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防火保护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改变观念;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
1、森林和森林资源的功用及意义
森林作为地球土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具有蓄水保土、防风固沙、减少灾害、调节气候、净化大气、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养育生物、保留物种、提供林产品,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保护森林,减少森林火灾,对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2、森林火灾的特点和对人类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失去人为控制并对森林造成破坏作用的森林燃烧现象。它是危害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之一,具有季节性、突发性、难以预料和发现晚、但可以顶防等特点。森林火灾一旦发生,能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休息。我国早在20世纪印年代就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说明我国对森林防火的高度重视。
3、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碧城镇地处禄丰县东部,辖区面积187.1平方公里。东与昆明市富明县接攘,南邻县内勤丰镇,西与和平镇相连,北与仁兴镇毗邻。镇内最高海拔2754m,最低海拔1750米。全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冬春干燥,夏秋多雨。气候温凉,属滇东北亚热半干燥地区,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毫升,霜期100-120天。全镇有林地面积19.31万亩,森林覆盖率57.6%。辖15个村委会,236个村民小组,96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474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46人,农业人口45084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414人,占总人口的7.20%,镇内农民的生活问题主要依靠种植业,农地多开垦于林缘或林中,农业生产中烧杂草桔杆、烧地埂、烧灰积肥等陋习难以改变,容易跑火形成森林火灾,是本地区最大的火灾隐患。
4、森林防火措施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是我国防火的一贯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与省、州、县森林防火工作同步,在碧城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定岗、定人、定责,组建镇森林防火指挥所;制定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带班制度及24小时值班制度;组织义务扑救队,定期进行各项防火技能和常识培训;明确后勤保障措施,保障通信畅通、车辆及时到位,以及其他各项的协调配合;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和与村民签订防火责任书;进行防火宣传教育,严格控制火源。从制度上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但仅有严密的制度,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广大群众的传统观念,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更无法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支持。对防火,靠你靠我靠大家,人人有责;灭火,打早打小,事事无患,无法落到实处。
5、传统的防火意识及现实状况
由于环境、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原因,重取轻予观念的存在,人们对森林防火,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淡薄,对生存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普遍存在的观点:森林防火是林业部门的职能工作,与己无关。“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观念没有贯穿到日常生活中,虽有完善的防火措施,但森林防火工作仍处于被动局面,无法实现群防群治的日的。同时山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通信的滞后,全镇在历年虽没发生一般森林火灾,但防火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针对此情况,在各项措施并重的同时,结合实际,把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全镇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作为重点,变被动为主动,群防群治,实现森林防火千秋业,生态安全万代兴,为子孙后代幸福的目的。
6、宣传教育采取的应对措施
“以人为本,依法治火”的理念和原则,始终贯穿于我国的《森林防火条例》,新的(森林防火条例》是我国森林防火发展史仁的里程碑。碧城镇在针对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害性高、处置困难等特点,以森林火灾重防源,严格控制火源是关键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了以下宣传教育措施。
6.1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
结合省、州、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在采取严格防火措施的同时,狠抓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从当地实际出发,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在防火宣传月,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云南省森林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社会性、必要性、长期性以及预防和扑救林火的基本常识。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各项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以实现全民总动员,防火保安全。
6.2 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坚持把抓好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仅仅围绕强素质,提能力,减灾害这一主题,突出防火政策法规,森林防火基本常识,应急避险知识,先进典型等。对居住在林区的村民、放牧人员、林区从事经营活动人员及长期出人林区的人员,必须宣传到位。对林区中小学校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对特殊人群,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加强怜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困,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而。
6.3 森林防火与林业持续发展相结合
森林防火,保护森林和森林资源,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把森林防火上升到社会主义建设高度,有利于带动全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使森林防火山由自发阶段上升到自觉阶段。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后盾,林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国家、集体、个人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6.4加强联防、积极宣传
针对与外乡(镇)、县接界的林区,坚持“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的同时,必须广泛.深人地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提高片区内广大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把控制火源,搞好护林防火及禁止一切破坏森林的行为变成自觉行为,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把森林火灾降低到最低水平,为开创林业的新局面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一、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法规体系
为了强化林业管理,有效地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可根据我国《森林法》,将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政策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森林管理条例。该条例可统领现存的森林资源保护地方法规、政策,使整个地方法规系统化,从而更好地贯彻执行统一的法律规范。同时,可在该条例下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其他立法,做到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此外,还应在建设林业执法队伍和提高自身执法能力、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奖惩制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做好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增强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法律意识,同时要制定鼓励群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使群众真正从森林资源保护中得到实惠。在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中,应引入民营机制,发挥森林资源的市场功能,引导群众参与到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和培育的过程中来。
二、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时刻保持警惕,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要特别加强对乡镇、偏远村屯和山上作业点的监管,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各护林员、驻村干部要抓住重点对象、高危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对小孩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监管对象,要坚决落实监护责任,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其次,要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并结合乡镇实际,制订《森林防火预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
三、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首先,要通过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做到以法治林。其次,要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如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建设,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同时建立以林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资源监测,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决策水平。第三,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和“三总量”控制。第四,要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第五,要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第六,要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综合协调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着力促进森防工作由重防治向重预防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由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等体系建设。
四、巩固和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物理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法制教育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懂法、守法、用法。但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呢?根据教学经验和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怎样将法制教育渗透于物理课堂呢?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声现象))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概念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二是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七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部门责令生产或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的声强级昼夜应小于或等于50分贝;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分贝。电梯应远离卧室和起居室(厅),若受条件限制,必须采取减振或者隔音措施。
在光学中同样可以渗透法制教育,比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直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物体在其后会形成阴暗区域,也就是影子。这就涉及了采光权问题,相采光权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一方为接受日照而要求另一方限制其建筑物或植物距离或高度的权利。《物权法》第八十九条对“采光权”有明文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大于或者等于2小时,冬至日大于或者等于1小时,而老年人居住住宅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在凸透镜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给学生渗透((森林防火条例))的法制教育。为什么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树木林地的经营管理单位应设置“森林防火”醒目的警示宣传标语?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要设置这宣传标语呢?
因为寒冷的冬天树叶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有的冰块就形成了凸透镜,太阳光一照在凸透镜上,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正巧点燃焦点上的树叶,于是就引发了火灾。学生通过这一法制教育,自觉地就会遵守((森林防火条例))的相关法律知识。学生学习完以后,在寒冷的冰山上,同样可以用冰透镜来取火,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到物理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九年级物理密度与生活教学中,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制内容。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品的生产地;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和厂址等。禁止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及以假充真等行为发生。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例如:叙拉古的亥厄王叫金匠制造一顶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子。便请阿基米德鉴定一下,阿基米德一时没有办法。在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当他进入浴盆,水就溢到盆外。此时激发了阿基米德:重量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体积肯定不同。将它放进水里,排出水的重量也不相等。阿基米德根据这一道理判断出皇冠是否掺假。
群山披绿,大地锦绣,骑田群峰焕发青春光彩;心怀赤诚,满腔热血,无悔青春折射警徽光芒。从警十八年,他乐做人民卫士,以辛劳和汗水收获了一项项骄人业绩,他甘当绿色使者,以青春的奉献换得了家乡绿谷的青春容颜。他就是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派出所所长。
勤政廉政甘当守护神
为了保护青山绿水,带领辖区民警高举管护大旗,认真贯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频频深入林区及重点场所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的爱林、护林意识。同时,严厉打击乱用滥放林火、乱开滥垦林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砍滥伐林木及乱捕盗猎野生动物行为,精心呵护森林资源安全,捍卫着宜章的绿色和美丽。为了建立有效的打防机制,构建防护网络,他苦思冥想、夜不能寐,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控措施。5月刚调任派出所的肖世伟,上任伊始就亲自带队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三个月的涉林基础调查,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基础材料,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基本方向。
一是摸清了辖区范围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区域,建立了珍稀野生动植物管理档案,为保护全县珍稀物种打牢了基础;
二是调研涉林案件高发区动态,为分局适时调整严打整治方向奠定了基础;
三是开展情报信息网络建设,为案件入口奠定了基础;
四是开展精神病、酒疯子、痴呆傻人员档案建设,落实监护责任,为减少森林资源免遭火魔吞噬奠定了基础;
五是开展“三场四矿”等耗材较大单位的调研,为降低森林资源消耗打牢了基础。通过调研,进一步清晰了他的思路,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公安警务目标找准了立足点。
护林宣传、涉林严打、基础调研只是他勤政工作的重点和缩影。在所有工作中他都十分勤勉,注重率先垂范,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风。他常说“事业是生活的根基,离开了事业,人生将毫无意义”。每天他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双休日也经常在岗位上工作。他经常深入边远乡镇,开展拉网式清理。针对个别乡镇一度盗猎野生动物和采挖珍贵野生植物现象突出的情况,他审时度势,迅速组织民警深入重点地区开展专项打击。他与大家一起爬山头、穿林子、冒寒风、顶烈日,昼夜巡查,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吃方便面。拉网式清理和打击,打出了威风,毁林和盗猎分子如惊弓之鸟,纷纷落网,森林公安名声大振。一天得知有几名商贩在交界偏远高山村采挖、收购珍贵野生植物时,他与大家一起步行40多公里山路,顶着严寒,挨冻受饿赶到现场,面对行为人的恐吓和辱骂,晓大义,明大理,不厌其烦做说服取证工作,在群众的支持配合下,使行为人得以处理。在执法和监管中,冲破人情网,关系网,做到一身正气,不为金钱诱惑,也不为亲友开绿灯。今年3月,他在查处一起涉林案件时,当事人想用金钱过关,拿出3000元要求免于处理,遭到他严厉拒绝。6月份在查处一起非法收购野生动物案时,他的一位老朋友打电话要求关照,他婉言拒绝,依法进行了处罚。在森林公安分局他凭着一种执着的精神,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凭者一种实干的作风,脚踏实地,忠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并积极完成了县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难事、要事,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的急事、琐事。
文明执法为民服务
同志始终把“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作为衡量森林公安民警是否执法为民的准绳,贯穿于执法工作的始终。他经常教育民警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他上任后,对涉林案件统一把关,减少执法随意性,预防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为了增加执法透明度,他积极推进警务公开,制定了《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刑事执法、警务公开》的社会监督牌,把森林公安工作纳入人民群众的监督范围。同时,从接警、立案、处罚、教育、权益保障、宣传教育、队伍管理、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建设、林区防范等10个方面公开向人民群众推出了十项承诺,并公示了举报、监督电话。对群众的咨询和来访他总是热情接待;在执法中他总是强调处罚和教育相结合。
扑火骁将破案能手
我国高度重视林业法治建设,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等5部林业法律和《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10多部林业行政法规。各级林业部门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加快形成完备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林业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林业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林业法治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依法治林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为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要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加快建立权力和责任清单,规范权力流程,严格监督方式,促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加强对重大林业改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升林业行政管理效能。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维护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和林权权利人的利益。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或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后监管,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林业发展活力。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加强内部权力制约和监督,从制度上防止发生权力滥用和违法违纪行为。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及时主动公开重大惠林政策、林业重点投资、财政预算、行政许可等事项,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严格规范林业执法。森林、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属于典型的公共资源,其中森林具有生长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等特点,尤其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但是,目前许多林业案件并没有得到严格依法追责,有的只是象征性地罚款了事,导致林业违法成本过低。全国每年发生林政案件60多万起,每年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超过200万亩。各级林业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毁林、乱捕滥猎和毁坏湿地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深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权责一致、精简统一的执法机构。加强林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执法权限法定,严格规范执法程序、量化行政裁量标准,确保执法到位不缺位、尽责执法不越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合理分解执法职责,建立执法责任追究机制,避免执法推诿和不作为现象,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水平。实行执法资格管理,严格持证执法。依法妥善处理涉林纠纷,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第三,创新完善法律制度。林业部门将着力推进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条例等的修改制定工作,建立适应林业改革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发挥法律法规对林业建设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在制定林业重大发展改革规划、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统筹考虑林业法律法规制度设定问题,及时提出立法建议,坚持在林业法治下推动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制,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着手建立完善林业立法后评估制度,开展林业法律法规成本效益分析和实施情况评估工作。探索建立县级以下基层林业立法联系点制度,简化民意上达环节,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确保林业法律法规制度“接地气”,全面提高林业法治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四,全面提升法律素养。目前,全社会还没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遵守林业法律法规、保护生态资源的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个别地方甚至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政府和法人仍是侵占、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主体。各级林业部门将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为契机,全面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林业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对林业法律法规的认知,提升运用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健全林业法制工作机构,加强林业法治队伍建设,探索林业部门法律顾问制度,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的林业法治队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涉林环境保护工作,按照蓬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蓬溪县环境污染防治改革方案》的通知(蓬府办【2017】175号)文件精神要求,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组织领导情况
为确保环境保护大检查大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森林公安局、林政股、办公室等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蓬溪县林业局环保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以蓬林发【2017】57号文件制定了“蓬溪县林业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全面开展专题检查整改工作;以蓬林发【2016】63号文件印发了“蓬溪县林业局环境保护工作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林业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监管全覆盖。
(二)责任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森林管护力度,全面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以蓬林发【2017】53号文件明确了林业局各股室具体工作任务和职责;与乡镇分别签订了“森林管护”、“森林防火”、“天保工程”等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划分了管护责任区,森林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护;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森林管护考核办法》和《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职责;明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责任人,任期内出现超限额采伐、发生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重大森林火灾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县政府不得对其提拔重用,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污染防控情况
根据上级要求,我局先后召开局党组会议、局务扩大会议对涉林环保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安排相关工作。一是全面摸排,出台了《蓬溪县林业局关于清理非法侵占林地滥伐林木工作的通知》(蓬林发【2017】55号),对全县乱占林地、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进行全面清查;二是及时安排森林公安局森林干警、林政股工作人员组成巡查小组,对我县森林资源较好的地方又特别是赤城湖库区、高峰山、常乐寺、红海景区等县内风景区重点进行了涉林环保检查。检查内容一是赤城湖周边的唐兴书院、农家乐等建筑工程是否存在乱占林地行为;二是赤城湖水库是否存在违法乱捕白鹭、野鸭等现象;三是重点林区和景区是否存在乱砍滥伐林木现象;四是退耕还林是否存在毁林复耕现象;五是对全县机砖厂规范占用林地进行了检查指导。并对巡查情况建立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整改。对部分机砖厂违规占用林地项目共发放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20余份,同时由森林公安局进行处理。
(四)宣传贯彻情况
一是印发“保护森林资源,爱护生态环境”、“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等内容丰富的各种宣传资料累计十万余份,发至全县乡村进行张贴;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和街道的板报、宣传栏,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特别是每年利用“综治宣传月”、“植树节”、“爱鸟周”等契机大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四川省绿化条例”、“退耕还林条例”、“天然林保护条例”;以蓬府通【2016】1号印发了“蓬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利用逢场天安排相关科室到乡镇集市设立街头宣传站,累计发放宣传单4万余份,宣传效果良好。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着力培育现代林产业体系。全县建成核桃、蓬溪青花椒、香桂三大特色经济林木基地8.5万亩,全县全年林业产值达到1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3.15%,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二)着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通过林权确权颁证,大力推行林地流转,积极引进业主从事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全县已流转林地和非林地10.55万余亩,引进和培育业主近300户,发展核桃产业基地5万亩,发展蓬溪青花椒产业基地2万亩,发展香桂产业基地1.5万亩。
(三)森林资源培育成效显著。近年来,造林营林生产工作重点以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森林资源增长为目标,全力搞好退耕还林、天保公益林、森林抚育、造林补贴、现代林业重点县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完成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和新增专项项目建设面积4万亩,完成造林补贴项目1.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补贴项目4.4万亩,完成现代林产业基地建设3万亩,每年指导全县31个乡镇开展义务植树栽植各类苗木150万株以上,在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蓬溪行动中,动员和组织部门(乡镇)开展公路、水系、四旁等增绿活动,每年完成造林面积(折合)2万亩以上。乡村绿化与“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重点在涪江、国省道和县城周边栽植生态林、景观林,完成道路、渠系绿化0.65万亩。
(四)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及退耕还林巩固工作,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天保二期工程中,继续对全县32万亩生态公益林进行管护,并保持一期工程的优良做法,吸取一期管护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工程建设成效,充分调动大企业、大户造林管林的积极性;对全县5.87万亩退耕还林面积严格保护,严防反弹复耕,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至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已达51.8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2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2.96%。
(五)有害生物防治目标通过省级验收。我县作为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以 “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为目标,结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绿盾”行动,进行检疫执法和法律法规宣传,排查检疫重点企业和苗圃,全面确保我县森林资源的安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7.65万亩,防治率为90.42%,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种苗产地检疫率为100%。2013年以来完成产地检疫苗木3000万株、复检各类林木种苗8万株。我县作为全市唯一开展飞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县,通过飞机喷洒农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县森防站2015年荣获全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六)实现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不断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全县2013年以来未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及群死群伤事故,一般性森林火灾发生27起,受害森林面积6.145公顷,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 0.0145 ‰以下,火案查处率达到100%。
(七)有力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各类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绿化造林成果。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格处理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强化野生动物驯养管理,实施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2013年至今,查处行政案件231件,行政处罚227人次,单位4个,收缴木材711.842立方米,行政案件综合查处率95%以上,办理刑事案件11件,移送起诉10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幼龄林抚育进程较慢
我县森林资源90%以上为中幼龄林,面积近50万亩,其中郁闭度在0.8以上急待抚育的森林面积达15万余亩。近年来,国家每年下达我县森林抚育面积仅为1万余亩,如按此进度进行中幼林抚育,则需要很多年才能全部完成,影响了保留木的生长,导致森林质量低下。
(二)森林生态系统整体水平较低
我县森林以柏木纯林为主,其中低效林占半数以上,人工林密度较高,单位面积蓄积量较少,平均胸径较小,林下灌木和杂草极少。这些低效林稳定性较差,生物多样性低,导致森林的健康状况恶劣,森林病虫害和火灾隐患严重,因而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低下,水土和林地有机质流失严重,林地自养能力差,森林生态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三)森林保护与管理利用存在一定的矛盾
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后,存在不能流转不能采伐等具体问题。而可以流转的商品林又不能改变性质和用途,不能任意采伐,确需采伐的,政策和技术条件要求又非常高,但业主发展林产业流转林地后,需规模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林木,就要淘汰原有林木,由于受到林业部门林木采伐政策的严格限制,导致个别地方出现业主在流转的林地上因换种经济林而违法采伐林木现象。另外过去在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时,同村同组公益林和商品林互相穿插划分,但这样又达不到业主将林地集中连片、规模化流转便于管理的要求,一些业主只好避开政府和林业部门监管私下违规一并将公益林和商品林合并集中流转,导致许多遗留问题,政府和林业部门面临的风险较大。
(四)乱砍滥伐林木现象仍然存在
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出现大量“空巢”家庭,加之丘陵区森林资源面宽量大,林地分散、小块,道路畅通,农村基本无人看管守护山林,导致个别地方仍存在乱砍滥伐、偷拉盗运现象,森林管护难度较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为确保完成涉林环保生态资源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将按照省、市总体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涉林环保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宣传教育是涉林环保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重要手段和有力措施,我们将始终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努力提高公民保护森林资源意识,大力营造“森林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除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外,还通过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开展更加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 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
努力做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防止乱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工作;继续加大对以蜀柏毒蛾为主的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加强对乱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除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保留一部分农民自用材、薪炭材的资源消耗外,停止一切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三)继续深化林权改革
认真开展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回头看”工作。将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回头看”工作纳入农村各类产权“多权同确”,统一安排部署,对错登、漏登、重登林权的进行核查纠错,对个别地方未落实到户的集体林权,全部落实到户。认真做好纠纷调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加强林权纠纷调处化解,将林权纠纷纳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内容,及时调处化解林权纠纷,依法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做到一般纠纷不出乡镇、重大纠纷不出县,维护农村林区社会稳定。
(四)继续加大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查处力度
根据--发〔2005〕-号文件的要求,我局于2005年6月下旬至7月--日对全县林业行业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开展自查自纠
林业局党组于-月--日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二同志为副组长,--------为成员的自查自纠领导小组。自查自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专题会上,党组书记、局长--同志组织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并对全县林业行业《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的相关事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
二、坚持依法行政,行政行为规范
在依法行政上,我局主要依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省天然林保护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省绿化条例》、《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依法行政,并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加强对职工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我局曾多次集中组织机关、直属单位、基层林业站人员培训,实行严格考核制度,大大提高了林业行政人员素质,逐步规范了林业行政行为。
三、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严格依法行政
对林业行政许可项目,我局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凡是行政机关、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合法提出的许可申请,我局均依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的规定,严格审查,依法准予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并在实施行政许可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严格执行收费制度,合法使用资金
林业行业收费是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收取规费,我局始终严格按照物价局核准的收费项目、标准、计算单位、范围、对象收取,出具专用票据、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杜绝了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私分违规违纪现象。对任何有合法来源的资金,实行严格的审计审批制度,做到合法使用资金。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行政许可项目审核审批过程中,个别法人、业主在征占用林地时,对应提交的文件资料不能及时提交,导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材料不能如期报送。
2、在省道--线改建过程中,个别行政管理单位,在给农民补偿问题上,一再推延,致使线东段公路改建征占用林地到现在不能报批。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3、林业行政许可中,在办证环节上个别职工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本着查处从快、打击从重、管理从严的原则,运用必要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重拳出击、严打严查、力求实效,对全乡范围内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违法占用林地的各类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整顿,依法查处各类涉林违法犯罪,重点打击毁坏植被的开荒种地、开矿建厂、挖沙取土、堆放废弃物等违法占用林地行为,以及盗砍滥伐、盗挖野生树木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重点案件得到及时查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等行为得到及时打击,确保实现被破坏林地植被全面恢复。
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一批案件,打击处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教育警示广大林区群众,建设生态文明村,促进全乡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突出道路、江河、集乡绿化地带、水源点、林区等重点区域,有效打击整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偷拉盗运、盗挖野生树木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现一例,坚决从严处理,打出声威,打出效果,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对查处的毁林案件、火灾案件,要加强管理,限期恢复植被,采取自然修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林地不流失;三是完善矿山、采沙、采石场管理,杜绝非法占林、毁林的现象发生;四是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和平安林区创建工作,引导、教育周边群众爱林护林,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我乡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动员宣传准备阶段(时间安排:8月25日至8月31日)。各村(社区)要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搞好摸底排查,并将组织机构、工作方案和摸底调查情况汇总,报__乡政府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将此次整治行动宣传到组、到户,做到家喻户晓。摸底调查以村为单位,对有林地征占用手续的企业也要进行是否存在少批多占、批甲占乙等违法行为。摸底调查内容为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安全的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各村(社区)要拟定恢复植被的重点范围。
(二)打击整治阶段(时间安排:9月1日至11月30日)。各村(社区)要根据摸底排查情况,密切配合工作组,针对个例及典型案件,集中力量,快打快查,严肃认真查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偷拉盗运、盗挖野生树木和非法占用林地和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在本次专项行动中,对无任何手续的违法乱占林地违法犯罪行为及有关工程项目责任人应及时立案侦察,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并做好案后被破坏林地的植被恢复工作。
(三)总结提高阶段(时间安排:12月1日至12月31日)。乡林业工作站、各村(社区)要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全面总结,认真查找问题,查缺补漏,总结经验,建立保护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并将总结材料报乡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针对总体要求、目标任务,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特别注重对《森林法》、《四川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广泛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件,通过向社会公开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及取得的工作成果,对损失巨大、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和查处阻力大、及时上报森林公安局,有效震慑犯罪分子。积极引导、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保护森林资源打击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二)调查摸底,强化监管。各村(社区)按属地管理原则,组织人员对历年开荒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明确对辖区内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偷拉盗运、盗挖野生树木下一步拟恢复植被的地区,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要强化村组责任,进一步加强管理。一旦出现森林资源管理新的违法现象和毁林开荒的村社、林管员、公益林管护人员要及时制止、处理,确保不出现新的增量。各村(社区)、组、林管员、公益林管护人员对出现的案件不闻、不问、不管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确保不出现新的案件发生。
(三)重拳出击,严查严打。以森林公安为主对违反森林保护法规,非法占用林地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作物、堆放或者排放废弃物;其它非林业生产、建设,造成林地毁坏;对取得了征占用林地手续但存在少批多占、批甲占乙、未批先占等违法占用林地以及盗伐、滥伐林木;为营利性生产、作业,故意将生长中的树木折断、掩埋、致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的,一律按法律规定的上限标准实施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对已查处的典型案件,要打出声威、打出效果、从严从快查处,对乱砍滥伐、偷拉盗运等行为要处罚到位,绝不姑息。
(四)加强管理,恢复植被。对案件查处之后被毁坏的林地统一交由村民小组集体管理,由村(社区)负责督促并限期恢复植被。对火烧迹地一年内严禁开发、流转,使其自然修复,恢复植被。对林区边缘的荒山、荒地、历年来被非法蚕食侵吞的林地,各村(社区)要制定计划,按“砍一栽三”的规定来恢复植被,由乡林业工作站进行管理。
(五)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乡级相关部门必须全力配合本次整治行动,乡林业、国土、公安、纪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各村(社区)要无条件配合,要广泛收集情报信息,及时上报__乡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
犯罪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要及时组织执法人员,联合相关部门实施打击。对破坏森林资源的企业或个人,林业部门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联合执法。 (六)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对及时举报并有效制止非法侵占林地、毁坏林木行为的护林员和群众,经查实后,由乡政府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失职的相关干部和护林员,经查实后,坚决予以追究相关责任;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有案不报、瞒案不报、暗中保护的有关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
五、组织领导
1、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地区、喀斯特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这些区域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退化现象。生态环境压力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2、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2)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不完善。中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侧重点不同,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性和各生态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生态保护投入不足。生态保护投入与面临的生态问题不相适应,生态保护任务难以落到实处。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生态保护的科技及信息支撑薄弱。生态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制定政策和措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生态保护科研力量有限,尤其是生态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足,渠道不畅,难以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2、措施与对策
2.1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1)要发展新型工业。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项目引进上,严格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实行工业企业集中规划、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2)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2.2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1)优化农业结构。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畜禽水产良种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要阵地,结合新型农民科技项目实施,开展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退耕还林。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增加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林,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水环境保护。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小流域治理,保护水源地,增加塘坝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改善供水条件。要加大项目编制力度,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面源防治项目建设,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有步骤退还湿地。要通过科学种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拦截、吸收、吸附污染物,保护湿地水体环境,逐步恢复湿地功能,使巢湖水质有根本性好转。
(4)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5)构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优先建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控系统,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