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范文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范文

然而一次邓亚萍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北京开政协大会,这次会上她有了一次不寻常的遭遇。三小时的长会,长时间的坐在那里,她僵住了。一位喜爱打乒乓球年长老者走进她的视线。老者是中国最出色的运动医学教授曲绵域。曲老不相信这个在球场上欢蹦乱跳的小姑娘开会会把腰开得动弹不了,“你有伤!?”老教授问。事后,他专为邓亚萍检查,结果一边查一边流眼泪!

曲绵域警告邓亚萍:“不能再打了,否则你会残废!”

1997年,亚萍渐渐从国家队退了下来。

我不想辜负萨马兰奇

我不需要翻译

她想证明,除了乒乓球,只要自己努力,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这个选择在当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邓亚萍是当时实力最强劲的女子乒乓球选手,无论是选择出国打球,还是选择成为教练,都会受到很多国家的邀请。而她却选择了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英文。

做出这一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萨马兰奇。

在19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后,好消息传来,邓亚萍被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推荐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后来又任命她为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

然而,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工作却给邓亚萍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当时,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只有19个委员,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严格说起来,当时的邓亚萍并不“合格”,因为没有任何的英文基础。由于不会英文,邓亚萍无法与其他的委员进行直接交流,每次委员开会,她都需要带上翻译,委员会需要讨论和研究有关体育和运动员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体会向奥委会执委和主席提交议案。邓亚萍却无法将自己的观点想法顺利表达。语言不通让邓亚萍在工作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邓亚萍对自己说:“我不想辜负萨马兰奇,我不需要翻译。”

24岁与26个英文字母

――清华时代

邓亚萍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迈进了清华大学的大门。由于还没有正式从国家队退役,她也成为当时少有的几个走进大学的现役球员。

那是初冬里一个阳光温暖的日子,她兴高采烈地走进清华大学的教室后,老师充满关爱地问她:“你的英语相当于什么水平?”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几乎是零。”老师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平静而亲切地说:“没关系,你试试看,能不能将26个英语字母分清大小写,默写一遍?”亚萍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也没能把26个字母写全,而且完全分不清大小写。

邓亚萍有些不好意思,但她坚定地看着老师说:“我现在就这个样子了。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邓亚萍知道自己仅有小学三年级的学历,基础肯定是最差的,但她并不气馁。这十几年参加一个个重大体育赛事的经历,承受过的压力,尤其对意志力的锻炼以及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性格,是其他同学无法相比的,这是她的优势。她对自己说:“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就这样,邓亚萍抱着“扒掉一层皮”的信念开始艰苦的读书生涯。

每天5点钟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每天14个小时,她都拿出训练时的劲头,与英语搏斗。

过度的劳累使邓亚萍的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每天清晨起床时,她都会发现自己的枕头上有许多头发,梳头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头发脱落下来。但她对此并不太在意,倒是教练和队友见到她憔悴的面容感到十分惊讶,纷纷询问:“小邓,你怎么了?”她总是淡淡地回答说:“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的用脑和打球的用脑不一样吧。”这个时候还要用她的邓氏幽默调侃一下。恩师张燮林看着她辛劳的样子,说:“看样子,小邓是不读到博士不罢休……”

训练和学习虽然都是一个“苦”字,但此时的邓亚萍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当运动员,训练累得实在动不了,只要一听到加油声,一咬牙,挺过来了;遇到了难题、关坎,教练一点拨,通了;比赛遇到困难,观众一阵吼声,劲头上来了,转危为安。但读书,你常常要一个人孤零零面壁苦思,那种清苦、孤独是另一种折磨,没有意志和恒心是坚持不下去的。

练习英语对话的时候,如果对不上来,亚萍就有些着急,程慕胜教授劝她慢慢来,亚萍说:“我不想一边是体育冠军,一边是文化残疾!”

为了让亚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清华的几位英语老师都大胆建议邓亚萍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进行一下“强化进修”,亚萍也觉得这样好。经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刚在清华读了几个月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突击学习英语。

剑桥大学5个月的难忘时光

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乘飞机飞向了剑桥。提起剑桥,很多人都会想到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来了,正如我轻轻的离开……”那首诗里的康桥就位于剑桥大学。

邓亚萍就读的纽汉姆学院是隶属剑桥大学的一所小学院,类似于国内的语言进修学院。这里的学生主要以外国留学生为主,邓亚萍是这个学院当时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留学生。

她就读的班级一共9个学生,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老师先让每个学生做自我介绍。给每个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正式讲课,老师讲课方式很随意,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并回答老师的随机提问。

这种很轻松又很有针对性的上课方式却难住了亚萍。在清华时,亚萍几乎是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开始英文学习的,而新手上路没多久,就进行如此的“实战演习”,让邓亚萍在剑桥的第一节课如在云里雾里,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外星人刚刚来到地球,完全是聋哑人……

听不懂老师的课,邓亚萍只好把老师所有写在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一遍,把讲义上的东西仔细翻译。回到家以后,再自己翻字典,记单词,弄懂课程内容。起初,邓亚萍语法什么的都不太会,但外国老师特别喜欢讲语法,她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明白。邓亚萍考虑了一下,这次交换学习只是短期国外培训,最重要的是将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起来,将重点放在练听力和语言表达方面,阅读和写作方面可以等回国再说。于是,她调整了学习重点,有的放矢,也使自己学习计划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留学生活无比单调,每天,5点起床,晨读,背单词,吃完早饭,匆忙赶到上课地点,上四个半小时的课,下课后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的作业。午休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她一般都不回住处,只吃上午带的三明治,好挤出一点时间看书。为了节省时间,晚饭她常常煮碗方便面对付,最多加点青菜、西红柿和鸡蛋,然后一直学习到12点才睡觉。英国房东非常喜欢她,不为她是名人,只因这个房客太安静。邓亚萍要回国时,房东恋恋不舍,和亚萍约定,如果还来英国,一定要住在她那里。

四五个星期过去了,可是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换了别人,会有很深的挫败感。但邓亚萍并不灰心,长期的运动员生涯使她在压力下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她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自己对剑桥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没有教材,每次上课时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预习时间不足,导致上课效率不高。其次,自己基础太差,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英语水平很难。学习成绩上升要有个过程,要调整好状态,不能焦躁。邓亚萍深信,学语言过程中,很可能一段时间内自己感觉没有任何进步或者甚至有所倒退,但是,如果坚持下来,之后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邓亚萍开始逐渐找到学习语言的门道了。她发现:虽然语言和打球是两回事,但任何事情做到一定高度后,其实都是通的。

对于邓亚萍来说,留学生活并不轻松,除了学业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这一主要原因外,她在剑桥的生活其实并不尽如人意。

邓亚萍住在学校安排的英国人家里。她原想,住在英国人家里,一来可以更多地了解英国的风俗民情,二来可以有更多练习会话的机会。后来她却发现这里距学校太远,往返要花费很多时间,另外,房费和伙食费也很高,每月总共要支出约合人民币5000元。这对于自费留学的邓亚萍来说,花费太高。

此外,语言障碍仍旧是困扰邓亚萍正常生活的主要原因。刚到英国不久,一次,她想往家寄点钱,然而到邮局,邓亚萍却不知道该如何填写邮单,邮局的职员试图帮助她,但邓亚萍却听不懂,她站在邮局前,两眼发呆,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邓亚萍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天骑车上课。开学前一天,房东开车带她在学校周围转了一圈,之后就再也不管她了。邓亚萍在开学第一天就迷路了,七拐八拐,磕磕巴巴问了很多人,好不容易赶到学校,已经开始上课很久了。一向守时的邓亚萍成了迟到生,面对老师的询问,她只能蹦几个单词解释。那种窘迫的滋味,直到现在邓亚萍也没有忘记。

情况终于有了好转,有个从国内来的女生知道亚萍在剑桥,就在公路上留意,终于有一天看到亚萍,很兴奋地跟她打招呼。她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她热心地帮助亚萍,找朋友教亚萍英文,亚萍教她朋友中文。

萨马兰奇先生知道了亚萍留学英国的事,非常高兴。他让国际奥组委以奖学金的形式为亚萍支付了学费,这也算是为国际奥组委培养年轻干部。

就这样,亚萍度过了在剑桥大学的5个月的难忘时光。

临近毕业,邓亚萍选择了《国球的历史及发展》的课题作为她的毕业论文选题,从开题报告,到第一次提交论文,以至论文的最终修订,邓亚萍不仅每一项都达到标准,而且步步提前完成。

2001年6月29日,亚萍第二次作为申奥大使,即将赶赴莫斯科做2008年北京申奥的陈述报告,来不及参加学校7月5日举行的全校毕业典礼,所以学校破例为她开了一个只有校领导、外语系几位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算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也是为她赴俄罗斯壮行!邓亚萍身着学士服,几分文静,几分羞怯。“回想起1997年,我刚来清华大学那会儿,当时心里其实很犯怵。要知道那时我可是从A、B、C、D开始。”这是邓亚萍最激动的开场白。“4年一晃就过去了,虽然我的学习在清华大学是结束了,但我觉得这才是刚刚开始”,最后她用英语说,“很感谢校领导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尽管我毕业了,但我会时常回来看看老师和同学。”

第2篇:清华大学毕业典礼范文

农村老爸新观念:

让打工挣钱不如陪孩成长重要

1988年3月,何江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南田坪乡。他家所在的村子特别小,而且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两年后,何江的弟弟降生。父亲何必成和母亲曾献华以务农为生,家里种了十几亩水田,还喂了几十头猪。

因为经济欠发达,当地村民大多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家里由老人照顾,“留守儿童”很普遍。何江兄弟俩却很幸运,因为父母一直都在他们身边。看到别人纷纷外出打工挣钱,何必成对妻子说:“父母年事已高,需要我们照顾,孩子的教育更不能荒废,因此我们得留在家里。”何必成是村里青壮年男子中唯一没出去打工的人。接受采访时曾献华还对丈夫的这一决定满怀敬意,说:“必成家庭观念重,认为不能为了打工挣钱就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果上不能养老,下不能顾小,即使赚到钱也得不偿失。”如此一来,夫妻俩只能靠十几亩水田和养猪支撑一家人的生活。

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何江和弟弟过得却很快乐。那时,每晚临睡前是兄弟俩最幸福的时光。一家人挤在一张床上,在外忙碌一天的爸爸会给哥儿俩讲故事,几乎一天不落。就着昏暗的油灯,父亲讲得抑扬顿挫:“西汉啊,有个读书人叫匡衡……”父亲的肚子里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好好学习。它们像暗夜中的萤火虫照亮了两个孩子的天空。小何江曾天真地问父亲:“爸爸,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啊?”何必成告诉儿子,那些故事都是他通过看书学习才知道的。接受采访时他对记者说:“我每天给孩子们讲故事,讲了好几年,其实好多故事是我现编的,我是希望兄弟俩能好好读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曾献华为孩子做得最多的是陪伴。何必成白天出门干活,晚上才会回来,照顾兄弟俩的任务就落在了曾献华的肩上。曾献华文化不高,但心灵手巧,缝补衣服针脚匀实,兄弟俩虽然没多少新衣,但总是穿戴整齐。而且,她性情温婉,说话轻声细语,从不打骂孩子。所以,直到现在何江有什么心事还总是第一时间跟妈妈说。

何江就读的村小学很简陋,名叫烛山小学。儿子放学了,曾献华准时守在书桌前做针线、织毛衣、剥豆子,同时陪儿子做功课。她对何江说:“江伢,你读我听。”何江就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妈妈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破旧的土坯房里,读书声琅琅。曾献华说:“我看不懂的就问江伢,江伢每次都能给我讲得头头是道。那时候我就觉得儿子不一般。”

何江在班上是年龄最小的,比很多同学要小两岁,但他学习成绩优异,每个学期都能获得“三好学生”奖状,把家里的一面墙都贴满了。

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家,孩子常有新衣穿,过年了父母还从外地带回来礼物,后来很多人家建起了楼房。何江很是羡慕,问父亲:“爸,他们的新房子真好看,我们家什么时候也盖楼房呢?”何必成说:“房子破旧不要紧,等你走出去了,会看到比他们的房子更好看的楼房!”何江便对山外的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直到1995年,何江家才拆掉土坯房建了砖瓦房,但也只是建了个主体结构,没有像大多数人家那样里里外外贴瓷片搞装修,而是用白灰把外墙粉刷一下就停工了。何必成告诉何江,要省钱供他兄弟俩读书。曾献华也说:“房子简陋一点没关系,以后有钱了可以再修,但孩子的读书期如果错过了,纵然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

农家汉子的理想:

让儿子到更远的地方上大学

上初中后,学校离家十几里地,何江骑自行车翻山越岭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他那个学校很简陋,曾经因暴雨垮塌过,甚至连那里的数学老师都是一个屠夫兼职的。但何江对这一切都不在意,一心都在学习上。读初一初二时,班主任唐剑老师很喜欢他,对他特别好。

3年初中,何江没迟到过一次。2002年初中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湖南省重点高中――宁乡一中。

2002年8月底,爸爸送何江入学时,看了他的新学校,激动地对他说:“江伢,你这个学校真大、真好,在这里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到更远的地方上大学!”

刚入校的何江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在1000多名新生中排180多名,被分到了普通班。第一个周末回家,何江对父亲说:“我在初中的时候总是考第一,现在进了一中,排名落到了180名之外,而且我英语不好……”何必成开导他:“江伢,你以前是在一个小水塘里,你稍微努力一些就能比别人更优秀;但上了一中,就像进了一个很大的水塘,而且是一个集中了很多优秀孩子的大水塘,你不出色也很正常。但读书从来没有捷径可走,你要想出色,就得更加勤奋地学习。”听了父亲的话,何江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为此,他总是第一个进教室早读,晚自习最后一个离开。他知道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城里孩子差距巨大,主动向英语老师谢芳请教。谢老师给他支招:“去买一本你喜欢的英文大部头小说,反复读反复背,英语一定能学好!”

何江第二天便去书店买了一本英文版的《飘》。同学们看他读那么厚的英文原著,都很吃惊,问他:“你什么时候能读完?”何江笑笑:“我们打赌,我一个学期一定读完。”果然,他做到了,一个学期不但把《飘》读完了,还能背诵很多段落。了解何江的同学都这样评价他:“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儿,又有足够的毅力去弥补,所以他的进步非常快。”

第一个寒假,何江回家后向父亲报喜:“爸,调班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一,被调到了重点班。我还用英语组织了几次班会,班主任龙老师还让我们成立了一个英语小组,我当组长。”何必成听了,欣慰地笑了。

那时何江和弟弟的学费及生活费一年加起来要1万多元,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何必成听说当地捕鱼队招人,便前往应招。进入捕鱼队以后,每年9至12月他便跟随捕鱼队到江西、湖北等地捕鱼。工作虽然辛苦,但收入还不错。

何必成在外辛苦劳作,曾献华在家操持家务,两个孩子能读书成才,是他们最大的动力。而当时,跟何江同龄的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管教,无心学业早早辍学,有的随父母外出务工,有的无所事事走上了歪路。父亲经常鼓励何江:“诸葛亮从南阳一座茅庐走上了群雄争霸的舞台,韩信曾穷得饭都吃不上,但后来协助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朝。人的出身无法选择,但有才能的人终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何江深受鼓舞。

2006年,何江从宁乡一中毕业,顺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大一入学后不久,进入初冬,天越来越冷,何江的脚上却还穿着夏天入学时穿的凉鞋,几名同学便集资买了一双300多元的球鞋送给他。何江很感动,打电话跟父亲说了这件事,爸爸教导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可以用自己的长处帮助大家。”何江激动地说:“对呀,那我就教会大家做100道数学题吧!”在与同学相互帮助的过程中,何江感受到了温暖,也感受到了快乐。后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带头捐款捐物。

大一寒假,回家后何江告诉父亲:“我想申请读哈佛。”何必成有些惊讶,觉得哈佛大学是世界名校,不是想上就能上的。直到看见何江开始认真准备出国事宜,还分秒必争地学习英语准备考托福,他才意识到儿子是真的决心要上哈佛大学。那段时间,何江目标明确,心无旁骛,学习效率奇高,仅寒假9天时间就背了近9000个英语单词。

因为学习努力,直到大三,何江的考试成绩一直稳居年级第一。一天他给父亲打电话,声音中透着骄傲与自信:“爸,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拿到‘郭沫若奖学金’了!另外,哈佛的申请过了一关。”当时,他已经向哈佛大学提交申请,并在SAT1考试中取得了2300分的好成绩。直到此时,何必成才真的相信儿子要去读哈佛大学了。

来自乡村的孩子,

在父母牵挂中登上哈佛演讲台

2009年,何江终于等到了世界顶尖大学哈佛大学向他发出的邀请,而且是硕博连读。相比其他出国读书的孩子动辄上百万元的留学费用,何江仅准备了1万多元单程机票费和一个月的生活费就出发了。他申请到了足额的奖学金,不需要家里负担学费,反而还能寄钱供弟弟读书。

刚到美国时何江有些不习惯,他用skype电话软件给家里打电话:“爸,这里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牛人随处可见,他们说不定会跟你在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泡酒吧,我真的有点不自信了!”何必成一听哈哈大笑:“江伢,你能到美国去读书,多少人能做到呢?哈佛牛人肯定多,但我儿子也不错啊!”妈妈在一旁听了,问他:“这些大人物是说你不行呢,还是说你不错呢?”何江说:“他们跟我在一起,倒没说我不行,而是时不时鼓励我一番,对我说‘Good Chinese’。”曾献华便说:“对呀,我就一直觉得你不错呢!”妈妈这句话,让何江一下子想起了他小的时候,妈妈也总是这样鼓励他。这让他一直以来都很自信,都觉得自己不错。于是他对妈妈说:“妈,我知道了。”放下电话那一刻,所有的不自信,都在他心里一扫而光。

至今谈起这段经历,何江还无限感慨:“那么多年的求学生涯,我一直认为自己不错,因为妈妈总是不吝表扬我。某种意义上说,我妈就是一名教育专家啊。”

哈佛大学里中国学子很多,大家在一起时自然用母语交流,很难找到机会练口语。何江为了有机会多练口语,在得知哈佛的本科生要招辅导时便去申请。他对父亲说:“当上辅导员,我就可以跟本科生练口语了。”父亲夸他:“江伢是最会动脑筋的,走遍全球都不怕!”何江不无自豪地对笔者说:“我爸虽然不能在学习上给我提什么意见,但他总会鼓励我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这一点很重要。”

从研二开始,何江就担任了一栋本科宿舍楼的辅导员,后来还干脆搬进了本科生宿舍,和学生一起吃住。这样,他的英语表达方式很快就从中式思维转到了美式思维,到读博的时候,他的口语水平已经能给哈佛的本科生上课了。

父母对于何江在美国的各种事情都很好奇,经常问他吃的是什么菜,住得好不好,房租贵不贵,平时玩什么,美国好不好。何江知道,父母之所以会问这么多问题,是出于对他的牵挂。

有一年放假,何江到马萨诸塞州的Cape Cod游玩。他十分喜欢那个海港城市,打电话对父母说:“等学业完成了,我一定接你们来美国一趟。”

2014年,何江用上了微信,马上教会了父母。他用微信与父母沟通,视频连线,语音聊天。他把自己跟老师、同学的合影发到朋友圈,让父母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父母通过微信朋友圈陆续了解到:儿子要出书了,儿子跟几个好朋友骑自行车去郊外玩了,儿子回国到清华大学演讲了……看着何江的照片,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看,江伢在美国挺开心,好像还长胖了。”

2015年,何江把他和3位教授的合影发给父母看。其中有一张照片,他把自己的脑袋伸进一个黑盒子一样的机器,旁边是他的导师庄小威院士,几个人笑得很开心。何江告诉父母,庄教授非常欣赏他的勇气,说他从不畏惧困难,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自己。父母听了,都为他感到骄傲。

同年8月,何江写的英文著作被欧洲最大的出版商接收了。他忍不住激动,通过视频对父亲说:“虽然离发表还有一段距离,但总算完成了重要的一步。”父亲也很激动,说:“江伢,很棒,会学习,也要会玩,学成以后回来报效祖国。”何江打心眼里感谢父母,说:“我的每一点成绩都包含着父母的心血,无论我走多远,父母都是我最想分享的人。”

2016年春,何江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他想在毕业典礼上登台演讲,但又不敢报名。一天,他遇到他的一位美国教授,无意间提起这件事,教授轻松地对他说:“Jiang,你只要觉得可以,就去试试,没什么丢脸的。”

在决定报名演讲的前一夜,何江通过微信视频跟父亲沟通,父亲问他:“江伢,你紧张不?”何江老实回答:“紧张,我都几天没睡好觉了。”父亲一听,说:“孩子,不要紧张,你就当在家乡的山坡上对着那些树木说话好了。”何江一听豁然开朗:是啊,自己患得患失才会紧张。演讲只是人生中一段小小的经历,过了那半个小时,人生依然会继续。这样一想,他的心里平静了。

报名后,何江经过3轮测试与选拔,击败了哈佛商学院诸多演讲高手,最终正式入选。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何必成夫妇既意外又欣喜。

2016年5月26日上午,何江登上了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台,成为哈佛历史上第一位登台演讲的中国学子。他在演讲中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讲了父母对自己的独特教育,台下听众不时报以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