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家庭护理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护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护理基础知识

第1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护理专业主要学什么

护理专业主要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研究等专业的高级人才。护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的迷信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木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术的培养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施行全体护理系社区安康服务的能力。

主要学习人文社会相关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并具备对客户买施整体护埋部门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为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诊断学基础、药物医治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等。

女生学护理专业怎么样

相对女孩子来说护理学专业是一个稳定的专业,并且很热门。在大小医院护士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岗位,很多崇尚白衣天使的女孩子乐于从事护士的行业。

女生比较细心,很会照顾人,更容易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护主。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

第2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71-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慢性气流受限、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且病情呈渐行行加重的趋势,因此该病的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2]。据WHO的相关数据统计[1],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的基础,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由于对疾病基础知识缺乏一定的认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病情常容易反复发作。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院80例COPD患者实施全面、细致健康教育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7 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46-81岁之间,平均年龄(50.2±10.1)岁;病程在3-3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3±6.3)年;小学及初中以下学历者18例,初中及高中学历者20例,高中及专科以上学历者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同时对于急性发作期合并有其他心、肝、肺、肾等严重疾病患者以及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基本资料进行综合评估,考虑不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正确的生活方式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呼吸道护理以及家庭氧疗等几方面的综合健康教育。

1.3评价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对疾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病理机制、诱发因素以及临床表现等)、康复锻炼(呼吸、咳嗽等功能)、生活方式(用药、饮食、戒烟戒酒、运动)、家庭氧疗。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果

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有明显提高,经1-3个月的随访,患者的急性发作控制效果良好,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3.1心理教育。由于COPD的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患者常常会产生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加上医院的陌生环境的影响,极易出现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应利用晨、晚间护理以及治疗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疾病知识教育,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注意事项等,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关心与照顾,经常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共同讨论制定并实施康复计划,多给患者讲解一些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生活方式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和生活方式,平时多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多摄食高蛋白、高热量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进食胡萝卜、豆类、汽水以及啤酒等易产气食物以及坚果、干果等易引起便秘的食物。一定要戒烟、戒酒避免伤害气道上皮细胞,向患者强调用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嘱咐一定要按时、按量用药。多参加一些户外社交活动,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跳舞、扭秧歌、打太极、散步等。

3.3呼吸功能训练。主要是为了使患者学会自主进行深而慢的有效呼吸,①腹式呼吸法:取患者的半卧位、平卧位、立位,指导患者将全身肌肉尽量放松,将其左右手分别放在患者的胸前和腹部,吸气时尽量挺腹而胸部保持不动,不用口吸气应用鼻子吸入,呼气时再经口呼出并收缩腹部,同时应尽量保持胸部的活动幅度最小缓慢的呼出,从而使肺泡的通气量增加,每次做2次,每次坚持10-20min 。②缩唇呼吸:主要吸气时用鼻吸入,呼气时用口呼出并缩拢口唇,呈口哨状慢慢的经气体呼出体外,同时应尽量收缩腹部,应控制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在1:2-3左右,尽量做到深吸慢呼,每天锻炼2次,每次应坚持10-20min,在每分钟的呼吸循环应在7-8次[3]。

3.4呼吸道护理。由于患者的气道净化功能下降,外界的粉尘以及刺激性气体极易入侵体内导致呼吸道感染,应注意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指导患者舒适的体卧位,指导患者先进行5-6次的深而慢的有效呼吸后,在最后深吸气连续咳嗽,从而使体内的痰液推动到咽喉部,最后尽力排出[2]。

3.5家庭氧疗。通过氧疗增加患者的氧饱和度以及动脉血氧分压从而改善组织的缺氧状况,促进代谢,一般的氧疗措施采用鼻导管的形式进行低流量的持续吸氧,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氧疗的时间以及氧流量,提倡每天应进行10-15h以上的持续长期家庭氧疗,氧饱和度>60mmHg,氧流量应控制在1-2 L/min,同时应注意氧疗安全操作,注意经常更换、消毒和保养氧疗设备。

本组通过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护理依从性较好,有效控制病情的反复发作,从而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铁花。陈秀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1.4(3).65.

第3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1. HBP患者的健康教育

1.1 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1.2 HBP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HBP是一种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终身疾病,单靠药物有时难以有效控制血压。患者对HBP病的认知水平和遵医顺从性及执行综合治疗方案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对HBP的控制有极大的影响。HBP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宣传HBP防病知识,帮助患者建立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提高HBP防治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血压,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1.3 教育的内容

包括:(1)HBP病的基础知识;(2)HBP病的预防保健知识;(3)HBP患者膳食和运动保健指南;(4)HBP患者的家庭急救知识和技术;(5)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6)HBP知识解答。

1.4 教育的形式

门诊与社区相结合,发挥专家权威效应和环境氛围效应,采用居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一切形式。

1.4.1 门诊教育形式

定期举办HBP知识系列讲座、专家门诊解答、健康教育处方、电话、医疗保健操示范、设立免费测血压服务台等。

1.4.2 社区教育形式

(1)板报、图片、宣传栏;(2)建立社区HBP病友之家,组织座谈会和集体活动(如保健操、太极拳等);(3)将HBP防治知识以快板书、顺口溜等寓教于乐的文娱形式推出;(4)在社区开展HBP防治知识竞赛活动。

2. HBP患者的管理

2.1 门诊HBP患者的管理

2.1.1 做好初诊工作,登记个人健康卡片,建立HBP专科档案并进入社区服务中心。

2.1.2 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开出健康教育处方。

2.1.3 高危患者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期间,病房护士负责患者HBP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留存患者详细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2.1.4 对门诊复诊患者,定期体检,包括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肝肾功能、眼底检查等,评估病情,指导合理用药。

2.2 社区HBP患者的管理

2.2.1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HBP患者进行跟踪监管。如家庭病床、定期上门测血压、预约门诊体检、电话咨询等。

2.2.2 制定家庭治疗护理计划,备好家庭健康日记,记录血压读数和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定期家访,评估计划实施情况并及时调整计划。

2.2.3 坚持不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长期保证血压稳定、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意识,纠正患者及家庭对HBP病的认知和行为错误,提高患者遵医顺从性,杜绝随意服药行为。

2.2.4 社区普查及干预。每1~2年开展一次辖区居民血压普查,对居民生活行为方式进行相关调查,筛选HBP患者,评估HBP高危因素。在社区倡导科学养生,对不良生活、行为方式进行教育和干预,达到全面综合预防和控制HBP。

2.2.5 HBP患者的分类管理

2.2.5.1 老年HBP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187kPa及(或)舒张压≥120 kPa,称为老年HBP。血压特点为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一日内血压易上下波动,患者易发生性血压下降和低血压。脑卒中、心血管发病率高、致残率高。

治疗原则:降压治疗个体化,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血压控制目标值以收缩压187 kPa,舒张压120 kPa为原则[3]。

护理要点:(1)测量直立、坐位和平卧位血压(一些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卧位增高,而立位下降);(2)注意观察脉压,脉压≥87 kPa时,要警惕心脑血管意外发生;(3)注意避免使用易引起性低血压的药物;(4)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是控制血压的关键;(5)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如吸烟、肥胖、高血脂、高盐饮食、糖尿病等)。

2.2.5.2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发生心脏意外(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治疗原则:长期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87 kPa,舒张压120 kPa以下,若出现心绞痛可将血压降得更低[4]。护理要点:(1)早期识别和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等);(2)明确和除去发病诱因(情绪激动、劳累和便秘等);(3)识别发病先兆(胸闷、胸前区不适和疼痛等),正确掌握急救方法;(4)家庭备急救药品和物品(硝酸甘油、氧气枕等);(5)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寻求医疗救助的重要性和救助方法。

2253 脑卒中

脑卒中致残率高,恢复期漫长。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每年4%,与血压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曾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应认真接受降压治疗[5]。

治疗原则:控制血压,预防复发,早期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和能力。

护理要点:(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坚定生存信心;(2)发挥家庭、社区的支持作用,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3)帮助和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计划;(4)将现代康复技术简单化和实用化,使患者和家属乐于接受,易于掌握。

2254 糖尿病高血压

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DM)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比例高25倍,且两者并存时,其危险性相乘,导致冠心病、心衰、脑血管、周围血管和微血管危险性增高[6]。糖尿病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及家属的主动参与和正确配合,在综合治疗方案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即饮食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DM教育和血糖监测)原则,强调控制高血压与控制高血糖同等重要。目标血压为173/113 kPa。

护理要点:(1)长期的健康教育是现代综合治疗的首要疗法;(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遵医顺从性;(3)严格督导基础治疗,包括戒烟,减轻体重、减少盐的摄入,改变饮食结构,降低饱和脂肪,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加强运动等;(4)加强用药知识教育和正确服药的指导。DM病人的药物治疗必须与基础治疗相结合;(5)注意预防低血糖

和直立性低血压;(6)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自我护理和预防保健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编著.社区常见病诊疗规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

2 黄敬亨主编.健康教育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

3 孙宁玲.重视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中国医刊,2002;37(10):16~7

4 吕卓人.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51lunwen.org/ 中国医刊,2002;37(10):3

5 吕卓人.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中国医刊,2002;37(10):3

第4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系统思考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60-02

目前,随着人们对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护理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不断增强。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科组成的重要部分,人文主义浓厚,理论体系独特。不论是现实意义还是长远价值,护理操作技术的简便性、实用性以及养生方法的悠久性,都把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这一任务推到医疗护士工作的战略高度上。

中医护理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在于提升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重视中医药学科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实施护两个重要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促进中西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中医护理也同其它临床护理一样,既充满了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1 中医护理操作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较好,但总体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普及程度不够。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较多的是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技术。临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开展明显不如护理工作者对其它技术的掌握,并且开展比较多的科室大都集中在大型综合型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呼吸科以及妇科。

2 中医护理操作存在的问题

2.1中医护理人员配备不够

由于大部分的中医护理操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需要留守在病人的身边完成,除去主班、治疗的护士,中医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这与中医护理的性质相关。所以,要想解决好护理人力资源不充足的现象,各相关医院应当按照各个护理岗位任务的不同,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强度的不同,所需护理技术水平有差异等因素进行合理编配,按需设立岗位,分层使用人力资源:改良医院输液体制,节约人力资源,把护士的时间留给患者,使更多的护士有效地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促进中医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中医护理的人文内涵。

2.2临床中医护理操作的实施受约

其主要问题之一即临床上缺少相关的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医嘱。护士条例规定执业护士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实施这些技术操作。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加强与医生的合作联系,使医生下达相关遗嘱,,医护合作首先在重点中医科室开展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突出其特色。同时,建议卫生相应部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使护士实施此操作技术的权利及义务更加明确,更好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3优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3.1加强中医科的基础知识训练,扎实理论基础

医务工作者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可以开展相关培训班、加强医护合作、与中医护理相关的人员均可参加培训,要求对中医准段、中医基础、方剂学、中药学等科目有了进一步了解。编写相关书籍,形式由个人自学、科室集中、全员集中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随后护理部组织考核,通过相应的强化培训,促进护理工作者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打好基础。推行适合各个公立医院的中医护理培训计划,内容涵盖中医护理操作考核与示范、中医基础知识训练,中医护理查房,并提高落实程度,记录入册。相关科室制定具有临床意义的中医培训计划。

3.2 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展现优势特色

中医护理操作具备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临床由于普及力度不够、护理工作者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掌握不够,使中医护理推行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部应当确定目标、制定详细的培训课程和考核计划,要求护理工作者掌握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各科室常规开展适合本科室的中医护理操作,并搜集病例及完善相应登记。Uifan各科室操作物品及操作盘。护理部应统一规定,各科室建立常见中医操作盘,分别为艾条灸法、耳针法、穴位按摩、拔火罐、湿敷、刮痧、熏洗、涂药。加强常用中医护理用具完善配备,不断规范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部组织有相关技术的骨干护理带头人、护士长不管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话的操作流程,为本医院护理人员进行示范。不断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之,随着积极和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变化,人们对保健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护理人文主义特色浓厚,护理理论古老又先进、操作技术简便实用、养生方法历史悠久,在现在和未来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中,中医护理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社区护理的开展,促使护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从公立医院发展到各省社区及家庭,并且广泛应用与中医护理操作中,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中医护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护理工作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需加强与医生的合作,各科室应该协调医护配合,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广大中医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探索和努力,大力推广优化中医护理技能,不断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瑾华.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使用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3035-3036

[2]王杰俊,杨郁文,汪丽娟,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20-1022

[3]贺霞,蒋谷芬,彭丽丽,等.我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的探讨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17(4):139-140

第5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肠造口是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或永久性的治疗措施,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需要,也可成为患者永久生活的保证[1]。由于手术改变了正常排便途径,使患者的身心受到影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我科根据整体护理的需要,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的护理,并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以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现将该角色的培养、角色的拓展情况及有关经验介绍如下。

1素质与培训

1.1素质

要求护士应具有教育、管理经验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本职工作,具备责任心及沟通能力1.2培训

(1)通过教学指导,让每一位护士掌握造口术前宣教、术后饮食、生活方式咨询、出院后护理咨询及并发症的处理。向患者提供可促进伤口愈合、具有皮肤保护作用的产品及使用方法;(2)成立专业护理小组:把护士分为两组,分别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制订教学计划,讨论具体工作的实施。

2护理方法

2.1建立查房制度

每周2次与护士长一起查房,了解造口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与医生的沟通。

2.2床边教育

包括基础知识、操作示范和心理护理等。如告诉患者:肠造口患者周围缝线已拆除,可用清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清洗造口皮肤时,应选择柔软、清洁的毛巾,避免皮肤破损。不能用酒精、碘酒或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清洗。术后避免食用韭菜、芹菜、蜂蜜等粗纤维含量高及润肠类食物,以免导致腹泻。如果腹泻,可食用苹果酱、花生酱、米饭、煮沸的牛奶等。蛋、乳酪、豆类等易产生气体应少食。术前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少渣饮食,如高汤制成的面汤、稀饭、饼干、蛋糕、鸡蛋羹、果汁、菜汁等。禁食粗粮、肉类、蔬菜等多渣食物。

2.3心理护理

通过护患交流,给予患者信息和信心。调动病人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减轻其心理压力。相互关爱的家庭是对患者心理上最大的支持。

2.4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在床头护理病人的基础上,进行每周一次的课堂教育,重点介绍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同时把有共性的床边护理放到课堂上反复加深患者的记忆。使用多媒体、小册子等,用个案讨论的方式,由浅入深,提问和讲解相结合。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恰当地提出问题,往往能促进、鼓励患者提供更多的消息,有助于双方和谐关系的建立[2]。

3结果

3.1提高了临床工作质量

肠造口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3]。5年来我科护士为160例患者进行了床边教育,为86例患者进行了课堂教育。通过饮食起居、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2成为医生、护士、病人和家属的咨询者

肠造口术后患者常有焦虑、抑郁、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4],使患者学会肠造口的护理方法,可促进其心理康复,提高重返社会的信心。而在患者学习造口护理的时机方面,有的专家则更倾向于当患者有主动学习愿望与兴趣时才教患者学习,以保持患者的心理平衡,使其对恢复原来的生活充满信心[5]。因此,在建立患者自信心的同时,鼓励病人提问,并给予耐心细致的讲解,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胜本,童卫东.重视肠造口的康复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3):146147.

[2]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

[3]赵东梅.1例晚期结肠癌并发高位肠瘘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45.

第6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治疗信心;健康教育

不孕不育不孕不育主要是指12个月内夫妻性生活正常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无妊娠迹象。根据临床相关资料统计结果,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不孕不育的患病数量逐年增多,其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临床方面对该病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提高妊娠成功率,还会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进行以下分析与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硬币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干预组63例患者中男25例,女38例,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6±3.3)岁。其中高中以下学历15例,高中及以上学历48例;常规组63例患者中男27例,女36例,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5±3.4)岁。其中高中以下学历18例,高中及以上学历45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均衡,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1.2方法。常规组63例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包括治疗前做好基础检查,治疗过程中监测病情变化,加强日常生活和饮食指导等。干预组63例患者在基础护理前提下予以健康教育,具体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不孕不育基础知识的宣教指导:通过专题讲座、多媒体、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生殖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其对不孕不育的认知能力,尽可能消除患者的恐惧、烦躁心理,强化家庭方面的支持与理解;②生活方面的健康指导:嘱患者改变措施的生活行为,嘱女性患者多补充营养元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控制体重,尽量不与辐射大的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接触,多参加瑜伽、太极拳、跑步等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与患者家属和亲戚朋友之间要多进行交流沟通,并对患者家属不良情绪进行安抚;要求其对婚姻伴侣保持绝对的忠诚,切勿滥交。男性患者尽可能减少工作应酬,禁止吸烟酗酒,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禁止长久熬夜,养成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尽量不要吃咸鱼、腊肉等腌制类食物;补充蛋白质;可通过打篮球、跑步、爬山等运动强化体质;向医护人员、朋友倾诉心声,缓解心理压力;③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必须保持温柔、和蔼的良好态度接待患者,选择患者兴趣较高的话题与之交流沟通,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通过介绍本院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成功病例增强患者与疾病对抗的决心,消除其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与患者家属之间也要进行充分沟通,使其可以理解患者病情;④用药干预:将正确用药的方法和剂量告诉患者,准时服药,患者家属负责监督指导,不允许患者私自增减药物剂量或者停药;⑤医院健康宣教:医务人员可通过在医院开展宣教知识讲座,帮助患者更充分的了解不孕不育知识,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创建和谐友好的生活环境,使社区人群能够给予患者理解和同情,使其感受到周围人群的宽容与公平对待,始终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1.3观察指标。评定患者的治疗信心,分为3个等级,即无信心、一般有信心、有信心,治疗信心有效率为有信心百分比和一般有信心百分比之和;评定患者对治疗环境、护理服务和方式的满意度,100分值,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数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1.4统计学研究。治疗信心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借助SPSS19.0软件处理,以(%)描述行X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治疗信心比较。干预组治疗信心有效率为96.8%(61/63),其中无信心2例,一般有信心27例,有信心34例;常规组治疗信心有效率为82.5%(52/63),其中无信心11例,一般有信心22例,有信心30例,组间比较,干预组治疗信心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非常满意37例,一般满意25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8.4%;常规组非常满意30例,一般满意20例,不满意13例,护理满意度79.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常规组低于干预组(P<0.05)。

3讨论

不孕不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疾病、心理状态、认知能力等均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健康教育,可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增强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其治疗信心和临床疗效[2]。健康教育有利于避免患者因为缺乏充足的专业知识而产生抵触治疗的负性心理,生活干预、用药指导等则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防止不利因素干扰疾病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3,4]。本次研究对比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发现干预组均比常规组具有优势(P<0.05)。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对提高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信心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和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妙申,闫旻.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38(27):159-159

[2]刘秀云.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5):70,72

[3]王池芝,林燕珊.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119-121,198

第7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54

脑瘫作为一种运动性伤残,主要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也影响社会心理和情绪成熟,患儿上学后可出现许多特殊困难。在就业和融入成人社会方面也面临挑战。脑瘫患儿的损伤危险率高,易于患病,在保健、康复和教育方面都将需要大量的经济花费,平均寿命也明显缩短。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特别在初期,患儿家长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会有强烈的自怜感和罪恶感,对孩子有一种失望和可怜的矛盾心理,这些心理上的问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才会慢慢的适应,甚至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感,更有些家长根本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患有脑瘫,这些心理障碍会影响和耽误孩子的治疗,有些孩子可能就会因此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更不幸的后果。所以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非常重要。

通过对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及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动力,增强脑瘫了患儿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持之以恒地接受规范系统的治疗,进一步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今收治脑瘫患儿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分布0~12个月13例(18.1%),12~36个月51例(70.8%),36个月以上8例(11.1%)。城乡分布:城镇53例(73.6%),农村19例(26.4%)。其中汉族31例(43%),少数民族41例(57%)。按运动障碍性质分:痉挛型49例(68.1%),手足徐动型6例(8.3%),强直型9例(12.5%),肌张力低下型3例,混合型5例(6.9%)。

心理指导

鼓励家长,促其配合:对康复医疗中出现的疗效缓慢的现象,要鼓励他们有信心、有耐心按计划训练,坚持治疗,持之以恒。

沟通理解,解决需求:医务人员应该像家长的朋友一样,多交流、多沟通,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甚至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不满、疑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劝解患儿家长要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待治疗。医务人员在治疗和生活上要尽可能地提供方便,以减少患儿家长生活上的不便,满足家长正当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增加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给孩子一个健康良好的家庭氛围。

真诚相待,制定计划:因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脑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患儿进行系统的康复评估是了解患儿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医务人员要以对待健康的孩子一样的心态对待脑瘫患儿,因为患儿家长的心态极其敏感和脆弱,有时言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患儿家长的不满。由于患儿的病情打乱了原来平静的生活,许多生活习惯都要改变,还有长期的康复训练、治疗和较大的医疗费用,时间久了,有些家长就会放弃继续治疗的信心。要鼓励患儿家长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将康复目标分成几个阶段,这样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会让家长有一份成就感和满足感。

减少压力,加强自我肯定:脑瘫患儿给家庭带来不良的负面压力,因此任何改变都最好暂停,因为过多的改变会产生紧张情绪,改变只会增加这个家庭的压力,例如搬家和怀孕。要让家长坦然面对患病的孩子,不要自责是不是自己干了什么事情得到报应,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嫉妒健康的儿童。

扩大交往,树立信心:医务人员应该鼓励家长扩大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接触,鼓励家长参加一些带娱乐性质的活动,鼓励其亲朋好友来医院探望,和家人病友之间多沟通,以加强家长对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方面也可以得到放松,让家长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亲朋好友在一起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从而减少其孤独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讨 论

通过护理脑瘫患儿,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学会了用“爱”关怀患者、用“心”理解患者;增强了护士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因为护士要给患者作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进行健康教育,护士较全面的掌握疾病的基础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营养学知识等,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病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指导,对患儿家长的积极主动治疗和患儿的康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第8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护理缺陷;儿科;风险管理

     护理缺陷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护理过失的行为。

3.2  核心制度执行不力:调查分析证明护理常规、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引发儿科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错抄漏抄医嘱,执行医嘱时间欠合理,对错误医嘱盲从执行,用药查对不严,巡房不及时,观察病情不细致,未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漏输液体,未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与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等。3年内儿科病房发生18起护患纠纷,由核心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纠纷就多达13起。例如,在为1例患儿静脉注入去甲肾上腺素过程中,穿刺针事先未刺入静脉内而值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引发了家属的极大不满,给医院造成了极大的名誉和经济损失。

3.3  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问题:调查中发现,护龄3年以下的护士往往存在精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基础知识不牢靠、操作不熟练、护患沟通淡漠、消极倦怠心理严重等问题。调查中有28.6%的原因可归结为临床护理经验不足与药理知识匮乏。因此,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是预防儿科护理缺陷产生的重点,加强继续教育与管理、强化药物基础知识的学习、严格日常操作考核在病房日常管理中就显得尤其必要。

3.4  对策与建议

3.4.1 建章立制,推行病房内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始终贯穿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即是对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控制,使护理行为规范化、标准化,达到质量管理的要求。为此,①建立儿科护理缺陷识别与奖惩制度。将护理缺陷加以区分归类,分为差错事故类、意外情况类、护理记录类、家属投诉类,每一类护理缺陷做详细的注释。同时,将护理缺陷与个人奖金挂钩,对于不同类别的护理缺陷扣发相应的奖金额度,对于年终未发生处理缺陷的护理人员予以奖励,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②制定儿科常规护理规范。按照我省统一要求的护理记录格式要求,拿出护理记录模板,全科护理人员遵照执行;制定儿童常用药物安全域值与剂量计算办法,提高用药剂量的准确程度;③加强护理管理,推行全面质量考核。护士长每周查验科内护理记录,每个月由全科护理人员交叉开展护理记录的相互查验,每季度组织召开科内护理人员会议,集中进行护理记录、护理操作的学习与护理缺陷的防范。严格落实护理操作考核制度,每个月开展科内护理操作考核,并将月度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操作的重视程度。

3.4.2 提高风险意识,紧抓环节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养成自律行为是落实风险管理的前提。通过推行风险培训,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护理人员的 风险意识。针对重点人员、重点时间等薄弱事项可采取:①针对科内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不高的现实,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优化医学知识结构;②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可由年资长的护师予以带教,通过带教进一步加强“三基”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水平。③严把交接班环节质量控制,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3.4.3 加强沟通,增进交流,实施人性化管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释放压力、提高效率的剂。护士长要重视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发现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科学排班,合理搭配,可利用休息时间,组织趣味活动缓解精神紧张情绪。加强医护交流,培养团队精神,上级医师要做好对下级医师的管理,把好医嘱关,避免医护耦合性护理缺陷;培养护患情感,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4 参考文献

[1] 高如意.儿科护理缺陷分析与对策[J].家庭护士,2008,6(6):546.

第9篇:家庭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随着近几年社区护理数量的增加、护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护理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仍然存在着社区护士缺乏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日常社区护理能力不足、居民对社区护理意识不足、护理人员的稀缺等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社区护理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1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护士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目前,社区护理工作基本上是由社区护士承担的,但是大部分的社区护士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她们基本上不具备在三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实习经历或工作经验,对于一些特殊疾病的突发事件,没有相应有效、快速的处理方案及处理能力,不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1.2 社区护士的护理能力不足

一个优秀的社区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护理知识,还应当有一定的医学、社会护理学及心理学知识。据相关调查,在目前的社区护理人员结构中,中专生占社区卫生队伍的60%以上,而本科生却不足5%[1],并且开设社区护理学这门学科的学校或机构又很少,这样影响对社区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很难满足社区居民对疾病防范知识的需求,因此也很难提供一套完整的社区护理。

1.3 居民对社区护理意识不足

大部分居民认为社区护士只是从事简单的输液,发药,检查等工作,而淡化甚至遗忘社区护理其实也从事疾病预防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思想。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使居民对社区护理有了一定消极的认识,进而影响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

1.4 社区护理人员的短缺

据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一个护理站服务一条街道,一条街道通常有3000~5 000人,而整个护理人员只有1~3名[2]。从这些数字来看,为数不多的社区护理护士很难完成一些基础的社区护理,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完成一些大中城市建立的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的预防、医疗、保健、护理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连续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2 社区护理发展的对策

2.1 开设网络技术

借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导向,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开展社区护理。首先在医院内建立社区护理中心,医院间要形成社区护理中心网络,拓展社区护理的内涵,使社区护理渗透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同时也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各自的发展找到切合点[3]。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与三级甲等以上医院面对面交流,提高社区护士的紧急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网络让社区护理工作者学习三级甲等以上医院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及措施,提高社区护理的应急能力及知识水平。

2.2 通过学习,提高社区护理能力

可以通过各种层次、不同渠道的学习,包括护理基础知识、医学、心理学、社区护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并进行定期考核,采取奖惩分明的策略,尤其是对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来引导并激发社区护理工作者的兴趣,引导她们主动加强学习,积极拓展知识面,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满足不同人群的对健康的关注与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大众。

2.3 树立社区新的护理观念

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人们一般会忽略这种观点。因此我们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尤其是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慢性病为主,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便捷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解决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满足其对护理技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科学认识。

2.4 增加社区护理人数

社区护理和临床护理一样重要,它贯穿着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我们应从护理人员的数量及质量,还有合理配置方面加以强化,从而使社区护理工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家庭护理、临终护理、精神护理、职业健康护理、康复中心等[4]。从而使社区护理在我国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从而服务于广大人民的生活。

总之,多通道、多方位的解决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满足了社会快速发展时人们对健康及医疗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国人民大众“看病难”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叶杰,潘雨利,杨秀娟,等. 在社区护理发展中护士所面临问题与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5658.

[2] 武英.开展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