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安全管理机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现状;策略
最近几年来,小学校园恶性安全事故不断出现,而且一些事件令人感觉触目惊心,安全事故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使得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真正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改善,已经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边缘化运作状态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专门化与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要求必须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并及早付诸实践,以保证学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自身的环境安全。
一、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边缘化运作的状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凸显,影响了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在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边缘化的运作状态,即出现事故时引起人们的注意,等事故过后人们又将其长期搁置,从而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安全事故频发、事故源复杂多变、学生遭受伤害严重等特点,有些甚至危及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财产安全,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状态中。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 1.6 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平均每天有 44人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和其他安全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及中央各部委多次下发文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政策和部门规章,各地方政府响应中央号召,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和细则,但学校安全事故依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学校安全事故频发,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比如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遇到事情容易冲动,社会交通与治安形势复杂多样,社会的协作共管机制有待发展和完善等。在这众多原因中,学校系统内部的安全管理运行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它的直接导因应当是学校安全管理机构的不健全,以及学校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不足。在学校安全管理的一些研究中,笔者发现,当说起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时,许多校长和副校长等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学校主要领导都用“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等词语形容。应当说,很大一部分学校领导在学校安全问题上的态度是十分重视的,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们看到,其效果往往并不是特别理想。当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不少校长亲力亲为,在安全事故现场孤军作战、疲于奔命,他们的焦灼心态表明了他们对学校安全事故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安全事故就像是绑在学校身上的一颗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警报。这使学校领导长期陷于事故处理的纷争中不能自拔,无奈地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视为可怕的“紧箍咒”。
二、应对的策略: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
综观全球,学校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难题。保障财产及相关人员的安全,被坚定地视为学校管理系统的一项首要任务。从发达国家学校安全管理的经验来看,学校安全管理的C呕与专业化是学校管理工作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从根本上去解决和预防校园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化,就是要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从整体的学校管理职责中独立出来,像学校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一样,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实行专事专管、各司其职。
学校安全管理的专业化,就是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一种专门化和专业化的训练,从而保障学校的安全,预防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学校安全管理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要求学校安全管理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有效巩固并不断发展这一专业的地位。
1.设立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
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这种专门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同于人们过去认为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的责任是全权负责学校安全管理的计划制定、安全方案的实施、督促检查、预测评估以及危机干预等学校安全系统工作的常设机构链或机构群,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往往是在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学校领导根据情况临时组建起来的应急处理班子,这种班子里的人员多数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层,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并没有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或很少进行相关的培训。
2. 配备学校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关系学校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身心健康等各方面安全的重要工作,因此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必须配备专业的安全从业人员及合作团队,来共同完成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学校管理安全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入职前的安全从业资格审查;二是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从学校内部环境来说,保卫人员应当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学校的保卫人员(主要是学校的门卫),除了很少一部分经过正规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来自正规的保安公司的职员,很大一部分是社会上的退休或者下岗闲散人员,这些保安人员在入职后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他们无法胜任现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为保证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除了包括很大一部分的学校保卫人员,还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专职校医、专业心理医生以及驻校法律顾问等。事实表明,只有把各种相关的安全管理专业人员配备齐全,并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和专业考核,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在专业力量的支撑下发挥合力效应。
三、小结
学校安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快乐,也事关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应该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大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独立出来,既要设立相关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对出现过的一些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和研究,防止其重演,又要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裴 岩.中小学校校长安全管理案头手册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委会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学校安全工作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平安发展,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依法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预防,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创新管理
三、主要目标
以落实“一岗双责”为前提条件,以强化和落实校园主体责任为重点,不断夯实安全基层基础;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 建立完善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校园办学行为为保障,不断推进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各项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四、安全工作重点任务
(一)切实加大安全监管责任
1.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机制。各校园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学校岗位设置实际,认真解读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制定符合本校、本单位的“一岗双责”实施方案,拟定岗位安全管理责任书,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把学校安全监管“一岗双责”制度落到实处,落实完善倒查机制,实现领导责任全覆盖。学校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要根据不同时节校园安全管理重点,分析把握安全工作形势,提前安排部署,亲自带队检查,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力量建设。
2.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教育系统项目建设面宽量大,在学校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按照《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督促,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要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不能整改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项目建设相关科室要加强工作指导,强化施工资料档案建设,务必做到施工资料与安全档案同步制定、同时实施。
3.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认真落实学校安全事故跟踪督办、警示通报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和行政问责制度;坚持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查处各类事故,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及时公布事故调查进展和查处结果,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强化事故警示教育作用;加大处罚力度,把学校主动防范事故与学校安全发展结合起来。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各校园要切实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校园安全防范建设标准的通知》(府办发〔2010〕15号)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安全防范组织和制度,单独设立治安保卫机构,落实内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建设。
2.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监管。各校园要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保安人员,安装校园安全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出入校园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全员值班制和定点巡逻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一旦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在公安和相关部门到达之前,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各校园、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三项专项治理”等活动,切实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岗位,坚持安全第一,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使之成为衡量本校园安全工作的基本标准。各校园负责人要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技能和素养,以安全发展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加强安全培训。城镇、乡村学校要全面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积极营造全区“城乡一体化”安全宣传氛围。进一步完善安全培训体系,继续抓好学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和教职工安全培训,加强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工作,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提升各类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水平。
5. 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根据《关于开展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区教发〔〕166号)要求,2013年,教育系统共有18个校园组织开展了校园标准化建设工作,其余尚未申请进行安全标准化复核定级的校园,要切实组织好创建工作,对照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指标及考评标准,及时完善整改,为2014年校园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三)突出校园安全专项治理
1.深入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事故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预防学生溺水教育,结合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泳安全知识及过塘坝、过库坝、河边的注意事项教育,从5月下旬到10月中旬,集中抓好预防学生溺水死亡专项行动教育。现已秋期开学,将可能迎来最后几轮炙热天气,各校务必把国庆前后作为宣传防溺水事故的重点时段,以提高学生防溺水的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2.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要认真按照《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方案》(区府办〔〕122号)文件要求开展综合整治,要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五项措施”,突出农村公共道路安全管理乡镇政府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涉校交通隐患治理,强化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意识,巩固和深化教育管理成果,全面落实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管理责任,深入推进校园交通安全“小手牵大手”活动,探索安全教育管理新方法,拓展安全教育管理视野,深化安全教育管理理念,切实提高师生关爱生命、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自觉纠正各种交通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涉校、涉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深入开展校园伤害专项整治。进一步预防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各学校要把“宽容待人、和谐共处”、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纠纷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升学年级的学生)作为师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强化课间巡视制度落实,落实课间安全管理,积极动员教师、学生参与课间巡视工作,严防学生之间校园伤害事件和学生自我伤害事件发生。
4.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法》,按照省《消防条例》实施标准化消防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学校消防工作水平,推动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创新,提高学校火灾防控能力。以创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为载体,落实学校消防工作责任,提高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使师生消防安全素质明显增强,学校消防工作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要加大对校园内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改,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着力提高师生、教职员工扑灭初起之火及火场逃生自救互救能力。
5.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和学生营养餐工作。一是开展师生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认识,养成良好的用餐行为和方式。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三是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四是严格原辅材料采购管理,加强验收监管,确保采购原辅材料质量。五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宣传、教育、管理工和信息报送工作,保障营养餐的顺利实施。
(四)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校园要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贯彻整个教育教学时段始终,切实做到“到校一次、排查一次、发现一处、整改一次”“四个一”工作要求,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切实承担隐患排查治理与事故防控主体责任,定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并按照隐患等级进行分类登记建档,实施监控治理,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重点排查教室、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器械、场地、厕所、围墙等安全状况。要特别注意观察房屋、厕所、围墙地基的变化,严防倒塌事故的发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维修,凡不能维修的要停止使用并及时拆除。要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检查各类建筑的电路设施和防雷设施,迅速排除漏电隐患,对老化的电线要立即组织维修、更换。
(五)加强应急避险能力建设
关键词:农村小学;安全教育;途径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安全意识,经常会处于不安全的因素之中,容易受到伤害。而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就要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重要职责。学校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教育意识,全员参与,要加大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力度,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真正的把学生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1明确责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每个人都是学校安全教育的责任人
1.1明确责任,提高意识。校长是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校长要明确责任,要从全校的高度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制定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对工作中安全意识强,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进行表奖,反之则予以严厉的惩罚。
1.2建立安全机构,形成人防体系。学校要建立各种安全机构,如安全领导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保障机构等等,还要与社会合作,形成社会安全机构,并做到责任到位,形成校园安全保护网。学校要认真执行门卫检查、监督制度,对外来人员、车辆严格把关盘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制定并认真执行师生请假销假制度,确保师生进出校园的安全。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加强重点时间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做好记录,每日上报主管安全的领导。一、二年级学生实行上、放学定点接送制度;学校如无特殊情况一律准时放学,特殊情况会事先通知到每个家长,确保学生放学安全。
1.3安装监控设备,做到监控无死角。校园安全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因此校园中要安装监控设备,摄像头和红外线报警器等等必不可少,同时要与辖区派出所安装报警装置,确保出现危险第一时间报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2有的放矢,把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2.1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一切宣传设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如校园的宣传橱窗、走廊的墙壁,教室后面的小黑板等。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问答等。同时还要结合课堂教学、主题班队会、课外活动和重大节日宣传日等等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还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防火灾、防地震、防溺水等事故的安全演练。通过这些活动开展,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过马路的交通隐患,饮食的安全隐患等,并与学生一起注意和消除这些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安全。
2.2安全教育融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学校可以把安全教育的内容融于课堂教学,可以设置每周一节的安全主题教育课,可以把安全教育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内容。学校可以有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每次都设有明确的主题。每位教师都是安全教育的责任人,学校每项工作中都可以有安全教育。
2.3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五个必须”安全教育活动: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讲座;必须开一次安全主题班队会;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手抄报展评;必须进行一次安全逃生演练;必须开展一次“我与安全”作文、演讲比赛。
3措施到位,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教育的细节
3.1做好学生饮食安全教育。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安全,要制定并完善学生饮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做好各种登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有些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又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农村住宿条件较差,学生取暖、用火用电用水等安全隐患较多。学校要特别加强管理,注意煤烟中毒、着火、烫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重点部位重点防范,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3.2精心准备,周密部署,确保学校各项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学生在校期间,运动伤害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体育课,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准备,了解学生,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特别是身体素质差,或是有严重疾病的学生,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要勉强更不能逞能,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于其他课外或是课堂活动,教师要认真对待,加强管理,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情况,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及时检查更新校园内的各种设施,确保学生活动安全。
3.3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与社会联手,降低校外安全事故的发生。校外安全事故主要是交通安全事故,每年因交通事故而伤亡的学生都不在少数。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交通安全,每学期召开交通安全教育大会,宣传交通安全常识,请交警到学校进行讲解,带学生到交警队参观,观看交通安全事故视频等。也可以结合活动,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提高家长交通安全意识,让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有校车的学校要使用规定的校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接送学生,并做好记录。学校有外出大型活动,要事先认真准备,精心安排,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才可进行。也可邀请家长及有关人员协助进行,降低安全隐患的因素。安全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其他工作便失去了意义。学生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身在其中就更要重视安全教育。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提高责任意识,注重细节,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学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罗京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
[2]权金文.浅谈农村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J].中小学教育,2012(10).
1.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按时返校。
2.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3.教材和教辅材料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情况。是否及时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否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4.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保障情况。高校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是否满足教学计划需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双师型’’教师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5.后勤保障情况。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
6.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是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并落实资金,是否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是否存在经费截留问题。是否落实高职生均拨款制度,是否建立中职生均拨款制度。
7.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做到上墙、入屏,并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主题教育活动。高校是否做好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对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校舍安全管理
8.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排查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消除所有D级危房。是否建立高校危旧房屋排查整治台账,尤其对高校老校区危旧房屋建立整治规划,及时维修、改造和加固,对D级危房是否及时封存并落实拆除措施。
三、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
9.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
四、校车安全管理
10.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省级校车服务方案,校车管理机构及协调工作机制是否健全。
11.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埋情况。是否存在使用拼装车、报废车、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车辆接送学生,以及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人员驾驶校车、超速、超员、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是否按照要求设置校车站点,校车运营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门口道路是否设置警示牌、减震带。是否针对不同季节交通安全特点,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事故逃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五、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12.学校“三防”建设落实情况。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校园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13.重点领域治理情况。是否严防溺水事故,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是否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杜绝中小学校宿舍明火取暖现象。
14.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情况。是否落实反恐工作责任制要求,强化应急处突工作准备,加强网络安全和舆情引导,确保高校安全稳定。是否加强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的管理,及时处理学校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并落实处置备案制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5.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各地各校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
16.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如。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是学生进行实验实践训练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是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在实验实训教学上都加大力度,因此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实验实训室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机电类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建设的现状
(一)未设立学院、分院两级专门的安全与环保管理机构
学院和分院均没有设立各自层面的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机构,呈现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情况。例如实验实训的消防安全由校保卫处负责管理,仪器、设备等资产由学院后勤处负责管理,实验实训室的日常运行由分院负责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是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所采取的,缺乏统筹,易形成责任不清的踢皮球现象,管理效率低下,易造成实验实训室的安全盲区和安全隐患。
(二)未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与环保管理体系
机电类实验实训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包括防火、防盗、防触电以及防污染等方面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随着实验实训仪器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发展,很多早期制定的现存的实验实训安全管理制度已显过时,出现了许多规章制度的空白区域,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安全管理需要。
(三)安全与环保教育力度不够,安全特别是环保意识淡薄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现象。虽然随着高职办学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对实验实训安全和环保已经越来越重视,但始终认为该问题不是重要问题,只要开开会、搞搞培训即可,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对老师和学生的实验实训安全和环保教育力度不够,很少有学校在实验实训之前进行深入的安全和环保教育,造成大多师生安全特别是环保意思淡薄。(四)安全与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无实验实训室维护、维修、环保、管理专项资金由于受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经费用到建设实验实训室、购买仪器设备上,而对实验实训室的安全特别是环保方面的投入很少。即使有的院校购买了安全和环保设施,也由于不够重视导致设备缺乏维护保养而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仪器设备超期服役的现象也广泛存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未设立实验实训室维护、维修、环保、管理专项资金,导致需要维护维修时资金到位不及时,申请流程过长,对实验实训教学、安全等造成影响。
三、加强高职机电类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建设的对策
(一)设立校、院两级专门安全与环保管理机构,建设实验实训室管理团队
实验实训的安全与环保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必须在学校和分院层面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安排足够工作人员,建立起管理团队。然后将实验实训室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明确什么工作什么人负责,最好学校与相关责任的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每一份责任书上应明确责任人的管理责任,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等。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与环保管理体系
设立专门的安全与环保管理机构,建立实验实训室管理团队只是第一步,有了机构有了队伍,必须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安全与环保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包括相关制度、规定的制定,工作流程的制定和工作责任书的制定等。管理必须是以制度为准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三)加强安全与环保教育,营造校园安全与环保氛围
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与环保教育,通过不断的教育营造校园安全与环保氛围。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专业的工作,应该从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逐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规范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切实落实,以保证在实验实训室工作的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环境教育和实验实训室安全工作密不可分,只有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够逐步规范实验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形成良性循环。
(四)加大实验实训室安全与环保设入,设立专项资金
各高职院校基本都缺乏一个有效、科学的实验实训室定期维护、维修和保养制度。实验实训室可以采用轮休轮作制度,既能确保实验实训室正常工作,又避免了年久失修的问题。应设立实验实训室维护、维修和环保专项资金,形成实验实训室定期维修、养护制度。专项资金的使用应高效,用到实处。特别是实验实训室环保类使用资金,应逐步加强投入。
四、小结
“两个目标”:一是进一步完善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基础牢固、保障有力的学校安全责任、监管、保障体系;二是确保职责范围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影响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重大治安案件和。
为了实现“两个目标”,在学校安全、综合治理两个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设施建设,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
1.推进三防建设“343”计划。贯彻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和《市中小学幼儿园重点区域和部位安防设施建设标准》,全面梳理检查校园技防系统建设情况,进一步推进学校“三防”设施建设“343”计划,完善校园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升技防运行质效和实战应用能力。2016年,全县所有学校视频监控与局监控平网,各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三防”设施建设高标准达标,“三防”达标率达70%以上。
2.配强配齐校园保卫队伍。严格按照《省中小学幼儿园治安保卫工作规定(试行)》和《关于加强全市学校保安员队伍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专职保卫(保安)人员,优化年龄结构,配齐防护装备,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保卫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持证率,严格日常管理,切实发挥校园安保主力军作用。
3.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完善《安全隐患及责任体系建设排查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每季度全面排查整治校园治安、交通(含校车)、消防以及校舍、食品、卫生防疫、集体活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等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有效防范和遏制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坚持日常检查和季度排查结合,逐步完善学校自查、县局督查、专家协查的隐患排查整治体系。
二、强化管理规范,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4.完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学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制度;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检查体系和岗位职责;层层签订学校安全管理责任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要求到点到位、职责到岗到人、监管到底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
5.严格日常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完善校园门卫、值班巡查、安全检查、食品安全、校车管理、重点守护、应急处置等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封闭管理措施,加强校门、校舍、围墙等修缮维护,严防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严防侵袭校园案件发生。执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梯等特种设施设备管理维护,加强体育设施和场地管理,加强教学用剧毒、危化物品等使用管理。
6.提升食安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市学校食品原料采购实施细则》,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县教育局、市场监管局部门联动,共同指导学校做好食品原料申请、采购、验收、储存等管理和制度完善。指导学校完善食品安全岗位职责,细化关口管控和责任落实,织密日报、周查、月排查、季度整治以及明查暗访、例会通报、交叉检查等管控措施,逐步完善“无缝对接”管控机制。新增食堂、供餐300人以上食堂全部达A级标准。指导供应商完善配送机制、提升配送能力。
7.强化宿舍安全管理。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的住校生安全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人员值班、领导带班、学生就寝点名制度。加强住校生安全管理与教育,扎实开展宿舍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学生宿舍用水、用电、用火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8.加强安全档案管理。根据文书档案和特种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安全管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各学校安全管理档案应有相对统一的目录和要求,按学期收集、整理各类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防范的活动资料,包括制度、文件、计划、总结、音像资料、隐患排查建档、检查督查记录等,作为学校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依据和凭证。
三、完善联动机制,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
9.推进校车安全运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校车保障工程推进会的要求,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做好校车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校车“六定”管理模式,明确学校、校车驾驶员、随车照管教师及家长的各自安全监管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加强对校车随车管理教师的安全业务培训及乘车学生的安全教育,建好校车管理台帐。重点时段密切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有效疏导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加大举报力度,确保校车安全平稳运行。
10.抓好消防安全管理。争取消防部门支持,加强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各类火灾隐患。加强电器使用管理和定期检查维护。人员密集场所的各类消防设施、器材要完备,便于紧急情况下启用。安全通道要保持畅通,并设置人员疏散指示标记。严禁学生在宿舍内私自接线、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将蜡烛、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宿舍。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做好消防安全教育“五个一”:一节消防安全课、一节主题班会、一次消防器材排查、一份消防安全作业、一次消防站馆参观。
11.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全面排查涉校矛盾纠纷,及早分析、预警和处置各类苗头事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涉校涉生矛盾纠纷化解,对因矛盾纠纷可能实施极端行为以及精神疾病等人员,做好教育引导和动态管控工作,严防其铤而走险。加强班主任安全培训,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和负面情绪的引导,做好特异体质学生的登记和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事项提醒,防止和减少意外伤害发生。落实省市有关安全风险评估要求,对学校布局、学区调整、招生考试、职称评聘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学校安全稳定的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做好实施前的风险评估工作,确保不发生因决策失误引发的。
12.配合周边环境整治。坚持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集中打击与严密防控相结合,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排查整治校园周边黑网吧、“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净化校园教书育人环境。主动协调、配合公安、综治部门完善护学岗制度,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控,上下学时校园门口、途经主要路段,要“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加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配合做好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查处学生不文明交通行为。开展学校及周边综治工作交叉检查和暗访,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排查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学生上下学时段,要确保学校门口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
四、优化安全教育,提升师生安全防范素养
13.上好安全教育课。积极贯彻《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把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落实教师安全教育职责,进一步做好安全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予以渗透。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初中主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高中主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
1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无法在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利用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能力、养成安全习惯。要用好《中小学公共安全读本》,利用班、队、团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要利用开学初、放假前、“安全教育宣传月”、“食品宣传周”、“5•12”、“11•9”、“12•2”等安全教育节点,组织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开展防灾减灾、“平安中国”、消防、食品、交通等宣传活动。每所学校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不少于4次。
15.强化防溺水教育。把预防学生溺水摆在突出位置,各校(园)要利用告家长书、写一封信、打电话、发短信、微信等形式把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监护人身上。主动提请当地党委、政府协调建立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在重点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安全的校外活动场所。各学校要在暑假、寒假前针对夏季和冬季的不同特点,专门开展两次防溺水主题教育,确保学生溺水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坚决避免发生群体性溺水事故。
16.规范应急疏散演练。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切实把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应急疏散演练实行“三表”管理,学期初制定计划表,每次演练填写评估表,学期结束上报统计表,中小学每月不少于1次,幼儿园每季度不少于1次。各学校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教学楼、宿舍、食堂、实验楼等场所的同步演练,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增加应急救护、校车应急、防等科目,提高师生应急自救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现状;管理实践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既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护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实验室安全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步提升,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各种实验安全隐患日益凸现,已引起高校自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教学科研正常运行及不断创新的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是高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实验室的安全事故
高校实验室具有财产集中、技术密集、危险性相对集中、人员结构复杂和高级人才集中等特点,因此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防火、防盗、防爆、防辐射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主要分为如下。
1.火灾事故。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乱扔烟头,引起着火等。这类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任何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2.设备损坏事故。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这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的各个实验室。
3.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造成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人员流动大,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这类事故是实验室安全常发事件,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术的外泄。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与应对策略
1.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构参差不齐,职责不统一,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安全责任不明,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检查不力等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还大量存在。多数高校实验室现行的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是保卫处,一方面,由于学校保卫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很难实现实验室安全的专业管理;另一方面,由于保卫部门和实验室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够明确或者由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导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往往成了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另外,由于高校的扩招,实验室紧张甚至超负荷运转的情况非常突出,致使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到实处,现有制度执行不力或缺乏检查督促。实验室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校园安全行政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建成分级负责、考核科学,制约有力、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合理分工,合力共抓落实,抓监督,将实验室安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良性轨道,确保实验室安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水平低下、安全知识欠缺、安全素质教育与培训的缺乏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通过开设通识选修课,构建网上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信息系统,真正把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常态教育,纳入大学生始业教育和教职员工岗前培训的内容;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与技能。
3.注重实验室安全环境文化氛围建设。从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人手,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重视情感融入和亲和力,变强制灌输为潜移默化,化枯燥无味为趣味横生的安全活动,着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可以让师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接受安全教育和熏陶,营造实验室安全与环境文化氛围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通过编写印发实验室安全技能手册、宣传单、安全广告、宣传画以及开展实验室安全讲座等,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影响师生员工,帮助他们树立安全责任感和安全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满足学校对安全健康的要求。
三、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1.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杜绝实验室安全隐患。实验室基础条件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条件。我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从源头抓起,把安全建设标准纳入实验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在实验室新建、扩建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计、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安放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设施的规范、完善问题。
2.建章立制。完善安全管理网络。制度完善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实验室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和管理人员修订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制度。制订了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建立了环境设施规范使用、安全检查防护维修制度。我校还实施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实验室安全是一个由多方面工作构成的整体,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来进行归口管理。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具体由实验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的日常管理。保卫处负责实验室消防等公共安全。
3.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验室开放力度的加大,在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工作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倡导安全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和文化手段,变事后型为预防型的管理,要从传统的行政手段、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要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利用科学技巧与方法的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千百年来无数血的事实形成的教训,预防工作,教育为先。我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新生的始业教育,启动实验室安全培训准人制,并将培训及其考试制度化,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作为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才能进入实验室。为了充分发挥领导的示范效应和权威效应,教育对象范围从师生、基层领导扩展至学校决策层领导,以加强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对进入实验室实验的学生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培训,将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能纳入实验考核的范围,并给以学分承认,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重视。
2015年,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领会省、市、区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严格遵循学校安全工作“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牢固树立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继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安全网络建设,着力抓好常规管理工作,以学校为主阵地广泛开展“认清安全形势,加大治理力度,实现长治久安”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载体,以整治安全隐患为重点,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推动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全区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及时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不断增强校园内外安全稳定;确保无重、特大校园安全事故和校内外发生;确保学生伤害事故起数和意外伤亡人数平稳下降;确保校方责任事故和涉校师生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明显下降。
三、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安全应急预案。
(二)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为核心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学校校长或安办主任参加国家、省、市安全管理培训一次以上,各校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做到常态化。
(四)积极开展好“百日安全生产”、“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警示月”、“百日安全无事故”、“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年”、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知识竞赛等安全专项活动。
(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提升生命安全意识,不定期加强对安全课的抽查。
(六)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尤其要加强与住校生及特殊家庭子女监护人联系,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七)加大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八)抓实食品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食堂进货索票、索证率达100%;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备并有效;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合格率达100%;学校配备食品营养师,为师生提供营养配餐。
(九)落实好保险工作,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投保率力争达到95%以上,校方责任险达到100%,中职学校学生实习保险率达100%。
(十)强化疾病防控和疫苗接种查验工作,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在学校流行蔓延。
(十一)进一步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十二)健全安全工作台帐,加强安全防范和隐患整改。
(十三)加强校园护卫的管理与培训,加强校园监控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十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构筑完善的治安联防网络,定时召开联席会议,每年检查不少于3次。
(十五)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检查,每月不少于3次。
(十六)加强师生法制教育,防止师生出现违法犯罪事件。
(十七)进一步深化开展“平安度假”和“平安回家”活动,探索学生自主安全教育模式和自主安全管理机制。
(十八)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信息报送工作,并力争在国家、省、市、区网站或报刊上登载。
四、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严格奖惩制度
各学校校长(园长)是本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本着对师生生命财产和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神圣职责,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抓实以校长(园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成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所开展的工作;必须将安全工作作为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必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岗位职责,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做到责任清楚,任务明确,形成安全责任人人担,安全工作人人抓的良好局面,确保安全工作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职责落实到位、检查督促到位,构建齐抓共管网络体系。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防范能力
各学校要通过校园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和国家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政策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普及各类安全常识。结合安全课程内容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在师生中深入开展以“讲一个安全故事、提一条安全建议、查一起安全隐患、写一条安全标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调动师生关心、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1.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课程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开设《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四个结合”,即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安全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教师、教案、考核“六落实”,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认真开展安全专题教育。今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重点仍然突出六个专题:防溺水、防火灾、防踩踏、防疾病、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灾害。各校要结合时令特点,将六项专题教育贯穿于学校学期教学活动中。各项专题教育要采取发放《致家长的公开信》、召开家长会、开展主题班会、办讲座、进课堂、阵地宣传、资料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活动开展要有较详尽的过程记录。
3.认真开展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各校要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百日安全整治”、“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警示月”、“百日安全无事故”、“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年”、安全知识竞赛等专项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切实加强学生上学放学及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工作。一是各校要坚持与学生及监护人分别签订《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协议书》,强化学生自律行为,督促监护人教育与监管职责;二是在放长假前,可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短信平台等方式,督促监护人向子女普及交通、防溺水、防火灾、防触电、防自然灾害、疾病防控等安全知识和防范知识;三是建立特殊家庭学生(单亲、离异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生活特困学生)家校联系制度,并通过电话或家访的方式,随时了解学生动态,督促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及时履行职责,确保学生平安回家,平安度假。
5.强化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教育。各校要将生命安全意识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可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活动等形式,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成长历程,预防学生采取极端方式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
6.积极开展学生法制教育。各校要以“警校共育”为基地,加强与公安、司法部门联系,落实校园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积极开展交通、禁毒、防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社会安全事故和预防不法侵害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
1.加强校园设施安全建设。各校(园)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中,要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有关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严禁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穿越校区。各学校全面建立校舍安全档案。
2.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加大对安全工作保障投入力度,加强“三防”建设,按照标准加强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保养、维修等,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开展“四个一”项目建设,即每所学校配备1名专职保安;50%的学校建成一个与教育部门视频联网调度中心联网的监控系统;40%的学校建成与公安机关联网的报警系统;30%的学校建设一个卫生保健室。
(四)大力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1.各校要制订安全工作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安全工作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省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区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区学校教育教学事故等级认定及责任追究办法》等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上级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校园护卫管理与培训。校园护卫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其文化层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工作能力等方面良莠不齐。各校必须加强校园护卫的管理与经常性培训。一是要求护卫参加学校必要的工作会议、集体学习,提高其对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文件精神、职业道德等认识;二是要求其自觉学习《校园安全知识守则》《校园护卫工作守则》,进一步明确工作性质、职责、工作技巧等;三是要求其熟练掌握监控设施、警用器械的使用与管理等,实行查看监控视频登记制度;四是学校要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定期对护卫工作进行测评,促使护卫遵纪守法、明确职责、敬业爱岗,热情服务。
(五)注重过程,强化细节,着力抓好日常管理
1.切实加强留守学生的日常管理。各校要继续结合“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开展,加强与其监护人联系,签订留守学生监护责任书。学校应加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各校要密切联系乡镇(街道)、村、组、居委会,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加强“留守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在家因监护人监管不力发生安全事故。
2.切实加强校园门卫与治安管理。坚持来人来访询查登记,随时加强巡逻,严防外来人员无故进入校园,严防可疑人员或犯罪分子到校伺机伤害师生员工;没有围墙或围墙不结实,有安全隐患的学校要切实加强值班巡查;各校要认真开展“禁止刀具进校园”专项活动,积极排查和化解校园治安隐患。
3.切实加强住校生安全管理。寄宿制学校要健全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强化宿舍管理员安全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水平。宿舍管理员要认真坚持就寝前点名、查夜和陪寝制度,做好学生宿舍管理记载,做好学生夜间突发疾病的防治工作。学校要重视学生宿舍清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用电、消防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4.切实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各校(园)要大力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的学习活动,并结合实际,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全面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继续开展校内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好消防演练,不断提高本单位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师生疏散的能力。完善校内消防设施和安全疏散通道建设,配齐常用灭火器材,落实好防火教育,决不允许在校内乱拉乱接电线和在宿舍使用明火,严禁学生在野外活动中使用明火,坚决遏制学校重特大火灾的发生。
5.切实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各校要在校园内及校门口道路危险路段设立相关警示标志,防止意外交通事故发生。师生外出集体活动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并经教育局审批后方可实施。继续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师生不乘“三无”车辆、超载车辆和其它非客运车车辆,发现违规车辆载客要及时向公安交警部门举报。农村寄宿制学校放归宿假时,要主动联系交管部门,加大载运学生车辆(船)查处力度,防止交通事故发生。拥有校车的民办学校、幼儿园要严格按照校车管理相关要求,切实加强校车管理,坚决制止交通违法行为。
6.切实加强防溺水工作。各校在认真落实防溺水专题教育的同时,要切实加强防溺水安全管理。一是要以家长会、家长学校和给家长一封公开信等形式,提醒防溺水安全注意事项,督促家长切实落实对子女的监护;二是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对学校附近可能发生溺水事件的水塘、河流等地段进行安全检查并设立防溺水警示牌,争取当地政府、村(社)加强巡河(塘)力度;三是要建立学生上学、放学路队制度和教师巡逻制度,严防学生私自下水游泳。
7.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儿童遭受工作。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犯教育,提高师生、家长对犯犯罪的认识。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犯,遭遇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协同配合,努力构建教育、公安、共青团、妇联、家庭、社会六位一体的保护中小学生工作机制,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
8.切实加强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各校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高度重视课间休息、集体活动、集中放学以及紧急疏散时的楼道安全问题,完善楼道安全设施和标识,并加强巡视,开展好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防止发生拥挤踩蹋事件。
9.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各校要以“改善学校生活卫生设施”为抓手,完善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饮水管网化、厕所卫生化、厨房功能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文明化。
(1)进一步规范食堂安全管理,完善并落实好饮食卫生安全制度、饮食服务岗位职责、集中配送制度、食品检验制度等,建立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重点把好五关:原料检验关、食品储存关、生产加工关、保质供给关、从业人员准入关。要坚持开展好试尝和规范留样制度,坚决防止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要聘请营养师,为师生提供营养配餐。
(2)进一步加强疾病防控工作,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制度,落实专人管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二是进一步修定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有症状的学生,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建立健全因病缺勤缺课、病因追查和登记制度,了解学生的病情及其变化情况,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发病学生延缓或失去治疗时机,不让一名学生在学校交叉感染。三是做好学生体检和疫苗接种查验工作。
10.切实加强校园课间安全巡视管理制度建设。各校要按照《关于建立校园课间安全巡视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校园课间安全巡视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发生校园课间安全事件。
(六)切实加强警校共育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各校要按照“警校共育”工作的要求,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学校“警校共育办公室”建设完成率要达100%;100%的学校要配备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落实好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和学校的内保工作,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各校要积极配合安监、公安、文化、卫生、国土、工商、建设、食药等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全面整治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积极加强校园周边网吧、地质灾害监控和防范,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治安、消防、建筑、小摊小贩等安全隐患整治,构筑完善的治安联防网络。城区学校要主动联系公安交警部门,继续推进“三见警”行动,坚持路队制放学,缓解学生上放学高峰期校门周边拥堵压力。
(七)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安全氛围
一是构建校园安全物质文化,二是创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三是规范校园安全行为文化。通过开展“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力争在学校形成“学安全法规、讲安全常识、防安全事故,创和谐校园”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让教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明确的安全理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并通过他们带动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促进“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八)加强督查指导,切实提高安全工作效率
1.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全方位督查和整治。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和整治。重点放在门卫管理、楼道管理、学生宿舍管理、食堂管理、教学设施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周边环境治理以及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各校要经常开展安全自查自纠,坚持安全隐患日查制度,建好安全隐患台帐,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三个重点”的督查指导。教育局将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涉及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员进行督查,并提出具体工作指导意见。重点时段:学期开学、学期结束、课间休息、清明节、五一节、六一节、国庆节、中秋节、元旦节、春节以及高温高热、低温冰冻季节等;重点区域:门卫、食堂、宿舍、厕所、楼道、校园周边、家校途中等;重点人员:保安、门卫、水电工、宿舍管理员、食品从业人员、锅炉工等。
3.加大对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学校因管理不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久拖不改的,以及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区教育局将对相关责任人员严格问责。坚持“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教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与误区
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流行疾病等等,随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安全与健康。中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弱,生命安全时时在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据有关统计显示:在我国,每天大约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资料显示,多年来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数均超过1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这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宣传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从学校的角度看,有些学校没有进行全面、规范、系统的安全管理。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要求中小学校进行专项整治,但是有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甚至只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进行弥补,不能系统考虑校园安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部分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应试成绩上。有些学校没有一套适当有效的事故预防管理方法,则难免在学生的安全防护上出现漏洞。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分析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薄弱。
从学生方面分析,中小学生是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主体,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任务相当紧迫和重要。自1996年起,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小学生安全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还规定了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说明了我国对中小学校安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
二、国内外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情况概要
2005年的一项学术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仅有不到5%的未成年人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学校主要进行的是一些法律常识及校纪校规的教育,家长大多时候也只是叮嘱“听老师话”、“不要和同学打架”之类,至于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提高警惕,关键时刻如何自护、自救和求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样的结果是未成年人中有较强辨别能力的不到10%。新浪网上的一个调查更令人震惊:在答“是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题中,“会”的仅占52%。问其“灾难逃生知识从什么渠道获得”,18%的人称“没有渠道”。对生死相关的知识,竟如此无知,岂不令人痛心?这是一种社会教育的缺失!所以大多数人一遇灾难,恐慌、失措,最后做出错误选择。
由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活动组委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10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占51.44%,公共场所占36.32%,自然环境占10.4%,家里占1.8%。令人意想不到:调查中学校居然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伤害的地方。所以,中小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对校园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减少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等措施,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我国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最好的城市是上海,上海于2005年6月十七日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该指导纲要的内涵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今年9月,上海54所首批试点中小学学校教授生命教育课。
三、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现状所应采取的对策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预防教育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说教、走活动式的过场,而没有真正实现在课程意义上的统筹。因此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也是课程资源整合的需要。而开设相对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就可以实现对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观教育、禁毒教育的课程整合,以生命教育理念进行统整,从而使教育趋向完整。对学生如何进行预防火灾、交通、溺水、疫情、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事故进行了教育,切实提高了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具体来说可以着力落实以下三个具体措施:
一是通过对生命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二是强化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是促进对生命的升华,使学生在认知和感悟生命的基础上,敬畏和欣赏生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