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

第1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网络;通信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计算机的网络通信技术的有序发展和通信技术的研发,为推动我国的通信技术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新时期内,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通信技术开发,为我国的通信事业做出贡献。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在我们生活中,比如电话、手机、电脑等等,到处都和计算机通信技术有关。因此了解计算机通信技术非常重要,在网络通信技术中,我们要对网络传输介质进行一定的理解和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改进,使其更好地为通信事业做出贡献。本文对通信介质、通信模块以及数据通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 通信介质及其特性

通信介质是网络通信中连续收发双方的物理通路,也是通信中实际传送信息的载体。通信介质的特性:物理特性、传输特性、连通特性、地理范围、抗干扰性、相对价格。通信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类。有线介质有: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和光缆(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无线介质有:红外线、卫星通信和微波。网络传输介质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的影响很大,其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房方面:物理特性:对传输介质物理结构的描述。传输特性:传输介质允许传送信号的信号形式,使用的调制技术、传输容量与传输的频率范围。连通特性:允许点—点或多点的连接。地理范围:传输介质的最大传输范围。抗干扰性:传输介质防止噪声与电磁干扰对传输数据影响的能力。相对价格:器件、安装与维护费用。

2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2.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多媒体的要求也正不断提高,从而使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的多媒体技术除语音和图像数字技术之外,还涵盖了无线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等一些高端科技成果。例如目前集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三重播放业务,其具有传输速率高和服务质量高的优点,该技术的普及使得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而网络音乐、电视、广播的应用的十分广泛。

2.2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作为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产物之一,全球移动通信由第一代模拟技术直到后来二代的GSM技术和CDMA技术,直至当前的3G时代,这既意味着电信行业的得到了发展,更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该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随时随地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2.3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快节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数据的传输和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传统的线路传输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之而来的光通信技术应运而生。不但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和传输的需要,更是发现无线通信和卫星系统的基本条件。光通信技术主要涵盖了光纤、光缆、光节点、光接入技术和光传输系统等领域,使得常规的色散位移光纤、单模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塑料光纤以及性能高成本低的多模光纤技术得以逐渐成熟。此外,用于航天领域的纳米光纤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在一些国家得到了生产试用。

3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3.1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它通过通信介质传输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将源站的数据编码成信号,沿传输介质传播至目的站。数据通信是完成编码信息的传输转换、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数据传输的品质取决于被传输信号的品质和传输介质的特性。数据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它具有一定的表示形式。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是在某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信号是数据的电或电磁编码。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磁波。数字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选择适当的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来表示,因而无论信源产生的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传输过程中都可以用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某种信号形式来传输。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设备而执行数据通信的系统。实际上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因用途而异。

3.2 数字信号编码技术

非零码NRZ;彻斯特编码;分曼彻斯特编码。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分为:幅移建控法、频移建控法、相移键控法;在数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单位是bit/s(bps)。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次数来表示,单位为波特(baud),比特率=波特率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数据通信方式:并行、串行。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计算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3.3 数据眼错和修正

错误检测方法主要是:奇偶校验(parity)和CRC循环冗余校验对数据信号帧传输过程中的位错进行修正的方法主要有:由发送那个器提供错误修正码,然后由接收器自己修正错误;接收器发现接收到的错误帧中有位错误时,通知发送器重新发送数据信号帧。

3.4 数据通信技术指标

数据通信技术指标包括据传输速率、误码率、信道容量。码元是承载信息地基本信号单位。如用脉冲信号表示数据有效值状态,一个单位脉冲就为一码元。一码元能承载地信息量多少事由脉冲信号所能表示地数据有效值状态个数决定的;位脉冲信号:一个单位脉冲信号,当表示二进制代码0和1两个状态有效值时,一码元能携带1bit信息,即一位;一个单位脉冲信号,当表示二进制代码00、01.10、11四个状态有效值时,一码元能携带2bit信息,即两位;一个单位脉冲信号,当表示二进制代码000、001、010、011、100、101、111八个状态有效值时,一码元能携带3bit信息,即三位。数据传输速率有两种表示法:数据传输速率指每秒能传输多少构成代码的位数,以位/秒位单位,用比特/秒表示,写成bit/s,简称bps。调制速率是指线路上单位时间传输的波形个数,单位是波特(band),计算公式:B=1/T,T位一个波形的持续时间。调制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S=B(log2N);码率是在通信系统中衡量系统传输可靠性的指标,二进制数据位传输时出错的概率。它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若误码率达不到这个指标,可通过差错控制方法检错和纠错。误码率公式:Pe=Ne/N,Ne为其中出错的位数,N为传输的数据总数;道容量是表示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单位是位/秒(bps)。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区别是: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后者是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也日趋复杂,往往需要几台或几十台计算机才能完成控制和管理任务,此外还可以通过不同功能的计算机及设备之间需要交换信息,这样把多台计算机或设备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更好地编制程序,以及实现网路通信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要,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网络通信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1 媒体资产管理的产生背景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节目量剧增,传统的以磁带为介质的节目保存、使用方式面临许多问题:

(1)由于磁带寿命有限,以往保存在磁带上的大量有价值的视音频资料需要抢救。

(2)多种格式介质并存,经常要转换格式引致质量下降、效率低下,对台内素材、节目利用和台间节目交换造成不利影响。

(3)IT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磁带储存、传输方式无法适应互动的视频点播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电视台数字化进程的完成,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电视台建立媒资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土壤。

媒体资产管理MAM(Media Assets Management)是对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表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以及设备和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建立MAM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系统,保存和管理好这些宝贵的资料,并使之得到最大利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良好的媒资管理系统,可以为电视台等媒体提供多方面作用:

提供信息交换平台,视音频资料存储,网络化的节目制作流程。集中、统一的资源管理、检索,提供跨机构获取的能力,加速制作周期多元增值,为收费电视、视频点播、IPTV提供平台。

2 媒资管理系统的发展概况

有人认为:媒资管理MAM是ERP 在媒体企业经营中个性化管理的典型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起源于制造业,后来在其他行业也得到新的发展。ERP旨在将企业内不同部门的信息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上,从而使得不同的部门的人员可获得完整信息。其统一性可以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减少错误、提高速度、改进效率、更完全的信息通道。因而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了解目前企业的业务运行状态,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ERP在中国推广应用近20年,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得到普遍认识,许多企业也从应用中得到回报。ERP的内涵在于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一点看,MAM与ERP是非常一致的。

(1)国内外MAM的几种模式

内容库管理模式:MAM的基本形态。目的是对视音频资料的抢救和保存,对视频、音频及其他相关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并分类归档,对资料进行集中管理,便于对资料的保存和再利用。电视台对这种模式的应用是建立可进行检索和调用的自动化管理的磁带资料库。

内容共享的生产模式:随着非编设备技术的普及而出现的生产制作平台模式,通过网络,各个非编站点可以共享库内资源,进行在线编辑。电视台对这种模式的应用主要以新闻非编制作网络为代表。 资产库管理模式: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进展,不仅要对内容管理、生产要求,而且要满足商品流通的要求。MAM既是内部的内容管理平台、生产制作平台、播出平台,也是对外的信息、节目运营平台,通过围绕媒体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内部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有效进行资源调配,安排节目生产、播出、交换等,实现以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战略。通过多方面的应用,并参与对网络、对市场、对客户资源管理,通过无形商品的市场流通,在流通中产生MAM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附加利益。

(2)国内媒资系统应用情况

媒资管理的概念进入中国短短几年,就由一个新名词变成许多电视台的应用事实:

1)2001年,国内首个媒资管理系统由北京捷成为中国电影资料馆度身定做。

2)2003年9月,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项目第一期安装调试工作如期完成;2004年5月,资料馆一期系统全面运行。

3)2004年1月,国内最大的城市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广州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项目完成招标工作。

4)2004年8月,广西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北京举行了签约仪式

5)2004年11月,厦门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媒体资产管理项目完成招标工作。该项目包含卫星收录子系统、新闻子系统、制作子系统、资产管理、播出子系统等

6)2004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通过了全面的测试验收。

7)2005年1月,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开始试运行。

(3)媒资管理系统涉及的技术与方法

由于各个电视台的管理现状和工作流程、习惯各不相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都是针对各自特点的定制系统。系统的定制需要对技术、流程、管理、商务各方面的需求做出综合考虑,主要考虑的方面有:

视频压缩技术

由于广播级的视频信号的信息量极大,要在网络上传输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压缩技术的出现,使视频信号的网络传输成为现实。图像具有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这两种特性,这两种相关性使得图像中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压缩技术就是去除图像之间的冗余信息,只保留少量非相关信息进行传输;接收端则利用这些非相关信息,按照相应的解码算法,可以在保证在一定的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恢复原始图像。一个好的压缩编码方案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去除图像中的冗余信息,从而图像的信息量大大减少,减少了对计算机总线和网络带宽的压力,提高网络传输的性能;同时也减少存储的空间,降低了存储成本。如何在保证最佳的视觉质量前提下,提高数据的压缩比,是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MAM的素材一般分为两种:浏览、检索用的低码流素材,编辑、长期存储的广播级节目素材。几种压缩格式目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MPEG-2IBP在码流较有优势,存储性价比高,是目前传输和播出的首选格式,但编辑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M-JPEG、DV、MPEG-2I等格式是目前非编网络的主流编辑格式,但存在码流较大,不利大量存储的缺点。而MPEG-4格式由于基于具体内容编码、码流小、视音频质量比较好等特点,多被用于编目、浏览和检索的素材。

存储介质

MAM的首要任务是节目的存储,传统以磁带为介质的存储方式,在单位成本、保存年限、空间使用、管理、检索等方面都有局限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存储介质开始逐步替代传统的磁带,主要有硬盘、数据流磁带、光盘。

硬盘-具有读写速度快,效率高,技术成熟,维护、升级方便的优点,但体积大且大量使用成本较高。

第3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 局域网;故障;诊断;处理

中图分类号TP 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216-02

0引言

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与重要性与日俱增,很多企业使用局域网进行生产运行管理、信息快速传递,当网络发生故障,往往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及信息的传递,网络管理人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找出故障原因并迅速解决。而大多数用户缺乏相应的网络知识,往往接到的报修电话仅仅是“不能上网”,如何快速判断并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为网络管理人员及一般用户提供了日常经常遇到的网络故障及解决方法。

1 常见网络故障

1.1 硬件故障

局域网硬件故障,主要是网络中双绞线、光纤等线路出现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现象;网卡、光纤收发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工作不正常,网卡故障或连接松动等问题。同时网络模块和水晶头氧化、松动,网络设备和交换机连接异常,交换机的端口工作异常,网络设备的内部板卡可能高温、老化等造成的工作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局域网中所使用的网络设备和线路的的各种故障是网络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

1.2 网络协议配置故障

在局域网运行中,网络协议配置不正确或协议运行异常和硬件故障相比,出现的几率更高,更难排查,大多数情况下,此类故障故障表现在网卡没有正常驱动、IP地址、掩码、网关等参数配置错误,加载了不适用的网络协议。解决此类故障,需要查看网卡属性中协议配置是否符合使用要求,IP地址分配,尤其是掩码和网关配置是否有误,查看VLAN或子网划分,判断所接的端口与交换机实际配置的网段是否一致。网络软件故障主要表现有:网络连接中断或断续,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很慢甚至无法传输,网页打开很慢或无法打开。

2 常见故障及排查方法

2.1 双绞线或光纤等传输介质故障

在网络传输介质故障中,传输介质的短路、断路、接触不良是主要因素,尤其是接触不良占大多数。

线路故障的排查可采用RJ45网络测线仪或者直接使用一台正常连接局域网的主机替换原主机进行测试。其方法是:短距离的范围内,将网络测线仪两端分别插入该网络线的故障端及接交换机的一端,测试该网线的线序及通断,确保其线序符合正确,最低限度要求1、2、3、6线正常联通,根据所出现的通断来判断线路的损坏。这里要注意的关键是:如果采用网络测线仪测试正常,而将原主机还原后,仍然故障,则需要排查网线各连接处是否氧化、接触不良。在实际处理问题时曾遇到过一段线路,用户报不能上网,用网络测线仪测试线路正常,测试结束后,用户计算机正常上网,过一段时间故障重复,排查结果为此段线路有一连接处氧化严重,导致网络测线仪因电流较大,信号可以通过,而网卡信号不能通过,当用网络测线仪测试时,短时间内接触点的接触电阻下降了,网络能勉强使用一段时间。

电磁干扰在局域网出现较少,当出现时,可以使用屏蔽双绞线进行替换法进行测试,选择能正常使用的屏蔽线去替换故障线路,如果此时网络恢复正常,则表明此处线路受到电磁干扰,需要查找干扰源进行排除,或者将线路进行屏蔽处理。

2.2 设备端口工作异常

设备端口在使用中常发问题有:设备本身导致的端口物理损坏、设备配置中对端口进行了关闭操作、设备连接处连接件如水晶头、信息插座等松动。

对设备端口异常进行排查,主要依靠对端口的指示灯进行观察,因为端口指示灯是对端口工作状态的显示显示,端口指示灯指示明确,通过对端口状态指示灯来判断故障大致情况比较方便。为了确保端口信号灯反映的是实际情况,有时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启动后进行观察,如重启光纤收发器判断其是否在假死状态。

2.3 交换机故障

交换机故障主要是指交换机的端口因老化、雷击等原因造成的物理损坏或参数设定错误,还包括交换机长时间工作,温度过高造成的工作状态不稳定,造成网络不通。

交换机故障采取的排查方法:首先重新启动交换机查看故障是否排除,如仍有问题,可替换排除法,运用通信正常的主机和网线来连接交换机正常的并且配置相同的端口,如果此时通信正常,则表示交换机正常,此时需要对当前在用的端口状态进行确认,端口正常工作时,大多数交换机端口的状态指示灯正常显示为绿色或橘黄色(10M线路),使用一台经确认通信正常的主机和相应的连接介质来进行替换,如果此时仍然不能正常工作,则说明是交换机出现故障。这里需要注意,有时端口指示灯正常,也不能表示该端口能正常工作,曾遇到过网卡、交换机指示灯正常,但网络无法PING通,替换交换机端口后正常的例子。

2.4 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主要为主机操作系统异常、资源占用率高、病毒或网络协议异常造成网络不能正常工作。

软件故障采取的排查方法:使用工作正常的主机替换原主机,如果替换后,工作正常,则表明原主机系统存在问题。当发现这种故障的时候,首先检查主机的网络协议、配置,排除这方面因素后,则需要对主机进行杀毒、漏洞修复等处理,必要时还可以查看此计算机打开的端口、运行的服务等来排除病毒、木马等情况造成的影响。

3 排查顺序

其排查顺序采用由近及远,由易及繁的顺序,可以大幅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1)根据发生的是个体问题还是多数问题来判断故障原因。当接到用户报故障时,首先应该询问,是用户一台计算机不能上网还是附近的计算机都不能上网,如果仅用户一台计算机不能上网,应该是该用户计算机与网络连接问题,反之则是这一片区域连接的交换机出现问题;

2)在判断是该用户计算机单机出现网络故障后,到用户计算机进行排查;

(1)排查线路情况,通过查看网卡状态灯,简单判断线路是否正常;

(2) 查看网卡属性,运行ping 127.0.0.1,查看协议配置是否正常,运行ipconfig /all 查看网络配置是否正常;

(3)查看计算机在无操作情况下网络流量情况,判断是否有病毒。

3)在单机检查无问题情况下,检查交换机工作及配置情况。

第4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者诸多的挑战和考验,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的强化,管理的难度在于涉及到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利益调整等。因此,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打破了“孤岛”现象,实现信息共享和整合。财务信息化是公司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基础,通过实施财务信息化,打破信息孤岛现象,确保企业数据口径统一、真实、完整,解决长期困扰公司信息失真的问题。

2.实现财务的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管理一直是公司财务管理重点,通过理信息化建设,加强财务集中管理,为公司管理层及时掌握经营状况的实时信息,实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提供支撑,尤其是为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重大问题提供解决的工具。

3.转变观念,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通过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以信息管理和利用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核心能力,促进财务管理角色的转变;实现财务与业务的紧密结合,促进业务价值创造;最终为公司前瞻的决策提供坚强的支持,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4.为建设高度集成的企业信息积累宝贵经验。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能够为公司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降低信息化带来的风险;并促进其他信息化建设规范开展,实现信息的有效集成。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网络财务的安全问题。数据安全是二十一世纪网络财务面临的最大问题。网络财务系统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网络财务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财务的业务范围及财务的信息披露上,还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数据上,商业机密一旦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网络财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财务运作所要求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形成了较大的冲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单据、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使网络财务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而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与网络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黑客的恶意攻击、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2.会计资料的存档问题。网络化的财务管理,电子符号取代了财务数据,信息的载体己由纸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这些介质的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剧烈震动的影响,其保存的数据资料易于丢失。另外,网络财务软件的实施是对现有单机版、局域网络版财务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全面升级,由于数据格式、数据接口不同,数据库被加密等原因,网络财务软件不一定兼容以前版本或其他财务软件,以前的会计信息可能无法被及时录入网络财务系统,对于隔代保存的会计档案更不可能兼容,因而原有会计档案在新的网络财务系统中无法查询。因此,网络财务环境下,会计数据资料面临不完整和易于失效的风险。

3.网络财务的审计取证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相关经济责任的认定,是通过完整的纸介质会计凭证体系和严格的白纸黑字财会审批手续记录下来的,财务审计的取证摸得着看得见,一目了然。而在网络财务中,财务数据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传统的审计控制制度及组织控制功能的效力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剧了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了审计取证的难度。

4.网络财务的技术人才问题。网络财务环境下,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知识及网络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财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相应的产业知识及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等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目前,在我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大多数财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

三、解决对策

1.网络财务安全策略。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是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关键。为了抵御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干扰和威胁,应加强对网上输入、输出和传输信息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的控制,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包括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等,都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方面的技术,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同时,在财务软件中应提供周到的强有力的数据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数据操作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安全性。

2.会计档案管理策略。采用标准的财务软件数据转换接口。为了使不同开发商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会计数据,便于财务软件的升级,同时,也便于网络传送的数据、报表在银行、财政部门相互兼容,必须制定和执行标准的财务软件数据转换接口,以保证会计档案数据存贮形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计数据备份策略。为解决隔代数据兼容问题,既要输入光盘、磁盘等光电介质,又要按规定打印输出,便于日后查询和故障恢复需要并适时地进行软件升级。

3.网络财务法律保障策略。加强网络财务的法律法规建设,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财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财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对涉及电子商务合同、单证、公证签名的认证以及争端解决规则等各个方面实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财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安全有利的外部环境。

4.网络财务技术人才策略。在电子商务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是既懂财务知识,又懂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财务管理的重心转向事前和事中监督,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关注过去的企业经营成果和现在的财务状况,而且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第5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 光纤通讯技术 发展现状 前景

中图分类号:TN913.7 文献标识码:TN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03901

光纤通讯技术是一种以光波为载体,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有线通信方式,其优势是传输容量大和保密性好。凭着这种独特的优势光纤通信技术已经逐渐取代宽带技术,并成为现在最主要的通信方式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通讯要求的增多,原有的光纤通讯技术已经无法更好的发挥作用和满足人们需求,这就需要从通讯技术实际出发,不断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不断的研究新技术,以满足当代人们对光纤通讯技术的需求。

一、光纤通讯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光纤通讯技术问世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时期包括美、英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光纤通讯,近十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这些国家重要的通讯技术之一。这期间我国对光纤通讯技术也尤为重视,通过多年的探索,在光纤通讯技术水平上已基本上和世界齐平。光纤通讯技术在中国通讯领域应用三十多年来,在扩大网络传输容量上有着其他通讯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现在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为较完整的光纤通信产业体系,也基本掌握光纤、系统和器件等多方面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和三网融合、海底通信等领域。具体发展应用状况如下:

1.核心网光缆的应用

随着光缆技术不断的发展,光缆已经被各省区广泛应用于干线光缆中,为了满足通讯需求,原有的多模光纤已逐渐被单模光纤取代,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单模光纤G.652和 G.655,而G.653和G.654光纤在光缆通讯中也有所应用,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G.654光纤因拓展范围有限,几乎没有发展潜力。此外,因干线光缆常用于室外,使用时要注重外层保护,但目前这种干线光缆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很少在光纤通讯中使用。

2.光放大技术

光放大器开发与应用是现代化通讯技术的重要成果,其能弥补原有光纤通讯技术的不足,促进光复用技术、全光网络和光弧子电信的发展,使光纤通讯技术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没有发明光放大器之前,光纤通讯距离一直受光纤内衰减和讯号变形的影响,而无法长距离传输,即便能传输也需要通过光通讯中继器,中继器将光讯号、回电讯号放大之后,将信号转化成较强的光讯号传至中继器。这种方法虽然能实现光讯号转换,但通过中继器不仅会使系统整体构架更加复杂,也无法满足新一代波长分多工技术要求,同时通过中继器实现信号转换,需每隔二十里设置一个中继器,会增加通讯工程成本。光放大器在通讯领域中应用,可以直接将光信号放大,并在光纤内进行短波长雷射激发实现信号传输,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光纤通讯工程成本。

3.接入网光缆的应用

接入网光缆是一种分支较多、距离较短且分插频繁的电缆,将其运用于光纤通讯,需要采取增减光纤芯数的方式来满足光缆芯道容量要求,尤其是在室内管道附近敷设。室内管道受其内径的影响,需要在减少光缆直径、质量和提高光缆光纤密度来实现接入。以前的接入网使用的光纤一般为G6.652普通单模和G652.C低水峰单模,接入时如果波分密度较大,会采用低水峰单模光纤,但因市场因素的影响,现在这种低水峰单模光纤应用较少。

4.室内光缆的应用

室内光缆一般是用来传输文字、数据、声音和视频的,除此外在传感器和遥测中应用也比较多。室内光缆可以分为综合布线光缆和局部光缆,综合布线光缆是室内的用户端,其较容易受损,使用时需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而局部光缆则用于电信机房和中心距内部,为了确保其效果,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二、光纤通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改进全光网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通讯技术信息传输速率要求的增高,高速通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提高光纤信息传输效率,并使光纤技术发挥到极致,将光转换成电或将电转化成光。全光网络是一种信号进出网络时能实现光/电、电/光变换,并在网络传输与交换过程中始终以光存在的网络,其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点处理就能实现PDH、SDH、ATM等方式的传送,是提高光纤信息传输效率的重要网络。而传统的全光网是用节点进行全光化的,实际网络传输中应用节点采用的是电器件,电器件使用过程中,易影响通信网干线的容量,使传输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为此,应对全光网技术进行改进,并将其节点作为关键点,用光节点替代电节点,实现节点全光化,使信息和数据之间的传输能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用户信息处理也可以波长为依据进行。

2.大容量传输技术

大容量传输技术有两种,一种为光存储技术,其是一种利用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致使介质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将信息存储起来的技术,对信息存储有重要作用。现在较为常见的光盘就是利用光存储技术制成的,而深入的光存储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光存储技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容量问题,大量的存储空间和高速度的光储技术是现在乃至未来研究的重点。另一种则为光波分复用技术,其是利用一根光纤同时通过不同光波长信道传输各自信息的技术,将这种技术用于光纤可以抵损耗波段,增加光纤的传输容量,延长传输距离,如果将这种技术用于跨海光传输领域将会有很好的前景。从目前波分复用系统发展现状看,光传输速度为1.6Tbit的WDM系统,已经逐渐向商业化转变,其传输距离也在大幅度的延伸,将波分复用技术应用于光纤,能提高光纤的传输容量和最大化的实现其传播效率,但因光时分复用技术和密集波分技术提升能力有限,在光纤中应用,需要集中利用多个光时分复用信号才能实现大容量的信号传输。因WDM/OTDM系统是由多个关键技术构成的,在解决其大容量传输问题时,应从关键技术着手。

3.深入研究光纤接入技术

近些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光纤通讯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满足其基本语音业务的同时,也要满足高保真音乐、高速数据和混动视频需求,这些多媒体业务的实现需要通过宽带和光纤实现信息传输。光纤接入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而目前光纤接入技术还不能更好的解决多媒体业务高效传输的问题,需从高效接入方面入手,对光纤接入技术做进一步研究。要对宽带无源光网络技术、实现技术与动态款待分配方案、实用化技术与高性价比的宽带接入方案、测试技术与相关性能指标等新一代光纤接入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的掌握宽带光纤核心技术。

结语:综上所述,光纤通讯技术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通讯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通讯领域并发挥着高传输效率和长距离传输作用。在看到光纤通讯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光纤通讯技术不足之处。针对光纤通讯技术的不足,对光纤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使光纤通讯技术更好满足实际需要,还需要政府加大对光纤通讯技术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光纤通讯技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锐.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特点及现状[J].科技广场.2011(07).

[2]冯子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杨尚峰.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在黑龙江省的应用历程[J].才智.2012(06).

第6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会计中的应用,使原有的单机系统(或局域网)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大量会计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的,这样网络信息就有可能被非法分子拦截、窃取或篡改;即使内部产生信息也会遭到“病毒”和“黑客”的入侵,这些都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给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根据互联网系统的特点,重新考虑和设计会计信息系统控制体系,进行内控制度的创新研究。

一、互联网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

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等方面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类型的系统,极大地改变了以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扩展了系统运行的环境,从而改变了以往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同时给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带来新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此我们根据互联网系统的特点来分析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新问题:

(一)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使得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很难避免非法侵扰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置于该环境中的各种服务器上的信息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被访问到的,除非它们在物理上断开连接、脱离网络环境。因此,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很难完全避免非法访问者的侵扰。为此。企业需根据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定期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和内部控制能力,努力把新技术给系统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电子商务的普及,将给内部控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将逐步普及。电子商务一方面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另一方面给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电子商务的单据电子化、货币电子化、网上结算等.虽然可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但给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带来的风险将是空前的,这将给网络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计算机会计系统控制的难度加大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互联网系统开放性、共享性、分散性的特点,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突破原有的封闭的系统环境,以及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复杂性,要求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延伸到整个网络系统。如对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因而加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四)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加大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会计信息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质量。一旦这些应用程序中存在严重的BUG或恶意的“后门”,便会严重危害系统安全。毕竟,会计人员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所知有限,很难及时发现这些漏洞。加大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

二、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控翻风险分析

由于互联网系统的分布式、开放性等特点,与原有集中封闭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比较,给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系统在安全上的问题更加突出。基于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物理风险。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着由于操作失误,硬件、软件、网络本身出现故障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物理风险主要包括:1.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选配不合适,致使网络功能发挥受阻;2.网络工作环境、电源等不合要求直接影响网络的可靠性;3网络操作系统和会计软件的安装、维护不善;4.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二)会计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被破坏的风险。主要指企业内部人员对会计数据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方面的风险。网络安全的最大风险仍然来自于组织内部。因此,内部控制仍然是基于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基础。由于互联网/内联网结构本身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远远超出了以往计算机系统的范畴,已从会计机构内部扩展到对整个企业内部人员的控制。

(三)系统运行风险。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置于网络环境下运行,系统控制的大门面临敞开的风险,系统运行随时可能遭到破坏和干扰,如人为因素导致非法占用网络资源、切断或阻塞网络通信、通过计算机病毒致使网络瘫痪以及非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事故、系统死锁等,影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四)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网络技术在财务软件中的应用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但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给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在网络环境下,大量会计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有可能遭到攻击,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总之,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了计算机会计内部控制的难度。

三、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控制度的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改变了非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方式,给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风险。面对新的环境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创新和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刻不容缓。针对这种影响,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笔者就主要方面探讨与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

(一)建立科学长效的会计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意识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互联网给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带来的各种可能的风险,我们就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做到有备无患。在这里主要指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1.应建立风险评估的信号和指标体系,针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建立起一套风险预警指标,就相当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安装了风险警报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价所出现的风险。2应健全风险控制的运行体系。收到预警信号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风险的发生。这是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防火墙”。3.建立风险处理的快速反应部门,目的是帮助企业能迅速地对事故及故障做出反应.将事故及故障造成的损害降到最小,并通过对已发事件进行分析来监督此类事件,达到进一步防范风险的作用。

(二)制定和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相应的组织与管理控制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处理结构,必须对原有会计机构作相应的调整,要增加网络管理与监控的岗位,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并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各岗位都要得到一定的授权,并用密码控制。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密码泄露、非法操作和越权操作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的岗位设置要隔离。即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工作需要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承担,目的是防止信息系统本身不被恶意地留下可操作的技术漏洞,保证信息系统设计合理,运行正常;另外,在网络环境下,还需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和监控人员,但是网络管理和监控人员的工作也要独立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工作及财会、内部审计等工作。

(三)建立网络安全管理控制制度,保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

在网络环境下,为了防止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遭到非法、恶意的软件程序的入侵。避免网络攻击破坏会计数据,应该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来保证网络安全。这就要求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控制体系。其技术主要包括:1.访问控制。为了防范来自外部的非法访问,互联网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应建立访问控制措施,如防火墙技术、邮件系统控制、网上信息查询控制、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2,数据传输控制。为了防止会计数据在传输通过公共网络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企业应采取数字签名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等,在计算机通信中采用数字签名控制手段是用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验证对方身份、保证数据完整性。3网路安全协议和数据自动备份技术。网路安全协议是一组规则,主要有: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安全电子交易规范等。自动备份技术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的,保障数据完整的有力工具。4防病毒控制。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应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通过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财务软件可以挂接或捆绑防病毒软件,加强自身的防毒能力;对外来的软件和传输的数据必须经过病毒检查,在业务处理系统中严禁使用网络游戏软件,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

(四)完善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一般控制与总体控制制度

1.系统操作控制。网络环境下,由于操作系统面向所有的用户,再加上自身的缺陷。因此它时刻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潜在威胁,包括系统内人员的、越权操作和系统外人员的非法访问甚至破坏。要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在管理控制上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1)计算机资源授权表制度,明确规定每个用户的安全级别和身份标识,并分别定义具体的访问对象;(2)日志审计制度,对运行系统的事件类型、用户身份、操作时间、系统参数和状态以及系统敏感资源进行实时监视和记录,并对日志文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3)存取控制,对系统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用户级别.限制系统资源的共享和流动。

2.系统数据库控制。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系统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外人员对数据库的非法访问:二是由于系统故障、误操作或人为破坏造成数据库的物理损坏。针对上述风险,会计数据资源控制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1)会计数据资源授权表制度,明确定义每一用户对数据资源访问的范围和内容,并分别规定对数据库的查阅、修改、删除、插入等操作权限;(2)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备份和恢复远比成批集中式处理环境下要复杂,为保证系统恢复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建立业务日志文件和检查点文件是必要的。

3.远程处理控制。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为集团型企业实现远程查账、远程报表、远程审计,以及对交易事项的远程财务监控创造了条件。主要控制措施包括:(1)分支系统安全模式设计,分支系统是企业在异地具有独立内联网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母系统的监控和访问直接伸入分支系统内部;(2)远程处理规程控制,双方要制定严格的远程处理控制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权限控制、内容授权控制、处理程序控制、通道及两端服务器安全控制等等。对于需在线实时处理的内容,如在线财务审批、电子转账等内容,应在严格的操作规程下进行,确保处理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验证性。

第7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随着办公自动化应用进程的加快,在日常工作中高效、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的工作方式会形成大量的电子文件,这就给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纸质文件的档案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是相对完善、明确的,但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缺乏严格有效系统的管理办法,加强电子文件档案有效有序管理迫在眉睫。笔者认为,电子文件同样涉及到保密、安全、管理、归档、利用等问题,应认真把握电子文件的特点,分析其档案管理规律,结合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完善各项制度和技术规范,不断推动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和有效利用。

1 电子文件的重要性

首先,做好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近二十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日趋完善,文件从产生至处理结案几乎可以不使用纸和笔。因此,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档案工作、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长期可读。电子文件同纸质文件一样具有形成阶段、管理阶段、处置阶段。而电子文件的处置阶段即是文件归档,应由档案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归档,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的有关要求,也是电子文件形成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国家记忆的长久传承。

最后,做好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加准确、快捷、安全、完整地向用户提供各种方式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也可及时发现利用系统中的弱点与不足,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或技术措施,使电子文件档案信息最大程度的被利用起来,为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高的使用价值和基本条件。

2 电子文件的整理

电子文件整理时应根据文件整理目标和规律,借鉴已相当成熟的纸质文件整理程序方法和原则,将收集积累的电子文件分门别类进行清理,为归档做好准备工作。

2.1 电子文件的组织

在电子文件形成后要及时进行收集、整理、积累、归档工作,防止文件丢失情况的发生,也就是将零散的、杂乱的电子文件通过分类、标引、组合,使电子文件存储格式处于一种有序状态。文件名称、文件号、分类和隶属编号、密级等电子文件的著录标引应由档案部门的归档人员来完成。

2.2 建立数据库

电子文件在数据库中是以虚拟方式存在的,应建立“虚拟文件库”。经过分类、划分和排序后,依次将电子文件登记在“虚拟文件库”中,并在电子文件名和电子文件内容之间建立关联,实现数字数字保存、数字检索和数字显示。最好再建立一个电子文件索引数据库,这样更利于以后进行查找。

2.3 电子文件的存取

电子文件的整理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涉及多个部门。坚持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存,即保存二套档案。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收集处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过程中,进行自动跟踪管理,专人专机负责,再进行拷贝或刻录到可以移动的磁盘、光盘介质上,以便长期保存其原始性和完整性。

3 电子文件的归档

电子文件的归档与传统的纸质文件的归档有所不同,不论在形式或载体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电子文件是将接收到的文件按要求进行分类、编制文号后转到档案数据库或记有归档的标识。然后由档案部门统一管理归档。

3.1 确定范围

确定归档范围是归档的首要任务,也是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关键。凡是依据国家规定、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将属于同一种类、同一格式,具有历史联系的文件相对集中到一起,便于操作者查询读取文件,也便于计算机寻找文件。

3.2 明确时间

按规定每年度的电子文件应在次年的6月底前进行归档,因涉及到电子文件的技术环境条件,存贮介质的质量、寿命、功能等问题,一般以不超过2~3个月为宜。

3.3 制定规范

及时收集、积累电子文件,确保不丢失,保证其完整性、准确性、原始性。对于草稿文件,考虑到以后纸质文件逐步数字化,建议对其进行积累、鉴定、归档;对于起辅助作用或正式使用的电子文件,应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对于电子文件生成的软硬件环境和原数据,也应加强管理,一并进行归档管理;对于归档电子文件格式尽可能的通用、标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8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电力通信;软交换技术;系统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通信技术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其中电力通信系统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一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电力通信系统发生了很多变化:出现了变电站无人视频监控、输变电线路监控等从从所未有的视图业务;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架构越来越倾向于服务化;实时监控电网运行情况、可对故障记录进行分析,确保通信畅通无阻。但是,目前电力通信系统业务量小,种类多,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管理和维护工作也变的相应复杂,而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电力通信系统的这一问题,在电力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简称softswitch,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可以实现实现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使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更加完善,通信网络的建设投资更加经济适用,为通信网络提供了许多业务和应用功能。

目前电力系统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综合业务提供能力很弱,网络利用率极低,业务接入量很少;电力通信网中的设备多种多样,不同介质的网络间传输信息时,转换的环节增多;无法统一每项业务的标准,厂家不同,产品也不同;网络配置的数据极其复杂,对于网络设备的维护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网络投资成本高。而软交换将可独立网络实现的话音业务、数据业务、视频业务集成在一个底层网络上,既能与电力系统现有的网络互通,又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互通。较好解决了上述几大问题。

1.1 软交换技术的功能

软交换技术功能强大,软交换技术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1)呼叫控制

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技术目前最重要的功能,除了可以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释放外还可以实现呼叫处理、智能呼叫触发检出、连接控制、资源控制等控制功能。

(2)互联互通

IP电话的体系是由ITU-TH323和IETF SIP两大协议标准构成的,换交换技术将这互不兼容的两大协议标准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呼叫建立、释放、补充业务、能力交换等功能。对于其他多种协议也具有兼容作用。

(3)业务提供

软交换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PSTN/ISDN交换机的支持,而且可以提供全部业务即: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另外,还与智能网相兼容相配合,为目前的智能网提供的业务。由此可见,软交换技术使网络的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转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软交换技术的结构

软交换网络的四层结构如下:

(1)接入层

接入层通过不同的设备可实现不同的用户的接入,转换不同的信息格式。接入层的设备必须要和控制层设备相配合才能实现呼叫控制功能,进而完成操作。

(2)传送层

在软交换网络中,传送层将网络所有的业务、媒体流进行传递。传送层需要IP和ATM这样具有一定QoS保证的和高宽带的分组网络。

(3)控制层

软交换基于“网络就是交换”的理念,分离网关中的呼叫控制,以分组网代替控制底层网络元素处理业务流,提供呼叫智能:建立、维持和释放呼叫,为业务层提供最基本的普通呼叫。

(4)应用层

在呼叫建立的基础上提供独立于网络的智能服务,是智能网思想的延伸,也反映了软交换网络中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的思想。

1.3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

(1)软交换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网络的统一

软交换体系为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技术,提高了网络利用率;采用高压缩比编码技术,降低了业务占用率;采用公共数据传输平台,标准的接口和协议互通,使维护设备的工作量减少,维护难度减少。

(2)分开业务与传输层

业务与传输层的分开后,传输层采用公共网络传输平台,集中控制控制层,大大简化了故障处理过程和安全管理途径。维护人员只需要对网络、设备按照标准进行维护;控制中心操作人员只需维护软交换机和应用服务器即可。

(3)新业务的提供更加方便、快捷

软交换体系将所有的业务都集中在应用服务器中,使业务的提供更加可控、更加容易管理。因此,软交换技术对于新业务的而提供更加方便、快速、灵活。

(4)实现了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软交换体系通过分层的结构和标准的接口,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分离为独立的模块,自由、方便的组建业务。各层之间按标准的接口和标准的协议相连接,使网络和业务的发展更加方便、迅速。

2 软交换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软交换技术起到了结合新旧网络的桥梁作用:传统的交换网络压缩了用户的选择空间,失去了可维护设备的主动权,而软件换技术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软交换技术使用的元件比较普遍,因此使用成本降低、性价比提高;用户在选择网络时,软交换技术可对相关功能进行分类,使网络更加可靠。因此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1 统计的汇总

通过软交换技术,实现所有业务的分析、汇总、统计、输出;系统出现了故障,可自动反应故障情况,及时的将故障信息通知给电力抢修和维护部门,从而使电力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可采集基本信息,比如可提供一些电话、用户用电量的详单情况。

2.2 网络的互通

软交换技术可使电力通信系统在相关标准协议下对电话网络、计算机网络等进行分组,实现信息互相的传递与识别,使通信更加方便、无障碍,确保电力系统按计划进行,保证各项业务不受干扰。

2.3 新业务的开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网络技术也需要更高水平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的主要传输内容为语音和数字,对于可视任务,则必须通过软交换技术,并可使网络设施和应用程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新业务开展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2.4 网络的统一

目前,电力通信系统具有很多传输介质,需要对信息进行传递。然后,由于介质的独立性和互不兼容,一种设备只能运行一种介质。软交换技术的引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采用软交换技术可将多介质集中于一起,有效减少使用设备,保证不同信息有效、合理的传递,即实现其互通互融功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需要维护的设备。

3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软交换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和各种新业务,而软交换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便是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传统的电力通信系统是电路交换,交换信息量有限,对语音信息和低速数据的传送比较容易,但对于高质量图像、高速数据无法进行传送。因此,电力通信系统开始向宽带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如下图所示。

图1 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

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是由媒体调度应用服务器、多媒体调度台、可视电话终端、数字记录服务器和软交换平台组成的,其中软件换平台是由软交换机、中继媒体网关及运维管理系统组成的。因此多媒体调度应用服务器实现了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的传输功能。目前,此项技术还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完善。

4 结束语

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通信网络核心技术,有效解决了许多潜在的问题,其优势是目前其他技术不可代替的,实用性广泛。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电力供应企业对于下一代通信网络问题的解决更加积极、方便。基于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所具有的这些优势,相关工作开发人员可以很好的预见其良好的市场应用与推广前景,并确保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琼.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化(中国电业・技术),2012(7).

第9篇: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有线传输;技术特点;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21 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都有赖于信息网络得以更好的运行和开展,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决定着信息化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更新效率,随着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对信息传输的速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线传输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光纤等,根据不同的经济体制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以更好地服务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传统信息通信的信息媒介主要是语音,其传输数据信息量小,如电话网络等,其传输信号模式相对简单,传输信息量小并且信号受到外界干扰影响比较大,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现代信息有线传输除了语音之外还包括文本文字、数据包、符号数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号模式,借助此传输媒体支持的有数据电视、电脑、多媒体信息、显示屏幕、幻灯片、电影科技、机器仪器等等,传统的传输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现展的要求。21 世纪信息传输技术按照传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有线传输方式和无线传输方式。虽然现进随着 WIFI 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更新发展,无线传输方式占据了半壁江山,并且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就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而言,有线传输方式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并广泛地服务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之中。

1、对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分析与对比

有线传输主要是用一些介质进行传输。有线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无论是利用何种介质,但是所传输电磁波的地点是需要之前固定好的。也就是说,有线传输是在指定的地点和空间进行工作的。但是,用于制作有线传输介质的材料一般都是使用铜丝这种相对性价比很低的材料。铜丝等介质材料很不结实并且价格也比较高,很容易出现损坏和丢失的情况。有线传输对于天气的要求不是很高,阴雨天也不会影响有线传输的速度。因此,有线传输技术一般都是被用于要求比较高,比较重要的地点。道路交通信号灯、监控器等为了能够保证设备运作的顺利性时,一般都是采用的有线传输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出现的故障,能够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无线传输主要是数字微波传输和模拟微波传输这两种。无线传输的主要传输方式有六种,分别为:视频基带传输、网络传输、微波传输、宽频共缆传输、无线SmartAir传输光纤传输、双绞线传输。无线传输是一种不需要介质进行传输的方式。无线传输的地点和空间在某种情况下来讲,应该是比较自由的。天气情况对无线传输技术的影响要比有线传输大得多。但是,无线传输更具有自由性并且十分方便。因此,很多场合可能更希望使用无限传输技术。

相比之较,可能无线传输技术在当下时代更受欢迎。但是通过总体分析之后,有线传输技术还是具有比较可观的优势的,有线传输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只要其它设备正常运行、传输介质没有被损坏,两者相连几乎都能够正常运行并且传输的速度也是比较稳定的。有线传输的安全性也要比无限传输高很多,对于很多重要的环境是不能够使用无线传输的。有线传输的抗干扰性要比无线传输强很多。总之,有线传输技术的使用率还是不断升高的。

2、对有线传输技术特点的思考与分析

由于有线传输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为了确保有线传输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要对有线传输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为有线传输技术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有线传输就是使用一些介质将信号进行传输由此得到信息的方法。有线传输技术十分依赖传输时采用的介质种类。不同种类的介质能够影响有线传输的速度等不同的方面。因此,想要对有线传输技术进行进一步探讨,就要分析不同介质给予的不同种类的有线传输技术的特点。第一种是光纤传输,它所选用的介质主要是光导纤维。光纤传输的主要特点在于具备比较良好的安全性,能够保障使用者的权益。光纤传输的信号比较好,对于时间、地点、条件没有太多的要求。并且光纤传输的形态比较小,容易存放,所占空间也比较小。最重要的一点是光纤传输的成本比较低,主要是由于光纤传输所采用的材料比较便宜并且数量也比较少。第二种是平衡电缆传输。

频带比较小的是低频对称电缆传输,很适合电话机使用,相对比较轻便。比较笨重一点的就是高频对称电缆传输,虽然高频对称电缆传输能够带来更多的信道,但是相对设计成本也比较高,不利于大量生产和使用。第三种是架空明线传输,架空明线传输的方式产生的时间已经比较悠久了。它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道路两边那种杆子上排列的不同线,以此进行传输。主要特点是比较单一,每条线只能够对应一个信道。根据导线不同的粗细,能够用来带动不同的设备。第四种是同轴电缆传输,它主要的特点是频带比较宽,能够传输的信号量也是比较大的。同轴电缆传输的介质也是比较特别的,它是将铜网用铜线缠绕而成,具有比较高的保密性。无论是何种的有线传输技术,其自身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光纤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经过更深入的发展之后,一定会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权益。

3、确定有线传输技术发展的方向

传输技术在长久以来为了满足人们对交流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就是由于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学者深入探讨之后,发现传输技术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所以在传输技术发展的同时是需要考虑全球不同的文化、观念、等一系列因素。对于现在我们所讨论的有线传输技术在近年来开始出现被无线传输技术替代的趋势。有线传输技术的很多优势在暂时的情况下,无线传输技术还是不具备的。往往使用者都是看中了无线传输技术的灵活性、方便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却忽略了无线传输技术的缺点。为了加深全球人类的联系,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发展后的有线传输技术要具备现在技术的优势,也就保密性好、稳定性强以及受外界干扰的情况少等。

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使用者的需求来讲,可以将有线传输技术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光纤传输技术上。光纤技术目前所存在的最大缺点就是投入量少。很多使用者都对光纤传输具有需求,但是开发者却没有放开设计。现在有很多地方采用的是无线传输技术,但是很可能因为无线传输技术的不安全性影响了信息的传输,因此要对现有比较重要的场所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给予有线传输技术更好的市场。有线传输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经过各界专家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缺陷。

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传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以其传输信息稳定,快捷方便,受外界条件影响小的优点而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相信只要有线传输技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优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更新技术,最终一定会得到持久稳定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李锦才. 论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J].广东科技.2008(24)

[2] 王云其.HDSL 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发电厂生活区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2(10)