康助理(Home Health Aides)的平均时薪和年薪分别为24.44美元和50 820美元。可以看出,美国的老年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至少是中等水平,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甚至能达到高收入水平。此外,生活在美国自由福利国家体系下的养老护理人员除工资外还能接受基金补助。
促进我国养老护理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中美两国养老护理职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养老护理事业开展较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养老护理体系,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完善有很大的启示。
(一)借鉴美国经验,重新修订《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
在内容上,应效仿美国职业信息系统(O*NET),要求养老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核心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应有相应的非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人格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这既反映了当今职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的社会趋势,也是使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得到可持续培养和提升的关键。详尽具体的职业要求可使劳动者对照自身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选择职业,也可使学校及培养机构能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另外,应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薪酬水平并写入《标准》之中。
在形式和效力方面,我国应吸收美国的先进经验,采取更加方便公开的方式以增强《标准》在公众中的普及度,并加快更新速度,增强指导作用,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人才需求。另外,要在各个环节加强监管,以保证《标准》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二)推广学院教育,实施分层培训
加大学院教育推广力度,提高学历水平 由于较高层次的学习和培训必须基于较高的学历水平,目前养老护理员文化水平低且年龄偏大的现实状况使得他们无法通过后期培训达到较高的素质水平。因此,应在职业院校设立相关的养老护理专业,通过正规高等教育的途径培养高学历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可以先从专科培养开始,逐步过渡到本科甚至更高学历,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或水平直接获得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实行分层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考虑到护理人员短缺和培训的有效性,可将养老护理员群体分为两部分:学院教育者和非学院教育者。对于前者,即已经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的人员,其岗前培训的重点应放在熟悉流程、适应角色和安全操作等方面。而对于后者,对他们的培训除了前者在岗前培训中学习的内容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不过,囿于学习能力,培训内容仅限于初级养老护理员水平。
(三)“以人为本”建立层级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养老护理员管理体系 首先,应该转变管理理念,树立起以养老护理员为核心,养老护理员个人利益与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相统一的新型管理理念。其次,要建立责权明晰的层级管理规章制度,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改善目前混乱的管理状况,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选择试点发展老年社区或其他类型的养老模式,为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此外应加强设施建设,改善老年人入住条件和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条件。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利用加权计算方法,全方位地评价考核养老护理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日常工作、突出表现、态度道德等情况;要引入竞争和奖励机制,对于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或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改变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的认知偏差
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高社会成员敬老爱老的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
要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养老照护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使全社会加深对这项工作及其从业者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自我认同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理想;通过宣传和口碑,逐步改变老年人的传统观念,使他们乐于接受养老护理员的服务。
参考文献:
[1]Population of Over-60-Year-Olds to Reach One Billion within the Decade[EB/OL].(2012-10-01).http://unfpa.org/public/home/news/pid/12232.
[2]谢倩.养老护理员专业化程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4-6.
[3]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
老龄化的社会需要素质高、能力强的老年护理人才提供专业的服务,而老年护理人才需要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因此,卫生职业院校需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这样既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又可以丰富卫生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各级卫生职业院校不但要在专业上注重增加老年护理专业,而且需要依据老年护理的要求、临床特点和病理特点,设置老年护理的教学课程,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熟悉老年护理教育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在保障卫生职业院校就业率的基础上,提高老年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注重老年护理的实验教学
老年护理工作不仅内容复杂繁琐,工作技能要求较高,而且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应用性和专业性要求也较高。因此,各级卫生职业院校在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的时候,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又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满足在实际老年护理工作中的需求。各级卫生职业院校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实习机会,让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卫生职业院校可以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开设电教课预实验课,并建立和完善实验技能测试的考核方案,在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同时,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为卫生职业院校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学校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以及老年护理教学的实训中心,以满足学校实际的老年护理教学需求。
3建设老年护理实习基地
养老事业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而且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保障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各级卫生职业学校可以和社会养老机构联合起来,建立老年护理的实习基地,这样既有利于社会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又有利于卫生职业院校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在建立老年护理实习基地的时候,卫生职业院校需要和社会养老机构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以协商和协议等合作方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老年护理实习基地的职能,并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这样不但可以保持双方合作长久,实现双方共赢,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真正掌握老年护理的方法和技能。
4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老年人群体不但身体的机能已经退化,在生活中多有不便,而且需要时刻面对死亡的威胁,心理压力较大。老年护理人员在照顾老年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耐心细致,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尽可能在照顾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同时,满足其心理需求。因此,卫生职业院校在培养老年护理人才的时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高度责任心。一方面,卫生职业院校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职业素养和道德教育的宣传,让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深入学生心中,落体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真正养成尊重老人、爱护老年的服务观念。另一方面,老年护理专业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和生活中为学生树立典范,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在护理服务中做到耐心细致。
5结束语
1.1中医护生来源缺乏二中医护理人才的充足是发展中医护理的关键而中医院校又是人才的主要来源。我院是中医医院海年来院实习的护生中几乎没有中医护理专业的汉新疆院校近十年中就没有培育中医护理人才,而我们院护理人员都是从西医院校毕业的基本上没经过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欠缺,中医护理三基知识及临证能力薄弱。
1.2中医院校办学无中医护理专业定向二目前中医院校的护理专业办学大多数是定位在中西医结合方向,也就是说学习中医的同时也学习西医的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由于总的学时数不多,为了满足就业市场需求适应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时数一般受到压缩这让学生对中医知识掌握比较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
1.3中医护理继续教育缺乏系统性二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与专科护理岗位教育均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实用性。如今崖国各地还缺乏统一的中医护理专业认证体系洛个医院进行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的起点、深度、广度及课程课目各不相同。有的医院把培训、考核的重点放在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上忽略了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造成了护理人员在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时候缺少理论和技术的支撑这就形成了护理人员培训之后只是会做是不会运用的局面。
二、中医护理教育的发展展望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沐们的养生保健需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等问题成为当前医学界面临的焦点与难点。中医护理因其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古老而又先进的护理知识理论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技术历史久远的养生保健方法在现在与将来的社会发展中肩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很多如糖尿病合并症、老年病、骨伤病、肛肠病、眼病等专科中,中医护理的运用能够有宽广的实践前景与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深入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开展使中医护理逐渐从医院发展至社区、家庭充分发挥其在老年病、‘漫性病、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三、作为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员建议:
①高等中医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应成立教学联盟洪同改革和发展中医护理教育,探析培养的目标、教育方式、课程设置、岗前教育内容与评价体系等。
②各级中医护理管理机构与中医护理学会应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与学术带动作用,依据中医护理专业的特征与对护士知识、技术、能力的要求广泛开展护理专题研讨。
③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医药的立法工作净取把中医护理的立法工作融入其中制定法规、规章与规范使中医护理事业能够向着健康、规范、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保健;护理Community elderly mental health nursing analysisLu Ling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79-02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渐被引起广泛关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愉悦舒适,是相关工作者重点研究的内容。加强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除可对生理及疾病改变产生的影响进行预防外,还可促使老年人更好的对社会及家庭问题进行处理,全面提高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老年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保健护理,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年龄60-85岁,平均(71.5±3.5)岁。各种慢性病患病时间为3-24年,平均(11.7±2.3)年。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加强心理保健护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人员多关心和体贴老年人,加强主动沟通及联系,使其与社会良好对接,保持有效沟通。同时就衰老的客观规律进行介绍,让老年人了解到机体的具体变化,丰富晚年生活内容,增添情趣。可介绍同龄的老人参加共同喜爱的活动,多行沟通,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发师生活乐趣,消除忧虑及孤独感,使其心理、精神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1.2.2疾病知识宣教:帮助老年人对各种生活问题及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就疾病的基础知识行个体化的、针对性的介绍,使老年人自我防护和保健能力增强,可从容正视疾病。同时接待老年人的态度需积极热情,使其建立正确的生死观,消除恐惧感,培养豁达的心态,使心境安宁,起到延长生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2.3和谐家庭关系建立:社会护理人员除常与老年人建立稳定联系外,还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向老年人家属行必要宣教,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照料、支持及关爱,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特别是有疾病伴发或失去伴侣的老年人,需给予更多的体贴,同时指导家庭对危机感有正确认识,使家庭环境轻松、温馨,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1.2.4加强综合素质:需向老年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建立正确的养生保健理念。在智力得到有效锻炼外,还提高了自我照顾能力,使保健效果增强。同时可指导老年人对老年心理学、老年自我保健知识重点学习,运动多种调节情绪的方法,为心理健康提供保障[2]。
1.2.5饮食指导:老年人消化系统在年龄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也出现了系列衰退表现,胃部肌肉及胃内膜原有功能丧失,大肠运动能力显著降低,使老年人食欲不佳,易有便秘、腹胀情况发生,需加强饮食指导,向患者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多食水果和宣含纤维食物,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保持愉快心态。
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计理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3 讨论
老年群体渐在社会中占有较高比例,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身心健康水平渐引起重视。社区针对老年人开展心理保健护理具有较重要的价值。社区护理人员需对各项技能及专业知识娴熟掌握,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及心理行为方式,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全面、整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以使老年人可自我对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并提高舒适度,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综上,在社区针对老年人开展整体、全面的心理保健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神经内科病房主要是收治脑中风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致残率高,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时常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现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
1.1 意外受伤
1.1.1 跌倒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运动障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发抽搐与晕厥。由于上述原因,如遇地面滑、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易发生跌倒。
1.1.2 坠床 躁动患者予以床栏防护、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约束带;高龄老年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而致坠床。
1.1.3 舌咬伤 抽搐间歇期患者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发抽搐易致舌咬伤。
1.1.4 烫伤 感觉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
1.2 走失 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看护,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 窒息 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严重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速度过快、床头未摇高等,引起食物返流误吸。
1.4 护理工作自身因素[1] ①个别护士在上班时对患者关心不够, 基础护理做得不够到位。②一些年轻护士临床护理经验相对不足,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可能难以作出准确判断,从而未能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存在着影响最佳抢救时机的隐患。③患者病情普遍较重,且不稳定,单独值班时护理人员少,容易出现抢救不及时的安全隐患。④住院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因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欠佳,住院时间长,血管难穿刺。易造成静脉炎、液体渗出等,重者有局部坏死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隐患。
1.5 仪器设备因素 护理设备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工具,如果设备缺乏、性能不好、不配套或对新引进设备不了解,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造成安全隐患。
1.6 患者及家属的因素 ①由于健康教育措施有时不能完全到位,使得有的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了解较少,对患者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不太了解。由于配合不够,可能引发护理隐患。②由于治疗脑血管意外的药物绝大部分费用较高,住院时间又长,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无法长时间承受高额费用,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医生所开医嘱与患者使用药物脱节,引发护理安全隐患。
2 防范对策
2.1 抓好安全教育 确保护理安全,要将岗位职责、安全教育与规章制度相结合,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各项护理职责。提高防范纠纷的能力,学会在工作中既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护理安全与法制知识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技术水平 工作中严格“三查十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整体素质。①要有计划地组织护士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对年轻护士不仅要抓好基础知识培训,同时要抓好专科技能培训,以提高年轻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②应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引进设备的使用知识,尽快掌握其操作性能。③掌握老年患者穿刺的特点[2]。认真观察患者血管条件,严格判定静脉炎和血管损伤征象。在静脉输液时,应加强巡视观察,防止发生输液并发症。
2.3 严格检查清点制度 做到每日检查、清点急救仪器、急救物品、急救药品,保证急救物品、药品、器材的完备状态。
2.4 加强健康教育及沟通交流,消除纠纷隐患 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护士要积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向其说明诊疗计划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患者或家属可能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护士与其沟通时要注意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体谅,以实际行动来感动患者,以提高其对护士的理解与信任,杜绝护理纠纷。
3 讨论
护理安全[3]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必须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护患沟通。神经内科的护士必须重视并随时评估本科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严格护理操作规程,掌握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潘绍山,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管理学.北京: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49.
【关键词】 糖尿病;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糖尿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生治疗,要想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既需要医生的正确诊断和全面治疗,更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
目前,大部分患者在社区通过门诊长期治疗,只有出现并发症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住院治疗外,社区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对社区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护理已逐渐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我中心于2006年9月为我县某小区内298人中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时,检出有52人血糖指数超过正常范围,其中46人被进一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经中心同意开始对46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服务,收到效果满意,现就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阐述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我县某小区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46名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其中男30名,女16名,均为Ⅱ型老年患者。
1.2 方法 由我中心护理部抽出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以该小区为单位,定期进行社区护理。2 护理具体措施
2.1 前期规划 与该小区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对患者进行逐一的家庭随访,建立健康档案,针对其不同特点,制定社区护理计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追踪和监测,有条不紊地展开社区家庭护理。
2.2 落实的护理内容 建立健全家庭护理记录单,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列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护士定期上门服务,主要实施:卫生宣教及健康教育、基础护理、饮食调节及运动疗法、心理护理等方面内容。
2.2.1 健康教育及宣教 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参加人员包括患者及家属和养老院的相关工作人员等。全面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措施。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认识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认识态度,这次均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有很大影响。
采取双向交流的咨询方式,针对患者病情的轻重不同,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耐心地解答。鼓励患者提问,针对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耳聋、眼花、思维迟钝等,应反复多次简明洪亮地回答问题,尽量不用眼神和手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2.2.2 了解糖尿病基础知识 讲解糖尿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血糖正常值及波动范围,饮食、运动、心理与病情控制的关系。
2.2.3 基础护理方法 家庭的支持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非常重要,家庭护理是社区护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社区护士除要认真耐心地教会患者做简易尿糖、血糖测定及胰岛素注射技术。
2.2.4 护理技术指导 指导患者把血糖维持到正常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减缓糖尿病的发展,延迟并发症的发生。教会患者低血糖的防止:糖尿病患者应归纳出定量按时进餐、按时用药和定时监测的规律性,不要过于饥饿,也不要过饱,外出时必须随身携带面包、饼干、糖块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2.5 饮食及运动疗法与护理 应向病人讲解饮食控制的目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最基础治疗措施。鼓励适合运动的病人选择一种或几种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游泳、跳舞或球类活动等。
2.2.6 实施心理指导 糖尿病是内分泌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迁延,患者会出现心理问题,产生焦虑、恐惧的现象,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和精神刺激都可加重糖尿病病情。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一般较慢或不明显,尤其是患病初期,易紧张、焦虑甚至绝望,这种种矛盾心理可促使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也易促进并发症的发生。恰当的心理指导,可使患者心态平和,正确的面对疾病,增强自我管理意识,积极配合治疗。
2.3 收集反馈意见,提高护理技术 定期收集反馈意见。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走进社区已成为趋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治疗时,对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均有较大的随意性,社区护士对其进行连续的疾病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促使患者能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获取有效的治疗效果。我们对社区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正处于起步阶段,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社区护理有利于患者的长期规范治疗和心理健康。社区护理就是社会医学所赋予护士的而且应该由护士完成的为健康服务的工作。社区护士不但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而且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观察、咨询等各种技能,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慎独的工作态度,要善于利用家庭现有条件正确判断和预防处理突发的健康问题。
社区护士在访视时给患者以安慰并给予传授有关疾病治疗的各种知识,护士的解释或鼓励,使患者从精神上增强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和对生活的希望,通过对社区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密切护患关系,是否遵医嘱治疗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社区护士坚持定期的家访,加强患者参与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自我护理内容与方法的指导,病人能够掌握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方法,能够安排一日三餐及必要的点心,能够有规则地进行运动并陈述运动时的注意事项;能够及时正确服药,能够自行监测尿糖,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为控制病情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治疗中,应在社区护士的正确指导下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对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家庭劳务和经济负担,有利于老年人的心身健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人类健康及提高人类生命质量提供了保证,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欢迎及其家属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
[2] 钟华荪,邝星驰,王良珊.广州城区老年人社区护理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46.
[3] 范丽风,朱筠菌,张小群.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状况调查.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52.
1医院结构与护理人员现状
1.1我院是1所2级甲等中医医院,收治的以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护理的患者居多,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对此类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熏洗、贴敷和拔罐等方面,这些疗法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使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1]。护士直接参与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有8项,包括拔罐、刮痧、肛滴、耳穴,电针,熏洗,帖敷和磁疗[2]。
1.2我院护理人员中,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护士8名,只占全院护士的5.7%。
2中医基础知识与中医护理技能的开展情况
2.1我院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院校毕业,在思想上深刻接受了西医理论体系,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中医理论抽象、模糊,使护理人员倍感晦涩难懂[3],从而使护士缺乏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主动性,中医理论基础较差。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少,护士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一书要求操作均需先核对医嘱)[4]。从医院的调研中发现,医师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从而使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到约束,医嘱少、实践机会少也直接影响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程度、熟练程度,从而影响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3培训方法
3.1理论培训
3.1.1护理部每个月组织2次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讲座,请院内中医医师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高年制护师担任主讲,其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穴位的定位、辨证分型、中医健康指导等内容,课后对重点内容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3.1.2科室每周2次晨间提问中医基础知识,每个月组织1次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内容业务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3.1.3实行护理查房中西医交替,每个月1次中医护理示范查房,由护士长或中级以上护师担任,内容涉及中医辨证护理、中医饮食和用药指导等。
3.1.4凡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进院2年内分批次送入中医药大学参加100学时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培训,保证医院西医护士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3.2操作技能培训
3.2.1根据2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按摩、中药熏洗、刮痧、耳穴压豆和艾条灸等共8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
3.2.2护理部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制订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操作考核标准。
3.2.3选择中医护理专科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操作示范老师。
3.2.4每个月组织1次集中操作授课的培训方式,由专职操作带教老师演示护理操作过程,讲解操作要领,适应证、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对象为各科操作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培训结束后,考核组按照考核标准对每位培训对象进行考核,直至合格方可在科室传授。
3.2.5制作8项中医操作视频作为学习教材供科室带教老师传授辅导。
3.2.6每季度组织召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体会交流,探讨运用技巧,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4临床实践
4.1学以致用,医护加强沟通,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积极主动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增加中医护理技术临床运用,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4.2护士长对科内西医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统计,每个月发放调查表,征求患者意见,汇总反馈至护理部,护理部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分析,定期总结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满足临床所需。
4.3培训计划实施8个月后由护理部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理论以笔试为主,操作由院内操作考核小组按评分标准随机抽考8项中医护理操作中的1项。并分别对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5效果
我院西医护士培训前中医基础知识平均分为56分,培训后平均为78分;培训前中医护理操作平均分为68分,培训后平均分为92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讨论
6.1国家目前针对中医护理人员培养、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机构较少,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在中医理论与中医技能操作上非常欠缺,且中医传统技术临床应用少,制约了中医护理技能的培训实施与发展。
【关键词】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2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40-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之人们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为提升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内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2月~8月在本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80例,将其中自愿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140例作为干预组,不愿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另1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血压值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并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肝功能、腰围、体质量指数各项指标进行测量,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其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方式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及药物干预、运动干预、不良生活习惯干预等方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期为1年。
1.2.2.1 健康教育[1] 对患者进行有关高血压防治基础知识教育的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疾病的关系、降压药合理用药常识、饮食及运动疗法的具体措施、血压正常值及波动范围、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等。
1.2.2.2 心理干预[2] 对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易怒的患者,告知其不良情绪与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细致耐心的心理疏导,以保持良好的情绪和豁达的生活态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帮助其保持轻松愉悦、乐观向上的心态。
1.2.2.3 饮食干预[3] 规范患者饮食结构,以低脂、低热量、低盐、高纤维、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每日食盐摄入量少于6g;忌食或少食腌制食品,降低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量;并要求患者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少于50g。
1.2.2.4 运动干预[3]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设计个性化有氧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健身操、气功、太极拳、登山。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值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前后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遵医服药、监测血压等行为表现无显著性差异;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遵医服药、监测血压等行为发生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较复杂,且病程较常,除遗传因素外,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精神因素,以及长期吸烟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亦是导致高血压发病和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心理平衡、合理饮食、适宜运动、病情监测和防治知识教育等亦可成为治疗该疾病的必要辅助手段。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社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使患者获得健康知识,还会促使其健康行为的形成,转变其不良生活方式,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稳定患者病情、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聂梅.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7):2184-2185.
[2] 韦素惠.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1):100-101.
关键词:护生;社区;志愿护理活动;实践;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医疗保证制度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口老年化加速以及疾病谱改变等现实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近年来,为解决好民生问题,国家大力倡导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的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然而从运行情况来看,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此种服务模式普及的瓶颈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护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护理实践,既能缓解人力资源不足,又能拓展护生实践渠道,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护理系2013级加入了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80名本科护生,完成为期1年的志愿护理服务活动。这些护生已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程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但还未学习护理专业课程。
2 方法
2.1成立志愿护理服务队 为发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提高我院护生对社区公益事业的认识,我院于2009年4月成立了南丁格尔服务队,护理系主任任队长,护理系6名专业教师任副队长。服务队成立4年多来,志愿者由200来人发展为1000多人。
2.2制定志愿服务队规章 为规范服务队的管理,科学的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服务队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办法和服务守则》,明确了志愿者的准入条件、服务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制度。
2.3培训志愿服务队成员 志愿者加入服务队后,需经过统一的培训才能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每位志愿者每年至少接受2次以上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康复、家庭护理等。
2.4开展志愿护理活动
2.4.1家庭护理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家庭护理,因其既能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又能帮助子女解脱因护理老人和繁忙工作带来的困惑,受到老人及其子女的青睐,成为促进和保持社区居民健康的有效途径[1]。服务队根据居委会提供的护理对象资料,每5人1组深入社区。首次均由居委会主任带领队员与护理对象见面,得到同意后,队员定时、定户为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照护者指导、血压监测、物理降温、心理护理、营养指导、心理护理和健康咨询服务等,同时建立健康档案,随时跟踪问效。例如,对老年痴呆的患者,从家庭常见的家居问题如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等方面对家庭照护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
2.4.2中医养生保健护理 中医提倡的未病养生,防病于先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中医传统保健养生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基于志愿者对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服务队依托社区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护理推广站,普及中医药常识,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推广老年人易接受、易操作、有明显疗效的中医养生保健护理适宜技术,例如艾灸、拔火罐、推拿按摩等。同时,定期举办专家社区义诊、健康教育、文体表演、健身锻炼、知识竞赛、科普游艺等活动,扩大中医养生保健护理的影响力。
2.4.3专题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慢性病占我国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2]。显然,慢性病患者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而健康教育作为促进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对慢性病的康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服务队以慢性疾病为切入点,注重抓好健康教育的“四落实”。①落实地点,选择大型社区的中心花园,便于积聚人气,携带设备;②落实时间,选择周六下午5:00~6:30时间段开展活动,此时间段外出休闲散步的人较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便于知识的普及;③落实人员,队员每周利用半天的时间将印有慢性病案例的宣传单,上门发放至居民家庭,对居民进行邀请;④落实内容,为确保知识宣传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活动的讲解者和示范者均为某三甲医院保健科的一线医护人员。
3 结果
志愿者1年里服务社区居民4500余人,建立长期走访户健康档案100余份,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600份,为社区居民义务测量血压5000余人次, 开展健康教育讲课 200 余场。服务队多名志愿者被评为江西省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和“南昌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优秀志愿者勋章。
4 体会
4.1志愿护理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生职业认同感 活动结束后,从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职业效能这四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在职业意愿与期望方面,85%的护生希望自己能成为1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在职业意志方面,78%的护生愿意终生从事护理工作;在职业价值方面,90%的护生认为护理工作是被人尊重的,在护理岗位上能实现自身价值;在职业效能方面:70%的护生觉得自己能成为1名优秀的护理人员。护生参与社区志愿护理活动的实践表明:通过志愿护理服务这个载体,护生在社会实践中重新认知了护理职业的社会价值,激发了热情,坚定了决心,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同时,志愿护理服务对稳定了我院护生的专业思想,促进护生的职业社会化进程,引导和培养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4.2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护生的双赢 服务队开展志愿护理活动以来,受访社区 80%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对疾病有了新的认识,85%以上的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改善,90%的患者能够很好的遵医服药,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降低了医疗费用。这种深入社区的志愿护理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换而言之,志愿护理服务开创了志愿护理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的新路径,它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弥补了医院服务的盲点,又锻炼了护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医院和护生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