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

第1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预警机制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企业发展能够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务风险往往存在于企业运营的不同业务环节中,对企业业务活动开展产生深远影响。受外部市场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逐渐增加。若企业对财务风险认知不足,未能采用风险管控措施,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企业为实现高效发展,必须重视财务风险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管控财务风险的重要机制,该机制主要将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作为重点,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数据信息,挖掘信息背后蕴含的价值,有效识别风险,并进行风险预警,便于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财务风险。企业应重视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使其成为提高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的助力。

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概述

1.1财务预警机制的概念

财务预警机制也称企业破产预警机制,主要是利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衡量与分析,继而发出财务预警信号,便于企业掌握当前财务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财务工作。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检测、诊断等功能。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最为常见的使用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性预警,另一种是定量预警。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首先,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预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财务预警机制具有一定的预防功能,能够预防财务风险。最后,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完善功能,在运行中,企业应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财务预警机制,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财务预警机制通常是由多个小部分组成,如财务预警组织机制、财务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财务风险分析系统和财务风险处理系统等。

1.2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功能特征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生产和运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还能够保证企业稳定运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2.1有效收集不同类型的信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法律制定、外部市场形势变化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积极构建财务预警机制,能够收集较为全面的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分析,从而结合企业内部具体的财务信息,开展风险预测和预警工作。信息收集是财务预警机制的基础功能,也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功能之一。1.2.2全面监管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能够使企业结合当前运营情况和战略目标落实情况,调整策略,实现风险规避,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督,并将目标制定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1.2.3预测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测是财务预警机制中的核心功能。财务预警机制在运行时,能够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重信息,通过信息深入探析并掌握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引导企业管理者了解财务风险问题,采取风险管控措施。1.2.4规避风险财务预警机制能通过多重信息分析,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明确风险来源,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管理者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制订风险管控措施,强化风险处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终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1.2.5行为规范财务预警机制还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功能。它能深入分析企业运营中的财务问题,通过风险识别、预警,消除风险,通过日常工作总结,在企业管理中,将日常工作经验逐步转化为行为规范和标准,继而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避免企业在运营中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保障企业的高效发展。

2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成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成内容

2.1.1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该机制的作用和优势,应当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部门,主要负责预警功能管理。同时,还应辅助其他部门,共同推进风险预警工作。企业可引导财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共同推进预警组织分析工作。预警人员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主体,在机制构建环节,预警人员应充分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与需求,确保预警机制的构建符合企业的需求。2.1.2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是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环节,强化对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的构建,能够及时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能够获取准确的预警信息,为企业财务工作的调整夯实基础。2.1.3高效财务风险评价机制首先,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重视对财务风险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有利于企业及时分析并评价内部财务风险问题,判断财务风险的大小,将更多精力放在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风险中,以实现对风险的管控与规避;其次,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使用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掌握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及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最后,企业可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方案,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2.1.4财务风险责任机制企业管理者应重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为提高风险管控质量,促进企业高效发展,管理者可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员工和部门。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者还可将风险管控与员工绩效相结合,制定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风险管控的积极性,强化风险管控,从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2.2.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调整并完善内控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作用,以提高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质量。在企业内部,内控制度通常会涉及多个部门,在财务预警机制高效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控制度,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有效分工,引导员工相互监督,确保工作质量。2.2.2充分协调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为保证财务预警机制的高效运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应摒弃传统的各部门间相互独立发展的模式,引导各部门间建立协作关系,并强化信息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完善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预警机制的工作质量,从而为企业提供翔实的财务预警信息,便于企业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此外,协调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使用有限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具体步骤

3.1准确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首先企业需要准确识别内部财务风险。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加强观察与分析,掌握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在明确财务风险后,企业需结合多重指标与数据,掌握财务风险诱因,在风险发生前采取措施,以规避风险的发生;其次,企业可对内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资料展开解读与研究,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分析风险发生原因。最后,企业还可通过多重指标间的对比分析,掌握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运营产生的影响,从而制订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3.2正确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正确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是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前,应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分析内部各项数据信息,同时还需要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将分析结果作为基础,以推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科学构建。其次,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中,需要将企业实际情况作为基础,避免出现指标的构建与企业发展不相符的情况,以充分发挥风险预警指标的优势和作用;最后,企业可结合现有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完善指标体系,合理预测潜在风险,以进一步发挥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的推动作用。3.3明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成员为确保预警机制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明确内部主要成员,以推动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因而对其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风险预警成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性,才能开展预警工作。其内部成员主要从企业内部选择,不仅包含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同时还需要邀请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加入。科学合理地选择成员,是实现高效沟通的重要前提。在日常工作中,预警成员可结合预警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制订应对方案,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3.4制订财务风险预警方案

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制订财务风险预警方案。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前制订应对方案,可有效避免出现风险发生后因无法及时应对而导致企业受损的情况。因此,企业应在内部建立财务预警部门,结合企业实际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外部环境。在分析完成后,对比分析结果与财务指标,及时掌握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深究风险发生原因,并结合企业情况及发展战略,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此外,企业应充分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为各部门建立沟通渠道,以便信息共享,发挥部门间的协作优势,解决财务风险问题。

4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路径

4.1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在企业运营中,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全面消除。为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应构建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并解决。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企业应从思想意识层面出发,摒弃传统且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首先,企业需要掌握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不同的工作环节中,管理者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减轻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诱因存在多样性,若内部环境不完善,财务工作操作不规范,企业整体风险意识不足,就会引发财务风险。新时期,企业应跟随时展变化,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内部管理者、财务人员均需要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认知,增强财务风险识别及防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可深入探究财务风险成因,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企业需要树立风险意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但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受多重因素影响,易滋生财务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此,企业通过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财务操作,强化内控,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为引导全体员工形成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风险意识,明确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产生的危害,正确认知财务风险,以发挥管理者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推动员工观念的转变。此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促使员工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参与财务风险管控。由此可见,从思想层面出发,掌握财务风险诱因,树立财务风险理念,是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基础。

4.2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指标是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重视指标体系的构建。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涉及诸多内容,如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模糊处理和不同指标的权重确认等。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中,首先,需要确保各项指标的科学性与全面性,确保指标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避免指标出现重复、繁杂等问题进而影响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质量。其次,在指标体系构建中,应始终遵循构建原则,完善基本指标体系,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等。若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善,将会降低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难以全面管控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后,在指标体系构建中,企业应当突显出现金流量指标体系的作用。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生存产生直接影响,将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指标,可及时明确问题本质,助力企业解决问题。

4.3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能够推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首先,企业应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在现代型企业中,内控制度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优势,能够促进企业治理、内部管理、责任考核和风险防范等工作的融合,推动不同工作间的相互协调与补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企业应重点突出内控作用,对企业内部管理者进行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完善机构,如审计部门、预算部门等,为内控体系运行夯实基础。例如,企业应积极完善预算决算结构,在董事会下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还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的执行。其次,企业应积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融合,打造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推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中因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为此,企业需将信息网络与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相结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构建高效的管理系统,实施数字化管理,及时识别并分辨风险,制订应对方案,打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企业可通过大量数据信息分析,明确内部经营波动情况与财务危机前兆,及时预警,以发挥财务预警机制的作用。企业在数据信息分析中,不仅需要从内部出发,还应对外部市场与行业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以提高风险防范质量。最后,企业需要做好经营决策工作,管理层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针对财务风险,可提前制订应对预案,强化风险管控,将风险预警意识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

5结束语

新形势下,为从根本上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财务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邵蕾.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4):49-50.

[2]高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商讯,2019(28):34-35.

[3]拓步娇.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24):51.

第2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

现阶段,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在世界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我国企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因此,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系数,预测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企业可以正常运行和发展。

一、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断调整。目前,国家扩大了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力度,企业的工程量不断增加,企业施工和周转所涉及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我国企业现在要同时面临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双重竞争,建筑市场相对萎缩。个别企业为了生存不惜降低施工价格,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而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企业对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财务的影响预警不足,企业财务风险更多。企业招标、中标过程中要涉及较多的法律合同,由于施工进行过程中企业很有可能根据现场情况对合同进行临时调整,造成施工方和建设单位权益不平等,法律纠纷严重,企业的风险增加。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债务风险。企业的工作周期时间长,所需要的资金较大,短期之内投资回报较低。很多企业都是收到了部分预付资金后就开始施工,后期需要大量的垫付资金,企业资金缺口严重,资金风险高。大量的垫付资金会造成企业资金流动缓慢,企业债务风险较大。企业资金周转出现断裂时,企业更加无力偿还债务,贷款利息增高,企业债务压力越来越大。

2.资金周转效率低。企业的收益较慢,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增长,企业施工成本越来越高。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导致企业的运营能力降低,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呆滞或坏死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增加。而企业往往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企业日常支出较高,过高的成本容易造成企业的严重亏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资金周转效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不断降低。

3.筹资、投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中还包括银行利率风险和筹资、投资风险以及管理风险,这些都会造成企业的运营流畅性降低,企业施工所涉及的资金链条断裂,企业不断处于经济纠纷和意外事故中,企业经营风险增高。

三、企业构建财务预警机制的措施

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企业有效预测和避免经营风险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准确的预测、分析、识别以及评估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各种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时要遵循重要性、开放性和零容忍原则。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相应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分析,评估出企业的重要财务风险。风险预警机制要确定企业的关键财务预警阀值,对企业经营的风险点及时发现和报警,建立企业动态财务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要体现出企业的效益预警指标、债务预警指标、资金周转指标等。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责任制度。企业想要建立和执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还要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机构,以确保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机构要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要由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审计人员结合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意见,共同完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风险管理制度要将相应的财务风险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报和监测能力。企业要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责任划分,明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责任部门,确定风险预警等级和责任。风险预警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风险预警,及时将风险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要进行等级划分,不同的风险预警要由不同的人员来处理。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处理制度。(1)强化财务预警信息的审核工作。企业想要及时的预测财务风险,就要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探索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的关键审核点,通过企业自身的内部数据,结合市场的变化情况,对财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对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分析,可以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保证财务预警的准确性。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审核的财务数据进行确认,明确风险预警。(2)强化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和应对。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要充分分析预警指标的各要素,准确评估出财务风险的类型和大小,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找出财务风险预警出现的原因,对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首先进行关键的财务风险防控,再逐步扩展到其他财务风险。相关负责人要制定财务风险的处理方案,通过相应的措施将风险转化或化解,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将风险处理责任具体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监督风险处理方案的具体执行,在规定的时限内化解财务风险。(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报告和保障体系。企业相关部门要将风险处理的具体流程及时公布,使全体员工明确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企业财务风险报告要包括财务风险预警的运转、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财务风险给企业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等内容。企业想要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管控,就要建立合理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为企业搭建风险预警平台,建立风险预警保障体系。

四、总结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同时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增加。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关系到其能否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研究[J].时代金融,2014(27).

第3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1)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3)营业现金流入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入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入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

(5)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1)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1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1,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人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现金收入-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入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5)本息偿付倍率。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到期负0债本金,1-所得税税率),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本息偿付能力。该指数大于1,说明企业有充分的收益来偿付本息;若小于1,说明企业到期盈利无法偿还本息,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

三、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二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

三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五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第4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1)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3)营业现金流入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入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入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

(5)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1)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1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1,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人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现金收入-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入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5)本息偿付倍率。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到期负0债本金,1-所得税税率),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本息偿付能力。该指数大于1,说明企业有充分的收益来偿付本息;若小于1,说明企业到期盈利无法偿还本息,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

三、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二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

三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五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第5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风险 预警模型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外部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所应对的风险问题也越发严重,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趋于下行时期,企业各类风险特别是财务风险问题频发,预警防范控制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安全规范,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防范措施,为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企业财务风险概念及其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开展各项业务经营以及财务管理活动中,由于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内部经营管理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企业出现的财务状况不稳定的问题。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主要包含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以及连带财务风险等几类。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财务风险往往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有着直接的关联,通常情况下,负债总额越高,财务风险问题也就越大。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的原因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主要表现如下:

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上,导致企业可能出现财务风险的问题主要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盈利能力较差,企业的成本投资难以实现相应的效益收入,整体运营管理能力较差;在财务工作方面,应收账款控制不力,存货周转率处理不合理,成本控制效果较差;企业的成长潜力较弱,发展能力不佳,难以支撑长期的经营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内部决策管理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多漏洞和薄弱环节,论证决策流程不够科学合理,内部审计监督不及时等等。

在外部环境上,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更易导致财务风险;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调整,特别是金融信贷政策的变化波动等等,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或者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

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指运用财务管理以及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通过比率、比较以及因素分析等相关的分析手段,依靠对企业各类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及时监测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为企业制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企业内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该重点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有效性原则。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上,应该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上,应该充分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的实际规模、政策要求以及内部管理情况等,确保整个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2)可操作性的原则。一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失效的重要一方面原因就是由于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选取不当,难以对财务风险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因此,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性,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上,应该结合企业能够收集到的财务数据以及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等,合理地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提高可操作性。

(3)预测性的原则。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上,应该充分突出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预测功能,通过对各项财务会计信息数据以及财务指标的分析,及时发现企业风险点,进而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财务风险决策。

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体建设研究

(1)科学合理地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上,应该确保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同时又能够体现行业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在财务指标的具体选择上,选择指标重点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全面地反映企业、债权人以及投资者之间的权益关系,通常通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对资产总额比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以资产负债率以及流动资产比率作为风险衡量指标。营运能力,主要反映企业运作企业内部各项流动以及非流动资产的能力,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上主要是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盈利能力指标,主要评价企业赢取利润的能力,通常以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成长能力指标,通常以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评价。现金流量指标,目的是为了评价分析企业现金流转能力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评价指标主要是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流量比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也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关键指标。通过合理地选择指标,为评价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础。

(2)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及模型构建。在明确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以后,需要进一步确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权重。现阶段对于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往往采取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并通过专家论证的方式,以确保各项指标权重赋值的科学合理。在完成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后,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统计分析软件,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控制函数,准确地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不同等级,明确不同财务管理活动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隐患问题。

(3)优化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方法。在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各种信息化的技术、信息管理手段和风险计量工具,依托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等,建立风险实时监控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第一时间掌握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同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应该尽可能地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依靠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监控,对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可度量指标,依靠指标体系检测;对于操作风险、政策风险等不可度量的风险指标,依靠优化业务流程来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效果。

(4)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管理。在企业的财务风险应对管理上,首先应该建立畅通、高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联系组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各个部门应该及时就经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相互沟通,并进一步制定完善的风险确认、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及风险控制的操作流程,提高财务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监督能力,进而实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目的。

五、结语

企业财务风险因素多种多样,为了控制财务风险问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全面深入地总结可能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依靠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防范各类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作者单位为青岛公交集团市南巴士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燕,廖冠民.大股东行为、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J].当代财经,2010(5):14-17.

第6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一、国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①单变量判别模型。Fitzpatrick是最早探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学者之一。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他建立一个单变量判别模型来探索财务风险预警问题,通过对破产和经营正常企业财务比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产权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对财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芝加哥大学教授Beaver开发了一个基于Fitzpatrick的单变量预警模型,以1954-1966年158家破产企业与正常企业的财务关系为研究对象,得出净利润/总资产指标和净现金流量/总负债指标在财务风险预测方面更为准确。②多变量判别模型。Altman是将多变量判别模型应用于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研究的首位开拓者。他提出的Z-Score模型是国外影响最大的多元线性判别模型。从1946年至1965年期间66家有问题和经营中的公司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它从22个提供最佳预警的备选财务比率的范围内选择了5个,并建立了一个五变量判别模型来计算Z值,并根据Z值的大小确定公司破产或失败的概率。结果表明,Z评分模型的预测精度远高于单变量模型,但Z评分模型仅适用于短期预测,长期预警精度较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Altman等分别选择了53家和58家破产公司以及58家正常公司,并在五个变量Z-score5中添加了两个财务指标,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估计股票的市场价格状况。建立一个七变量ZETA模型。P’Wu建立了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在传统财务风险与收益管理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风险预警的必要性,并构建了多元线性预警模型多样性验证了线性预警模型的有效性,目前已有较好的验证性预警模型。③逻辑回归模型。由于单元和多元判别预警模型都无法准确测算企业财务风险的概率,多元逻辑回归模型逐渐成为1970年代时期研究者探究预警财务风险的最普遍模型。Martin是将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到财务风险预警的首位开拓者。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正态,变量独立且非等均值的状态下,多元判定模型仅仅是Logistic回归模型的特殊情况。Ciarlone等将现有的预警模型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结合,构建了实证有效且规则简单的逻辑风险预警模型。Matthieu等创新性地将二元离散方法融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并基于32家处于财务危机中的公司的财务数据,他们建立并划分了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经过检验对企业的潜在危机有较高预测精度。④神经网络模型。ClarenceTam通过Coats等的研究基础上。对94家破产企业和188家正常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对财务风险预警具有较高的精度。George根据医药行业的特点,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医药企业现金流预警模型,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同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警模型精度与公司距离ST时间的长短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国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财务风险预警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国内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综述国内大部分的财务预警研究都是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建立模型的,我国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开始于1990年代,风险预警进行了单个变量变为多个变量到复杂模型多个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内研究者对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结合各个行业的特点,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1.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刘恩禄等较早且全面地对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在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由于被内外部环境影响和各种事前难以控制和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以间接和无形方式的作用和改变,实际收益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与预计的预期收益产生一定的偏差给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张影认为餐饮业主要需要应对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投资、营运三个维度,并从餐饮企业自身及其面临的宏观环境中客观分析了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①单变量判别模型。吴世农等在《中国经济问题》发表文章,对公司破产分析的有关预警指标并首次介绍了单变量判别模型。陈静对同行业及规模的ST和非ST共54家公司的财务信息构建单变量模型,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这四个指标对企业的财务失败的预测具有敏感性,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判别正确率最高。②多变量判别模型。袁康来等人利用Z模型对农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验证了Z模型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李元峰等在杨成岩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优化通过调整了临界值和增加了3个新变量优化Z模型,大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周守华等通过增加一个能够预测公司破产的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指数,建立了F评分模型。在实施该模型的实证实践中,选择了4160家公司,准确率高达70%。结果表明,F-Score模型是一种更为准确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张玲选择120家共涉及14个行业的公司,利用多元判别函数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ST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提供依据。③逻辑回归模型。陈晓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ST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指数和资产收益率是反映ST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效果最好的财务指标。将因子分析在处理指标方面的优势与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的优势相结合,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王华丽等在奥特曼Z评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奥特曼的Z评分模型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2015年黄杨选取ST公司12家和正常经营的12家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预警精度。李常山将2016年2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与2016年30家非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在对财务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上市公司可以有效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④神经网络预警模型。李芳等建立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每股净资产、净现金流量三个指标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财务危机判断和预测能力。通过专家调查,李晓青等获得了15家样本企业的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适合物流行业公司的模型预警财务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物流企业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邢瑞雪等以78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模型,并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具有更高的预警精度。孙新贤等从2004年至2016年的四大航空公司中选择了49家,其中38家是培训样本,11家是测试样本。他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预警财务风险的各个指标降维优化,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模型比较

单变量决策模型的最大特点是选择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该模型的应用首先需要选择两组样本,一组是预测样本,另一组是检验样本,来建立和检验模型。其次,根据一定的财务比率对预测样本进行分类,寻找一个阈值来判断两组样本,使误差最小。再其次,用阈值测试试样。单变量决策模型的优点是易于管理,过程简单易行;缺点是无法监测和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结果往往既不那么确定,也不那么客观,无法准确预测公司的风险。多元判别模型与一维决策模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选择了更多的变量和角度来预测企业的风险。该模型的关键是选择多维度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宏观风险控制的指标。与单变量判别模型相比,多变量判别模型可以从多个维度更详细、更客观地监测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提高预警精度。然而,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仍有局限性。一方面,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要求变量满足正态分布假设,另一方面,它们没有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缩小了模型的使用范围。多元逻辑回归中对于自变量分布的假设没有要求,克服了线性模型必须满足统计假设的缺陷,因此Logistic回归方法可以规避了判别分析中难以达到的前提假设,它极大地改善财务风险的预测并解决了判别分析中的多种弊病,包括比率指标是正态分布的假设以及样本企业具有相同的协方差方差矩阵的假设。因此,1980年代之后多元Logistic回归代替了判别分析预警模型,占领了财务风险研究范畴核心地位。逻辑回归模型的局限性在于由于大部分计算结果都是近似的,因此计算并不准确,与实际结果间有较大差距。

四、研究结论

第7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防控;应急处理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内周期性结构的调整使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空前复杂的经济形势,防范、化解好处置企业财务风险,保证资金链安全好现金流畅通,已是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而企业集团因成员单位多、产业跨度大、产业链长、管理层级多,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控财务风险。

根据企业集团的特点,实际工作中,企业内部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为重点,着手构建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一、提高控制财务风险的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多变,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认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可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企业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好制约机制,提高风险敏感度,做到及时分析,准确评价和有效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可促进企业树立现金至上意识,正确分析,科学应对复杂经济形势,优化资本结构,保持资本的流动性。通过财务风险控制,促进企业增加收入,节支降耗,压缩应收财款与存货资金占用,及其他非生产性支出,以保障现金循环顺畅,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财务风险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征兆,及时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避免和挽回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二、加强对控制财务风险的组织领导

企业应成立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工作。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小组由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牵头,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参加。财务风险控制小组应按以下四项原则开展工作: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团型企业母公司应全面负责财务风险控制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各所属公司分级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二)及早预警,及时处置。对财务风险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

(三)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企业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筹划落实各项防范、化解和处置财务风险的措施,相互协调,共同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

(四)防化结合,重在防范。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测,督促企业各级财务风险责任部门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监控要做到及时有效,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控制财务风险日常管理

(一)强化现金管理

规范资金预算网络化申报及审批流程,加强付款审批和资金集中管理,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并实现良性运转。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坚持一切经营活动受控于预算管理,扩大预算控制范围,健全预算预警机制,规范预算调整行为,完善预算管理手段,强化预算过程控制,凡预算外资金一律不准支出。

(三)强化两金占用管理

除正常长期战略用户滚动结算外,其他用户一律不得赊销。严禁为确保开工组织生产,为确保销售进行赊销,对客户信用品质进行评价并建立信用档案,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在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下,与司法机关配合开展法律清欠工作,主动采取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工作。做好存货管理工作,分析存货结构,分清正常储备及非正常储备。实行市场决定生产原则,以销定产,避免产品积压;严格追究产品残次责任人责任。

(四)严格成本费用控制

全面实施成本费用定额管理,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成本费用监控,以单耗管理为总抓手,做好主要产品成本控制工作。

四、做好控制财务风险的预警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决定着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企业应对所属公司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形成过程,采用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切实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启动、早处理。

(一)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

根据盈亏和现金流情况,集团型企业可将所属公司分为一般风险单位、较大风险单位、重大风险单位、特大风险单位四类进行财务风险控制。

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对较大、重大和特大风险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对于较大风险单位财务风险情况采取月度报告制度,对于重大和特大风险单位的财务风险情况采取每周报告制度。

(二)预警信息收集和传递

企业应以信息化系统为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平台,及时掌握财务风险预警所需的各类资料,资料的来源应是开放式的。预警信息系统不仅包括预警资料的收集,还要包括对收集资料的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和防范、处置措施等信息诊断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危机的专家咨询系统。对收集、加工、分析和整理后的资料和措施建议等信息,要及时逐级汇总和上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小组。对需企业批准的事项应逐级进行上报和批复。

(三)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警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采用定性指标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恶化和部分定量预警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监控。定量预警主要指标包括:限定速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等。各单位可结合单位实际,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定量预警指标,提高预警质量。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对上述指标进行细分和量化,以满足财务风险预警的质量要求,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人员首先通过预警分析快速排除影响小的财务风险,将分析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财务风险上。有重点地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财务风险成因,针对性的制订处置财务风险的应当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出现重大异常之一的,企业应立即进行财务风险应急处理。

五、控制财务风险的应急处理

在财务风险应急处理过程中。应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出防止财务风险扩大的、具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推迟或减少付款、加速货款回收、扩大关联贸易、实施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寻求获得新的投资、售后回租资产、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预测情况,企业应对部分特大风险单位施行关、停、并、转。不能关停的按最经济产能安排生产和其他有利于增加现金流入和减少现金流出的措施。

六、财务风险应急处理的自我完善

对财务风险应急处理要建立自我完善功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造成后果、处理经过、化解和处置风险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对应急处理进行修改完善,以备处理类似重大财务风险事项参考。

在危机面前,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任务,既艰巨又严峻。通过对财务风险的百效控制,及时预警找规律,精心预案谋对策,把风险变成机会,挑战变成机遇,确保企业顺利渡过危机,实现企业安全、健康、和谐、有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前言

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只要存在着筹资、融资行为,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商业地产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企业的融资不合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收益降低的风险,是商业地产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商业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反映了其自身的经营情况,商业地产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了解企业财务风险的起因,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加强财务预警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很多商业地产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财务预警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商业地产企业的安全运作仍然存在很大的财务隐患。所以,商业地产企业要更加重视这些问题,积极加强财务预警,趋利避害,从而促进商业地产企业健康发展。

二、商业地产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商业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特点

1.投资金额巨大、筹资困难

商业地产企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资金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由于投资金额巨大,商业地产企业项目资金又往往不到位,加之商业企业筹资的方式、渠道比较单一,导致商业地产企业筹资十分困难。比如2011年国家进行地产业改革调整,导致资金更加紧缺。国家对地产企业要求自由资金要大于总投资的35%,企业进行贷款时只能进行开发贷款,并且期限要求在两年之内。这些政策更是增加了商业地产企业筹资的难处,无形之间增加了财务风险。

2.项目前期需要投资资金多

商业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开发过程中,往往前期所需资金较多,前期工程成本较大,导致商业地产企业前期运作较困难,比如工程土地款、项目开工前等相关费用大约占整个项目的35%。而且商业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往往周期较长,在资金运转时,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3.销售资金回笼不及时

商业地产企业主要消费群体是单一用户,并且由于其进行的销售策略等原因,很容易出现到账不及时,资金回笼慢的状况。用户在消费时,往往采取按揭贷款、分期付款等方式,影响企业资金回笼的速度。并且,国家对于地产企业的宏观政策也会对地产企业资金产生很大影响。比如贷款利率升高,导致地产企业项目价值缩水,而进一步影响产品销售,进而影响产品销售资金的回笼。

(二)商业地产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商业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财务风险,主要有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

1.企业融资风险

商业地产企业为了保持财务的杠杠利益进行融资,企业进行融资是其生产经营的重要部分,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投资和调整商业地产资本结构的一种方式。融资风险主要指商业地产企业再融资时增加企业还本付息负担,甚至存在着无法还债的风险。商业地产企业如果在融资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就会给其生产经营带来风险。商业地产企业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利率过高导致筹资成本升高风险;债务规模、期限、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债务偿还日期集中而使企业偿还能力下降的财务危机。

2.企业投资风险

商业地产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不能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影响项目收益,最终影响了企业的盈利和偿债能力的风险。由于商业地产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各项措施并不完善,导致商业地产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存在误差而导致的产品销售落后;企业投资的地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技术不可操作等问题导致企业投资浪费;企业负债经营时,负债率过高导致的企业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的项目规划不合理,导致项目失控,最终出现地产企业所投资的项目的收益情况与预期相差较大的局面。

3.企业资金回收风险

商业地产企业在将产品售出后,将项目成品的资金变为企业的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存在着时间、金额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资金回收存在风险。一般而言,国家的宏观政策对于企业资金回收影响很大。当国家经济财政进行紧缩时,地产市场比较疲软,产品销量降低,导致三角债务下资金回收困难。当国家经济财政宽松时,产品销量增多,资金回收较容易。同时,地产企业自身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

4.企业收益分配风险

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指的是在进行利润分配时,由于分配不当导致对地产企业日后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商业地产企业进行项目再开发。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分配股息和留存收益,如果商业地产企业不能处理好二者关系就十分容易出现企业收益分配风险。当地产企业扩展速度较快,需要大量资金时,在资金短缺时以货币资金的形式进分配,容易降低地产企业偿债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商业地产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与加强财务预警措施

(一)提高财务预警意识,加强财务管理

商业地产企业必须重视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预警意识,加强财务管理。首先,商业地产企业领导要提高财务预警意识,重视财务预警,提高企业的利益工作。组织企业管理工作者共同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加强企业管理,建立企业专门的财务预警部门,使企业财务得到制度保证、信息保证。其次,加强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加强其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最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联系企业实际,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充分了解企业各个项目生产情况,明确各环节的财务情况,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部门的审计工作,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保证地产企业财务预警信息的准确性。

(二)建立完善的商业地产企业财务内控制度

商业地产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内容,其涉及到商业地产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和职能部门,必须有效的进行权限划分,避免出现财务责任不明确的情况,从而提高地产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建立完善的商业地产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明确各部门责任,根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经营特点和分工情况建立相应的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关系,并将地产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中心,加强分工协作,共同抵御企业财务风险,及时汇报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和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从企业内部进行财务风险防范,对企业财务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保证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的安全。

(三)强化企业财务风险信息监测

商业地产企业对其经营过程中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是企业进行财务预警的核心内容,因此企业必须强化财务信息监测,确保各项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通过强化企业财务风险信息的监测,可以获知企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项财务信息,从而方便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财务信息的收集,并确保各项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并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可以对企业各种分散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分析,最终使之成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财务安全。同时,监测企业财务风险信息,有条理的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分析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因素,及时上报给企业管理层,从而作为企业财务预警的依据。

(四)健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

商业地产企业加强财务预警还要不断健全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首先,必须明确商业地产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根据自身实际规模确定与企业相适应的管理方式,从而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预警机制。商业地产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必须含有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三部分,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部门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必须根据各项收集的数据进行核实,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有效,从而进行分析企业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其次,加强财务风险预测,提高风险预测水平和准确度,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风险,确保企业财务安全。最后,将企业的风险来源、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将各项财务风险后果进行对应于各部门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提高其警惕性,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大财务问题,保证地产企业顺利健康发展。

四、结论

商业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特点是投资金额巨大、筹资困难,项目前期需要投资资金多,销售资金回笼不及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有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商业地产企业必须重视项目开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预警意识,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强化企业财务风险信息的监测,健全企业的财务预警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财务安全意识,确保企业顺利发展。

第9篇:财务风险预警情况分析范文

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高校规模的扩张和教育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为满足愈来愈多的新增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在财政支持力度相对减小的情况下,高校不得不利用信贷资金来解决这一矛盾。在利用信贷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快高校基础设施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同时,财务风险也逐渐显现。因此,为防范与化解高校财务风险,探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其建立原则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在高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则是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预警指标和财务预警标准,监测高校实际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的一种有组织的程序。建立预警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在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采用合理、可比的原则,设置相关的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高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通过该系统,找出高校之间存在的差距,及时揭示隐性问题,为各级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并对高校财务运行中潜在的风险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并采取措施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

建立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为了满足学校自身及其他方面的管理需求,以求快捷、方便、准确、及时地了解财务运行状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建立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其一,预测性原则。系统对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监测要有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作用。高等学校的管理成效最终通过财务信息反映出来,预警系统要从众多的财务指标中选取一系列能敏锐反映高等学校财务状况且独立性高、补充性强的指标,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高等学校管理绩效的综合指数,从而让大家认识、了解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

其二,统一性原则。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以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为基础,在收集信息的范围、方法、口径上应统一,以保证判定结果的可比、准确和连续。

其三,动态连续性原则。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及时预测风险出现的情况,发出警报,亮出红黄牌,但它监测的是高等学校一个动态连续的管理过程,系统也只有坚持动态连续性的原则,才能不断修正、补充,确保先进性,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四,实时性原则。高等学校要准确、及时地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就要求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必须要敏捷、实时地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发出预警。

二、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是风险的识别、风险的测度和风险的控制。本文按照这个思路来构建高校财务预警系统,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是一个循环运行的系统。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财务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信息,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将所有资料传递给分析监测系统。分析监测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运用专门的财务预警模型,通过分析监测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对其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系统应及时根据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或化解策略,对财务风险回避、转移和承接。

(一)基本信息系统

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信息的输入,还包括信息的输出;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

(二)分析监测系统

分析监测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它以高校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资料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存在的风险做出判断,对风险水平达到或超过预警线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设计一套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来评估高校财务风险的。

1.建立高效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最关键的是选择高敏感性的重点预警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状况。根据高等学校财务活动的特点,其预警指标体系一般可分为四类:偿债能力指标、运营绩效指标、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考虑到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是负债,所以预警指标体系以偿债能力指标为主,运营绩效指标为辅,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为补充。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方面,各指标间应既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1)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反映高校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可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带息负债比率、长期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负债偿付率、可供周转月数等指标评价高校偿债能力。各指标具体说明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用于分析负债程度和财务风险的大小。从高校的性质来看,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的比例上较为合适,高校资产负债率的警戒线为40%-60%。当高校资产负债率大于60%,就应该发出预警信号;资产负债率大于1,说明高校财务状况已严重恶化。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越高,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就越强。高校流动比率为1.5较好,小于1.5则应发出预警;但比率过高,其偿债能力未必很强,反而会因为大量流动资产的占用影响到高校资金的运营效果。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带息负债比率表明:高校带息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带息负债比率越高,说明高校的财务负担越重,还本付息的压力越大。长期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长期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这一指标越少,表明高校还债的时间越紧迫,风险越大。负债偿付率=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总额/可用于偿还债务的收入×100%,负债偿付率将债务与收入结合起来,用来分析高校取得收入偿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小说明偿债能力越强。可供周转月数=(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年末借出款+年末债券投资+年末应收票据-年末借入款-年末应交税金)/学校全年支出总额/12。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支付能力越强。经费来源中稳定性、可靠性最强的渠道是国家拨款,而这些拨款一般是按季度下达,所以可供周转月数最好不要低于3个月。(2)运营绩效能力指标。高校资产和资金的使用是为了维持和发展高校教学、科研事业,如果不能完成既定目标,说明高校的资产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可选择收入支出比率、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固定资产增长率、自筹收入能力比率、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运营绩效能力。具体说明如下:收入支出比率=一定时期高校收入总额/一定时期高校支出总额。这一指标反映高校每一元支出有多少收入作保障,是衡量高校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支付能力越强,相对来说筹资风险越小,一般以0.5为宜。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率=生均学费收入数/生均支出数。该指标反映高校生均支出一元有多少生均学费收入作保障,是衡量高校学生交费补偿支出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动用其他经费补足学生支出的能力越强。公用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衡量事业支出的结构指标。公用支出比率反映高校合理安排资金的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用于发展投入的资金大。一般以0.5为宜。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上年固定资产。该指标反映高校在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中所投入的资金,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资产增长速度越快;但过高也会导致筹资风险增加。自筹收入能力比率=自筹收入/总收入。这一指标衡量高校在开源创收方面的能力,也是高校自身价值实现的体现,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发展能力越强。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应收及暂付款/(学校总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该指标反映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指标数值越大则财务风险越大。

(3)收益能力指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高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运用自身力量最大限度的获取最佳的办学效益。可选择总资产收入率、净资产收入率、投资收益率、职工人均纯贡献、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等指标衡量高校收益能力。

(4)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反映高校持续发展能力,可选择资产权益比率、自有资金动用程度、其他资金占用程度、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的比重等指标反映高校发展能力。

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虽然是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来完成财务风险预警的,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种方式也会受到不同高校条件差异、高校在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变化、评价时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高校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高校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全面需要。而定性分析则是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可以对定量分析的不足加以弥补。如当高校过度依赖贷款、总资产和收入急剧下降、过度大规模扩张、财务预测在较长时间不准确等情况,则预示着高校存在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为此,高校不但要通过定量分析来把握高校的发展趋势,而且要相应地结合定性分析来进行考量和判断。

(三)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风险控制系统就是针对分析检测系统对财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作出的预警,对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型提供不同的有效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按其是否依靠外界帮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财务风险转移,另一类是将财务风险自行承接。高校对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即使可以控制,但控制的成本和代价太大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转移策略,如会同商业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还贷方案和多家银行组合实现贷款,向专业保险公司投保等。高校对不能转移的财务风险或自己有能力将损失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自行承接策略。自行承接的方式即制定相应的对策改善目前的财务状况,如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节约开支,有效处理不良资产等。在制定好控制措施后,还应定期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根据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重新对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作出的预警进行适当性、有效性、及时性的分析,并对基本信息系统的风险信息进行修正,从而将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三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