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

第1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新思路;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69-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4%以上的;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 457.5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1]。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拐点,自那时开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同样在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世界开始步入低碳经济时代。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尽可能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要求,而中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多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能适应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先进的低碳管理制度与经验对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而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科技领域的投资所占比重很低。低碳经济的兴起将催生一个巨大的低碳产业市场,如何占领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际市场也是中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的与低碳经济兴起的契合,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遇。中国当前的对外直接投资思路不能适应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思路是中国政府和企业要妥善处理好的问题。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思路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1.国内发展低碳经济需求的推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而且占世界排放总量的比重还在不断上升。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仍处于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二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和“以煤炭为主、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状况决定了,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只能依赖于降低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依赖于技术的创新与制度创新,其中低碳技术是关键。中国整体科技水平低,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是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制约因素。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都有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的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情况并不乐观。先前中国实行的“市场换技术”策略,丢了市场却没有得到多少核心技术。用钱买不到核心技术,核心技术要自主开发。自主开发有两条路可以走,在国内自主开发和在国外自主开发。前者往往存在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的问题。后者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智力资源密集、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利用当地的智力资源进行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国导入先进技术的手段正日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到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的垄断,与国内独立开发相比成本低得多。”[2]寻求先进低碳技术将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

2.减轻国内碳减排压力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外贸导向型的发展策略,对外贸易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中国进出口总额均有所下降以外,中国对外贸易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贸易顺差也持续扩大。对外贸易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但也同样给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许多研究都表明:贸易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加的一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发达国家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排放的,即通过出口大量廉价商品而排放的[3]。从国际贸易视角看,由于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出现地域的分离而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归属权的争议,这部分蕴藏在贸易品中的温室气体称为“贸易内涵排放”。Weberetal(2008)发现中国的净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12%增加到2005年的1/3强。潘家华(2008)研究发现考虑加工贸易的情况下,2006年中国出口碳排放约为31.4亿吨,净出口内涵排放达12.5亿吨CO2 [4]。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加大对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投资,尽早摆脱在“微笑曲线”底端进行高碳强度和高能耗加工而低利润的局面。同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中国的边际产业和高能耗产业转移到国外。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外贸内涵排放给中国带来的减排压力。

3.占领国际投资新领域的要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尽可能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庞大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根据OECD/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8》,“根据参考情景预测,在2007—2030年期间需要累计投资总额超过26万亿美元(以2007年美元价值计算)”;“在两个气候政策情境中,能源供应和需求的巨大转变需要大幅增加新的资本开支,尤其是在发电厂、更多的节能设备和电器方面。在2010—2030年期间,政策情景总计需要比参考情景多投资4.1万亿美元,平均相当于每年世界GDP的0.24%。其中大部分投资用于现有技术的部署和改进。” [5]“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报告中估计,目前有1 700 亿美元的能源效率投资机会,其内部收益率(IRR)将达到17% 或更高。麦肯锡的研究表明,一项旨在利用提高能源效率的成本效益机会的计划,有可能使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减少一半,并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6]由上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发展将催生一个非常广阔的低碳投资市场。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阶段,改变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思路,抓住低碳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占领国际投资的新领域,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莫大的积极影响。

4.适应各国经济政策变动的需要。面对即将来临的低碳时代,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通过立法或政府政策的方式确立了国内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通过税收、补贴等财政手段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通过限额—贸易机制来发展低碳经济,降低成本。总而言之,以后企业不可能再像原来那样无所顾忌的进行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进行低碳投资,开展节能减排,使自己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国家的环境法律要求。中国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也要意识到这种变化,积极转变投资思路。在直接投资中注重节能减排,重点投向低碳产业领域,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的低碳经济管理经验。此外,欧美发达国家还打算实施碳关税使气候成本内部化,将改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使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下降甚至发生逆转。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目前机电、建材、化工、钢铁等高碳产业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碳关税一旦实行将对以上行业的出口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除了积极采取碳减排措施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不啻为绕过欧美发达国家碳关税壁垒的好办法。

5.改变中国企业形象的大好机遇。全球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经发生变化,企业社会责任兴起并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当今气候变暖是全球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必然要注重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低碳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必将深刻改变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和对企业产品的选择。在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更注重节能减排,将改变生活合消费方式,选择购买含碳量低的商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据《文汇报》报道,85%的英国消费者在购买时会考虑产品的环境成本,而非传统意义的‘性价比’。”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与外国外消费者的直接接触。在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企业转变对外投资思路,积极进行节能减排,履行相关的环境义务,创建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将改善中国企业在外国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减少当地居民对中国企业的抵触情绪,对提升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此外,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改善还将有利于改善中国商品的出口环境,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三、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3年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拐点。面对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低碳经济逐渐兴起。2003年英国政府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确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的历史性重合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鉴于国内发展低碳经济需求的推动,减轻国内碳排放压力,占领国际投资新领域,适应各国经济政策变动,改变中国企业形象等各项需求,中国要积极改变对外直接投资思路,以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商务部,等.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EB/OL].商务部网站,mofcom.省略.

[2] 杨大楷.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91.

[3] 李丽平,等.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G]//张坤民,等.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35.

[4] 易纲,等.最终消费排放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5.

第2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外汇储备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对外经济增长,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一直处于相对稳健的增长趋势(图1)。整体来看,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可划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自改革开放初期至1994年,这期间,中国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趋势比较缓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对外经济增长整体上处于初级发展时期,企业创汇数量比较少,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个期间中国外汇结算制度使得企业可以采用一定比例的外汇留成。第二阶段,1994年至今,中国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处于高速增长期,这是因为1994年的国家外汇制度改革规定取消了企业的外汇留成与上缴,实行统一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加之这一时期中国对外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使得中国国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如今,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高达14336.11亿美元(2007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规模数量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储备规模第一的国家。除了上述宏观外汇制度改革与宏观经济发展外,本文试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研究哪些因素具体影响与促进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针对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文献中,直接考虑外国直接投资(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文献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额的间接影响机制,即外国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继而提高外汇储备增长。例如,Mundell(1957)提出了FDI与国际贸易之间的替代效应观点:一种商品可以通过贸易或投资的方式进入一国的市场,两者是相互替代的。小岛清(1987)、Bayoumi and Lipworth (1997)则根据日本经济发展情况认为,一定条件下国际商品流动和国际资本流动是互利的;换言之,对外贸易与FDI是相互促进增长的。

针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部分研究者基于一些更具体的研究角度,考察了一些因素对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效应。例如,Zhang and Song(2000)等指出,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华建立;一般来看,这些外资组建企业的出口额巨大,基本上占据了整个中国出口份额中一半以上的份额,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出口,特别是中国的制造业出口,继而增加了中国企业出口创汇规模。Wang and Xu(2000)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出口创汇确实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则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出口,进而增加外汇储备这一机制。何青、杨晓光(2003)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出口效应与外国直接投资(FDI)效应。他们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已经接近出口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并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周靖祥、刘渝琳(2007)研究了出口贸易、FDI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家外汇储备的贡献较之于出口贸易更明显,但波动幅度比较大。此外,赵庆明(2007)则基于外资流入的渠道,进一步认为,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FDI流入。

综观上述,FDI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关系。因此,本文则在上述文献基础上,进一步测算FDI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度,继而提供一个检验证据。

二、外国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变量选择

本文数据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统计公报》中的实际利用外资额(FDI)作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度量,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历年年末公布的外汇储备额(FEX)为国家外汇储备额,样本区间为1985-2006年。本文根据这两个时间序列,来检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FDI为年度流量,外汇储备则为历史存量。样本区间设定为1985-2006年,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最初几年的FDI数据没有单独列出;另一方面是,最初几年的外汇储备额,规模非常小,呈剧烈波动态势。针对FDI与FEX,本文采用自然对数形式,得到LFDI和LFEX两个时间序列。

(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根据时间序列理论,如果随机变量是非平稳序列,则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时容易出现伪回归(Spurious Regression)现象。所谓伪回归,是指当随机变量服从单位根过程时,即使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线形关系,回归后得到的系数估计值也有显著的t统计值;如果就采用这样的t统计值作判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结论。为了避免上述伪回归,本文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序列的平稳性。这里,本文的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检验行,检验结果见表1。根据表1提供的检验结果,LFDI和LFEX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但是,两者的一阶差分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检验,表明LDFDI和LFEX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Johansen检验

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单整阶数相同的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则这两个变量之间就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前述伪回归问题。这里,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Vector Auto-Regression)的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LFDI和LFEX进行协整检验。鉴于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FDI与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在此忽略了其他因素,且将VAR模型简化为如下不含外生变量的形式:

其中,Ai和Bi是待估计的参数矩阵。模型中,内生变量p阶滞后,称为VAR(p)模型。针对VAR模型滞后期数的选择,一方面希望滞后期数足够大以反映模型的动态特征;另一方面,滞后期越大,会造成自由度的损失。因此,本文采用滞后长度准侧(Lag Length Criteria)检验来确定滞后阶数(p),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根据表2提供的VAR模型滞后期数选择的检验,表明模型的滞后阶数应该为2,进而确定为VAR(2)模型。

进一步,为了确定两个时间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具体见表3。根据表3,LFDI是LFEX的Granger原因,而LFEX不是LDFDI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是引起外汇储备变动的原因,反之却不是。

为了进一步检验LFEX和LFDI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了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见表4。根据表4,在序列有均值,协积方程有截距项的情况下,5%的水平下迹统计量(Trace test)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存在并且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这表明,FDI与外汇储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表示如下式。根据式(3),FEX和FDI之间存在着长期正相关关系,且FDI的流入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外汇储备就会相应增加1.970640百分点。

LFEX=-5.213056+1.970640×LFDI(3)

(四)误差修正模型:VEC

上述协整检验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但是,由于其他各种扰动因素(例如宏观经济、政策因素、汇率因素等), 外国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可能发生偏离。为了检验这种可能存在的短期性偏离程度,本文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VEC模型设定采用VAR(2)结构,选取序列有均值、协积方程有截距项的形式,估计结果见式(4)。

LFEX=0.140015LFEX(-1)-0.001488LFEX(-2)+0.193035LFDI(-1)+0.498779LFDI(-2)+0.087122CointEq1(4)

这里,CointEq1(-1)=LFEX(-1)+5.213056+1.970640LFDI(-1)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增长的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的程度,系数描述了扰动发生致使外汇储备额的对数值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外国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额向长期均衡水平的方向和速度。模型中,这一系数为0.087122,方向为正,表明当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误差修正项的作用起到正向调整,即扩大了偏离程度,这与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额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扰动下呈现较大增加的实际相符合。此外,外汇储备额前一期增加系数为正,会对当期增加有相同方向的作用,前二期系数为负,则有相反方向的作用,从系数的大小来说同向的影响大于反向的作用,外汇储备额的滞后作用是同向的。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各差分滞后项的符号都为正,说明短期动态关系中,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短期内会带动外汇储备额相同方向的增加,同时由于系数值比较大,外国直接投资的滞后效应比较明显。上述分析说明,该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与外汇储备额的短期关系模拟较好,对我国特别是近几年的外汇储备额的实际变化有较好的解释。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根据中国1985-2006年期间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之间的协整检验表明,FDI是长期性的、促进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为我国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紧缺物资提供了关键的外汇支付能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FDI通过资本、技术、管理等的投入等,提升了我国贸易产品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升了我国经济整体结构。

值得指出,随着我国外汇储备基数的增加,FDI流入的百分比增加效应也在不断地被放大,外汇储备规模也在不断创新高。如今,巨额的外汇储备可能给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例如,减弱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大量外汇储备的利用问题,影响我国获得IMF等组织的优惠政策等。面对高速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亦喜亦忧。因此,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额,减缓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投资软环境,确保FDI流入的持续和稳定。保持国家整体环境政策和法律环境一致性、连续性,提高其透明程度,以维持FDI的持续稳定流入;同时逐步审查和取缔各地政府为吸引外资所采取的各种不正当的优惠政策,包括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或是低廉的土地资源的变向的优惠政策,以限制外商投资的过度流入,同时也给予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二,优化FDI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提高FDI流入质量。主要是加强FDI产业导向政策,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鼓励FDI流向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限制其流入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逐步提升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结构,改变外商投资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简单加工贸易比重过高的状况。进一步完善FDI的地区布局结构,引导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第三,鼓励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于由外商直接投资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加,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FDI的逆向流动,即鼓励我国的企业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影响是减弱了FDI流入的净额,同时,通过我国在国外建厂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替代出口贸易,转化为在目标国市场的直接就地生产,同时还能避免反倾销和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

(作者单位:杨记军、王荣涛,西南财经大学;肇启伟,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何青、杨晓光:出口和FDI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管理评论》,2007年第9期。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赵庆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根源及治理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8期。

周靖祥、刘渝琳:“FDI、外汇储备与净出口贸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计量经济学检验”,《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第4期。

Bayoumi, T, and G.. Lipworth,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Trade”, IMF Working Paper WP/97/103, 1997.

Mundell, R.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 47: 321335.

第3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内容摘要]:目前,国际融资已成为一国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国际债券融资,国际股票融资,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外国政府贷款,金融组织贷款等,我国不仅在国内广泛筹集资金,也将国际融资作为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我国应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债的管理。 [关键词]:国际债券 国际股票 海外投资基金 外国政府贷款金融组织贷款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国际融资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种相应的金融机构而进行的资金融通。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的加快,对资金需求的增加,国际融资越来越成为一国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融资的种类特点及其绩效进行探讨,进而对国际融资在我国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根据国际融资关系中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层次来分类,有存在双重债权债务关系的间接融资,还有只含单一债权债务关系的直接融资。 (一)直接融资 1.国际债券融资 国际债券即发行国外债券,是指一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企业、私人公司、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等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以外国货币面值发行的债券。国际债券主要分为欧洲债券和外国债券两种。 欧洲债券融资主要有如下特点: (1) 管制松散。欧洲债券市场的所在货币当局,对银行及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的融资活动管制都很松。如果在美国纽约市场发行美元债券,美国对此审查相当严格很难获准;而在欧洲货币市场发行美元债券,手续则较为简单,不需评级机构评级,也不必向任何机构登记注册,而债券注册则只向当地证券交易所提交说明书即可。 (2) 币种多样化。欧洲债券可以有更多的货币种类选择,而且当一些借款人想展期筹集较大金额的资金时,欧洲货币市场都能满足这些需要,满足货币种类和数量的需要。 (3) 交易集中。欧洲债券市场的交易全部在证券交易所里成交,没有场外市场,要接受证券交易所规章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4) 资金调拨方便。欧洲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市场,不存在限制和标准。加上在欧洲的一些金融中心,银行林立,业务经验丰富,融资类型多,电讯联系发达,银行遍布世界各地,资金的调拨非常方便,若融资后需调换成各种所需货币,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换并调拨到世界各地。 外国债券融资主要有如下特点: (1) 发行外国债券首先要对借款者进行评级。借款者涉及许多机构或公司企业,其信誉程度决定了能否发行债券及借款的数额,资信高的可以获准发行,且发行限额较高。如日本政府规定,发行日元债券,属政府级即aaa级,贷款数额可不受限制;aa级的限定只可发行300亿日元;未评级的只能发行100亿日元。 (2) 外国债券发行额较大且筹资多国化、多样化。美国就规定在美国发行美元债券,规模至少5000万美元,从世界发行境外债券筹资数额来看,相当可观约占国际筹资总额的60%。 (3) 资金使用无严格限制,但不得干扰债权国的财政金融政策。发行外国债券筹到的资金,其具体的用途及使用进度,债权国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但债券毕竟是在外国发行,各国的经济、金融、税收等政策和法令又各异,在发行过程中要熟悉掌握和注意执行当地的法律。 (4) 外国债券要受外国当地有关金融当局的管理,因此筹资手续相当复杂。比如,在美国发行扬基债券要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而且,外国债券融资对资信评级、申请手续和报送的资料都要求较严较细,非常复杂。 2.国际股票融资 国际股票即境外发行股票,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向国际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国内外交易所上市。     国际股票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 永久性。这是由股票融资这一方式决定的,由于股票没有期限的限定,股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要求退股,因此,引进的外资能够成为永久的生产性资金留在企业内,而不至象一般合资或合作企业一样,会因合同到期或意外变故,外方抽回资金而使企业陷入困境。特别是通过发行b股融资,筹资国吸引的外资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b股只能在外国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而不能卖给国内投资者,因此筹资国所筹外资就较为稳定,该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也不会受到游资的冲击。

    (2) 主动性。通过股票吸引外资,筹资国可运用法律和政策性手段约束投资者的购买方式、购买种类、资金进出的方式、税率等,并做出相应的规定,筹资国还可以自主决定哪些行业、企业允许外商投资,哪些不行,从而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3) 高效性。国际股票融资有利于对外发行股票的企业在更高层次上走向世界。国外股票持有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会十分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企业因股票向外发行,无行中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和信誉,有利于企业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 3.海外投资基金融资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的作用在于使社会闲散的资金聚合起来,并在一定较长的期间维系在一起,这对融资者来说相当有益。此外,稳健经营是投资基金的一般投资策略,因而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也相当有益。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海外投资基金的共同特点是,以开放型为主,且上市销售,并追求成长性,这就有利于具有持续赢利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获得资金,得到快速的发展。 (2)投资基金不能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避免了投融资双方利益失衡,融资方资产流失及丧失控股权等弊端。 4.外国直接投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一、国际直接投资超越了国际贸易成为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其二、国际直接投资超过了国际银行间贷款成为发展中国家外资结构中更重要的构成形式。 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角。自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伊始,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发展中国家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达到了16.1%,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达到了39.9%。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趋势却又急转直下,发达国家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非常活跃。1995-1999年,美国和西欧的相互投资由840亿美元增加到2863亿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美国对欧盟的投资由488亿美元增加到582亿美元,欧盟对美国的投资由351亿美元增加到228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国和欧盟间相互投资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按对内直接投资额计),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 (二)间接融资 1.外国政府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是由贷款国用国家预算资金直接与借款国发生的信贷关系,其多数为政府间的双边援助贷款,少数为多边援助贷款,它是国家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是:(1)贷款条件比较优惠,贷款期限长,利率低。政府贷款具有双边经济援质,按照国际惯例,政府贷款一般都含有25%的赠予部分。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世界各国政府贷款平均年限为30.5年,利率为3%。具体来看,日本政府项目贷款转贷期限一般为30年,利率2.2%左右;德国政府贷款转贷期限一般为20年,利率0.75%-3.25%。(2)贷款与专门的项目相联系。比如,用于借款国的交通、农业、卫生等大型开发项目。(3)由于带有一些政治因素,有时规定购买限制性条款。所谓购买限制性条款,是指借款国必须以贷款的一部分或全部购买提供贷款国家的设备。(4)政府贷款的规模不会太大。政府贷款受贷款国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与国际收支状况的制约,其规模不会太大,而且,一般在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由一些国家的政府共同投资组建并共同管理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旨在帮助成员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平衡国际收支。其贷款发放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以发展基础产业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对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提供小额中长期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特点是: (1)贷款条件优惠。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如国际开发协会,主要是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最长期限可达50年,只收0.75%的手续费。 (2)审查严格,手续繁多,从项目申请到获得贷款,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3.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是指从国外一般商业银行借入自由外汇。它按其期限的长短不同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对流动资本的需求或为了支付进口商品的贷款而借入资金的一种银行信贷。其特点是期限较短,用途不限,无须担保,形式灵活,手续简便。中长期贷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要而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其特点是期限较长,风险较高,借贷双方须签订协议并有借款人所在国政府担保。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有三个,一是贷款用途不受限制,企业可以自由使用;二是贷款供应充足,企业可以灵活选用币种;三是与发达国家国内同类贷款相比,其利率较低。 二、国际融资方式的创新 近二十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证券化以及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金融领域的创新业务日新月异,国际融资这一业务也不例外,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型融资工具,例如:项目融资中的bot、abs,国际股权融资中的存托凭证,债券融资中的可转换债券、中期债券、“龙债券”、欧洲票据,以及风险基金、战略结盟式融资、结构融资等。 融资方式的创新扩大了资金来源的渠道,不仅给投资者带来较高且稳定的收益,也提高了投资者资产的流动性,同时也推动了金融管制方式的调整,进而刺激金融机构进一步进行创新活动。 三、国际融资的经济绩效 (一)弥补资金短缺,加快经济发展 国际资本的流入为一些急需资金的企业开拓了融资渠道,缓解了资金的供求矛盾,为一些正在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例如,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单靠我国的资金积累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把视野扩展到国际范围实行国际融资。这样就可以把一些当前本国无力举办的重要项目搞上去,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融资有利于受资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升级 首先,国际融资能带来大量的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其次,通过市场竞争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外溢,加速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最后,还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究。这些从长期来看都将从根本上提高受资企业的技术水平。 (三)培养了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科技管理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的生产和管理,他们可以从中借鉴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有利于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而且随着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给受资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国际融资有利于国际分工,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在资金、管理及全球网络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国际融资,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和市场网络,把受资国生产的产品销往海外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其冲击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外国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对一国的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出口和进口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上: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发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曾对52个东道国1995年数据进行的一项统计分析(可以把它称为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出口贡献弹性分析),论证了跨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其对制造业出口贡献的正相关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国直接投资人均1%的增长,制造业出口增长0.45%,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0.78%,低技术产品增长0.31%。;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进口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者在运营的初始阶段由于往往对我国市场和当地投入要素可供性了解有限,其进口可能要比后来阶段为多,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说,跨国直接投资对出口市场扩大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甚至随着进口的增多,可能出现负效应,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要这种进口有利于缓解国内供给的不足,特别是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供给的不足,将会增强东道国产品的竞争力。

四、国际融资在我国的运用 多渠道的吸引外资,积极稳妥地培育国内资本市场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一。为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不仅在国内广泛筹集资金,也将国际融资作为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我国主要采取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际商业银行借款,国际债券,国际股票等融资方式。 我国发行国际债券开始于1982年1月22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债券市场,首次发行了100亿日元私募债券期限12宽限期5年从1982年1月29日起计息年利率为8.7%半年息一次宽限期后每年还款8%,此后的几年间中国在国际债券场都很活跃这一阶段的发行条件较好利率接近伦敦同业拆借利期限一般在7年以上。 我国利用股票进行国际融资是从1991年上海、 深圳两地发行的b股开始的,到1994年底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放b股,上市总额达30多亿人民币,筹集外资数亿美元。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红筹股、在美国上市的n股、在英国上市的l股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s股都属于国际股票。 为了推动我国国际融资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债的管理,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要尽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的导向,将更多的外资引向中西部、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对外借债方面,要在计划管理、债务监测、借款使用、管理法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卢汉林:《国际投融资》,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   史燕平:《国际融资学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1月。 3.   储祥银:《国际融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4.   张昌彩:《中国融资方式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7月。

第4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老挝;矿产资源;经济贸易

一、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投资发展现状

(一)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全国投资比重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日趋增长,中国对老挝投资总额从2002年的29.88百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29.48百万美元,累计金额为5276.84百万美元。其中,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从2002年的20百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16.68百万美元,累计金额为2742.08百万美元,其占中国对老挝投资总额从2002年的66.94%最早到2014年的90.11%。具体来看,2002-2005年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比较为缓慢,从2002年的20百万美元下降至2005年的4.95百万美元,其占中国对老挝投资总额从2002年的66.94%下降至2005年的13.68%,在此期间虽然老挝政府为引进更多外资并于2004年第二次修订《外国投资法》,并缩短申请程序和时间,但老挝于2004年主办东盟峰会,政府主要引进外资更倾向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建筑等。2006-2010年,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增长较快时期,投资金额从2006年的75.28百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77.21百万美元,其占中国对老挝投资总额从2006年的44.16%,到2010年为40.70%,在此期间老挝政府于2009年第三次修订《外国投资法》,增加了一站式服务,从而促进外资大量进入老挝。2011-2014年期间,中国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呈现高峰期增长,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增长较快时期,投资金额从2011年的261.31百万美元,到2104年金额为116.68百万美元,其占中国对老挝投资总额从2011年的43.60%增长到2014年的90.11%,在此期间老挝政府为进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不断调整相关法律法规,并于2012年年底加入世贸组织,从而给中国商者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提供良好条件。

(二)中国矿企投资占老挝全国矿业投资比重

随着中国企业对老挝直接投资的增长及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逐年上升。从表3可以看出,2002-2007年期间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金额的增长较为缓慢,在此期间投资金额从20 百万美元下降至8.8百万美元,占外国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从100%降至51.07%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总共有16个项目,累计金额为122.19百万美元, 占外国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累计的比重为64.24%。2008-2014年期间中国矿企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金额的增长比较快,投资金额从2008年的691.3百万美元,到2014年为116.07百万美元,外国对老挝矿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从32.55%降至26.57%在此期间总共有78项目,累计金额为2619.88百万美元,占外国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累计的比重为45%。可见,虽然近几年来中国才刚对老挝矿业进行直接投资,但投资增长比较大,在未来老挝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而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将会不断上升,中国企业技术先进、资金浓厚,以此为基础中国企业对老挝矿业进行投资也将不断上升。

二、结论

从1988年 老挝开始推行新改革开放路线即对外开放,从而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老挝政府意识到国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技术落后和资本稀缺阻碍了本国企业的开发能力,因此引进外来投资是政府最佳的政策”。2006年 老挝党召开,全面总结了20年的新改革开放政策实践过程, 并对继续坚持新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革新开放和对外开放使得老挝经济快速增长,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今年老挝对外开放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引进外的工作效果良好“老挝政府欢迎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中国政府同样鼓励企业到老挝投资”。今年来老挝政府为推动产业升级而不断对工业进行投入 ,矿业是其中一个,主要投资资金以外资形式为主,中国是老挝引进外资来源国之一。上面分析中国对老挝矿业直接投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决策者一个借鉴,促进中老两国矿业资源开发上的合作。参考文献:

[1] 老挝计划与投资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促使投资法(第三次修订)[M],万象:计划与投资部出版社,2009

[2] 老挝计划与投资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投资指南[M],万象:计划与投资部出版社,2008

[3] 朱广维,《中国对老挝的矿业投资的法律风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郭瑾瑾,《我国对老挝矿业投资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第5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内向型/外向型国际化;内外向联系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03-02

1 世界内外向投资的基本情况

2000-2007年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的若干指标如表1所示。表中将统计项目主要分为: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内/外向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收入、跨国并购、合同方式及出口方式六类。以下将选取有代表性的数据加以分析。

1.1 企业内/外向国际化的划分――基于企业国际化内外联系模型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它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内向国际化是指以“引进来”的方式参与国际资源转换和国际经济循环,即通过引进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不断学习和积累国际经营知识与经验,逐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而外向国际化是指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循环,即通过本国企业产品、服务、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质要素走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进一步学习和积累国际经营知识与经验,最终实现企业的国际化。芬兰学者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在1993年发表的题为“国际化中的内外向联系”一文中,认为“企业内向国际化过程会影响其外向国际化的发展,企业内向国际化的效果将决定其外向国际化的成功。”对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而言,企业的内向国际化是其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国内子公司或分公司(如表2)。

1.2 数据分析

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和国内政策调整将是影响投资流向的主要力量。2001年,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均出现大规模下降,与2000年的数据相比,几乎减半,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下降,股市低迷;2002-2003年,由于对经济恢复的信心不高,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继续维持下降趋势,但降幅明显下降;从2004年开始,由于发展中国家强劲的发展趋势,世界FDI流量结束下降趋势;2005-2006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保持加速增长的态势,到2006年底已恢复到2000年水平;2007年,企业利润率、股市价格以及跨国并购快速增长,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与流出量分别达到18330亿美元和19970亿美元。

从2005-2007年,内向、外向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收入呈持续增长,其中外向外国直接投资的存量收入多于内向外国直接投资的存量收入。因此,以下分析将集中在外向型国际化方式上,其中跨国并购方式在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份额最大。几种主要外国直接投资方式的表现如下:

(1)出口方式。

2000-2007年以货物和非要素服务为代表的世界出口持续增长。其中2001-2002增长较缓慢,增长率在0.05%-0.06%之间;2003-2005年增幅增大,维持在0.15%以上的增长率;2006年增长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0.1%以上;2007年世界出口快速增长,其增长率几乎是2006年增长率的两倍,达到0.21%。

(2)合同方式。

合同安排方式中主要选取特许经营及许可证贸易方式。2000-2007年,合同方式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在2005年出现拐点,与2004年相比减少了70亿美元,下降率为0.07%。在2006、2007年,保持高增长态势,增长率分别为0.45%和0.24%。

(3)合资/独资方式。

2001年,全球跨国并购较2000年下降了近一半,主要由于全球性衰退,特别是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新科技企业和股票市场的繁荣破灭,股市下滑,削弱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意向;2002年世界经济尚未恢复,股市继续低迷、公司利润率下滑,减缓产业重组的速度,跨国并购值再次减半;2003年下降至2970亿美元,但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企业利润增加与股市转机,跨国并购数量出现反弹;2004年,由于多个行业中的领导企业开始寻求新的竞争力,向外寻求资源,规避各国的政策限制,世界范围内的FDI流量开始增长,跨国并购也重现活力;2005年,股市复苏带动大宗交易,跨国并购值增长至7160亿美元,数量达到6134起;2006年,跨国并购仍然主导FDI,跨国投资额达8800亿美元,绿地投资开始增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2007年,跨国并购继续整合,大大推动了FDI的全球增长,此类交易额达到16370亿美元,比2000年的创纪录水平增长了21%,美国次贷危机对2007年全球跨国并购没有产生明显的削弱影响。

2 中国内外向投资状况

外国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投资分别是内向和外向国际化的重要指标。1989年至2004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基本上保持增长的趋势。2002年,我国吸引的外接直接投资总额居世界第一。

与我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相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要少得多。表1、表2分别陈列了2000-2007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存量情况以及中国跨国并购的相关数据。从表1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无论是流量还是存量,都是内向型多于外向型。其中,2005-2007年增长尤为明显。而在外国直接投资中占主要地位的跨国并购方式中,通过出售国内公司成为外国企业的子公司方式进行的企业国际化总值也明显多于收购国外企业的方式(如表3)。

通过以上两个表格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主要依靠内向型国际化方式。

3 对中国企业FDI的启示

(1)积累经验与组织经营能力,并注重总结与应用。

国际化进程是一个以知识的持续积累和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为核心的动态的、多维的过程。在制定关于国际化经营的决策时,知识和组织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模型集中讨论了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逐步演变。不断的获取和应用关于国外的市场和经营方法的知识被认为是国际化进程的核心,也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基础。内向国际化通过知识的获取与利用对外向国际化起到推动作用。另外,我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要注重有意识的总结与应用,抓住时机向外向国际化转变。

(2)利用内向国际化提高资金数量与质量,为外向国际化奠定基础。

资金是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资金数量上看,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为东道国带来大量外部资金,为东道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是外商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做出的最主要、直接的贡献之一。从资金的质量上看,来自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通过提高东道国资金的配置效率、促进资产质量的改善,改善东道国总体的投资质量。提高资产质量所需的创造性资源如人力资本、技术水平、技术开发与使用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管理技术水平、技术开发与使用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管理能力、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等,都会随着跨国公司的投资一同进入国内。

我国一直是资金短缺国,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呈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所以在我国企业应该抓住内向国际化中积累的资金优势,利用外来资本的数量与质量,把握优势资源,积极进行外向国际化。

(3)抓住内向国际化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企业“走出去”。

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是其在东道国生产经营活动的副产品。技术外溢的途径通常包括:逆向设计、技术工人的流动、示范效应和供应商-客户关系。

我国企业在进行大量的内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因此应该利用这些成果积极展开外向国际化,将企业国际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另外,在继续内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应该选取“技术外溢”较多的方式与对象,为外向国际化打下基础。

(4)利用网络效应,加强外向战略联盟。

我国企业在发展国际战略联盟方面内向型战略联盟比较多,外向型联盟则相对较少。内向型战略联盟多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与跨国公司在我国本土建立合资、合作企业,开放市场和劳动力换取对方的资金和技术,从而推动我国后发的工业化进程。跨国公司的资金与先进技术进入国内后需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才能值得我国在市场与资源方面做出的牺牲。企业应在内向型的国际战略联盟中建立的关系网络,学习和积累的知识,然后积极参与外向型的国际战略联盟,加快国际化的进程。而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层面上,利用内向对外向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机制,以更好地利用内向对外向国际化的技术溢出效应、战略联盟的内外向联系效应等,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第6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传统理论研究东道国的税收政策对外国投资的影响时假定外国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地点决策时,主要考虑的是投资的税后实际收益率,而东道国的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率。在分析税收对外国投资的作用时,一般也是考虑到居住国对外国来源所得的税收政策。对外国来源所得的课税有两项原则,即地域原则(Territorial principle)和居民原则(Residence Principle)。按照居民原则,居住国对母公司的外国来源所得征税,但有外国税收抵免或扣除;按照地域原则,居住国对外国来源所得不征税,故东道国对外国投资的征税就是最终的纳税义务。从目前来看,各国采用的征税原则一般都是居民原则。 

    哈特曼(Hartman,1985)在分析税收对外国投资的影响时,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他把外国子公司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熟的”企业,即无需母公司继续注入资金;另一类是“不成熟的”企业,这类企业需要母公司增加投资资金。哈特曼(Hartman,1985,p. 110-111)认为,以前的税收对外国投资刺激的影响的分析,不是忽视了子公司收益的再投资,就是假定保留收益比率(股息分派率)是固定的,所以,边际直接投资可能被认为是直接来自母公司的转移资本。成熟的企业进行的投资利用的是保留收益,而不成熟的企业进行的投资利用的是来自其居住国的转移奖金。倘若子公司的投资是用保留收益融资的,那么,居住国对外国来源所得的课税不影响边际投资决策;倘若子公司需要用其母公司的资本进行投资,则情况就变了。 

    2.基本模型 

    假定某一居住国对海外取得的资本所得课征的税率是t,对东道国已课征的税收(税率为t*,t*t时,外国税收才显得重要。 

    为了说明一家跨国公司内部融资渠道不同的影响,假定子公司有一元,并打算再投资于海外,在没有资金转移的情况下,母公司来自子公司投资的期末收入是: 

    1+r* (1-t*) 

    倘若收益汇回,则母公司收入为: 

    [(1-t)/(1-t*)][1+r* (1-t*)] 

    (式中各符号的经济含义是:t居住国的边际税率、t*东道国的边际税率、r*东道国的毛收益率。) 

    倘若股息汇回与股本投资结合在一起就会在最初汇回之时产生向居住国政府支付不必要的税收。这种税收支付使得母公司仅有(1-t)/(1-t*)元而不是一元用于海外投资。在期末,子公司的收入为: 

    (1-t)/(1-t*)+r*(1-t) 

    或者在假定最初汇回的(1-t)/(1-t*)无收入免税的情况下,如果全部所得都汇回,则母公司的收入为: 

    [(1-t)/(1-t*)][1+r*(1-t)] 

    所以,不管该企业是愿意在期末再投资于海外还是从海外汇回其全部资产,向海外转移股本虽然汇回收益,但也是次优策略。 

    总之,外国子公司应当利用其利润为进一步投资融资,而不是向母公司支付股息并以任何形式从母公司获得直接投资,只有那些收益不充足的外国子公司才依赖母公司融资。 

    3.税收对成熟企业的影响 

    假定外国子公司拥有一元外国税后收益,这笔收益既可以用于再投资,也可以汇回给其母公司。如果用于再投资,这笔收益加上一时期的投资收益在期末汇回给其母公司。 

    如果该子公司立即汇回收益,母公司获得一元,需要缴纳居住国税收,但允许外国税收抵免,最终收入是: 

    (1-t)/(1-t*) 

    在该时期把这笔收入进行投资之后,母公司收入为: 

    [(1-t)/(1-t*)][1+rn] 

    (式中,rn代表在居住国可获得的净收益。) 

    如果子公司把这一元都再投资于其自身经营中,到期末作为股息汇回给母公司的收益是[1+r*(1-t*)]。对于这笔股息收益,母公司就其最初获取的收益缴纳居住国税收,但它有权要求抵免已支付的外国税收,所以,母公司获得的收入是: 

    [(1-t)/(1-t*)][1+r*(1-t*)] 

    比较这两种决策可以看出,倘若r*(1-t*)>rn,子公司的最佳决策是进行再投资而不是把利润汇回。也就是说,居住国的延期征税制度和对东道国税额的抵免制度,促进跨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达到这样的水平,在该水平上,在国外可获得的外国税后收益等于在本国可获得的税后收益。出人意料的结论是:对外国来源所得课征的国内税收在企业的边际投资决策中不起作用;企业的行为方式与居民国对外国来源所得不征税时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如果影响东道国企业决策和在东道国的外国投资者决策的税率相同,就说居住国的税制具有“资本输入中性”。 

    这一结论与以前的观点截然不同:以前的观点认为,按国内税率征税并准许外国税收抵免将形成“资本输出中性”,即跨国公司的外国投资收益与国内投资收益适用的税率相同(Caves,1982)。霍斯特(Horst,1977)假定母公司预先提供的新资金是直接投资的边际来源,得到的结论是企业好能使下式成立: 

    rn=[1-pt-(1-p)t*]r* 

    (式中,p代表股息分派比率。) 

    哈特曼的居住国税率不影响成熟子公司的投资决策这一结论,也适用于税收扣除取代外国税收抵免情况。在这种制度下,汇回给母公司的一元外国税后收益,母公司获得(1-t)元,一个时期之后变为(1-t)(1+rn)。相反,如果把上述一元用于再投资,子公司得到[1+r*(1-t*)],汇回之后,母公司得到(1-t)[1+r*(1-t*)]。因此,在没有达到r*(1-t*)=rn这一点之前,企业就会向海外投资。 

    4.税收对不成熟企业的影响 

    我们来考察一下不成熟的企业的情况。不成熟的企业从母公司转移资金。假定r*是东道国外国投资的毛收益率,t*是东道国的边际税率,那么,净(税后)收益率是r*(1-t*)。如果该企业把这笔利润汇给母公司,那么,居住国对这种转移的资金征税,并允许外国税收抵免。税后收益可以写成: 

    r*[(1-t*)/(1-t*)](1-t)=r*(1-t) 

    如果在居住国发生边际投资,税后收益率是rn。所以,如果r*(1-t)>rn,企业将投资于外国。如果外国公司税和预提税可以抵免居住国税收,那么,国内投资适用的税率与来自外国所得适用的税率将相同,如果r*>rn,不成熟的企业将投资于东道国。该不等式意味着全部所得不管其来源如何,都要同等纳税,投资者在哪里投资没有差异。投资于国内还是国外的决策取决于毛收益率,这就是所谓的“资本输出中性”。倘若我们站在东道国的立场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受到居住国税收的影响,但不受东道国税收的影响。所以,如果东道国利用税收刺激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不会有什么效果。然而,如果企业拖延外国所得,而且东道国的税率比居住国的税率低,那么,对投资于东道国就具有很强的刺激性(Yu,1994)。 

    5.结语 

    “古典”外国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投资决策依据的是各种投资方案可获得的税后收益率。也就是说,随着国外可获得的收益率的提高而国内可获得的收益率下降,企业更多地投资海外。站在东道国的观点来看,古典命题表明,提供财政刺激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因此,按照这种“老”观点,无论是东道国还是居住国的税制都很重要。 

第7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扩大到39倍。

第8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利用外资形式 实证分析 优化

一、文章背景

中国利用外资取得很大成就,加快了中国经济建设速度,但由于受“以量取胜”战略及政策倾斜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外资引入重数量不中质量、外资来源渠道单一,投资国主要集中于东南亚一带、外资引入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外资引入与“绿色投资”相背、中国对外资监管偏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国利用外资水平的提高。

二、利用外资形式实证分析

不可否认,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绩效。然而,鉴于国际资本的逐利动机和外国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与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目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矛盾冲突,外商投资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消极影响。我们指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不在于否认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在于加深对这种矛盾和冲突的正确认识,以便在新时期的引资过程中进一步统一认识,在实施引资战略的同时,控制引资的结构、形式和流向,寻求判断引进外资质量的合理标准,从而达到合理规避矛盾,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1)合资经营企业在中国投资所占比例,逐步由状态4向状态2转移;(2)其转移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递次发生的;(3)状态的转移具有不可逆转性。现阶段,合资经营企业所占份额将有可能固定在状态2,因为转移矩阵显示,在状态2形成了一个“吸收壁”,即一旦合资经营企业投资比例到达状态2,将不会向其他状态过渡;(4)研究其发展趋势,可知合资经营企业投资的比例越来越小,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转移到状态1。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

第一,就目前形式看,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合作开发和外商独资企业都在一定的状态下稳定存在下来(合资经营企业以状态2为稳态;合作经营企业和合作开发均以状态1为稳态;外商独资企业以状态4为稳态),也就是说,这四种外商直接投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种均衡;

第二,从对历史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到,合资经营企业与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互为消减关系,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合资经营企业一直占据着主导投资形式,但是随后,随着外商独资企业比例的上升,合资经营企业的比例逐渐下降。但是这两者与合作经营企业和合作开发并无太多相互影响之处。而且,就其发展态势而言,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这种发展趋势会继续延伸下去;

第三,外商独资形式比重过大,合资形式比重过小,造成了中国把市场让渡出去,却没有适合的方法和途径对外商直接投资加以控制、左右的情景。这是中国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时不能实现其真正目的的根本原因;

第四,合作开发项目一直以来都处于小份额状态,这不利于中国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接轨,也不利于中国独立进行先进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第五,没有新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形式。这种状态一是不能与跨国公司最新发展动态接轨,失去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好形势;二是不能根据中国本身的用资意图创造有利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只能被动的追随跨国公司的发展而发展,这样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因为跨国公司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如何才能更好的被东道国所利用。

三、优化利用外资形式

以上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形式的份额已经处于稳态——外商独资企业独占熬头,然而这种稳态对于中国而言却不是一种“最优选择”,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并没有完全起到我们当初引进外资的真正目的,甚至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造成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那么,什么才是“最优”?中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向“最优”发展呢?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的印记寻找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最佳形式。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状态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9年之前,第二阶段为1990-1993年,第三阶段为1994-2003年,第四阶段为2004-2011年。GDP在第二阶段的1990出现下滑,众所周知,是由于1989年的“六·四”事件引起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属于经济发展的非正常因素。当“六·四”事件的影响过后,GDP在1993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后再次下挫。自此,GDP的增长一直比较稳定(2003年增长率有所抬头)但第四阶段的增长率明显小于第三阶段的增长率。但是无论第三阶段还是第四阶段其增长率都远没有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的增长率高,分别从1989年、1993年做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延长线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一结论。

将国内生产总值的趋势同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各形式趋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合资经营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也最大。1993年合资经营企业所占份额达到最高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也达到最高点。自此以后便逐年下滑,直到1999年,合资企业所占份额达到平稳,持续4年,到2003年有明显的增长,但是远没有达到它曾经拥有的辉煌。合资经营企业份额的减少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减少几乎同步,这是不是一个很偶然的现象呢?

外商独资企业所占份额在1993年也同合资企业一样达到有始以来的顶峰,但是仍然小于合资企业份额。从1999年开始,外商独资企业却已前所未有的速度抢占市场份额,其飙升速度之快,趋势之猛烈,令人咋舌。但是外商独资企业份额的增加并没有像人们与其的那样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内生产总值仍是以它四个阶段中最慢的增长率前进着。

四、结论与对策

现实告诉我们,中国需要合资经营企业,在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面前,合资经营企业需要重新回到历史的主流,与外商独资企业共同为中国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第一,中国应当适时进行制度改革,并重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使其平分秋色,以投资国和目的国共同的利益;

第二,由于合资经营企业与外商独资企业存在互逆关系,因此可通过减少外商独资企业比重来扩大合资经营企业份额,使中方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时不至于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进而谋求外商直接投资顺着中国的用资意图前进;

第三,尽量增加合作开发项目份额,培养中国独资进行研发的能力。合作经营企业因偏离外商直接投资意图太过遥远,所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当逐渐废弃这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形式;

第四,逐渐创造新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形式,不能总是尾随跨国公司的需要而被动接受其投资形式。在中国日渐成为世界最大投资目的国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双方利益创造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形式,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廉生著.现代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2]陈继勇著.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9篇: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范文

面对着世界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多数欠发达国家纷纷致力于调整本国的对外政策,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求获得更多的有助于提高本国经济增长率的外国资源,即使是以前对跨国公司充满敌意的欠发达国家,也都在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管制条例,以免被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排除在外。更具戏剧性的是,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许多研究欠发达国家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家们还对外国直接投资在增长和发展方面的作用表示怀疑,并由此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如今,争论似乎已经结束了,而不断增长的共识是,外国直接投资在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反,近年来,随着流入欠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针对发达国家中日益严重的失业与停滞问题而忧心忡忡,甚至把这一问题归咎于全球化发展对发达国家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正确看待这个现象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这里我们认为,一般来说,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资本积累、国际收支、技术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等不同途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1. 资本积累。从资本积累这方面来看,有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为东道国提供了储蓄和投资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当国内的储蓄能力较低、资本存量严重不足时,外国直接投资的效应就更为显著,例如:在一些欠发达国家经常出现依靠吸引外资以谋求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外国直接投资提高了储蓄和投资约束型经济的增长率,并且与国外资本流入的其他形式相比,直接投资缺少自由流动性,这样就避免了短期资本频繁、大规模地进出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微观经济主体(例如企业)乃至宏观经济变量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与这一观点针锋相对,有人认为,跨国公司经常在东道国内部筹集它们的资源,而外资的流入也不比其他类型的资本流入更具稳定性(参见Helleiner,1984)。此外,由于高水平的利润汇出(特别是考虑到诸如“转移定价”这一惯例的存在),从长期来看,新的直接投资的流入大多少于因利润汇出而引发的资本流出,最终,外国直接投资对于国内企业发展经常产生有害的影响,减少了国内投资,也减少了国内储蓄,有关这一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分析都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参见Jenkins,1987.PP.95-111)。但是,从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第三世界总的情况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对于国内资本积累的贡献(以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内总资本形成中所占比率衡量)似乎很小。 

2. 国际收支。至于国际收支,有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作为资本流入的结果,直接改善了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也就是说,通过增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中生产的产品的出口,并减少这些产品的进口,有效地平衡了国际收支,因而可以提高受外汇制约的经济的增长率。与这一观点相反,另一种论调则认为,如果考虑到跨国公司不间断的利润汇出的话,那么,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就意味着外资的净流出,此外,一些限制性条款也阻碍了跨国公司所生产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对进口原材料和资本货物的需求也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进口(参见Jenkins,1987 PP.111-114)。经验研究经常显示出对外直接投资的消极效应(参见Lall和Streeten,1977,Hood和Young,1979),但是,这些结果根本上取决于所做假设的反事实的性质,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尽管不是全部)早期发展阶段的经验似乎提供了一些论据,跨国公司在制造业出口扩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Helleiner,1984 P.1472)。 

3. 技术变化。关于技术变化,有人认为,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跨国公司是国外技术流入的主要渠道之一。跨国公司可以带来本国无法获得的新技术,一旦本国工人学会使用这一新技术,或本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通过采用这一新技术而努力赶超外国公司时,或为跨国公司提供中间投入品的本国企业掌握了新技术时,对于东道国的技术扩散就发生了。在这一过程中,欠发达国家开发了本国吸收和发展技术的能力。有人指出,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实行开放的国家比那些对直接投资实行高度限制的国家能够从技术转移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一般来说,主要服务于东道国国内市场的跨国公司不可能带来更为先进的一般技术,而只会引进那些足以使它们称雄国内市场的技术,但是,如果使这些跨国公司更具出口导向性以及对国际竞争更加开放的话,那么,跨国公司可能会在技术转移上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与此相反,有人则认为,技术转移的成本非常高,转移的技术无论从生产的产品来看还是从要素密集度来看,都不适合东道国的需要,这样的转移对于本国技术能力的开发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参见Jenkins,1987,chap.4,Casson和Pearce,1987,96-107),事实上可能会减少东道国适当地吸收外国技术的能力(参见Helleiner,1984,1469-70)。本土技术能力开发的重要性在近期一些有关技术变化的文献中得到了强调,认为,以前人们把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这两个过程加以区分是不恰当的,因为成功的技术扩散实际上必须包含着持续的不断增长的技术变化,以便改进借用技术来适应于本地的条件并达到高标准的生产要求(Bell和Pavitt,1993)。现在的方法是对生产能力与技术能力进行区分,前者包括了在既定的效率水平和既定的投入组合上用以生产工业品的资源,而后者包括了用以形成和管理技术变化的其他一些性质上截然不同的资源。比如,技能、知识和经验以及制度结构和联系(Bell和Pavitt,1993,PP.260-1)。与此对下面两个过程加以区别:技术变化,主要是关于新技术被引入到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中去的方法;技术学习,主要是指加强技术变化能力的任何过程。而在这些方法中,改进了欠发达国家生产工艺的技术转让,应当被看作是开发了技术能力,增强了技术学习的技术积累的众多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欠发达国家成功的发展战略不能够仅仅依赖于从发达国家吸收大量的可用技术,而不考虑为了促进技术变化而对能力进行高昂的投资。事实上,Bell和Pavitt(1993,P.270)在总结了大量论据的基础上指出,欠发达国家主要是利用技术进口,但是,它们也开发了自身拥有的与扩大的生产能力相关的技术能力。 

4. 产业结构。关于产业结构,有人认为,实力雄厚的足以参与限制性行业经营活动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减少了东道国中产业的竞争程度,导致了与效率、技术变化和工业活力有关的诸多问题的出现,因而对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参见Newfarmer,1979,Lall,1980)。然而,另外一些人认为,跨国公司的进入打破了国内企业的垄断,这其实也是不同的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参见Reuber,1973和Vernon,1977)。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和母国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全球化竞争使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无论是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来看,只有当他们积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去,在惊涛骇浪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把握主动,占据优势地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收益。在这方面,台湾和韩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已经为中国做出了榜样。 

我们认为,中国利用外资应继续坚持以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以生产性投资为主,借用外债以中长期为主的原则。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大吸收外资国,之所以未发生类似其他东南亚国家所遭受的金融危机,除了资本项目没有开放以外,主要就是准确把握了利用外资的总量和结构。在利用外资问题上,不但要强调其数量,而且还要注重其质量,注重外资的合理流向,注重外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注重对其管理上的规范化。我们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合理引导外资的投向,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扬长避短,趋利弊害。要鼓励外资投向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新技术项目和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项目继续实行优惠政策。要引导外资流向中西部地区,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同时,我们应当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这里提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利用外资,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我国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更重要的是解决我国的技术落后问题。为此,我们应当加大引进先进和适用技术的力度,并加强消化和创新。这里的适用技术是指引进的技术必须:(1)与我国的要素禀赋基本适应,即引进的技术既不能造成过度的失业,也不能导致人力资源的过度匮乏而使技术处在闲置状态;(2)没有太高的隐含成本;(3)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技术层次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失业压力不断增长的新形势下,引进适用的技术比较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政府在强调发展高科技的同时,还应大力提倡引进合适的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二是在扩大利用外资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和保护自己,要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反垄断、反补贴、反倾销法律和法规。利用外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对外开放总体程度应当与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相适应,充分考虑民族工业对国际竞争压力的承受能力,绝不能危及民族工业的生存、损害民族工业自主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泊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林毅夫

,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No.C1999006,1999-5,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http://.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