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第1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营销要的是效益,不管是传统营销还是逆向营销,在各个领域莫不如此。在市场上身处弱势的一方,如何以创新或逆向的市场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生存、竞争与发展,一直是笔者关注的问题。在近期笔者对物流项目的研究和资料整理中,得到在2007年2月份左右物流快递的巨头DHL将上海《红美丽》电影胶片快递失踪的案例。歪打正着,前几日笔者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由科思多、邬君梅夫妇导演策划,葛优、孙红雷、钟镇涛等联合主演的上海《红美丽》,感觉不错;结合前段时间看过的由许鞍华导演,周润发、斯琴高娃、赵薇联合主演的反映上海底层市民生活的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感觉,笔者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两部国产影片的营销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处于竞争弱势的中国电影业和相关行业的弱势营销在思想和理念上有所帮助、启发。

一、 上海《红美丽》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影片故事情节介绍

首先介绍上海《红美丽》的故事概要。

影片的发生背景是今天的上海。曾几何时,上海的里弄悄悄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中心,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耸入云霄的摩天大楼,以及令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的西式广告招牌。谦慎礼让的传统文化渐渐让位于西方式的进取精神,随之而来的对权力和财富以及奢华生活的占有欲,导致了某些人腐败、犯罪,甚至于谋杀。

上海《红美丽》这部电影,围绕着一个名字叫朱美丽的年轻女子、一个八岁男孩的母亲展开。朱美丽原本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她,丈夫,和八岁的儿子。可是为了丈夫能挣更多的钱来改善家庭生活,她以离婚为要挟,逼迫她的丈夫去温州谈一项生意,在这个过程中出了以外,丈夫被股份合作者的另一方冯先生派杀手枪杀。这个望夫成龙的上海女人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中背负着无比的内疚。她由于一时贪婪,造成了丈夫的遇害身亡。灵魂深处的内疚与罪恶感,使她陷落于传统与现代的夹壁之间,难以自拔,终于走上了双重身份的欺世生活。世人常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是盲目的野心呢?还是纯粹的贪婪?抑或是境遇所致?或三者之总和?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仅引题而已,在此不赘述。

其次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故事概要。

十二岁的男孩子宽宽,去看望退休后独自生活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姨妈。透过宽宽的眼睛,姨妈表现出吝啬、落伍、喧闹和荒谬。姨妈的邻居水太太也很奇特。但是之后一系列的经历使他们彼此理解。无论如何, 这些仅仅是在迅速变化的都市中姨妈有趣诙谐的遭遇,姨妈的原型遍布中国现代化城市,那些不合时宜的,业余的文艺爱好者和那些失败的人们。

一个早晨 我们的姨妈在公园遇到了潘知常,这是一个神秘的男人,姨妈倾倒于他,开始了与他的恋爱。但是潘知常最终还是消失了,姨妈的终生积蓄也不见了。与此同时,一个乡下女人金永花的故事也在开始,她为了四岁病重的女儿来到这个大城市工作,为了帮助她,姨妈请她做自己的保姆。很快姨妈便发现金永花居然靠“碰瓷”来挣钱。这么多的事件再加上姨妈自己发生意外住进医院后,姨妈醒悟,决定离开上海,回到在二十年前离开的另一个省份的家,回到她已经疏远的丈夫和女儿身边。

二、 上海《红美丽》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市场反映分析

上海《红美丽》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宣传演出后,其市场反映的情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口碑很好,票房不高;立意很好,回报太少。

作为上海《红美丽》女主角的邬君梅阐述自己的电影说,这是一个上海女人为死去的丈夫复仇的故事,可影片表达的重点在“红”上,它象征着生命、热情、奉献,甚至牺牲。对于影片票房,邬君梅说:“这是一部有艺术内涵的商业片,也可以说是有商业气息的艺术片。” “因为一切都有变数,每部影片都有它共鸣的观众。”

作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其票房上的收入也是不容乐观,该片自2007年3月6日在全国公映以来,口碑虽好,放映场次却明显不足。目前,《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全国票房只有500万元,就算勉强保本。甚至导演许鞍华曾经说过:若《姨妈》票房失利,将不再拍片。原因么,是没老板投资。人世间的事,十件有八九件颠倒,便如好姑娘们纷纷嫁不出去,好导演们也纷纷拍不上戏了?本文重在营销研究,此不展开。

三、 上海《红美丽》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市场SWOT分析和弱势营销启示

从优势上讲。和国外大片相比,中国电影现在还处于原始积累期,如果要说有优势,那是是发展空间还很大,可提升空间还很大。

从不足上讲。和国外大片相比,资金方面的投入和设备、团队支持等方方面面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影片的定位分类还没有概念化,商业片和教育片、艺术片等,难以清晰区分,一锅搅。前段时间铗柯樟导演、韩三平主演的《三峡好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参加某审批的时候,是因为用DV拍摄没有提供胶片而被取消资格,等等。

从威胁上讲。和上海《红美丽》一起上映的,是国外大片《蜘蛛侠3》,每天主要电影院的放映比例,基本上是0:6,或1:15。换句话说,如果影院一天只能放六场,那六场放的基本都是《蜘蛛侠3》,如果放映能力达到15场的,可能会安排一场上海《红美丽》。为此,谈到欧美影院和中国院线的区别时,邬君梅说,“好看的电影没有错,《蜘蛛侠3》我也会看,但不可能6个影厅全部放啊,这简直有殖民地色彩了。”据她介绍,通常欧美影院在播放大片的同时,会留出一半左右的厅放其他影片,而且欧洲国家通常会用税率差别、金钱资助等来支持本国片。但在国内是没有的。同样道理,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一起放映的《黄金甲》在票房远超亿元的时候,《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票房还远不及《黄金甲》的二十分之一。

从机会上讲。对起步阶段和原始积累阶段的中国电影来说,到处都是机会,同时也是风险。

从弱势营销的技术和手段上来说,上海《红美丽》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有同有异。

一是关于嵌入式营销技术应用方面。上海《红美丽》采用了嵌入式行销技术,在影片过程中对上海瑞吉红塔大酒店等进行了嵌入式广告。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艺术性更强,没有明显的嵌入式广告行为。

二是关于catch eyes营销技术的应用。上海《红美丽》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均采取了典型并且比较成功的catch eyes营销技术,不过采取的方式不同。上海《红美丽》采取倒叙方式的catch eyes,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采取的是直铺叙述式的catch eyes。在这一点上,两部影片都是成功的。

三是逆向营销思考方式的应用。在古装片、国外大片垄断的电影市场情况下,上海《红美丽》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独特的逆向选题思考方式,以市民阶层的真实生活和心态为参考,在电影产品的设计策划上取得了逆向创新思考方式的成功。在这一点上,《三峡好人》也基本相同。

四是逆向营销蓝海市场开发策划的应用。市民阶层的真实生活状态表面上是一片没有利润的电影投资市场,但是在细节更细的划分下,蓝海市场还是存在,因为那是当代中国的写照,也是当代上海小人物的写照,那是历史。

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独特的逆向选题为例。姨妈是个混在上海的略微不靠谱的小人物。有些文化,有些善良,有些小气,有些寂寞,有些疯狂,还有一些梦。 姨妈一个人住在上海,养着十四只美丽的鸟,痛恨邻居家养的猫,喜欢跟别人吹嘘自己的女儿在美国。姨妈学过京剧,会画国画,念过大学,曾嫁过一个粗人,后离夫弃女,来到上海这个花花世界。凭着早年的经历,姨妈仍然残留着对精神层面的许多幻想。她把年轻时自己的虞姬扮相照片留在墙上最醒目的位置;她自恃着自己大学背景而对邻居水太太嗤之以鼻;她也希望凭借些许自豪的文化功底谋生——给富家孩子做英文家教,而且还要用有品味的英式英语;她在心里不爽的时候仍然不忘教训外地人讲文明;她穿着粉红色的练功服慢斯条理打太极;她也渴望融入京剧票友圈子中被兴趣相投者欣赏;甚至在被宽宽告知偷走自己一副画的时候,首先流露的,仍然是自己被人欣赏时的喜悦。总之,就是这样一个孔乙己似的姨妈,年龄摆在那里,她仍然抱着那么点,就是那么点仿佛年轻人才常有的浪漫的梦,不肯撒手。她唱道:“青春整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人寂静,空负貌如花。”她想象中的自己,就像她养的十四只鸟,美丽的鸟,每到夜晚,自由的煽动漂亮的羽毛,飞在自己的房间里,无人观赏,无人打扰。但是,姨妈有着现实一面也让我们看到。她会为开空调的电费叫真儿;她清楚的打点着宽宽到来后的消费帐单;她做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发财梦,义无反顾的拿出全部积蓄炒地皮;回到现实里,姨妈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发哥的出现,像是一个巨大的漂亮的肥皂泡,真实而彻底的把姨妈罩了进去,姨妈被她憧憬许久的泡影弄的如醉如痴,直到目送发哥远去的背影,才发现人财两空。这些家常里短的小事,从逆向挖掘,不也正是一个时代真实的写照吗,不正也是市场吗?

五是逆向营销长尾思想的应用。长尾市场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网络化,二是数字化。长尾市场要激活也要一个渠道:制造它,传播它,让有需要的人找到它。(参考:《长尾理论及其应用技术》,沈宗南,张京宏,2007年06月,上海世新进修学院教学试验研究所)而网络化和数字化为这个渠道提供了接近零的传播成本和边际成本,进而导致利基的出现。一旦利润出现,商业的操作便应运而生。

以上海《红美丽》为例进行说明。从DHL快递丢失其胶片开始,计算机网络以其惊人的放大速度把该消息传遍,进而也把《红美丽》广告到了许多客户的视野范围之内。这种量的变化导致了潜在客户数量的集聚上升,使得蓝海市场和长尾市场出现,这也是为什么该片在2005年底之前就已经准备工作就绪,为什么要到2007年四五月份才公映进入商业操作流的一个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流的作用相当巨大。

四、 结束语

兵无常法,水无常形。营销也是一样。特别是对相对处于弱势的企业来说,在主流红海市场上面和强大的对手正面交锋的话,结果是迅速失败。如何打侧翼战,如何发掘本行业的蓝海市场和长尾市场,如何使用恰当的行销技术和渠道,才是弱势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涉及根本。本文的形成,也是笔者对物流相关案例进行研究的时候,受到启发,然后才以传媒弱势方的逆向营销为例子进行介绍说明的。

第2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后,这部慢热型的影片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和余温仍然是巨大的。

李樯对“前置”这样的提法感到很新鲜。作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下简称《姨妈》)编剧,他愿意倾听别人对电影的任何看法。

姨妈叶如棠与“表弟”潘知常披着戏服唱着京剧上演了一场忘记世俗生活的“赏心乐事”,这是影片中的,它在影片进行到一半时就出现了。此后,情节急转直下,梦想最终只能以魔幻形态的月亮在世俗生活中出现。

李樯在剧本中是这样来描述月亮的:它像一头“温柔的大兽”趴在那里;它。“点一点”照进房间,最后整个房间都亮了起来。在影像上,许鞍华用特技对月亮进行了处理,使它足够大,有童话般的效果。人们对这轮超现实的“月亮”争论不一,有人认为,它与另一部当代题材的电影《三峡好人》中出现的UF0和飞行建筑一样,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意象是“廉价而讨巧”的。

李樯不能接受这样的评价,他激动地用唐朝诗人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来解释月亮在中国人精神慰藉和情怀表达上所占有的分量,用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对比姨妈的晚年情景。最后他摊摊手:“总有月亮来照耀吧。”

李樯戴着一副大黑框眼镜,中等个子略显单薄,深色而简练的衣着使他显得低调。这个身份证上写着1968年出生、实则是1970年生人说起话来很有活力,完全没有老家河南安阳的口音――安阳是他的第一个剧本《孔雀》的故事发生地。

《姨妈》不可避免地触及了两大问题:一是姨妈的“晚年幸福”,中国正在迎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每年新增近600万老年人的现实使得人们不得不考虑他们的生活;二是片中的金秀花对身体衰竭的女儿实施了“安乐死”,金秀花说:“把双方都耽搁着不如再生一个呢”,这在中国仍是一个道德和法律上悬而未决的难题。导演许鞍华把影片的成功和引发的讨论归功于“剧本的力量”,李樯则用“世道人心”这四个字来概括他的文本。

影片中,姨妈的邻居水太太似乎比姨妈更加“后现代一些,每天都换不同的假发。而每次都穿着一件不同阿迪达斯运动服出场的外甥,更像是全球化的一个小小样本,他最后出国留学,这也许是在鞍山当厨师的表姐梦寐以求的东西一一世界对于某些人而言是“平”的,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充满“坎坷”。影片中随处可见的戏谑和娱乐的场景,往往会使人忽略片中存在着三次死亡。除了金秀花女儿的死之外,邻居水太太的猫的死亡带给影片急转直下的转折,缓慢的叙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爱猫死后,水太太也郁郁而终,这令姨妈既愧疚又悲痛,她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唯一近邻也失去了,像是最后一根稻草使她走向了暮年。

周润发扮演的潘知常,被很多观众认为是周润发近年来发挥最好的演技,其穿风衣的背影再次出现,却给人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我就是想让80年代的孩子知道,什么是风流。”李樯笑着诠释这个角色:“浪子也有浪子的情深义重。”与这个时代的“酷”不一样,街头老骗子潘知常拥有的是“风华”。说到这里,李樯笑声中多了一些调侃之气。

李樯非常满意自己的精神漫游状态,他将“戏”与个人生活分得非常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他一点也不“后现代”,从来不用电脑、互联网,手稿写作。然而,他仍然看到了当代题材的力量,对正在身边发生的事情的处理更容易受到怀疑的眼光。

第3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电影是一种集大成的艺术体,音乐脱离于整个故事和电影中画面,会流失一种情绪的铺垫,当然,画面和故事少了适当的音乐烘托,也将变得淡然。久石让作为最为成功的电影配乐人,曾合作过许多许多优秀的导演,为许多许多动人心扉的电影写上动人的旋律。

久石让与宫崎骏

当你聊起日本电影时,聊起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时,久石让总是你无法回避开来的。自80年代初,在宫崎骏创作《风之谷》的时候,两人第一次经人介绍相识,此后便是持续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直至去年的宫崎骏告别影坛的作品《起风了》也同样是由久石让担纲创作。

三十年来,两人配合无间,可以说是一个将影像和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宫崎骏的电影是经过残酷洗礼仍然纯真梦幻,是经历重重磨难仍然相信希望,是纵然古怪鬼魅仍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久石让为宫崎骏创作的原声异常优美动听,飘渺浪漫又时而夹杂着些许忧伤。

我个人是最喜欢宫崎骏的动画片《天空之城》,当希尔和巴鲁驾着飞机被狂风卷入天空之城后,看到的是一座绝美的天空之城,可是这一片因为等待了许久许久的城堡显得死寂沉静,只一个残存的尚有能量的机器人,默默的打扫和看管着生命之树,它摘下一朵小花,眼睛毕波毕波的一眨一眨。而其他的机器人早已石化,身上生长着许多的灌木。久石让的音乐在一段影像中显得尤为动听,而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也因为音乐而显得深邃无比。

推荐原声:

《天空之城》原声:月光の海;《哈尔的移动城堡》原声:空中散步;《龙猫》原声:V森の大树;《风之谷》原声:ナウシカ?レクイエム;《千与千寻》原声:あの夏へ。

久石让与北野武

如果说久石让和宫崎骏是对好兄弟,那么久石让和北野武也是一对挚友,宫崎骏在久石让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启用其做音乐,令其声名鹊起,而北野武和久石让,则更可以说是一起成长,一起被世界范围的观众接受和喜欢,被推上神坛。换句话说,久石让在国际上的配乐大师地位,离不开北野武的电影,而北野武电影中的段落铺展、情节进行,也拜久石让的出色配乐而添色不少。宁和而抒情,是久石让的个人音乐特质,这恰好能对北野武电影的产生互补。

1991年,两人第一次合作在《那年夏天,宁静的海》,随后又合作了《坏孩子的天空》《花火》等。而1999年的那部北野武自导自演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可以说是两人影像故事与音乐氛围相得益彰如虎添翼的最好典范。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summer,the rain,mother都是极其柔和舒服让人动容的音乐作品,而电影本身也是北野武一改硬汉风格,自导自演的一部极其有爱的公路片。

2001年的时候,这对好友一合计,出了一张专辑,名为《当久石让遇上北野武》,曲目包含了多部北野武的电影的音乐,依次包括了:菊次郎的夏天、四海兄弟、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A Scene at the Sea)、奏鸣曲、坏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

推荐原声:

《坏孩子的天空》原声:Meet Again;《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原声:Silent Love (Main Theme);《菊次郎的夏天》原声:The Rain;《菊次郎的夏天》原声:Summer。

久石让和其他日本电影

久石让成名以后,自然成为业界的翘楚,许多许多电影导演纷纷邀请他为其电影配乐。其中最有名的包括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包括校园纯爱片《初恋》,包括山田洋次在13年翻拍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而来的《东京家族》。林志玲去年参演的第一部日本片《甜心巧克力》也同样是由久石让配乐的,当然还有其他众多的一系列日本电影,在此,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08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入殓师》是一部讲述大提琴手下岗后变成入殓师,最终通过这份神圣又带着点神秘的工作完成心灵救赎的故事。因为主人公原本是一个从事音乐工作的人物。原声配乐在这部电影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主人公的心灵净化和剧情发展的推动启到不可磨灭的作用,电影中的《~memory~》尤为耐听,单听音乐,都令人几近落泪。

推荐原声:

《东京家族》原声:母さんの死;《入殓师》原声:~memory~;《初恋》原声:Prologue~Spring Rain。

久石让和其他电影

07年的时候,姜文导演《太阳照常升起》,请来了久石让为其电影配乐,姜文一定是爱死了这些原声,就如同他爱死了这部评论不是那么好票房惨败的电影一样,2010年的时候,姜文导演《让子弹飞》时,再次力邀久石让,为其打造音乐原声。并且在这部《让子弹飞》中,他还用上了《太阳照常升起》的同名原声主题配乐《太阳照常升起》。

久石让为华语电影配乐,姜文不是第一个,在姜文之前,久石让还曾应邀为2005年的刘镇伟的《情癫大圣》,2006年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有过精彩的配乐。除华语电影以外,久石让还曾为韩国的战争片《欢迎来到东莫村》,法国电影《小拇指》等有过配乐。

第4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在艺术创作领域,有很多这样的大师,他们把现实生活中丑陋的一面通过艺术创作手段记录下来,通过自己的心灵与情感使之转化为艺术作品,就使得作品充满了艺术之魅力美。

提到现实之丑向艺术之美转化,第一位能让人联想到的作品就是奥古斯都·罗丹的雕塑作品《美丽的欧米哀尔》,堪称现实之丑与艺术之美完美融合的典范。罗丹根据法国诗人维龙的诗作《美丽的欧米哀尔》进行创作,在诗中,欧米哀尔被描绘成一个非常美丽的;但是,在罗丹的雕刀下,却展现出红颜翻覆、年老色衰、丑陋干瘪、毫无生机、遭人厌弃的“老妓”。罗丹的助手葛塞尔看到这幅雕塑作品,发出“丑得如此精美”的感慨,丑到极致,反而衍生出超越现实意义的美。艺术之美,不同于现实之美,不同于现实中常人所理解的色相之美。这幅凝结了时光与思索的雕塑,在每一个直观、真实的视觉冲击之后,更多的是让人产生思考的力量——的职业、年轻与衰老、生存与死亡、生机与荒芜、冷漠与关怀、个性与共性、别人与自己等问题。艺术之美,通过“某种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实”之“性格”,才能更深刻地展现艺术家的灵魂、感情和思想。

挪威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先驱爱德华·蒙克的画作《呐喊》是他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中的一幅,在这组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的画作中,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现人类的孤独、忧虑、苦闷、恐慌。在《呐喊》这幅画作上,画面前面是一个捂住耳朵、脸部因惊恐尖叫而变形的人物,画面后方是栏杆、小船、教堂的尖塔和红色的云彩。蒙克说:“我想描绘一系列这种绘画题材——我决不描绘男人们看书、女人们结毛线之类的室内画。我一定要描绘有呼吸、有感觉,并且在痛苦和爱情中生活的人们。” 谈到该画作的创作灵感来源,蒙克说:“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画面上充满动荡不安之感,人物扭曲的曲线,天空与大地扭曲的曲线,放佛都可窥见人物心灵恐惧之扭曲;人物脑后的漩涡般的洪流,放佛随时就会把人物卷吸吞噬其中。就是在这样的一副充满恐惧、动荡、孤独、压抑、苦闷、无处可逃、充满“丑”的元素的画作中,却恰恰展示了艺术作为媒介传达作者内心情感之美。就像作者创作的主旨一样,他希望在画作中讨论关于恐惧和死亡,这些人类不可避免又必须面对的情感与问题,而通过可视的画面景象,将恐惧这种抽象情感画面化。

中国电影导演许鞍华的作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和王竞的作品《万箭穿心》也是这样的将现实之丑转化成艺术之美的作品。相较于后者而言,前者虽然也描绘市井小民底层的生活状态,但是在期间还有很多美好的期望和憧憬;而后者,就是裸的讲述一个没有文化的固执的底层女性的苦难生活——万箭穿心。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故事开始,姨妈的孤巢生活虽然孤单,却也不那么凄苦,甚至也充满了上海人固有的性格习惯。随后,在被骗光养老金不得不回到东北的时候,这个曾经的生活得有色彩的知识份子却彻底沦为跟东北冬天一样的灰色与麻木,就像那些贴在小区胡同楼道里的牛皮癣小广告一样。而在《万箭穿心》中,那种更虐心的可怕真实扑面而来,由宝莉的性格决定她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人进入一个失败的婚姻,从此,开始痛苦而又渐渐麻木的人生。其实,反观现实生活中,这种在底层生活的妇女到处都是,可是,有谁会关心她们过得是怎样的人生?只有把这些苦难的人生放大到屏幕上,将这些谁不愿意过的“丑”的生活展示在观众面前,才会更加的冲击观众的心灵——这不仅仅是电影,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就在这高于生活之上,让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审视周围的人群,唤醒更多的人文关怀。

美国艺术家汉娜·威尔克以表演和摄影照片闻名艺术界,作为一名年轻时以美貌著称的女艺术家,在她晚年创作的《内在维纳斯》(1992-1993)是一件非常具有震撼力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就是艺术家本人,那时,她已经年过半百,并饱受淋巴癌的折磨,此时的她已经不复年轻美貌,化疗和药物也使她脱发严重,但她还是决定将这具备受疾病摧残的垂死身体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变成艺术展现给世人。这套作品极具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没有女人愿意将自己丑陋、腐败、濒死的一面放大到观众面前,但是,在这样一组跟疾病和死亡紧密连接的照片中,我们看到艺术家被切割残缺的身体贴满纱布,疤痕凝结在老去的肌肤上,她那样孤独决绝又坚定地凝视着镜头,虽凄凉无助但仍保持尊严。汉娜·威尔克本身就是一位女性主义艺术家,她的艺术理念始终是:从女性的身体,通过对女性生命的真实体验与表达,来重建女性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她通过公布自己的死亡过程告诉世人:女性不仅仅有靓丽的青春,更要面对疾病和死亡;不要只看到性的吸引,更要关注一个女性走向死亡的生命过程。

现实之丑我们往往或忽略或麻木或不忍直视,但通过艺术之手的翻覆就会向观众展现更具感染力、震撼力和思索力的作品,而这些更具力量的作品就是艺术之美,它们探索生命、讴歌生存、思索人生,于现实中提炼永恒之美。

参考文献

第5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我觉得许鞍华的《桃姐》在感人之余还指涉一个问题,就是人难以避免的衰老和老去之后该怎么办。其实她在2007年导演的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关注的亦是老年女性的生活,片中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姨妈有打拼靠自己的时候,也有意气风发的时候,但最终可笑又惨淡。越是要生活得诗意盎然,越是污泥满身——衰老和不幸是不挑人的。

而在《桃姐》中,桃姐的身份设置使这个老妇人显得更被动。桃姐是侍奉了李家十多年的老佣人,她甚至喜欢穿佣人装,不顾别人的嘲笑。她因为想要挑点新鲜的好蒜而被卖菜的年轻人们戏弄,在低温里冻得嘴唇发紫。所以,少爷罗杰对她的服务觉得理所当然,对她的话不放在心上。然而,在桃姐中风被送进养老院后,罗杰才开始渐渐明白过来,桃姐老了,现在是她需要照顾的时候。

早期的桃姐头发整齐,衣着干净朴素,为了主人家吃上、用上最好的东西,她会计算、极挑剔、万分细致、小心翼翼:少爷一顿饭,一条硕大的鲜鱼蒸好,一只海蟹悉心解好,饭后还切了水果。少爷想吃卤牛舌,她便悉心做。中风后的桃姐面色黯淡,拄着拐杖瘸着腿,在养老院被人骗钱,忍受着各色性格的老人们。她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罗杰来探望她的时候:罗杰带桃姐参加他制作的电影的首映礼,桃姐刻意打扮准备,穿上最好的衣服。随着桃姐的渐渐老去,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直到坐轮椅还要为她绑上两道安全带。老太太变成不懂事的小女孩,大笑大叫,又拼命向罗杰喊:“我要吃烧鹅濑粉!要吃烧鹅濑粉!”影片结尾,桃姐去世,信基督的罗杰一家为她办葬礼,罗杰对亲友表达了对桃姐的感谢与爱:“能够有桃姐在我们家服务那么久,是一种恩赐。”桃姐算是善终。

然而这只是桃姐一个人的衰老。桃姐有罗杰,那是理想状态,万一他很忙,万一他心生厌恶呢?影片中的养老院倒是呈现了老人的无数种可能:一直被女儿指责把房子给了弟弟的老妈妈,最终在洗手间轰然倒下;收拾包袱闹着要回乡下家里的老婆婆,只能被人拉着转圈哄骗;孤独空虚的老男人,还要到处骗钱去付给发廊小姐;某公司做慈善,中秋来看望老人,却还要把道具月饼回收走,老人们又要经受下一拨人的“好意”……

第6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听到梁朝伟辞演《赤壁》的消息,我长舒了一口气,尽管这部期待中的巨制可能会因为没有了他演的诸葛亮而留下某些遗憾,但我无论如何不能想象他跟那位身高一米七四的小乔出现在同一幅画面时,还能保持那么美丽的忧郁。

世上的事,越遭人待见,就越不可由着性子撒欢儿。比如明星是电影票房的保证,喜欢明星就不愿意他们的光芒如彗星般稍纵即逝,对于有些最爱,恨不得他们是常青树永远看不烦。但是怎么能相对长久地保持艺术生命的持续,作为演员,有太多的因素比他们本人还能左右这一点。不说创作以外的,单就拍电影而言,上多少戏?上什么戏?跟谁一起上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动权都不在他手里,于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机制,使用明星必有一些规则。

去看《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首先是因为导演。许鞍华导演跟明星的合作,从当年《胡越的故事》里发哥出道,到《女人四十》让行将淡出的肖芳芳当上柏林影后,后来《男人四十》里还让梅艳芳托衬着张学友演技上了一个台阶,这回凑了一台经验丰富的老搭档,应该驾轻就熟,兴味盎然。没有料到,整个观影的过程反被明星搅得心神不宁,由于故事是一截截的,事先知道都有谁谁将要出场,我们很难全身心地消受剧情,总好像在等待下一位又会怎样亮相;更要命的是,看着看着,那些熟悉的演员渐渐地一个个陌生了起来,以我的职业感觉,在那些“什么场面没见过”的脸上时隐时现出一种不自信,而当他们刻意地用一些强化的外在姿态去掩饰的时候,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隐秘,偏偏更明显地浮现了出来。

明星规则的第一条就是“悠着使”。由于明星的片酬在制片成本里占的比例较高,核算一下投入产出,通常一部影片请得起的明星有限,用的得当,一两位足以发挥效应,同时又为市场的结构性繁荣留出了余地,这种自律,在财大气粗的好莱坞也概莫能外,而且形成一套机制,成为行业生生不息的法宝之一。不知是因为我们的明星荟萃,还是据说“单枪匹马难以通吃市场”,国产大片(包括一两千万的中型片)的明星阵容,从《英雄》开局就定员在四位以上,几年间大拨哄下来,海外效应没见持续增长,本土观众的胃口却吊上去了。不谙规则的代价,已见端倪的是95%常规影片与明星绝缘,因而也基本失去了市场份额的占有,仅存的大片表面上票房高走,细算帐同比利润却在下滑,制片规模骑虎难下,投资者越来越孤家寡人。’06年此类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仅仅三部大片就几乎瓜分了眼下有票房号召力的全部华人明星,其中每一拨阵容,假如摊开来各占档期,甚至拆散了各自为战,也许都能够风光无限,然而擂台叫板式的相互掣肘,结果不仅是票房大幅低于预期,潜在的伤害还可能带来明星的贬值。《姨妈》的阵势虽然没有那么邪乎,但一个迫近现实的小人物生存故事,以导演的老到功力,本来大可不必也跟上明星扎堆的流行风,如果理由是市场所逼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连中等成本的制作也都这样做,其后果不是更加剧了市场的非理性吗?

第7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关键词:上海题材;都市题材;叙事方式;海派文化

上海与电影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不仅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在这座城市进行;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上海成为中国唯一的电影生产基地和消费中心,“上海电影”一度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作为现代文化构成之一的电影,曾经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表征,在现实中参与着上海现代性的建构;而上海万花筒式的多元风貌,也在电影中被反复描绘——电影与上海互为叙事表里,互相交织缠绕,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时至今日,虽然上海在电影生产方面已繁华不再,但电影依然是上海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

上海,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依然是电影不断书写的对象.

一、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概况

所谓上海题材电影,指的是以上海作为故事发生地,展现上海大都市生活场景,描摹上海市民生态,表现上海独特地域文化景观的影片。这是从地域、文化角度来界定的。上海题材电影之所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原因首先在于一大批以上海为背景的影片已经构成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影像群。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孤儿救祖记》、《神女》、《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开创上海电影传统的奠基之作,到40年代的《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一江春水向东流》,众多优秀的上海题材影片将中国电影艺术推向高峰。上个世纪80年代,一股老上海怀旧风潮突现银幕,先是《上海之夜》、《倾城之恋》,接着是《胭脂扣》、《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然后是《海上旧梦》、《风月》、《半生缘》、《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大量表现老上海的影片赶场般先后涌现,直到新世纪之初的《花样年华》,带着一缕神秘、奢华的气息,“上海”风情在阴柔、绵密的影像中被演绎到极致,“上海”在故事中已然成为一系列诱人的符号,撩拨着普通大众的追慕之心.

新世纪以来,新的上海题材影片仍然在不断上演。如果说解放前和新时期上海题材影片主要出自上海本土创作者,而上海怀旧影片的主要创作群体是香港导演,那么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影片的创作者则表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以下列表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

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列表

二、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影片的创作特点

1.题材内容有所突破,表现当代上海的影片

增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题材影片以描摹“老上海”居多,而且,创作者以香港导演为主。纵观所有港产“老上海”影像,几乎都是对30年代上海的想象,摩登都市、海上名伶,华洋杂处、身世离乱,盛景乱世的国恨家仇,十里洋场的个人传奇……在声光电化的影像中,“老上海”带着世纪末的浮华和忧伤呈现在观众面前。对于香港大众文化景观中的“老上海风尚”,哈佛学者李欧梵在其论著《上海摩登》的结语《双城记》中指出,香港需要一个“她者”来定义自己……“老上海”和香港共享的东西不光是一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还是一种扎根于大都会的都市文化感性。(1)由于相似的城市语境、城市心态和文化传承,昔日“老上海”的繁华和优雅成为香港人挥之不去的一抹乡愁。因此,在当代香港电影人的影像中重现的“上海”,呈现出浓厚的怀旧风情:“东方巴黎”式的国际大都会,充满刺激的冒险乐园,风华雪月的爱情演绎着一个时代的妖艳和奢华,精致典雅的旗袍变幻着“老上海”的流光余韵——银幕上的“老上海”成为一个没有历史的审美对象。然而,剥离想象,返回历史,我们知道,真实的老上海是由外国“治外法权”所辖的混乱的上海,是民族工商业艰难发展的上海,是不堪剥削和奴役的底层劳工发动“反饥饿反内战”的上海,是激越而澎湃的“五卅运动”的上海……新世纪上海题材的影片中,“真实的老上海”依然鲜见,娄烨的《紫蝴蝶》算是题材方面的突破。正像娄烨所发现的,以往影像中193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被大量媒体不断失真或梦幻化处理过的形象”,而他要“像拍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一样拍1930年代的上海”。(2)《紫蝴蝶》中的上海褪去了光鲜和优雅,虽然不如横光利一笔下的黑暗和肮脏,但历史和现实被突兀地置于镜前,人物命运在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之间瞬间改变。同样是和“老上海”有关的《茉莉花开》,该片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像有些怀旧影片那样过度渲染“老上海”的浮华风情,而是让上海这个大背景服从于人物故事的讲述,从展现三代女性的命运遭际再现了20世纪不同时代的上海风貌.

如果说以往上海题材影片有意无意地略去鲜活的底层市民生活是一种遗憾的话,那么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影片的创作最令人欣喜之处就是更多地将视角转向了当代,当代的市井民生。《假装没感觉》将镜头对准上海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关切地描述了人物在人生变故和生活困境中的无奈、尴尬,有挣扎也有慰藉,有悲情也有温情。《股啊股》聚焦于上海的炒股风潮,及时捕捉到经济大发展时期上海平民生活受到的冲击和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通过退休后生活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姨妈的经历呈现出现代十里洋场的众生百态。影片用一种温暖的眼光关注着当前的上海,关注着形形的人物在巨大变迁下的种种不适和他们心酸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导演奥斯卡的《红美丽》,这部好莱坞班底在中国拍摄的表现上海的影片,通过商业、阴谋和情感纠葛来表现当代上海复杂的生存环境,显然拓展了上海题材的表达空间.

《夜。上海》是一部都市偶像爱情片,以两个异国年轻人的偶然相识为线索,展现了夜上海的美轮美奂,使人们在银幕上发现了久违的都市浪漫.

虽然影像中的上海还远不如人们期待的那样丰富,还有巨大的题材空间有待开拓,但新世纪之初关于上海的影像呈现出的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2.女性的个体化叙事

无论是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风云际会,还是90年代以来新上海的生机活力,电影对上海的描述大都是通过女性来完成的.

第8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因为她的名气太大,未见高娃老师前,我心里还真有些紧张。可吴樾的一段简单介绍,让我放松了下来。吴樾说:“我真奇怪,怎么会有人把她说成是戏霸,高娃老师平常和一个普通长辈没什么区别,在剧组里见到谁都会点头微笑。有一次,在拍摄现场,因为天冷我冲了一杯奶茶,恰好高娃老师也在,我就又沏了一杯,请工作人员给她送去。没想到,收工的时候,高娃老师特地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的奶茶啊⋯⋯’”

未到北京前,记者从网上看到风传――斯琴高娃的腿伤非常严重,似乎已经到了站不起来的程度。然而,我亲眼看到高娃老师缓缓从门外走来,然后从容坐下,既没有助理搀扶,也没拄着拐棍或者传说中的雨伞。我问她,现在腿伤如何了?高娃老师似乎一点也没放在心上,她说:“这不是什么要命的病,慢慢治呗,你不是看到了,不会影响拍戏的。今年我又接了很多部戏,马上开机的叫《西口情歌》。”

斯琴高娃老师的父亲是个老干部,她建国初年生在广州,随后到了延安,5岁前后回到了内蒙古老家。从一个文工团报幕员进入影视圈后,她随着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纸调令来到北京发展,后又定居瑞士。30多年来,高娃老师走遍了大江南北,拍摄了《归心似箭》《似水流年》《党员二楞妈》《大宅门》《康熙王朝》《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百余部影视作品,曾多次获得金鸡、百花、金马等众多奖项。

拍戏、生活过那么多地方,高娃老师到底喜欢什么风味的菜肴呢?我开门见山地问她。高娃老师说:“我走到哪吃到哪,都喜欢,都挺好吃的,呵呵。”

“那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呢?”我继续问。

高娃老师说:“我们拍戏,生活没有规律,今天晚上住五星酒店,明天晚上可能就住农村的民房,东一口西一口的,你说能吃好吗?有很多时候其实吃的也不错,可心思都在拍戏上,也就没注意,所以印象都不是特别深。拍戏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肯定是盒饭,因为吃的多嘛。”

“您觉得在什么地方吃饭比较舒服呢?”高娃老师笑着说:“那肯定是在家里了。我们拍戏忙,在家的时间比较少,但只要是回到家,我就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吃吃涮羊肉、烤全羊,或者喝喝奶茶。在家里,我们经常包个饺子,熬点稀饭,弄个排骨,炒个青菜,或者做我们内蒙古的大烩菜。多舒服啊。你呢,是不是也觉得在家里吃饭舒服?”

1986年,斯琴高娃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后,和现在的丈夫陈亮声结婚,并一起移居瑞士。记者了解到,陈老先生出生在上海,于是问高娃老师:“您和老公,一个生在南方,一个生在北方,在饮食上会不会有冲突的地方呢?”高娃老师说:“其实哪的饭菜都好吃,上海菜多精致啊,炒毛蟹、蟹粉豆腐、马兰豆腐干、菜肉馄饨……都老好吃啦!”一不留神,她还顺嘴说出了一句上海话。

说到老伴儿,斯琴高娃的话多了起来。她说,目前陈亮声老先生住在瑞士,他们经常会在中国和瑞士间飞来飞去地相互探望:“他过来的时候不多,都是三五天,从没有过过年。除了那一次,我正在排练话剧《月牙儿》,他年前回来的,大年初一初二我们在家里过的,初三初四我就去排练场了,他就陪着我一起吃盒饭。那次看我这么喜欢表演,他也更深地了解了我。我过去的日子,主要是在家里干活。你们不了解我,其实我特别喜欢干活,收拾东西啊,做饭炖汤啊,忒能干了。我去了瑞士会想办法犒劳他,做做家乡的牛肉拉面、烙饼、包饺子、炖肉、弄火锅。我蛮爱做的,临走的时候,打扫卫生。把吃的贴上标签,哪个是梅干菜哪个是汤圆,让他忙的时候,热热好能吃。”

“不过呢,”高娃老师继续说道,“我们确实也有因为吃而闹矛盾的事情,有一次我又回去了,到了瑞士的家,我看到上次走时给他留在冰箱里的饺子,怎么留的还怎么放在那,我心里就特别不舒服。”

第9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范文

    10月16日上午,“好莱坞·中国电影产业基金峰会”在京举办。峰会现场揭晓了中美合作的“密码系列”电影。据悉“密码”系列总共包括三部电影,其中包括成龙的新电影《敦煌密码》和英达监制的《印第安密码》。另一部《香格里拉密码》目前也已经立项。

    此次中美合作的电影产业基金保障模式在国内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同时接受银行跟进和第三方担保,并通过基金专家论证,尽可能规避投资风险,从而减少电影的融资压力。 此次峰会的美方代表是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发起人哈尔·柯基·凯斯勒。他表示,美国针对独立电影有资金扶持,通过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可以让更多的青年导演进入好莱坞主流市场。他还建议在2014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设立中国单元,为中国的艺术电影及中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开辟一个新的国际展示空间。(喻若然 马巍)

    3年推出4部电影 今后瞄准“大制作”

    “横店影视出品影片研讨会”在杭州举办

    近日,浙江省广电局和横店集团在杭州举办“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影片研讨会”,探讨横店集团在电影制作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证。浙江省广电局副局长王国富指出,从2011年开始,横店影视制作公司先后有《寻龙夺宝》《幸福卡片》《遍地狼烟》和《搞定岳父大人》四部电影进入市场,在国内外均赢得较高评价,完善了横店在电影方面的产业链,为浙江省电影企业做出了榜样。

    横店集团副总裁厉宝平表示,横店集团今后将加大对制片方面的支持力度,将横店影视制作公司增资至1亿元,今后将继续在合拍影片和商业类型影片方面发力,并将瞄准大制作影片。(王玉舒)

    许鞍华与李樯再度合作

    新片锁定《黄金时代》

    日前,香港导演许鞍华正在筹备中的新片《黄金时代》引起媒体关注。该片将展现民国时期女作家肖红短暂的一生,包括其写作历程,以及先后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四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影片由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汤唯主演。在广电总局今年3月的电影剧本立项公示上,该片还叫《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后更名为《黄金时代》。除了女主角汤唯外,姚晨、袁泉、王千源等也已确定出演。覃宏表示,出于对剧本的喜爱,演员们不计片酬出演,有的甚至是零片酬。

    许鞍华透露,把萧红的传奇人生搬上大银幕是自己40年来的心愿,20几岁时就想拍,但没人肯写,现在终于等到李樯的剧本。李樯曾和许鞍华合作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他用两年半写出了《黄金时代》剧本。(喻若然)

    保利影业力推电影公益放映

    近日,“党在我心中” 国产影片观影活动慰问养老院专场在北京市东方综合养老院举行,数百位老人一同观看了影片《桃姐》。该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保利影业有限公司协办。

    “党在我心中” 国产影片观影活动于10月1日在北京市影院和公益放映系统全面展开,至11月15日结束。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印制了10万张观影券通过本市各系统发放到位。此外,活动还挑选优秀影片,通过全市电影公益放映系统,展映4万场。市广电局副局长庞微透露,今后还将举行打工子弟、航天模范党员和武警官兵等四个专场的电影放映活动,均由保利影业具体实施。(乔峤)

    《美男记》12日开画

    由吴建飞、杜海涛、黄小柔等联袂主演的电影《美男记》近日在京举行首映会。影片讲述吴建飞扮演的阿信由一个“花心屌丝”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男人的故事。该片制片人王良表示:“这是一部让女人更加了解男人,让男人更加了解自己的电影。希望这它能够唤起当下年轻男女的共鸣,让大家共同审视自己的爱情观。”该片已于10月12日登陆全国影院。(李璇)

    《都市童话》获德国科隆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